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爱范例6篇

陌生的爱范文1

“妈!”我大吼一声,怒目而视,狠狠地瞪着正在细细端详我写的诗的妈妈,“您怎么又不经我的同意乱翻我的东西!”我一把夺过我写的诗。“哟,写得不错嘛,怎么不让妈妈看?”妈妈倒不生气,微笑地看着我。“我说过了,不经过我的同意,不许看!我都16岁了,有隐私权!您走!”我使出吃奶的劲儿将妈妈推出门外,锁上了房门。

步入初三后,同学们纷纷向父母发表了“独立宣言”,我也不例外。我大了,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地看着自己的诗,手一动,又碰掉了自己的日记本。我一惊,妈妈平时就唠唠叨叨的,万一看见了我的日记,不知道会发什么牢骚呢。这样下去不行,我必须将我的秘密“保护”起来。

说干就干,我翻箱倒柜,将我的小屋搜了个遍,终于找到了一把生锈的小锁,但钥匙早已不见了踪影。正在我着急的时候,“咔嚓”一声响,房门被打开了。不奇怪,我的房间钥匙一直都由妈妈掌管。“哟,干什么呢?叮叮当当的。”妈妈笑着,斜着眼睛看了一下我手上紧握的小锁。

“没……没什么呀。妈,有什么事吗?”我慌乱地将锁藏到身后。妈妈的目光很复杂,她的微笑似乎是想改变我的某种想法,然而我的意志却很坚定,我一定要把自己“锁”起来。

我定了定神,说:“妈妈,我说过,您不可以随便进我的房间。您有什么事吗?”妈妈似乎在思索怎么回答我。过了一会儿,妈妈终于像下定了决心似的,一脸神秘地说:“妈送你一件东西,一件本来就是你应该拥有的东西。”“什么东西?”我小心翼翼地问。“你猜。”“我……猜不出来。”我无奈地说。

妈妈一直紧握的手张开了。我凑过去一瞧,顿时愣住了。竟是我房间的钥匙!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呀!

“妈,您……确定?”“是的,我决定了。它现在属于你了。”刹那间,我像得到珍宝一样喜出望外,可随即又有了一种心事被揭穿的尴尬。妈妈微笑着将钥匙轻轻放在我手上,语重心长地说:“妈妈现在将它交给你,你长大了,是应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了。妈妈理解你。你可以将你的秘密锁起来。当然,就算你不锁,爸爸、妈妈今后也不会再随便看你的东西了。但是,我仍然希望你能常常和我们谈你的心里话,不要将你的心‘锁’起来,好吗?”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是深深地点了点头,眼中噙满了泪水。

多么熟悉的人,多么陌生的爱呀!陌生吗?并不陌生啊!唠唠叨叨的妈妈,是爱我的;温柔体贴的妈妈,是爱我的;批评责骂我的妈妈,是爱我的;关心理解我的妈妈,又何尝不是爱我的呢?

原来,妈妈的爱可以有这么多种表达方式的。妈妈,请原谅女儿的无知,这么久了,才开始明白您对女儿深深的爱,陌生而又熟悉的爱。我笑了,默默感受着这熟悉的温暖。

点评

陌生的爱范文2

关键词: 《宠儿》 陌生化 母爱

陌生化是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又被译作“反熟悉化”[1]、“奇异化”[2]等,即使人感到惊奇、新颖和陌生。形式主义的首要代表和主要发言人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方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如果我们对感受的一般规律作一分析,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动作一旦成为习惯性的便变得带有机械性了。例如,我们所有熟习的动作都进入了无意识的、机械的领域。如果有谁回忆起他第一次握钢笔或第一次讲外语时的感觉,并把这种感觉同他经上千次重复后所体验的感觉作比较,他便会赞同我们的意见。”[3]当无数次地重复和感受相同的事物时,我们就会对它们熟视无睹,产生不了新的审美情绪,体会不到新的经历感觉。而文艺的陌生化就是要抛开单纯的抽象理解和日常的认知习惯,也就是不要无意识化,而要陌生化,把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把熟悉的主题情感变得陌生,增加感受的难度。什克洛夫斯基在谈到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时说,托尔斯泰在描绘事物或事情时总当这事物或事情是第一次看见或第一次发生的,他故意不直接说出熟悉事物的名称,使熟悉的事物也变得似乎陌生了。[4]

陌生化可体现文学作品主题的陌生化。对于传统的主题如果有颠覆性、陌生性的描写,将进一步加深文章的思想内涵。因为通过陌生化的扭曲与变形,人们在被注入全新体验后,必定会在震惊之余深深探寻陌生主题后的深刻意义。人们通过反常的相见,在陌生化的艺术世界开拓充满更深更广的意义空间,唤醒人们发掘生活的意义,从而丰富对生活的感受。“新奇是为了无利害关系地去感觉对象的性质”。[5]

《宠儿》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不读《宠儿》,就无法理解美国文学。莫里森在小说中将传统与创新交织在一起,达到了强烈的陌生化的美学震撼效果。其中陌生化的母爱主题是重要内容,它大大深化了作品对现实的反映。《宠儿》中的母爱主题和我们习以为常的母爱大相径庭,它令我们震惊、战栗,过后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索。

印度有句谚语:世界上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爱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母爱源于天性,是上天赐予的。《宠儿》一经发表就因文中另类的母爱而广受关注。莫里森告诉大家:被活生生地剥夺爱小孩的权利,有爱而不能爱是奴隶制下母亲们最撕心裂肺的痛楚。就母爱主题而言,莫里森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敢于挑战社会习俗,用陌生的视角叙述奴隶制下黑人母亲们的母爱被粉碎、扭曲、践踏的残酷。文中除了塞斯,还有其他两位母亲,分别从不同方面体现黑人母爱的特殊性。

一、塞斯母亲的爱

塞斯的母亲从家乡被掳掠,被关押在“中间航道”的一条船上,她和塞斯奶妈两人多次遭到白人船员的,在航行途中多次怀孕。塞斯的母亲将所有被白人播下的孽种扔入海中,唯独留下塞斯,因为塞斯是她和一个叫sethe的黑人生的,塞斯的母亲觉得他才是她的丈夫。在那个时代黑人奴隶母亲杀死小孩并不少见,流产率也很高,因为她们不想孩子重复任人践踏的悲惨生活。在奴隶制制度化的语境下,这是一种充满痛楚与无奈的母爱。

二、贝比·萨格斯的母爱

塞斯的婆婆贝比·萨格斯善良温顺,她被“奴隶生活摧毁了她的双腿、后背、脑袋、眼睛、双手、肾脏、子宫和手头”[6],却拥有一颗博爱的心。在获得自由后,她在森林中的一块空地上,像牧师一样,充满激情无所畏惧地向那些饱受心灵创伤的同胞们呐喊:爱自己,爱现在已是自由的身体,爱上每个身体部位,尽管之前它们被捆绑,损毁,现在它们自由了。贝尔就像是每个绝望的、悲伤的孩子的母亲。对于她唯一一起生活过的孩子——黑尔,她感到无比幸福与幸运。贝尔在卡罗来纳的农庄劳作时屁股给伤着了,为了让母亲减轻痛苦,黑尔和加纳先生达成协议,黑尔用一生甚至包括塞斯在内一家人的劳力换取母亲后十年的自由。也许只有心中住着爱的天使的母亲才会拥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孩子。后来黑尔逃亡失败,下落不明,贝尔无限期待,担心之后无奈绝望。也许就像祥林嫂般,历经波折,到头来,竟也依旧是悲惨世界。在塞斯弑婴事件后,贝尔的母爱渐渐消退了,她无法自爱,更无法像以前那样给人以爱的温暖。也许在五彩的世界里,母爱可犹如彩虹般点明浑浊黑暗的世界。贝尔沉浸于此,是将母爱延续的自欺欺人聊以。那团熊熊母爱火焰,早已奄奄一息,不禁让人暗自唏嘘。

三、塞斯的爱

塞斯从小就饱受奴隶制的戕害,被剥夺了一切,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也无法喜欢自己。于是她把一切寄托在她“最宝贵的东西”上。可是奴隶既无力保护自己,更无力保护孩子,也许孩子的未来对他们而言只是当下生存的梦而已。当塞斯无意间听到“学校老师”在评论塞斯身上的动物属性及人的属性时,被震惊得不知所措了。她苦苦思索这个问题,自我认识更加迷茫,油然而生恐惧,恐惧自己的孩子也被蹂躏在一样的黑暗地狱。这也成了塞斯出逃的直接原因。为了孩子将来的自由,她挺着即将临盆的肚子,勇敢踏上危险重生的逃亡之路。塞斯的爱浓烈而决然,她曾多次絮絮叨叨地讲述自己是如何爱宠儿的:辛苦劳作后,一心想着躺在地上的宠儿会被太阳晒着,马上急忙小心地将她移至葡萄架下;丹芙用言语冲撞保罗时,保罗认为小孩长大了就该对行为负责。但塞斯却像一只为爱痴狂的老母鸡,宣言道:“我活着的时候保护她,我不活的时候还保护她。”母爱至决绝,可见一斑。十几年来,塞斯用母爱构建一个坚硬密封的壳,将丹芙保护禁锢在里头,一方面,这种畸形的母爱让丹芙产生异于常人的心理:丹芙感觉不到塞斯的爱,丹芙所有的情感只有对塞斯的恐惧和对父亲的期待。丹芙时常梦见塞斯把她的头砍下来然后拎到楼下给头发梳辫子。是的,那么窒息浓烈的爱,那么小的小孩怎么会理解呢,就像甜得过腻的糖是发苦的。所以当宠儿来到身边,丹芙即使知道她是一个鬼魂,仍将她视为唯一的伙伴,甚至决心要保护宠儿,不让塞斯伤害她。但在丹芙身上滋养的母爱却在塞斯对宠儿过度宠爱的过程中得以慢慢释放。当塞斯被宠儿折磨得如行尸走肉时,丹芙“心里密封罐”里的母爱一缕一缕地散发出来,让丹芙渐渐苏醒,跨出家门,向外界求救,赶走宠儿,拯救她至爱的母亲。太浓的爱要有机会释放才有被救赎的可能,可是宠儿永远也没有这个机会。当塞斯带着丹芙逃到124号后,她经常做噩梦,梦见孩子们被蹂躏后扔出马车外。然而28天后,噩梦真的上演了。奴隶主“学校老师”带着人来抓他们了。塞斯万般痛楚无奈举起锯子,浓烈的母爱扭曲成锯子下的红色汹涌,宠儿这个还不到两岁的幼儿以生命的终结祭奠奴隶制下畸形的母爱。之后宠儿的鬼魂一直游荡在124号宅里,甚至肉身还魂向塞斯复仇。情何以堪,塞斯,她难道不爱宠儿吗?恰恰相反,在外部强压残忍的环境下,她不健全的心理只想到用这样独特的方式来拯救自己的小孩。

莫里斯以毁灭的伤痛的方式诠释这样的陌生母爱,一次次令我们震惊。那犹如沙漠中枯树的奴隶黑人母亲们,炼狱中的眼泪也会化。这种母爱是在奴隶制度下在性别和种族双重挤压下黑人母亲的爱,它反映了黑人母亲的精神世界。每一次母爱被撕裂、粉碎、践踏,我们都会狠狠地鞭笞恶魔般的奴隶制,同时对奴隶制下的受难者施以无比的同情。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休斯著.刘豫译.文学结构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1988:129.

[2]徐亮.意义阐释[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175.

[3]朱立元,李钧.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7.

[4][俄]茨维坦·托多罗夫.蔡鸿滨译.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6.

[5][美]韦勒克,沃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278.

陌生的爱范文3

余虹说过,爱有两种,一种是有分别的世俗之爱,另一种是无分别的神圣之爱。而世俗的爱又有两种形式:1、以亲疏敌我区分为基础的爱;2、以善恶是非区分为基础的爱。我们熟悉于这世俗的爱并力求践行,却忘记了一切的生命都有同样的价值。耶稣说:“爱你们的敌人并为那些迫害你们的人祷告。而悼念赵承熙时劳拉所写的:“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确实如此,假如当时赵承熙能得到帮助的话,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人性本善,没有人一开始就想着要报复。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的发生也有他的原因,赵承熙本是有善良之心的,只是有错了方法,正如马加爵。

33根蜡烛,33个生命。“当那位凶手在开枪的时候,我相信他的灵魂在地狱里,而此刻,我相信上帝也和他的灵魂在一起,他也是一个受伤的灵魂。”牧师的话让我震撼,也不得不让我重新审视我自己爱的观念。在中国,我们都陌生于这种爱,可是,这才是真正的无私的爱。这种爱超越了所有世俗之爱的偏爱与选择,它不以亲疏敌我,义与不义、善恶是非的区分为前提和条件,它爱人如己,爱义人也爱不义的人,爱善人也爱恶人。这正是我们要追求的,虽然陌生,但并不会被遗忘。

但是,对凶手及其家人的宽容,在美国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精神,对此我表示严重怀疑。美国是一个时刻标榜着“人道主义”的大国,可是它的种种侵略及虐待战俘的行为,我却不敢恭维。美国从1999年悍然空袭南联盟,到2003年大举入侵伊拉克,它甚至置联合国的决定于不顾,毅然出兵,只为道貌岸然的“人道主义”。如果真的人道的话,那么别国人民的生命就这么的廉价,任你糟蹋?还是为了不为人知的目的,铲除异己呢?似乎别人的战争就是不正当的,而美国自己所发动的战争就是维护和平,保卫人民的。多可笑!而美国“误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更是说不过去,堂堂高科技超级经济大国,竞会发生这等“误炸”事件,似乎有点底气不足吧。而更令我们心寒的,却是它虐待战俘的事。自从美国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被曝光后,我们不得不冷抽一口气。多可怕的炼狱,多残忍的虐待,多侮辱的折磨!难道这就是“自由、民主、人权”的美国?或许这只是对它自己国家的人民而言吧,而对别国的人,只是利益的互动,敌我的区别吧。

难道这只是对已逝人的一种怜悯,一种宽容?我不得不深思这个问题。枪击事件后,当赵的姐姐代表家人公开道歉后,马上有人在网上回帖说:“这不是你或你家人的错误。”而有个女孩脱口而出说这次凶杀让32个家庭失去了亲人时,一个教授马上纠正她说:“不,是33个家庭失去了亲人”。希望我们不仅仅是对逝者的宽恕,更要对生者的关爱呀,而不是为了某种利益,就随便发动战争,置无辜的生命于水深火热之中。

陌生的爱范文4

国籍

希腊

生日

1971年10月27日

大赛战绩

2004年葡萄牙欧洲杯冠军

国家队

120场比赛

3粒入球

蒂奥多罗斯・扎戈拉基斯就像是颗转瞬即逝的流星,发出炫目的光芒后便坠落在茫茫天际。俱乐部没有显赫经历的他,用一届欧洲杯征服了球迷,带领希腊队谱写了“希腊神话”。

扎戈拉基斯1971年出生于希腊卡瓦拉省,17岁时成为一名职业球员,而效力的首个俱乐部正是故乡的卡瓦拉队。卡瓦拉以盛产白色大理石而闻名,扎戈拉基斯的中场防守也如家乡的大理石一样牢不可摧。五年后,希腊国内劲旅萨洛尼基队相中了这位出色的防守型中场,并把他带到了这座爱琴海边的城市。在萨洛尼基的五年,扎戈拉基斯成为了这里的英雄,不仅成为了球队的队长,还因其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国外俱乐部的青睐,英格兰的莱斯特队最终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块“白色大理石”。生于地中海的扎戈拉基斯显然没有适应英格兰潮湿多雾的天气,两个赛季后就再次回到希腊并加盟了三大豪门之一的雅典AEK队,也成为AEK队历史上有名的队长之一。

扎戈拉基斯的国家队生涯始于1994年与法罗群岛的比赛,此后他在国家队一呆就是13年,2007年8月22日与西班牙的友谊赛是扎戈拉基斯第120次也是最后一次身披希腊国家队战袍,比赛地设在他成名的萨洛尼基,扎戈拉基斯踢了15分钟比赛,随后永远告别了国家队。

如果没有2004年欧洲杯,扎戈拉基斯还是那个爱琴海边的陌生人,但就是这个陌生人让希腊的名字第一次写在了金灿灿的德劳内杯之上。前利物浦队主帅霍利尔这样评价欧洲杯上的扎戈拉基斯:“整届大赛,包括对阵葡萄牙队的最后决赛,他都显示出了领袖气质、领导能力、技术水准和个人风格。”在半决赛和决赛中,扎戈拉基斯应奥托大帝之需驰援中路,内德维德和费戈不幸被其缠上,脚下球频频被扎戈拉基斯断走。葡萄牙在该届杯赛上两负希腊,扎戈拉基斯都是当场比赛的最佳球员。决赛中,他不但出色地完成了防守任务还将进攻组织的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查理斯特亚斯的头球让希腊人取得领先后,坐镇中场的扎戈拉基斯开始表现出老道的经验,他缓慢带球以折磨对方神经,完全掌控了比赛节奏。占尽主场优势的葡萄牙人无能为力,甚至只能依靠犯规来抢断扎戈拉基斯的脚下球,最终他用自己出色的大局观成就了一个美丽的“希腊神话”。

陌生的爱范文5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 爱 ;永恒的爱

一、介绍:

A.斯蒂芬.茨威格及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大体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描写了一个作家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来信,此信出自一个濒死女人之手,所言是她对他将近20年的爱恋,但他却一无所知。故事始自十八年前,她初遇男子并一见钟情,那时候的她还是个孩子,之后经历了少女的迷恋、青春的不羁,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

B.小说的目的:

众所周知,茨威格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活动而著称,煽情功力十足。此篇小说描绘了一个为爱付出一生的女人,女人从年少时的痴情和迷恋到自信心的削减使的她的爱注定破灭,而这种结构的构思也暗示出作者本身在对失去家园的失望和精神世界的崩溃,文章分析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并试图发觉人物因爱而扭曲的原因,通过描写人物和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表现出隐藏在作品中的作者的精神自传,同时文章也以更好的方式探求生活中的现实意。

二、永恒的爱

A爱的源头:

1独居的生活:

正如小说中所描述,女主角和母亲一直呆在家中几乎与世隔绝,他们所处的氛围沉重,苦闷,在贫穷和精神的双重压抑下苟活,基于此,女主角生活圈子已经和外面的同年人脱轨,由于父亲的去世使得本就苦闷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很明显女主角的童年是缺少关爱的并且因独居而不健康不完整。

2对生活提升的渴望:

大体来讲女主角由于贫穷的家境而产生自卑感,由于父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沮丧懦怯的状态使得女主角内心越发孤单,而周围女生对于爱情似游戏的观点也使她气愤不已,此外邻居酒鬼频繁殴打妻子 市井的趋炎附势等周遭环境更加坚决了女主角祈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爱之过程:

1意外的欣慰:

男主角以新邻居的形象走进了女主角的视野,首先登场的是作家{男主角}的仆人,老仆人以亲近的姿态以扫以前邻居的趋炎附势 丑陋 暴力的气氛,这给予了女主角一个很好的印象也奠定了她对作家的一见钟情。令他欣慰的是新邻居是如此的有魅力以至于他禁不住被他吸引,对于她来讲,他代表着奇迹和全新的改变。

2对爱的渴望

茨威格喜欢描写偏执狂患者和他们的心里,他总是通过夸张的手法来给予人物简单的欲望并使他们控制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以至决定他们的生死,女主角的童年可等同于地狱,但作家的出现,女主角盛情满怀的向往对这个男人的爱甚至后半身都为他保留着热情,但单相思并不被作家所知,在以后的日子她始终强烈的持续着这份单相思,甚至不接受其他人的爱,即使随着她的成长,内心依然不变,仍想小孩一样依偎着他,这种日益渐增的爱和自卑感的趋使,怯于表达她的爱。茨威格用心理分析去塑造这一女人的形象,幼年的自卑感随着成长逐步扩散,从而导致错误的思想行为,此外女主角盲目的封锁自己,不愿和人交流,在13岁隐藏的内心情感中自我获得快乐,18岁女主角走向成熟,并不满足精神层面的她而开始在肉体的需求上肆无忌惮。我们不知道这女人的表情和外表及其性格,甚至不知道名字,但文章中的内心读白清晰可见,这些和读者的对话就像直接可以和这个陌生女人交流,进入她的内心,体会他她对爱的强烈渴望。

三、永恒的爱的影响

A对女人的影响:

从13岁到18岁的花样年华,到人生中面临死亡的20岁,这年轻人女人饱含她全部的爱留下了23张信纸,寄给了她深爱15年的作家,她终其一生为他付出,在她的记忆里作家的背影总能让他温暖,在3年的邻居生活里,她静静观察了他3年,痴情于他的一举一动。而后不顾一切的接近作家,飞蛾扑火也罢,但作家始终没能认出她,她在有生之年爱着他从未停止。物换星移,爱从未变,我们不能衡量这爱有多深。与另外一些爱相比。她可能很少有快乐并更为痛苦,她也许是幸运的,只将短暂的生命投入其中。但至少她爱过并全身心的投入过。此外女主角一个人的爱有别于成人的温暖和心灵的契合,事实上,只有独居的孩子或者说只有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才能全身的投入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去寻求温暖和所谓的幸福。从她和作家的儿子出身后,她为孩子的环境和生活付出了一切,选择嫁给有钱的贵族,而隐忍那份独守多年的爱。直至儿子死亡,她才最终崩溃。茨威格有着奇异的微妙想法但又不脱离实际,之所以文章能够感动读者,是因为他基于女性对爱的追求的角度来创作来讲述最真切的情感,尽管她笨拙,尽管他偏执,但她无悔,她敢于牺牲一生来换取对一个不爱她的男人的单恋。

B对男人的影响:

从整体来看,作家在收到女人来信之前,他巧遇这女人后,他的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不寻常的事,他讨厌与任何人挂钩,他只为寻找自己的乐趣和肆无忌惮的发泄自己的脾气,在他的一生中,把和女人发生性关系当作惯例,女人只是他消遣的乐趣。幸运的是,在三天远足后的他收到了这封来信,这封信让他想起了女孩,尽管画面模糊,但至少他意识到了这份永恒的爱,这份单恋的沉重,或许这个是作者仅有的祝愿,至少给读者带来了些许欣慰。也许对于男主角来说,忘记这爱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能偶尔的能在他的脑中的一个小角落闪现一下,对于女主角已经足够了。当读完这封来信,我相信不仅是男主角还是读者都会对这纯洁而忠诚的爱的流逝陷入沉思吧。

四、总结:

要读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主要一点是了解这女人为爱付出一切却不奢求回报这一特点,其中有3个原因:1她害怕使他陷入麻烦 2她不想男主角对他有误解 3她胆怯并缺乏勇气。

在书中明确写着她害怕男主角陷入困境,“我知道你喜欢 自在快乐的生活”她害怕他因为她受到牵连而被他讨厌。一方面,女主角性格很独特,当这种性格表现在爱情上,就是不顾一切的去维护自己喜欢的人,为了他不受到伤害,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什么都不说。另一方面,女主角在人际关系上很特别,她希望他们之间没有纷争,她深切的知道当他们的孩子降临时会给他更多的生活负担,所以女主角什么都不能做,为了保护作家,她终其一生为心中的爱付出。她只是不想做争端的起始者,所以她注定用爱孤守一生。她害怕暗恋被误解,害怕表明后被拒绝,女主角写给作家的信不仅仅是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更是一封情书。在这封情书里,不包含一丝期待对方给予回应的心情,因为,她在写下这封信的时候,她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已经再没有机会和时间去继续她饱蘸着一生的深情了。从童年开始女孩就渴望着自由被爱,随着周遭环境的变迁和现实的残酷,以及对自身的自卑感,她不得不对这份爱沦陷,或许在随着成长的脚步,她曾经被唤醒过,或许在唤醒后更加偏执的爱下去。

教育初始,人们不断接受着:善良,友好,爱,和忠诚这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如此,当人们进入社会,这些美好的东西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动摇,但是有着对这些美好的东西的追去和尊敬,一些人宁愿坚持,他们在思想过程和行为过程中来铭记或实践这些美好的东西。回到书中,女主角终其一生来坚持她的爱,有句话说的好“爱你所爱”她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她不能陪伴她的爱人,然而她却不放弃,这份忠诚的爱。

参考文献:

[1]斯蒂芬.茨威格 著,张玉书 译.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华夏出版社, 2000年1月

陌生的爱范文6

生活是由许许多多的爱组成的,有妈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爱,有爸爸对我们无私的爱,有老师对我们充满关怀的爱……,但是最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一位陌生人的爱。

今天,爸爸和妈妈出去办事,让我独自一个人去公园滑冰。公园里人很少,我开始滑冰,我一会儿贴着地面滑行,一会儿单腿滑,玩的不亦乐乎。

正当我在高速滑行,玩的得意忘形的时候,一抬头发现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人,想刹车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我来了个大转弯。我没有撞到那位叔叔,可我却栽了个大跟头,腿上的皮也磨破了,我本来想向那位叔叔求助,可是却找不到他了,也没有别人在。我几次挣扎着想站起来,可是都以失败告终了。

正在我痛苦不已的时候,我身后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那是一位老奶奶,她问我:“小朋友,你没事吧?要不要我来帮你?”,老奶奶把我扶起来,让我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她看了看我的腿说:“小朋友,你等等我,我去帮你拿药!”,于是她转身就走,我本来想叫住她,让她不要麻烦了,可是她走的太远了。我只好在原地等着,过了5、6分钟,老奶奶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拿出一包白色的药给我涂在伤口上,我感觉好多了。老奶奶说:“有人来接你吗?”我点点头,低着头想:爸爸妈妈会在8:00前来这接我的。当我抬起头时,老太太已经走了。我心中有一股暖意。

陌生人给我的爱是慷慨的,我一定会记住这份爱,并把这份爱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