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亭范例6篇

乌江亭范文1

鲁迅说成功是把好的东西包装给人看,而失败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于是,你便成了最伟大的毁灭的艺术。“曾是气吞残虏!”你的英勇是无人企及的神话。釜破舟沉,是你无畏的誓言。“何弊之乘”的果敢,“挡我者死”的豪迈。几千年后似乎还可以听到你圆睁环眼倒竖钢髯的一声断喝。乌骓马来往奔突,每一个轮回的拼杀都像是一条法力无边的咒语,使尸堆成山,使血流成河。那杆长予挑起了几多秦国虎狼之将的尸首,几千年后壁上清吟之时还自滴着秦兵的黑血!

然而,你胜不了刘邦。因为你,还有诚信。

“竖子不足与谋!”范增如是说。当楚强汉弱之时,诛刘邦之机会何止千万。然而你没有。“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说你沽名钓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诚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你直言不讳,面对的还是刘邦。于是曹无伤被诛,试问天下谁人再敢助楚?你以为楚河汉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刘邦有心明修栈道,暗渡(度)陈仓!韩信谓刘邦不善用兵而善用将,他的心计,他的丢诚弃信便是他的武器。而这居然比你的宝马大刀还要锋利。然而刘邦不足以与你相比;刘邦是君主,而项羽,是英雄!于是你英雄的起事,英雄的南征北战,英雄的失败。当楚歌的韵律从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对嘶鸣的乌骓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泪磨蚀你的伟岸。“虞兮虞兮奈若何?”于是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男人的涅槃。

乌江亭范文2

在这清澈的水底,闪动着一些零星的碎片,那是历史留下的痕迹……

汨罗畔·大夫叹

天地被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京都显得那么安谧。青石板上不时传来的马蹄声、脚步声,却是那么惊慌、凌乱。

太阳还没升起,汨罗江上白雾蒙蒙。江边伫立着一个身影,那便是屈原。想他满腔热血,忠贞爱国,却不遇明主。国都即将沦丧,他却无能为力。誓不做亡国之徒的他,选择了与江水共存。在太阳升起之时屈原怀抱巨石,跃入江水。

这一刻,滔滔江水为之冻结,历史在此定格。

乌江边·霸王血

乌江边,一匹马焦躁的喷吐着热气,不时望望喷流不息的江水。乌江亭长不停催促着项羽过江,可他却依旧只是凝视着虞姬暗淡的眼眸。因为一时之仁,放走了刘邦小儿,并不是他自视过高,而是不愿失信于天下。如今,却导致全军覆没,连虞姬也……

乌江亭长又在催促了。过奖?教她如何放下虞姬,放下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独自逃生?如何面对那江东父老?一切,又真能重来吗?

身后的马蹄声如雷般奔来,送走了爱马和乌江亭长,他了无牵挂,长风骤起,战袍纷飞,挥剑转身,鲜血顺着剑锋流下。

这一刻,猎猎长风为他停止,历史在此定格。

……

那零碎的片段又岂是我们够读懂读透的?让历史为之定格的场面不仅仅只有这两个,它们在河底熠熠生辉,不时随波前进。

风儿依然在继续吹着,流水依然在不停跑着,历史的齿轮一刻也不曾停歇,却留下了无数珍宝。

乌江亭范文3

啊!我爱乌苏里江畔的春天。

爱那江畔的花苗。 春天虽然看不到颜色各异的花朵,但我看见了那嫩绿的小花苗。我不因自己没有看见那争奇斗艳的花朵而失望,因为我看见报春花在寒风料峭的春风里为人们报告春的喜讯。

啊!我爱乌苏里江畔的春天。

爱那江畔的绿草,一粒梦醒来的小草籽用自己的力量曲曲折折、顽强不屈地挺出地面,来到这个世界。给世界带了绿色,带来了生机

啊!我爱乌苏里江畔的春天。

爱那江畔的杨柳。柳枝上长满了可爱的毛毛狗的柳树,从远处看像头戴王冠的美貌少女,亭亭玉立,近看像一些蜜蜂在环绕着柳枝嬉戏。

乌江亭范文4

很小的我就有一个遥远梦想——穿越时空,能够回到过去见识一下古代的英雄人物,领略他们的风采,如果真能那样的话就不枉此生了。

不知何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我的梦境里,我看到一位白胡子老人在向我微笑,那种微笑存在着一种诡密,“孩子,坐上这台时光机,去你想去的地方吧”老人说完后就消失了,只见我的眼前瞬间出现一台崭新的机器,其实的我万分惊奇,难道我的梦想这么快就实现啦。于是,我不由分说,想了想在时光机的目的地输入:汉五年十二月。乌江,刚输完不过才十秒钟,就听见周围一片喊杀声,啊,原来汉军、楚军正在交战,我快速走到乌江旁等待项羽,刚走到江边,就看到一个高大魁梧、有一身肌肉的帅气少年狼狈不堪,我上前一问才知,他就是我日思夜想、苦苦等待的大英雄项羽,我告诉了他我的身份,他开始不相信,但见我的与众不同外,他终于相信了。正在这时,乌江亭长请求让项羽退隐江东,但此时的项羽已没有从前的斗志高昂,只见他愤愤的说:“我从江东带来的八千弟子兵无一生还,我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江东父老”听到这里,我急忙说:“此言差异,项羽,难道你忍心放弃你当年的理想吗?大丈夫,顶天立地能屈能伸,况且,胜败乃兵家常事……”“好了,不要再说了,我去意已决”项羽不耐烦的喊道,说完便自刎而死。我不禁感叹:项羽,你虽已死,但你在我的无数后人心中永远是不可一世的大英雄。我挥泪告别乌江亭长,请求他把项羽的尸体带回江东,说完,我便告辞了。

“叮铃铃,叮铃铃”突如其来的闹铃把我吵醒了,“噢,原来是一场梦”唉“倘若这个世上真有时光机,那该多好啊。”

高二:空荡荡的心

乌江亭范文5

马一浮斋庄盛服,立乌尤寺旷怡亭的讲舍前正中,讲友、都讲及诸执事分立左右。

学生在后依序而立。由引赞王静伯唱先行谒圣礼,师生向先师位北面三礼,梵香读祝复三礼,

谒圣礼毕。次行相见礼。礼毕,主讲马一浮开示。

复性书院设在四川省乐山县乌尤山的乌尤寺,风景绝佳。复性即复明仁义道德的善的本性。复性书院以讲明经术,注重义理,欲使学者知类通达,深造自得,养成刚大贞固之才为主旨。

1939年,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受聘为复性书院主讲,总持讲学事宜。书院是社会性学术团体,筹委会、董事会、基金保管委员会均由赞成书院宗旨的社会贤达和知名人士组成,如陈布雷、屈映光、梁漱溟、谢无量、赵熙、熊十力、寿毅成、沈尹默、贺昌群、梅迪生、沈敬仲等。

马一浮认为,书院宗旨在学道,而非为了谋食,如果预设出路以为号召,则来学者已“志趣卑陋”“西洋之有学位,亦同于中国旧时之举贡,何足为贵。昔之翰林,今之博士,车载斗量,何益于人?”

古典式书院,需要山明水秀之地。1939年6月,马一浮由重庆前往乐山考察选址,一眼就相中了乌尤寺。乌尤山古称青衣山,位于川西南的岷江、大渡河(古称沫水)、青衣江(古称若水)三江汇合处,与古城乐山隔江相望。据《史记》《汉书》记载,乌尤山原与凌云山相连,秦蜀郡太守李冰治理沫水,开凿江道,使凌云山与乌尤山分开,使之成为水中孤岛,也称之为青衣别岛。乌尤寺坐落在乌尤山顶,为唐代高僧惠净法师所建。当日,马一浮与叶圣陶、贺昌群等人同游乌尤寺。山水明丽,斯文在兹,正契合马一浮心愿。他喜不能禁,在尔雅台旁的旷怡亭赋诗一首:流转知何世,江山尚此亭。登临皆旷士,丧乱有遗经。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长空送鸟印,留幻与人灵。复性书院随即租下乌尤寺,借僧寮20余间作师生住房,以寺内旷怡亭为讲习之所。

书院“监院”负责具体事务。内部设办事、讲习、编纂三处。书院设主讲、讲友、都讲。被聘为讲座的有赵熙、谢无量、叶左文、梁漱溟、张真如、黄离明等,住院讲座有熊十力,讲友有贺昌群、沈敬仲,通信讲友有龙松生,都讲有乌以风、张立民、刘公纯、王星贤等。

书院课程分为通治、别治二门。前者共同修习,以《孝经》《论语》为一类,诸子附之。后者相当于选修,以《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为一类,名法墨三家附之。《易》《春秋》又一类,道家附之。

书院确立了“主敬”“穷理”“博文”“笃行”四条学规,还规定来学者须遵守三戒。

即:不求仕宦;不营货利;不起斗诤。

学生分肄业生和参学人:肄业生需先送文字请求甄别,文字合格方准入院。书院津贴膏火,每年课试两次;参学人只要赞同书院宗旨、有志于学、经主讲许可就行,书院不津贴膏火,课试听其自便。

学生人数本欲尽量多取,简章发出后,慕名求学者有数百人。马一浮按寄来文章逐一甄别,最后只录取了近30人,加上参学人亦不足40人。这大大低于马一浮最初的估计。书院从1939年9月开始讲学,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仪式。

马一浮的开讲词为《开讲日示诸生》。他就抗战时期设立书院讲学之旨趣,阐明时势常变因应之理。

他讲到,外敌侵扰、社会动荡、人心堕落与春秋时代的孔子面临“礼崩乐坏”的局面一样,要挽救儒家道德和人心,挽救国家,只有通过研究儒术,讲述和弘扬儒术才能达到目的。

此后,主讲每次开讲前,都要先写好讲稿。然后嘱人将尔雅台前的旷怡亭扫除清洁,将鲜花一束置瓶内虔诚放置讲桌上。待学人齐集,由都讲捧讲稿随待在后,俟主讲升座定位,再将讲稿双手捧持顶礼以献,后成通例。

执教书院的先后有讲唯识论的熊十力、讲德国哲学的张真如、讲儒道名墨杂家诸子的黄离明,及讲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的钱穆。书院教学以自由讲习与悉心体究为主,授课仅每周讲习一个上午,另外四个半天安排学生向主讲自由请益,请益者预告典学,由典学具体安排进谒请益时间,一般每半天安排3人。请益时由学生自由提问,主讲作引导式的回答。其余时间各人自习,写读书札记。札记每半月呈阅一次,由主讲阅批。每半年举行一次课试。

当局资助办书院决不是让马一浮自由讲学,远离政治。而是冀望“天下英雄竟入吾彀中”。政府为把书院置于“官办”地位,从多方面加以干预控制。规定基金保管委员要由教育部委派,董事长由行政院长委派;还提出开讲式要请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光临;后来甚至要马一浮为孔祥熙、何应钦等写寿辞……这无异于给马一浮套上鞍辔成为“御用文人”。对讲学内容的掌控则更加严厉,侍从室和蓝衣社直接派人以院外参学人名义到书院听讲。 身陷窘境,马一浮萌生罢讲之念。

对办书院他们各存其志。熊十力勉强前来,但对接待安排及住宿环境颇有微词。一次,日寇掌握错误情报,认为当时在乐山,于是对乐山狂轰滥炸。战火之中,死生只在一瞬。熊十力住所着火,左脚受伤,更增加了焦虑不祥之感,遂对风水之说更深信不疑,决定立即离开书院。这对马一浮好比釜底抽薪。

当时日寇欲亡中国,乐山惨遭空袭,全国一致抗日。而书院却要求成天“主敬”“复性”,与全民族的救亡气氛格格不入。再说,读圣贤之书也尚存成家立业之虞。生性高傲的马一浮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及至1941年夏天,书院编《尔雅台答问》时,矛盾发展到极致。马一浮于当年暑期起开始罢讲。他在给张立民、王星贤的信中说:“……及二十九年教部欲审核教材,仆始有去志。三十年学生反对刻《答问》,此为罢讲求去之主因。”

书院从1939年9月15日开始讲学,到1941年5月25日停止讲学,前后共一年零八个月。

马一浮先后讲了群经大义,包括《论语大义》《孝经大义》《诗教绪论》《礼教绪论》《观象卮言》《洪范约义》等六部分。

办学之初,马一浮就提出书院“刻书与讲学并重”的办法。书院共刻有《四书纂疏》《系辞精义》《春秋胡氏传》《毛诗经筵讲义》《延年答问》《上蔡语录》《太极图说》《先圣大训》《朱子读书法》等26种38册;刻有马一浮著作《泰和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避寇集》《蠲戏斋诗编年集》《尔雅台答问》《檬上杂著》等19册。

罢讲后,马一浮仍允许好学之生继续留院,自由请益,马一浮亦时加指点。直至1946年春,马一浮才与弟子袁心粲等将书院迁往杭州西湖葛荫山庄,专以刻印经书为事,再未公开招生。

战时中国办复性书院更是一个奇迹。复性书院是马一浮为世俗社会修建的通天之塔―――巴别塔,然而这座不合时宜的塔仅仅维持了几年便坍塌了。早在书院创办之初,人们就料到了它的结局。

乌江亭范文6

今欲往向乌江亭,

平名送客孤山闲。

裂土封王念思迁,

西楚之霸错封侯。

至此至终空余恨,

天才军事遗错侯。

天路地侯越将军,

无忘到候恨遗留。

沛公假意封成侯,

才与天公绝天下。

降秦末将无不在,

留将刎兵又一失。

二十八君打快仗,

天才之星又闪笑。

吕马童人不知情,

快痛取首献刘季。

楚王霸业虽不成,

英雄本色无价宝。

终以宝马送亭长,

却将尸首献故人。

亭长得情飞奔跃,

吕氏等人又封侯。

恨得一策又失计,

错封侯王养患虎。

留得坚实青山在,

英雄本色正盎然。

虽王失得一败地,

后却评为真英雄。

刘季虽得众天下,

口心未服丑名扬。

人得天下得丑评,

何足夺世与争锋。

乌江奇刎又一得,

映与鸿门相彼得。

多失恨骨一天心,

我劝霸王多安心。

后人将其扬万里,

世人皆知王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