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阅读答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竹影阅读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竹影阅读答案

竹影阅读答案范文1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古今诗人笔下的“花”“鸟”无不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花鸟尚且溅泪哀鸣,人何以堪?解答此类诗的关键是分析景物诗中“花”“鸟”中所附着的诗人情感。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三、四句写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上半阕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乃借景抒情。可如此组织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一开始就给人掩抑低回之感;接着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渗透了词人悲伤的情绪。

融情于景

融情于景就是“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表现对大自然由衷赞美的情景交融。解答类诗关键是分析并想象“雨水”与“明镜”、“双桥”与“彩虹”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环境特色应用一两个形容词来概括。概括时一要抓住重点景物和写景时用到的形容词,二要想象其意境。重点景象有“莓苔”“履痕”“白云”“静渚”“春草”“闲门”,形容词有“静”“闲”等。然后进行恰当的想象,归纳出环境的特色是“幽静”。诗人闲适恬然的心情与清幽静谧的景物交融为一。可如此作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与诗人闲适的心境融为一体。

因景生情

因景生情就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分析“枫林”“霜叶”之美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思想。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 维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赏析“莺啼过落花”中“过”字的表达效果。

解答此题时,既要理解“过”的表面意思,又要联系语境,感悟“过”的深层内涵。“过”直接描写鸣叫着的黄莺,显其动态;黄莺“过”的是落花,既点名季节特征,又平添惜春之感。以一“过”字绾结两个景象,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构成鲜明生动的场景,诗人伤春惜时之情因景而生。可这样作答:“过”字看似平实自然,实则巧妙,它将黄莺、啼叫声、落花组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多重想象空间,如黄莺啼叫着飞过落花,黄莺的啼叫声穿过落花等,进而引发诗人伤春惜时的感慨。

以景衬人

以景衬人就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没有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但景与人相互依托,交互衬映。解答类题关键是分析“人面”“桃花”如何“相映”的。

例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竹轩诗兴

张 C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第二联是写竹的,写得非常细腻:上句写竹梢影子映入轩中,落入茶碗,形成了光影的变化;下句写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这响声伴着盘香的烟缕在轩中飘摇萦绕。上句从视角角度写出了竹影的摇曳;下句从听觉角度写,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竹声的轻柔。此情此景衬托了一个闲适的诗人形象。可这样作答:全联视听结合,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上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下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以景喻人

以景喻人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物我为一体,景象之象征意义基本固定。解答类题主要分析“落红”等景物的象征意义。

例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题目考查诗歌意象的内涵。“兰”“蕙”“菊”三个意象对考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高中古诗中多次出现。作者在这里引用屈原的诗句,撷取“滋兰”“树蕙”“秋菊”等意象,显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节情操。三个意象的含义基本上固化了。标答如下: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高尚、纯洁的品格和有节操的人。

易错误区

例6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 送 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误区1】以译代析,没有鉴赏。有考生答“主人公伫立江边目送朋友离去,一叶扁舟渐行渐远,直到看不见”,把四句诗简单翻译,以翻译代替答案,鉴赏肤浅。

【误区2】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词人因景生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得韵味十足。考生或有概括无分析,或有分析无概括。

正确答题应分三步走:先总体概括场景,再进行细节分析(明确这四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最后点明场景与氛围或情感。这三步缺一不可:前四句描写了一幅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概括场景)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浓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细节分析)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点明氛围)

练习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 残

翁 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颈联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

2.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吕]朝天曲

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着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曲中表达的情感。

答:

参考答案

竹影阅读答案范文2

[内容]

如何提高阅读和答题的效率呢?我以为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和合的能力非常重要。

所谓“合”,就是一种化繁为简、化实为虚的能力。阅读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往往会碰到结构复杂的句、句群、段,阅读能力差的人碰到这样的句子会感到一片茫然,甚至失去阅读的信心。事实上,许多看似复杂的句段,传递的信息却是有限的,大量旁逸的语句,主要起论证修饰的作用。学会删繁就简,可突出旨要,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以下类型的句段应是训练中值得注意的:

一、阐发性句子。如:

例1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划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1993年高考卷)

该句冒号后的句子是对“特点”的具体阐发,阅读时倘若不能对该复句内容获得清晰的感受,那也不必在初读时作过多的思考,可以快读。如果文后的题目与该部分有关,答题时再进行深入阅读思考。

例2 ①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 ②应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③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④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1994年高考卷)

在第一个复句里,②③④分句层层阐发,而在后面的第二个句子,④句的“文艺风气”是最终要阐述的对象,据此,对第一个句子形成这样的紧缩语意: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要根据当时的文艺风气。这个判断能否形成,直接影响对下文的理解。

从对上述两个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对阐发性句子,根据它概括性和具体性相结合的特点,结合行文趋势进行简缩,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形成清晰简约的感受,提高阅读速度。比这种能力更深一层的能力是化具体为抽象,即需要一定的概括,把一般内容概括为精粹的几个字。

二、关联词运用复杂的句子。这类句子在现代文阅读中常见,在训练时应结合一定的语法知识,尤其是有关复句的知识,做到并列的综合归纳,承递的分清主次轻重,等等。下列类型的句子,更应特别注意:

(一)转折型,如:例3 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 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品质。(1996年高考卷)

这类句子看似复杂,实际上由两个部分构成,“但是”是标志性的词。前半部分那么多的句子阐述的只是一个意思:贝多芬能设计最好的乐式;后半部分指出贝多芬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激动人心”的感情。从句型特点和行文趋势可以看出,后半部分的内容是整个句子的重点。转折型句子的语意理解应落在转折之后,应做出标记。

(二)因果型,如:例4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 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分类来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办法。(1997年高考卷)

在这个句子里,“但”是语意的一次转换,“所以”后的部分是最终结论。一般地说,因果型句子的语意重点在“果”上,阅读时,这类句子可做记号。

(三)正反型,如:例5 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禀”,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1995年高考卷)

冒后后的内容具体阐述“利禄主义”,一正一反,分号是标志。分号后的部分是说旧式教育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从反面的角度对旧式教育的弊端予以对比衬托。对语意的把握则应从正面的部分即“利禄主义”的特点是追求功名利禄去分析。正反型句子的语意重点在“正”面上,阅读时,宜做标记。

三、例证型文段,如:例6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 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徐渭(字文长)创造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1992年高考卷)

这是一段观点加材料的例证型文段。“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明代竹画家蜂起”,这三个句子是该段的关键句。而坡、王绂、徐渭等是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材料,用来证明观点。参考关键句进行合并后,可以知道本节是论述宋元明时期竹画的一些特点。形成这样的认识对接下去的解题非常重要。

以上例举了现代文阅读中会经常遇到的一些较典型的句段,这样的类型还很多,我们应学会迅速地理清观点材料间的关系,把握整体大意。

如果说“合”的能力是整体把握的需要,那么,“分”的能力是为解题服务的。“分”就是一种分解的能力,根据命题的要求,对相应的句段进行分解剖析,然后作答。

(一)句的分解。如:例7 根据文中所述, 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文艺风气,有哪两方面的材料?(1994年高考卷)

先找到题目的对应文句:①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②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③树立什么标准,④提出什么要求,⑤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意是怎么一回事,⑥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然后分解这段文字:⑥是比喻,起修饰作用,略去不管。①是第一层次,③④两句是对第②句中“褒贬好恶”的具体阐述,故②③④是同一个层次。这样经适当概括,便可得出答案:1.当时的理论,2.当时对具体作品的评析。

(二)段的分解。如:例8 下面这个段落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

①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②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作一个疯人。③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

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④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⑤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⑥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1996年高考卷) 这是一个典型的总分总的段落。①②是第一层,是“总”,③④是分,⑤⑥是“总”。“不错”、“于是”是表示展开和终结的标志性词语。倘若能形成上述认识,就能较快地发现②句与⑤句的对应关系,从而确认“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指的是当时“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

从对上述两个句、段的分析可以看出,对句段进行解剖分析,目的是使我们对题目相关文段的理解更深入、更准确,发现题目与文段内在的逻辑关系,避免解题的盲目性。对句段的分析同样也需要利用句段的一些语法知识,与利用语法知识进行“合”一样,语法知识的运用是理解的手段,关键是要确立一种分析意识,把知识的运用和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

(三)概括角度的分解。如:例9 对于《古文辞类纂》, 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

相对应的主要文句是: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然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1997年高考卷)

竹影阅读答案范文3

阅读下面这首诗,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再看2013辽宁卷诗歌赏析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从设问来看,湖北卷考查的是赏析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而辽宁卷考查的是赏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诗人自己的形象。

鉴赏古诗中人物形象的流程,一般分四步走(以2013辽宁题为例):

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这道题的鉴赏对象就是诗人自己;鉴赏要求是“简要分析”,需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

第二步:找。找到诗中描绘人物形象的有关诗句。他身处竹轩,轻掩柴门,漫步小径,品茶焚香,或倦卧,或闲吟,悠然自得。竹轩之中四时皆有佳趣,赏竹,观雪,品梅,均非别处所能领略。

第三步: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意。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就竹而居,可见其不同流俗;风卷柴门,可见其居室简朴;品茶观景,可见其生活闲适;倦卧闲吟,可见其自由自在;赏雪品梅,可见其情趣高雅。

第四步:结。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情趣追求。从作者对居所环境和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闲散自由生活的赞美。

分步赏读了诗歌的内容,明确了诗人的形象意义,答案则可归结成三部分:形象+解说+意义。

(1)总说诗中的形象是什么。把最重要的答案写在最前面。其模式一般为:……塑造了一个(形容词)……(名词)形象。

(2)结合具体诗句描写的特征,对前述形象特点加以解说分析,并指出这个形象是如何塑造出来的。

(3)指出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意旨。

据此,2013年辽宁卷的答案可以整合为:

本诗塑造了一个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描写诗人行为的词语,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除了熟知赏析过程和答题步骤外,还要从以下三个层面上赏析。

从人物描写的层面上,要从作品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甚至细节等方面的描写中探究出人物的品格、精神、情操,然后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像辽宁卷中的“倦卧”“闲吟”就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从环境烘托的层面上,人物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诗人会在作品中通过环境的描写对人物进行侧面的烘托。如辽宁卷中写诗人居住的“柴门”,门前的“狭径”都见出了他物质生活的简朴。

从知人论世的层面上,每个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深深地在他身上打上烙印,也会深深地把这种烙印刻在他的诗歌中,所以,知人论世有助于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和诗歌传达的感情。

总而言之,赏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和赏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能抓住一些关键点,并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一定能准确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点。下面这个鉴赏形象口诀,可能对你有些启发:

细读全诗莫慌张,审题揣摩绘形象。

冷暖色调区分开,知人论世看简况。

深层含意要挖掘,关键词句不能忘。

整合答案有模式,先总后分说端详。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 轼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1.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

醉中感怀

陆 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青衫犹是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

2. 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竹影阅读答案范文4

古诗词鉴赏对情感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从字词上看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所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生动形象的效果。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 简析某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或某词为什么是全诗的关键。

3.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他字比较,辨其优劣。

解答分析: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力求一字传神,常常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以及色彩词、叠词与词类活用上下工夫,抓住了这些词语,就抓住了炼字的关键。鉴赏炼字应该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色彩、情味、动静、效果等不同方面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 明确指出诗眼或炼字,或肯定哪个字更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摇(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

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

谁家红袖凭江楼?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解析】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描写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

【参考答案】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心情。

二、从语言风格上看

诗词语言风格是指由于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作品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所体现的语言个性特征。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2. 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得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体现了作者的个性,每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常见的风格特点: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摇(2009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 黄陵庙

(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摇?摇③准拟:准定。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解析】从诗中“满载、平铺、十里、何妨”这些苍凉、豪放的词句中,可以品位诗人的豪放情怀。再结合注释,我们可以推断词人的风格。

【参考答案】苏轼、辛弃疾,豪放派。

三、从表达技巧上看

诗词表达技巧分为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3.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和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见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摇(2009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摇由页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摇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手法: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四、从形象上看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一件事。诗人首先要创造出一种形象,并借助形象的某种特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亦称意象)。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

2. 某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 某形象的意义是什么?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解答分析:

古诗词常常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形象上,从而使作者的思想和客观形象融为一体。因而,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通过语言分析,把握形象的外形特点,然后把握形象的精神象征。

答题步骤:

1. 明确是什么形象。

2. 根据诗中描写形象的词语,概括形象特点。

3. 理解形象所寄寓的作者的情感。

例?摇(20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解析】诗开篇即写竹的新嫩和勃发的生机。竹的一半还包着笋壳,枝梢才伸出墙头,寥寥几字,写出了“新竹”的特点。接着颔联突出竹的“色”和“阴”,转换了描写的角度。窗外那翠绿的颜色似乎使室内的“书帙”都浸润其中,再加上竹影移过,那桌上的酒樽也觉得清凉宜人!如果说,前两联从视觉的角度写竹,那么颈联转而写竹的清香之气,又是从嗅觉的角度描摹了。经雨洗濯的绿竹显得更加秀丽而洁净,微风过处,送来竹的缕缕清香,沁人心脾,身居如此环境,真有欣然忘食、乐而忘忧之感。以上三联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竹的品性,气完意足。

【参考答案】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五、从意境上看

意境:“意”就是情意,即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即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常见的出题方式有:

1. 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 诗中某两联写了哪些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4.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意境是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同时,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明确诗歌的表层意义,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倾向。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例?摇(20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解析】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怎样呢?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像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

竹影阅读答案范文5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12册第6单元第19课。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变革亟待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身。因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所以,教学时要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还要从领会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阐述内容、表达情感的而得言,追求言意兼得。

阅读教学的变革还须从“教语文”向“学语文”转身,要倾力打造“让学”课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必须让于学。

本案例的设计就是基于以上两点考虑,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目标,以“三品”夹竹桃的韧性为抓手,以学定教,不但理解文本,而且学习认识事物特点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再把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化知为能,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三品夹竹桃的“韧性”,学习认识事物特点和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准课题。

(1)出示“夹竹桃”,谁能把这个课题读正确?

(2)“夹”有两种读音,在课题中究竟该读哪种音呢?

出示字义:jiā:①从两旁同时向同一个对象用力;②夹子;③从两旁限制住;④掺杂。jiá:里外两层的。

(学生根据字义判断出读哪个音。)

2.明白其理,总结学法。

一个字有多种读音时,拿不准读什么音,可以根据字义选择。

3.猜测题意,阅读资料。

(1)这种花为什么叫夹竹桃呢?请你根据字义和这个花名猜测一下。

(如:夹竹桃叶片像竹,花朵如桃。)

(2)教师补充 “夹竹桃”的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把理解课题和学习方法融合在一起,体现的是“教语文”的理念。阅读教学要想华丽转身,实现正能量,教师必须跳出课文教语文。

二、 初读课文

1.检查字词。

(1)读准词语,注意加点字。

第一排:榆叶梅 熏透 凄清 荇藻 夜蛾 乍起

第二排:花团锦簇 满院生辉 五彩缤纷 美不胜收 花开花落 万紫千红

第三排:叶影参差 无日不迎风吐艳 无不奉陪

(2)理解第三排词语的意思。

(3)听写词语,同桌相互批改并订正。

设计意图:第一排是课文的六个生字,第二排是四字词语,第三排是多音字和变调。词语教学的设计循序渐进,由字音到词义,由易到难,遵循学习规律。

2.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展示读。每人任选一节,读后说说这一小节让你知道了什么。

三、 质疑提问

1.出示课文的第一节,生读: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2.读了这节,你有什么疑问?

(生归纳: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对作者来说为什么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4.出示课文结尾:“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由“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坚持不懈、坚忍不拔、顽强不屈。)

设计意图: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儿童是哲学家,是真理的热爱者,疑问丛生,一个接一个。其中有异常宝贵的东西在闪耀,有无数神秘的萌芽。”学生学语文应从学会提问开始。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全课教学的抓手,让教学目标清晰起来,也让教师把教的起点建立在学生的疑点之上,以学促教,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 三品“韧性”

1.抓正面描写,一品“韧性”。

(1)出示课文的第四小节。

(2)学生批注阅读,想一想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在哪儿?

(3)组织学生交流,认识夹竹桃的“韧性”。

(4)总结写法,感悟表达方式。

这三句话其实都讲夹竹桃在不停地开花,但是侧重点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

(第一句:花败花开,生生不息;第二句:环境虽变,但一直吐艳;第三句:花期很长,无不奉陪。)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周国平先生说:“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让学生批注阅读,潜心会文,静心思考,穿行在文本的世界之中,与文字对话,尽情享受着静悄悄的丰富,细细品味夹竹桃的韧性,这是学生在经历真实的阅读过程。

2.抓侧面描写,二品“韧性”。

(1)出示课文的第三小节。

(2)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问题?

(生归纳: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十四种花?)

(3)同学们归纳得特别好。为什么要写这十四种花?请说说你们的理解。

(目的是要形成对比。这些花虽然开得艳,但花期短,和夹竹桃相比缺少韧性,这样更能衬托出夹竹桃的韧性。)

(4)感情诵读,读出“韧性”。

采用引读法。(师读破折号前面的内容,学生读破折号后面的内容。)

春天——迎春花、桃花、海棠、榆叶梅、丁香,花团锦簇;

夏天——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秋天——玉簪花、,迎风怒放。

这些花是花开花落,花期短暂,可是——(学生齐读,对比感悟。)

“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无不奉陪。”

设计意图:教学要关注文本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精选这样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侧面描写进一步认识夹竹桃的韧性,另一方面也是学习侧面描写法。

(5)教师小结,回应上课伊始的问题。

课文学到这儿,对于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你理解了吗?

3.联系作者,三品“韧性”。

(1)作者季羡林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其实还有原因。课前你找到了哪些关于季羡林的材料?和大家交流交流。

(2)补充季羡林的材料。

季羡林,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佛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散文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

24岁时到德国深造,遇上战事,10年中经受着战火之苦,但他顽强学习和生活,获得了博士学位。

55岁时,开始,他遭受严重迫害,但笑容依旧,用幽默的笔调写出了《牛棚杂忆》。

92岁时,因病住院,但他仍然没有停止学习,5年的病榻生活,写成了20多万字的《病榻杂记》。

读了以上的资料,再联系夹竹桃,你想说什么?

(季羡林就像夹竹桃一样,具有韧性。面对困境,他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夹竹桃的韧性就像颗种子在他的心中已经生根、开花、结果,影响了季老的一生。)

难怪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呢,齐读——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打通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壁垒。补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把夹竹桃和作者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认识花到认识人,进一步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在作者心目中的影响力,也是对课始所提出的主导问题的有效回应。

五、 总结学法

1.我们刚才是怎样认识夹竹桃特点的?

(小结:抓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联系作者经历。今后阅读状物的文章,要学会通过多角度去认识事物的特点。)

2.如何写好事物的特点呢?

(小结:可以正面描写事物的特点,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去烘托事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习方法是教语文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后,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总结方法,是自然点化,有效导引,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六、 迁移运用

竹影阅读答案范文6

诗歌意象应该包括景物意象、物件意象、人物意象三类。限于篇幅,鉴于景物意象在高考命题中比例较大与解题方法便于迁移的特点,本文所讲意象即指景物意象。这类意象题的解答,与其他阅读题一样,都应该通读全篇,理解大意,仔细审题,弄清指向;注意标题、作者、语境(上下文)、注释等要素。当然,也有其个性特点,下面分四类八方面予以解说。

1. 意象排查与意象筛选

意象排查,要求排查出题目要求的所有意象;意象筛选,则要求在排查出全部意象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筛选出特定意象。两种题型的解答,虽然难度不大,但都要认真细心。

夜坐[宋]张 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意象排查题。题干要求找出诗中秋天的景致,不妨依次排查。首句写“月明”;次句写夜气因“霜”“先清”,但尚未有霜;最后两句写梧桐“迎风”振叶“尚有声”。答案可为:这首诗写了明月高照,夜气清冷,梧桐振叶有声等景致。

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 [宋]林 逋

底处②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③葑上田④。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 ① 端上人:一个名叫端的和尚;② 底处:何处;③ 枰:棋盘;④ 葑上田: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不颠覆的架田。

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面上看,这是一道意象排查题,其实属于意象筛选题。因为题干中“描写”一词表明应排查的意象是有限制的,是需要筛选的,它不包含“描写”以外的意象。标题意思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内描写所望见的风景”,首句“凭阑”只是叙述的意象;次句交代观望地点,其中“山”“塔”“阁”不是“描写”的意象。最后两句是想象,其中“庐近”“雪天”也不是“描写”的意象。答案应在中间两联中。“阴沉画轴”“零落棋枰”都是比喻体,分别用来描摹“林间寺”“葑上田”;“秋景”是叙述的意象;“独鸟”“夕阳”“寒烟”是描写的意象。所以,答案为:诗中描写了林间寺(古寺)、葑上田(架田)、独鸟、夕阳、寒烟等意象。

咏素蝶诗 刘孝绰①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 ① 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为人所嫉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乍看是一道意象筛选题,因为题干问“描写了……哪些活动”;其实,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都在“描写”素蝶,最后两句是它的心理活动,所以,这仍是一道意象排查题。尽管全诗只有素蝶一个意象,但是这个意象的活动构成了一系列具体的意象。若根据题干中“活动”一词,抓住“随”“绕”“避”“隐”“映”“争起”“归”“出没”“飞”“幸勿谢”“欲相依”等词语来排查,就能比较容易地找到诗中所写的素蝶活动: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来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所以期望百花、嘉树不能凋谢,留作自己依靠。

2. 特点细析与特点概括

特点细析,要求详细分析意象的具体特点,比如“竹子”“月亮”“梅花”等意象的一系列特点。特点概括,则要求在详细分析意象具体特点的基础上,概括出意象的本质特点。

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意象特点细析题。题干中“哪些特点”表明特点不止一个,需要详细分析方可得知。首句写海棠在春风中的袅袅动态与在春光中的光彩艳丽,次句写海棠在春风中香气阵阵及其在月色下的朦胧情景。再联想下文,后两句“恐”“花睡去”,用“高烛照红妆”表现惜海棠美貌,可知前两句系颂海棠之美。答案为:前两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

黄氏延绿轩 [明]高 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这首诗中,“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也是一道意象特点细析题。题干出示一个句子,竟未需要细析其特点。先弄清此句内容,即春光在一个瞬间涌到屋内来了。联系上句“雨过晓开帘”可知,有人打开了窗帘,为本句“一时放春入”提供了条件;再联系题目“延绿轩”(“延请绿色的屋子”)与开头两句可知,此处系“一时放春入”的环境。再结合题目中“情景”之“情”,应有诗人感情在其中。所以,这句诗的特点有“春光浓郁”“扑面而来”“令人欣喜”,答案只要综合这三点即可。

《汉宫秋》选段[元]马致远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意象特点概括题。从题干“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可知概括的两个方面。而概括以分析为条件,所以,应该在仔细分析特点的基础上向着这两个方面概括。全段中“迥野”“河梁”“穷荒”既表明“情景”是心中“所想”的塞外风光,又显示其旷远悲凉。而草“添黄”,兔“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进一步表明是想象中的深秋塞外风光;“伤心辞汉主”“从入穷荒”点明旷远悲凉。“返咸阳”“过宫墙”则是眼前“所见”的王宫景象,而“月昏黄”“夜生凉”“泣寒蜇”等突出了秋夜王宫的凄清阴冷景象。将这些情景的特点概括起来,答案为: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与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

3. 具体描摹与情意揭示

具体描摹,是把意象的具体情形描述出来,有点像“唐诗素描”;情意揭示,是把意象寄托的涵义或感情揭示出来。具体描摹是阅读诗歌的起点,因为阅读诗歌先要进入具体的形象世界;情意揭示是阅读诗歌的终点,因为阅读诗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 [南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③满芳洲。

[注] ① 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 累:无罪被迫而死;③ 杜若:一种芳草。

上阕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意象具体描摹题。根据题干“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应该依次“素描”上阕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前四句不是景色,只是叙述“我”的行程,不在“素描”之内。上阕后五句才是景色,把它们改写为散文即可得出答案: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湖中君山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夜幕初上,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天际。

送人归京师① [南宋]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① 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 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寓意揭示题。要揭示诗中“子规”的含义有两个渠道,一是联系“子规”的固定寓意,二是结合诗歌的主题。“子规”谐音“子归”,固定意义为盼望儿女归来。全诗主题由结尾的诗眼“愁”字提示,因故园惨遭兵祸有家难回。答案应为:思念故土但有家难归。

4. 作用分析与描写欣赏

作用分析,是分析意象在诗歌中所起的结构作用与表达作用;描写欣赏,是赏析意象及其描写的方法。前者,意象处在主置,即它“做”了些什么事;后者,意象处在客置,即它被其他要素“做”或“表现”得如何。

关河令 [宋]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阅读这首小令,请分析词中“孤灯”这一意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意象作用分析题。单看题干中问“孤灯”的作用,尽可能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考虑。从“孤灯”意象本身看,有“孤独”“孤苦”之意。从它所处的三个句子看,虽“更深人去寂静”,但“孤灯相映”,反衬之中暗示主人夜不能寐,孤单之极。再看后面两句酒醒而“如何消夜”,明确表示一人独处深夜难眠。答案为:“孤灯”象征主人公孤单寂寞,同时也反衬他彻夜难眠的情形。

夜 雪[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夜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意象描写欣赏题。“手法”本来范围较大,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修辞手法等。但题干限制在“描写”范围内,答题应从描写角度考虑。那么“夜雪”这一意象是怎么描写的呢?从诗中“讶”“见”“闻”等动词,依次可知是从感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写“夜雪”的。而这些都不是直接写“夜雪”,即便是“见”,只是见到“窗户明”,所以是侧面描写。答案为:诗歌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分别从感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描写出夜雪的特点。

综合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鹧鸪天[南宋]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 ① 玉瀣:美酒;② 黄庭:道家经典;③ 元:同“原”。

1. 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

虚 堂 [宋]寇 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

3. 本诗前两句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描写了诗人饮酒、竹林漫步、读书、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表明诗人的一种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隐逸的生活态度。

2. 两句诗表面是说原来就已知道造物者心肠与常人不同(无情),他白白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在语意上与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感情上饱含讥讽和悲愤,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