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幸福的角度范例6篇

仰望幸福的角度

仰望幸福的角度范文1

我说,你要幸福;你说,要我坚强。

转角幸福

小时候的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等你,小小的脑袋四处张望,仿佛老鹰用锐利的目光洞察猎物般。有时候从披满霞光的黄昏等到挂满繁星夜幕的降临,但是我并不孤单。秋叶随着清凉的风在空中跳起优美的华尔兹,然后缓缓地,轻轻地,柔柔的,静静地躺冰冷的地面上,我想,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落到大地的怀抱,大地母亲拥抱着她,亲吻着她,他们是幸福的。

漆黑的夜幕中,橘黄色的路灯显出一片安静与祥和。我抬头仰望那一片深邃漆黑的天空,偶然挂着几颗稀稀疏疏的星星,很亮很亮,像你那澄澈的目光,我笑了,仿佛看到了你,那时的我很幸福。远远地,我看见骑着自行车的你急速的飞奔着向我驶来,远远地,听见了你大口大口的喘着气,我赶紧飞快地跑了过去,你见我向你奔去赶紧下车,然后把我紧紧拥入你温暖的怀中,你亲吻着我,抚摸着我,如隔几世不见。之后,你拿出我最喜欢吃的棒棒糖,我高兴的跳来跳去,你便欣慰的笑了,微笑的目光,如天空般深邃,如此迷人,你便牵起我小小的手回了家,一路上,我们的笑声如此悠远,我们如此幸福。

离别的伤痛

“妈,妈……我好想你啊……”我已不记得这是第几个思念你的夜晚,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拿出我和你的合照,我们唯一的合照,看着,泪水便盈满眼眶,从脸颊滑过,豆粒大的泪珠一颗一颗落在照片上,模糊了一切。看着照片中的你依然牵着我小小的手,你是那么紧紧地,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仿佛怕一撒手会让我跑掉。照片中的你那么朴素,那时候的我那么天真,那时候的我们那么幸福。

一切的一切,总会在变,如天上云展云舒。你组建了属于你的新家庭,而我和奶奶独自守着空空的房子,什么都没有,什么都那么冰冷,什么都那么苍白,苍白的天花板,空空的家,冰冷的心。你可知,我有多么想念你?你可知,我有多想回到你的怀抱里?但是我不能,我必须照顾好奶奶。我们分别了,虽隔不远,但心,却相遥千里,咫尺,已是天涯。

妈,不要为我们分开而难过,女儿已长大。擦去泪水,微笑着面对生活,坚强的面对生活。“你要快乐,要健康。”我微笑着点头。

想你时,便会仰望那一片深远的天空,因为那满满的全是你对我的爱,45度的仰角,便是那幸福的角度。

仰望幸福的角度范文2

我习惯在炽热的阳光下,想念你。

[1.]

我眺望着远方,眺望着自由。我一直在等,等待那个可以给我自由的人。

我足足等了五年。五年后的今天,上帝突然眷恋我,将你送到我的身旁。我由衷地感谢上帝,感谢上帝赐给我这个乖巧可爱的人儿。

初次知道你的名字,小凌。我擅自叫你“凌泪”。凌泪,凌泪,凌乱的眼泪。

你听到后,笑着说:“哪有这种比喻?”

我笑儿不答,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

后来回想起来,其实可以这么回答:“你面前这个不就是了吗?”

……

凌泪,你真的很乖巧,真的。乖巧到,让我羡慕。我不知道有多想做你这样的女孩,可是事实不允许。

上帝,谢谢你。谢谢你把凌泪送到我的身旁。

[2.]

我们都会幸福。我们一定要幸福。

这是我们一起对灯火发的誓。我还记得,可是你却说,你忘了。

那一天,你向我的父母申请去游乐园,就我们两个人。因为你的乖巧,我的父母破天荒地同意了。

我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场早就预谋好的阴谋。

游乐园里花花绿绿,我从没来过,不知道去哪,怎么玩。你带着我到摩天轮前,我看见你仰着头看着摩天轮,不解地问:“你在干什么?”

你告诉我:“仰望摩天轮啊。有人说,仰望摩天轮,就是在仰望幸福。我好象看到了属于我的幸福。”可是,我抬头仰望,却没看到属于我们共同的幸福。

我们最终没有坐上摩天轮,却做了旋转木马。要回家时,你跟我说:“霞,明天我要回我的家了,以后兴许不会来了。”

我呆了。傻了。在那一刻,我全身没了知觉。

但你还是笑着说:“霞,让我们度过这最后的时间吧!”

我拉住你:“凌泪,不要走。”可你却学我,笑而不语。

我得不到回复。

上帝,却你,不要带走凌泪,不要给了我梦又毁了我的梦……

[3.]

你最终还是走了,凌泪。

之后的我,每天都生活在阴暗的角落,因为只要站在阳光下,我就会想起你。

凌泪,凌泪,凌乱的眼泪。我终于知道,当初的我,为什么会这么叫你。因为我的眼泪,乱了方寸,我不想让你这样,所以我叫你凌泪。

你最后只留给我一封信,一封黑白相间的信。

霞:

不哭啊。我会给你写信的。答应我不哭好和好?

我们会幸福。所以,不要哭。

只是这几个字,就想安慰我。

我终究没有哭,也没有伤心。因为我早就变得无情。

仰望幸福的角度范文3

??我买了很多很多的小方纸,在每一张小方纸里都写下你的名字,然后折成一只只千纸鹤,直到装满我那个大玻璃瓶为止,同时也就是把你的名字都装满在我的心里,让我的那颗腼腆的心在你的名字中淹没,在幸福和甜蜜中沉沦,于是我的心就搁浅在你的名字里。那些写有你名字的千纸鹤,五彩缤纷,它们像我对你的喜欢一样纯洁美好。

??当你穿着白色的T恤和蓝色的牛仔裤微笑着从我的座位边走过的时候,我很想你能够停下来,站在我的旁边,听你说一句“你今天很好看”。可是,那始终只是我梦里的画面。梦里的你会微笑着教我解难做复杂的数学题,然后捏捏我的鼻子说“你好笨”;梦里的你会用你那修长好看的手指替我捋捋乱了的头发;梦里的你会用温柔的眼神凝视着我,然后很坚定的一字一顿的说“落落,我喜欢你。”可惜这些美好的幸福不是现实,只是一碰就会碎的梦境而已。于是,现实中的我,只好默默无语的暗暗喜欢着你。

??我想变成你兜里的柠檬味的水果糖,能够拥有被你含在嘴里的幸福,尽管会溶化,可是能够在你口中的温度中溶化,我也很幸福了;我想变成一只小鸟,然后每天飞到你的窗口,默默地看着你,看着你抓耳挠腮的解数学题,看着你热火朝天地打网络游戏,看着你如同一个婴儿一般的酣睡,看着你对着镜子臭美……

??我在你的背后,凝望着你的背影,然后幸福的微笑。我喜欢你,很辛苦的喜欢着你。因为不知道你是否喜欢我,所以我曾在无数个夜晚,在暗黄的灯光下掷硬币,并且自认为如果是正面就代表着你也是喜欢我的,如果是反面的话,就代表你并不喜欢我。曾经因为掷硬币的结果而黯然失色过,也曾因为掷硬币的结果而欣喜若狂过,虽然你也许会认为我很笨,可是一切都只是因为我很喜欢你。

??我会忘记太阳从何处升起,也不会忘记了我很喜欢你。

??我把你当成我心目中的王子,一直很安静的仰慕你喜欢你,那么傻,那么笨的暗恋着你。在我的豆蔻年华中,我对你的喜欢成为一颗青涩的果实,幼稚而纯洁,没有掺杂任何肮脏的尘世之俗。我像一片羽毛,欣喜地在你的世界里飞翔,因为喜欢你,所以我很小心很专心地飞翔,生怕把你触怒或者是惹你不开心,尽管我知道也许你不会因为渺小到让你看不到的我而影响到你的情绪,可是我还是很小心很小心,因为我不想让你不开心,因为我真的很喜欢你。

仰望幸福的角度范文4

可能我们所拥有的都一样,也许我拥有的还不如你,但为什么我的眼神中总洋溢着幸福,而你的脸上却写满了忧虑和失望呢?那是因为面对同一件事,你选择了悲观面对,而我却选择了乐观接受。换一个角度切苹果,你会发现藏于其中的小星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你也会达到幸福的彼岸,去和幸福牵手。

国王对幸福的定义是自由,农夫对幸福的定义是富贵,穷人对幸福的定义是财产,富人对幸福的定义是快乐……原来,在世人眼里,得不到的东西才最为珍贵,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幸福!人啊!忙忙碌碌几十年,如果只为了这些注定今生与自己无缘的东西而劳心费力,那一辈子就太累了。一位老妇人在自知日子不多时写下了一份遗嘱:“不要怜悯我,永远不要怜悯我,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我只躺着晒太阳——很幸福。”原来,幸福真么简单啊!

幸福,他最忠诚,会永远跟随我,不会在我的生命道路上忽然消亡;幸福,他最羞涩,只有我确定不会永远离开它,他才会轻轻地牵起我的手,对我说他也一样。

幸福在于拥有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

仰望幸福的角度范文5

[关键词]工作场所精神境界高校教师意义感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22-03伴随着超个人心理学的发展和工作方式的转换,工作不再纯粹是一种经济价值的交换。高校教师在寻求外在报酬的同时,更加关注工作的意义与目的,他们渴望能够在工作中表达真实完整的自我,能够将他们的工作、生活与精神性体验联系起来,从而谋求个体更好的发展。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工作场所精神境界(workplace spirituality)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严重,教师的身心健康及成长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难题。工作场所精神境界研究的融入将从高校教师工作的意义、积极的工作场所文化、价值观、个人自我实现等角度入手,通过提升高校教师的工作场所精神境界,进而达到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幸福感的目的。

一、高校教师工作场所精神境界的界定

(一)工作场所精神境界

精神境界(spirituality)也有学者称作精神性、灵性等,它是个体内在心灵成长的目的地。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精神境界是影响个体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能使个体能够自我察觉自身的内心状态,并激发个体不断超越自我,寻求生命的内在价值,提升自身的心灵层次。[1]

工作场所精神境界关注的是工作场所中个体的内心体验与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是个体对生命意义和工作目的的探究与追问。

工作场所精神境界的定义目前仍没有统一,但是纵观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大多都认为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个体内心体验、联系感和超越感。笔者认为工作场所精神境界是一种独特的主观内心体验,它源自对工作本身的一种强烈的意义感,通过工作及工作场所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幸福感,进而强化工作动机,实现工作与生活、成长与发展的统一,收获人生的体验与成长,得到生命的满足与升华。

(二)高校教师工作场所精神境界

高校教师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期的成人学生,交往双方所具有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使得这个职业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加之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追求精神性的职业,容易让教师产生心理上的成就感或挫败感,因而工作场所精神境界的培养对于高校教师尤为重要。如果高校教师在其教育生涯中,能够在教育信仰的指引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使物质及精神需求得以满足,潜能得以发挥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便可以使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得以展现,产生一种持续快乐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进而激发其工作热情,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

因此我们认为高校教师工作场所精神境界是在教育信仰这种内在精神引导下的自由、自主、自律的内心体验,教师从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过程中体验到工作的意义感,实现精神需求与工作价值的结合,获得个人自我发展与自我超越的幸福。

二、工作场所精神境界与高校教师发展的关系

(一)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

高校教师是一种学术职业,它要求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承与创新有着高度的热情,工作的动机更多的是一种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构成了高校教师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是一种教师个体成长的历程,是生命的存在和升华。从本质上说,高校教师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为了学校和社会,更是为了教育从业者拥有更加充实、更有价值和意义、更加幸福的完满生活[2],教师在追求精神性本能中强化自我发展意识,进而促进职业和专业发展,这才是教师发展的内在意义。高校教师的发展如果不能着眼于个体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实现,不能够融入教师的生活而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很难使教师发展拥有持续的动力源泉。

(二)工作场所精神境界的培养是高校教师发展的动力源泉

1.工作意义感是高校教师发展的基础动力源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加之教育生活的紧张、机械,教师的教育成果短期内难以完全呈现等,使得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丧失,自我认同感和责任感降低,继而导致教师工作激情不在,职业倦怠上升,对工作意义的感知趋向淡漠。工作意义体现着教育工作对于高校教师的价值和作用。研究者们指出,工作的意义感很低时,员工投入到工作的干劲很小,觉得这“仅仅是一份工作”,而高的工作意义感,可以带来工作效率5倍的提升。[3]高校教师如果能主动发起对工作意义的探寻,不仅能激发教师个体的工作动机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更能够发现教师的主体价值,从强烈的工作“意义感”中拥有个人发展的基础动力。

2.职业幸福感是高校教师发展的持久动力源

幸福感是一种持续性的快乐体验,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的重要生活动力。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教师而言,工作给予他们的绝不仅仅是物质回报,他们更加渴望工作能成为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工作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因而,高校教师的发展就是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进而实现生命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在付出中得到快乐,在成长中得到满足,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充实自己的精神生命,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也成就着自己的人生。唯有如此,高校教师的发展才能获得持续的动力源泉。

3.自我发展意识是高校教师发展的关键动力源

高校教师发展是在教师自我意识主导下的一系列选择,它是教师发展行为的先导。教师缺乏自我发展意识或者自我发展意识不够健全,都会影响到教师的自我发展进程。

因此高校教师是否具备自我发展意识,就成了教师发展的关键。如果能使高校教师置身于这种主动性的“我要发展”的情景下,他们就会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优劣,做好自我诊断,完成职业定位,制定发展目标,设计发展路径,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这样的教师发展才是一种人性化的发展,才能真正释放出教师成长发展的原动力,让教师自己把握发展的方向,不断加强自我反思,成为自己成长和发展的主人。

三、 基于高校教师工作场所精神境界培育的教师发展模式

(一)模型的构建

从培养工作场所精神境界的视角构建高校教师发展模式,应着眼于教师作为“人”的发展终极目的,立足教育工作本身,从内在驱动的角度促进高校教师的自我成长和发展。该模式包含四个主题:教育信仰、工作意义感、职业幸福感和自我发展意识。其中,教育信仰应处于核心位置,表示教师对于高等教育工作的信仰和承诺。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工作场所精神境界培养的高校教师发展模式

(二)工作场所精神境界培育视角的高校教师发展策略

1.培养高校教师的教育信仰,端正发展方向

信仰是一种超越性的精神力量,教育信仰是人们对教育活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高校教师如果缺少建立在一定教育信仰基础上的坚定的教育信念,教育工作就会失去深厚的动力,也就失去了教师发展的意义和正确的方向。

教育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教育生活中不断学习、体验、认同,经过不断反省和升华的结果。高校教师应不断加强教育学知识的认知和学习,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超越教育的功利主义,培养积极的教育情感。

2. 提升高校教师工作意义感,激发发展动力

获取社会和教育对象的积极评价,感受职业内在尊严与意义。高校教师的工作意义感一方面来自于教师本人对职业自省状态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来自社会及教育对象对教师工作的积极评价。近年来高校教师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高校教师职业价值的肯定。另外,高校教师通过长期的创造性劳动,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能从精神上感受到职业乐趣和价值的实现。同时,学生对教师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的依恋,这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无法体验到的幸福和满足。高校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才能真正发掘出工作的意义和自身价值。

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教师工作的意义感还来自于支持性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团体。学习共同体不同于正式群体,它是高校教师自发形成、自愿参与的非正式组织,它通过兴趣、氛围与情感作为维系共同体成员的纽带,成员共享共同确定的目标、信念、兴趣和价值观,以创造与传承知识为主要路径,以促进成员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标。[4]这样的学习共同体可以加强教师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激发成就动机,实现高校教师自我超越。首先,高校教师对其工作的重要性和崇高性的高度认可,以及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和强烈的使命感,是增强其责任感和激发成就动机的重要途径。其次,高校领导对教师要有充分的信任、理解和关心,尊重教师的创造力,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使教师在内心深处以高校为心理归属,同时萌发责任感、敬业和奉献意识,这种情感力量可以激发教师的成就欲望并为之不懈努力。最后,高校应努力营造一种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氛围,奖优罚劣,使教师感受到自我实现的愉悦,进一步刺激高校教师的成就欲望,从而迎接和选择更具挑战性的工作。[5]

3.增强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追寻发展归宿

保障高校教师的职业声望及利益获得。职业声望和利益获得尽管不能等同于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但却是幸福的重要条件。高校教师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使者,在推动社会文明和创造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校教师的实际社会地位是衡量社会文明和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政府需要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从科教兴国、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战略理念出发,不断改善高校教师的经济待遇、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建立教师职业的国家威信。

获得真正的职业自由。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自由首先就意味着一种没有强制的状态,即具有拒绝权。一个自由的教师能够不做某种他所反对的事情,这就意味着他能自由行使拒绝权。其次,高校教师的自由还意味着具有选择权。只有能够真正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教师才拥有积极的自由。最后,高校教师的自由意味着具有创造权。教师的自由必须投入到创造性的教育生活中才能成为现实。因此,高校管理层应赋予教师足够的学术自由权,构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和制衡的机制,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真理、潜心学术的大学精神,让教师体会到学术的自由和工作的幸福。

将“生活方式”作为高校教师的职业观。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真正来源是把教育生活作为一种职业生活方式[6],而不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如果高校教师能够过上一种自己向往并且喜爱的生活,幸福感便会油然而生。

高校教师要获得持续的职业幸福感,就需要把单调重复的教育活动视为能够展现并体现个人个性的创作过程,把教育事业当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载体,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被组织机构所强加的各种目标所累,为自己赢得更大自由生活空间,并自觉激发出创造性。

构建教师与学校共生的大学文化。高校管理层应构建一种教师与学校共生的大学文化,营造一种“仁者爱人”的教育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要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赋予教师以专业自,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为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教师考评制度,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客观、公正、科学评价教师的工作实绩,尽可能减少对教师的繁琐考评和监督,更多地依靠教师的自主自律和自我提高。还应逐步探索教师分类管理模式,对教学、科研、服务型教师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同时切实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工作条件,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避免过度疲劳,缓解职业倦怠情绪。

4.构建高校教师自我发展机制,明确发展路径

高校教师的发展是以自我为主体的,是一种自动自发的过程,因而也是享受发展乐趣的过程。高校教师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终生的过程,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高校教师自我发展机制包含五个基本要素:认识自我―评估发展机会―确定发展目标和路径―终生学习高效行动―与时俱进灵活调整。具备自我发展意识的教师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发展目标,并持之以恒的将计划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明辉,郭玲玲,方俐洛.工作场所精神性的研究概况[J].心理科学进展,2009(1):172-179.

[2]蒋茵.过一种幸福而完满的生活:教师发展的内源性动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8(13):27-30.

[3]苏茜・克兰斯顿,斯科特・凯勒,沈建苗.提高工作场所的“意义商”[J].IT经理世界,2013(6):114-116.

[4]罗鹂,何萍.学习共同体与大学教师发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14.

[5]丁桂莲.高校教师的成就动机及其激励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1997(4):54-57.

仰望幸福的角度范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信仰教育;文化传统;审美文化;艺术境界;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信仰教育的研究现状

关于信仰教育的研究,吸引了国内外的一些科学家、哲学家和人文学者的关注,比如,英国科学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科学、信仰和社会》一书中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了信仰的力量,他认为,科学是充满人性温暖的东西,科学最大的危机来自还原主义,人在这种还原主义机械化的研究过程中被简化成一台没有知觉和性情的冷冰的机器,属于人的情感被拒绝在科研过程之外,造成了科学与价值、知识与人的分裂,最终导致了人的本质的异化,他主张真正的科学是自由的探索,是对真理和正义的热爱和追求的过程。德国学者沃夫冈・布雷钦卡在其著作《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考察》中从建设共同理想的角度考察了教育中的信仰,他认为共同理想是社会维系的纽带以及社会中个体的生活能力的核心和教育的目标,由此提出共同理想实现的途径等。中国学者檀传宝则从独特的视角对学校德育进行思考,认为目前中国德育现实中存在对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问题的实践和理论上的回避,德育的“价值无根性”已经导致了德育实效上的低迷,并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重点进行了与道德教育、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人生信仰与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的研究,提出教育的目标之一应是个体的幸福,而幸福又是一种必须通过教育去培养的能力,无论是感受幸福或是创造幸福,主体既需要建立其根本的人生信仰体系,又需要建构其日常道德行为的规范系统,檀氏撰写了《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一书。学者荆学民则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学的构建,从信仰本质论、信仰类型论、信仰机制论、信仰功能论、信仰危机论、信仰重建论等角度论述了信仰问题,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的基本研究框架。

信仰可以划分为科学信仰和道德信仰,上述学者已经在信仰的科学分析和道德分析中作出有益的尝试,为我们进行信仰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启示和研究空间。我们认为,信仰教育的研究不仅拘于科学、宗教及哲学的认知,也需要运用文化哲学的方法和视角进行深入的分析,由于信仰教育常常被归为伦理学或德育的内容之一,目前对信仰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道德建设领域,道德信仰的研究著述丰富、理论齐备。而信仰不仅仅是道德的范畴,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必须论述的重要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信仰教育,而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信仰教育则显得薄弱。

目前高校信仰研究中的另一点不足是多局限于宗教。由于某些历史的原因,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往信仰的研究多是从神学、哲学、宗教学和民族学的角度,探讨、民族信仰以及民间风俗的主题。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文化理论对价值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关于信仰的界定,还是大多集中于宗教价值观的范畴。可以说,真正从文化学角度关注信仰及高校信仰教育的不多,因而说到信仰就容易联想到,从而使我们忽视了高校信仰教育的建设。

二、高校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长期的现实语境中,我们的信仰观教育理论一直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观教育,所注重的是使受教育者接受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信仰价值观。信仰教育在新的社会历史处境中已面临挑战,在各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信仰理论课程基本同绕着共同的课程目标,即通过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其礼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因此这些课程都可以归入信仰教育的范畴。从课程的教材来看,大多是从国家、社会人手,谈论革命与建设的理论,趋于陈旧单调的信仰教育教材使当前高校的信仰教育中缺乏对人本身的真切关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已不能径直地将信仰教育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教育,而需要在信仰教育中贴近生活现实,以能够应对现实问题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统作为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而使得大学生信仰选择能够解决生活现实问题。

信仰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行,作为深层次的精神导向和精神支柱,信仰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精神生活。我国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日新月异,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新问题,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困惑,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信仰的结构失衡危机,即只信物质价值、个人价值、眼前价值,不信精神价值、群体价值、长远价值;二是信仰的社会发展危机,即对社会主义前途、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产生困惑。进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或迷失的一种消极情绪。

高校信仰教育的另一个难题是学生对信仰的内涵缺乏清晰的认识,据调查,高校大学生对信仰的理解绝大多数是“某种思想的信赖”,相当一部分认为信仰只代表一种“思想的倾向”,甚至有学生认为“所谓信仰,就是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由此可见,学生对信仰的认识模糊,我们要立足于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去研究信仰的内涵与功用,从而使高校信仰教育具有现实功用和意义。

三、高校信仰教育的对策

1、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通常,健全人格的培养离不开对不同信仰系统的文化理解,而这又必须植根于传统的文化和历史之中才能够实现,信仰教育的问题就是如何回到不同的文化传统之中去。西方近代以来的大学教育在脱离神学的同时,也把人生的价值和信仰问题抛在一边,在现代流行的大学课程设置中,传统人文科目对学生主要是一种知识的训练,而不是教养的传输,也离开了信仰的培植,人文课程科学化的同时,使得大量传统文化课程被悬置于生活之外,大学教育中的各种文化和传统教育成为各个学科的专门史,而将涵养与知识、德行与见闻截然分开。我国教育也碰到类似的问题,当我们把大学教育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之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使命被单一的授业解惑替代,学生的人生价值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精确的知识不能保证他们有德行有信仰,现在的大学人文教育还没有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来培养信仰。因此,2007年哈佛大学通识课程改革,将“历史研究”改成了“文化与信仰”,哈佛大学课程变化表明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即信仰问题成为当今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作为教育中的信仰与的灌输不同,它需要配合文化的教养,特别是不同传统文化的学习。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教育者认为可以通过回到传统古典的教育方式,以传统文化和传统的生活方式重新找回教育的信仰和文化,并以民间教育的各种传统书院和读经班等形式实现这一理想,这种形式有其重要的意义,可以给青年人带来 文化和人生价值方面的训化,但我们认为它们只能作为补充形式的教育,就高等教育而言,以书院和读经班的形式不具有普及性,并且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被现代教育压抑已久的信仰和人生价值缺失的问题。我们认为,传统文化必须要结合西方和现代主义才能够避免某种民族主义的盲目自满和优越感,正如马丁・布伯说的,与传统积极的关系应该是吸取传统的元素,以呼应当前生活的各种问题和需求,因此回到传统的教育不是重复古代的教义和仪式,而是获得一种具有根源性的选择能力,以传统文化的力量应对现代生活的问题和需要,这才是高等教育需要培植的信仰。

2、立足现实生活培养美好人性

信仰教育是一种关于人对自身终极关怀的教育,是人类立足于现实对“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永恒的追求与向往,是一种非物质享受的精神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后工业社会带来种种信仰危机,人们开始关注和反思信仰,从根本上说,信仰为人人所需要,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对于理想、信仰和献身的要求,只是有些人意识不到罢了,只要有一定的场合和契机,人们就会感受、意识到这种需要,信仰教育必须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信仰对于实际人生的必要性,感受到自身的信仰需要。

目前我国经济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体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使其对传统信仰产生了质疑、疏离、困惑。转型期道德信仰危机的重要成因,就是道德中的善恶因果观出现了错位,伦理约束的有效性缺失,与世俗化相对应,大学生也把对权力、金钱、名誉的崇拜和向往,与现实利益联系的事物作为最具有价值的崇拜对象,大学生表现了道德空虚状态,高校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总体来说缺少对人生价值、存在意义的统摄性把握。

扭转信仰缺乏精神动力的现实,一定要将优秀的传统道德和与现代性社会存在方式相适应的新的道德原则结合起来,将道德信仰教育与幸福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对道德的认识与遵守不局限于工具层面,将其仅仅视为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的行为规范,而要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德性是人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信仰的追求与幸福追求不可分离,道德教育就是要把人引向幸福,引向希望。一个人最终是否能够把握幸福和希望之路,要靠自己对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对美好道德及人性的追求。

3、培养心灵创造力构建道德信仰

美国历史学家雅各比在《不完美的图像》一书中引述一位德国思想家的话:人不能只是对物质与技术顶礼膜拜,人需要从心灵进行创造。公共生活想象枯竭和心灵创造能力匮乏,我们从当下大学生的言论中,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害怕想象美好的未来,甚至否认人有这种想象的需要,这似乎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虚无主义之病。高尚价值想象力衰退,这是心灵创造力丧失的一个征兆,在司空见惯之事面前,人们宁愿默默忍受,也不再有逃离的愿望;对未来可能是什么,人们宁愿随波逐流,也不再有兴趣去想象一种别的活法。由于没有可以集体想象的高尚前景,社会中的人丧失了构建和改变历史的意志,也丧失了理解和评价历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