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例6篇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1

【关键词】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奥巴马 政府形象 政治传播

2010年4月20日晚,英国石油公司(简称“BP公司”)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湾海面的一座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原油注入墨西哥湾,酿成美国最为严重的生态危机。

面对这一公共危机,美国政府展开了公关。但是,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场灾难使奥巴马政府陷入“舆论风暴”。美国政府并未如其所愿达到传播效果,政府形象受到了一定损害。那么,奥巴马政府是如何应对这场危机的?是什么因素导致公众认为政府不力?在突发事件中政府形象该如何塑造?

一、奥巴马政府在各阶段的公关

1、事故初期的政府公关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伊始,奥巴马政府并未形成高度重视。事故发生当晚,美国海岸警卫队只称情况稳定,没有漏油迹像。24日的漏油情况也未引起白宫重视。直至28日,事故不断恶化,美国政府才开始全面介入救灾,展开公关行动。

2、事故高峰阶段的政府公关

在事故逐步恶化的过程中,美国政府继前期的滞缓之后迅速地启动了政府公关。

首先,美国的多个部门参与了漏油事故的处理,如海岸警卫队、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司法部等。奥巴马于5月17日宣布将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宣称政府将“动用手中全部资源,不遗余力”解决墨西哥湾的油污扩散危机。

其次,白宫开展了媒体公关,向新闻媒体发放资料,介绍政府从一开始就展开了全面应急反应。奥巴马政府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新闻会与网络权威相结合等方式,建立了权威的信息系统。白宫发出的邮件详述了联邦机构和英国石油公司为减轻生态灾难采取的所有行动。美国官方更是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力量,设立“深水地平线应急反应”官方网站,通过最新信息、现场直播、提供索赔通道等使救灾行动高效化和透明化。“深水地平线”统一指挥部还通过Twitter、YouTube等社交网平台,最新消息。

奥巴马还用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大众。在5月22日,奥巴马宣布成立总统委员会调查泄露事故,并多次视察墨西哥湾,声称“在救灾过程中出现问题,我们将解决它们”。奥巴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对公众负责的总统形象,改变了最初的“高尔夫”形象。他在救灾过程中对一名提供解决漏油事故建议的成都居民回复邮件。

3、事故渐尾阶段的政府公关

漏油事故久悬未止,引起了公众的倦怠和反感情绪,引发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质疑。在该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再次公关。它通过议程设置,引导了公众舆论,转移了公众对漏油进展的关注。奥巴马及其政府在事故处理中对英国石油公司强力施压,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追究相关政府官员的职责失误。5月17 日,矿产资源管理局负责近海石油开采的副局长成为事件发生第一个引咎辞职的官员。6月17日,美国政府最终促成了BP公司的专项赔偿基金的成立。官方网站提供大量的安全知识、索赔和诉讼信息等。

4、事故尾声阶段的政府公关

在危机结束后,政府对事故缘由等展开思考,重塑政府形象。

在内部调查报告中,美国政府反思了政府的石油监管体制等诸多问题,司法部于12月15日正式对英国石油公司提出了刑事诉讼。2011年1月5日,美国的总统委员会宣称,是美国海上石油开采以及政府部门监管方面的系统性的问题引发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美国内政部也进行了自我反思。

其次,美国政府积极引导公共舆论,消减公众的恐慌和担忧情绪。大量原油的泄漏,使得墨西哥湾海域的海鲜产品的安全性、周围景区的环境、大量的海洋生物的安全等成为公众担忧的对象。对此,奥巴马政府通过媒体告知公众海鲜产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通过具体数据的公布,引导公众正确看待海鲜的安全性。8月14日第一家庭到佛罗里达州度假,引导美国民众到墨西哥湾地区旅游。

奥巴马政府展开灾后的安抚工作,设立新的网站――“修复墨西哥湾”,“增加了捐款、事故调查、健康与安全等栏目,整合了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的”①,为奥巴马挣回不少人气。

二、奥巴马政府形象公关的得与失

奥巴马政府形象随着应对措施而起伏,政府舆论应对能力和形象并未得到公众认可。

美国政府在事故爆发初期的迟缓,使其落入了媒体的包围圈,丧失了主动权。5月初,漏油事故成为美国最主要的新闻,公众的聚焦和现状的恶化使对奥巴马的指责增多。CNN、《今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对墨西哥湾石油泄漏是否为“奥巴马的卡特里娜”做出报道。美国《琼斯》月刊认为美国政府是缺少承担责任的勇气,因而将烂摊子留在BP公司,而不主动接盘。美国国会众议员迈克・彭斯对联邦政府批评说:“美国人民希望知道,为什么当局反应迟缓,为什么必须的设备没有立即送入事故发生地区,为什么总统没有全面部署内阁官员?”《华尔街日报》“基于联邦政府的文件、对白宫以及美国海岸警卫队官员、州和地方政府官员的采访,考察了美国政府对事故的应对情况,发现茫然、不知所措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决策速度”②。

在第二阶段,奥巴马政府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投入大量的资源救灾,努力营造政府的正面形象。奥巴马作为行为主体,运用各种传播技巧进行政治公关。政府通过媒介进行危机传播,推动了政府、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符合了危机公关和管理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化的原则。奥巴马政府保持了传播活动的连续性,通过各种传播力量的协同性,实现了持续传播力和共识传播效力的最大化。在这个步骤中,政府开始占据传播的制高点,为扭转政治形象提供有利条件。政府的这一措施,较好地弥补了事故初期的“不作为”造成的缺陷,赢得了部分支持和理解。奥巴马本人作为政府形象的代表者,发挥了公众人物和领导者的作用,较为明确、坚定地向公众表明了处理好该事件的态度。

在第三、四阶段,美国政府开始议程设置,转移公众的注意力,同时采取相关措施给公众制造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印象。但是,由于事故发展的不可预知性和复杂性,政府仍然在某些方面存在失误。美国政府一直被指责与BP公司合作有意地掩盖墨西哥湾石油泄漏的规模和影响,损害了公众的知晓权。

虽然在事件初期,美国政府错失第一先机,被动地卷入进程中。但奥巴马政府较大程度上遵循了政治传播的原则和规律。由于这场事故本身的复杂性、影响范围的广阔性、危机的持久性等,奥巴马政府陷入了一定的困境。但是奥巴马政府的公关,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奥巴马政府在事故处理中积极塑造了一个勇于承担责任、对公众负责的政府形象,在媒体的讨伐声中仍然较为稳定的站住了脚。在事故初期受损的形象随着政府随之展开的行动而有所好转,一边倒的批判也发生了一定的逆转。美国政府的形象在漏油事故中可谓毁誉参半。

三、突发事件中的政府形象塑造

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四个特征。”突发事件的新闻价值与信息的国际共享和网络化,促使它自发生之初,便会进入世界关注的视野,影响社会公众乃至世界对政府的印象。政府对公共事件的舆论应对能力理应得到重视,采取诸多措施塑造政府形象。

首先,政府应有所作为。公众对政府形象的认知并非建立在理性和理论的基础之上,即“对政府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和施政业绩做出综合评价”③,更多地是从政府面对具有深刻影响的危机事件时的应对措施。政府的危机反应机制对于塑造政府形象、重振公众信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应成为危机事件的察觉者、管理者和协调者,拟定危机管理的目标,制定措施,展开公关。即使在危机结束期,政府仍要进行有效的公关调控,反思和检讨缺陷,减少危机再生的可能性。

第二,政府要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公共事件一旦发生,政府机构平时的运作机制在新的社会秩序下难以奏效。随着危机的不断扩大,牵涉的资源、人员等范围愈大,单一部门难挑大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起一个以国家或者地区最高权威机构和最高领导人为核心的中枢指挥机构和运行体制,并尽可能地将与灾害有关的政府部门都包含进来,建立有权威的、功能全面的危机管理体制”。④在该指挥中心的统一调配下,按照危机管理的诸多原则,建立处理流程。

第三,政府应当具有良好的传播观念。一方面,事故的突发性、信息的瞬间爆发,使政府部门的官方消息成为突发事件的首要来源。它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媒体和公众自我填补,引发大规模的谣言,损害政府形象。另一方面,“作为‘理性人’的政府希望并会致力于事态能够向有利于政府的方向发展,但政府也处于一种‘无知之幕’中,官员也是通过媒体来了解时态,做出决策,以期最符合自身利益”。⑤因而,政府应积极利用媒体,及时信息,与媒体、公众共同构筑突发事件中的“媒介真实”。它应参与议程设置,引导舆论,转移公众的注意力,消除谣言,构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媒体-公众的联动模式。

参考文献

①epaper.省略/A/ht-

ml/2010-08/03/content 1141845.htm, 《南方都市报》,A24版次,2010-8-3

②《华尔街日报中文网》,c-

n.省略/gb/20100617/bus135520.as-

p?source=rss,2010-6-17

③朱光喜 等,《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形象和政府危机公关》,《公共管理学报》,2006(4)

④李文良、任晶晶,《西方国家政府危机管理之启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8(1)

⑤陈健强、刘师健,《论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媒体-公众联动模式的制度化――以汶川抗震救灾为例》,《国际新闻界》,2010(12)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2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海上钻井平台爆炸起火,大量原油以每天2000桶的速度泄漏到墨西哥湾,并扩大到美国沿岸地区各州,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灾难,甚至有媒体惊呼此次灾难为“奥巴马的9.11”。尽管英国石油公司近日宣布,已成功控制水下漏油点,“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但此次事件对美国政治的冲击还远远没有结束,尤其是在奥巴马新政处于攻坚关头,美国中期选举逼近之际,该事件是否会使美国政治再次变天,引起广泛关注。

打乱了总统的执政路线图

漏油事件发生后,奥巴马政府一下子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媒体揭露说,奥巴马没有及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对漏油事件的处理上,迟滞了一周之后,白宫才对漏油事件进行全面接触,使得危机最终失去控制。更令奥巴马政府感到不安的是,事件爆发后引发的对环境问题的忧虑逐渐演变成为对美国政府的批评,甚至有人将此次危机与2007年的“卡特里娜”飓风风灾相提并论,批评奥巴马政府没有做出及时反应,甚至在推卸责任。显然,此次漏油事件将会像9.11事件明显地改变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一样改变奥巴马政府未来的能源和环保政策,并会对奥巴马此后的执政路线图产生影响。

首先,漏油事件将成为奥巴马执政道路由攻转守的转折点。事故发生后,奥巴马推迟已原本打算继续闯关的教育改革法案等一系列拟议中的社会改革计划,推迟已谋划了半个世纪最大的海底钻探扩张计划,在北极、东南海滨以及海湾的新水域实行新的海底钻探计划恐怕也已是遥遥无期。对奥巴马来说,目前的首要问题在于应付漏油事件结束后接踵而至的事故调查以及政治对手正在酝酿的一系列“追杀计划”。

其次,漏油事件恐成为奥巴马的政治滑铁卢。漏油事件已严重影响奥巴马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令奥巴马政府失分不少。尽管此后奥巴马连续四次到墨西哥湾沿岸各州视察灾情,并向全美人民发表电视讲话,以挽回影响,树立形象,但漏油事件迟迟难以控制令民众对其执政能力的信心大打折扣,批评声浪一波连着一波,美国媒体将其称之为“奥巴马的海湾战争”。进入6月份,全美超过50个城市陆续举行抗议示威活动,愤怒的民众开始走上街头抗议示威,在声讨英国石油公司之余,对奥巴马反应迟缓,救灾不力等表示不满,甚至说奥巴马是“英国傀儡”。美国最新的民调显示,奥巴马的支持率降至新低,近六成的美国选民质疑总统的能力,多数人反对总统的经济政策。漏油事件对奥巴马的连任已经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给中期选举增添了变数

在强推医疗改革计划撕裂了美国选民认同、极化了美国舆论之后,漏油事件让原本对已是风声鹤唳的中期选举前景更加晦暗。在多种封堵措施不奏效的情况下,选民们的愤怒与不满有如石油喷发般奔涌,将对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结果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此次漏油事件直接波及墨西哥湾沿海的佛罗里达、阿拉巴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得克萨斯、阿肯色等州,这些州选民的不满情绪在初选中已显现苗头,铺天盖地的选举广告把矛头指向的参众两院议员们。比如,阿肯色州的政治选举广告号召选民把现任美国阿肯色州参议员林肯赶下台,因为林肯是大石油公司的受惠者和近海油气开采的拥护者。此外,佛罗里达和路易斯安那两州的国会候选人也面临选民们的质疑。

选民们之所以把怨气撒给那些国会议员们,主要体现了选民对当权者的不满,尤其是当选民们查询了联邦选举委员会的竞选捐款账目后,竟然发现国会议员收受了石油公司的大量竞选经费,在媒体对议员在任期间对石油公司投桃报李的行为加以添油加醋般地渲染后,选民的情绪更加难以控制。无论议员们如何为自己开脱,都免不了在中期选举后卷铺盖走人的命运。

当然,漏油事件并非仅仅对议员造成冲击,在南部各州对共和党议员的批评更居于多数,而且历史上共和党议员与石油公司的联系更加密切。近期的民调显示,尽管美国选民对于奥巴马的信心降到新低,但选民对其他或共和党议员的信心指数更低。受访者中对缺乏信心的人数高达68%,共和党为72%。

不过,由于白宫目前由把持,在选举中的“燕尾服效应”很容易引导选民把对总统的不满殃及国会山的议员。还有四个月将举行国会中期选举,此时选民对奥巴马政府出现严重信心危机,对于来说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

可能引发新一轮制度改革

纵观美国历史,制度改革向来是“灾难驱动”下的产物,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引发了罗斯福新政的改革。 2001年的9.11事件也带来了二战后以来最大规模的政府重组计划,最终让美国国土安全部改革计划出台。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为奥巴马新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但并没有转化为制度改革的冲动。恰在此时发生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很可能将是新一轮美国政府制度改革的催化剂。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3

旷 日持久的漏油危机,正在让英国石油公司(BP)陷入破产和被收购的传闻中。

业内盛传,BP北美分公司正在考虑申请破产保护,试图“断尾求生”――避免因墨西哥湾事故带来的巨额索赔。

“那绝对都是不实的传言。”6月11日,BP伦敦新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财经国家周刊》回应道,“我们有雄厚的实力和强大的融资能力。”

4月20日晚,BP在墨西哥湾的一座钻井平台爆炸起火,井下原油大量泄露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预计BP面临的赔偿和清理费用可能高达400亿美元。截至目前,油井泄露依然在继续。

“事故已经对BP公司乃至石油行业都造成严重创伤,这远非金钱可以估量。”一位跨国石油巨头的高管对《财经国家周刊》说,如果这次的措施再不彻底起效,旷日持久的漏油很可能将BP拖至破产,出售资产或被收购将是不得已的选择。

“不管是哪家公司,现在收购BP的风险都太大。”中国一家大型石油公司的高层对记者坦言,BP的漏油油井一直没堵住,而且大规模的环境损失赔偿和诉讼官司还将陆续启动。

将直接影响全球石油行业BP变数的格局。

漏油难止

事故发生后,BP采取了安放巨型钢筋水泥罩、开启止喷阀、设置吸油管等多种堵漏方案,但效果均不佳。

对此,BP媒体发言人Matt Tailor在5月接受《财经国家周刊》电话采访时语焉不详,仅表示“预计还要几周才能完全堵住漏油点”。

6月3日,BP派遣水下机器人切断漏油点处一段受损管道,并在漏油点罩上了一个漏斗状泄油收集装置。这个用橡胶基材料制成的新装置弹力极强,如同一顶帽子一样牢牢罩住漏油点,控制住泄露原油不会随水流扩散。再借助虹吸管,污油被吸附到海面船只集中处理。

BP称借助这个装置在6月4日当天收集了6077桶漏油,6月5日收集量增加至1.05万桶;此外,还有3270万立方米天然气被引至海面燃烧掉。

新办法似乎初见成效,但BP依然没有十足把握。

BP官网消息指出,这个水下1500米的复杂装置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由于以前从来没有应用于如此水深,收集油气的能力和成效还不能保证。

中海油服(601808.SH)一位高管对《财经国家周刊》说:“水下情况远比地面钻井复杂,压力强弱、洋流变化情况都影响着堵漏效果,能不能堵住、何时堵住BP其实自己也没底,事故严重程度已经超出其应急处理的控制能力之外。”

此前,BP开始在油井附近开凿另一口减压井,业界公认这是彻底遏制油井继续喷涌原油的唯一有效办法,但钻井大约需时3个月才能完工并发挥效果。

危如累卵

漏油事件让BP成为了众矢之的。

Matt Tailor表示:BP将负责堵上泄露的油井,并尽力清理干净海面的浮油。对这一事件公司会负责,承担清理费用和合理的损害赔偿。

6月7日,BP宣布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修建“障壁岛”支付6000万美元。在这里,美国政府已批准建造六个“障壁岛”来保护湿地不受漏油污染,BP承诺将分批支付共计3.6亿美元工程款项。此前,BP已经付出了12.5亿美元。

瑞士信贷报告认为,BP的支出费用可能高达370亿美元,其中清理费用约为150亿至230亿美元,另外140亿美元为索赔费用。如果此报告预测准确,BP将面临灭顶之灾。2009年,BP净利润139.55亿美元,以此为基准,该公司约需要2.65年不做任何额外开支才能付清这笔账单。

“最坏的时刻还没有过去。”前述石油业内匿名高管认为,油井一直没堵住,再这样旷日持久拖下去,再强大的公司也可能拖破产;而环境损失赔偿还没有大规模开始,大笔的罚单还在后面。

资本市场的表现已经不妙。惠誉、穆迪、标普等信用评级机构一致调低对BP的信用等级,“用脚投票”的投资者则纷纷抛售股票,BP股价一路狂跌不止。

6月9日,BP纽交所股价暴跌15个点左右而降至14年来最低,至此BP单在美国股市的市值已蒸发过半,缩水约900亿美元。

“最可怕的是资金链条出现问题,而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又被堵上,即使是BP这样业界排名前列的公司,危机在短时间也可能将其击垮。”前述石油业内匿名高管指出:“一直以收购者形象利于业界的BP,很可能沦为被收购者,出售资产以筹资将是不得已的选择。”

如果BP“”,世界油气巨头排名将重新洗牌。

业界权威的美国《石油情报周刊》(PIW)公布的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BP仅次于中石油排名第六。BP拥有14.2吨石油储量、12802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其油品销量更是达到了45584万吨位居全球第三位。

如此一家巨无霸,无论被哪一家油气巨头收购掉,收购方都将体量陡增,成就为令人瞠目的“超级巨无霸”。

收购传言之下,一些著名投行已在为BP谋划婆家。渣打银行6月10日报告认为,如果中石油收购BP,将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因为两家公司在业务结构上没有重叠。中石油若收购BP,“将从一家低成长性的公司变为全球石油巨擘,大幅提高盈利能力。”

业界人士分析,无论是中石油还是其他油气巨头,单独吞下BP的可能性均不大,最终的可能性还是分拆收购部分资产。

PIW 排名显示,BP的总资产为2282亿美元,无论是中石油还是其他排名靠前的油气公司,都无法一下子掏出如此巨资。

行业变局迫近

受墨西哥湾事故波及,海洋油气开发开始承受压力。

事故发生后,美国奥巴马政府已经宣布全面暂停位于墨西哥湾的33座深海钻井平台的工作,并延长了对批准新深海油井的禁令。

“在调查结果出来以前,我们对墨西哥湾事故无法进行评价。总的来说,我们是非常希望BP能够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法国道达尔全球天然气、电力、新能源总裁Philippe Boisseau出言谨慎。

作为全球第五大油气一体化上市公司,道达尔的海洋油气开发技术同样在业界引以为傲。他们认为,墨西哥湾事故虽不能证明所有的深海石油勘探都存在问题,但整个石油行业都需要从中汲取教训。

截至目前,BP的事故调查结果还没有公布。但业界普遍观点是,人为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居大。因为在很多海域,BP的作业水深早已超过3000米,而出事钻井水深仅1500米――从逻辑上看,事故并非因为技术水平不够所致。

问题的关键更在于:BP出事之后的应对能力。专家指出,开发者将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将更多更深的油气钻出来,而相关保全措施如安全生产、应急处理却未得到同样多的重视和研究投入――这才是导致出事之后整个油气行业都无计可施的根本原因。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管清友认为,墨西哥湾事故将直接影响全世界的海洋油气生产,“项目审查会更加严格,很多此前看来可行的开发项目可能需要重新审查而被推迟或下马,油气公司需要大规模的增加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的增加,将直接带来开发成本的大幅度增加,短期看海洋油气开发会有隐忧,不过并不会影响到全球石油供应而推高油价。”管清友称。

对刚刚起步的中国海洋油气开发而言,墨西哥湾事故,是个绝好的安全教育机会。

截至2008年,中国海洋原油累计探明技术可采储量63325万吨,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5353万吨,海洋已被看做了解决中国能源安全的希望之地。

2009年,中国最大的海洋油气开发商中海油生产油气4766万吨石油当量,约占到全国油气总产量的两成。中海油计划未来20年里,将投入2000亿元,在南海建成5000万吨油气当量,深海油气开发为战略重点。

“中国油气开发处在由浅海走向深海的敏感阶段,需要更加注重安全生产,必须保证零事故发生,丝毫差错都不能出。”管清友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墨西哥湾事故警示深海开发一旦出事将是毁灭性的,“中国的公司,根本经不起折腾。”

“发生意外事故后,在行业内技术领先的BP都只是束手无策,应急处理能力严重不足。”一位业内观察家指出,既然如此,当前各大石油公司竞相走向深海,将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冒险赌局。

资料:

历史上全球十次严重石油泄漏事件:

① 2007年11月装载4700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伏尔加石油139”号在刻赤海峡遭遇狂风,解体沉没,3000多吨重油泄漏,致出事海域遭严重污染。

② 2002年11月 利比里亚籍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西北部海域解体沉没,至少6.3万吨重油泄漏。法国、西班牙及葡萄牙共计数千公里海岸受污染,数万只海鸟死亡。

③ 1999年12月 马耳他籍油轮“埃里卡”号在法国西北部海域遭遇风暴,断裂沉没,泄漏1万多吨重油,沿海4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

④ 1996年2月 利比里亚油轮“海上女王”号在英国西部威尔士圣安角附近触礁,14.7万吨原油泄漏,致死超过2.5万只水鸟。

⑤ 1992年12月 希腊油轮“爱琴海”号在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鲁尼亚港附近触礁搁浅,后在狂风巨浪冲击下断为两截,至少6万多吨原油泄漏,污染加利西亚沿岸200公里区域。

⑥ 1991年1月 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前点燃科威特境内油井,多达100万吨石油泄漏,污染沙特阿拉伯西北部沿海500公里区域。

⑦ 1989年3月 美国埃克森公司“瓦尔德斯”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搁浅,泄漏5万吨原油。沿海1300公里区域受到了污染,当地的鲑鱼和鲱鱼近于灭绝,数十家企业破产或濒临倒闭。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

⑧ 1979年6月 墨西哥湾一处油井发生爆炸,100万吨石油流入墨西哥湾,产生大面积浮油。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4

大连漏油事件发生后,高度关注此事件的读者可能会产生三个疑问:一是到底漏了多少原油?二是谁的责任?三是如何赔偿损失和治理污染?

对于第一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定论,但至少有两组数据可供选择和甄别。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泄漏原油数据是一千五百吨。某绿色和平组织勘察的最终结果是六万吨。

目前,关于事故的污染级别还未有官方说法。此次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失究竟有多大?也没有任何官方或专家出示统计数据。

不过倒有一组来自墨西哥湾的数据可供中国参考。从事生态研究的经济学家认为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失至少在三百四十亿到六千七百亿美元之间。英国石油公司目前已经花费四十亿美元处理漏油事件,并设立了两百亿美元的赔偿基金。还专门拿出五亿美元用于建立海湾沿岸研究院。

就在前不久,在美国众议院举行的原油泄漏听证会上,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荷兰壳牌四家全球顶尖的石油巨头陪着肇事者英国石油公司被近二十名议员像训小孩一样轮番数落了二十五分钟。英国石油公司连连道歉,并列出了按季度支付赔偿基金的承诺,直至交完全部赔偿款额,哪怕最后倾家荡产。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至今都没有任何一方站出来为大连漏油事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

与松花江和渭水两次污染事故一样,坚信沉默是金的中石油此次依然没有给出任何说法和承诺。事故发生后,大连市政府连续召开了四次新闻会,中石油连续四次缺席。

其实这也怨不得中石油,不表态并不是人家傲慢和冷漠。你想啊,一家具有霸主地位的央企,一家市值排名全球第一的大公司,在身份上讲肯定属于企业中的贵族,行业中的大鳄,一言一行都要体现王者之气,岂能随随便便乱讲话?

这与它之前保持的“低调、正面、有序”的温良形象也是一致的。前不久,网络上曾流传着一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闻报道公文稿件慎用词汇表》,《词汇表》全文近三千字,涉及上百个慎用词汇:诸如报道集团公司经营业绩时,不可使用“垄断”、“暴利”、“豪门”、“大腕”、“衰退”等词汇。报道集团公司领导出席各类庆典、会议等活动时,不使用“亲自”、“莅临”、“光临”等词汇,应使用“出席”、“参加”等。

你看,中石油多严谨啊!多低调啊!多慎微啊!人家只希望关起门来闷头过自己富得流油的日子,既不自高自大,也不惹是生非。这是一个多么虚怀若谷的企业老大哥形象啊,一点为富不仁的迹象都没有,你还要人家怎么样?

所以我觉得,应该要多多体谅人家中石油才是,人家忙着国内收购,国外投资,哪有时间顾及环境污染这类并不危及当下温饱的小事情呢?!

中石油应该关心一些大事情才能与之身份相匹配,诸如全人类的幸福等等。

因此我想和中石油的全体职工们一起,学习一下美孚石油公司的前身标准石油公司的创始人洛克菲勒的一段日记:

“我们的一切行为,都要对得起为人的良心……我始终不能忘记多年前,当我在油溪观看油井钻油时,当那宝贵的石油从地底下咕咚涌出时,我心中突然划过一个如闪电般的念头,这是穷人的光明。自那以后,这念头始终跟随着我,让我念念不忘,我相信这是上帝给我的旨意,让我把上帝的礼物带给人间,带给大众。”(摘自洛克菲勒1888年11月17日的日记)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5

1896年,美国人以栈桥连陆方式在加利福尼亚距海岸200多米处打出了第一口海上油井,从此,海上石油工业诞生。到目前为止,全球有100多个国家正在开采海底石油资源,有50多个国家在进行深海油气勘探,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已经成为全球油气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海洋油气产量随投资和石油平台数量增加而增加。

仅今年3月以来,雪佛龙在墨西哥湾深水区再次发现一处石油储藏;康菲公司在墨西哥湾深水区所钻的Shenandoah评价井中获得了一项重大石油发现;挪威油气Statoil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中部地区油气区块租约竞标活动中获得15个租约,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2013年将向石油资源丰富的坎佩切湾投资30亿美元;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将在未来五年计划在海洋油气领域投资2367亿美元。

尽管,在全球的油气勘探开发中到目前为止总的勘探成功率不足40%,且海洋勘探成功率更低,使得深海油气的边际成本很高,且投资风险大,但这并未阻挡海洋油气产业的投资热情。在全球经济危机还未消除,且债务违约事件还在发生的情况下,全球海洋油气资源市场却率先走出了寒冬,掀起了又一轮海洋油气资源发现和投资的新高潮。

全球性“监管漏洞”

尽管新一轮海洋油气投资热潮来临,但2010年BP公司造成的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却揭露出了全球海上油气开发的监管法律、监管技术手段和应急机制等相关制度安排中的漏洞。所以,进一步引起了主要海洋油气资源国的高度重视。为确保本轮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时环境与企业经营的安全,监管立法的制度博弈就成了各国立法机构的工作重点。

在美国,虽然设有石油泄漏责任信托基金(Oil Spill Liability Trust Fund),但它是1989年依据美国《1986年国内税收法规》第9509条规定建立的,该信托基金是以美国最高立法的形式确定的、对在美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企业强行征税,并专门用于支持美国海岸警卫队、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家应急系统、石油污染研究和开发项目的运行。

在BP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这一信托基金却显得捉襟见肘。此外,其他制度安排也显得效率不高。所以,美国一方面将石油泄漏责任信托基金的税基提高了四倍,另一方面,重新调整和进一步规范了海上油气开发的安全监管条例。

在欧洲,英国北海油气开发监管条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苛的条例,甚至被称是“黄金准则”。因此,欧盟还是借鉴了这一“黄金准则”,在2011年10月公布了海上油气监管法案的草案,不仅要提高监管级别,将监管范围扩大至距离海岸线370公里之遥的海域,使欧盟海域任何一座海上油气钻井平台都能接受到监管。这一法案结束了成员国分散监管的局面,将监管权集中到欧盟手中,以图在欧盟打造最安全、最健康和最环保的监管体系。

尽管加强统一监管会增加环境安全成本的支出,进而最终垫高油气价格,可欧洲议会议员伊沃・贝雷特2012年10月还是提交报告进一步强调称,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海上油气开发的行列,为防止这些没有或只有较少经验的国家犯错,欧盟有必要完善立法和加强监管。试图将欧洲的集中监管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使海上油气开采有法律的保障。

与欧美制度升级相比,近期中国国家海洋局《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称,2011年发生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害依然存在,事故海域海水中石油类含量仍高于溢油事故前的平均水平。

明知康菲公司未能满足国家海洋局自己发出的“彻底清楚”行政令的要求,可国家海洋局还是宽厚地为康菲公司发放了开工许可。因此,不怪外国石油公司可以在中国海洋如此傲慢,要怪就怪我们的管理能力落后、信托责任的缺失以及类似信托责任基金匮乏等制度顶层设计的缺位。

顶层设计的“错位”

早在2010年,中国海洋油气的年产量就达到了5000万吨当量油,占国内石油产量的26%,相当于建成了一个“海上大庆油田”。标志着中国海域已成为我国石油、天然气最主要、最现实的接替区。因此,海油公司雄心勃勃、针对性地宣布要在未来20年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加大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力争建成一个“南海大庆”。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接替,装备制造业确有重大突破。在《201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称,中国海油以“海洋石油981”平台为核心,打造了以“五型六舰”为主体的作业能力达到3000米水深的联合作业船队。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能力和大型海洋装备建造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也在2012年开进了南海作业。

可是,正当国际资本摩肩接踵般地涌向全球海洋油气探区时,2012年中国海洋油气产业好似黎明静悄悄,不仅增加值出现了8.7%的负增长,而且,海油公司还举债151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尼克森(Nexen)公司,仅一个项目的投资总额就相当于在南海未来9年的预期投资额。

一方面,海油公司“拼命”登陆,集中人财物积极在自己并不熟悉的、鸡肋般的异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上投资,不仅掌控不了经营业绩,还要承担他国巨额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支出的风险;另一方面,十分“吝啬”地在国内的海上建着“南海大庆”;再一方面,中国的海洋油气资源又被周边国家“免费”蚕食着。

这不仅暴露出我国海洋油气资源战略存在有问题,长此下去,还将有可能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中国急需系统性地修补和健全海洋战略的顶层设计,并真正付诸实施。

在国家层面,需要有军事上的安全保障;在经营管理上,要学股份制的精髓,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在软实力建设上,要学习美国的《21世纪海洋蓝图》和《美国海洋行动计划》,以油气开发和其他海洋新兴产业的税收为基础建立海洋政策、石油泄漏责任等一系列信托基金;在避险经营上,金融监管部门应给企业更大的创新空间,企业要学美国企业的金融创新与避险技巧,并且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体系。就如交强险一般,采取强制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对海洋环境伤害进行补充。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6

然而,在2010年4月21日,BP在墨西哥湾钻井平台发生的一场爆炸事故,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当日,BP的一处近海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大火持续36小时后平台开始沉没,11名工作人员死亡。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平台底部的油井开始向外漏油。据美国政府8月2日公布的数据,泄漏油井累计漏出490万桶原油,其中410万桶流入墨西哥湾,大片海域受到污染。这场事故不仅导致BP元气大伤,社会声誉受到严重影响,市场信心骤降,股价大跌、市场份额减少、公司高层更替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而且将整个石油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凸显于世,使整个行业都受到公众质疑。这场被认为迄今全球最严重的事故性漏油事件更是导致墨西哥湾的生态环境、经济状况和居民的身体健康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和影响。

为何一个有着百年基业的能源巨头和行业领袖几年之内频发重大安全事故?为何一个重视核心价值观、拥有完整商业准则的跨国公司在事件处理中其责任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践行?为何宣称体系健全的HSE管理模式(一套涵盖了健康、安全和环保的系统管理体系)在防范和控制恶性事故的发生上变得无能为力?就社会对BP的期望及其社会责任角色定位而言,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绝不单纯是一场事故和意外。事故发生后,BP要面临的也不仅是数以百亿美元计的经济赔偿和旷日持久的诉讼案,要恢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海域的生态环境将更是一场巨大的责任挑战和考验。

本文无意于对事故原因进行探究,我们相信这场梦魇将是BP全体员工永久的伤痛。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反思的是,跨国公司究竟应该如何保持优良的安全业绩和善待环境,担当起超越一般企业的社会责任?危机过后,BP能否以及如何从危机中崛起,将发生怎样的实质性改变?

BP前CEO海沃德因漏油事故处理不力而辞任,公司董事会安排由对美国业务十分熟悉的达德利接任并成为BP历史上首位美籍CEO,显然是希望通过这次换帅能带领公司更好地处理与当地社区的关系,尽快走出事故阴霾。2011年3月初,在业界颇有影响、规模宏大的剑桥能源周大会上,新任总裁达德利坦诚面对数千名来宾,在其题为《新时代,新责任》的长篇演讲中,大加阐释BP的新理念和责任崛起的信心与行动。指出在重大工业事故后,总是有东西要去学习和改变。正如所有行业性恶性事件都将一个行业新的危险因素发掘出来、展示出来,进而成为行业整体标准改进提升的开端一样,BP的这场痛苦历程成为其提升安全管理、重塑责任形象、规范安全标准的一个良好契机。

尽管BP在最开始处理漏油事件中饱受争议,出现一系列让公众难以接受并对其公司形象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事故处理反应迟缓、前任总裁关键时刻在私人游艇上度假被拍、造假图片等等。但从2011年3月22日BP提前的年度报告《201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BP的承诺与决心。报告以坦诚的态度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披露BP在漏油事故中的表现、措施,对今后发展的承诺与改变。BP新任CEO在致辞中坦言,2010年是对BP可持续发展提出质疑的一年,是对BP造成重创的一年。报告围绕“安全、可持续”的新理念全面阐释BP在事故后所做的改变,从责任理念、责任管理再到责任行动的推进,这些承诺是让世人重拾希望、让BP浴火重生的信心源泉。

责任理念重塑。BP在理念上进行了再塑,重新定义和强调了其安全、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在201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强调建立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强大的BP”来取代其一贯的“可持续的BP”的提法。此外,BP还再次将其公司行为准则写入报告中,以强化全体员工对公司行为准则和企业价值的重视和遵守意识,BP还更加细化了行为准则的指导性条目。针对墨西哥事故,BP在行为准则整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对许多方面进行了细化和强调,主要包括:在安全和环保方面,提出了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对环境影响负责任的规范;在员工方面,提出对员工行为的期望,这一期望涵盖了尊重合作者、禁用童工以及反对强迫劳动等;业务合作伙伴方面,强调了收受和赠送礼品以及避免利益冲突的指南;在政府与社区方面,强调从防止贿赂和腐败现象到参与政治活动的政策,指明BP应该如何与政府和社区互动。CEO达德利还在报告致辞中强调,2011年及今后BP的使命就是要以安全和可持续的方式为股东创造价值,“2011年我们将强化‘安全第一’,并以此来保持长期的优良业绩,包括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和外部关系的协调”。‘BP对其责任理念的反思和责任重塑行动已经开始,未来的BP将会朝着一个“更加安全和低风险”的企业发展。

责任管理再造。以这次事故为契机,BP在管理上进行了重整,更加关注其第一要素――安全,在经历了2005年得克萨斯炼厂爆炸事故之后,BP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过程安全管理,创建了一套新的运营管理系统(OperationalManagement System,OMS)。到2010年,该运营管理体系已基本应用于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涵盖安全、环境以及健康管理等。然而,2010年的墨西哥湾事故,让BP意识到了OMS的不足,因此在肯定OMS的基础上增加了LOMS(Local OMS),即建立以运营所在地为单元的运营管理系统,这套系统更加突出对业务所在地的一致性管理要求,更具有操作性,能够指导员工在具体操作中应对具体的运行风险,满足当地开展业务的要求。伴随着LOMS的建立,BP还重新定义和加强了公司安全和运行的范围和职责,新的独立的安全和运行风险管理(S&OR)将会与LOMS一起为加强公司的安全运行管理提供支持,这表现在:为业务线提供检查并且平衡其独立运营;加强相关安全标准和程序的强制性,包括运营风险的管理;为运营风险提供一个独立观点;评估并提高员工在安全性和操作方面的能力。S&OR的管理模式将能保障公司在业务所在地的运行纳入到公司整体的OMS体系中去。

上一篇公示报告

下一篇热爱祖国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