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交流材料范例6篇

抗疫交流材料

抗疫交流材料范文1

选用肖运本主编的《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为全国高职高专“十一五”规范教材。

本门课是介绍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特异性防治,以及机体免疫应答一般规律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免疫球蛋白》是教材第九章的内容,这是免疫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免疫学概论和抗原等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是在前几章基础上的深入和扩展,学好本章,将为后面免疫应答及临床免疫的教学,尤其是为以后专业课的教学打下基础。

2.说教学大纲

2.1教学目标。

根据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的编写意图,密切围绕培养面向医疗卫生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特点。

2.1.1知识目标

2.1.1.1掌握抗体与免疫球蛋白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2.1.1.2熟悉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它结构。

2.1.1.3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和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活性。

2.1.1.4了解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与用途。

2.1.2能力目标

2.1.2.1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2.1.2.2由抗体的结构导出抗体的基本功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思维能力。

2.1.2.3分析人工制备抗体技术的意义和应用,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3情感目标

2.1.3.1初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2.1.3.2向学生介绍人工制备抗体技术的发展动态及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明确知识在不断更新并向前发展,认识到学无止境,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

2.1.3.3引导学生关注与护理有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献身护理事业的精神。

2.2教学重点。

2.2.1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

2.2.2免疫球蛋白的几大功能及五种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2.3教学难点。

2.3.1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及功能分区涉及很多英文符号,学生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因此,学生听后往往一头雾水,是需重点解决的记忆难点。

2.3.2人工制备抗体技术属于较高层次的细胞工程技术,比如单克隆抗体技术本身环节多、技术复杂,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3.说学法

3.1学情分析。

针对三年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设计本课程,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但相关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探究能力仍有待提高,对专业的认识尚有待深入。

3.2学法指导。

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图片和分析资料相结合,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说教法

4.1教学方法。

教师要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通过一些直观手段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我们可采用自学、指导、设疑、探究的模式,并与文字叙述、图片、小资料、讨论多种形式相结合。

4.2教学课时。

2学时。

5.说教学程序

5.1基础知识教学,重视概念,巩固提升,知识迁移。

教师先启发学生回顾相关的知识,介绍两个概念的形成背景,同时引导学生在仔细研读课本的基础上,对两个概念进行对比,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然后通过教材上的示意图,重点讲解免疫球蛋白的结构。这部分是难点,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反复看课本和课件中的不同图片,并通过简单分析后尝试说出各部分的名称,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观念,在重复中加强记忆。在学习免疫球蛋白结构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以前学过的一些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大胆地推测抗体的基本功能,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最后,要讲明抗体的功能在临床中的应用,以便自然过渡到接下来的人工制备抗体技术的内容上来。

5.2前沿知识教学,突出从问题入手的思路,层层设疑,启发思维,交流讨论。

教师先由抗体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引入人工制备抗体技术,接着从传统抗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引出单克隆抗体的概念,随后再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获得单克隆抗体?

教师先介绍实践中仅靠细胞培养难以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然后,一步一步启发学生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自然过渡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上。教师要把科学家在研制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大胆地想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和亮点,使学生在获得单克隆抗体知识的同时,受到创新精神的教育。

抗疫交流材料范文2

【摘要】

目的: 制备抗人ILT4分子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制备小鼠源性抗人ILT4 mAb。用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mAb的效价。以Western blot测定mAb的抗原结合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对mAb结合转染细胞表面及天然细胞表面ILT4分子的活性进行鉴定。结果: 获得7株分泌抗ILT4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ELISA法测定腹水mAb的效价均达1×10-6, 7株mAb均为IgG1(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3株mAb与人ILT4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用转染细胞及U937细胞做FCM分析发现另外4株mAb可结合真核表达的及天然的ILT4分子。结论: 获得7株能特异性识别ILT4分子的mAb, 为研究ILT4分子的组织分布和功能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手段。

【关键词】 ILT4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单克隆抗体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4(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 ILT4), 又称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leukocyte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LIR2)、 CD85d 及 LILRB2是一种主要表达于髓样单核细胞表面的受体[1]。ILT是一类在基因和分子结构上以及功能上同KIR相关的膜分子。ILT4表达于单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等髓样细胞。ILT4可结合经典MHCI分子及非经典MHCI分子HLAG[2], 抑制钙内流, 胞质区募集SHP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抑制受体内化, 并抑制抗原进入内体进行加工。ILT4可能参与调控髓样单核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活性及炎症反应, 并调节抗原提呈功能, 防止自身免疫应答[3]。我们采用小鼠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制备了小鼠抗人ILT4分子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mAb), 为进一步研究ILT4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人ILT4重组蛋白由牛津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提供。RPMI1640干粉购自Hyclone公司。新生牛血清(FCS)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研究所。HAT购自Gibco公司。PEG MW4000购自Merck公司。8周龄雌性BALB/c小鼠(二级)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从澳大利亚IMVS引进。福氏完全、 不完全佐剂购自Sigma公司。检测小鼠Ig类和亚类的试剂盒购自Pierce公司。Western blot试剂盒购自Roche公司。PVDF膜购自Amresco公司。标准蛋白购自Bio Rad公司。FITC标记的羊抗小鼠IgG抗体购自B&D公司。

1.2 方法

1.2.1 分泌抗人ILT4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用人ILT4抗原加福氏完全佐剂混合并充分乳化后, 皮下多点注射于BALB/c小鼠, 第2次加用福氏不完全佐剂, 间隔4周。第3次腹腔免疫。每次免疫每只小鼠均用抗原20 μg。融合前3 d 用同等剂量的抗原生理盐水溶液腹腔加强免疫1次。细胞融合、 筛选、 克隆化及腹水制备均按常规实验操作进行[4]。

1.2.2 mAb效价及Ig亚类的鉴定 将腹水按系列稀释后, 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腹水中mAb的效价。用小鼠Ig类和亚类试剂盒鉴定每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中mAb的Ig亚类。

1.2.3 Western blot检测抗ILT4 mAb 的特性 用Western blot鉴定其与变性ILT4蛋白的反应性及相对分子质量(Mr)。取5 μg 人ILT4加入到2×上样缓冲液中, 经120 g/L的SDSPAGE后, 转移至PVDF膜上, 用50 g/L脱脂奶粉(TBS)室温封闭1 h。依次滴加以封闭液(1∶1 000)稀释的抗人 ILT4 腹水(室温孵育2 h或4℃过夜, 洗膜3次)及1∶1 000 HRP标记的山羊抗小鼠IgG(室温孵育1 h, 洗膜3次), 最后加发光底物(鲁米诺)显影。

1.2.4 FCM检测抗ILT4 mAb结合转染细胞及天然细胞表面ILT4的特性 用PBS调整转染细胞或U937细胞的密度为1×109/L, 每管中加入1 mL细胞悬液, 再以上述条件离心。去上清, 加入100 μL 100 mL/L 山羊血清室温封闭10 min, 分别加入腹水1 μL(同型对照管中加入小鼠抗SED mAb腹水), 于4℃孵育1 h。洗3次后, 离心, 用100 μL PBS重悬细胞, 加入FITC标记的山羊抗小鼠IgG 1 μL, 于4℃避光孵育1 h。洗3次后离心, 用300 μL PBS重悬细胞, 以FCM检测。

2 结果

2.1 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和mAb的特性鉴定 获7株可稳定分泌抗ILT4 mAb的杂交瘤细胞, 命名为FMUILT4 NO.1~NO.7。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的效价均达1×10-6, 其亚类均为IgG1(κ)。

2.2 抗ILT4 mAb与重组蛋白反应性的Western blot检测 7株mAb中, NO.4、 NO.6和NO.7在Western blot检测中均能与变性的重组ILT4蛋白起反应, 在Mr为50 000处出现特异性的条带(图1)。

图1 Western blot检测抗ILT4 mAb与重组蛋白的反应性(略)

2.3 FCM检测 mAb结合转染及天然分子活性 FCM表明, 1、 2、 3和5抗ILT4 mAb均能与转染细胞(图2)及U937细胞(图3)表面的ILT4结合。

图2 抗ILT4结合真核转染细胞表面分子的FCM结果(略)

图3 抗ILT4结合天然细胞表面ILT4分子的FCM结果(略)

3 讨论

人白细胞受体复合体(LRC)包括至少26个基因, 它们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包含2个基因簇: 一个是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ILT), 又称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R)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MIR),另一个是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此外, 还有2个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AIR)基因, 以及IgA Fc受体、 自然细胞毒性受体1(NCR1)。人ILT基因定位于19q13.4, 靠近KIR家族基因和FcαR基因。ILT家族目前共有11个成员, 即ILT1~ILT8, ILT1样蛋白、 LIR6a和LIR8。

ILT4是一个由448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 包含有2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 胞膜外区有2个C2样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 胞质区含有3个ITIMs[3]。ILT4表达于单核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5]; 抗体交联实验发现, ILT4可结合经典MHCI分子及非经典MHCI分子HLAG[2], 抑制钙内流, 胞质区募集SHP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抑制受体内化, 以及抑制抗原进入内体进行加工[6]。ILT4可能参与调控髓样单核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活性及炎症反应, 并调节抗原提呈功能, 防止自身免疫应答[3]。本研究中, 我们制备的7株mAb(FMUILT4 NO.1~NO.7中, 3株能应用于Western blot检测, 另外4株能应用于天然ILT4分子的检测。上述结果表明, 我们制备的抗ILT4 mAb为进一步研究ILT4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 Shiroishi M, Tsumoto K, Amano K, et al. Human inhibitory receptors Iglike transcript 2 (ILT2) and ILT4 compete with CD8 for MHC class I binding and bind preferentially to HLAG[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3, 100(15): 8856-8861.

[2] Shiroishi M, Kuroki K, Rasubala L, et al. Structural basis for recognition of the nonclassical MHC molecule HLAG by the leukocyte Iglike receptor B2 (LILRB2/LIR2/ILT4/CD85d)[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6, 103(44): 16412-16417.

[3] Cella M, Dohring C, Samaridis J, et al. A novel inhibitory receptor (ILT3) expressed on monocytes, macrophages, and dendritic cells involved in antigen processing[J]. J Exp Med, 1997, 185(10): 1743-1751.

[4] 康振华, 王为忠, 陈冬利, 等. 抗人RANTES分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鉴定[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5, 21(3): 322-327.

抗疫交流材料范文3

摘要:[目的] 制备抗麻疹病毒(MV)的单克隆抗体(单抗,McAb),并用该单抗研制捕获法ELISA检测MV-IgM的诊断试剂盒。 [方法] 以MV减毒活疫苗免疫Balb/c小鼠,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分泌抗MV的杂交瘤细胞株,以获得该单抗,并对用其研制的检测抗MV-IgM试剂盒进行考核。 [结果] 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株中,B2能稳定分泌高滴度抗MV单抗。经考核,用该单抗酶结合物研制的检测抗麻疹-IgM试剂盒特异性和稳定性良好,与同类商品试剂盒比较,其检出麻疹病例血清抗MV-IgM的时间较早。 [结论] 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成功地制备了小鼠杂交瘤细胞,其中B2株能稳定分泌高效的抗MV 单抗,用于研制检测抗MV-IgM捕获法ELISA试剂盒,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令人满意。

关键词:麻疹病毒;单克隆抗体;抗麻疹病毒-IgM;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中图分类号:R 511.1 文献标识码:A

Preparation and usage of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from living attenuated measles virus vaccine ZHU Li-hua,CHEN Juan-juan,ZHOU Zhi-tong,et al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entre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508,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evelop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against measles virus(MV) and use it to prepare capture ELISA antiMV specific IgM kit. [Methods] Balb/c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MV attenuated vaccines and their spleen cells were fused with SP2/0 cells. From these mice,the McAb against MV was obtained and used to prepare capture ELISA anti MV specific IgM kit. [Results] B2 strain hybridoma cells could secret McAb against MV in high titer specifically. McAb was used to preparate capture ELISA anti MV specific IgM kit. The specificity and stability of this kit were good. Anti MV-IgM in sera in cases with measles could be detected by this kit earlier than that by a same type commercial kit. [Conclusion] 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capture ELISA antiMV specific IgM kit prepared using the McAb are satisfactory。

Key words:Measles virus;Monoclonal antibody;Anti MV specific IgM;ELISA

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斑丘疹、发热、咳嗽、鼻炎和结膜炎。最近数十年来,全球普遍使用了麻疹疫苗,麻疹的患病数和死亡数大幅度下降,但此病的流行仍有发生。世界卫生组织 (WHO) 估计,2000年麻疹病例≥ 3000万,造成77.7万例死亡[1]。虽然1999―2003年间麻疹相关的死亡数从87.3万例降至53万例,但麻疹病毒仍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麻疹病毒(M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金标准”是检测到麻疹特异性IgM [3],可采用捕获法ELISA或是免疫荧光法检测,在1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作为麻疹实验室诊断标准之一 [4]。WHO推荐采集临床可疑麻疹病例血清标本检测IgM 和尿液标本、鼻咽标本检测麻疹病毒基因组[5],前者用于证实急性麻疹感染的诊断,而后者确定病毒基因型。因此,临床和流行病学迫切需要一种快速、廉价、和准确检测MV-IgM抗体的诊断试剂盒。我们通过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Balb/c小鼠,制备MV 的McAb,并用其成功地研制了捕获法检测抗MV-IgM的ELISA试剂盒。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杂交瘤建株 MV减毒活疫苗株(上生®国药准字S10820293,产品批号:2004012403);羊抗小鼠IgG-HRP(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8周龄雌性Balb/c小鼠购于上海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 (SCXK沪2002-0002);SP 2/0骨髓瘤细胞和其他材料为本室原有。

1.1.2 乙型脑炎病毒(JEV)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甲型肝炎病毒细胞培养抗原 JEV减毒活疫苗为成都生物制品所产品(蓉生®国药准字S10900004,批号20041289-1),FRhK4细胞培养甲肝病毒抗原由本室制备并灭活。

1.1.3 质控血清 抗甲型肝炎病毒-IgM(抗HAV-IgM)、抗乙脑病毒-IgM(抗JEV-IgM)、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IgM(抗HBc-IgM)、抗巨细胞病毒-IgM(抗CMV-IgM)、抗EB病毒-IgM(抗EBV-IgM)阳性血清各6份和类风湿因子(RF)阳性血清10份均来自本中心检验科。用德国维润赛润生物有限公司抗MV-IgM试剂盒检测为阳性和阴性各15份标本作为标准阳性和阴性对照品。

1.1.4 临床血清标本 39例临床疑似麻疹患者的血清56份(7例具有双份或3份血清)系本中心2006年采集。

1.1.5 同类商品试剂盒 同类捕获法检测抗MV-IgM ELISA商品试剂盒为珠海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60501)。

1.2 方法

1.2.1 分泌抗MV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以MV减毒活疫苗株腹腔免疫Balb/c雌性小鼠,4周后加强免疫,3 d后取脾细胞与SP 2/0细胞融合,方法参照文献[6] 。以ELISA法筛选分泌抗MV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按有限稀释法连续克隆3次纯化后,注入用降植烷预处理过的Balb/c小鼠腹腔,10 d后抽取腹水鉴定。

1.2.2 抗MV McAb的滴度和特异性鉴定 以ELISA测定腹水中杂交瘤细胞的抗麻疹病毒抗体滴度,并用JEV减毒活疫苗、灭活甲肝细胞培养抗原和SP 2/0细胞培养液(阴性对照)替代麻疹减毒活疫苗鉴定MV McAb的特异性。

1.2.3 抗MV-酶结合物的制备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纯化的自行制备的抗MV-单克隆抗体IgG。

1.2.4 ELISA检测抗MV-IgM试剂盒的制备 以本室自制的抗MV -酶结合物和经灭活的MV疫苗细胞培养抗原,分别作为捕获法ELISA法实验中的酶结合物和抗原,再经实验对试剂盒中其他组分的参数进行调整。

1.2.5 血清抗MV-IgM检测 ①自制试剂盒:以1∶100稀释的上述临床疑似麻疹血清标本50 μL,加入包被抗μ链的微孔板孔内,同批分别设置阴、阳性和空白对照孔。37℃温育1 h,洗板,加入用MV和抗MV-酶结合物制备的免疫复合物,各孔50 μL。37℃孵育1 h,再次洗板,加入四甲基联苯胺(TMB)底物显色,再经37℃温育10 min,加浓度为2 N的硫酸终止液终止反应后,用酶标仪读取A值。结果判定:S(样品)A值/ 临 界 值(cutoff)≥1判为阳性。其中临 界 值=阴性对照平均A值×2.1(阴性对照平均A值

1.2.6 试剂盒特异性鉴定 自制试剂盒检测抗MV-IgM阳性血清的同时,以上述抗HAV-IgM、抗JEV-IgM、抗HBc-IgM、抗CMV-IgM、抗EBV-IgM阳性血清各6份及RF阳性血清10份,替代抗MV-IgM阳性标本,以鉴定其特异性。

1.2.7 试剂盒稳定性观察 将自制试剂盒放置37℃ 3 d,并与4℃保存的试剂盒平行检测临床血清的抗MV-IgM。

2 结果

2.1 分泌抗MV杂交瘤建株情况

细胞融合一次成功,ELISA筛选出11个强阳性孔,连续克隆化培养3次后,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MV的杂交瘤细胞。经液氮冻存3个月后,细胞复苏传代生长良好,抗体滴度稳定。随即用以制备富含单抗的Balb/c小鼠腹水,供进一步鉴定。

2.2 抗MV-McAb滴度和特异性

经ELISA检测,杂交瘤细胞中一株名为B2者所产生的腹水抗MV-McAb滴度 ≥1∶1 000 000。该株抗MV McAb能与MV减毒活疫苗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JEV减毒活疫苗、灭活的甲肝抗原和 SP 2/0细胞均无交叉反应。

2.3 对本室捕获法ELISA抗MV-IgM试剂盒的考核

2.3.1 试剂盒的特异性 B2株抗MV McAb制备的酶结合物,在捕获法ELISA检测抗MV-IgM中,能与抗MV-IgM阳性血清标本起反应,但与抗HAV-IgM、抗HBc-IgM、抗JEV-IgM、抗CMV-IgM和抗EBV-IgM阳性血清及RF阳性标本无交叉反应。与德国维润赛润生物有限公司抗MV-IgM试剂盒检测为阳性、阴性各15份标本作为标准阳性和阴性对照品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完全一致。

2.3.2 试剂盒的稳定性 将试剂置37℃3 d进行稳定性考核后,与同时放4℃的试剂进行平行检测比较,结果一致。

2.3.3 与同类商品试剂盒检测结果的比较 本室自制的捕获法ELISA抗MV-IgM诊断试剂盒与珠海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同类商品试剂盒,对本室2006年收到39例疑似麻疹病例的56份标本进行了比较,其中不符8例的16份血清检测结果见表1。

①为两次检测结果的均值;S/CO值为S(样品)A值/ 临 界 值(cutoff)。本室自制试剂的临界 值=阴性对照平均A值×2.1(阴性对照平均A值

3 讨 论

尽管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已有数十年历史,此病仍有流行发生。为控制麻疹流行和实现最终消灭麻疹这一目标,需要敏感、可靠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系统。国外学者最近对RT-PCR、病毒分离和IgM ELISA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是血清学方法就足以实验室诊断麻疹病毒感染。检测单份抗MV-IgM能诊断95%的病人[7]。用IgM捕获法 ELISA检测麻疹病人出疹后4~11 d内采取的标本,100%呈阳性[8]。血清抗MV-IgM检测已成为实验室确认麻疹感染的标准诊断方法之一[4]。

为获得更理想的抗MV-IgM检测诊断试剂,我们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Balb/c小鼠,成功地制备了数株分泌抗MV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其中B2细胞株分泌的抗MV滴度最高,特异性强,与其他病毒抗原SP 2/0细胞均无反应。用该单抗酶结合物研制的捕获法ELISA检测抗MV-IgM诊断试剂盒,经考核,仅与抗MV-IgM阳性血清发生反应,与HAV-IgM、抗HBc-IgM、抗CMV-IgM、抗EBV-IgM和抗JEV-IgM 阳性及RF阳性血清均无反应,表明高度特异,且与德国维润赛润生物有限公司抗MV-IgM试剂盒检测为阳性和阴性各15份标本作为标准阳性和阴性对照品比较,结果完全一致。表明两者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同。

根据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标准,酶联诊断试剂盒在37 ℃的条件下存放3 d可相当于在4 ℃条件下存放半年。我们将该试剂盒在37 ℃条件下,存放3 d后与4 ℃存放的试剂盒平行检测比较,结果证明其稳定性较好,表明可在4 ℃条件下贮存半年。

本室自制抗MV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捕获法检测抗MV-IgM试剂盒,与同类商品试剂盒,对我室2006年收集的临床疑似麻疹病例39例的56份血清标本进行平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显示,① 结果一致的有48份,其中18份阴性,30份阳性;② 不符的有8例,其中6例的首份血清,本室自制试剂盒检测阳性,商品试剂盒为阴性,而这6例的第2份血清,两种试剂盒检测均为阳性。③ 1例仅有首份血清,本室试剂盒检测处于临界值,该商品试剂盒检测为阴性,由于缺乏第2份血清,是否为麻疹,难以判定。④ 另有1例收集了3份血清,两种试剂盒检测首份均为阴性,第3份均为阳性;第2份血清本室试剂盒检测阳性,该商品试剂盒为阴性。结果表明,本中心研制的抗MV-IgM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好,其检出麻疹病人血清抗MV-IgM的时间可以提前。这将有利于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更早进行必要的病人隔离和治疗,以防麻疹病毒的大面积传播。

本实验表明,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MV McAb是可行的,用所获这种抗MV McAb研制捕获法ELISA检测抗MV-IgM试剂盒,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均令人满意。

4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UNICEF joint statement on strategies to reduce measles mortality worldwide. Wkly[J]. Epidemiol Rec,2002,77(27):224228.

[2]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rogress in reducing measles mortality―worldwide,19992003. Morb . Mortal. Wkly. Rep,2005,54:200203.

[3]Grandien M,Osterhaus ADME,Rota PA,et al.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measles inf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measles immunization:memorandum from a WHO meeting[J]. Bull.WHO 1994,72:207-211.

[4]GB 15983―1995.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

[5]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ortality reduction and regional elimination:strategic plan 20012005,global measles[M]. Geneva:2001.

[6]顾方舟,曹逸云,董德祥,等译. 病毒、立克次体及衣原体疾病诊断技术[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561-570.

[7]El Mubarak HS,Van De Bildt MW,Mustafa OA,et al. Serological and vir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linically diagnosed cases of measles in suburban Khartoum[J]. J Clin Microbiol,2000,38(3):987991.

抗疫交流材料范文4

SymbolmA@ g/L,检出限为0.03

SymbolmA@ g/L。

关键词 Fe3O4@Au纳米复合粒子;碳纳米管;L-半胱氨酸;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

2011-07-05收稿; 2011-10-16接受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0675064)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No. CSTC-2005 BB 4100)资助项目

* E-mail: judy20060830@163. com

1 引 言

甲胎蛋白(AFP)是甲种胎儿蛋白的简称。血清中AFP的升高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2]。目前已有的检测方法有荧光分析法[3,4]、化学发光分析法[5]、酶联免疫法[6]、色谱分析法、酶标电泳法及放射免疫法等[7]。这些方法灵敏、可靠,但大多需要对抗原或抗体进行酶标记或放射标记,操作步骤繁琐,且需要昂贵的仪器及专业的技术人员[8]。而利用氧化还原探针间接检测免疫反应的非标记电流型免疫传感器[9]因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实验微型化、绿色化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因此探究新型免疫传感器对AFP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多壁碳纳米管(MWNT)是制备传感器的优良材料。因为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时,除了可将材料本身的物化特性引入电极界面外,同时也会由于纳米材料的小粒径、大比表面积效应,使得粒子表面带有较多的功能基团,而对某些物质的电化学行为产生特有的催化效应。MWNT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加快电子传递、增加电流响应、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线性范围。与石墨材料制备的传感器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因此,MWNT已被广泛应用于免疫传感器的研究中[10~12]。

磁性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13]。其中,核壳型Fe3O4@Au纳米复合粒子以其独特的电学性质和催化特性,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适合用于表面修饰和功能化研究[14,15]。本研究结合以上无机纳米材料的优点,利用静电吸附和共价键和作用,将DMF分散的MWNT修饰在金电极表面,再将修饰电极依次沉积纳米金、L-Cys,并通过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吸附Au@ Fe3O4纳米复合材料,最后固载甲胎蛋白抗体(anti-AFP)。此传感器有望实现纳米金和Fe3O4颗粒与抗原抗体及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化学作用,从而提高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16]。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公司); MP230酸度计(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AB204-S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600, 日本Hitachi Instrument 公司);BRANSONIC 200 超声清洗仪(德国Branson Ultrashall公司); 所有玻璃仪器用K2Cr2O7-H2SO4浸泡,超声清洗仪超声,晾干。

甲胎蛋白抗体(anti-AFP)及抗原(AFP)、FeCl3•6H2O,FeCl2•4H2O(郑州博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L-Cys(0.02 mol/L,以 pH 5.0醋酸缓冲溶液配制)、BSA(质量分数96%~99%)及氯金酸(HAuCl4)均购于美国Sigma公司; 柠檬酸钠(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MWNT (纯度>95%,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2.2 DMF-MWNT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由于MWNT的管间具有很强的范德华力,极易团聚,使用时必须将其置于一定的溶剂中超声分散。同时,为结合碳纳米管和其它纳米粒子,需对碳纳米管表面进行共价或者非共价修饰,或高分子膜修饰[17,18]。在80 ℃下,将 MWNT用浓HNO3-浓H2SO4(3∶1, V/V)混合液处理5 h,水洗后真空干燥[19,20] ,备用。取0.15 mg处理后的MWNT分散于1 mL 5 %(V/V)DMF溶液中(pH 7.4),在25 ℃下超声30 min,使其充分分散即得DMF-MWNT复合物,放置在4 ℃冰箱里备用。

2.3 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按文献[21]配制磁性纳米Fe3O4粒子。称量4.64 g FeCl3•6H2O 和1.22 g FeCl2•4H2O,加入250 mL水,配制成Fe2+-Fe3+(1:2, n/n)的混合溶液,并加入2 mL 0.2 mol/L H2SO4(防止Fe2+在溶液中被氧化为Fe3+)。用氨水(质量分数25%)将溶液调至pH 9.0~9.5,并在室温下搅拌30 min。将制得Fe2+/Fe3+混合物加热到80 ℃,维持30 min。此时得到黑色悬浊液,放置在超声仪中超声10 min,使其分散均匀后,利用磁铁将磁性Fe3O4纳米粒子与流体分离开,并用热水将上层清液洗至中性,即得氨基化的磁性纳米Fe3O4。

取1 mL氨基化的磁性纳米Fe3O4悬浊液滴加到不断搅拌、温度为99 ℃的柠檬酸钠溶液(100 mL水溶解0.229 g)中。然后加入2.5 mL 1% (w/w)HAuCl4与之反应15 min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15 min,此时为酒红色的悬浊液。

图1 免疫传感器的制备过程

Fig.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stepwise immunosensor fabrication process: (a) formation of N,N-dimethylformamide multi-walled nanotubes (DMF-MWNTs); (b) electrodeposition-Au(DpAu); (c) electrodeposition-cysteine(DpCys); (d) adsorption of Fe3O4@Au nanocomposites; (e) anti-a-fetoprotein (AFP) loading; (f) blocking with BSA

当悬浊液冷却到室温后,用磁铁分离出固体颗粒,并用水洗涤,该固体颗粒即为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用20 mL水将其分散,并保存在4 ℃冰箱内备用[22]。

2.4 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将金电极(Φ=4 mm)依次用0.3和0.05

SymbolmA@ m 的Al2O3糊抛光成镜面,用水冲洗除去抛光粉,然后依次在水、无水乙醇和水中超声清洗5 min,室温晾干备用。

SymbolmA@ L DMF-MWNT复合物,滴涂在预处理好的金电极表面,等自然晾干成膜后将其置于3 mL HAuCl4溶液(直径16 nm)中,以

Symbolm@@ 0.2 V电压沉积30 s,取出,用水洗净,置于5 mL 0.02 mol/L L-半胱氨酸溶液中,在电压为

Symbolm@@ 0.5~1.0 V条件下,以10 mV/s扫速循环扫描30 min,取出再次用水冲洗修饰电极。将15

SymbolmA@ L 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滴涂在修饰电极上,自然晾干,将修饰好的电极浸泡在anti-AFP-水(1∶1, V/V)的的混合物中,在4 ℃下放置16 h。用0.25%(w/w)BSA溶液封闭电极表面非特异性吸附位点。修饰好的电极置于4 ℃的冰箱中保存待用。图1为免疫传感器制备过程示意图。

2.5 检测方法

采用循环伏安法(CV)表征了电极不同修饰阶段的电化学特性,实现对AFP的定量测定。测量电极电流采用三电极体系: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SCE),铂丝电极为对电极,工作电极为被修饰的金电极。测试底液为5.0×10

Symbolm@@ 3 mol/L Fe(CN)63

Symbolm@@ /4

Symbolm@@ +0.1 mol/L KCl+PBS (pH 7.4)溶液,循环伏安测定的电位范围为

Symbolm@@ 0.2~0.6 V,电位扫描速度为50 mV/s,无特别说明实验温度均为(25±5) ℃。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纳米材料的透射电镜(TEM)分析

图2为免疫传感器制备过程中选用纳米材料的TEM表征图。图2 a、b为DMF分散的 MWNT复合物的TEM图。从图2可见,MWNT被均匀地分散,呈长形带状; MWNT的管径为10~20 nm。图2c和2d分别为Fe3O4 纳米粒子和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的TEM图。图2d中趋于球型的黑色物质为金壳包裹住的Fe3O4纳米粒子,粒径较图2 c中的粒径偏大。由TEM图可得,实验成功制备了DMF-MWNT复合物及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

图2 不同纳米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Fig.2 TEM images of different nanomaterials

a and b. DMF-MWNTs; c. Fe3O4; d. Fe3O4@Au.

3.2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 图3 电极在修饰过程中的循环伏安图

Fig.3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different electrodes in 5 mL,5.0×10

Symbolm@@ 3 mol/L K3Fe(CN)6+K4Fe(CN)6+0.1 mol/L KCl+0.1 mol/L PBS(pH=7.4): (a) Bare Au electrode; (b)DMF-MWNT/Au; (c)DpAu/DMF-MWNT/Au;(d)DpL-Cys/DpAu/DMF-MWNT/Au;(e)Fe3O4@Au/DpL-Cys/DpAu/DMF-MWNT/Au;(f)anti-AFP/Fe3O4@Au/DpL-Cys/DpAu/DMF-MWNT/Au;(g)BSA/anti-AFP/Fe3O4@Au/DpL-Cys/DpAu/DMF-MWNT/Au;(h)AFP/BSA/anti-AFP/Fe3O4@Au/DpL-Cys/DpAu/DMF-MWNT/Au .The scan rate was 50 mV/s.

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电极在组装过程的电化学特性。图3曲线a为金裸电极在5.0×10

Symbolm@@ 3 mol/L Fe(CN)63

Symbolm@@ /4

Symbolm@@ +0.1 mol/L KCl+PBS (pH 7.4)

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电流响应曲线。图中可见一对对称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这是因为底液中氧化还原探针铁氰化钾的存在。曲线b为电极修饰了DMF-MWNT复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由于MWNT具有快的电子传输能力,且比表面积增大[23],所以氧化还原电流值增大。利用恒电位沉积HAuCl4法,制得功能化的DpAu-MWNT修饰电极。此时循环伏安曲线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增大(图3c),说明形成的DpAu-MWNT纳米复合膜大大提高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活性,有利于电极与溶液之间电子的传递。当沉积了L-Cys后,由于L-Cys组装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电子的传输[24],所以图3d中氧化还原峰电流随之减小。利用L-Cys的巯基与金易形成巯金键的特性,将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共价键和到电极表面。由图3e可见,氧化还原峰电流再次增大,表明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成功地被组装到了电极表面,它增强了传感器的电流响应。当anti-AFP通过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被固载到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膜的表面,氧化还原峰电流值明显降低(图3f)。图3g是用BSA封闭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峰电流值逐步降低,说明蛋白质分子阻碍电子的传递。最后,当修饰电极与 20 mg/L AFP抗原孵育15 min 后,氧化还原峰电流值再次降低(图3h),表明生成的免疫复合物阻碍电子传输。

图4为免疫传感器在pH=7.4的K3Fe(CN)6溶液中不同扫速的循环伏安表征图。由内到外扫描速率分别为:20,50,80,100,120,150,200,250,300和350 mV/s,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还原峰电位负移,氧化峰电位正移,图4中插图表示多层膜修饰电极的氧化还原峰电流与扫描速率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说明在此范围内,电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受扩散过程控制。

图4 免疫传感器在不同扫描速度下的循环伏安图.(插图为响应电流与扫速平方根的关系)

Fig.4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immunosensor at different scan rates: 20, 50, 80, 100, 120, 150, 180, 200, 250, 300, 350 mV/s (from innter to outer).Inset: The dependence of peak currents vs. v1/2

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1 缓冲溶液pH的优化 本实验研究了PBS缓冲溶液的pH值在4.0~8.0范围内免疫传感器的响应情况。由实验可得,pH值从4.0增至7.4,免疫传感器的氧化还原电流值随之逐渐增大。当pH=7.4时,氧化还原电流值达到最大值。pH值继续增大,氧化还原电流值逐渐减小。因此,选择pH=7.4的K3Fe(CN)6缓冲溶液为测试底液。

3.3.2 孵育时间和孵育温度的优化 抗原与抗体发生免疫反应与时间有关。将制备的免疫传感器在20

SymbolmA@ g/L AFP溶液中分别孵育2,5,8,10,12,15,20和25 min,循环伏安图中分别对应的峰电流值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开始时降低,15 min时响应电流降到最低,15 min后基本保持不变, 如图5。因此,本实验的孵育时间选择为15 min。

温度对免疫蛋白分子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温度过低,蛋白质分子的活性降低,使抗原与抗体结合的速度慢,反应时间长;温度较高时,蛋白质分子活性高,抗原抗体结合的速度快,反应时间短。但是,过高的温度将导致抗原和抗体失活或蛋白质流失。因此,适宜的孵育温度能够使抗原抗体充分有效的结合。本实验研究了免疫传感器在不同温度(10~45 ℃)下对同一浓度的AFP的响应电流。从图6可见,免疫电极的响应电流值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说明抗原和抗体结合的速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提高。在37 ℃时, 免疫反应最充分,电流响应最大。当温度继续上升,响应电流略有增大,表明过高的孵育温度使少数免疫分子变形或失活,导致免疫传感器表面修饰的抗原抗体部分脱落。鉴于长时间高温也会影响免疫传感器的活性、灵敏性和寿命,免疫传感器的孵育温度选择25 ℃为宜。

图5 孵育时间对免疫传感器的影响

Fig.5 Effect of incubating time on immunoreaction

图6 孵育温度对免疫传感器的影响

Fig.6 Effect of incubating temperature on immunoreaction

3.4 免疫传感器的性能

3.4.1 免疫传感器对AFP抗原的响应性能 在上述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免疫传感器与不同浓度的AFP标准溶液孵育后,得到图7中传感器的氧化峰电流与AFP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1~150.0

SymbolmA@ g/L的浓度范围内, 氧化峰电流与AFP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I=

Symbolm@@ 15.34lgc+199.3, 相关系数r=0.9969,检出限(3倍信噪比)为0.03

SymbolmA@ g/L。

图7 峰电流与AFP 抗原浓度的关系

Fig.7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anodic peak current response and AFP concentration

3.4.2 免疫传感器的选择性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是免疫分析方法重要的指标之一。免疫传感器对其抗原类似物的交叉反应过大,必然会影响分析的准确性。将免疫传感器分别置于含有20

SymbolmA@ g/L AFP抗原的标准溶液孵育15 min后进行CV检测,记录响应电流值;再将其置于含有20

SymbolmA@ g/L AFP抗原以及模拟人体环境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的溶液中重复上述步骤。加入的干扰物质有:癌胚抗原、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核心抗原以及牛血清白蛋白、抗坏血酸。实验表明,检测到的响应电流无显著变化。两次的电流响应值相比仅有2.8%的差异,表明该免疫传感器有良好的选择性。

3.5 免疫传感器的初步应用

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免疫传感器的实用价值,对该免疫传感器进行了回收率测定。以0.1 mol/L PBS (pH 7.4) 为稀释液,配制不同浓度的AFP血清样品溶液。将制备好的免疫电极置于样品溶液中培育15 min后,按实验方法测量响应电流,部分实验结果列于表 1。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回收率在93.0%~108.0%,此免疫测定方法有望应用于人体血清中AFP的检测。

表1 回收率测定

Table 1 Recovery of prepared immunosensor

SampleStandard value

(mg/L)Found

(mg/L)Recovery

(%)SampleStandard value

(mg/L)Found

(mg/L)Recovery

(%)

155.4108.035049.198.22109.393.04100103.4103.4

4 结 论

实验表明,DMF-MWNT复合物能够有效增大电极比表面积。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强的选择性、较高的稳定性、达到吸附平衡时间短及能够固载更多的抗体等优点,提高了免疫传感器的灵敏性。同时,结合磁性纳米材料的顺磁性特点,还能进行回收再生。因此,此免疫传感器具有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回收率高、重复性好以及环保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References

1 Witzigmann H, Geissler F, Benedix F, Thiery J, Uhlmann D, Tannapfel A, Wittekind C, Hauss J. Surgery, 2002, 131(1): 34~43

2 Xu Y Y, Bian C, Chen S F, Xia S H. Anal. Chim. Acta, 2006, 561(1): 48~54

3 Veiopoulou C J, Lianidou E S, Ioannou P C, Efstathiou C E. Anal. Chim. Acta, 1996, 335(1-2): 177~184

4 Ye Z Q, Tan M Q, Wang G L, Yuan J L. Talanta, 2005, 65(1): 206~210

5 Xue M, Haruyama T, Kbatake E, Aizama M.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1996, 36(1-2): 458~462

6 Belanger L, Sylvestre C, Dufour D. Clin. Chim. Acta, 1973, 48(1): 15~18

7 Wang R Y, Lu X N, Ma W Y. J. Chromatogr. B, 2002, 779(2): 157~162

8 LI Na, YUAN Ruo, CHAI Ya-Qin, CHEN Shi-Hong, TANG Dian-Ping, AN Hai-Zhen. 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2007, 26(6): 769~773

李 娜, 袁 若, 柴雅琴, 陈时洪, 唐点平, 安海珍. 分析测试学报, 2007, 26(6): 769~773

9 Liang R P, Qiu J D, Cai P X. Anal. Chim. Acta, 2005, 534(2): 223~229

10 Arribas A S, Bermejo E, Chicharro M, Zapardiel A. Anal. Chim. Acta, 2007, 596(2): 183~194

11 GAO Zuo-Ning, SUN Yu-Qin, YOU Wei.Chinese J. Anal. Chem., 2009, 37(4): 553~557

高作宁, 孙玉琴, 犹 卫. 分析化学, 2009, 37(4): 553~557

12 Santos A S, Pereira A C, Duran N, Kubota L T.Electrochim.Acta, 2006, 52(1): 215~220

13 XIONG Zhi-Gang, LI Jian-Ping, TANG Li, CHEN Zhi-Qiang. Chinese J. Anal. Chem., 2010, 38(6): 800~804

熊志刚, 李建平, 唐 丽, 陈志强. 分析化学, 2010, 38(6): 800~804

14 Ge J P, Hu Y X, Zhang T R. J. Am. Chem. Soc., 2007, 129(29): 8974~8975

15 GAN Ning, WANG Lu-Yan, XU Wei-Min, LI Tian-Hua, JIANG Qian-Li. Chinese J. Anal. Chem., 2007, 35(11): 1553~1558

干 宁, 王鲁雁, 徐伟民, 李天华, 江千里. 分析化学, 2007, 35(11): 1553~1558

16 Yuan S R, Yuan R, Chai Y Q. Talanta, 2010, 82(4): 1468~1471

17 Chen R J, Zhan Y G, Wang D W, Dai H J. Am. Chem. Soc., 2001, 123 (16): 3838~3839

18 Star A, Stoddart J F, Steuerman D, Diehl M, Boukai A, Wong E W, Yang X, Chung S W, Choi H, Heath J R. Angew. Chem. Int. Ed., 2001, 40(9): 1721~1725

19 Gouveia-Caridade C, Pauliukaite R., Brett C M A. Electrochim. Acta, 2008, 53(23): 6732~6739

20 Shobha Jeykumari D R, Sriman Narayanan S. Biosens. Bioelectron., 2008, 23(9): 1404~1411

21 Zhuo Y, Yuan P X, Yuan R, Chai Y Q ,Hong C L. Biomaterials, 2009, 30(12): 2284~2290

22 Li J P, Gao H L, Chen Z Q, Wei X P, Yang C F. Anal. Chim. Acta, 2010, 665(1): 98~104

23 Yu X, Munge B, Patel V, Jensen G, Bhirde A, Gong J D, Kim S N, Gillespie J, Gutkind J S, Papadimitrakopoulos F, Rusling J F. J. Am. Chem. Soc., 2006, 128(34): 11199~11205

24 Zhuo Y, Yuan R, Chai Y Q, Hong C L. J. Electroanal.Chem., 2009, 628(1-2): 90~96

An Immunosensor for α-Fotoprotein Antigen Based on Multi-wakked

Nanotubes/L-Cysteine and Au@ Fe3O4 Nanocomposite

ZHU Yu-Ping1,2, YUAN Ruo.2, CHAI Ya-Qing.2, QIN Song.1, YUAN Ya-Li.2

.1(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eijiang Teachers College, Neijiang 641112, China)

.2(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N,N-Dimethylfomamide(DMF) dispersed MWNTS was firstly modified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which was in further eletrodeposited a nano-Au layer for immobilization of L-cysteine. Subsequently, Fe3O4@Au nanocomposites were absorbed on the modified electrode surface by the SH-Au bond for increasing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further immobilizing anti-AFP. Finally,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as used to block the non-specific adsorption sites of the immunosensor to obtain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table immunosensor. Experiments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were carried out to characterize the prepared MWCNTs and Fe3O4@Au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the sensor has a good response to AFP, in the detection range form 0.1 to 150

SymbolmA@ g/L, and detection limit of 0.03 ng/mL.

抗疫交流材料范文5

最权威的方法:接种甲流疫苗

虽然目前在四川,并非人人可以接种甲流疫苗。可是,对于甲流疫苗的认识是不能落后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盼尔来福.1”是专门用于预防甲流的疫苗。注射也是目前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甲流疫苗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注射的,如果不知道相关知识,注射了甲流疫苗,影响也是可大可小的,还会引起局部疼痛、红肿、轻度发热、头疼等不良反应。

哪些人不适合注射甲流疫苗>>

1、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

3、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4、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

6、年龄小于3岁者;

7、于哺乳期妇女,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该疫苗。

最抢手的药:板蓝根

大家都知道板蓝根对普通感冒有一定预防作用,可是,对于甲流,它是否同样适合呢?

有中医专家表示,SARS、季节性流感、甲型H1N1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因此作用机理都是抗病毒。日前广东省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板蓝根等凉茶以及中药能起到预防作用。”甲型流感是一种新型流感,目前有明确作用得到世界范围内专业认可的药物为“达菲”、“乐感清”。对于现在有些百姓开始服用板蓝根预防甲型H1N1流感,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专家任学峰也表示,目前还不能证明板蓝根对甲型H1N1流感有治疗作用。所以,板蓝根不能成为大家在抗击甲流过程中的希望。

最容易保持的习惯:勤洗手

在甲流肆虐的时期,洗手是大家最容易做到的一件事,也是最必要的一件事。不管是上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洗手,并且找到正确的方法。

洗手时最好要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最少用20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然后用清水将双手摸底冲洗干净。用干净毛巾或擦手巾纸摸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将双手吹干。双手洗干净后,不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可先用擦手纸包裹着水龙头,再把水龙头关上,擦手的毛巾最好也不要和别人混用。在选择洗手液时,应该以酒精为底的洗手乳或泡沫消毒剂,这样的产品在杀死细菌或病毒上的效果也最好。

最热门的几款汤水

为指导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药预防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在总结古今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今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特点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向大家介绍了几款中药汤水。

功效:补水生津,预防甲流,由老中医推荐。

【二白汤】

组成材料: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

食用方法: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苏叶饮】

组成材料:苏叶3克,生姜3克,大枣3个。

食用方法: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苏叶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水】

组成材料:桑叶3克,3克,芦根10克。

食用方法: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

组成材料:薄荷3克,鸭梨一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

食用方法: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克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最靠谱的小方法:吃好,吃对

防范甲型流感,光勤洗手不放心,疫苗研发还得有段日子,健身有点不赶趟,还是靠“吃”提高免疫力比较靠谱。美国和澳大利亚专家都推荐把大蒜切碎了以后生吃,橄榄油和椰子奶昔也被认为是加强人体免疫力的好帮手,法国政府还设计了“每天五种不同蔬菜水果”的宣传广告,每天在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台:法国一台TF1上播放。总而言之一句话:防流感从提高免疫力开始,提高免疫力必须要吃好,吃对。

最好记的顺口溜

咳嗽打喷嚏,咽痛还发烧;全身软无力,可能传染了;不与人接触,马上戴口罩;医院就诊时,不要坐公交;发现可疑人,一定要报告;七天隔离期,一定要记牢。

该病不可怕,防治有诀窍;多开窗透气,洗手用肥皂;目前大流行,不要四处跑;人多拥挤时,不要凑热闹;中药可预防,疫苗最有效。

生活方式多,健康很重要;膳食要合理,蔬菜不可少;吃动两平衡,经常开口笑;措施很简单,关键要做到;该病可防治,没有大不了。

最适合的预防中药药方

成人药方:

1、桑叶10克,白茅根15克,金银花12克。

主要功能:清热宣肺。

煎服方法:每日1副,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副为宜。

2、苏叶10克,佩兰10克,陈皮10克。

主要功能:健脾化湿。

煎服方法:每日1副,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副为宜。

3、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5克。

主要功能:解毒清热。

煎服方法:每日1副,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副为宜。

儿童药方:

藿香6克,苏叶6克,银花10克,生山楂10克。

抗疫交流材料范文6

呼吸内科主任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以血肉之躯破病毒之阵

“我是党员,我先上。”面对疫情,身为医院临床二党支部书记的他,第一个主动请缨,冲到疫情的最前线。

作为医院技术指导组、救治专家组的负责人,他带领相关临床科室的医护团队,深入各个隔离病区,查房、会诊,制定救治方案。

同时,作为荆州市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他还经常参加城区以及县市医院的病人会诊,进行技术指导。

他是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肖卫。因积极带领专家团队投身抗击疫情第一线,为全市疫情防控作出突出贡献,2月8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研究决定,对肖卫等4名优秀代表给予记功奖励。

临危受命勇担当

“我的病情比较重,是肖主任带领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2月21日下午,走出荆州一医隔离病房,33岁的杨先生难掩喜悦。他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这种病是可以治的,不要恐慌。要相信党和政府,相信医护人员,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

杨先生因连续发热5天,于1月18日来到荆州一医发热门诊。经询问,其有与武汉市民接触史。入院后,经胸部CT检查,提示双肺多发感染性病变,医生实行对症治疗。随后几天,杨先生的病情逐步加重,甚至达到病危的程度。1月25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他被确诊为危重症患者。

作为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技术指导组组长,肖卫立即组织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专家集中会诊,并迅速制订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经鼻高流量给氧等支持治疗,同时予以抗病毒、抗炎等对症治疗。

经过专家团队的全力救治,一周后,杨先生的病情得到缓解,从危重症隔离病房转到普通隔离病房,继续隔离治疗。2月18日、20日,他的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达到出院标准。

去年12月,荆州进入冬季流感的高发期。身为呼吸内科负责人,肖卫带领科室医护人员,进入繁忙的工作状态。今年1月20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发展,荆州一医作为市级定点医院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为医院临床二党支部书记,肖卫第一个主动请缨要求上一线。受命于危难之时,他被紧急任命为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技术指导组组长,带领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医护团队,转战到更为凶险的抗疫战场。

为进一步提高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在肖卫等人积极参与、筹建下,荆州一医相继成立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专家组、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会诊中心。

同时,广东援荆医疗队中,有一支由70名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专家组成的医护团队,也加入到荆州一医抗疫工作中。采取“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等“四集中”原则,荆粤共建的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也于2月19日正式启用。

肖卫表示,粤荆联手,共同抗疫,将尽最大可能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

指导救治善作为

疫情处处是战场。然而,隔离病区却是风险最大的,因为这里收治的都是“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防护措施稍有疏忽,可能就会被感染。听诊、检测、注射、吸痰、“三查七对”……每一项检查、每一次治疗,都需要接触病人,都冒着巨大风险。

每天上午7时30分,各隔离病区完成临床交班,治疗小组组长汇总交班情况并将病例报告整理好后,提交专家组会诊。8时30分,肖卫准时开始主持疫情防控专家组会诊,认真听取每个病例的治疗用药、疗效进展、病情变化以及饮食营养等情况,并通过网络远程,调阅化验、影像等检查报告。随后,肖卫和专家们进行集中会诊和讨论,提出需要进一步复查核准或调整治疗方式的意见,特别强调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

“我们要拟定防控与诊疗等技术指导方案和措施。这些技术指导性的作战方案,必须做到及时有效,还要有应对难以预测疫情进展的前瞻性、科学性、实战性。”肖卫强调:“一切都要未雨绸缪、滴水不漏。”

对方案确定后的执行情况,肖卫也得检查督导。从体温检测到发热门诊管理,再到疑似病人隔离,再到确诊治疗,每一道关口和每一套流程,都要做到有条不紊、丝丝入扣,避免出现哪怕半点的疏忽和纰漏。

同时,作为荆州市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肖卫还要经常参加荆州城区各大医院及县市区医院的病人会诊,进行技术指导。一天只有24小时,他只能不分昼夜!

上一篇奶茶妹妹女儿

下一篇城市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