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到了锻炼范例6篇

我得到了锻炼

我得到了锻炼范文1

记得那年暑假,我“光荣”地被爸爸分配到乡下姑妈家住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得到了锻炼。

先是早晨五点多,天天睡懒觉的我竟被一只“可恶”的公鸡的打鸣声吵醒。我懒洋洋地走出屋子,猛看见东方的天空正有半个红日露出山峰,天啊!是日出!我急忙跑上楼顶欣赏。这次日出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美好,必须勤奋。从此,我再也不睡懒觉了。

吃过早点后,姑妈带着我,扛着一台巨大的手动引水器来到水田边。把引水器的一端放在小溪内,另一端放在农田里,接着用手前后转动摇柄,把水一点点引到水田里面。姑妈看我跃跃欲试,便把摇柄交给我,说:“你来摇吧!我先去那边看看!”我接过摇柄一转,嘿!真好玩!我一边哼着歌一边摇动着。可是一分钟不到便感到非常吃力了,唉!原来干这门活这么难!没办法,我只好改用“脚踏式”转柄。这又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获得收获,得由一份力气。无论做什么事,都得有相应的准备。

在这两个星期里,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也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艰辛!

第一次独自在家,感觉慌兮兮的,很怕人的呢!我就有这样的感觉。你别不信,让我来告诉你。可是,你可别被吓跑了哦!

一个人在家时,听到的声音和平时的感觉都不一样。

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就像是有人从阳台上爬进来时的声音。忽然间一声炸雷,妈呀!真把我震得我心惊肉跳的。侧耳细听,门外怎么老有“通通”的脚步声,而且越走越近?悄悄地从猫眼里往外一瞧,嗨,哪见什么鬼影啊?突然,门外传来“咚”的一声,紧接着有事“咕隆咕隆”的一阵乱响。天啊!这是什么声音啊?不会是小偷跑来撬我家的门偷东西了吧?我吓得躲进了妈妈的屋子里。好一会儿,我才壮着胆子,轻轻弹出身子往门外看。哈哈,原来是风把空可乐瓶子刮得在地上乱滚呢。

听,风叶是怪怪的:一会儿像小猫叫,一会儿像小孩子哭,一会儿又像小猪的呼噜声……嗨,别提了,你说像什么就像什么,真是绝了!

我要告诉你的声音呀太多了。奇怪的是,我在平时怎么就听不到呢?

我得到了锻炼范文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三月,我参加了周末特训营。

我们首先找到了自己的队,写上自己队的一个新队呼。第一个游戏是“发电报”,我们的导师帮助我们两个队分别写上两个不同的数,把数字发给第一个同学,让第一个同学和后面的同学不说话把数字想方设法传递过去,我们选择用手指慢慢的传数字,这轮我们取得了胜利。我从中锻炼了手指的灵活使用……

中午我们下去吃饭,导师让我们做了一个“相互帮助”的游戏;一个闭着眼睛另一个搀扶着下楼,这时我们的心情都十分紧张,生怕磕着碰着。我们小心翼翼的走着,终于慢慢的找到饭桌。从中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只有相互帮助才能走得更远。

午饭过后我们回到了营地,导师让我们进行“ 有灵犀”的训练。我们用纸胶把自己的嘴粘上,一个队员做动作,其余的队员猜他表达的意思。第一个动作被机灵的毛鑫月猜出来,我是第二个猜出来的,最后一次做的动作比较难,在规定的时间内我们都没有猜出来。在这个游戏里使我从中发挥了自己的表演能力和想象力。

在这两天的训练中,使我懂得了很多。从各种锻炼中,我体会到了只有不断的努力,人与人间互相帮助才能取得胜利。

我得到了锻炼范文3

听说夏令营很苦,要打猪草、喂猪、烧煤炭......我却认为挺有趣的嘛!我坐在车上这么想着。

天上第一颗星星出现时,我们就到达了营地。营地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我和三个女生被安排到大门东边的那间房中。真没想到房中的飞蛾很多,热水器也常常断水。这哪是营地,简直是监狱,这鬼地方!叫人怎么活呀?

第二天一早,我们的教练员--一个打扮得土里土气的姓王的教练员。大声说道:“今天大家的任务是打猪草,打扫猪圈......”没等他把话说完,我们就“献”上了一片呕吐声。“不许叫!再叫我罚她喂猪!”马上,同学们的声音就被平息了。他接着让我们每人拿一把镰刀和一个背篓。然后接着说:“为了防止偷懒,每个人必须割一背篓的猪草回来!”

我已经记不清猪草是什么样子的了,只模糊地记得很割手。刚开始,我并不是用力抓住草,而是用两根手指轻轻拉住,可怎么割也割不断。看着别人的背篓中巳有垫底之草了,我便有点发慌,只好无可奈何地把草慢慢地捏在手中,缓缓地把镰刀别架在草上,一拉,没断,半天仍然没拉断。同室的那个胖女生见状嘲笑道:“笨蛋!这么轻轻的拉,能断吗?你以为是拉衣服哎,生怕拉烂!”顿时我的脸涨得绯红,“唔”了一声,赶忙照着她说的方法试一试,还真管用。虽然她骂我是笨蛋,但我还是用眼神表达了感激之情。我继续按她所教的做。不一会儿,就割了半篓了。可是与别人相比,还是少得多呢!于是我加快速度,可一不小心,把中指划了条口子,顿时,血从伤口中渗出来了。我也没时间顾它了,往衣服上一抹了之。加紧追赶,终于割了一篓猪草,我高兴极了,那教练员也直夸我。我瞧瞧自己的双手,满是血口子,想到“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说得真对!

割完猪草,接下来我们就要完成第二项任务--打扫猪圈了。

我得到了锻炼范文4

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注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作为体育老师,在体育课堂上,应当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己任。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呢?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一、提高体育锻炼认识,寓锻炼于活动之中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也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的,那就更谈不上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了。如若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参与锻炼。因而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使学生提高对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例如,现在的学生,多数家庭条件优越,生活富裕,身体发胖的学生很多,这些学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不喜欢跑步,一听到跑步就叫苦,更谈不上对跑步产生兴趣和习惯。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他们对跑步的锻炼兴趣呢?可我在观察中发现,男同学普遍喜欢打篮球,女同学喜欢玩打口袋,于是我就要有意地多组织一些教学比赛,让男生进行篮球比赛,女生进行打口袋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不知不觉地跑步,从而锻炼得到锻炼。针对许多学生在比赛中体力迅速下降,跑不快、跑不动等现象,我及时告诫学生:“速度和耐力是打好篮球或是打口袋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样,学生就能较自觉地练习跑步,对跑步也不再厌烦了,跑步教学的效果也明显多了。

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诱导学生参加锻炼

如今的青少年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班级人数多,肥胖儿多,克服因难的意志品质弱,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然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所以我们要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改善手段和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

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味,就要不断地给学生新的、有趣的,系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兴趣。设疑,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从而成为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来解决当前的任务,同时使已形成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加强。例如:上篮球课,我们可以先问几个问题:“你知道美国的NBA吗?”、“你能说出几个NBA的球星?”、“他们有哪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吗?”通过问题的提出,让有一定基础的和有表现欲望的学生表演一下,教师讲解一定的技术要领,逐渐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投身篮球运动并从中体会篮球带来的乐趣。

三、传授科学锻炼知识,坚持锻炼形成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是体育教学中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要从两方面抓起,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养成习惯。培养学生科学锻炼是基础,只有长期坚持科学锻炼身体,才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科学锻炼身体要讲究方法,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教师要在理论课上,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运动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还要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体育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在懂得科学锻炼身体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就要对学生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坚强意志与毅力作用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应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应经常督促检查,做到持之以恒。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教给学生锻炼方法,促使学生养成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习惯,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人如果在学校便能养成自我锻炼的意识,且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要领,那么他就能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因为这种锻能力不是天生的,它来自于后天的环境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只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锻炼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自学自练的能力。我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除了技术教学外还教给学生基本的锻炼方法,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我得到了锻炼范文5

在我国的众多人口中,老年群体占人口比例较大。调查显示,很多疾病在老年群体的患病几率较大,例如心脏病、糖尿病、脑血栓等疾病。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弱,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不强,因此老年群体比较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害,而产生疾病。有效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老年人的体质,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我国城市老年人体育锻炼活动丰富多样,但是在农村很多人只是参加了农业劳动,而基本没有组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活动。为了农村老年群体能够更

好的生活,笔者对农村老年群体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研究。

1老年群体体育锻炼的好处

(1)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强身健体。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但能够增强体质,而且能够达到延缓机体衰老的效果。

随着人体的衰老,人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人体的呼吸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出现萎缩,肋骨会出现钙化,肺部细胞组织的弹性变差,这样会导致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出现问题,以致呼吸能力变弱,很容易发生缺氧而导致死亡。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肺部细胞的活性,提高呼吸系统的呼吸能力,有利于全身器官的新陈代谢。还有,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问题也相对较为严重,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骨骼肌的力量,能够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正是由于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很好地调节人体的各个系统,有利于强身健体,所以老年群体体育锻炼显得更加的重要。

(2)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心理健康。据科学家研究证明,在适当的体育锻炼后人体的大脑会分泌一种激素,这种激素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快乐、轻松的感觉,而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很多老年人由于退休后没事做,有一种孤独感,特别是农村的老年群体。大部分农村老年人,他们的子女都不在身边,这种孤独感就会显得尤为突出,久而久之这种孤独感便会成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能够很好地帮助老年人消除这种孤独感,许多老年人一起锻炼身体,他们彼此的存在打消了这种孤独感,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存在感,愉悦他们的心理。

2我国农村老年群体体育锻炼发展的现状

(1)大部分农村体育锻炼设备不齐全。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相同,存在很大程度的贫富差距,很多农村仍然是处于比较贫穷的阶段。尽管改革开放多年,但是很多地方的还是比较落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经济不发达,很多农村缺少体育锻炼的场地,缺少体育锻炼器材,有些农村虽然有锻炼器材,但是大部分都在相隔较远的乡镇上,没有下放到各个村。还有些地方体育锻炼设施只是安置在乡镇府等办公单位,并没有多少人去锻炼,因此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2)农村老年人的锻炼意识不强。与一些发达城市地区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村老年群体的体育锻炼意识比较低。在很多发达的城市中,每天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懂得体育锻炼对自己的好处,有这种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但是在我国农村又有多少老年人能够做到呢?在农村很多老年人在年轻时拼命地劳动,身体透支,以为拼命地干活就能有好的生活,却不知这样不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他们在老了之后依然没有重视体育锻炼,无聊时只是打打麻将、玩玩扑克,完全没把体育锻炼

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根本不知道有体育锻炼这回事。

(3)锻炼方法不得当。不能否认即使是在农村还是有少部分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但是在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专业的体育锻炼知识,存在锻炼的盲目性,这样的体育锻炼或许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没有发挥到体育锻炼的真正作用,不得当的体育锻炼有时甚至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还须对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进行专业的指导,让他们能够安全而且有效进行体育锻炼。

3解决农村老年群体体育锻炼问题的方法

(1)完善农村老年群体的体育器材、场地建设。目前,我国农村老年群体体育锻炼难最重要

的问题是缺乏锻炼的场地与体育器材,由于有些农村缺少置办体育器材的资金,导致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我国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各级政府要对农村的体育建设加大重视力度,加大对农村老年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可以寻求社会公益组织,募捐善款。积极争取社会赞助,政府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村上的投入把农村的体育建设落到实处,为老年人们建设方便合理的体育锻炼场所,每个村可以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作用。

我得到了锻炼范文6

【关键词】锻炼行为 体育锻炼 身体健康 生态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74-02

锻炼行为是从全面的角度对个体锻炼行为进行解释、干预,对锻炼行为进行有效指导和调整,全面促进人体健康发展。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给人体健康锻炼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它注重个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强调个体行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它是生物、环境和心理要素互相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本文试分析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含义,并结合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生态学模型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以提高我国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一、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含义

生态学是涉及有机体与它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行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生态学模型,主要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探索个体和环境对人的行为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各个要素之间所产生的相互关系。它的作用是将体的特征与环境特征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使其产生健康的行为习惯,使个体和环境都能产生共同的变化。

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主要研究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心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个体锻炼行为产生的影响。例如,国家发起的有关全民健身的号召,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并积极完善健身器材和体育锻炼设施,为居民锻炼身体创造便利的条件,从而鼓励人们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后,又会将相关信息反映到政府相关部门,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改进体育锻炼政策与设施。生态学模型中的各个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发生关系的。如果某个因素发生改变,其他的因素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比如,政府若取消相关政策,不再提供便于居民锻炼的体育设施和场所,那么,居民的体育锻炼活动将会被迫停止。因此,外部环境因素的调整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

二、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生态学模型从环境和个体各个因素出发,对人的锻炼进行干预和调整。此模型在我国高职体育教育中可得到有效的应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开展:

(一)充分掌握生态学模型各相关因素,寻求适合主体的锻炼行为方式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任何时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生态学模型把环境分为四个系统―― 微观系统、宏观系统,多系统和外系统,各环境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影响。微观环境指的是与个体有密切关系且能直接对个体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比如家庭环境、朋友因素、学校及相关场地的影响。宏观环境则是指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生活习惯、主流价值观等。多系统指的是两个以上的微观系统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外系统则是指与个体之间不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研究生态学模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关注行为的环境因素,弄清楚干扰环境的方式和要素。同时通过对生物模型的研究,得出适合主体个性的锻炼行为方式。当然,除环境中的四个系统外,个人的心理素质、生理遗传因素等系统的变化都会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

(二)调整相关政策及规定,影响学生的锻炼行为

政策方面的影响属于生态模型当中的最外端,政策的调整与改变可以间接影响到人的锻炼行为。政策对锻炼行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可以使锻炼行为得到增加;二是抑制锻炼行为,使锻炼行为有所减少。比如,国家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阳光体育锻炼活动。国家采取行政手段对学校的体育活动实施干预和调整。据此,学校制定相关的体育锻炼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增加适当的锻炼设施,为学生锻炼提供便利的条件,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的增加。但是,在我国教育体制下,用政策驱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所产生的效果不是很大,甚至会有负面作用产生。同时,学生繁重的学业压力,也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积极性。鉴于此,学校有关部门要求把体育相关的考试列入学生的总成绩当中,以此来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学习体育项目,从而达到全面锻炼身体的目的。但是,考试一结束,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又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所以,学校应建立长期有效并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规定,如此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三)加强学校的体育教学方式改革,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生态学模型中属于多系统的一类,它是影响高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环境因素。学校体育教育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学校的体制、规章制度、体育教师的资质、体育设施的完善性、校园氛围等,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对学生的锻炼行为造成影响。所以,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学校应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传授学生相关体育锻炼的方法,提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长期习惯。

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要开设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并进行体育项目的考试,并将考试成绩列入总成绩中,以此带动学生学习该体育项目的兴趣,从而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保证身体健康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方式进行锻炼。并根据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从而使学生建立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的体育锻炼保持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体育锻炼的内容设计上,应以学生兴趣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对体育锻炼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变。比如以比赛和集体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并在体育锻炼中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和合作能力,从而提高体育锻炼项目的有趣性,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学生对体育的热情,稳定其体育锻炼行为。

(四)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学校的客观体育环境,包括学校的体育场馆以及相关体育设施的完善会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积极性造成影响,如果学校体育馆的设施较为完善齐全,便能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十分便利的条件,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同时,体育馆器材的好坏以及质量也会影响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兴趣。如果体育馆的器材较好,而且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将趣味、活泼性融入到体育设施中,那么学生就会对体育锻炼产生较为持久的热情。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了乐趣,久之便会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五)重视社会的支持与鼓励,营造学生体育锻炼氛围

社会是一个大的环境,在生态系统生态模型当中其可以被看作宏观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其对学生体育锻炼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社会的支持包括家庭、老师、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以及社会的物质条件扶持和社会的积极的体育锻炼文化氛围等。家庭是学生的强烈后盾,也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家庭的支持与鼓励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产生的影响十分重要。其主要表现有:父母对子女在情感和物质上的鼓励和支持。父母对体育锻炼行为的态度,将会影响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积极性和方式,并对其相关行为起到促进和抑制的作用。同时,父母在物质上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子女有相关体育项目方面的兴趣,父母应该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体育用品,并负责有关体育方面的开支,支持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这样对学生在校的体育锻炼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朋友伙伴的支持、鼓励也是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好朋友的支持和陪伴,能够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与积极性,同时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性,使之相互鼓励,提高体育锻炼的动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和伙伴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并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六)从学生自身因素出发,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动机

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身因素包括学生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学生在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上,通常会选择身体能够承受的体育项目,这样既能能够得到锻炼,也能从中获得兴趣和挑战。如果体育项目难度较高,学生不能承受,那么很多学生就会选择放弃,身体素质也会受影响。同时,生理的因素是个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理素质,但是如果体育锻炼超出了身体的负荷就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此外,心理因素也是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个内在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态度,动机和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在体育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使之了解体育锻炼对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充分体会在运动中的快乐,并在运动中挖掘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在自我挑战中展现自我价值。同时,学生的自我决策和运动的成就感、归属感都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动机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这些相关因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三、结论

从教学实践来看,仅从单方面因素来研究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效果是不充分的。而利用生态模型理论来研究影响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并干预学生的体育行为能够共同考量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得到影响个体锻炼行为的系统模型。继而,就可以结合我国高职学校的体制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调整,干预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赵升,方康敏.学生体质健康危机引发的对中小学体育基本思想观念问题的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1)

[2]李俊,张惠红.生态学模型在我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应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

[3]杨剑,邱茜,季浏.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及其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

[4]方敏.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理论阐释其展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