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小任重范例6篇

力小任重范文1

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

应如何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1.要贯穿于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若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2.要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试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避免错误的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门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力小任重范文2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策略,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G625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小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引领者。其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班主任应该具有较高的人格素质和专业知识。借鉴我国各地区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对促进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策略和途径做如下探讨[1-3]:

一、提高对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认识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一场教育思想的变革,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班主任都必须面对的。教育部门、学校、整个社会都应树立起班主任“专业化”的意识,强调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认识班主任工作作为一种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使班主任工作更加科学化。应把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培训列入校本培训工作计划中,从班主任的培训目标、科研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最终起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并且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工作提到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二、加强小学班主任专业道德修炼

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班主任的道德素质往往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因此,班主任高尚师德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班主任首先应遵循原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在1997年8月7日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要必须具体遵守以下几条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一)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作为小学班主任,只有热爱教育、克尽职守,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专业精神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有明确的角色意识,较高的思想境界,向着理想班主任形象拼搏的进取精神。班主任的专业精神,实质上是班主任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热爱,是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廉洁自律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民主法制精神的集中体现。班主任修炼专业精神必须以时代精神、民族文化为背景,以人文精神为渊源,以自身专业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趋美向善、修身正己、探理求知、奉献示范,执著地追求理想化的目标。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爱学生是班主任的美德,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班主任最科学的工作方法。有了热爱学生的思想,班主任才能以美好的情感投入到教育活动当中,自觉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和良师益友。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教师往往就是社会的规范、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他们把班主任教师看作是自己学习的榜样。班主任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道德影响力,甚至于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班主任自身的榜样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班主任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无时不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

(四)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团结协作是处理集体关系、与同事及各方面关系,作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使全体学生都能进步,必然要求班主任注重团结协作,努力形成一个团结、和谐、坚强的教师集体。同时教师自身团结协作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对学生这方面品格的培养也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并且对学生整个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修身养性,净化心灵。

班主任的工作是无私的工作,它需要的是班主任的无私奉献精神,容不得半点私心。因此,班主任在从事职业活动前,首先要有正确的动机,以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唤起“良知”,自觉支配,调节自己的活动。另外,班主任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自觉控制自己的情绪,班主任的情绪稳定就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三、提高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能力

从了解和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来看,班主任比一般科任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得更加广泛和深入。从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方面来看,班主任要比一般科任教师更超前、更熟练。从文化素养方面来看,班主任必须对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以及自然科学、人体科学、医药卫生保健知识和环境保护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从专业能力方面来看,班主任的组织管理能力,研究学生、学生家庭和社会的能力,组织班集体活动的能力等相对要强。从才艺方面来看,班主任应多才多艺。从教育科研的范围上看,班主任的研究领域比一般教师的研究领域要广泛。总的来说,小学班主任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交能力、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的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完善和自我反思的能力等专业能力。

(一)通过学习提高能力。

加强小学班主任能力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习。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和管一理经验。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由于每一个班主任的专业素质都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每个人都需要通过“重新学一习”而得到不断发展,素质的提高不能“封顶”,但必须要“保底”,这个“底”应该在“多学科通识”的基础上,对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更多的修养。

(二)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能力建设不是通过书本的学习就能完成的,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小学班主任的能力既要在学习中提高,更要在实践中锻炼。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提高班主任能力的基础。实际上,班主任的许多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组织管理能力,都是在教育实践中,通过自己磨练或教学相长而逐步形成的。当前,教育科研正在小学如火如茶地开展着。班主任参与教育科研实践,是班主任自我发展的有效机制,是班主任走向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三)在反思中培养能力。

班主任的能力还要在日常工作反思中培养和提升。班主任的反思是班主任以自己的班级管理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思想和态度、行动和方法、教育和管理进行审视与分析的过程,是一条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通过实践反思,班主任可以有效地改进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真正担负起专业责任。实践反思应采取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纵向反思即对自我实践过程的得失成败反思总结,横向反思则是比照其他学校、其他班主任的经验教训,来修正和提高自己。

四、构建小学班主任的培训机制

小学班主任培训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班主任职级制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应建立和完备班主任培训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班主任进行培训[3-4]。

(一)重视小学班主任的职前培训

职前培训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基础。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自师范教育阶段开始,就具有明显的专业定向性质,对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进修学校要开设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课程,它们构成班主任学科知识的体系,以奠定班主任专业化的基础。班主任课是师范院校教育理论课程之一,是一门既重视理论研究,又强调实践性的新学科。根据班主任课程的特点,课程的开设要做到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二)加强小学班主任的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保证。目前班主任的各级培训的频度是较高的,但是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培训中凸显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调查发现,学校和班主任本人对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培训还是非常重视的,但由于时间、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欠缺,不能组织水平较高或针对性较强的培训。为此,建议教师进修学校增设小学班主任在职培训课程,让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可以通采取平时兼职培训、寒暑假培训、脱产集中培训、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办法,系统地学习某一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某一问题。还可聘请专家、学者、学校领导、优秀班主任等举办专题讲座,系统地答疑解惑,扩充班主任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

五、健全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评价激励机制。

小学班主任评价作为班主任队伍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和主要机制,对班主任的队伍建设及其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班主任获得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遗憾的是,虽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呼声渐涨,但是,现实中的班主任评价大多还是停留在工作考评层面。这种工作评价,难以激发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自主性,难以满足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高需求。因此,改革现有班主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一套能够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界定班主任专业水平,激励专业化发展。没有激励,评价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为此要结合评价工作的开展,建立了相应的机制,把考评结果与激励相挂钩,从而促进班主任专业化进展顺利进行。可以针对班主任专业等级资格的评审结果,建立政策激励、物质激励和榜样激励机制。首先,关注班主任精神层面的需要,让班主任有着工作的成就感、职业的幸福感。其次,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物质待遇[5]。

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是一项长期而任重道远的工作。必须本着边探索、边总结,边实践的原则,全面推进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班华.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J].人民教育,2004(8):1-16

[2]柳州市教育局.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3]严桂芳.浅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J].班主任博览,2009(2):6-8

力小任重范文3

一、多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的特殊性

1.教育对象的多样性

在新疆地区,中小学同一个班级内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并存;二是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和外地打工人员子女并存;三是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并存;四是普通学生、特殊需要学生(残障学生、天才学生、学困生)并存。班主任不仅要面对学生性别、民族、学业成绩、家庭背景等差异,还要面对学生文化背景、语言背景等不同状况,这使得班主任管理工作更为复杂,难度更大。

2.师资缺乏、专业素养不高

目前,新疆的基础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却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南疆农村地区,2011~2013年每年招收特岗教师达一万余名,但对新入职教师的专业要求并不高,教师的学历、素养也不高,这直接影响中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新疆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相对落后。在调研的新疆15个地州的310名班主任中,95%的班主任是第一次参加省级及以上班主任培训,60%的班主任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级别的班主任培训,大多数教师都是没有经过培训直接担任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专业知识仅仅是从大学课程中获得的,还有一部分教师并不是师范类院校毕业,所以更加没有系统学习过班级管理的相关知识,大多数教师仍然停留在经验型班主任的层面。此外,还存在班主任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主学习途径少、科研意识弱、学校对班主任专业发展重视度不高等现状。

3.班主任工作任务重、待遇低

由于师资缺乏,很多班主任要身兼多门科目的教学任务,工作任务重,因此愿意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比较少,学校往往是直接分配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此外,新疆中小学班主任待遇相对较低。例如,某地区某县小学三年级屈老师所在的学校,不考虑年级人数每月班主任费188元,除了每年学校组织评选优秀班主任和评职称时有一点优惠政策外,没有任何其他补助。有时班主任费用发放还不及时,加之班主任工作不受重视,导致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因此,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4.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在民族地区,由于教育对象多样性、多元文化的冲击、经济与文化相对落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当今社会信息化发达,新疆中小学生和班主任也会受到各类思想的冲击。中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掌握中小学班级管理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还要了解新疆的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经济、民族政治、民族宗教等,明确职责范围,政治立场坚定,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事务。

二、多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角色探析

角色是指对担当特定职位的人的一套期待和规范。期待指对于担当某一特定角色的“可能”如何表现,规范指它“应该”如何表现。角色也可以看做担任某一职务的人的权利和义务。角色所涉及的内容和活动领域的多样性决定了某一个人的角色的多样性。[1] 中小学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扮演着班级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本文主要是探析多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所扮演的多重特殊角色。

1.民族团结的先行者

在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点,开展有效的民族团结活动是中小学班主任的重要职责。《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中明确提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班主任不仅要以身作则,及时有效传达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活动,而且要能够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班主任还要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民族团结的开展,扮演民族团结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同时,班主任要了解各民族的语言、文化、风俗等,尊重各民族学生,让各民族学生互相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增进彼此情感的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

2.传播双语的实践者

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要求中小学班主任尽量具备基本的双语能力(汉语和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在南疆地区,能够与家长进行简单的双语沟通;在教学中具备基本的双语教学能力,并且承担快速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双语能力的任务。同时,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级管理的时间,创设学习汉语的环境氛围,成为传播双语的实践者和促进者。

3.班级管理的革新者

有创新的班主任,是具有领导力的班主任。所有的中小学班主任都有责任扮演革新者的角色,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切实可行的中小学班级管理方法,为边疆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民族地区的班主任要结合当地实际,改革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面对多样的教育对象,要学会创设特色班级活动,开展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处理繁杂的班级事务等,走有新疆特色的班级管理之路。

4.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民族文化不能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更需要班主任引导学生学习并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的快速进程,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被忽略,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资源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级管理,开发传承民族文化的校内课程或隐性课程,引导学生开展民族文化宣传与实践活动。

5.教育事业的扎根者

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及山区,生活环境相对恶劣和困难,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乐观向上,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做边疆教育事业的扎根者。在班级管理中,使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环境和生存条件,培育学生树立美好的人生理想;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教育资源,做民族地区学生的引路人和人生的导师。班主任应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不能只抱怨自身工作环境,诸如学校不支持、同事不配合、缺少资金等方面,而应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例如学习内地贫困地区优秀班主任工作的典型经验为己所用。

6.突发事件的保卫者

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处于转型期,中小学安全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大,加之新疆中小学的安全保卫工作一直是重点,班主任必须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班主任除了日常管理的宣传安全教育,增加学生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在关键时刻还要头脑清楚,具有教育机智,成为承担突发事件的保卫者。

三、多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角色转变路径探析

1.探索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特色之路

调查发现,班主任培训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它不同于学科培训,应充分挖掘适合多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的培训资源。例如,如何有效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如何创设双语学习环境;如何探寻自我学习提高的途径;如何引导班主任开展结合本地区特点的班级活动,如“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懂得民族服饰、装饰、习俗与文化”等内容;教育学生适应边疆地区特点的知识、能力和理念的培训,如“国防意识教育(保卫边疆,和平稳定)、脱贫意识教育(认识到本地的落后,有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与毅力)、本土意识教育(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成为本土人才)”等内容。[2] 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提升班主任素质和管理能力,对于加强新疆中小学德育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抵御民族分裂活动,维护新疆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探寻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学习途径,倡导班主任自我学习

新疆地广人稀,各地州市相距过远,在新疆开展班主任培训,费时费力,积极探索合适的中小学班主任学习途径是迫切需要的,可以定期发放学习光盘,组织远程班主任培训,开发适合新疆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学习的网站,成立新疆名班主任工作室等。

作为班主任,面对一群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家庭背景千差万别、能力发展多种多样的孩子,要始终以促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为目的。这需要班主任自主反思与探究,例如写反思日记、案例分析等。班主任要对学生施加影响时,要注意到提高自身素养,利用专业知识科学地管理班级。

3.重视班主任工作,实行双班主任制度,提高班主任待遇

各级政府应重视班主任工作,尤其是多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小学班主任的多重特殊角色决定了其工作负担重、责任使命大。针对民汉合校班级,尽可能实行双班主任管理,一民一汉,可以克服文化差异,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同时,提高班主任待遇也符合《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 中小学班主任规定 》等相关规定,对于民族地区班主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待遇要有政策倾斜,尤其是边远民族地区,更加要额外照顾。

通过探析多民族地区中小学班主任的特殊角色,期望中小学班主任在实践中有效地发挥角色义务,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尝试,探索可操作性强的班主任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

【注:本文系新疆教育学院2012年度院级一般课题“新疆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研究――以汉、维、哈省(区)级培训为例”(项目编号:XJJY2012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新疆教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参考文献:

力小任重范文4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和谐关系;关键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101

一、前言

小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班主任则需要加强管理,扮演好小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连接的纽带角色。因此,班主任在开展教育中,不仅需要从小学生角度做好管理工作,而且还要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全方位地了解小学生的一切行为习惯,共同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正常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本文就从班主任在班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详细分析,为今后的班级管理提供借鉴。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不少小学班主任本身具有缺乏耐心、岗位认可度不高以及缺乏爱心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有效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班主任对岗位认可度不高,如果小学班主任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岗位的重要性和意义,就会出现不满情绪,该不良情绪会对班主任工作热情以及工作态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有的甚至将这种负面情绪传递给学生,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正常成长。之所以出现该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前小学班主任承担的工作量相对较大,不仅需要进行课堂教学,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思想发展相关问题,所以身心一直处于疲惫状态。其二,情感投入少,缺乏爱心以及耐心,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影响,不少小学班主任更加重视小学生的成绩以及整体表现,却没有注重小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如果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犯了错,班主任就会直接指点并且批评学生,从而使小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可是如果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犯了错,班主任就会一带而过,产生不公平对待的行为,比较缺乏爱心以及耐心。

三、构建和谐关系对策分析

1. 转变师生观念,促进和谐关系

小学班主任直接影响班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各个方面,因此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师生关系,转变师生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学校应该予以小学班主任足够的支持以及鼓励,尽可能地降低小学班主任所承担的授业压力,让小学生班主任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以及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有效发展。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班级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把学校中的有关规章制度、班级纪律要求等内容严格地要求学生学习,使小学生在学校中的一切活动都能够在制度规范下进行,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做到关爱学生,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正确学生观与教育观,让小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由于小学生具有十分显著的群体特征,加上小学生生理、心理都不成熟,对许多事情的态度和认识都处于逐渐摸索的状态,此时班主任教师需要用心呵护他们,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此外,班主任关爱学生最为重要的体现就是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小学生,通过班主任教师的真诚、关心以及倾听,有效引导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目前班主任需要具备的良好品质,同时也是班主任不断创新和优化班级管理的重要举措。

2. 强化与学生间的交流

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班主任可从很多方面_展。比如,教学、实践活动、家长会等,均是班主任增加与学生沟通的举措。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有效地组织班级活动,通过班级活动加强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了解、相互尊重与关心。此外,小学生通过活动还可以与其他小学生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从而为小学生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奠定基础。在每年比较重要的节日来临之前,班主任可以组织本班学生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优势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例如六一儿童节、元旦晚会等,班主任可以搭建活动平台,充分让小学生发挥他们策划、表演的能力。如有的小学生擅长唱歌、绘画以及讲故事,班主任就可以为提供展示的机会。班主任通过组织这些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小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另一方面培养小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也锻炼了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3. 重视班级班委会日常管理

班级就是一个小团体,而班级委员会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部分,班主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班主任在组建班委会时所选择的学生,需要重视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领导能力,而不是坚持传统观念,认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才可以在班级中担任职务;第二,结合学校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这主要体现在新生入学时期,由于教师对学生、学生之间都没有深入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几次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学生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在活动中展示出来,从而为教师选择班委提供参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表现出的不同能力,把班委中不同的职务安排给对应的学生,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第三,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参加班委竞选活动,同时保证公平公正,赢得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从而促进班委积极主动管理班集事务。此外,班主任还要对班委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分析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正确,同时听取其他学生的建议与意见,主动与学生拉近关系,建立和谐理想的师生关系。

四、结束语

力小任重范文5

一、教师、学生之间应相互尊重

尊重指的是人的心灵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文明举止的养成,是师生关系的基石。教育中只有互相信任才能让师生更好地交流,从而促进师生和谐,更好地教育。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而作为学生,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作业,从而形成师生互相尊重的和谐局面。

二、教师应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害怕班主任的脸色。而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小学生以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小学生的“向师性”很强。所以,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在与人交往、工作作风、文化知识等方面,都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三、教师要学会沟通,要有耐心

由于是小学生,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相比较会很忙,需要每天重复话语和指导工作,而小学生的自制力本来就低,所以班主任采取不适当的方式教育学生。如此下去,学生不但不感激,更多的是对班主任的反感,这样更不利于和谐关系的建立。在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多关心学生,关注自己班级每个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心理状态。由于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班主任在沟通中说话应温和谨慎,避免不合适的话语伤害学生心灵。小学生年龄比较小,难免会在自制力方面出现错误,这时需要班主任耐心引导,做好学生工作。

四、深入了解学生

力小任重范文6

关键词: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 企业社会责任

一、引言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相关的“生产守则”或“认证标准”,大部分内容都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如在较具代表性的SA8000认证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健康与安全、工作时间和工资报酬等九项内容都与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但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缺乏、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使得生存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可能会使原本举步维艰的小企业出现业绩下滑,甚至走向灭亡。但在声誉、口碑等隐形资源日益重要的今天,使小企业被动或主动的去承担社会责任,这就对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安全、招聘和雇佣中员工歧视、不负责任的解雇和裁员等问题是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亟需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以及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都具有负面影响。那么小企业如何结合其自身特殊性,在其经营管理中践行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符合社会责任提出的要求,来提高自身的社会表现,将承担社会责任从负担转为机会,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在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负责”的观念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在西方国家得以产生,并在近几十年成为国内外多个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重要性得到了普遍认可。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标准如SA8000、联合国全球协约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等的相继推出也预示着全球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需求的增长(Min dong Paul Lee,2008)。但对企业社会责任探析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大中型、成熟企业,而对于小企业的的社会责任问题则成为避而不谈的“灰色地带”和“管理的盲区”。

从长远来看,尽管履行社会责任是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但它相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生存是其考虑的首要条件。很多小企业为了生存往往漠视社会责任,采取逐底竞争策略。由于小企业数量众多,积累的社会和环境影响正逐步增加,一旦其中有违背企业伦理或社会责任行为的发生,可能就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假冒商品横行、劳资纠纷不断、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从整个社会来说,企业微小的收益对应的可能是巨大的社会成本。但是随着公众对企业包括小企业的社会表现敏感性增强,小企业也和大中型成熟企业一样可能因产品质量、随意解雇等不负责任的企业行为,而陷入公关危机,引起舆论的不满和攻击;同时,政府、媒体和第三方组织通过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共同构成企业社会责任监管促进体系,也将日益重要的小企业群体纳入监管范围;另外,越来越多的小企业主也开始认识到,良好的社会表现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给企业带来各种重要资源。这些主客观因素都促使了小企业难以置身企业社会责任之外,要求他们必须积极地通过提高自身的社会表现,像大中型成熟企业一样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小企业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推进策略

1.领导者认同并积极传播是小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小企业积累的社会和环境影响正逐步增加,因此,小企业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越发显得重要。但由于小企业大多存在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的问题,致使在小企业中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存在很大的困难,这意味着在小企业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困难重重。

(1)提高小企业主的社会责任意识。小企业主作为企业的“灵魂”人物、企业决策的制定者,其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其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程度,只有他们认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并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小企业主的社会责任意识,要让他们意识到,从长期和整体的角度来看,小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是正在发生或必将发生的趋势,而且实践表明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会给企业经营带来负面效应。

(2)树立长远发展目标和良好远景及使命。小企业应制定出5-10年的规划,以实现充分借鉴行业领先企业的战略目标,并明确企业发展的良好远景,把长期稳定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作为企业使命。有长远目标和良好远景的小企业经营者应认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并积极践行,主动迎接这一挑战,把承担社会责任看成是一种谋略和手段,在研发、采购、生产加工、市场销售这几条商业链中都体现出对其企业远景与使命的服从与服务,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3)积极传播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小企业主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应把员工和顾客当做家人和企业最大的财富,将心比心。企业的利润应由企业合理、正当的运营来取得,而不应是在压榨、挤压员工和顾客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获得。这样它收获的不仅仅是利润,更重要的是良心;应要求公司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可以通过宣传栏、5分钟晨会等方式,将质量理念深深地植入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最终实现对消费者和社会负责。小企业还应通过多种多样的企业文化传播手段如培训、激励政策等将社会责任理念在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中宣传、推广,努力将社会责任观念融入到企业宗旨和企业文化建设中,使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内化于企业管理和每一个员工的实际工作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资源限制,通过“干中学、学中干”,不断地去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并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以更具建设性、不损害自身经济活力的方式,不断地去调整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认同。

2.推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是小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任务

小企业数量众多、与社区联系密切、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决定小企业更应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并应通过“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资源管理政策、制度将社会责任意识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心中。

(1)保证就业的稳定性,建立立足长期雇佣的招聘体系。小企业在招聘时,首先应通过查看应聘者的求职申请材料,把那些流动性较强的求职者预先排除,然后带领应聘者参观企业,让他们亲眼看看自己即将工作的场所及周围的环境,帮助他们减少对所从事岗位和角色的模糊感,让应聘者对企业和工作形成真实预期,以提高招聘效率和减少裁员风险,对新员工,结合工作岗位,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使其尽快进入到工作角色;在初期工作中,小企业主应经常和员工交流她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思路,让员工知道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构筑共同愿景,让员工为长远计,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使之成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2)秉承“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理念,建立人性化和亲情化的管理体系。小企业应换位思考,把员工当做一家人。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小企业应践行“公平”的基本原则,在企业内极力推行信任、平等的价值观,打破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使员工意识到老板会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

“家人’,确信企业会公平、公正的回报自己的努力。这样随着员工感知组织公平的增加,其自我利益被侵蚀的心理感知不断弱化,员工都感觉到这个老板不“黑”,进一步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产生“主人翁”精神并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由此使小企业获得“雇工安全”,员工获得“就业安全”。第二,老板只要在公司就与员工一起在食堂吃饭,拉家常,关心每位员工的家事,让员工有一种家的归属感,关心员工的日常生活,在影响员工心情的红、白事、子女上学等事情上给予一定的关心,并尽能力帮助之,体现公司对员工的人文关怀。第三,在人力资源日常管理中,推行相互支持、榜样示范、宽容员工犯错并鼓励改正、公平竞争的组织氛围。第四,充分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人格,通过对生产的科学调度,向8小时要效率,让员工不加班或少加班,从根本上把员工的安全健康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

(3)让学习成为一种工作态度,建立企业与员工利益共同体的培训体系。小企业领导者应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理念,积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督促公司的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道德责任意识,在公司中形成了积极上进、不断学习的组织氛围,从而让员工从优秀的管理人员身上看到企业的希望。另外,小企业还应依据岗位和员工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一是聘请相关专家来公司现场指导、培训并把文化基础较好、智力和责任心较强的员工送到设备供应商、同行标杆企业里参观、实践,进一步强化员工去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让员工在工作中更加有自信;二是有计划地对一线生产员工进行工作岗位轮换,培养多面手,实现“一专多能”,在单调的作业中增加一些变动因素,消除对单―工作的厌烦,同时也为公司节约人力成本;三是让优秀员工现场示范并采用经验交流的方式,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好的解决方法;四是在公司内部为全体员工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让员工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五是进行校企合作,让员工一边工作,一边获得相关学历或技能,从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满足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

(4)承担社会保障义务,建立“维系人心工程”的薪酬福利体系。首先,小企业应在保证薪酬福利制度符合法律要求的基础上为员工提供与劳动贡献相对应的薪资,同时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承担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义务。其次,小企业应通过有效的考核制度和劳动计量方法,员工岗位工资设计采取一岗多薪的形式,根据每个人的学历、技能、经验等因素综合计算工资,薪随岗变,有效区分不同岗位不同工资,实现工资和岗位的统一,并为每个生产一线的职位设置不同的等级,考核优秀员工每年都可晋升岗位等级,增加工资。公司为认同企业的优秀员工开辟多种晋升通道,通过完善潜能评价体系为“非家族成员”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最后,小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不仅是对员工负责,也影响到企业的口碑。因此,不管公司经营资金多么紧张,哪怕是借钱也要按时足额发放工资。

(5)真实客观地评估员工,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小企业应意识到绩效评估是公司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培训和晋升工作的重要依据。小企业可以根据360度全方位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和各岗位的具体情况来灵活确定各类各级岗位的考评者。在实施与管理过程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与员工就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进行沟通,还要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跟踪和记录,以便评估时有理有据,尽量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做到真实客观地评估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小企业通过绩效管理,为员工提供与工作能力相适应的岗位,即使员工离开,公司也会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帮助其今后的就业,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员工负责任,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大表现。

3.积极谋求企业和社会的双赢是小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最终目标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有长远目标和良好远景的小企业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地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获取良好的社会表现,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通过适宜的人力资源策略转化为现实的企业行为,理应成为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小企业虽然资源和财力较弱,制约其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能力和范围,但事实证明,小企业基于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的人力资源策略和行动,可以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给企业带来更重要的资源,如市场影响力的扩大、企业声誉的提高等,成为企业的一种有效投资。

小企业数量众多,其员工和利益相关者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小企业以法律责任为底线,经济责任为主导,以更具建设性、不损害自身经济活力的方式,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从“人”这个角度出发,努力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要求内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在使员工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主体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上,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质高价廉的产品,获得消费者的支持,使自身获得良好的回报,形成小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员工发展-消费者支持-企业发展-践行社会责任”的良性循环。,通过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扩大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带来的有益影响面,积蓄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正能量,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