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零下一度范例6篇

韩寒零下一度范文1

2月4日,在网友们日夜期待中,韩寒的微博终于开通了。人们打开韩寒的微博,惊讶地看到,韩寒的微博,仅仅只有一个“喂”。

虽然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喂”,与人们心目中所期待的结果大相径庭,但却依然让网友们欣喜若狂,如获至宝。人们互相传递着这一特大喜讯:韩寒的微博开通了。

平平常常的一个语气词“喂”,此时,在网友、在韩寒的“粉丝”们看来,已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语气词了,而是有着高深莫测的哲理和意境,它给人带来无穷的想象空间。于是,点击率在直线上升,评论更是异彩纷呈,那里面涌动着的是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和快乐。短短两天时间,韩寒的微博点击率已达六万多,网友们的评论更是达到一万多条。此时,在网友们看来,韩寒的“喂”,是世界上最美的一种语言,人们从中看到了明媚、看到了锦绣、看到了温暖。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喂”,这是来自韩寒的“喂”,人们有了太多的理由而欣喜,甚至发狂。

SOHO老板潘石屹面对这股“寒流”热,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说道:韩寒微博上的一个“喂”,点击率刷新了他自1995年创立SOHO以来一个人日点击率最高纪录,这是对互联网的肯定,也是对年轻人的一种肯定。

1999年,当时还是一名高一学生的韩寒,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创作了《三重门》《零下一度》等畅销书,在读者中,特别是年轻人中,产生了巨大反响。

让人最不可思议的是,韩寒不仅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畅销书,而且还是一名著名的越野赛车手,在世界上排名前10位。2007年他荣获全国场地锦标赛年度总冠军、拉力锦标赛年度总冠军。他创办的《独唱团》杂志,千字文达2000元的稿费,开创了全国稿费的最高价。韩寒以每天40万元的稿费收入,进入中国作家最富的行列。他的出版社在上海最贵的写字楼金茂大厦租下三层,月租金高达上千万,令外国财团大老板都瞠目结舌。

噢,说错了,韩寒并不是什么作家,他还没有加入中国作协。尽管作协一次一次邀请他加入,他都报以羞涩一笑,转身,开着他那上千万的越野车,奔驰在风沙弥漫的赛车征途上。最多,只能说他是一名,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

韩寒始终像谜一样,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又是写作,又是办杂志,还去当赛车手?生活得这样多姿多彩,难道他神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都能成功?

其实,这个谜并不难解,只要打开韩寒的新浪博客,看到韩寒在博客上写的“十不”,你就一定会有深刻的体会和感触。韩寒的“十不”是: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给别人写序。

生活中,韩寒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一个人,始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如果韩寒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喜欢出风头、喜欢热闹、喜欢高调出场,那么,也就不可能有韩寒的丰富、韩寒的成功。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对韩寒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格外关注,哪怕从韩寒手中打出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喂”,人们看了,也是感到格外的亲切和美好,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想象和描绘。

面对网友们的热捧,韩寒也有点始料不及,他只好出来解释为什么只写了一个“喂”。他说,他本来是要发个“嘿”,可是打错了,就保留了。

韩寒零下一度范文2

韩寒虽然七门功课集体亮“红灯”,但他起码有一样是闪光的,凭此一点,他可以出了《三重门》、又出《零下一度》,他可以潇洒的拒绝复旦大学的邀请,他可以买车,上中央电视台,做名人。这样说,并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在现代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韩寒无疑算是一个成功人士,无疑跟上了时代的脚步,难道这还不够吗?

钱钟书先生上学时也曾经数学考试不及格,但又有谁敢说钱钟书先生不是成功人士,又有谁敢说《围城》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一位农村妇女的女儿因为在美国,就申请了美国的绿卡。但申请美国的绿卡又是何其的难啊,多少硕士博士费劲辛苦还得不到呢,而这位农村妇女的女儿却得到了,因为她在申请条件上明确的写着有特长,而她的特长则是用一把剪刀在两分钟内把一张纸剪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状,让美国人大呼“好”,当然她就能得到绿卡了,因为在美国人的眼中,她这就是一个专长,一个闪光点,而在美国这个高度发展的国度,需要的就是这种有特长的人才。你可以不是一个全才,但你必须要有一样是闪光的,从这一点来看,韩寒的观点“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平庸”虽有些偏激,却也不无道理:一个人能力有限,不可能全面发展又能特别突出,但你若有一样是特别闪光的,那你就会是一块金子,一块抢手的金子。

韩寒零下一度范文3

——题记

第一次邂逅韩寒,是偶然地得到一本《零下一度》。翻开书中的首页,一个清秀的面庞印入视野,他便是韩寒。

新概念一等奖,加上《三重门》的百万册销售量,使韩寒在当代文坛上变成了“风流人物”。

当初,韩寒的年龄与我们相仿,本应就是循规蹈矩地读完小学到中学,最后顺理成章地完成大学的学程。但是,他却做出了我们同龄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休学写书。虽然腹中是没有足够的墨水湿润笔尖,写不出真实地反映校园生活的《三重门》,可是他勇敢的选择,不能不使我从心底里佩服。

韩寒的七门功课亮红灯,但也能欣然地被复旦大学录取。这是多少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事啊!可是,韩寒却用他的自傲“横眉冷对”当今教育界。可能,韩寒只想像陶渊明那样,把开阔的哲学理念深藏于胸,挥去衣袖上黏附的世俗陈腐,去东篱下悠然采菊。在韩寒眼中重要的固然不是学习,而是随心所欲地挥洒青春的热情。或许就是这种性格,才使韩寒酝酿出一本惊动一时的《三重门》。

细细品读《杯中窥人》,很难发现这篇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又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的文章,居然出自一个七门功课亮红灯的学生的笔下。可能,现在叫一个才学兼优的人,给他一个这样的话题,他也未必能写出如此富有独特人生观的文章。于是,我便认同了韩寒的一个观点“我们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规矩”。然后,我们只能羡慕,羡慕那雄鹰自由自在地在天空翱翔;巨鲸凶猛地搏击于大海。再次阅读韩寒的《教育真伟大》,简直就是“欲言又止余香,袅袅引人遐思”。对于学校教育,他表现出来的都是深恶痛绝。可能各种奥妙只在于韩寒冷眼看世界,独以文章为生命。

当然,这个时代的教育培养出来的都祈求他是全才,可是,任何时代都是没有全才的,因为“人无完人”。我们的数理化顶呱呱,不见得我们的文章就不是稀里糊涂瞎写一气;我们的笔杆子掘得山响,并不代表我们就一定知道“WTO”的含义。由此,我便体会到《三重门》中一再表白的一段话“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倒是应试教育的幸运与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能把全字人下的王字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确实,品读韩寒的文章,感受颇多,或者这就是同龄人的心有同感。在他的文章里,寻找到的是一个没有束缚的,不再是无奈的世界,有的只是花季年龄的率真,一种叛逆的自傲。我不明白除了考试,这辈子再也用不上的三角函数为什么要去学;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坐着回答问题;不明白语文课本偏要选些堆砌辞藻华丽空洞的文章。也许,这就是人类的规矩。

虽然万分佩服韩寒的率真与自傲,但我不能也不敢做出如此勇敢与自信的行为。因为这个时代,不再是文革时代的不学无术,不能停留在韩寒年轻的傻气阶段。因为这个时代赋予给我们的是一种独特的思想。我们不能像雄鹰与巨鲸那样自由地选择嬉戏的地方,于是只能像“大江东去”的流水那样随波逐流。为着一个好的将来,我们现在就必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应试教育,我们不得不给自己披上一层面纱,离开自己轻舞飞扬的天地,进入一个敌对亡我之心不死的考场,而作出一种所谓“无悔”的选择。如果在考场上,你是挥洒自如的,别人便虚伪地赠你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你是绞尽脑汁的,那只会虚伪地安抚你“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个时代就是这么现实,每个人都像一张漂亮的包装纸,你不晓得他里面装的是什么?但你必须拥有诸葛亮与曹操双剑合璧的智慧,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否则就会变成明日的黄花,有的只是一时的芬芳,继之便是落红遍地的心痛与无奈。

韩寒的选择就如天上的彩虹,倘若把它当作地上的路,那就危险了。

韩寒零下一度范文4

时间是一把最锋利、最无情的剑,恁是如花美眷都敌不过似水流年。谁都想流芳百世而非成一时之名,那如何延长您个人品牌的影响力呢?请看专家为您支招。

个人品牌各发展阶段的关系分析

关于个人品牌的酝酿期、爆发期、平稳期、衰减期这些周期各个发展阶段的关系,有以下几类(用以下图表帮助分析说明):其中,Y=酝酿期B=爆发期P=平稳期 C=衰减期,我们假定每个时期的个人品牌影响力指标所达到的水平都可以以直线表示,分别表示如下:

从以上图示可以推断:

设定在固定的平稳期P:如果个人品牌酝酿期Y1过短,那么在其爆发期B1就有可能是比较缓慢地进行,缺乏轰动效应,影响力就相对较小;而且达到平稳期的时间也比较漫长;如果酝酿期Y2经历较长时间,那么爆发期B2就表现激烈、个人品牌影响力迅速达到特殊影响点,而被人熟知;而且达到平稳期标准线P’的过程也会很迅速和有力。但是我们发现:如果个人酝酿期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跨过了爆发期,那么也同样会影响到个人品牌的发展,造成平稳期的动荡,致使品牌积累失效。

如果不设定固定的平稳期,无论延缓或者提前酝酿期,后面都无可避免地要经历衰退期,只有延45度方向发展和管理个人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安排自己的个人品牌发展道路,才可能形成超出个人品牌周期支配的、跨越时间的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45°管理的启示

45度个人品牌管理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应该沉下心思,杜绝浮躁,细致深入地打好自己的品牌基础,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都无法长久。我们可以看宋代文学家王安石讲的著名故事《伤仲永》。

一个农家孩子叫方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从一个五岁孩子手里写出,十分令人惊奇。于是,方仲永的父亲就将此诗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此后,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甚至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小仲永也成了当地的名人。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这样仲永就失去了大好的学习机会,等后来王安石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王安石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他舅舅说:“他的才能完全消失了,和普通人一样了。”

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不下功夫积累学识,在酝酿期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就直接进入爆发期、博取虚浮名利,会将原本可以名扬天下、百年流芳的个人品牌毁掉。

还有一个现实的例子,就是少年作家韩寒。

韩寒,1982年9月出生于上海。曾为上海市重点中学松江二中高一年级的学生,嗜好文学创作。现为上海大众333车队职业赛车手。已出版《三重门》《毒》《像少年啦飞驰》《零下一度》《通稿2003》《长安乱》等书籍。作品有法国、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日本版本。其中法国版本获得法国2004年10月法国最畅销图书。

韩寒读初中的那年,他的短篇小说《弯弯的月亮》和《书店》就分别刊登在《少年文艺》(南京)1997年第7期和第9期上。自此一炮打响后,他就迷恋上继续写作,并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的另外几篇短篇小说又相继被《少年文艺》(上海)采用。因此,他的作品还分别荣获这两家少年文艺刊物的“少年文艺奖”。

1998年中考时,韩寒以低于录取最低分数线14分的成绩因为长跑特长被松江第二中学破格录取。1999年,在上海《萌芽》杂志社和北京大学等7所大学联合举办的面向全国中学生的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作为一名高一学生的韩寒,他参赛的3篇文章《书店》《求医》和《杯中窥人》全部入围,并最终以《杯中窥人》荣获一等奖。同年,韩寒在上海《新民晚报》上发表文章揭露批判他所接受的应试教育。2000年,他再次参赛,《穿着棉袄洗澡》一文以文笔流畅、思想深刻,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二等奖。6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21万字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并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作序,引起极大轰动。该书刚发行即销售一空,上市至今,销售量已逾23万多册,即使在韬奋图书中心,《三重门》也在排行榜之列。为当年年度最畅销图书。

韩寒零下一度范文5

盖完章出来,父亲说:“以后不要再让别人这样看不起。”

时光定格在少年表情模糊的脸上,然后,呼啦啦拨过10年。少年的头发飞快地变化长短,肤色渐深,胡渣时现,笑和不笑的样子却依稀。因为瘦,脸型越发紧窄。他从17岁长成27岁。

他用了10年为证。

“我只是告诉你我不认同你”

18岁的韩寒坐在两位教授旁边,一头江口洋介式长发,表情无聊。一名专家以现代性理论分析社会转型与韩寒现象之间的关系,与会观众纷纷以自身经验消解韩寒经历的独特性,如果他本人开口要说些什么,马上就有一波更高的声浪盖过来。

他于是沉默,面上笑意微谑。

一名留着一双长辫的女士,激情告白了自己的教育背景和人生经验后,大声质疑“你平时上网聊天是用ICQ还是OICQ还是聊天室?”

而后她宣判这个少年不成熟:“成熟的人都用ICQ和OICQ。”

这是2000年的《对话》节目。

一个偏科、留级并退学的学生得了几次作文奖,写了两本畅销书,就自以为是滥发议论,这是当时的韩寒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多数人轻易把韩寒理解成青春期的叛逆躁动,所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经验有资格教育后进,急于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展示自己的人生感悟,担心他终将败于夜郎自大或者江郎才尽。为了证伪他所谓的“全面发展全面平庸”,节目组还特地找来一名同龄的“全面发展全面优秀”的女生,主持人当场问韩寒,这女孩是否像他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没人拿这孩子当一回事。节目中专家预测韩寒可能只能走三五年,就不能保持他的“纯粹性”:如果要走五十年,还得进大学。

可惜这孩子一直是我自己玩不带你们的姿态。三年后,他已经是一名车手,五年后,他已经是一名冠军车手。他可以通过赛车和写作两种方式养活自己。

所以他不希罕文坛对他的待见或偏见。这名中国最有文化的高中没毕业的司机,2006年3月,掷地有声地抛出博客《文坛是个屁,谁都别》,很黄很暴力地回应了文学批评家白烨对他及80后作家的批评。

言辞的轻佻可能被看成后生的诞妄,但针砭文学界的风气却很到位。末了他一摆手:“我发表完观点了,不参与任何愚蠢的笔战论战之类。我很忙,我要进入车坛。”

事件当然不因为他这一句轻描淡写而收尾:亲友团,父子兵……几乎整个三月,伴随着不断更新的笔战,以及粉丝团的搀和,韩寒“狂妄自大目无尊长的小青年”形象深入人心,即便他说的东西,仔细看来其实话糙理不糙。

回顾三年前,韩寒认为自己不是笔战“我只是告诉你我不认同你,然后我的观点是什么。那些看起来是写给那些人的文章,写给争辩时的文章,事实上我并不是写给他们看的,我是写给读者看的。”

那一年也是他开始写博客的时间。因为韩白论战,很多人对他的印象被加固:一个不依不饶、好胜自负的年轻人,他们看他的博客是为了看热闹。但渐渐地,人们发现,他的博客内容,不只是他身上发生的事情,不只是他所在圈子内的事情,还涉及到很多与他看起来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共事件,他热衷于管闲事,亮明自己的观点。某件事发生后,上韩寒博客看看他怎么说,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习惯。韩寒的犀利、才气与幽默感,使他容易直抵事件核心,以明白巧妙的比喻,揭露被粉饰的利益关系。这类文章让多数人觉得快意,包括他自己,因为他想对一件事发言的时候,那就是,马上,为此可以不赚稿费。

当他的不依不饶与自身无涉,而是为了展示某桩公共事件的真相的时候,他身上那些原本被标签为80后通病的品质,突然让人感到熠熠生辉。

人们开始称道问题少年的成长与成熟,也不再紧张80后一如洪水猛兽――10年里,大家都各自老了一点,宽容一点。

好在韩寒不会受宠若惊。瘦削灵巧的他像《十日谈》里的诗人吉多・卡瓦尔康蒂,被人包围的时候,能轻灵一跃,跳脱出去,无论那些人是来说他坏,还是说他好。别人总结他的成长轨道多么磕磕碰碰,对他自己,却都只是最简单最自然的选择。

只做自己想做的

韩寒一直不算有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他当初之所以想要进重点中学松江二中,因为想和当时的女朋友在一所学校。而他自知成绩不如,靠长跑加了8分,算是体育特长生。

不过他不喜欢长跑这样呆板的运动。老师如要求他平时参加训练,他必在下次比赛中跑个第二,以证明自己不宜和其他人一样训练。

体育老师很惋惜,认为他在浪费天赋,不勤加训练是无法当上国家一级运动员的。

不过他证明了不勤加训练长跑,也能投身体育事业的,因为他找到了更醉心去付出的事业:赛车。

当初之所以提出休学,因为学校当时已有让这个成绩拖后腿的学生退学或处分的意向,两害相权取其轻,自己休学,毕竟面子上好看一点。

那时候他已经留级一年,因为七门功课不及格。同时,也已经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等奖获得者。他上语文课时不作笔记不听讲,老师批评的时候,他说“我是班里语文最好的。”

这个学号垫底、上学期语文考试60分的学生的大言不惭,激怒了老师。那段时间里,韩寒的父亲被叫到学校听训,韩寒当着老师和面挨父亲的打是家常便饭。韩寒非常冷静地回忆:“其实我非常理解这个事,我爸爸当时气得就是想打人,他又不能打老师,只能打我,其实老师也很生气也很想打我,但是他自己不能打,所以只能把我爸爸叫来。”

他觉得自己没错,语文能力跟语文考试是两回事,班里最好,在他还是谦虚的说法。为了证明自己的水平,韩寒一度投身创作,给《少年文艺》、《萌芽》、《少男少女》等杂志投了不少稿件,到发表后,他就写得少了――他证明了。

退学之后,年轻人自然有一些迷茫,但晃晃悠悠也不失是一种过法。他的驾照,就是在这段时间考出的。同是新概念作家,与韩寒颇有私交的刘嘉俊回忆,车手韩寒当年要考一个驾照也是考了N次,反复忍受了“上课,课程的教条,考试和不及格等等他一直不喜欢的感觉的折磨”,“好几次,他跟我说明天驾照考试。然后过几天跟我说,没过。然后回去鼓捣他的摩托。”

刘嘉俊解释韩寒后来考过的原因,是那时候他自己的车到位了,有了强大动力。然后,任务更新,韩寒想成为一名职业赛车手。人们还等着看这个小孩的文学之路能走到何处,他却早给自己换了个行当。当时他出版了《三重门》和《零下一度》两本书,几乎所有赚来的钱,他都投到了赛车上。“一开始自己水平不够,没有车队要你,你不能拿嘴巴上说,你得先向人家证明自己,在证明自己的过程当中,我就花了很多的钱。”

他看起来像个多功能永动机。每年他都以一个专业车手的身份去参赛,也以相当稳定的状态出版一两本书。此外,2006年,韩寒推出了自己的唱片《十八禁》,一手包办作词、演唱及MV的创作、导演和演出。2007年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他获得了个人年度总冠军。同一年,他的博客点击过亿,一年以后,他的博客点击率成为全球最高。

他一直在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没有很大压力,却能够做出很好的效果。

2009年,韩寒又有一项新的志业,他要自己投资,做杂志主编。经过了大半年的波折,杂志《独唱团》终于下厂印刷了,只是他本来希望在今年面世的,可能赶不上了。

但对于这样一个不以断代划分作家和群体,主张个体独立价值的韩寒,杂志到底出现在2009年还是2010年,也并不值得介意。他只需要稳定地前进就可以,即便别人看来天马行空,但他知道自己的脚踏实地。

不需要买房子给自己安全感

休学那天,韩寒先去了班主任办公室签字,老师们试探着问他:“你不进大学,将来怎么挣钱养活自己?”

17岁的韩寒直接回答:“稿费。”

他当时说话并不是很有底气,但他别无选择。原先有《萌芽》、《少年文艺》的稿费小打小闹,他想着能由此不花父母的钱。

结果第二年《三重门》出版,首印3000册,随即加印3万册。几乎是每隔几天,编辑就打一个电话:又加印3万。也就是每接一个电话,韩寒就知道自己账上添了3万。

他本来想用版税买辆摩托车,但是面对过于频繁的3万一跳,他动了买汽车的心。这个18岁出门远行的少年背着一书包人民币,最后选了一辆富康,他嫌弃桑塔纳是上海出租车。

他在杂志上看到北京有一家汽车改装店,当时汽车改装事业尚未普及,逸兴壮思的他直接开来北京改装――结果他发现,自己千挑万选了一辆北京出租车。

当然也因为买车的时候他没有等到,或者预计到,一本书的版税能到200万。

但韩寒还是一直喊穷。这位80后名人不讲究吃穿,一年买衣服鞋袜的钱不超过5000块;不讲究投资置业,只有一套又远又小的房子,“价钱也只有上海公寓200多万均价的一半”;唯独讲究车。买来以后,开上一年,半价出手。另外,还容易心软,人家问他借钱,基本上都答应。有朋友买房需要七八十万,不想贷款,直接问他开口,他也借了。

他一年的支出大概有200多万,与他的收人基本持平。这使他有时会感慨:“我是全国作家、赛车两大领域中最顶尖几个人之一,那我在两大行业做到金字塔顶端,结果我所有收入加起来年薪也不过20多万英镑,这在世界上说出去会让人笑掉大牙。”

窘迫的时候他在楼下请人吃一顿150块的饭,是他全部积蓄的一半;高兴的时候,他花三四十万买一辆摩托。这都是他成名之后的事。

韩寒的杂志《独唱团》,却愿意给供稿者开出千字1000~2000的稿费,约为行业标准的10~40倍,一期杂志的稿费支出预计在50万元。自己尚未“脱贫”的韩寒,称这是为了“改善一下供稿者的生活”,因为“写字的大家混得都不容易,我算是混得好的,自然应该少赚一些,让大家多拿一些。”

他觉得自己有投资的渠道与眼光,可他不喜欢做这些事。他不需要在房子上建立安全感。他的钱,要花在愿意花的地方,跟梦想有关:不仅是他自己的,也是别人的。

“我没有什么大的梦想,我的所有梦想都是阶段性的,所以实施起来很容易。”他这么描述。

与其说是梦想,不如说是想去做什么事,考虑之后就会去实践。这也是急脾气的韩寒的习惯。他重视的是,给其他的年轻人一些做梦的空间。“我希望我的杂志能让这些人即使住500块租来的房子,内心也能有无比坚定的安全感。”

这是一个以文学为志业的人的梦想,也许,人们会将此称为理想主义,但韩寒的不同,在于他付诸行动,进而去影响他人。他要宣告的是,在这个时代,梦想同样可以是头上星空、心中律令,同样可以与占有的社会资源无关,你与我可以平等地拥有。

有趣故我在

一个因为聪明有趣而被公众关注的人物,常常会被忽略他所做的努力。

比如车手韩寒踏踏实实的练习,比如作者韩寒每天花若干小时阅读各类资讯,虽然对他这样哪里都能发现乐趣的人来说,他的自我修炼过程也不会枯燥。就像他习惯要和领航员聊天,不管是练习还是正式比赛,当然他的注意力仍然是集中在驾驶上的,或者就像他阅读或者写作时,时不时就要吃点零食。

就像你看他是个嘻嘻哈哈的主儿,立马他就给你一个正经表态:“这个问题我不能现在回答你,我要思考一下,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我希望我的回答20年后看还是差不多的观点,而不是当时随便说两句。”

很多时候他更喜欢隔着电脑写字,而不是当面表达,如他的博客公告里所说的,“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在他后来接受的电视采访中,他表现自信,但看起来仍然略有腼腆,对一个青年人来说,这似乎是种比较可爱的品质,比如他笑起来或者听人说话的样子。他的声调偏于温和,似乎也念不出他文章里的铿锵;对话间有急智,但也未及文字里那么多妙趣横生的包袱。

更多的时候,他是个注意自我保护的人。邮件往返,他不喜欢的问题可以直接删除,而当面的时候好歹要敷衍一下。

想起10年前的《对话》里长辫大姐的指责,当年细长苗条的瘦企鹅OICQ已经变成了戴着红围巾的大胖企鹅QQ。已经27岁的韩寒哈哈大笑:“前两天腾讯公司送了我一个很好的QQ号,这两天我开始用QQ了,我真的长大了。”

他不是斤斤计较,对有趣的东西,他会本能地调侃。

像《对话》里,对那些微妙的不友好,他坐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种调侃。

当然现在他更自信,比如答问题时信口开河,听的人感觉太玄,问他:“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咯。我就随便一说。”

如何确定他随便一说还是真心实意,他的建议是:“再问我N。”

对他这样轻逸有趣的人,树枝之上是他的领土,我们适合看他如何在树与树之间腾挪转移,看他飞花摘叶皆可伤人。遗憾的是,10年前很多人想的是:把森林砍光,逼他证明自己能直立行走。

韩寒零下一度范文6

(一)关于人物姓名

<像>中除了女人名比较像名外,男人名大都很搞笑。要么俗不可耐,要么酸涩至及。如像头铁牛的铁牛,性焦的校长,做的老枪,做鸭子的杨伟后又改名为杨大伟,叫“狼“和“野狼“的体育老师,以及喜欢唱歌的周伦(让人想起周杰伦)等。主人翁则由“我“贯串始终。远不像《三重门》中的人名那样动听或者说正常。这让我想起了郭敬明<幻城>中的人名,如卡索,樱空释,星旧,蝶澈等。与<像>的相比,简直是大雅与大俗,抽象与形象的鲜明对比。从起名中可以看出,韩寒有些在书中故意作恶的感觉。他把人名附上自己的感彩,极具讽刺意味。

(二)关于语言风格

韩寒不喜欢无谓抒情,表达太含蓄他认为矫情。他习惯采用就事论事,直接表达。有时描写甚至有些露骨。里面的脏话如“他妈的“,“傻ד出现频率较高,不知他是否在刻意为之。他把“青春“解释为“青年人发春“,把“上海大众“说成“伤害大众“,把“张柏芝“说成“张“。显然,有些刻意在文字上做文章的嫌疑,但其幽默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在幽默的背后,语言上有些偏黄。不知韩寒是偏爱它,还是偏恨它,才使其频繁出现。他把罗大佑“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戏说成“穿过你的那个的我的手“;说“伪色狼的表现是每天装作一副昨夜无数今天肾亏过度的样子“;说“(野山)师范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的看见男的都表现出一副的样子,而男的看见长长那样的女的都表现出一副性无能的样子“。可以说韩寒如此大胆张狂地写这些东西,是他性格直爽,喜欢直言不讳的表现。但笔者认为这些东西的出现应适可而止,因为毕竟不是主流。

(三)关于逻辑转折

韩寒喜欢用逻辑转折的方式叙说情节,而且用得较多。其中包括急性转折和慢性转折。急性转折可以让读者感到感观事物迅速转换而产生阅读的,进而达到幽默及讽刺的效果。惯用词语如“……是没错的,错就错在……“,“……这是不幸的,但更不幸的是……“。当然,这是用显性转折词连结的。而文中大部分是隐性的,运用直接叙述转折。如“此人非常漂亮,长发披肩,和蔼可亲。到后来,书君告诉我们,她果然是和蔼可亲的,任何人都可以亲她“;“那年我的确比较悲观,觉得这个世界上的确都是爱的踪影,爱骗人,爱吹牛,爱贪便宜,等等“。慢性转折则造成了幽默的长久性,让读者感到锋回路转,回味无穷。如描写老夏与徐小芹的对话时,由“这话让老夏顿时感到失望“到“感到有望“到“感到无望“,再到“绝望“。喜剧成分融入其中,喜剧效果令人捧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