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红楼梦薛宝琴范例6篇

新红楼梦薛宝琴范文1

对《红楼梦》这本著作的阅读,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回想起来令人受用无穷。那么你们知道关于2021名著《红楼梦》读后感800字内容要怎么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1名著《红楼梦》读后感800字五篇,欢迎参阅。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一黛玉葬花可谓是《红楼梦》的一大经典,只葬花这一件小事就将她的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黛玉的一生是个悲剧,而他与宝玉两小无猜的情感也注定是一个悲剧,有许多人不喜黛玉多疑的性格,可竟不知她有她的苦衷。黛玉小小年纪,父母先后离开人世,过着寄人篱下的孤单生活,这就使本就多愁善感的黛玉,变得更加敏感多疑,从而铸就了她孤傲清高的性格。也正因他的个性并非贾母所喜欢的,注定黛玉无人可以依赖,于是她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和对世俗的怨愤离开了人世间,实现了她“至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誓言。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薛宝钗作为一个封建社会女子的典范,深受贾府上下人等的喜爱。正如脂砚斋评价说:“在任职务不清不输,不远不近,可恶之人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

正是这样一个端庄得体,落落大方的特点,使贾母王夫人对他青睐有加,而薛宝钗“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态度,完全是遵循封建主义的明哲保身的哲学。宝钗头脑里浸透着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理教的淑女,但即使这样,她也是一个悲剧角色。嫁给宝玉后,明知宝玉心心念念想着他的林妹妹,却还要苦心经营这段夫妻关系,年纪轻轻就要接受宝玉出家,自己支撑家业的惨痛事实。不得不说,这样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当真叫人可悲可叹!

大观园,是一个梦,一个极尽人间财富堆切堆砌出来的美梦,是神仙在人世的宅邸,是文人墨客心之所向。这里生活的女孩儿,哪个不是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的存在,她们结识社,赏菊花,猜灯谜,评戏文,吟诗作对……真真如神仙般的日子。然而愈美好愈不真实,愈不真实,愈易一朝毁之。

终于,桃源逝去,美梦破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终究让人们怀念与向往,可是这边桃花落地时,终究只是一捧镜花水月。到头来这只是一场梦……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

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再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可是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那里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等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三风花雪月之事,假假真真之幻,有有无无之乱。或许没有战三国的雄伟壮观,或许没有水浒汉的忠义情深,或许没有梦西游的虚幻迷人,但红楼有着一种千古不变的发人深思。

《红楼梦》乃曹雪芹先生之心血之作——“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本书贯用北京方言,看官可透过表面用心观测到曹雪芹先生极力反对封建思想,批判封建腐败。读红楼,令人叹为的可不仅仅是家族兴衰史,还有种种风流事,种种风流情。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木石前盟,那金玉良缘,勾出了一段段风流俗事。林黛玉本就是多病身,幼年丧母,寄身于外祖母家中,少不得处处留心、小心多疑。而表哥贾宝玉又是个“只爱在女儿们身边的”。两人一见如故,更少不了些冤家琐事。她是一向娇弱的林妹妹,他是始终爱女儿之洁的宝哥哥。他们日夜相伴,情味相似,厌恶世俗。宝黛之恋缠绵辗转,可最后,也不过是“卿于新房花烛中,余则凄然焚稿末。”

身带金锁的薛宝钗是位极符合封建思想的女子。待人宽厚,不得罪他人,脾气和顺。可也正因为与林黛玉性格的反差,造就了一系列的悲剧。封建包办婚姻不仅没能为贾宝玉带来幸福,还让他经历了生死离别。薛宝钗从小灌溉封建妇女思想,时刻铭记着“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场所谓的婚姻,亦是悲剧。

有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觉,《红楼梦》前几十回是一场美轮美奂的精神盛宴。元妃省亲建大观园,何不宏伟?元宵众人同乐猜谜,何不愉悦?林黛玉等人起诗社,何不自在?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衰弱往往都是从那最繁华的一瞬开始的。这一切都如一场梦,家族兴衰的梦,讲述封建礼教的梦。过眼云烟。烟消云散。最终,大观园的繁荣仅仅止步于过去。

张晓风曾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有刺,三恨红楼梦未完。《红楼梦》不仅是一本讲述四大家族由兴到衰的经典之作,而且,在更多人眼里她就是对某一个时代的回忆,能触发人心底的温情。“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葬花,葬的不仅是桃花,还有她居人篱下的惆怅。红楼,梦一场,到头来,惹得那人憔悴。

辗转红楼,忘不了伊细泣独怜,忘不了伊焚稿断痴情,忘不了红楼一瞬却终究梦一场。红楼,梦。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四今天妈妈介绍了一本书给我。它就是闻名古今中外的《红楼梦》。它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

在这本书中,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的主线人物,贾宝玉、林黛玉两人的悲剧贯穿始终。由多情潇洒的宝玉,娇嫩多病的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贾府,渐渐与公子贾宝玉相恋,本来这是一段美好的姻缘,但却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了带有黄金锁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的故事。

我认为《红楼梦》这本名著很感人。看了它,我还真懂得了不少道理,也时常投入不已。我觉得,当时的贾府很奢侈,贾府的贾母有权有势,说话也很有分量,贾府上下全都得听她的。但她特别疼爱贾宝玉,把他当作掌上明珠。虽然贾母非常疼爱贾宝玉,但我并不是十分喜欢他。我觉得贾宝玉这个人物有点“玩世不恭”的意味。轻佻,顽劣,屡教不改,这些词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当然,最后他也在离开黛玉的巨大悲痛中醒悟了过来,一改自己平日任性妄为的作风我倒是喜欢贾宝玉的表妹林黛玉。她虽然爱哭,但很却有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和贾宝玉很谈得来,经常一起玩耍,两人是青梅竹马,十分要好。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样样精通的小女孩,爱好很广泛,读书、画画,弹钢琴、办小报……我也有些爱哭,有时家人说说我的不是,呵!我的“金豆豆”就咕噜噜地滚了一地。不过,这些应该改正,作为现代的孩子,我觉得我们要坚强些,不要像林黛玉那样动不动就暗自垂泪。我觉得,林黛玉在我心里是《红楼梦》里最喜欢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自从我看了《红楼梦》以后就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写出这么好的作品,能把里面的人物写得那么栩栩如生,说明他的写作功底十分深厚,里面的人物个个好像就站在我面前,同我说话似的。我要向他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写文章的基本功打扎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五“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随着宝玉了却尘缘,红楼一梦终于归结。也许是由于阅历过浅,在这一部绵长细腻的经典面前,我竟有些哑言,如同涓涓细流无意间初入大海,《红楼梦》那高不可攀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即便是在世界文学作品中,也理应。

若是把《红楼梦》单纯地当作爱情悲剧来读,未免低估了其中的内涵。宝黛的爱情悲剧,固然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专制和那时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痛苦,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曹雪芹对封建制度的抨击。而贾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物,是否都可以代表封建时代某些典型的人物?贾府的兴衰史,是否又可来影射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亡?当然,这都是一些宏观的角度。就个人而言,贾府的命运是否也就是曹雪芹及其家族的命运?他思想的先进,又未尝不是隐含着对功名未就的抱怨?

这些的确是读过《红楼梦》之后应有的共识,但从那些华美传神的文字背后,我读出的则大多是曹雪芹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每每读到贾府丰裕的家产,诸如黄金几千两,白银几千两,绸缎多少匹,总会隐隐担心,如此富贵的家族到底能不能成功地延续下去,毕竟“富不过三代”的定律似乎很少被打破。果不其然,贾府中鲜见勤奋的身影,大多是笙歌不断,鼓乐不休,结果难逃败落凋敝的命运。这不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另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曾经活跃于历史风烟中的那一群五陵少年。他们多是皇亲国戚的后代,大富大贵,衣食无忧,不必考虑学业,不必操劳生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他们变得百无聊赖。为了打发难以消磨的时光,他们互相攀比,互相炫富,为非作歹,花天酒地,结果如何?终被世人遗弃,被历史遗忘。

字里行间,他仿佛在对我们说,一切繁华都是红楼一梦,何苦为儿女情长苦苦纠缠,何苦为人情世故操劳奔波,何苦为琐屑小事争执不休,何苦为追求金钱呕心沥血,何苦徒增无尽烦恼。心安即是归处。

新红楼梦薛宝琴范文2

曹雪芹为《红楼梦》中人物命名的方法大致可以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来考虑:从音的角度入手的是“谐音取名法”;从形上着眼的是“系列取名法”和“析字取名法”;从义的方面考虑的是“寓意取名法”,名字包含的意义有正反之分,正者自然毋庸赘述,反者是反其意而喻之。

谐音取名法

《红楼梦》中姓氏选择。《红楼梦》中有这样两个姓氏――“甄”和“贾”。中国姓氏成百上千,曹雪芹在选择时,为何偏将这两个归入其中呢?“甄”、“贾”分别是“真”和“假”的谐音,由此可见一斑,《红楼梦》中的事件必是真假相混,人物也必有真善和虚伪之分。

《红楼梦》中人物姓名巧用谐音。这种命名法是按照人物性格本质拟出人名,有明暗两重意思。明的意思是名字字面上的意思,是一种伪装,不过遮人耳目罢了;暗的意思是名字谐音的意思,这才是作者的真意,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本来面目,或暗喻对人物的褒贬爱憎之情,指出人物的结局、遭遇。这类名字像是给书中人物定做的一顶不大不小的帽子,合适得体,巧妙有趣,每每令人拍案叫绝。从贾府的二老爷到家奴下人,从贯穿全书的主人翁到昙花一现的龙套角色,大多是用这种方法命名的。

贾府的四位小姐依次叫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面上看,元、迎、探、惜四个字标出了她们的长幼次序:春之首,故曰元;春已到,故曰迎;春正深,故曰探;春将去,故曰惜。实际上,元、迎、探、惜四个字是取谐音“原应叹息”,点明她们四姐妹的命运原本是应该叹息的,道出了她们的不幸遭遇。

贾政,谐音“假正”,是“假正经”的意思,满含揶揄讽刺之意。道貌岸然的贾政实际上也并不“正”,光是从他选赵姨娘这样一个超龄人物做妾一事就可看出他有多少“正”了。作者只用一个名字便剥去了二老爷“身自端方,体自坚硬”的面具,露出了他的本来嘴脸。

我们再来逐个看看贾政身边的人物吧。门下清客相公:

单聘仁――善骗人

卜固修――不顾羞

单大良――善打量

郑好时――正好时

詹光――沾光

詹会――沾贿

作梅――做媒

傅试――附势

古语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这些整日众星捧月似的围着贾政转的人物身上也可以看出贾政的人品来。书中诸如此类的名字唾手可得,举不胜举。

以下一组人物姓名的谐音暗示了其身份:

吴新登――无星戥(库房总领)

戴良――大量(仓上头目)

钱华――钱花(买办)

系列取名法

《红楼梦》中的许多名字都是成双成对、成套成串地出现,这里且把这种命名法称之为系列法。

按亲缘关系和辈分取名。书中的主子们的亲缘关系和辈分从名字上可直接看出,同辈人的名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单字为名的,必有共同偏旁;双字为名的,名字中必有一个相同的辈分字。这种命名法也是我国古代普遍使用的一种传统方法。如宁国公贾演和贾源是同辈,故而名字各有一“水”字偏旁。其他如:

代字辈:贾代化,贾代善,贾代修,贾代儒。

文字辈: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敕,贾效,贾敏……

玉字辈:贾珍,贾琏,贾珠,贾环,贾琮,贾瑞,贾琛……

草字辈:贾蓉,贾芸、贾蔷,贾芹,贾芬,贾芳,贾藻,贾蘅……

虫字辈:薛蟠,薛蝌。

子字辈:王子胜,王子腾。

鼎字辈:史鼎,史鼐。

《红楼梦》中丫环和书童等下层人的姓名。下层人物如尼姑优伶、书童丫环等的名字或成对,或成双,或配套编串成系列,排列出来,整齐有致,给人以对称的美感,颇为有趣。怡红院八个大丫头的名字可分为袭人、媚人、晴雯、倚霞、麝日、檀云、春燕、秋纹四对,所有这些艳媲姣童的人名,从一个侧面为读者展示了主人们的锦衣纨、风流艳世之生活和身份。又如贾府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贴身大丫环分别叫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由“文房四宝”各加一动词拟成。贾宝玉的四个书童分别为茗烟、锄药、双瑞、双寿,两两相对,象征吉祥如意。甲戌本第七回中有两条脂批专记此事:

“妙名,贾家四钗之环,暗以琴棋书画列名,省力之甚,醒目之甚,却是俗中不俗处。”

“曰司棋,曰侍书,曰入画,后文补抱琴。琴棋书画四字最俗,上添一虚字则觉新雅。”

这两段文字指出了这四个名字的三点好处:一是省力,不需绞尽脑汁竭力雕琢;二是醒目,令人过目不忘,过口成诵;三是新雅不俗。脂批所说的虚字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动词。

析字取名法

修辞学上的析字法有两种方法:一是把一个字或词拆分成两个以上的字或词,二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或词合成一个字或词。《红楼梦》在结撰人名时所用的析字法主要是后一种,即把两个字合成为一个字。妙玉便是一例。“妙”字拆开便是“少女”二字,指妙玉是玉一般纯洁无瑕的少女,是“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的“金玉质”,但是“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惜她“到头来,终归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美玉遭泥陷”。最终遭受到“瓜州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①的悲惨结局。

另外,呆霸王薛蟠是薛家之子,“薛”、“子”为“孽”,言明薛蟠为一大孽障。他从争买婢女英莲而纵家奴打死冯渊出场,一直到后来因打死酒保而锒铛入狱,其间只有寻花问柳、斗鸡走狗、挑衅生事、为非作歹,真是作恶多端、罪孽深重的一大祸害。他的母亲薛姨妈便曾多次亲口骂他为“孽障”。

寓意取名法

《红楼梦》不仅是对封建制度的挑战,而且其中也体现了反清复明的思想。宝玉乃传国玉玺之喻。玉的得失,即政权的得失。林黛玉代表明朝,薛宝钗代表清朝。林薛争宝玉,即明清争取政权。林亡薛存,即明灭清兴。作者无力改变历史,只有通过刀枪笔阵,寓寄满腔民族仇恨,抒发亡国之痛惜,读罢此文,深谙作者用心之深,真是匪夷所思。

书中以意取的人名多从正面理解,如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空空道人言其子虚乌有;警幻仙姑之“警”言其警示痴男怨女之风月情,“幻”指其无中生有,虚拟而设。凤姐和贾琏的小厮来旺儿,宁府管家来升,王家陪房来喜,薛姨妈丫头同贵、同喜等亦属寓意之名。

取反意而为名的如善姐。第六十八回中,凤姐把尤二姐诓到家里后,将尤二姐的丫头一概退出,派了自己的一个心腹丫头来“伺候”,这丫头每日冷言冷语、指桑骂槐,是逼死尤二姐的元凶主犯,可是,这个助纣为虐、心狠手辣的凶犯却名叫“善姐”。好一个“善姐”!此是反意之名。

我们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取名艺术的研究,了解了不少对人物姓名欣赏之法。我们将其推而广之,应用于其他文学作品。

我国历代小说家对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姓名,并非随心所欲而取、信手拈来而成,而多是精心研创的。为了使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的名字,又响亮,又特别,有新意,还有创意,更不与别的作品中的人物同名,使之“能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需要格外引人注目”。在给人物命名时,真正称得上是处心积虑、殚精竭虑。

“文学即人学”,好的小说必然有鲜活的人物形象。姓名是人物的形式符号,但是,名字又绝不是随意贴上的标签,而是联系人物社会经历、个性特征、故事情节或小说主题的或隐或现的意蕴符号。

因此,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命名,饱含着作者创作的心血,是小说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物的姓名往往与其身份、地位及性格、品质、志趣等紧密联系着,不是揭示人物的性格,就是暗示人物的命运际遇,使姓名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能最充分地表达人物的某些特质,进而能最充分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作品中的人物名字有些带有类型化的特色,有些则注重突出鲜明的个性,还有些是含有影射、暗喻意味的,无不为人物锦上添花。这些人物姓名不仅是一种“符号”,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我们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中人物取名的总结,得出了以下几条文章中取名的原则:

1.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身份、爱好等;

2.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3.体现人物间的关系;

4.暗示事件的背景。

只要遵循以上几条基本原则,我们在给笔下人物取名时,注重思考、创新,避免俗套,给人物取一个好的名字,也会让自己的文章多一分新意、多一分精彩。

注 释:

①据周汝昌先生校文,见《文物》1973年第2期。

新红楼梦薛宝琴范文3

关键词:《红楼梦》;贾府;人物命名;寓意

姓名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文化。《红楼梦》这一部杰出的古代小说作品,其中塑造的人物多达六七百人,其姓名艺术更是一座宝藏。诚如清人周春所说:“盖此书每于姓氏上着意,作者又长于隐语C词,各处变换,极其巧妙,不可不知。”①正因为《红楼梦》人物命名如此巧妙,历来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现今学界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物命名寓意、翻译、与传统文化关系等方面,或泛泛而谈有些方面未及深入,或求之过深略有牵强附会之嫌。《红楼梦》中的人物起名有着各种各样的方式,名字不仅仅只是一个干瘪的代号,更含有极其丰厚的意蕴,尚待进一步去探索。鉴于此,本文将关注点聚焦于贾府,对其范字命名、谐音命名和关联命名三种方式进行考察,并分析这些命名所蕴含的的寓意,以期对《红楼梦》人物命名研究有所裨益。

一、范字命名及其寓意

在古代的大家族中,常常由先辈定下几个字来作为后世取名的“范字”,即每一辈名字中取用同样的字来命名。这种文化在《红楼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从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和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这两回中可以清楚地勾勒出贾府五代人的谱系:第一代为“水”旁,有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水”旁意为水流之源,表明他们是开创基业的一代;第二代以“代”排行,宁国府贾代化袭官,荣国府贾代善袭官,此外还有贾代修、贾代儒等。“代”字表示承袭先祖功业,开启后代之意;第三代为“文”字偏旁,有贾敷、贾敕、贾敬等。表示这一代逐渐由武功转为文治;第四代为“玉”字偏旁,有贾珍、贾珠、贾琮等。贾宝玉因为生下来的时候嘴里就衔着一块玉,故起名宝玉。虽不是玉字旁,但也带着双“玉”字。“玉”字表明是这一代是贪图奢华富贵、享乐腐朽的一代;第五代以“草”头排行,有贾蓉、贾蔷、贾芹等,“艹”隐喻贾家势力和富贵将如风中衰草,彻底败落。正与第五回中的收尾曲所写相照应:“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②

可以发现,用范字命名分为两种情况:若是以偏旁为范字,则取单名,例如第一代为“水”旁、第三代为“文”旁、第四代为“玉”旁、第五代为“草”头,有贾源、贾政、贾珍、贾蓉等;若是以单独一个字为范字,则取双字名,例如第二代以“代”字排行,有贾代善等。

除了男子的命名,女子的名字也有着相似的规矩。既可以和同一辈男子用同样的范字,如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即从文旁;也有独用一字的,譬如贾府里的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据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只因现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所生,故名‘元春’,馀者都从了‘春’字;上一辈的却也是从弟兄而来的。现有对证:目今你贵东家林公的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的胞妹,在家时名字唤贾敏。

从冷子兴的这一番话中可以得出,一般女子的命名和兄弟们用同样的范字,而贾府因为长女元春生在元日,故名元春,以下的三个姐妹也都从了长姐的“春”字。

二、谐音命名及其寓意

谐音命名是《红楼梦》中最主要的一种命名方式。作者匠心独运,利用字音的相同或相近来使读者产生联想,隐晦委婉地表达出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所寄寓的情感态度。诸联在《红楼评梦》中曾说:

名姓各有所取义。贾与甄,夫人知之矣。若贾母之姓史,则作者以野史自命也。他如秦之为情,邢之为淫,尤之为尤物,薛之为雪,王之为忘,林之为灵,政之为正,琏之为恋,环之为顽,瑞之为瘁,湘莲之为相怜,赦则言其获罪也,钗则言其差也,黛则言其代也,纨则言其完节也,晴雯言其情文相生也,袭则言其充美也……其余亦必有所取,特粗心人未曾觉悟耳。③

由此可知,《红楼梦》的谐音命名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为姓的谐音,二为名的谐音。但是也有不足,诸联没有指出把姓名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也可以赋予其谐音意蕴。

胡文彬先生认为脂砚斋最早指出了《红楼梦》中人物的取姓谐音意义,④并在批评中不时点出某些人物取姓的特殊涵义。譬如贾府中人单聘仁的“单”与“善”谐音,詹光的“詹”与“沾”谐,吴新登的“吴”与“无”谐音等等。⑤

以贾姓为例,“贾”的谐音为“假”,意在说明小说中“真事隐去”,“假语存焉”。按照索引派的观点,“曹”与“贾”在汉字构形层面上字形相近,所以表面上是在写贾府的事情,但实际上是在影射自己家族的兴衰之事,此为第一个层面。在另一个层面上,小说中的贾敬为“假敬”,意为假装恭敬、实则不取正道;贾政为“假政”或“假正”,意为假正经;贾琏为 “假廉”,意为寡廉鲜耻……还有一个层面的理解,将其与别的姓氏联系在一起。譬如宁国府的男主人是贾赦,女主人是邢夫人,若是将贾赦与邢氏连在一起读,恰好是“假设形式”。贾府是作者所叙写的核心,故而将“贾”理解成“假”就会带来一连串的谐音理解,从而更好地表达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正如上文中诸联所言,《红楼梦》中也大量运用了名的谐音,有些名的谐音若是和姓的谐音组合起来理解则更加明了清晰。而这种谐音可以按照人物的身份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主子,如政之为正,琏之为恋,环之为顽,瑞之为瘁,纨则言其完节也等等。贾政的“政”谐音“正”,意为“假正”,即假正经。之所以认为他假正经是因为他是伪君子典型,虽然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并不如此。外甥薛蟠打死了人他就公然徇情枉法;贪赃暴虐的贾雨村成为他的座上客;外放江西时,他纵容手下人横行不法公然纳贿……虽称饱读诗书,但并未身体力行。又如李纨,“纨”字谐音“完”,意为完节。在丈夫贾珠早早去世后,她独自拉扯儿子贾兰,一心教子成人。最后她也果然得到了好的结果,贾兰科举中榜,她也终于得以凤冠霞帔、吐气扬眉。

第二类是丫鬟,如晴雯之为情文,司棋之为厮奇,坠儿之为罪人儿等等。晴雯谐音情文,意在赞许她是一个情文相生的极具灵性的女子;司棋虽然只是一个丫鬟却勇于与表哥潘又安相爱,事发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竟自杀而亡,故厮奇也;坠儿即罪人儿,她生活在大观园内却手脚不干净偷了平儿的一个镯子,被晴雯得知后把她撵了出去。对于这些丫鬟曹雪芹大多是持以肯定的态度,赞美褒扬着她们虽身处低贱却依然散发着的人性光辉与魅力。

第三类是管家,吴新登之为无星戥,钱华之为钱化,戴良之为大量等等。吴新登是银库房总领,却谐“无星戥”,意为没有秤星的秤,没有秤星又怎样去衡量计算呢;买办钱华,谐“钱化”,身为买办却化钱大手大脚;管库的头儿戴良,谐“大量”。有这些不知俭省、不明账目的管家们,贾家的日渐衰落腐化也是可以想见的了。

第四类是贾政所养的那些清客们,如詹光之为沾光,卜固修之为不顾羞,单聘仁之为善骗人等等。清客是在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文人,由主家供给其生活,他们则凭借一技之长替其办事或与其消遣时光。可是从这些清客的名字谐音中可以看出来贾政门下的这一帮清客其实不过是趋于利益的阿谀奉承之徒,与这一帮人为伍也难怪贾政的迂腐糊涂了。

《红楼梦》中的谐音命名几乎随处可见,喻示着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命运,细细品味也暗含着作者的褒贬之情在内。

三、关联命名及其寓意

《红楼梦》中有一种人物名字之间关联的现象值得注意:相关人物的命名往往连接起来能够被赋予新的意义,构成新的语义场。这种现象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以及她们的丫鬟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的名字相互关联关系为典型。

贾家四姐妹的名字不落俗套,在“春”字前分别加上了“元、迎、探、惜”,使贾府这四位千金的闺名读来顿时变得别致优雅,委婉清新。作者的高深之处不仅在此,把四个名字连起来读时可以发现,“元、迎、探、惜”的谐音是“原应叹息”,四个名字组成一个语义场,传达了作者更深层的精神寄托。而她们的四个丫鬟的名字亦是别出心裁,她们的名字取自于“琴棋书画”,既符合她们各自的职能,也寄寓了对她们主人命运的暗示。

元春作为家政的长女,因生于正月初一而取名元春。她被选入宫、册封贵妃,可谓荣极一时。虽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并没有明确写出元春善于抚琴,但是我们仍可以联系作品猜想出元春应当能够弹得一手好琴。按理说一日飞上枝头变凤凰,又得皇上宠幸选为贤德妃,省亲又风光无限,应当十分满足。然而,在第十八回《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子弟猜题咏》中元春省亲时,哀怨凄苦之情却溢于言表:

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这时不说不笑,反倒哭个不了,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见!”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

元妃的伤心之处集中于这一句“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一如侯门深似海”,一旦入宫便要离开父母兄妹,自然心中充满孤寂之情;二是宫内勾心斗角,难得真心相待之人,故而内心苦闷。元春丫鬟名抱琴,不仅与她善于抚琴相关,更是谐音“饱经”,也暗含了元春“饱经”折磨,内心空虚苦闷,四十三岁便早早离开人世。

迎春是宁国府贾赦之女,丫鬟司棋的命名一方面反映主人的情趣――喜欢下棋。在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中迎春嫁给孙绍祖后贾宝玉独自来到紫菱洲追忆故人,信口吟得的一歌中便有“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的句子。另一方面,又寓意主子迎春的命运如同一枚棋子,任人摆布,乃至受尽,一年后便被丈夫折磨致死。在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中:

迎春方哭哭啼啼,在王夫人房中诉委屈,说:“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略劝过两三次,便骂我是‘醋汁子拧出来的老婆’。又说老爷曾收着他五千银子,不该使了他的。如今他来要了两三次不得,便指着我的脸说道:‘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好不好,打你一顿,撵到下房里睡去。……’”

按照孙绍祖的说法,因为贾赦欠了他五千两银子所以便把迎春嫁给他用来抵债,兼及孙绍祖此人“一味好色,好赌,酗酒”,也就酿就了迎春婚姻的悲剧。另有人将“司棋”谐音为“死期”,暗示着迎春的红颜薄命。

探春是贾政庶出的女儿,虽然是庶出的出身,却丝毫不输任何一个嫡女。其性格之刚强可以在多处看见:

他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姐妹弟兄跟前,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第二十七回)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第五十五回)

她是庶出出身,却自尊自爱,不受命运摆布,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在家族中赢得地位和尊重,与她一母同胞的兄弟贾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探春的丫鬟侍书,在甲戌、庚辰诸本中拟定之名是“待书”。“侍书”(待书)谐音“恃势”抑或“待势”,寓意着探春虽是女儿身却心怀远大,随时等待时机有朝一日腾风而起,扶摇直上。另一方面,侍书也反映出探春喜爱书法的兴趣,从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通过探春闺房“秋爽斋”内的摆设可以明晰地看出探春非常喜爱书法,自然也擅长此道。探春的结局也是令人叹息的,一个柔弱的女子远嫁海疆、一去难归,从此家乡只能凭借千里东风托来的一梦来思念怀想了。

惜春是宁国府贾珍的胞妹,其丫鬟之名入画也反映主人情趣,即绘画。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刘老老念佛说道:“……怎么得有人也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了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得好处。”贾母听说,指着惜春笑道:“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儿,他就会画,等明儿叫他画一张如何?”

刘姥姥向贾母求一张大观园的画儿,在众姐妹中贾母独独挑了惜春来画这幅画,可见惜春的喜爱绘画在家族众人中也是小有名声的。可是这样一个模样又好、又会画画的名门望族家千金小姐却也并未得到一个美好的生活。她的判词“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早已揭示了她的命运:独自一人伴着青灯黄卷终其一生。入画谐音“入化”,正是预示着惜春遁入空门、出家为尼的命运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抱琴、司棋、侍书、入画揭示了她们各自主子的兴趣爱好,却也不仅仅局限在元春好琴、迎春精棋、探春善书、惜春爱画。这类似于古文中的互文现象,实际意义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都通习琴棋书画,不过各有偏好而已。以惜春为例,除了可以看到她会画画以外,还可以在文中多处看出她喜爱下棋:

宝玉只得回来,无处可去。忽然想起惜春有好几天没见,便信步走到蓼风轩来。……只听屋里微微一响,不知何声;宝玉站住再听,半日,又“拍”的一响。宝玉还未听出,只见一个人道:“你在这里下了一个子儿,那里你不应么?”宝玉方知是下棋呢。(第八十七回)

却说惜春正在那里揣摩棋谱,忽听院内有人叫彩屏……(第八十八回)

惜春说起:“……今儿你既光降,肯伴我一宵,咱们下棋说话儿,可使得么?”……那时天有初更时候,彩屏放下棋枰,两人对弈。(第一百十一回)

不独惜春如此,可以想见其他三姐妹亦是如此。琴棋书画作为古时名门女子所必须修习的功课,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自然也是皆通习之。以琴棋书画来命名她们的侍女既符合她们各自的职能,也符合主人的身份和生活情调。

除了琴棋书画能够成一个独立的语义场,“元迎探惜”四字连读谐音“原应叹息”,也构成了一个独立的语义场,她们虽然是大家闺秀却各个命运堪怜:元春寂寞深宫,迎春芳年早逝,探春远嫁他乡,惜春青灯古佛。她们都是命运激流中的一页颠沛流离的小舟,最终被侵没吞噬。

《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命名都蕴含着深厚的寓意。曹雪芹在贾府人物命名中通过同辈姓名中用相同的字或偏旁作为范字,喻示着每一代的发展趋势和家族兴衰更替;通过用有独特意义的字或词谐音命名来揭示各人的人物特征或命运;通过将相关人物的名字连接起来赋予新的意义,体现一类人之间的牵涉纠缠以及命运的共通性。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姓名文化更是在其中得到了丰富的展现,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清]周春著《阅红楼梦随笔》,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页。

②[清]曹雪芹、高鹗著,伍隼校点《红楼梦》,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本文所引《红楼梦》文字如无另注,皆出此书。

③诸联著《红楼评梦》,转引自一粟编《红楼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7页。

新红楼梦薛宝琴范文4

《红楼梦》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关系为中心线索,同时展开贵族大家庭的其他人物、事件的描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暑假中学生读书心得800字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红楼梦读书心得800字1最近,某地方台重播经典电视剧——老版《红楼梦》,闲暇时间便又追了几集。经典就是经典,有嚼头。无论经过多长时间,再看时总有一些新的体会与感悟。

曾经看到很多的点评,在红楼众多女子中,最得人心的是薛宝钗。无论是读者还是老太太、夫人、一众的丫鬟婆子心中,她都是个端庄大度能容忍的主儿,俘获一众人心。就连宝玉身边的袭人,将来是要做宝玉的妾,心里都愿意让宝钗来做将来的宝夫人,只因为这样的主子好相处。

宝钗确实是个端庄的大家闺秀。不似林妹妹似的,动不动就与宝玉耍性子闹脾气,也不会因为礼物来的迟些便揣摩人情的冷薄。在王夫人因为金钏与宝玉调笑而将其打骂撵出府去后,金钏不堪这番遭遇投井身亡。后来王夫人回过神来,觉得自己难辞其咎,流泪伤心,懊悔不已,宝钗却一味把责任推到了金钏的身上,道她年轻贪玩不小心失了足,纵使别的,也是脑子糊涂之人。看到这里,惊觉宝钗之冷漠,竟如此说一个枉命的烈女子。宝钗的心机之深,令人发寒。她此时宽慰本就犯错的王夫人,虽然能令王夫人欣慰,为他日自己的前程谋利,但到底于道义上有所失。宝钗到底是工于心计之人,纵然一味的不与人计较,多半也是因为并不把他人看重罢了。

后又看到薛蟠因为妻子夏金桂的挑唆,对无辜的香菱一番怒打。薛姨妈怒而指责薛蟠,为香菱打抱不平,可以说是明是非,有爱心有正义感的了。宝钗是与薛姨妈一同听到吵闹声前来的,却没有为香菱说上一句。只道不要因为一个香菱而伤了家人和气,卖出去就是。剧情到此,更觉宝钗之人,真是面热心冷之至了。从这两件事里,不难看出宝钗之人,虽是心中是非人情世故无一不察,却从来没有为谁而出头为谁而打抱不平。在她心里,有自己的一套做人哲学。这哲学让她从不沾惹是非,保她进退有余,却失了一份真性情。人无情字,纵然是一身的优点,也不会让人觉得可爱。

想来宝玉亲近黛玉,也多是因为两人都有一份真性情。在当时的社会里,这样真性情的人少之又少,像宝钗一样有一套处世哲学的人却多之又多。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情况下,宝钗的心机与哲学只会为她添力增色,到底是不能对其指摘的。但是,时光流转,唯有真字才能打动人心。就像宝黛的爱情。

红楼梦读书心得800字2划几许流光,落几许苍凉,一世繁花似锦,奈何离散使人伤。情太真,意太浓,红楼一梦,惹人怎敢忘。

《红楼梦》既是女子的歌颂,却又是女子的悲剧,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朽的巨著,在以往的中国你,古典文学中尽管有许多美丽的女子形象被塑造,但最高也不过像《牡丹亭》这类,敢于为自己的爱和幸福而斗争的“女子觉醒”形象,而红楼梦中却带来的是全新的也是前所未有的,那就是对女子的尊重,就像曹雪芹本人所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比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他依他所想而写,也因此写出了不朽。

《红楼梦》是对女子的颂歌,赞美黛玉“世外仙妹寂寞林”宝钗“山中高土晶莹雪”,湘云“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寄月光风耀玉堂”,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孤僻世罕见。”……但又是女子的悲剧,含恨结郁而死的是林黛玉,青春守寡的是史湘云,李执,出嫁一年就被丈夫折磨而死的是贾迎春,远嫁他方的是贾探春,对人生悲观绝望而出家的是贾惜春,跳井而死的是金钏,含冤而亡的事秦可卿和鸳鸯,被强盗强抢去的是妙玉……她们都是“红颜薄命”是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

《红楼梦》中的悲剧震撼人心,使人荡气回肠,不仅仅写了一群青年女子的毁灭,也写了整个贾府的衰落。许多人曾说这就是整个封建社会衰落的象征。但从精神上、思想上,却是因贾宝玉,这种新思想人的出现,宣诉这个社会的不合理性,这才是封建社会衰落的真正预兆。

宝玉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封建社会末期孕育的一个“新人”,他尊重女子,爱惜女子,她从小就宣布“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他尊敬每一位女子。鲁迅就曾深刻的指出“昵而敬之,恐拂其意,意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也。”他爱惜他身边的每一位女子。把她们的悲欢哀乐,荣辱得失,都包括在自己的关心注念中,几千年来被否认的女子价值,仅在宝玉眼中充分反映,几千年来被遮掩的女子悲剧,也仅宝玉眼前展开,所以鲁迅又说;“悲凉之物,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着,独宝玉而已。”

云卷云舒,踏遍世间繁华,风气风停,荡涤红尘烟波,昔日纵使荣华再过,到头来,不过一梦而已,终究曲了人皆散,究竟谁奏的'挽歌?又该为谁悲伤?红楼一梦,阅尽世间沧桑!

红楼梦读书心得800字3电视剧《红楼梦》全剧共36集,由王扶林导演,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电视剧经典之作。

我未曾看过《红楼梦》一书,有幸观看电视剧《红楼梦》,内心一次次被触动,整个剧情如曹雪芹在开篇诗中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在剧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争奇斗艳的丫鬟小姐了。她们指与贾宝玉关系密切的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妙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贾巧姐、秦可卿、李纨。其次是副金陵十二钗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林红玉、龄官、娇杏和又副金陵十二钗晴雯、花袭人、平儿、金鸳鸯、黄金莺、紫鹃、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云、芳官,她们也都个个俏丽,妩媚动人。在剧中,三十六钗各具特色,她们都值得怜爱。林黛玉知书达理,心思缜密,擅长诗词,教起香菱来也是一位好老师;薛宝钗聪明美丽,活泼爱笑,识大体顾大局,从不在小事上与人计较;探春身为贾府的三小姐,她精明能干,志向高远,不被富贵蒙昏了头……

在剧中,最隆重,最盛大,最热闹,最风光的场景莫过于“元春省亲”的场面了。荣国府贾政的大女儿元春被封为贵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专门修了一座大观园。元宵节之日,元春乘坐绣凤金銮大轿,前呼后拥来到大观园。大观园内,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既有竹林掩映的江南风景,也有桑榆成荫的乡间田舍;大观园内,上至贾母下到丫鬟,个个穿着绫罗绸缎,戴着金银珠宝,喜气洋洋地迎接元春。

在剧中,作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贾宝玉,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不喜欢读追求上进的书籍,却偏爱读《牡丹亭》、《西厢记》等杂书。他喜欢和女孩一起吟诗作乐,一比高低。他与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相爱了,爱得纯洁,爱得执着,致使他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

《红楼梦》可谓大悲剧。起初,随着元春进宫,贾府逐渐昌盛;随着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后来,随着元春生病暴死,贾府逐渐走向衰败,大观园内的不幸事接二连三。被称为“多愁多病的身,倾国倾城的貌”的林黛玉病死了,当年叱咤大观园的二奶奶在牢狱受尽折磨,死后用席卷着埋葬,真可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宝玉和宝钗虽喜结良缘,但也难逃厄运……偌大的一个家庭,说败就败,一败涂地,无不让人惋惜啊!

红楼梦读书心得800字4“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随着宝玉了却尘缘,红楼一梦终于归结。也许是由于阅历过浅,在这一部绵长细腻的经典面前,我竟有些哑言,如同涓涓溪流无意间初入大海,《红楼梦》那高不可攀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即便是在世界文学作品中,也理应。

若是把《红楼梦》单纯地当_情悲剧来读,未免低估了其中的内涵。宝黛的爱情悲剧,固然反映了封建时代的_和那时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痛苦,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曹雪芹对封建制度的抨击。而贾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物,是否都可以代表封建时代某些典型的人物?贾府的兴衰史,是否又可来影射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亡?当然,这都是一些宏观的角度。就个人而言,贾府的命运是否也就是曹雪芹及其家族的命运?他思想的先进,又未尝不是隐含着对功名未就的抱怨?

这些的确是读过《红楼梦》之后应有的共识,但从那些华美传神的文字背后,我读出的则大多是曹雪芹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每每读到贾府丰裕的家产,诸如黄金几千两,白银几千两,绸缎多少匹,总会隐隐担心,如此富贵的家族到底能不能成功地延续下去,毕竟“富不过三代”的定律似乎很少被打破。果不其然,贾府中鲜见勤奋的身影,大多是笙歌不断,鼓乐不休,结果难逃败落凋敝的命运。这不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另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曾经活跃于历史风烟中的那一群五陵少年。他们多是皇亲国戚的后代,大富大贵,衣食无忧,不必考虑学业,不必操劳生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他们变得百无聊赖。为了打发难以消磨的时光,他们互相攀比,互相炫富,为非作歹,花天酒地,结果如何?终被世人遗弃,被历史遗忘。现今中国人常怀着一种暴富的心态,各式各样的奢侈品难以满足其欲千金散尽的胸怀,更为可怕的是,这种风气正逐渐蔓延至年轻一代的学生身上,并且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不难想象,这种无节制的享受最终将演变成国民性,让整个中华民族都失去前进的_,更难以完成复兴的使命。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巴西的一只蝴蝶挥动翅膀尚能引发美国一场龙卷风,一代一代的“耳濡目染”又何尝不会酿成不堪的悲剧!我不愿再进行痛斥,柏杨先生早已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我唯愿独修其身,却又不忍责任的折磨。整个社会的大风气,早已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了,保持住内心的一方净土,是周国平先生、余秋雨先生、王蒙先生等,以及所有有良知的读书人的心愿。我愿做这样的践行者,践行着心中永远简朴安静的生活,践行着美好的祈愿。想必曹雪芹先生也是这个意思,字里行间,他仿佛在对我们说,一切繁华都是红楼一梦,何苦为儿女情长苦苦纠缠,何苦为人情世故操劳奔波,何苦为琐屑小事争喋不休,何苦为追求金钱呕心沥血,何苦徒增无尽烦恼。心安即是归处。

虽然《红楼梦》只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它真是把“人”写绝了:人的美好,人的智慧,人的劣性,人的悲哀。读这样的作品,我们便懂得了自己,懂得了我们的家庭,懂得了我们的民族国家。向曹雪芹先生致敬,正因有了他,荣辱兴衰、人性冷暖尽收眼底。向那些努力修行品德的志士致敬,英雄造时势,唯愿不再是个传说。

红楼梦读书心得800字5风花雪月之事,假假真真之幻,有有无无之乱。或许没有战三国的雄伟壮观,或许没有水浒汉的忠义情深,或许没有梦西游的虚幻迷人,但红楼有着一种千古不变的发人深思。

《红楼梦》乃曹雪芹先生之心血之作——“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本书贯用北京方言,看官可透过表面用心观测到曹雪芹先生极力反对封建思想,批判封建_。读红楼,令人叹为的可不仅仅是家族兴衰史,还有种种风流事,种种风流情。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木石前盟,那金玉良缘,勾出了一段段风流俗事。林黛玉本就是多病身,幼年丧母,寄身于外祖母家中,少不得处处留心、小心多疑。而表哥贾宝玉又是个“只爱在女儿们身边的”。两人一见如故,更少不了些冤家琐事。她是一向娇弱的林妹妹,他是始终爱女儿之洁的宝哥哥。他们日夜相伴,情味相似,厌恶世俗。宝黛之恋缠绵辗转,可最后,也不过是“卿于新房花烛中,余则凄然焚稿末。”

身带金锁的薛宝钗是位极符合封建思想的女子。待人宽厚,不得罪他人,脾气和顺。可也正因为与林黛玉性格的反差,造就了一系列的悲剧。封建包办婚姻不仅没能为贾宝玉带来幸福,还让他经历了生死离别。薛宝钗从小灌溉封建妇女思想,时刻铭记着“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场所谓的婚姻,亦是悲剧。

有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觉,《红楼梦》前几十回是一场美轮美奂的精神盛宴。元妃省亲建大观园,何不宏伟?元宵众人同乐猜谜,何不愉悦?林黛玉等人起诗社,何不自在?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衰弱往往都是从那最繁华的一瞬开始的。这一切都如一场梦,家族兴衰的梦,讲述封建礼教的梦。过眼云烟。烟消云散。最终,大观园的繁荣仅仅止步于过去。

张晓风曾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有刺,三恨红楼梦未完。《红楼梦》不仅是一本讲述四大家族由兴到衰的经典之作,而且,在更多人眼里她就是对某一个时代的回忆,能触发人心底的温情。“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葬花,葬的不仅是桃花,还有她居人篱下的惆怅。红楼,梦一场,到头来,惹得那人憔悴。

新红楼梦薛宝琴范文5

读罢红楼梦,只觉一股清风扑面,亦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作者以贾雨村开篇,道出了这出悲剧本就是梦游蛮荒之作,而贾府的繁华兴衰也就自然是一场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假期读红楼梦读后感600字,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假期读红楼梦读后感600字1《红楼梦》是幼时读过的,不过那时这本书吸引我的不是内容而是书的扉页上画的金陵十二钗和其他几个重要角色的人像。初中我的语文老师经常说,在我这个年纪是很难把红楼梦读出深度的。她说红楼包罗万象,你的经验和眼界决定了你看能出多少境界。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成了众人的理解。总是在金陵十二衩的身上看别人故事,对于人物的看法也是人云亦云。

便也随众人感叹,好似当真从中读道了情怀。实则是借影视剧中的印象觉得是个大家族的更替。而从小到大好多课本的文章主旨分析到最后都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概括—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怎么样的结果是必然的,怎么样的结果是不可能的。就好像现在有很多人会在一些不良的社会事件报道出来后大肆渲染,大肆抨击,文章评论分析到最后,得出一个“是体制问题”的结论。

本该自己品味,琢磨的,全有一套正确答案,说《红楼梦》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在贾府这个社会的缩影里,茶香中虽飘荡着温情与欢笑,但其背后隐藏着残酷与无情,是纷繁复杂的矛盾和斗争。

之后年岁渐长,才慢慢对原著,对其中的遣词造句起了兴趣。每个阶段读红楼都有不同的感受,以前看红楼总有一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式惆怅落寞的感觉。后来又大了些,找了原本的又看了看。细细看《红楼梦》写尽了大观园里的繁盛,写尽了豆蔻年华的热烈。《终身误》诉说着: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亦写尽了所有盛大繁华掩盖之下,因男尊女卑而引起的重重悲剧。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这一曲是为大观园里女性的觉醒而高歌,是在黑暗时中看见燎原星火而雀跃。小小的园子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这“温柔富贵乡”里有明枪暗箭,有勾心斗角,有凶狠残暴,有尊卑之分。这大观园是十二个性情各异的女子的宿命旅程。

换个角度想想,假设十二钗都变作须眉男儿,依照书里的性情猜测。

假期读红楼梦读后感600字2第一次捧起那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红楼梦》时,有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想把它彻底看明白。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尽管看过了,但是书中有的描述还是演员不能及的,还是被书中所描述的传奇故事所吸引。居然描写的那么好,其中的一些经典场景当然让我难忘。如,黛玉葬花、湘云醉卧、晴雯撕扇、宝钗扑蝶、宝玉挨打等等。

我最喜欢黛玉葬花这个场景了。这个场景不仅把林黛玉的性情描绘得栩栩如生,而且也为读者刻画了一个自爱自怜喜爱花的一个林黛玉。林黛玉是很爱惜花的,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也可以看出林黛玉对于美与他人有不同的独特见解,她也写了葬花吟,以花喻自己,把贾府及整个封建的社会比做污浊,她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这首葬花吟也是其中最凄美的诗歌之一。

林黛玉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但按照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寄人篱下的滋味还是有的,父母双亡,无人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性格的悲观,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看了很让人心疼,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他们最后并没有在一起。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幸福的,他们会彼此记得对方,记住他们凄美动人的故事。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是唯一。

总之,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不仅仅是阅读上的满足,也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当时的封建社会,还是比较有收获的。

假期读红楼梦读后感600字3初读《红楼梦》大约在小学四五年级,当时只为那纯纯的小儿女情怀。

我素来不喜《水浒传》中的粗俗蛮横气息,而我又是个无神论者,对于牛鬼蛇神之流,向来敬而远之,故而对《西游记》一类的传说也无甚好感;至于《三国演义》,我害怕政治家之间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因此,我似乎只能寄情于闺阁儿女之事。与世无争、与人无害。

再读《红楼梦》的时候,已经上初一。到了这个时候,我渐渐发现《红楼梦》中写作的好处:王熙凤初次亮相时的描写,在巴金、茅盾,甚至是金庸笔下,都不难看到这样的模仿。“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已成了经典的写作手法!

就在这个时候,我渐渐明白了小说里面很多的东西都是有意义的,例如名字:“原应叹息”是贾家四艳(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名字。“琴棋书画”是她们丫鬟(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的名字,也暗衬出她们小姐的特长……如果说,红楼梦是一座精美的宝库,那么,初读时的我仅仅欣赏到了它外观的美丽;再读时,我为从宝库的门缝里窥探到了里面如此众多的宝物而震惊不已,甚至是有些不知所措了。

那么现在呢?已经是“三看”了,我算是又有了些进步。暑假里,我是在“百家讲坛”上听了刘心武先生的讲座,意识到了高鹗的后40回续书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曹雪芹先生的本意,萌生了进一步了解红学家们对后40回的探索……

起初我只是希望知道雪芹先生笔下80回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抱着这样的信念,我开始阅读有关红学研究的书籍。从中我逐渐发现,《红楼梦》已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成就了,通过《红楼梦》可以了解到清朝当时的礼仪、习俗、饮食、服装筹许多方面的内容。我们甚至可以从《红楼梦》中发现一些关于“康熙朝胤扔太子三立三废”这段世人皆知的历史背后的故事,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在诗词歌赋之间找到作者“草蛇灰线,伏于千里之外”的种种用意,每一首诗、词都蕴含着主人公的命运。探索80回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岂非犹如在看侦探小说一般?

“三看”《红楼梦》使我更深地领会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隐含的种种深刻含义,进一步理解到作家在写作时的意图、目的。当然,这“三看”另一大收获就是终于买到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对“脂评”有了新的了解,也便于我进一步的探索。现在的我,尚不能算作一个红学研究者,我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多地了解,尽量多地阅读一下研究者们的心得,多看,多听,多思考。

假期读红楼梦读后感600字4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情绪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理解,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杯具。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感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就应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假期读红楼梦读后感600字5《红楼梦》,它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红楼梦》所呈现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感情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人生杯具。

我从去年开始,就一向琢磨着《红楼梦》,虽然几个月就把它给看完了,但我还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红楼梦》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感情杯具为主线,描述了贾家荣、宁国府之间,表此刻婚姻、建筑、文化、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中最让我羡慕的则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比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就连作者寥寥几笔勾勒的晴雯、紫鹃、雪雁等丫鬟,都成为了我国文学画廊中的著名艺术典型。

《红楼梦》所讲述的,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大家庭,原本荣华富贵,之后因家庭成员获罪以致被抄家,逐渐走向没落,最后繁华成空的大杯具。

因此,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作为主力呈现,也适度传出了《红楼梦》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宝玉的杯具,肇始于封建社会中,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决定,子女本身并没有资格决定。贾宝玉的父亲命他娶薛宝钗,他就非娶不可,尽管实际上他心里喜欢林黛玉。婚姻大事他无法自主,最终导致了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杯具。

当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和《苦绛珠魂悲伤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时,听着悲伤的音乐。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那不争气的眼泪始终还是把那页给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为结局会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齐,是啊!王子与公主生活只是童话故事而已,然而,这么悲惨的结局我却怎样也想不到。

当黛玉听完傻大姐的话后,就直吐鲜血。不住地流泪。因为她理解不了这个事实,黛玉她恨宝玉,恨他为什么不理解自己。她把宝玉送给她的那绢子往火上一撂,顿时化为灰烬。熬了一天,黛玉已经奄奄一息。突然,她高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狠心两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只见黛玉两眼一翻,一缕芳魂就这样随风而逝。

黛玉死的时候,正是宝玉娶宝钗的同一个时辰。只因潇湘馆离新房很远,听不到潇湘馆这边悲恸的哭声。

新红楼梦薛宝琴范文6

《红楼梦》总是用几大段文字描写着主角们的风姿神韵,如王熙凤,贾宝玉,从容貌的美到繁饰的衣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品读心得和感想2021,更多读书心得点击“读书心得”查看!

红楼梦品读心得和感想1世间无情,千万物事穿手过,流水落花天地间。清灵黛玉,无人知心,四季逆旅,寂寞独行,春葬落花,秋卧菊榻,兰心慧语,化做墨香。可怜清流易被浊欺,白雪常遭泥污,生长在一个不容她的世界里,黛玉因此更无片刻欢颜。尽管外祖母宠爱,宝玉钟情,黛玉并未因此真正快乐过,她深知眼前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自己只是一匆匆过客,不会久留。

周遭他人冷眼,黛玉独自经受,从未怨言,世间的骄情假意,被她的无尘明镜,照得纤微必显,毫无遗漏。在这个戏台一般的世界里,她不会妥协,不会作假,只会一意孤行,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如殷商末年的伯夷叔齐,周伐纣王,两人便以微小之躯劝阻西周万人之兵,周灭纣王后,两人便作采薇之歌,绝食首阳山。黛玉高洁,一身孤臣孽子的风范,直逼古人,就算是自认为红尘得意的薛宝钗,也情不自禁愿和她结为金兰之谊,时常亲近。自认非凡的槛外人妙玉,也亲自以古器仙茗客敬黛玉,并时常在圆中,驻步倾听黛玉的雅乐诗词。

落入人间的绛珠仙韵,只有怡红公子能真正赏识,两人原本神仙眷属,心心相印。但尘蒙愚情的宝玉,看不透众人笑骗欺言中的金玉良缘,病中的黛玉,终被风刀霜剑,逼到一息恹恹。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经无泪可还,知音的琴弦已断,焚稿的诗魂已冷葬明月西风中。就在自己情缘湮灭之时,在与自己的笔墨知己道别之后,一身傲骨的林黛玉,孤零零而来,干干净净而去。

在日夜啼哭外表之下的黛玉,其实是红楼梦真正的精神支柱。无论是晴雯的刚烈不阿、司棋的视死如归、鸳鸯的智勇忠贞、还是紫鹃的悲情怒目,都是黛玉的身外化身,是黛玉故事的延伸。黛玉的尊严,就是红楼梦的尊严。

红楼梦品读心得和感想2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一共刻画了327个人物形象,从封建高层到社会底层,无不包含涉及,并且一个个人物在曹雪芹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真实形象,让人觉得活灵活现,喜爱不已。并且关系错综复杂,情节量庞大,读起来令人反复咀嚼。而这样的一部精华佳作不是一蹴而就,其中蕴藏这作家曹雪芹的多少社会功底。

由于出身显赫的官宦之家,曾祖父曹玺曾深得皇上的信任,这样的家世背景使得曹雪芹对贵族家庭的奢侈生活有很深刻的体验,才足以将贾家的生活刻画的如此细致。并且曹雪芹的祖父也曾做过康熙皇上的伴读,书香世家,使得曹雪芹自小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有深厚的文学素养。

不料,在曹雪芹十二三岁时候开始家道中落,二十岁之后,曹家彻底败落,沦落到穷困潦倒的地步。这样的转折变迁,让曹雪芹经历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身世经历使曹雪芹体察到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黑暗丑恶的世道人心,加深了就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他深刻体验并且明白人生的悲哀,世道的无情,看到了封建贵族的颓败之势,欺凌之恶,曹雪芹这个艺术天才,加上自身的桀骜不驯,清高傲骨,将自己的所有心血都寄托在了这一伟大著作—红楼梦上了。

而在红楼梦之中我却最最爱林黛玉。

我觉得这个女子,虽是柔弱,却孤傲,灵动,骨子里深驻着自己的梦想,

想那一经典画面,手提着锄子,挽着篮子,葬一方落红,那是自己的心迹。落红飘飞下,那是多么唯美多么凄美。

家道中落,无奈进京,寄人篱下,心寄宝玉。在当时迷乱的贾府,在当时奢靡的贾府,在当时礼尚成风的贾府,在当时上行下效的贾府,在当时唯利是图的贾府,在当时人心险恶的贾府,她没有薛宝钗的处事圆滑,稳重端庄,但是她却有自己的冰洁,自在,潇洒,恬然。

她像水一般,安谧却灵动不已。身躯虽是瘦弱,但看到的是多少男儿所不曾却若天地一般,有大美而无言。在当时考取功名利禄为驱动的时代,她却没有极力劝说宝玉读书考试,不屑日日与人争斗,时时绑紧神经,心怀诡计,而是在琴棋书画中寻觅黄金屋颜如玉,与贾宝玉一起畅游西厢记!在爱情里,她坚守,她坚持!让我看到一个在如此封建的社会中却又多么勇敢的知识女性!

红楼梦品读心得和感想3《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每一个阶段读《红楼梦》,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一次重读竟然有了那么多的悲伤和无奈。

重读红楼梦,放下了青春期的幻想,多了对人生的思考,那一个个女人的人生,无论走过历史长河的几百年,依然有我们的性格,我们的影子,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人生经验,喜欢曹雪芹的文笔,历经沧桑,经历繁华与贫穷的人生百味后的深刻,喜欢那其中的每一个女人,喜欢他们活的淋漓尽致的人生。《红楼梦》在封建历第一次将女子作为主要人物,附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们不仅拥有美貌、更拥有才华,在经历玉堂金马到陋室蓬窗的世事沉浮中,表现出了很多值得赞叹的品质。“绛珠仙子”林黛玉敢于追求真爱,虽然超凡脱俗但就是察言观色间依然接得了地气,以自尊掩饰小小的自自卑,小心眼中又不失真诚,确实就是个我见犹怜的仙子。“大家闺秀”薛宝钗则拥有封建社会女子最标准的品德,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罕言寡语、安分随时,她包容身边所有人的性格缺陷,以雍容大度的姿态面对所有的挫折和挑战。“英雄阔大宽宏量”的史湘云,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她的旷达不就是一种出世孤傲,而就是一种入世的情趣,她既无视高低贵贱,又不拘于男女之别、与人相交、一片本色、无功利之心。史湘云就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女子,没有之一,她身为女子却有男儿的疏朗与开阔胸怀,她不为女儿的皮囊所累,当她如春风般掠过我的视野时,我满心都充满了钦佩和仰慕。“警幻之妹”秦可卿,虽然她就是书中转瞬即逝的一个女子,但就是从篇幅不多的文字中依然能够感受她婀娜多姿的风采,虽然的命运让人唏嘘,但在临终托梦给王熙凤的言语中,能够感受到她对家庭荣衰的深深挂念。

红楼梦品读心得和感想4《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赞叹作者曹雪芹的文采,更感慨贾府人物的命运!

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写出了一个封建社会贵族之家由胜而衰的命运。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是来自天上的爱情,象征着感情的高尚与纯粹;宝玉与宝钗之间的“金玉良缘”,则是贾府的权势与薛家财富的结合,把可怕的现实原则,带到了爱情之中。

《红楼梦》,刻画了多少鲜明的人物:宝玉的天真、叛逆和软弱;黛玉的多愁善感,诗人气质;宝钗的深沉,世故与冷静。在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大观园,青春的欢笑和烦恼都是那么动人心弦的;然而,花样年华的“大观园”,却被残酷的现实社会轻而易举地摧毁。《红楼梦》成为万千少女心中的一曲哀歌......黛玉的《葬花吟》,唱出了小说中所有天真少年的共同心音“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书中,有神话式的高远奇特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仰望无限的天空;又有童话般美丽纯洁的爱情,使我们的情感净化,升华;更有诗歌一样抒情的境界,大观园的每一片风景,都象征着一种人生!

读《红楼梦》我们被美惊醒!“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品读心得和感想5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在陈老师的倡导下,我忐忑地翻开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先生写的《红楼梦》。都说《红楼梦》里面生字词多、人物多、伏笔多,是需要花费心思仔细品读的一部巨著,真担心自己看不进去。没想到,开篇的神话传说就格外引人入胜,遇到看不懂的字词就随时查阅字典,不知不觉便看到了第十回。虽然只看了个开头,但还是感受颇深:

开头新奇,用女娲补天这个众所周知的神话故事作为开头,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兴趣,让人按耐不住好奇心地往下翻看:这块被女娲废弃的石头后来怎样了呢?原来,作者假借这块石头经历讲述了一个“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故事;原来,被世人误解为矫情的林黛玉是一棵绛珠仙草,贾宝玉是神瑛侍者,绛珠仙草下凡历劫是为了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原来,贾雨村是暗指“贾语村言”、甄士隐是暗指“真事隐”、甄英莲是暗指“真应怜”……果然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啊,作者的讲故事的手法、对文字运用的手法真是到了炉火纯青、让人叹为观止的境界。

诗词优美,寓意深刻。一首《好了歌》道出了人世沧桑,为整部小说伏下了悲凉的基调。又如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正册》,竟然把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姓名、命运都蕴含在了诗词中。再如《红楼梦》十二支判词,又对十二钗的人物结局做了一个隐晦的总结,被87版的电视剧谱上曲后,格外的优美、别有韵味,最喜欢的就是里面的主题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彷佛自己亲历了一回仙境似的。

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林黛玉的“娴静时如名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王熙凤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两湾柳叶掉捎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等等,一下子就把各种人物的形象、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鲜明生动,彷佛这一个个历史人物就近在眼前,娓娓叙述着他们生平的故事。

上一篇那一刻我懂了

下一篇班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