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例6篇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文1

一、结构方面

先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再看导语,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我们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最后看结语。“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二、细节方面

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本文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还有对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摹写,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用“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三、语言方面

这篇新闻用词简练准确,意味隽永;造句明快流畅,情感浓郁。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含着丰富的感情: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这是用词上的简而味永。

还有很多语句精警有力,发人深省。如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又如“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文2

孔龙:哈哈,你这算问对人了。经商嘛!我那个时代最有名的当然属徽(安徽)商、晋(山西)商,而现今好像人们只说温商,别的商都不怎么知道了。

东芭拉:拜托,眼界放宽点,别老是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我说的是世界上。

孔龙:额……这个嘛,我想想……应该是犹太人!

东芭拉:哈,大叔,您这个也知道。

孔龙:不常有人说嘛!“控制世界的是美国,而控制美国的则是犹太人。”全世界最有钱的企业家中犹太人占一半,美国百万富翁中犹太人三居其一。东芭拉:没错,虽然数据有点老,但是大体差不多啦。犹太人如此聪明和富有,却在二战期间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

孔龙:这我略有耳闻,却不是很了解。孔龙代表栗子们请拉姑娘指教了。

“杀人工厂”

东芭拉:栗子们,可要hold住了。接下来的内容非常地阴森恐怖、骇人听闻。拉姑娘自恃天不怕,地不怕,赶稿的时候还是被惊得浑身发颤……胆小者谨慎进入……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建立了各种臭名昭著的集中营,有多达600多万犹太人在这里惨遭法西斯分子虐杀(注意,是虐杀)。从奥斯维辛到贝尔根·贝尔森,从布痕瓦尔德到萨克森豪森,那一座座耸立的高墙后面,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是这样一些痛苦的词汇:毒气室、刑具、焚尸炉和无休止的咆哮、哀号。

奥斯维辛原本是波兰南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小镇。二战期间,纳粹在这里设立了最大的集中营,杀害了110多万人。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这里时,在这发现了一座用铁丝网围起的集中营,里面还有7000多人,他们个个表情呆滞,瘦弱不堪。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期间最大规模的“杀人工厂”。

“那些日子我至今记忆犹新,盟军是在中午12点左右到达集中营的,而就在这个我们期盼了好几年的日子终于来临的时刻,我们甚至没有力气迎接那一刻来临的喜悦。”对于从纳粹集中营走出来的幸存者来说,血色的记忆难以忘记,很多幸存者因此留下了终身的后遗症,一些人看到狗就恐怖不已,因为想起了纳粹德军手中牵着的猎犬:有些人一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就浑身直哆嗦,因为当年在集中营中经常是一大堆囚犯挤在一个小地方接受苦役。

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希特勒纳粹把从欧洲各国抓来的人用闷罐子货车运到集中营,从中挑出极少数身强力壮者去做苦役,其他的,包括儿童甚至初生婴儿都被送进毒气室杀死,然后送入焚尸炉焚化。这其中以犹太人最多,达250万。

所有被关押到这里的犹太人以及其他无辜平民百姓和战俘的最终命运除了惨遭屠杀之外,他们的随身财物也被劫掠一空,就连死者身上的牙齿、头发乃至皮肤都不放过。囚犯的衣服、鞋,比较好的他们就拿去给德国兵穿,差一点的就给下一批囚犯用。苏联红军解放集中营时,这里堆放着7吨头发,近1.4万条人发毛毯,35万件女装,4万双男鞋和5000双女鞋。(现场肯定很惊悚!)

奥斯维辛的一个党卫军军官弗立兹·鲍曼战后受审时交代说,从奥斯维辛的囚犯那里掠夺的贵重物品至少价值10亿马克。但事实上,被掠夺的死难者的财物的价值要远远超过鲍曼的估计,纳粹光是在奥斯维辛就修建了35个特别仓库来分类储藏他们从囚犯身上抢来的赃物。

“绝望中的希望”——《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是一位德国籍的犹太少女,原来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为躲避纳粹的迫害,安妮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用写日记来打发无聊的日子。那个时候,她不会想到,若干年后,她的这本日记,会感动全世界……

在开始写日记不久,安妮的一家和朋友共8名犹太人就藏到了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从此开始了历时25个月的暗无天日的生活。虽然藏在密室,安妮的中记载最多的还是外面发生的事情。她描述了犹太人如何被德国纳粹残酷迫害和屠杀,写到了避难时期生活的困窘,还多次描写阿姆斯特丹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安妮在日记中不断谴责种族歧视,流露出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渴望。

1944年8月,藏匿着的8个人由于被出卖,落到了党卫军的魔掌。最终,安妮和姐姐被转送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不幸的是,1945年3月,姐妹两人都因伤寒死于集中营。而就在2个月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就被英军解放了。

孔龙:呜呼哀哉——要是安妮和她姐姐能再坚持坚持,很有可能就不会遇难了呀!

东芭拉:所以栗子们要记住,遭遇困境,一定不要放弃!

历史渊源

很久以来,很多欧洲人就对犹太人抱有很深的成见。犹太人的远祖曾聚居生活在阿拉伯巴勒斯坦地区。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巴勒斯坦后,犹太人举行过多次大规模反抗罗马占领者的起义,但都遭到了罗马统治者的血腥镇压。到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再次惨遭失败。在这1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罗马统治者屠杀了上百万犹太人,最后还把剩下的全部赶出了巴勒斯坦土地。当时有很多犹太人流亡到西欧,由于没有土地可以耕种,只好从事起了在当时被看作是下贱的经商行当。

就这样,经历了生死磨难的犹太人顽强地在欧洲大陆上生存下来,他们在商业活动中不断磨练,终于铸就了犹太人的特质:他们不仅聪明和坚强,而且逐渐变得富有起来。

公元13至15世纪,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当地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外来户”犹太人资本家们产生了利益冲突。很多欧洲人认为这些犹太人掳走了他们大量的财富,再加上宗教和其他的一些原因,致使仇恨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文3

关键词:审美现代性 奥斯维辛 伦理 工具理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计划”之“美学书写与当代的回应:论一种诗性正义到来的可能性”(项目编号:YCSW2016006)的阶段性成果

一、现代性问题域中的大屠杀

在朗西埃看来,大屠杀之后的艺术只能是一种“反-再现”艺术,不是通过堆积成山的尸体,而是如同马列维奇的《黑色方块》中提取的直线,标志着形象造型的死亡,以及克劳德・朗兹曼的电影《浩劫》所要面对的就是灭绝的不可再现性的主题。这些呼唤着崭新审美经验和艺术形式来理解奥斯维辛事件,不仅是对这场灾难的现代见证和持守住最后的人道权利,同时也是面对无辜生命的最后残余被无情抹去之后,重新在书写――文学、诗歌和艺术――中召唤失去的美的灵晕(aura),给出美的礼物。

美是一个礼物吗?或许。但身陷现代性问题中的西方人,或许更认同里尔克的观点,美是恐怖的开始。奥斯维辛正是在现代性转化的过程中,在时代和社会重要的转折点上,以极端之恶的面目,彻底暴露出西方世界压抑已久的思想情绪。

这绝非历史偶然,也不是一批天生道德败坏之人制造的反常事件。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具有自由意志的现代主体内心的道德自律乃是无条件的、自足的。但是,道德在经验领域演化的至善却是有条件的,作为至善存在的条件,康德预设了上帝的在场,进而将建教会改造为以道德信仰为基础的理性宗教,宗教也就成为了实践理性的必要之物;但从另一面看,如同齐泽克对康德“一般之恶”、“根本之恶”和“魔灵之恶”三者关系的重新区分,首先否定了从康德伦理学到奥斯维辛之间存在着一条理解上的合法谱系;继而引用莱维关于大屠杀的观点,“或许一个人无法,甚至不许,理解发生了的事情。”也是对康德式道德律令“你可以,因为你必须!”的颠倒,从而修正以往关于大屠杀之恶乃是“有关邪恶的英雄把恶提升为一个先验原则的浪漫化观念”。①

@事实上乃是重新审视了作为“现代性态度的纲领”(福柯语)的康德哲学的根本困境:道德自律的困难和理性话语的危机。这也提醒我们,分析奥斯维辛事件,“形而上和超人世的二元论观念最终并不能对任何东西做出解释,反而把假设的观念变成肯定的事实。” ②况且,通过消费“奥斯维辛”,攫取道德制高点本身就是最不道德的。在利奥塔看来,“奥斯维辛”作为“悲剧性地‘未完成的’现代性的范式性名称”,不仅是现代性合法性的丧失,也代表着对现代性清算的开始。③奥斯维辛事件出现的时间节点,是“现代性”自身“未完成”之时,而现代性的本质就是“合理性”。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现代化过程,即是一个不断理性化的进程,然而,大屠杀的发生既表明了西方社会的理性化进程不仅没有走完,而且以“理性”话语来规训现代文明人的灵肉冲突,显然失败了。

刚去世不久的鲍曼,就曾具体探讨过“大屠杀”与“现代(理)性”之间的关系。鲍曼接续了韦伯对“工具理性”的批判,认为“工具理性”的蔓延,将导致“意义”与“自由”双重丧失的局面,大屠杀并非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某一阶段的偶然产物,而是西方社会整体的理性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因为,这本身就是现代文明自身问题的彻底暴露。对罪恶发生原因的分析,如果停留在“大屠杀的德国性(Germanness)”,即对欧洲社会排犹思潮的强调,“不仅导致了自我辩解的道德安慰,而且导致了在道德和政治上失去戒备的可怕危险。” ④在鲍曼看来,首先,德国作为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紧紧依托工业技术的发达和现代科学的进步,一种被韦伯称之为“计算”的资本主义基本精神被无限放大,科学的工具理性被片面强调;其次,个体一旦被纳入现代官僚系统的理式结构之中,人的反思能力也就被悬置起来,成为了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从而造成了行动与事实之间的中介化;最后,对完美社会的追求和构想,走向对他者的抹杀,“花园”中栖居的一部分“杂草”必须被隔离、转移,甚至处决。由此可见,“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技术的道德中立地位,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三者的合谋作为更本质性的要素,决定了大屠杀在人类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阶段出现,有着逻辑的必然性!

纳粹的种族神话,显然是清晰地把握到时代的精神气候,从而反证出启蒙现代性自身的限度和弊端。在面对僵化的体制时,个体的反思能动性几乎难以抗衡这种庞大而无形的“体制之恶”,也因此有了艾希曼式的开脱责任,将大屠杀视作“无条件服从命令”,甚至还打扮成“体制的受害者”。如同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已经沦为了极权主义权力体系里的一个配件,但事实上,如果每一个体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责任在“体制”,那么,开动体制的全部人以及整个群体都有责任!因为,责任大于每一个体,主体一旦选择参与体制机器的开动,这个“选择”本身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抑或“沉默”,都已构成了既成事实,即宣告了个体精神上的死亡,这是主动放弃了伦理责任。走出现代性的困境,根本还是反思“工具理性”的危险,“体制之恶”就最为突出的体现了人的异化和“平庸化”,这样的暴力机制和话语逻辑在奥斯维辛之后不会消失,只会花样翻新,愈演愈烈,成为阿伦特所警惕的“继续的恐怖”。

如此系统化、技术化、仪式化的集体灭绝行动,尤以纳粹的人体医学实验为标志。这是技术化的杀人机器和特定话语系统的合谋,奥斯维辛只是此类“非人”罪恶的一般性标志。但是,其毁灭性力量已明显超出了一般的理解。福柯曾在70年代的一次访谈中对法西斯主义“种族纯洁(la propreté raciale)的拙劣梦想”有过形象而精准的概括:医院加养鸡场。纳粹分子执行种族灭绝计划就如同家庭主妇“拿着抹布和扫帚干活,想要把他们认为的社会上的一切血脓、灰尘、垃圾都清除掉,诸如患梅毒的、搞同性恋的、犹太人、混血种、黑人、疯子等等。” ⑤如此目标明晰、组织周密、执行力高效的社会优生学运动,正是以人口学、遗传学、种族学等等为基础从各个层面提供了详尽的科学论证。这绝非托克维尔意义上的“多数人的暴政”可以涵盖,而是从“生命政治”(biopolitics)出发的的伦理问题。大屠杀事件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人权、法律,乃至神义论的解读,生命政治的角度则揭示出“知识-权利”与专制权利的媾和导致的异化:一方面权利的构成更加精致,获得了更多“科学合理”的背书;但另一方面,却是权利操纵者的深度“野兽化”。参与大屠杀的纳粹分子,对其所作所为视为理所当然的行径,哪里算犯罪?而这恰恰是极权主义与生命权力合谋之后最可怕的地方,冷静与激情,狂热与麻木,如此矛盾而又如此和谐的融为一体。

二、奥斯维辛之后的美学

时至今日,“奥斯维辛之后”( After Auschwitz)已经作为一个专门的思想命题,西方世界内部也从哲学、宗教、艺术、政治、道德等不同角度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从当代美学的立场来看,现代性灾变(disaster of modernity)的恐怖景象,已经完全超出了人类精神的承受限度及一切古典艺术形式可以表现的范畴,面对战争的丑恶和人性的悖谬,艺术与审美经验必须迫切展开对自身作用和价值的批判和反思,如同舒斯特曼所言,“最有文化的和在审美上最发达的欧洲国家,在战争中也是最邪恶的和最具破坏性的。那些在战争中毫无怜悯和同情心的人,正是在审美经验中被感动得潸然泪下的人。美和审美经验与文明社会的恐怖之间的合谋,使得艺术家们开始拒斥审美经验中的愉快情感。” ⑥世界被人类自身导向末日之际,让一切基于良知出发的道德审判苍白无力,让以对人类自由解放为允诺的审美精神只剩下反讽的荒诞,美与艺术的正当性受到尖锐挑战,传统美学思想如何自持?艺术面对大屠杀如何给出自身的哀悼?审美经验又如何理解和表述灾难与伤痛?美的救赎力量又如何修复和安抚创伤记忆?

美学的古典品质“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在死亡的反衬下更显梦幻而虚妄,美和艺术的救赎力量,以对苦难把握的无力将处于悲观和绝望之中。从此以后,凡是以“美丽新世界”为允诺的人类乌托邦,都难掩谎言的丑陋、恶的野蛮和专制的奴役。奥斯维辛对于美和艺术引发了伦理层面更为严峻的思考,在一个总体社会里,任一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或多或少都无法摆脱政治权力的影响,这也将制约文化观念的独立性、自主性。我们也无法给出量化标准,即多大程度上可以实现审美的自律性和无功利性,但这还是具体操作层面上的,而根本危机是――奥斯维辛之后美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及其审美和艺术表现的正当性问题!在一个总体败坏的历史境地下如何自持?人类的诗性审美必须直面火焰的焚烧和罪恶的残骸!美学还可以给出自身的礼物吗?或许,只能给出自身的哀悼。因为,面对奥斯维辛这个事件,如果不去介入它,乃是对幽灵的背叛,美学自身的发展也将丧失现实动力;但是,近代美学已经构成了对总体性暴力的认可,在对自身的哀悼和总结中,也加快了命运的休止。

回溯美学史,我们发现,西方近代启蒙之后,作为知识生产的美学,为了摆脱神学的依附地位,以及处理理性话语的危机,从而获得更大的话语空间,其自身学科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获得现实权力肯定的过程;但同时又转向了对权力存在和运作的认可,为其提供了合法性论证,审美话语就不仅仅是对感望的表达,而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这种知识-权利的共生状态,为美学在近代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近代美学填补了上帝死后的价值真空,扮演了意义世界的“立法者”,在审美趣味和标准以及艺术价值的制定中有着相当庞大的解释权;但另一方面,作为脱胎于哲学母腹的美W,从研究感性和感觉出发,并没有对在场形而上学的内在机制“本体论―神学”予以深刻的抗议。相反,对于其“同一性”暴力还构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共谋,从而激发出潜在的乌托邦思想。这在黑格尔那里以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最为显著,美学作为艺术哲学正处于绝对精神螺旋上升的一环,扬弃是为了实现最高的和谐。直到尼采的时代,在上帝隐匿、诸神远游之后所曝露出来的价值真空,又是由审美精神所鼓动的艺术创造力来填补。然而,在其戏仿而沉重的所谓“第五福音书”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所赞美和热爱的那类新人,“不向星空的那边寻求没落的牺牲的理由,他们只向大地献身,让大地将来属于超人。” ⑦大地之为礼物是对将来者的迎候和恭候,这里是否已然隐含着审美伴随着主体献祭激情的诱惑?美学从一开始就将自己设定为“感性学”,借以批判工业社会僵化的“工具理性”及其背后的“同一性”思维,促使理性话语回转审视自身的危机。但是,立足于主体性的转型而诞生的美学,这个转型的幅度一旦走向绝对,“感性学”自身将发生背离,陷入生命冲动的感性意志就同样需要得到反思。

阿多诺曾在《最低限度的道德》中指出,法西斯就是一种“绝对的感性”,第三帝国时期,整个美学都是在关注“感性的、天真的创造性生活”,借由新闻宣传的刺激,足以煽动起脆弱大众的迷狂激情。⑧但是,这种带有毁灭性后果的意志宣泄绝不可能是受政客蛊惑一朝一夕之间发生的,也不是历史之流中的偶然性事件,而是整个西方世界的精神气候,隐隐然从十九世纪以来就埋下了伏笔。克尔凯郭尔对个体孤独和悖谬事实的揭露、里尔克《杜伊诺哀歌》中“美是刚好可承受的恐怖的开始”、本雅明对现代性的忧郁的捕捉,以及卡夫卡笔下的“K”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地下室人"精神状态的深度剖析,共同见证了与上帝之死和西方没落一道发生的是人类理性神话的崩塌。这个动摇,已经开始危及到美学话语的自身表述,不仅仅是一系列审美经验和范畴需要重新解释,而是某种本体论层面上的合法性危机。归根到底,作为学科的“美学”的诞生,乃是一种现代性现象,从属于分解的现代性语境,因而必须对近代之前的传统美学进行必要的调适和革新。然而,美学在其自身意义的扩张过程中,就从来没止步于学科建制的层面,仅仅对艺术文本做形而上学的解读,或者以“审美判断力”充当调节知性和理性的中介。但是,恰好是在康德那里,建立在先验主体性上的“审美共同感”并不能扩展到唯一的肉身经验上,这个被现代性所唤醒的生命之流潜藏着血气的躁动或愤怒(rage of thumos),随着尼采强力意志的泛化和弗洛伊德对欲力的解放,不再被任何话语所规训,最终还是陷入到战争和政治争端中去了。⑨

施特劳斯曾说,“严肃认真,以及严肃认真之仪式(旗帜与对旗帜宣誓之类),是封闭社会的独特气质,照其本性,这种社会不断面临、基本上就是指向紧要关头(Ernstfall)、非常时刻(seriousmoment)、动员日、战争。只有这种紧张气氛下的生活,只有其基础为时刻意识到牺牲(此乃生命之所归)、意识到牺牲生命与一切身外之物的必要与责任的生活,才是真正人类的生活:崇高之事非开放社会所能知。” ⑩。然而,这种高度紧绷,追求仪式之美的总体性社会,根本没有走进节日的祝福。相反,“烧尽一切者把自己作为一种向着自为存在的燔祭而给出”(德里达语),最终连同“金发野兽”自身也成为了战争的祭品。

三、结语

进入美学视野中的奥斯维辛的苦难和不幸,即是在现代性事业的残骸和人性的荒漠之上重新书写新的人文景观。以奥斯维辛为鉴,我们不仅要反思理性,同样在审美现代性的问题域中,也应该去反思感性自身的限度问题,从而在新的时代召唤新的感性。历史的代价和警示的意义正在于,对此人类文明史中出现的文化悲剧,展开必要而辩证反思,或许为时不晚。

注释

① (斯)齐泽克.康德与萨德[M].lightwhite,译.文章来源豆瓣网“拜德雅”小站,2016-7-22.

② (荷)塞姆・德累斯顿.迫害、灭绝与文学[M].何道宽,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150.

③ (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M].谈瀛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168.

④ (英)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7.

⑤ (法)福柯.性的教官萨德[A]//蒲北冥,译.见杜小真,编选.福柯集[C].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287.

⑥ 彭锋.实用主义美学的新视野――访舒斯特曼教授[J].哲学动态,2008(1).

⑦ (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钱春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0.

⑧ (英)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王杰,付德根,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42―343.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文4

摘要:奥里亚娜・法拉奇,被誉为政治访问之母,她的作品堪称20世纪后期世界历史的见证。作为记者,面对世界级的领袖人物,奥里亚娜・法拉奇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干和杰出的专业能力。她成功的采访与她精心的采访准备密不可分:充分的事前调查和搜集材料――熟悉对象的特点和历史;大人物也是人――从心理上平视所有的采访对象;把握政治――搭建沟通对话的平台;快速学习――掌握生活的百科。

关键词:奥里亚娜・法拉奇 新闻记者 采访 准备

奥里亚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意大利女记者,作家。1929年生于佛罗伦萨,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得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她还获得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法拉奇以写著名人物的访问记蜚声于世,她先后采访过三十余位世界级领袖,有越南部队统帅武元甲、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布托、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伊朗国王穆罕默德・里萨・巴列维、约旦国王侯赛因、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锡兰总理希丽玛沃・班达拉奈克、孟加拉国总统拉赫曼・穆吉布等,并且在1980年8月来中国采访过邓小平。这些采访历时7年,后被法拉奇本人汇集出版,书名为《采访历史》。由于她成功地采访了世界风云人物,所以被誉为政治访问之母,她的作品堪称20世纪后期世界历史的见证。作为记者,面对世界级的领袖人物,奥里亚娜・法拉奇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干和杰出的专业能力。她成功的采访与她精心的采访准备密不可分,我们完全可以从中获取对当代记者采访有借鉴的启示。

信息搜集,熟悉采访对象的历史。对于忙碌的采访对象来说,很少有什么事比接受毫无准备的记者的采访更令人恼火的了。因此,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毫无疑问,法拉奇就是这样的记者。她熟读被采访人的著作、发表过的采访记,以及报刊上卷帙浩繁的评论和辩论文章。比如她这样描写搜集亚西尔・阿拉法特有关材料的过程:“显然,与此同时,你得千方百计设法去收集有关他的特点和历史,但不管你问谁,你得到的都是一种令人尴尬的沉默,对这种沉默所做的解释是,法塔赫严格保守其领导人的秘密,从来不负责提供他们的传记。”但法拉奇最终还是给我们描述了他的历史,可见她搜集到了她想要的资料。

除了在采访序言中可以看到她深入的访前准备外,在她的提问句中更透露出了她的这种调查搜集能力。如“勃兰特总理,坦率地说,他不是您出生时的名字。您出生时叫赫伯特・费拉姆。”“基辛格博士,这一点您比我清楚,您曾经费力地与他(注:指越南政变领导人阮文绍)打过三天交道,应该说是四天交道?”“这一点我知道。有一次您甚至宣称尼克松‘不适合当总统’……”

事前调查和搜集材料的目的并不在于向采访对象炫耀自己,而是为了头头是道地谈论对方提出的种种议题。《总统之死》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说:“真正第一流的采访可以让一个能言善辩的采访对象如痴如醉。如果他入了迷,采访就会顺流直下,你将从他身上得到更多的东西,这都取决于你事前花了多少工夫。”而就这一点来说,法拉奇的确是第一流的采访记者。

不卑不屈,平视所有的采访对象。在采访中,尤其是采访大人物,有些记者把对方当成了崇拜对象。这样写出的东西往往不是情书就是檄文,这是不能反映事实真相的。而法拉奇以足够平静的心态去采访任何一位要人,她尊敬他们作为领袖的成就,但在他们面前她也从没表现过卑下和渺小,她把他们视为同自己一样的高等动物――人。只因为她把他们当做有血有肉、有痛苦有悲哀的人,所以她会问一些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基辛格博士,您反对结婚吗?”“阿布・阿玛尔……您还没有结婚,在您生活中没有女人,是因为您愿意像胡志明那样生活,还是因为您对同女人一起生活感到厌恶?”“勃兰特总理,您从来没有哭过吗?”“甘地夫人……像您这样一个女人是跟男人在一起更自在一些,还是跟女人在一起更自在一些?”“甘地夫人,您的丈夫已去世多年,您从来没有想过再婚吗?”“甘地夫人,您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吗?”“陛下(指伊朗国王穆罕默德・里萨・巴列维),我们且不谈芙吉娅公主,我们来说说索拉娅公主。是您自己选中她为妻子的,难道遗弃她您不痛苦吗?”“陛下……女人在您的生活中是否丝毫没有地位?”“陛下(指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总之您的一生并不是愉快的一生。您心爱的人:您的妻子,两个儿子和女儿都死了……就此问一下海尔・塞拉西您如何看待死亡?”

她的不卑不屈还表现在她的强硬态度上,法拉奇在采访中常常以历史视角,审视各类重大新闻事件,并表现出一种独有的犀利风格,她用语率直、尖锐、咄咄逼人。她曾使纵横世界政治舞台的外交家基辛格陷于尴尬,令卡扎菲愤怒失言,她甚至不顾伊斯兰教的习俗和有关规定,当着霍梅尼的面撕下面纱,大声说道:“许多人说你是个独裁者。”

由上述分析可见,法拉奇所提的问题按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作为政治家的问题,一种是作为普通人的问题。正如在采访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时,她说:“当我把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向他提问时,他的大门是敞开的;但当我把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向他提问时,他的大门就马上关闭了。”法拉奇提出的政治家的问题,并不是盲目崇拜的问题,而是把对方当做一个职业是干政治的人。她曾这样问海尔・塞拉西:“陛下,您从来也不悲叹自己当国王的命运吗?您从来没有梦想过像个普通人那样生活吗?”她对他说:“陛下,我正在设法把您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国王来理解,因此我坚持问您,您从来没有感到这个职业是个负担吗?”

把握政治,搭建沟通的平台。如果说政治家不了解政治就无法生存的话,那么,还有一种职业的人不了解政治也无法生存,那就是新闻记者。法拉奇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她对政治的把握。她熟悉地了解各种政治观点、政治分歧、政治事件和政治运动。她能很快地在各种政治术语中转换。比如她的问题“参议员南尼,您说的社会主义意味着什么?今天,您的社会主义已经不是五十年前的社会主义了。”“这个论点几乎是马克思主义的。勃兰特总理,您年轻时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吗?”又如采访当时的葡萄牙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马里奥・苏亚雷斯时她问道:“但执政的军人究竟是些什么人呢?他们真正想的是什么?他们的革命是一种什么革命?他们的思想意识是什么?是现代社会主义,表面的民粹主义呢?还是库尼亚尔式的共产主义?”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法拉奇是读过社会主义书籍的,也就是说她读过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了解南尼五十年前和五十年后对于社会主义的具体认识;明白现代社会主义、民粹主义与库尼亚尔式的共产主义的具体内容。

这种政治嗅觉还包括法拉奇在对方的回答中提出问题。比如,采访当时由于国内政变逃往中国的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的问题。“请原谅,您谈到了五个王妃吗?”西哈努克在上一个问题中的回答是“噢,没有!从来不谈我当花花公子时干的事情,就像不谈我有五个宠妃的情况一样。”法拉奇抓住了这个一带而过的叙述提出了问题从而引出了西哈努克大段的关于他的家族和婚姻的叙述。

这种嗅觉还表现在法拉奇对政治有自己的看法和预见力,对回答敏捷的反应和提取核心思想的能力。“参议员南尼,等一等。您正在提出一种可怕的理论,您认为1971年的意大利和1922年的意大利(注:指法西斯时期的意大利)有相似之处,是这样吗?”这需要明白1971年的意大利的现状、了解1922年意大利的过去并就南尼在上一个问题中并不明确的论述进行提炼才可能提出这样一个反问。不难看出,这种相当敏锐的政治家嗅觉在于她拥有丰富的政治、历史知识和对全面现状的把握。

总之,法拉奇的采访记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历史意义,即使不懂政治、不了解当时形势的人在阅读时也不会受到阻碍,而是在她和她的采访对象非凡的智慧的对话中让我们充满兴趣。

快速学习,掌握生活的百科。关注国际风云争端、突发事变,是法拉奇几十年记者生涯的突出特点。她所处的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世界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台亮相的时代。新技术革命引发的能源革命和能源危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崛起,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印巴之争、锡兰暴乱、柬埔寨政变等重大政治事件都成为法拉奇笔下的最佳题材,在这些地方总能见到法拉奇的身影,十几年来,她先后采访了各国政府和政党的著名人物三十余位,成为西方公认的卓有成就的人物采访记者。为完成采访,法拉奇学习积累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教育、宗教等百科知识。对于特殊的对象,甚至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击学习掌握交谈中所必需的知识。她特别推崇英迪拉・甘地的名言――无论做什么事,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在法拉奇提出的问题中,从是否事先准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像所有其他记者那样从精心准备的被采访人的资料中提取问题;另一类是从现场被采访人的回答中提取问题。相对来说,第一类问题要比第二类问题容易得多,第二类问题综合考察了一位记者相当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法拉奇的采访中,被采访人大部分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们谈话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外交等多方面的话题,而这是建立在记者对对方谈话中包括政、经、文、史、外交、现状甚至隐喻、暗指等全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变通,否则,采访是难以继续的。1969年2月在河内对武元甲的采访中,法拉奇谈到了巴黎会议、奠边府战役胜利和溪山战役。对于越战军事力量与部署及对战局的预测,让武元甲对她产生了好奇,“现在我也充当一个记者,颠倒一下我们的关系,向您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您是否同意说美国人在向越南北方发动的战争中打了败仗?”而在面对西哈努克,法拉奇问道:“殿下,您现在还吹奏萨克斯管吗?”引发出周恩来给他安排了一架上等的钢琴,激发他创作赞美中国的歌曲。另外,法拉奇还和勃兰特则谈起了新闻专业话题:“总理先生,我想起您的时候总觉得您是新闻记者。您的记者生涯太长了。您为什么搞新闻工作?”与巴列维国王就专制君主政权,伊朗与美、苏关系以及伊朗的石油政策,对民主、自由、王权的责任,家庭、婚姻展开讨论。与甘地夫人探讨对男人施行绝育手术的话题。

这让我们看到:对于记者和将要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来说,很有必要用心学习各种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快速学习的能力――在特别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学习吸纳、掌握、变通相关知识的能力。没有一个职业会像新闻记者那样需要吸取各家所长。新闻记者要做生活的百科全书,全面的知识系统,快速的学习能力是记者必需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奥里亚娜・法拉奇[意]:《风云人物采访记》,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2.奥里亚娜・法拉奇[意]:《风云人物采访记续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3.约翰・布雷迪[美]:《采访技巧》,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文5

阿什琳:“我已经提前看过了开幕式(彩排),所以我要祝贺你。”博伊尔:“你喜欢吗?”阿什琳:“是的。不过我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东西翻译给老外看……”博伊尔:“你觉得怎样?”阿什琳:“有些部分也许会有人感到困惑,哪怕是我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博伊尔:“你都感到困惑?哦!天呐……”

确实,博伊尔是个文人导演,他的伦敦开幕式有文化含量,历史典故丰富,又由于他是一个影像,所以擅长在很短的时间内展现丰富的元素。对于了解英国历史的本地人和西方人来说,在瞬息而过的图像中找到文化共鸣,都已需要动脑子,更何况是文化差异更大的中国人了。

本文特梳理开幕式涉及的主要历史文化典故,作出粗浅的名词解释,方便大家回味。

髴柳林风声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在倒计时的开场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泰晤士河,也看到了鼹鼠(Mole)和老鼠(Ratty),这其实是英国儿童耳熟能详的读物《柳林风声》中的主人公。该书首版于1908年,作者是肯尼思·格雷厄姆。格雷厄姆是英格兰银行的秘书,退休后回到乡间,在泰晤士河边开始把自己给儿子讲的故事写成书,《柳林风声》就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部。

故事的主人公鼹鼠曾经是一个“宅鼠”,每天都辛苦地打扫自己的小屋。直到有一年春暖花开,他突然厌倦了大扫除,到了阳光照耀的地面。他看到了从未看到过的河水,“这个美妙明澈闪亮的东西,舞蹈着穿越树林之间的阴影,它从不停息,总是匆匆奔流,一路欢声笑语。”在河边,鼹鼠遇到了对岸老鼠,比他见多识广的老鼠撑着一条蓝白相间的小船来迎接他,从此开始了一段奇遇。博伊尔在这里用这一段典故,主要是看中了作者格雷厄姆和泰晤士河的渊源,也铺陈着此后的“奇遇”。

髵伊顿船歌

Eton Boating Song

倒计时开场影片的第二小段音乐伴奏,是著名的《伊顿船歌》。伊顿公学是英国最蓝血的贵族学校,这一晚坐在看台上的首相卡梅伦就是伊顿毕业的。英国的贵族学校都喜欢搞划船社,比如这段影片中稍后展示的牛津剑桥划船大赛。这首歌并非坊间流传的伊顿校歌,但旋律确实优美难忘。歌的第一段是这样的:“宜人的划船天气,干草收割的微风,羽毛上的叶片,大树下的浓荫,一起摇桨啊一起摇桨,身体埋入膝间,一起摇桨啊一起摇桨……”

髶河畔群雄

GreatOlympians ofthe Past

一路,我们看到了很多奥运选手:胡安·卡罗尔是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的4伊100米铜牌得主,玛格丽特·维尔丁是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100米女子仰泳铜牌得主,迈克尔·霍华德是1960年奥运会的男子重剑团体银牌得主,划艇手约翰·拉塞尔参加过1960年和1964年夏季奥运,戴维·汉姆雷是1968年奥运会400米栏的金牌得主,理查德·梅德是1968年和1972年的奥运马术金牌得主,伊安·哈拉姆是1972年和1976年奥运会自行车铜牌得主,约翰·基诺克是1972年奥运会的射击铜牌得主,戴维·威尔基是1972年和1976年奥运会的金牌和银牌得主。

选择这些群雄亮相,主要是考虑到了从1948年伦敦奥运到2012年伦敦奥运的传承,这些英雄不该被忘记。

髷弗洛伊德的飞猪

Pink Floyd’s flying pig

平克·弗洛伊德的飞猪则是一个音乐界的传奇:1976年,为了准备新专辑《动物》的封面,著名歌手平克·弗洛伊德准备在巴特西发电厂施放一个40英尺高的粉红大飞猪,为了避免大气球飘走,他们还准备了一个狙击手准备击落飞猪;不料第一天他们并没有放出飞猪,第二天他们再放出飞猪时却忘记通知狙击手……结果,飞猪摆脱了束缚直接飞到了高空,希斯罗机场的航班被迫因此取消!飞猪最后降落在肯特郡,并被修复。此后演唱会上常常出现这头平克·弗洛伊德的飞猪。

髸暴风雨

The Tempest

博伊尔整个开幕式的构想,灵感就来自于莎翁的名作《暴风雨》。这部剧被认为是莎翁晚年的巅峰之作,讲述了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因被弟弟安东尼奥篡权陷害,带女儿米兰达流亡荒岛,但他通过自己掌握的魔术精灵制造了一场暴风雨,把乘坐同一艘船的弟弟安东尼奥和与之勾结的那不勒斯国王阿隆索、国王的儿子费迪南带到了荒岛上。最终,费迪南王子和米兰达郡主一见钟情,化解了上辈的恩怨。

著名莎翁舞台剧演员布拉纳在这里朗诵的是《暴风雨》中卡列班的一段著名台词。卡列班是剧中一个反面人物,他是荒岛原有主人巫婆的儿子,被普洛斯彼罗收服当了奴仆,也因而经常梦想反叛。但他这段台词确实脍炙人口,“不要害怕,岛上已经充满了喧嚣。”博伊尔在解释自己的创意时说,这喧嚣指的是随后将推出的工业大革命段落。

髺尼姆罗德

Nimrod

在《暴风雨》朗诵时演奏的是《尼姆罗德》,这是英国最著名的古典音乐家埃尔加的名作《谜语变奏曲》的一部分。按圣经传说,尼姆罗德是诺亚的曾孙,他有无穷的力量,是一个伟大的猎手。埃尔加在这里主要是把这段曲子献给自己的好友耶格,因为耶格在德语中的意思恰好就是猎手。这首曲子自出版后就不胫而走,在英国的重大典礼(比如丧葬、一二战英雄纪念仪式和其他庄重场合)经常演奏此曲。

髼魔都

Pandemonium

开幕式第二章的标题,取自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Pandemonium是诗中地狱的首都,Pan的意思是全部,demon就是恶魔,是诗中“撒旦和他的同类们的国都”。博伊尔在这里用魔都来隐喻工业革命带来的亦正亦邪的影响,是一种英国人的自嘲。从博伊尔的解释中可以看出,他其实对工业革命带来的世界变化是相当推崇的。当然,他也承认工业革命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年轻人要离家出门去工作,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很长,扩张在造就繁荣的同时也造就了战争。

髽布鲁纳尔

Isambard Kingdom Brunel

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真正铁路、还造过蒸汽轮船、桥梁和隧道的英国工程师布鲁纳尔被导演博伊尔认为是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所以他请来了5届奥斯卡提名得主、著名莎翁剧演员布拉纳来扮演他,并有另外50名群众演员和他穿着一样,也是布鲁纳尔的分身。

髾右转第二间…

Neverland

开幕式第三章是点火仪式,名字叫“快乐和光荣”。第四章的名字有点古怪,叫做“右转第二间,然后一直走到天亮”,这其实来自于英国童话“彼得潘”。

在这一章里,博伊尔推出了两个英国人最骄傲的东西:一个是NHS全面健保系统,所有人都会得到国家医保的治疗,另外一个是千奇百怪的儿童文学。这里会出现很多童话中的反派人物,比如虎克船长(《彼得潘》、红心女王(《爱丽斯漫游奇境》)、坏女人库伊拉(《101斑点狗》)和伏地魔(《哈利·波特》,最终,如同童话中那样:反派的角色都被从天而降的MaryPoppins(玛丽·波平斯保姆仙女)击败。

趤趭保罗·麦卡特尼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文6

有的被人羡慕,有的被人骂。不要说大家无聊,有一天你成为焦点的时候,她们也会用放大镜看你的妆面,看你紧张不紧张?

1、卡戴珊三姐妹 她们从来不脱妆

(小字:在美国体育圈和娱乐圈,卡戴珊三姐妹绝对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三人不仅长得如花似玉,更是吸金无数。虽然她们经常荣登“最雷人穿衣榜”,但这丝毫不影响姐妹三人超高的人气和值得借鉴的妆容。据说,出席活动时,无论闪光灯再怎么耀眼,她们都从来没有脱妆照尴尬出现。)

放大镜图案:三姐妹一向给人皮肤很好的感觉,大姐科特妮・卡戴珊(右)和二姐金・卡戴珊(左)肤色健康,她们总是挑选和肌肤颜色相称的粉底液,同时有着轻薄质地和高遮瑕度,然后涂上大地色系腮红;小妹科洛・卡戴珊(中)肤色白嫩,她最喜欢用粉嫩的腮红让自己微胖的脸庞看起来红润迷人。三姐妹的共同点是浓密性感的纤长睫毛,像蝴蝶的翅膀般忽然动人,同时突出上眼线,加上层次感分明的烟熏妆,微醺的眼头巧妙的用高光提亮,与水润饱满的双唇相呼应,塑造出闪亮耀眼的无暇妆容。

HR赫莲娜猎豹防水睫毛膏 RMB420

LA MER海蓝之谜 焕采修护粉饼 RMB1300

2、辛普森姐妹花 眼线不要太凌厉

(小字:音乐界最有名气的姐妹花辛普森姐妹,妹妹阿什莉・辛普森(左)现在的成绩已经完全超越了姐姐杰西卡・辛普森(右),当然也包括化妆和着装风格。)

放大镜图案:先不说姐姐老气横秋的那头金发造型,以及看起来因为干燥而显得僵硬的肤质,就说同样地烟熏妆,妹妹的眼睛看起来深邃迷人,姐姐则凌厉凶狠。究其原因,大概是她眼线化得太过于上挑了,且没有像妹妹那样认真的遮盖眼袋、突出睫毛。妹妹也有一点美中不足,唇膏色泽暗淡,看起来干巴巴的,其实一点点粉色或者裸色唇蜜就可以解决。

DHC花漾甜心眼线笔(深邃黑) RMB70

SHISEIDO Maquillage心机彩妆恒彩诱唇蜜 RMB230

3、哈金斯姐妹 深棕小烟熏,清淡才能不显脏

(小字:以迪斯尼最热门的青春电视电影《歌舞青春》走红的凡妮莎・哈金斯(右),最近被《People》杂志选为“每个年龄段都美丽”的排行榜榜首!)

放大镜图案:她最喜欢的妆容时深棕色小烟熏,黑色眼线勾勒整个眼部轮廓,配合深棕色眼影,然后再略微提亮眼头,很有神采!但不比不知道,和妹妹史黛拉・哈金斯(左)站一起,明明两人的妆容大同小异,姐姐的妆莫名其妙看起来就显脏,究其原因,妹妹的底妆颜色更清淡,烟熏范围要略小,清洁的脸部状态才能凸显烟熏的深邃性感。

阿玛尼底妆修颜液 RMB650

CPB眼线凝霜 RMB500

4、碧昂斯姐妹 眼影要和发色和谐

(小字:R&B天后碧昂斯(左)和她妹妹诺里斯(右)都是难得一见的巧克力美人。)

放大镜图案:两姐妹长得很像,妹妹用黑色爆炸头来区分姐姐的金色大波浪,其实她俩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姐姐喜欢用清淡微闪的大地大范围扫眼影,让眼睛显得波光粼粼;而妹妹则喜欢一笔一划浓墨重彩的化出一个全包式黑眼线,好让眼睛在黑发的衬托下更醒目。她们都成功了!

露华浓睛绽五色眼影组合 RMB148

SHISEIDO丝柔亮滑眼影组 RMB410

5、奥利维亚・帕勒莫&艾玛・罗伯茨 她们都是名媛范儿

(小字:其实用“名媛范儿”来形容这对著名的手帕交也不太贴切,因为人家本身就是纽约新晋的年轻一代名媛,透过她们,你可以了解名媛们喜欢怎么妆。)

放大镜图案:热门美剧绯闻女孩儿的真人版奥利维亚?帕勒莫(左),喜欢用透明色打底,然后涂上根根分明的睫毛膏塑造大眼效果,差不多可以算是裸妆了。而艾玛・罗伯茨还比她多了点儿眼影,是橘色+墨绿色,看起来更森女。她们两个都爱肉色、粉色、淡橘色唇膏,事实证明的确能让妆容更年轻优雅。

Make up for ever清晰无痕粉底液 RMB460

植村秀全新无色限琉光唇膏 RMB220

6、阿什丽・格林尼&妮基・瑞德 淡妆浓抹,Hold住是原则

(小字:阿什丽・格林尼是从《暮光之城》火起来的吧?)

放大镜图案:每次出场,她的发色和眉毛的颜色都统一协调,眼妆用了深咖啡色,淡淡的自然珊瑚橘腮红,将肤色修饰得极度优雅自然,堪称赫本式新淡妆典范。而和她一起出席活动的好姐妹《暮光之城》主演妮基・瑞德,天生一张精巧上镜的小脸,深谙捕捉一个重点的原则,在简洁发型和苹果绿色镂空礼服衬托下,大胆涂上充满光泽的烈焰红唇,一红一绿明媚照人但绝对hold住。

M.A.C时尚唇膏RMB170

贝玲妃热舞班巴蜜粉 RMB290

7、伊丽莎白奥尔森姐妹 烟熏妆+冷色系打造朋克风

(小字:这对散发着朋克风情兼具独创混搭风格的双胞胎姐妹花,早已是时尚圈儿的大咖。)

放大镜图案:在妆容上她们通常会加以区别,姐姐阿什莉・奥尔森眼型偏圆,眉毛终年修成惊讶状,更喜味浓的妆容,气质上就显得略为妖媚性感。妹妹玛丽・凯特・奥尔森喜欢清新妆容多过浓妆艳抹,眼型较为长,一看就是经常受到姐姐关照的乖乖女。奥尔森姐妹都很喜欢烟熏眼妆,尤其注重下眼睫部分的处理,妆容的色调上也比较偏爱冷色系,金色的卷发和表情也还是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