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范例6篇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范文1

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是一种以教育为目标,由指导者与参与者共同完成的即兴的、非表演性的、以过程为主的活动。〔1〕它是一种运用戏剧与剧场表演的技巧,以创作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观察、模仿、游戏等方式进行的课堂教学方法。〔2〕通过教育戏剧策略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性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Bolton指出,教育戏剧以促进参与者想象力的培养、对自我的认识与表达、价值观的形成、情感与认知评价的改变、美学感觉的养成与生活经验的获得等为目标。〔3〕张金梅通过行动研究发现,戏剧游戏影响幼儿对文学作品理解能力的发展。〔4〕Bell认为,戏剧表演有帮助幼儿建构起关于内容、顺序和时间等要素的“完形”,从而建构文本的意义。〔5〕林玫君也认为,由于很多戏剧活动的主题源于故事、童谣等文学作品,幼儿亲身参与扮演角色后,会对文学作品的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和体会。〔6〕

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种种戏剧教育活动的策略。Jonothan和Tony总结出四种主要的教育戏剧活动策略,即开展情境活动、叙事性活动、诗化活动和反思活动。〔7〕Ruth则提出了11种教育戏剧活动策略,即想象、模仿、肢体动作、身心放松、戏剧化游戏、哑剧、角色扮演、讲故事、即兴表演、偶戏与面具、将故事戏剧化等。〔8〕陈仁富通过行动研究得出,适合幼儿园的戏剧教学策略有教师入戏、专家外衣、坐针毡、定义空间、戏剧游戏、音效、墙上的角色、静像、论坛剧场、建构空间、口述默剧、角色扮演、仪式、即兴创作、思想轨迹等。〔9〕

本研究主要关注教育戏剧对幼儿文学想象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幼儿文学想象包括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幼儿通过想象,可以在理解文学作品原有内容、结构和主题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结构片段、情节或结尾等。〔10〕发展幼儿的文学想象能力,就是让幼儿通过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学作品学习经验,在大脑中再现作品中的情节、人物、事件、情感、主题等,从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获得美的感受。文学想象经验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核心经验之一,所以,帮助幼儿获得文学想象经验是开展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福建福州市某公立幼儿园两个大班(每班35人)的幼儿为研究对象,以王尔德的作品《巨人的花园》为材料,在一个班(控制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组织开展活动,在另一个班(实验组)运用教育戏剧策略组织开展活动。

(二)问题设计

本研究根据已有关于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研究,〔11〕提出幼儿需学习掌握以下四种有关文学想象的核心经验:对文学作品中环境等背景要素的再造想象;对文学作品中情节和主题的再造想象;对文学作品情节或结局的创造想象;对作品主题、意境等的创造想象。

本研究在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对两组幼儿分别提出四个问题,即“巨人的花园里有什么”“为什么巨人不再让孩子们去花园里玩了”“巨人会设计什么样的围墙来挡住孩子们”“你喜欢巨人吗?你觉得巨人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做”。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参照刘宝根在《幼儿文学想象核心经验的发展与教育支持策略》一文中拟订的评分标准。〔12〕

二、研究实施

对控制组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方式包括讲述、提问、表演、创编、绘画等方法。对实验组在不同的活动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戏剧策略。

(一)阶段一:故事地图策略

教师在为幼儿读到《巨人的花园》中“无所不能的巨人想把巨大无比的花园装扮成孩子们的乐园”时,对控制组幼儿直接讲述这一故事所描绘的环境,对实验组幼儿则采用了故事地图策略。

故事地图策略是指引导幼儿通过肢体动作、绘画、积木建构等做的方法展现故事的环境。这一策略的使用,旨在让幼儿通过做将作品环境立体化想象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如,为了引导幼儿感受“巨人的花园里有世界上最好玩、最神奇的东西”,教师将幼儿分成一个个小组,以“巨人的花园里有什么”为主题,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用肢体造型、绘画、多材料建构等方式再现自己心中的花园;教师在为幼儿读到“巨人用围墙挡住了孩子们”的语句时,则要求幼儿通过做呈现他们想象中的围墙,体验故事中孩子们的无奈与失望。

(二)阶段二:角色扮演和教师入戏策略

教师在为幼儿读到“巨人去旅行,需要有人帮忙照看花园”时,对控制组幼儿直接讲述这一故事情节,对实验组幼儿则采用了角色扮演和教师入戏策略。

这里的角色扮演与幼儿园表演游戏有共通之处,即都是通过角色扮演来展现作品情节的。但也有所不同,教育戏剧中的角色扮演强调幼儿对角色的理解,是经想象后的创造性再现与表达。教师入戏是指教师通过扮演某个角色参与到幼儿的戏剧活动中来,它是教育戏剧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策略。例如,在《巨人的花园》学习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较难理解“巨人拒绝了哪些礼物,为什么拒绝这些礼物,它是如何处理这些礼物的”等情节。于是,教师扮演了“巨人”的角色,以独角戏的形式呈现了这些情节。

(三)阶段三:专家的外衣策略

教师在为幼儿读到“巨人为了不让孩子们再进入花园,决定做些事”时,对控制组幼儿直接讲述故事情节,对实验组幼儿则采用了专家的外衣策略。

专家的外衣策略是指,让幼儿通过扮演不同专家的角色,探究并表达不同专家的看法。例如,请幼儿扮演动物专家,提供各种有关照料动物的信息或方法;或是请幼儿站在设计师角度,设计一堵作品中提及的可怕的围墙。这就要求幼儿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表达看法,并要求其在建构自己对作品情节理解的过程中既要严谨,同时也要充分展开想象。

(四)阶段四:坐针毡策略

幼儿通常会对文学作品中的某些冲突性情节难以理解,为此,研究者对实验组幼儿运用了坐针毡策略。

坐针毡策略是教育戏剧中常用的旨在引导幼儿探究作品人物内心世界的策略。具体的做法是,让某位角色扮演者(可以是幼儿也可以是教师)坐在椅子上,回答其他幼儿询问的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关的问题。通过坐针毡策略,幼儿可以对角色的心理活动进行具象化思考。例如,当大家读到“巨人建了高高的围墙阻止孩子们进入花园”这一段时,幼儿都很讨厌巨人。此时,教师自己扮演巨人,并接受幼儿的质问,借机表达“害怕失去的不安与没有朋友的孤独”。这一策略有助于幼儿与角色发生深层次互动,通过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去理解、体会角色的处境与情感,从而理解作品。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实验组与控制组幼儿文学想象经验水平的整体差异显著

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幼儿在四个问题上的得分情况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两组幼儿存在显著差异(t1=-3.195,p

(二)教育戏剧策略与幼儿文学想象能力的发展

1.教育戏剧策略有助于促进幼儿对文学作品环境等背景性要素的想象

例如,当教师为幼儿读到“无所不能的巨人想把巨大无比的花园装扮成孩子们的乐园”时,采用了故事地图策略,以引导实验组幼儿借助肢体造型、绘画、建构等方式,创造性且富有画面感地呈现作品中的背景。又如,当被问及“巨人的花园里有什么”时,控制组幼儿的回答主要有花草、沙袋、滑滑梯、过山车、超大的电瓶车、跳楼机、单杠、摩天大楼等,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实验组幼儿的回答则不拘一格,他们想象中的花园有葫芦树、鬼屋洞、魔法树、独眼龙怪兽、棒棒糖屋、精灵树、天梯、生产馆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加入了个人创造性想象的东西。他们还能具体、生动地描述自己的想象。这与张金梅的研究结果一致,她认为,将戏剧运用于早期阅读活动,可使幼儿对绘本人物、情节、主题的体验更立体,表达更生动,理解更深刻。〔13〕

C11:“这只怪兽可以打败世界上所有的人。它藏在鬼屋洞里,火车来的时候动两下,火车走的时候它就不动了。”

C1:“花园里有一棵神奇树,如果有危险,就会召唤出四个精灵,他们的武器是太阳、火、冰、还有土。”

C15:“花园边上还有一个探测器,坏人只要一触碰到它,就会被电死。如果你们想进来,先要问守护的人,‘能不能让我们进’。如果你偷偷溜进去,它会探测你的用意是好还是坏。”

2.教育戏剧策略有助于促进幼儿对作品情节和主题的初步想象

有研究认为,通过戏剧表演,幼儿可以将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从而形成对文本信息的深层加工。〔14〕本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研究者通过角色扮演与教师入戏策略,引导幼儿开展“保护花园”的活动。幼儿开展了清扫、守卫、整理花园等活动。当被问及“巨人很喜欢孩子们,但旅行回来后为什么突然不再让孩子们去花园玩耍了”时,实验组幼儿能够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巨人身上,不是孩子们的问题,这与作品要表达的主题是相吻合的。相反,控制组的所有幼儿都将原因归于孩子们没有保护好花园。可见,教育戏剧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幼儿与角色产生共情,也即能够站在角色立场去思考问题,即便是作品中没有明确表达出的意思,他们也能够调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并通过想象去做出恰当的判断。

3.教育戏剧策略有助于促进幼儿通过想象创造出新的情节或结尾

创编作品新的情节是幼儿对已有文学经验进行创造性想象的方式。在组织开展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时,教师不但可要求幼儿创编出完整、合理、有逻辑的作品片段,而且可要求幼儿所创编的情节富有文学性、创意性与画面感。〔15〕本实验表明,通过专家的外衣策略,实验组幼儿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能对原有情节进行合理的创编,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例如,在被问及“巨人会设计什么样的围墙来挡住孩子们”时,控制组幼儿的答案基本是原作品的延伸或生活经验的再现,创造想象的成分不多。实验组幼儿想象的画面则非常丰富,除了能讲出围墙上有什么,还能根据所想象出的事物的特性,编构出它是怎么阻挡孩子们进入花园的。幼儿在表达时使用了较多的形容词、动词以及因果复句,使得创编的情节更具新意与画面感。

C1:“围墙上有爆炸邮箱,爆炸出来的是一些鬼怪,小朋友往里走一步,怪兽也会跟着走一步。”

C11:“围墙上有花,很鲜艳,如果小朋友用手碰,就会被花咬一口。”

C31:“围墙上有很多很多怪兽,这是小鱼怪兽,小朋友一摸到它,就会变成石头。”

C32:“围墙上有个时空隧道,里面有三个怪兽,他们有不一样的绝招。一个是会把人弹飞;一个是会飞,会翻跟斗;还有一个手很多,会把小朋友变成木头人。”

4.教育戏剧策略有助于促进幼儿对作品情节、主题、意境等的创造性想象

幼儿对文学作品有了较全面的感知后,才能表达自己对角色的喜爱与否及原因,初步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想要传递的思想,并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谈论自己的态度或自己可能采取的行动。〔16〕本研究曾采用坐针毡策略,引导实验组幼儿通过询问“巨人”的想法设身处地地想象角色所处的环境,从而辩证地、全面地评价角色。实验表明,实验组幼儿对巨人做法的理解人数远多于控制组。可见,坐针毡策略对于帮助幼儿理解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以及谈论自己的态度或做法是有促进作用的。

四、教育建议

基于研究结果,研究者尝试提出如下教育建议,以促使教育戏剧发挥促进幼儿文学想象能力发展的作用。

首先,鉴于文学作品的背景信息会影响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可运用教育戏剧中的故事地图策略帮助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背景的理解。

其次,为帮助幼儿完整理解作品内容,可通过角色扮演、教师入戏等策略,帮助幼儿深化对作品情节与主题的理解。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巧妙利用 视听结合 激发兴趣

一、巧妙利用图片,为学文设下铺垫

譬如,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的学习之门。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导入:

1.(出示有关榕树的图片)师:俗话说“独木难成林”榕树却是独木成林。榕树不断在枝干上长出根,根扎到土中,又长成树。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见到了一棵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榕树,榕树的叶子很茂密,很多小鸟在这里住下来了,这里也就成了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2.(出示有关《鸟的天堂》的图片)师:课文中所说的“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那里有一颗近四百年的榕对,枝叶覆盖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常年栖息着千万只鸟,以白鹭为主。1933年,巴金爷爷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这里,写下了这篇散文,“鸟的天堂”因此得名。

3.接着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时,教师播放《鸟的天堂》媒体资源动画,范读课文,动画过程与课文的叙述顺序一致,使文章叙述顺序与课文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接下来的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基本扫清了理顺文章顺序的障碍。

二、利用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教学,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受到多重感官刺激,易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容易使学生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

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人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如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动画课文童话《巨人的花园》在绘声绘色的童话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视听结合还可以用在培养想象力方面。

1.可以让学生范读想象“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这一次有了新的要求,同样读这几句话,请同学们脑海里要浮现出画面。请把眼睛闭上,用耳朵静静地聆听。

2.教师播放配乐范读录音。然后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交流听到了什么,教师适时补充“鸟语花香”等成语,使学生在感性上体会词语意思,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教学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欢乐。当学生说听到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时,板书“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引导学生用快乐的语气朗读来表情达意。

4.学习课文内容后鼓励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师引导:巨人的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想象一下,面对这美丽的花园,这些孩子会说些什么呢?建议大家运用文中的语句来说说。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动画――《巨人的花园》课文童话,让学生看着画面内容讲述这个故事。

这几方面的视听结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创设了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形成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走进文本,品味语言

在教学《秦兵马俑》时我们安排了这样的环节

1.导入。师:同学们,听说过世界上有奇迹吗?哪位同学能说说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世界奇迹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亚历山大港灯塔、爱琴海太阳神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特米斯月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巴比伦空中花园和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军阵。现除埃及金字塔和秦始秦兵马俑保护室完好外。其余六大奇迹已经毁坏。我们来看几张图片。

2.教师展示兵马俑图片导入揭示课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首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去游览一下著名的秦兵马俑吧!

3.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视频, 学生看录像后谈初步印象。通过世界奇迹的介绍引入新课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秦兵马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个大概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4.学文中教师展示 “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5.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体味文中语言特点,领会秦兵马俑的宏大规模。

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适时的点拨、启发、引导,利用图片,让学生走进意境,构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意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大量的图、文资料中全面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范文3

章守玉长期从事各种园林绿地的设计和建设。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章守玉应邀担任中山陵园园林绿化的规划和设计。历时十年,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中山陵园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上。中山陵的设计既继承了历代帝王陵园绿化的传统风格,又吸收了国外园林艺术的精华,融钟山的自然风景、名胜古迹、宏伟的中山陵以及文化科学、娱乐设施为一体,使中山陵成为国内外人士瞻仰孙中山先生陵墓与开展文化娱乐、科学研究、饱览自然风光的著名风景区。其中建造的中山植物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植物园,也是我国最早加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植物园。中山植物园对我国植物园的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章守玉非常热爱花卉园艺事业。他认为,研究花卉需要广泛收集国内外的花卉。我国是“世界园林之母”,原产的奇花异草极为丰富。早在南京中山陵园工作时,章守玉就建立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花卉基地――中山陵花圃,从国内外收集各种花卉多达2000种,名花荟萃,蔚为壮观。在长期的花卉栽培研究中,章守玉发现沈阳的夏季气候很适合唐菖蒲的生长发育,他不断改进唐菖蒲的栽培技术,先后培育出五千多个杂交后代,选育出数百个优良类型,包括花朵数多达20~30朵的极珍贵的多花类型,使沈阳农学院成为当时东北地区唐菖蒲生产和育种规模最大的基地。20世纪50年代后期,章守玉又开始对栽培、盆栽造型、花期调控以及分类进行研究。1962年沈阳农学院在建校十周年之际,连续两年举办了大型展览会,菊展以色彩斑斓、花姿优美、造型奇特、种类繁多而闻名省内外。

长期的园林绿地规划建设以及大规模的花卉栽培育种研究,使章守玉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的花卉园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不仅是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的创建者,而且是近代花卉园艺学的奠基人。

章守玉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总是多方搜集古今中外的最新资料,把先进的园艺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即使是反复讲授多次的课程,他也会重新组织材料。他写的讲稿内容详尽,字迹清晰工整,师生无不为之叹服。他的讲课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实践性强,深受学生的欢迎。他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此他经常深入实验室、温室和田间,利用各种条件亲植花木,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他曾在沈阳农学院校园内建设了园艺场、果菜园、树木园、花圃、各种温室及园林绿地。几十年后许多校友都非常怀念当时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瓜果飘香的校园环境。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范文4

卢瓦河谷集中了法国十六、十七世纪的文化精华,是法国历史文化遗产密度最大的地区, 2011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不断发展的人工和自然联合的文化景观,是作为文化景观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

卢瓦河谷全长280km,面积约800km2,包括160个市镇,总人口约100万。河谷的文化风景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可以提供约16 000个旅游业就业岗位,占中央大区旅游业从业岗位的61%,每年可创造9亿欧元的旅游营业额。

(一)卢瓦河谷的价值

17~19世纪,铁路出现以前,卢瓦河承担了主要的运输功能。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国王搬到卢瓦河谷居住,贵族们也随之而来,他们修建了大量城堡和庄园,这里还集中了欧洲三个最大的修道院。国王和贵族的聚居为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契机,卢瓦河谷是法国12~18世纪优秀工艺技术的发源地,河上的桥梁反映了这一特征,它们是法国最老的,同时也是最坚固的。河谷农业发达,反映了法国在农业方面的创造力和更新能力。

(二)保护对象

从河流的角度来认定景观价值,确定保护对象。卢瓦河谷的保护对象包括河流、船、码头以及河两岸的城市与环境。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1.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

和中国许多城市相同,法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受到城市化的冲击。住房问题给河谷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在保留历史的同时改善生活条件,已成为摆在许多城镇面前的首要问题。

2. 河道交通功能的衰落

有了铁路之后,城市不再沿河发展,许多码头变为停车场。另外,河道两侧的植树活动也严重干扰了沿河视线。

3.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高速公路、高压电缆、新建桥梁等现代设施与历史环境不匹配。

4. 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并不是现在出现的,它来源于200年前铁路取代卢瓦河航运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四)规划管理

1. 管理机构――卢瓦河河谷代表处

卢瓦河河谷代表处成立于2002年,是一个跨大区的公共机构,资金由中央大区和卢瓦河大区议会共同提供,属于地方政府机构,办公地点设在图尔。代表处制订的管理计划由中央大区区长代表卢瓦河大区审批,两个大区议会的议长共同签署,然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汇报。它的主要职能包括:

(1)提出保护要求,制订管理计划

只有遵守保护要求的地方才能使用卢瓦河谷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

(2)宣传世界文化遗产,教育当地民众

通过举办大型的文化活动,组织决策者开会等手段,向当地居民介绍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让决策者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并承诺在城市开发建设的过程中遵守保护原则。

(3)提供咨询服务

通过省一级的机构为各市镇提供咨询服务,保证管理计划的落实。

2.相关法律法规

卢瓦河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国家并未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原有针对文化遗产的各项法律法规也没有进行调整,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中依然适用。世界文化遗产管理计划起到协调法律法规和城市规划的作用。国家建筑师的职责和以前一样,没有新增针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补充权限。世界文化遗产范围内各保护区之间的地段,由地方政府管理,在法律依据方面尚属空白,文化部也没有为此制定新法律法规的意向。

3.管理计划

卢瓦河河谷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国家需要编制一个相应的管理计划,编制工作由卢瓦河河谷代表处负责。目前,管理计划还在编制过程中,预计在2011年底完成并通过。管理计划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

(1)历史遗产保护

充分尊重卢瓦河谷的历史环境,确保历史建筑都在同样受到保护的环境里存在,使城市重新面向河流,保护沿河建筑、景观地及河谷动植物的多样性。

(2)城市开发建设

沿河高地上小而分散的私人住宅影响河谷景观,规划要限制城市的扩张,保证不得建设的绿化用地面积。

在地方城市规划中划定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范围,把握修道院等历史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相对体量关系,控制树木、建筑的高度,避免影响河谷的观景视线。

(3)基础设施建设

保护区内不反对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但要选择适合的项目和恰当的位置,最好能增加河谷景观的美感。例如:卢瓦河谷的四座核电站,架设了大量电缆,严重影响了河谷景观,是不能被接受的;而风力发电设施虽然也破坏了景观整体的协调关系,但可以控制,则可以被接受。

完善各项设施,以便更好地展示河谷文化遗产。计划重修卢瓦河河堤,增设连续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加强人与河谷的互动关系。

4. 政府的承诺

管理计划会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限,要求各级政府提供相应的承诺。

中央政府有三项承诺。首先,承诺以1930年的《景观地保护法》为保护历史建筑的依据。第二个承诺涉及河流,卢瓦河是国有财产,它的管理权主要在国家,中央政府承诺在统一管理时考虑河流的特征,恢复河岸植物。最后,中央政府承诺要求地方政府制订的地方计划必须纳入遗产保护部门的建议。

目前,卢瓦河谷地区只有卢瓦河大区和中央大区承诺开发要符合遗产保护的要求,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旅游部门要开发卢瓦河的生态旅游,在进行旅游推广时需要“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品牌。

2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一)市镇

1. 图尔(TOURS)

图尔市(TOURS)位于巴黎西南的卢瓦河谷,是一座历史、文化和旅游名城,它距离巴黎200km,乘高速火车由巴黎到图尔仅需1h。作为十五、十六世纪法兰西王国的都城,图尔见证了一段显赫的过往。如今,这座城市每天都在自我更新,一项逐年进行的历史文化遗产美化计划使遗产不仅恢复了外形,且保持了生命力,并被重新赋予价值。

(1)成功经验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在图尔,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这里,保护区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原本不属于保护区的街区/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凸现,被纳入保护区的范围。

历史的回忆在图尔被摆在首要位置,但城市毕竟是要发展的,这就涉及新旧建筑之间的协调问题,图尔在这方面的经验是:首先,新建筑必须是高质量的现代建筑,这也是日后保护区得以扩张的基础;其次,新建筑的方案确定要经过全面分析,多方比较,反复推敲。

・社会各阶层的融合

历史建筑大多年久失修,改造、修复这些建筑后,入住的往往都是有钱人,且老龄化倾向明显,导致街区活力降低。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让社会各阶层混居在一起,图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税收优惠,房主将房屋出租给低收入者,亦可以享受免税;在保护区内建设保障性住房;完善中、小学等公共设施……图尔还准备将大学搬到市中心,让学生给城市带来人气和活力。可以说,在图尔社会不同层次人员的融合是成功的。许多参观者都认为,保护区内的生活是和谐而舒适的。

(2)特色建筑

・ 市政厅

图尔市政厅外观庄严而繁复,带有维克多・拉卢建筑风格的烙印,其外立面颇具震撼效果的雕塑构思来自亨利・瓦莱纳。市政厅于1896年5月24日开工建设,1904年落成。建筑的内部设计与外部设计美感相当,雄伟的楼梯、装饰着壁炉和浮雕的巨大节日大厅……无处不显示着共和国的威严。

・ 圣・加蒂安大教堂

圣・加蒂安大教堂始建于1236年。起初这座教堂比较简朴,十四世纪时,随着耳堂和大殿的垫高,工程全面铺开。到了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到来使这座哥特式建筑变得更加完美。大教堂由两座礼拜堂组成,是图尔辉煌历史及无穷活力的见证。教堂的中殿高42m,是中世纪时最高的教堂之一,它的彩绘玻璃窗总面积达6 500m2,位居欧洲第一。大教堂的建筑融合了三种风格:罗曼式的塔楼、文艺复兴风格的穹顶以及哥特式的外墙。

・ 图尔火车站

十九世纪下半叶,铁路的出现打乱了图尔人平静的生活。起初是往来频繁的巴黎―奥尔良铁路线,然后师生及线路的开通,这就要求图尔的火车站必须被一座功能更加全面的建筑所取代。维克多・拉卢主持了该项目的设计,从1896年到1898年,图尔火车站拔地而起。

・达・芬奇国际会议中心

达・芬奇国际会议中心建于1989―1993年,是图尔现代建筑中的精华。它位于圣.加蒂安大教堂250米保护范围之内,紧邻省长官邸和花园,以及一座十九世纪的火车站,周边的建筑和景观形成了严格的约束。让.努维尔的设计是大胆的,顶着宽大雨篷的长方形玻璃盒貌似一个巨大的“金龟子”。会议中心在建设时曾引来无数争议,如今,它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图尔经济生活和节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尔市长让・杰曼(Jean Germain)说:“保护区内,要允许不同风格的建筑出现,要给年轻建筑师机会,但新建筑必须是高质量的。” 达・芬奇国际会议中心在色彩上与圣・加蒂安大教堂相呼应,在高度上也有所控制,它的设计方案经过了国家建筑是的批准,我们看到会议中心作为新建筑的代表,与周边环境较为协调,并不十分突出。

2.昂布瓦斯(AMBOISE)

昂布瓦斯位于图尔和布鲁瓦中间,是卢瓦河左岸一座干净的小镇,它的规模很小,街道尺度宜人,建筑散落分布在昂布瓦斯城堡巨大的岩石底座上,从卢瓦河中心的黄金岛上远望,城堡高高在上,在小镇的映衬下,无比壮观。

昂布瓦斯城堡之所以享有盛名,不仅由于它是建于十五、十六世纪的具有典型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古堡,还因为它与文化巨人达・芬奇有着特殊的关系,根据他的遗嘱,这位信奉叶落归根的意大利人并没有回归故里,而是被安葬在他钟爱着的昂布瓦兹城堡。

城堡脚下的桥头空地上,每逢周末便会有集市,特产、食品、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游客、居民各得其乐,漫步在这里,不难感受到昂布瓦斯这座老城所焕发的活力。

(二)城堡

卢瓦河谷的城堡数以千计,它们在展示和利用方面各具特色。在参观过程中,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气势恢宏的建筑,还能感受更多法国文化的精髓。

1. 布卢瓦城堡(Château de Blois)――丰富的文化活动

布卢瓦城堡是法国的皇家城堡之一,它的建筑风格与众不同:在一个庭院周围汇聚了建造年代不同,建造风格各异的四个侧翼,包括哥特风格、受意大利影响的哥特式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漫步在这座城堡,犹如是穿越时空去探索发现法国的建筑历史。

布卢瓦城堡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白天在城堡里大厅里有中世纪音乐演和击剑表演,夜幕降临之后,城堡的庭院里还会上演以城堡故事为背景的灯光晚会,投射在城堡上的画面配以音乐和讲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

2. 肖蒙城堡(CHAUMONT-SUR-LOIRE)――自然与艺术中心

肖蒙城堡始建于十世纪,最初被作为军事要塞。十八世纪中叶,当时城堡的主人拆除了北翼,以便打造出一个面向卢瓦河谷的观景庭院,从此,城堡不再像以往那样如要塞般矗立,而是变身为一处洋溢着浪漫主义风格的豪华别墅。1938年,城堡被转让给政府。2007年2月起,城堡属中央大区所有。

从2008年开始,城堡花园成为一个完全用于揭示自然与文化间关系的自然艺术中心,为当代与传统的艺术创作,以及园艺创新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这里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既有造型艺术展和摄影展,又有音乐会与电影放映。

肖蒙城堡德花园艺术节已成为世界园艺领域中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亮丽风景线。自1992年起,花园艺术节已举办了16届,展出了400多个风格迥异的花园,代表着未来花园的发展方向。艺术节上所展示的花卉新品、园艺新材料、新创意与新方法吸引了公众和业内人士的目光,其多样性、创造性与高品质造就了蜚声国际的知名度。2009年,来花园艺术节参观的游客达35.6万人次,古老肖蒙城堡也因每年的花园盛会而焕发了生机。

3. 克卢.吕斯城堡(CLOS.LUCE)――达・芬奇主题公园

克洛・吕斯城堡因达・芬奇而著名,在这里,达・芬奇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三年。也许是在绘画和雕刻上的成就太大,达・芬奇在其他领域的成就往往被忽略,克洛・吕斯城堡不仅有达・芬奇的卧室、厨房和工作室,还提供场地展示了他的40多件发明,这些发明涉及军事、城市规划、机械、水利等诸多领域。

2006年以来,克洛・吕斯城堡就一直在举办各种围绕达・芬奇为主题的展览,包括“最后的晚餐”、“令人惊叹的蒙娜丽莎”、“自然与景致”、“列奥纳多・达・芬奇与法国”……

在城堡的花园里,林间的小道专为展示达・芬奇的作品而设计,在科学家和研究学者的帮助下,“达・芬奇公园”落成了,大师笔下的植物在这里鲜活地生长,园中的一些景致甚至也来源于大师的设计。达・芬奇对地质学、流体动力学的研究也由图纸变为模型,在花园中展示,人们可以亲自体验这些精彩的作品。

(三)特色民居

1.La Herserie庄园

卢瓦河谷附近的乡间,散落着一些贵族的庄园,如今很多已经被改作家庭旅馆,La Herserie庄园就是其中的一座,它位于昂布瓦斯附近,拥有美丽的巨大庭院,主体建筑一、二层为主人使用,顶层(以前的仆人住房)以及附属建筑被改作客房和餐厅。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校园 绿化 问题 对策

校园绿化是学校整体布局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格局、品味、精神的重要体现,为教书育人、陶冶情操、感受生活营造良好氛围。独具特色的校园绿化能够很好地表现一种校园文化内涵,能够代表一所学校的风格和历史,对建设生态文明、和谐校园、培育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广大师生对校园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高州市校园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校园绿化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多数学校绿地大幅度增加。以高州市各学校为例,仅2010年、2011年就新增绿地面积20万平米,是原有绿地的一倍。但绿化养护管理却不尽人意,难以适应校园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具体表现为:

1.1 在校园绿化的物种选择、配置上,未能充分利用蕴藏在当地植物品种中巨大而宝贵的资源

一些学校缺少园林绿化专业的设计人才,对植物生理习性、生态要求缺乏科学认识,物种选择、配置缺少科学性,导致绿化植物品种比较单调,校园生态系统脆弱。就高州市而言,植被具有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特征,终年常绿,因地势分异和山区垂直分异较大,全市有120余科,1400余种园林植物。丰富多彩的园林植物为学校绿化提供了巨大而宝贵的资源。但是,从校园内绿化状况调查中发现,市内各学校常用绿化物种较为单调。例如,常用灌木共计有15科 31 种,乔木仅有 24 科45种。虽然乔、灌木树种的数量和面积在不同程度地增加,但树种变化不大。在灌木方面,种植最多的品种是桂花、大红花、苏铁、黄金叶等。在乔木方面,种植最多的品种是小叶榕、木棉、凤凰木、鸡蛋花等。另外,常用草本植物种类更少,约3科12种。

1.2 绿化规划设计缺乏针对性,日常维护难度大

1.2.1"先天"条件不足为绿化的日常维护增加了难度。一方面,校园本来就是爱好运动的学生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但是,市内多数学校未能针对这一特殊性开展绿化的规划设计及栽培、管理工作。例如,在规划上,校园绿地分布零散、复杂,面积大小不一,显露出绿化"先天"条件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高州市内校园绿化土壤的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室内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发现相当部分绿地的土壤质量不符合要求:如种植土层薄、建筑废弃物多;pH值较本地自然土壤高,大部分呈中性和弱碱性;E C值低,肥力不足,供肥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速效钾缺乏,全氮、水解性氮和全磷严重缺乏。

1.2.2学校基建工程、维修工程造成绿化植物死苗、缺苗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维护管理效果。另外,在绿地地下,各种管网纵横交错地分布着,这为绿化的日常维护增加了难度。

1.3高州市多数学校对绿化日常维护工作未够重视,养护管理措施缺乏针对性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因为体现校园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而有生命的植物是需要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浇水、施肥、松土等方面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就不能充分体现校园绿化的设计意图,就不能最大效率地发挥校园绿化建设的生态、社会、人文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然而,在高州市校园绿化实践中,往往重视设计施工,忽视养护管理。在设计、施工上舍得投入资金,在养护管理上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固定的专业队伍养护和管理校园绿化,从事绿化养护的工人多为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知识缺乏。对绿地保护缺乏相关制度,侵占、破坏绿地现象时有发生。在绿化养护管理的具体操作中缺乏针对乔木、灌木、草坪管理的技术措施,把绿化管理工作理解为简单的修枝除草、浇水施肥、防病除虫。许多新建成的绿化景观由于养护不当造成植物成活率不高,或生长发育不良,达不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2.高州市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对策

英国风景园林师学会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土地及其生存群落间建立并发展一个在实质上和景观上相协调的良好关系"。其主要职责是:"正确指导绿化设计及养护计划的实施,精心管理以保证绿化总体效果的实现,根据专业标准对有关措施、制度进行修正"。此项定义非常适合高州市校园绿化管理。

2.1坚持以"建设生态型校园,显现校园文化品位"为宗旨搞好绿化规划设计,使校园绿化布局自然合理,富有特色

2.1.1要以校园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学校各个区域绿地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确保校园绿地率的前提下,以"建设生态型校园,显现校园文化品位"为宗旨搞好校园绿化规划设计。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要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出校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内涵、艺术品位以及绿地景观的特色。

2.2.2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从感观形态上要做到点、线、面结合,动、静结合,为师生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憩的环境空间,同时尽可能地满足学校有关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要求。

2.2.3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要分析地形、地貌、建筑物的现状,对绿地进行合理布局,做到整体协调统一。

2.2.4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还要考虑实用功能、经济投入以及养护成本。

2.2改良土壤,整理绿地

2.2.1绿地土壤的改良。在校园中会产生大量粪便、污水、植物和生活垃圾,如能经过无害化处理,利用废弃地储备,将其沤制成有机肥料,就可利用其来改良校园绿地。这不但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透气透水性, 调节保湿性与酸碱性,固定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 使其恢复成为具有生产力的土地,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校园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改变校园脏乱差的现状。

2.2.2校园绿地的整理。整理校园绿地的作用在于为绿化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根部能够充分伸长,吸收养料和水分。因此,在校园绿化施工中,要及时清理垃圾、石块和杂物。施工前,要进行土壤化验、分析,根据土壤本身情况和当地的具体条件,采取措施确保土壤硬度适中。土壤硬度适中,可以保证绿化植物根系充分伸长和维持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气性,避免土壤板结。

2.3合理配置校园绿化植物

市内校园植物配置要充分发挥植物的观赏性和功能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

2.3.1要根据市内校园建筑布局和自然景观特色进行植物配置。要借助校园建筑衬托植物层次,要利用植物叶、花、果的色彩直接影响校园建筑的景观效果,使景观生态达到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效果。同时,营造植物景观要与人文相结合,美的环境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陶冶着人的情操。

2.3.2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植物配置应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宗旨。同时,要充分发挥当地蕴藏的巨大而丰富的物种资源进行校园绿化,尽可能更多地选择市内本乡本土的植物品种,尽量做到乔、灌、地被相结合,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创造出稳定的植物群落,使校园成为绿树成荫、碧草成片、百花竟艳、鸟语花香的"花园式"环境。在乔木方面,可种植鸡蛋花、芒果、龙柏、松树、白玉兰、榕树、石榴、罗汉松、桂花等品种。在灌木方面,可种植杜鹃、山茶花、棕榈、米兰、一品红、瑞香、、九里香、三角梅、福建茶、月季、茉莉、大红花等品种。在草本植物方面,可种植龙吐珠、美人蕉、富贵竹、吊兰、金银花、佛肚竹等品种。

2.4对植物的精心养护与管理应贯穿校园绿化施工的全过程

为了达到绿化工程的设计目的,在施工过程中,要在深刻领会设计意图的前提下,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产品。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种植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设计意图和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实际上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景观、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校园的亮点,师生休闲的好去处。

2.4.1提高职工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要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措施,引导校园绿化职工增强质量观、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提高植物栽培、养保等方面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认真负责地搞好本职工作,以优质的工作创造优质的校园绿化工程。

2.4.2严格控制校园绿化苗木的质量。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应设法保证移栽苗木的水份平衡。在苗木起挖、运输过程中应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应对苗木进行必要的修剪。在种植时,要把苗木扶正,注意观察面的朝向。在填土时,要注意厚度。为了更有利于植物生长,一般地被根域层生存回填客土的厚度为20cm,小灌木为35cm,大灌木为50cm,浅根性乔木为70 cm,深根性乔木为100cm。要分层压实,不留空隙。对于一些绿化树木,为减少树冠失水,可用浸湿的草绳缭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措施,进行叶面喷洒。种植后要浇透定植水,以保证树木根系与泥土的紧密接触,以利于根系的恢复,确保种植后绿化的景观效果。

2.4.3遵循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做好校园绿化后期养护管理。一要注意观察土壤干旱程度,保持土壤湿润,以确保苗木生长必需的含水量。二要及时除草、中耕、提高土壤透气性,并根据土壤状况,苗木生长需要,及时补充苗木所需肥料。三要注意整形修剪。要根据植物品种的习性和形状,进行不同的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调节平衡树势,调节营养生长,以增强观赏效果。四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在后期检查管理过程中,要掌握各种病虫害发生时间和特点,及时有针对地进行科学防治,争取在早期控制病虫害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叶秀娟.如何对园林绿化树木进行修剪养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

[2]陆如烤,张翠萍.试论校园绿化的科学性--植物的合理配置与景观设计分析.蓝天园林,2006,(03)(总34期).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

1.景观的定义:

苏联景观研究的两大学派:类型学派和区域学派。类型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M.A.别尔乌辛等,而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拉孟斯基、C.D.卡列斯尼克、H.A.宋采夫、伊萨钦科等,而尤以区域学派的影响为甚。H.A.宋采夫1947年在全苏第二次地理学代表大会上关于景观问题的报告,被认为是继拉孟斯基、卡列斯尼克、苏卡乔夫等人之后,对景观学说的第一个巨大贡献。在这一报告及其以后的著作中他给了景观一个新的、更为确切的定义:景观是具有同类地质基础和相同的一般气候的、发生上一致的地域,这是由几个或许多部分―限区―组成,后者在景观范围内形成有规律的结合。

2、90年代我国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进展-案例分析

2.1.孙筱祥教授1993年在青岛太平山中央公园规划设计

青岛太平山中央公园位于青岛市风貌保护区内,简称:太平山中央公园。太平山中央公园将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榉林公园、青岛山公园、百花苑、汇泉广场等7个园区收入囊中。中央公园景区被细分为滨水景观区、儿童乐园景区、公园主要入口区、会前村遗址公园、桂花苑、市花园、木兰园、牡丹园、温室观赏区、盆景园、“桃花源”景区、“湖光山色”景区、杜鹃坡、茶园、山谷游乐区、岩石园、精品园和梅花谷等18个园区。①

青岛太平山中央公园设计师将其定位为:休闲健身、旅游观光、历史文化、植物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滨海山林型城市综合公园。

设立十个入口进园,为更好地满足游客从不同方向进园游览,孙筱祥教授为太平山中央公园开启了“十大主要出入口”,分别在:原中山公园南门(香港西路)、原百花苑主入口(延安一路)、京山路入口、原动物园西入口(延安一路)、原动物园北入口(上清路)、原榉林山公园入口(龙潭路)、太清路与龙潭路交叉口入口、原革命烈士纪念馆入口(芝泉路)、原湛山寺主入口(芝泉路与郧阳路交界处)和原植物园主入口(郧阳路)。在园区内设置一级到三级道路,把全园各个景点和设施连成一个系统,保障游人可循路到达各个景点,还将开辟观景健身路径、自行车休闲旅游线等特色路径,以满足游客晨练、登高远眺、亲情远足、交友、登山比赛的需求。

站在公园可看十景根据规划,太平山中央公园将分为“一轴一脉五区”。“一轴”是指公园传统文化主体轴——中山公园的樱花大道一直延伸到动物园,沿途不仅可以赏花,还能看到小动物,整条道路规划设计1100米。“一脉”是指城市登高观景带,主要包括青岛山和太平山两条观景线。“五区”指整个太平山中央公园将会分成历史人文区、植物文化区、动物游乐区、城市休闲区、生态山林区5个区域。此外,在观景点上,游人还可以看到汇泉踏波、飞阁回澜、琴屿飘灯、太平天音、鱼山海月、秀掩重关、湛山精舍等青岛新老十景。

1)游乐园。占地3.3公顷,引进先进新颖、适合儿童及青少年特点的游乐设施,供游人娱乐;2)自然生态观光园。占地6000至10000平方米,为封闭框架结构,玻璃保温。引进各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形成环境幽雅,山水瀑布,鸟语花香,充满热带气息的自然景观,一年四季,供游人游览和观赏。3)泰国园。借助泰国著名旅游景点什拉差龙虎园模式,建设独立封闭的泰国园,内有鳄鱼表演,大象表演,鳄鱼餐馆和泰国旅游文化节目,周边建设热带雨林环境,使游人欣赏到独特的异国情调。

孙筱祥教授在太平山中央公园的规划设计中,(1)合理把握和平衡景观结构与功能的联系,设计了划分五个区域十个入口。(2)在景观视觉多样性与生态美学原理上,运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设计了汇泉踏波、飞阁回澜、琴屿飘灯、太平天音、鱼山海月、秀掩重关、湛山精舍等青岛新老十景。“(3)根据物种迁移与生态演替原理和景观稳定与景观变化原理设计了泰国园。运用人类主导性与生物控制共生原理设计了大象表演、鳄鱼表演等。(4)运用尺度制约与景观层序性原理和能量和养分空间流动原理设计了自然生态观光园。(5)运用景观规划的空间配置原理设计规划了滨水景观区、儿童乐园景区、公园主要入口区、会前村遗址公园、桂花苑、市花园、木兰园、牡丹园、温室观赏区、盆景园、

“桃花源”景区、“湖光山色”景区、杜鹃坡、茶园、山谷游乐区、岩石园、精品园和梅花谷等18个园区。

我国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重视应用景观生态系统空间关系的研究,注重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调控整合,力求促进协调发展,维护城市园林,协调风景规划,平衡生态系统。太平山中央公园的设计也是90年代我国的典型性景观规划设计的作品。

2.2郑曙旸1994人定湖公园的景观生态改造设计

人定湖公园位于西城区炕街25号,黄寺大街南侧,是1958年发动群众建造的公园,1994年4月进行改造,1996年6月全面竣工。2006至2007年西城区园林局对公园进行了全面修缮,并按照建设生态型、节约型景观园林的目标,对公园水体进行改善,建设模拟型人工湿地,种植多种水生植物,并利用太阳能进行公园园路照明,利用湖面进行雨水收集,同时增加各项服务设施,使公园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人定湖公园总面积9.2公顷,其中水面积1公顷。以现代景观园林为主,公园南半部用草地、水景、雕塑花架、景墙创造了一个具有欧洲规则式庭院韵味的景观环境。公园北半部以简洁的手法,用疏林草地、静水、装饰广场,现代雕塑构成了一个充满时代感的景观园林空间。

生态景观风格:它是一座欧洲风格的生态景观园林。疏林草地、喷泉水景韵味十足。欧风雕塑比比皆是。世界园林史景区给人们打开了一扇西方园林的窗口。步入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华美的列柱廊,其中央是一座“浴女出水”喷泉。沉降园占地3000平方米,周围几十处喷泉水花四溅,落水声隆隆作响,如金石齐鸣。拾阶而上是世界园林史区;汉白玉壁画向人们展示了世界园林史。伊甸园犹如梦幻世界、古罗马、埃及、巴比伦花园、伊斯兰庭院、凡尔赛宫园林、意大利台地园以及古典中式三潭印月等园林美景尽收眼底。公园北半部,在一平如镜的湖面之上矗立着一组现代化雕塑“生命的旋律”给人们以向上的力量。园内十余处不同风格的广场给人们提供交际聚会娱乐健身的场所。为满足群众休闲、娱乐的需要,公园开辟了室内活动厅和各种类型的活动广场、健身器械,可以供群众交往、跳舞、消闲、晨、晚练,锻炼身体等供用。

人定湖公园的生态景观改造设计把公园改造成了一个具有欧洲规则式庭院韵味的景观园林环境。对现有的水生植物进行了保护,模拟了人工湿地环境,系统的采用欧式的庭院生态环境进行改造规划,使人定湖公园变成了现代欧式的生态景观园林空间。人定湖公园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属于景观惟美的风景园林设计。

人定湖公园的生态规划改造设计把握了景观系统整体性和景观要素异质性。在景观研究的尺度上掌握了欧式几何化生态景观空间的规划设计并对景观的自然性与文化性和人类主导性及景观价值的多重性上进行了深入的规划设计。

人定湖公园在大型自然植被斑块形状、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碎裂种群动态等生态景观的保护上,实施了人工湿地环境的模拟和改造原有水系等措施。在景观的设施方面对欧式的生态景观变化、欧式雕塑的镶嵌系列、与公园外部空间的结合、欧式空间格局等进行了整体系统的规划设计。在景观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和反馈、景观稳定性与景观变化、人类主导性与生物控制共生、景观规划的空间配置、景观视觉多样性与生态美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与设计。

人定湖公园的生态景观改造设计是90年代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代表型作品。

3.结语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优势在于运用综合整体的思维,实现学科的交叉和创新。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要想后来居上,就必须发扬学科特色,抓住研究热点。我们应当重视生态系统空间关系的研究,始终把握住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相结合这一核心,促进协调发展;不仅是实行生态学和地学的交叉,还应当注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90年代我国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作品及相关课题的研究,为我国的现当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生态规划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我国是一个幅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景观变化深深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景观生态研究必须立足国情,突出重点,以人工—自然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景观和区域尺度上的生态建设为研究重点。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在于应用。我们应当努力扩大应用领域,除传统的自然保护、土地利用、景观规划等领域外,城市园林、风景旅游、景观建筑等领域也不可忽视。为此,迫切需要加强与资源、国土、环境等管理部门的沟通,开展产一学一研协作,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手段的更新,实行跨跃式的发展战略。迅速接近和赶上本学科的国际前沿水平,并在某些我们有特色的方面实现跨越和创新。(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注解:

①孙筱祥: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室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设部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名胜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林业部科技情报中心林业(园林)科技查新咨询专家,中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海口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总园林师,建设部建设规划设计研究所风景园林总设计师,中国公园协会景观与环境委员会顾问,《中国园林》常务编委,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理事会中国理事,IFLA历史风景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风景园林教师理事会(cela)通讯理事。

参考文献:

[1]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2]许慧等.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3]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徐化成.景观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