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居住的街道范例6篇

风居住的街道

风居住的街道范文1

生活中,有一些细节,微小得几乎让我们可以看不到,然而,往往唾手可得的幸福,是从这些细小平淡的生活中获得。人的一生,虽然很短暂,犹如夜空即逝的流星,不管在何种年龄,都需要朋友,我们需要一些朋友和我们共同度过某些特殊的时刻,因为在我们的生命里,会经常有着许多烦恼与低落的情绪。

很喜欢听《风居住的街道》,这是3岁就开始练习弹奏古典音乐的女子矶村由纪子与日本著名二胡演奏家坂下正夫共同演奏的曲子。她将钢琴的深沉融入女性特有的细腻在二胡的泛音延留中,或沉寂,或作轻微的回应清澈,温暖,淡定。

整首曲子,动与静,温婉与低沉交相错出,就像两个恋人,相互爱慕,相互惦记,却是一个江南,一个塞北。而坂下正夫的二胡亦有着优雅而舒缓的气质,那是一缕相思,一腔柔情,一抹淡淡弥漫着的忧伤。更是一种直抵人心的美丽。我想只有听要是听得懂这首曲子的人就是有缘人,因为只有有缘人才能相遇、相知,相爱,更被其中的故事感动着。

《风居住的街道》是钢琴和二胡的对话。钢琴和二胡都忧郁,二者结在一起像在做一次心灵的交谈。钢琴与二胡时而高扬,时而低沉,相互映衬,一个倾诉,一个聆听又有淡淡悲伤怜惜的和鸣。突兀的变调,短促的顿音。揉杂了所有一言难尽的疼痛与无奈、清醒与怨恨。思绪徘徊,柔肠寸断,无限惆怅。音乐的魅力就在此,钢琴与二胡凄美交织又无法重合。把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的人生悲切,演绎得淋漓尽致。曲中的二胡声按照旋律听,应是二胡与钢琴共舞,钢琴比于二胡,如同绅士淑女,二胡的诉许伤感,几许情深,钢琴的聆听,几份痴迷,几份怜惜,几份无奈,似一对相知又无法相守的恋人,仅一次不期而遇便注定一生解不开的缘。但纵然千百万次的回眸,也无法圆梦一段牵手的人生。岁月的伤感,人生的无奈,尽在惆怅的琴声里,缓缓流淌。从此,潮湿了聆听者的前尘往事,那纷至沓来的情愫,让思绪跌进了一片迷茫,不愿醒来,山水万重,烟雨千声,只能隔着岁月的风尘,遥遥地相望几许情深,几许惆怅,不思量,自难忘。

风儿,轻轻拂过;云儿,轻轻掠过。千言万语却化为青烟一缕,袅袅升腾的是思念的愁绪。二胡忧伤的曲调娓娓诉说,钢琴悠扬的弹奏默默陪伴。于千千万万中凝固时空惊鸿一瞥,相遇的美丽背后却流淌着哀怨、寂寞、伤感、回旋、缠绕、多情……轻舞飞扬着含情脉脉的倾诉,相知相悦的爱慕飘荡在空中无处安放。风居住的街道,一次不期而遇,刹那间,前尘往事,纷至沓来,跌进了一片怅惘。在这个浮躁的城市中,难得寻找一片心灵的宁静。当风把记忆吹醒,回到那条宁静狭长的街道,有青石板记录埋藏的故事。你,曾来过我的世界……

风居住的街道范文2

似耳畔你喃喃的细语声

灵动优雅温纯的篇章就如你蕾丝般的发稍轻轻拂过我的脸颊

月夜有点清冷

也很孤寂

空旷的世界也略显得有些空灵

一叶惨败的落叶在半空中盘旋久久不愿落入尘埃

依恋?还是在牵挂着什么吗?

我发呆的问着那点落叶

落了就落了吧,何必还留恋那不属于自己的季节呢?

只有淡淡的不语浅笑

那是夜里的露珠还是你的泪

洒在了我尚有余温的手心

水滴也沾上了少许温度

如果那是你的心

我会把它放在我心房

怎么会舍得让它再次受到严寒的冰封

主旋律依然

风的旋律我的低吟

一个人的时节

我们只唱低沉的歌,那是我们不甘寂寥的心

风的街道我们的尘世

清凉的夜里我又低吟起这首风的歌

风居住的街道范文3

1.长春路历史街区调研

1.1历史街区内道路交通及其与城市关系考察

长春路历史街区作为洛阳铜加工厂的生活区,由建设路和中州西路与生产厂区相隔离。建设路、中州西路是涧西区城市主干道,街区向南是城市另两条主要道路景华路和延安路,其中景华路和中州西路是街区居民生活出行、联系城市的主要交通要道,如图2所示。这些规划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的城市道路,道路宽度依然能满足过往车辆的需求,交通秩序良好;街区内部长春路北段比较宽,除了上下班时间,人流很少,能够满足基本的机动车辆以及上下班时间内自行车、摩托车等小型车辆的需求;长春路中段存在三岔路口,道路状况较混乱;片区内基本的生活集中在了长春路中段往南,加上街区内临街建筑随意开商业门市,占道经营杂乱,不仅导致了长春路南段以及珠江路上过往车辆的多乱现象,更对沿街建筑的风貌形态破坏严重,在三岔口区域形成了非常混乱的交通情况。公共交通方面,公交线路27路车穿过长春路中段和北段,平均12~15分钟一趟,主要服务附近的学生工人,老年人很少出行,再加上运行线路问题,使用率并不是很高。102、103路电车穿过中州西路,12分钟左右一趟,使用率一般。居民出行一般都选择在商业较繁华的景华路上坐车,公交线路多,选择性较多。

1.2历史街区建筑构成及建筑风貌考察

长春路历史街区是洛阳铜加工厂的居住区,主要包含34号街坊和37号街坊住区、社区商业超市(大张量贩)、文化设施(铜加工厂俱乐部)、医疗设施(洛铜医院为市级文保单位),社区内部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等建筑设施一应俱全。调研街区内主要建筑的现状及外观风貌列表1如下。街区内住宅建筑除了沿街商业改造破坏较明显外,基本保存完好,50年代苏式建筑格局和风貌特色十分突出。街区内基本的配套设施主要集中在小区的南半部分,学校(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初中两所)、医院、社区医疗点、运动场地、农贸市场、超市、报刊亭等,满足服务半径要求,北部的洛铜俱乐部是街区乃至整个生活区的文化娱乐中心,如图3所示。街区目前主要不足一是缺少大型便民商业。除大张量贩超市之外,没有集中的商业购物区,小型餐饮和百货零售商业将沿街底层改建商铺很多,不仅对建筑造成破坏,同时对街区景观和沿街环境也带来很大的污染,如图4所示。二是居民社区内没有休闲运动的场地。各街坊建筑布局均为内围合院落式,中心院落空地本是很好的居民社交休闲场所,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原有院落空地多为80年代以后新建住宅楼所占用,因此社区内部没有相对集中的活动场地和社交场所,整体感觉萧条没有生气。

1.3历史街区内居住现状考察

街区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已过半个多世纪,基本已达到甚至超过了设计使用寿命。在配套设施方面,多家共用卫生间,楼内及社区内照明不足,绿化无人打理,缺乏垃圾清运,加之年久失修,使得长春路历史街区成为卫生条件差、社区环境品质不高的街区,如图5所示。主要现状表现归纳为:环境情况较差:除长春路两侧道路绿化带和小区内部零星高大树木外,没有集中的绿地和景观元素。据当地居民讲,当初建厂时,给居民区建设的定义为花园式住宅。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街区的变迁,许多景观元素渐渐弱化甚至消失。加之现有房屋的灰色调墙面,整体街区显得非常没有生机活力。建筑设施不完善:某种意义上讲,建筑内部的用水、采暖等基本生活设施的完善改造,是改变工业老街区现状,恢复其原有生机的根本。通过对社区内的居民进行抽样访谈,可以感受到居民强烈的搬迁意愿。主要是对环境卫生、绿地绿化、室内空间等条件不满,但也有一些老年人,搬迁的意愿不那么强烈,他们大多是从一建厂就住在社区中的,见证了整个历史街区的沧桑变化,对以往花园式住宅的人文氛围有很深的感情。

2.长春路历史街区37号街坊改造更新设计研究

长春路历史街区是一个整体,只有在熟悉了整体环境、明确了社区需求的基础上,才能谈及对某一街坊、某一个社区或某幢建筑的改造升级问题。根据上述调研情况,我们以37号街坊的改造设计为契机,从功能整合、环境美化、建筑风貌修复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等几个方面入手,研究探讨历史街区改造更新的新思路。

2.1改造更新设计的立意

37号街坊是整个长春路历史街区中心,位于长春路和中州西路交叉口,主要以居住建筑为主,如图6所示黄色圆圈部分。街区内部有原洛阳铜加工厂职工大食堂,现为大张量贩超市,目前是周边社区居民购物的主要集中地之一。超市临街有一小广场,现作为临时停车之用。临长春路两侧建筑均处在主要道路交叉口,沿街噪音影响严重,不具有良好的居住条件,且沿街立面杂乱。街坊内建筑功能混乱,商业、娱乐、居住混杂,没有明确的划分。设计立意:作为历史街区的一部分,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拆除街区内临时建筑,利用原有建筑功能空间,将该街区改造成为街区商业综合空间,以解决长春路历史街区居民购物与文化休闲的需求,使其成为城市主要历史商业文化街区。

2.2改造更新设计的实施

2.2.1道路改造更新现有城市道路是洛阳涧西工业区整体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满足当前人车通行要求,不做改动,重点需要对内部商业网点、临街商铺予以整饬,沿街绿化进行完善。2.2.2功能环境改造更新建于50年代的建筑均已年久失修,沿街底商乱拆乱改,不仅对建筑历史风貌构成极大破坏,给建筑安全也带来隐患。具体措施:一、街坊内部建于80年代后期的四层平屋顶住宅楼,砖混结构,进深不足12米,具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性。适合改造为休闲、健身、精品购物及小型餐饮空间。二、建于90年代的六层平顶住宅楼,与其他坡屋顶建筑形式冲突较大,适合做平改坡改造。建筑内部功能改造为文化休闲式的家庭旅馆。三、沿长春路三层坡屋顶住宅,建于50年代,苏式建筑特色明显,是中州路工业遗产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保留。因其位于长春路与中州西路交叉路口处,具备商业地理优势,适合做商业娱乐用途。该建筑进深15m,保留原有建筑立面,改变内部结构和空间,改造为大空间的购物、娱乐空间。四、内部大张量贩原为洛阳铜加工厂大食堂,排架结构,三角屋架支撑坡顶,内部空间开敞,因其曾辉煌一时的功用,将其改造成为以涧西或洛铜工业为主题的展览空间,附设餐饮、购物、休闲空间。五、街区内部临建及平房拆除,原大张量贩前广场作为社区中心广场进行改造,辅以绿化、景观小品。腾迁居民的安置与街坊内部80年代住宅建筑作出统一整体规划,建设小高层,改善居住生活质量。六、对保留住宅的内部空间和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满足居民生活用水、采暖等需要。整体社区内部建筑高度和容积率将做调整,满足洛阳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该街区的要求。改造后整个街区作为综合商业体拥有商铺面积3487m2,展览面积974m2,用于休闲娱乐的建筑面积2024m2,对外住宿建筑面积2340m2,餐饮建筑面积2084m2。满足了周边社区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需求,为该区域提供了较为齐全的生活、娱乐服务设施,激活了社区活力,提升了该区域的商业档次和空间品质。2.2.3建筑风貌改造更新主要对街区内90年代建造的六层平顶建筑做平改坡改造,以适应整个街区的建筑协调性;其次对沿街苏式建筑风貌进行恢复改造,在完善内部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关闭沿街开窗破墙的小商店,恢复原有建筑风貌。为了维护涧西苏式街坊的整体风貌,苏式坡屋顶、红砖墙、中轴对称布局等建筑特色是保留的重点。形成了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休闲空间,使原有消极的广场成为社区居民的活动中心。整个街区改造完成后保留了5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不同时期的建筑,协调统一又不失时代风貌。图7所示为改造更新后方案展示。

3.小结

风居住的街道范文4

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张庙一条街历史风貌

正文:

1 张庙一条街概述

张庙一条街为长江西路的一段。长江西路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陆境东南部,自西向东分别经过庙行镇、张庙街道、淞南镇。东起长江南路,西至长临路。道路全长4421米,路幅宽20.0~25.0米,其中车行道宽16.0~21.0米,两侧的绿化带各宽6-8米。1938年筑,名为张庙路;1943年后曾改名为大上海路;1959年改为长江西路至今。因泗塘新村(即泗塘一~四村,今西新桥至爱辉路)一段商店毗接于住宅楼底层,店铺临街而开,俗称“张庙一条街”。与同时期辟筑的上海闵行工业区“闵行一条街”遥相呼应,曾闻名一时。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专题将张庙一条街的研究范围扩大到长江西路位于张庙街道行政范围内的全部路段,即从西新桥(西泗塘)至共和新路,长度约1900米。本次的重点还是原“张庙一条街”即是特指长江西路从西新桥至爱辉路的部分。(参见图1、2)

2 历史沿革与现状问题

2.1 历史沿革:曾是备受瞩目的形象工程

20世纪50年代上海的城市建设主要是对旧市区进行调整与治理,集中力量改善棚户区的居住条件,并开始在市区发展新的工人住宅区。50年代末60年代初,上海市政府提出了“逐步改造旧市区,严格控制近郊工业区的发展规模,有计划地建设卫星城镇”的规划指导思想。在市区,对旧有棚户区进行了整片改造,并在市区边缘新建了一批新村,改善了市区居住拥挤的状况。在市郊,则在闵行、张庙、嘉定、吴淞等新兴工业区建造了成街成坊的卫星城镇。“张庙一条街”、“闵行一条街”便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1959年12月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决定,调整市行政区划,建立吴淞区(管辖范围包括今吴淞、淞南、殷行、张庙、高桥中兴镇等地区,以及场中路、江杨南路、何家湾、泰和路西一带的市属工厂,涵盖浦西和浦东两地)。翌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吴淞区将建设成以钢铁工业为氛点的卫星城。是年,在如今的长江西路两侧辟建工人住宅区,建设新型的商业大街――“张庙一条街”。该街由陈植与汪定曾共同指导规划设计,创作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为卫星城的建设闯出了新路。

1960年2月24日,“张庙一条街”12家商店对外营业,并接待中外来宾参观,年内共有外宾276批、7000余人次前来参观。

1982年起为解决60年代支援“小三线”建设的职工与家属回沪住房和缓解市属单位职工住房困难,陆续在张庙一条街的西部和北侧又新建了通河、呼玛等新村。

上世纪90年代后,上海市重大市政工程动迁带来新的人口导入,沿长江西路两侧再度开发了大量的居住区,住宅主要用作铁路上海新客站、闸北市政、上海铁路局油库、内环线建设等等项目的动迁用房,也用于各大系统特困户解困和职工住房分配。

居住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服务设施的需求增加,通河路、呼玛路、虎林路等周边道路上相继出现了更新、更大的商业设施集聚。只有临街“一层皮”的张庙一条街受到自身条件限制,无法适应居住社区对服务设施需求的变化而逐步衰弱。

2.2 现状问题:保护与革新的困境

张庙一条街目前并不属于任何市级、区级历史文化风貌区。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第九条规定:“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

(一)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

(二)反映上海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

(三)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

(四)在我国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

(五)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

张庙一条街作为上世纪50年代闻名全国的上海两个卫星城镇之一,无论是在建成时间上,还是在历史价值上都符合上述的规定。没有被纳入到具有法律效力的保障范围内,是张庙一条街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的最大困境。

由于保护意识的薄弱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张庙一条街的特殊时代风貌正在逐步消失。早期被视为创新的临街商业模式正受到大型超市、卖场等集聚型商业设施的冲击,原本以便民服务、物美价廉为主旨的大、中型国营商店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被小规模经营的零售商业所替代。留存下来的春光饭店、外宾招待所(今辉帆客房部)也历经多次的翻修,建筑风貌趋近于当代的建筑特征,临街建筑群底层商店之间风格统一、极具时代特色的连廊也已不复存在。

另一方面,张庙一条街两侧的泗塘一、二、三、四村等旧式住宅因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部分住宅还存在多户厨卫合用的情况),而被列入旧区改造的工程项目队列中,改造需要增加的设施配置也缺少足够的空间及协调统一的规划指导参考。

3 社区发展导致张庙一条街功能定位的转变

3.1 张庙一条街在张庙社区发展中的地位分析

从服务功能的角度来说,张庙社区现状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较集聚的街道主要是:通河路、虎林路、呼玛路和共江路。其中通河路两侧集中了张庙社区最主要的大型的商业设施和文体娱乐设施等(参见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商业设施呈环状分布在张庙一条街周围,辐射范围几乎完全覆盖了张庙一条街两侧的居住区。由此可见,张庙一条街的商业发展不但受自身条件的制约,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张庙一条街紧邻的几个旧居住区(如泗塘一、二、三、四村)正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社区对于老年人设施的需求迅速增长,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图书馆、茶室等活动设施缺乏,这为张庙一条街的功能定位转变提供良好的契机。

图3:张庙社区现状商业服务设施分布图

从历史文脉的角度来说,张庙一条街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城市建设过程,记录了新中国初期至改革开放以来的各个时期的建筑景观特征,有着特殊的人文优势,是社区树立自身特色的重要标志。

从交通区位上来说,张庙一条街是社区内东西向主要的交通干道之一,西端是轨道交通1号线的站点,整条街上还分布有规划中轨道交通18号线的2个站点,可以说张庙一条街是由外界进入社区的主要出入口,是代表着社区形象的所在,因此在交通组织和景观建设上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

3.2 张庙一条街的发展再定位

由上述的分析得出,张庙一条街的功能定位应当以社区文化、景观交通为核心,公共活动和商业服务为次的原则发展。(参见图4、5、6)

4 规划设计指导意见

4.1 延续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景观风貌

规划建议按照张庙一条街两侧居住开发的时间顺序,综合考虑相关道路和服务设施现状,将张庙一条街划分为三个区段,由东自西分别:老街新韵、绿景之窗、社区华彩。(参见图7)老街新韵为西新桥至爱辉路,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两侧为泗塘一、二、三、四村等旧式住宅区,临街公共建筑在保持1950年代风貌的同时,将功能置换,形成社区服务、文化活动的中心;绿景之窗为爱辉路至通河路,建设时期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以舒适怡人的绿化景观为主,提供一定的街道活动空间;社区华彩为通河路至共和新路,是张庙一条街建设年代最新的部分,因轨道交通1号线的延伸而聚集着一定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体现着当代社区生活的风貌。

4.2 从一层皮的设计手法向街坊组合转变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旧城改造的深入,对类似一条街的情况有了更臻完善的处理手法,街道设计突破“一层皮”的模式,开始将街道根据功能要求划分段落,与街区进行组合设计,将街道作为城市的主要生活环境来建设。同样对于张庙一条街来说,其两侧居住区的建设年代有着较大的跨度,这些住区在服务设施的配置和需求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张庙一条街在位于这些不同住区内的区段上应适当地调整自身的服务功能以满足居民对街道活动的要求,提升街道的整体品质。

以西新桥至爱辉路这部分为例,在规划设计上除了符合张庙一条街的整体时代特征过渡以外,还考虑到街道两侧居住区的人口结构和居住特点,调整了临街公共建筑的功能和环境景观。恢复了西新桥西侧、长江西路北侧的茶室,作为社区活动尤其是老年活动的场所,保留了春光饭店、泗塘电影院等文化娱乐设施。在交通组织上兼顾到了爱辉路西侧规划的轨道交通站点的人流疏散和地面公交站点的衔接。(参见图8、9)

参考文献:

[1] 赵民 赵蔚.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风居住的街道范文5

关键词:西关;传统风貌;保护性开发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10-0067-03

作为广州市旧城空间格局保存最完整的西关旧城区,一直以来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特色经济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具风格的城市生活、城市文化,这一特色文化既具有岭南文化的代表性,又具有一定的文化辐射力(远及东南亚及海外地区)。然而随着广州的发展这里逐渐成为城市的旧城区,其所承担的职能与以往不尽相同,富于生机的西关传统文化迫切地需要自我更新、弘扬和发展,以便发挥新的作用。

1 西关传统文化特色

1.1 繁荣的商贸文化:商贸发展是西关文化形成的基础,留下丰富的商贸文化遗迹,有宋代的商业坊市绣衣坊,后发展成为十八个商业“甫”;明代供外商贸易和住宿而设立的“怀远驿”;清代在广州建立海关和准许外商在十三行一带开设“夷馆”,十三行成为清一口通商的唯一口岸。并产生丰富的传统行业,形成独特的行业经营街,如传统的玉器街、酸枝街等,并不断发展成为西关商业的主要形式,行业街的内容也不断增加,如现代的布匹街、陶瓷工艺街等,至今仍然繁荣。

1.2 丰富而独特的建筑文化:西关地区的建筑包含亚热带气候地区传统建筑和中西文化交融形成的中西合璧建筑的特色,具有浓郁的岭南风味,概括起来主要有西关大屋、竹筒屋等传统民居建筑:骑楼、茶楼等商业建筑;沙面、西堤一带的西式建筑;昌华大街、耀华大街等中西合璧建筑:陈家祠、华林寺、仁威庙等庙宇宗祠建筑等。

1.3中外闻名的饮食文化:菜以西关为正宗,所谓“吃在广州,味在西关”。

1.4 岭南特色的文学艺术:西关是剧艺术、岭南文学、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是诗人、词人聚居地和书画名家荟萃地。

1.5 近代科技教育的传播地。

2 西关传统风貌特色分析

2.1 城市景观特色

西关有着良好的自然景观环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西关文化的一部分:

2.1.1 珠江:珠江水环绕西关西南,使西关拥有宽阔的珠江岸线,使之成为广州市珠江沿岸城市景观带的一部分。沿岸的沙面岛、海关、南方大厦、白天鹅宾馆等近现代建筑,形成沿岸丰富的天际线,构成丰富的城市空间景观环境。

2.1.2 荔枝湾:“一湾春水绿,两岸荔枝红”这是对荔枝湾当年美丽景色的描绘,曾经由于池塘遍布、河涌纵又可直通珠江,加之沿河堤遍种荔枝,于是红荔飘香与鱼舟晚唱交相辉映,构成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荔湾渔唱”为明代的羊城八景之一。

2.1.3 白鹅潭:过去白鹅潭畔鱼墟、花墟,潭上的渔歌唱晚、赛龙舟、放水灯,现在的放烟花,构成一幅美丽的岭南民俗风情画,同时留下许多文人骚客挥亳赞颂鹅潭美景的诗篇,“鹅潭月色”为近代羊城八景之一。

2.2 城区格局特色

西关城区建设不是按传统官方建都制度正式规划自上而下建成的,而是自由发展、追求实用的聚合而自下而上慢慢形成的。城区是由于商业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区格局反映商业发展的痕迹:

2.2.1 前店后铺的传统商业经营布局,形成浓郁的商业气息和氛围。早在明代,西关已发展有十八甫“街坊”商业区,民初建市,骑楼式商业街市在上下九、十三行路始建,并逐渐盛行。(许多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基本在沿道路两侧范围,道路的改造和拓宽都会带来对历史建筑的大量破坏)。

2.2.2 由河滩围堤发展而成的千道,狭窄曲折,南北向道路明确,而东西向道路量多而不通顺,形成自由型的干道格局。

2.2.3 居住模式以一个个街坊构成,传统居住街坊格局,方格形街巷系统,青石板街面,排水系统完整,街巷整齐、美观、安静,依稀可见传统西关的风采。

2.3 建筑风格与街区风貌特色

2.3.1 传统建筑:西关初建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建筑主要建设于清代和民初,具有明晰的西关文化特色,是传统的岭南地区建筑与近代西方建筑相融合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式。西关传统建筑是西关传统风貌特色的精华所在,具体包括骑楼、茶楼等商业建筑有西关大屋、竹筒屋等传统民居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庙宇宗祠建筑等。

2.3.1.1 骑楼、茶楼商业建筑 骑楼商铺是南欧建筑与广州特色相结合的产物,在楼前跨入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长廊,可以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地区亚热带气候,有牌商业经营,在第十甫、上下九路等比较集中。茶楼建筑是近代由西方古典与本地传统特色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外观是在“骑楼”的基础上折衷揉合的多样化形式,或偏重传统色调的古朴风貌,或模仿西洋古典风格,西关茶楼大致上沿上下西关涌的马路大街而开,主要有太平桥西的太如楼,十甫路的莲香楼、陶陶居等。

2.3.1.2 传统民居建筑和岭南园林建筑

西关大屋是广州地区最具民俗风情特色的建筑物,屋檐高、进深大、装饰讲究、工艺精美,墙体用青砖砌筑,屋内高旷清凉,趟栊门、满洲窗独具特色。竹筒屋是西关地区大量存在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街坊民居,特点是开间小,进深大,其进深常达12m以上。岭南园林建筑较著名的有海山仙馆、小画舫斋、泮溪酒家等。

2.3.1.3 近代中西合璧建筑

平面格局为传统竹筒屋住宅的形式,而立面为中西合璧式样的中、小型特色住宅。多为一二开间,二或三层,有的另辟一偏门,其内设上至二、三层的狭窄梯间,内部有多层次进深,立面为青砖石脚,即外墙贴水磨大青砖;基脚为花岗岩石墙裙,门套及窗套也为花岗岩。上面两层多为阳台,或出挑或与立面墙基本平齐,阳台栏杆的样式更是丰富多变。在檐口部分用牛腿或檐托,支撑出挑不大的檐板,这些建筑明显地带有“西关大屋”建筑特色。平面虽已变化,但代表性构件与元素都能令其立面形式归入“西关大屋”之列。其中已有不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木构与钢筋混凝结构相结合。

2.3.1.4 近代西式建筑

沙基、西堤一带的西式建筑均是近代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其中海关大楼正面有三层高的十多条大柱支撑和装饰,显得格外雄伟,沙面的租界建筑多为巴洛克式建筑,有西洋设计与中国南方建材结合,更显独特。目前,沙面岛上的欧陆式建筑达150多座,1996年底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津西路的西式民宅大多建造于清末民初,造型美面,坚实耐用,如陈廉伯兄弟的别墅式住宅、蒋光鼎公馆等。

2.3.1.5 庙宇宗祠建筑

主要有陈氏书院、华林寺、仁威庙等,陈氏书院是岭南文化上升期的岭南建筑代表作,它有三路三进,每进之间用庭院隔开,形

成不同体系,又用廊、庑联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汇集了大量装饰艺术。石雕、砖雕、木雕、陶塑、泥塑、铸铁、门画、壁画布满了全部厅堂和廊庑。

2.4 传统街区

西关的路网格局是棋盘式,内街铺砌以麻石,由一个个住宅区构成。由消代同治、光绪年间,至1910年的几十年间,以宝华住宅区为中心,向北延伸的有耀华区、宝源区,向西延伸的有逢源、多宝、昌华等区,在街区内的建筑布置上,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建筑都紧密排列,单体向纵深发展,横向只占较少的沿街面宽。所形成的小街巷,空间较为狭窄,尺度宜人,绿化空间少,街巷地下铺设简单的管道系统,各家在门前种树木,或者摆放盆栽花卉,在阳台、檐口及屋面多种植花草使其趋向于自然化。对建筑内的居民家庭内部来说,街巷又是一处相对开放的公共环境。归纳起来西关街区风貌特色体现在:

2.4.1 街区继承了中国传统方格形街坊的整齐布局的群体布置方式,形成一种低层高密度的住宅格局。

2.4.2 广州居住建筑中为数较多的当数竹筒屋民居,其个体窄小的面宽,使整个所在街道能容下更多的拥有街面的往户,对公共空间的拥有体现出公平的生存状态,

2.4.3 街区平面紧凑、空间处理巧妙,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相对开敞、私密性较好。并较好地解决了南方湿热气候下建筑在通风、采光、遮阳、隔热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2.4.4 建筑的聚集布局,促使建筑群落的小气候形成,还为安全防范带来方便,也增强了社区人居环境的亲和力,使“居”融入社会空间,住宅对城市空间的拥有状态大体呈现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街道的住居文化侧面体现出一种“公共起居”空间形态。

2.4.5 街巷与马路公共空间直接相连,无过渡空间,整个空间尺度宜人,出入便利。

3 西关传统风貌分析评价

3.1 历史延续

西关旧城区在这些年的建设高潮中城区空间结构保存完好,城区生活富于特色,是广州市地方特色浓郁的城区;城区内居民有较强的文化保护意识。它是一个从商业兴旺和发展起来的城区,依靠商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其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而现在仍然是一个商业繁荣,传统文化活跃的地区。该城区富于特色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具有一定的旅游价值。

3.2 保存状况

3.2.1 城区格局

西关是广州市旧城区的一部分,是旧城风貌保存最完整,改变较小的地区,保留有大量的商业街、商业街骑楼、行业经营街。反映传统文化特征的总体空间尺度和城市机理的仍有保存,如骑楼建筑、青石板路等。

3.2.2 传统街区

传统街区不仅保存有传统的历史建筑群,还保存传统的商业型居住文化的空间形态,其中还有部分饮食、戏曲、手工艺等传统商业活动的内容,但由于年久失修与保护管理不善,加上目前的旧城改造的开发,使这一空间形态与文化活动形式的完整性逐渐破坏。另外,十五甫、十六甫、十八甫路的洗基东、冼基西街区中还有部分较完整的西关大屋群,和传统街道空间。以上各地段传统建筑与部分街区保存相对完整,建筑质量较好,立面外观破损较轻,街区形态的特色明显,其街区空间基本保持原有风貌,巷内道路及绿化系统较完整,可形成历史街区进行保护,

3.2.3 历史建筑

西关地区有大量的传统特色的、值得保护的建筑尚存,在历史街区内的较集中,其它则较分散,且质量普遍较差,内部居住环境恶劣。

3.3 分布形态

由于沿河系发展起来的历史,至清代西关地区大致形成三个区域,北面为西关大屋等高级住宅区,中部为沿濠发展的繁盛商业区(上下九一带),南部为外贸商业区(沙面、十三行)。

4 规划实施建议

4.1 确定保护性开发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原则

西关城区的发展方向为,保护城区风貌,发展特色经营与旅游,通过特色经济与旅游业的振兴激发该区的活力,为更好地保护城区特色提供经济来源,使西关城区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保护城区的整体格局,包括城区秩序、城区机理、空间结构、城区环境、天际轮廓线等。保证城区内传统建筑的比例,传统建筑的保护整治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式,反对单一方式的大面积推广,反对整治的贵族化;合理组织交通避免高强度交通量的引入对城区空间格局造成威胁。

4.2 法律地位确定和经济政策的支持

在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程序,赋予规划内容以法定的保护地位,使传统风貌特色构成要素,得以以法律或条例等社会契约形式明确下来;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将保护内容纳入日常的规划管理工作之中,对保护街区、保护建筑的改造严格把关。

市、区及街道办事处等各级政府可尽可能拔一定的资金用以维护、保护和展示在管辖范围内的保护项目,并从财政上资助公共的或私人的列为被保护对象的街区和建筑物进行的保护性工程;政府可制定相应政策将对此类开支的减税或款或优惠贷款可能提供给被保护对象的所有者:应结合实施安居工程为分期分批迁出在被保护对象中居住的居民提供适当的解困住房,或者提供一定的政策性、有控制的补贴;被保护地段的开发单位和开发商,如果能够在开发过程中按照已被批准的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法保护、保存被保护对象,则应考虑在税务、各项收费、价格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4.3 旅游的组织与规划

在现有的游览线路的基础上,还可开辟一些新的线路,如:陈氏书院传统工艺风貌区(陈家祠)――华林寺综合风貌区(华林玉器街――华林寺)――上下九路至龙津西路的传统骑楼建筑风貌带(上、下九步行街)――十三行传统风貌复兴区(十三行)――沙面欧陆风情风貌区(沙面、西堤)。

4.4 绿色空间及景观系统规划

以绿色空间及景观为主导改善城市空间形态,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生态原则,强调绿色空间对城市的渗透力,强调人对自然的可达性和亲近性。突出旧城空间的特性,形成舒适、美观、卫生的花园城市空间环境。

4.5 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道路矛盾调整规划

根据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提供的最新荔湾区城市路网,规划确定的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范围界线,对核心保护区范围与道路红线相矛盾的方面进行调整原因分析,提出规划调整建议。

风居住的街道范文6

关健词:金园华都,建筑规划设计,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项目概况

金园华都,该工程建设用地位于霍山县新的行政核心区。地块北临淠阳湖,南至迎驾大道。西接道路广场,东依经六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整个地块沿湖呈 “弓”形。该小区共占地98044平方米,约147.06亩(图1)。该小区北部是淠阳湖公园,隔湖相望的是霍山县新行政中心,隔湖西部是待开发的高档居住区;隔经六路东北面是规划中的高档星级宾馆。具有十分优越的区位优势,是地理环境资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风水宝地。地块拥有大面积的水面风景,湖光山色,风景秀美,景观资源得天独厚,在喧嚣的城市中独享久违的自然风光。

图1项目鸟瞰图

2 规划设计

2.1项目开发设计定位

该小区采用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着力刻画稳重、细部丰富、色彩亲切的现代高尚湖滨居住社区形象,体现高档楼盘的气质和韵味。在瑰丽和高雅之上,领略人文域境的唯美;在舒适和简洁之中,蕴涵璀璨如画的风景。

2.2设计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关注生活的需求和细节,从使用与空间两个层面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

2.3规划结构

(1)区块组成

地块设计时充分考虑湖体和滨湖公园景观的视线通道和步行系统。在地块的中部设置了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区中心景观带,跟北面的滨湖休闲景观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心景观带把整个区域分成东西两大部分。

(2)总平面布置及功能分布

该小区总体构图和布局采用自由式布局,设计自由式路网,北面沿湖的建筑组合形态以一种“波浪起伏”的建筑形式布置,与湖体景观相呼应,这样布局不仅使整个小区沿湖的空间形态秀丽,且能保证沿湖住宅都能有宽敞的湖体景观和良好的朝向。

(3)住宅总体布局

由于整个地形为南高北低,为了保证每户都有充足的日照时间,由南至北分别布置多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地块东部,沿淠阳湖和南入口处布置小高层和高层住宅,其余均为多层住宅,地块西部结合湖滨道路广场设置商业步行街,与沿迎驾大道布置的商业融为一体,沿街形成既变化又有序的天际轮廓。整个小区建筑高低错落,形成南低北高的空间布局。

(4)空间组织

整个小区空间分为宅——院——巷——街四级空间宅——院落式住宅,关乎人们休憩与私密。院——居所延展之空间,居室主人生活的外延,围合友居态度。巷——两个BLOCK间之邻里过渡绿地、含蓄空间,衔接街和院。街——商业步行街和小区外临的城市道路。

整个小区呈现出一种漂浮流动的空间,不仅能很好的调节小区的微气候,保障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让整个小区的景观得到延续。

2.4道路交通系统

出入口:在地块南侧的迎驾大道上设置主入口,结合门楼敞廊的设计,形成气势恢弘的入口人居广场,营造引人入胜、豁然开朗的入口空间序列,地块西侧结合湖滨道路广场侧设置一个商业引入式步行出入口。另外沿迎驾大道地块的东侧设一个车行次入口,同时兼做消防出入口.

流线:小区内机动车道路为“环状路网+枝状尽端”的混合式布置形式,小区步行系统是依托小区主干道,并结合主入口及中心庭院的景观轴线设置的。同时,在小区的中心景观绿地、水岸边还设计了趣味性的步行小径、亲水平台,保证沿河绿化带的通达性和开敞性。

2.5绿化景观系统

整个小区景观设计追求四季盛开的美丽情结,“风、光、水、气”悦心怡景的浪漫情怀。“临绿色写意,酿鲜氧清新”,北边借淠阳湖湖体景观,中间设置涓涓溪流水系,创意的人造地形,延绵起伏巧然天成,多条风景走廊将景观延伸至整个社区人家。

绿色森林物语,强调的是人与人的交流和共享。中心滨水区为社区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功能,如成片绿茵休憩场地、儿童娱乐区、音乐广场、观景台、赏鱼区等,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室内外空间。这些室外空间可与文化性、娱乐性、服务性建筑相配合。水木自亲,营造林木扶疏、流水欢腾的动人景观。夜晚,喷泉和树木映照在柔和灯光下,景象十分宜人。人们仿佛置身于梦想般的童话世界。喧嚣的城市在精心营造的人工景观与自然的元素结合中渐渐消失在音乐和流水之中。

3 建筑设计

3.1 建筑立面

建筑造型上采用现代风格,运用简洁的建筑语汇,以艺术的视角描述设计对建筑造型的理解,运用建筑体量与细部、色彩与肌理、比例与尺度的把握,创作新颖、独特的造型效果,同时构筑了建筑群体的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沿街商业外墙采用干挂花岗岩,创造小区周边的商业氛围。造型处理兼顾商业的连续性、不失多样化,同时又将广告、店名一并考虑,使其都成为造型的亮点,空调机考虑于屋面或背面安装,让沿街效果干净、统一。

3.2套型

该小区开始设计就着眼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倾力于借感情描绘生活的尊贵与舒适。正如户型细节隐语居住品质一样,有细节的空间才是唯美,因为它为居住者考虑更多。创造适用,合理,优化的居住空间:套型布局合理,有良好的采光通风,真正意义上做到 “全明”;结构简洁,分隔自然;公私,动静分区明确,注重住户的私密要求,达到“食寝分离”、“居寝分离”、“公私分离”、形成动区与静区,以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景与人的感官接触:沿淠阳湖的湖景房以北向客厅和东西向客厅为主,另外通过设置宽大阳台和错落的空中花园,让淠阳湖景观和居住空间融为一体,从而保证了室内和室外空间的直接交流。

3.3 周边商铺与商业街

业态——活跃的休憩空间,开发单位正在为业主和周边居民考虑银行、咖啡吧、风味餐厅、24H便利店、西饼屋、礼品店、书店等一系列生活配套设施,将商业定向开发与业主生活结合起来。舒适宜人的商业休闲步行街道,沿街高低错落的商业铺面,商业引入式小区步行出入口等商业开发产品供业主及关联品位人士所享用。

4 结语

金园华都小区做为时尚水岸综合体,由多层花园公寓、高层览湖名邸、空中雍景别墅以及沿街商业旺铺组成,引领新城繁华,创导居住新风尚。小区整体设计,在道路交通,空间组合,绿化景观等方面无不极力打造真正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并秉承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做到了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金园华都小区楼盘一经推出后,销售形势火爆,得到了光大业主的认可与肯定,证明了其设计理念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圈地运动

下一篇英文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