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蛋白水解物范例6篇

脑蛋白水解物

脑蛋白水解物范文1

【关键词】 脑蛋白水解物 过敏反应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是利用生物技术提取的肽制剂[1],它能促进大脑发育,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后遗症伴有记忆减退及注意力集中障碍的症状改善。2012年7月9日我院收治1例脑梗塞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时发生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6岁,因“陈旧性脑梗塞”入院,入院给予脑蛋白水解物60mg,每天一次静滴。使用药物为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 ,生产企业:云南盟生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580。药品规格:30mg/支。入院当日用脑蛋白水解物仅10分钟,患者突然感觉胸闷,皮肤骚痒,咽部不适,考虑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立即停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给予吸氧、抗过敏治疗后症状缓解。后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半年前在家中自行输液使用脑蛋白水解物曾经发生过敏反应,但不严重未引起重视,所以没有告诉医护人员。

2. 护理

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2 做好心理安慰,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2.3 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叮嘱患者以后要牢记自己对脑蛋白水解物过敏,就医时要告知医生,避免再次发生过敏反应。

3 讨论

脑蛋白水解物是一种大脑所特有的肽能神经营养药物.能以多种方式作用于中枢神经,调节和改善神经元的代谢,促进突触的形成,诱导神经元的分化,并进一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各种缺血和神经毒素的损害。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2]。本例患者静滴脑蛋白水解物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感觉胸闷,皮肤骚痒,咽部不适,为再次用药后出现。过敏原因是脑蛋白水解物是一种水溶性的游离蛋白水解物,这种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机体内的某种蛋白质结合产生全抗原,初次用药后,促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再次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因此提示临床医生在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患者过敏史,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3]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常规备齐抢救物品和药品,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积极抢救措施。

参考文献

脑蛋白水解物范文2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脑蛋白水解注射液;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044-02

脑卒中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是引起人类死亡的第2位病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0%以上[1]。脑蛋白水解注射液(Cerebrolysin)是脑蛋白经酶水解产生的一种治疗药物,含有水溶性氨基酸和小分子生物活性肽,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内,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2]。本研究旨在探讨脑蛋白水解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是否有影响,为进一步阐明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临床依据。 c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性别、年龄、既往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静脉滴注脑保护剂胞二磷胆碱、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脑蛋白水解注射液30 ml稀释于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7 d为1个 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并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所有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对资料t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观察组治愈19例,显效2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9.3%,而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73.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中3例失眠、2例口干,症状较轻,继续用药观察症状自行消失,其余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病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表现为突然起病,在极短的时间内病症达到高峰。血液流变性和血细胞流动性异常变化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4]。

脑蛋白水解注射液是一种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和分子量在10 000以下低分子肽类物质的水溶液。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地应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老年性痴呆、颅脑外伤后遗症、神经衰弱和婴儿轻度智力迟钝等多种疾病,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5-7]。

本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优于对照组73.2%,两组相比P

[参考文献]

[1]周伯荣,罗冰.阿司匹林间歇疗法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临床价值[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6,13(4):205-207.

[2]薛丽霞,孙晓江.脑蛋白水解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4(28):680-682.

[3]董曼莉,逄淑华.脑梗塞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变化[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2):221-226.

[4]Ren J,Sietsma D,Qiu S,et al.Cerebrolysin enhances functional recovery following focal cerebral infarction in rats[J].Restor Neurol Neurosci,2007, 25(1):25-31.

[5]韩志涛,刘静,张炳烈,等.脑蛋白水解注射液对衰老小鼠SOD以及MDA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5(24):447-448.

[6]Ladurner G,Kalvach P,Moessler H,et al.Neuroprotective treatment with cerebrolys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J Neural Transm,2005,112(3):415-418.

脑蛋白水解物范文3

【关键词】 精神障碍;脑蛋白水解物;抗抑郁药;治疗

【中国分类号】 R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119-01

躯体症状是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悸、躯体某部位疼痛和乏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以及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给很多患者带来痛苦。因此,笔者用脑蛋白水解物片合并西酞普兰片治疗躯体症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中具有明显躯体症状的精神障碍病例65例。入组标准:(1)年龄20-60岁,性别不限;(2)以ICD-10为诊断标准,经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明确诊断,病例中均伴有躯体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四肢或躯干某部位疼痛不适、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异常以及疲乏等;(3)患者伴有上述1种或多种症状。排除标准:(1)患者因内、外科疾病而引起的躯体不适,如肝肾疾患、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感冒等;(2)经相关检查确诊,排除伴有以上内外科疾病或慢性病的患者;(3)不能配合或拒绝治疗者

1.2 研究内容:入组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3例,男10例,女23例;年龄21-60岁,病程1-50个月;躯体症状包括:头晕头痛25例,心悸11例,四肢或躯干某部位疼痛不适19例,恶心12例,呕吐8例,腹痛10例,大便异常8例,所有患者均伴有食欲减少和乏力。对照组32例,男8例,女24例;年龄23-60岁;病程1-53个月;躯体症状包括:头晕头痛23例,心悸13例,四肢或躯干某部位疼痛不适17例、恶心13例,呕吐10例,腹痛7例,大便异常9例,所有患者均伴有食欲减少和乏力。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诊断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需要按常规治疗方案选用单种抗精神障碍药物治疗,必要时加用苯二氮唑类药物改善睡眠。治疗组在用抗精神障碍药物的同时,合并西酞普兰片20mg qd及脑蛋白水解物片26mg bid治疗,连续治疗6周。对照组在用抗精神障碍药物的同时,合并西酞普兰片20mg qd及维生素B6片10mg bid,连续治疗6周。

在第六周末进行疗效判定,共三种:显效,所有躯体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有效,部分躯体症状消失,其余症状有改善;无效,所有躯体症状无改善。

1.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2、结果

经过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连续6周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治疗组33例,总有效率96.97%,其中,显效84.85%(28例),有效12.12%(4例),无效3.03%(1例)。对照组32例,总有效率78.13%,显效62.5%(20例),有效15.63%(5例),无效21.87%(7例)。

由此可见,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有效率及无效率均低于对照组。

3、讨论

躯体症状是一种不能用生理病理或疾病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性严重疼痛或反应,一般表现为躯体某部位形式疼痛或胃肠道反应,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可直接导致症状的发生和严重,但并不存在可以解释症状及强度的证据。患者在有躯体症状的同时,常伴有焦虑、抑郁、强迫、失眠或幻觉等症状,且与躯体症状互为因果,易形成恶性循环。有学者的研究证实,5-HT、NE受体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和缓解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疼痛阈值下降与突触间隙的5-HT水平下降有关[1]。而本研究中西酞普兰片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笔者推断,西酞普兰片可以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对疼痛等躯体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精神障碍患者长期在精神疾病的困扰下,处于情绪紧张、焦虑、抑郁、失眠等状态,容易导致脑神经细胞捞损、脑血管痉挛狭窄,而脑供血不足,脑神经细胞缺血、缺氧、受损、功能衰退等又加重一系列的躯体症状,所以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中选用的脑蛋白水解物片(古立西)是一种活性肽类水解物[2],含有多种氨基酸及脑麟脂、卵磷脂、肽类神经生长因子等,其分子量小,容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神经细胞,通过加强乙酰胆碱脂酶活性改善脑功能,同时可提高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促进神经元生长和修复,从而维持缺血、缺氧、中毒环境下脑细胞线粒体结构完整,减轻脑细胞受损,可进一步改善头晕、头痛、躯体疼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躯体症状。

因此,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有效率及无效率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显示,应用西肽普兰片合并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躯体症状疗效显著,比西肽普兰片合并维生素B6片疗效好,由此可见,脑蛋白水解物片在治疗精神障碍患者躯体症状的效果好,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应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脑蛋白水解物范文4

[关键词]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MTT

[中图分类号] R78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030-02

Effects of 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 for injection on PC12 pheochromocytoma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oxidative damage

JIANG Yuhui, LIANG Weiyang

Guangdong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 Guangzhou 51018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 for injection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oxidative damaged rat pheochromocytoma cells (PC12). Methods: Thiazoly blue (MTT) colorimetric assa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liferation and oxidative damaged protection of PC12 cells after different doses of 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 for injection were added into the culture medium. Results: The proliferation and protection effects on PC12 cells of 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 for injection were depended on its doses. Conclusion: 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 for injection may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protect the PC12 cells injured from oxidation.

[Key words] 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 for injection; Rat pheochromocytoma cells; MTT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为健康乳猪脑经酶水解制成的无菌冻干制剂,含75%~80%游离氨基酸和20%~25%小分子肽。它具有良好的健脑、益智、修复脑损伤的功效,临床上可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是近年来应用最多的生化药物之一[1-2]。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是体外神经细胞增殖、损伤及保护作用研究使用最为广泛的细胞系[3]。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对PC12细胞的体外影响,国内外少见报道。本文旨在探讨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对PC12细胞增殖和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细胞株大鼠肾上腺PC12细胞株购自上海细胞生物所。

1.1.2 药物与试剂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广东阳江制药厂有限公司产品,批号为100401);药用级氨基酸(杭州华锦药业有限公司);RPMI 1640培养液(Gibco,USA);小牛血清(广州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胰酶(Gibco,USA);噻唑蓝(MTT,Amersco,USA);过氧化氢(广州化学试剂厂)。

1.1.3 主要仪器生物安全柜(Nuaire,USA);二氧化碳培养箱(Sanyo,Japan);倒置相差显微镜(Olympus,Japan);紫外可见光连续光谱仪(Molecular Devices,USA)。

1.2 方法

1.2.1 接种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用胰酶消化后制成细胞悬液,以105个/ml的浓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内,每孔100 μl,置入37℃、5%CO2的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 h,待细胞贴壁后进行增殖和损伤实验。

1.2.2 细胞增殖实验96孔板内细胞分为对照组、氨基酸组和4个实验组,每组6孔。对照组加入10%小牛血清-RPMI 1640培养液;实验组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含氮量5、50、100、300 mg/L)的10%小牛血清-RPMI 1640培养液;氨基酸组加入按照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质量标准[4]中氨基酸含量配制的氨基酸溶液,每孔100 μl,培养48 h,进行MTT检测。

1.2.3 细胞损伤实验96孔板内细胞分为对照组、损伤组、氨基酸组和4个实验组,每组6孔。对照组、损伤组加入10%小牛血清-RPMI 1640培养液,实验组和氨基酸组按“1.4.1”中加入样品,每孔100 μl,培养24 h。损伤组、氨基酸组、实验组加入0.5 mmol/L H2O2,对照组加入10%小牛血清-RPMI 1640培养液,每孔50 μl,继续培养48 h。

1.2.4 MTT检测培养结束前4 h,取出培养板,每孔加入5 g/L MTT溶液20 μl,继续培养4 h,弃培养液,每孔加入二甲基亚砜100 μl,混匀,连续光谱仪上测OD值,波长490 nm。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对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

表1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对过氧化氢损伤细胞的影响

0.5 mmol/L的H2O2对PC12细胞具有损伤作用(P

3 讨论

PC12细胞从胚胎发生学来看,它源于生成神经系统的外胚层,故具有某些神经元的特征,在实验研究中可以作为神经元的替代细胞并且易培养可传代,确保量化评估效果,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药效评价的细胞模型[5]。选用H2O2作为损伤因子,不仅可以简化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而且更主要的是H2O2代表了机体自由基产生的重要环节,可以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时产生的自由基损伤。H2O2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并可自由进入细胞,破坏细胞内活性氧和抗氧化代谢的平衡,使抗氧化酶如SOD等活性下降,同时会损伤体内脂质、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造成细胞内酶活力变化、代谢紊乱、DNA损伤和细胞凋亡[6]。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作用的药物,用于缓解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特别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痴呆和中风后遗症。外源性的脑蛋白水解物可跨越生物膜,包括血脑屏障,促进细胞的代谢调节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提高脑组织无氧代谢的三磷酸腺苷(ATP)生成量,减少氧自由基生成,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调节脑内兴奋性物质和抑制性物质的平衡等[7]。

本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不仅可以促进PC12细胞增殖,而且对H2O2损伤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且药物浓度越大,作用越明显。此外,我们还发现按照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质量标准中氨基酸含量配制而成的氨基酸溶液对PC12细胞并无促增殖和损伤保护的作用,这说明脑蛋白水解物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是多肽,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8]。本文以稳定传代的PC12细胞为模型,脑蛋白水解物对其的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因此可用于检测药物活性,并作为药物的药效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Muresanu DF. Neuroprotection and neuroplasticity-a holistic approach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J]. J Neuro Sci,2007,257(1-2):38-43.

[2]Rockenstein E, Pham E, Micheal S, et al. Long-term therapeutical efficacy after cerebrolysin treatment interruption in a transgenic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J]. Alzheimer's and Dementia,2010,6(4):S556-S557.

[3]胡涛,刘晓岩,郭宏宝,等.三种中药活性部位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15(1):53-58.

[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S].WS1-(X-018-2001Z).

[5]梁毅,李红珂,林双峰,等.神昌注射液对谷氨酸诱导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0,17(1):23-25.

[6]Butterfield DA, Reed T, Shelley F, et al. Roles of amyloid β-peptide-associated oxidative stress and brain protein modification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J].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2007,43(5):658-677.

[7]Tapu M, Bicu D, Tapu F, et al. The efficacy of cerebrolysin in vascular dementia [J]. J Neuro Sci,2009,283(1-2):286.

脑蛋白水解物范文5

[关键词] 醒脑静;S-100β蛋白;脑复苏

[中图分类号] 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b)-030-02

Research of S-100 bet protein dynamic change and prognos after Xingnaojing cerebral resuscitation

HU Shaoqin,WU Weijuan,LI Suting

(1.Licheng Hospital of Zengche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Zengcheng 511300, China;2.The People's Hospital of Zengche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Zengcheng51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a blood serum S-100 bet protein levels change and prognosis relations after Xingnaojing resuscitation. Methods: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common treatment group, receive Xingnaoj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 obtained serum S-100β protein of the patients at admission time. Results: The S-100β serum value after stroke in common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100β serum value after stroke in Xingnaoji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mmon treatment group.Conclusion: Xingnaojing can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decrease S-100β serum concentration.

[Key words] Xingnaojing;S-100β;Cerebral resuscitation

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CPR)成功的标志,并非仅指心搏和呼吸的恢复, 最终目的和关键点在于脑复苏,如何评价CPR后脑损害的程度以及探索脑复苏的有效手段,至今仍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近来研究表明,脑损伤后早期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可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程度。许多作者在各种中枢神经疾病中已描述过S-100β蛋白浓度升高[1]。本实验以ELISA的方法测定血清S-100β蛋白的水平,观察醒脑静治疗后血清S-100β蛋白的水平变化情况,为临床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复苏提供依据,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曾进行过脑复苏成功的非神经源性心跳骤停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43~68岁,平均(58.3±13.4)岁;常规治疗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1+5.6)岁, 两组临床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45岁,均无肿瘤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史,无明显的心、肺、肝、肾等疾病。

1.2 方法

常规治疗组按《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进行标准心肺复苏术,予肾上腺素、阿托品、呼吸机通气、电除颤、胸外按压等,直至自主循环恢复。然后给予常规脑复苏治疗,头部置冰帽,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甲基泼尼松龙80 m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出现抽搐时用地西泮处理,醒脑静治疗组除标准心肺复苏术外,在上述常规脑复苏基础上,自主循环恢复后马上给予醒脑静40 ml加入液体250 ml静脉滴注,以后每天予醒脑静40 ml治疗(每次20 ml,每日2次,加入液体250 ml静脉滴注)。自主循环恢复后半小时、2、12 h取血标本,采用ELISA的方法测定血清S-100β蛋白的水平。分别于复苏后24、48、72 h进行Glasgow评分。并抽取正常对照组健康成年人血清检测S-100β蛋白的水平。

1.3心脏骤停和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判定标准

恢复自主心律及平均动脉压>80 mmHg维持10 min为复苏成功标志。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检验,组间采用t检验,使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取P

2 结果

2.1 脑复苏后患者不同时间血清S-100β蛋白的含量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与脑复苏常规治疗组相比,醒脑静治疗组各时间点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

2.2 各组Glasgow评分比较

常规治疗组与醒脑静治疗组Glasgow昏迷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S-100β蛋白是一种小分子酸性的钙离子结合蛋白,由a、b两个亚单组成的二聚体,分子量为Mr 21 000 Da,半衰期2 h,正常条件下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经过肾脏廓清。其中bb(S-100β)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中,S-100β的功能包括细胞生长,能量代谢和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清S-100β蛋白对评价颅脑损伤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含量变化与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密切相关,是一种可靠的颅脑损伤生化标志物。一般来说,S-100β蛋白血清水平越高,脑损害越严重[2]。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复苏后,受损的神经胶质细胞会释放S-100β蛋白入脑脊液,进而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入血[3]。因此,S-100β蛋白被认为是脑损伤后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在目前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主要采取综合疗法,在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时进行低温、脱水、冬眠、激素、高压氧治疗仍是脑复苏基本的治疗手段。其目的是降低脑细胞代谢,保护脑细胞;加强氧和能量供给;促进脑循环再流通,减轻脑水肿;纠正引起继发性脑损害的病理因素;补充脑细胞代谢营养物质。近几年在复苏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疗效,醒脑静注射液,系在中医古方安宫牛黄丸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静脉注射药物。主要成分为麝香、冰片、郁金、栀子。具有开窍醒脑、行气活血、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实验证明,麝香的有效成分麝香酮,其可减轻脑缺血大鼠超微结构损伤,改善神经功能评分[4]。栀子可清泻三焦之邪热,助君药清热解毒,起到凉血、行气、解毒的作用;石菖蒲、冰片合用可抑制脑外伤后脑内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减轻外伤性脑水肿,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5],郁金化痰开窍,行气活血,为化痰、开郁、通窍之要药。四药合用,同起开窍醒脑、安神定志、清热解毒、镇惊止痛、凉血行气之功。本实验采取醒脑静治疗脑复苏后的症状,起到了一定效果。

正常人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为0.2 μg/L,脑组织受损后, S-100β蛋白自细胞中溢出进入脑脊液,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再进入血清中,使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升高[6-7],本研究也发现脑复苏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笔者通过醒脑静治疗后发现醒脑静可改善患者症状,并能降低血清S-100β蛋白。可见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价CPR后脑损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指标。通过醒脑静对脑复苏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影响及预后的研究,评价其促进脑组织细胞修复,减少脑水肿的产生,提高脑功能的逆转、改善作用。从而对脑复苏的防治提供一个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方向,陈岩,陆晓培,等.脑卒中患者血S-100β蛋白表达及临床应用[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18(2):195-197.

[2]Sawauchi S,Taya K,Murakami S,et al.Serum S-100β protein and neurospecific enolose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J].No Shinkei Geka,2005,33(11):1073-1080.

[3]Beauddeux J,Dequcn L,Fogletti M.Pathophysiologic aspects of S-100β pretein;a new biological marder of brain pathology[J].Ann BolClin(paris),1999,57(3):261.

[4]梁辉,陈虎,高颖,等.麝香酮抗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2003,25(3):225-227.

[5]蒋红兰,匡忠生,李翎,等.石菖蒲冰片对神经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0(1):63-65.

[6]陈冰璞,王建.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J].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2009,3(6):138-140.

脑蛋白水解物范文6

临床病理研究发现AD患者的痴呆症状严重程度与脑组织中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数量呈正相关,而NFT的主要成分是过度磷酸化Tau蛋白,提示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与AD发病相关[1,2]。因此针对Tau蛋白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AD的理想途径。本文就Tau蛋白的生理学功能、磷酸化及其与AD的关系进行综述。

1 脑内Tau蛋白阳性区域分布与AD

神经元特殊形态的形成及维持主要依赖于神经元细胞骨架中微管的装配,Tau蛋白的作用就是通过提高微管的稳定性而实现,而AD患者脑内构成PHF的Tau蛋白与正常Tau蛋白有较大差异。Tau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海马、脑室周、嗅球、额叶及颞叶。有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au蛋白在8例AD患者和5例非痴呆老人脑海马、嗅球、脑室周围皮质等部位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从Tau蛋白阳性表达的区域分布看,海马、脑室周、嗅球受累严重,颞叶、额叶、顶叶次之,枕叶较少,提示AD患者记忆相关区域包括海马结构、颞叶受损严重,额叶、顶叶等感觉、运动中枢次之,而枕叶基本不受累[3]。研究还发现在老年猴海马、颞叶及额叶皮质神经元有自然发生的条块状、火焰或卷发样结构,老年猴海马、额叶及颞叶皮质的锥体神经元的胞浆中可粗而弯曲的嗜银纤维。有的聚集成团或奇特的三角形和袢形,并可见颗粒空泡变性及老年斑[4]。

2 Tau蛋白的生理学功能

Tau蛋白的主要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微管的形成。Tau蛋白结合的微管蛋白可作为微管组装早期的核心,进而促进其他微管蛋白在此核心上延伸聚集形成微管。二是保持微管的稳定性。在成人脑中Tau蛋白存在6种同工异构体。每个Tau蛋白的异构体都有靠近c-端的3或4个与微管结合的重复区,其中具有4个重复区的Tau蛋白(4R Tau),比只有3个重复区的Tau蛋白(3R Tau)与微管结合能力更强[5,6] 。

微管结构是动态变化的,其稳定性依赖于微管蛋白聚合和解聚的比率。Tau蛋白微管结合能力主要是由丝氨酸-苏氨酸指导的磷酸化来调节。这是Tau蛋白结合微管能力的最重要机制。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处于相当低的水平[6]。

3 Tau蛋白的异常修饰与AD

Tau蛋白的异常修饰是NFT的结构基础,因此,研究Tau蛋白的异常修饰对于理解AD的发病机制和开展相关治疗具有重要意义。Tau蛋白的异常修饰主要是通过磷酸化、糖基化或截断作用。异常磷酸化可能直接参与AD神经元PHF的形成和Tau蛋白生物学活性的丧失。异常糖基化可能通过维持PHF的螺旋结构而使其更为稳定[7]。

3.1 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

3.1.1 激活蛋白激酶 以往研究中发现,中枢神经系统Tau蛋白(含441个氨基酸)含有79个磷酸化位点,而外周神经系统Tau蛋白的磷酸化位点则远远大于这个数。根据蛋白激酶催化磷酸化反应序列的特点可将这些磷酸化位点分为两个类型:一类为脯氨酸蛋白激酶,主要为糖原合成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周期蛋白依赖件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5,cdk5)、丝裂原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等;一类为非脯氨酸蛋白激酶,主要为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2(CaMK2)、酪氨酸激酶-1(CK-1)、酪氨酸激酶-2(CK-2)等[8,9]。其中,GSK-3β和cdk5被认为是脑内调节Tau蛋白磷酸化的最重要的蛋白激酶,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GSK-3β在AD脑中含量升高并主要集中于NFT中。GSK-3β在许多磷酸化位点使Tau蛋白磷酸化。据报道[10]:锂可使GSK-3β直接作用位点丝氨酸202(Ser202)、Ser396/404磷酸化减少(P

Cdk-5是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家族中的一员。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学习和记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hen等[12]最近研究了人参皂苷对皮质神经细胞中纤维状Aβ25-35诱导的Tau磷酸化的作用。研究表明在Cdk-5途径中钙离子、钙蛋白酶、p25对Aβ25-35诱导的过磷酸化起到重要作用,钙离子、钙蛋白酶、p25活性的升高导致NFTrs的形成。是p35通过钙蛋白酶降解的产物,在体内的降解速度比p35慢且cdk-5/p25可引起比cdk-5/p35更为广泛的磷酸化效应[13],同时研究发现增加cdk-5/p25活性可引起微管丢失和神经元变性。这些研究提示cdk-5/p25在AD发病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3.1.2 制蛋白磷酸酯酶 AD脑中蛋白磷酸酯酶的活性降。乳动物中丝/苏氨酸磷酸酯酶有5种,即PP-1、PP2A、PP2B、PP2C、PP5。研究表明仅PP1、P2A、PP2B能够对非正常过磷酸化的Tau去磷酸化[14]。PP2C只能够促使在体外被冈田酸(oka-daic acid,OKA,蛋白磷酸酶抑制剂)磷酸化的Tau去磷酸化,不能使来源于AD脑组织中的过磷酸化的Tau去磷酸化。PP5是发现较晚的一种磷酸酶,主要在脑神经元内高表达,其功能同样是能够对非正常过磷酸化的Tau去磷酸化,体外实验及细胞培养证实它可以有效使Tau蛋白的多个位点去磷酸化,表明该磷酸酶能在控制Tau的磷酸化水平上发挥重要作用[15,16]。

磷酸酯酶中PP2A、PP2B在抑制Tau蛋白过磷酸化方面起关键作用,特别PP2A活性最强。Liang等[16]究表明PP2A是对大多数磷酸化位点起作用的磷酸酶,下调PP2A可以使Tau过磷酸化并发生聚集。Xu等[17]对PP2A调节亚基Balpha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结合Tau蛋白的去磷酸化实验,分析了PP2A突变对其介导的Tau磷酸化的影响。此外PP2B是脑组织中含量最高的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其活性依赖于Ca2+和钙调蛋白。PP2B在脑中与NFT共定位,PP2B活性的下降能够导致Tau蛋白在多个AD特征性位点的异常磷酸化,尽而形成NFT。因而,PP2B活性的缺陷与AD的发生密切相关。PP2B活性缺陷导致的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具有可逆性,PP2B激活剂有望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3.2 Tau蛋白的异常糖基化

最近研究发现,人脑中Tau蛋白除了能被磷酸化修饰之外,还能被O-GlcNAc糖基化所修饰,而且Tau蛋白的O-GlcNAc糖基化可以反过来调节Tau蛋白的磷酸化[18]。Tau蛋白在正常人脑中是O-GlcNAc多位点修饰,但当Tau过磷酸化时,其异常糖基化位点主要发生在天门冬氨酸残基的N-连接和苏氨酸残基的O-连接,也有发生在甘露糖的N-连接及乙酰氨基葡萄糖的O-连接。由特异糖基转移酶催化甘露糖、半乳糖、唾液酸等糖基连接于Tau蛋白形成O-苷键和N-苷键,生成的糖基可被特异糖苷酶水解除去。

Tau 蛋白O-GlcNAc糖基化下调能引起或促进Tau蛋白的异常过度磷酸化。已知,O-GlcNAc糖基化受到两种酶的调节,即OGT和0-GlcNAcase,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将O-GlcNAc连附在细胞核和细胞质蛋白上或是将其从细胞核和细胞质蛋白上裂解下来,这两种酶与调节蛋白质磷酸化状态的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酯酶相类似。研究显示饥饿处理后Tau蛋白O-GlcNAc糖基化水平降低引起了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而恢复喂食后Tau蛋白的O-GlcNAc糖基化水平回升到正常,同时其磷酸化水平下降[19]。另有研究发现[20],甲状腺激素异常导致体内葡萄糖水平及代谢下降,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低大鼠大脑皮层Tau蛋白上O-GlcNAc糖基化水平下降,使得磷酸化水平升高,最后出现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状态。但单纯去糖基化并不引起PHF-Tau蛋白功能的明显改变,然而,去糖基化再去磷酸化则引起Tau蛋白从PHF的游离量比单纯去磷酸化显著增高,并增强去磷酸化对PHF-Tau蛋白生物学活性的恢复。因此,糖基化作用可能通过维持PHF的螺旋性而增加其稳定性。

3.3 Tau蛋白的截断

Tau蛋白的截断作用(truncation),是指Tau蛋白N端或C端被酶切除而使其分子变短的过程。体外实验显示:截断后的Tau蛋白容易形成二聚体,并失去生物学活性。Tau蛋白的截断作用还参与小脑颗粒细胞的凋亡过程。Watanabe等[21]对AD患者尸检发现。Tau堡白C端的截断导致了细胞内包含体如NFT的形成。在AD患者脑NFT中存在谷氨酸391(E391)和天冬氨酸421(D421)位点被截断的Tau片段,并且确定D421位点截断的Tau片段由半胱氨酸酶切割所产生。

4 展望

总之,Tau蛋白在Tau蛋白病发病的不同时期均发挥重要作用。其异常磷酸化导致轴突运输缺陷,突触丢失和神经炎症为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早期信号。而Tau蛋白缠结可能是晚期病变的表现,使正常细胞功能丧失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Tau蛋白缠结还可使许多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被屏蔽,进而加重神经功能损伤[22]。

尽管对Tau蛋白介导退行性神经病变的具体因果关系以及和其他逆行性事件如AB介导的细胞毒性、氧化应激之间的联系尚未阐明,但是已经证明抑制神经元或胶质细胞Tau蛋白的聚集可以有效阻止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生发展。可以这样认为,对Tau蛋白研究的越透彻,越有助于理解退行性神经病变,同时有助于该类疾病的治疗。所以针对Tau蛋白的代谢和功能作为药物靶点对退行性神经病变的针对性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广献

[1]Busciglio, J., Lorenzo, A., Yeh, J. and Yankner, B. A. (1995). beta-amyloidbrils induce Tau phosphorylation and loss of microtubule binding. Neuron 14, 879-888.

[2]Caceres, A. and Kosik, K. S. (1990). Inhibition of neurite polarity by Tau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in primary cerebellar neurons. Nature 343, 461-463

[3]Cleveland, D. W., Hwo, S. Y. and Kirschner, M. W. (1977).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puri?ed Tau factor and the role of Tau in microtubule assembly. J. Mol. Biol. 116, 227-247.

[4]隋承光,任常山.Alzheimer微管相关蛋白Tau在猴脑中的分布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5(25):584-586.

[5]Perez M,Santa-Maria I, Tortosa E, et al.(2007). The role of the VQIVYK peptide intall protein phosphorylation.J Neuro chem 103, 1447-60.

[6]Liu Y,Liu F,Iqbal K,et al (2008).Decreased glucose transporters correlate to abnormal hypetphoephorylation of Tau in Alzheimer disease.FEBS Lett 582,359-64.

[7]王建枝,Grundke I,Iqbal K.磷酸酶和糖苷酶对A1zheimer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作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4):205.208.

[8]Alvarez A, Munoz JP, Maccioni RB (2001) A Cdk5-p35 stable complex is involved in the beta-amyloid-induced deregulation of Cdk5 activity in hippocampal neurons. Exp Cell Res 264:266-274.

[9]Koh SH, Noh MY, Kim SH (2008) Amyloid-beta-induced neurotoxicity is reduced by inhibition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rain Res 1188, 254-262.

[10]Hong, M., Chen, D.C.R., Klein, P.S., Lee, V.M.-Y., (1997). Lithium reduces Tau phosphorylation by inhibition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J. Biol. Chem. 40, 25326-25332

[11] Li X, Lu F, Tian Q, Yang Y, Wang Q, Wang JZ (2006) Activation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induces Alzheimer-like Tau hyperphosphorylation in rat hippocampus slices in culture. J Neural Transm 113, 93102

[12]Chen X, Huang T, Zhang J et al (2008) Involvement of calpain and p25 of CDK5 pathway in ginsenoside Rb1's attenuation of beta-amyloid peptide25-35-induced Tau hyperphosphorylation in cortical neurons. Brain Res 12, 99-106.

[13]Zhou J, Wang H, Feng Y et al (2010)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cdk5/p25 in N2a cells leads to hyperphosphorylation and impaired axonal transport of neurofilament proteins. Life Sci 86:532-537.

[14]Gong CX, Singh TJ, Grundke-Iqbal I, et a1(1994).DephosphoryIation of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 by protein phosphatase 5 . J Neuro chem. 62 , 803-806.

[15]Widau RC, Jin YJ, Dixon SA Y et al (2010) Protein Phosphatase 2A (PP2A) Holoenzymes Regulate 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 in Ceramide-induced Anoikis. J. Biol. Chem 285, 13827 - 13838.

[16]Ling Z,Liu F,Iqbal K,et a1(2008).Decrease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ccumulation and hyperphosphorylation of Tau in Down syndrome.J Alzheimers Dis 3, 295-302.

[17]Xu Y, Chen Y, Zhang P, et a1(2008). Stucture of a protein phos phatase 2A holoenzyme:insights Into B55-mediated Tau dephosphorylalion.Mol Cell 3l, 873-885.

[18]Love DC, Ghosh S, Mondoux MA, et a1(2010). Dynamic O-GlcNAc cycling at promoters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genes regulating longevity, stress, and immunity. PNAS 107, 7413 - 7418.

[19]石俊,李旭,卢芬,等.饥饿对小鼠脑中Tau蛋白磷酸化和0-G1cNAc糖基化的影响[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33(7):647-652

[20]扬雁,胡蜀红,许三鹏,等.甲状腺功能异常大鼠大脑皮层A1zheimer病样Tau蛋白常修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6(3):289―292.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