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月的诗句范例6篇

含月的诗句

含月的诗句范文1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②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③。

【注释】

①选自《杜诗详注》 (中华书局1979年版)。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八月,杜甫从(fū)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②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③浑欲不胜簪(zān):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品赏】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句“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的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考点预测】

1.赏析重点字词。说说“望”字包含哪些含义?诗歌是如何表现“望”字的?揣摩“草木深” “花溅泪” “鸟惊心”的言外之意。

2.理解重点句子。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品味表现手法。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感的。

4.把握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真题链接】

1.(2011湖北十堰卷)杜甫在《春望》一诗中以花鸟拟人,借花鸟抒写悲痛之情的两句诗是“ , 。”

2.(2011年湖北黄冈卷)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 ”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3.(2011年湖南长沙卷)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4.(2010年云南昭通卷)

(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5.(2009年江苏宿迁卷)

(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2)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6.(2008年黑龙江大庆卷)

含月的诗句范文2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①,竟夕②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③。

不堪盈手赠④,还寝梦佳期。

【注解】

①情人怨遥夜:相恋之人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②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③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熄烛后但见月光满屋,更觉可爱;出户时衣衫润湿,始知夜露已重。怜,爱。

④不堪盈手赠:不能捧着满手的月光相赠。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刚正不阿,后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喻,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

月夜怀念远人 混成自然 构思奇妙 意境深幽

【品读】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但像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的,却不多见。

诗歌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之情。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共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说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对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的表述。这里写出了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彩。这一声“怨遥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犹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因相思所苦的非痴即呆的形象。这一联貌似写赏月,实则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写因思念远人不得相见,故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便在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读之韵味深长。

【名句积累】

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含月的诗句范文3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28

“诗眼”指古诗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词,是古诗中的点睛之笔,隐含着古诗的主旨和内涵。教学时,教师从挖掘“诗眼”入手,引领学生品味古诗的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古诗的诗情,并充分挖掘其中的美学因素,可有效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一、 品析“诗眼”,咀嚼内涵

要让学生品味古诗的意境,就必须着眼于“诗眼”含义的挖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品读诗句中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理解其描摹事物的精确性,体会其中蕴涵的深层含义和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

一是挖掘深层含义。如教学古诗《所见》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诗眼――“振”字的。

师:“振”字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字用得怎么样?

生1:“振”字在这里的意思是“振动”“振荡”,是说牧童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可见,牧童的歌声多么嘹亮!

生2:通过这个“振”字,我仿佛看到了夏日的午后,一个天真可爱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上,唱着一首悠扬悦耳的歌曲。

生3:其实,“振”还可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好――精神振作、奋发的样子。牧童嘹亮的歌声响“振林樾”,勾画了牧童精神抖擞、朝气蓬勃的样子。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先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诗眼――“振”字的表面含义,进而咀嚼出“振”字表现出来的牧童的精神面貌和天真烂漫的形象,品析出诗眼蕴藏的深刻内涵。

二是辨析古今词义。要准确理解“诗眼”的含义,还必须辨别古今词义的区别。汉语发展到今天,许多词语的读音和意义与古代相比都发生了变化。如《清平乐村居》中“无赖”一词是指“活泼可爱、可喜”,常用来形容小孩;而现在,常用它来形容那些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或者奸刁、撒泼等恶劣行为。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品味“无赖”的含义,体会“小儿”的天真烂漫。

二、 紧扣“诗眼”,体会意境

“诗眼”能够体现出诗人在炼字炼意、雕词琢句上的能力。教学时,教师要从对“诗眼”的理解入手,对其精当讲解,适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完成对诗歌意象的建构和对意境的体会。

一是品味意境,再现画面。如古诗《望洞庭》中的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字展现了月下和谐的美景以及湖面、湖光、秋月、君山等意象组成的优美意境,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和”字的。

师:“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融合、和谐的意思。

师:是什么“融合”在一起呢?这个“和谐”又怎么理解呢?

生1:在朦胧的月光照耀下,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生2:我想起了一个成语――“月光如水”。

生3:开阔辽远的洞庭湖面,水波不兴、澄澈空明;月亮渐渐升上了天空,洒下一湖的清辉,洞庭湖水与月亮的清光交相辉映。

师:好美的意境!好美的“和”呀!

二是含蓄留白,余韵悠长。诗歌含蓄凝练,有时“诗眼”以留白的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从而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中“云深不知处”中的“深”字时,我引导学生联系前后诗句的描写展开联想,仔细体会、想象它的韵味――描绘了云海茫茫的画面和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变化:满怀希望来寻访,隐者不在大失所望;云之“深”又让人迷茫――云海茫,隐者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三、 挖掘“诗眼”,感悟诗情

“诗眼”是读者深入理解古诗的突破口。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准确把握古诗中的“诗眼”,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从而真正走进文本,体会诗歌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

一是体会古诗的历史背景。如孙双金老师执教古诗《春望》时,紧扣诗句“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深”字的字义“茂盛”入手理解“草木深”即为“杂草丛生,草木茂盛”之意,再将这种情景与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进行对比,进而揭示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剖析了造成“草木深”的原因,在对历史背景的回顾和体会中,使学生加深了对诗人复杂心情的理解。

二是体味诗人的内心情感。“诗眼”是在古诗关键处画龙点睛的字词,因此抓住“诗眼”,就能抓住古诗的脉搏,领悟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情感。如教学《枫桥夜泊》时,我抓住诗眼“愁”字,结合“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建构和想象古诗描述的意境,感受诗人漂泊在外、四处奔波的寂寞之愁和思乡之愁。

含月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水调歌头 三美论 语音 形式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3-02

一、许渊冲的“三美”论

众所周知,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由于受到翻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译者主体性等多种差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译文和原文在语言、文字、风格、意境、思想等方而完全一样。译者只能通过各种翻译于法使得译文在最人程度上接近原文,并且仍然葆有诗词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往今来,对于古典诗词的如何翻译,众多翻译人家都提出了各自的翻译美学理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许渊冲先生曾经提出“翻译唐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三美论”;林语堂先生曾经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即忠实、通顺和美。许先生把文学翻泽总结为“美化之艺术”,即三美、三化、三之的艺术。“三美”论为诗歌翻泽提供了标准和指南,认为诗歌翻泽作为“美化之艺术”要再现原诗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王平,2011:305)。所谓意美,就是诗的意境美,指的是表面语言所蕴含的意境,它是诗意赖以飞翔的翅膀。音美则是诗悦耳的韵律与和谐的节奏,在古诗中通过韵脚和押韵来实现,诗歌的节奏和韵脚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形美是指诗歌需要讲究特定的形式,包括段数、行数、音节数。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诗英泽中准确地传达汉诗的韵律和形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力求在翻泽中做到“三美”的和谐统一。但如无法兼顾,应始终把意美放在首位,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这也是许先生将意美放在“三美”中第一位的原因。“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其次是形美(李谧,2004:83)。“三美”论不仅是翻泽工作者从事诗歌翻泽需借鉴的重要翻泽原则,更是众多翻泽批评家评判诗歌优劣的重要衡量手段和标准。

1.音美

“音美”指译诗也具有诗的节奏美和押韵美。汉语的四个声调构成了其汉语发音的抑扬顿挫。而英语没有声调,只有重音,翻译时小可能在声调上做到对等。但翻译时常可借助英语的双声、叠韵或尾韵来尽力表现出原诗的“音美”。

特别在尾韵上,中英很相似,都常在句尾押韵。这篇译文通篇就基本采用押尾韵,较好地传达了原词的音韵美,使译词同样具有词的歌咏性和音乐性。例如,在上网的前四句用了ab ab的押韵方式,后四句又采用aabb式,这有助于充分体现中国诗歌文化的“韵味”。

2.形美

“形美”,指译诗有诗的形式美。中诗在行数,每行的字数上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英译时,也应尽量展现出原诗的特点。就此而言,一些译本小仅采用了诗体的形式,而且和原词一样分为上下两17,句式长短安排较为工整,总体上能较好地传达大多数中国古诗句式工整的“形美”。

俗话说“翻译难,译诗更难”,译诗只做到“形似”是远远小够的。诗之“形”往往只是冰由上露出水面的那一角,翻译时,对诗之“神”,即承载诗之生命的辞藻、音律和意境更要仔细斟酌,才能力求至臻至美。

3.意美

“意美”是指译诗也应有意象以及由意象组成的意境。中诗向来最讲究意境,常“言在其中,意在其外”。译诗只有注意在意境方面的传递,才能带给读者原词的意蕴。诗歌之意境几乎体现在每一句诗上,评析“意美”在译本中的体现需具体到每句诗。

二、“三美论”在苏轼名作《水调歌头》英译中的体现

1.语音美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朗朗上口、流传千百年而不衰,主要是因为古典诗词的节奏性和韵律感十分强,古典文人十分注重使用声律格式,如“平仄律”、押韵等,尤其是重视押尾韵。声律格式的合理使用,能增强诗歌的音律感和节奏感,从而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和谐的听觉满足感。在翻译古典诗词时,翻译家们特别注重保留原词的音乐性,确保翻译出的作品仍具有语音美。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每一句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天,年,寒,间,眠,圆,全,娟”,押【an】的尾韵。中国的翻译人家人多数采用中国古典诗词的用律于法。例如,林语堂翻译的英文译本仍然保留了原来词中押韵的用律于法,在译作中既押头韵也押尾韵,句首为:festive , fly , fear, feel.押[fl韵;句尾为sky, by, high, tiedeny, goodbye, fly,押[ai]韵。许渊冲的英译本则采用隔行押韵,句首为:appear. sky. year. high. fly. be.me. play. gay. red. shed. bed. spite.bright. again. wane. days. man. can.displays。比较林语堂与许渊冲的翻译,不难发现,这两种译本都在极人程度上保留了原词在声律上的格式,确保了极强的韵律美。黄新渠的翻译则在前面四句中采用了押韵的形式,用bright.sky.tonight.high压[ai]韵。另一位翻译人家以英语为母语的John A.Turner,在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翻译为英语时,虽然没有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韵律格式,但是其充分发挥了自由诗体即兴创作的独特优势,也采用了隔行押韵的形式,在句尾分别用sky.by.high.压[ai]韵,而且在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再现原词的艺术风格,让读者读起来自然随性,朗朗上口。

由此可见,不管是仍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押韵的于法,还是自由诗体的不受限制风格,都仍然传递出了原词的音律美,保持了原词的音律感和节奏感。

2.形式美

中国古典传统诗词在创作的过程中,十分注重遵守格律的字数,同时特别强调诗词语句的工整、对仗,对于诗句的行数、分节、字数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明确的规定。但是众所周知,将古典诗词翻译为英语,因为语言的差异导致很难保持语句的工整以及对仗。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还是尽量保留了原来诗词的人致结构和基本形式,保留了原诗词的形式美。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上阕9行,全词21行,而林语堂的英译本译文前半部分也是9行,全词一共21行,成功保留了原文的结构框架。

中国古典诗词在用字、用词、用句方而十分讲究字斟句酌,极力追求文字的简练以及用词的准确。但是,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在用词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等方而都存在着较人的差异,所以在翻译时比较难以保持汉语语句原本的简练。但是,国内的翻译人家在翻译诗词作品时,仍然十分注重保持原诗语句长短,尽可能确保语言的简洁以及句子的简短有力。例如,黄新渠在翻译《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时,分别使用了23个词、11个词和20个词。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翻译为:She munds the vermilion tower. Stoops to silk-pad loom. Shines on those who sleepless lie。原词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构成排比,译文也使用了“mund"."stoop". "shine”三个动词构成排比,并且保持了顺序、句式、语义的基本相同。在尽可能保留了原词的语句长短的同时,完美地传递出了《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原本的形式美。而Turner的译作却没有很好地把形式的美体现出来。这也说明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巨大的。

3.意象美

中国古典诗词十分善于运用各种丰富多样、蕴含深远的意象,往往通过有限的文字营造出无尽的意境,在平凡的意象中赋予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一词中,虽然笔墨洒脱,但仍然通过月亮、酒等平凡的意象寄托了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该作品时,不仅仅需要翻译出词作的表而意思,更应当传递出作者在平凡意象之下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

首先,是词牌名。词牌是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产物,因此翻译时应讲究一番,小仅要注意传达词牌的神韵与美感,还应尽量反映出它的历史来源和格律,这样才小仅能保持汉诗词牌的古风韵及其风雅,又能做到忠实原作。这首词的词牌“歌头”在古词牌中意为“前奏或序曲”,因此四位大家的译文中都将其译为“Prelude"是很恰当的。笔者认为词牌既是宋词的特色,就应该作为一个文化意象传译给外国读者。

其次,进入词的正文。上片首句“明月几时有”中“明月”二字是本诗的焦点。许渊冲的译本中将其译为“full moon”,看似“明月”并小一定是“满月”,但中秋之夜的明月当然就是“full moon",因此仍然是忠实原词的。更为妙的是“full moon"能让一幅画面顿入读者脑海:寂静的夜晚,一轮满月悬挂苍窍,月光如此明亮、皎洁。这同时能跟后面的“月有阴晴圆缺”形成呼应,因此这样翻译很富有意境美。而林语堂和黄新渠则把它译为“bright moon”,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忠实于原文,但在意境美方面差了一筹。而Turner则翻译为glorious moon,这其实体现不出中秋佳节圆而亮的明月的感觉,也凸显不了作者为何突然会思念亲人而作诗的感觉。第二句“把酒问青天”一词在中国古诗中已经显得有点俗套了,但它毕竟是个颇具中国文化色彩的词,那么翻译时该如何处理?其中,林语堂、许渊冲和Turn人译诗中采将其直译为sky。然而从文化角度来看,在中国古代用“青天”一词常含有敬畏之意,如人们称铁面无私的包拯“包青天”,称呼县官“青天大老爷”。因此仅用“sky”恐怕难传译出这样的意境了。黄新渠则翻译为Heaven,这其实在啊传达意义时会造成一定的误解,因为在西方人的宗教理念里,heaven与天空是不一样的概念。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许渊冲采用直译,但补充了主语“I",使意境更完整清晰。其中将“何年”译为“what time”恰能与后面描写诗人“欲乘风归去”但又恐“高处小胜寒”有所呼应。因为“一年中的某个时候”和当时的气候是否寒冷密切相关。“高处小胜寒”被译为“too high and cold for me”简洁易懂,又小影响原词意境的展现。而对“何似在人问”,译诗侧重把“天上”(high)和“人间”( earth)进行对比,暗含“在人问同样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之意。显然能更好地体现诗人以“天上”喻“朝廷”和“人间”喻“地方”来表达“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非要回到朝廷?”的弦外之音。下片一开头用“转”、“低”、“照”三个动词惟妙惟肖地表现明月的动态,译诗则用一个“soft,体现月亮轻柔缓’漫的移动,月光慢慢透进屋子的意境美。但将“朱阁”译为“red mansion”,对于意境的体现恐怕效果会小佳,因为“red”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理解差异很大。在中国,“红”是指喜庆、显贵,但“red”往往让西方读者想到的是暴力或危险。此外,这句诗中“照无眠”是中国古诗词中典型的无主句。汉语重“意合”,所以常出现这种省略主语的现象。这种句子因主语小确定,意义也就具有朦胧和多义性,翻译时一般应对省略的主语加以补充,以达到英语的“形合”。但译诗却用“sleepless bed”这样一个移就的修辞手法,来表现睡在被月光照亮的床上的人无法安睡,这无形中添了一番诗意美。对“小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翻译采用拟人的手法以及“spite”和“full and bright”问的强烈对比来体现诗人与亲人分别时看见明月更感伤的情怀,既“形似”又“神似”地传达原诗意境。接下来诗人借月之阴晴圆缺喻人之悲欢离合,悟出自古万事难以皆圆满的道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翻译人家都十分注重对诗词中意象的翻译,因为他们都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古典诗词中各种各样平凡的意象并不仅仅只是普通的意象,而是包含了作者深厚而丰富的感情。例如,Turner将“明月儿时有”翻译为When did this glorious moon begin to be",其中的“明月”翻译为“glorious moon",我们知道在英语中“glorious”一词不仅仅表示光辉灿烂,同时还有令人愉快的含义。而反观原词中的“明月”是指月满之时的圆月,带有圆满之意,因此,"glorious moon”的译法就恰当地表现出了原词作者使用的普通的意象“明月”之下所包含的团圆的思想感情。再如,许渊冲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照无眠”翻译为“the sleepless bed",充分运用了换喻的修辞于法,以“无眠之床”代替“无眠之人”,避免出现“照无眠”的主语,使得原文的意象得以模糊化,这种翻译于法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拓展了原词的想象空间和优美意境。

三、总结

通过对我国著名文人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的翻译人家的英文译本研究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其中充满了各种翻译美学和翻译技巧。各位翻译人家的翻译作品充分展示了翻译诗词作品时应体现诗词的语音美、形式美、意象美,译本能够在最人程度上保留和原作相近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准确传达出作者在诗词里寄予的思想感情。这些成功的示例为今后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提供了较好的范本,为中国古典诗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艺洁. 浅谈许渊冲“三美”论的古典诗歌翻译――以《鹿柴》的不同英译本为例[J]. 海外英语,2015,17:101-102.

[2]孔祥立. “三美”论:《红楼梦》诗词翻译的理想标准――以许渊冲《葬花吟》英译为例[J]. 唐由师范学院学报,2008,04:12-15.

[3]李栖. “三美论”、“三似论”理论下的阿拉伯语俗语谚语翻译机制分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07:62-63+107.

[4]陆璐,姚剑鹏. 从“三美论”角度浅析许渊冲对叠词的翻译――以《元曲三百首》为例[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03:55-59.

[5] 刘千玲. 浅析诗歌翻译的“三美论”――许渊冲英译唐诗《登高》赏析[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76-77.

[6]刘文婷. 从“三美论”视角浅析中国古代青楼诗人诗词翻译――以柳如是诗词为例[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79-83.

[7]沈国荣. 基于许渊冲“三美论”拓展民族文学翻译空间[J]. 贵州民族研究,2015,01:119-122.

[8] 谭碧华,陈月红. 从“三美”论角度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103-105.

含月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意象图式 《水调歌头・中秋》 对比评析

意象图式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早在1987年,Lakoff和Johnson就对“意向图示”做出了解释。Lakoff(1987)认为意象图式是我们日常生活身体经验中反复出现的比较简单的结构。Johnson(1987)则指出人类的身体运动、对物体的操纵和感知互动包括反复出现的样式,如果没有这种样式,我们的所有就将变得一团糟,并不可理解。我们把这种样式叫做‘意象图式’,因为它们主要起意象性抽象结构的功能(王寅 2007)。根据Lacoff(1987)的总结,意象图式主要包括容器图式(Container Schema),部分―整体图式(Part-whole Schema),连接图式(Link Schema),中心―边缘图式(Center-Periphery Schema),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Source-Path-Destination Schema)以及其他图式,如前―后图式(Front-Back Schema),上―下图式(Up-Down Schema)等。由于意象图式理论强调思考时用我们的身体体验形成的形象生动的内心图像, 这与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意象有着紧密的联系(贾红霞,2009),因此笔者试从意象图示视角对许渊冲教授翻译的《水调歌头?中秋》进行评析。

《水调歌头・中秋》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节。上阙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明月”是整首诗的焦点,被译作“full moon”,或许“明月”不一定就是“满月”,但词的背景交代了这是中秋之夜的明月,这样翻译是忠实原词的,而且从意象图式的视角来看,这样译恰恰展现了容器图式的一种隐喻映射。当把我们人本身作为一个容器,“full”可以用来表达容器被填满,如“I am full”指“我吃饱了”。因此“full”给译文读者的体验是一种“满”的感觉,把这种“满”投射到“中秋之夜的明月”上,那么“full moon”带入读者脑海的画面则是一轮满月悬挂苍穹。这能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下一句中“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何年”被译为“what time of the year”,因时节与气候密切相关,这为读者建立了一种关系结构,便于读者通过连接图式更好地理解后面词句中的“寒”字。第四句词中的“归去”该作何解?是指“回家”?显然不然。诗人在此本意是指他幻想自己来自天上仙境,如今又想飞回到天宫。这句是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目的地是天宫。对于最后一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前半句描述了作者无人共舞,唯以影为伴,译本中的“shadow”通过前―后图式的运用,读者能感受到以月光为背景,更衬托了诗人的孤独冷清和对家人的思念。后半句从字面上看,“在人间”遵循容器图式,“人间”被视为一个容器,诗人自己是容器中的一物,然而结合前几句中的“天上宫阙”、“高处不胜寒”,一个上―下图式又隐含于其中,“天上”或“高处”为上,“人间”则为下,诗人在此以“天上”比喻“朝廷”,而“人间”比喻“地方”来表达“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非要回到朝廷?”的弦外之音,因此译文也应隐射出只要胸怀坦荡,无论在哪都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该译本巧妙地利用了上―下图式,把“天上”(high)和“人间”(earth)进行对比,暗含“在人间同样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之意。

下阙开头诗人用了“转”、“低”、“照”三个动词惟妙惟肖地描绘了明月的动态位移,自然过渡到下阙。三个动词构成了一个很典型的路径图式,翻译时显得至关重要。该译本中“goes round”、“Through”、“ to”清楚地展示了这一图式。第二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翻译中 “people part”和月之“ full”间接体现了部分―整体图式,把人的团聚看成是“整体”,与之相对人们分离就是解体成“部分”,同样把“满月”也视作“整体”。从前―后图式来看,也体现了以满月为背景更衬托了人们分离的感伤,更加深了人们彼此的思念。对接下来全词中最富哲理的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该译本又融合了连接图式和部分―整体图式,把人的悲、欢、离、合看作人整个状态中的不同部分,将其与月的不同状态阴、晴、圆、缺相关联,使抽象的心情变得更具体,且在最后一句中点出“there has been nothing perfect”,使表面现象升华到一种人生哲理,很好地传释了原诗的意蕴。最后一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其中“长久”二字被译为“long”,从意象图式上看,“long”原本指具体的长度,通过隐喻投射,使其构造了更为抽象的概念“时间长”,因此这样译,既应征了意象图式的投射原则,又和后半句中的“千里”相照应,将时空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保持了词的意境完整。

中国诗词内涵丰富的意象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感,还承载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给中诗英译带来了巨大挑战。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分析中国诗词的翻译是一种新的视角和尝试,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Lakoff, George.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2] 贾红霞.从意象图式视角解读李清照的《一剪梅》[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6).

[3]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含月的诗句范文6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两句诗说的是阅读文章要理清作者思路,遵循思路把握文章的真谛。其实,高考的备考何尝不是如此,摸清命题者的思路是至关重要的,按命题者的思路去备考,备考才能有效。那么,怎样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呢?笔者认为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读懂诗歌。怎样读在考纲中,关于诗歌鉴赏的表述有两条: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考纲的表述可以看出,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主要体现在形象、语言、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四个方面。笔者先从一节高三复习课说起:案例:时间:2009年5月6日地点:兰州市某中学形式:海淀区高三语文期中试卷的讲解授课流程:一、交代阅读诗歌的方法1.关注形象(讲了3个问题:①什么是形象②形象的特点是什么③形象的意义是什么)2.语言3.表达技巧(讲了有关技巧的一些知识点: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情节结构、抒情方式)4.思想观点态度二、练习1.教师读题(附: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闻邻船吹笛杨基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已分①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注】①分:料,料想。(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心情感。C.诗歌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D.这首诗为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2)这首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抒写了诗人秋江月夜闻笛的感受,诗人的感受有哪些?(3)此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参考答案:(1)A(诗歌结尾两句不是写景,而是诗人的心理感受)(2)诗人感受到吹笛人的羁旅行驿之苦(或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漂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吹笛人的思乡之情,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或引起诗人共鸣)。(3)杨诗中的“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白诗中的“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秋江月夜的寂静,烘托出琵琶声令人沉醉的动人效果。2.教师疏通诗意(逐句分析,该句写了什么内容)3.讲题(在给出正确答案的同时,逐题逐选项分析错因)在教学环节中,教师教给学生的方法(或技巧)往往仅仅是方法,而忘了给学生使用方法的实践意识和机会。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从教师的示范做起。1.从题目入手:“闻邻船吹笛”,可见诗歌写的是“听见邻船吹笛的事情”,由此可以联想到是在哪里听到的?听到后会产生怎样的感觉?笛声是怎样的?等等。2.从形象入手:讲清楚三个问题:①诗歌写了什么形象?②形象的特点是什么?③形象的意义是什么?3.从表达技巧入手:先讲清楚表达技巧应该包括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情节结构,抒情方式。然后引导学生逐一作出分析: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其中描写是虚实结合,注解“分”在暗示考生后两句是想象之景;其次是动静结合(正因为环境的安静,才有了笛声的清晰)。修辞手法:比喻情节结构:卒章显志(律诗、绝句的结构:起、承、转、合)抒情方式: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前两句写景或叙事,后两句抒情)怎样备考诗歌鉴赏的备考,最基本的方法是选好例子,借助例子落实知识点。如,可以选择严武的《军城早秋》讲透意象的问题,选择白居易的《村夜》《暮江吟》讲透修辞语言的问题等等。下面以唐朝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例,来说明如何借助这个例子来落实表达技巧这个知识点。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作为学生掌握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的例证,是因为这首诗中关于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修辞手法、描写的角度和抒情的方式。1.修辞手法:比喻(如霜的月光,月下雪一般的沙漠)、夸张(一夜征人尽望乡)。2.描写的角度:从描写顺序看是由近及远、由下到上;从感觉上说是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从虚实的角度看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一夜征人尽望乡)。关于虚写:虚写是相对于实写的,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自己的心中所感。一般有两个角度:或从自己的角度想,或从对方的角度想。一般来说,从自己的角度想,学生容易上手。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就是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也称“对写”。明明是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有所思想,作者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入手下笔,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婉曲含蓄。3.抒情的方式:前两句融情于景,后两句直抒胸臆。①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前两句写的是景;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②情景交融:前三句写景蓄势,末句直抒胸臆,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③直接抒情方式:前三句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中来。④虚实结合培养规范答题上面的备考只是解决了学生“读懂诗歌”的任务,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成绩,还需要培养学生规范的答题意识。训练答题的规范化,往往从答题的基本模式的领会开始。而这种基本模式,又往往是从高考命题答案研究开始的。研究参考答案,其目的是分析命题者制作答案的方法是什么。第二步则是提供练习,让学生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总之,诗歌鉴赏的备考如同读文章一样,“命题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只有揣摩清楚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和制定答案的思路,沿着其思路进行备考,才能提高备考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