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角中学范例6篇

沙头角中学

沙头角中学范文1

沙盘,近年来成了赏石界的一颗新星,无论在网上或在报刊中,都可以看到它别具一格的身影,于是大家纷纷效仿,因此,石界也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沙盘制作的行家里手,情状大有独占鳌头之势。然而,笔者在认真欣赏和拜读了有关沙盘的短文后,却萌生出了许多疑问,随后又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即不能笼统地将沙盘全都列入观赏石的范畴,应视具体情景的不同而定。

二、观赏石沙盘和盆景沙盘的区别

笔者认为,根据目前出现的所谓沙盘组合,大体上可分成两类,一类属于观赏石沙盘,另一类属于盆景沙盘。

属于观赏石类的“沙盘”(图1),石头在盘或盆中扮演的是主要角色,甚至是唯一的物体。而被入臆想性地视为“水”的沙及盘,在此则仅仅起到了稳定石头的作用――不过是变了型的石座而已。成型的作品,被欣赏到的主体便只有石,此时的“座”,无论材质或形态如何。只能被视为主体的附属物,而石头,所体现出的主题思想和起到的主导作用没有丝毫的改变。在作品主导地位不变的前提下,即便作者诗性大发,随意地在盘中添加了“竹筏”或“人物”,也仅起到“点缀”的作用,无碍大局。所以,笔者认为,以突显石头或石头为主角的“沙盘”应划归为观赏石范畴。

而属于盆景类的沙盘(图2),除了在盘中摆放石头、铺沙或置放细竹帘等外,通常还再置放人、桥、船和动植物等多种小摆件,从而使沙盘成了名副其实的微型景观。但各位千万不可小视这些小小的摆件,正是这些小巧玲珑的摆件,在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移情”作用,它们会使人们欣赏的注意力从“石头”这个主角转移到了配角――小摆件的身上,甚至使观者的思维定格在小摆件上。而此时,石头已不再是被突显的物体,甚至衰弱到了可有可无的境地,而小摆件则喧宾夺主自然成了“沙盘”中的主角。这类的沙盘给人的艺术感似乎更强烈。更能抓住人的眼球,遗憾的是,这种主、配角的置换。使观赏石沙盘的主题在不经意中走进误区,实际上已进人人工艺术美的范畴。所以,区分“沙盘”究竟属于观赏石,还是盆景,其关键就在于石头是否占有主导地位、是否是主角。

三、举例说明

为使笔者的观点更形象和直观,特举例如下:有一山型石,白筋上下贯通,如果,将该石单独放入盘中,可称作“高山流水”或“瀑布”,但无论叫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其“山型”和“水意”,尤其是“山”的形体,将成为永远的主题。假若,仍以此石入盘,铺以白沙,配以横篙小船,且有鱼鹰、人物等小摆件之类,此沙盘的题目会变成什么?可能是“渔歌唱晚”或“晚归”之类。如若,以上小摆件不动,再配上小桥,柳树、小船等类,那么,此沙盘的题目又将会变成什么呢?也可能是“西湖小景”或“泛舟夕照”之类了。

主题,根据沙盘所置放的摆件的改变而改变,此时。盘中之石不过是主题变化中的一个陪衬而已,甚至成为可有可无之物。如若不信,将石头拿走再看,题目依然可以叫作“渔歌唱晚”或“西湖小景”。然而,此石已全然没有前面所展示的以裸石为主体的那种大自然的感觉了。

四、对沙盘的再思考

笔者经过对大量沙盘图片的观察,还发现一个现象,国外的沙盘,盘中仅有石头,而很少见到摆件饰物。图3看来,他们可能是单单追求石头的天然情趣,而仅把沙盘当作了石的底座。而国石友制作的沙盘,一般均安置摆件配饰。有的还置放多种。之所以如此,想必他们可能是为弥补和追求石头的更加完美化,殊不知,却闯进了艺术的另一门类――盆景。观赏石沙盘不是不可以置放摆件的,而是置放的多少和是否只在从属的地位,即便摆件少。只要削弱了主题,反客为主,也不能称其为观赏石沙盘。

沙头角中学范文2

从印象主义批评视角出发,他们侧重于诗中意象建构的分析,都注意到诗人抓取人物瞬间的动态,典型化地展现了女郎娇羞的姿态,刻画了女郎细腻的情感。如“虽只一个姿态,然而恰象(像――笔者注)拍照选取了最有价值的一刹那,按下了快门,就在这一刹那的镜头中形象地显示了这位多情女子的神情、外表、性格和复杂的内心活动”[1],“短短的几句就把日本女郎的音容笑貌和情态以及抒发主人公的无限情思表达得淋漓尽致”[2],“此诗创作构建于告别时刹那的道别轻吟,执着于挥手瞬间的情感灵动,以其优美独特的淡淡哀伤诉说着再见之后再难见的刻骨铭心之别之情之伤之痛”[3]等等。

从道德批评视角出发,他们认为这首诗在审美表达上从容节制,“体现了新月诗派‘理智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4],它“之所以会产生如此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与其在情感表达上的把持和节制密不可分:诗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做到了‘发乎情而止乎礼’”[5],“诗人正是在这爱与非爱之间发现了两性情感于瞬间显现出来的审美弹性和艺术张力,从而找到了诗歌情感表达的最佳切入口,并借此将有限的现实情爱空间拓展为无限的诗意表达空间”[6]。

从文体学批评视角出发,他们都注意到了这首诗体现出的音乐美,分析了诗中的双声、叠韵、韵律、节奏等语音效果。例如,“在这里,‘珍重’为双声,‘忧愁’和‘娜拉’是叠韵,一连三个‘珍重’是《诗经》中常用的复沓与叠唱手法”[7],“全诗一、二、四句都押‘ou’韵(柔、羞、愁),已求得韵脚谐和、朗朗上口的音乐效果……诗人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押韵方法―――内韵”[8]等等。从新批评文本细读视角出发,他们分析了诗中比喻、反复、悖论等修辞法的运用。

从印象主义批评、道德批评到文体学批评和文本细读批评,应该说对诗的认识从宏观转入微观,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转入文本的分析,但是都没有从接受美学,特别是读者反应批评视角来分析。本文试图从接受―读者反应批评视角来探讨这首诗的审美意蕴。

接受美学的创立者是原联邦德国以姚斯、伊瑟尔为首的“康斯坦茨学派”。接受美学要求把作品和读者的关系置于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产生于英美的读者反应批评是在继承接受美学的观点上,更注重读者的主观活动的一种批评方法。读者反应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当代美国著名批评家斯坦利・费什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局限在作品本身,而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经验,是阅读过程中一系列事件,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忠实地描述阅读活动,对读者的具体反应进行分析。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批评方法,“这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减速’(slow down)阅读经验,以便使读者在他认为正常的时刻没有注意到,但确会发生的‘事件’在我们进行分析时受到注意。这就像用一架具有一种自动停止功能的摄影机记录下我们的语言经验后又在我们面前显现一样。”在读者反应批评中,批评者首先关注的不再是“作品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而是“读者如何使意义产生”的问题。下面,笔者借用费什的这一批评方法来解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

第一行:“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劈头一个“最”字,它通常作为副词使用,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根据以往的阅读经验,即所谓的“前理解”,“最”后面通常应该接一个形容词,所以此时读者心理就会有一种阅读期待,这种期待心情促使读者继续读下去。但接下来读者会感到有点意外,“是”是一个判断动词,“最”和“是”连接在一起表示什么意思呢?这时接受暂时遇到障碍,但读者根据以往阅读认知,这里的“最是”二字中间应该省略了“……的”,如“最(聪明的)是”、“最(勇敢的)是”等。这种语句中的省略、文本中的“空白”正是伊瑟尔所提出的“召唤结构”,它是“一种寻找连接缺失的无言邀请”,它的“空白吸引、激发读者进行想象、填充,使之‘具体化’为具有逻辑性的意义”[9]如果读者了解这首小诗是徐志摩所写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最一后首,前面12首分别写海上的朝阳、渔船、墓园、急流,而从第13首到第17首都是写日本少女的美丽与柔情的话,那就不难理解,诗人在第18首诗劈头用“最是”其实是二字之间省略了“美丽的”这个修饰成分。“最是”更准确而完整的表述是:“(日本女郎)最(美丽的)是”。“那”是一个指示代词,一旦读者看到这个字,就会明白它后面应该跟量词或数量词,或直接跟名词。紧接着的“一低头”确认了刚才所作的判断。“的”字意味着“低头”在这里是用来修饰其它名词用的,那么“低头的”后会接什么样的名词呢?结果又是意外。“温柔”尽管可兼作名词使用,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形容词使用的,所以这里“低头的温柔”其实就是“温柔的低头”。诗人为什么要把“温柔的低头”置换成“低头的温柔”呢?其原因有二:其一,“低头”和“温柔”本是两个极其平凡的词,但组合在一起变成“低头的温柔”,这就形成了“陌生化”效应,给读者阅读体验带来强烈的新奇感;其二,根据偏正短语的结构特点,前面只是修饰部分,后面才是被修饰部分,即中心语,所以诗人在此表现的重c是突出、强调、赞美女人的温柔。

第二行:“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像”是一个表示比喻的动词,前面应该有本体作句子主语,这里显然又一次成分省略。当然读者结合上下文语境容易注意到,前一句中的“温柔”正是这句的主语。接下来,诗人将会把前面的“温柔”比喻成什么呢?它再次让读者产生期待心理。“一朵”是数量词,与前句的“那一”形成对应关系,前面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但当读者读到“水莲花”时,会觉得用“水莲花”来比喻“温柔”似乎不够恰当的。再往下读到“不胜凉风的娇羞”时,这一疑问就被解决了。诗中的“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又是一次语序的置换,把“一朵不胜凉风娇羞的水莲花”置换成了“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里,我们看到诗人构思之巧妙,诗句“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显然是要与前句对应,即“那一”与“一朵”对应,把“低头”比喻成“不胜凉风的水莲花”,把“温柔”比喻成“娇羞”。特别是前面的“低头”虽作名字使用,但却是动宾结构短语,有动态的含义,而第二句中的“不胜凉风”正好也有动态含义与其对应。到此,前后两句话的完整句式是:(日本女郎)最(美丽的)是那一低头的温柔,(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诗人仅用寥寥22个字,却表达了两层含义,文本中的“空白”“召唤”读者从语境中去填补文本中未曾实写出来的或未曾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意义空白,极大地拓展了诗的审美空间。

第三行:“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是动宾结构的短语,当读者读到这里时意识到这句话缺少主语,于是文本再一次形成“召唤结构”,促使读者去思考,谁在“道一声珍重”,日本女郎?诗人?接下来再次出现“道一声珍重”,两次“道一声珍重”是同一个人的两次道别呢?还是日本女郎与诗人的互相道别?正是这些“不定点”,使得学者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存在着分歧。有学者认为这里的“珍重”是日本女郎的道别,但也有学者认为“第三行诗句前后重复、隔‘逗’相望‘道一声珍重’,其实正是诗人与日本女郎道别时互道‘珍重’的抽象化表现。”[10]还有学者认为“诗的后三句,表现的是诗人面对如此美丽、纯洁的多情女郎所产生的爱恋之情,那‘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有如诗人面对一颗晶莹明亮的宝石产生的一种不容任何人玷污的美好情愫的自然流露……最后,诗人从心底里喊出一声:‘再见!’”[11]甚至有学者认为“从送别的情理上看,我们既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心声,也可以理解为日本女郎的心声”[12]。可见,从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为我们解释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产生的原因。

第四行:“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当读者读到“那一声珍重”时,前面的疑问得以解答,即诗中两次呈现的“道一声珍重”既不是同一个人的两次道别,也不是两人互相道别,因为只有“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是谁发出的声音呢?笔者认为只能是诗中描写的人物――日本女郎,况且副标题也是“赠日本女郎”。那么诗中重复两次“道一声珍重”也只能是诗人的一种修辞策略――反复手法,而且“那一声珍重”承前“道一声珍重”,前后形成叠唱回环的艺术效果。再看“蜜甜的忧愁”一词。“蜜甜”一词初见时会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因为根据以往的阅读经验,“甜蜜”一词使用的频率更高,显然这里再一次通过置换产生陌生化效应,与“低头的温柔”、“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采用偏正结构,用表具象的名词做修饰成分,用表抽象的形容词做中心语。“的”是结构助词,“蜜甜的”后面应该接表示幸福,愉快,舒适之类的事物,“但这时,这个词却无视读者的兴致,又将它自己所创造的世界夺走”。[13]“忧愁”一词使得原来的期待受挫,把“蜜甜”和“忧愁”并置在一起,于是“蜜甜的忧愁”形成了“一种必须在更高的形而上学层面加以解决的看似自相矛盾的陈述”[14],这就是布鲁克斯所提出的诗歌的主要要素之一――悖论。

第五行:“沙扬娜拉”。对于懂日语的读者,读到沙扬娜拉自然知道这是日语“再见”的音译,而对于不懂日语的读者来说,这不免给人疑惑。但即便大家都知道“沙扬娜拉”是日语“再见”的音译,那诗人又为何在此用音译而不用意译的“再见”呢?这又成为诗中的“召唤结构”促使读者去想像、猜测,去寻找意义“相对”的“确定性”。也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沙扬娜拉未必不是日本女郎的名字,诗人徐志摩“一直在有意诱导读者‘误读’其为日本女郎的名字,或者‘误导’读者将其想象为日本女郎的形象”[15],“音译成了徐志摩表达诗绪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的诗化特征,便是让人读来恍若呼唤着一位女郎之名……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易卜生《娜拉》一剧风靡华夏大地,娜拉这位勇敢地走出家门的女性形象就深深地烙进了国人心中……在此时代共鸣语境下,徐志摩的音译用词选择,无论有意与否,都使读者读来仿若呼唤一位女子之名”[16]。笔者是赞同这一观点的。根据英美新批评的“语境理论”,词语的意义正是“通过它们所在的语境来体现的”。从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每一首诗都以“沙扬娜拉”煞笔,“沙扬娜拉”一词已经超越了“再见”的本意,而更像是诗人在访日期间所看到的一切美的化身。如果我们把语境扩大到整个文学史,联想到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易卜生的“娜拉”,那么徐志摩用“沙扬娜拉”替换“再见”的用意就不言而喻了。此外,结尾“沙扬娜拉”一词的妙用使得这首诗前后的语系、语音、语义、语境形成反差,给读者以深远的意境。如果说前面“低头的温柔”、“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仅仅是“言语的置换”,那么结尾的“沙扬娜拉”代替“再”则是“语言的置换”。

前面笔者以词或短语为单元进行细读,就像电影影片中逐个镜头分析一样,并细致描写读者的反应。这种分析方法似乎显得过于精细,甚至烦琐,接下来我们不妨换个层面,以句子为单元继续细读并描写读者的反应。相信每个读者读完《沙扬娜拉》后都会在脑海中浮现一幅情景,这一情景就仿佛是电影中的影像一样既真实又生动,既有迷人的画面,又有动听的声音。诗人在描绘日本女郎的形象时,截取了人物典型化的动作和语言。换句话说,人物形象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具有强烈的影像质感。虽也有学者提到过诗的这一特点,他说,“如果说一、二句是主要写形……那么第三句就可以看成是主要写声了”[17],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就此深入展开探讨。下面笔者将具体展开论述。

首行“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人物全景画面,日本女郎在鞠躬时姿态温柔优雅。第二行“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景物特写画面,一朵半开半闭,婀娜多姿的莲花微微弯曲地屹立在水面上,显得娇羞动人。前后两个画面的剪辑,就形成了隐喻蒙太奇的艺术效果。第三行,“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呈现给观众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近景画面,画面中日本女郎对诗人诉说着“珍重”,于是两个重复的画面构成了重复蒙太奇的艺术效果。此外,诗中蕴含着声画蒙太奇的艺术效果,包括声画合一和声画分离两种声画蒙太奇。前面二行呈现给读者的画面与第三、五行呈现给读者的声音构成声画合一的镜头效果,而第四行呈现给读者的声音是诗人的旁白声,这一旁白声与画面组合形成了声画分离的艺术效果。笔者无法确定徐志摩是否是个电影爱好者,或者说电影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是否产生过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沙扬娜拉》为读者呈现了典型的电影蒙太奇思维特征。

从接受――读者反应批评视角出发,笔者分析了读者阅读《沙杨娜拉》时的思维和心理活动过程。至此可以得出结论,这首短小精悍的诗所蕴含的美在于诗人通过“成分省略”形成文本“空白”和“召唤结构”,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诗的审美空间;通过“言语的置换”和“语言的置换”形成“陌生化”效应,给读者以新奇化的审美感受和深远的审美意境;通过“比喻”、“反复”修辞手法和动作与语言相结合的人物刻画,建构了类似于电影中的“隐喻蒙太奇”、“重复蒙太奇”、“声画蒙太奇”等电影蒙太奇审美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华.沙扬娜拉与艺术的神似[J].名作欣赏,1985(1):89.

[2]方维保.沙扬娜拉未必不是日本女郎[J].博览群书,2012(1):80.

[3]郭贵星.传统雅化的现代情思――探析《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J].文教资料,2009(7):13-14.

[4]余荣虎.传统审美趣尚与异国情思的天然妙合――从《沙扬娜拉》看“雅”的现代魅力[J].名作欣赏,2007(13):65.

[5]张永军.徐志摩《沙扬娜拉》赏诗[J].语文天地,2008(19):8.

[6]何希凡.妙在爱与非爱之间――从《沙扬娜拉》看徐志摩的诗艺启示[J].名作欣赏,2007(13):60.

[7]杨晓林.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艺术手法探微[J].名作欣赏2005(12):28.

[8]赵颖.文本细读与新诗教育――以徐志摩《沙扬娜拉》解读为范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206-207.

[9]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2-243.

[10]吴彦.现代汉语诗意美的呈现――徐志摩《沙扬娜拉》赏析[J].学理论,2009(2):71.

[11]张发安.《沙扬娜拉》意蕴之我见[J].名作欣赏,1986(2):124-125.

[12]陶c萍,孙善清.青春的甜蜜忧愁――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解读[J].名作欣赏,2005(16):92-93.

[13]【美】期坦利・费什著,刘楚安译.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43.

[14]【美】查尔斯・E・布莱斯勒著,赵勇,李莎,常培杰等译.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76.

[15]方维保.沙扬娜拉未必不是日本女郎[J].博览群书,2012(1):81.

沙头角中学范文3

暖暖的风轻轻地躲进我的怀里,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一只孤燕缓缓飞过,只留下寂寥的影子。悄悄地穿过幽静的丛林,我探寻着欢乐的气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已经被自然的欢笑所深深地缠绕。

七岁那年,爸爸牵着我的小手,走进了小学的大门。我望着即将属于我的校园,心里惊喜又恐惧。初秋的风没有预兆地玩笑着拨乱我的头发,我第一次寻到了校园的欢乐。那是风顽皮地挠着小山坡上大黄角树的痒痒,黄角树“咯咯”地乐个不停。这也许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在那以后,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在它的周围嬉戏,或绕着黄角树捉迷藏;或围着黄角树转圈圈;或坐在树下嚼着它落下的嫩叶,酸酸甜甜的味道……

十岁的那个夏天,我不再像小时那样的无忧无虑。绚烂的晚霞布满了天空,我却还是不知道回家。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树下,望着眼前漫漫无尽头的小路,我无奈地垂下了头。突然想起了要和它说些悄悄话,我缓缓站起身,张开双臂,拥抱着它。“我要转学了,要和你分别了。”我的眼泪无助地滑下。黄角树“沙沙”地响,我原来才知道,它也会忧伤。吟诵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千古名句,我不是不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是让我和它分别,是否是一件残忍的事?无力地摇摇头,我踏上了归途。

十三岁那年,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繁多的作业使我没有时间去想那些所谓无聊的事。偶尔有一天接到小时候的伙伴来的电话,谁也不会想起还会存在着一个心中的秘密。好像也是一个晚霞满天的傍晚,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只说了一句话:“学校要修行政楼,黄角树已经被砍掉了。”还来不及回话,“嘟嘟”的声音就已经把那段快乐而伤痛的记忆唤醒。为什么一定要失去了,才会想起?

又回到了那里,风仍然吹,只是少了黄角树为它伴奏。不知何处的树叶在“沙沙”作响,五月的气息夹杂着酸酸甜甜的味道一起融进回忆……

沙头角中学范文4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跟我一起来公园玩的伙伴也回家了,可是我还得继续在公园消磨时间,一直等到父母回来。

我一个人玩腻了秋千之后,接着鬼使神差般地跑到沙地上去玩。这个公园的一角有一片沙地,但平时孩子们都痴迷于秋千和滑梯,这片沙地总是被人遗忘在角落里。

傍晚的时候,阳光从楼房之间的缝隙照进来,无声地把世界染成一片绯红。我一个人默默地在沙地上玩,连说话的人都没有。那天沙地上有一个被人遗忘了的黄色塑料桶。我脱下鞋,往自己的脚上堆沙子。沙子凉凉的,细小的沙粒从脚趾间漏下去的感觉非常舒服。

我也经常把手深深地插进沙子里,因为我想看看沙子到底有多深。我把胳膊竖直地插到沙子里,结果还没到底,最后我的整个肩膀都进到沙子里了。我把这个情况告诉爸爸,但是他却不相信,他说:“沙地也是有底的,不可能那么深。”

我觉得爸爸错了,现在我的胳膊就插在沙地里,而且我试了好几次,都能插进去。

我都不记得那是第几次了。长在公园一角的树在夕阳中垂下影子,看起来就像是影画。那时候我的右胳膊直到肩膀都插在沙子里,突然我的指尖碰到了什么东西。

似乎沙子里埋了什么东西。那个东西摸起来很软,很凉。我为了看看到底是什么,拼命地把胳膊往底下伸。等我的中指前端到了可以勉强碰到那个东西的深度时,我摸到了一个柔软而有弹性的东西。我想抓住它把它拽出来可是怎么也够不到。而且我感觉有样东西缠到了我的手指上。

我把胳膊拿出来一看,竟然是长长的头发。我的手指上缠了好几根头发,虽然头发被沙子弄脏了,不过我能认出来这是女孩子的头发。

我又一次把胳膊伸到沙子里,想摸一摸埋在里面的东西。但是我这次再怎么把胳膊伸进去,指尖都没碰到任何东西。我感觉好遗憾。

在一片红色的视野中,包围在公园四周的高楼里每扇窗户都是关着的,似乎形成了一堵巨大的墙,把我和沙地圈在了里面。

我随意地把右手放到沙子里,这次好像碰到了什么东西。那种感觉就像是鱼用它的嘴唇夹你。

之后沙子中有什么抓住了我的手腕。而且力气很大,我的手腕被紧紧地抓住了,我想把胳膊缩回来,但右手好像被定住了,动都动不了。四周没有一个人,即使喊救命也只会在公园里形成回声,因为公园的四周都是建筑。

我在沙子里握紧的拳头被一股力量强行掰开了,然后手掌心触摸到了一个小小的手指。那个手指在我的掌心有规则的运动着,好像在写什么字。

“请把我从这里放出去。”

沙子里的人在我的掌心上写了这样的文字。于是我把地面上的左胳膊也插进沙子的深处,用指甲在抓着我右手腕的指甲上写道:

沙头角中学范文5

【关键词】广播特写广播新闻感染力

特写,是新闻报道的一种体裁。它以文艺手法播写所报道的人物或事件,再现场景和气氛。广播特写则是运用语言和实况音响,以类似影视特写镜头的方式,真实、突出地再现客观事物、人物及其活动场景的专稿形式。其主要着眼于再现人物或事物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局部,而不是全貌或全过程,所以更加重视捕捉典型情节和细节,侧重于对典型局部的横剖面作较为细腻的描述。

笔者认为,广播特写有以下特点:选材的吸引力、角度的独到、音响的生动、人物形象的鲜活。

下面以广播特写《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和《我们都是一家人》、《站在胡爷爷身边我不害怕》为例对这些特点进行阐述。

一、选材的吸引力

《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运用广播特写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一对蒙古族青年男女鲍永新、于艳文新婚后离开家,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上植树种草、奋斗15年,把沙漠变成绿洲的感人故事。主题集中、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丰富的现场音响加上记者亲切自然的讲述,把听众带到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画面中,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

《站在胡爷爷身边我不害怕》和《我们都是一家人》则分别以总书记、总理到青海玉树灾区看望儿童和群众为选材,事件的特殊性和人物的显著性,使这两篇特写非常引人关注,也更具吸引力。

二、角度的独到

特写《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的开头是:流水淙淙,鸭儿在林间嬉戏;鸟儿啾啾,洁白的羊群在草原上悠闲地漫步……这是沙漠里的一个景象。一对年轻人用15年的青春岁月把荒芜的沙漠变成了绿洲。

文章的开头以散文式笔触,描写了记者见到的美丽的沙漠草原景象。接下来,记者以对鲍永新、于艳文的采访实录,加上记者亲切自然的讲述,把听众带回15年前,新婚夫妇俩从承包之初的满地荒漠到现在满眼绿色在沙漠里创造奇迹的艰辛历程。

《站在胡爷爷身边我不害怕》的开头是:心手相连,玉树不怕。总书记来到玉树州孤儿学校看望那儿的孩子们,13岁的藏族男孩嘎松金巴就站在胡爷爷的身边,他说刚开始还有点紧张,可看到胡爷爷那么慈祥就一点都不怕了。

以此为开头,接下来记者通过与孤儿学生嘎松金巴的对话,知道他经历了前几天的地震,当时被吓哭、后来由于老师与学生吃住在一起不再害怕的背景。可是当爷爷来学校,老师让他站在胡爷爷身边时,这个男孩还是有些紧张:“刚开始有些紧张,就觉得那么伟大的一个人站在身边就有点紧张,后来不紧张了,他很温柔吧。慢慢的就不怕了。”最后当勉励这些孤儿学生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并在黑板上用力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时,记者再问嘎松金巴怕不怕,他坚定地回答:不怕!

这篇特写,主要描写了孤儿学生嘎松金巴地震后怕、不怕两种对立情境的转换,通过这个着力点,再现了总书记情系灾区儿童的亲民之风。

三、音响的生动

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是靠听众的耳朵获取信息,感受事物的。它既然是给人听的艺术,就应当充分表现和发挥声音的魅力及作用。而对广播特写而言,音响就像串起全文的一颗颗珍珠,是那样的光彩夺目。

《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多处采用是记者采访鲍永新、于艳文夫妇的音响。比如15年前鲍永新、于艳文这对年轻的新婚夫妇初来沙漠之时,妻子于艳文对沙漠的介绍:(音响)一棵树也没有,想找树荫凉都找不着,想检点柴火都没有。就那么个窝棚,那一敞门,就“呼”一下,那风,吃的饭里都是沙子,喝水也没有水,挖那么个小水坑,就在那里面取水,三天两头那水就绿就臭,都有虫子,大脑袋虫,然后就挑回来,用那个箩,过滤了以后吃。

鲍永新:(音响)到晚上了,点煤油灯,有的时候连煤油灯都点不着,只能是早点收工,早点做饭,天黑了就睡觉了,睡觉有的时候捂着被子还上面风刮,刮大沙子,顺着窟窿往里刮沙子,就呜呜响。那干活天天都刮沙子,没有一天不刮沙子的,一刮风睁不开眼珠子,就拿衣服包着脑瓜子,露个小眼睛,能看见东西就往前走。这一天出去基本上都是顶着沙子,顶着风。

通过主人公朴实语言的叙述,生动再现了当时的艰苦环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再看特写《我们都是一家人》中总理与灾民的一段对话:

温:“我来看望你们了,你们吃苦了。我来看望大家,这里受灾了,中央很关心,我们一定把大家生活安排好。家里人都安全吗?”

答:“死了三个。”

温:“那很不幸啊,我们向死去的人哀悼。大家放心,一定把大家生活安排好,把一切能够救出来的人都救出来。”

温:“别难过,我知道,别难过。这是一场灾难。”

答:“但是我们出来了,接着把能救的尽量救。我的腿是因为救小孩们被砸了。”

温:“他家里人都遇难了?”

答:“我家里人都遇难了,只剩我一个人在这里,但是我逃出来以后,我第一个想到……”

温:“他第一个想到救别人的小孩。”

答:“结果一个这么粗的木棍砸下来。”

温:“应该感谢你,我们是一家人。我们都和你一样为你失去的亲人难过,你多保重。大家多保重。(掌声)”

通过总理与一位灾民的朴实录音对话,得知这位灾民在家人遇难后抛下悲伤立即救助群众并受伤的感人事迹。再现了在灾难面前,灾区群众团结一致,积极展开互救和自救的精神风貌。最后温总理的一句“我们是一家人”深化了主题。

四、人物形象的鲜活

鲜活的人物形象,是在特写富有吸引力的选材、独到的角度、生动的音响、优美的描写等因素的基础上不断丰满起来的。看《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其中一段:

自从来到沙漠,鲍永新和于艳文白天想的、夜里梦的就都是治沙,他们不知有多少次在梦里笑醒,他们梦见沙漠长出了青青的小草,一棵一棵、一片一片,漫无边际地向天边延伸,草原上开满了红的、绿的、黄的、紫色的野花,成排的白杨树,风中摇曳的红柳都在向他们招手,还有洁白的羊群、唱歌的鸟儿……

早晨醒来,等待着他们的却是艰苦的劳动。鲍永新:(音响)2000年借了4万多块钱,4万多块钱找了两台车,5万棵杏树苗,1万8千棵杨树苗,当时也没有想到,2000年栽了正赶上大旱,到了6月份怎么看也不发芽,发芽的两颗都干了,树就是一棵都没活,自己满山去转,就是心都死了似的,这老天太不成全人了,上山一看就没有回来的心思。

鲍永新不吃不喝地在床上整整躺了4天,当初,他栽树时一连几夜不睡觉,累得摔倒在石头上,浑身血肉模糊,都没吭一声。这时候却双手抱着头,眼泪默默地往心里流……

于艳文:(音响)后来,永新说,没事儿,从哪跌倒的,我就从哪爬起来,我就不甘心。

这段特写从优美的情境描写、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活个性的音响及人物情绪的转换中,把鲍永新、于艳文夫妇在挫折中站立、永不言败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立体,活生生就象站在大家眼前一般。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广播特写才更吸引人、更打动人、更富感染力,听众也才更爱听。

沙头角中学范文6

沙子是个挺活泼可爱的girl,一头乌黑的头发,扎着一束马尾辫子穿着一身休闲是衣裤,嘴里经常嚼着口香糖。我喜欢她那样子,喜欢她那天真、活泼、幼稚、茫然的样子。

我一直认为她只是我的朋友,大概她也这样认为吧!可是到了3年前的那个假期,我发现时间竟是如此的难熬,日子过得我心里发虚,自己仿佛被掏空了一样,我尝试着做些事情来充实自己,可是我却发现这还是于是无补。我终于明白,造成这样的原因是我生活中缺少了沙子,我惶恐的认识到,我离不开沙子了━━我爱上她了。

终于开学了,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迫不及待的想见到沙子,一提起她,我就觉的浑身充满了精神,因为我决定想她告白。

那天下午,是我、沙子还有另外几个同学打扫卫生,等大家都走了,我故意找了个理由将她留下。

我和她就站着,面对着面谁也不吭声,我一直告诫自己冷静、冷静,沙子终于打破了这尴尬的场面,笑着对我说:“有事么?”我有些结巴的回答到:“大概,可能,也许━━没事吧!”

沙子顿了顿:“那我就走了,拜拜~~”“恩,拜。”我有些无奈的应了一声。

看者沙子消失的背影,我真他妈的想抽自己一耳光。

第二天上课,我总是有意无意的瞟沙子,她仿佛知道我在看她般,总是趁老师不注意回头望望我,对我笑一笑,然后又继续听课。

就这样,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依旧找理由把她留下来。

她一脸天真的看着我,“我可以送你回家吗?”我唯唯诺诺的问沙子。

她提着背包,搭拉着脑袋,半晌,她笑着对我说:“好吧!”我高兴极了,至少我知道她并不讨厌我。

一路上我们彼此都默不吭声。不管路有多远,它总会有尽头,总于,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沙子家的楼下。

我和她就静静的站着、站着。终于,还是沙子开了口:“好吧,说真的,真的很感谢你。”我没说什么,沙子看了看她家,又回头看了看我,对我说:“那明儿个见吧,再见!”

沙子转身向楼上走去,“等等,沙子。”

沙子依然那么迷人的笑着,望着我,我一把拉过沙子的手,向她塞了一封信,然后头也不回了走了,只留下一脸茫然的她。

其实信上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Myfirstlovetoyou.Pleasegivemeachance!

第二天上学,沙子见我,想见了瘟神一般,惶恐的避开,我木然了,我知道,我错了,而且还错的十分离谱,都怪我太唐突,太冲动了,我不该用感情这匹烈马去践踏友谊这块绿洲。

放学,我独自颓废的走出教室,迷茫的看着来去匆匆的行人,发现今天的天黑的好早、好早,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呼喊:“等等我!”

对,是沙子,肯定是沙子。我激动的转过身,沙子气喘嘘嘘的对我说:“嘿,你也太不仗义了吧,居然敢不等我,小心我休了你哈!”话一出口,沙子就发现不对了,脸红到了耳根头低低的埋着,用手搓着衣角,小声的对我说:“今天你不送我了吗?”

于是事情就这么合情又合理,顺理成章的继续发展了下去……。

每封放假,双休日,我总和沙子炮在一块儿,她说她喜欢坐在我脚踏车后面,听风掠过耳边的声音,于是,我用脚踏车载着她从陡坡上滑下来,沙子总是在这个时候歇斯底的大叫,全然不顾他人异样而又同情的目光。

幸福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梦幻般的过程终究会换来残破的结局,可爱的丫头和小子终究要面对冷冰冰的现实,梦一样的牵手不管怎么说,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也会彼此扬起双手说再见━━我和沙子也就成了梦幻般的泡影。

那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下来了,原来在班上排名第一的我降到了地第九,沙子更厉害……

那天晚上,我们徒步在大街上闲逛,大家无语,毕竟谁也没有胆量和勇气开这个口。

终于,我伸出了右手,对她说:“可以么?”她小心翼翼的把手放在我手上,我不禁苦笑,我们手心竟然都是湿漉漉的,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牵沙子的手。

我就这样牵着她的手走了一段,然后停了下来,对沙子说到:“你能明白我的心情,对吧!”苦笑,“我们大家都还小,彼此都不能照顾对方,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要紧拽着不放手,就让我们的过去成为我们懵懂的青春中最华丽的一笔吧我们前方的路还长,就让它陪伴我们走过这华丽丽的路途吧……”

沙子的眼角湿润了起来,哽咽着说到:“我们还是朋友?”

“对,我们还是朋友,朋友……”重复着最后一句话,她走了。我在心底默默祈祷“祝你幸福到老!”那天,我没有象往常那样去送她━━她需要安静。

从那天起,我再没见过沙子,也没有再听见沙子的电话……

那天,天下着雨。

那天,我们毕业了。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