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范例6篇

饮酒其五

饮酒其五范文1

师:《饮酒》是组诗,共二十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五首。我们将通过斟词酌句的方式来理解作者渗透在诗歌中的情感。首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你认为诗中哪些字的音、形应当引起我们注意,标注下来。

(生朗读诗歌)

生:“欲辨已忘言”的“辨”字应当引起注意,因为它很容易被误写为“辩”。

师: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生:一个是心里,一个是嘴上。“辨”是会意字,其中间的部分我认为是“心”,因为“辨别”“辨识”都是“用心”分辨。

师:你很棒,能用逻辑推理来探求易错字的字源字理。

生:我查阅了字典,中间部分是“刀”的变形;“刀”能把东西给分开,一分两开,一切明白,人们才能“分辨”。

师:这个解释紧密结合了“辨”字的形旁,再加上前面同学所谈的“用心”,相信其他同学一定能很好把握其释义与书写,也有利于我们后面研究陶渊明为何使用这个“辨”字。还有其他字词吗?

生(众):没有了。

师:下面我找一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其他同学一边听读,一边口译,将句面意思把握不准的诗句标注下来。

(生朗读全诗)

生:“飞鸟相与还”中的“飞鸟”指的是什么?

师:是不是指麻雀一类的?

生:不是,我觉得应当是燕子、鹤等看起来比较自由的、品性高的鸟。

师:为何这样理解呢?

生:我查阅过关于陶渊明的资料,他的性格比较恬淡、洒脱,这样的鸟才适合陶渊明的口味。

师:你的这番解读蛮有新意,一定会给同学们理解这首诗带来一些启发。

生:“悠然见南山”中“南山”指的是什么?

师:“南山”指的是庐山。庐山是我国的文化名山,古往今来有很多名人志士与它结缘,也有很多隐士隐居于此,陶渊明就是其中一位。

生:“此中有真意”中“真意”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就问得很深刻了,这关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了,暂时放下,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有更加深入的探讨。那么,还有字面意思不理解的诗句吗?

生:没有了。

师:你们以前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

生:《桃花源记》。

师:那你们对陶渊明及其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哪些认识?

生:在学《桃花源记》时,我就感觉陶渊明在作品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当时生活的社会有强烈的厌恶与排斥。他这个人还是很自由洒脱的。

师:你感觉这首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以前所接触的陶渊明作品有没有区别?

生:应该是很相似。

师:你的语感很敏锐。那你认为《饮酒》中明确概括作者这种思想感情的词是哪一个?

生:我认为是“真意”。“此中有真意”很明显是总结。

师:“此”指的是什么?

生:“此”是指前面所有的诗句内容,有景物,有活动。

师:你的眼光很准。请同学们挑读,你认为哪些诗句可以表现陶渊明这种恬淡生活的“真意”(板书)呢?

生:我觉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最能体现陶渊明的“真意”,能突出表现出陶渊明恬淡、安逸的生活状态。

师:“悠然”(板书)表现在哪里?

生:我觉得“采”“见”这两个动词最能表现出“悠然”。陶渊明用“采”不用“摘”,这是一种很悠闲的姿态,很有情趣的生活,一边闲步,一边随手采取。

师:我明白了,如果用“掐”就显低俗了。(生笑)那你知道“东篱”是什么吗?

生:篱笆。

师:这能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陶渊明在过一种田园生活。

师:他在采撷花朵,为何写“采菊”,而不是“采莲”或者“采兰”呢?

生:他很喜欢菊花。因为他的很多作品里都提到过菊花。我还记得周敦颐的《爱莲说》有“晋陶渊明独爱菊”之句。

生:我补充一点,陶渊明喜欢菊花是因为他特别喜欢菊花高洁的特点,而他自己又是特别清高的人。

师:花品即人品。可是为什么“菊花”就有高洁的特点呢?

生:菊花开放的时候是深秋,往往其他的花都凋谢了,菊花不与它们开在一处,正好与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相匹配。我记得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有一首写菊花的诗,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意思:“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掌声)

师:分析很透彻。陶渊明把“菊花”写入诗文,就具有特定意义了。这里有一个字的字音需要我们定夺一下,即“悠然见南山”中“见”字,有的学生认为应该读xian,有的认为读jian。“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确实读xian。那么,在本诗中到底该读xian还是读jian呢?我们查一查字典,搜一搜积累,然后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认为应当读jian,因为在翻译的时候应当翻译成“望见”。

师:那能不能直接把这个字换成“望”呢?

生:“望”强调“有意”,“见”强调“无心”,“无心”望见庐山,内心充满喜悦。

师:为何内心有喜悦呢?

生:说明作者与自然很和谐,就像李白《独坐敬亭山》一样:“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师:“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生:我也认为应该读jian,而不是xian。因为“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牛羊隐藏在深草里,风吹才会“现”身。而庐山高大矗立在面前,不可能突然咣当“现”出来。(生笑)

生:我觉得应该读xian。虽然庐山确实矗立在身边,但作者并没有有意去“见”,无意间抬头,庐山进入眼帘,这不是xian吗?

生:我也觉得读xian合适。这能说明庐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好像在与陶渊明捉迷藏,一个抬头,一个现身,两者进行了无声的沟通。

生:我觉得应当读jian,因为从句子的主语来看,“悠然见南山”行为主体应该是陶渊明,一旦渎xian,那么行为主体就变成南山了。悠然的应该是陶渊明,而不是南山。

师:同学们从解词、意境、语法等方面对“见”的读音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充分地咀嚼了作者用词的妙处。尤其我们有一点共同的认识:它充分体现了陶渊明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物我两契。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这种心情如果用沈复《童稚记趣》的成语来形容那就是——

生:怡然自得(师板书)。

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心远”最能表现出陶渊明恬淡的生活“真意”。意思是:你如果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只要心思高远自然会觉得身处僻境了。我觉得“心远”就是避开世俗,他在隐居,所以“心远”。

师:陶渊明真的远离世俗隐居世外了吗?

生:没有,因为前面写道“结庐在人境”,说明他就生活在人群聚居的地方,没有远离,但他已听不到车马喧嚣的声音了。

师:是不是陶渊明的房屋使用了高科技产品,隔音降噪出色,或者是他的听力有问题?

生:当然不是。这是说明陶渊明心思已经不在世俗的纷纷扰扰,他皈依在自我的心灵世界里,世俗的声音已经不能打扰他了。

师:你平日里有没有“心远”(板书)的时候?

生:有的夜晚,我看着天上的星星、月亮,目送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内心会变得很沉静、安详,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作业呀,名次呀,都忽略不计了。这算是心远吧?

师:“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这句话形容得很到位。刚才那位同学把“问君何能尔”译为“你如果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准确吗?

生:不准确。“君”指的是“你”,所以这一句应该翻译成:“问你为何会这样”。

师:谁问谁呢?

生:我认为应该是陶渊明问自己。

师:如果是陶渊明问自己,那这句话应该写成“问吾何能尔”。

生:这其实是陶渊明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代替别人问自己。有人来请教他,他回答:“心远地自偏。”这表现了他非常满足、自豪(师板书)。

师:这就和现在的流行语“你说这是为什么呢”的内心语言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很能体现陶渊明的“真意”。“佳”是“好”的意思,景色好就表现出心情好。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山气日夕佳”意思是“山间的云气越到傍晚越美好”。难道早晨的云气不美吗?

生:早晨的云气有朝气蓬勃之感。写此诗时,陶渊明已经不再年轻了,经历的世事也很多,因而傍晚的云气更符合晚年陶渊明的心境。

师:这番理解也很有见地。我们来看,这两句中主要写了两种景物“山气”“飞鸟”。在古人的视界里山间朝暮的变化,就是“云气”的变化,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所以傍晚的标志就是“云归”。“飞鸟相与还”,“还”到哪里?

生:归巢。

师:所以这两句,一为“云归”,一为“鸟归”,实质上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生:陶渊明想表达的是回归自然、回归本色自我的愿望,他充分陶醉在自己目前这种生活状态里。

师:是呀,这种陶醉实在是无法自拔,我们借用鲁迅先生《社戏》中的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自失”(板书)。到了何种程度了呢?

生:“欲辨已忘言。”

师:“忘言”(板书)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陶渊明自己都忘记了怎样用语言去表达这种心境。

师:是不是陶渊明的语文素养不够?

生:不是,他都不知道如何形容了。

师:如果他知道如何形容,是不是就应该很详尽地表达出来?

生:我觉得即使他明白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也不会用语言形容出来,任自己和读者想象去吧。

师:那么“辨”可不可以换成“辩”呢?

生:换成“辩”字明显不好。“辨”更强调内心的感受、体会,也就是所说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斟词酌句,很好地走进了这首诗所描写的世界里。下面请大家把自己当成陶渊明,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这首诗,读出那份自豪、自得与自失。

(生朗读,背诵。)

附板书:

(河北省沧县教育局教研室 061000)

诊断意见

从整体上看,这是一堂很用心的语文课,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少。比如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读音的辨识——“在本诗中到底该读xian还是读jian呢?”该字读音本身在这里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番辨识,学生获得了对诗句的深入理解:这个“见”字“充分体现了陶渊明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物我两契”。

但这堂课运行的逻辑是教师带领着学生去证明一个既定的结论:陶渊明作品在表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当时生活的社会有强烈的厌恶与排斥”。我们暂且不论这个结论本身正确与否,关键是这种教学行为运行的逻辑是错误的: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发现文本的潜在意义,而是带领学生在做一个数学证明题。这种“证明式”教学,在这堂课中表现为两个主要环节:

第一,用《桃花源记》搭台,结论先行。我们且看这一教学片断:

师:你们以前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

生:《桃花源记》。

师:那你们对陶渊明及其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哪些认识?

生:在学《桃花源记》时,我就感觉陶渊明在作品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当时生活的社会有强烈的厌恶与排斥。他这个人还是很自由洒脱的。

师:你感觉这首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以前所接触的陶渊明作品有没有区别?

生:应该是很相似。

师:你的语感很敏锐。那你认为《饮酒》中明确概括作者这种思想感情的词是哪一个?

从这一教学片断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识出教师对《饮酒(其五)》文本的解读结论:该诗与《桃花源记》一样,都是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当时生活的社会有强烈的厌恶与排斥”。这一教学过程存在严重的逻辑问题:学生对《饮酒》一诗的理解主要不是来自对该诗本身的解读,而是来自对《桃花源记》的认识,以及一般意义上对陶渊明的认识。

这实际上是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套板反应”。“套板反应”本是文艺学家朱光潜先生对文艺创作和行文态势中出现的一种不良现象所做的心理分析。所谓“套板”就是前人所说的“套语”,也即今人所谓“滥调”。意思是当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旧有的、习惯的俗滥陈词。比如,说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叙离别必是“柳岸灞桥”,做买卖总少不了“端木遗风”,等等。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习惯一旦滑入这种“套板反应”,就作者而言,其运思布局就会流于板滞和生硬;就读者来说,则无法引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体验。遗憾的是,这种“套板反应”在语文教学中颇有一定市场:一提到陶渊明,必然是向往田园、厌恶官场;一提到杜甫,必然是忧国忧民、沉郁顿挫;一提到比喻,必然是以实喻虚、化抽象为形象,生动贴切。

其实,陶渊明也有离开官场时的犹豫,更有离开官场后的不安。在《归去来兮辞》一开篇即说:“归去来兮,田同将芜胡不归?”一个人对自己反复说“你为什么还不归去呢?为什么还不归去呢”,这里的反复自问恰恰说明他此时正犹豫、纠结是否该归去。归隐,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涉及一家老小的生活从此将没有“五斗米”的支撑,作为一家之主,哪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潇洒?这种犹豫,这种纠结,才是一个真正的作为人而不是神的陶渊明的真实形象。归隐后的陶渊明,也曾经对自己的归隐选择感到不安,他说“自量为己,必贻俗患。(亻黾)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这里则表现了作为父亲的陶渊明由于自己率性辞官导致儿子们“幼而饥寒”的愧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归隐田园的选择是错误的,况且这本就不是简单的对错二字能够说清楚的。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把陶渊明符号化,要具体文本具体分析。

教学中的“套板反应”,危害极大。学生失去了对文本的原汁原味的揣摩品味,结论先行,文本解读过程虚化,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变成一个在文本中寻找结论依据的过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第二,寻找表现作者恬淡生活真意的词句,证明结论。这堂课后半段课时就是在证明本文与《桃花源记》一样,都是在表现“恬淡生活”。学生则分别找到了“悠然”“见”“心远”“山气”“飞鸟”等词语来证明这一结论。

若单看这一部分的教学,问题并不大——学生先找出全诗的诗眼,然后找出支撑诗眼的诗句,即先整体把握文本,然后进行局部细读。这样做是符合文本解读一般过程的。但若结合前一环节进行审视就会发现,后面“局部细读”的意义已经一脚踏空,因为结论的来源不是《饮酒(其五)》一诗本身,而是来自对《桃花源记》及陶渊明的套板性认识——结论本身及来源的不可靠,苦心孤诣的证明也就没有了价值。

也正因为教师是带着学生去完成一个“证明题”,所以课堂教学行为的推进就变成了师生在文本上枝枝节节地爬行。学生找到“悠然”,师生就一块“悠然”一番;学生找到“飞鸟”,师生就一块飞一圈。学生缺少对“真意”的整体把握——诗人是通过几个方面来写“真意”的?尽管教学最后,教师通过板书也呈现出作者“真意”的三个方面:心远(自豪)、悠然(自得)、忘言(自失)。但教师自始至终都没有让学生明白,“真意”是这三个方面构成的整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只是“盲人摸象”。这样摸到一个词算一个词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完整性的培养。这种碎片式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整体思维是一种戕害。

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教学逻辑问题: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去证明一个既定的结论,还是应该引导学生去真实地发现文本的潜在意义?

专家处方

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应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与文本真实接触的过程,文本解读的价值不在于学生花一节课时间证明了一个既定的解读结论——或者来自教师与教参,或者来自其他文本,或者来自生活经验,而是真实地去发现文本的潜在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关于这节课我们可以做如下一些改进工作。

一、更新解读理念

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属于教学情境中的文本解读,简称“教学解读”。文本的教学角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休闲式解读、自由式解读,也不同于文艺学上的文本解读。教学解读既需要符合解读的基本规律,也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从教学的要求来说,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应是真实发生的过程,教师的“教”就是要确保学生学习行为的真实发生。而不少教师却在有意无意中代替了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在“省略了”学生思维的过程。表面上学生也在动口、动手、动脑,实质上是缺少“思维含金量”的“虚假学习”。文本的教学解读是一种语文教学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欣赏能力为目标的,强调的是规范性、指导性、稳定性。其中“指导性”规定了教师在学生解读文本过程中的用力方向、用力范围和用力轻重。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解读文本,而要致力于组织学生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恰当的方法去发现文本潜在的意义。

“发现”意味着解读文本之前并不知道的结论。尽管也许教师已经知道,尽管学生通过其他途径、其他文本也能够“说中”与该文本相符合的结论,但学生只有经过真实的解读过程,与文本真实地发生深度接触,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触摸到文本的潜在意义。正所谓“书非得来终觉浅”。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才具有真正的个体建构价值,而不是在教师导演下只在文本表面“走过场”。

这样来看,就需要把关于《桃花源记》及陶渊明作品所表达思想感情的谈话环节去掉。让学生直接地、原汁原味地阅读《饮酒(其五)》诗本身,然后让学生交流阅读感受,交流对该诗所表现的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也许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甚至十分荒谬,而这才是学生理解该诗主旨的真正起点。这样看来,执教者用《桃花源记》来唤起学生对陶渊明作品主旨的回忆,表面上垫高了学生理解《饮酒(其五)》诗的高度,实际上是抽空了学生对该诗的理解,这对学生理解该诗、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一种戕害。

二、调整教学思路

并不是说教师不能引进学生已经学过的文本《桃花源记》以帮助理解《饮酒(其五)》,而是说不能用对《桃花源记》的理解代替对《饮酒(其五)》诗的理解。

这里就涉及一个教学思路问题。执教者可以在学生基本理解《饮酒(其五)》诗后,引入《桃花源记》,让学生比较二者的异同,比较点可以是文本主旨,也可以是文体样式,还可以是语言风格。比如同样是表现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热爱,为什么《饮酒(其五)》诗要写“结庐在人境”,而《桃花源记》要写桃源人“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竟至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为隐于市内,一为隐于世外。理解了隐于世外之不可得,也就进一步能够理解“结庐在人境”的无可奈何,也就能够深入理解“心远地自偏”的隐者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教学中教师代替学生解读文本的教学行为相当普遍:(1)用导入语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2)用作者、背景介绍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3)用图片、视频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4)用教师自身的个人感悟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5)用预设的结论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学生的成长是无人能够代替的,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也是无人能够代替的。教师可以指导、引领和点拨——方法的指导、价值的引领和疑难的点拨,但不能“代替”,不能越俎代庖地抱着学生跑到臆想中的高楼上。而这些“代替”行为,多半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思路来改善。

三、补充教学内容

如前所述,这堂课是教师带着学生去完成一个“证明题”,师生在文本上枝枝节节地爬行,学生“盲人摸象”似的,摸到一个词算一个词,这不利于学生思维完整性的培养。教师宜提出一个具有统摄性的问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真意”的?并要求回答问题的学生尽可能完整地回答。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枝枝节节地爬行,教学时间也就有了节省。

节省出来的教学时间怎么办?这就需要补充一些教学内容。应该补充什么内容才恰当呢?从该堂课教学实录来看,教师带领学生主要做的事情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基本上停留在文本内容上。文本的教学解读既指向文本内容,也指向文本形式;在特定的一堂语文课上,二者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偏废,尤其不能“得鱼(内容)忘筌(形式)”。

从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高度来看,文本的教学解读,最重要的不是理解作者“写了什么”(包括表现了什么),而是理解作者“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的”是对文本形式的解读,“为什么这样写”是对文本形式与文本内容关系的解读。阅读教学要在内容与形式之间来来去去,不断地做着往复运动,即写了什么样的内容,用了什么样的形式,特别要考究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

从本课教学实录来看,对文本形式的解读是有所涉及的,只是还不够;对学生在文本形式与文本内容之间往复运动的学习行为设计也不够。从补充的角度来说,可以有以下内容可供选择使用:

(1)揣摩文本结穴之法。《饮酒(其五)》在结构上“画龙点睛”,全诗围绕“真意”渐次展开,最后点出,却又不言明,让读者自去揣摩。这其实是在揣摩“诗眼”的结构作用。

(2)揣摩文本顾盼之法。从文本结构经营的角度来说,运用语言文字之妙,在于顾盼生姿。“顾盼”指的是前后呼应。《饮酒(其五)》诗,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为一部分,核心在“心远”。“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处的“心远”便是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持隔离与冷漠的态度,自然也就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所居之处由此而变得僻静了。后六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为一部分,“真意”是核心。两个部分,“心远”与“真意”前后呼应,顾盼生姿。正因为“心远”,才能体会到“真意”。“真意”何来?自然在“心远”。

(3)揣摩名句成名之由。《饮酒(其五)》诗的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得到很高的称誉。何以成名?这两句具有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在本诗中表现了作者在微醺之后的一种生命状态,其实也指人们能够在某个特定时刻,进入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尽管这绝不可能成为任何人(包括陶渊明)的全部人生。也正因这两句,这首《饮酒(其五)》诗在陶渊明“饮酒”组诗二十首中最为有名。

(4)设计学生体验活动。诗歌学习不应是获得干巴巴的结论,而应进入诗歌创设的情境,体验诗人的诗意生活。体验,即亲身体之、亲心验之。语文学习,一般不可能亲身体之,但可亲心验之,也就是通过想象、朗读来还原诗人的诗意生活,像诗人那样“生活”一番。这首诗,就宜引导学生想象饮酒微醺采菊之态,不仅可以用语言描述,还可以辅之以动作模仿。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就变得晶莹剔透、丰满有趣了。

①朱光潜《咬文嚼字》,载《朱光潜全集》(新编增订本)之《我与文学及其他谈文学》第218页,中华书局2012年。

②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与子俨等疏》第363页,中华书局2011年。

③李华平《文本教学解读的价值取向》,《教育科学论坛》2013年第1期。

④李华平《语文教学中“教”的学理审视》,《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第4期。

饮酒其五范文2

[关键词]明代后期;文人;饮酒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168-02

明代后期是一个社会风气剧变和政治腐败的时期,统治者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官缺不补,造成了政府机构的瘫痪,致使出现了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官员腐败。世风日下,“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可以说是社会动荡,民声怨沸。

另外,明代后期社会经济经过长期积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商业交往开始频繁。伴随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奢侈浪费成为一时风尚。服饰僭越礼制,平常人家“至贱如长班,至秽如教坊,其妇外出,莫不首戴珠箍,身被文,一切白泽、麒麟、飞鱼、坐蟒,靡不有之。饮食上更是水陆珍品,无所不有。”“若夫富室召客,颇以饮馔相高,水路之珍,常至方丈。至于中人亦慕效之。一会之费常耗数月之食。”不仅富家大户大肆挥霍,中产之家与平民亦趋奢侈。何良俊叙述嘉靖时饮食的奢侈情景:“余小时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肴五品而已……今寻常燕会,动辄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衣食住行上的越礼逾制,强烈冲击着封建的冲击等级观念,也深刻影响着江南士人的言行。

明代后期的江南由于但生员数量的增多,科考中举已经变得十分困难。科场失利的文人,心灰意冷,转而开始享受生活,甚至弃儒经商。如苏州人孙春阳“万历中年甫弱冠,应童子试不售,遂弃举子业为贸迁之术,始来吴门,开一小铺”,因为善于经营,以至“天下闻名,铺中之物亦贡上用”。他们纵情诗酒,奢靡,生活开始冲破伦理纲常,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衣着上士人求新慕异,范濂说“余最贫,最尚简朴,年来亦强服色衣,乃知习俗移人,贤者不免”,饮食上更是不厌其精。“金陵士大夫颇工口腹,至今犹然,而(哺)啜家又竞称吴越间,世言天下诸福,惟吴越口福,亦其地产然也”。于是士风由以前的淳朴厚实渐渐转变为放荡任性,这可以说是晚明巨大社会变迁的体现。

“热肠如沸,茶不胜酒;幽韵如云,酒不胜茶。酒类侠,茶类隐”。对于文人来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数酒。他们把酒作诗,借酒消愁,四方交游,更是无酒不成会。而江南由于交通的发达,天下美酒能够迅速汇集,为文人饮酒提供了物质保证。

首先,文人善于饮酒,对美酒孜孜以求,以饮尽天下美酒为荣。

明代的医圣李时珍说过:“酒,天之美禄也。面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正因为酒具有上述功效,所以文人才倾心不已。何良俊记载善饮的友人,“余交知中称善饮者,则有宝应朱射陂子价,南都许石城仲贻,姑苏袁吴门鲁望、太仓王凤洲元美、上海朱醉石邦宪,每饮必竟日,恬愉畅适,所谓令人欲倾家酿也”。顾起元饮尽天下美酒,他称:“计生平所尝,若大内之满殿香,大官之内法酒,京师之黄米酒,蓟州之薏苡酒,永平之桑落酒,易州之易酒,沧州之沧酒,大名之刁酒,焦酒,济南之秋露白酒,泰和之泰酒,麻姑之神功泉酒,兰溪之金盘露酒,绍兴之豆酒,粤西之桑寄生酒,粤东之荔支酒,汾州之羊羔酒,淮安之豆酒,苦揣酒,高邮之五加皮酒,扬州之雪酒,稀芬酒,无锡之华氏荡口酒,何氏之松花酒,多色味冠绝秆,若市酤,浦口之金酒,苏州之坛酒,三白酒,扬州之蜜淋酒,江:阴之细酒,徽州之白酒,句曲之双投酒,皆品在下中。其他,色味俱不宜入杯勺矣,若山西之襄陵酒,河津酒,成都之郫筒酒,关中之蒲桃酒,中州之西瓜酒,柿酒,枣酒,博罗之桂酒,余惜未见。说者谓近日湖州南浔所酿,当为吴越第一,若四川之咂麻酒,勿饮可也……高邮之五加皮酒,扬州之雪酒、签酒,无锡之华氏荡口酒、何氏松花酒,多色味冠绝者。若市酤浦口之金酒,苏州之坛酒、三白酒,扬州之蜜淋酒,江阴之细酒,徽州之白酒,句曲之双投酒,皆品在下中,内苏之三白,徽之白酒,间有佳者。其他,色味俱不宜入杯勺矣。”

其次,文人饮酒口味各异,但对于酒品的要求很高,甚至自己酿造。

袁宏道的《觞政》专门介绍酒品辨别与饮酒宜忌:“凡酒以色清味冽为圣,色如金而醇苦为贤,色黑味酸者为愚。以糯酿醉人者为君子,以腊酿醉者为中人,以巷醪烧酒醉人者为小人”。田艺蘅不喜欢甜酒,而偏爱香醪酒,因为“有自然之香,乃为佳酿”。谢肇也喜欢品酒,他认为“酒以淡为上,苦洌次之,甘者最下”。

文人善于品酒,而市酤之酒品质优劣不同,因而文人士大夫更钟情于自己酿酒,自酿不仅口味适宜,酿酒的过程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和娱乐。如隆庆、万历时期,“士大夫家间有开局造酒者,前此如王虚窗之‘真一’,徐启东之‘凤泉’,乌龙潭朱氏之‘荷花’,王藩幕澄宇之‘露华清’,施太学风鸣之‘靠壁清’,皆名佳酝……于是市买所酤,仅以供闾阎轰饮之用,而学士大夫,无复有索而酤之者矣”。

这些酒的酿造取材广泛,种类齐全,白酒、黄酒、米酒、果酒、药酒皆有,可谓集百家所长,为我所用。而文士酿酒的典型当属高濂,他在《遵生八笺•酿造类》说:“此皆山人家养生之酒,非甜即药,与常品迥异,豪饮者勿共语也。”例如,其中的建昌红酒:用好糯米一石淘尽,倾缸内,中留一窝,内倾下水一石二斗。另取糯米二斗煮饭。摊冷作一团放窝里内,盖讫,待二十日饭浮浆醉,去浮饭,沥干浸米。先将米五斗淘尽,铺于甑底,将湿米次第上去,米熟略摊气绝,翻在缸内中盖下。取浸米浆八斗,花椒一两,煎沸出锅。待冷用白曲三斤捶细,好酵母三碗,饭多少加常酒放酵法,不要厚了。天道极冷,放暖处,用草围一宿,明日早将饭分作五分,每分和前曲饭同拌匀,踏在缸内。将余在熟尽放在面上,盖定。候二十日打扒,如面厚三五日大不遍,打后面浮涨足,再打一遍,仍盖下。十一月二十日熟,十二月一日熟,正月二十日熟,余月不宜造榨。取澄清并入白檀少许,包裹泥定。头糟用熟水随意副之,多二宿便可榨。

其中指出酿酒的时间是冬季十一月至来年正月,其余时间不适宜,即宜寒不宜暖。这是因为在古代酿酒气温低时,加热较为容易,但是气温高时,冷却则有难度,这必然会对酒品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自古酿酒多在秋冬季节。此外还要在酒内添加“白檀少许”,这是因为“白檀调气”,其味“辛、温、无毒”,中医认为能入脾、胃、肺经,具有理气散寒、止痛等功效,因而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除去米酒外,还有以动物为原料的酒,如羊羔酒,“糯米一石,如常法浸浆,肥羊肉七斤,曲十四两,杏仁一斤,煮去苦水,又同羊肉多汤煮烂,留汁七斗,拌前米饭加木香一两同酝,不得范水,十日可吃,味极甘滑”。首先杏仁与木香能有效除去羊肉的膻味,使酒倍加香醇。此外,它们二者还具有药用价值,木香为“引药之精”,具有“散滞气,调诸气,和胃气,泄肺气”的功效,杏仁也能够治疗“心下烦热,风气往来,时行头痛”,对于“咳嗽、喘促”也能起到“润心肺”的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人在酿酒的过程中不仅追求酒品的味觉感受,也开始注重酒品的养生价值。

再次,文人饮酒开始摆脱低级趣味,更加注重饮酒的养生价值。

最初之文人饮酒大多追求酒酣耳热的感官愉悦,但伴随文人对酒品要求的不断提高,他们更加注重饮酒的养生价值与品饮的心灵舒适。因而酿造并品饮药酒成为一种风气。

明代后期文人饮用药酒十分注意时节。如端午时饮用菖蒲酒,在明朝社会上下是非常普遍的。李时珍说:“国初周颠仙对太祖高皇帝常嚼菖蒲饮水。问其故。云服之无腹痛之疾。高皇御制碑中载之。菖蒲气温味辛,乃手少阴、足阙阴之药。心气不足者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是矣。”可见菖蒲是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的,难怪连皇如此重视。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中卷《酿造类》中记载有“菖蒲酒”:“取九节菖蒲生捣绞汁五斗。糯米五斗,炊饭。细曲五斤,相拌令匀,如磁坛密盖二十一日即开。温服,日三服之,通血脉,滋荣卫,治风痹、骨立、痿黄,医不能治。服一剂,百日后,颜色光彩,足力倍长,耳目聪明,发白变黑,齿落更生,夜有光明,延年益寿,功不尽述。”从中可见,菖蒲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疾病,长期服用还有助于延年益寿。李时珍说菖蒲能够“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

饮酒其五范文3

黄酒在医药方面的用途很广。在中医处方中,黄酒既是药引子,又是丸散膏丹的重要辅助材料。黄酒酒精度较低只有15度左右,多是用糯米酿制而成,而且营养丰富。据中医记载。“黄酒味苦、甘、辛,可入药,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通血脉、厚肠胃、润肌肤、散寒湿气、养脾、扶肝、除风下气、热饮甚良。”可见黄酒不仅是酒类饮品,而且具有良好的祛病养生作用。用黄酒做药引不仅能引药归经,而且对身体具有一定的补益、除湿、通络、活血等功效。特别是一些因寒湿攻脾而引起的胃肠不适,用温黄酒做药引治疗效果更佳。《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不同,惟米酒入药用”(米酒即黄酒),黄酒具有通曲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养脾气、扶肝、除风下气等治疗作用。中医常用黄酒来浸泡、炒煮、蒸炙各种药材,借以提高药效。《本草纲目》详载了69种药酒可治疾病,这69种药酒均以黄酒制成,可以说这是我国最早的配制酒。北京著名的同仁堂药铺就专门向绍兴章东明酒坊订购制药用酒,章东明酒坊也特为同仁堂酿制了一种称为“石八六桶”的专用酒,并保证存放3年以上再运至北京,这种特别酿制的专用酒也就称之为“同仁堂酒”。

黄酒其特点是,不着色自黄,不加糖自甜,不调味自香,长期饮用,具有舒筋活血,补肾益阳,强身壮骨,延年益寿之功效。黄酒的药补方法很多,凉饮消食化积,有镇静作用;烫热饮驱寒祛湿、活血化瘀。与鸡蛋同煮补中益气,强健筋骨。与桂圆或荔枝、红枣、人参同煮,助阳壮力,滋补气血。与活虾(捣烂)60 g共烧开服,每日一次,连服三天,可治产后缺乳。黄酒浸黑枣、胡桃仁,不仅补血活血,且能健脾健胃,是老幼皆宜的冬令补品。浸泡龙眼肉、荔枝干肉,于心血不足,夜寝不安有功效。酒冲鸡蛋是一种实惠的大众食补吃法。浸鲫鱼,清汤炖服,哺乳妇女的乳汁即能明显增加。产后恶露未净,用红糖冲老酒温服,补血,且能祛恶血。阿胶用老酒调蒸服用,专治妇女畏寒,贫血之症。饮用温和的黄酒还可以开胃,因为黄酒内的酒精有机酸、维生素等物质,都具有开胃功能,能刺激、促进人体腺液的分泌,增加口腔中的唾液、胃囊中的胃液以及开胃的功能,能刺激、促进人体腺液的分泌,增加口腔中的唾液胃囊中的胃液以及使鼻腔湿润。这样就可能增进食欲,并能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酒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做到以酒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酒戒》、《酒箴》等,反复阐明,饮酒“不及于乱”的道理。中国人在千百年来的生活实践中,深知“饮酒不及乱”,应有“三戒”、“五诀”,来实现以酒养生的目的。

所谓“三戒”就是:一戒饮早酒。“早酒晚茶最伤身”,不但影响一天的工作,且空腹刺激大,最伤身体。二戒饮斗酒。好胜赌酒,猜拳赌酒可以增加酬酢中的热闹气氛,但如果超过限度,就会破坏欢乐的气氛,造成损肝伤胃的结果,甚至出现意外。三戒饮连席酒。一日中赴酬数次,连席饮酒,就是酒量最好的人也往往难以支持。

饮酒其五范文4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酒文化;酒禁

酒禁是中国古代酒禁的主要内容,它是指中国古代政府针对酒事行为如酿酒、酤酒、饮酒等所采取的强制控制措施。酒禁的起源很早,大约在西周时期周王制《酒诰》就以法律的形式对酒事进行规定,本文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禁进行论述。

一、魏晋南北朝以前的酒禁

中国古代的酒禁政策发端的时间非常早,据《战国策・魏策二》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有人说这是历史上最早的酒禁,后来的夏商两个王朝的末代统治者夏桀和商纣均是极端纵酒贪饮之人,而且不幸为大禹所言中,他们因酒灭身亡国,但是我认为大禹的“绝旨酒”还只是个人行为,不能算作酒禁的真正开始。到了周朝,统治者鉴于前朝亡国的教训,他们认为兴盛的商朝之所以灭亡,主要是因为商纣及其群臣纵酒荒政而引起上天的震怒,从而招来祸患:“庶群自酒,腥闻于上,故天将丧于殷。”(《酒诰》)而他们自己能够灭商建周的主要原因就是 “不腆于酒,故我至于今,克受殷之命。” (《酒诰》)于是他们建国之后,制定了《酒诰》以法令的形式规范人们的饮酒行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禁酒令,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酒禁的开始。《酒诰》规定王公诸侯不许非礼饮酒,最严厉的一条是:“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之周,予其杀。”还规定执法不力者同样有杀头之罪。但是酒既然被制造出来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不要,于是周朝的统治者便将酒的主要用途限制在祭祀上,并规定了严格的饮酒礼仪。因此有人将周朝的酒文化称为“酒祭文化”[1] 。以后的统治者也是屡次禁酒但是就是禁不止。秦汉时期出现了专司酒务的酒吏。汉武帝时期规定酒官营“应劭曰:‘官自酤榷卖酒,小民不复得酤也。’”[2]后来王莽时又规定“令民得以法占租卖酒,升四钱”。(《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酒部汇考》)明文规定征收酒税,酒税也开始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酒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期战乱纷起,道教的产生,玄学的盛行,佛教的传入,都对人们的饮酒之习有一定的影响。人们对酒产生了特殊的兴趣,酒的种类空前增加,关于酒的酿造工艺的著作大量涌现,人们饮酒也相当频繁,与酒有关的文学作品也急剧增加,酒与此时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此时期酒的发展及酒文化的发展也为后来唐宋时期酒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鉴于酒的大发展,统治阶级实施了一系列有关酒的政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酒禁,此时期的大多数政权都实行酒禁政策,下面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禁进行具体的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管是南方或北方,汉族或少数民族,统治阶层或穷苦大众都无不与酒结下了密切的关系。饮酒的大量盛行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于是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采取了酒禁的政策。不同的统治者实施酒禁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因吸取古代酒祸的教训而实行酒禁。在古人的认识观念中,最高统治者的嗜酒纵酒行为事关王朝治乱兴衰,因此对于执政者而言,是否节饮戒饮,不再是一种个人饮食兴趣和行为,而是其政治品行即所谓君德素质的一个构成方面,把饮酒行为与人事社会治乱现象相联系,并由此形成国家政治生活中“饮酒亡国”论或“酒祸”论,这是人们实施酒禁的一个基本认识观念。[3]曹操推行酒禁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鉴于古代多有因酒亡国。东晋葛洪在其《抱朴子・外篇》中。留下著名的《酒戒》一文,在文中他说:“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毫分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君子以之败德,小人以之速罪,耽之惑之,鲜不及祸,世之士人,亦知其然,既莫能绝,又不宜节,纵心口之近欲,轻招灾之根源,似热渴之恣冷,虽适己而身危也,小大乱丧,亦罔非酒。”接着又历数历代酒祸“昔仪狄既疏,大禹以兴。糟丘酒池,辛、癸以亡。……信陵之凶短,襄子之乱政,赵武之失政,子反之诛戮,汉惠之伐命,灌夫之灭族,陈遵之遇害,季布之疏斥,子之免退,徐邈之禁言,皆是物也。”[4]葛洪在文章中细数饮酒的危害,从人事社会角度出发探讨酒事与政事的关系,并由此得出国家政事的败亡“谓非酒祸,祸将安出?”另外北齐文宣帝时一次饮酒对左右说“快哉大乐!”大臣王对曰“亦有大乐,亦有大苦。”帝问:“何谓大苦?”回答说:“长夜荒饮不寤,亡国破家,身死名灭,所谓大苦。”文宣帝深以为然。[5]他们都从饮酒亡国灭身方面来倡导禁酒。

第二,因靡谷耗粮,为节约粮食而禁酒。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业立国,统治阶级注重粮食的生产,而且农民长期精耕细作,粮食的产量历代都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下,古代社会始终没有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特别是当粮食歉收时禁酿禁酒便成为统治者采取的重要节粮措施。如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一语点破曹操禁酒的真实原因“而将酒独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王为戒也。”即曹操实行禁酒的原因是节约粮食。

第三,因水、旱、饥荒等自然灾害而禁酒。这种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得非常明显,如:蜀先主时,以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因水灾禁酒的主要有按《宋书・文帝本纪》云“文帝元嘉十二年六月,丹阳、淮南、吴兴、义兴大水,断酒。”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云:“永明十一年,以水旱成灾,权断酒。”《文献通考》云:“宋文帝时扬州大水,主簿沈亮建议禁酒,从之。”“元嘉二十一年春,正月己亥,南徐、南豫州、扬州之浙、江西大水,并禁酒。”因饥荒禁酒的有晋安帝“隆安五年,以岁饥禁酒”[6]。可见因自然灾害禁酒,一般只是发生灾害的地区禁酒,而其他的地方则没有规定,而且也只是暂时的禁酒,很快就会废除。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行酒禁,后又开酒禁,“元嘉二十二年九月乙未开酒禁。”[7]这次禁酒只有一年多时间。可见此时期禁酒是时禁时不禁,有的地方禁有的地方不禁。北周“武帝保定二年,二月癸丑,以久不雨京城三十里内禁酒。”[8]这次只是京城三十里以内的地方禁酒。

第四,多种原因导致政府下令禁酒。 主要是指多种原因集合在一起导致政府的禁酒,“按《食货志》正光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有司奏断百官长给之酒,计一岁,所省合米五万三千五十四斛九升,蘖谷六千九百六十斛,麦三十万五百九十九斤,其四时郊庙百神,群祀依式供营,远蕃使客不在断限。”(《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酒部》)从材料可以看出此次禁酒只是禁国内的人民,诸蕃来使之不在禁酒之限的。还有因大臣的劝谏君王下令禁酒的,《十六国春秋・赵整传》:“整为苻坚黄门侍郎,坚与群臣饮酒,以极醉为限。整乃作《酒德歌》曰:‘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坚大悦命书之以为酒戒。”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臣劝君主禁酒的情况时有发生,君主采纳的也有很多,如:东吴大帝孙权听了张昭的劝谏后“默然有惭色,遂罢酒”,北朝的孝文帝将高允的《酒训》常置左右。

第五,饮酒至酗讼,为稳定社会秩序而禁酒。古人常把酒与人性善恶相联系,认为酒容易诱发人的“恶”因,会导致种种反常或不良行为的产生。《魏书・刑法志》记载“太安四年,始设酒禁,是时,年谷屡登,士民多因酒致酗讼,或议王政,帝恶其若此。故一切禁之,酿、沽、饮皆斩之。”葛洪在《抱朴子》中也说“人有醉者相杀,牧伯因此辄有酒禁”。这些材料说明,在某些情况下,维护地方区域社会治安,保障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是实施酒禁的重要原因。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酒禁的特点

酒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采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酒政政策,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酒禁政策的阶级性。酒禁的政策主要是针对广大被统治阶级来说的。虽然统治者为了保证酒禁政策的贯彻实行,往往对违令犯禁者采取极其严厉刑罚惩处。如《魏书・刑法志》中说:“酿、沽、饮皆斩之。”《三国志・简雍传》中记载:蜀国天旱成灾,刘备下令禁酒,酿造者处以刑罚。以此可以看出当时对于犯禁者处置的严厉。但是,当曹操禁酒时,大族孔融就提出反对,并最终导致了酒禁的废除,而且曹操自己主张酒禁,但他的儿子曹丕和曹植都是好酒并常常饮酒的,他自己也向汉献帝上《奏上九酝酿法》,介绍他自己的酿酒经验。而且此时期,皇权势微,大族势力发展,世家大族的行为很少受到当时法律的制约,所以酒禁具有阶级性,主要是针对当时的被统治阶级来说的。

第二,此时期的酒禁时禁时不禁,有非连续性。上引宋文帝 “元嘉二十一年春,正月己亥,南徐、南豫州、扬州之浙、江西并禁酒。”后又开酒禁,“元嘉二十二年九月乙未开酒禁。”这次禁酒只有一年多时间。还有即使是同一个皇帝实行酒禁和开酒禁也是时有发生的。据《册府元龟・邦计部・榷酤》记载:“东魏孝静帝天平四年闰九月开京师酤酒。元象元年四月开酒禁。”这里有两次开酒禁的记载,可见此前是实行禁酒的。还有“献文即位,开酒禁,吉、凶、宾、亲则禁有日。”这只是遇到吉凶宾亲等事情时实行酒禁。所以说此时期的禁酒是非连续性的。

第三,禁酒不是全面性的,而是禁部分地区。这种情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普遍。“南齐武帝永明十一年五月,诏曰:水旱成灾,谷稼伤弊,凡三调,众逋可同申,至秋登京师二县朱方姑熟,可权断酒。”{(《册府元龟・邦计部・榷酤》)这次只禁京师二县。还有上引材料中宋文帝元嘉“二十年正月乙亥,南徐、南豫州、扬州之浙江、江西大水,并禁酒”。这次也只是浙江、江西等部分地区禁酒。而且对于人们来说,禁酒使外方来使不在禁限。按“《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酒部》正光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有司奏断百官长给之酒,计一岁,所省合米五万三千五十四斛九升,蘖谷六千九百六十斛,麦三十万五百九十九斤,其四时郊庙百神,群祀依式供营,远蕃使客不在断限。”可见蕃使不在断限,因此可以说此时期的禁酒很多时候是禁部分地区和部分的人。

总之,酒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酒禁管理的重要措施,虽然在特点上有一定的间歇性、不定期性、和地区性,一定程度上对于节约粮食和维护地方的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北魏孝明帝时期的酒禁“一岁,所省合米五万三千五十四斛九升,蘖谷六千九百六十斛,麦三十万五百九十九斤。”(《魏书・肃宗孝明帝纪》)可见节约粮食的数量之大。但是也应该看到酒禁是统治阶级维护其专制统治而实行的措施,对于被统治阶级是非常严酷的,《魏书・刑法志》载“酿、酤、饮皆斩之”。但是对于有权阶层来说是不在断限的,如曹操禁酒时大将徐邈就曾饮酒,并称酒为圣人。特别是此时期门阀士族的发展,皇权的衰落,世家大族追求饮食上的奢华精美也带来了酒文化上的发展。所以此时期的酒禁文化也打上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印记。

【参考文献】

[1]张向持.酒煮中国[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C].北京:中华书局,1986.

[3]黄修明.中国古代酒禁论[J].重庆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4]葛洪,抱朴子[A].诸子集成[C].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5]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6]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令狐德等.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饮酒其五范文5

咂酒,是六寨苗族人民自酿的一种原生态传统特色饮料,也算是一种宴酒。咂酒,古称“打甏”。它不是酒,而是一种饮酒习俗。“咂”即吸吮的意思,“咂酒”指借助一种竹管、藤枝或芦苇秆等管状物把酒从器皿中吸入杯或碗中饮用或直接吸入口中。清嘉庆李宗方《黔记》载:“咂酒,名重阳酒,以九月贮米于瓮而成,他日味劣。以草塞瓶颈,临饮注水平口,以通节小竹,插草内吸亡,视水容若干,征饮量。”从此可见其饮法颇有情趣和特色。

咂酒的酿制原料为苞谷、小麦、毛稗、草籽、红稗等五种带壳杂粮。酿制程序是:将五谷杂粮煮熟,然后倒入簸箕内摊开扒散,拌均酒药(一种采集当地草、木本药物制成的),大约10公斤米拌两三斤酒药,待冷却但还有些许余温的时候,舀进锅里,并洒上热水,加盖密封好后抬到楼上,捂热发酵,直至透顶。如果是在冬天,须用棉被盖在锅上,起到增温的作用,这样要完全发酵大概要三天三夜。如果是在热天,则要两天三夜。发酵后,舀到坛子里,三天以后,掺进同发酵好的酒糟等比例的水,使其汁糟分离。糟散为粒,珍珠般的粒子漂浮在面上,拨开珍珠,酒汁清醇,澄黄澄黄。如果要酿制最纯正的咂酒,最好是用源自黑土的油砂水。七、八月份时,最快密封一个星期后即可开坛饮用。一般年月,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左右,而冷天的成酒时间甚至长达3~4个月之久。

六寨苗族的咂酒,色泽呈澄黄,香气浓郁芬芳,口感鲜美醇厚,大约在20度左右。含有较丰富的糖分、氨基酸、酯、甘油等物质,有一定的营养价值。适当饮用此酒,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有消除肌肉疲劳作用。

在六寨苗族,凡重大节日、婚丧嫁娶、宴迎宾客等隆重场合饮用时,咂酒是必不可少的佳酿。尤其是在丧葬时,它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这是六寨苗族一直沿袭下来的传统风俗习惯。六寨不管是哪家有人去世,在上山前的那天晚上都会在堂屋的上下席各摆上一坛咂酒,并各插入两根通节的细竹竿。如果死者是男性,则姑妈家是主客,即坐在上席的是姑妈家和孝家的代表;如果死者是女性,则娘舅家是主客,即坐下席是娘舅家(如果有多个舅舅,则由大舅出席)和芦笙匠的代表。在他们四个人喝过咂酒并示意允许之后,在场的其他人才可以由年长者先饮,然后再由左而右,依次轮转。这是六寨苗族的传统习俗,其意义主要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增进亲朋好友彼此之间的感情。

在六寨,苗族同胞们一直津津乐道并广为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清末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与洪秀全闹别扭后,领兵入黔,路过大方时,在与六寨苗族同胞欢聚共饮咂酒,他趁酒兴,即席作诗一首:“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进黄河水倒流。” “明珠”,是指浮在酒水上的气泡,也叫缥蚁。“低头”,是说低头咂饮。“五岳”、 “擎天柱”分别指双手和吸管。诗写得很有气势,把咂酒的风情和豪壮的气氛,描绘得形象而生动。

饮酒其五范文6

1、地黄酒

方1治虚羸,益气力,轻身明目,令人能食,久服去万病,妇人服之更佳。

鲜生地黄肥粗者,切30斤,于净木臼捣,以生布绞取汁15斤,桑椹子‘10斤捣烂,糯米100斤择净,酒曲10斤捣细,杏仁1斤去皮尖,炒黄,捣为膏。

首先以地黄汁人瓮浸曲,候发,炊米100斤作饭,冷暖如人体,取杏仁膏拌人细曲中,待饭销,封泥,二七日即熟,取清汁,温服一盏,日再服。

方2补益变白方。

鲜肥地黄3斤,捣碎,糯米1D斤蒸熟,酒曲1斤,捣碎。

三味相和,于盆中熟揉,人瓮中密封,春夏三七日,秋冬五七日,日清启之,当中有一盏绿汁是其精,宜先酌饮之,余以生布绞取汁,别置器中,任性饮之,续酿使其相接,不过三剂,发黑。若以新牛膝捣绞取汁1斤,用汁渍,发变黑更急矣。

方3大补益,令人不衰,发不白。

鲜生地黄10斤,细切,糯米10斤,淘净。

两物相和炊熟,摊令绝冷,跟酒曲末2斤同人于30斤黄酒中,搅令相匀,人于瓮中,热即揭头,冷即盖瓮,瓮有汗即拭之,候熟压漉,冬温夏冷,日饮三杯。

2、黄精酒

主万病,延年补养,发白再黑,齿落再生。

黄精4斤,天门冬3斤去心,松叶6斤,白术4斤,枸杞根5斤。

上述药都锉,以水100斤煮取汁50斤,浸曲10斤,炊米100斤,如常法酿酒,候熟,任饮之。忌桃李雀肉。

3、天门冬酒

方1补五脏六腑不调,亦令尔无病。

天门冬30斤去心,捣碎,以水200斤煮取60斤,糯米100:斤淘净,酒曲10斤捣碎。

炊米熟,三味相拌,人瓮,密封三七日,候熟压漉,冬温夏冷,日饮三杯。

方2延年不老方。

好黄酒10斤,细曲末1斤,糯米10斤淘净,天门冬5斤去心皮,捣绞取汁,缓火煎如稀饭。

首先以酒侵曲,候曲发热,炊糯米为饭,适寒温,煎天门冬汁,拌和令匀,人瓮中密封,秋夏一七日,数看勿令热过,春冬三七日,候熟取酒,每服二两,日再服之。

4、枸杞酒

长筋骨,留容颜。

枸杞根不生坟上者,10斤,洗净,去老皮,切碎,以100斤水煮取30斤,去滓,人小麦曲末10斤,候曲发,即用糯米饭100斤拌匀,再下后药:桃仁3斤去皮尖,麸炒令微黄,甘1斤,生地黄3斤。三味药都捣碎,人曲米中搅拌令匀,人瓮,候发定,泥封瓮头,三七日令熟初开,先下筒取清汁,然后压如常法,冬温夏冷,随性饮之,不令至醉为妙。

5、酒

治八风十二痹,补虚损不足。

、五加皮各240克,甘草120克,生地黄500克(切),蓁艽120克,枸杞根‘、白术各240克。

上药都捣令碎,以水15斤煮至5斤,以槽床压取汁,用糯米100斤炊熟,酒曲10斤捣碎,拌和令匀,人瓮中,密封三七日,取饮任性,不得过;醉。

6、五加皮酒

治风痹不仁,四肢挛急疼痛。

五加皮1斤研碎,以清酒10斤渍10日,温服一中盏,日三服;亦可与白术、地黄各3斤,五加皮4斤,以水50斤煮取20斤,溃细酒曲10斤,黍米100斤,淘净炊熟,都拌和人瓮,盖覆瓮口,候熟,任性饮之,不令至醉。

7、丹参酒

通九窍,补五脏,令人不病。

丹参5斤,清酒30斤,丹参洗净,曝去水气,寸切,以绢袋盛,人于酒中浸三七日,量力饮之。

8、葡萄酒

驻颜,暖腰肾。

干葡萄末5,斤,酒曲末5斤,糯米50斤。

炊糯米令熟,候稍冷,人曲并葡萄末,搅和令匀,人瓮盖覆,候熟,即时饮一盏。

9、五枝酒

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挛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