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监测范例6篇

水情监测范文1

网络舆情监测以监测社会民生舆论为主,但“网络水军”往往将商业话题变相说成社会生活话题,以此来吸引眼球。这样,刻意制造的他生舆论就混杂在舆论阵营中,表达了大众的非本意舆论,掩盖了自然形成的社会舆论。如此一来,网络舆情监测统计的舆论数据就会失真,并对学术研究机构和政府造成误导。而所有这些,无疑也会降低网络舆情监测的公信力。

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种严谨的科学体系,可以利用当今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通过先期技术处理和后期操作对网络舆情进行追根溯源,通过考量舆论的来源甄别出网络舆论热点的真伪。鉴于当今网络水军广泛存在的现实,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方案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舆情筛选功能。

1.情感词分析方法

“网络水军”在网上的帖子往往是非理性的、带有强烈感彩的,或是极力美化雇主的产品或服务,或是极力贬低雇主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整体上倾向性比较强烈。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论坛或贴吧用户的帖子的文本分析,主要是对情感词的分析,来判断这个用户是不是“网络水军”,以及他所主导的舆论是不是有意制造的他生舆论。

通过倾向性分析可以明确网络传播者的意图和倾向,通俗地说,文本舆情描述的是文本所传递的情感。对文本舆情进行分析,实际上就是试图根据文本的内容提炼出作者的情感方向。网络文本的倾向性分析就是挖掘网络文本内容蕴涵的各种观点、喜好、态度、情感等非内容或非事实信息。①

此前已有研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和公式,其基本思路是:首先进行互联网信息采集获得数据,然后通过网页页面分析技术抽取元数据(比如信息者、信息时间、信息来源等)和正文信息,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正文信息进行情感分类,判断其为正面信息或为负面信息。经过统计后,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当某人发表的正面或者负面信息比重超过预设阈值时,则认为其为“网络水军”。②

设定特定的时间段,信息者AN篇有关主题P的信息,其中正面信息X篇,负面信息Y篇(X+Y≤N)。设阈值为T(0

那么,信息者A为“网络水军”。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92.3%的网民经常访问的网络社区数量在2个以上,其中27.2%的网民经常访问2个网络社区,29.1%的网民经常访问3个网络社区,经常访问4个以上网络社区的网民达到36%,③网民平均每人使用3.09个网络社区,这里将其简记作3个。那么,在上述公式中,X/Y=3(或Y/X=3),此时的阈值T为0.5。又因为“网络水军”的发帖量远大于一般网民的平均发帖量,所以阈值T应该略大于0.5。

换句话说,在现阶段,当一个发帖人的Q值大于0.5时,我们就可以基本确定这个人是“水军”,进一步确定他所主导的舆论可能是他生舆论;而且Q值越大,这种疑似程度越强。总结起来看,情感词分析方法是判断发帖人个人身份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帮助下,将大大提高筛选的效率,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网络舆情信息文本分析工作流程④

上图中,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并不是存在于每一个分析文本中,为可选项目。舆论监测者首先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研究意图,然后按照统计学原理选择科学合理的样本。定义分析单元就是定义分析样本的每一个元素,再形成分析类目即分析系统,使之适应所提出的问题,同时使所有类目具有互斥性、完备性和信度。最后是通过统计、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2.相同IP与ID的统计分析

情感词分析可以从个人角度筛选出“网络水军”,对于一个主题帖子是不是“网络水军”所为的考察,我们可以通过对相同IP地址的统计分析来完成。

正如前文所说,“网络水军”在网上发帖时会用很多ID账号,即网友所说的“马甲”,这些ID或网名是不同的,所以单一根据ID无法辨别发帖、回帖是不是少数人所为。

“网络水军”每天长时间挂在网上刷帖,尽管更换不同的ID,但他们的上网IP地址是不变的。那么,通过统计每一个ID发帖时所使用的IP地址,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不同ID发的帖子是出于同一台电脑即同一个人。如果一个论坛里的帖子出现了大量相同的IP地址,或出现在不同论坛里的同一主题的帖子中出现了大量相同IP地址,那么就可以肯定,这个舆论主题是网络水军人为制造出来的。

另外,如果在同一处的同一个ID使用不同的IP,那么说明这可能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发表的言论,或是不同的人使用网络营销公关公司统一发放的“马甲”发表的言论。于是,就可以根据这个ID所使用的IP,继续顺藤摸瓜地找到本论坛中其他ID发表的言论和其他论坛中同一个IP使用的ID发表的言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IP和ID构成的无尽的关联网络,在这个网络上的每一条帖子都可以确定为是“网络水军”制造的(如图2)。

图2IP、ID关联网络

这种方法同样需要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另外,要根据现实情况制定评价标准和体系,我们不妨统计出“水军”发帖的个数,并求出这些帖子在整个话题帖子中的所占比例,这个比例越高,那么这个舆论热点系炒作所为的疑似程度就越高。还可以根据实际操作中的情况,制定出一个更复杂的评价体系,将每一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分别赋值,求出最后的疑似程度值。

3.历时性调研

由于现在“网络水军”和网络营销公关公司的大量涌现,一些企业或团体已经认识到了网络舆论对其生存发展的影响。当一家企业受到网络打手的舆论攻击时,也会自觉进行调查,并尽力澄清。同时,公安机关对于重大舆论事件也会介入,比如伊利―蒙牛“陷害门”。这些调查出的结论都可以成为网络舆情监测辨别舆论真伪的材料。

4.省略/s2009/dcfb/,2011年1月11日

水情监测范文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饮用规格为18.9 L/桶的桶装饮用水的中小学校、幼儿园15所;选择有代表性的饮用集中式管网供水的管网末梢水的中小学校、幼儿园27所。

1.2方法卫生监督员分别到各学校、幼儿园抽检他们准备饮用的未开封的规格为18.9 L/桶的桶装饮用水1桶。同时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分别采集管网末梢水和正在饮用的经饮水机龙头放出来的桶装饮用水2瓶(500 ml/瓶),并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验项目,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数、致病菌(沙门氏菌、致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游离性余氯;感官指标:肉眼可见物、浑浊度;理化指标:铅、砷、汞、亚硝酸盐、电导率、耗氧量、pH值。评价依据:管网末梢水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标准进行评价;桶装饮用纯净水按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标准进行评价;饮用泉水按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标准进行评价。

2结果

2.1一般情况全区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116所。其中中小学校47所(公立43所、民办4所),各类幼儿园69所(公立3所、民办20所、个体46所)。饮用规格为18.9 L/桶的桶装饮用水40所(中小学校15所,各类幼儿园25所),占34.48%;饮用集中式管网末梢水的(自来水)67所,占65.52%。

2.2饮用水检测情况本次共抽检样品59份,合格31份,总合格率为52.54%。其中抽检管网末梢水27份,合格20份,合格率为74.04%;未开封的规格为18.9 L/桶的桶装饮用水14份,合格9份,合格率为64.29%;经饮水机龙头放出来的桶装饮用18份,合格2份,合格率为11.11%,见表1。

3讨论

3.1从本次学校、幼儿园饮用的管网末梢水抽检结果来看合格率(74.04%)不尽人意。其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游离性余氯未能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其次是浑浊度超标。这些不合格的管网末梢水均由一家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供给,该农村水厂设备设施落后,为降低成本,减少加氯量,从而导致这些学校、幼儿园饮用的管网末梢水不合格。因此,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的监督管理,定期对水质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生活饮用水水质达到卫生规范要求。

水情监测范文3

关键词:水质监测;普惠泉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普惠泉饮用水源属地下水源,位于榆林市区。每天为榆林市区供水量为1400吨,占城市总供水量的3%,为榆林市区居民提供一定量的水源保障。

1 监测区域及分析方法

1.1 点位设置

“十一五”期间,在普惠泉地下水源设一个监测点。

1.2 监测频次

市区饮用水源,2007年以前每年监测1次,2007年起每月监测1次。

1.3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普惠泉地下水源目前开展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23项指标监测,包括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总大肠菌群8项必测指标和其它15项选测指标。

市区饮用水源常规监测项目分析方法采用地下水分析国家标准[1]。

1.4 评价标准及方法

1.4.1评级标准

地下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标准。

1.4.2 评价方法

1.4.2.1 评价因子

地下水源选择监测的23项指标。粪(总)大肠菌群参与单因子评价,但由于细菌指标超标可通过水厂处理工艺去除,一般不会影响供水安全。因此,对仅因粪(总)大肠杆菌群超标的水源,其水质评价结果认定为“基本达标”。

1.4.2.2 评价方法

地下饮用水源评价采用单项组分法。若其评价指标范围内任一项指标超过Ⅲ类标准值,则水质评价结果为不达标。

水质达标是指饮用水源在一定的评价指标范围内,若当月监测的全部指标的评价结果均为达标,则该水源当月的评价结果为达标;反之,若当月监测的全部指标的评级结果之一为不达标,则该水源当月的评级结果为不达标。

2 水质监测结果

2006-2010年期间,普惠泉地下水源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见表1。

3 结论及建议

“十一五”期间,地下水普惠泉所监测的23个项目均达到地下水Ⅲ类标准要求。2010年,水质达到地下水Ⅱ类标准要求,水质优良。

随着榆林市区的快速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榆林市应继续加强节水型城市建设,同时公众也应提高文明用水、节约用水的环保理念,共同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水情监测范文4

关键词:旱情监测方法;干旱;土壤热惯量;土壤波谱特征;蒸散模型;植被指数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8- DOI:10.13535/ki.11-4406/n.2015.

干旱是一种水量相对亏缺的自然现象,相比于其他自然灾害来说,干旱具有明显的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等特点。所谓的旱情监测就是在确定了旱情监测指标的基础之上,通过实时监测到的旱情资料来计算出当前的旱情指标值,并以此来客观地评价旱情的强度和范围。就目前情况而言,利用遥感技术来进行旱情监测已成为趋势,其中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上基于土壤热惯量的旱情监测方法、基于土壤波谱特征的旱情监测方法、基于蒸散模型的旱情监测方法、基于植被指数的旱情监测方法已成为主要的旱情监测方法,具体如下:

1 基于土壤热惯量的旱情监测方法和作用

土壤水分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大气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因此土壤水分进行监测对于旱情监测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监测土壤水分的方法有重量法、中子仪法、张力计法和时域反射法等,这些监测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很难大范围地获取土壤水分数据资料,同时也不具有代表性。而土壤热惯量是土壤阻止温度变化能力的一个热特性参数,它与土壤水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近年来,基于土壤热惯量的方法已经成为土壤水分和旱情监测的主要方法。在我国,基于土壤热惯量的旱情监测方法是应用比较早、研究比较广的一种旱情监测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主要通过建立不同的热惯量模型,利用大量的实时监测数据来建立热惯量和水分之间的稳定关系,从而使得该监测方法在小范围内、单一土壤上精确的进行旱情监测。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基于土壤热惯量的旱情监测方法是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的。首先,由于其是在遥感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例如在多云的天气中遥感数据的误差比较大;其次,热惯量计算通常需要计算温度差,而在实际中,温度受植被的影响比较大,这样一来就很难获得土壤表面温度。因此,该监测方法比较适用于裸土或者植被覆盖较低的

区域。

2 基于土壤波谱特征的旱情监测方法和作用

不同湿度的土壤在可见光、红外光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波谱特征,这也就成为了利用光学或微波遥感对旱情进行监测的重要理论基础。众所周知,土壤水分的含量对于土壤的介电特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微波对于土壤的湿度又是极为敏感的,因此通过建立土壤含水量和微波后向散射系数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能够达到对旱情进行全天候的实时监测。目前,微波遥感技术以其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特征以及对植被、土壤有着一定的穿透能力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旱情监测方法。

从作用上来看,微波遥感旱情监测方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微波遥感能够实时、同步、大范围的提供土壤水分含量信息,遥感图像可以清晰的反映出遥感地区的干旱程度;二是微波遥感技术可以在空间范围内对多源、多时相的信息进行组合、集成、提取等拓扑分析;三是利用遥感信息源,辅以其他的专题信息如专题图件、统计资料等,即可有效地对土壤旱情进行分区、分级、分类的进行制图,从而为防旱、抗旱等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服务。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微波遥感旱情监测技术仍然有着不足之处。首先,利用微波遥感对旱情进行监测,其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难以和光学和红外遥感相比,这是由微波成像机理所决定的;其次,微波遥感的后向散射系数受地表粗糙度和植被的影响很大,这也就使得如何降低或消除地表粗糙度和植被对微波的影响成为目前利用微波遥感来对旱情进行监测的主要研究方向。

3 基于蒸散模型的旱情监测方法和作用

蒸散发是衡量一个地区水量是否平衡的重要依据,其不仅在水循环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生态过程和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因此,通过建立蒸散模型来对区域内水量的蒸散发是进行旱情监测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SEBAL模型及其改进版METRIC模型和SEBS模型已经被成功地用于旱情监测。其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估算地表的蒸散量:一是使用遥感表明辐射温度结合气温以及系列阻抗公式来求取显热,通过能力平衡余项表示蒸散;二是在P-M公式的基础之上直接进行蒸散计算。一般来说,前者的计算精准度比较高,而后者则较为简单易用。目前第二种蒸散计算方法应用比较广泛,例如张长春等人采用SEBS模型来对黄河三角洲区域的蒸散量进行了估算,同时结合同时期该地区的降水量,从而确定了该地区的干旱程度。

相比于其他旱情监测方法来说,基于蒸散模型的旱情监测方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监测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出一个地区的水分收支状况,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该状况结合降水量对该地区的旱情进行正确的估测;二是该监测方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虽然说地域性从某个方面限制了该监测方法的应用范围,使得该监测方法只能应用于局部地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使得该监测方法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简单易行,能够给相关部门的旱情监测带来很大的便利,减少其工作量和人力物力的投入。

4 基于植被指数的旱情监测方法和作用

植被的生长和旱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研究利用植被指数来对旱情进行监测。目前已经利用的植被指数主要有三种:植被状态指数、综合植被指数、植被水分指数。其中植被状态指数指的是工作人员根据植被在缺水的情况下其生长状态发生相应的改变原理,结合天气气候中的“距平”概念,从而对植被覆盖地区的旱情做出判断。

不过由于除了干旱之外,洪涝、病虫害等灾害都会对植被的生长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利用植被生长状态来对旱情进行监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综合植被指数是研究人员为了减少植被状态指数局限性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包括植被供水指数、植旱指数等,其中利用植被供水指数和NDVI值构建的植被综合指数应用比较广泛,当出现旱情时,植被的NDVI比值就会降低,而植被供水指数则会升高,植被供水指数越高则说明旱情越严重。此外,由于研究证明植被水分指数并不适用于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区域,因此在利用植被水分指数进行旱情监测时往往会尽量引入其他判断以减少来自土壤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丽涛,王世新,周艺,王福涛,刘文亮.旱情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与应用案例分析[J].遥感学报,2011,(6).

[2] 田国珍,武永利.土壤水分遥感监测及关键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3,(9).

[3] 王君.遥感干旱监测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4,(14).

水情监测范文5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号

浙江省水文管理条例》已于2013年5月29日经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5月29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文管理,发展水文事业,服务防灾减灾、水资源管理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水文活动及其管理。

本条例所称水文活动,是指水文站网规划与建设,水文监测与预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监测资料汇交、保管与使用,水文设施与水文监测环境的保护等活动。

第三条 水文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文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保证水文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和保障欠发达地区水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文工作,其直属的水文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工作。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直属的水文机构应当加强对设区的市、县(市、区)水文机构的工作指导和监督,统筹协调全省水文工作,保障水文监测活动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

发展和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海洋与渔业、气象、电力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省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在征求省有关部门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设区的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在征求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六条 省水文机构应当根据省水文事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水文站网建设规划,在征求省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海洋与渔业、气象、电力等部门意见后,报省发展和改革、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实施。修改水文站网建设规划,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水文站网建设规划主要包括规划目标、站网功能、水文测站布局、监测项目、测验方式、水文监测设施和监测网络建设等内容。省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海洋与渔业、气象、电力等部门在规划建设水文测站和水文监测设施时,应当征求省水文机构意见,与水文站网建设规划相衔接。

第七条 洪水灾害频发河流、防洪重要城镇、大中型水库和水电站、大型水闸、重要引(退)水口应当按照水文站网建设规划要求设置水文测站。

承担防汛防台抗旱任务的小型水库和水电站应当设置水文监测设施。

第八条 水文测站分为国家基本水文测站和专用水文测站。

设立专用水文测站不得与国家基本水文测站重复。在国家基本水文测站覆盖的区域,确需设立专用水文测站的,应当经省水文机构批准。

因交通、环境保护等需要设立专用水文测站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有关主管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求省水文机构的意见。

撤销专用水文测站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九条 水文站网建设按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程序组织实施。

国家基本水文测站和为防汛防台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提供公共服务的专用水文测站、水文监测设施,其建设及运行管理经费由财政承担。

专门为水利、水电等基础工程设施提供服务的水文测站、水文监测设施的建设及运行管理经费,分别列入工程建设概算和运行管理经费。

第十条 县级以上水文机构应当加强水文监测活动的行业管理,加强水文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水文监测工作质量。

县级以上水文机构可以委托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承担雨量、水位等水文监测项目。受委托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委托事项和要求从事项目监测。

从事水文监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和省水文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保证监测数据客观真实,不得擅自中止和减少监测项目,不得漏报、迟报、瞒报、谎报水文监测信息,不得伪造水文监测资料。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水行政主管部门、水文机构及有关部门建立防汛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重要河段区域性洪水和中小流域突发性山洪的监测和预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水文测站、承担防汛防台抗旱任务的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及时、准确地向水文机构和防汛防台抗旱指挥机构提供水文监测信息及调度运行信息。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水文机构应当组织对水功能区、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等水体的水量、水质进行监测,开展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的水量监测和重要江河水土流失的泥沙监测。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水文机构应当建立水文监测应急和自动测报系统,加强水资源的动态监测。

县级以上水文机构发现被监测水体情况发生变化可能危及防洪安全、用水安全或者发生突发性水体污染事件的,应当加强跟踪监测和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将监测、调查情况和处理建议报所在地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城市供水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省水文机构应当统一监测标准和信息编码,实时管理全省水文监测信息。

水文测站和水文监测设施采集的实时监测信息纳入省防汛水情信息网络统一管理。

第十五条 省水文机构应当完善洪水预报方案编制制度,加强水文情报预报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

江河防洪控制断面和河口沿海重要水位站的水文情报预报,由有关水文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分级负责。承担防汛防台抗旱任务的水工程的水文情报预报,由其管理单位负责。

第十六条 水文情报预报应当按照规定向社会:

(一)汛情、洪水警报、旱情等水文情报预报,由防汛防台抗旱指挥机构;

(二)流域降水量、水位、流量等水文情报预报,由水文机构;

(三)全省水情年报,由省水文机构。

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防汛防台抗旱指挥机构要求播发、刊登水文情报预报,并标明机构名称和时间。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直属的水文机构与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海洋与渔业、气象、电力等部门,应当建立水文信息、监测资料共享制度,相互通报实时监测信息和情报预报信息,定期开展交流与整编工作。

第十八条 无线电、通信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水文监测工作提供通信保障;电力部门应当为水文监测工作提供用电保障。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干扰或者破坏水文机构使用的无线电频率、有线通信线路。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符合资质的单位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全省和跨设区的市的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水文机构组织评审;设区的市和跨县(市、区)的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由设区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水文机构组织评审;县(市、区)的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水文机构组织评审。

第二十条 水文监测资料实行统一汇交制度。水文监测资料按照下列规定汇交:

(一)国家基本水文测站的当年水文监测资料,由有管理权限的水文机构按照国家技术规范整编后,于次年三月底前向省水文机构汇交;

(二)水功能区、地下水监测资料和重要引(退)水口、在江河和湖泊设置的排污口、重要河流交接断面的当年水文监测资料,由监测单位按照国家技术规范整编后,于次年三月底前向省水文机构汇交;

(三)其他水文监测单位的当年水文监测资料,由监测单位按照国家技术规范整编后,按照资料管理权限,于次年三月底前向有关水文机构汇交。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水文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存储、保管水文监测资料,建立水文数据库,为公众查询和获得水文监测资料提供服务。

基本水文监测资料应当依法公开,属于国家秘密的部分除外。

第二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一般按照下列标准划定水文监测环境保护范围,并在保护范围边界设立保护标志:

(一)水文监测河段周围环境保护范围:国家基本水文测站沿河纵向监测断面上下游各不少于五百米;专用水文测站沿河纵向监测断面上下游各不少于三百米;沿河横向监测断面以两岸水文监测设施构筑物外二十米为边界,或者根据河道管理范围确定;

(二)降水、蒸发等观测场周围环境保护范围:观测场所以外周围三十米;

(三)河口沿海水位站监测设施周围环境保护范围:监测设施以外水域一百五十米。

第二十三条 在水文监测环境保护范围内,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规定禁止从事的活动外,禁止设置网箱、锚锭等阻水障碍物。

水文监测人员在通航水域、桥梁进行水文监测作业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警示标志;船舶、车辆通过时,应当减速或者避让。

第二十四条 在国家基本水文测站上下游建设堰坝、引调水工程,或者在国家基本水文测站上下游十公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码头、桥梁等影响水文监测的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并征得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建设。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方案依法实施审查时,应当对工程建设影响水文监测情况一并提出意见。

第二十五条 因重大工程建设确需迁移国家基本水文测站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立项前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其中,迁移国家重要水文测站的,应当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直属水文机构批准。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在作出批准决定前,省水文机构应当对迁建测站的地点、位置、监测环境、对比监测要求、应急监测措施等情况进行论证并提出意见。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 承担防汛防台抗旱任务的水工程的管理单位,未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向水文机构和防汛防台抗旱指挥机构提供水文监测信息、调度运行信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非法向社会水文情报预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警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严重影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水文监测环境保护范围的水域内设置网箱、锚锭等阻水障碍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水情监测范文6

关键词:水文;现代化;三条红线

中图分类号:P33文献标识码: A

加强水文能力建设,实现水文现代化,更好地为水资源开发、管理和保护提供优质服务,是新时期水文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廊坊市“三条红线”制度实施的基础。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体系,着力建立水资源监控体系和水资源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切实增强“三条红线”刚性化、水资源管理精细化、考核问责权威化,积极稳妥地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都需要水文监测工作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数据。所以进一步加快水文信息化建设,实现水文现代化,更好地为水资源开发、管理和保护提供优质服务,是新时期水文现代化建设最重要任务。

一、廊坊水文现代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1. 水文监测站网不健全

水文站网建设及监测体系是做好水文监测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水文现代化、水利现代化管理的物质条件。水资源调度、水资源监控和水权交易都需要及时、准确、科学的监测数据。廊坊市目前监测站网体系还没有完全覆盖全部水系河流,行政区界水量水质监测控制站点不足,难以满足各行政区划单元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管理、调度和保护的需要。水功能区监测、排污口站点不足,水质站点难以全面监控各水功能区水质,不能适应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城市水文监测站网薄弱,监测城市供水、用水、耗水、排水的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防洪、生态建设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对水文水资源信息的需求。地下水监测密度不足,站点分布不合理,水源地、3个重点漏斗区监测站点稀少,不能满足地下水开采量统计、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的要求。

2. 水文基础设施、监测技术还比较落后

近些年,随着水文现代化的发展,廊坊市建成了水情分中心、水平衡测试中心、水环境监测分中心,各水文测站也更新了测验设施和新仪器、新设备,雨量、水位建成自测报系统,购置了一批ADCP、电波流速仪、GPS等先进设备,使测验质量、测量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建设了水情广域网,使水情通讯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观。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水文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水位、流量测验方式还处于人工、半自动化水平,地下水监测大多还在采用人工监测,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环境、仪器设备与新的国标要求和“三条红线”制度要求都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7.21”暴雨洪水中,出现了通讯中断、电力中断、道路中断、饮水中断等情况,造成一线职工工作、生活困难,造成水文监测仪器设备无法正常运转、水文信息传输中断,水情信息滞后,给抗洪减灾带来很大的隐患。

二、 建议

根据全国水文现代化建设目标,我国要逐步建立与完善先进的水文信息采集系统、水文信息传输系统、水文综合数据库与信息服务系统、业务应用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形成站网合理、技术先进、信息及时、预报准确、管理科学、服务全面的水文现代化服务和管理运行体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三条红线”制度为水文现代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基层水文部门要创造条件,抓住当前大好时机,通过增加投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不断完善防汛减灾应急预案,完善应对突发性水事件的应急监测能力。加强河库洼淀实时雨水情信息采集站网建设和水文情报预报工作,大力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水文监测能力,及时为政府部门提供防灾减灾决策信息。

1.调整、充实、优化水文监测站网

水文站网的布设应立足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工作的要求,紧密结合按流域和行政区划为单元的水资源综合管理和防汛减灾等需要,按照基本水文站网与调查站点相结合的原则,充实、调整和优化水文站网,形成站网布局科学合理、点面结合、满足需求的现代水文监测网络体系:利用中小河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等建设项目,调整充实河流、湖泊、省界、排污口、取水口水质、水量监测站网;优化地下水监测站网,建立能科学监测廊坊市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观测站(井)网;扩大旱情、水保监测站网,建立为抗旱和水土保持服务的墒情和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优化覆盖全境的水文巡测和调查站点,增加水文资料收集面。

2.加快水文基础设施建设

及时做好水文中长期规划,争取省、市增加对水文的投入,并依据水利部《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提高水文测报自动化水平,积极推进巡测、驻测、调查相结合的测验方式改革。加快重点防洪地区测站危房、设施改造,认真解决基层测站汛期缺水、缺电、交通、通讯困难等问题,积极推进巡测基地建设和水情分中心、水文数据库(数据中心)、水环境中心升级改造,提高水文监测硬件设备水平。

3. 引进先进仪器设备,提高水文监测能力

要以实现水文要素监测长期自记、数字存储、自动传输和处理为水文现代化目标,逐步实现水文测报自动化、信息化。全面实现雨量、水位、地下水水位的自动监测、存储、传输和处理。推广先进的流量测验技术与自动化仪器设备,形成手段多样、技术先进的流量监测体系。更新和改造水质分析仪器设备,引进水质监测车和便携快速监测设备,提升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能力,在重要水源地、省界、排污口水域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提高对水污染的监测与预警能力。依据《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要求,选择移动通信系统、PSTN、光纤等公用信道,提高水文通讯能力;配备卫星电话等先进设备,满足防汛测报需要。同时,要加快建设自动化办公系统、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提高水文综合服务能力。

4.加快水文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根据水文发展需要水文人才培养规划,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任用机制,通过引进高人才、培训人才等方式加强水文人才队伍建设。要继续深入开展“学长促出”活动,通过岗位培训、技术比武等方式,提高水文职工业务素质,形成一批掌握最新水文技术、把握水文发展方向、精通水文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水文测报提供有力保障。

5. 强化水文科技工作

要紧紧围绕现代水利和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加强水文科研工作,加快开展生态水文学、城市水文学、水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方法、旱情分析评价方法、水文预报模型、水文分析计算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积极引进先进仪器设备,加快新技术、新方法推广使用,建立水文信息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水文现代化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四、 结语

加快水文现代化是加快水文工作发展的基础,也是加强水文技术支撑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廊坊水文要抓住历史机遇,健全完善水文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多渠道、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理顺水文体制,加强水文现代化建设管理,逐步提高水文监测能力,为廊坊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三条红线”提供科学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