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范例6篇

闻雁范文1

徜徉在古诗词长廊中,会发现有许多可爱的鸟的形象,这些小生灵与人们的某种思想情感联系在一起,形成意蕴丰富的美好意象(意象的产生依托于事物的自然形象,却又因其寄寓着作者思想感情,从而升华为意蕴隽永的艺术形象,是为意象)。在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篇目中,鸟类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在语文版初中课本中,就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甫《江南春》),“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西江月》)、“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等等众多鸟类在诗词意境中形成的意象......因此,教师能否正确把握和深入辨析鸟的意象,就成为影响古诗词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笔者对古诗词中的鸟的意象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求,现就古诗词作品中几类最常见的鸟的意象简要赏析如下,以就教于同行。

一、雁

雁在古诗词中出现最多。大雁南飞引发了人们秋天悲凉的情绪。“雁字”“锦书”在古典诗歌中用得很多,因此秋雁一般与哀伤忧愁,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颔联云:“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即景设喻,以此自比,是叙事,又是写景。落日黄云,大漠苍茫,诗人举目苍天,唯见长空孤雁,怅然之情,油然而出。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兄弟古有“雁行”之称,兄弟分散,无异孤雁离群。如今杜甫的一家大小虽然已经团圆,而兄弟却分割两地,此刻听到孤雁的哀鸣,如何不感物伤心,远念亲人?

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秋风起了,北雁南飞,李清照自己亦是从北方来的,这大雁原来是“旧时相识”。词人早年曾托鸿雁传书,“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如今,李清照的丈夫已不在人间,希望再寄锦书也无处投达,想到这里,女词人再也抑制不住伤心而泪下了。

可是,也有例外。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诗人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正在苦闷和烦恼时,看见“长风万里送秋雁”这寂寥、明净、壮美的秋景,心情又陡然一变,“烦忧”为之一扫,于是产生了“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豪情逸兴。

二、子规

别名杜鹃鸟,相传为蜀帝杜宇冤魂所化,声音哀婉凄绝。暮春时节,烂漫的杜鹃花开遍山岭坑谷,色殷红,据说是杜鹃鸟啼血所染。子规鸟在诗词中出现多是跟暮春联系在一起,多是抒发离别之恨、感伤之情,读来动人愁肠。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句,杨花本是随风飘散之物,子规是泣血悲啼之鸟,叫声似“不如归去”,寓离别之恨。诗人选择这两个典型的动人愁肠的景物来描摹暮春景色,正是为了烘托诗人闻悉老友左迁时的悲哀心情。

三、莺和燕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这些鸟传递给读者的是初春的喜悦。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风光;燕是候鸟,春天回归,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写莺的诗句还有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自在娇莺恰恰啼”,自由自在的莺,被这里的花迷住了,哪儿也不去,一个赛过一个地用心啼鸣,像是要把最好的歌贡献给这些花,莺爱此处的花如此,何况人呢?此时的诗人也被此地的花吸引住了,看得出神,赏了这一丛又赏那一丛,赏了这一树又赏那一树,不只是流连不忍去,简直也要放开喉咙高歌,与娇莺一比高低了。

四、鹊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从视、听角度写夜行中特有的见闻,明月当空,清风徐来,词人选取了富有夏夜特征的景物,勾勒出夏夜的寂静,同时还隐隐透露出夜行者恬静惬意的心境。

五、黄鹂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上方茂密的树丛中黄鹂在悠然自得地啼鸣,深绿的树,黄的鸟,色泽鲜明,黄鹂嘤嘤啼鸣,声音悦耳,能不心醉么?

六、鹧鸪

辛弃疾的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有“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暮色苍茫,鹧鸪哀鸣,声声“行不得也哥哥”,以声写情,把一个“愁”字渲染得弥满江天。为什么闻鹧鸪而增愁?鹧鸪“飞必南向”,而辛弃疾本是北人,他的志向是北上抗金,恢复中原,可是这次改任江西,如同南迁,愈行愈南,离北愈远,心北向而身南行,这怎能不使他更添愁思。听到了南飞不北的鹧鸪啼声,怎能不使他受到触动?

闻雁范文2

2004年一个暑热的中午,我从衡阳市人民医院离开,带着一种说不清的复杂心情。在重症监护室,我看见了浑身包裹失去知觉的邹传云,这位负责整顿残摩非法运营的副区长,被残疾人罗贤汉以汽油点燃,同归于尽。

一年之前的记忆还留在心头。因为一场大火使19名消防战士遇难,我与各路同行一道来到这个城市。当时天气也是出奇地热,殡仪馆外升起又落到身上的油烟,使我在很长时间内胸口发堵。

在医院大门一抬头,看见对面一处假山上“回雁峰”几个大字,使我有不可思议的意外。

来此之前隐约有过想象,那些从一个神话的繁盛年代开头的大雁回返的诗句,塑造的是一座孤峭的山峰连带的清旷城市。这种想象被人间火灾的废墟和琐屑的悲剧完全压没,眼下却以蹊跷的方式被提出。我带着怀疑走近假山所在的小土坡,心里并不认为这里就是回雁峰,一定是有一座我尚未看见的不寻常的山峰,这里不过是个指示,这座山峰也不会处在城中,应该是它作为屏障连带着整个城市。那些流传的诗句是特别却可靠的证据。

但景区标牌说明,这里就是回雁峰。不可思议的事情正是事实,从少年开始由无数诗句托举的想象,被着实地摁在眼前这座小土坡上。倒是假山形制较为符合想象,瘦削得过份的山峰绕着一群水泥大雁,山体上尚有一二处莓苔。根据介绍,这里海拔96.8米。

事后我才明白,“南岳七十二峰之首”指的不是高度,而是地理,是从这里起头的意思,类似镇江北固山,苏州虎丘之胜。但就想象与现实的落差来说,两者仍不可比拟。

这使我怀疑那些诗句描写的“回雁”并非事实,宋之问流放途中写的诗已经说是“传闻至此回”。听信传闻是一种心情,宋之问也许是始作俑者。他题诗的地点,明明说了是在“大庾岭北驿”,大雁回归的传闻更可能是征对地理上区分南北的大庾岭,而非眼前的小土坡。

比起大雁的习性和回雁峰的附会,更真实的是流放或贬谪的心情。南北朝以前,岭南还不是真实意义上的中国文明区域。隋唐统一,遥远的岭南成了处分失势官员的一个理想去处,这个传统唐宋相沿,宋之问、韩愈、柳宗元、坡都曾走上这条流放之路。南方的瘴雾和遥远的距离,孕育了他们忧郁温柔的乡愁。

度越南岭之际,以大雁这种温柔的候鸟自托,自伤流放之远胜似大雁迁徙,成为易于动人的抒情。北向而流的湘水和它的古老传说,更丰富了行人的想象,产生平沙落雁这样更美好的词汇以及钱起、罗邺等人幽微深沉的诗句。

随着经济开化,温柔的乡愁和南方的瘴雾一起渐渐散去,坡亦能以“日啖荔枝三百颗”而自得其乐。今天除了“香港脚”,南方已没有什么让人忧愁的理由。

但在2004年夏天衡阳人民医院外面,一种无法说明的抑郁盘桓在我心头。依靠呼吸机续命的副区长和已经死去的残疾人罗贤汉,两人原本互不相干的身影纠结,和一年前火灾的废墟叠压在一起。

闻雁范文3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登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的“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的所见所闻,抓住了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体的景象。晨曦初见,西边天上几点残余寥落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南归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故人?吹笛人,你只管抒发自己内心的哀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声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纪事》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称赵嘏为“赵倚楼”,原因就在于此联选景典型、韵味清远。“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视听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荷,一朵朵红衣脱落,只我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荷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逝、好景无常之伤感;而篱畔娴雅静穆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油然而起归隐之心。

闻雁范文4

在陕西省西安有两座世界闻名的塔,分别为大雁塔和小雁塔.

今天,爸爸带我去坐公交车去大雁塔.大雁塔不但雄伟而且很壮观.大雁塔从建起到现在大约有六百多年了.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大雁塔还是安然无恙的站在那里.

刚进门,门上蓼科的龙凤吸引住了我.走进大门四面八方的房子面对面的争者叫我去看它们里天的稀世珍宝.我一个挨一个的去看了看.

前面就是大雁塔我走进塔,前面有一台电视挂在上面,播放大雁塔建于什么朝代,公元几几年.走到第二层有两个大脚印脚印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好像佛经.第三层,有个舍利子样子好似一个小人在那念佛经.具解说版上写着这舍利是唐三藏骨灰化成制成的.

光阴私箭,日月如梭,我参观大雁塔至今有一年多了,大雁塔不只还好不好.我怀疑它还好吗?有没有掉瓦片什么的或者掉别的……

闻雁范文5

2、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3、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这两句是说: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激赏,恐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4、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与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借菊之憔悴写人的愁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

5、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诗人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闻雁范文6

从来没有感觉到,我对你的陌生,就像我对你的熟悉一样。衡阳——我挚爱的家乡,最为具有五、六千年辉煌历史的土地,她的富饶与美丽赢得世人的关注。而她的地理位置,因位于衡岳之南而闻名遐迩;她的风情因“平沙落雁”,历来引无数文人墨客吟咏而风雅无限……走进三湘,融入雁城,让我们默然感受她文化的博大与自然的瑰丽吧。

一、一座山、一群鸟繁荣了华夏风情

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魏源的吟咏道出了衡山之瑰奇、衡山之特色。是的,作为湖南龙脉的她怀有“青天七十二芙蓉”,无山不绿,无山不树,秀冠五岳,逶迤八百余里,横亘湖湘大地。

假如在典籍与文化的卷册中找寻,作为中华寿岳,你是否会想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南山”即为衡山呢?你是否能感受到她作为中华道教名山,让人来此能体会到仙境之所在呢?南岳的神秀装点了今天的世界,装饰了今人的精神空间,而她载留青史长河的位置,又岂止百年呢?早在轩辕黄帝时代,南岳衡山就已受到人们的崇拜了。

衡岳千仞起,祝融一峰高。唐诗仙李白诗云:“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其赞颂之辞备矣!登祝融峰,如临碧霄,云烟缥缈中,不禁使人恍惚,仙境也?圣地也?唐代韩愈也有诗颂曰“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攀临于此,方可悟出其中之妙韵。而后骋目四顾,但见洞庭烟波浩渺,湘江宛若玉练,山水之壮丽画卷,汇聚天际。不禁使人感叹造化之雄奇,何其大哉!而游思飘荡,身处天极,想衡岳首峰感思王勃“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美;念其尾峰品味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艳,何其畅然!

而衡阳作为雁城之名,流芳史册,因了一个传说,因了流传千古的无数文人骚客的诗句,也因了作为衡岳之首峰的回雁峰。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地处闹市,山虽不高,但作为南岳第一峰的回雁峰,她的魅力因她的历史传说、文人墨迹、自然风光而闻名,她是衡阳人民心中的精神圣地、湖湘文化的一座丰碑、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的诞生地。其峰名由来有传,或曰:北雁南归,至斯过冬,待翌年春暖而翔;或曰:山形恰似鸿雁伸昂首。故而历史名城衡阳也因此峰冠以“雁城”之雅称。而雁城之名,让世人铭记于心则在于历来文人墨客吟咏衡阳之雁的华丽篇章。李白词曰“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王昌龄诗作“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黄庭坚写道“夜阑乡梦破,一雁度衡阳”、欧阳修吟咏“何如伴征雁,日日向衡阳”、王安石歌曰“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衡阳雁,是驻留在文人思维中的灿烂火花;衡阳雁,是翱翔在缃策中的文化地标,她将伴随衡阳、回雁峰镌刻在中华文明的丰碑上。穿“上达”牌坊,雁峰寺山门上之惊世楹联“雁阵破长空,展翅腾飞,俯仰方知天地阔;峰头揽胜景,骋怀极目,登临不尽古今情”,令人感慨韵意之高标,领悟首峰之尊仪;临回雁古阁,见雁城在望,广厦林立,道衢纵横,喜繁荣无限,和谐壮美。不禁心生古今沧桑之怀,天地峻美之慨!

二、一座书院、一条江峥嵘了九州文化

谈及书院,不禁使人想到全国的四大书院:石鼓、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而其中的石鼓书院作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曾鼎盛千年,名噪朝野,在我国文化史、书院史、教育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素享“衡湘洙泗”、“道南正脉”之美誉。一千多年来,在此学习、任教、寻访的俊彦们留下了映照青史的踪迹,让后人引发凭吊之思、拜谒之念。石鼓书院坐落在峻峭挺拔、风景奇异、历有“湖南第一名胜”之称的石鼓山上,也许是美丽的山川钟灵毓秀吧,湘江、蒸水合流处激荡着这一山的热烈,发出咚咚震天的声响,于是便有了石鼓一名。“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而这一芳名早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便记载,于秦代以前就见于史册了。

此处风水绝佳,这儿风景如画。湘蒸合流虽没有泾渭分明的奇异之像,但湘江承载着潇湘文化、三湘之风俗民情,汇洞庭,入长江,奔流到海,名闻天下。坐临合江亭看烟波浩渺,湘江浩荡,来雁、珠晖二塔巍耸,视野开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而此时正合吟诵韩愈的《合江亭序》: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

在这种环境下,建所书院岂非有天人合一之愿呢?“石鼓名山始自唐,天开此处读书堂”,于是唐宪宗元和年间秀才李宽便在合江亭旁建房,在此悉心读书,奠定石鼓书院之雏型。而后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六朝,书院屡经扩建修葺,峥嵘无限。她曾两度被宋朝皇帝“赐额”,得到无比的殊荣,而她真正的荣耀是生活、涉足于此的巨擘、俊彦们,请看看这些伟大的足迹吧: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程洵、王闿运、曾熙等人在此执教;书院培育了夏汝弼、朱炳如、伍定相、曾国藩、彭玉麟、杨度、齐白石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罗含、郦道元、杜甫、吕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则莅此或讲学授徒,或寻幽揽胜……

她妩媚无限,她功德无量。也许她的娇容与影响要用世间最美妙的歌曲来赞美!倘若如此,让我们来聆听宋末著名音乐家郭沔创作的“潇湘水云”——这首著名的古琴曲吧,因为他亦曾居住石鼓山,泛舟湘江之上;曾让身心与这湘江之水,与这石鼓书院完美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