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名言范例6篇

叔本华名言

叔本华名言范文1

关键词: 湘方言 “满” “晚” 排行最末

在湖南方言中,有一个特殊的字,音[man]42,表示排行最末的意思,在湘方言中一般写作“满”。如:

【满叔】〈名〉排行最小的叔叔。(一)湘语。湖南长沙[man41s?藜u24]、衡阳[man33su22]、双峰[m?V31?揶iu13]。(《汉语方言大词典》,P6682)

【满满】①〈名〉叔叔;叔父。(一)湘语。湖南长沙[man41

man41]、衡阳[man33man33]。(《汉语方言大词典》,P6682)

【满】〈名〉小姑子。湘语。湖南双峰[m?V31m?V31]。(《汉语方言大词典》,P6683)

【满崽子】〈名〉最小的儿子。湘语。湖南湘乡。(《汉语方言大词典》,P6685)

在《长沙方言研究》的分类词表中,我们在“亲属”一栏中也找到了如下的词汇:

满满 [man]42[man]多见于乡下(《长沙方言研究》,P194)

满姑妈[man]42[ku]33[ma]33最小的姑母(《长沙方言研究》,P195)

满哥[man]42[ko]33①年龄最小的哥哥②指男青年(不用于严肃场合)(《长沙方言研究》,P195)

满崽[man]42[?M?qai]33小儿子 满伢子[man]42[?耷a]13[?M](《长沙方言研究》,P196)

满女[man]42[y]42小女儿 满妹子[man]42[mei]11[?M](《长沙方言研究》,P196)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表示排行最末的、最小的“满”字的出现。如周立波《山乡巨变》:“满姑娘,一边洗碗,一边嘟起嘴巴顶撞她妈妈。”①楚奇《满多赶猪》:“满伢子小儿子冒的资格去当兵。”②

在湖南当地的报纸中,我们也经常见到这些词汇。如:

①邻居满爹有策不完的话,清白他的人见面招呼一声赶紧走人,否则不容易了难。

――《满爹捉贼》,《潇湘晨报》,2005-3-12

②清明时节回老家扫墓,在全国著名的“锻造之乡”嘉禾县塘村镇转乘公共汽车时,见到了10多年未见的满姑。满姑一身洋打扮,满脸春风,与记忆中那个憔悴、困顿的村姑形象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乍一见,我竟不敢相认。

――《满姑网上赚外汇》,《湖南日报》,2005-4-18

③《生下满崽救大崽――儿子患有白血病 母亲再生一子取脐血》

――《潇湘晨报》,2005-11-16

④年纪轻轻就被尊为“满爹”。

――《刘满爹:“讲点别的”》,《潇湘晨报》,2006-2-24

⑤《51年送走的满崽你愿意认85岁的姆妈啵?》

――《三湘都市报》,2010-3-2

在湘方言中,“满”字作为表示“排行最末的、最小的”这个意思的[man]42的书面汉字已经固定下来,并与其他相关语素组成词语,成为长沙方言殊的亲属类词汇,进入了新闻、文学作品、空间日志等书面文体中。然而,我们认为这里的[man]42写作“满”字是一种别字,应该写为“晚”字。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满”字没有“排行最末”的意思

《说文解字》:“满,盈溢也。”

在《汉语大字典》中,“满”有两个读音:(一)mǎn,《广韵》:莫旱切,上缘明,元部。(二)mèn,《集韵》:莫困切,去恨明。在第一个读音下面,“满”有14个义项,分别是:(1)充盈;全部充实,没有余地。(2)满足。(3)骄傲。(4)成就。(5)饱满;充实。(6)郁闷,闷塞不畅的病症。(7)达到某一限度。(8)不留余地,太绝对。(9)全,整个。(10)斗建十二值日之一。(11)副词。表示程度,相当于“很”。(12)通“谩(mán)。”欺瞒,欺诈。(13)我国少数民族名。(14)姓。在这14个义项中,“满”字没有“排行最末的”意思。人们写作“满”字,仅仅是音同的缘故。

二、“晚”字有“末”的意思

《说文解字》:“晚,莫也。从日免声。”段玉裁注:“晚,引申为凡后之称。”《广韵》:“晚,阮韵,无远切,暮也。”《中文大辞典》中,“晚”字收录的义项有:(一)暮也。(二)后也。(三)末时也。(四)后时等义项。在《中华大字典》中,“晚”收录有八个义项:(一)莫也。见《说文・段注》莫者。日且冥也。引申为凡后之称。(二)负也。见《广雅释诂》。(三)徐也。(四)晚下。单履也。(五)末时也。(六)衰老也。(七)后辈对于前辈。自称曰晚生。(八)迟亦曰晚。“晚”有“末”、“暮”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排行最末的”是其引申出来的意思。

三、在其他方言中“晚”字也有类似的用法

在《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收录了以下词语:

【晚女】〈名〉最后出生的女儿。赣语。江西宜春[uan33y53](5436)

【晚子】〈名〉最后出生的孩子。客话。台湾[man11?M?尢42](5436)

【晚仔】〈名〉小儿子。粤语。广东信宜[man23?Mei35](5436)

【晚叔】①〈名〉最小的叔叔。客话。江西上犹杜溪[mà24su55](5437)

【晚爹】②叔祖父;祖父最小的弟弟。客话。江西上犹杜溪[mà24tia24](5437)

【晚晚】〈名〉叔叔;叔父。湘语。湖南隆回。(5438)

【晚婴】〈名〉排行最小的孩子。西南官话。湖南郴州。清乾隆三五年《郴州总志》:“儿曰崽,女曰妹,行最小者曰~。”(5438)

【晚崽】〈名〉最小的儿子。赣语。江西宜春[uan53?Mi53](5438)

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收录的情况来看,“晚”在其他方言中有[man]的读音,如粤语、吴语、客话;也有“排行最末”的意义,如客话、赣语等,它们都是保留古音古义较多方言。

四、“晚”音[man]42是上古音系在方言中的遗留

“晚”音[man]42,这是上古音系在方言中遗留的痕迹。“晚”是微母字,其音韵地位是:山合三上阮微,无远切。钱大昕提出“古无轻唇”的观点,认为上古汉语里只有重唇音“帮、滂、K、明”,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上古非组字没有从帮组里分化出来。“晚”在粤语、吴语、客话等方言中音[man]42正是“古无清唇”的遗留和体现。在语音演变的过程中,湘方言中保留古音的字已经不多,但有一个与“晚”字同为微母字的“蚊”字,在长沙方言中读[m?藜n]13,这也是上古音系在长沙方言中的遗留。

由此可见,在湘方言中,表示“排行最末的、最小的”的[man]42应为“晚”字,“满叔”、“满姑”、“满崽”、“满爹”应写为“晚叔”、“晚姑”、“晚崽”、“晚爹”,“晚”音[man]42。

注释:

①1-2两例均摘自《汉语方言大词典》6680页。

参考文献:

[1]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中文大辞典[Z].台北:中国文化研究所,1962-1968.

[2]邹华清.汉语大字典[Z].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

[3]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4]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中华书局,2009.

[5]陆费逵、欧阳溥存.中华大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1978.

[6]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叔本华名言范文2

19世纪,当德国古典哲学到达颠峰之际,当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将他的理性主义哲学称作是绝对真理之时,一股强劲的反叛思潮在德国开始涌动,这就是唯意志主义。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叔本华(Authur Schopenhaur)与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唯意志主义从一开始,就有着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唱反调,反叛西方文化理性传统的强烈意识;叔本华在柏林大学任教时,对把持着大学讲坛的理性派哲学家极为敌视,他故意把课程排在黑格尔上课的同时,欲与黑格尔竞争,遭到惨败後,愤而辞职。但叔本华深信自己哲学的价值,他声称自己提出了一种与以往哲学方法根本不同的哲学方法,这种唯意志主义哲学将使欧洲哲学发展产生根本性的转变。历史最终证实了这一点,19世纪中叶,德国古典哲学终结,尼采继叔本华之後宣称“上帝死了”!西方哲学发展方向终於产生重大转折,唯意志主义正式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和思想影响的哲学思潮。

唯意志主义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反经验哲学、反理性主义,认为服从理性、服从外部世界就会使人忘记自己的真正本质,失去真正的自由,不能发挥人的创造性和能动作用。因而必须将哲学从关注外在的经验、事实、理性等等外部世界移向人的内心世界,但这并不是移向人的感觉经验以及理性思维(因为这些终归仍受外在世界支配),而是移向人的生命、人的感情意志及一切下意识或潜意识的本能冲动。并认为这些是人的最本质的东西。从这种“本质”出发,唯意志主义认为人以及其它生物,乃至整个世界的基础都是生命、情感意志。意志推动着一切。“意志”正是叔本华哲学的核心。

意志是什么?在叔本华看来,意志就是世界本质。叔本华在外表上摹仿康德,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的世界(世界本身)。“现象世界”是人们通常认识到的世界,但这仅仅是世界的表象,而“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质,这个自在之物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存(生活)意志。

什么是“意志”?在叔本华看来,人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情感欲望,正是情欲推动着、决定着人的行为,这就是意志的根本。但意志又不仅仅是情感和欲望,意志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特性,是决定人的本质的因素。不但主体的本质就是意志,而且人类本身就是意志的产物。人的理性、思想等等也同样是意志的表现,意志的客观化验。他说:“知识整个地说是属於意志在其高级阶段上的客观化,而感觉、神经和大脑如同有机体的其它部分一样,是意志在它的客观化的这个阶段上的表现。”《叔本华选集》,英文版,第95-96页。叔本华认为,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是一种无意识的意志,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故可称为“生存意志”。他说,生物所最珍惜的就是其生存,只要能求得生存,其它一切都可以忍受,反之,其它一切就会失去意义。不仅生物如此,其它事物也不例外。在叔本华看来,整个世界中意志是无所不在的,不仅人类有意志,动物有意志,植物也有意志,甚至无机物(无生命之物)也有意志。人的意志的任何一个活动都体现为他的身体的活动,而身体的活动就是客观化了的意志活动,如食欲、性欲等等;动物的繁衍,植物的生长,结晶体的形成,磁针的指向北极等等,这一切也全是意志的客观化。意志无处不在,意志是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质,并决定着万物的发展。

叔本华唯意志论的另一大特征是走向了悲观主义人生观。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是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是欲求,而欲求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生命意志同样如此,人生欲念永远无法满足,就永远存在痛苦。他明确指出:一切欲求皆出於需要,所以也就是出於缺乏,所以也就是出於痛苦。这一欲求一经满足也就完了;可是一面有一个愿望得到满足,另一面至少就有十个不得满足。再说,欲望是经久不息的,需求可以至於无穷。而所得满足却是时间很短的,分量也扣得很紧。事实上这个满足了的愿望立即又让位一个新的愿望,这种获得的对象永远只是象丢给乞丐的施舍一样,今天维系了乞丐的生命以便在明天延长他的痛苦,“所以说如果我们的意识还是为我们的意志所充满,如果我们还是听从愿望的摆布,加上愿望中不断的期待和恐惧;如果我们还是欲求的主体,那么,我们就永远得不到持久的幸福,也得不到安宁。至於我们或是追逐,或是逃避,或是害怕灾祸,或是争取享乐,这在本质上只是一回事,不管在哪种形态中,为不断提出要求的意志这样操心焦虑,将无时不充满着激动和意欲,然而没有安宁。”无穷无尽的欲求使人生永远充满痛苦,“欲求的主体就好比是永远躺在伊克希翁的风火轮上,好比永远是以妲娜伊德的穿底桶在汲水,好比是水深齐肩而永远喝不到一滴的坦达努斯。”③所以叔本华认为,欲望按其实质来说就是痛苦,如果我们对人生作整体地考察,如果我们只强调它的最基本的方面,那它实际上总是一场悲剧。

既然人生就是无尽的欲望,不尽的痛苦,是一场悲剧,那么,怎样能解脱这痛苦与悲剧呢?叔本华认为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禁欲、涅?乃放弃生命。其二是研究哲学,在哲学沉思中,排除自我人格,或是从艺术审美直觉中排除功利目的,达到忘我境界。当此之时,人们从欲望的无穷尽之涌流中托出,在人的认识甩掉了为意志服务的枷锁,当人的注意力不再集中於欲求的动机,那么,在欲求的那第一条道路上永远寻求而又永远不可得的安宁就会在转眼之间自动地光临,而人们也就得到十足的怡悦了。这是一种暂时忘却痛苦的境界,只要投入审美之境界放怀一览,“情欲的狂澜,愿望和恐惧的迫促,由欲求而产生的一切痛苦,都立即在一种奇妙的方式之下平息下去了。”这就是没有痛苦的心境。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74-276页。

叔本华的美学思想,正是建立在上述理论基础之上的。

二、生命的悲剧意识及其美学意义——叔本华与庄子比较

生命的悲剧意识,是叔本华唯意志主义的核心思想,而中国文化之中,庄子的生命悲剧意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或曰终极问题。因此,本文拟通过叔本华与庄子生命悲剧意识的比较,深入认识中西美学的异同、特色及其价值。

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列专章论述叔本华的悲剧观。殊不知叔本华在许多所谓“终极问题”上,却与庄子十分相似。如前所述,叔本华认为,悲剧的根源在於生命本身,有生就有欲,有欲望就是痛苦,这是真正的悲剧根源。正如叔本华所说:“悲剧的真正意义是具有更为深远的真知灼见的,那就是说,它所揭示的不是英雄人物赎还他个人的罪过,而是原罪(Original Sin),也就是生存本身的罪过。这正象加尔台隆所正确地指出的:‘人之大孽,在其有生’。”叔本华:《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卷,第五十一节。〖ZW)〗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也着重指出“叔本华多次赞许地引用卡尔德隆的这样两句诗:‘人所犯的最大的罪,就是他出生在世。’悲剧正因为向人类揭示这条真理,所以理所当然是‘诗艺的顶峰’”。朱光潜:《悲剧心理学》137页。其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老、庄就已经向人类揭示这条真理了。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老子》十二章。庄子说:“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大宗师》)“人之生也,与忧俱生。”(《至乐》)这与叔本华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即生命本身就是痛苦,因为有生就有欲,欲望就是痛苦。人的欲望恰如一个无底洞,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一切意愿都产生自需要,因而是产生自缺乏,因而是产生自痛苦。……欲念的目标一旦达到,就绝不可能永远给人满足,而只给人片刻的满足;就象扔给乞丐的面包,只维持他今天不死,使他的痛苦可以延续到明天。因此,只要我们的意识里充满了我们自己的意志……我们就绝对不可能有持久的幸福和安宁。”叔本华这段话,是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所引用的(136页),而在《庄子》一书中,我们同样可以找到相似的论述,“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至乐》)庄子指出,世人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得不到时,大忧大惧,得到了,还是不满足,仍旧劳心苦形,富人还想更富,“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所以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胮胮,久忧不死,何(其)苦也!”(《至乐》)这就是人生之悲剧的根源。叔本华认为,悲剧这种诗的艺术的顶峰,所表现的恰恰是由欲望产生的痛苦,人们“彼此的争斗,相互摧残”,“在於表现人生的可怕方面,难以言说的痛苦,人类的不幸,罪恶的胜利,机运的恶作剧,以及正直无辜者不可挽救的失败,都在这里展示给我们。”叔本华:《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3卷,第51节。而《庄子》一书中,也给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人类的不幸、罪恶、痛苦和悲哀,在那“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紸箧》)的是非颠倒之世,在这欲望与争斗的“人间世”之中,多少难以言说的痛苦在产生,多少人间悲剧在演出:“喜怒相疑,愚智相欺。”“今之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在宥》)处死的人积成堆,戴镣铐枷锁的人成行成串,被刑戮的人满目皆是。这是一个何等悲惨的世界!《则阳》篇假借柏矩之口,悲愤地哭诉这罪恶的世界,哀悼人类悲惨之命运,“至齐,见辜人(受刑示众的尸体)焉,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之,号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大甾大患),子独先离之。曰莫为盗,莫为杀人!荣辱立,然後者见所病;货财聚,然後者见所争。今立人所病者,聚人之所争,穷困人之身使无休时,欲无至此,得乎!”这哀恸的嚎哭,岂止是在哀悼被刑示众的僵尸,岂止是在哭诉统治者的残酷,岂止是在控诉虚假道德的伪善。这哀哀的恸哭,在向世人昭示人类的悲剧!被欲望充塞的人类,要想不走到这一步,办得到么?“欲无至此,得夫”!人一出生在世,就被欲望驱使,受苦受难,“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形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絍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齐物论》)叔本华说:“在看到悲剧灾难的瞬刻,生活是一场恶梦的信念,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更为清晰。”庄子何尝不如是。人生如梦,转瞬即逝,而世人在大梦之中仍不觉不悟,“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知北?》)“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後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後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人,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後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齐物论》)人生如梦,这不正是人类生命意识的浩叹么!“人生一大梦,未审觉何时。”王国维:《来日》。王国维此语,正是道出了由老庄而来的悲剧意识!

人生是如此之痛苦,有解脱之道么?叔本华认为,有两条路可以解除人生之悲剧,生命之痛苦:其一是根本的解脱,即通过佛教的“涅?”,达到绝对的忘我,达到对意志的绝对否定。其二是暂时的解脱,即通过哲学上的沉思,道德上的同情以及艺术上对於美的观照,达到暂时的否定意志,暂时的忘我。所谓美的观照,就是消除物我之间的差别,物我合而为一,以达到忘我境界。正如朱光潜先生所指出:“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根子就在这里。这样理解起来,世界就成了地狱,快乐不再是一种实在的善,而只是永恒的痛苦当中短暂的间歇,而且相形之下,使痛苦更令人难以忍受。有没有什么出路呢?对於叔本华这个佛教徒说来,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既然痛苦来源於意志,所以解决的出路就在於否定意志。”朱光潜:《悲剧心理学》136页。

面对这悲惨世界,庄子有没有向世人指出解脱人生痛苦之路径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庄子的办法就是“忘”,从忘物,忘欲到忘智,最终达到物我两忘,忘却一切。这与叔本华主张达到绝对的忘我,达到对意志的绝对否定是十分相似的。《庄子·天地》篇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於天。”所谓“入於天”,就是与天为一,能与天为一,即与天同寿,超越死生,也就超越了痛苦。这一点,《大宗师》说得更清楚:“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彻,朝彻而後能见独,见独而後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这里的所谓“外”,即“忘”,陈鼓应说:“‘外’,犹遗、忘。”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185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庄子认为,只有“外天下”,“外物”、“外己”,忘掉一切之後,能“朝彻”(心境清明洞彻),能“见独”(洞见道的精神境界),能“无古今”(突破时间限制),最後达到“不死不生”,这里的“不死不生”,是指达到不受死生观念拘执的精神境界。这种“不死不生”之境界,与叔本华所向往的解脱人生痛苦之“涅?”确有相似之处。

所谓“涅?”(Nirvāna),是佛教用语,旧译“泥日”,“泥洹”,意译为“灭”、“灭度”、“寂灭”。指佛教修持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後获得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脱离一切烦恼,进入自由无碍的境界。慧皎《高僧传》六《释僧肇涅?无名论》说:“涅?,秦言无为,亦名灭度。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於有为;灭度者,言乎大患永灭,超度四流。”这种涅?,是经过修持而达到消除苦因苦果,灭寂欲念烦恼。具体有十二缘起法的止灭,例如首先从无明灭到行灭,识灭,乃至老死灭,灭生死之患,不再有生死的苦果,这就达到了涅?。就是永恒超脱、永恒寂静的最安乐境界。佛教各宗派对涅?解释各有不同。另外,僧人去世也称为涅?。这种涅?境界,与庄子忘物,忘天下,忘知,忘己而达到了“入於不死不生”的境界,连步骤都有某种相似之处。

庄子也常常在物我两忘之中将人生当做一个梦境,甚至有时混淆了现实与梦境,著名的“庄周梦蝶”即是一例:“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这种梦,与人生之痛苦及其解脱有无关系呢?在《至乐》篇中,庄子梦见与髑髅交谈,显然表达了一种“弃绝人生”之意向,简直可以当做叔本华“死者不愿复生”之论的绝妙例证。《至乐》篇描述道:“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骨尧然有形,扌敫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於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人生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於上,无臣於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之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蹙安页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这段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鬼交谈,於荒谬中阐发了庄子独特的生命观,正如庄子借列子之口所阐述:“列子行食於道从,见百岁髑髅,扌蹇蓬而指之曰:‘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若果养乎?予果欢乎?”(《至乐》)这种泯灭死生,无忧无欢,体现了庄子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

通过以上叔本华与庄子悲剧意识的比较,我们不难体会到庄子思想深层的悲剧思想;人生充满痛苦,世人在水深火热之中,“絍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不亦悲乎”,庄子看似乐观放达,逍遥自乐,其实骨子里是整个的悲,悲愤得不再愿回到“文明”的现实生活,甚至悲哀得不愿再回到人世间。旷达只是悲的表象,逍遥的背後是对整个现实社会,乃至对人生信念的幻灭。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堪称一曲振撼心灵的悲歌,难怪《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说:《庄子》乃“蒙叟之哭泣!”刘鹗:《老残游记自序》。明人陈子龙说《庄子》之文是“辨激悲抑”。陈子龙:《庄周论》。清人胡文英指出:“人知三闾(屈原)之哀怨,而不知漆园(庄子)之哀怨有甚於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胡文英:《庄子独见·庄子总论》。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认识到庄子的悲剧意识,再回过头来讨论中国有没有悲剧这一长期困惑学界的问题,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据我所知,学界有不少人是不同意中国没有悲剧这一说法的,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探求中国悲剧意识的根源。大多是举了一些具体的作品例证来反驳,如“中国十大古典悲剧”,尤其是《窦娥冤》、《赵氏孤儿》、《桃花扇》等等。具体的例子固然能说明一些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即从所谓“终极问题”,以及“对人生悲剧性感受”等问题上来深入论述,因此不仅反驳无力,对深探中国悲剧精神之根源也无甚助益,有时反而给人以理屈辞穷乃至强辞夺理之感。如果我们能从生命悲剧意识这一角度来深探中国悲剧之根源,从庄子悲剧意识中重新审视中国悲剧及悲剧意识,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中国古代悲剧大约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模式,如《窦娥冤》,其二是精忠义士式的悲剧,如《精忠谱》、《赵氏孤儿》等;其三是看破红尘、解脱人生式的悲剧,《桃花扇》、《红楼梦》是其代表作。这最後一种,是与庄子悲剧意识相一致的。王国维以叔本华的悲剧观为皀臬,判定《红楼梦》是真正的悲剧。他说:“《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③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然而遗憾的是,王国维却认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与整个中国人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他指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於悲者终於欢,始於离者终於合,始於困者终於享;非是而欲厌阅者之心,难矣。……故吾国文学中,其具厌世解脱之精神者,仅仅有《桃花扇》与《红楼梦》尔。而《桃花扇》之解脱,非真解脱也。……故《桃花扇》,政治的也,国民的也,历史的也;《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於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③在这里,王国维犯了一个绝大的逻辑错误:生长在中国文化精神土壤中的《红楼梦》,怎么可能“大背於吾国人之精神?”难道《红楼梦》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或者是天外的“飞来峰?”历史是不可能割断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红楼梦》的悲剧精神也绝不是偶然的。其“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正是“以谬悠之谈,荒唐之言”(《庄子·天下》)而喷发出的“蒙叟之哭泣”的精神延续,是以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悲剧精神在文学上的升华。或许王国维在无意识中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红楼梦评论》一开始,即引老、庄的话以证之:“《老子》曰:‘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忧患与劳苦之与生相对待也久矣。”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老子》原文为:“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见《老子》王弼注本。可惜王国维执迷於西方之论,惟以叔本华之论为皀臬,导致他最终没有清醒认识到庄子悲剧精神与《红楼梦》悲剧精神的内在联系。而得出了不合乎逻辑的错误结论。其实,在中国文学艺术的长河之中,具有庄子悲剧精神的作家作品,并非仅有曹雪芹与《红楼梦》。从阮籍、稽康到陶渊明,从李白、司空图到苏东坡,从李贽、汤显祖到曹雪芹,庄子的悲剧精神,在这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折射出了艺术美的熠熠光辉。体会一下阮籍的悲恸吧:《晋书·阮籍传》说,阮籍“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阮籍“恸哭”什么?他的“忽忘形骸”,“经日忘归”,这些“忘”,与这“恸哭”有关联么?不知阮籍者,谓之“矼”(“时人多谓之矼”)。深知庄子之悲剧精神者,就不难理解阮籍这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大悲大恸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不是悲歌,却胜似悲歌。“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苏轼前、後《赤壁赋》,其中隐蕴着的,正是那山光水色之间漂浮着人类悲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於悲风。……”乃至李贽的“流涕恸哭,不能自止”李贽:《杂说》,见《焚书》卷三。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其中的“悲恸”、“悲哀”,正是中国艺术的悲剧精神。而其根源,主要应溯源自庄子的生命悲剧意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悲剧精神,虽与叔本华之论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就根本上而言,却是与西方悲剧精神大不相同的。西方悲剧精神,重在表现一种由恐惧而来的崇高感,而中国的悲剧精神(这里主要指由庄子而来的悲剧精神),则重在看透人生而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超脱感;西方由悲而崇高,故悲得惨烈;中国由悲而旷达,故悲得深沉而飘逸。这是两种不同的悲剧精神,两种不同的悲剧美感。只有明智地认识到这一点,可能真正发现中国的悲剧精神之所在。不会去以西律中,更不会责备中国人“对人生悲剧性的一面感受不深”(朱光潜语)。关於中西悲剧精神的比较,尚需另撰长文探讨,这里就不赘述了。

叔本华名言范文3

父爱饥渴时,“爸爸”来了

从记事起,苏可萌就没见过爸爸。她经常问妈妈:“别人都有爸爸,我的爸爸在哪里?”妈妈每次都淡淡地说:“他早就死了。”苏可萌不甘心,仍在问:“那为什么别人的爸爸不死,就我的爸爸死呐?”妈妈摇着头不说话。

到了2006年春,已经9岁在沈阳市和平区读小学的苏可萌不再问这样的傻话,因为她确信自己的世界里没有爸爸。只是,她更渴望有个爸爸,因为她看到过同学的爸爸是多么好。“有个爸爸多威风呀!”她被这个念头折磨着。

苏可萌的母亲苏慧灵,37岁,在沈阳一家市直机关做文秘工作。文静俊美,雅致天成。6年前她一心一意爱着的丈夫抛弃了她并带着情人跑到欧洲,她就封闭了感情的大门。她只想带着女儿过安静的日子。可是女儿大了,不再是对别的孩子的爸爸心有好奇,而是真的渴望父爱。她真的不知道女儿的问题怎么解决。

2006年春,媒体、妇联和教育局又在开展为单亲孩子征爸爸妈妈活动。以前这样的活动就有过,可苏慧灵认为可笑,爸爸妈妈怎么呀!现在,女儿看同学的爸爸时连眼睛都是愣愣的,整日沉默寡言。苏慧灵真的心疼女儿。为了女儿的快乐幸福,这个从不敢冒风险的女人想冒一次险,给女儿征个爸爸。

2006年4月中旬,爸爸常石华上岗了。常石华39岁,是省直机关的干部,妻子童梅影在中学当教师,10岁的女儿常扬华活泼可爱。这是个快乐幸福的家庭。常石华和童梅影都是有爱心的人,童梅影1年前就给一个单亲男孩当了妈妈,让那个男孩的生活充满了快乐。2006年2月,常石华也报名准备给单亲孩子当爸爸。常石华上岗的第一天,苏可萌的眼睛就亮了。

2006年4月15日,星期六,上午9时,在区妇联,苏可萌看到常石华的那一刻,就高兴地跑过去拉着他的手,回头冲着妇联干部一笑:“谢谢阿姨,我的爸爸是最帅的,肯定也是最好的。”

2006年4月16日下午1点,植物园里,常石华带着苏可萌和女儿常扬华开心地玩着。这一天,苏可萌有生以来第一次坐过山车,吓得她握紧常叔叔的手惊叫着。下来后,她脸色苍白却异常兴奋地说着:“真刺激,真过瘾,妈妈胆小从不带我玩这样刺激的东西。我还要玩刺激的。”

常石华喜欢大自然,他的植物学知识很丰富,一路上告诉苏可萌几十种树和花草的名字,苏可萌用心记着。她看着常扬华:“姐姐,你真幸运,有这样勇敢又博学的爸爸。”常石华看到了,这一刻,苏可萌的眼神黯淡。

傍晚,回到家,苏可萌看着妈妈:“我要是真的有个这样的爸爸该多好!妈妈,我是个命苦的孩子吧,为啥扬华姐姐就有这样好的爸爸?”苏慧灵无言以对,只能低头做自己的事情。

4月23日,又一个星期日,苏可萌起得很快,因为常叔叔早就来电话约好了,他们去登山。上午8点,他们来到棋盘山脚下,常石华告诉女儿和苏可萌,登山时不能太快,否则会喘得厉害。他知道苏可萌一直缺少运动,应该让她在这种运动中感受一些阳刚,并让她的生命充满活力,这正是她多年缺少的。

当大汗淋漓的苏可萌终于登上山顶时,她非常高兴。可看看谈笑风生的扬华姐姐,她又惭愧地低下头。常石华拍拍她的肩:“好姑娘,你已经很棒了,再练一段时间,你的身体会比姐姐还棒。”

苏可萌就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傍晚去跑步,早晨做健身操,理由是不能比扬华姐姐的身体差;每天晚上认真写作业,先在草纸上做一遍,再誊写到作业本上,理由是想让常叔叔夸她是个认真的好孩子;有空闲时间就读科普和文学类的课外书,理由是想与常叔叔平等对话……

忌妒火烧心,女孩连施毒计

苏可萌越来越健康越来越优秀,苏慧灵非常高兴,这一切都是常石华的功劳。苏慧灵带着女儿登门致谢。这天恰巧是周末,两家人第一次坐在一起。苏可萌也是第一次见到常石华的妻子童梅影。

看到扬华姐姐那么幸福地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苏可萌非常忌妒:“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我为什么不能有常叔叔这样的爸爸?扬华姐姐为什么这样幸运?”这个夜晚,她第一次失眠了。

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苏可萌突然产生一个念头:“扬华姐姐的妈妈没有我妈妈漂亮,更没有我妈妈可爱。电视里总说这是个竞争的时代,凡事都得竞争,那么,我就替妈妈竞争,把常叔叔抢来我家,做我的爸爸,做妈妈的丈夫,而不是什么爸爸。我真有这样好的爸爸,该多好呀!”这样想着,心里产生了莫名的兴奋,她开始谋划着一个阴谋。

寒假开始了,放假在家的苏可萌坚决不去姥姥家,她要和扬华姐姐进同一个班学习绘画、电子琴和滑旱冰。这样她就有机会整天和扬华姐姐在一起。扬华姐姐也很喜欢她,两人形同姐妹,这让两个小姑娘的父母都很高兴。这样做,有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苏慧灵要经常去常家接送女儿,她和常家夫妇相处的时间就很多。由于两家人的女儿处得这样好,常石华又是苏可萌的爸爸,两家人开始互相串门,常在一起吃饭,经常一起带着孩子去玩等。这样的结果,正是苏可萌预谋的,她非常满意自己的聪明计划。

因为在一起学习,苏可萌常扬华有更多的时间都在一起。常扬华在苏可萌家里,就是常石华来接。苏可萌就要在这上面做文章。放学后,只要是常扬华来自己家,苏可萌一定想办法陪她到很晚才回家,这样,常石华来接女儿时就有了单独与苏慧灵见面聊天的机会。而且经常会有一二个小时的时间单独在一起。接着,苏可萌又制造误会,她探明童梅影周末有事,就和不明真相的常扬华一起张罗周末非要大人陪着去公园不可。结果是,她和扬华姐姐疯玩,常叔叔和妈妈也在一起聊得开心。如是几次后,苏可萌又趁大家不注意,把妈妈的长头发放进常叔叔的衣服里。

到了2006年7月底,不出所料,童梅影终于发现了问题,两家人在一起时她都不在家,丈夫每次去苏家接女儿都回家很晚。她开始留心,终于发现了丈夫衣服上的长头发。童梅影是个很细心很稳重又很自信的人,她要弄清一切再决定如何做。

2006年8月7日上午,苏可萌和扬华姐姐学习绘画,苏慧灵和常石华分别去接她们。回家的路上,苏可萌嚷着要吃肯德基,常扬华也呼应,大人只好陪他们吃。吃完午餐,苏可萌又张罗去科学宫,因为科学宫里正在给少年儿童举办小发明展览。到了科学宫门口,苏可萌对两个大人说:“你们别进去了,大人的票很贵。我和姐姐进去,你们在附近坐坐,5点钟来接我们。”

一切都按苏可萌的计划在进行,苏慧灵常石华二人真的相信了孩子的话,两个人坦坦荡荡地在旁边的咖啡馆里坐下聊天。

只看了一个多小时的展览,就基本上看明白了,苏可萌看着扬华姐姐:“现在才3点多,还得等一个多小时他们才能来接咱们。别等了,咱们先坐车回家吧,没问题的。”两个小姑娘坐公交车就回到了常家。童梅影正好在家:“扬华,你爸爸呢?他没去接你?”还没等扬华姐姐回答,苏可萌抢先回答:“童阿姨,常叔叔和我妈妈没进科学宫,他俩在外边等我们。我和姐姐出来早了,找不到他们,就先回家了。”

童梅影真的有点沉不住气了,她打丈夫的手机:“你在哪里?噢!在咖啡馆里。女儿回家了,你们也回来吧。咖啡香吧?”

常石华苏慧灵匆忙赶回,童梅影冲着苏慧灵说话了:“我说妹妹,石华是个男人心粗,你也心粗呀,让两个孩子进去看展览,她们又自己回家,这出危险怎么办!”苏慧灵无言以对,只好点头认错。苏慧灵知道对方误会了,可她无法解释,心里很委屈,但她绝对想不到这是女儿设的毒计。

回到家,苏慧灵就告诉女儿:“可萌,咱不能总麻烦常叔叔和童阿姨,也别和扬华姐姐总在一起了,这样给人家添麻烦。”苏可萌知道自己的计划又成功了,可她这时在装傻:“妈妈,他们都喜欢我也喜欢你,他们都很开心,不会麻烦的。”苏慧灵无法和女儿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只能对女儿来高压了:“我说不行就不行!”

苏可萌仍在装傻,她哭着给常叔叔打电话:“叔叔,妈妈不让我去你家,不让我和姐姐在一起学习,不让我打扰你,说是怕麻烦你们。可是,叔叔,你是和妇联签过协议的,你是我的爸爸,还被评为模范爸爸,你不能不管我吧?”常石华在电话里劝着泣不成声的苏可萌:“你别哭,叔叔不会不理你的,叔叔是爸爸,职责和爸爸一样,我会负责任的。”

放下电话,常石华冲着妻子来了:“你和苏慧灵那样说话,她肯定是多心了,这样不好,她是单身母亲,很敏感的。”童梅影回敬丈夫:“你没发现我也多心了吗?我就是太不敏感了,才会这样。你是苏可萌的爸爸,这是我鼓励你做的,可你不是苏慧灵的丈夫或男朋友吧?我也是小勇的妈妈,可和小勇的爸爸没有什么来往吧?你不觉得你和苏慧灵的关系太近了吗?”

妻子突然的不信任,让常石华非常恼火,两人大吵起来,这是夫妻多年的第一次。

谜底被揭开,父爱永远落户

常石华和童梅影都在生气,他们都无法原谅对方。常石华问心无愧,自然不满妻子的无事生非。童梅影虽然没抓到丈夫的致命把柄,可她相信丈夫肯定与苏慧灵不正常。两人开始冷战。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个月。苏可萌毕竟是个孩子,她真的认为时机成熟了。2006年10月15日,周日,下午,苏可萌正式告诉常石华:“叔叔,童阿姨对你不好,让你不开心,你离婚算了,娶我妈做你的妻子吧。我妈又漂亮脾气又好,比童阿姨好。”常石华打断她的话:“不许胡说,不要胡说了。”苏可萌不管不顾了:“常叔叔,我说的是实话,你一定要娶我妈妈,那我就有真的爸爸了。”

苏可萌回到家,又对妈妈说:“妈妈,常叔叔一定会离婚的,你嫁给他,我就有真的爸爸了。”

至此,两家大人终于想明白了,误会和矛盾的制造者肯定是苏可萌。苏慧灵常石华童梅影又坐在了一起,他们商量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商量许久,谁也没有好主意,他们都不敢和苏可萌摊开说,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个孩子肯定有心理障碍。没有办法,他们只好求助于心理专家。

叔本华名言范文4

关键词:生命;意志;表象;意欲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032-02

自哲学产生之初,哲学家们就没有停止过对“生命是什么?”这个命题的思考。在历史长河中,生命被理性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者们不断地赞颂,或被赞为纯粹理念的外显、或被看作是造物主的神圣印证。然而叔本华对待生命的态度却是冷静而严肃的,他向世人揭示了“生之罪”,并指出摆脱意志的束缚方式。叔本华的生命观饱含了人文关怀,能够给已经习惯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我们带来些许启发。笔者在文章第一部分对叔本华意志哲学作了概述,在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叔本华悲观主义的生命观,最后一部分论述了叔本华生命观的意义和价值。

一、意志与表象的对立统一

叔本华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是基于其意志哲学体系的。因此,要对其生命观有一个深入的理解,首先要理解他的意志哲学。

叔本华延续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的传统,他的意志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意志”和“表象”可以看作是对康德认识论对现象与物自身的二元区分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文中,叔本华开宗明义地宣称:“没有真理比以下这个真理更明确、更独立于所有其他东西并且更不需证明的,亦即:因为认识才存在的所有那些事物,也就是这整个世界,就其与主体的关系而言只是客体,只是直观者的直观,简言之,只是表象”[1]。由此可见,叔本华同康德一样也认为我们的认知能力无法掌握到世界的本质结构,我们所掌握到的东西,只是本质在心灵的表象。既然叔本华是用“表象”的概念替代了康德的“现象”概念,从理论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就必然有关于本质的概念来替代康德的“物自身”。对此,叔本华的回答是:“客体的世界,世界作为表象,这并不是世界唯一的一面,而只是它的外部的一面,也就是说,世界还有一个完全不同的面,那是它‘世界’最内在的本质,它的核心,亦即‘物自身’,而这个我们将在下一部探讨,根据最直接的它的客体化,它被命名为‘意志’”[1]。可见,在叔本华这里,“意志”是被作为外在世界的本质的,而对“意志”和“表象”的阐述也构成了其意志哲学体系的基础。

叔本华在对意志和表象进行界定后,又进一步阐释了意志与表象的关系,他指出“意志”不仅出现在人类身上,也出现在所有的动物、植物、无生物,乃至于整个自然之中。因而,意志可以看作是一种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个体所接触到的只是表象,是意志客体化的世界。因此理解作为意志客体化的表象世界与意志本身之间的关系成为理解叔本华意志哲学的一个关键。首先,“意志”与“表象”二者是对立的关系,叔本华明确指出了“意志”是自由的、是不受表象世界中“形式”的所支配的,那么何谓“形式”呢?叔本华给予的解释是“时空”或“个体化原则”,是专门针对“表象世界”而言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意志”与“表象”二者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其次,“意志”与“表象”二者又有统一性,叔本华指出“意志”能够通过客体化显现自身,由“意志”转变为“表象”,由此构成表象世界,此时二者又有了统一性,而且当“意志”转变为“表象”时,要受“时空”或“个体化原则”的支配。简而言之,个体作为表象是处在时空之中的,就必须受“个体化原则”的支配。而“意志”则不在时空之中,当然就不受“个体化原则”的支配。

“意志”与“表象”的对立统一是叔本华意志哲学的特点,世界作为内在本质的外显是理解其意志哲学的核心,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基于其意志哲学来解读他对生命的思考和看待。

二、生命作为客体化的意志

如前所述,在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中既然世界最内在的本质是“意志”,那么,“生命”作为表象,其本质同样也是“意志”。叔本华用“意志”的概念来对“生命”进行思考和反省,得出的结论是:“‘生命’是‘意志’的客体化,同时也是‘意志’自身的彰显”。要理解叔本华的生命观,就要从“意志”彰显的过程中去解析意志的活动,而由此便引出叔本华在思考生命时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意欲”(willing)。“意欲”(willing)可以看做是从“意志”(will)这个核心概念中衍生出来解释生命的概念,用来表达“意志的活动”。叔本华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人之所以承受着无止尽的痛苦,其根源在于无法摆脱“意欲”的折磨,因为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每一刻都离不开“意欲”,然而作为表象的生命必然要受制于表象世界的“个体化原则”,于是“意欲”就成为了折磨个体生命的痛苦之源。

叔本华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对生命的认识凸显出了悲观的色彩,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他指出:“‘意欲’,至少对较高等的生物而言,乃是无止尽的痛苦的来源。仅在我们脱离意愿束缚的范围内我们才脱离痛苦。”[1]我们分析这段话可以得出叔本华所要表达的是以下两点意思。1)“意欲”是无止尽的痛苦。2)痛苦的唯一解脱之道便是摆脱“意欲”的束缚,也就是弃绝“意欲”。叔本华指出只要我们的意识被我们的意志所填充,只要我们以它“愿望”的持续的希望和恐惧,忙碌于愿望的追求,只要我们是意欲的主体,我们就决不能得到持续的快乐或安宁,没有安宁,真正的幸福是绝对不可能的。叔本华认为“意欲”无止无尽,而且永不满足,甚至所谓的满足根本就只是假象,所以他认定“意欲”是痛苦之源,并且进一步认为,唯有断绝意欲,才能超脱痛苦。然而,事实上,饮食的需求、性的渴望以及其他意志的客体化,有些是生命所赖以延续的本能需求,有些则构成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我们如何断绝这些本能的渴望和需求呢?或许答案是根本不可能。这样的推论和结果,必然会导致叔本华走向悲观主义的道路,即,只要生命要延续下去,就必须不断地满足那些无止无尽的“意欲”,因而,必须不断地经验到那无止尽的痛苦,这就是他所强调的“生之罪”。

但是,叔本华并非绝对的悲观主义者,他也指出了获得幸福的方法:“纯粹的静观”,并且指出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沉醉于其中、物我两忘的状态便是“纯粹的静观”,在这种状态下,个体不再受到“意欲”的支配,从而达到了一种“摆脱意志”的状态:“认识从意志的使役之中解放,‘人们’忘记自身是个体,意识的提升为纯粹、无意志、无时间性、脱离一切关系的认知主体。”在这种状态中,个体能够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叔本华将生命看待为客体化的意志,并且指出唯有通过“纯粹的静观”才能让我们暂时忘却一切生之苦,从“意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有限的幸福。

三、深刻的审察与有限的幸福

未经审察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叔本华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以悲观主义视角来审察生命的哲学家,其生命观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通过对生命的审察,叔本华揭示了“生之罪”,即“存在之罪过”,这是对理性主义传统的扬弃,也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生命观的反思。他指出:“一个关于世界和存在特性之意义深长的暗示被发现了。它‘暗示’是意志跟自己的对抗,在此,意志以他的客体化的最高阶段被最完全地显示出来,并且可怕地显露出来。在人类的苦痛中它变得可见了,部分是由偶然和错误所造成,部分则是从人类自身所导致……直到最后,在个体的认识中,这个认识被苦痛本身所净化和提高”[1]。可见,叔本华认为个体存在于世界中是难以摆脱意志的束缚,随着意志的作用不断显现,个体会逐渐意识到唯有在苦痛中直面意识本身并与意志对抗,才有可能获得真实的认识。在叔本华这里个体生命存在于世是渺小和无力的,这对习惯于歌颂生命崇高伟大的人类中心主义者是一种警示,即对人类的态度不能过于乐观,更多的时候需要严肃的审察,把人的生命放在整体生存状态中去考量。

其次,叔本华用上帝的身份来审察世界的芸芸众生,看到了意志的自由、无限,生命的必然、有限,看到生命的种种障碍、欠缺,看到人们盲目的欲求、挣扎、奋斗,人们忙忙碌碌,但只是彷徨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最终都不可逃逸地走向死亡,归于空无和寂灭。短暂而悲剧的生命要获得幸福唯有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纯粹的静观”,即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所说的:“认识从意志的使役之中解放,‘人们’忘记自身是个体,意识的提升为纯粹、无意志、无时间性、脱离一切关系的认知主体。”[1]可见,叔本华在揭示了生命悲剧性的同时,也为大众指出了摆脱意志束缚、获得幸福的方法,个体内心只有进入一种“摆脱意志”的状态成为一种纯粹的认识主体,仅仅关注“事物是什么”时个体就能够摆脱意志的束缚感受到生命的幸福。个体在“纯粹的静观”的过程中成为了纯粹的观察主体,暂时地忘记生活之欲并从“意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此时的个体可以体悟永恒之生命,同时内心也可以体会到物我为一、物我相忘的逍遥与幸福。

最后,叔本华的生命观中对理性主义传统的扬弃以及所蕴含的人文关怀都具有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时至今日,我们已经饱受工具理性和人类中心主义之苦,对生命我们需要进行严肃而冷静的审察,需要“纯粹的静观”。总而言之,善待生命要从善待心灵做起。

参考文献:

[1][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叔本华名言范文5

到底此诗是李白与族叔李云的饯别之作,还是与族叔李华的游宴之作?不少研究专家认同于后者。先看李云其人,新旧唐书皆无其传略,郁贤皓考诸《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下》云:“道王房有道孝王元庆曾孙名云,乃敷城郡公李诞孙,右千牛将军李岑子。李云嗣敷城郡公,未署官职,或即此人。”李白集中另有《饯校书叔云》一诗,詹在《李白诗文系年》中认为此诗或与其有某种连带关系,故有诗题之误。

而李华则是大名鼎鼎的古文大家,上承陈子昂、卢藏用,下开韩愈、柳宗元,新旧唐书皆有传记。其与李白生活年代相当,且他曾为李白撰写《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并序》,可见其渊源非浅。学者唐华全在其《李华生卒年考》中认为,李华出生于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即公元696年(李白出生于武后长安元年即701年)。关于其事迹,《新唐书・本传》云:“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桡,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徙右补阙。”其遭遇与李白颇为类似,同为权贵所嫉。李白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被“赐金放还”,至天宝十二年(753年),已整整十年,其逐臣之悲与对君王之怨望,与其叔李华当有共通之处。瞿蜕园、朱金城在校注《李太白集》时引《唐文粹》九六卷李华之《云母泉序》:“颖川陈公,天宝中与华同为谏官,……华江而西,次于岳阳。白与华相见或即以是时,未可知也。”若按瞿、朱说,则李白与李华相见之时当在乾元初(758年),所登之楼亦为岳阳楼而非谢楼。同为李白诗集校注的另一学者安旗以为此说有误,盖李华“江而西,次于岳阳”之时,李白方系狱寻阳,或方在长流夜郎之时,是很难与李华相遇于岳阳的。则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二载(从詹之《李白诗文系年》说)李白南游宣城之时,所登之楼为谢楼,登楼者:李白、李华。

明确此诗之作时、作地与诗中主人公,则此诗之意旨不难明了。全诗首二句,言弃我而去之“昨日”,当指李白在长安两年待诏翰林之时光,逝者如斯,恍惚已是十年!“弃”字凌空而起,颇能诉尽李白逐臣之悲。乱我心之“今日”有何烦忧?此当不止忧其身。天宝十至十一年,李白北上幽州,初识安禄山之跋扈与边地战事之真相,颇有一种“山雨欲来”的危机感,而此时的朝廷,李林甫已死,玄宗方宠杨贵妃,乃用其兄杨国忠为相,朝政更是黑暗。故此“乱”实纷繁万绪,既有身世亦含家国之“忧”。

叔本华名言范文6

在新政协筹委会组织条例中,提到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民主政府的方案。

在历时5天的会议中,没有人对国名提出不同看法。直到最后一天讨论最后一份文件时,张奚若先生提出质疑。

从新政协筹备会各小组名单中,可以看到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是第四小组。会议主席张志让先生组织讨论。

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先生说,有几位老先生嫌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名字太长,他们说应该去掉民主两字,我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好,有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两字,焉有人民而不民主哉 且民主一词Democracy来自希腊字,原意与人民相同,去掉民主两字从字面的解释也是很容易明白的,是共和而非专制,是民主而非君主,是人民而非布尔乔亚的国家。

雷洁琼发言说,如果国名太长,用时不用全称即得注明是简称。

于是,第四小组把关于国名的意见归纳了三种名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董必武关于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经过及其基本内容有一个报告。董必武总结了第四小组的工作,他说,第一次小组会广泛交换了意见。因为没有准备,没有参考资料,有点漫谈的性质。于是推举张志让等7人先准备一个讨论提纲,以便小组全体会上讨论时,可获得若干基本的共同意见。第二次小组会根据提纲起草委员会所提“政府组织法中的基本问题”进行讨论,基本意见趋于一致,有些意见仍留待起草委员会去斟酌。然后,公推董必武等人起草政府组织法的初步草案。第三次小组会议通过,做文字修改后,提交新政协筹备会作了原则的通过,准备提交政协大会去讨论。

关于组织法草案的总纲,董必武说,国家名称问题,本来过去写文章或讲演,许多人都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黄炎培、张志让两先生曾写过一个报告,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国。在第四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中,张奚若先生以为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现在采用了最后这个名称,因为共和国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二字在今天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是指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人,它有确定的解释,这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的意思表达出来,不必再把“民主”二字重复一次了。

政协代表提案第四案是由马叙伦、陈叔通、郭沫若、沙千里、沈雁冰、谭平山、梁希、许德珩、吴耀宗提出来的。

为提议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取消共同纲领和组织法中简称中华民国,另由政府以法令规定。提案请大会公决。

他们的理由是这样的,这次新政协筹委会所通过的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确能代表中国人民革命伟大胜利后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及人民。这一个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大变革,必须把旧民主时代遗留下来的、本质上不同的,并且为汉奸卖国贼用过的在中国人民中间已没有一点好感的“中华民国”四个字,毫无留恋地予以取消。

否则,在我们将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时候,喊起口号来,难道还要有两种 把已经走上死亡道路的旧中华民国再喊万岁吗 难道纪元已改为公元1949年,而仍可以简写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吗

我们提议,主张统一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把简称中华民国几个字在中国人民政协所有的文件中一律予以取消。

1949年9月25日深夜,司徒美堂收到一封由周恩来和林伯渠联名相邀的午宴请柬。上面写道:“九月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时半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举行午宴,并商谈重要问题,务请出席。”

二三十位70老翁接到了同样的请柬。

周恩来作为东道主,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请来赴宴的,除了几个人外,都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长辈。我们国家有句古话,叫做求教长者,今天的会就是专门听取长者的发言。

他接着说,各位在讨论三大文件时,都看见了共同纲领中的国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下有一个简称中华民国的括弧。关于这个简称,有两种不同意见,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必要了。常委会特地叫我来请教老前辈,看看有什么高见。老前辈对中华民国这4个字,也许还有点旧感情。

第一位发言的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黄炎培,他曾在江南乡试中举,也曾加入过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和反对袁世凯窃周的斗争。他认为,由于中国老百姓落后,感情上习惯用中华民国,一旦改掉,会引起不必要的反感。留个简称,是非常必要的。稍稍停顿了一下,紧接着,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老人说,中华民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个成果,那是用许多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关于改国号问题,我个人认为,如果能照旧,用它是好的。如果大家不赞成,我就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这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委婉地结束了她的意见。

第三位发言者是辛亥革命后归隐38年,生平不写民国国号的前清进士周致祥。他说,我反对仍要简称什么中华民国,这是一个祸国殃民、群众对它没有好感的名称,20多年来更被蒋介石弄得不堪言状了。我主张就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两次革命的性质各不相同。

这时,司徒美堂站起来说,我没有什么学问,我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人,我尊重孙中山先生,但对于中华民国这4个字则绝无好感,理由是中华民国与民无涉,22年更给蒋介石与CC派弄得天怒人怨,真是痛心疾首。我们试问,共产党所领导的这次革命是不是跟辛亥革命不同 如果大家都认为不同,那么我们的国号应该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抛掉又臭又坏的中华民国的烂招牌。国号是一个极其庄严的东西,一改就要改好,为什么要3年以后才改 语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仍然叫中华民国,何以昭告天下百姓 我们好像偷偷摸摸似的,革命胜利了,连国号也不敢改,我坚决反对什么简称,我坚决主张光明正大地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司徒美堂语音响亮,激动得满面红光,听者报以热烈的掌声,全然冷落了一桌丰美的菜肴。

人口学家马寅初立即表示拥护司徒美堂的意见,他又加以补充说,简称实在不伦不类,不像话的。

教育学家车向忱又从教育群众的方面阐述了司徒美堂的观点,至于人民一时不能接受的问题,这只是宣传教育的事。慢慢地教育,让人民认识我们这个革命政权的性质,万万不可因噎废食。老百姓是不是反对用新国号呢 我看不见得。

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和既当过清末翰林又曾留学日本的陈叔通也发表了去掉中华民国的意见。

法律学家沈钧儒从法律观点解释了简称的问题。有些群众还在写中华民国,那是他们的一时之便,我们也不必明令禁止,至于堂堂的政协会议三大文件里加上简称中华民国的括弧,这的确是法律上的一个大漏洞,万万不可如此。遍观世界各国的国号,只有字母的缩写,而没有载之于立国文件上的其他简称。如果一定写上,那么将来在行文上用国家名义与别国订约,也有不便。所以我也主张不用那个简称。

爱国华侨陈嘉庚操着浓重的厦门话说,大家对中华民国决无好感。当然,落后的人一时不习惯,过些时候就好了。

周恩来最后说,我要把这些意见综合送主席团常委参考,并由主席团常委作出最后决定。

9月21日,政协一届全体会议第6天的记录是这样的:

简称中华民国一去掉,不等于把中华民国过去革命的历史意义一概抹煞。如辛亥革命、国共大合作等都是有它的历史意义的。这一点在毛泽东开幕词中也讲过。同时,中华民国这名称,因为在民间已很习惯,所以在目前,也不会禁止使用。在人民中还允许有这样的称呼。正如现在我们所用的阳历,同样也不禁止人民用阴历。其次我们主张用公元纪年,同样也不禁止用38年。慢慢地引导人民在公文上用统一的国名,统一的公元年号,最好在正式文件上不要有这样的一个法律性的规定。

这以后,政协一次会议陆续通过的大会文件,就去掉了“中华民国”这4个字。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叔通。当他仔细端详了一枚镌刻得严肃庄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印鉴时,十分高兴地连声说道:“刻得好,刻得好!但不知这国印出自哪位治印名家之手 ”

“这是由一位苦力镌刻而成的!”陈老笑道。

“苦力 ”周恩来诧异了。

“是的,苦力,一名黄包车夫!”陈老再一次肯定回答。

早在政协筹备期间,周恩来就委托陈叔通请治印名家制作一枚国印。陈叔通返回上海后,即向杭州西岸社创始人王福厂说明了意图,王向陈叔通推荐了自己的学生顿力夫。

顿力夫原是王福厂家的车夫兼杂役,为人踏实勤劳。一天,他从纸篓里捡起一张印稿对王福厂说:“先生,这样的印稿丢了,多可惜!”

王福厂一看,原来是自己收拾写字台时误丢的一张印稿。他很惊奇:“力夫,你也精于此道 ”“还不是先生您教的!”顿力夫腼腆地回答:“我曾几何时教过你呀 ”王福厂糊涂了。

原来,顿力夫在拉包车之余,一有空就潜心钻研王福厂的印稿,悄悄地学着雕刻,从此,王福厂破例收力夫为徒。

王福厂把顿力夫推荐给陈叔通后,陈老便把周恩来要求的规格、字体和具体事项等告诉了顿力夫。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当顿力夫将刻好的国印带给陈叔通时,陈老一看,果然镌刻技艺十分精湛。

“是呀,一个苦力,竟成为一名治印名家,真是不容易呀!”陈叔通向周恩来介绍这枚国印制作由来之后,感叹道。

上一篇计算机工程

下一篇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