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的诗范例6篇

莲花的诗范文1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4、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6、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____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莲花的诗范文2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前言】

《采莲曲》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因擅长写七言绝句,因而被称为“七言绝句圣手”。这首诗与南朝乐府《采莲曲》中的少女的描写,手法不同,性格有异.手法的差别是南朝手法采用白描,王诗用映衬手法。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巧活泼。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裙,简直就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这里代指莲花。)采莲女们进入莲池后,就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

【注释】

⑴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这里指荷叶像裙边一般

⑵芙蓉:即荷花,又名莲花

【翻译】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莲花的诗范文3

关键词:芙蓉 芳草 同心 文选

本文要补充解释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先录原诗全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前人关于此诗的注释、讲解甚多,且甚为精彩,如朱光潜先生在《艺文杂谈》中,朱自清先生在《古诗十九首释》中皆作有赏析。徐中舒先生《古诗十九首考》对此诗也略有考证。但前人所释尚非完璧,笔者想补充一下先贤之说,故名曰补释,本文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采芙蓉?古人常把女人的容貌比喻成芙蓉,且举数例:《诗经·泽陂》:“有蒲与荷。”毛传:“荷,芙蕖。”郑玄笺:“荷以喻所说女之容体也。”《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脸际常若芙蓉。”傅玄《美女篇》:“美女一何丽,颜若芙蓉花。”高适《效古赠崔二》:“美人芙蓉姿。”《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水上荷花不如面。”同书《破魔变文》:“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蓉出水宾(滨)。”《秋胡变文》:“新妇…乃画翠眉,便指芙蓉,身倬嫁时衣裳,罗扇遮面。”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录辞曰:“漫画眉端柳,虚匀脸上莲。”(P329)引《美东邻》曰:“笑对双脸莲开。”(P167)《破阵子》:“莲脸柳眉休晕。”(P185)《浣溪沙》:“素胸莲脸柳眉低。”王昌龄《西宫愁怨》:“芙蓉不及美人妆。”王昌龄《越女》:“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李德裕《重台芙蓉》:“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朱景玄《望莲台》:“秋台好登望,函萏发清池。半似红颜醉,凌波欲暮时。”苏辙《千叶白莲》:“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杨万里《红白莲》:“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元稹《刘阮妻》:“芙蓉脂肉绿云鬟。”王清惠《满江红》:“晕潮莲脸君王侧。”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山堂肆考》卷200《美人醉》条:“王介甫诗‘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滴臙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着,强抬青镜照粧慵’。”白仁甫《梧桐雨》:“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可见古人把芙蓉与女人相联系。《事物异名录》[10]卷三十一谓莲的异名有天女、凌波女、水宫仙子。《红楼梦》中睛雯被称为芙蓉女儿。《香艳丛书》[11]本《采莲船》有曰:“盖莲出美人。”元代的吴昌龄《端正好·美妓》:“海棠颜色红霞韵,宫额芙蓉印。”以上各证都表明“芙蓉”在古人的意识中能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人。

更重要的是在古人心中“芙蓉”有“同心”的含义,因此可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如梁武帝《夏歌》:“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昭明太子有《咏同心莲》诗,莲就是芙蓉。梁代的朱超有《咏同心芙蓉》诗。古乐府有《月节折杨柳歌》:“芙蓉始怀莲,何处觅同心。”隋代的杜公瞻《咏同心芙蓉》诗:“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唐代徐彦伯《采莲曲》:“既见同心侣,复采同心莲。”皮日休《重台莲花》:“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天中记》[12]卷53引《山居草堂记》:“钟陵之同心木芙蓉。”[13]《楚辞·九章·思美人》[14]:“因芙蓉以为媒兮。”芙蓉能作媒只因为芙蓉花有表示同心的寓意。夫妇同房的帐称芙蓉帐,就含同心之意。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帐暖度春宵。”敦煌《索义辩讽诵文》:“永锁芙蓉之帐。”古人关于采莲的诗、曲、赋很多,一般都描写男女调情。采莲实是男女交际的大好时机。女子采同心莲(即芙蓉)送给男子,就有示爱之意。采莲送情人表示男女结同心,故“采芙蓉”与下文的“同心而离居”相照应。据《事物异名录》卷三十一,芙蓉有异名为合欢莲、同心莲。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更称:“芙夫声同,蓉容声同。芙蓉者,夫之容也。”《朱光潜全集》[15]卷三(P42—P43)谓莲与怜谐音[16],藕与偶谐音,芙蓉与夫容谐音。采“芙蓉”与“兰”者应为女子。张廷兴《谐音民俗》[17](P62)称:“莲子——恋子:乐府诗歌中常用‘莲子’借指所爱恋的人。”姜任修、张玉谷、朱光潜皆主此说,即主张此诗的主角是女子,甚确。朱自清认为此诗主角为男子,非也。

(二)关于“兰泽多芳草”一句,朱自清称:“多芳草的芳草就指兰而言。”此诗的节令,有的学者以为是在夏季。朱光潜先生就说是在盛夏,大约是根据前有“采芙蓉”之句。笔者认为此诗的节令实则应为秋天。因为兰是在秋天里芬芳。《文选》[18]卷二十八陆士衡《短歌行》:“兰以秋芳”,注引《楚辞》曰:“秋兰兮青青”,此见《九歌·少司命》。《离骚》:“纫秋兰以为佩。”王注:“兰,香草也,秋而芳。”洪氏补注引《本草注》:“兰草、泽兰,二物同名。兰草一名水香。”《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文选》卷三《东京赋》:“芙蓉覆水,秋兰被涯。”注:“秋兰,香草,生水边,秋时盛也。”《文选》卷二十八潘正叔《赠河阳一首》:“流声馥秋兰。”《文选》卷三十一《杂体诗》录曹丕《游宴》诗曰:“秋兰被幽涯。”注引曹植《公讌诗》:“秋兰被长坂。”曹植此诗亦见《文选》卷二十。《文选》卷三十七陆士衡《谢平原内史表》:“使春枯之条,更与秋兰垂芳。”《文选》卷二十九曹子建《朔风诗一首》:“秋兰可喻。”注:“兰以秋馥。”傅玄《秋兰之篇》:“秋兰映玉池。”(映,本又作荫。当以作“映”为确。)《焦氏易林》卷十四《伤败·益》:“秋兰芬馥。”《文心雕龙·物色》:“骚述秋兰,绿叶紫茎。”嵇康《声无哀乐论》:“芳荣济茂,馥如秋兰。”张衡《怨篇》:“猗猗秋兰,植彼中阿。”傅玄《飞尘篇》:“秋兰岂不芬。”皆谓兰芳在秋天。“兰泽多芳草”明是指兰草,而非春天里的兰花。《左传·宣公三年》:“梦天使与己兰。”杜注:“兰,香草。”又曰:“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说文》:“兰,香草也。”《离骚》:“谓幽兰其不可佩。”古人所佩饰者为兰草而不是兰花。其实芙蓉花开也在秋天。可观羊士谔《玩荷》:“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韩偓《荷花》:“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风。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录联章曰:“尽喜秋时净洁天,……才人愿得荷花弄。”温庭筠《芙蓉》:“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陈至《赋得芙蓉出水》:“菡萏迎秋吐,夭摇映水滨。”刘兼《木芙蓉》:“是叶葳蕤霜照夜,此花烂熳火烧秋。”黄滔《木芙蓉三首》其三曰:“须到露寒方有态。”李白《古风》:“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明称荷(即芙蓉)为秋花。白居易《木芙蓉下招客饮》:“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开尽木莲开。”柳宗元《芙蓉亭》:“嘉木开芙蓉,……留连秋月宴。”郭恭《秋池一枝莲》:“秋到皆零落,凌波独吐红。” 李白《折荷有赠》:“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古人采莲亦在秋天。徐玄之《采莲》:“越艳荆姝惯采莲,兰桡画楫满长川。秋来江水澄如练,映水红妆如可见。”王勃《采莲曲》:“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戎昱《采莲曲二首》其二曰:“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张籍《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秦少游《采莲》:“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陆龟蒙《芙蓉》:“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芙蓉有异名曰拒霜,故知此诗节令是在秋天。朱光潜先生认为是夏天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三)“同心而离居”一句,前人注解皆未透彻。吾谓诗人技法高妙,乃取典于《易》。《周易·系辞上》[1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文选》卷二十四陆士衡《赠冯文罢迁斥丘令一首》:“利断金石,气惠秋兰。”注引《周易》此语。前引曹植《朔风诗》:“秋兰可喻。”注:“兰以秋馥,可以喻言。”《楚辞·招魂》:“结撰至思,兰芳假些;人有所极,同心赋些。”可知古人常以同心与兰相配应。《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此叹息兰草变质从俗,故后文便称:“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变质的兰草已不能同心了。古人在夫妇的卧室里烧兰香,称为兰房或兰室,即借兰香喻夫妇同心。《玉台新咏》卷二傅玄《西长安行》:“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香烧日有歇,环沉日有深。”香当是兰草制成的香料。燃香发出兰草的芳香更可象征“同心”,今君既有异心,故香不可烧。《汉语大词典》仅仅释兰室、兰房为妇女的居室,似未尽其意。《敦煌歌辞总编》录《怨春闺》曰:“罗帐虚熏兰麝。” 兰麝为一种可烧的香料。钱起《画鹤篇》:“兰室絪缊香且结。”兰房、兰室是因室内有兰香而得名。这样理解,“兰泽多芳草”就与“同心而离居”先后相呼应,缠绵婉转之情更加深挚。古代文人常以芙蓉与兰草并举,常见于《文选》,盖因二者皆可表同心之意。如傅玄《秋兰篇》:“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鸳鸯”更是象征男女同心的常用意象。

我们附带论及:《楚辞·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宋人苏东坡《蝶恋花》有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今人借用此典来表示异性知己到处有,但似乎少有人能知道其中理由。笔者以为芳草指秋兰,是同心的象征物。“何处无芳草”可象征何处无同心的知音[20]。

注释:

参见《古诗十九首》,依据《文选》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朱光潜:《艺文杂谈》,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版;亦见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十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见《名家析名篇》,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见《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参见《西京杂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本文所引唐诗都出自《全唐诗》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文中不一一注明。

黄征、张涌泉撰:《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参见《四库全书》本。

[10]厉荃撰:《事物异名录》,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

[11][清]知虫天子辑:《香艳丛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12]参见《四库全书》本。

[13]也见《渊鉴类函》卷407所引。

[14]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6]参证李肇:《唐国史补》(《四库全书》本)卷下:“于司空以乐曲有《想夫怜》,其名不雅,将改之。客有笑者曰‘南朝相府曾有瑞莲,故歌《相府莲》。自是后人语讹,相承不改耳’。”可知中古时代的‘怜’与‘莲’可以谐音。

[17]张廷兴:《谐音民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

版社,2000年版。

[18]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莲花的诗范文4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③有人来。

注释:

①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②芙蓉:即荷花。③始觉:才发觉。

名句积累: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一群采莲姑娘身穿和绿色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粉红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鲜艳的脸庞。她们混杂在池塘中难以发现,听到姑娘们的歌声,才知道有人出来。

赏析:

这首《采莲曲》以巧妙的构思,优美的意境,深深感染了读者,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喜爱。

诗的艺术特色之一是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诗人想要描绘的是采莲少女,然而诗人却没有对少女们的天姿丽色作浓墨重彩的刻画渲染,而是让她们隐于荷叶花丛之中,于若有若无中升华出一种蒙恬静之美。开始两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便将少女的形象与青荷红花相互映照,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视觉上造成少女与莲荷一起凌波飘摇的印象。荷叶――罗裙,芙蓉――脸,这既是比喻,又是形象的直接叠印。荷叶与罗裙在颜色上相同――青翠碧绿,在形象上相通――圆润飘然;芙蓉即莲花,少女红润的脸庞掩映在鲜艳的莲花从中,看上去莲花仿佛是在向少女们争相开放,它们相映生辉,自然天成,如水融。“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这两句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采莲少女与荷叶莲花融在了一起,忽然之间不见了少女的踪影;正待凝神静气,却听歌声飘来,原来采莲女隐在荷丛中并未离去。这里以声写人,笔法含蓄,使诗歌意韵悠远,更加耐人寻味。

这首绝句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意境明丽优美,层层深化,令人浮想联翩。诗歌前两句写的是少女与莲荷形象上的融和,使我们眼里出现了莲叶田田、鲜花娇艳、少女清柔、阳光明媚的动人画面。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脸面与荷花相映,风吹荷摇,人花难辨,使我们感到荷花就是少女的写照,少女就是荷花的精灵,既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有浓郁的童话色彩。诗歌的后两句在意境上紧承前文,同时又有深化。少女已完全融入荷叶莲花之中,不见身姿面影,而欢愉的莲歌随风飘送,令人心驰神往。好一派荷塘无际、莲花盛开、欢歌四起的情景!诗人在这里已完全放弃了对少女形象的描绘,使少女青春的欢乐与活力跃然纸上,整个画面也因此有了诗意般的含蓄。

莲花的诗范文5

康有山

灼灼荷花瑞,

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

双影共分红。( 散文网: )

色夺歌人脸,

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

况复两心同。

这是隋-杜公瞻的《咏同心芙蓉诗》。杜公瞻:隋代文学家,中山曲阳(今河北保定一带)人。隋卫尉杜台卿侄子,官安阳令。台卿仕隋文帝为著作郎,曾著《隋书本传》齐记二十卷。而杜公瞻为宗懔《荆楚岁时记》作注,后来,《荆楚岁时记》和杜公瞻的《荆楚岁时记注》一起流传,人们习惯上仍将其称作《荆楚岁时记》,从而使南北朝后期中国南北方的岁时风俗荟萃于一书之中,对中国岁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咏同心芙蓉诗》是杜公瞻通过描述荷花、歌颂荷花、赞美荷花,表达了对荷花的热爱。全诗八句40字,把荷花的色、味、情、态、品、性、神、韵表达得淋漓尽致,是自古至今在咏赞荷花诗文中难得的精篇佳品。

千百年来,荷花以她独有的魅力、高洁的品位、空灵的妍丽、超凡的气质、琼洁的神韵和无与伦比的典雅,为历代诗家文杰所倾倒。在那天与水,月与荷、神境与仙乡、美与爱、梦幻与期待之间,曾经有着多少痴心与感动,那种凄迷与陶醉,曾令多少人发出梦呓般的追求与祈愿?

在那娇美与端庄、俏丽与优雅、迷人与高洁之间,曾经有过多少萋迷与留连,在岁月飘廻荡漾的梦幻中,牵着已逝时光的契阔,舒放着含蓄深情的笑靥,在时光流转的潆洄中,在诚挚与深邃、明晰与朦胧、爽朗与缠绵之中变幻着情致,绵亘着那无与伦比的辉华。

她的玲珑与剔透、雍容与淡定、幽远与旖旎之间,依然饱浸了百代千秋的钟灵毓秀。那吸尽了岁月山光水色的风流淡雅,阅遍了沧海桑田的人世浮沉,在豁达与倾心、深情与炽烈、忘我与无私的痴恋中,陶冶了她那高古飘逸的情调。

灼灼荷花,洋溢着吉祥和幸福的笑脸,散洒着沁人的艳色香息,喷发着鲜艳与圣洁的风采。她象征着幸福和吉祥,预示着深情与美好。

荷花有如含蓄又热情的青春少女,酷似古往今来的美妙佳人,更像是凡间尘海中那些红粉佳丽。夏日里,那灼灼的荷花,溢放着迷人的光华,展现着她那高辉混融的情趣,释放着她那囊括四海的魅力。在月色下,那亭亭如盖的翠叶,托举着耿碧辉煌的荷花,为尘世祈送着美好的祝愿。她们看着天、听着风,浴着水,畅叙着古今中外的成败兴亡,畅忆着古往今来的沧桑变幻,畅想着无限美好光辉的未来,品论着世间的善恶良莠。只因她们有着磊落宽阔的胸襟,优雅庄重心怀,多姿多彩的曼妙,所以无休止地倾心尽意地向着凡间铺陈着万紫千红的锦绣。

荷花是水宫仙子,人们把凌波仙子的美誉送给她,她受之无愧。你看,在池渚湖泽中,秋水莹玉,澄碧无漶,天蓝如涮,天上轻云迤逦,天光水色交相辉映,把世间妝扮得宛如梦幻,就是在这样的地方,莲踏着轻盈的妙步,凌着水天罗幕,履着琼香玉鉴似的碧波,摆动着她那窈窕婀娜的身姿,款款走来。她似曼曼佳人遗世独立,又似水宫中的绝代仙姝破水而出。她是圣洁的女神,馥郁的浓香在她的身旁缭绕。她那似涤涮了人们五腹六脏的馥郁,轻漾在红尘之中。她那嘤嘤脉脉的歌韵,是在飘缈、美幻中酿造的情,是香倩澄碧的玉体中溢散出的风情万种的流韵,是浓情娇婉的悠韵中隐约的香息。她用楚楚的身姿,多情的笑脸,迷人的明眸,把千古聚散装进自己的玉蕊,用自己的梦璇抒发着她玉体中那独具的幽情,酿出了一缕又一缕令人神驰的迷梦。明月下,青青的荷叶婆娑着身姿,用月光盥洗着自己的秀发,洗浴着她那秀媚的颀颈、修纤的玉身,她边盥洗边对着明月顾鉴自照,让疏风梳理着自己的秀发。恰似对月理云鬓,纤手贴花黄。那琼姿、妙态,你若在月下凝神寻看,指定会令你心旷神怡,醉魂蚀魄。

“绿房翠蔕,紫饰红敷”是“一茎孤引绿”的微妙写照。在菡萏的颀颈上,刚刚秀蕾的骨朵,有的微张乍放,有的已经玉蕊怒放。你在月镜中可以看见她那楚楚的身姿,多情的笑脸,迷人的明眸。她们柔气丰盈、朵朵含情,那美妙的和谐,那钟灵的荟萃,隐约着荷花的清粼、灵秀、琼碧和曼妙。她的下端牵着婷婷的荷叶,那荷叶沾露带雨,你会联想起辗转莹翠、流光溢彩的美妙。只因她卓尔不凡,所以每一个部位都有各自的名称。她的茎叫茄,她的叶叫荷,她的本叫藌,她的花叫菡萏,她的花蕊叫珠,她的根叫藕。她的果实叫莲,莲之藏者为菂,菂中包裹着的是薏,这些名字都会令人十分疼爱和怜惜。

古往今来,人们就视并蒂莲为喜乐祥物,人们赋予了她爱情、幸福,美满与和谐的含义。沈约《宋书》说: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天泉池乐游苑玄圃圆池,并二莲同干。宋《起居注》说:泰始二年,嘉莲一双骈花并实,合跗同茎,生豫州鳢湖。《宋书符瑞志》说:文帝元嘉十年七月,华林天渊池芙蓉异花同蒂。这些祥兆的出现,让人们振奋,使人们感到安慰。明代杭州女媛冯小青“愿将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就表现了古代的仕女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爱情和美满婚姻的追求与向往。在那个不允许女性有爱的权利、遇上如意郎君是一生中最为理想命运的年代里,这双影分红,当然是男女爱情的美好境界。所谓“情中潇洒意中爱,珠联璧合共死生”,这“双影分红”同舛共幸、牵手来去,显然是对生死不渝爱情的讴歌。

荷花芳容艳妍,淡淡的粉色令人迷离,那绚丽的色彩光袭红尘之中,粉红中透白的绚奇瑰丽亦恰如采莲中的少女的双颊。站在那荷花池旁,满眼的莲花似万千粉黛女子,好比碧天中的朗星,刚出浴的美人,摇曳生香。望着连天碧叶,你的心会逐着这湖池中的玉色柔波,顺着清粼的碧水摇曳。寂静的荷塘因此而生动、热烈。田田莲叶、盈盈荷塘,就这样召唤着你,旌摇着你的心神。欣赏这一池莲荷,那会给你心情增添无穷惬意。假如你走近朵朵莲花,你就能听到她们在风中浅吟低唱。那碧波荡漾、万翠流苏、溢沛萦彩,是怎样一种醉人的情境啊?一池荷花,含苞、怒放,色彩斑斓、静如处女,那会是怎样充满了诱惑的情致啊?那琼洁的花蕊洋溢着生命的热烈与奔放,花蕊中孕育着细嫩的莲蓬,安详的笑靥中呈现着厚重与沉稳,她可谓聚万千俏丽于全身,纳高风亮节于通体,揽高洁品味各处,她不愧为天地间的尤物。这样的景境,配上采莲女子的轻舟、欢歌,皓腕、玉镯、笑语、罗衣,那是一番情景交合、音韵共融的美妙画图,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佳景仙乡。

“十里荷塘绿咉红,芳心情醉吻霄风。翠仰芳云照琼鑑,多少娇俏萦画屏。”这是我在杭州西湖畔,第一次见到荷花时写的醉情诗。是啊,你看!中秋之夜的荷花世界,月光沐浴着荷塘,你置身于美妙的碧水柔波,那夜、那月、那情采、那诗韵、那沁人心脾的荷香,紧紧与你相依,弥漫着你的周身,穿过苍茫的天宆,就连舞衣之风,都会迷恋在她那香倩的韵味之中,风儿也会舍不得那芳香扑鼻的浓香,舍不得那明艳动人的玉体,舍不得那青翠欲滴的流韵,舍不得汩汩袭人的情致。所以,游人们都迫不及待到这里与荷相见。在荷塘,你凝视着含苞待放的蓓蕾,你会在心里告诫自己,绝不可以亵渎了她。微风吹过,闻着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你会不由自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一口气,让心情平静下来。那时,你的心中会只有满塘荷花那依然凝重的庄严。荷花则用轻歌漫舞的倩影,流水脉脉的柔情,感天动地的香馨,迷神醉魄的娇俏,倾山复海的美艳,浮光掠影的深邃,馈答着世间一切善良、勤劳、敦厚的人们。那满塘荷花,定会惹起爱莲人心灵最深处那无限的珍重与眷恋……

据说,湖南湘潭的湘莲,福建建宁的建莲,浙江宣平的宣莲,被称为中国三大名莲,而全国六大名莲则是汉川刁汊湖红莲,洪湖白莲,福建建宁建莲,湖南安乡湘莲,江苏吴江青莲,江西鄱阳湖白花莲。其实,莲的种类好多。那些名莲是从莲子的营养状态划分的。但要从产藕的角度、或从观赏角度来分,那还会有所不同,只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北京故宫附近的北海公园本来是御花园,园中有人工湖,湖面大部分为莲叶所覆,莲叶有时候高出水面好多,开着千朵万朵清雅芳香的荷花。莲叶下可以行驶小船,那种舟行莲丛,水凝花痴的意境又怎能会不让人诗情澎湃、意惘神迷哪?

有许多与莲有关的词语。一蒂二花者称并蒂莲,她象征着男女好合,夫妻恩爱。藕断丝连,用于指男女虽然分手,但情意未尽、爱心未绝。金莲,据说在南北朝时,齐东昏候“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因而后人称美人之步为莲步,又称女子之纤足为金莲。还有两花一支的并蒂莲……那分明是菡萏梦迷,彼此倾心。这并蒂莲用于指喻青春洋溢,以心相许的痴情恋人。所谓“苍白了等待,寂寞了流年”,花前月下的岁月当然是美好的,只是要懂得珍惜。所以寄言恩爱相恋的儿女们,要好好地把持啊。

莲花的种类很多,但是,名莲自可重。而最稀奇的莲花据说叶面直径可长达2公尺,叫做大王莲,这种稀奇的莲花原产地是在亚马逊,据说这种稀奇的莲花,可以载重80公斤的人,真的可谓是莲花舟了。这种莲花最美的是花开的时候。当大王莲开花时,第一天是白色,第二天变成粉红色的,第三天变成红色的,第四天就谢了,真的似乎是“红颜薄命”。还有一种很奇特的莲花,那种莲花的直径大约只有一公分,叫做小白莲,这种莲花大约和一个一元硬币一样大,所以我们就称它为小白莲。不只小白莲是稀奇的莲花,以及一朵花它两面的颜色都不一样的莲花,叫阴阳莲,还有一朵花中有五朵的千叶宝莲等,许多稀奇古怪的莲花,种类繁多。所以,要弄懂莲花是很不容易的事。

“菡萏花事百千多,万种妖娆凭谁说。熏风醉魂菡萏舞,香沁情心入南柯”,更让人迷离的是莲的情趣、秉赋、心性、神魂和韵味。莲的情愫细腻、恬淡而飘逸。她在静谧与期待的安详中,抒发着她玉体中那独具的幽香;在沉稳与妙曼的微笑中释放着她倩魂中的流韵;在轻缓与柔婉的凝视中散洒着她心头的缠绵。所以,荷花给人的享受,无论怎么赞许都不为过。

煮一碗柔情,倚莲乞问花心事,莲花的美名未曾稍减。画家、音乐家、作家、诗人,他们的笔下,莲花就是不竭的创作源泉。不仅如此,道家、佛家、儒家、阴阳家也无不崇尚莲花。就这一角度说,人间处处都是爱莲人。

“穿越时空的距离,款款走来的、宛如荷花似的、妙语生香的历代佳丽,将多少荷花梦轻轻牵起,在梦里化作了那个身着罗衣,踏着江南烟雨,于恬淡中在荷塘轻凌的女子。握一支红笛,循着风的足迹,翩然飘舞。在暮春、初秋时节,仿佛那些玉洁冰清的丽媛们,将心事挂在绿叶心间,摇曳着温馨。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使人们在她的笑容中成功。荷花熠熠生辉的盈盈含笑、妩媚婉约、柔情百转的娇颜,几乎让所有人怜爱。“冰肌玉骨,妆染一波花底浪,素罗含香,娇俏红蕊舞霓裳。”荷是诗中的画,也是画中的诗。“菡萏花开香清远,绿叶半掩遮玉颜。借来月色映玉影,伴与和风同醉眠。”这迷人的情境,怎能不让人陶醉?试想,你若用皎洁的月光把浓密的心荷碧叶也映进荷塘,携着菡萏的清香,拂着思念,寄到远方,刻下你与最亲爱的人曾经走过的甜蜜岁月,让记忆在星辉般的眠梦里飘荡,那会是何等的潇洒、浪漫而美好呦?

莲恬淡素雅,水心柔骨,在水波潋滟的时光里,独守清欢。在岁月的静流里,浅吟低唱。揽一份诗意,盈些许洒脱,将一渺微影的经受,赋予云卷云舒,化作回眸一笑。那一袭曼妙的琼姿,都能引得清风自来。寄情山水,枕荷而眠,拂一缕清风,拮一片明媚,还岁月一份静好,这又是多少人的希冀啊?

以一颗莲心,在岁月的枝头摇曳成安然的守望,风雨来袭,依然独自芬芳,只要岁月无伤,便安然无恙。以莲的娉婷快乐着自己,静心素雅,不染尘埃,让一颗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于红尘微雨处,嫣然浅笑,守望一朵花开的时光,是多么高洁的志趣。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当日落莲塘,淡云抹去了天边的余霞,在静寂的荷塘中,菡萏的妙蒂将抔抔的心曲、幽幽心迹摇曳在她的琼枝上,朦胧在天水之间,把她的玉色、香魂送到遥远的地方,把真爱送给她的知音,送给她的亲人,送给她的挚友。那双双同蒂共荷的并蒂莲牵着爱恋的痴情,在悠然倥偬的岁月里、在耿碧辉宏的银汉中,享受着岁月的流光。那两颗相依相傍的心,同欢共乐、同忧共喜,在爱的叶荷上紧紧地拥抱。那温輭中轻飏的缠绵、悱恻、浓情与欢畅,是世间和谐与安宁的最高境界。

漫步莲海,缤纷的斑斓色彩,在风拂中变幻着姿彩。那枝枝色味具浓的菡萏香花,丽影蹁跹,深情无泯,喷薄着芬芳,不会停歇……

嘤哝着醉心的絮语,脉脉含情地舒展着琼心,在蚀骨销魂中轻歌,在倾心的呢喃中挽恋……

(附录)

古人写荷花的诗文

咏芙蓉

沈约

古风(其二十六)李白

采莲曲

王勃

荷花赋

欧阳修

爱莲说

周敦颐

小池

杨万里

菩萨蛮

魏夫人

临江仙采桑子 欧阳修

芙蓉

郑板桥

采莲曲

李亚如

一剪梅

李清照

莲花

温庭筠

荷花

李商隐

采莲曲

刘孝威

采莲

吴均

青阳渡

乐府

采莲曲

王昌龄

江南

乐府

西洲曲

乐府

芙蓉赋

闵鸿

芙蓉赋

曹植

莲花赋

孙楚

莲花赋

潘岳

芙蓉赋

潘岳

芙蓉赋

夏侯湛

芙蓉赋

鲍照

采莲赋

梁简文帝

采莲赋

梁元帝

芙蓉赋

昭明太子

莲花赋

江淹

采莲赋

王勃

秋莲赋并序 宋之问

荷珠赋

白居易

现代人的荷花文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莲恋莲

余光中

布袋莲

林清玄

荷花谷情

燕翼

荷花赋

明月

莲花情思

李新国

荷花赋

陶复元

荷花赋

许见远

雨露荷花赋 雨轩墨竹

康有山写荷花的散文

荷塘月色荷塘青青

莲海留忆梦

莲歌悠韵

康有山的咏莲诗

诗赠荷塘青青

莫愁湖赏荷

酬荷塘月色(诗一首)

曲院风荷诗

莲花的诗范文6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力学小学四(1)班吴佳珊 夏天是荷花的世界,荷花的海洋,公园里的池塘上到处铺满了荷花。随风飘荡荡的荷叶,飘溢出一丝丝清香、并发出一缕缕幽馨。

荷花的种类可多啦!有娃娃莲、满江红、白睡莲、玉楼台、热带红睡莲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荷花之美,牵动古代无数诗人的心,他们赞美荷花天生丽质,气质高洁,为我们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有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赠荷花》;王昌龄写的《采莲曲》;宋代诗人陆游的《梦行荷花万倾中》;还有宋代诗人苏轼和清代诗人曹寅的《荷花》等。

春天,荷花那小小的尖尖角悄悄地钻出水面,东瞧瞧,西望望,好像在观察周围的春色,真如唐代诗人杨万里诗中所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慢慢的,尖尖角伸了个懒腰,原来像豆角似的衣服,变成了暗红的连衣裙。

夏天,可是荷花表现才华的时候,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又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翡翠伞似的,把池面盖得严严实实的。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就像神话中的仙人托起硕大的仙桃,花的底部白中泛绿,上部分粉中透红,好像一位含羞的少女遮着面纱,轻轻走来。

秋天到了,荷花没有了夏天那美丽的面孔,但收获可不少。那莲蓬像一只只盛满稀罕物的小碗,向上的一面有许多小孔,里面睡着荷花的种——也就是莲子。

冬天降临了,荷花池里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荷花的根深深扎在土进而,等到明年再吐芬芳。

荷花——我爱你,爱你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让我用宋代诗人陆游的《梦行荷花万顷中》的诗来表达对你的喜爱之情:

无风无际路茫茫,

老作月王风露郎。

上一篇说尺子

下一篇植物的现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