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标为话题的作文范例6篇

以目标为话题的作文

以目标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摘 要】本文通过话题作文拟题方法介绍,教会学生根据所给的话题快速拟出新颖、别致简洁、醒目而又富有文采的标题进而展开写作训练。

【关键词】拟题方法;探索;靓丽

能否根据话题作文题目的要求拟出让人耳目一新、怦然心动的文题,是写好话题作文很重要、很关键的一个起始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眉眼盈盈”能给人们清新脱俗之感,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而时下,在中考、高考作文中,话题做题甚为流行,它给考生留下了更多自由发挥、多角度思考、自主行文、勇于创新的空间。那么,怎样才能在考场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拟出好的标题往往是考生难以把握住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是否有法可循呢?我在平常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其总结如下:

1. 修辞法 拟题时灵活巧妙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会使标题熠熠生辉,为文章添加情趣美,如此喻:《让微笑像花儿一样绽放》(以“真情”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以“环保”为话题)。对偶:《一头白发,满山青葱》(以“环保”为话题);《草青于春,叶落于秋》(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借代:《黑白债》(以“爱”为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以“关注生活”为话题)。拟人:《新型电脑的自述》(以“网络”为话题);《谢谢你,小失误》(以“小和大”为话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夸张、设问、反问、对比、双关、顶真、反语、通感等多种修辞方法来拟标题,都能使文题生动鲜明、形象贴切。

2. 前后添加因素法 进行扩展,此法宜用于话题作文,即在所给的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如以“瞬间”为话题,可拟为“精彩的瞬间、触动心灵的瞬间……”,“瞬间的感悟、瞬间的震撼……”。这种方法可使所给的话题由大化小,由概括到具体,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3. 设置悬念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异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求。让文题具有悬念美:(1)可以一反常态,从反差上制造悬念,如《十七岁,老朽了!》;(2)可以小题大作,运用错觉制造悬念,如《破不了的“案”》;(3)可以用设问制造悬念,如《明天我们在那里居住?》(以“环保”为话题);(4)也可以巧妙地运用留白,即留出艺术空白读者去独立思考、想象与填补,如《谁的眼泪在飞》(以“网络与生活”为话题)。

4. 引用、化用法 指引用或化用歌词、诗句、谚语、联语、俗语、座右铭、格言、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题的题目,如《千年等一回》、《愁云惨淡万里凝》(以“考试”为话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年之计在于今”、《感情诚可贵,真理价更高》(化用裴多菲的诗句)、《怎一个情字了得》(化用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词句)。这些标题或文采飞扬,或贴近生活,使人喜闻乐见,让人倍感亲切。因此,引用或化用这些诗句,可以使文题新颖别致,诗意丰蕴,引人入胜,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

5. 善于在标题中融入自己的生活感悟 如标题《笑对人生》、《那次,我把握住了自己》、《打开青春的天窗》、《座位的悲哀》等,都是以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感悟来命题的。文题感中有思、思中有悟,既反映了考生对生活的积累,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因而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6. 妙用符号法 巧用数字、公式、标点符号拟题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金钱≠幸福”、“减负?别逗了!”、“幻想·理想·空想”、“7-1=0”(以“诚信”为话题)、“1+1>2”(以“团结”为话题)。巧用数字、公式、标点符号来设计文题,往往能准确地概括文章内容,简练精当,并且形式新颖,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

7. 中外结合法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音译一些人们熟悉的外文短语或句子作为题目。如搞笑课堂One and Two (以“生活”为话题)、“Come on,给我感觉”(以“幸福为话题”)、“Internet ,my love”(以“电脑”为话题)。这种标题,具有幽默色彩,往往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以目标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标签等级;大众分类法;社会化标注;话题结构;知乎

中图分类号: G25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81

Evaluation of a Socially Constructed Tag Hierarchy: A Case Study of Zhihu Topic Structure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valuate a socially constructed Web classification, the Zhihu topic hierarchy. We sampled four discipline hierarchies (philosophy, physics, sociology, and literature) and compared them with the equivalent sections of CLC and LCC using quantitative measures (topic overlap) and qualitative measures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rdering of classes, equivalence, hierarchical and related relations, and the naming of classes). The socially constructed topic hierarchy has very small overlap with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schemes, contains large number of classes, and relationships seem to be valid regionally but messy as a whole. The topic hierarchy is not a rigid classification, but rather a classification on top and sorted tags at the bottom. It reflects the needs of users and may provide insights to organizing user generated knowledge resources.

Key words tag hierarchy; Folksonomy; social tagging; topic hierarchy; Zhihu

1 引言

分类法是信息组织的重要方法之一,从传统的图书分类法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国会法》),到网页分类目录如Yahoo Directory2和Open Directory Project3,都提供针对信息资源的系统性的整序。学科分类法多采用等级树状结构,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的优点[1]。而随着Web 2.0的发展,社会化标注(social tagging)和大众分类法(Folksonomy)为组织用户生成内容(UGC)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2]。然而,传统分类法编制困难、更新周期长,大众分类法则缺乏等级结构和词汇控制,对于检索和浏览的支持较为有限,都不是组织网络资源的理想工具。如贾君枝[3]提出可以将大众分类法与受控词表相结合;朱烨[4]提出可以利用大众的智慧,社会化构建分类法,国外有研究尝试将构建分类法的任务“众包”给用户[5]。但如何开展社会化构建,构建出的分类体系评价如何,都尚不明确,也没有社会化协同构建分类法的成熟系统或平台。

知乎是国内主要的社会化问答平台之一。知乎允许提问者对问题进行标签标注(即“话题”),用户可以按话题浏览问题和答案。截至2015年3月,知乎已拥有1700万注册用户,累计产生十多万个话题,包含350万个问题。除了对问题和答案进行标注外,知乎还允许部分用户对话题之间的等同关系(话题别名)和等级关系(父话题、子话题)进行编辑;用户参与公共编辑,要求有 5 个以上获得 5 票赞同的回答4。通过社会化方式构建标签等级,知乎形成了具有6个一级话题、111个二级话题、最深超过10级的话题结构。

本研究以知乎话题结构为例,选择其中与学科分类法共有的4个话题(哲学、物理学、社会学、文学),对社会化协同构建的分类体系进行评价,探讨社会化协同构建分类法的改进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网络资源分类组织

针对网络资源产生的网络分类法在Web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Yahoo Directory在搜索引擎出现之前相当长时间内充当着Web门户的角色。网络信息分类组织具有较高的动态化,同时常突破传统的逻辑列类,分类表适用的语词具有通用性,注重实用性和易用性。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分类系统大多存在体系不统一,类目排列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差的问题[6]。王知津等[7]提出网络资源分类可以采用多维的分类体系,控制类目级别和层次并与主题词表的结合。

随着网络资源特别是Web 2.0资源的增加,集中管理的网络分类法逐渐不能适应资源增长的需要,因此,以社会化标注和大众分类法为代表的Web 2.0信息资源组织方式逐渐替代了以Yahoo为代表的等级分类体系。国内有学者对豆瓣网图书标签进行了评价研究,指出大众标注的标签数量分布不等,系统对标签的管理松散,缺乏词形控制,存在标注错误、标签意义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了对同义词进行控制,用户标注倡议,明确标签意义,优化系统推荐,完善标签管理功能,逐渐形成标注规则和模式等改进大众标注的若干建议[8]。但如何有效地在大众标签中进行等同、等级、相关等词间关系的标注和控制,由资源的创建者、使用者来进行资源的组织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组织思路在系统和机制层面如何实现,仍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2.2 社会化标签与词表

作为Web 2.0信息组织核心方法之一的社会化标注(social tagging),允许用户对信息资源通过标签(Tags)进行标引,由此形成大众分类法(Folksonomy),是对基于传统受控词表的信息组织方式的有益补充[2,9]。然而,大众分类法缺乏词汇控制,概念与标签并非一一对应,标签结构扁平,缺乏等级关系,用户对资源的浏览和检索方式受到很大局限。如标签系统支持的浏览方式包括:(1)浏览某个标签的所有资源;(2)浏览高频标签列表;(3)浏览与当前用户标签重合度较高的标签列表。因此,Heymann P希望能够从无结构的标签中自动构建出等级结构[10]。但自动构建词表的方法(如LDA主题模型算法、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创建的词表质量并不高[5],仅能作为人工标注的辅助工具。

用户主导的信息组织,是Web 2.0信息组织的主要思路之一。如Quintareli E[11]提出在标签的基础上,允许用户标记标签之间的等级关系、标签所属分面;Hamasaki等[12]提出了标签的属性等,并开发了实验系统;Bragg J等[5]提出通过“众包”方式,结合人工与自动方法,共同构建词表。每个用户只需少量智力劳动,然后由自动方法将编辑的结果汇总形成完整的体系结构。

王爽[13]、尚加宁[14]等尝试通过改进用户的标注方式,来提升自动方法构建标签等级关系的质量,如要求用户在给资源进行标注时,同时标注该资源的上位概念,以“标签1―标签2”的形式进行标注,其中“标签1”是对该资源的描述,“标签2”是“标签1”的上位概念。自动方法结合用户提供的上下位关系来构建标签等级结构。实验表明此方法构建的等级结构比直接自动构建的标签等级结构质量更高,但标签的丰富性和深度受到制约。

2.3 分类法评价

一般而言,对于传统分类法的评价研究一般从类目结构分布、类目设置特点如编制原则、体系结构、具体类目(类号、类名、注释、入口词表等)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也有学者尝试从类目数量、类目质量(交替度、参照度清晰度)等定量角度对《中图法》和《科图法》进行评价研究[15]。对于大众标签等级结构的评价,可采用标签等级质量和错误率两个指标:其中,标签等级质量与多个相关领域的专家词表进行对比,其重合度与专家词表间的重合度作为等级质量的依据;错误率包含标签重复、上下位关系缺失和错误三种[13]。有研究标明,通过人工与自动方式构建的领域的词表,平均错误率(包含类目重复、上下位关系缺失和上下位关系错误)约为20%,也即大部分(80%)上下位关系是正确可用的[5]。Soloskinnsbakk G等[16]通过自动方法在标签之间建立浅结构来评价大众分类法和本体的质量。本研究借鉴传统分类法的定性评价方式,也参考类目数量、重合度、关系质量等指标,对社会化方式构建的知乎标签等级结构进行综合评价。

3 研究方法

作为社会化问答知识社区,就内容特征而言,知乎话题的等级结构与传统的文献分类法应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用于组织知识资源。但由于其内容的大众化特点,并非所有话题标签都在学科分类法中有所对应,因此,选取4个学科及其子话题结构,与传统学科分类法较有代表性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以下简称《中图法》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以下简称《国会法》)与之进行比较评价。

3.1 数据采集

在话题/类目的选择上,按照兼顾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思路,从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四个基本门类选取哲学、物理学、社会学、文学4个相对独立的话题等级即主题领域。使用网络爬虫程序加载和抓取知乎话题的完整话题结构页,并对话题(即主题标签)按等级进行统计(见表1)。

3.2 数据分析

由于知乎话题结构树较深,上述四个学科的抽样达到7-10级,因此,只选取知乎4个话题的完整话题结构的前3级话题分别与《中图法》、《国会法》相应类目/主题的前3级类目/主题进行对比,综合展开定量、定性的评估比较。定量指标为知乎4个话题结构与《中图法》、《国会法》类目的重合度;定性的指标借鉴传统分类法评估从划分标准和引用次序、上下级关系、同位类的排列、横向关系的揭示处理、话题名5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4 结果

4.1 知乎话题的设置情况

四个知乎话题等级中,类目层级最深达到10层。图1展示了四个学科话题各层级的类目数量分布情况。

其中,“哲学”话题结构包含9个等级共148个不重复话题,其中121个(81.8%)话题仅出现1次,其余27个话题共出现78次。“物理学”话题的结构包含10个等级共240个不重复话题,其中有204个(85%)话题仅出现1次,其余36个话题共出现97次。“社会学”话题的结构包含7个等级共113个不重复话题,其中有82个(72.6%)话题仅出现1次,其余31个共出现67次。“文学”话题的结构包含10个等级共536个不重复话题,其中有306个(57%)话题仅出现1次,其余230个话题共出现889次。

四个话题中,“文学”话题子类的重复率最高,每个重复反映的子类平均出现3.9次。

4.2 知乎、《中图法》与《国会法》对比评价

4.2.1 哲学

从内容看,《中图法》第5版与知乎“哲学”话题

相对应的类目范围包含:“B-4 哲学教育与普及”、“B0 哲学理论”、“B1 世界哲学”、“B2 中国哲学”、“B3 亚洲哲学”、“B4 非洲哲学”、“B5 欧洲哲学”、“B6 大洋洲哲学”和“B7 美洲哲学”。类目体系先按从一般到具体,再按先地域后时间的顺序展开。

《国会法》中与知乎“哲学”话题相对应的范围为基本大类“B Philosophy, Psychology”下的二级类目“B1-5802 Philosophy”。该类以下,《国会法》将与对应类目相关的主题按从一般到具体的顺序组成松散的体系结构(《国会法》在其他 3个学科大类以下的主题结构也具有类似的特征)。有关主题体系先从文献的载体类型等形式标准划分到特殊主题,再按先时间后地域再时间的逻辑展开。

知乎“哲学”话题下有18个二级子话题,其中有1个(6%)二级子话题与《中图法》“哲学”类下三级类目相同,1个(6%)二级子话题与《国会法》“哲学”类下二级主题相同;有26个三级子话题,其中有1个(4%)三级子话题与《中图法》“哲学”类下三级类目相同,1个(4%)三级子话题与《中图法》“哲学”类下二级类目相同,有2个(8%)三级子话题与《国会法》“哲学”类下三级主题相同。针对“哲学”在三个分类体系中的对比评价见表2。

知乎“哲学”话题的话题结构整体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和引用次序,仅在局部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如三级话题“唯物主义(Materialism)”和“唯心主义(Idealism)”,但是,可见明确划分标准的各局部话题结构都是日常同现率较高的主题,所以,这不能反映用户较明确、系统的分类意识;由于仅在很少量的局部可见明确的划分标准,加之整个话题结构表现为

用户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创建的话题的累积,所以,更不可见可归纳的引用次序;部分上下级话题间的关系不规范,如二级话题“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应为数学、语言学的相应子类,“哲学流派”下有三级话题“古代哲学”;由于以上划分标准、引用次序、上下级话题关系的不规范,以及同级话题创建的本身也缺乏协调,导致同级话题的排列也不遵循特定的顺序,仅是按加入同一父话题的时间先后序列;横向关系的处理在此表现为重复反映,在用于对比的二三级话题中有1处,即三级话题“真理论(Theory of Truth)”同为“形而上学”和“逻辑哲学论”的子话题,反映的横向关系类似传统图书分类法的“参照”;与前两部严谨的分类法规范统一的类目和主题名不同,知乎“哲学”话题下的子话题名称更为具体、自由,如二级话题“哲学入门”、三级话题“心物关系”。

4.2.2 物理学

《中图法》第5版“O4 物理学”属基础科学类目,是基本大类“O 数理科学和化学”的子类,下设19个二级子类和75个三级子类,类目展开按研究对象的性质,依据从总到分,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

在《国会法》中,“QC1-999 Physics”为基本大类“Q Science”下的二级类目。其下级主题体系按照从文献的载体类型、哲学和方法论等形式标准和一般标准到原子、声、热、光、电磁等具体研究主题的顺序展开。

知乎“物理学”话题下有32个二级子话题,其中有7个(22%)二级子话题与《中图法》“物理学”类下二级类目相同,有8个(25%)二级子话题与《国会法》“物理学”类下二级主题相同,有7个(22%)二级子话题与《中图法》“物理学”类下三级类目相同,有7个(22%)二级子话题与《国会法》“物理学”类下三级类目相同;有62个三级子话题,其中有4个(6%)三级子话题与《中图法》“物理学”类下三级类目相同,有9个(15%)三级子话题与《国会法》“物理学”类下三级主题相同。得出“物理学”在三个分类体系中的对比评价(见表3)。

知乎“物理学”话题的话题结构整体仍然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仅在有限的局部可见明确的划分标准,如二级话题“相对论”下设两个子话题“唯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可见明确划分标准的局部话题结构仍然都是日常同现率较高、大众熟知的划分,同样不能反映用户较明确、系统的分类意识;整个话题结构仍无可归纳的引用次序;相对于“哲学”话题,“物理学”的话题结构中父子话题间的上下级关系相对规范,没有子话题从属不当的现象;同级子话题同样是按加入同一父话题的时间先后序列;横向关系的处理在此未体现;与《中图法》、《国会法》规范、全面的类目和主题不同,知乎“物理学”话题下的子话题更多地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如二级话题“物理学家”下仅有7个子话题: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霍金是物理学史上最为杰出者,为大众所熟知;钱学森在中国网民中声明卓著;而其余两位尤其尼古拉・特斯拉则因其传奇神秘的经历而被广泛讨论。

4.2.3 社会学

《中图法》第5版“C91 社会学”是基本大类“C 社会科学总论”的子类,下设6个二级子类和28个三级子类,类目展开按研究对象的性质,依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的方式。

《国会法》中与知乎“社会学”话题相对应的类目大致为基本大类“H Social sciences”下的二级类目“HM401-1281 Sociology”,主题体系大致按从一般到特殊、由抽象到具体的顺序展开。

知乎“社会学”下有28个二级子话题,没有二级子话题与《中图法》“社会学”下二级类目相同,有2个(7%)二级子话题与《国会法》“社会学”下二级主题相同;有33个三级子话题,没有与《中图法》和《国会法》相同的话题。“社会学”在三个分类体系中的对比评价(见表4)。

知乎“社会学”话题的结构混乱无序,不可见任何明确的划分标准和引用次序;相对于前两个话题,“社会学”的话题结构中父子话题间的上下级关系更加不规范,如二级话题“民族主义”下设子话题“愤青”,“社会心理学”下有“生物理论”;同级子话题按加入同一父话题的时间先后序列,部分话题在内容范围上存在交叉,如“公益组织”下的子话题“Teach For China”、“榕树根公益项目”两个话题与“慈善机构”、“公益基金会”两个话题间,以及“慈善机构”、“公益基金会”相互之间都存在交叉;横向关系的处理有2处,一处为话题的同级别重复反映,即“ Teach For China”同属于“公益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另一处为话题的跨级别重复反映,即“种族主义”既是二级子话题又是二级话题“社会问题”的子话题;知乎“社会学”话题下的子话题更多地具有世俗化的特点,相对于哲学、物理学、文学来说,社会学的内容更不为大众所熟知。因此,知乎“社会学”话题下的子话题很多与“社会”“社会问题”相关,如“老龄化”“留守儿童”等。

4.2.4 文学

《中图法》第5版中,“I 文学”为基本大类,下设“I0 文学理论”“I1 世界文学”“I2 中国文学”“I3/7 各国文学”4个二级子类和47个三级子类(含15个专类复分表类目),类目展开按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体裁的方式。

《国会法》中与知乎“文学”话题对应的类目大致为基本大类“P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下的二级类目“PN Literature”,该类下包含19个二级子主题和68个三级子主题。类目展开的模式与《中图法》类似。

知乎“文学”下有37个二级子话题,其中有2个(5%)二级子话题与《中图法》“文学”下二级类目相同,有10个(27%)二级子话题与《国会法》“文学”下二级主题相同,有3个(8%)二级子话题与《中图法》“文学”下三级类目相同,有1个(3%)二级子话题与《国会法》“文学”下三级主题相同;有111个三级子话题,其中有3个(3%)三级子话题与《中图法》“文学”下三级类目相同,有2个(2%)三级子话题与《国会法》“文学”下三级主题相同,有1个三级子话题与《中图法》“文学”下二级类目相同,有1个三级子话题与《国会法》“文学”下二级主题相同。针对“文学”在三个分类体系中的对比评价(见表5)。

知乎“文学”话题的结构整体仍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仅在有限的局部可见明确的划分标准,如二级话题“文学史”下设两个子话题“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可见明确划分标准的局部话题结构属大众熟知的划分,同样不能反映用户较明确、系统的分类意识;整个话题结构仍无可归纳的引用次序;话题结构中存在子话题从属不当的现象,如“古代文学”下设“古籍”;同级子话题同样是按加入同一父话题的时间先后序列;横向关系的处理方面,存在多处话题的同级别重复反映和跨级别重复反映;知乎“文学”话题下的子话题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化特色,如“新诗”“伤痕文学”等。

4.3 知乎话题结构的评价

知乎的话题结构式社会化方法构建标签等级的一个案例,借助用户力量以等级体系组织和显示话题关系,由用户创建话题并采用社会化的方式构建话题结构。

(1)相对于传统的文献分类法,采用社会化方式构建的知乎话题结构不完整。《中图法》和《国会法》两部等级列举式分类法采用尽量列举的编制方式,类目体系可以基本涵盖有关领域的全部文献;相比较而言,知乎的话题结构远未穷尽有关话题(主题)的外延,但其中包含的子话题更多地反映了用户本身的关注热点。从使用目的来看,两者分别能够适应类分文献和专注用户兴趣的需要,但知乎不完整的话题结构使用户不能对有关话题作全面把握和了解。

(2)从知乎选取的4个话题的结构来看,虽然管理者最初试图以等级结构体系组织和显示用户创建的话题(事物主题),从形式上讲,话题间的关系也是以等级体系显示的,但这种设定和经用户社会化构建过程形成的话题结构最终呈现的实际仍是事物主题网状联系的自然分布特征。4个话题的话题结构中有部分话题重复反映率高达40%,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揭示话题内部的横向多元关系是有益的;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等级关系的混乱和话题结构的臃肿。

(3)虽然4个话题的子话题是以等级体系显示的,但子话题具有类目特征的很少,更多地是反映了用户的关注和兴趣。即使仅考察4个话题的话题结构的第1次划分即二级话题,具有显著类目特征的话题也极少。有必要说明,由于物理学本身的自然科学属性,在传统文献分类法中,该类目所作的类目划分多按研究对象进行,因而在传统文献分类法中该类的子类名称就较多地表现为主题。因而相对于其它3个话题,该话题的子话题与《中图法》和《国会法》有较高的重复率。由于等级结构必然体现上下位类的属分关系,知乎话题较少类目特征的子话题进一步削弱了话题结构本身的体系揭示功能,进而更容易导致用户使用时逻辑的混乱。

(4)从话题结构的整体来看,话题结构中每一级话题的展开几乎都没有仅使用一个标准而是不同划分标准的主题并存,有的主题没有互相排斥,存在交叉现象,如“社会学”2级话题中“社会阶层”与“社会地位”“社会结构”,文学2级话题中“中国文学”与“汉语言文学”,“文学创作”与“写作”;对4个话题结构从上到下进行遍历,发现在结构体系展开的过程中,也不可见成规律的引用次序;在同位类排列方面,由于每一级话题的展开表现为不同划分标准的杂糅,同位类的排列也不可见明显的排序依据。

5 结论与讨论

知乎以等级结构体系组织和显示话题及其关系,交由用户创建话题、进行话题结构的社会化构建,最终得到的话题等级呈现出数量大、局部有逻辑、全局无规律的特点,存在划分及排序不一致,话题名称较随意等问题。社会化构建的知乎话题等级,并非严格的分类体系,而是话题分类与主题标签结合的一种形态,不具备系统性、逻辑性,但交由用户构建、体现用户保证原则,对于用户生成知识资源的组织有借鉴意义。对于社会化构建的编制方式,用户在创建话题和构建话题结构时,基于主题局部逻辑,但全体用户最终构建出多维、充分揭示的完整等级,Web2.0优势便得以显现。与一般标签系统的使用不同[17],知乎话题结构是基于主题的,几乎没有用于其他任务,如标记拥有者、用于个人参考和用于任务协调的标签。

对于知乎类社会化构建的标签等级的改进,可使用浅结构加标签云的知识组织模式:允许浅层类目(如3-6级[6]),深层则采用标签云等灵活、丰富的各种表现形式。深层的分类体系适合传统各专业领域,越深的类目结构越会限制话题(主题)的网状联系,对于社会化构建的编制方式和大众使用不太适用,因此,不建议深层主题使用等级结构体系的组织和显示方式。传统文献分类法在反映最新主题方面虽不及时,但其上级类作为对主题内容的初步划分,类目之间更加独立和稳定,是可以参考的,在顶层采用类目结构作基本范畴划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主题网状联系的限制。

总体来看,知乎参与话题结构社会化构建的用户是缺乏按分类思维组织等级体系的明确意识的。在无意识的协同过程中,用户的标注行为与信息组织结果之间的关系如何,用户本身的特点如社会资本等对标注行为是否有影响[18],信息行为呈现怎样的特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康桂英.分类法与主题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揭示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1999(3):284-287.

[2] Macgregor G,Mcculloch E.Collaborative Tagging as a Knowledge Organisation and Resource Discovery Tool[J].Library Review,2006,55(5):291-300.

[3] 贾君枝.分众分类法与受控词表的结合研究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5):96-101.

[4] 朱烨.基于窄分众分类法构建学科网摘门户初探[J].图书情报知识,2007(1):74-78.

[5] Bragg J,Mausam S.,Weld D.Crowdsourcing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 for Taxonomy Cre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the First AAAI Conference on Human Computation and Crowdsourcing,2013.

[6] 陈树年.网络信息分类法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3):54-57.

[7] 王知津,肖洪.网络信息组织对传统信息组织的借鉴[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4):2-7.

[8] 羌丽,张学莲,侯汉清.图书大众标注评介――以豆瓣网为例[J].图书馆杂志,2009(2):21-26.

[9] Kiu C-C,Tsui E.TaxoFolk:A hybrid taxonomyCfolksonomy structure for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and navigation[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1,38(5):6049-6058.

[10] Heymann,P.,Garcia-Molina,H.Collaborative creation of communal hierarchical taxonomies in social tagging systems[EB/OL].[2016-04-30].http://ilpubs.stanford.edu:8090/775/1/2006-10.pdf.

[11] Quintarelli E,Resmini A,Rosati L.Information architecture:Facetag:Integrating bottom-up and top-down classification in a social tagging system[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3(5):10-15.

[12] Hamasaki M,Goto M,Takeda H.Social Infobox:collaborativ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by social property tagging[C]. Proceedings of the ACM 2011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ACM,2011.

[13] Almoqhim F,Millard D,Shadbolt N.An Approach to Building High-Quality Tag Hierarchies from Crowdsourced Taxonomic Tag Pairs[M].JATOWT A,LIM E-P,DING Y,et al.Social Informatics.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3:129-138.

[14] 王爽,徐行.基于用户分类标签建立结构性的大众分类法[J].图书馆学研究,2011(5):73-76.

[15] 尚加宁,韩露盈.图书分类法性能的定量测评初探[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5):356-358.

[16] Solskinnsbakk G,Gulla J A,Haderlein V,et al.Quality of hierarchies in ontologies and folksonomies[J].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2012(74):13-25.

[17] Golder S A,Huberman B A.Usage patterns of collaborative tagging system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6,32(2):198-208.

以目标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只提供了一个话题,话题一般不含有观点,写作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

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实际上,由于没有注意拟题这个环节,很多同学写出的文章还是很不尽人意的,归纳起来,拟题主要有如下几个误区:1.直接套用“话题”。以“生活”为话题,就把话题直接作为题目,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拿话题作题目,是不符合“自拟题目”的要求的,因此,话题不宜直接作题目。2.题目太宽泛。以“勤奋”为话题就直接套用话题“谈勤奋”,没有针对性,根据话题作文可写的内容太多,太宽泛,这样往往因为拟题过宽而扣题不紧,成为考试作文失误的硬伤。3.文不对题。有的同学为追求“靓题”,忽视自己文章的话题、中心与布局谋篇,生硬的照搬一些新颖别致的标题,结果题文“分家”,弄巧成拙。4.题目不精炼。以“拒绝”为话题,有的拟题为“不要让欲望迷惑了你的双眼,要学会拒绝”,由于字数过多,就显得拖沓。5.落入俗套。以“成功”为话题就拟题为“成功需要不懈的努力”等。这样的题目虽比简单套用话题的题目要好,但无新意,平淡无味。

那么考生该怎样自拟题目,自拟题目有哪些要求呢?自拟题目,总的要求是从自己确立的写作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空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入俗套。具体说来,拟题应该注意“三要”:一要贴切鲜明,新颖生动。题目应紧扣文章内容,使读者一看就能了解文章写什么,但又不能陈芝麻烂谷子,应让读者觉得耳目一新,激起阅读兴趣。二是简洁凝炼。恩格斯曾说:“题目愈简单,愈不费解,就愈好。”这主要是因为短小的标题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如《应当辩证地看待文凭与水平的关系》就不如《文凭与水平》简洁凝炼,具有吸引力。三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即要求标题含义丰富,富于启发性,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带来一连串联想。话题作文的拟题的方法很多,这里谈谈常用的几种。

1.附加法。就是选取话题中的关键词,在其前后补充成分,由于在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以一个词为话题的作文。比如以“幸福”为话题可拟出《追求幸福》、《追求幸福没有错》、《体味幸福》、《幸福是一种心情》、《幸福在哪里》、《为了幸福而努力》等题目,以 “父辈”为话题,采用这种方法,就可拟出下面一些标题:《父辈——艰辛的一代》、《奋斗不已的父辈》、《父辈就是传统》、《我们怎样对待父辈的经验和教训》、《假如我是父辈》等。这样拟题,缩小了写作范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文章写得具体而深刻。

2.文体定向法。文体定向法就是根据自己选定的文体进行拟题的方法。不同的文体,对题目的要求不同。记叙文的题目,讲究生动形象,讲究有意蕴;议论文的题目,则讲究鲜明深刻,而说明文的题目,则讲究简洁准确。因此,拟题时要注意切合文体特点。比如,以“树”为话题,写成记叙文,可拟为《树下》、《记一次植树活动》、《我的小桃树》;写成抒情散文,可拟为《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写成议论文,可拟为《给我一片绿阴》、《植树,生存的希望》、《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拟的标题是记叙文的标题,而写作时又按照议论文的要求进行写作,那么,在阅卷者那里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考生在写作时,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按照相应的文体要求拟题。这样的写作,才符合要求。

3.巧用歌词法。歌曲的歌名及歌词或由魅力十足、准确精炼的词句充当;或由脍炙人口、富有哲理的词句充当;而更多的则是由极富思想性、思辨性、口语化、人情味的词句充当。这些词句一旦入题就能像磁场一样吸引读者。如原汁原味,直接引用歌词拟题的《血染的风采》,又如旧瓶装新酒,灵活化用歌词拟题的《回扣,好大一个“瘤”》都能使读者悬念顿生,按下他们的情感的电钮,给他们造成极佳的第一印象。这种拟题法不能不说是制作标题的高招。

4.巧用修辞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拟题,可使文章题目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比喻法。如《他们都选择了明月》,把“明月”比做“美好的心灵”。《凤凰的选择》,借凤凰而自喻,表达了自己愿在高考落榜后艰难历程中涅盘出新我的强烈愿望。又如《灵魂美丑的试金石》、《生命如花》、《放飞灵感的白鹤》、《拾起那一枚贝壳》、《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诚信是浆》等,这样拟题,更加贴切、形象、新颖。《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再如:《别抱怨手上的牌》(“挫折”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环保”话题)、《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孝”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关注生活”话题),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比拟法。如《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通过诚信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遭遇,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没有诚信不会长久,地位也是虚伪的,竞争也是会失败的。《出卖诚信》,把诚信当物卖,一斤多少钱,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品味初三》,把初三当做能咀嚼、品味的食物,显得意味深长。再如《香烟的自白》《我是电》《树的“叹息”》《地球就诊记》,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别有韵味。双关法。语义双关,如《灯》、《药》,言在此而意在彼。《古井》、《种子的力》、《挑山工》等课题也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又如:《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话题:温情)、《从心做起》(话题:亲情)等。借代法。如《黑白债》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借色彩代本体,寄托深情。以“诚信”为话题,巧用修辞法可拟为《岂可弃我》、《如果我走了,你还会爱我吗》、《一生弄懂的两个字》。这些标题由于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阅卷者一看便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只标题就跟阅卷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还用说其它的吗?

5.画意诗情法。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以“爱”为话题可拟为“窗棂边的栀子花”、“我想握住你的手”、“滴露的康乃馨”。

6.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如“乌鸦笑了”、“小鸟哭了”。

7.反向拟题法。运用多角度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作反向思考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弄斧到班门》、《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三个臭皮匠怎敌诸葛亮》等,这些标题一反人们的思维定势,它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8.诗句拟题法。引用、活用诗句拟题,也能使人有一种新鲜感。比如,以“诚信”为话题,可改造诗句拟为《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以“记忆移植”为话题,借用诗句拟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对记忆移植的困惑》,这个标题引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两句入题,并意味深长地加上问号,概括“一旦记忆移植成功,古人、今人、来者都因袭同一种记忆,那么人类将变成毫无思想的记忆机器”这一文旨,实在令人注目凝思。

以目标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话题作文;人文特质;开放;创新

作者简介:王世莲,任教于云南省嵩明县嵩阳一中。

随着中考语文改革的深化,话题作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原因是,相对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而言,话题作文的写作形式和写作要求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写作空间和较多的选择自由;为学生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提供了吐露真情、抒发真意的作文舞台,并成为高考﹑中考作文命题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话题作文的这种开放性的命题形式能让学生述自得之见﹑言自明之理﹑抒自然之情,具有鲜明的人本色彩,有利于培养和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推行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并适应了教育的现实要求和未来走向。

话题作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自然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意见》,在这个重要文件里,明确提出“作文要减少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为落实这一精神,在中考作文命题和平时训练中采用话题作文就成为一种大趋势,所以,话题作文的崛起就成为一种必然。

话题作文是只提供话题而不限定主题、标题,也不限定文体的作文。2003年昆明市中考作文题借鉴高考题的首创,明确提出“三自”方针,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它是让学生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叙述各自的不同生活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或发表各自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和见解等。甚至可以合理地在现实基础上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等。话题作文的这种开放性特点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施展写作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可能。本文就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作一简略论析:

一、主题开放

命题作文一般只提供一个中心主旨(又叫主题、立意、中心思想等),并有明确的审题要求,必须紧扣题意。其作文中心是固态的,强制性的。学生一旦走题,就可能导致全文的写作失败。

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必须根据材料去确定作文主旨,即提炼出中心思想,作文中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归纳,然后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展开议论,做出结论。这样,这类作文的写作就逐渐形成“引——议——联——结”的固定模式。即先引用材料、议材料现象,接着联系生活实际,最后总结归纳。这种固定模式就好像给学生写作画了一个圈,设了一些坎。并且材料中深藏不露的寓意也因学生差异而难以完全正确悟出。属于重复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真正完全挖掘出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因两类作文的主题单一而写出的作文就没有真正表现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更何谈直抒真意。

总的来说,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主题是固定的,而话题作文的主题具有不惟一性,有极大的开放性特点,学生的作文主题只要是由话题中生发而来即符合作文题意。作文主题强调的是“有关”,其立意和写作角度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且因不设置阅读障碍,所以话题作文的提示材料或引子都浅显直白,明确易懂,基本上不对作文的立意构成多大的限制。它的功能是为学生正确理解话题搭一座桥,不设坎。话题作文主题的开放性为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学生在作文当中主题方面的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在作文当中,学生可以对主题做正面拓进,或围绕话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力求新颖;或对主题作深入剖析,以深刻取胜。同时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在与绝大多数人立意相反的思维方向寻找主题。“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而写出立意新颖、见解独到、别具一格的文章出来。

如话题“诚信”,学生既可以谈诚信的重要性,也可以谈社会上的“诚信危机”,即正面颂扬或记叙事件,表明对“诚信”所持的态度:诚信重于一切。也可以进行逆向思维,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主题:在特殊情况下,某些特殊的领域,“不诚不信不为过”。这种独出一格的创新主题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话题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态势,即在写作主旨等方面尽可能地削减限制条件,不限立意,不限取材,给学生施展才华、特长留下广阔的空间,放开了以往其它作文样式的种种桎梏,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话题作文主旨的开放性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励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语文命题观念的更新和理论上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文体开放

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往往只限定一种文体(又叫体裁、形式等),不准越雷池一步。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要求“文体自选”,决定了其文体的丰富多彩,结束了话题作文之前只有记叙文、议论文这两种单调文体的情况。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使学生作文的可写性增强,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围绕主题,文体可选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可选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选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剧本等。还可选杂文、寓言故事、童话、传说。选诗歌可写自由诗,甚至格律诗、词、散曲等。无论学生选何种文体,哪种形式,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叙之有序、抒之有情、说之有法,都可以视为作文中的上乘之作。如以诊断书写成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病历报告本来是医学界的一种实用文体,但被作者运用到作文中获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作文通过“望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四种形式,由表及里地刻画出丧失诚信者的某些特点,形象、直观、引人深思。然后又通过“基因鉴定”,含蓄地揭示丧失诚信的原因,给人以很好的启示。最后,“治疗方法”和“医生建议”则提出了恢复诚信的基本方法,使读者对恢复诚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作为医生的这种专用文体,它言简意赅,主要用于对患者病情的记录和相应的可行性治疗方案的提出。而正是因为它直奔主题、不拖沓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借鉴。如果选用该文体时操作恰当、运用得体,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学生的奇思妙想,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领略空间。

话题作文开放其文体,淡化其要求,不限制学生具体选哪一种文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繁多的写作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选择最得心应手的文体来写作。

选择文体的思路是:如果逻辑思维缜密,平时好发表议论,并且判断准确,说理雄辩,就可以选议论文来表达自己的主题。作文要求深入剖析,以思想的深刻、议论的精辟来发人深省。如果视野开阔、联想丰富,长于记叙、描写、会编故事,就可以选记叙文、散文、小说等文体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要求要具体生动、形象丰富,以细节的描写来感人至深,以意境的刻画来打动读者,耐人寻味。如果平时喜好古今诗词,对诗歌的创作又颇有心得,不妨选诗歌来抒自己的挚热之情,表自身豪放之慨。如果思维清晰、细密、说话有条理,而且又擅长解说,也完全可以选说明文。

总之,如果议论文失去了深刻的理性美,记叙文失去了动人的感性美,散文失去了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就违背了话题作文文体的开放性特征。更进一步说,学生要会在文体开放中追求形式完美、创新,强化个性特色,这是话题作文个性特色的标志之一。其实,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在另一个意义上说就是鼓励创新,并且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当然,创新、新颖不是弃文体要求而不顾,而是指话题作文文体特色鲜明,滋味足,耐品尝。

总的来说,话题作文文体的开放性特点,给广大学生足够的笔墨自由,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善于舞蹈的舞蹈,长于唱歌的唱歌,惯于用刀的用刀,精于使枪的使枪……每个人都能发挥优势,选择特长、展示特长,在写作舞台上各呈风采。

三、题目开放

话题作文主题和文体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标题(题目)的宽泛灵活性。和题目单一的命题作文,桎梏较多、限制较大的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性体现在可引用、化用某些诗词名句、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称,也可借用某些公式,甚至可以使用其它语言中浅显易懂的词、句,如英语、日语等来作为话题作文的题目。“题目自拟”的宽泛空间给学生创设了标题上的别出心裁,追求“题不惊人死不休”的拟题思想。所以,话题作文的标题往往能展示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较好的发挥。这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质,更好地体现了对学生意志和兴趣的尊重。这更表明话题作文的开放特点有其科学性和进步性。话题作文的立意开放,能让学生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文体开放,能让学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适合自己特长的文体;而题目开放,能给学生以较大的展示个性和才华的自由空间,在这个自由空间里,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广泛的作文题材范围、开放的立意要求和体裁选择,能把学生思维由单一引向多向,给了学生一方纵横驰骋的拟题天地。导引学生关注社会,多读书,多看报,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使自己拟定的文章眼睛——题目“明亮”起来。这充分体现了话题作文拟题空间的开放性。

其实,不只是引用歌词诗句、名言俗语等能体现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性。巧用数字、运用科学术语、改变句式、运用标点、运用悬念、巧用修辞格等同样也能体现出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特点,使其标题在开放中新颖靓丽,并通过题目展现学生独特视角,张扬学生独特个性。

四、正确理解话题作文的开放特点

话题作文的“三自”方针体现了它的开放性,给了我们最大的写作自由空间。但要注意,话题作文的开放不等于毫无限制、随心所欲、任意发挥。如果对其开放空间理解、运用、发挥不当,写作时仍然可能造成严重失误。所以,我们在训练的前提要正确理解话题作文的“三自”方针的具体要求。“立意自定”是以正确审题为前提的,即是在正确解读材料、提示和要求的基础上明确话题的内容和范围。话题作文的材料虽然浅显易懂,既没有什么文字障碍,也不要求从中挖掘出什么微言大意,所以审题难度不大。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不认真审题。准确认知,全面把握话题中所有文字,包括材料、提示、要求、注意事项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立意开放”的前提。“文体开放”不等于“快餐拼盘”、“四不像”,即记叙文议论化,议论文记叙化,散文杂感化。体裁开放的前提是不论你选何种文体,都必须符合所选文体的要求。比如选议论文,就必须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选记叙文,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反之,如果选小说却没有具体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写诗歌只是分行排列,既不押韵又毫无诗情画意,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话题作文开放文体不等于不讲究文体,不要文体。它是要求学生选最得心应手的、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体现其主题的一种文体。一旦确定了要写哪一种文体,就必须遵循这种文体的基本规律行文,突出文体本来应有特色。

“题目开放”,是给学生又一个创造的空间,表现个性的机会,如能充分利用,能给作文配上一个生动传神、画龙点睛、寓含哲理的题目,会使整个作文增色不少,甚至提高一个档次。但其开放的前提是:题目应与内容和形式相吻合,即题目要呈现出文体特色。如议论文应尽量拟论点型题目(如“以诚为本,以信为业”);记叙文的题目最好是对事件的精炼概括(如“诚信飘流记”);散文题目应尽量有诗意,有文学味,避免枯燥直白(如“归来兮,诚信!”)。但还有一点,无论标题如何精彩切题,在逻辑上都必须符合这个条件:作文题目所涉及的概念的外延,一定要比话题概念的外延小,而且一定要包容在话题概念之中。当然,也不能用话题作标题。

五、话题作文开放性特点所带来的局限

话题作文的开放和走俏,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它的命题内容联系现实非常紧密,有很强的时代感。由于题材源于现实、紧贴现实,且不少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题型把写作的视野由学校引向社会、知识由书本引向实践,思维由单一引向多元化,所以学生写作兴致很高,好文章精彩纷呈。

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实践过程中,话题作文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它的局限性。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写作空间。但另一方面,它题材宽泛、限制偏少、内容不设防线的特点也显现出来。多方开放性提示造成门户洞开、来者不拒的局面,出现了“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戏说。作文的多、乱、杂,很难说哪个在话题之内,哪个偏离了话题,结果让一些宿构、套写、抄袭的文章钻了空子,造成了同一环境的不公平性。

从上述一系列问题来看,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学生在这里可以放胆抒情,放手写作。但在实践中出现开放无“边”的局限性,致使出现一些弊端。我们要正确认识话题作文的特质,把握其写作的规律,查缺补漏,这对促进作文教学改革有着既现实又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汤素兰.新话题作文[Z].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2]李景阳,李金国.新作文高考特快[Z].临汾: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军业,戴建国.高考话题作文例法辞典[Z].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

以目标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一、单字激活,赋予动态美

古人作文、写诗最讲究炼字造句,炼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精心挑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很多的古诗词往往因为一个动词的妙用而意境顿出,这也就有了贾岛“推敲”的千古美谈,再看看“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些诗句中“绿”、“闹”、“说”这三个动词的妙用,使得诗句的意境幽美而深远,诗意醇厚而浓香。

对于像“墙”、“桥”、“窗”、“路”……这样单个名词的话题作文,拟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紧扣话题,精心选择一两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文章的标题就会眉目传情,双眸生辉。例如:

1.以“墙”为话题:掀掉心灵之墙;打造“穿透”心墙之术;高墙内外的期盼

2.以“窗”为话题:擦亮你的窗口;别关上你心灵之窗

3.以“桥”为话题:搭起生命之桥;守住你精神家园的大门;理解,串起你我他

4.以“路”为话题: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在你脚下;人生短暂,紧要处就几步

5.以“树”为话题:头顶烈日,脚踏大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匍匐大地,根深才能叶茂

6.以“灯”为话题:黑暗中的使者;点亮心灵那盏灯;来自灯的温馨;人生航行需要航标灯

二、巧借诗词,翻出新意美

古典诗词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借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不仅能唤起人们对古典诗词美好意境的回味,又能引发人们对当今现实的深刻认识。如:

1.教室里头夸先进,听取掌声一片

2.才气才露尖尖角

3.失败不是无情物

4.“减”学生苦,“增”学生苦

5.人生自古谁无搏?

6.我寄希望与明日

7.问君何能尔,努力能成功

8.师言抵万金

以上标题是以学生谈学习为话题的拟题,借诗的形象,翻出新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三、利用修辞,增强情趣美

修辞就像是一道大餐中的食盐,缺其不可。用好了修辞,就会使标题有新意,有情趣,从而熠熠生辉。如:

1.拟人:草原在哭泣;小鸟在呼唤;绿化,绣出一片新天地;归来吧,自信!;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

2.夸张:减负刮起“龙卷风”;千年等一回;师怒一声吼,地球抖三抖;千年月色,万年情

3.对偶:坐着读书,站着做人

4.比喻:诚信是金;尊重是张通行证;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5.对比:鲜花与荆棘;勤奋与懒惰

6.顶真:读书乐,乐读书

7.回文:“打假”岂能“假打”

8.反语:培养不孝儿女八招

这些标题运用了修辞,因而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深沉,或文采飞扬,就像一盘盘美味佳肴,脍炙人口。

四、巧卖“关子”,妙设悬念美

评书表演艺术家之所以能让观众、听众欲罢不能,除了故事精彩,情节生动,和其娓娓道来,妙语连珠的精湛技艺外,还在于他们对故事情节发展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他们总是在情节的最关键之处打住,给听众留下一个悬念。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标题的拟定,也可以翻新俗语或成语,以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悬念。如:理直“气”壮;班门弄斧又何妨;做“贼”心不虚;临时抱佛脚也管用;旁观者未必“清”;成人之美非君子;弄虚作假升级版;“破罐子”不破摔。

也可以巧卖关子,留点悬念,以吊读者的胃口。如:欢笑中的叹息;追求生活中的那截树枝;十六岁,老朽了;考试魔鬼定律;两个女孩一台戏;一只老鼠的手记;谁的眼泪在飞;我与168,不得不说的故事。

以上作文标题,个个都吊足读者的胃口。其实,在拟定文章标题方面,除了议论文的标题可以直露一点,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外,记叙文的标题大多可以含蓄一点,诗意一点,不把话说实说尽,给读者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这样的题目才更有吸引力。

五、巧用歌词诗词,转换意境美

话题作文的拟题,也可以根据话题的需要,正面模仿或反面模仿名句名诗、俗语或成语,为我所用,从而展示出文章标题独特的艺术魅力。请看:

1.“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2.“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

4.“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5.“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6.“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

7.“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

8.“学习”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再比如巧借俗语、成语等:

1.君子动口不动手

2.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3.弄斧定要到班门

4.道是无情却有情

5.有心本可贵,诚信价更高

6.酒香也怕巷子深

7.每逢佳节倍思“清”

8.“忠言”也要“顺耳”

六、巧用标点,构筑形式美

有人说,标点是“无声的符号,有声的语言”,此话不假。不少优秀的文章,精美的段落,总是巧妙地借用标点,“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正如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最后一句:“活该。”一个句号,力透纸背,对法海之流予以辛辣的讽刺。此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系列的标点符号,巧妙而准确地表情达意。

在近年来的中考中,不少考场作文的标题也成功地靠妙用标点,巧配文字,给阅卷老师以耳目一新之感,增添了文章标题的形式美。如:

1.成功的伴侣――诚信

2.诚信,难道也要“出口”转“内销”?

3.那人,那山,那狗

4.生活――网?网!

5.,?!……与他

6.5〈2=0

7.?+。=!

8.爱?爱!

巧用标点,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形式美,也增加了标题的意蕴,使文章的标题更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如上面的《,?!……与他》,用文题中的四个标点写出了他“豆芽菜似的身材,爱发问的习惯,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产生了“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艺术效果。再比如《5〈2=0》,用文题中的数字和符号“〈”“=”组合,反映了当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的情况:在学校五天的学习,比不上双休日里的放松,最终教学效果等于零。既形象、生动,又含有哲理,是一种有个性的创意。再如《?+。=!》,网瘾使“他”陷入困境,学业一落千丈,父母老师伤透了心,怎么办?最后经过家长、老师的一番开导,“他”终于结束了那场令人不堪回首的噩梦,句号用来表示悔过和醒悟。经过努力,“他”成功了,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以目标为话题的作文范文6

一、据“体”拟题,展示优势

话题作文淡化文体,但不是不要文体。同学们应紧扣话题,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来写作,这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如以“理解”为话题,可以记叙为主――《理解是桥》,可议论为主――《理解与误解》《如此“理解”》等。总之,我们要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表达方式来确定文章的标题,以展示自己的优势。

二、依“题”增补,化大为小

在宽泛的话题前后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的范围加以限制,可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种拟题方法是最常见的快速拟题方法。如以“理解”为话题,可拟《如此“理解”》《理解的自述》《理解――撑起一片蓝天》等。这样,从各个角度,不同文体缩小了写作范围,使选材范围也更加集中,极利于同学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顺利展开。

三、巧妙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让主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可使文章锦上添花,给人一种含蓄美。

四、精心“改装”,含蓄传神

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句及成语、俗语等精心点化,进行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标题,可取得典雅大方、魅力陡增的效果,是考生快速拟题的一种高明之举。

五、反弹琵琶,别开生面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同学们克服思维定式,逆向思维,追求创新效果,拟出新人耳目的题目。如《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100分,我恨你》等,这些题目视角新、思路新,可产生一种摄魄的想象力,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

六、巧用符号,标新立异

用特殊的标点符号修饰文题,可以使文题在表情达意上产生一种修辞美。如《奶奶・槐花・我》《心心》《你宽容他》等,给标题一个恰到好处的标点符号,起到文字难以替代的作用,能够立刻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