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范例6篇

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

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范文1

因为生命的线性向前,青春是每一代人共同拥有却又必然失去的,这样的宿命让它尤其具有令人婉转回环、涵泳不已的况味。青春题材总是不乏受众,永远不会过时,每个人的命运和故事都可以被缝合进去,为自己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的青春找到想象的安身之所。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不过是无数类似作品中的一个。

人们总是乐于谈论美好而稍纵即逝的东西,除了它本身带有的悲剧性美感外,更主要的是可以在特定的场景中将自己代入进去,获得人格投射的。青春是一种霸权,再没有什么能比拥有这种时间上的优势更能让人洋洋自得、肆无忌惮的了。青春崇拜是20世纪以来的一种新文化现象,是对于老农经验、老人政治的传统文化经验的反叛,从梁启超以降,少年中国的想象就充斥在文人学者的论述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那些干将都是青春的热血拥趸。

然而,赵薇要说的青春却是盗版的青春,充满了中年人的晦暗,完全没有青春文艺常见的阳光明媚。这不是她的艺术创新,而是过早失去青春之后的苍白想象,这种想象因为带有浓厚的功利生存经验而让原本可以灵动飞扬的青春变得凝重迟滞。比如小说中后来事业小成的张开被改编成了女神阮莞的卑琐护花使者,说着河南话的黎维娟一开始就卡通式地成为精明算计的代表,陈孝正则是凤凰男的典型代表,所有这些都是脸谱化的,甚至是反青春的。

小燕子附体的女主角郑薇也许是赵薇心目中青春的代表。二不是罪过,我们年轻时候都干过一些日后回想起来汗流浃背的蠢事,但是如果真的认为青春就是毫无逻辑地犯傻乃至犯贱,那是真的二。赵薇把她在芜湖师范和谢晋艺校读书时候的经验掺了进去,使得片中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更像中专技校少年。当然,我不是要讨论影片中1990年代大学生活的真实性问题,这个片子至少比高晓松的《那时花开》那种装模作样的矫情好多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虽然不接地气,在怀旧的表象下还是折射了我们时代青春的真相。

回头看看杨沫《青春之歌》中在革命大潮中成长的女孩子,黄蜀芹《青春万岁》里1950年代朝气蓬勃的中学生,张暖忻《青春祭》中期间在边疆平静度过成人礼的女知青,张承志《北方的河》里1980年代上下求索的研究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青春真的是“逝去的”和单薄的。它与“青春残酷物语”式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挪威的森林》、《不一样的天空》等不一样,它的青春貌似反叛却只是抚摸私己的哀伤,丰富的生活被简化为恋爱的符号。那些所谓的不朽青春时代的爱情,在进入职场后迅速成为一段久远的往事。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这是原小说中的句子,也许赵薇想表达的就是这个,然而许多明亮闪光的台词似是而非,不过是空洞抒情。如今的青春是多么复杂,人们不得不过早地远离了青春。相比之下,几乎同时上映的《中国合伙人》中所传递的成功学式青春,倒更符合当代实际。

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范文2

在青春年少时我们的爱也是一样单纯执着。那些之后应征的谎言也是那时的蜜语。时间是能磨平一切的良药,我明白我自我对感情的执着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着磨损。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致青春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致青春观后心得1时间过得很快,我们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日,而此刻我们大学毕业已经3个月了。这3个月因为刚接触新的环境和人,我们都忙着适应,没有时间去对过去不舍。而三个月后的今日,如果不是因为电视剧《致青春》,我可能也不会注意到,我们已经毕业,已经分离。

从快要毕业时,我就开始询问身边的人,那些我迷茫的问题。有的人会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提议;有的人会告诉我“不必想太多,不知不觉很多事儿就糊里糊涂的过了,哪来那么多你需要研究的”;也有的人会说“我也迷茫,不明白该怎样办”。我找不到答案,便迷茫着继续过。而今日,我似乎从《致青春》里看到了我所迷茫的问题,它们在现实中的答案ABCD的演绎。

女主角是我们社会的主流答案,而她的三个室友是另外三个答案。对于社会而言,这是个多选题,全部的答案都存在,也都合理,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在某一刻只能有一个答案。

我突然想起,大学毕业前,我问舍友们,如果将来结婚,会选择怎样样的人?这是个烂大街的问题,答案也是烂大街的存在,我给了她们几个普遍的答案进行选择。大部分的坚持嫁给感情,也有告诉我们说,别傻了,哪有什么感情,钱最可靠,找个有钱的。我问她们“如果我找的那个人,没房没车,可是我喜欢,不能够吗?”她们和我说:“车房是最起码的……”。

致青春观后心得2好久没有看书看得如此感情投入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幸夷坞说:青春是不后悔,是允许犯错的。青春是回忆,会苦涩,但之后一定会追忆青春。

书中自誉为“玉面小飞龙”郑薇,洋溢着青春活力,一路哭,一路笑,一路欢呼雀跃就让我们陪着她从17岁走到27岁,仿佛一夜暖灯就晃过了十年青春。这也让我们见证了原来青春如此短暂,青春终将会失去,但失去的同时也丢了爱情。

有些东西终究会腐朽,等到曲终人散是才发现爱的是那样铭心,而伤害却也同样刻苦。那个曾经如此飞扬跋扈的小飞龙,那个曾经如此高傲冷峻的阿正,那本《安徒生通话》,那场7年之约,还有那个陪你一起走过青春的沅沅,统统都将被埋葬在青春记忆里。

生活中也许我们并不会像书中的女主角那样执着,始终与开启感情宅门的那个男人纠结一生。现实没有约束和限制。于是就像书中所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郑薇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每个女孩都会遇到生命中的陈孝正,每个陈孝正都要在经历过失去后蜕变成林静,而每个郑薇只有在长大后才明白林静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我们以后要面对的。

的代价就是要是去一些东西青春,若干年后,过尽千帆才明白这些将不会出现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了。可是没关系,但愿我们失去后会懂得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那都是我们用青春,用眼泪,用心碎换来的。我的青春你来过,虽然没有陪我走下去,但我是如此庆幸,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里,有你来过的痕迹,这就够了。希望你日后想起也会因为我们曾经的傻气会心一笑。

幸夷坞的小说描述了一个如此接近现实的青春结尾:郑薇在沅沅的汶前说,沅沅只有你的青春是不朽的。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引起了我的共鸣。通过这本书使正在青春期的我明白: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便不再,就像曼陀罗凋谢就不在开,唯有珍惜!

致青春观后心得3看完这部影片,我就一直在问: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到底由谁来主宰?爱情是什么?爱情要如何守候?

郑薇的回答是跟着自己的心走。若爱,便彻彻底底,若不爱,就毫不勉强。——只爱自己爱的人。爱恨都是我刻骨铭心的。即使最后挣脱了,淡然了,也不过是选择了听自己的心跳声。

陈孝正得回答是要去追悔那因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的自私决定。这到底是自尊还是自私?“不要让自己爱的人跟自己饱受贫贱”,这或许是很好的自辩理由,但他自己知道那不过是他自己为自己找的一个良心理由罢了。“再成功也罢,那是我牺牲了做人的失败换来的。”他永远都只能追悔与怀念他曾经的青春,因为他的一厘不差已错位了他的一切。

而阮莞的回答,更是充满了爱与恨更有伤。即使自欺欺人地把爱情埋葬了,只要那么一丝丝的触动,便又会不顾一切地为爱而活而死。这是在爱情面前懦弱地低了头的赵世勇,永远也做不到的。那么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没有资格谈爱情,谈青春,谈人生的,因为他的爱太肤浅,太懦弱了。

就像无解方程式一样,硬要求解,即使求得,也是毫无意义的。在爱情的抉择上,没有理性与感性,没有是非之辩。我们既不能高赞为爱情而疯狂的郑薇、阮莞、施洁……也不能指责为前程背弃爱情的陈孝正或为金钱拒接爱情的李维娟……因为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人生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自己负责的。

生命也许会因为爱情的中途绝望,而绝望了以后的整个人生。因为没有可以比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更能让人成长的了。正如林静给郑薇的是爱情的启蒙,而给郑薇真正的爱情启蒙的是陈孝正,但最终是他们的爱情让郑薇真正成长了起来一样。

“人一辈子那么长,不到最后一天,不知道谁陪你到最后。”是的,陪郑薇走到最后既不是林静,也不是陈孝正;陪阮莞走到最后的不是赵世勇,而是一直默默守候她的“满天星”……

那么我们的青春绝不是只有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只是那爱情给我们带来的幸福与痛苦,还有那些伴我们走过青春的风风雨雨的友情。

正处于青春美好时光的我们,或许也在心里深深地爱着一个人。不是因为外貌和家境,只是单纯的爱恋。但考验总是那些未来无知的许多因素,于是让我们迷茫了,不安了,甚至不敢勇敢地去爱一回了,不想为青春疯狂一回了。

“在我爱你的时候,你爱着其他人;而当我爱上你的时候,你却爱上了其他人。”这便是错位。

人生没有彩排,青春没有再来,错过了,就不再,不在。珍惜你所拥有的的吧,爱你所爱的吧,在徘徊的十字路口,坚定下来,选择一个方向就昂首前进吧。不易位,便不错位。

致青春观后心得4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想到了年轻的自己。 还记着曾经刚认识某人彻夜难眠因为一闭眼睛,看见的都是她的笑的 那种感觉,那时候的自己是幸福的。 曾经最遗憾的事情是大学四年一直喜欢一个女孩但是都没有说,那时 自己和现在没什么变化,天天瞎忙,做着自己都不知道在干嘛的事情 ,更不会和女生说话(到现在都忘了我根本不会和女生交流,但是曾 经怎么有女友的)。好在,毕业后一年的去年夏天我有机会给那个女 孩表白了,也试着追过,不过,时间不对。错过了就错过了吧,至少 没有遗憾。

我个人认为,青春就是那个自己不会太权衡后果,不受太多羁绊,自 由自在,那个很真的时候。

有一句台词不错:

郑微后来和前男友重新见面的时候,说:“其实我们自己都在变成自 己讨厌的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实在太多了,曾经我甚至不想来美国留学, 但是我必须来。

我讨厌投机,但是我必须做。我不想经历太多时刻变化的金钱利益, 但是我必须适应。 我不想天天泡图书馆,我也想自由自在的旅游,轻松一些,但是我必须珍惜时间。我不想毕业后那么快的回到国内,但是我必须回。我不想这个时候就已经和同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但是我已经out了。我不想对别人封闭自己,但是我习惯了。我不想变得有攻击性不想总是习惯于批判和衡量,但我已经成这样了。

有人告诉我,有投机能力真好。但是实话实说,我从小的梦想就是隐居田园与世无争,和家人好好的分享快乐幸福的时间。但是经历告诉我,越是想要宁静的生活就必须要自己去争去抢前,争取足够的条件来捍卫平静的生活。

命运从妥协的那一步开始,就再也无法回头,一步步的更加的身不由己。

致青春观后心得5几天时间看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看之前,竟未想到会有如次震撼的感受。

17号,从中午一直到深夜,我整个人都一直陷入了这本书中。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是那么生动,人物又是那么真实,还有它透露出的种种真切认识,无不让自己心情变得五味杂陈。

第一章,从认识聪明伶俐的郑微开始,然后到她莫名其妙喜欢上陈孝正,我一直很充满希望地看小说,就连在刚看小说的第二天,我也心情颇好地起床锻炼。因为一开始那里面描述了一个美好的大学世界,对于憧憬已久的我来说,它真实而简单,也抹掉了很多我的茫然。然后故事进入到郑微开始向陈孝正发起进攻,她的搞怪和讨厌,众人看来再幼稚不过的把戏,竟然误打误撞让陈孝正开始关注她,直到两人关系慢慢进展。陈孝正是一个刻板而严肃的人,对任何事都要求一丝不苟,连这样的他竟然也不知不觉喜欢上了烂漫的郑微。看到这里,我只觉心中为郑微高兴,也越看越有兴趣。可是后来的内容,这样的心情早已消失,残酷的社会现实已经慢慢侵入这些年轻人,少不更事的他们也在打击下开始发生变化。和郑微喜欢了20__年的邻家哥哥林静一样,陈孝正选择离开郑微,出国留学。事情出现转折,饱受打击的郑微开始进入社会,逃避伤心的现实。若干年后,她在工作中渐渐认清了社会的真面目,棱角分明的她也开始变得世故圆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开始不那么单纯,但就在这时,两个出国的人都回到了她身边。但此时的她早不是从前那个单纯活泼的少女,她变成了学会变通的理性女人。她深爱陈孝正,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但由于陈孝正的出生和性格决定他为事业的心总是多于感情,两人走到感情边缘。我再次看到,变心中产生阵阵酸楚,为陈孝正,也为那些过往的青春。郑微最后选择了林静,因为林静依然爱她,更有力量保护她,在她感情的空虚中,林静悄悄进驻,最终,郑微选择了爱她的人,而非她爱的人。

有些事,并非总是我们所想的那样。我们的生活参杂了太多有关现实,有关宿命,有关感性与理性。一个人的成长也如此,从最初的天真慢慢蜕变成成熟,其间不知要经历多少伤痛打击,人总要步入社会,直到后来才会发现原来社会是如此深奥的学问,太多我们想不通的道理,太多我们难以适应的规则。社会也不过是一台打磨机,每个有轮廓的东西进入里面总会被打磨得光亮而圆滑,人情世故,成为我们被打磨的主要因素。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我们为成长也要付出太多的代价,世界总守恒,有得到也会有失去,就要看我们怎样割舍。

郑微,自称玉面小飞龙,曾经天不怕地不怕,她深爱林静,没有任何理由,如此一个优秀的邻家哥哥,从小与她一起长大,他是她一生的榜样与目标,她发誓要嫁的人。但是林静抛弃了她,因为一些无法说出口的理由,这也是理智。她又爱上了陈孝正,一个出身贫寒的少年,父亲早逝,让他成为遗腹儿,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拉扯大,对他也寄予重大希望,所以他有一身孤高的气质,也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人才。但是命运很捉弄他,自小不堪的家庭背景已经够惨,后来在他一心为理想事业奋斗中,无意间多出个郑微,让他在感情与事业之间做着艰难的选择题,最终,他要给她一个有保障的未来,于是暂时离开。别离是一件多么凄惨的事,谁能确定以后能否相见,何时相见,相见又能否如初?

每个人都在割舍着,艰难而痛苦地割舍,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我们也不能得知今日的割舍,是否能换来明日的美好。每个人都曾在社会上初来乍到,又怎么知道,我们日夜期待的未来,要靠一次又一次的磨练,蜕变,洗礼才会来到,那些在指尖流逝的青春岁月,也只有每个人自己最清楚其间的苦痛。

曾一度认为理性高于一切,但看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有理性固然是件聪明的工具,可是往往我们不需要太多聪明,有时傻着,也会有好处。有些甜蜜,需要沉溺,不需自拔,有些爱情,需要付出,不需衡量,有些回忆,需要珍藏,不需审视,有些人,需要信任和等待,不需怀疑和代价。青春是筹码,永远赌不了永恒,每段青春,都会有最终腐朽的一天,何不为青春奉献一把?懵懂的恋爱也好,不为人知的奋斗也好,每个人只有一次青春,谁都知道拥有时不在乎,失去后才哀叹的悲哀。陈孝正,他作了正确的选择,他没有错,追求梦想不是每个热血青年所热衷的吗?心存一份宝贵记忆不是每个恋爱的人所期待的吗?他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可错就错在,他有个不好的宿命。自幼的成长让他知道母亲养育的艰辛,他要感恩,要争得一番成就,他也注定在没有父亲的生活中,他缺乏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安全感。这也是导致他失去郑微的重要因素。所以,人生就是有命中注定一说,命运有时不像贝多芬说得那么轻巧,有些事,我们无法改变。

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范文3

[关键词]青春片;爱情模式;青春的反叛;梦想与现实

很多有关青春的故事都曾被搬上大银幕,比如1995年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2001年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2005年的《青红》、2012年的《我十一》,姜文和王小帅的电影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影片中有明显的反思、反叛和人性观照。从2011年到2014年中国电影呈现出青春片喷发的高潮,2011年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下文皆简称为《那些年》),2011年的印度片《三傻大闹宝莱坞》,2012年泰国的《初恋这件小事》,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文皆简称为《致青春》)和《中国合伙人》,2014年的《同桌的你》和《匆匆那年》,如此多的青春片有着“同样”的特色,但也展现了“别样”的风采。

一、“同样”的青春

(一)书写阶段的一致性

青春是一个人特定的年龄阶段,13、14岁到17、18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青年初期,基本上是中学阶段,除此之外还可延伸至25岁到30岁,这个阶段称为青年期,从13岁到30岁,十多年的光阴,期间经历了学业、友谊、爱情、现实、事业,异彩纷呈又变化多端。青春片的时间跨度均在十年以上,《那些年》从1994年到2005年,《匆匆那年》也是从高中写到大学毕业各自工作,《同桌的你》从初中写到大学毕业十年之后,《中国合伙人》和《致青春》的叙述时间都是从大学阶段直至毕业后多年的成长经历。

我们会发现不管从初中开始,还是从高中开始,抑或是从大学开始,展开回忆时的年龄阶段几乎都在三十岁左右。韩国金惠南的《三十岁的心理学》中写道:“走下父母的船,走上自己的路,从三十岁开始,所有人都被寄予更高的期望,被托付更重的责任。越来越多的人是被时间强行推到了三十岁,责任带给他们更多的是压力、困惑、挫折、苦恼。之前,可以事事以快乐为原则,到了三十岁,人就必须面对现实了。”与青春有关的那些事情需要找个恰当的时机怀念一下了。九把刀,1978年出生于台湾,《那些年》上映时33岁;辛夷坞,1981年出生,写《致青春》时27岁;赵薇,1976年出生,《致青春》上映时37岁;郭帆,1980年出生,《同桌的你》上映时34岁;高晓松,1969年出生,1994年写的歌曲《同桌的你》,那时25岁,电影上映时45岁了;九夜茴,1983年出生,2009年《匆匆那年》问世时26岁,电影《匆匆那年》上映时31岁。这个年龄阶段里虽有偶然,但也存在着怀念的一种必然。

(二)时代特色与大事件的融入

青春片中的时代印记是明显的,《那些年》里的单车、校服、街道、张雨生、张惠妹的歌、地震、高考;《同桌的你》里的青蛙、大白兔奶糖、小孔眼镜、眼保健操、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被炸、“9・11”、非典;《致青春》里面的BP机、《读者》,白衬衫、架子床、电炉子、小游戏、《新白娘子传奇》;《中国合伙人》里的运动衣、大框眼镜、点着蜡烛学习、大波浪头、录像片,等等。另外,这几部片子里都有着美国梦,《中国合伙人》里那一代年轻人对美国的集体神往,对民主自由的向往和思考;《致青春》里陈孝正的美国留学;《同桌的你》里周小栀的斯坦福大学梦。

其次,这几部影片中的音乐也都带有逝去岁月的味道,如《中国合伙人》里苏芮1983年的《一样的月光》,1988年齐秦的《外面的世界》,Beyond乐队1993年的《海阔天空》,罗大佑1982年的《光阴的故事》;《同桌的你》里“小虎队”1991年的《爱》,老狼1994年的《同桌的你》,QUEEN乐队1977年的We are the champion,1986年的《张三的歌》;《致青春》里1992年李克勤翻唱的《红日》。

(三)爱情发展模式的一致

青春片毫无例外地都讲到了爱情,漫长、青涩、甜蜜、残忍,有人调侃说青春片可以拍爱情,但广电总局规定了早恋一个都不能成,因此青春片就有了“同样”的模式。

1.友情见证爱情

青春片里的爱情都是以团队的模样出现的,当然相爱后的二人世界另当别论。《那些年》里五个男生同爱一个沈佳宜但却毫不影响他们的友谊,虽说柯腾和曹国胜曾大打出手,阿和曾乘人之危,女主人公也有闺蜜胡佳玮。

《致青春》里郑薇、朱小北、阮莞、黎维娟的四人组合与张开、许开阳、陈孝正等的宿舍组合。《同桌的你》中林一和周小栀的爱情也是经历了大学阶段的友情组合。《匆匆那年》里陈寻、方茴、乔燃、林嘉茉、赵烨的五人组合。《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孟晓骏、王阳的三人组合。可见青春不孤单,有知己、有朋友、有闺蜜。朋友在这里充当了倾听者、协助者、安慰者、指导者、参与者、备胎者。

2.有情人难成眷属

爱情中有人主动、有人被动、有人深情、有人薄情,有暗恋、有倦怠、有世故、有曾经的圆满、也有最终的分道扬镳。

《那些年》中柯腾替对方受过,沈佳宜督促柯腾学习、扎起的马尾、剃短的头发,高考发挥失常的痛苦倾诉、煲电话粥、燃放许愿灯、一起受处罚、铁道上的散步、为引起对方注意的格斗、大雨中的那句大笨蛋,这两个人的爱情以双方的不坚守、不自信而失败,因为柯腾的幼稚和对沈佳宜的真爱,使得失落的爱情带来的痛苦似乎不大,明明已经不属于彼此了,但心里仍有余念,狂吻新郎的结尾给了观众一个如此深爱的交代。《同桌的你》中周小栀与林一的英雄救美、一见钟情、打群架、一系列大事件、高考、四级考试、处分、怀孕、人流、分手、非典、两地相思,只是曾经共同的梦想变成了一个人的放弃,另一个人的折磨,爱情无疾而终,这两部影片的女主人公同样嫁做他人妻。试问真的是毕业时一起说分手吗?

《致青春》与《中国合伙人》中即便有青梅竹马,最后也是曲终人散,比如林静与郑薇、孟晓骏与良琴。郑薇疯丫头似的主动化敌为爱与成东青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一样的死缠烂打,越挫越勇,但是陈孝正要纠正其人生一厘米的偏差留学美国,苏梅亦是撇下成东青去了美国,最终均以分手而告终。这四部影片里均没有第三者的出现,但却都难成眷属。《匆匆那年》中陈寻与方茴,即便再有思考、等待,即便“寻茴”的谐音给了人们想象,但曾经的伤害也是历历在目。柯腾败给了幼稚,周小栀败给了失败,郑薇败给了陈孝正的世故,成东青败给了苏梅的美国梦,方茴败给了情敌,但最终他们都败给了现实。这些都比情敌更具有摧毁性。

(四)青春的反叛

青春期总是反叛的,这些青春片里也都有反叛的表现,大多表现在对老师、对权威者的反叛、对不公正不合理的反叛。这种反叛中有对老师的调侃、否定,也有对中国教育教学模式的批判。

《那些年》一开始上学时教官的那句“头发太长了该剪一剪”,电影镜头通过教官两腿的腿缝来拍摄,其实有权威的表现和对权威的鄙视这样的意思。再有柯腾旁白英语老师那段话,“那天英语老师不知道是股票输钱,还是月经乱掉,整张脸跟大便一样臭,散发出比平常更重的杀气。”再比如班费不见那段,教官要求全班学生写纸条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小偷,柯腾、沈佳宜等五人发起的反叛。《致青春》中郑薇登台主动要求唱《红日》,置副院长的尴尬于不顾。朱小北被冤枉成小偷时保卫处的轻描淡写,致使她一气之下怒砸小超市,均有对现实的反叛。《同桌的你》中面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时老师的那句“马上就要高考了谁敢去,去就给处分”,教师用粉笔头扔不专心上课的学生,转文科时林一和老师的较真,非典时期不分轻重强制隔离后逃跑的围追堵截,均有对教师这一青春期固定权威的调侃。

《中国合伙人》里的反叛更集中地表现为对现有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反叛,当一位教授在讲台上讲美国文化时,孟晓骏听不下去了,那种反叛来源于书本的僵化和不知变通。另外新梦想的教学方法毫无疑问是对传统教育僵硬死板的反叛与挑战,成东青当年给校领导的孩子免费做了多年的家教,权力如此轻易就让你的劳动一文不值。

(五)旁白的介入

这几部青春片都有大量的旁白,将小说语言与电影语言结合起来,而且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旁白大多用于介绍人物身份、人物专业、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上,片子里对舍友的介绍均是如此。此外,还有大量的内心独白皆是采用旁白的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二、“别样”的青春

(一)梦想与现实的较量

1.梦想成真

青春片里不仅有爱情,还有梦想,《中国合伙人》是向奋斗者的青春致敬,成东青高考失败、泡妞失败、教书失败,孟晓骏出国受挫、事业受挫、野心受挫,王阳哥们走了、姑娘走了、梦想走了,但他们没有放弃,爱情几经蹉跎,但一直坚持的梦想成真了。

《致青春》中陈孝正是留美回来的著名建筑师,黎维娟嫁给了有钱人,有自己的酒店,郑薇在工作中似乎也握有权力,林静成了检察官,朱小北成了幼儿学师,就连不负责任的赵世永也似乎很风光,阮莞与赵世永分手下决心要嫁给事业有成的年轻医生,只不过不值得为爱情牺牲了自己。就像郑薇说的,生命里不是只有爱情,还有其他很多事情要去做。就此而言,两部影片是一致的。

2.梦想滑落

《那些年》中每个人都有过梦想,但是后来只有许博淳去了美国念硕士,老曹去卖二手车,廖该边考上了公务员,阿和成了保险业务员,柯腾开始写网络小说,而成功只属于直到最后也没有放弃的胡佳玮。

《同桌的你》中周小栀从小就梦想去斯坦福,因失败不仅放弃了梦想,也放弃了爱情,而林一在电影中不断出现的旁白“我叫林一,我来这10年来,10年来我总是一帆风顺,混得一家体面的大公司,幸得一群温文尔雅的同事,远见卓识的我,在纽约二环内买下了地铁边安静的大三居,还有一个未婚妻,总是那么的知书达理,每天早晨我都会开着加长的大Limo上班,就连早餐也必须是顶级的米其林七星餐厅。”到后来的“我是林一,一败如水的一,一无是处的一,一塌糊涂的一”,还有其他同学的看上去并不高大上的职业。

(二)思想性和深度的“别样”

另外,这些青春片的深度和思想性是有高低之分的,有的偏重于青春的摹写与再现:《那些年》讲了一个很完美的青春故事,伤痛很少,总体是回忆的美好与祝福;《同桌的你》虽有那个年代的记忆,但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无奈;《匆匆那年》也大致如此。

而《中国合伙人》无疑是最有深度和厚度的一部作品了,《致青春》里黎维娟的待价而沽,阮莞的忍耐为爱牺牲,朱小北虽贫穷但乐观自信,赵世永的自私、不负责任,张开的甘做配角,陈孝正的世故与功利,凡此种种都涉及了青春的残酷与现实。有关青春的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不要仅仅停留在早恋、暗恋、备胎、劈腿、打胎、分手这样的表象上,写到此处不禁觉得2011年印度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和2012年泰国的《初恋这件小事》太有值得中国电影借鉴和思考的地方了。另外,我们看得出青春片的主体是一致的,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大学生、留学生,而边缘人的青春鲜有表现。

三、结语

青春是每一个人必经的过程,青春片的高潮除了跟我们每个人的怀旧情结有关外,也跟导演们、作家们的个人感情有关,似乎还跟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跟我们年轻时的梦想和纯情有关,跟我们遭遇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有关,跟我们的正直诚恳有关,也跟我们的世故圆滑有关,希望我们在怀旧的时候找回美好的自己和曾经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韩]金惠南.三十岁的心理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 童庆炳.文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范文4

1、青春在沉默中逝去,昨日的繁华与辛酸都已淹灭在深海,细软的沙滩上走过,回头发现,走过的脚印早已被海水浸没,不见了踪影,细小的沙粒,有说不尽的哀伤,可惜没有人懂。

2、我们无需作答,就让那段温暖的青春年月,淌在我们的内心里,淌在幽幽的岁月之中。

3、岁月匆匆流逝,我们终将会长大,我们是否会因为生命中不得不进行的离别而落泪,是否会因为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终将老去的年月而落泪?

4、流金岁月,繁花似锦,青春逝去,身不由己。

5、看尽繁华三千,终是花飞叶落随泥土,看樱花满天,却掩不住斑驳的流年。小桥还是那小桥。流水还是那流水,但伊却已为人妇人夫。

6、满地落叶,荒凉的原来是人生,物是人非,荒废的是感情,祭奠逝去的青春岁月和爱情。青春却也只能拿来祭奠,而不是怀念,因为埋葬了过去和昨天的记忆,悄无声息!

7、当我们无情的面对自己的许下的诺言的时候,我们想落泪,那种潸然泪下的感觉,那种心如交割的痛苦,像泉水般涌上心头,当自己面对青春的逝去,心里不得不感叹,生命就是这样,成长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我们有时候胆怯和害怕,有时候勇气十足,到最后因为命运的安排,你不得不另有安排或打算。

8、人生一世,白云悠悠,漂走的事多少沧桑与眼泪;人生苦短,汗流尽,沉淀的又是多少往事与回忆。

9、明知道,青春必将逝去。可是,属于昨天的留不到今天,属于今天的忧伤与回味,心也难以拒绝。

10、在那么多逝去的日子里,青春迎风击落过多少斑斓的星辰,之后便漫天飞舞起来,成为滋润金色庄稼的泱泱大雪。

11、此时的我不会再去向往,那青涩的纯洁的事物,不会去享受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如今我只能去纪念那逝去的青春,用这淡淡的文字,默默写下那美好的回忆。

12、青春是在那春天里生长着郁郁葱葱生命的开始,青春是无法释怀的过去,青春是任意挥霍的年少,青春是年轻冲动过后进取向上的心。

13、青春已被岁月带走,岁月已随波逐流……我们怀念你逝去的青春!

14、曾经的肆无忌惮,放声的哭闹,想笑就笑,想使小性子就使,不必怕别人说些什么,因为我们会自豪的说——我们还青春……

15、我的青春年华虽已逝去,但我的青春并没有失去。

16、珍惜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我们已经不是年轻的我们了,在后面的道路我们不知道还要付出什么。

17、幸福这东西,总是会让我们迷失在流年里,匆匆路过的人,不曾停留,青春,像一首歌,唱完就结束了,清楚像一场雨,下了就停了,()青春里,我们错过的人和事,一切的一切,都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18、那些属于我们的青春、故事、幸福,如今,都不负存在了,现在我们又有什么渴望的呢?

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范文5

--读《致青春》有感

那一夏的繁花开败了青春中无数悲喜,你的浅笑曾照亮我多少踽踽独行的回忆。烟蒙水迢山寂,沿岁月的纹路寻找期许的自己。

躲在文字的屋檐下看过去沥沥滴雨,每份青春都有似曾相识的快乐与痛楚。青春错落的纠葛,百转千回。与书中的文字初遇,却似与过去的自己重逢。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一个男孩教会我们成长,一个女孩教会我们去爱。

一公里海风外夹杂着裸露沙台的潮气,摩挲着薄雾遮掩下的夜空。这片星空也许温存着郑微操场边与阿正熟悉的呢喃,也或许是阮莞一个人的思念。对于我记忆里的操场,教室,街道,在心里已翻云覆雨。

记得有个叫北岛的人默契的写出了我的心事,他说,世界小的像一条街的布景,我们相遇了,你点点头,省略了所有的往事,省略了问候。

那时我像郑微一样“愿用逝去的青春,赌一次永恒。”但时间让我们明白,青春和美丽一样,都脆弱的如干枯的纸。也就只有阮莞用生命的静止,让青春不朽。

青春就像转瞬的烟火,而时间却如漫长的打坐。有些人在青春中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便匆匆离开,每个的人的内心只能耕种一次,凋零后便任其荒芜。就像我们的一颗心,曾经火热的揣在胸膛里,滚烫的无处安放,亟不可待地找人分享这温度,从没想过它有一天会冷却,冷到我们只得自己环紧自己,小心翼翼。青春我们只能猜中开头,却永远猜不中结尾。当郑微遇到陈孝正时轰轰烈烈的奔赴,她曾说“林静给了我最懵懂的爱情的梦想,陈孝正才是真正给了我爱的启蒙的那个人。”最终却也只是路遥马亡。青春本来就是疼痛的,在小写的牧歌里充盈着笑容与欢愉,再大写的牧歌里却只有思念与别离。

很多次,我都不敢走的太近,怕正好遇上你,但是,又怕看不到你窗口的灯光。多少人的爱像老张一样,每份深爱都是秘密,可我们仍相信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没有人的青春是一张白纸。现在你闭上眼,在那段时光里想到的不是仇恨不是离别不是伤悲,是爱和对爱的渴望。即使缄默和守望铸成了最为厚重的城墙,但我们明白那段薄情相待的日子终究会被原谅。村上曾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最初的狂欢,最后的离散。那些记忆中鲜活的人像飘零的花,散落在天涯。那时我们有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在深夜里饮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过去的自己与岁月的歌都遗落在成长的路上,浸满日出前的露水。是否有一天我们也会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不管时间多么苍老,在陌生的街角遇到,我还是能一眼认出曾经的那群人,忆起当时彼此欢畅的时辰。青春,以你为名。当一个人合上读完书,跌宕的思绪久久不能平息。耳畔王菲空灵的声音“漫长的告别是青春盛宴”。是呀,多么痛的离别,曲终人散。可能再曲折的故事都已经遗忘,但是自己写的楔子和结局却历历在目。没有人催着,走一段又一段的路,过一座又一座的桥,赏一朵又一朵的云,每个陌生的风景却都似曾相识,那段曾经,与他们一起走过。人已陌路,心却思念着。青春的确是本太仓促的书。

我们一生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时正好同路,就会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们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才会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给这个人,结伴一起到终点。辛夷坞在书中的这个句子让我想起了熟悉的那句话,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可是那段岁月里,错误的每个瞬间当成了永恒,最终在时间的渡口,一直有人在走,那些曾以为天长地久的人也只是生命中匆匆的过客,远去的人和离岸的船,只留在自己荒芜空洞的眼中。记得在哪里看过这么一句感伤的话,其实你我拥有的都是这样的淡青春,没有兵荒马乱,没有动荡不安,没有生离死别 不外乎遇到这些人,经历这些事,走过同样的年月,错过该错过的人。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来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只有走过才能记起当时路旁的樱花开得有多么烂漫,当时的笑像燃烧的火焰,想起当时风一般的少年,想起那时明媚的自己。只是那时像自己道听途说的一个传说,向往却飘渺。说实话,我感谢这本书,感谢我重逢了那时的自己,那些过往,只是眼角有些湿润。并没有人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在眼下弄坏了的时光里,安放了太多妄想。没有人永远青春,却永远有人青春,那些人还在,在自己的回忆里,在青春的眼眸里。

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范文6

青春终将逝去,而我们终将老去。

人的青春就是那么十几年,而大学时光是青春中最美好的年华。我们可以放肆地玩耍,疯狂地去爱,大学时的我们做什么事都不太去想后果,想着啥就去做啥,青春就是这样,任我们去自由发挥。大学时的郑微就是这么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人,她敢爱敢追,敢于不顾后果地去抓住自己的幸福。哪怕她知道谁先爱了,谁就输了……

我很佩服郑微的勇气与决心,她可以什么都不管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不要面子,不要气质,采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只为了让他喜欢上天下无敌的“玉面小飞龙”。而这个冷漠孤傲少言寡语毫无家世背景的男人最终还是被这个小精灵给折服了。他,陈孝正,仅仅是一个品学兼优的普通学生,却能让从小到大走哪都被宠着的郑微如此痴迷,也许正是因为他的那份冷漠才更加引起郑微对他的兴趣吧。

在我看来,陈孝正是自卑切不自信的,尤其是在林静的面前,他更是害怕他给不了郑微完全的幸福。因为他的出身,他不能输也输不起,哪怕是失去自己的爱情。这就是现实,有多少人可以有勇气为了自己的爱情而放弃前途,放弃自己光明的未来?爱情诚可贵,现实却很残酷,又有多少对大学情侣最终可以走到最后呢?直到工作后,郑微还是深爱着陈孝正的,然后他却一次次的令她失望,是的,郑微也倦了,他是时候该找个可以一直依靠的港湾了。当然,没有谁比林静更适合这个角色了。我喜欢林静这个角色,内敛,自信,有种特别的气质,并且没有谁比他更了解“小飞龙”的了,郑微可以得到百般呵护,不用再看那个人的脸色,忍受那个人的脾气,既然他叫他不要等,那她就也选择不回头了吧。谁不会拥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也许那终将会随着青春的逝去而成为永久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