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音书断范例6篇

岭外音书断范文1

1、原诗: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释义: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来源:文章屋网 )

岭外音书断范文2

这里是文明岭南,遵规守礼,文明之风吹遍校园。

这里是人文岭南,国学经典,拨动着智慧的心弦。

这里是进取岭南,众志成城,努力开创美好的明天。

这里是和谐岭南,携手共进,营造和谐共赢的发展空间。

温文尔雅、谨信笃行的校风,见贤思齐、敏而好学的学风,博学修身、诲人不倦的教风是东莞市岭南实验学校(以下简称领南学校)给记者的直观印象。在东莞众多的层次不一的民办学校中,岭南学校主要是面向中等收入的新莞人子女,收费是中档水平,但学校内部设施和师资力量比同等同类学校要完善得多;更重要的是学校靠上乘的教育教学质量吸引了不少优秀学生就读,其中包括400多名本地户籍的学生。这是一所真正的“草根”学校,然而这所在城市的夹缝中生存的民办学校却始终走在东莞民办学校的前列。它的成功源自于它向来以锐意进取的精神进行着各种教育模式的实验。

前瞻谋略,科学规划

创立于2001年的岭南学校,先后被各级主管部门授予“无毒学校”、“绿色学校”、“北京师大现代中小学远程教育示范学校”的称号。2008年2月,通过东莞市教育局“一级学校”评估,成为东莞市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中第一个申办且获得成功的市一级学校。2008年被评为东莞“先进民办学校”。

岭南学校用七年时间逐步完善了教学设施设备。学校现有标准教室48间,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厅、网络中心、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团队活动室、校园电视台、广播台等功能室配备齐全,校园网络四通八达。董事会七年累计投入2000多万,七年中办学收益与投资基本持平。贺国新校长对记者说:“我们虽然没给办学者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学校在家长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带来了更多的社会效益。每学期学校招生办门庭若市,报读岭南学校的学生络绎不绝,这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

办学是一项社会民心工程,经济效益固然重要,更应看重社会效益、品牌效益。办标准学校、规范化学校要从长远利益来看,需要学校领导人有着眼未来的目光。岭南学校以质量立校为本,目前形成了一系列办学特色。如科研强师促教师专业成长,岭南学校是全市拥有2个以上省、市级课题的几所民办学校之一。又如备受关注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岭南学校向外展示的一扇窗口。在此基础上,学校已把文化校园的构建纳入第三个三年发展计划。岭南学校自成功晋升市一级学校以来,学校发展迅猛,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被市教研室认定为五所优质发展民办初中之一。面临新形势,岭南学校发展策略已从规模发展转换到内涵发展,内涵发展将引领岭南学校的未来,打造文化校园以提升发展内涵是学校正在努力的方向。

团结协作、参与管理是岭南学校管理的一个特色,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校发展的规划。2008年6月,岭南学校隆重地召开了教代会,全体教职工代表围绕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发展规划、工资改革方案、学校有关制度等方面提交提案22件并进行了认真的审议,改革了工资方案,使工资方案更具有激励性、科学性,法规性地保证教师工资涨幅逐年提高,通过了《岭南学校第三个三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总体目标:力争把岭南学校建设成为文化氛围浓郁、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管理科学、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的优质民办学校。

文化饕餮,弘扬品位

岭南学校的办学宗旨是:立君子志,养君子德,践君子行,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为人君子”是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源泉,培养的是一种人格理想。君子之道,在于其“务本”而不务虚;在于言论及处在于有关此岸的实在而不在于彼岸的虚无与玄想;在于崇尚“和”,以和谐为道德情操之准绳;君子以求学、好学来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儒道的内在要求。

岭南学校结合东莞本地实际,向学生推出“课余文化大餐”。校园各种文化活动层出不穷、推陈出新,“经典诵读文化餐”、“太极操练运动餐”、“临摹书法艺术餐”、“新闻联播时事餐”四大亮点活动闪烁校园,共同构架了岭南学校的“课余文化大餐”。

“太极操练运动餐”,刚柔相济炼体魄。每天10:00至10:10,校园准时响起优雅的古典音乐,全体师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引下摆开架式练习太极拳,这是岭南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一部分。贺国新校长说:“太极拳不受场地限制人人可练,避开了校园场地不足的弱点,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刚柔相济,内外兼修,身心俱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的完美结合。”

“临摹书法艺术餐”,专心致志养性情。下午4:40至5:00,岭南学校又一文化盛宴登场,各班学生打开经典名言字贴,专心致志地练起硬笔书法来。这是学校针对当前“快餐”式消费文化氛围下学生心中多有浮躁之气的现状,以及学生书写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情形而开展的一项活动,也是学校经典教育的深入推进。

“新闻联播时事餐”,事事关心长见识。每晚7:00,岭南学校各班教室准时响起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的声音,全体师生一起观看新闻联播。新闻联播走进岭南学校课堂,成为学生每晚的“必修课”,这是岭南学校教育者策划很久的一项文化特色活动。学校针对当前学生社会接触面窄,不关注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的现状作出的大胆尝试。新闻联播进课堂活动和传统文化教育相得益彰,学校认为,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学生心理才不会出现断层,人格发展才会健全。

岭南学校还不遗余力打造各种文化活动平台,学校每学期举办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成为岭南学校学子们充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对学生文化涵养的养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校园一切活动都要坚持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原则,不但要提高学生文化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岭南学校不遗余力地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为主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就是强化学生的文化积淀,让学生做高品味的人,为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经典盛宴,启蒙养智

任何对往昔的怀念都隐含着对现实的失望和含蓄的批判,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重温也一样,当我们对现状迷茫并怀疑未来的时候,才会热衷于回望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粹,让教育远离浮躁,回归教育的本质,给教育以净化的空气。

教育要体现对学生的终生关怀,要让学生学到终生有益的东西,就必须回归传统,就必须把教育的触角伸向古老的传统文化深处。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传统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几千年来的中华国学经典为什么到现在还备受关注?因为它探讨的是人生、幸福、智慧等永恒而没有终极的问题,它的智慧能引导现代人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思考。

“经典诵读”是岭南学校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已成为岭南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对经典教育进行不遗余力的推广。在活动推广的最初,学校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一部分学生家长认为“经典诵读”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读经兴趣,如运用各种视听教材和拼音版本降低经典难度,开展经典讲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经典,开展“诵经”比赛、心得评比等活动深化经典作品的影响。这些措施在课程推行过程中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岭南学校“中考”“小考”优异成绩的取得,让当初担心“诵经”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的学生家长放下心中的疑虑:“经典诵读”是不妨害常规教学的,与常规教学是相得益彰的。

岭外音书断范文3

关键词:阅读兴趣;课程资源;阅读能力;探索

《新课程标准》将小学语文教学分为三个学段:1-2年级为“识字”学段、3-4为“阅读”学段、5-6年级为“写作”学段。然而语文教学是一个多方面教学内容有机统一的过程,比如以识字为重点的低年级学段,也不可能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完全排除在外。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促进和巩固识字教学的最重要手段,是学生学习普通话、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学生习作能力和水平。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应该从低年级抓起,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可见,阅读对学生的成长是何等的重要。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低年级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更应以读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笔者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做法与体会。

一、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关键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他们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比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识字量不多,如果老师给他们要求过高,那样学生反而会失去读书的兴趣,学生就会把读书看作一种负担。这时,老师就要好好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做到心中有数。老师还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把学生“引”入门,还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内心感受到阅读的快乐。那么,阅读的乐趣又在哪里呢?阅读的乐趣在于品味词句、体会感情、陶冶情操、丰富人生。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这些乐趣的。传统单一的阅读方式,被动接受的阅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阅读乐趣的产生,也使得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如果在阅读时,我们能调动多种感官,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议一议,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那就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例如: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因为课文的文字内容浅显,我找到了4个易错的词,根据图猜字形――伐;预习中易错的字――融,易多写一横,文中出现的儿化音的词较多,指导学生读好儿化音。

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时,始终不忘童话的本质,感受童话的魅力。如:课堂开始,交流喜欢的童话,共同提炼童话的特点;整体感知部分,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提炼课文中的出现的角色,大树,小鸟,树根,大门等等,他们都会说话,这是拟人,这样的童话叫拟人体童话,初步感受到童话里事物的神奇。两个看:透过这个看字,我们可以想象小鸟的千言万语要对大树说,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是经典的魅力。如教学《林海》一文,介绍了大兴安岭的景物及其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表现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由衷的喜爱之情。文章重点讲了大兴安岭的“温柔”的特点。阅读时,我们通过对“孤风突起、盛气凌人”“云横秦岭”这些词语的理解,画出“陡峭的山峰高高耸立,白云在山腰缭绕”的景色,体会秦岭高大、突兀、险峻的特点。通过阅读描写大兴安岭的句子,由“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来体会大兴安岭的温柔,再由“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等词句,画出连绵起伏、低缓而又各异的岭来。通过图画的对比,两种类型的山脉迥然不同的特点便很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在读和画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品味词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直观的图画,用图画形象地表现出了阅读中的感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把图画带入课堂帮助阅读是多么有趣啊!

二、利用课程资源,拓展阅读空间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课几乎都有插图,学生们对书中的图画非常感兴趣,教师可利用文中插图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图中看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从文中找答案。找到答案后,学生就有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学生的身心满足就会推动他们不怕阅读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爱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在阅读过后,让学生动手画画,你就会发现学生的内心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对阅读并非不知不解。利用文中插图等课程资源,可已拓展学生于都的空间。

三、鼓励学生自由阅读

事实证明,优秀学生的语文能力大都得益于课外,许多专家学者,他们杰出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得的。教师必须大胆改革阅读教学的面貌,想方设法将学生领到快乐、自由的精神王国。因此,教师在原有阅读课的基础上,可以定期开设以下类型的阅读课:如开展阅读鉴赏课,教师朗读一些文学名著的精彩部分、报刊杂志中搜集到的精彩文章、学生自主选择的阅读材料等。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染学生,用情节曲折的故事吸引学生,让学生领略到课外读物的乐趣,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又如读书交流课,让学生成为读书交流课的主角,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一周来的读书情况。学生可以朗读课外书中的精彩片段,可以谈自己读完某本书后的感受,也可以针对同一本书谈各自不同的见解,还可以向大家推荐好书。读书交流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读书谈自己独特的见解,让思维的火花互相撞击,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四、课外阅读补充课内阅读

岭外音书断范文4

    一、格萨尔史诗的本体认定

    格萨尔史诗,藏语中称为“格萨尔的故事”,简称“仲”或“岭仲”,意译即“故事”、“岭国的故事”。后来,受佛教术语的影响,一些文化人称“仲”为“传记”或“本生”。于是出现“岭·格萨尔王传”的称呼。近年来,由于学术交流的需要,藏族也吸收了“史诗”这一术语,“格萨尔史诗”这一词组,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专用学术术语。

    二、格萨尔史诗的流传形式

    在藏文产生前,格萨尔史诗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藏文产生之后,出现艺人“说唱形式”和“文本形式”同时在民间流传的情况,其中艺人的说唱形式占最大的比例。

    说唱形式 由民间艺人讲唱,众人席地而坐,数日不散。这些说唱艺人一般都不会读书写字,但他们都是天才的诗人和歌唱家,有惊人的记忆力和表演才能。讲唱格萨尔史诗时,艺人们用诗的歌唱为主,散文的讲解为辅,是一种“诗、文、曲”三结合的讲唱。若不录音、录像,仅以文字难以描述艺人讲唱时声情并茂的动人场景。一些杰出的民间艺人,自称“天启”、“神授”的说唱者,只要有“施主”供应茶食,他们便能连续不断地演唱下去,据传已故著名的扎巴老人曾在功德林讲唱“霍岭大战”时就用了十三天!

    据粗略统计,20世纪80年代,在藏区还有40多个老艺人,每人都能演唱40~120部格萨尔史诗,据此我们能整理出几千部格萨尔史诗本子。可见蕴藏在民间艺人中的史诗数量是巨大的。目前,藏区处在从传统向现代文明的转型时期,现代化的传煤如广播、电影、电视、卡拉ok吸引了绝大多数原有的史诗听众,青年人发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对围坐篝火旁听老人咏唱农耕游牧文化生活没有兴趣。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的史诗艺人也相继过世,格萨尔史诗的口头传唱在稍稍地消亡,这也是我们能切身感觉到的变化。尽管史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社会通迅方式的时代的终结早已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现象,但史诗所具有的独具魅力的文化功能并不会随着职业化游吟诗人的消亡而减退。

    文本形式 目前,全国六七家出版社已经出版了近百部格萨尔史诗的文本。对这些文本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其中有古代抄本、木刻本;也有文人加工整理的本子;文人根据格萨尔的故事而创作的本子;还有个别艺人自己创作的本子。当然更多的是根据录音整理出的记录本。因此,研究格萨尔史诗,必须对这百十部文本加以分类,鉴别出哪些本子是接近格萨尔史诗的原生形态,哪些本子是后期艺人、文人修改过的本子。

    因为格萨尔史诗是活的史诗,它的绝大部分还保存在民间,只有一小部分形成文本供人阅读,所以,格萨尔史诗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公认的、定型的文本。这表明格萨尔史诗内容的浩博繁杂。出版一部完整、定型的格萨尔史诗虽然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但恐怕很难实现。

    三、格萨尔史诗的核心内容和整体结构

    格萨尔史诗虽然浩博繁杂,但核心内容却基本一致,整体结构也十分清晰。格萨尔史诗的核心内容就是讲述自己的祖先——“董”氏的来源、世系、传承,以及格萨尔率领“三十个众兄弟南征北战,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故事”。

    现已出版的《世界形成》、《董氏预言授记》、 《天界篇》等书,讲述了格萨尔祖先“董”氏族的来源、世系和传承;《诞生篇》和《赛马篇》等书,讲述格萨尔诞生和“董”的“父系三兄弟”从卫藏辗转迁徙到黄河源头,并占领其地的经历。

    迁徙到岭地的“董”氏父系三兄弟与当地其他氏族联姻,组成更大的群体,史诗中称为“岭地六部”。“岭地六部”的同辈男子互为兄弟,当格萨尔降生时,‘岭地六部’共有三十个众兄弟。格萨尔率领这三十个兄弟首先征服的“四方四敌”(指“魔部”、“霍尔部”、“门部”、“姜部”),其后相继征服了邻近的“十八大宗”;然后占领了边远的“三十六小宗”。在征服这58个部落或邦国的过程中,格萨尔为岭地的民众夺取了牛、羊、马、金、银、绸缎、水晶、茶叶等生活必须的物质财富,并把它作为遗产留给后人,这就是史诗中反复描述的格萨尔的丰功伟绩。

    通过以上对百十部史诗粗略的内容分析,顺序排列,看似繁杂庞大的史诗却有严密的整体结构,每个单行的史诗本子,在整体结构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不会出前后的错乱。所以,格萨尔史诗的整体结构可以概括为:以格萨尔为中心,纵向追溯了格萨尔祖先的渊源、传承,以及迁徙到黄河上游的过程;横向则铺陈了格萨尔的战斗一生,以及他的丰功伟绩。

    四、用藏文的历史文献验证格萨尔史诗

    这个史诗唱段告诉我们,“董”氏族的发展线索是:古代六氏族——“穆布董”——岭六部——三十个众兄弟。这是贯穿在整个史诗的历史线索。研究史诗的历史内涵时绝对不能脱离各种史诗文本所提供的这条脉络。而这条一脉相承的历史线索隐含在各种史诗文本中,应该引起史诗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追溯“董”氏族的渊源,必然涉及整个藏族的族源问题。历史文献中藏族族源是多元的。如:《萨迦世系谱》主张人类祖称“天神下降”说;《朗氏家谱》主张藏族祖先从“卵中衍化”说;《德吾宗教源流》第227页有类似汉族的“开天辟地”的记载,等等。总之,藏文史书中关于藏族的族源记载是多样的,目前比较普遍的则采取“神猴与岩魔女结合,繁衍出藏族的各个氏族”的说法,我们把它称为“藏族族源猕猴之种说”。

    著名的藏文史书《柱间史》⑹记载:神猴和岩魔女结合,生下六个似人似猴的孩子,父母把他们放置在林中,不久繁衍四百多个子孙。神猴根据子孙的相貌把他们分成“董”、“冬”、“斯”、“穆”四个群体(氏族)。这就是史书常称的“原初四氏族”。

    格萨尔史诗中经常提到的“董”氏族,原来是藏族“原初四氏族”之一,“董”氏族最初居住在“约茹”,也就是现今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

    1、关于“古代六氏族”的史料

    格萨尔史诗中经常谈及的“古代六氏族”,按藏族历史文献的记载是从“原初四氏族”中分化来的。藏文历史文献中,把“原初四氏族”称为“舅父氏族”,把“古代六氏族”称为“外甥氏族”,他们是甥舅关系。所以,从“原初四氏族”中分裂出“古代六氏族”其实质是舅父氏族中分化出外甥氏族的。

    “古代六氏族”在广袤洪荒的青藏高原上各自以血缘氏族为单位,随水草任意迁徙,每次迁到新的地方就认为自己是该土地的主人,藏文史料和格萨尔史诗中把它称为“占地”或“分地”。在远古时代,“古代六氏族”就已经走出了卫藏,迁徙到了“汉藏交界的地方”。《汉藏史集》第13页在记载“古代六氏族”迁到汉藏交界的地方时,“在玛卡学热带达巴这个地方,吐蕃的三父六子分地居住”这与史诗中谈及的董氏父亲三兄弟占据“玛康岭”,即占地称王的说法是极其相似的。这表明,史诗与历史事实始终互为表里,即有其事才有其说,不是艺人异想天开编造出来的。

    2、关于“穆布董”——“岭”(“岭六部”)的史料

    我们从藏文历史文献中终于找到了“岭巴”这氏族(部落)。它原来是穆布董氏族中的“尊者六系”之一,并不像格萨尔史诗中描写的那么强大。但“岭巴”这个氏族(部落)在历史上的确存在,它的确有“古代六氏族”——“穆布董”——“岭巴”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线索。这个悠久的历史不仅被格萨尔史诗反复歌诵,在可靠的藏族典籍中也有明确记载,两者完全吻合。这有力地证明史诗中咏唱的“董”氏族的历史故事并非民间艺人的胡编乱造,而是有历史根据的,难怪民间艺人始终坚持说他们讲唱的是真实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珍藏在一代又一代的艺人的记忆中。

    五、格萨尔史诗与藏族最早故事集《玛桑故事》的比较

    格萨尔史诗大致在什么年代初具雏形,这也是史诗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找出藏族最早的《玛桑故事》作为“参照物”,与格萨尔史诗相比较研究,以探索格萨尔史诗形成的相对年代。

    藏族的著名史书《智者喜宴》(上册)第164页在记述止贡赞普事迹时写到:“藏族最早的故事书有《遗体变金的故事》、《玛桑故事》、《麻雀的故事》等。”可见故事已经成为一种文体,故事的名目也繁多,民间讲唱故事十分盛行,看来人类的童年是在故事中度过的。

    《玛桑故事》是藏族最古老的故事,可惜已经失传。但“玛桑”是藏族历史上非常活跃的一个氏族,藏文史书中有断断续续的记载。下面我把“玛桑”的史料大致地串连起来,以窥视《玛桑故事》的大概内容。

    1、“玛桑”是藏族远古的氏族之一,起源于阿里地区,其势力一度波及卫藏。在吐蕃王朝以前曾在高原掌权。

    2、“玛桑”氏族的一支是萨迦“昆”氏的始祖。此时“玛桑”还征服了格萨尔的祖先“董”氏族。

    3、到了吐蕃时代,大臣罗昂杀死止贡赞普,并一度夺取吐蕃政权。据《柱间史》第58页记载,大臣罗昂的全名叫“玛桑·罗昂”,可见,吐蕃王朝的初期,玛桑氏族还很强大。

    引用以上三条史料的目的要证明“玛桑”又是一支有着光辉历史的远古氏族,与格萨尔的祖先有过激烈的冲突。藏文史书中把《玛桑故事》推崇为藏族最早的故事集之一,据我个人的推测,《玛桑故事》的内容可能是一本讲述“玛桑”氏族起源、发展、壮大的故事,具备了史诗的性质,在古代民间广为讲唱,所以被佛教徒视为佛教经典的先声或预示,并为格萨尔史诗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文化借鉴。

    现在,我们换个视角,考察一下格萨尔史诗是如何看待玛桑氏族的,史诗和《玛桑故事》有何关系。

    第一,格萨尔史诗中声称“玛桑”是格萨尔的父系氏族,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在母系时代,“董”的血统按女性计算,氏族实行外婚,氏族中的女性只能与外族的男子婚配,但子女与母亲、舅父生活在本氏族中,父亲则是外族的人,子女们依稀知道自己父亲的族系。所以格萨尔史诗中把“玛桑”认定为自己的父亲,反映了史诗对母系社会的遥远、模糊的记忆。

    第二,格萨尔史诗中常常用“玛桑”两字为格萨尔命名,以表示对远古父系的怀念。

    第三,格萨尔史诗中有“玛桑”字样的书名。

    通过玛桑史料与格萨尔史诗的比较,不难发现格萨尔史诗与玛桑氏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格萨尔有“玛桑好汉”的名字,格萨尔史诗也有称之为玛桑的书名,我们能否这样大胆地推断:藏族最古老但已失传的《玛桑故事》是否就是我们现在就能读到的《格萨尔史诗》呢?如这种推断还欠历史资料,从以上的历史资料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如果说《玛桑故事》是最古老的,那么与“玛桑”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格萨尔史诗也同样的古老。这些故事从远古传来,至少在吐蕃第八位赞普——止贡赞普时代就已初具史诗的型态,并在民间有人讲唱,有广大的听众,就是说格萨尔史诗距今至少有两千多年了。

    六、史诗研究的两种误导

    1、“文化中心论”的误导

    20世纪30~40年代,一些中外专家初步接触到格萨尔史诗时,由于语言障碍难能与史诗艺人交流,而当时为数不多的史诗文本珍藏在寺院和贵族手中,难得一见。尽管他们连格萨尔史诗的皮毛都没有碰着,却匆匆谈观点、下结论,说什么“格萨尔是罗马凯撒(kai-sir),说什么“格萨尔是关公”,“格萨尔史诗是‘藏三国’”。据说这些专家运用的是高深莫测的“历史语音考证法”。他们从事学术,事先带着某种成见和情绪。

    2、“历史演义小说”思维定势的误导

    用这种思维定势研究格萨尔史诗,认定史诗是历史演义小说,是依据某种史实创作出来的故事。他们说“《格萨尔》基本上是吐蕃人按照吐蕃时期的基本史实创作出来的长篇诗体作品”(参见《格萨尔学集成》第二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7页),并进一步断定“格萨尔是墀松德赞的文学形象”(也就是说格萨尔史诗是依据墀松德赞的历史事实创作出来的)。因此对史诗中的征战情节作了大量的历史考证,认为史诗描写的征战与墀松德赞进行的战争完全吻合。

    我认为,首先,格萨尔史诗不是历史小说,格萨尔史诗是董氏族的先民向后人讲述的氏族发展史,是董氏族的先民世世代代积累和记忆下来的祖先业绩,史诗没有作者,也不需要某个作者创作。把口头传说记录下来就是杰出的作品。其次,吐蕃和“岭”有共同的族源,但后来的发展是不同的,吐蕃以拉萨为中心,岭在黄河上游的“玛康岭”。吐蕃赞普是“穆”氏族,岭格萨尔是“董”氏族,还有格萨尔和墀松德赞是否同时代的人,也需要认真考察。

    如果说“历史演义”小说是根据史实的再创作,那么史诗仅仅是对祖先历史的回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史诗当作历史小说,一味去寻找、考证历史原型,就容易在历史考据中陷入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泥潭。另外也容易走上只信文字记载的史书,而否认口碑史料,否认老人记忆,否认民间传说的极端。所以我认为用“历史小说”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史诗也是一种误导。

    七、简短的小结

    本文对格萨尔史诗进行了粗略的追根溯源的工作。若问格萨尔史诗的源头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史诗的源头在藏族的猴子变人的传说里;在藏族“原初四氏族”、“古代六氏族”的衍化过程中。说得具体一点,格萨尔的祖先“董”氏族从西藏的山南雅隆出发,辗转阿里,迁徙到了“黄河源头,发展成为强大的“岭”部落,这些人群自称“岭巴”,也就是住在黄河源头的人,他们的英雄也称之为“岭·格萨尔”。格萨尔史诗是他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这部史诗产生于藏族先民中,是历代先民积累、创造的,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学。

岭外音书断范文5

关键词:构造发展史;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地区属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古亚洲洋在该地区经历了多地块拼接之后闭合,构造格局复杂,包括大量由俯冲作用形成的增生杂岩、岩浆弧以及夹杂着的海底高原、洋岛和微陆块。中、新生代叠加了环太平洋构造域的改造作用,大量的中生代火山岩构成了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的主要地层单位。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北段,海拔高度在500m~1200m,相对高差较大。区内交通情况极差,可通行汽车,但由于道路年久失修,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常规意义上的道路,行车十分困难,工作展开受到了阻碍。调查区内昼夜温差较大,雨季降雨量大。调查区植被覆盖茂密,属于浅覆盖区,覆盖物主要为腐植土层加残坡积碎石层。

1、 大兴安岭北部构造发展史

中晚侏罗世之前,区域上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不同的沉积建造、岩浆岩类及多期次的韧-脆性构造形迹,但这些地史及形迹均被大面积中生代火山岩所掩盖。

中晚侏罗世,鄂霍次克海发育到收缩阶段,而此时滨太平洋板块构造域活动正盛,受鄂霍次克海收缩和滨太平洋板块构造域的影响,本区处于隆起背景下拉张裂陷的构造环境,给基性岩浆喷溢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在NW―SE向主河αΤ∽饔孟拢地幔岩浆上涌,基性岩浆沿裂隙喷出地表,形成塔木兰沟组玄武岩、玄武粗安岩;强烈的火山喷发,使地壳深部积累的能量得以大量放出,地壳暂趋稳定。

在短暂抬升后,研究区进入了晚燕山运动,太平洋板块持续向大陆俯冲,造山运动和地壳活动继续加强,大陆活化处于鼎盛时期,构造应力场由NW―SE向主压应力转化为NE―SW向主压应力。应力场的强烈转换,引起地幔上隆,NE向基底深大断裂活化,表现为伸展和脆性剪切断裂系,控制了满克头鄂博期火山构造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地幔岩浆的底侵作用,使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离开源区沿构造薄弱部位向上运移,在火山构造盆地中大规模喷发,形成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玛尼吐期酸―中酸性火山岩带,即大兴安岭北东向火山岩带的主体。之后,构造岩浆活动渐趋微弱,来自上地幔的残余岩浆在断裂交汇部位及满克头鄂博―玛尼吐期火口处上升,喷出形成早白垩世白音高老组(K1b)火山岩;同时,地幔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同熔地壳物质,在进一步的分异结晶作用下,尽管能量减低,还是形成了早白垩世正长斑岩及花岗斑岩小侵入体。

进入第三纪,区内整体进入抬升剥蚀阶段,一直到第四纪全新世,测区内地壳活动开始加强,主要表现为差异性断块升降运动,形成复活断裂等,构造运动具有新生性和继承性特点,河流蛇曲、牛轭湖发育,河谷开阔平坦,沼泽化普遍,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2、 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本文以早白垩世某地层岩浆岩为对象,对其进行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进行了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手标本特征:风化面颜色为浅黄褐色,新鲜面为紫色,结构为斑状结构,构造为流纹构造。斑晶主要由钾长石(5%)和石英(3%)组成。钾长石为宽板状,粒径一般1-3mm左右;石英为它形粒状,粒度小于0.5mm,基质为隐晶质。

SiO2含量70.0%~76.3%, Al2O3含量11.4~15.1%之间,碱含量较高,K2O含量为4.0~6.5%, Na2O含量为0.9~4.1%,具有典型的高钾钙碱性系列特征。稀土元素总量∑REE=131.8~182.9×10-6, LR/HR=4.6~14.3,LaN/YbN=3.8~17.2,由数据可得轻稀土元素较富集,并且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存在微弱的Eu负异常(δEu=0.4~0.7),源区可能有斜长石残留。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Gill,1987;Wilson,1989;Kelemen et al.,2003)。

3、 地层成因与构造背景

对于该地层成因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根据中基性火山岩与酸性火山岩在地球化学方面的某些相似性,认为区内大面积分布的酸性火山岩是幔源基性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大兴安岭地区酸性火山岩是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不是幔源基性岩浆演化的产物。然而大兴安岭地区酸性火山岩规模巨大,中基性岩石只占较小部分,因此酸性火山岩的成因显然难以单纯用幔源基性岩浆结晶分异模式来解释,所以白音高老组酸性火山岩的主要来源应该是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另一方面,本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在岩石化学上均属于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这也说明这些火山岩应来源于下地壳火成岩物质的部分熔融。酸性火山岩与中基性岩石在稀土、微量元素及同位素方面的某些相似性,可能表明二者源区上的成因联系,即中基性火山岩与酸性火山岩源区形成于相同的增生事件中。

前人对于大兴安岭北段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的形成的构造背景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大兴安岭北段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的形成与地慢柱的活动或相关的板内作用有关。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大兴安岭北段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的形成与蒙古一鄂霍次克洋闭合作用以及闭合后的造山带伸展作用有关。第三种观点认为,古太平洋板块(Paleo-Paci?c plate)的俯冲作用及俯冲后的伸展作用是大兴安岭乃至整个中国东部中生代-新生代岩浆作用的根本原因。

本文通过分析样品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其具有同造山和后造山火成岩的特征,来源于岩石圈分层导致的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伸展构造体制下的产物。

【参考文献】:

[1]冯志强.大兴安岭北段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D].吉林大学,2015.

[2]李永飞,郜晓勇,卞雄飞,陈树旺,丁秋红.大兴安岭北段龙江盆地中生代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3,08:1195-1211.

岭外音书断范文6

一、关于《精选新曲》

从名称上可看出:《精选新曲》应该是当时广泛流传的南音新曲目,从内容上看,有的可能是吸取戏曲唱段,有的可能是出自文人们的抒情创作。

《精选新曲》中,除了所印的唱词和曲牌名外,看不到一个工V谱符号,所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有的唱段如《启公婆》,从唱词上看是出自《雪梅教子》故事,曲牌处却仅写了一个“北”字。虽唱词与当今广泛流传的《启公婆》基本一样,但今天流传的《启公婆》曲牌为“北青阳”;同样有一“北”字,前者是否后者的简称呢?我们不得而知。加上没有其他工V谱符号,我们很难断定它就是今天流传的“北青阳”之《启公婆》。

该部分中,其它如《一杯淡酒来尊前告》《精神顿》等曲目与当今流传的同名曲目比较后也有类似现象。

《一杯淡酒来尊前告》在曲牌处写的是“北”,与今天流传的《尊前过》在第一句唱词上少了“一杯淡酒来”五个字外,内容基本一样,而今天的《尊前过》(“过”疑为“告”的误写)其曲牌却写的是“锦板・风潺北”。

《精神顿》在曲牌处写的也是一“北”字,但现在流传的《精神顿》曲牌却写着“中潮”。

不仅以上提及曲目,一些现在于曲牌处写明“锦板”的曲目如《金井梧桐》,在《时尚摘要》中也标为“北”。这又不由人再做另一番设想:闽南人素有将外来人称之为“北”的习惯。有可能《精选新曲》中的一些曲目就是今天我们广泛传唱的曲目,但因为它们的曲牌吸收了某些外来的音乐元素(或者就是取自外来曲牌),因而被冠以“北”的称呼。这种情况虽无十分把握,但通过前后联系,古今比对却也是很有可能的。

该部分的另一首曲目《娘子简劝》唱词中,除第一句唱词在今天流传甚广的名曲《荼蘼架》中没有外,其它的唱词与今天的《荼蘼架》基本一样。在曲牌处,《娘子简劝》写的是一个“滚”字,而今天的《荼蘼架》写的却是“双闺”。唱词虽变化不大,但曲牌上的一个“滚”字与“双闺”却相差甚远。这就不由得让我生疑,《荼蘼架》是否取《娘子简劝》的唱词略加改动再填入“双闺”曲牌而成呢?

二、关于《新刊弦管时尚摘要》

在该书的《新刊弦管时尚摘要》(以下简称《时尚摘要》)部分中又按“背双”、“双”、“相思引”、“北调”分成四个分部。其记录南音的符号相对完整些。它们除记录唱词外,还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一些不完整的工V谱撩拍符号,这为我们今天对南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其中一些曲目与当今流传的同名曲目比较后,发现这些曲目除了唱词基本一样外,其标出的工V谱拍位符号、曲牌名称也基本一致。

例如,《时尚摘要》中的《谗臣》一曲,其曲牌标明“相思引”,将它与今天所流传的《谗臣》比较后,发现二曲同是出自“王昭君”故事,其唱词基本一致,拍位也大致一样,而今天流传的《谗臣》其曲牌也是“相思引”。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其曲调也应该大致相同?如果曲调各异,那么,拍位怎么可能大致一样,曲牌又怎么可能相同呢?

这部分中的《盘山过岭》一曲虽没有写出曲牌名,却写着“双”(关于“双”接后论述),将它与现在流传的《盘山过岭》比较,同样可发现:其唱词基本一样,拍位基本一致;虽没有曲牌比对,但管门却也相同。因此,我们同样可以推理得出:它们的曲调也应基本相同,今天的《盘山过岭》就是当时《盘山过岭》的延续。

《时尚摘要》中类似《谗臣》《盘山过岭》的现象较多,于此不可能一一列举。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今天我们仍在传唱的某些曲目早在明代就已相当普遍地流传,简直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两个时代相隔几百年的同一曲目虽存在某些差异,这也是正常的,它完全符合民间音乐流传、发展的规律。

从这些比对过的曲目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的南音已有较为庞大、严谨的音乐结构和相应的写作手法。可以说是比较成熟的、高水平的。也说明南音在此之前已走过一段相当漫长的发展之路。

《时尚摘要》中第上十页“双”分部刊有《心肝跋碎》《感谢公主》(二者合为一曲),第下二页至下三页“北调”分部刊有《朱郎卜返圆》《我只恐畏》(二者合为一曲);它们统属于“朱弁”故事,其间却相隔页数甚多,分属两个不同分部而并非连在一起。今天,这四首曲目连接起来正是指套《心肝跋碎》。也是较为人们所熟悉的南音“五大套”指套之一。

显然,当时这几首曲目并未集结形成套曲(指套),甚至有可能将几首有一定唱词、表达一定内容的曲目按一定规律连接成套(指套)的概念和做法还没有形成。如果是这样,指套的形成就有可能是在“明”以后。

在这些分部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有的曲目在《精选新曲》中也同样被收集。

例如《时尚摘要》中的《拙时无意》《朱郎卜返圆》二曲在《精选新曲》中均有所见,这也说明当时人们在保留传统曲目的同时,对新曲目的接纳和包容。

《精选新曲》由于没有撩拍符号,我们无从了解那些曲子的更多情况。而《时尚摘要》中,由于记录有工V谱拍位符号,通过手中现有资料比对(由于手头资料有限,加上有些曲目可能已经失传,因此,不可能每首曲目给以比对),可发现:曲目中,七撩(如《心肝跋碎》倍工・玳环着)、慢三撩(如《馋臣》相思引)、紧三撩(如《朱郎卜返圆》锦板北)、叠拍(如《我只恐畏》锦板叠,现为《只恐畏》)等南音唱腔中的节拍现象当时已较完整,只是没有运用这些对撩拍的名称。从比对过的曲牌上看,当今广泛流传的,民间经常演唱的一些紧三撩、叠拍的曲牌甚为少见。试想,如果这些曲牌在当时就很盛行,作为《时尚摘要》不至于入选量如此之少,甚至没有。

从这两点看,是否可说明:一些当今广泛流传的撩拍名称及曲牌是在明末或清代才被大量吸收和运用的。

三、关于“双”与“背双”

四、关于吸收与创新

从标题的“新曲”二字上、从今天的撩拍名称上、从吸收曲牌现象上、从管门名称的运用上,我们都可以看出:当时的南音前辈们比起今天的部分南音人们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更具有大胆的吸收和创新精神。他们既尊重传统,又不迷信传统,既保留传统,又不被传统所束缚;从而吸收和创作出更多的南音新曲,并得以广泛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