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张九龄范例6篇

感遇张九龄范文1

关键词: 张九龄诗歌 “清醇” 诗笔 诗韵 诗情

诗如美酒贵在醇。于我中华大气恢弘的诗歌中,虽有多式风貌质格各领,然醇诗一格,总有别样风采,吸引着历代读者为之沉醉陶然。值得一提的是,“岭海千年第一人”张九龄的诗歌就属于醇诗一格。

张九龄(公元678—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现存222首①,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若以成就论名,张九龄更应被称作张曲江。自唐以来,历代文人对张九龄诗作都有极高的评价,如诗圣杜甫诗有云:“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自我一家则,未阙只字警。”②意指九龄诗歌用语清丽,读罢耐人寻味,诗成一家;明人高棅《唐诗品汇》云:“张曲江《感遇》等作,雅正冲淡,体合,骎骎乎盛唐矣。”③认为九龄诗淡丽典雅;而清人沈德潜的评赞更为得宜:“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遒。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而诗品乃醇。”④如此等等。集合众家之言,不难发现,张九龄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就在于“清醇”二字,这确实算得上是极高的评价。张九龄的文学创作活动介于初盛唐间,是时文坛多带有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然张九龄却继随陈子昂的重“兴寄”、倡“风骨”的传统,笔下成诗虽因其在不同时期的际遇及心态的变化而呈现出细微的不同特点,然清醇之特质却始终贯注其中,往往是以清丽明净的语言,抒写深婉含蓄的情韵,呈现出淡然质朴的风格。具体品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简约清淡的诗笔之秀

若以诗之用笔决定诗貌,张九龄的诗作简约清淡。其诗体裁形式并不多样,约二百首诗篇,除少数几首四言、七言、杂言诗外,几乎全是五言诗体,可以说是一位专心致力于五言诗创作的诗人。五言诗体本就因字少句短而多用实字,故风格有时往往易偏于简约质实倾向,而张九龄的创作则更将五言诗体能表现的简约风格发挥得十分到位。尤其在张九龄吟赏风景的山水诗歌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如《浈阳峡》: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这首五言律诗疑是诗人长安二年赴广州应乡试时途中之作。此诗用字洗练,句句简洁明了,但一经品读则意境深远。首联交代诗人行舟穿越浈阳峡的场景。颔联写秋未至而水先寒,虽白昼而山阴沉的景色,“水暗”、“山晴”相对应,光线的明暗对比之间,一种“秋昼阴冷”的氛围蔓延开来,令人联想到浈阳峡的幽深清冷。颈联进一步表现浈阳峡的雄壮,千寻峡壁尽显凌天之势,阳光穿云过树,于重天密林间泛化开缤纷五彩。这是何等鲜见奇伟壮丽的极致美景。诗人于尾联叹惜如此美景竟地处偏远,问谁能知道造物主的心思的感慨,又何尝不是读者心中的共鸣?全诗虽只短短篇幅、寥寥数语,却以清淡笔墨将浈阳峡的山光水色写得如斯奇妙,更不失淡淡的清丽之秀美。

再如张九龄登临行旅之作《登乐游春望书怀》,诗中描写了美好春光下的盛唐气象,却没有夸张渲染,只“万壑精光满,千门喜气浮”一句十字,便将帝京盛景写到位了。不仅此类登临行旅、吟赏山水风景的诗歌,诸如其他或酬唱离情别绪,或咏物寄情抒怀,在张九龄笔下,都呈现出清淡简约的特质。曲江诗信手拈来,歌别离者如《送使广州》:“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咏物态者如《折杨柳》:“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感际遇者如《照镜见白发》:“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用字简洁凝练,比比皆是。恰如明人胡震亨评曰:“张曲江五言以兴寄为主,而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承露,故当于尘外置赏。”⑤这段评价明确地指出九龄诗歌简约清淡的这一特点。正因为“结体简贵、选言清冷”,没有刻意追求词采的工丽和句式的纤巧流转,他才得以摒弃南朝以来浮艳繁缛的诗风之病,将诗歌写得简约而清澹。这样的笔墨清新入目,读者看在眼中也十分欢喜,朗朗诵读于口亦含情流畅,是以成就曲江诗歌之用笔钟灵神秀之貌,也使得他的诗歌于浓醇香韵之外,更流离着一股动人的清许。

二、含蓄蕴藉的诗韵之醇

若说曲江诗“清醇”的“清”一面重点表现于诗语之简约清丽,则其“醇”一面重点表现于其诗韵之深婉含蓄。说到张九龄诗歌之诗韵极醇者,首先要提的就是他的感遇诗,包括《感遇》十二首和《杂诗》五首。这些诗歌多创作于诗人晚年罢相之后,政治生活的挫折加深了曲江诗的思想内蕴,忧国、伤怀、嫉恶、归隐等复杂情绪交织其中。这些诗多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孤桐丹橘、香草美人等典型意象比兴寄托。如《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张九龄范文2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的意思是:谁知道那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闻到了芬芳更加喜悦。【出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所作,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慢政事,宠仁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朝政更加腐败。张九龄对此十分不满,于是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作《感遇十二首》。诗人托物言志,以春兰和秋桂的芳洁品质,来比喻自己守正不阿的高尚节操;以春兰和秋桂不因无人采折而失去芬芳美质,来比喻自己的志洁行芳,不求人知的高雅情怀。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

(来源:文章屋网 )

感遇张九龄范文3

大庾岭古道从来不缺故事,比如“一个女鬼”和“两个和尚”……

大庾岭,位于广东省韶关南雄市北部。在大汉帝国初建之时,大庾岭沿线满山梅花,岭上镇守横浦关的是刘邦手下的大将梅鋗,所以,这里又被称为“梅岭”。

在南方的五岭中,大庾岭“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从秦代开始,大庾岭就是中原连接两广的要道,但是,山道的险峻却让太多人望而止步,那时候的岭南地区,依然是蛮荒之地,瘴疠之乡……这样的情况,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被改变,这个人就是唐代的丞相张九龄。

张九龄是大庾岭古道的开辟者,这之后,“山高皇帝远”的局面不仅有所改善,而且古道在历朝历代大规模修铺之后,成为岭南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生命之路”……

古道崛起

从大秦帝国到唐朝丞相张九龄

绵延200多公里的大庾岭山脉,横亘在粤赣两省之间。上古时期,这里人烟稀少,车马不通。最初的山道开辟,和2000多年前的一场战争有关。

当时,秦始皇为了完成统一大业,派遣50万大军分5路南征百越,其中一路经过江西南安(今大余)越过大庾岭时,看见岭上遍布荆棘,到处是悬崖峭壁,只好停下来劈山开道……经过数月的努力,一条从豫章(江西)越岭至东粤(广东)的简便山路才得以诞生。

不过,当时虽然有了山路,但道路崎岖,行走其中,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深谷。这样的情况,直到那位有着“岭南千年第一流”之称的大唐丞相张九龄出现,才得以终结。

公元716年,张九龄告病归乡时经过大庾岭,看见岭路险峻,百姓苦不堪言,便上奏玄宗,请求开凿大庾岭路,改善南北交通。他还在奏折中强调,大庾岭道路的重新开辟对帝国财政将有很大帮助,岭南的“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才能顺利运进中原内地,朝廷收到的税赋才能够“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

听闻有税收,唐玄宗下诏,命令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于是,大唐历史上一场重要的道路工程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史料记载,接旨之后,张九龄亲自前往大庾岭,履险攀岩,勘测开凿线路。为了不影响山民的农业生产,他选择在农隙的时候开工,没有炸药,就把木柴堆积在石头表面,用火烧后再引水灌石,使坚硬的崖石裂破之后,再将一块块大石凿开搬走……

工人们忙碌开凿了近两年时光之后,一条宽一丈,长30里的山间大道诞生了。这条大道南通广东南雄,北接江西南安(今大余)。新路开通之后,南北交通大为改观。后人更是吟出了“荒祠一拜张丞相,疏凿真能迈禹功”的诗句,以褒扬张九龄整修道路的功绩。

此后,历朝历代都对这条岭路十分重视,仅是有文献记载的国家大规模修铺路面就有10多次。比如北宋时期,时任广东转运使的蔡抗曾经大修道路,而且还在南雄境内的大道上修建“梅关”,大庚岭古道因此又获名“梅关古道”;公元1518年,广东佥事吴廷举下令在岭道两旁种上松树、梅树5000 余株,他甚至还亲自参与植树,当地县志记载说:吴廷举“十年两度手栽松、种得青松一万株”。

在历史上,大庾岭新路被看成是岭南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生命之路”。日本汉学家中村久四郎在《唐代的广东》一书中赞美道:“张九龄开凿新路,就是将南北的喉咙,也就是把广东北面的重镇南雄岭开通,使广东的港口和中原交通得到便利,并且间接使广东与中原及海外各国的通商得到便利……”

香药之路

黄金就这样被送来了……

大庾岭大道开通之后,很快就成为五岭中最庞大的交通要道,取代了原来几条旧路的大部分功能。南来北往的运输、邮驿、商旅开始络绎不绝——广州沿海及岭南的货物,往往都会转取岭路抵达江西,再沿章水下到赣江,最后出长江。

交通方便之后,顺着大路而来的货物琳琅满目,但最多的是香药。

曾经,大庾岭古道还有一个别名:香药之路。史料记载,唐帝国时期,因为国力强盛,海外诸国纷纷“贡唐”和“通商”,“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当时的主要通商口岸广州,也很快成为世界著名港市。那时候,无论是海外常例贡品香药如龙脑、沉香、磨香等,还是广东本地产的甲香等香料,往往都选择从广州出发,经过大庾岭路下赣江入鄱阳湖,再顺着长江在扬州集散后,通过大运河转运到长安、洛阳等都市和北方各地。当时,每一个京城的贵族都渴望能够用上来自大庾岭的香药,因为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宋代以后,北往的货物除了进口的犀角、象牙、珍珠、香药等贵重物资和洋货之外,道路上还多了许多重兵把守的车队——他们押运的是铜铁和广盐,也就是宋帝国的命脉。据县志记载:每年,铜钱币就有五六百万斤途经岭路北运,人力运输需10万人次之多。而在当时,仅是运送广盐和铜铁器的挑夫商旅,每日就有数千人之多……

历史进入明代之后,每年走岭路北运的广盐已经高达1千万斤。此时的大庾岭古道,由于为朝廷带来了极高的税赋,已经被称为“黄金大道”了。对此,过岭路前往南雄传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这样描述:“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黄金就这样被送来了……”。

岭路在历史上的繁盛,让南雄、韶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渔业、矿业全都获益甚多。前人诗有“南来车马北来船”,“行人虚说小扬州”的诗句,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商贾云集的盛况。

岭间传奇

“一个女鬼”与“两个和尚”

作为一条千年古道,大庾岭上从来不缺神话和典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个女鬼”和“两个和尚”的故事。

女鬼的故事从宋代开始流传: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秀才在大庾岭中迷路,饥寒交迫中一头扎进路边废弃的道观……秀才出自名门,因为家道中落,父母双亡,想凭胸中所学赴京应试,博取功名,谁知道在这大庾岭中落难……大雨未停,秀才只能暂住道观,不料却遇到一位娇媚的女子,自称是为躲避家里包办婚姻偷跑出来,秀才随即对女子心生爱慕,两人在庙中私定终身。这个看似圆满的故事,最终却被一位游方道士打破,道士说秀才遇鬼,并做法事驱邪,从此那女子没有来,而秀才也发现道观后面有座荒冢……

感遇张九龄范文4

论文摘要:韩愈的迁谪诗有反映自己仕途失意的,也有为他人鸣不平的。但和此交织在一起的是反映谪地及途中的山光水色、所见所闻的民间疾苦,揭露中唐以后的政治黑暗。从思想内容来看,总体是健康的。他的迁谪诗比应景、应酬诗来得通畅浅白,感情真挚,较少险峻怪僻之弊,是韩愈纵恣豪放、浑茫雄博诗风的代表。迁谪诗既是韩诗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韩诗的精华所在。

韩愈是“不平则鸣”文学创作理论的首创者,他在《送孟东野序)中写道: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这里,韩愈阐述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带有规律性的“不平则鸣”的道理,接着他列举了从古至唐那些有成就的思想家、文学家都是“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的善鸣者。

其后,韩愈在<荆潭唱和诗序>里又说:

夫平和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不平则鸣”“穷苦之言易好”,不仅是韩愈对古今作家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是自身创作经历的深刻体会。韩愈的作品之所以流传千古,感人肺腑,跟他自身不幸的遭遇是紧密相关的,他的迁谪诗就是明证。

一、为自身鸣不平的迁谪诗

韩愈在仕途中,3次被贬,其中两次被谪于外。第一次在贞元十九年(8o3年),时任监察御史,因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揭露京师大早,颗粒不收,而以京兆尹李实为代表的官吏却不顾一切横征暴敛,致使百姓家破人亡的事实,触怒了德宗和当权者,被贬到连州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为令。第二次是元和十四年(819),韩愈时为刑部侍郎。因宪宗于正月派人到风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中供奉3日。然后送寺院展出,整个长安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韩愈上<论佛骨表>极谏,宪宗大怒,将抵以死。幸裴度、崔群等极力救援,才免一死,改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按照唐朝法律的规定,遭贬谪的官吏虽仍保留官吏的身份和一定的俸禄,但负谴罪,须立即上路,并且不准在途中停滞。韩愈两次被贬广东,路途遥远,亦可见其负罪之重。

第一次要去的阳山,离长安3800百多里。韩愈离开长安时正值隆冬腊月,行期紧迫,真是痛苦不堪。后来韩愈在《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中回忆当时的情景是:“中使临门遣,顷刻不得留。病妹卧床缛,分知隔明幽。悲啼乞就别,百请不颔头。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惭羞。但悦不回顾,行行诣连州。朝为青云士,暮作自首囚。”而阳山又是荒僻边远的地方,地形险要,交通阻隔,人口稀少,居民且不开化。韩愈怀着满腔热忱,为民请命,落得这样的下场,因此内心十分悲愤,其被谪阳山期间的诗歌,大多是为自身鸣不平之作,是“愁思之声”,是“穷苦之言”,故皆“要妙”而好,成为佳作。

韩愈从贞元十九年冬末离京,至元和元年(806)六月自江陵召还,贬谪期间写诗近60首。

第二次被谪地点在潮州,离长安有7600多里远。和第一次不同的是,此次谪地在岭南道,更为遥远,更为偏僻,是人称的“瘴疠之地”,而且谪阳山时韩愈不过36岁,时值壮年,可此次被谪已52岁,时届暮年,故境况比第一次更惨。元和十四年正月,韩愈在风雪交加之日被迫匆匆上路,自料无生还之理,路过蓝关时遇侄孙韩湘,有感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诗很好地表达了韩愈含冤负屈,无限愤懑,但仍心系国家命运的心情,是韩诗中的佳品。韩愈此次离京,女儿挈年方12岁,卧病在床,与父诀别。随后被遣逐,惊恐人心,未得及时治疗,病死在商州层峰驿,草草收埋。次年,韩愈被召还朝,路过其女之墓,写下“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这样痛心伤腑的诗句。直至4年后,韩愈为京兆尹,才换棺归葬其女于河阳韩氏墓。

韩愈第二次迁谪,从元和十四年正月离京至元和十五年十一月召回,时间1年零1o个月,其间写诗45首。韩愈两次迁谪,共写诗100多首,约占韩诗总数1/4。这些迁谪诗不同于韩愈平时的应酬诗、应景诗,它首首出自诗人的肺腑,感人至深,且思想内容深刻。诗人虽然大多为自身的冤屈鸣不平,但也因此触及到社会的黑暗面,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揭露,对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有所鞭挞。从为自己呜不平,扩展延伸到为朋友、为百姓鸣不平。韩愈是正统的儒家,忠君爱民的思想非常的浓厚,主张“文以载道”。他的文章总在大力宣扬和捍卫儒家思想。我们没有发现韩愈对于作诗目的的论述,但他作诗决不仅仅为了娱乐,他的诗歌同样反映他忠君爱民的思想,但他不是用说教的手法,而是发出鸣不平的愁思之声和穷苦之言,从而使人读后能够感悟,达到比说教方法更好的效果。

险峻怪僻,历来被看成是韩诗的风格和特点,但这只是韩诗风格的一个方面,韩诗还有平易顺畅的另一个特点,这两者乍看起来,似是矛盾和冲突的,其实不然。韩愈那些逞雄斗奇的诗,大多作于身处顺境,为应景、应酬,或卖弄学问之时,虽偶有佳作,但广为流传者不多。而韩愈传诵千古的诗篇,皆是怀才不遇之时,饱受冤屈之日的所思所感,此时直抒胸臆,坦言陈情,无庸雕琢造奇,也无心卖弄渊博,鸣不平的迁谪诗便是其代表。如大家所熟知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笔力雄拔,语调悲凉,倾诉了受谪者抑郁苦闷的心情,对读者有很强的感染力。

韩愈在迁谪期间,虽心怀不平,但并没有消沉,他关心民瘼,不忘民生疾苦。《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中关于贞元十九年京师大旱,人民乏食而倒毙沟渠的描写真实人微,语语沉痛。《宿曾江口示侄孙湘》反映农民遭受水灾的痛苦,同时也写出逐客苍凉惆怅之感:“嗟我亦拙谋,致身落南蛮。茫然失所诣,无路何能还?”

韩愈在阳山,也曾写过一些充满生活乐趣的诗歌,如《梨花下赠刘师命》:“洛阳城下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

二、为他人鸣不平的迁谪诗

我们所说的“迁谪诗”,不仅是迁谪者本人在贬所和迁谪途中所作的诗,还应包括描写他人迁谪的诗。韩愈诗中有不少写古今贤人、朋友被谪之事,为他们的不公遭遇鸣不平。这些诗不仅在思想内容,而且在艺术风格上都是韩诗中的佼佼者,和韩愈为自身鸣不平的迁谪诗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贞元末,裴延龄、李实、韦执谊等把持朝政,排斥异己,言路闭塞,左补阙张正一、吏部员外郎王仲舒、主客员外郎刘伯刍等上书讥评时事,遏止裴延龄人相。裴延龄令韦执谊反诬张等结党营私,张、王、刘等皆被贬谪:王仲舒被贬为连州司户,刘伯刍被贬为虔州参军。面对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局面,韩愈愤然写下《咏雪赠张籍》。和此前写的《苦寒>诗一样,此诗把当时喻为寒冷的冬天,把裴延龄等小人比成铺天盖地的大雪,而张正一等如同松竹,为大雪所压垮:“松篁遭挫抑,粪壤获饶培。隔绝门庭遽,挤排陛级才。”

韩愈被谪阳山,沿湘江而行,有感于屈原忠而被谤,横遭贬逐,沉江而死,而自己也因忠谏被逐,写下《湘中》一诗:“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汩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吊屈原亦自吊也。

后回棹长沙,再次咏叹:“静思屈原沉,远忆贾谊贬。椒兰争妒忌,绛灌共谗诌。谁令悲生肠,坐使泪盈脸。”郡城朝解缆,江岸暮依村。二女竹上泪,孤臣水底魂。”并写了《感春》、《井》等诗,借凭吊屈原、贾谊,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

张署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御史,因直言敢谏,与韩愈同上“天旱人饥状”,为幸臣所谗,被贬为临武令。韩愈与张署同行至临武,然后分手自至阳山。韩愈对张署被谪,寄与深切的同情,迁谪期间韩愈赠、和张署的诗达百首之多,现存13首。“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忆昔与君同贬官,夜渡洞庭看斗柄。岂料生还得一处,引袖拭泪悲且庆。各肓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韩愈与张署同病相怜,视张为知音,经常以诗相互赠答,相互安慰,相互劝勉,迁谪中两人结下深厚友谊。后张署病逝,韩愈特为之写祭文和墓志铭,赞扬张署“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词”,“守法争议,棘棘不阿”。并说:“愈前与君为御史被谗,俱为县令南方者也,最为知君。”为失去好友和知己深感哀伤。

监察御史裴度于元和初上密疏论权幸干政事,语切忤旨,被贬为河南府功曹。河南府属河南道,唐代亦是贬谪官吏之地。裴度因直言朝弊被谪,韩愈感同身受,寄诗相慰:“御史坐言事,作吏府中尘。遂令河南治,今古无俦伦。”“持竿洛水侧,孤坐屡穷辰。多才自劳苦,无用只因循。辞免期匪远,行行及山春。”韩愈后与裴度建立深交,荣辱同进退。

韩愈与柳宗元是一对文学上的好友,虽然政治观点有所不同,但能相互理解,韩柳的友情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被贬潮州,时柳宗元已谪居柳州,有个叫元集虚的道士到桂林,秉桂管经略使裴行立之命,以书及药物前往潮州看望韩愈。元集虚路过柳州,又受柳宗元之托,与韩愈在赴潮途中相遇。韩愈写了《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中有“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寄书龙城守(指柳宗元),君骥何时秣”句,表达了对老友人品才学的赞赏和厚望,为柳宗元远谪僻地,不能施展抱负而鸣不平,希望他有朝一日能重返长安再作一番事业。后又写了《答柳柳州食虾蟆》:“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阐发了同被贬谪的心情及希望柳宗元东山再起的愿望。不久,柳宗元病逝,韩愈写了《祭柳子厚文》、《柳州罗池庙碑》、《柳子厚墓志铭》等系列纪念文章,极力推祟柳宗元的品节为人和在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称其文章必传于后无疑,颂扬柳宗元为官的政绩及百姓对他的爱戴,寄托对亡友的思念和敬仰。

韩愈为友人鸣不平的迁谪诗还有一些。韩愈为前贤、为友人鸣不平,固然是身有同感,但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韩愈鸣不平不仅限于自身的遭遇,还是对不公平的现实的一种批判,具有进步意义。

三、作于湖南的迁谪诗

韩愈被贬阳山时,于贞元二十年(804)春进入湖南,经湘水,至郴州西南的九疑山,陪张署到临武,然后独自南行,二月抵达阳山。永贞元年(805)二月,大赦令下,韩愈量移郴州待命。夏,离开阳山,住郴3个月。八月,顺宗即位,大赦天下,韩愈移江陵法曹参军,与张署结伴同行,“委舟湘流,往观南岳,经衡阳、潭州、岳阳往江陵,冬初抵江陵。韩愈贬阳山,两过湖南,在湖南逗留约半年之久。湖南风景优美,文化内涵特别深厚,这里有我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之一的南岳衡山、有苍茫浩渺的洞庭湖和名胜岳阳楼、有世人理想去处桃花源、有千秋万载为人所崇敬的大诗人屈原投身殉国的湘水、有含冤被谪的少年才子贾谊住的长沙……这里的山光水色对韩愈有特别的吸引力,他负罪被贬,更有一番感慨,写下30首诗,抒发自己心中不平的情怀。

韩愈初至湖南,经湘水,过屈原所自沉渊,想见其为人,写下《湘中》诗,寄托哀思。九疑山下张署赋诗:“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归et抵年。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在宦亦联翩。”韩愈答诗日:“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心虽悲苦,仍不忘朝廷。

韩愈遇赦,离开阳山到郴州待命3个月,后量移江陵。此时已不象初赴阳山那样在湖南境内匆匆而过,而有较长时间欣赏湖南的山山水水,况且遇赦量移,罪已减轻,心境自然好些。韩诗中不少名篇成就于此时。如《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以与张署答歌的方式,写出迁谪者的悲苦遭遇:“洞庭连天九疑高,蚊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昨者州前槌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坷只得移荆蛮。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棰楚尘埃间。同时流辈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这首诗不仅写二人被迁谪,而且遇赦后仍被当政者压制不得返京的坎坷遭遇,如泣如诉,料峭悲凉,感动人心。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写南岳的峰奇险怪,峻峭壮观。“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福难为功。”抒受压郁愤之苦,正直豪迈之怀,浩然之气,溢于言表。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写作者北赴江陵,在洞庭湖南岸遇暴风雨,阻隔数et,路绝粮断的凄苦心情:“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于维双舟。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刻画天气、环境和心情极形象逼真。

《岳阳楼别窦司直》展示洞庭湖雄伟壮阔和气吞宇宙之景象,予人以惊天动地之感,意境极为博大:“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自古澄不清,环混无归向。炎风et搜搅,幽怪多冗长。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及叙写无辜遭贬,挽转回旋,笔力雄健,胸中郁闷为之一抒:“追思南渡时,鱼腹甘所葬。严程迫风帆,劈箭入高浪。颠沉在须臾,忠鲠谁复谅?生还真可喜,克己白惩创。庶从今日后,粗识得与丧。事多改前好,趣有获新尚。誓耕十亩田,不取万乘相。”

感遇张九龄范文5

好年华不容虚度

上帝手里有一堆泥,那一天,他捏出了两个泥人,第一个的脸上容光焕发,体态均匀,一看就知道,是个年轻人;第二个捏出来的人,长着一张布满皱纹的脸,腰有些弯,背有些驼,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一看就知道,是个老人。上帝准备将他们投放在人间,让他们生活十年之后再相遇。年轻人神气十足地对上帝说:“感谢上帝,给了我青春,我想我会生活得无比幸福,而让那个老人看了眼馋的。”老人也满脸微笑地告诉上帝说:“感谢上帝,给了我人生的阅历和财富,我会好好珍惜。”

来到世上之后,首先,年轻人仗着自己青春貌美、身强力壮,挣下了一大笔的钱。可惜的是,他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到后来,每天只是吃喝玩乐,挥霍乱用,落得个两手空空。而那位老人呢,承包了一片核桃园。他每日辛勤劳作,细心耕耘,到了秋天的时候,满园的核桃,硕果累累。那一天,老人挑着一大担满满的核桃,到街上去卖。在街上,老人与年轻人不期而遇。年轻人一看见老人挑着一担核桃到街上叫卖,就对老人说:“青春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核桃树,而你的脸,就像你担子里的那些核桃的壳。”老人想了想,回答说:“是的,在我的核桃园里,总有一些无果之花,就算是开得最艳丽,结不出一颗丰盈饱满的核桃来,那又有什么用?”年轻人满脸通红,无言答对。

有人说,人生在世,年轻是生活的资本、生命的财富,我不认为。如上述那个年轻人一样,拥有青春,拥有年轻,不懂得珍惜,不懂得用双手去创造财富,到头来,不过是一朵无用之花。最近,我在新浪的读书频道里浏览,发现,著名高龄学者季羡林先生真是一位产文的高手,晚年将至,他的作品一部一部地问世,我在他的作品《老年谈老》中读到:“人们进入老境,也是逐渐感觉到的,能够感觉到老,奇妙无穷。人们渐渐地感觉老了,从积极的方面讲,它能够提醒你,一个人的岁月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抓紧时间,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免得无常一到,后悔莫及。”

难怪,季老先生把自己当成了一座生命的宝库,活一天,挖掘一天,过一天,愉悦一天,活着,就要有自己的目标;生存,就要做有意义的事。他,生活在晚年的光景里,还在为我们谈人生谈感悟,谈事业谈理想。从八十抒怀,到九十抒怀,从九十五岁抒怀,到九十九岁高龄,季老用自己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至深的文字记载,给我们上了最最生动的一课,那就是,好年华不容虚度。

感遇张九龄范文6

关键词:蒲松龄;重阳诗;古诗二首;七绝五首;七律六首;艺术风格;思想境界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因《聊斋志异》誉满天下,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而他在诗词方面同样付出了很多心血,并在二十岁时与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结郢中诗社。他作诗开始于写小说之前,结束于去世前二十二天,时间超过五十五年,有一千二百多首诗、一百多阕词留于后世。其诗博采众家之长,既体现了同时代大诗人赵执信提倡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兼有同乡诗坛盟主、神韵派代表人物王渔洋之空灵神韵。他效法李贺的熔铸辞采、想象奇幻,又学习汉乐府的质朴古拙、通俗浅显。其诗风格多样、诸体皆备,而其格律诗――七绝与七律尤为精彩。

自古以来,每年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是中国人极为重视的节日。如今成为法定的老人节,敬老节。国家尊重民俗,弘扬孝道,深得民心,因而选择了赏读蒲松龄重阳诗这个题目。古人有不少重阳吟咏,其中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脍炙人口,广为传唱,蒲松龄重阳诗写得同样精彩,而知之者不多。《聊斋诗集》存有重阳七言古诗二首、七言绝句五首、七言律诗六首。今试对其重阳诗分类进行赏析并恭和二首。

一、重阳古诗二首

《重阳毕莱仲邀集石隐园》《重阳载酒柳亭作》这两首古诗均记写了蒲松龄与朋友毕莱仲之间的交往:

重阳毕莱仲邀集石隐园

宴会遥定重阳前,深感高义凌云天。

名园主人除胜地,岸帻蹑屐来群仙。

荒年酒贵沽不易,一E三百青铜钱。

一醉真堪饱十口,况复列鼎烹肥鲜!

今年虫蝗害禾稼,君独与我同。

帝天遣怒方未已,过享恐]为尤愆。

丘子久别各憔悴,握手谀噱开愁颜。

诸公琴声罢雅奏,雏僮度曲能清妍。

老夫倾觞为大叫,顿忘晨^无炊烟。①

这首古诗写于甲申年(1704)重阳节,先生六十五岁时,描写了灾荒年的重阳节,与自己同样处境困难的朋友毕莱仲邀请赴宴之事。诗人既感激朋友深情厚谊,又为荒年的残酷现实而焦虑,几乎不忍心享用这丰盛佳肴、美酒和雅奏。但他不能辜负朋友美意,只好强颜欢笑,只有在开怀畅饮时,才暂时忘却了早饭还没有着落的家人。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既愁苦焦灼又无可奈何,只好借朋友之酒浇愁。

重阳载酒柳亭作

彭泽人去东篱摧,重九未见黄花开。

……

凭几四顾水清浅,置身疑在小蓬莱。

仿佛舣舟西湖岸,丝丝垂杨蘸酒杯。

……

君自别成锦绣队,骏马玉勒登高台。

翘首东望群徘徊,不见小车花外来。

为念旧游罹奇灾,胜地蒙冤为罪魁。

我醉癫狂歌落梅,曲肘支颐卧莓苔。

明年玉烛调九垓,一笑为君破疑猜。

该诗写于丁亥年(1707),先生六十八岁时,抒写了重阳节蒲翁邀请毕莱仲等朋友来柳亭饮酒,而毕君负约未来之事。聚会后以此诗赠毕君。诗中描绘了柳亭自然景色、友人欢聚饮酒盛况,还有诗人翘首盼毕君而不见的心情。他指出毕君认为在此游宴不吉利而不来赴宴的想法很可笑,使得“胜地蒙冤”。两朋友亲密无间的感情洋溢诗中。两首古诗皆情景交融,文采斐然,真切感人。

二、咏重阳绝句五首

重阳送定甫北上 (绝句四首)

九月九日登高台,易水风寒酒一杯。

红树不缘愁客醉,黄花专为远人开。

白衣送酒不曾沽,莫惜酣歌倒玉壶。

幸喜登高兄弟聚,一人犹及插茱萸。

行人班马系斜晖,醉把刀头问早归。

时有霜风下黄叶,行行鸿雁向南飞。

金城杨柳已堪攀,道上黄花照客颜。

人趁斜阳浮绿蚁,风吹离恨满青山。

这四首绝句写于癸丑年(1673),先生三十四岁,是为即将赴北京的友人王定甫所写。诗中描写了重阳节诗人与众友登高为王定甫送行的情景,既描写了重阳节特有的自然景物,也抒发了他与王定甫的深厚情谊。这组七言绝句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如“红树不缘愁客醉,黄花专为远人开”,“红树”对“黄花”,“不缘”对“专为”,“愁客醉”对“远人开”。诗中巧妙用典,如第二首中“幸喜登高兄弟聚,一人犹及插茱萸”。化用了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定甫与友人及兄弟一同登山郊游,还来得及与大家一起插茱萸,而不像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王维。第三首的首联:“行人班马系斜晖,醉把刀头问早归。”谐用民俗:“刀头”上都有“环”,“环”与“还家”的“还”谐音,表达家人朋友盼望出门者早日归来的心情。组诗的末联“人趁斜阳浮绿蚁,风吹离恨满青山”,表达了他与王定甫之间的离情别绪。四首绝句格律谨严、语言典雅淳朴,感情充沛,极为感人。我觉得唯有第一首的第二句“易水风寒酒一杯”用典似乎欠妥。因为王定甫去北京是为探望在京为官的兄长王敷正或办理捐监等事。此时是“幸喜登高”为他送行,虽是惜别,但不同于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荆轲、高渐离去刺杀秦王那样生离死别、凄凉悲壮。但瑕不掩瑜,这组绝句整体来看还是极为精彩的。

再看第五首:

重 阳

中秋恨是在天涯,客里凄凉负月华。

今日重阳又虚度,渊明无酒对黄花。

此首写于壬午年(1702),先生六十三岁,作于济南客邸中。重阳节时诗人远离故乡,在简陋旅馆中,面对凄冷的月光,想到自己才华横溢、勤奋苦读半生却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倍感凄凉。首句中的“恨”字,极为贴切地表达了诗人的感受。蒲松龄十九岁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籍籍诸生间。但此后却是屡试不第,三十一岁离妻别子,随孙蕙到宝应任上当幕僚,一年后归来,又到缙绅家当塾师谋生,课余仍然勤奋苦读,以求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然而却总是榜上无名。这对于热衷科举的蒲松龄来说,是极大的打击。诗中尾联说,今年中秋节又失望了!又虚度了!他把自己比作陶渊明,而且是“无酒对黄花”的渊明。陶渊明是晋代诗人、文学家,他因厌倦了官场生活,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挂印去职,归隐田园,常把酒赏菊赋诗开心不已,至死不仕。而蒲公则是一心入仕却不得志,被埋没在乡间。因此,他这个“渊明”,当得很不甘心也很不开心。

这五首绝句真实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一位重情重谊、醉心科举而不得志的落魄文人形象站立在我们面前。诗论家赵执信“诗之中要有人在,诗之外要有事在”的现实主义主张在这组诗中得到充分展现。

三、重阳七律六首

赋得满城风雨近重阳

山城秋色半苍苍,露染枫林晚气凉。

泽雁未能忘故国,篱花犹自认重阳。

千家野哭闻墟舍,几点渔灯近柳庄。

劫种三生宁可避,只令空忆费长房!

此诗写于壬戍年(1682),先生四十三岁时,以宋代潘大临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题,全诗写出了故乡深秋萧条凄凉的景象。第一联,概括出故乡的整体环境与气氛,第二联写出了重阳节的特点:鸿雁南飞不会忘记故乡,篱笆上盛开在重阳。语言形象生动。第三联“千家野哭闻墟舍,几点渔灯近柳庄”。把灾后的乡村景象如一幅漫画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一年因为先旱后涝颗粒无收而至于千家哭于野,只有几点船上渔灯,靠近村庄。尾联道出了诗人的感想:《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费长房,汝南人,得仙方,教徒弟挂茱萸囊以辟邪免灾。他感到:苦难是三生注定的,即使至今使用这仙术也难以避免灾荒,只能空忆费长房了。客观真实而又形象地反映了故乡淄川那年先旱后涝的凄惨景象,重阳佳节人们却没有一点喜悦和轻松。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在那个时代,诗人的宿命观可以理解。这首七律格律严谨、用韵和谐、对仗工整,巧用典故,全篇语言既朴实生动又浪漫夸张。根据淄川地形,即使是水灾,水也会很快流失。“几点渔灯近柳庄”之句,就像其诗中的“愁随白发添千丈”一样,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这是首极好的诗篇。

再看甲子年(1684)先生四十五岁时写的《重阳王次公从高少宰、唐太史游北山归,夜中见访,得读两先生佳制,次韵呈寄》(七律二首)

其一:

午夜敲门贵客残,登堂喧笑礼仪宽。

未分胜友名山座,犹得奚囊妙句看。

去就依人常似鸟,功夫化鹤不成丹。

高斋萧索惟秋树,李郭仙舟望亦难。

诗的一、二联记写了:重阳节半夜,好友王次公(广铨)与唐太史(梦赉)、高少宰(珩)登山归来来访。虽未能与友人同游名山,却能欣赏到友人游山佳作也很开心。第三、 四联说自己就像是依人小鸟,行动由主人说了算,不得自由。并借用了《搜神记》中丁令威化鹤成丹的典故。隐喻并非自己没有功力,只是怀才不遇,声未达于天庭,故只化为鹤而未成丹顶。末句活用《后汉书・郭太传》典故,李指李膺,郭指郭太,是古代两位仙风道骨的名儒,借指好友唐梦赉、高珩。身为富家塾师,无缘同致仕好友唐、高等悠闲舒服地登山同游,很羡慕、很遗憾,但也很自负,除了“化鹤不成丹”句外,和诗本身就是自负的表现。

其二:

词人车马北山游,日暮携归诗句遒。

爽气长存黄叶下,逸思欲抱白云留。

重阳无酒怜新菊,九月迎霜恋敝裘。

兄弟茱萸应插遍,年年为客负清秋。

重阳节,诗词家友人们游北山日暮携诗归来,佳作的豪爽气长存于黄叶,超脱高洁的诗意欲抱白云;而我穷困潦倒,无法以酒肉招待你们。为谋生年年辜负清秋,不能与友人、兄弟子侄一起享受佳节。诗中既有对友人重阳节出游的羡慕,也有对友人佳作的欣赏与赞美,又抒发了自己处境的悲哀。重情重谊与自悲自怜的情绪浸透在诗中。这两首七律,诗意浓浓,语汇丰富贴切,严守格律,对仗工整,用典巧妙,情景交融,读后深深感受到先生怀才不遇的凄凉心境。

再看写于甲申年(1704)的七律二首:

其一:

重阳前一日作

残禾刈罢朔风吹,白草烟寒未下犁。

垅稼至芟终望雨,肩锄才释便啼饥。

愁随白发添千丈,饮断荒年益一痴。

腊底春前当何似?于今乡社已流离。

诗意是收割完了残禾后,寒风吹来,因为干旱,耕种很困难。直到秋收还在盼着下雨,才放下锄头就喊饥饿。让人愁白了头发,收秋不久就缺粮,到腊月春前可咋办呢?现在乡社已经有不少人逃荒流浪去了。蒲松龄的处境虽略优于普通农家,但在灾荒年也极为困窘。他既关心个人身家,也关心乡亲父老的疾苦,那种极度忧愁,都从这首诗中宣泄出来,极为感人。

其二:

重阳犹似去年秋,里社相看涕尽流。

逃似雁行飞不断,绪如蚕茧老方抽。

或疑是病贫非病,人未言愁我欲愁。

衰遇奇荒逸兴减,懒随年少做清游。

重阳节还与去年一样,但乡亲们相见涕泪交流。逃荒者如大雁纷离故土,灾荒年的重阳节,我愁肠百结,“或疑是病贫非病,人未言愁我欲愁”。晚年遇到奇荒,兴致大减,重阳节也懒得与少年人一起出去游玩。

写这两首诗时先生六十五岁。此时他已不再追逐科举梦,而是把梦想寄托在了儿孙后辈身上。关心并抒写民生疾苦,成为他诗词文之重点,读后催人泪下。

我六十五岁那年,重阳节前曾带儿孙随夫回乡看望亲友(老家距蒲家庄仅三里之遥)。所见所闻,感慨万千,归来依蒲公韵恭和一首,以抒情怀:

重阳犹似早年秋,里社欣看喜泪流。

百业俱兴财不断,衣食丰厚幸方稠。

脱贫致富农家喜,重教尊师后代优。

翁媪金秋多雅兴,欢随晚辈乐悠游。

重阳节还是早年的重阳节,但如今回到故乡,却是喜泪直流。新村楼房林立,乡镇百业兴旺,乡亲正在脱贫致富。教师倍受尊敬,晚辈成才者越来越多。老年人欣逢盛世多雅兴,重阳节大都快乐地跟随晚辈出游,与蒲翁当年的困境相比,真是天上地下!而这只是步入小康的开端,更美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再看蒲公的第六首七律:

重阳前一日

节近重阳叶渐红,客窗又一听飞鸿。

愁添小雨新寒后,被拥秋声漏滴中。

既为伤农忧谷贱,尤缘多累祝年丰。

苦逢敛薄加官税,民隐谁将达帝听!

这首写于丁亥年(1707),先生六十八岁。诗人在重阳节,看着日渐变红的秋叶,听着飞鸿远去的鸣声,年景不错而诗人仍忧虑难眠:既担心丰年谷贱伤民,又盼望丰年以使众多家口得温饱。最苦的是,灾年天子在各地减税,本乡贪官却偷偷加税,这民间疾苦谁又能报告给皇上听呢!宣泄了诗人“灾荒年愁,丰年也愁”的内心痛苦。一位忧国忧民的优秀诗人形象矗立在我们眼前。

今年此时,我与亲友登山归来,入夜再赏这首《重阳前一日》,依韵恭和:

节到重阳叶渐红,抬头又见过飞鸿。

佳诗再赏登山后,感念书于习作中。

国靠运筹平贵贱,民凭科技创年丰。

农逢盛世无三税,富裕祥和曲动听!

上一篇国外教育

下一篇契诃夫变色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