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经引足范例6篇

救经引足范文1

[关键词] 城轨车辆;蓄电池牵引;逆变器

[作者简介] 李慧娟,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山东 青岛,266111;车聪聪,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山东 青岛,266111;孙成慧,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山东 青岛,266111

[中图分类号] U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4-0017-0004

一、前 景

目前,国内外城轨车辆采用蓄电池牵引技术项目的应用环境多数为地铁车辆列车出库时或简单调车时,而且列车的运行距离以及运行速度比较低,但该项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列车蓄电池的利用率,减少了列车和出库前的准备时间以及维护成本,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随着该项技术的成熟应用,用户已经不满足于低速短距离运行的工况,而是希望将该项技术引入到正线自救中来。以目前国内外城轨车辆为例,一旦隧道或地面的高压电源因故断开,列车只能等待救援机车救援至最近的车站清客、回库。而一旦此类事故发生,整条列车线至少一二十列列车同时救援可能会因为隧道设计的原因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乘客的舒适度以及安全是无法保障的,极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造成伤亡。此外,蓄电池自救技术的应用还可以缩短或取消隧道内逃生通道,在当前土建费用占90%的费用的城轨项目建设中,节省的成本将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二、蓄电池牵引技术在当前城轨车辆的应用

庞巴迪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将蓄电池牵引技术应用在城轨车辆上的牵引供货商,已成功将该技术应用在多条地铁项目中:第一个采用该技术的项目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一条线路的地铁列车,之后庞巴迪牵引商先后将该项技术成功应用在国内的北京4号线、北京大兴线以及泰国曼谷的地铁项目中。

2009年9月开始正式运营的北京地铁4号线,供电电压DC750V,受电方式为第三轨上部受流,列车设计时速80km/h,基于合同的要求,车辆厂为列车配备了两组180Ah的蓄电池。该蓄电池组的容量完全能满足车辆45分钟应急环境用电量和列车移库所用的电量。目前,大兴线和北京4号线蓄电池牵引技术主要应用于车辆段或调试库做移车的用途,列车速度为3 km/h,设计理论运行距离为50米,而实际试验下来,列车以3 km/h的速度运行距离能达到750米左右的距离。

泰国曼谷的地铁是世界上第三个采用蓄电池牵引技术的地铁项目。该车采用2组蓄电池并联供电的方式,每组蓄电池的容量为180Ah,设计运行时速为3~5 km/h范围内,该车在空载状况下,在坡道不超过5‰的坡道上,运行距离为250m。

上海16号线是西门子首次将蓄电池牵引技术引入到国内地铁领域中的项目。该车为3编组车辆,受电方式为第三轨受电,受电电压为DC1500V。列车采用蓄电池牵引技术的设计时速为3~5 km/h,用于空车条件下的移库。

通过近几年蓄电池牵引技术在多个项目中的应用看来,蓄电池牵引技术是一种成熟、可靠的技术,将是未来城轨车辆必须具备的一种功能。

三、 蓄电池牵引技术在城轨车辆自救应用中的研究

当前蓄电池牵引技术主要用作在列车出库或入库的断电区移车。而列车在正线运营时,一旦出现由于其他外部因素导致线路高压供电中断的工况时,势必会造成乘客的未知恐慌,从而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车辆受损的后果。基于以上情况,目前已有车辆采购方提出将蓄电池牵引技术应用到列车正线自救的环境中。

(一) 蓄电池牵引自救模拟环境

列车的模拟模型、运营工况如下表1:

(二)蓄电池牵引自救的供电方式

可用于蓄电池牵引供电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采用制动斩波升压的方式:将蓄电池DC110V电压斩波到直流几百伏的电压,这样就保证了电机在高压输入下能输出更大的转矩,从而带动列车的坡道运行。该项技术的实施必然会需要一个额外的斩波控制箱,无论对于成本还是车下布置困难程度都是一种考验,而且该项技术控制复杂,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业绩,不适用于坡道自救的情况。

第二种是直接采用DC110V蓄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将蓄电池DC110V不经过任何变换,通过一个接触器连接到牵引系统的输入端。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低速运行的城轨车辆都是采取此类供电方式。由于列车在30‰坡道AW3的载荷条件下运行时所需要的能量以及蓄电池放电电流都比较大,没有合适的蓄电池组能够满足;同时在该种条件下电机的电压只有几十伏,不能输出足够的转矩来带动列车的运行。因此,该方案不能应用于坡道自救的工况。

第三种是采用蓄电池组串联供电的方式:将两组容量一样的蓄电池组采用串联供电的方式给列车的牵引系统供电。由于该种方式的牵引系统供电电压能达到DC220V,电机的输出转矩足以带动整列车的坡道自救。

(三) 蓄电池牵引自救的技术说明

蓄电池牵引自救的直流供电的原理图如下图1:

原理说明:

在正常牵引情况下,蓄电池牵引模式开关处于OFF位,DC1500V高压经弓网通过受电弓传送到列车高压箱HV-BOX。列车控制系统控制高速断路器HSCB吸合,DC1500V高压电经高压箱传送给牵引控制箱VVVF经IGBT斩波转换成一个三相变压变频电压(AC1000V左右),并供应给牵引电机。

在蓄电池牵引模式下,蓄电池牵引模式开关处于ON位,TCMS和VVVF接收到司机发出的蓄电池牵引模式指令后,首先TCMS控制高速断路器HSCB断开,其次控制蓄电池组串联接触器BOC3闭合,实现蓄电池的串联输出,再次将蓄电池牵引断路器BOC1、BOC2吸合。通过蓄电池中蓄积的DC220V电源为VVVF供电。VVVF将输入的DC220V供电电压转换成一个三相变压变频电压(AC100V左右),并供给牵引电机。功率转换使用由微处理器逻辑控制的IGBT完成。

蓄电池组的选取:

通过仿真计算,列车运行于表1模拟工况时,瞬间启动电流在2500A左右,时间持续在2S左右。稳定后工作电流稳定在1800A左右,运行600米,耗时5分33秒,平均运行速度为6.5km/h。

通过模拟计算,蓄电池牵引自救时所需要的整车的蓄电池容量为350Ah左右。考虑到蓄电池的温度,浮充电等系数,所需要的蓄电池容量为430Ah,列车6分钟应急工况所需要的蓄电池的容量为42AH,最终选取230Ah的蓄电池组4组作为列车的能源。正常供电时采用4组蓄电池组并联充放电的工作方式;无高压电源时,采用两并两串的供电方式,为列车牵引设备提供DC220V的应急电源。由于列车应急工作设备电源均为DC110V,为保证自救过程中,列车直流设备的正常工作,采用从两个串联蓄电池组的中间抽头的供电方式,作为列车短时间的应急供电用。

四、蓄电池牵引自救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蓄电池选型

目前国内外应用于铁路行业的蓄电池主要有三种:酸性蓄电池、碱性蓄电池以及锂电池。通过三种蓄电池各方面的对比看出:

铅酸蓄电池由于其放电倍率较低,能量质量比小,不能满足蓄电池大电流放电的性能;锂电池虽然能量质量比大,但由于其自身的温度特性以及充电条件苛刻,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在城轨车辆上使用的业绩,目前也是仅仅处于一个研究阶段。因此不适用于城轨车辆中。

最终选用高倍率放电的碱性镍镉蓄电池,高蓄电池组的最大放电倍率为7倍率放电,完全能够满足列车启动时2500A的直流电流和持续1800A的恒定电流的输出,而且对蓄电池寿命本身没有影响。

(二)蓄电池发热

由于蓄电池牵引自救时蓄电池的放电电流比较大,较大的放电电流必然会导致蓄电池的发热,进一步引起蓄电池内阻增加的工况的发生。因此,选用蓄电池时必须考虑蓄电池是否具备大电流放电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大电流放电对蓄电池内阻的影响。若是内阻过大,蓄电池压降会过大,从而引起输出电压降低的情况。

(三)牵引系统的发热

蓄电池牵引自救时,牵引逆变器的输入电流瞬时达到2000A左右,恒定电流在1500A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考虑半导体器件的散热问题。在蓄电池牵引自救时,导致列车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不是蓄电池本身的性能,大部分出在逆变器的温度保护上。

(四)技术应用的利弊

蓄电池牵引自救技术的引入,列车上的蓄电池组的数量须由原来的2组扩充至4组,每组由原来的160Ah变为230Ah,重量由原来的900×2kg变为现在的1.05吨×4,与原来相比重量增加了2.4吨,可能导致整车重量超标。由于蓄电池组数量变多,对车下布置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此外,蓄电池自救技术的应用概率比较低,一年或是数年都很难用一次,因此列车耗能会增加。但采用了该技术,可以在第一时间躲避险情,取消了车辆段内的高压供电设施,以及调车用的机车,减少了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

五、结 语

目前,蓄电池牵引技术在城轨车辆上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在车辆段内的移车的作用是很大的,同时节省了建设成本和运营的维护成本。随着人们对安全认识的提高,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在车辆段内的应用要求,将蓄电池牵引技术应用在车辆自救的工况的渴求会越来越大。蓄电池牵引自救技术能够迅速地规避各类突况,将列车运行至最近站点,疏散乘客,保证乘客的安全。但该项技术对于蓄电池本身和牵引系统有着很高的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必然会成为城轨车辆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参考文献]

救经引足范文2

关键词:火灾救援;伤亡;救援伤害;改进办法;减少伤害

中图分类号:X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猛,但是在城市建设高度发展的同时,各种不规范建设设施也为城市消防安全埋下了大量隐患。近年来全国各地火灾事故频发,救援难度不断上升,在救援中伤亡情况时有出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在现实中,火灾危害巨大,轻则损失财物,重则伤及性命,所以救援人员往往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这也就使得救援指挥常常失去理智,盲目求快,为救援工作埋下隐患,通过对过去救援中出现伤亡的案例分析不难看出,人祸之害亦是不可小觑的。

二、火灾救援中存在的问题

(一)指挥人员指挥不当,造成救援工作混乱。火灾救援工作是一项艰巨而责任重大的工作,需要的是各个救援人员的团队合作,其中指挥员更是起着核心带头作用,是救援队伍的中坚力量。作为队伍的指挥者,在救援过程中就要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在进行火灾救援的同时也要时刻考虑到队员的安全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指挥员往往盲目求快,在救援现场不能及时准确的把握灾情,在对火灾情况尚未做出正确的评估,对二次伤害的潜在威胁考虑不到位的情况下武断指挥只会置我们救援人员于危险境地,最终引起不必要的伤亡。在每次总结救援经验的时候,我们的指挥人员真是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

(二)消防人员对火灾现场和救援过程中存在危险情况认识不足,警惕意识有待提高。火灾救援工作过程中各种危险情况复杂而紧急,诸如爆炸、倒塌、毒气、辐射等等情况都时刻危机着消防队员们的生命安全。但遗憾的是这些并没有能够引起我们消防队员高度的重视。面对危机情况,他们往往凭着一腔热血只身勇闯火海,挽救人民的财产和生命于危急,这虽然对救援能够起着巨大的帮助,对自身的保护却远远不够,也是造成火灾救援过程中,大量出现救援伤害的一大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和改进。

(三)消防装备不足或装备不规范,救援过程中业务技能操作不熟,面对紧急情况处理不当。在消防救援中,消防装备一方面是进行火灾控制,另一方面也是为消防队员提供必要的防护。但目前在消防中普遍存在着装备不规范,为了省事和活动便利,不按要求使用装备的情况,在火灾中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在救援过程中极易受到伤害。

三、减少救援伤害的对策

(一)加强消防人员救援专业知识的教育学习。消防技能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员而言非常重要,在救援工作中,我们很多队员正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消防知识,做出错误的操作,才使得自己和队友深陷危险而不自知,最终酿成严重后果。针对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战术理论、消防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让我们的每一位优秀的队员都充分而熟练的掌握消防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和他人,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二)加强消防演习,熟练设备操作,增加实践经验。灭火救援工作毕竟属于技术性操作性的工作,在实际中靠的是对现场情况的判断、观察、临场应变等综合的把握,靠的是在危险情况面前保持冷静和果断的处理能力。然而这些能力并不是简单的可以在书本上学到的,前辈的经验交流固然重要,但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亲力亲为。救援如打仗,正如兵家言:平时多流汗,上阵少流血。说的正是我们的队员应当重视和加强平时的模拟实践演练,在训练中加强对突况的应变能力,以及对灾情的判断能力,同时加强队员之间的团队意识和相互之间的配合默契,方能在实际救援中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

(三)加强消防队员防护设备配置,为消防队员提供全方位身体防护。防护设备可以说是解决救援伤亡最根本的措施之一,在国外救援中是非常重视对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的,一般会为单兵队员尽可能提供完善的个人防护设备,将外在自然伤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尽最大限度的保护救援人员免受火烧、爆炸、辐射、碰撞等的伤害。我们要想真正改善消防队员的工作状况,也必须下大力气,加大对消防设施设备的投入,除了购买大型设备之外,更需提高单兵装备水平,为消防队员提供完善的消防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根本改善消防队员的生存环境,减少消防救援伤害。

(四)加强安全教育,增强消防队员自我保护意识。在消防灭火救援中,消防队员自我安全意识也是影响伤亡的一大重要因素,很多消防队员往往满腔热血,缺少安全意识,在对火灾现场未进行必要勘察的情况下,盲目冲入现场,往往受到不可挽救的伤害。因此对消防队员进行安全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提升他们对火灾现场的判断能力,提高各种安全技能,另一方面则是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现代火灾救援情况往往非常复杂,如液化气扩散引起的中毒和爆炸,大火长时间燃烧引起的建筑物倒塌等二次伤害对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这都需要我们的消防队员们引起足够的警惕。

(五)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队员之间的默契,在救援过程中提高相互协作相互救助能力。在救援过程中,消防队员深入危险境地,这种情况下除了依靠自身之外,能够为他们提供最直接帮助的就是他们的队友们,队友之间的相互配合也是提高救援效果,减少伤亡的重要条件。救援工作是终究靠的是团队,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只有提高队友之间的默契程度,在战场上相互帮助相互配合,避免单兵深入危险区,在出现险情时能够及时的得到救助,也是减少救援伤害重要方式之一。

四、结语

消防灭火工作处处充满挑战和危险,火的破坏力使得救援人员时刻面临着生命的威胁,在救援中,出现险情和伤害所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还是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很多可以避免的伤害,使我们的消防人员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的获得安全的保障。广大消防工作者如能够积极总结成功及失败的经验,认真对待每一次救援,时刻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合作意识,伤亡事故必定能够得到有效规避。

参考文献:

[1]李来宝.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案例引发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4):209-213

[2]张小生.关于减少灭火救援伤亡的分析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3)

救经引足范文3

兴起于近一个世纪的社会救助法以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益为调整和规范的对象,它产生的独特背景决定其具有不同于传统法律的特点。社会救助法的价值导向在于把从社会归集来的公共资源向社会再投入,它还十分强调资源再分配时向弱势群体的倾斜。此外,一套成熟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下,“输血者”和“造血者”的角色分工必须相对平衡,建立帮助弱势群体脱离困境的长效机制的同时,兼顾对陷入短期、极端困境群体的援助。以上这些既是社会救助法的特点,也是社会救助法律的创制、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律。然而,从近期各地围绕两起救助不力事件的讨论中不难发现,我们恐怕还没有足够好地遵循这些规律。

公共财政对社会救助事业的投入不足,这是问题之一。近两年来,社会救助站的运营问题颇受关注,不少救助站管理方都表示,财政拨款远远难以应付支出,不少机构只能被迫缩减救助能力。如湖北省某救助机构一年的运营费用要超过预算经费的一半以上,湖南省某地的救助站甚至因缺乏资金而长期“关门歇业”。资源再分配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没能建立起纯粹以帮扶对象为目标导向的分配机制,这是问题之二。如果说财政对社会救助的投入是一块蛋糕,那么切蛋糕的标准应该是救助机构服务困难群体的数量和质量,帮得多、帮得好就应该多分,否则少分。然而目前我们的资源分配大多与救助机构的“身份”挂钩,相比“民办”救助机构来说,“公办”救助机构更容易获取资源,获取的资源也更优质。社会救助事业体系化程度不高,“输血”和“造血”机制没能分化,“输血”功能挤压“造血”功能,这是问题之三。从事过社会救助事业的人都知道,解一时之难容易,难的是解一世之忧。很多受帮扶者缺的不只是一件棉衣,他们真正亟需的是融入社会的技能和机会。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当中,专注于急难帮助和专注于技能再造的机构必须分化,各精其业、相互配合。我们当前的社会救助体系关注眼前的困难多,对致困的源头症结考虑不够,或者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也很多,但如果要理出其中最能牵动全局的因素,我想莫过于“市场”二字。市场机制能够促进资源的最合理配置,这是一条普遍的规律。但凡涉及资源配置的领域都应当引入市场机制,政府直接分配资源的做法只能应对市场失灵的极端现象,不能常态化。目前社会救助事业显现出的种种问题与市场机制引入不足不无关系。社会救助事业只有与市场机制充分结合,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流入救助事业,确保分配的公平和高效,并最终促成行业内相关事业形态的分化、成熟。

救经引足范文4

王延群

今年78岁的李大伯在餐馆举行寿宴时,因饮酒过多、进餐太急,突然不能说话,手按颈部和胸前,呼吸困难,面色青紫,被误以为冠心病送往医院抢救,结果死于途中。其实,他是发生了噎食,此类患者只要抢救及时,方法得当,多数是可以转危为安的。

食物团块完全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噎食的发生往往具有以下特征: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出现窒息的痛苦表情;患者通常用手按住颈部及胸前,并用手指口腔;如为部分气道阻塞,可出现剧烈的咳嗽,咳嗽间歇有哮鸣音。

如果噎食发生在家中,家人拨打急救电话,等救护车赶到,时间也早已超过了6分钟。家人如何抓住这6分钟紧急施救,显得尤为重要。

1 首先要弄清楚患者是噎食而不是心脏病突发。如果一个人正在吃东西而突然出现惊恐的表情,手在喉部比划而说不出话来,不能呼吸或者脸色变化,则应问他是否噎住了。如果他点头表示“是”,则应立即采取措施。

2 如患者处于坐位或站位,抢救者应在患者身后用双拳或硬物顶于其剑突下向内向上猛烈顶压,一般可将堵塞的食物团块排出。

3 美国学者海姆里斯发明了一种简便易行、人人都能掌握的急救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意识尚清醒的患者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臂环抱患者,一手握拳,使拇指掌指关节突出点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昏迷倒地的患者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患者髋部,按上法推压冲击脐上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增大了腹内压力,可以抬高膈肌,使气道瞬间压力迅速加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或其他异物上移并被驱出。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造成人为的咳嗽,将堵塞的食物团块冲出气道。

4 如果发生食物阻塞气管时,旁边无人,或即使有人,患者往往已不能说话呼救,患者必须迅速利用两三分钟左右神志尚清醒的时间自救。此时可自己取立位姿势,下巴抬起,使气管变直,然后使腹部上端(剑突下,俗称心窝部)靠在一张椅子的背部顶端或桌子的边缘,或阳台栏杆转角,突然对胸腔上方猛力施加压力,以使气管食物被冲出。

老年人的饮食安全应引起更多关注。老年人预防噎食,应注意做到“五宜”,:食物宜软,进食宜慢,饮酒宜少,心宜平静,食宜不语。老年人进食,应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少进食干硬、黏滞的食物,放慢进餐速度,少吃多餐,吃时尽量少讲话,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有条件的家庭还可配备医疗专用的负压吸引器,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直接用吸引器对准喉部进行施救。

“汗脚”最易冻

蔡书宁

随着小寒节气的到来,天气变碍一天比一天冷。许多人在增添衣服御寒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对足部实行科学的保护。

在冬季,人们常常会穿上棉鞋和厚厚的袜子保护足部。但是,这样做会给足部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因为这时的足部容易大量出汗,成为人们常说的“汗脚”。在冬季,与那些出汗不多的“旱脚”相比,“汗脚”丧失热量的速度比前者要快25倍,从而容易造成足部冻伤。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人体会自动关闭浅层皮肤的循环系统,造成对足部供血不足。供血不足则意味着足部会因缺少氧气和养分的供应而使周围的皮肤组织坏死,从而造成足部开裂。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足部做保护呢?

鞋子常换:如果出汗了,首先应把脚擦干,然后换上干袜子和干鞋。

袜子应选择化纤的:适于“汗脚”穿的袜子应为化纤的袜子。鞋袜不要太紧,以免妨碍足部血液流通。

救经引足范文5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金融危机;政府救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3-0004-06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3.01

一、引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理论界通常以“萧条经济学的回归”、“经济自由主义的终结”等来描述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及西方国家拯救经济的政策取向。这样的评论与描述一方面使人们更简洁明了的了解当前理论及政策的取向,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对凯恩斯主义的误读。因为这类“一刀切”的评论将政府救助理论等同于凯恩斯主义,将凯恩斯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粗暴的割裂开来,并没有意识到凯恩斯主义从诞生至今一直在自我完善且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增加新的内涵,也没有考虑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凯恩斯主义者试图改善政府救助理论及实践的新探索。因此,要弄清“凯恩斯主义回归”的真正内涵,关键问题在于弄清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主张,并通过梳理总结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政府救助金融危机政策之间的关系,剖析凯恩斯政府救助的理论不足与实践的偏差,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政府救助金融危机理论及实践的拓展提供新的思路。

二、凯恩斯政府救助的理论逻辑

基于人们不确定的心理预期,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必然存在,且有效需求不足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导火索,故政府应实施救助。结合图1可知,经济危机发生时,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决定居民及社会消费不足,利息率刚性及资本边际效率不稳定导致个人及社会投资不振,此时迫切需要外界推力,即政府救助来填补有效需求不足之沟壑。凯恩斯认为,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增长有益,故其主张扩张性货币政策;投资乘数会使国民收入几倍于政府支出,故其主张扩张性财政政策,凭政府之力达到充分就业之均衡[1]。

“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凯恩斯主义的正确性,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如汉森等,对其补阙挂漏,如图1所示,将宏观经济分析融入微观经济学精髓,将封闭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救助扩展到开放经济,将短期、静态分析延伸到长期、动态分析,将投资乘数蔓延到消费、政府支出乘数,将自发投资伸展到引致投资,经过“充血”的政府干预理论成功适应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亟待扩张的需要,且迅速蔓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凯恩斯商品与货币市场均衡首先被扩展到商品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由此得出的IS-LM曲线根据利率变化趋势划分出不同的区域,补充了政府救助政策搭配的边界,在此基础上,加入劳动力市场,得出代表三者均衡的AD-AS曲线,根据均衡收入与充分就业收入之间的关系确定政府干预的时机与政策搭配[2]。但“滞胀”问题的出现将国家干预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政府干预逐渐失灵,此后西方经济学陷入长达数十年“政府干预”与“自由市场”的混战,崛起的新一代凯恩斯主义者吸纳理性预期等学派的主张,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虚拟化程度逐渐加深的背景下,提倡国家适度干预原则,美中不足的是新凯恩斯主义作为当今力荐政府干预的学派,既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也未能根除现代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痼疾,加之“滞胀”隐形存在,政府救助理论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凯恩斯政府救助实践的演进脉络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孕育了凯恩斯的政府救助理论,如图2所示,沿着总需求管理这条主线,凯恩斯认为政府救助的主要政策工具应包括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通过这两大政策工具的需求管理可以解决经济萧条及失业问题。凯恩斯认为温和的经济膨胀对经济复苏有益,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应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相较于货币政策,凯恩斯更认同财政政策救助的作用,货币政策仅可为辅助手段,且不能逾越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应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为了弥补政府救助金融危机导致的财政赤字,最优的方式是发行公债。

二战后至上世纪50年代末,以汉森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者弥补了凯恩斯理论的局限性,西方国家尤以美国在该阶段一直执行其主张的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使用繁荣年代的财政盈余弥补萧条时期的财政赤字,并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势,采取相应的政府干预手段。如经济萧条时,采取双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经济繁荣时则与之相反。“艾森豪威尔停滞”的出现打破了该阶段凯恩斯主义者的美梦,导致美国经济陷入乏力增长的困境[3]。

为修补这一缺陷,推动美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结合对外贸易逐渐扩大的趋势,在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又扩充了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这两个救助目标,托宾、奥肯、海勒等凯恩斯主义者祭出增长性财政货币政策的猛药,一度推高了通胀率,此时美国政府干预风向骤变,短期内演变为“双紧”政策,且带来了失业率攀升的难题。这俨然成为“滞胀”的催化剂,低息、高赤字、高福利、高通胀的隐忧,经济效率低下的迷局,均暗示了政府救助失灵初现。此后近十年,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者试图用浮于资本主义表象的新理论如松紧搭配的财政货币政策,不同市场、部门区别对待的微观化政策,政府对物价进行管制的工资政策,政府针对就业和劳工市场制定的人力政策等多样化手段修补出现的困境,但对于长期赤字财政导致的“滞胀”却无异于杯水车薪,政府救助彻底失灵,自由主义与政府干预再次陷入混战[4]。

进入20世纪80年代,金融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稳定成为政府救助的第五个终极目标。同时,“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也即总需求管理与总供给管理逐渐融合。通胀的高悬未决成为新上任的里根总统的首要难题,其救助手段也隐含着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他以总供给管理即自由市场主义为主要出发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却导致经济出现结构性、周期性衰退,这亦间接证明国家适度干预的重要性。此后,美国政府救助手段此后长期“萧规曹随”,充斥着新凯恩斯主义的身影。

四、凯恩斯政府救助的理论缺陷与实践偏差

由空想的理论与花哨的模型支撑的凯恩斯政府救助理论先天不足,且当今虚拟经济支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已明显与凯恩斯政府救助理论诞生时以实体经济为上的经济环境相背离,换言之,时代局限性使凯恩斯政府救助理论缺陷逐显。

(一)政府救助理论先天不足性

1.货币政策利率回调与超调

关于货币政策中的利率回调现象按照凯恩斯经典理论,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投资上升,国民收入上升。但这一说法,仅关注了货币市场的变化,尚未考虑到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反应。随着收入上升,对商品需求增加,引致对货币需求增加,而利率下降已经导致储蓄意愿下降,货币供给下降。两方面作用下,市场利率重新上升,导致投资下降,收入下降,对商品需求减少,引致货币需求减少。利率的再次上升,又会引发储蓄增加,货币供给增加,两方面作用下,利率重新下降。这一过程将会不断反复,直至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到达均衡状态。如图3所示,LM曲线右移到LM',利率由i1下降到i3,引致商品市场中IS曲线右移至IS',利率上升,又引致IS曲线左移至IS',直至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达到平衡,IS*和LM曲线相交,均衡利率为i2,位于i1和i3之间。

关于货币超调,货币政策在商品市场影响下会形成挤出效应,造成最终均衡利率低于宽松货币政策初始达到的利率水平。换言之,如果要达到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水平,所执行的货币扩张程度要大于不考虑商品市场的扩张量。也即,在IS-LM框架下,考虑到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交换反应,目标利率的实现意味着货币量的过度注入。如图4所示,假如当下的IS-LM曲线在初始位置,利率为i1,收入为Y1。经济危机后央行将利率目标设定为i2,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曲线由原来位置向右移动到LM1,利率由i1下降到i2。受利率下降影响,商品市场消费、投资增加,IS曲线右移由IS1,利率由i2上升至i3。央行为了重新达到降低利率的目标,只能再次扩大货币供给,将LM1右移到LM2,利率重新降低至i2。商品市场消费投资扩张,将IS1曲线右移由IS2,利率由i2上升至i4。如此循环,当利率成功降至设定目标i2时,货币供给已经超过预期投入的货币量,造成货币政策超调。

2.财政政策的外在依赖性

凯恩斯偏爱的财政政策要依赖货币政策方可发挥作用,而货币政策又需要财政政策从三个方面进行协助。一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操作对象――国债,需要政府承担创造成本,也即财政政策为货币政策提供运作的燃料和对象;二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操作目标和中间目标,需要政府维护,也即在关键时刻,需要财政政策维持大型金融机构的政策运转,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完整顺畅;三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投资、消费、出口,需要政府提供优惠政策进行疏通,也即在投资、消费、出口不振情况下,需要财政政策承担刺激货币政策传出路径的成本,包括减税、打折等鼓励政策。综合来看,财政政策“提供燃料”、“维护渠道”的作用具有相对主动性,财政政策可以主动进行发债、注资等活动。相比之下,财政政策“鼓励传出”作用则略显被动,尤其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消费能力被破坏、投资前景低迷、出口疲软,减税、打折等鼓励政策并不能疏通货币政策的出口。

(二)政府救助理论实践偏差性

凯恩斯政府救助理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实体经济仍然在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的产销不畅之间的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凯恩斯的继承者们也在理论及政策层面积极充盈政府救助思想,然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们提出的救助理论并不能完全剥除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矛盾,从而决定了其救助理论只能延缓而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长达30年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已然造成需求疲软,西方当政者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在源源不断扩张需求,长期无节制的干预市场自由运行,滥用凯恩斯政府救助理论。其后,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实体经济疲软、虚拟经济泛滥,实体经济供给、需求萎缩与虚拟经济供给、需求过度扩张的三重矛盾导致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逐渐演变为生产全球化与经济、金融资源的超级垄断之间的矛盾。生产的全球化要求有全球性的货币体系和管理机构与之相适应,美元本位制及一定程度上IMF、世行等机构的不作为成为其掣肘,虚拟经济资源的垄断导致美国一家独大掌控着全球经济资源与世界机构。新的基本矛盾逐渐滋生系统性经济危机。现代金融体系下,金融创新泛滥、超前消费理念使本身不稳定的信用体系逐渐成为资本的奠基石。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当现有资本利益空间逐渐缩小时,必然会有新的足值、不足值资本出现,真实价值越来越低的新生代虚拟资本便成为资本家的最佳选择,虚拟资本衍生速度快、投机性高的特点决定了信用链条一旦断裂,与虚拟金融资本相关的上下游各个行业都将崩塌,即为现代金融体系下金融危机爆发的原理。基于心理层面理论推导的脆弱性及抛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生产关系、空谈政府救助的狭隘性已然与现代金融危机发生的原理有很大偏差,凯恩斯政府救助理论陷入新的难题:即在信用链条支撑的现代金融体系下,如何救助系统性经济危机[5]。

五、旧瓶装新酒:凯恩斯主义的回归

理论缺陷及实践偏差催生出政府救助理论的困境:即全球滞胀与系统性金融危机救助难题,滞胀成为政府救助理论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时至今日仍是凯恩斯主义者的梦魇,系统性金融危机救助难题导致新凯恩斯主义者对现代金融体系下政府救助手段进行新一轮探索。

由于滞胀问题尚未彻底根除,故在现代金融体系下,凯恩斯政府救助理论的局限性很容易被进一步曝光。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如图5所示。首先,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先行一步,各国纷纷降息,此后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沿袭了以往金融危机救助中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经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突破了以往理论中单一的货币政策救助手段;其次,全球联合注资及国有化腐烂的金融机构,形成救助规模效应;再次,在信贷市场出现复苏迹象之后,各国采取凯恩斯主义高效的“老药方”即财政刺激计划以拯救全球性经济衰退;最后,经济呈现复苏之后,各国纷纷转向预防性措施,强调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改革金融机构[6]。

总体来看,各国的联合救助行为实际上仍属于凯恩斯式应急措施,仍沿袭新凯恩斯主义救市路径,对原有救市经验产生路径依赖并对救市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做出修正。经过修正后的凯恩斯主义已不仅仅局限于政府干预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还糅合了经济自由主义等学派的观点,增加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政府干预内涵。但归根结底,凯恩斯经济学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因此难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结合凯恩斯生活的年代及凯恩斯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可以理解凯恩斯政府救助理论的出发点:首先,凯恩斯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虽然其指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缺陷,但他仍隐形保护了资产阶级资本家的利益;其次,凯恩斯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波动的根源归结为人们不确定的心里预期,进而认为只要政府积极进行干预就可以拯救金融危机,这实际上折射出凯恩斯赞同政府完全理性的“精英治国”思想,然而政府和经济人都不是完全理性的,政府救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拯救经济危机于水火,却不能完全决定经济走向;再次,凯恩斯没有意识到资本主义导致的社会收入结构失衡及社会阶层结构问题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国家救助理论掩盖了市场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过程,为后续经济问题的出现埋下伏笔。

现代金融体系下,新凯恩斯主义者的救市措施短期内会对金融危机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长期来看却可能会陷入新一轮“凯恩斯失灵”。自凯恩斯政府救助理论诞生至今,各学派虽对政府干预与自由市场界限争论此起彼伏,却均未触及到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为根除经济危机,唯一的手段即为消灭资本主义,显然这是不可行的。为缓解这一矛盾,减少经济危机爆发的频率,本文认为,现代金融体系下,各国政府救助金融危机的逻辑应为:短期手段,需求管理应先行一步,即采取凯恩斯式逻辑,通过注入流动性避免经济陷入有效需求不足陷阱,利用政府信用稳定市场预期,防止经济出现大规模衰退。长期手段,供给管理应占据主流,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疏导短期救助导致的过剩流动性,各国根据其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致力于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打造区域经济圈,激励生产创新[7]。长短期政策搭配使用,既有利于缝补当前救助手段的缺陷,也将为政府救助理论的后续发展提供可行之路。

六、它山之石,能否攻玉?凯恩斯主义在中国

凯恩斯主义引入我国的过程是十分曲折的。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理论界并未意识到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关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首次将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张从幕后推到了台前。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内需不足、通货紧缩的迹象明显,中央政府将稳健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搭配使用,具体包括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行国债等,这不仅在当时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促进了此后几年间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凯恩斯政府救助理论及政策在我国的初次试水是成功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凶猛来袭,迫使我国政府第二次拿起凯恩斯政府救助的武器。“4万亿”猛药将财政刺激计划的规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加之宽松货币政策的配合,此轮政府救助的力度更大,方式更多,效果更显著,凯恩斯主义的印记也更深刻。

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在我国的两次实战中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凯恩斯的政策主张与我国的经济特点之间具有内在契合性。一是凯恩斯主义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及价格调节中的核心作用,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政府扶植并主导市场经济的大方向较为一致;二是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的基础为总需求管理政策,即通过刺激有效需求提高经济产出能力,投资、消费及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与凯恩斯总需求管理的思想内涵相一致;三是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为“适宜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使用”,在我国长期以来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无论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干预手段亦或是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的财政政策手段均带有明显的“凯恩斯式”特征。

但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至今,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再也没有与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分离,暗中涌动的干预势力无形中打破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均衡状态,凯恩斯主义中国化的局限性逐显:一是长远来看,应急式的政府救助政策带有明显的牺牲长远利益以换取短期经济指标坚挺的痕迹;二是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看,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长期被推崇政府宏观调控的我国政府奉为圭臬,从而逐渐将政府权力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三是从经济增长推动力角度讲,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颠倒了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患上了严重的“政府投资依赖症”。政府过多的依赖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手段无形中降低了企业自救的积极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反而造成资金愈发短缺,接着再加大投资力度,资金再短缺;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在短期内确实会有积极效果,长久使用却将中国经济拖入病态的循环圈。

因此,在我国新一轮经济调整过程中,宏观调控与改革应同步进行。短期来讲,政府应稳健缩减凯恩斯国家干预手段的使用力度。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关键期及前期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在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传统行业疲软的现状下,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加之财政政策要受到“三元悖论”的制约,故税收、支出及负债三种手段实施财政政策不可能同时满足[8]。因此,政府可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宽松的财政政策搭配使用的方式抑制经济下行的风险。此外,在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风险逐渐加大、经济二次探底风险仍存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退出仍需要一段缓释期,政府应扩大财政政策的涉及范围,通过增加支出和减税等不同手段,在继续保持财政政策规模的同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当的减轻区域内企业及居民的税收负担,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活化“僵硬”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长期来看,国内的理论界应发展独立的经济学研究,在洞悉西方经济危机的病根和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基础上,掌握理论和实践上的制高点,逐步使政府干预手段消失殆尽,以改革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实现我国经济新一轮的、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4-81.

[2]漆光瑛.国家干预的艺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沿革[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98-149.

[3]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国际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J].经济研究,2009(11):4-11.

[4]马奎.论西方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演变[J].经济评论,2001(3):44-47.

[5]李国疆.凯恩斯经济学的反思:全球金融危机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1(10):78-81.

[6]刘银喜,徐天娇.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对化解全球金融危机的启示与借鉴[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3-37.

救经引足范文6

关键词:脊柱损伤; 急救; 护理

【中图分类号】R5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187-01

1临床资料

本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27~55岁,平均42岁。合并脊髓神经损伤19例,其中完全性脊髓损伤3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10例,脊髓震荡3例,马尾损伤4例。多数合并躯体其他部位骨折。

2急救护理

2. 1呼吸道护理脊柱损伤患者,口腔、鼻腔内及咽喉部常有异物存留,或因口腔内分泌物堵塞,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应迅速清除这些部位的异物或分泌物,使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运达医院救治。

2. 2搬运患者有门诊或急诊送入病房时都用平车转运,移动患者前向患者说明移动方法,以求得患者的密切配合,移动时要有4~5人用手同时将患者平托置硬板床上,或者由人扶患者躯干,使身体呈整体滚动至硬板床上。禁止搂抱或2人上、下各抬一端导致患者脊柱屈曲扭转。转动前后均要询问患者双下肢感觉有无区别,并检查肌力有无变化。

3围手术期护理

3. 1术前护理

3. 1. 1一般护理脊柱骨折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休克,随时危及生命。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保暖、给氧,建立静脉通路,补液、扩容,改善微循环,交叉配血;对怀疑合并其他脏器损坏的患者立即请相关科室会诊。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情,早期重点观察有无威胁生命的内出血,详细观察是否存在某些脏器隐匿损伤,及时与医师沟通,正确判断各伤情相互影响的症状和体征,预见性采取措施。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3. 1. 2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给予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开导患者,告诉患者手术的安全可靠性,并告知术后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心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

3. 1. 3稳定脊柱绝对卧床休息,且床的硬度适宜,保持卧位正确,除必要的生活护理外,尽量减少活动,减轻患者症状与痛苦,防止脊髓再损伤。

3. 2术后护理

3. 2. 1麻醉术后护理患者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口腔分泌物的流出,必要时吸出口咽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吸氧。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的血供、温度,双足有无青紫,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及双下肢的感觉运动是否异常,大小便是否能自解,不能自解小便者保持留置尿管,定时开放,如发现有神经受压迫症状,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3. 2. 2引流管护理脊柱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故常放置引流管引流,以防止形成血肿压迫脊髓及血肿肌化、粘连影响手术效果。术后将引流管接于引流袋上,保持引流通畅,避免管道扭曲受压,认真记录引流液的量、形状、颜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术后3d引流液少于30~50ml/d 可将引流管拔除。

3. 2. 3脊髓神经观察由于术中牵拉,损伤脊髓,或破坏脊髓血供,或硬膜外血肿压迫,均会造成脊髓损伤,因此术后须严密观察,若患者主诉肢体麻木、运动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应立即汇报医生及时处理。

3. 2. 4脊柱康复功能锻炼锻炼需护士及家属协助。背部悬空法,患者仰卧床上,挺胸,将两肘支起胸部时腰背悬空。①五点支撑法: 患者仰卧,用手部、双肘及两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一般在伤后2 周以后开始; ②三点支撑法: 让患者双臂至于胸前,用头部及足部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一般在伤后3周以后开始; ③四点支撑法: 用双手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伤后3~4 周后可练此法; ④脊伸法: 患者俯卧,抬起头胸部离开床面,两上肢向背后伸,两膝伸直,从床上抬起两腿,伤后5~6周可练此法。练习运动的幅度及次数应逐渐增加,在不增加疲劳疼痛的情况下进行。掌握正确的操作,不可施行强力的手法牵拉等被动活动。

4讨论

脊柱损伤的护理重点在于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临床治疗和护理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临床实践经验,我们认识到: ①正确的急救能抢救患者的生命及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②做好基础护理时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③功能锻炼是促进身体康复的重要措施。因此,正确的急救和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至关重要,稍有疏漏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并发症,护士必须细心观察,精心护理,才能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晓玲,李润兰.经尿道前列腺等高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病人的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