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灵笔记范例6篇

探灵笔记

探灵笔记范文1

1、盗墓笔记系列

整个盗墓笔记的系列一共是有十一小卷。第一卷故事是七星鲁王宫,第二卷是怒海潜沙,第三卷是秦岭神树,第四卷是云顶天宫,第五卷是蛇沼鬼城,第八卷是迷海归巢,第九卷是阴山古楼,第十卷是邛笼石影,第十一卷是大结局篇。实体书是一共出了九大部。

2、盗墓笔记续集

盗墓笔记的续集一共有两部,一部是藏海花,一部是沙海,这两本书都没有完全出完,到现在为止。藏海花讲的是张起灵进入青铜门5年后,张起灵收到一封神秘的信件,前往西藏探寻张起灵的身世。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知道了自己家族的一些事情,为了对抗汪藏海家族,他制定了一个计划。而沙海讲述的就是他选中的人去实行这个计划。

3、盗墓笔记姊妹篇番外

盗墓笔记最大的姊妹篇有两个,一个是老九门,一个是盗墓笔记重启。老九门讲的是民国时期长沙九大家族的故事,这9家中有吴家也就是吴邪所在的家族。盗墓笔记重启,讲述的是10年以后众人发生的另一些事情。盗墓笔记整个系列的番外非常多,包括各种贺岁番外无邪的私家笔记系列,他们在干什么集,天真无邪心理学,老九门短篇,吴家碎碎念,南派三叔短篇集,七指,十年后系列等。这些番外太多,也没有必要按照顺序看,随便看一看就行。

探灵笔记范文2

一、享受阅读,获得美的享受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笔者特别重视“读”这一环节,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思考理解,并学会圈圈点点加批注,在朗读中体味文章意义、意境、情味。在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中,指导学生以此来体会人物情感。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就要更新以往对以引导学生获取答案和结论为满足的热衷。因为过于功利,再美的文章也只能是索然无味,语文味儿也会消失殆尽,那么阅读教学就不是一种享受,而是对心灵的一种折磨。因此,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用学生自己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如,在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读课文、片段,再让他们将自己认为的“佳句锦段”介绍给同桌听,甚至可以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也注意从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并让学生来说说选此句此段的理由。学生在朗读中对情节充分地了解,对人物形象加以感知,细细品味着语言;在反复吟诵中,形象在脑中“复活”,触动情感,他们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在不知不觉中把握全文内容,而这不正是一种享受吗?

二、感悟阅读,心灵和谐共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全部情感,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引导他们以作品为媒介,去体验感悟、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和思想,咀嚼个中滋味,与作者的情感跳动于相同的节拍上,与作者同构一个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乃至进行灵魂的拥抱,在忘我的投入与同化之境中达到心灵之间的自然契合,从而享受心灵和谐共振的情趣。如,学习《永久的悔》、《荔枝蜜》、《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背影》等叙事抒情文章,作者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会让我们感受到汩汩流淌的亲情融于那字里行间,儿子对母亲的怀念,母亲对儿孙的那种关爱,孩子对母亲的悔,儿子孝敬父亲,父亲对儿子的厚爱,父子彼此支撑,在共度难关和危险的人间呈现一幕幕感人情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中,学生感悟了人情的崇高和纯善,母爱的无私和广博,骨肉亲情的难以割舍。阅读《凡卡》,作者那饱蘸深情和含蓄隽永的叙述,在阅读中,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发自内心地悲情呼喊。阅读,可以将作者输入而存储在作品中的情感的形式与阅读主体(学生)内心情感的形成发生异质同构的感应,人物的风采和神韵自然被领略了,作者寄寓文中的情绪、观念、理想也水到渠成地被品读出来了。可见,感悟阅读让学生不仅能领略到阅读中的审美愉悦,而且能产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和谐共振。

三、探究性阅读,意象流动衍生

探灵笔记范文3

关键词:数学情境;情境教学;创设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07-01

数学情境教学是对中国现有的传统数学教学进行反复的推敲、验证、反思,取其精华进行整合,最终形成的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新教学模式;是在东方教师主导取向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与西方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学习中寻求平衡,并按我国传统来整合,寻找东西方教育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为了给学生自主探索提供一个平台。 实践表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有效的。

1.创设数学情境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是科学的,可信的,自然合理的。其含义:一是情境的内容要科学,不可无中生有;二是情境内容的表述要科学,不可含糊不清;三是情境的结构要科学,不能东拼西凑。

1.2 探究性原则。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富有探究性,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创造的动机。为此,一要具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广泛的类比、联想与猜想;二要具有针对性,能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围绕数学目标广泛思考问题;三要具有可接受性,能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知识、能力和身心特点的实际,创设的数学情境能为学生鉴别和理解。

1.3 发展性原则。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当富有发展性,尽力做到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得到发展:一是所创设的情境不仅能适合某一小节的数学内容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发展为整个大节(或全章)内容所需的大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二是所创设的情境能使学生逐渐由最近知识区发展为较远知识区,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三是所创设的情境不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有帮助,而且能使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甚至终身受益。

2.创设数学情境的途径

2.1 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选取素材。例 1 贵州贵阳教师在讲授"比例"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数学情境《上黔灵山取水》:贵阳市著名风景区黔灵山上有一口水质纯净的甘泉。周末,小明和爸爸准备了一些同样的"可乐"瓶到黔灵山上去背水,回来时他们共背了25kg水,小明和爸爸所背的水的比例为3:7。(按每个可乐瓶1.25kg水计算)

例2 数学情境:"妈妈给小红20元钱,叫她买学习用品。商店里的笔记本价格是3元/本,钢笔是2元/支,……。"在老师的诱导下,学生在这节课上共提出了多个相关的数学问题,老师从中筛选出了三个典型问题:

(1)买了三个笔记本和五支钢笔还剩多少钱?(常规性问题)

(2)如果买十个以上的笔记本九折优惠,那么买十三个笔记本还剩多少钱?(较新颖的发展性问题)

(3)买多少个笔记本和多少支钢笔能把20元钱用完?(探索性、开放性问题)

然后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让他们分析并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该课不仅紧扣教学主题--简易方程的应用,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很自然地提出了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求解问题,明显超越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但又为学生所理解。正是这个简单的数学情境,孔老师在该班初一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教学中再次呈现,学生又提出了十余个相应的数学问题,孔老师又从中筛选三个典型问题:

(1)用20元钱买笔记本和钢笔共9件,能买多少个笔记本?多少支钢笔?

(2)若买钢笔的数量是笔记本数量的两倍少1,那么20元钱能买笔记本和钢笔各多少?

(3)买多少个笔记本和多少支钢笔恰好把20元钱用完?

然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同样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里,老师再次让学生讨论问题(3)是为了弥补前课中对该问题讨论不充分的遗憾。

2.2 从自然学科中选取素材。例 3 在"三棱锥"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创设了数学情境《甲烷四面体》。

创设这样的数学情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更加的透彻,探索新知。

有机化学物质甲烷( )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学实验表明,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一个正四面体,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中心,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C-H键的键长为R( )。我们称该正四面体为甲烷四面体。

很多教学案例表明:只要我们精心准备、合理创设具有开放性和丰富内涵的数学情境,学会更好的引导学生对创设的情境细心观察,全面分析,周密思考,大胆质疑,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的发现再创造能力等;又能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因此,"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是一个易于操作的配合新课改,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汪秉彝,吕传汉.创新与中小学数学教育[J]. 天津:数学教育学报20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探灵笔记范文4

预备势

立身中正神贯顶,沉肩拔脊满身轻;

垂肘舒腕十指通,气布内外暖融融。

起势(一)

起势童子拜观音,双手轻轻往上行;

开中寓合君须知,将彼掀起揽腰中。

起势(二)

蹲身落胯膝要纵,双臂随腰向下行;

身灵气敛神要聚,意贯掌根点点通。

右抱球势

右抱球势身中正,支撑八面在感应;

贴逼涌靠借势用,轻松灵通活如轮。

野马分鬃势

野马分鬃腋下行,一式三势理相同;

手到脚到身也到,轻用四两拨千斤。

白鹤亮翅过渡势

彼用脚踢我腹中,我用右手找脚跟;

左手轻拿脚尖处,轻旋轻送彼失衡。

白鹤亮翅势

白鹤亮翅身中正,擎起彼身借彼劲;

趁势手指肋间去,看尔心惊不心惊。

搂膝拗步势

搂膝拗步斜中找,轻搂轻推掌握好:

绵里藏针君须记,全凭双臂“点”妙巧。

手挥琵琶势

手挥琵琶双手行,拇指与鼻与喉平:

精神内气聚一体,顾住三前盼七星。

倒卷肱势

我之一臂被敌擒,蹲身下势倒卷肱;

一臂退化一臂伸,向彼面部喉间行。

蚴埔馄在周身,可“黏”可“走”任意行;

谨记避实就虚处,万勿将“撑”当作“拥”。

捋挤势

捋挤二势妙无穷,有捋无挤枉用功;

顺势借机巧妙用,捋要轻来挤要横。

化势

彼若挤来我含胸,吸吞消融在腰中;

若彼拥势随后到,松松沉沉将他封。

按势

避实就虚按要轻,源头在腰指要通;

运用不可带了形,有形有象不为真。

单鞭势

转身双臂十指通,采捌肘劲含其中;

变作单鞭开合势,手背试探全身攻。

云手势

腰为主宰云手运,提挂涌逼拔彼根;

云罢再变单鞭势,理耶法耶与前同。

高探马势

顺势下拦高探马,两臂照应意前行;

借势到彼眉间去,尔想逃脱不可能。

右蹬脚过渡势

小小穿掌指要通,直取喉间尔心惊;

大鹏展翅分双臂,周身一家黏彼身。

右蹬脚势

顺势双臂轻轻行,占连黏随在其中;

轻提右脚向前去,肋间腹部任君蹬。

双峰贯耳势

须知抬脚半边空,凡是出腿要小心;

彼若顺势捞我腿,借机贯耳用双峰。

左蹬脚势

双臂若被对方擒,顺势转身彼自松;

引彼来到我跟前,轻提左脚肋间蹬。

下势

攻中寓守记心中,收脚独立气如虹;

下势借机顺缝去,乘虚趁隙如蛇行。

金鸡独立势

金鸡独立显威风,托W提膝奔腹中;

下伤二脚千斤坠,推手务须重友情。

玉女穿梭势

左右穿梭要轻灵,一臂引化一臂攻;

若要四两拨千斤,先要引彼落了空。

海底针势

海底针势鞠一躬,一带二提腰要通;

从头刺到腹间去,尔想从容不可能。

闪通背势

彼若趁机将我攻,闪通背势托架功;

妙在点中求拳艺,谨记双臂点点通。

搬拦捶过渡势

敌若双手将我擒,右手轻旋抱肋中;

精神贯注勿大意,须知对方有神通。

搬拦捶势

敌臂击我气汹汹,先搬后拦连环行;

顺势捶到肋间去,捶到身到方为真。

如封似闭势

彼手向我右肘封,旋提右臂往上行;

轻运双手按隙处,气敛神聚劲要整。

十字手过渡势

大鹏展翅双臂分,右步轻套彼腿根:

混圆一体微微动,巧用四两动千斤。

十字手与收势

十字手法妙无穷,势内藏有百万兵;

轻舒双臂收了势,神气如虹贯长空。

二十四势

二十四式妙无穷,莫当操舞求外形;

舍操弃舞求拳道,妙谛尽在拳道中。

笔者撰写上述“行功歌诀”,所掌握的原则是:

1.力求符合王宗岳宗师“太极拳论”修持大纲的种种原则。

2.前贤有语云:“蜣奂钒词兰湎。十个艺人十不知。”笔者力求寻觅、求索王宗岳宗师“十三势”的真谛与内涵。

3.力求符合王宗岳宗师“十三势行功歌诀”推手练功的种种要领。

4.力求符合王宗岳宗师“打手要言”(笔者感悟应为“推手要言”)战略要求。

5.力求符合王宗岳宗师“打手歌”(笔者感悟应为“推手歌”)的练功修持法则。

6.笔者牢牢谨记王宗岳宗师“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这一根本准则。

前贤有语云“欲天下英雄豪杰益寿延年,勿徒作技艺之末也”,笔者对此铭记不忘。

笔者深深感到:太极之道,“道济天下”;太极之情,“情满人间”。

探灵笔记范文5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考试制度 探讨

考试是检测学习过程的一种手段,是评价教学质量最常用的方法。考试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关系到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高等教育有着与以往各个阶段教育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群的不同。大学生已经成长为较稳定的个体,对他们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不能拘泥于分数的高低,更不能像以往的教育那样“一刀切”,需要我们建立起一种完备的、科学的、系统的考试制度,坚持灵活多样的原则。

一、大学教育的特点

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师生围绕教材,通过课堂进行有效传递,这样课堂教育就成为了大学教育最根本的途径。然而大学教育还有着与以往高中教育不同的特点。

1.课堂上有着更加和谐的师生互动。

从课堂形式上看,教学课程中无非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以往教育不同的是,大学教学更加注重人-人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单纯地传递信息流。知识信息的传递过程,必然交织着人际间的情感波动和相互作用,所以大学课堂更加注重融洽的授课环境,着眼于使得师生处于民主、平等前提下的相互交流。

2.教学侧重开启学生思维。

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分离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中间有一种控制与被控制、决定与被决定、主动与被动的关系。高中学生们习惯于将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被动记下,到考试的时候只要记住了教师上课时候强调的重点就能够及格。而在大学教育中,教师只是发挥着引导作用,他们只是告诉你怎么做才能知道答案,但是不会告诉你答案是什么。课堂上不再出现明显标示的需要记忆部分,而是希望通过这堂课程的讲授能够开启你的思维,引发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笔者就曾经碰到过这样的学生,他们对教师没有在课堂上划出重点感到不适和焦灼,这其实是没有对以往学习过程进行调整。高校学生应该主动适应这种方式的改变,同时反映到考试内容上就不会出现所谓的考点出现,试卷内容和形式都会灵活变化,有利于把学生从鼓噪的背诵概念理论中解放出来,达到开启他们思维的目的。

3.课程形式的灵活多样。

高等教育的很多课程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理论的讲授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甚至于出现了侧重实践的课程设计。比如笔者所讲授的《现代仪器分析》,除了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外,课程的设计上偏重于仪器的操作和维护,而涉及工程学方面的原理等内容则为了解内容。所以针对这样的考试内容,就不能单纯地以概念和原理为考试重点,而应该引入操作环节,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目前高校考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考试形式较单一,以分数定优劣。

目前高校的课程考试方式大多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只是考核学生是否记住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往往通过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的方法是有失偏颇的。

2.单个任课教师命题为主,人为影响较大。

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往往是任课教师一手包办考试的组织与阅卷,这其中人为因素对考试的影响。出题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所讲的内容和有关资料来出题,缺乏对教学大纲的知识体系的通盘考虑。有些教师出的题基本上是自己所讲的内容,所以导致学生们产生投机思想,平时不用听讲,只要把教师的讲课课件熟记于心就好了,长期以往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负面的影响。

3.缺乏规范性的批卷制度。

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往往单独将自己的任课班级试卷单独批阅,虽然也有一些学校要求集中批阅,流水作业,往往流于形式。学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任课教师在批阅中随意性较大,人情分现象也时有发生。

针对这些问题,我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灵活机动的改革考试制度。

将以往单一的记忆型考核即卷面考试进行改革,根据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制定出一套科学、完整、可操作性强的能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的考核制度,做到既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情况,又能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程度。

(2)针对课程特点,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

探灵笔记范文6

一、与生活携手

生活是产生灵感的源泉。对大自然的兴趣,促成了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写作散文集《林中水滴》;对人生、道德、爱情等的广泛关注,促使前苏联作家邦达列夫写出了《瞬间》。面对这五彩缤纷的生活,只要你留心观察,善于发现事物的特点,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美的所在,培养敏锐的感悟能力,你又何愁没有灵感,写不出蕴含丰富意义的文章来?比如,当你观察着夕阳西下的情景,你可能会猛然想起家乡的黄昏,想起落日下的田野,想起落日下的村民,或者想起悲壮的故事,想起壮烈的英雄,又或者想起日出日落的哲理……这些你观察或者思考过的情景、哲理,必然会突然涌现在你的笔下。这就是灵感。总之,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你就可能在一个回忆、一股情思、一丝意念袭来时眼前一亮,心头一颤,就会产生稍纵即逝的灵感。

二、与经典对话

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旁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览、勤读。读书,可以受到作品的感染与感召,使自己的感受力变得敏感,可以启迪我们的思想,产生写作的灵感。只要多读,学会精读、略读、浏览、诵读;还要多记,记下名言佳句、精彩片段。你就会有更多的灵感。

特别说明的是,当你还在冥思苦想无从下笔时,可别忘了你学过的语文课本!回忆一下,你或许可以从这些课文里找到思路,产生作文的灵感。谈人才,不是有《马说》吗?谈父爱,不是有《背影》吗?写人物,不是有《孔乙己》吗?……

三、与朋友交流

这里的朋友包括你的父母亲人、老师同学、邻居朋友。

上一篇师生关系论文

下一篇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