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困难的诗句范例6篇

克服困难的诗句

克服困难的诗句范文1

一、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接受符号信息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就是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对新的信息的吸收。古诗的语言属古汉语范畴,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它特殊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小学生初步接触古诗,其同化和顺应都有困难。

小学生感知古诗语言,遇到的问题有:其一,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现代少见,或者不见。如有齿的屐、踏歌,学生理解有困难。其二,古诗中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现代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生大量接触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初步形成了理解现代语汇的心理图式。只有弄清古诗词汇和现代语的对应关系,才能实现同化。具体做法有:表示古代事物而现代生活中不见或极少见的词,古今词义迥异的词,如“屐齿”、“踏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等,由教师直接讲解。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词义,这对他们要求太高,不容易理解准确,反而起消极作用。古今词义相近的词,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解释,如《暮江吟》,让学生边阅读边查字典,试验结果,学生理解词义基本正确;有的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找出和单音节词相对应的双音节词,如“王师并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定”“无”,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

在句法意义方面,古诗使用文言句法,加上格律限制,有它的特殊性。如多用省略句倒装句和紧缩句,语脉似断实连,跳跃性大。要使学生用理解现代语句法意义和句子形式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古诗,教师必须把倒装句顺装,把省略句中的省略补上;把紧缩句还原为常式:有的还需要调整句子结构,如“独钓寒江雪”,要把句子的结构调整为:“雪一寒江一独钓”,并进一步具体化:大雪纷飞,在这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垂钓。有的诗意思跳跃较大,如《寻隐者不遇》,第一句写“我”问,以下三句写童子答,“我”问什么,诗中没有说,需从童子回答推测。这首诗,需补上两个主语:我和童子,补上“我”的问语,这样全诗的字面意思就明白如话了。

二、帮助学生领会诗的意境

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形成意象。要根据诗作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进行再造想象,形成诗的意象。如果头脑中表象积累不够,形成意象则会发生困难。.小学生阅历浅,直接表象不足,读的书少,特别是历史方面的书更少,间接表象的积累也不足,因此领会古诗意境常发生心理障碍。如《春望》,学生头脑中缺少唐代人发式的表象,难以形成“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象。帮助学生克服形成意象的困难,办法有:1.提供直观。如“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提供古式挂图;又如“草色远看近却无”可带学生到野外观察。2.提供有关知识,或启发儿童从有关书籍、电影电视联想,形成间接表象。如《题临安邸》,可启发学生联想影视中反面人物醉生梦死,恣意享受的片断,想象诗作描写的情景。3.语言描述,引起想象。描述比直译具体。通过描述,使儿童在头脑出现相应图画。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有感情地细致描述,那么诗人久伫江边,目送征帆,对挚友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就会在学生脑中浮现。

三、适当体会思想情感.

克服困难的诗句范文2

冰心写的这200多首诗歌里,充分表现了除了冰心对母亲随时随地的感情与回忆。在冰心看来,母爱是无比博大无边的,伟大无穷的。就像这首诗:“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射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卓这是用了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把自己比作鸟儿,把母亲比作鸟巢。是啊,这种比喻真是太恰当了!

我读着渎着看见这样一首诗:“阳光穿进石缝里,和极小的刺果说: “ 借我力量伸出头来罢,解放了你幽因的自己!”树干儿穿出来了,坚固的磐石,裂成两半了。”这首诗虽人语句婉转,但在字里行间中写出了对于困难要努力克服,要对未来抱着必胜的信念,只有这样成功的大门才会为你打开,才能更好的去面对未来。看完这首诗我就想起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在我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在做数学练习题时,我遇到了多道难题,怎麽想也做不出来,于是我就急了,把所有的书和本子都扔到了地上,当时我真是气急败坏,以致马自己是笨蛋。真时妈妈州了进来,看看趴在床上了哭得我,又看了看地上的书和本。走到平我面前对我说:“孩子你怎麽这麽没有耐心呢?甘什麽事都要耐心、认真,怎麽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呢?你要敢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这地上的书和本你就看着办吧!”说完妈妈就走了,留下不知所措的我,我坐起来仔细想了想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把地上的书和本都捡了起来,耐心、认真的又作了一遍,这一回我真的把所有的题都攻破了。看来妈妈说的真太有哲理性了!

读完了冰心写的《繁星;春水》我得到许多启示。让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面对困难应有的态度。《繁星;春水》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非浅啊!

克服困难的诗句范文3

按照历年惯例,关于赛题范围有一本资料,全是课外古诗文。其他学校早在今年2月就订好了这本资料,比我早半年多就开始准备了。而我手上没有资料,还不知道何处寻觅,即使找来了,满打满算也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妈妈辗转托人借来了资料,可我一见那么多诗文,傻眼了。要想在短时间内弄懂并背下来,太困难了,我茫然地望着妈妈。妈妈笑着说:“你还记得你怎么背《出师表》吗?”我马上想起来我是一段一段背的,这样就可以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逐一克服。

于是我就一天背两首诗,看一两篇古文。

一天下午,天阴沉沉的。当我背到李白的《荆门浮舟望蜀江》时,背了两个多小时也没背下来。这首诗有十六句,诗中描写的景物太多,又是“春水”、“桃花”、“锦江”、“巴山”,又是“楚云”、“雪”、“雁”、“莺”,还有“芳洲”、“碧树”、“帆”、“海月”、“遥火”什么的,弄得我脑子里成了一锅粥。我只好硬背,可因为不懂意思,还是没背下来,我垂头丧气地望着窗外,窗外的小鸟在幸灾乐祸地叫着。

我请求妈妈为我讲解。妈妈不但给我解释了诗意,还启发我说,想象自己站在船头,放眼望去,再将眼光收回,又向更远处望去,所看到的景色是否与诗中的景物吻合?我的思路豁然开朗,这样背起来容易多了,不一会儿,我就背下来了。

虽然时间非常紧迫,但我坚持每天都背点,竟然提前一周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对比赛也有了信心。

比赛那天,开始的选择题我做得很顺,但看见填空题,顿时傻眼了,很多题目我都不会做,我只好硬着头皮填,只填了七八道。后面的题我做得还不错。但是填空题失分太多了,我还能取胜吗?我心里直打鼓。

出了考场,我看到妈妈满面笑容地迎接我,就把这情况告诉了她。妈妈的笑容僵住了,但看到我忐忑不安的样子,她马上又微笑着拍着我的肩膀说:“重在参与,美在过程。即使不获奖也有收获。”

克服困难的诗句范文4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也许自己鉴赏诗词的能力低,平时也读诗词却不能从技术上去分析。一首诗写的水平如何,从艺术上,思想上去评判的话,肯定是有难为我。

有一点可以肯定,读过的诗词总有那么几句留在记忆里的。有的是切合自己心境的字句,这如同饮食一样,通过消化,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了,就像我们的血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主席写的忆秦娥 娄山关中的句子。这首诗自己以前肯定读过,“从头越”三个字不然不会一下出现在我脑子里的。在网一查是毛主席的诗。我说呢!这与李白的诗起势上近但有本质的不同,千军万马的感觉,这豪迈的气势真不是经过血雨的诗人能写出的。虽然有那种大风起兮,云飞扬之类的句子,而雄关漫道真如铁情况下从头越,这气概,好像胳膊把大腿拧了似的,虽不是闲庭信步中的悠闲,这肯定也不是经过战争洗礼的诗人所能做到的。我想这完全是一种境界的事。

这首诗中从头越三个字,好像把自己经历风雨之后,视野突然开阔一些,蛮切合自己游思中一闪的心境,我从字面的意思认真地去理解这首诗:对字的关注,对诗中描绘的场境用心的去品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眼前仿佛是一队人马,踏霜沐月,风驰电挚,克服难以想象困难,越过雄关,策马回首,自信百倍了。多大气的事,而我回头在看写诗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中所取材的现实生活,诗人高超的技艺把艺术及思想的完美结合在一起,一下让记忆中的那点东西,膨胀开去,也许是自己生活的经历丰富了诗固有的空间,视线在这诗意中又拓开了些。

解放后,在外国人眼能够赢得新中国的大诗人,比柏拉图牛的多,毕竟毛主席只不过拿诗来消遣一下战争中的残酷,诗是他老人家张扬革命者气概的一种方式。文以载道,歌以咏志,为文字的趣向,则是在谛造新中国的大事业中完成的。

现在,重新阅读毛主席的诗词,心情竟然与年少时完全不同,那些记忆中的诗句现出的华彩,让我看到概念中的伟人形象在生活中的丰满。

我一下回到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里从水晶棺前走过的情景,毛主席安祥地躺在国旗下,老人眉上方的额头承载了岁月中多少的印记,一种肃穆的感觉,把我远远地推开,眼前远没有他给我的诗意。

克服困难的诗句范文5

明确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力量的源泉。当建设共青城的青年们来到了黑龙江边,迎接他们的,是大森林、寒冷、荒僻、泥泞、臭虫……,许多困难摆在他们的面前。但给青年们以无穷毅力和勇气的,就是他们已经看到那里未来的沿河大街、船坞、工厂、桥梁、飞机场、林荫马路了!他们要在两年内把这一座崭新的城市建设起来。建设局局长维尔涅尔告诉他们:要给灰茫茫的险峻的黑龙江岸穿上花岗石的服装,要给宽阔的大街浇上柏油,要建成雄伟的工厂……。真的,建设新城市,这有多么大的意义啊!正像书中所说的,这是为了要给人们过真正的“人的生活”,而不是像癞皮狗似地活着。要给人们文化,给人们工厂、学校、医院、剧院、商店、澡堂……,以便使人们摆脱野蛮的生活,过起繁荣幸福的生活。共青团员们就是在这种明确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下面,展开了他们的斗争。由于他们对苏维埃人民的热爱,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他们就能以共青团的突击队的精神,就能以排山倒海的伟大毅力和气魄,来战胜困难,来保证完成党和政府交给他们的光荣任务。

现实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是沸腾的生活,生活像激流一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逆流而进。克服困难,不找轻松的生活,对于共青团员来说,才是真正的幸福和最大的愉快。

不怕困难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主要是表现在艰苦的劳动中间。书中出色地描写了共青团员们在劳动中克服困难的精神。在征服森林、建设新城市的任务面前,首先是要砍倒树木,掘出树椿,腾出工地,当时对共青团员们的要求:是首先做好一个“苦力”。因为一切都要从头来起。什么“八级机械工人”、“六级工人”、“建筑师”、“电气工”、“钳工”、“瓦泥工”,暂时都还没有实际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批评“用人不当”,“学非所用”,要求干适合专长的工作,那岂不是等于胡闹!托尼亚说的对:二我也不是伐木工人,是个织布女工。那么怎么样,难道我应该要求给我在松树底下安置一台织布机吗?”党委书记英洛佐夫,几句话就把问题的性质讲清楚了:“派到这儿来的不是镟工和钳工,而是优秀的共青团员。”(以后,城市建设起来了,他们又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各人专长,担任了电焊工、冶金工、火车司机、管理食堂和商店……等职务。所以,一切应该服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于是,共青团员们勇敢地担当起“苦力”的艰巨的任务了,他们以共青团员的素有的战斗精神投入了对大自然的艰苦斗争。第二工区全部的人都报名参加了突击工作队。他们在伐木工作中,还开展了“欢乐竞赛”,别索诺夫工作队挂起了:“别索诺夫工作队永不苦闷”的标语,伊沙果夫工作队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回答了自己提出的标语:“你们走遍全世界——也找不到比共青团员更快活的人。”向森林进攻,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的:克鲁格浴夫被倒下的松树压伤了,巴什卡被倒塌下来的木材堆压死了。于是克拉娃发起“报复自然”的突击工作,把没有搬完的木头搬完,还要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去。勇敢的人们就是这样工作的!共青团员们在劳动中的勇敢无畏的精神,在格里莎的一首诗里充分地表达出来了:

大森林在长啸,战傈,歌唱,

迅猛的风暴把树干折弯了腰,

它把百年的老橡树,

从生满藓苔的温床上,连根摔倒在地上。

树根劈裂了,树皮裂开了,

它落下琥珀般的泪珠。

大森林在这顽强的狂暴的大自然面前,

像驯顺的奴隶似地弯下腰。

但我拿着斧子和锯子走上前;

向着风暴嚷道:“和我来比武吧!”

我挥起斧子砍下去——大树一棵棵倒下,

整整齐齐地排起一行。

在被我征服的大森林的地方。

我要建设起一座城市,盖起宫殿,

休假日带着我的美丽的姑娘,

到清香的密林里去散步。

让风暴怒号吧——她不会害怕,

她会在我这儿找到保护。

这是共青团员们征服森林的勇敢的声音。

劳动是艰苦的,在严寒、缺乏粮食、住房、建筑

克服困难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不可译 解读

引言: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中最绮丽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在古诗词中,“不可译”现象是一种十分突出问题,它也是古诗词翻译中一个非常常见的难点,大大增加了古诗词翻译的难度。

一、古诗词教学中“不可译”现象出现的原因

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中华文明璀璨夺目,富于鲜明的人文精神,但是却不容易传达,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审美效果不一致的情况,致使翻译的过程中出现原意的缺失甚至失落,我们称之为不可译现象。语言能够反映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所具备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意识形态。受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古诗词的翻译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并且因为历史的久远,现代人,特别是年轻的学生们对中国古代先民的用词习惯、社会文化背景不甚了解,因而,对古典诗词的了解程度也非常有限,由于语言的局限性与实在性,诗歌中不可译现象存在是正常的,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古诗词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

二、古诗词教学中常见的“不可译”现象实例

1.叠字、双声字的翻译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一些作品会使用叠字、双声字来突出某种感情,渲染某种气氛,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我们不能说这些词没有意义,但是如果硬要将这些词翻译出来又会觉得有些牵强。例如,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声声慢》的开首就运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连串的的双声词,营造出了清冷、悲凉的氛围,使读者深切感受到彼时词人内心浓烈的失落与孤寂,使读者深深地同情作者的凄苦。尽管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女词人因丈夫病逝,自己孑然一身,战争连绵、孤苦飘零而萌生的伤怀与痛苦,但是如果真的要对这个句子进行翻译,我们会发现,在我们所能认知的词汇里,很难准确地将这一系列词汇翻译成有具体意象的情境。所以,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对于这类词汇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内在意义,而不是逐字逐句的抠字眼,我们要加深学生对词作者的身世背景的理解,使学生更加了解词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而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2.不符合语法的词汇堆积

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存在一些诗词不符合语法要求,如果不结合语境,展开联想,很难明白其中的滋味,这给古诗词的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也给学生理解诗词作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有一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初读之下,我们发现这一句话,完全没有语法可言,仅仅是简单的名词堆积,如果我们只是进行机械的翻译,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翻译完全没有意义可言,“鸡声”,“茅店”,“板桥”等意象简单的放在一起很难让读者明白这里面的意义,我们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头脑中,勾画出一幅商山早行的画面,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作者旅程的艰辛与羁旅异乡的愁思之情。

3.一些只能意会的情境

中国古诗词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着朦胧的美感,有时候只能意会,如果让我们将其准确翻译成我们所熟识的现代汉语时,就会发现有些词穷。这不是我们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不够,而是因为这种诗词的意蕴只能意会,一旦言传往往会失去诗词原有的意味。中国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心灵体验,理解它,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领悟能力。例如,王维的著名诗作《使至塞上》中的句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初读这一句让人很难体会这中间的美,但是如果亲历过大漠的壮观景色的人就会对作者的描述深有感触,并且结合全诗,诗人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大漠风光,烘托出了凝重的塞上风情,表达出作者内心的伤感以及遭到排挤的悲愤之情。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感悟、联想诗歌中的画面与意境,使学生更好地体味诗词中的感情,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三、克服教学中“不可译”现象的方法

1.与音乐相结合,培养学生对诗词作品的审美能力

诗词作品的本身就是艺术作品,它需要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衡量,枯燥地逐字逐句翻译,只会让诗词作品失去原有的滋味,更失去其应有的艺术水准。所以在诗词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保持诗词的美感,尽可能使学生从阅读诗词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为诗词配乐的方式,丰富古诗词的教学,用有声的语言来烘托诗歌所要表达的情绪,创造诗歌所要展现的情景。以《声声慢》的教学为例,为了展现词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氛围教师可以配合悲伤的音乐朗诵这首词,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词中所渲染的环境,使学生充分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进而加深对词作的理解。

2.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描绘诗词意象的能力

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将简单文字加工成画面的过程,只有使学生理解了诗词的意境才能克服“不可译”现象造成的学生对古诗词理解的偏差。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意韵之所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他所想象的诗歌中的画面,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形象的画面,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上一个层次,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3.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对诗词的直观印象

文字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单纯依靠翻译文字很难使读者充分体会诗词的魅力,尤其是对年轻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尚浅,对诗歌中很多情境的理解都不够深刻。因此,我们要适当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使古诗词教学更加生动灵活起来。在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加深诗词的画面感,使学生对古诗词有更加具体化的了解,进而体会深层次的意义。以《使至塞上》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关于塞上风情的古代绘画作品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古代塞上的风貌,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现代这一地区的照片使学生对当地状况有更加明确的了解,进而体会作者所要展示给读者的环境,使学生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从而对全诗内涵有更好的把握。

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对诗词写作背景的介绍,因为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有着莫大的关系,对诗词的情感倾向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样以《使至塞上》一文的教学为例,作者王维是因为受到排挤,被派往边塞慰问官兵的,所以作者心中必然有抹不去的孤寂与悲伤。理解诗词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

结论:

总之,诗词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诗词教学中存在“不可译”现象是正常的。但是,不可译不代表无法理解,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教学,攻克“不可译”的难关,使诗词教学更加灵活新颖。相信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不可译”现象将不再会是古诗词学习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向纯武. 诗歌文化意象探源[J]. 才智. 2010(30)

[2] 林春香,蒋显文. “格式塔质”指引下的文化缺省补偿探讨――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为例[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