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小说范例6篇

母子小说

母子小说范文1

那年我去湖南,去了好长时间。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又忙着给我炒菜。“喝酒吗?”母亲问我。我说喝,母亲便忙给我倒酒。我才喝了3杯,母亲便说:“喝酒不好,要少喝。”我就准备不喝了。刚放下杯子,母亲笑了,又说:“离家这么久,就再喝点儿。”我又喝。才喝了两杯,母亲又说:“可不能再喝了,喝多了吃菜就不香了。”我停杯了。母亲又笑了,说:“喝了5杯?那就再喝一杯,凑个双数吉庆。”说完亲自给我倒了一杯。我就又喝了。这次我真准备停杯了,母亲又笑着看看我,说:“是不是还想喝?那就再喝一杯。”

我就又倒了一杯,母亲看着我喝。

“不许喝了,不许喝了。”母亲这次把酒瓶拿了起来。

我喝了那杯,眼泪就快出来了,我把杯子扣起来。

母亲却又把杯子放好,又慢慢给我倒了一杯。

“天冷,想喝就再喝一杯吧。”母亲说,看着我喝。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什么是母爱?这就是母爱,又怕儿子喝,又想让儿子喝。

我的母亲!

我搬家了,搬到离母亲家不远的一幢小楼里去。母亲那天突然来了,气喘吁吁地上到4楼,进来,倚着门喘息了一会儿,然后要看我睡觉的那张六尺小床放在什么地方。那时候我的女儿还小,随我的妻子一起睡大床,我的六尺小床放在那间放书的小屋里。小屋真是小,床只能放在窗下的暖气旁边,床的一头是衣架,一头是玻璃书橱。

“你头朝哪边睡?”母亲问我,看看小床。

我说头朝那边,那边是衣架。

“不好,”母亲说,“衣服上灰尘多,你头朝这边睡。”

母亲坐了一会儿,突然说:“不能朝玻璃书橱那边睡,要是地震了,玻璃一下子砸下来要伤着你,不行不行。”

母亲竟然想到了地震!百年难遇一次的地震。

“好,就头朝这边睡。”我说,又把枕头挪过来。

待了一会儿,母亲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又突然说:“你脸朝里睡还是朝外睡?”

“脸朝里。”我对母亲说,我习惯右侧卧。

“不行不行,脸朝着暖气太干燥,嗓子受不了,你嗓子从小就不好。”母亲说。

“好,那我就脸朝外睡。”我说。

母亲看看枕头,摸摸褥子,又不安了,说:“你脸朝外睡就是左边身子挨床,不行不行,这对心脏不好。你听妈的话,仰着睡,仰着睡好。”

“好,我仰着睡。”我说。我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上来,涌上来。

我没想过漫漫长夜母亲是怎么入睡的。

我的母亲!

母子小说范文2

有爱才有幸福。我们应该多多关爱父母,那样他们的晚年才会更加幸福。有爱才有遗憾。每一个人对父母的关爱总会有一些遗憾,对遗憾的反思也是一种对父母的爱。

个人介绍:欢迎收看,支持本小说请搜索小说名《梦之南》《十世仙梦》进行收看谢谢你们的支持

正文

父亲去世时,母亲才四十多岁,几兄妹都还在读书,母亲一直都没有工作,一家人主要靠父亲单位发的抚恤金生活。当时正是缺衣少食的年代,日子过得十分紧巴,母亲常常在外揽些手工针线活来补贴家用,每到要交学费的时候,更是愁得母亲到处借钱。

几年以后,除最小的兄弟还在读书外,其余的都工作了。在母亲快50岁那年,邻居的一位大妈悄悄告诉我,母亲准备改嫁,是经常来我家的李叔叔,并说:“你们都工作了,又不是养不起她,她怎么还要给你们丢人。”

我当时正血气方刚,怎能让母亲去“丢人”?在我和弟妹们的“兴师问罪”下,母亲这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的想法便永远地打消了。

李叔叔高高的个子,很有男人气质,对我们几兄妹也很好,常常帮我家做些事。

以后,我们就很少见到李叔叔了。再以后,我们也都陆续成家搬了出去。

有那么三五年,是母亲最劳累,也最快乐的时候,几兄妹都争着接母亲去带孩子。当我们的小孩都上幼儿园以后,母亲说什么也要回老屋居住,说在这儿白天一个人闷得慌,回老屋可以和老邻居在一起打打小麻将,时间好打发,想吃什么自己也可随意地做来吃,在儿女家始终不自在。

母亲此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也还硬朗,生活自理完全没有问题,任我们怎样挽留,母亲终究还是一个人回去了。

几天后,我回去看母亲,她一个人撑在桌子上,戴着老花镜,随意地翻着面前的《》。

我问:“没有打麻将?”母亲说:“凑不齐人,人家家里经常有事。”我又问:“怎么不看电视,或者找本小说看?”母亲摇了摇头说:“什么都没有兴趣看。”“那你看这《毛泽东选集》干什么?”“哄哄眼睛而己。”

不久后的一天,小弟打电话来说,母亲到张阿姨的女儿小仙那儿去帮她照看儿子去了,并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

张阿姨原是我们的老邻居,后来搬走了,和母亲的关系很好,也常常来看母亲。小仙和我们一个院子长大,大家都很熟的,但母亲怎么会到小仙家去呢?

我马上拨通了电话,母亲接了:“妈,你怎么跑到小仙家去了?也不先讲一声!”

“小毛,”母亲私下里总是叫我的小名,“小仙最近刚生了个儿子,张阿姨说我带的几个孙子都带得好,又见我一个人,就请我帮小仙带几个月儿子,最多带到半岁。小仙对我很好的,你们放心。

我一听火了,“谁说你是一个人?你还有几个儿子,在单位都还混得不错,要传出去说他们的母亲在外帮人,受人使唤,这叫我们怎么做人?不行不行!”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后说:“小毛,我已经答应人家了,这样吧,我帮一个月就走。我一个人在家里也很寂寞的,小仙嘴巴甜,和她说说笑笑的,有点事做,日子好打发,就一个月,行吗?”这差不多是央求我了。

“好吧,就一个月,不准要工钱!”我口气放软了,母亲喜欢小仙,有一段时间曾希望小仙做儿媳。

一个月以后,母亲回来了,我去看母亲,她精神很好,见到我后很高兴地说她没有要工钱,小仙送了她一件外衣,要一两百块钱,怪不好意思的,说着就把衣服找出来穿给我看。

母亲穿上这衣服,显得要年轻一些,也合身,小仙一定是费了一番心思替母亲挑选的,母亲也觉得好才穿给我看。但我一想到这是帮人得来的,心里就不舒服,生硬地说:“不好看。”

母亲不讲话了,默默地把衣服脱了下来,我想,母亲是猜中了我的心思的。

时间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母亲依然一个人住着,我们常常只是周末带着儿女去见母亲。

一天晚上,朋友请客,在外吃完饭,我见时间还早,就顺道去母亲那儿。打开门,屋里静悄悄的,没有开电灯也没有开电视,黄昏使屋里的光线很暗。母亲一个人坐在卧室的沙发上,头微微抬起,呆呆地对着窗外渐渐变黑的夜空,像一尊凝固的雕像。我站在卧室的门外,注视着母亲这不知保持了多久的一动也不动的剪影。过了好久,我实在无法再忍受这黑暗中的寂静了,打开电灯,母亲才注意到我的到来,扭过头来看着我,呆滞的目光中透出了一丝生气。

我一阵心酸,默默地打开电视。

“吃过饭了吗?”母亲问我,我点点头。“我也刚吃完。”母亲接着说。“找个老伴吧,妈。”我尽量使自己的声音高兴些。

“都70岁的老太婆了,还找什么老伴,谁要?”母亲淡淡地说。

一阵沉默,方桌上依然是一本打开的《毛泽东选集》。

我心里一直愧疚,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开放,我常常为当年阻止母亲的再嫁而后悔。几年前,我曾悄悄地去打探过李叔叔的下落,李叔叔早就结婚了。李叔叔的邻居说,李叔叔很喜欢母亲,他又等了母亲几年,看到没有希望才结婚搬走的。

“妈,请个小保姆吧,可以帮你做点事,陪你说说话。”

“我吃得做得的,用不着。”母亲一口拒绝了。

我想,不能再让母亲一个人居住了,小妹的房子要宽一点,给小妹说说,把母亲接到她那儿去住。

三天后的下午,我上班时接到一个电话,是母亲的邻居打来的,说他们正在打麻将时,母亲突然中风了。

当我和小弟小妹把母亲送到医院时,母亲已经是深度昏迷了。医生说,她是脑溢血,要是三天醒不过来,那就是不行了。

母亲真是坚强,她醒过来了。母亲出院后就住到小妹家。

我去给母亲收拾东西的时候,把那本《毛泽东选集》也仔细地包好,虽然我知道母亲从来没有看过它,但它陪伴母亲度过了多少寂寞的时光!

母亲在床上躺了1个月以后,就挣扎着起来,拄着手杖慢慢地走,手也只能缓慢地活动,根本就不能打麻将了。

以后,我们打麻将时就给母亲搬张凳子,让母亲坐在一边看,我们只是偶尔地和母亲讲些话。母亲的话越来越少了,后来,母亲就不再看我们打麻将了,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沙发上。

两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六,我到小妹家,母亲坐在沙发上叫我:“小毛,请你帮我买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我在母亲的身边坐下。

“帮我买瓶‘敌敌畏’,我这样活着太难受了,什么都不能做。”

我呆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乱说,你平时多锻炼一下就会好的。”

“我知道已经不行了,好不起来了。”母亲低声地说。

我说:“如果你真的吃‘敌敌畏’而死,我们几兄妹今后怎么见人!”

不知是我的这句话起了作用,还是母亲知道我们肯定不会给她买“敌敌畏”,母亲从此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了。

母亲行走越来越困难,自从住到小妹家就再没有出过门,一晃就快两年了。我几次说买个轮椅,推她出去看看,母亲总是一口回绝,说是不能吹风。

一天,小弟说单位给他分了新房,三室一厅,他专门给母亲准备了一间,装修好了就接母亲去住。从此,母亲每次见到小弟,总是要问装修得如何,母亲的眼里又有了一点生气,母亲盼着到一个新的环境居住。

半年以后,新房终于装修好了,小弟说他要请一些客,闹哄哄的,等请完客再接母亲过去安安静静地住,这一拖又是一个多月。

此时已是盛夏,一天母亲给我说,她盖的被子厚了,晚上热得睡不着,叫我给她买一床薄被。

我说:“你先坚持一下,等搬到小弟那儿再换新的吧!”

母亲想了一下说:“那也好。”

第二个星期,母亲对我说:“不行了,小毛,晚上实在是热得难受,你下个星期给我带来,我等不了啦。”

我说:“好,下星期一定给你带来。”

星期五,我买好了被子,想着要记住明天给母亲带去。

星期六的早上,我还未起床,小妹打电话来,哭着说:“妈妈死了!是今天早上起床后才发现的。”

我一下呆了,这么突然,没有一点先兆,没有一点心理准备,母亲就这样走了,心里顿时空空的。看着床边放着准备给母亲今天送去的薄被,又开始恼恨起自己来,为什么不在母亲一说要买被子时便买来给母亲呢?这样母亲就可以睡几天安稳觉!继而又恼恨起小弟来,房子装修好后母亲就可以搬过去住,母亲也可以享受一小段住新房的快乐时光,偏要等什么请客以后!

母子小说范文3

没人管的母亲,12岁时就显露出她显著的特征――大脚,尽管那时也只有23厘米(37码),但却是全村女孩里第一大脚,于是母亲就有了绰号――周大脚。

母亲20岁时最终嫁给了父亲,村里20岁的女人早已都有几个孩子了,母亲那时也算晚婚了。他们的婚姻几经周折,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那双大脚惹的祸。

小姨的故事

小姨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时候是12岁,我是在小姨背上长大的。小姨13岁那年冬天的夜里,突然高烧不退,吓坏了母亲。那天,大雪下了一个白天,晚上雪也没有停。看着呼吸越来越急促的小姨,母亲把我托付给瘫痪在炕的大姥姥,背着小姨,踩着深雪,往乡里的医院跑。

母亲说:“被大雪覆盖的大地,早就看不见路。我顺着树林子,凭着记忆,背着你小姨,拼命地跑,跑了20里的雪路,到了乡里。乡医院关着门,我没有歇,又背着你小姨,找了半天,才敲开了医生的门,跪着求他救你小姨。”小姨也说:“等我醒来,你母亲的鞋还没脱下来,因为,脚上的鞋早就被冰雪裹在里面了。因为我,你母亲差点失去那双大脚。如果没有你母亲的那双大脚,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今天。”

小姨17岁时,我们家搬到城里,父亲在城里有了工作,把我们接过去。小姨没有城市户口,我们在城里吃住都成了问题,哪有地方叫小姨安身。那时,我的大姥姥已经过世,为了安排小姨,母亲没有马上搬家,一双大脚每天村里、乡里、县里地来回跑,求爷爷告奶奶,终于把小姨安排到县里的乳品厂上班,因为那里有独身宿舍。我们离开村子那天,母亲把卖房子的钱全部塞给小姨说:“妹子,今后姐姐不能照顾你了,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呀!遇事要学会坚强,要有主见……”

小姨很听母亲的话,19岁就入了党,直到退休,年年都是县里的劳模。

四叔上学

母亲是个念旧的人,对她有帮助的人,她念念不忘。比如舅姥爷,在我们住在乡下时,每天清晨担两桶水放在我家的门口……但对她不好的人,她也是念念不忘。我们在城里时,每年总有村里的亲戚到城里来,母亲招待他们后,总是讲着在村里受婆家的气,一桩桩、一件件,讲得我的耳朵都听出茧子了。父亲很尴尬地说:“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还提它干什么!”“怎么不提,你忘了,我可忘不了,那年……”每每这时,父亲就转身进厨房去了。

在我刚上小学的那年夏天,四叔第一次来我们家。支支吾吾半天才说:“二嫂,我要到县里念中学,能不能给我12块钱学费?”母亲的脸当时就撂下了:“我给你钱,凭什么?我该你的还是欠你的,那年打苇帘子……”四叔马上说:“别说了,二嫂,我不要了,学也不上了,回家种地……”后来母亲说:“不是那么回事,你奶奶大手大脚,孩子一大帮也不知道攒点钱。”

四叔没在我们家住下,连夜去了火车站。父亲沉着脸,里外屋走着,不时地看着小闹钟,他在看看弟弟此时是否上了火车。母亲半天不做声,在被服垛里掏了半天,拿出15块钱,给父亲说:“快点跑,给老四送去。”父亲摆手说:“还有半小时开车了,你叫我飞去呀?”母亲什么也没说,转身消失在黑夜里。母亲回来的时候,喘着粗气说:“差点没赶上,火车都快开了,告诉你,你们王家又欠我一份人情。”

四叔拿着母亲的钱,到县里上学去了。之后直接参军,直到前年才转业,一直在沈阳,四叔是个军医,一家人很幸福。后来母亲病重住院时,四叔汇来五千块钱,母亲哭了说:“这小子,还算他有良心……”

母亲的腿脚

母亲患糖尿病至今有13年了,13年来,母亲仍没有停止劳作。退休后,母亲在街道办的工厂里做鞋垫,夏天的夹垫,冬天的毡垫。尤其是冬天,毛毡的粉尘呛得母亲夜里咳嗽不止,但她依然一直干下去,直到搬到楼上。

搬进楼,母亲又开始帮助我们忙活印刷小作坊的生意,每次我把钱给她,她竟不好意思地说:“给我这干什么,为了儿女,我心甘情愿。”但是她还是收下了。后来我又回厂上班了,生意也不做了。那年女儿上重点高中(自费),母亲突然送来5000块钱,说:“我知道你们缺钱,这是做姥姥的心意。”我算来算去,这些钱比我给母亲的工钱要多出一倍。

去年春节前,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日子。母亲糖尿病的并发症下肢动脉栓塞出现了。

那天清晨5点,我被紧促的电话惊醒,预感到母亲病重了。自母亲患病以来,我的心一直跟她悬着,最怕家里的电话半夜后突然骤响。我的担心成为现实,那一夜,母亲的脚剧痛了一夜,小脚趾开始变黑。父亲说:“她不让我给你打电话,挺了一夜。”

母亲有什么病,她都是在挺不住的情况下,才通知我。我送母亲住院,大夫说:“太晚了,你们早干什么了,恐怕保不住这只脚了。”直到今天,如果说我这一生中有负什么人的话,那这个人就是我母亲。在母亲治疗期间,我承受了亲情带给我的痛苦。

我一家家医院地跑,询问西医、中医,想尽一切办法,也没有保住母亲的脚,最后不得不接受截肢的现实。

手术前的几天,母亲安慰我说:“没什么,比起那些患癌症的病人,我还是幸运的。我不是还能活下去吗?再说,我也能安稳地睡觉了。”母亲的平静和泰然处之叫我心里稍稍有一点安慰。后来我对回家过春节的妹妹哭着说:“姐姐对不起你,没有照顾好妈。”那一刻,从不流泪的父亲“呜”的一声也哭了。

站在手术室外的4个小时,我仿佛等待了4年时光。正赶上医院在装修,吱吱的电锯声,好像在锯着母亲的大腿。我眼睛在流泪,心里在流血。突然手术门开了,一个医生喊着母亲的名字,问:“谁是患者的家属?”我迎上去,以为母亲出了事。他递给我一个塑料袋:“完事了,烧掉吧。”我半天没有反应过来,当我知道拿在手里的就是母亲的腿和脚时,那一刻我掩面“哇”的一声哭出来。我感觉手里的东西沉甸甸的,还有热乎乎的母亲的体温哪。瞬间,我瘫软在地上。我抱着母亲的腿脚,就像抱着我的心头肉呵!

手术后的疼痛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肌肉痛、神经痛、截骨痛、断筋痛……所有的疼痛一起向母亲袭来,母亲竟疼得神质不清,不能睡觉。一针针的杜冷丁,一片片的止痛药,对母亲来说,好像失去药效。清醒的时候,母亲强装笑脸。昏迷的时候,从不叫苦的母亲大声叫喊。缓解的时候,她看见我们疲惫的样子又说:“看看,我咋给儿女添了这么多麻烦……”十几个昼夜,我和妹妹轮番抱着母亲,就像当初母亲搂抱着我们一样。我喃喃地说:“妈,把你的疼给我吧,都给我吧……”母亲说:“那怎么行,不可以的,我疼了,以后你们就不会再疼了……”

母子小说范文4

父亲去世时,母亲才四十多岁,几兄妹都还在读书,母亲一直都没有工作,一家人主要靠父亲单位发的抚恤金生活。当时正是缺衣少食的年代,日子过得十分紧巴,母亲常常在外揽些手工针线活来补贴家用,每到要交学费的时候,更是愁得母亲到处借钱。几年以后,除最小的兄弟还在读书外,其余的都在工作了。

1

在母亲快五十岁那年,邻居一位大妈悄悄告诉我,母亲准备改嫁,是经常来我家的李叔叔,并说:“你们都工作了,又不是养不起她,她怎么还要给你们丢人。”

我当时正血气方刚,怎能让母亲去“丢人”?在我和弟妹们的“兴师问罪”下,母亲这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的想法便永远地打消了。李叔叔高高的个子,很有男人气质,对我们几兄妹也很好,常常帮我家做些事。以后,我们就很少见到李叔叔了。再以后,我们也都陆续成家搬了出去。 有那么三五年,是母亲最劳累、也最快乐的时候,几兄妹都争着接母亲去带孩子。当我们的小孩都上幼儿园后,母亲死活都要回老屋住,说在这儿白天一个人闷得慌,回老屋可以和老邻居们在一起打打麻将,时间好打发,想吃什么自己也可随意地做来吃,在儿女家始终不自在。

母亲此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也还硬朗,生活自理完全没有问题。任我们怎样挽留,母亲终究还是一个人回去了。

几天后,我回去看母亲,她一个人撑在桌子上,戴着老花镜,随意地翻着面前的《毛泽东选集》。

我问:“没有打麻将?”母亲说:“凑不齐人。人家家里经常有事。”我又问:“怎么不看电视,或者找本小说看?”母亲摇了摇头说:“什么都没有兴趣看。”“那你看这《毛泽东选集》干什么?”“打发时间而已。”

2

不久后的一天,小弟打电话来说,母亲到张阿姨的女儿小仙那儿帮她照看儿子去了,并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

张阿姨原来是我们的老邻居。后来搬走了,和母亲的关系很好,也常常来看母亲。小仙和我们一个院子长大,大家都很熟的,但母亲怎么会到小仙家去呢?

我马上拨通了电话,母亲接了。“妈,你怎么跑到小仙家去了?也不先讲一声!”“小毛,”母亲私下里总是叫我的小名,“小仙最近刚生了个儿子,张阿姨说我带的几个孙子都带得好,又见我一个人,就请我帮小仙带几个月儿子,最多带到半岁。小仙对我很好的,你们放心。”

我一听火了,“谁说你是一个人?你还有几个儿子。在单位都还混得不错,要传出去说他们的母亲在外帮人,受人使唤,这叫我们怎么做人?不行不行!”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后说:“小毛,我已经答应人家了,这样吧,我帮一个月就走。我一个人在家里也很寂寞的。小仙嘴巴甜,和她说说笑笑的,有点事做,日子好打发,就一个月,行吗?”这差不多是央求我了。“好吧,一个月。不准要工钱!”我口气放软了,母亲喜欢小仙,有一段时间曾希望小仙做儿媳。

一个月以后,母亲回来了,我去看母亲,她精神很好,见到我后很高兴地说她没有要工钱,小仙送了她一件外衣。要一两百块钱,怪不好意思的,说着就把衣服找出来穿给我看。母亲穿上这衣服。显得要年轻一些,也合身,小仙一定是费了番心思替母亲挑选的。母亲也觉得好才穿给我看。但我一想到这是帮人得来的,心里就不舒服,生硬地说:“不好看。”

母亲不讲话了,默默地把衣服脱了下来,我想,母亲是猜中了我的心思的。时间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母亲依然一个人住着,我们常常只是周末带着儿女去见母亲。

3

一天晚上,朋友请客,在外吃完饭,我见时间还早,就顺道去母亲那儿。打开门,屋里静悄悄的,没开电灯,也没开电视,屋里的光线很昏暗。母亲一个人坐在卧室的沙发上,头微微抬起,呆呆地对着窗外渐渐变黑的夜空,像一尊凝固的雕像。我站在卧室的门外,注视着母亲这不知保持了多久的一动也不动的剪影。过了好久,我实在无法再忍受这黑暗中的寂静了,打开电灯,母亲才注意到我的到来,扭过头来看着我,呆滞的目光中透出了一丝生气。

我一阵心酸,默默地打开电视。“吃过饭了吗?”母亲问我,我点点头。“我也刚吃完。”母亲接着说。“找个老伴吧,妈。”我尽量使自己的声音高兴些。“都七十岁的老太婆了,还找什么老伴,谁要?”母亲淡淡地说。一阵沉默,方桌上依然是一本打开的《毛泽东选集》。

我心里一直很愧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常常为当年阻止母亲的再嫁而后悔。几年前,我曾悄悄地去打探过李叔叔的下落,李叔叔早就结婚了。李叔叔的邻居说,李叔叔很喜欢母亲,他又等了母亲几年,看到没有希望才结婚搬走的。

“妈。请个小保姆吧,可以帮你做点事,陪你说说话。”“我吃得做得的,用不着。”母亲一口拒绝了。我想,不能再让母亲一个人居住了,小妹的房子要宽一点,给小妹说说,把母亲接到她那儿去住。

三天后的下午,我上班时接到一个电话,是母亲的邻居打来的,说母亲突然中风了。当我和小弟小妹把母亲送到医院时,她已是深度昏迷。医生说,她是脑溢血,要是三天醒不过来。那就是不行了。

母亲真是坚强,她醒过来了。母亲出院后就住到小妹家。我去给母亲收拾东西的时候,把那本《毛泽东选集》也仔细地包好,虽然我知道母亲从来没有看过它,但它陪伴母亲度过了多少寂寞的时光!

4

母亲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以后,就挣扎着起来,拄着手杖慢慢地走,手也只能缓慢地活动,根本就不能打麻将了。

以后,我们打麻将时就给母亲搬张凳子,让母亲坐在一边看,我们只是偶尔地和母亲讲些话。母亲的话越来越少了,后来,母亲就不再看我们打麻将了,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沙发上。

两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六,我到小妹家,母亲坐在沙发上叫我:“小毛,请你帮我买一样东西。”“什么东西?”我在母亲的身边坐下。“帮我买瓶‘敌敌畏’,我这样活着太难受了,什么都不能做。”我呆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乱说,你平时多锻炼一下就会好的。”

“我知道已经不行了,好不起来了。”母亲低声地说。我说:“如果你真的吃‘敌敌畏’而死,我们几兄妹今后怎么见人!”不知是我的这句话起了作用,还是母亲知道我们肯定不会给她买“敌敌畏”,母亲从此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了。

一天,小弟说单位给他分了新房,三室一厅,他专门给母亲准备了一间,装修好了就接母亲去住。从此,母亲每次见到小弟,总是要问装修得如何,母亲的眼里又有了一点生气,母亲盼着到一个新的环境居住。

5

半年以后,新房终于装修好了,小弟说他要请一些客,闹哄哄的,等请完客再接母亲过去安安静静地住,这一拖又是一个多月。此时已是盛夏,一天母亲对我说,她盖的被子厚了,晚上热得睡不着,叫我给她买一床薄被。我说:“你先坚持一下,等搬到小弟那儿再换新的吧!”母亲想了一下说:“那也好。”

第二个星期,母亲对我说:“不行了,小毛,晚上实在是热得难受,你下个星期给我带来,我等不了啦。”我说:“好,下星期一定给你带来。”

星期五,我买好了被子,想着要记住明天给母亲带去。星期六的早上,我还未起床,小妹打电话来,哭着说:“妈妈死了!是今天早上起床后才发现的。”

我一下呆了,这么突然,没有一点先兆,没有一点心理准备,母亲就这样走了,心里顿时空空的。看着床边放着准备给母亲今天送去的薄被,又开始恼恨起自己来,为什么不在母亲一说要买被子时便买来给母亲呢?这样母亲就可以睡几天安稳觉!继而又恼恨起小弟来,房子装修好后母亲就可以搬过去住,母亲也可以享受一小段住新房的快乐时光,偏要等什么请客以后!

母子小说范文5

孟子四岁丧父,母亲仉氏含辛茹苦把孟子养大。对于失去父亲的孟子来说,母亲就是他的天和地,是他的惟一依靠。反之,孟子也是母亲的精神支柱。除了“孟母三迁”,“盂母戒子”的故事也已成为教育典范。

一日,小孟子在背诵诗文,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突然停了下来,隔了一会才又接着背诵下去。孟母问遭:“为什么中途停止了?”孟子说:“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才想起来。”孟母二话没说,拿出剪刀一下把正织着的那匹布“咔嚓”一声剪了。以此来警告小孟子。读书不能半途而废。

我想,这一幕肯定在孟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孟母举刀断布的样子,肯定不会充满母性的光辉。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甚至可以说是暴力和狰狞。不知道孟子有没有为此做过噩梦?可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他背起书来,母亲挥刀断布的形象就会出现在脑子里,令他不敢懈怠。 再说说大英雄岳飞的母亲姚氏。“岳母刺字”,当这几个字在我舌尖冒出时,几乎有一种恐怖的气氛弥漫开来。岳母的教育观比起孟母来,更加极端和暴力。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一位能在自己儿子身上一针一针刺字的母亲,得拥有一颗怎样强悍的心?无疑,岳母该算是史上最暴力、最极端的母亲了。

清官代表海瑞的母亲和盂母一样,也是个年轻的寡妇。她和年幼的儿子在偏远的海南岛相依为命。她一手打造出了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清官符号。在海瑞年幼时期,海母就让他读《孝经》、《尚书》、《中庸》等圣贤书,树立儒家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而且,海母还粗暴地剥夺了他作为儿童的游戏权利。小海瑞只要冒出玩耍的念头,就会遭到母亲一通义正词严的教育。所以,海瑞从小就总是一本正经,老气横秋,甚至可能连笑都不会。在母亲怪异极端的教育下,他形成了孤僻的心理,这导致他成人后也总是和别人相处不好。

海母用自己的强悍意志始终主宰着海瑞的精神世界。在海母严于律己、严于律人的处世哲学中,有着明显的自虐和他虐倾向。这种倾向,使得海母和海瑞都具有严重的道德洁癖。

在海母残酷的教育之下,海瑞始终不知幸福为何物,孝子海瑞甚至到了三四十岁时还和母亲同屋而睡。甚至,海瑞还给身边的人带来不幸――除了不幸的婚姻,海瑞逼死五岁女儿的事情更让人不寒而栗:小女儿在饥饿之时,接受了一个男仆人给予的一块饼,恰巧被父亲海瑞看见了。他破口骂道:“一个好女子怎能随便地接受男人的东西呢?只有你饿死了,才是我海瑞的女儿!”在此番羞辱之下,小女孩竟然铁下心绝食七天,直至死去。

母子小说范文6

在这短暂的一天里,终日忙碌的母亲,总是放下所有的农活,变着花样为他做饭,他安心地享受着母亲做的手擀面。短暂的停留之后,返校的时间到了,他远行的背包里,很快又有了干净的衣衫,从院子里采摘的新鲜水果。母亲会推出自行车,踏着乡间小路,陪着他从村子走到小镇,他再从小镇乘坐客车,驶向50公里之外的县城,每个月都如此。

高二的那年夏天,学校要组织学生去市里参加一次作文比赛,语文老师选中了文笔优美的他。能去参加比赛当然是好事情,他在激动之余,却发现去参加比赛的日子,正好是学校放假的日子,也就是说,想要参加比赛,就不能回家了。

自己家里没有电话,他跑到学校的小卖部里,打通了邻居家的电话,请他帮忙去叫一下母亲。母亲听他说要去参加比赛,高兴地说:“去吧,好好比赛呀!”他却犹豫着说:“可是,那样的话,我就不能回家了……”

母亲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这孩子从小就恋家,也恋娘呢。她想了想,笑着对他说:“你去市里比赛,长途客车不在小镇停留,但总要路过这里呀。那天小镇过集,我正好要去办点儿事,不如顺便在路边等着,你打开汽车的玻璃窗,就能看到娘了!”

他感觉这个主意不错,尽管不能回家,却能看到娘,哪怕只是冲她挥一挥手也好呀。于是,他放心地去参加比赛了。等到返回学校时,他特意挑选了靠窗的位置,车轮滚滚之际,他看着车窗外那些一闪而过的房屋和行人,想象着将和母亲有一次特殊的会面,心里竟有几分激动。

从市区到小镇,需要两个小时,因为准备比赛的事情,他接连好几天没有睡好,不知不觉中,困意袭来,眼皮沉重得睁不开,他想稍微打个盹儿,就特意叮嘱坐在旁边的同学,路过小镇时,一定要叫醒他。

他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醒来时,车窗外万家灯火,汽车早已经驶过小镇,就快要到达县城了。

他气急败坏地问同学:“路过小镇时,你怎么不叫我?”

同学十分委屈地回答:“哎呀,你睡着了,我也睡着了呀!”

每天从市区路过小镇的客车,至少有二十多辆,他想象着母亲冲着一辆辆客车摆手的样子,心中追悔莫及,却又无可奈何。回到学校,他立刻跑到小卖部,再次拨通了邻居家的电话,话筒那边传来的居然就是母亲的声音,原来她猜到他要打电话,早就在邻居家等候多时了!

“娘,我……”他不知道如何向母亲解释。

“儿子,看到娘了吧?我很早就去小镇了,看着从市区开过来的客车,一辆又一辆地开过去,等到最后一辆也开过,我才回家了。”

母亲开心的笑声,让他果断地决定,要撒一个小小的谎:“娘,我看到你了!可惜那辆车开得太快了,我没来得及挥手,汽车就跑出去老远了……”

“看到了就好,娘就没有白跑这一趟。”母亲欣慰地说完,忽然又像个小孩子一样逗他,“你真的看到娘了,那你说说,娘今天穿的什么衣服?”

“蓝衬衣!”他毫不犹豫地说。

“说对了,看来你没说瞎话。”母亲咯咯地笑着。

他却久久地握着话筒,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因为,自从父亲在五年前去世,母亲只能依靠种田来支撑这个家,日子过得非常节俭,她仅仅在他上高中的那年,因为要参加他的开学典礼,特意买了一件蓝衬衣,此后,她再也没有为自己添过一件新衣服。两年来,每次去镇里送他,母亲总是郑重地穿上蓝衬衣。

这次,当然也不会例外……

【训练题目】

1.如果把选文题目换成“母亲”好不好?为什么?

2.从全文来看,第一二段有什么作用?

3.根据选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相约特殊会面困睡错过会面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句子蕴含着儿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5.人们都说母子情深,息息相通,请你从文中找出两例,予以印证。

【参考答案】

1.不好。文章主要叙述他和母亲一次特殊的会面,表达的是母子情深,若换成“母亲”,既不能显示主要事件,也不能准确表达主题思想。“窗外飘过蓝衬衣”动静结合,富有诗情画意,它凝聚着母子真情挚爱,如特写镜头,让人难以忘记。

2.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写母子一次特殊的会面作铺垫。

3.示例:谎言安慰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