带龙字成语范例6篇

带龙字成语

带龙字成语范文1

飞龙在天

龙潭虎穴

龙腾虎跃

虎踞龙盘

二龙戏珠

生龙活虎

真龙天子

潜龙伏虎

鹤骨龙筋

骑龙弄凤

蛟龙得水

贯斗双龙

龙腾凤集

跨凤乘龙

一龙一猪

鱼龙漫衍

砲凤烹龙

烹龙炮凤

雀马鱼龙

龙章凤姿

麟凤龟龙

龙姿凤采

龙楼凤阁

龙荒蛮甸

龙楼凤池

龙去鼎湖

龙翔虎跃

祖龙之虐

龙肝豹胎

元龙高卧

龙屈蛇伸

凤舞龙蟠

凤表龙姿

龙章麟角

日角龙颜

岁在龙蛇

龙举云兴

雕龙画凤

带龙字成语范文2

[关键词]积累;常态化;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73-02

每每翻开学生的测试卷,会发现在“积累”这类题目上学生失分较多。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得不对平时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存在问题――积累面窄

例一:(五年级)今年是龙年,明年是蛇年,各写出两个成语。一些学生只能写出一个。教材关于“龙”的主题单元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个别教师就认为题目超越了教材。

例二:填诗句,要么给诗的前半句,要求填写后半句;要么给诗的后半句,要求填写前半句,内容全部来自教材。这类题也有不少学生不会填,尤其是填写的诗句中有大量的错别字,从而失分也很厉害。

例三:填写关于勤奋和读书的名言。这些题的回答效果也不理想。答案有的是学生自创的,有的是学生凭着零散的记忆写出的似是而非的名言,稍微规范一点的,又有错别字。至于作者,几乎没人写,应该是学生不太清楚。

二、原因分析――关注教材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和复习时只关注本册教材,但教材中没有关于龙或蛇的主题单元,“语文天地”中也没有这方面的训练。一些学生平时看书积累少,不会写。

看来,责任在于教师,目光短浅;在于学生,平时阅读面窄,积累过的成语没有及时巩固。

三、应对策略――贵在常态

(一)一点带面

为了让学生广泛积累,教师要提供指导,提示积累的内容,指点积累的方法,让他们循序渐进,有计划、有目的地去积累,以一点带面的方法去实施。

这学期教材第一单元主题是“龙”,除了积累文本中的带“龙”的成语,还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带“龙”字的成语,并交流词意,按“龙”字所在位置归类。如排在首位的,有“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排在第二位的,有“来龙去脉、生龙活虎”等;排在第三位的,有“笔走龙蛇、老态龙钟”等;排在第四位的,有“车水马龙、望子成龙”等。教师可指导学生先口头交流,再抄写下来。

以“龙”为主题,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向课外延伸积累,找出带“龙”字的俗语,如“宁当龙头不做凤尾”“二月二龙抬头”等。教师还以“语文天地”中的“初显身手”为依托,让学生积累家乡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学生们通过查资料,了解“龙眠山”名字的由来,了解优质有机茶叶“龙眠春翠”的形、色、味。龙是十二生肖中的一种,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写写其他生肖的成语,如“鼠目寸光、九牛一毛、守株待兔、打草惊蛇、牛头马面、亡羊补牢、猴年马月、杀鸡吓猴、鸡飞狗走、猪头猪脑”等,学生一边交流含有不同生肖的成语,一边根据自己或家人的生肖说故事。在交流中,他们明白了成语的含义,享受着积累的乐趣。如一位同学的小姨是属“鼠”的,他笑道:“小姨鼠目寸光,我回家好好开导她。”同桌接道:“我表姐胆小如鼠,晚上上夜班,还要爸爸接。”……

二、循序渐进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积累广博的知识,首先必须调动学生读书的热情,让其真正体验“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现在的学生大多具备了拥有各种书籍的优越条件,我们应培养他们选择和筛选的能力,既要注重博览,又要有所侧重。其次,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非常重要,一定要“心到、眼到、口到”,边读文字边想象画面,要动笔写摘要,做批注。

积累是天长日久的事,它渗透在每个学习活动中,需要教师督促检查,分散推进。每天早读,学生集中积累教材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设计背书表,其中有“家长签名”一栏,让家长也参与进来。班内四人一组,竞争上岗,谁先背,谁就是背书小组长,背得多,背得早,红花多。每个小组形成整体,进行评比,相互督促,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态势。

中午或晚上,可要求学生主动看课外书,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课外书除了自己买的,还可以跟同学互相借阅,向学校图书馆借阅。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画出精彩的词句,分类摘录其中的部分,学会在文本上写批注,写读书笔记。

为了使学生能把平时的摘录消化吸收,每天课前五分钟,按学生座位四人小组交流课外阅读内容。如果热莩ぃ就由一人主讲,其余学生认真倾听,有时每人一句格言,或几个成语,形成惯例。教师也参与其中,适时评价,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三、活动激励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能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促进积累的进一步强化。

开学初,我发现学生们的书写明显马虎,似乎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于是,我利用一节课,把学生的摘录作业本拿来展览,让学生看看同学们都积累了什么,书写质量如何。然后,大家交流积累的内容,反思自己的得失,当晚以日记形式记录作业展览的感受。这样的活动一举多得。课上,我还提出了这学期的积累要求,不再仅仅是追求“量”,更要注重“质”。每个星期互相检查一次,举行读书交流一次。

读书交流会上,学生们或围绕单元主题开展综合活动,或介绍自己喜爱的书,或朗诵经典、散文,或背诵精彩片段、古诗。如学过“龙”字成语后,我在课堂上举行比赛,谁一口气说的成语多,谁就是优胜者。第二单元是以“书”为主题的单元,要求学生为自己写座右铭,背诵关于读书的格言。在活动中,在教师和同学的激励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参与,师生互动交流,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在巩固的基础上运用。

四、学以致用

经常有家长向我反馈孩子在家为写作而烦恼,我脱口而出,是因为平时阅读少,但家长立即进行了否定,说孩子最喜欢看书,每天都看。这又是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架起阅读和写作的桥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少有效的积累。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名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牵肠挂肚,或者胡编、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我们班一直坚持写小组循环日记,把平时学校、班级或家里发生的点滴小事及时记录下来,既练笔,又进行了内心的倾诉。我也从日记中了解了班级动态,了解了学生的心声,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把材料的积累与语言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有了材料的积累,还需要写作方法的积累。如何开头、结尾,中间如何展开,如何写提纲,不同文体之间有何区别,这在平时阅读中要汲取经验。而语言表达也很重要,平时积累的精彩词句如何巧妙迁移运用,习作中怎样运用形象的修辞和成语等,这些都要考虑。

积累是阅读与写作的一座桥梁,同时积累又是阅读与做人的一座桥梁。学生从阅读中渐渐明白,要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拥有乐于奉献的人文情怀。

学生积累多了,知识面广了,能力增强了,基础平台高了,看问题也就全面了,学习新知的兴趣更浓了,学习效果就更好。只有常态化的有效积累,才能达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带龙字成语范文3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The Content and the Function of Calligraphy Decoration Carved on Ancient Longquan Celadon Porcelain

ZHANG Jian-ping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指出:“文字的使用是文明伊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有将文字刻在器物上的习惯,在瓷器上进行文字刻画是中国古代瓷器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由来已久。瓷的前身为陶,根据考古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出土的陶器上已经有了文字,甚至是相当成熟的文字,而郭沫若、于省吾、李孝定和李学勤等著名专家则明确指出,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陶文或距今约4500年前的大汶口陶文即为中国文字的源头。①也就是说,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刻画在瓷器的前身――陶器上的。“将文字作为陶瓷装饰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虽然,当时装饰在原始彩陶上的线划图形,还不能完全称之为书法,但其苍劲有力自由豪放的划痕料迹,已初具书意。” ②我们暂且将这些自觉或不自觉的文字刻画也认定为书法装饰,将这些带有文字的陶瓷称为书法陶瓷。原始青瓷发轫于商代中期,但是至今没有发现原始青瓷上存在文字,不过,根据同时期出土的陶器、砖瓦上出现的文字,可以判定,原始青瓷上必定会有书法装饰出现,只不过还没有被我们发现罢了。浙江是原始青瓷较早的重要产地之一,越窑、瓯窑、婺窑等是当时著名的窑系,这些窑系都有书法青瓷的出现,龙泉窑就是在它们的影响下,因地制宜发展起来并不断走向辉煌的。现在一般认为,龙泉青瓷创烧于三国两晋时期,鼎盛于宋元,衰落于清代。较之于其他瓷器,龙泉青瓷上的书法装饰是较少的,但也不是没有,笔者经过研究,发现以釉色装饰闻名的龙泉青瓷也非常重视书法装饰,现将古代龙泉青瓷书法装饰的内容与功用初步梳理于下。

一、龙泉青瓷书法装饰的内容龙泉青瓷器上的文字始见于北宋,内容多为吉语和一些诸如烧制时间、工匠姓名、地名等标记,又统称为铭文。它是在制瓷过程中以一定的工艺手段题写其上的文字性质的符号,明清两代瓷器上的帝王年号又称为款识。

(一)铭文

最早的铭文是流散于日本的一件北宋多管瓶的下层莲花瓣中,内刻“元丰三年又九月十五日之增添福寿……”等铭文,这是一件极为珍贵的纪年铭文龙泉青瓷器,元丰三年为公元1080年。另见一件双耳盖瓶纳腹部题写“天下太平元丰三年闰九月十五日愿烧”铭文。龙泉青瓷采用墨书铭文要晚于刻铭,1955年安徽出土一件内底模印“河滨遗范”铭文的青瓷碗,外底有墨书“庚戌年元美宅立”七字,其中的“庚戌”年应为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属南宋早期。宋代也是龙泉窑系大发展的时期,龙泉瓷窑林立,从当时开始,为便于区别窑具和便于记工,在龙泉大窑、溪口等窑址的匣钵上刻有“万“、“干”、“元”、“天“、“七”、“左”、“沈”等文字和记号。南宋至明代,龙泉窑还经常用压印文字的方法来美化瓷器,所印文字有河滨遗范、金玉满堂、福、吉、吉利、石林、秀、上党、李氏、顾氏(较多)、天下太平(较多)、仲夫、项宅正窑等等,这些文字,有的是业主的姓或名,有的是吉祥语,有的则是广告语。在元代龙泉窑瓷器上,有很多刻印的铭文,其内容多为窑主姓名、窑名、符号等。如石林、三槐、清河制造、李氏、顾氏、林妹、张明功夫、张、刘、王、叶、季、秀、源、太、仁、台、木、礼、定、氏、宝、上当、平昌和国器等。元代有铭文的龙泉青瓷还有很多,如1963年北京崇文区龙潭河元墓出土有“寿比南山”、“福如东海”铭文的玉春壶,用串珠纹装饰,整个器物用小圆珠串联成纹,颈饰覆钟纹,覆饰仰饰如意云头。在仰垂云头中,上下分别环以“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吉祥语,腹下贴梅花。元“菱花口龙泉青瓷盘”,直径约22厘米,盘心有垫烧窑具痕迹之露胎圆圈,中心釉下胚体阴刻“大元”二字,楷书。元“龙泉青瓷盖缸”,口径约26厘米,高约20厘米,外壁四面各有直径为10厘米的凸线圆圈,分别横印“美酒飘香”各一字。元龙泉窑“使司帅府公用”铭盘,底盘刻有“使司帅府”,是元代“使司都元帅府”的简称,是“使司都元帅府”的专用器皿。明清时代特别是明代的龙泉窑中也出土了大量的书法装饰的青瓷,内容主要有表明制瓷的时间。如有一件明代龙泉窑印花炉,其黄花形外底无釉,上面印有“成化年龙泉造”的铭文;制瓷者的姓氏,或者是龙泉的一个作坊或生产单位的名称,较有名气的如顾氏,还有一些吉语,如福字等,相比前朝龙泉青瓷上的文字而言,明朝时期青瓷上的文字更具有书法的魅力。

(二)吉语吉语是人们借助刻印文字寄托追求荣华富贵、神灵保佑类的语言文字。古代龙泉青瓷上面发现很多吉语,它们构成龙泉青瓷书法装饰的一部分,是龙泉青瓷书法装饰的重要内容之一。南宋早期龙泉窑生产的一些瓷器上,经常雕刻或者模印一些言语、寄托款。如南宋中期莲花瓣纹碗的外壁深雕仰莲花瓣纹,破内底就刻有楷体“福”字。另见南宋早期的五出花口瓷碗的内底心上,常有图章式模印的“河滨遗范”、“金玉满堂”、“天下太平”等吉语,龙泉金村窑盛产这类瓷碗。南宋龙泉鸟食罐上也有模印“长命富贵”四字的。绍兴市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南宋晚期龙泉窑福寿樽式炉的外壁上,分别堆贴“福”、“寿”二字和牡丹花二朵。吉语也是元代龙泉青瓷装饰的重要内容。元代龙泉青瓷碗、盘、高足杯等器物上,刻印着大量吉语文字,主要有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增添福禄、为善最乐、勤治笔墨、早攀仙柱、晨昏一柱香、福寿、桓、禄、寿、梧、吉、吉利、吉昌、日高,等等。元代龙泉窑狮纽文字花纹盖罐,盖面被雕刻的弦纹分为四个半圆开光,开光内刻有“金玉满堂”草书四字,字体流畅优美。开光之间的隔离带上各刻有莲叶一枝。罐短直颈,外颈上刻有三角纹一周。丰肩,肩上部刻有曲带纹一周;下部刻有如意头纹一周16朵。腹部被弦纹分为8个方圆开光,其中4个开光内雕刻“金玉满堂”草书四字,字体与盖一样,如龙蛇飞舞;另四个开光内刻有牡丹2朵、扁2朵,雕琢精细。颈部为雕刻的狭长菊瓣纹一周。此盖罐共有七层纹饰,其型制之奇特、工艺之精湛、纹饰刻字之优美,堪称一流。③

二、龙泉青瓷文字装饰的功用

通过文字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该作品的年代,即青瓷书法具有断代作用,书法青瓷可以提升青瓷器的美感度,即书法青瓷具有审美的作用,书法青瓷还能告诉我们该青瓷的产地、创作人,以及了解时人及社会风尚等功能。(一)断代功能。根据龙泉青瓷上的铭文,我们可以推测该瓷器的烧制年代。例如元龙泉窑“泰定四年”纪年铭青瓷瓶,全文如下:“括仓剑川流山万安社居奉三宝弟子张进成烧造大花瓶一双,舍人觉林院大法堂佛前永充供养祈福保安家门吉庆者,泰定四年丁卯岁仲秋吉日谨题” ④,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该瓷瓶烧制于元泰定四年,即公元1327年。龙泉青瓷书法中还有一件龟座墓志铭非常罕见,叶英挺先生《青瓷风骨》一书在将该器物认定为北宋时期,⑤但是根据墓志铭的记载,此墓埋葬于“绍兴二十四年十一月”,实即南宋赵构时期,为1154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还有类龙泉青瓷,根据文字性质特征就可以断代。龙泉青瓷不同时期刻画与书写的文字,有不同时期的特征。最明显的当属龙泉青瓷上的八思巴文了,一看便知是元代。所谓八思巴文,据记载,是蒙古贵族建立元朝后于元至正六年(1269年)颁行的新蒙文,虽因受到强烈抵制而终未广泛使用,但是整个元朝都作为官方文字使用。在元朝所烧制瓷器上,铭文字体仍以汉字为主,但是在龙泉青瓷上还是会见到八思巴文的。龙泉的大窑,安仁口、安福、张畈、绿绕口、岭脚和庆元县竹口、丽水市莲都区保定等地瓷窑,都生产过带有八思巴文的碗、盘。八思巴文刻印在豌、盘的内底上,国内和外销的龙泉青瓷上常可遇见。故宫博物院馆馆藏的元代龙泉窑刻花盘(口径33.7),盘内底浮雕一抹大葵花,两朵葵花之间刻有一个八思巴文,虽然不知道其意义,但是一看便知是元代的瓷器。

(二)美学价值。

龙泉青瓷本身就是美的化身,其“梅子青”、“粉青”的釉质,犹如巧夺天工的青玉,不但釉色,而且质地都是非常之美,除此之外,龙泉青瓷上具有明显书法意趣的文字,极具艺术与审美价值。如上图中的南宋龟座墓志铭,它既是一个不可多得得文献资料,又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从上图可见,该墓志铭书法已经是比较纯粹的唐楷用笔,书写用笔转左侧右,峻落反收,腕运强劲,点画上仰下俯,方笔明确,上下字之间随笔势交代而排列错落有序,显得整体骨力洞达,整而不板。又如元代龙泉青瓷鸟食罐,罐上“金玉满堂”四字清隽挺拔,刚劲利索,笔道细而不弱,起笔处方笔侧入,收笔处钩挑而出,结构端庄谨严,近于欧阳通《道因法师碑》笔致与风骨,与罐体上劲健流动的纹饰相得益彰,非一般工匠所能为。相比前朝龙泉青瓷上的文字而言,明朝时期青瓷上的印章文字具有更高的艺术魅力。明代篆刻兴起,复古意识浓厚,印章上也高举起了印宗秦汉的旗帜,其中江苏文彭为主的三桥派、安徽何震为首的皖派篆刻,都颇具影响。而打印在青瓷底部的印章,极有可能出自书家或文人之手。如明瓷片圆形模印“顾氏”,字体横平竖直,有摹印篆风格,可以看出汉印的影响,外饰以双圆框,布白巧妙精美,许多当代篆刻人士即从瓷印中获得灵感与借鉴。

第三、史料价值。青瓷文字是研究青瓷及当时社会状况的重要素材。青瓷文字记录了当时的一些生产、生活状况,如产地、制作人、使用人、大家的美好愿望等。例如,龙泉窑北宋时期的五管瓶上,刻有“官宅”两字,虽然不知道是谁的,但应该是官府人家使用的东西。元“龙泉窑青瓷盘”(使司帅府公用)铭,底盘刻有“使司帅府”,是元代“使司都元帅府”的简称,这种瓷盘是“使司都元帅府”的专用器皿。再如,元早期的一件龙泉青瓷碗,碗底有“大窑”两个字,表明是大窑生产的。酒文化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内涵,广为流行,自古以来,龙泉青瓷就被作为酒具广泛使用,在青瓷酒具酒具上刻有“美酒飘香”之类吉语,应该是一种文化表达。龙泉窑忠实继承始祖的风范,认定自己是陶瓷烧制最正宗的一脉,烧制的瓷器也是最精美的,所以在宋代烧制的许多碗盘的底部都刻印有“河滨遗范”方章,作为自己烧制瓷器的品牌标志。“河滨遗范”通常也写作“河滨违范”,原因是古代“违”与“遗”相通,这在南宋龙泉青瓷碗底内的“河滨违范”印章款可以印证。值得指出的是,根据在青瓷上进行书法装饰的时间划分,在龙泉青瓷上进行书法创作,可以分为两种情形,第一就是在烧制青瓷的同时进行,是龙泉请瓷器创作过程的一部分,但是这种当时在龙泉青瓷上刻有诗文的极少,原因应该是跟龙泉青瓷釉的厚薄程度有关。1959年香港杨铨捐献给广东民间工艺馆的南宋龙泉窑芙蓉花盘上,在花蕊的刻着七言诗两句:“做出芙蓉样青器,卖买客人皆官贵”。该盘通体施黄釉,釉质透润,开冰裂纹。盘中刻下的诗文,抒发了窑主人对作品的喜爱和企盼和气生财的心怀。第二,总体来看,虽然烧制龙泉青瓷时刻写在龙泉青瓷上的诗文很少,但是由于宋代瓷器的精美,所以到了清代乾隆时期,在宋代的一些精美瓷器上面进行刻铭却比较多,其中在龙泉窑刻的铭文主要有在宋哥窑青瓷上面和宋龙泉窑青瓷上面进行刻铭,我们认为这些都属于书法艺术在青瓷上的装饰表现,李正中先生在《中国古瓷铭文》⑥一书中对此有专门的搜集和论述,现摘抄两条如下:1、秘色陶修内,沉沉火气冥,胫无何以走,耳有不关听,禅客安心定,仙人彻骨青,提携踏花陌,逐步撷芳馨。”“乾隆甲午仲春御题”钤印二:“会心不远”、“德充符” (粉青贫耳带纹方壶,铭文刻于底面)。2、“邵局由来胜处州,官窑巨庶敢轻留,郡今庙市货一二,宋制更谁遵守不,釉色全消火气鲜,碌青卵白润成,若论纸传官式,应与澄心时并传”。“乾隆已亥孟春御题”铃印二:“会心不远”、“德充符”(粉青盘口纸槌瓶,铭文刻于底面)。综上可以看出,与龙泉青瓷一样,龙泉青瓷书法装饰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逐渐规范,从简单到精致的发展规律,具有装饰和其他很多功用。虽然清末至民国时期,随着龙泉窑的衰落,很难再看到龙泉青瓷上有用书法等装饰的青瓷了。但是,龙泉青瓷的书法装饰不仅在古代,而且对于当今,仍然有着深刻影响。近几年,随着龙泉青瓷的不断复兴,烧制技艺与温控技术的提高,一些有志于在青瓷上进行书法创作的青瓷专家,在借鉴古代龙泉青瓷书法装饰的基础上,将书法与青瓷再度结合起来,在不失书法规律的同时,力求在各种器物上作多样的书写变化与尝试,行草篆隶、阴文阳文、大字小字,皆有触及。书法装饰青瓷的研究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技艺,为龙泉青瓷的复兴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之路。

① 王昌燧、赵晓军《双墩刻画符号:中国文字的起源?》,《光明日报》,2003年7月16日第B1版。

② 张建平《书韵青瓷》序,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③ 石少华《龙泉青瓷赏析》,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

④ 李正中《中国古瓷铭文》,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⑤ 叶英挺《青瓷风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带龙字成语范文4

一、“蛇”字在第一位的四字成语有8个: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二、“蛇”字在第二位的四字成语有20个: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三、“蛇”字在第三位的四字成语有17个: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四、“蛇”字在第四位的四字成语有15个: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带龙字成语范文5

满族的先世是女真人。金朝初年,完颜希尹曾参照汉字创制女真文。金亡后,在东北地区仍有少数人使用女真文,至明朝中叶终被废弃。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以征讨尼堪外兰为名开始其统一的事业。战争的胜利使努尔哈赤的属民越来越多,与明朝官员及蒙古各部的联系也日趋频繁,而此时“满洲未有文字,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语通之”。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命令厄儿得溺和刚盖两人创制满文。据史载:

“二月,太祖欲以蒙古字编成国语,榜识厄儿得溺、刚盖对曰:‘我等习蒙古字,始知蒙古语,若以我国语编创译书,我等实不能。’太祖曰:‘汉人念汉字,学与不学者皆知,蒙古之人念蒙古字,学与不学者皆知,我国之言写蒙古文字,则不习蒙古语者不能知矣。何汝等以本国言语编字为难,以习他国之言为易耶?’刚盖、厄儿得溺对曰:‘以我国之言编成文字最善,但因翻编成句,吾等不能,故难耳。’太祖曰:‘写阿字下合一妈字,此非阿妈乎(阿妈,父也)?厄字下合一脉字,此非厄脉乎(厄脉,母也)?吾意决矣,尔等试写可也。’于是自将蒙古字编成国语颁行,创制满洲文字自太祖始。”[2]

努尔哈赤时期创制的满文,系借用蒙古字母拼写满语语音,因无圈点,称为无圈点满文,又称老满文。

满文的创制是满族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标志,而且对满族共同体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满文创制20年后,“满洲国自东海至辽边,北至蒙古嫩江,南至朝鲜鸭绿江,同一音语者俱征服是年诸部始合为一”[3]。“同一音语”是满族共同体形成的重要条件,满文的出现更增强了满族共同体成员的凝聚力。保存到今天的《满文老档》一书,就是用无圈点满文写成的。该书既记录了1607年至1636年间满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又是满文创制后即成为后金和清政权官方文字并得到广泛使用的最好说明。

天命六年(1621年),满族进入辽沈地区,满语文也随之成为辽东地区使用的主要语言文字。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满族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辽东地区,征服者的语言文字必然居于主导和支配的优越地位。二是辽东地区的汉族人口大量地死于战乱或外逃,仍留居当地的汉人多数沦为八旗官兵的奴仆,不得不顺从其主人的语言文字。三是以努尔哈赤及其子侄为核心的满洲贵族集团讨论军国大政时,虽然吸引投降后金的汉官参加,使用的都是满语满文,当时汉官因不通满语,经常遭到满洲贵族的岐视甚至侮辱。如有的汉官回忆说:“满洲国人语言既同,贵贱自别,若夫汉官因未谙满语,尝被讪笑,或致,至伤心堕泪者有之。”[4]皇太极继位后,采取缓和满汉民族矛盾政策,重视发挥汉官的作用,但汉官因不懂满语,收效甚微。天聪六年(1632年),后金刑部承政高鸿中在其奏议中说:“臣不通金语(即满语),在别部尤可,而刑部时与贝勒大人讲议是非曲直,臣一语不晓,真如木人一般,虽有若无。再恳天恩,另择一通金语者,立于刑部,将臣另办别事,庶为两便。”[5]

汉官们为便于参政和仕进的畅达,就要掌握满语文,并且很快做到了这一点。天聪五年(1631年),后金设置六部,以贝勒管部事,每部分设满、汉、蒙古承政和参政。为了解决语言隔阂,每部设启心郎一员充当翻译,清皇族出身的昭槤称:“国初,满大臣不解汉语,故每部置启心郎一员,以通晓国语之汉员为之,职正三品。每遇议事,座其中参预之,后多缘以为奸,乃汰去。”[6]清初许多汉军旗人出身的官员,如范文程、宁完我、沈文奎、李褄风、张文衡、丁文盛、马柱国、马鸣佩、高士俊、雷兴、鲍承先、宋延庆、罗绣锦等人,或在文馆任职,或担任启心郎,可以说都很精通满语文。清政权入关初,“用满臣与民阂,用汉臣又与政地阂,惟文馆诸臣本为汉人”[7],他们因精通满语文被委以督抚大员,为清政权的巩固起了关键作用。

皇太极重视文教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他采取译书的办法,以解决满族人学习文化的需要。天聪三年(1629年),后金设文馆,皇太极下令达海及刚林、苏开、顾尔马浑、托布戚五人“译汉字书籍”[8]。在这些人中,以达海成就最大。达海,姓觉尔察氏,幼年聪慧,9岁通满汉文。他自入文馆起,到病逝为止,全部译完的书籍有《素书》、《刑部会典》、《三略》、《万宝全书》;翻译未完的有《通览》、《六韬》、《孟子》、《三国志演义》、《大乘经》。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满文主要用来记载档案,政令,并没有写成书籍供人们阅读。皇太极组织达海等人翻译汉文书籍,从中汲取汉族统治者的施政经验,使后金统治集团获益不浅。“初我国未谙典故,诸事皆以意创行,达海始用满文,译历代史书颁行国中,人尽知晓。”[9]达海的译书活动虽然是为政治目的服务,客观上也推动了满文普及。

大量译书的结果,还促进了满文的改进与完善。厄儿得溺和刚盖创制的满文,因系借用蒙古文字拼写满语语音,本身很不成熟,又经常与蒙古文发生混淆。皇太极曾对达海建议说:“国书十二字头向无圈点,上下字雷同无别。幼学习之,遇书中寻常语言,视其文艺,易于通晓,若至人名地名,必至错误,尔可酌加圈点以分析之,则音义明晓,于字学更有裨益矣。”[10]达海根据皇太极的想法,采取在原满文字母旁边加圈加点,增加新字母等办法,使满字成为发音清楚、表意准确的文字。经达海改进的满文,因有圈点,故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由于新满文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遂成为与清王朝相始终的官方文字。达海因增定满文,“满洲群推为圣人,其子孙,男子系紫带,亚于宗社,女子不选秀女”[11]。

天聪六年(1632年),达海去世,译书活动仍继续进行,并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斗争及文教事业带来了重要影响。皇太极组织其他人译完达海留下的书籍外,还有选择地翻译了《四书》、《辽史》、《宋史》、《金史》、《元史》等书。这些翻译书籍的刊行,不仅弥补了满文典籍的缺乏,而且在满族人中间掀起了学习本族文化的热潮。天聪八年(1634年),后金礼部举行考试,满族有4人中举,刚林和敦多惠为“满洲习满书”举人,查布海和恩格德为“满洲习汉书”举人[12]。皇太极很注意让八旗将领从这些书籍中汲取政治和军事斗争经验,“文皇帝(即皇太极)患国人不识汉字,罔知政体,乃命达文成公海翻译《国语》、《四书》及《三国志》各一部,颁赐耆旧,以为临政规范。”[13]由于清初战争频繁,所以满文《三国志演义》倍受八旗将领青睐,被当成军事教科书来学习。

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权定鼎北京,绝大多数八旗官兵从龙入关迁移北京及驻防全国各地。满族人虽然把满语文带到了关内,但为了对人数众多的汉族实施有效的统治,必须尽快地掌握汉语文。乾隆帝明确指出,“自我朝一统以来,始学汉文”[14],充分肯定了满族人入关后就开始的语言文字汉化历程。清政府于关外陆续设立了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辖区,满语文的使用并没有因满族人大批入关而削弱,反而由辽东一地扩大到整个东北地区。

东北是满族的故乡,但清初吉林、黑龙江将军辖区,满族因明末大量迁居辽东和从龙入关已经人数甚少。居住在当地的其他少数民族是:黑龙江中上游的索伦、达斡尔和鄂伦春人,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两岸的赫哲、奇勒尔和费雅喀人,黑龙江入海口和库页岛上的库页人,珲春河两岸的库雅拉人,嫩江流域的锡伯人。这些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和满族关系十分密切,如锡伯人“自言与满洲同祖”[15],清朝统治者也把他们当作本族人看待。天聪八年(1634年),皇太极对出征黑龙江的入旗将领霸奇兰等人说过:“此地人民,语言与我国同,携之而来,皆可以为我用。攻略时,宜语之曰:尔之先世,本皆我一国之人,载籍甚明,尔等向未之知,是以甘于自外。”[16]因此皇太极把征服的当地少数民族人编入满洲八旗,崇德时期编入旗的称为“新满洲”[17]。吉林、黑龙江的各少数民族语言和满族相同,就为满文的使用创造了条件。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重点加强了与沙俄毗邻的吉林、黑龙江地区的设防,并大规模地将当地各少数民族编入满洲八旗。《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吉林将军辖区仅有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吉林乌拉(吉林市)两城驻防,又增设伯都讷(吉林省扶余县)、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珲春和阿勒楚喀(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四城;黑龙江将军辖区原有瑷珲、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市)两处驻防处,又增设齐齐哈尔、布特哈(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呼伦贝尔(今内蒙古海拉尔市)和呼兰四城。到雍正末年,吉林、黑龙江八旗驻防达到12城。新增设驻防城的兵源基本来自各少数民族,如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政府于蒙古科尔沁王公进献的14458名锡伯、封尔察和达斡尔壮丁中,挑选可以披甲当差的11850余人编入满洲上三旗,分别驻防齐齐哈尔、伯都讷、吉林乌拉三城[18]。乾隆初,吉林、黑龙江驻防八旗兵由顺治末年的430人增加到2万人,绝大多数是当地各少数族兵[19]。

从康熙中期起,清政府相继在吉林、黑龙江各驻防城建立起八旗官学,使新编的各少数族兵纳入满文化系统。设立八旗官学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东北各少数民族多以打牲为业,“生长山河,肆意游居,不知律例者多”,故清朝统治者认为,设立八旗官学,对新披甲人“教以礼义,最关重要”[20]。其次,新设各驻防城亟需大批官员管理地方事务,而八旗将领入关后贪图享受成风,“南方各省,人人愿往,至宁古塔,则不愿者多”[21],至于比宁古塔更艰苦的黑龙江地区就更无人赴任了。吉林、黑龙江只能建立官学,就地培养官员。最后,编入八旗的锡伯、达斡尔、索伦、封尔察、赫哲和鄂伦春等族人,文化相当落后,还处于没有文字的发展阶段。设立八旗官学,有益于吉林、黑龙江地区的文化事业。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吉林将军辖区首先于吉林乌拉城设立八旗官学,到乾隆年间,宁古塔、伯都讷、三姓、打牲乌拉(今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鄂摩和索罗(今吉林省敦化市额穆乡)、珲春、阿勒楚喀、拉林(今黑龙江省五常县拉林乡)等地,“均有官学”[22]。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奏请在墨尔根城八旗左右翼各建一学,设助教官,选新满洲及锡伯、索伦、达斡尔每佐领下幼童一名,教习书艺,“嗣是齐齐哈尔、呼兰、墨尔根、黑龙江四城均设满学官一员,有同额缺”[23]。

八旗官学以学习满文为主,辅之以骑射。吉林各八旗官学“生徒俱于二月上学,习清文骑射”[(24)]。黑龙江地区“凡八旗子弟愿入学者,由各旗协领保送,习清文骑射,日不过一二时为率,多至百有余人”[25]。八旗官学生成为东北各驻防城官员的主要来源。清政府明文规定学好满文是升迁的基本条件,官学生中“有清文通顺字画端楷者,准按名记档,如遇各堂司办事乏人,挨次顶补。不堪造就者,除名”[26]。八旗官学生1年毕业,大多担任与文字相关的职务,如旗营帖书,官庄驿站领催,各旗署衙门的笔帖式。官学生“资性略慧即超出群类入司行走,额员虽仅十一,额外行走如委笔帖式,委官皆是也”[27]。能熟练运用满文的八旗官学生成为各驻防城低级官员,源源补充到八旗驻防各级机构,不仅满足了对文职官员的需求,也使满文得以成为畅通黑龙江和吉林地区惟一的官方文字。

从康熙中期起,东北各地尤其是吉林、黑龙江地区出现了满语文的繁荣。清代人称吉林地区是“满洲故里”,满语文通行各驻防城,连本来讲蒙古语的八旗蒙古,讲汉语的八旗汉军,“亦皆习为国语”[28]。从关内流放到宁古塔、吉林乌拉等城的汉族文人,为了谋生的需要,也有很多人学会了讲满语。如流人钱德维“贫而通满语则代人贾”,称为“掌柜”,一年可得银三四十两[29]。乾隆九年(1744年),清政府工部满主事一职缺出,吏部掣签结果应由宁古塔驿站官萨哈那升补。萨哈那却奏称:“不识汉字情愿在本处效力。”[30]清朝统治者把“国语骑射”作为满洲旧俗,但乾嘉年间北京城内的满族人已经汉化了,工部官员和顺、恩骑尉常恩均因满语骑射平常,受到嘉庆帝的痛斥。嘉庆帝认为:“吉林地方,清语骑射俱好。”他把这些不会讲满语的官员交给吉林将军秀林管束,让他们向当地人学习满语骑射[31]。

清代黑龙江将军辖区的土著居民分为满洲、汉军、达斡尔、索伦、巴尔虎、鄂勒特、鄂伦春、毕喇尔八部落。嘉庆年间,已故大学士鄂尔泰的曾孙西清任职黑龙江期间,对当地盛行满语文的情况留下极深的印象,他在《黑龙江外记》中有如下记载:

“土人于国语,满洲生知,先天之学也。汉军等部学知,后天之学也。然以都人视之,士人皆生知也。”

“官员岁领清文时宪书,由钦天监十月颁发,明年春始至省转送诸城。亦有汉文时宪书,商贩在都购买,至省较早,然土人惟以清文为重。”

“幕府章奏文移例用国书,而凡奉到谕旨、部复,系汉文,皆译出存案。近日工翻译者推四品官果君德兴与佐领崔君达兴,崔尤习汉文,有战功,后致仕,果亦物故,今遂无能为继者。”

“余尝见土人家清文一帙,叙奇三上书始末甚悉(指布特哈副总管奇三到木兰围场向乾隆帝状告齐齐哈尔八旗官员敲诈勒索事)。且言奇三将上书,请于其母,母曰:‘救一部出汤火,即死,不辱汝父,吾何恨也!’此文疑即奇三作,亦达呼尔巨擘也。”

“土人无问何部翻译,《通鉴纲目》、《三国志》(案此乃翻清(文)《三国演义》,国初盛行,非陈承祚书。原注),类能强记,剽为议论,而不知读翻译四书五经。”

“满洲曲,类古乐府。如云:阿穆巴摩萨齐斐图门阿尼牙德伊集密,译言既伐大木烧亿万春也;阿穆巴博商阿斐阿卜开克什德班集密,译言巨室成荷天恩也。长篇短句,意皆类是,然多拍手以歌,不似蒙古随以火不思。”[32]

从上述西清本人亲眼所见可知,无论黑龙江各驻防城八旗官员的公务活动,还是当地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使用的全是满语文。

清初关外地广人稀,“各村庄满人多,汉人少”[33],这是满语文得以通行东北的客观条件。顺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令,相继在盛京将军辖区设置州县等民治机构,以安置出关种地的汉民。这次汉民出关并没有给满语文带来多大冲击,除了人数有限外,还因为清政府在盛京和吉林部分地区修筑柳条边,限制汉民进入柳条边外的吉林和黑龙江地区,又在盛京地区实行旗民分界。乾隆五年(1740年),清政府还对整个东北实行封禁。这些措施都为满语文的发展及繁荣提供了有力保证。

乾隆中期后关内人满为患,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他们纷纷冲破封禁进入东北种地谋生。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河北大旱,清政府被迫宣布东北弛禁,允许饥民出关求存。北方各省流民得以大规模进入东北,满语文因此受到强烈冲击,并逐步被汉语文取代。

大约乾隆中期,汉语文在盛京地区已经出现了代替满语文的趋势。盛京地区是清在东北最早建立民治机构的地方,气候适宜农作,海陆交通方便,成为流民较理想的安家之地。乾隆六年(1741年),奉天府尹所辖民人数约有36万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为79万人,嘉庆末年已达到175万人。流民除自己开荒种地外,也有很多人为八旗官兵佣耕,从而打破了旗民的界限,并使汉语文渐占主导地位。乾隆四十年(1775年),盛京满洲旗人果尔敏考取笔帖式补放户部,由吏部引见时,乾隆帝因果尔敏是满洲旗人又考取专事翻译满汉文的笔帖式,就用满语同果尔敏交谈。然而果尔敏除背诵履历外,其他一概不知,乾隆帝深感“实出意外”[34]。到乾隆末年,连盛京的满族官员都不会写满文了。清政府规定,盛京官员写奏折要使用满文,如实在有困难,可以满汉文兼用。尽管乾隆帝对此三令五申,盛京将军“琳宁奏折仅用汉字,而所奏报盛京并无蝗蝻萌生一折,亦用汉字”[35]。虽然乾隆帝痛斥了琳宁一番,却不能扭转满族人使用汉语文的趋势。

道光年间,吉林地区满语文也出现了危机。乾隆末,清政府被迫对东北弛禁,吉林将军恒秀奏报,“上年直隶岁欠,蒙恩听求食流民出关,计到臣所属地方者万五千余人”[36],而实际人数远不止此数,嘉庆时,吉林汉民已达30多万人。吉林将军衙门遇有旗民交涉事件,“定拟罪名、立案,多用汉文”[37]。将军富俊特地在吉林八旗左右翼官学内添设满汉文翻译课程,以适应满文向汉文的转变。吉林地区的满族官员强烈地感受汉语文的影响,据当时人记载:“近数十年来流民渐多,屯居者已渐习为汉语,然满洲聚族而处者犹能无忘旧俗。至各属城内商贾云集,汉人十居八九,居官者四品以下率皆移居近城二三十里内,侵晨赴署办事,申酉间仍复回屯。其四品以上职任较繁者不得不移居城内,子孙遂多习汉语。”[38]

满语文在黑龙江一直使用到光绪年间。黑龙江位于东北最北部,气候严寒,交通不便,鸦片战争以前,种地汉民甚少。咸丰十年(1860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奏请招民开垦,河北、山东农民陆续前来。黑龙江各城汉民渐多,只是满语文废弃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东北地区汉语文取代满语文已成大势所趋。曾经竭力倡导“东三省以骑射清语为重”的清政府,到光绪初年“于满文概不收阅,例行满文亦多发回,改行汉文”[39]。光绪四年(1878年),任奉天学政的王家璧竟称:“奉天、吉林人才彬彬日盛,而黑龙江二百余年尚未设立学校”[40],视黑龙江各城专学满文的八旗官学过时无用。光绪七年(1881年),黑龙江将军定安始提出设立汉官学,两年后建成。汉官学“学舍宏阔,视满官学为胜”[41],以后各城汉学兴起,满学终废。

如果从1599年努尔哈赤下令创制满文时算起,截止到光绪中叶,黑龙江地区“语言文字俱从汉俗”[42],满语文在东北地区几乎使用了300年之久,对满族及东北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首先,满文的创制为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达海等人译书活动和这些书籍满文版的刊行,不仅迅速普及满文,而且使满洲贵族集团从中学会汉族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经验,为清政权入关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其次,清入关后在东北各驻防城建立的八旗官学,在许多地方是当地惟一的教育机构。八旗官学既为东北军政衙署解决了人才缺少的问题,扩大了满语文的使用范围,还满足了东北各民族学习文化的需要,使东北出现了满语文的繁荣局面。第三,满文作为清政府在东北使用的主要官方文字,真实记录了清代东北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清政府对东北的管辖、封禁及开发的活动,是我们研究清代东北史的珍贵文献。最后,我们还应提到,满族使用汉民族语言文字,使满族纳入更先进的文化系统,这是满族善于学习不断进取的结果。

注释:

(1)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卷6。

(2)(3)《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卷3。

(4)(8)(9)(10)(12)(16)(17)《清太宗实录》卷10;卷5、卷12;卷11;卷18;卷21;卷52。

(5)《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高鸿中陈刑部事宜奏》。

(6)昭槤:《肃亭杂录》卷2《启心郎》。

(7)《清史稿》卷239。

(11)《清史稿》卷228《达海传》。

(13)《啸亭续录》卷1《翻书房》。

(14)(26)(30)(34)(35)(36)《清高宗实录》卷443;卷195;卷229;卷983;卷1427;卷1440。

(15)(29)杨宾:《柳边记略》卷1。

(18)(21)《清圣祖实录》卷155;卷112。

(19)详见乾隆元年版《盛京通志》卷19。

(20)《吉林通志》卷51。

(22)《嘉庆重修一统志》卷67。

(23)(25)(41)《黑龙江述略》卷2。

(24)萨英额:《吉林外记》卷6。

(27)(39)《黑龙江述略》卷3。

(28)(38)《吉林外记》卷3。

(31)《清仁宗实录》卷64、卷169。

(32)西清:《黑龙江外记》卷4、卷5、卷6。

(33)吴桭臣:《宁古塔记略》。

(37)《清宣宗实录》卷97。

带龙字成语范文6

转身四顾,六座高大的青铜门户环绕耸立,锈迹斑驳的匾额上,遒劲有力的金色大字笔走龙蛇,分别写着藏书、利器、省道、丹石、技击、杂物。你知道有哪些笔走龙蛇的可以知道摘抄的好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笔走龙蛇的造句,供大家参考。

一、笔走龙蛇含义笔走龙蛇,汉语成语,拼音是bǐ zǒu lóngshé,意思是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二、笔走龙蛇典故唐朝时期,秘书监贺知章在府上宴请宾客,李白在席上作诗《草书歌行》。玄奘法师的弟子怀素擅长草书,当众被要求作书法,怀素援笔蘸墨,凝神运气挥毫,很快写就,贺知章赞叹道:“上人书写,左盘右旋,真是笔走龙蛇。”

译文:阴历八,九月,秘书监贺知章府上宴请宾客,正在酣饮之间,主人离席迎宾,大家只见厅堂站着一位少僧人。

“他是玄奘法师的弟子怀素,出家不戒酒,写得一笔好草书。他老家长沙,湖南七郡知名人家,家家都挂有他书写的屏嶂。”

酒过三巡,贺知章起身向来宾敬酒致谢,并说:“嘉会良辰,少不得赋诗助兴,有请诗仙李翰林属辞以纪盛会如何?”

李白并不推辞,只是说:“想请怀素当众挥毫以助诗兴。”

贺知章说:“我知道怀素上人酒酣然后墨才畅。来人,快斟酒!”

怀素畅饮的同时,书僮抬出几箱书写用的麻笺、素绢,书案上摆出数方上好的宣州石砚,书僮几人轮番注水研墨。

怀素放下酒杯,飘然起立,堂上顿时一片寂静。但见少年僧人援笔蘸墨,凝神注视纸绢片刻,突然运气挥毫,臂转腕旋,写完一张又一张,不多久,满地尽是灵气飞动的草书。几箱麻笺素绢顷刻用完。

怀素掷笔近座时,。李白的《草书歌行》亦已写就,当众吟哦道:“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吾师醉后倚绳休……起来向笔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贺知章评论说:“上人书写,左盘右旋,确实是只见龙蛇走啊!好字,好诗!”

怀素的字,李白的诗,贺知章的评论,一时间传遍京华。

三、笔走龙蛇造句1.当今学毛笔字的人已很少,笔走龙蛇的书法家更不多见。

2.舅舅家有一副书法家写的字,写得特别好,笔走龙蛇气势万千。

3.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笔走龙蛇。

4.张爷爷的书法如同笔走龙蛇,怪不得他在书法界这么有名呢!

5.他的书法苍劲有力,真有笔走龙蛇之势。

6.爷爷写起毛笔字犹如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7.这部脍炙人口的古代长篇小说是作者手写的,其笔迹笔走龙蛇,真是世间少有。

8.他的书法给人笔走龙蛇的感觉。

9.这种笔走龙蛇的书法,真是世间少有。

10.这个人博学广记,笔走龙蛇,真是个才子啊!

11.只见他笔走龙蛇,大大地写了一个仁!

12.要想练得一手笔走龙蛇的好字,必须要刻苦练习。

13.小冰饱蘸浓墨,觉得一股墨香扑鼻,灵感便从天而降,笔走龙蛇,写下一首七绝。

14.你这篇文字书法别具一格,字字笔走龙蛇,实在是书法中的"阳春白雪",可谓妙笔生花,不同凡响。

15.你这篇文字书法标新立异,字字笔走龙蛇,切实是书法中的"下里巴人",堪称妙笔生花,不同凡响。

16.这幅字笔走龙蛇,刚劲有力。

17.这幅书法笔走龙蛇惟妙惟肖。

18.周遭悬挂各种字画,笔走龙蛇,流水行云,工笔精巧,写意传神,都很是不错,应不乏名家经典。

19.帅哥身穿雪白的长袍,长长的衣襟上笔走龙蛇的写满了鹊返鸾回的风流诗句。

20.听着闫立强语无伦次的话,李建手下笔走龙蛇,他不是在写,而是在抄,从脑子里面翻出来一本计算机基础,把里面的内容原封不动的写了出来。

21.那些诗句一句句出现,那泼墨狂草笔走龙蛇,写出了一招招剑气纵横的招式,那横、那竖、那钩、那撇,风行雷厉,锐不可当。

22.李豫不敢怠慢,急忙提起朱毫,刷刷点点,笔走龙蛇,草拟了一道诏安圣旨,交与快马刘德彪,去追赶走了大半日的郭子仪大将军。

23.说着笔走龙蛇,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将丹诀描述的基础和中级部分都默写出来。

24.不说笔走龙蛇,但笔酣墨饱却还是能形容姬昊写字时的感受。

25.李默的毛笔字甚是不凡,笔走龙蛇,跌宕遒丽。

26.【执笔鬼抄】四个毛笔大字,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其遒劲之风到有几分书法的味道。

27.新落成的观光别墅不落窠臼,告别了雕梁画柱,却又别具一格,设计师采用了现代主义创作理念,借海滩成开阔之妙,尤其是那幅门楹,可谓妙笔生花,字体是笔走龙蛇,语言是不同反响,完全做到雅俗共赏,真是美不胜收。

28.李明同学学习很认真,每谈到课外知识时,他总是不同凡响,写起文章来也是妙笔生花,笔走龙蛇。

字更是字体中的阳春白雪。

29.笔尖儿,沙沙,沙沙,若蚕食桑叶,若抽丝剥茧,轻快地一路书写,文不加点,笔走龙蛇,好一份敏捷的诗思——但,他的双眼惊骇地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