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文章范例6篇

思乡的文章

思乡的文章范文1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包括文中句与句的联系,段与段的关系,整体的谋篇布局等,准确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文章脉络的重要方法,更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那么,如何理清记叙文的结构呢?

一、抓线索,划分层次

记叙文一般以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等线索行文,因此,记叙文的结构层次划分的标准一般有:(1)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2)按地点的转换划分;(3)按事情发展的过程或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4)按内容描述的角度划分。

二、抓记叙顺序,把握结构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等。在阅读文章后,先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有助于对文章结构有一个整体把握。顺叙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有: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等;倒叙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有:使文章曲折有致,构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的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等;插叙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有:使文章结构紧凑、波澜起伏,增加文章容量等。

三、抓关键段落,分析结构

(1)开头。记叙文的开头在结构方面的作用一般有: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设置悬念等。

(2)结尾。记叙文的结尾在结构方面的作用一般有: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等。

(3)过渡段。过渡段落大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同时,过渡段既是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了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

乡村里的月光

明月草

月亮是乡村的月亮,也是乡村天空中的灯儿。

在乡村的上空中,它圆圆的胖脸,喜笑颜开,和颜悦色而又满面亲切;温润的月光,洒向万籁俱寂的村落,让乡村在它温柔的怀抱里,恬静地睡去。城里的月光却不这样,因为城市的上空,永远布满灰蒙蒙的烟气,天空的月亮,被熏得病怏怏的,没有了皎洁的光芒,于是,城市便与这原本皎洁的大月亮,日渐生疏,相隔遥远。月亮真的就是乡村天空中的灯儿啊。曾几何时,有着月亮的每日凌晨,无论寒冬还是酷暑,都是乡人走夜赶路的好时间。他们挑着挑担,必须要赶在天明之前,到达要去的集市,否则一家人的生活,就没有了着落。

圆圆的大月亮,露着笑意,洒下满地的银光。讨生活、大踏步行走的先辈,踩着光溜溜的月光,心情好极了,他们简直是在疾步如飞。满地如银的月光,就被先辈们的脚步,踏得四处飞溅,叮咚流淌起来。就着亮堂堂的月光,他们从来没有在路上摔过跤或者迷失方向,因为,天上,那一盏明明亮亮的月亮灯儿,像路标,在前面引路;赶路的先辈们也永远不会寂寞,因为有月亮灯儿笑眯眯地陪伴着,像极了家里人亲切的笑脸。

在温润的月光下,祖先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啊!抬头望望明月,低头想想家人,劲儿足得很,将肩头的扁担调换一下,趁着这好月色,快快行路。

有时,月亮高高升起的时候,看见农人在院落里忙活,就会停在半空中,故意不动,好方便乡亲们干农活。农家小院里堆积的玉米啊,花生啊,在月光的照耀下,散发出阵阵清香。那清香,有时候,顺着月光,就爬到半空中了,闻到香味的月亮笑裂了嘴,与乡人一同体验着收获的喜悦与兴奋,于是,乡人就呼它为月婆婆或月姥娘,以示亲切。

慢慢地,祖先对这圆圆的大月亮,就有了一种别样的感情:他们首先会把刚从地里收获来的劳动果实,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晚上,装在大瓷碗里,供奉给月亮先品尝,然后,再向孩子们讲一讲嫦娥奔月等故事,在孩童的心里,就烙下了对月亮的感激,等他们长大后,这一切有关月亮的回忆,就是对故乡老家的思念了。这圆圆的月亮,就和乡愁与乡思纠结在一起,成就了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只要是从乡村里走出来的人,就永远不会忘记故乡的那轮圆圆白白的大月亮。无论走到哪里,月光永远会在心里亮堂着。它永远会在你的床头边,抖落一地的白霜,提醒你抬头去望它,去思念那遥远的故乡。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3年第3期,有改动)

思乡的文章范文2

主旨:本文写久居异地的作者,通过对故乡野菜的回忆,不仅写出了家乡的民俗、风土人情,也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周作人。这篇文章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民俗童趣在平淡中娓娓道来,其语言平和冲淡、淡雅悠远。其文风飘逸潇洒、雅趣盎然。文笔质朴,立意新奇,通篇都透出一股精巧的艺术魅力,思乡怀旧是文章的主题,而贯穿全文的线索却是野菜。野菜是最被贱视,它登不得大雅之堂,又不为一般富有阶级所爱。在作者心中,故乡是极富吸引力的字眼,野菜成为作者笔下抒情之物,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怀旧之感,如同一幅清淡的浙东风俗画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堵景思情,油然两生恩乡之心,而点缀画面的便是平凡的野菜。

(来源:文章屋网 )

思乡的文章范文3

这样的关口,表现乡土的乡土文学的命运,成为当代作家和学人心虑的焦点,是当前众多学人不断推测考证的重大命题。乡村的城镇化迫在眉睫,那么,乡土文学的终结,是不是真的就在眼前?当前生活的空前繁杂使乡土文学的表达宽阔杂乱,凡是涉及农村、农村人的,无论其身处乡里还是城里,种地还是务工,洗头还是捏脚,好似都可包含其中,并且大都陷入贴现实记录式写作的浅窠,陷入堆积事件而忽视塑造人物、表现生活而忽视发掘精神的模式。乡土文学在民族精神启蒙建构背景下的批判和牧歌,尤其是后者,基本不再唱响。乡土的变化势必引起乡土文学的调适,但乡土的文化丧失精神丧失人性变异,不应引起乡土文学相对的这些方面追问、质疑和表达的缺失。反而,正因为经济年代国民整体望化的释放、物质化的裹挟,乡土文学才更应该发掘自身曾经内含的审美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与人性意义,更应该成为一种与现实保持远距离的参照或反观。

偶然读到了王青伟的《村庄秘史》,内心在震撼中不由发出长久的喟叹。《村庄秘史》的意蕴空间混沌而阔大,沉重而深刻,权力与欲望,历史与现实,人性与亲情,美善与丑恶……对思考造成极大的冲击力。我想,王青伟的立足点其实是当下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之变,但笔锋的尖锐却延伸至相对遥远的历史,他深刻地洞悉了历史发展中那隐秘而牢固得不可思议的联系:文化以及人性本能。小说回顾了章村人几十年间风风雨雨的历史沉浮,不着眼表达历史的史诗性宏阔,而是在每个不同的章节细细道来不同人物的命运悲欢,在历史性书写中致力于民族性,在民族性表达中剖析出人性。文本以章一回第一人称的叙述口吻,讲述了五个各自独立的故事。章大章小兄弟在战争过程中命运起伏,走出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与现实抗衡,最终却殊途同归,沦为非理性时代残酷打压的牺牲品;少年章顺与五旬陈氏大太太在原始本能的冲动中结合,娶妻生子仍深情挂念,残酷锁住妻子麻姑下身,使之与阿贵的正常无法实现,麻姑怀着神圣情感所汇的女书被烧毁,天书指引的理想生活也化为乌有;章义在战争中被俘,脊梁被砸弯,从此承受难以忍受的身心压迫和身份不被认同的焦灼,他在群体中失去做正常人的资格,儿子认有话语权的章一回做父亲,成为他许多干儿子中的一个;红湾经历着极为难熬的岁月,与动物交媾,兄妹,在荒唐中盛演,两湾掀起疯狂杀戮,两升谷子五块钱都成为残忍杀害一个人的动因;章得父子带领全村人做炮赚钱,最终却被陈军占去商机,章家的新房轰然崩塌,再娃和小梅带走了章湾人最后的清醒与精神……这部作品内在张力很大,老湾红湾对峙并存,百年历史间仇恨不断争斗不休,民族劣根性在原始状态生存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人性的丑恶自私残忍也在荒唐而酷烈的厮杀中得到形神栩栩的表现。这部小说的书写,虽然并不是没有瑕疵,但却引起了我对当前乡土文学表达状态的反思。

当前的乡土文学,基本着力于转型期农村人生存苦难的艰辛和疼痛,常见雷同化的叙述模式和类同化的事件罗列,甚至相对模糊而类同的人物形象。“文艺就是模仿”的观念从亚里士多德至今,仍在某些作家的创作思想中占据主导。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达,网络与媒体的信息铺天盖地,记录,文字已落后于摄像机,作家在这样的语境中,需要发挥通讯员的功能吗?这个时代的文学,要追求的应该是高于生活的超越性,致力于表达内质的深刻性,和传达精神信息的诗意性。文学不必追求与生活同流,要在表现当下时力求超越当下,瞻前顾后致力于民族精神的追溯与重构。

当前的历史语境中,乡土文学究竟要表现什么?我想,《村庄秘史》给出了重要启示:重返历史现场,追根民族精神。这是与另一位著名的湖南作家韩少功不谋而合的认知。“寻根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在当代文学的流变中已经退场,但“寻根文学”的立意与追寻仍需作为文学精神的重要一维,持续进行下去。尤其在当前商业文化的冲击中,与这股潮流不谋而合并且滋生出更多腐烂的“恶之花”的,其实是深藏在世人性情中的国民劣根——奴性,和人性劣根——私性的萌芽壮大。民族文化正面价值的继承实质上浅显片面,但负面的因袭却常常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王青伟面带苦涩的微笑,凝神注目村人灵魂深处的秘史,发现了真相,表露了真相,并预言了真相。而目前,审视历史以把握民族嬗变的脉络,打量前人以参透今人世相的本源,被很多人抛诸脑后。因与果的连绵不断,仍将在人类历史中不断演绎,不知因,何以创得善果正果?任何今天都是昨天的延续,任何今天都内隐着明天的发展脉络。今人的形象谱系暗含在过往岁月的沉淀里,也预示着未来人们的面貌可能,遗传以跨时代的能量在后世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追问历史过程中的民族性,析理历史境遇里的人性,其实是在严肃地思考当前,看向未来。

此外,我想当前的乡土文学还有两个主题维度需要继续深化。其一,聚焦社会世相,发掘灵魂嬗变。当前转型期乡土社会的变动,是几千年未曾有过的狂飙,正在进行时的乡土世界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变化,为作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中国广阔的乡土世界在当代社会变迁中积累的经验如此丰厚,以至于当代无数小说家折腰,而全球化的到来,必将使乡村经验叙事具有更为复杂的意义。”③乡村,几千年以来一直是“超稳定性”的结构,以致几十年前作家们还在焦虑它的凝滞和封闭,但几十年后,却不由地反过来焦虑它的动荡与开放。这看似悖论中隐含着一个民族全球化背景下的整体性巨变的复杂,前后矛盾的心态发于同质性的忧国忧民的不安,是期望中国乡土向着理想方向进步的社会关怀,同时,也是知识分子保持的深刻清醒与警觉。乡土世界动荡的生活表层也被很多作家聚焦书写,文字复制生活、画面再现生活的工作很多人已经完成的很好,但这一代农民,从守在田边地头,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到出外打工飘零,在不属于家的地方呆很久,他们内心感受世界、观念世界的深刻变化是民族性文化心理的新质素,这是笔力发挥长项的领域,是需要付出长时间深入熟悉和长时间思考析理的,因浮躁文风,也是当前文学表达的软肋。其二,书写理想牧歌,致力精神重构。乡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一度是人性纯美的寓体,沈从文、废名、师陀、孙犁、汪曾祺都满怀深情地书写那纯净村落中的美善人性,作为他们对现代文明鄙弃质疑的理想寄托。当前变化中的乡土好像已不再具有让作家心灵诗意栖居的特征,几十年的牧歌传统基本不再悠然唱响。但“乡土的美,其实质是自然的美、风俗的美、人性的美,这些都是超时空、越地域性的,它是人类审美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可能随生活方式改变而消灭。相反,在工业化背景下,乡土的美会更凸显其意义。”④农村外在形态的变化虽然剧烈,但乡土生活所蕴含的真善美,即便真的成为一个时代的背景,也需要追溯和再张扬,尤其是生态环境恶劣的当下,怀念美好,自然的、人性的、文化的,都将是工业社会发展中民族美好生活和精神建构的必需。更何况,实际上在广大的乡村,仍然有民间美善的性情与精神存在,仍然有需要挖掘以利于民族精神建构的有益元素。只是作家跟农民的距离,包括一些从农村走出来曾经大力描写乡土世界的作家,已经过于遥远了。

乡土文学,如何叙述?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不由地怀念起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先锋文学” 注意到作品形式的重要性,以其严肃的文体意识和积极的形式探索,在借鉴吸取西方现代后现代的理论资源和写作经验的基础上,自觉地创造着表达中国经验的新方式,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披荆斩棘,拓开一条宽阔的新路,为更深邃更多元的意义表达提供可能。令人惋惜的是:这段文学只是昙花一现的异彩,很快就被浩浩荡荡的现实主义所逼没。探索之路陷入困境,读者接受的惯性排斥,市场化潮流的汹涌冲击,使大多数作家扎堆沉陷“如实描写现实生活”舒适轻松的安乐窝,写起了融进大众文化流行元素、毫无自我特征、复制时代民生的平庸之作。当前乡土文学的叙述状况,让人不忍卒读。一味地描述外在生活流,沉湎于人们表层感受的细腻真切,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向普遍性和深刻性挖掘表达的可能性。大量文本以“苦难叠加”的模式单调地叙述着农民的艰辛,主要叙写他们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好像这是一群被压着的面人,因为缺乏对内在灵魂的揭示而显得过于虚假,贴现实的结果是让人质疑的“伪现实”。还是要重提“先锋”,要再次重视文本结构、叙述方式等的意义。“喜剧型、戏剧化、狂欢化、解构主义、戏仿、反讽的叙事,这也许是中国当代作家的一个历史性机遇,他们可能会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时代,将来人们也有可能从美学上怀念这个时代。”⑤文学的低级形态是模仿,但在新的语境下,在媒体和网络的记录都要快于文学、真于文学的年代,文学要沉静下来,追求那不可复制的超越性和回归诗意的审美性。乡土文学的叙述,“模仿说”的旧经验已远远无法表达作家内心的困惑和参悟,怎么叙述是作家面对的重要命题,但因其难度和受众的厌弃,十几年来正被越来越多的作家放弃,他们的精力放在用一种方式堆砌不同文字的积木上。

不过让人失望中还尚存欣喜的是:当前的乡土文学尽管大多秉承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但还是有少数作家有着强烈的创新诉求,并且在形式超越性创新与内容的现实根基性之间建立了本质意义的联系,作品具有独特而深厚的审美意蕴张力。比如阎连科的《受活》,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鬼子的《一根水做的绳子》等。还有王青伟的《村庄秘史》,都有清醒的文体意识和执着的探索精神,再次将魔幻现实主义和乡土经验历史本质之间的关系呈现在人们的思考中,也再次将已被忽略的如何叙述的问题放在字里行间。这部作品显示了他强大的叙述自信和对平庸化日常叙述的厌弃和反抗。

《村庄秘史》采用魔幻现实、荒诞化、寓言式等写法,故事怪诞,文字夸张,极富想象力,仿佛每一页纸上都氤氲着永州大地古老而神秘的气息。那历史曾有的矮奴像幽灵一样渗透在村庄每个人的骨血里,那残酷的血腥与折断的奴性化为一条滔滔的红河,那棵高大茂盛的古樟树默默伫立,守望着子民们生生不息的蒙昧与可怜。《村庄秘史》的行文结构巧妙而富有意味,每个章节的故事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互印互证,共同深刻地表现出百年沧桑中普通百姓外在命运的演绎与内在魂灵的撕裂。但我觉得最具匠心的安排是每一章第一部分的叙写,章一回以诡异的面容迷惑着一个个女性,又在一个个女性的怀抱中满怀忏悔地反省赎罪,每一次忏悔就年轻一次,最后忏悔结束的时候,一个生命的新生才刚刚开始。类似于阎连科的《日光流年》。这个结构安排富含深意,在这里,王青伟参透了形式与内容的本质关系:形式即内容。章一回是村庄秘史的领悟者,从而他轻易地掌控了村庄的局面,决定着村里人的命运,他是凌驾于每一章人物之上的统治者。他认识到了罪孽,他的忏悔其实是王青伟对历史的在席审判,也是他对民族精神康健新生之路的沉思:忏悔自身,才有新生可能。《村庄秘史》处处发人深思的象征性,使文本的意蕴空间开阔而深邃。小到很多细节:麻姑身上的锁、女书、章一回多变的脸等,大到人物之间的关系、古樟树的命运、红河相隔的两个村庄的纠葛……无不是符号式的密码,让读者觅踪探寻村庄秘密中的文化秘密、人性秘密以及历史秘密。王青伟对这块土地,对文学本身,爱之深,悟之深,盼之切,字字为证。

外在的城镇化正在加速,乡土的历史形态将不再保存。但起码短时期内,农民仍将是社会的大多数。“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⑥关注乡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就是关注我们整个民族。乡土文学,叙述什么,如何叙述?是时代生活给文学提出的一个不可避的问题,关系到现实主义文学精神是否得以延续和发展。

注释:

①贾平凹:《秦腔·后记》,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页。

②梁鸿:《中国在梁庄·后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页。

③王干:《“小说”乡村的难度》,《文艺报》2007年2月10日。

④贺仲明:《中国乡土文学的精神发展空间》,《文艺报》2009年6月18日。

⑤张清华:《中国乡土文学的历史与现实》,《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3日。

⑥:《青年与农民》,《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305页。

思乡的文章范文4

归于泥土耿 立①泥土是乡村的娘家,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给了乡村生命、灵魂和呼吸。②好长时间没回家乡了,麦收时看到父母,回到城里,胳膊、肩肘、脚踝都有红红的隆起的斑点,一如乡村泥土堆起的岗子。也许这就是警示,把故乡记在皮肤上,这是泥土给的。即使皮肤过敏也是乡村的徽章,让我对故乡充满眷顾。你离家久了,对故乡生分了,故乡就成了一种疼痛。正如我们的身体,某个部位不疼不痒,我们就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哪个部位不适,哪个部位就有了问题。故乡给你皮肤的红点和瘙痒亦是如此,疼痛使你知觉故乡的存在。故乡以另一种方式呼唤你。③农民和庄稼都是从泥土里生出来的,庄稼是泥土给农民的礼物,农民是泥土给庄稼的礼物,他们是默契的厮守者。有时一茬庄稼熟了,与泥土厮守的人也熟了;有时庄稼不熟,与泥土厮守的人也会熟。几千年几万年了,有谁知道有多少茬庄稼熟透了?又有谁知道有多少人熟透了?应该说泥土是沉默的,总不会絮絮叨叨说三道四,熟了就熟了,没有那么多文人的牵扯。④惊蛰了,那么一个响雷陡然在泥土上喊话,泥土经不住这样大的诱惑,于是不管黑土黄土,都不再矜持,先把自己的身子软下来,让一切生灵在自己的怀里蠕动。惊蛰了,枯了一年的野草又重返人间,那天羊的嘴突然感到了草的多汁,羊的蹄子突然感到了泥土的粘脚。连囤里的粮食种子也知道了泥土的喊话,于是一垄一垄的种子开始告别储藏,到泥土里,像褪掉衣服洗澡。节气到了,该释放的就释放。⑤我曾看到父亲用手扒开泥土,看泥土的成色,有时他竟然把泥土放在嘴里尝尝咸淡。故乡的泥土不能说每一寸都有父亲的脚印,但每一寸土地都有他注视的目光。对泥土和节气,父亲一直敬畏,即使他老年病了。有一次在田野里,我看到父亲用抓钩在地里敲砸土垃,一下一下那么专注,有时砸不开,他就蹲下,用手把那土块攥在掌心,一下一下揉搓。太阳就在头顶,泥土被晒得白花花。我不理解父亲,就埋怨说把最后的这地给人算了。但他固执地说:“没有了土地,那怎算农民。到泥土里转一转,薅一把草,捉一下棉花和芝麻上的虫子,也比闲着强。”⑥不能亏待土地,你亏待了它,它就报应你,收成不好,炊烟不起。与土地厮守的人,高三语文质检(Ⅰ)第6页 (共8页)彼此都清楚对方的脾气秉性。哪块泥土性硬,你就多掺和点肥料,多给些水;哪块泥土面软,你就让它歇一茬歇一季。泥土也是有灵魂有记忆的。你伤了它,它就给你脸子看。⑦父亲用抓钩敲砸土块,说: “到挪不动了,再说不种庄稼的事,能种一茬是一茬。”是的,故乡是用一茬一茬的庄稼来计量生命的长度。有了一茬庄稼,就多了一茬念想;送走了一茬庄稼,就多了一次沉稳的收获。⑧庄稼的茬子是无穷尽的,人的一生是有尽头的,而在泥地上劳作的人是无穷尽的。即使乡村都起了高楼,即使乡村的路面都铺成了柏油,农民也还是和土地亲近。那时,庄稼还是一茬一茬,还有播种还有收获。真的没有了播种没有了收获,大地上没有了农民,没有庄稼,那大地还会留存什么呢?⑨霜降了,庄稼叶子颜色慢慢发暗,没了精神,树的枝条开始删繁就简。“删繁就简三秋树”,那删繁就简的手,是霜降,是节气。⑩霜降过后,父亲说:“泥土也该躺倒睡一会,谁不累呢?泥土也要歇息一下筋骨。与泥土厮守的人要讲良心,让泥土安静地睡一觉,不要打搅。”泥土睡觉的时候,连故乡的狗也会噤声。有时土地有了鼾声,那雪就会覆盖下来,鼾声就成了白色。(选自 《藏在草间》,贵州人民出版社,有删改)1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第2段中划线句子用身体的部位不适引发疼痛类比,说明故乡在人心灵中打下的烙印,通俗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 6段中 “报应”“它就给你脸色看”等词语,表明泥土有灵魂有记忆的,也有着极强的报复心理,人不能亏待土地。C.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的人,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土地观。D.这篇散文以泥土为中心,托物寄情,抒写了泥土、庄稼、人三者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抒发了对泥土的热爱,表达了在经济大潮下土地逐渐萎缩的伤感,呼吁人们要呵护土地。E.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从自身经历和审美形态等层面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对泥土进行了述写和认识,情感真挚,富有哲理。14. 简要分析作者用大量篇幅叙写父亲 “敲砸土块”一事的作用。(6分)15. 联系全文,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整体赏析第4段和第 10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16. 《庄子·在宥》有这样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意思是,而今万物都生长于泥土而又复归于泥土。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 “归于泥土”内涵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13. 【答案】BD【解析】考查对文章结构的梳理和内容的把握。解答此题首先要有整体意识,然后逐项根据涉及区间思考其与上下文和文章主旨的关系甄别比较。B项 “土地有着极强的报复心理”说法过于夸大,加点词语意在强调人如果亏待了土地,土地也不会给人带来沉稳的收获;D项 “表达了在经济大潮下土地逐渐萎缩的伤感”文中无此意。14. 【答案】①父亲敲砸土块的言行,写出了他对泥土敬畏与依恋,形象表现在泥土中劳作已成为父亲这一类农民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他们已离不开土地(2分),这样写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变得具体可感,同时增添了泥土对乡村、对生命的美好意义 (2分)。② “敲砸土块”的故事,为下文的议论阐发文章主旨作铺垫 (2分)。【解析】考查重要句段的作用。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对内容主旨的表达、结构层次的推进或转折、运用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等方面来思考。句段的作用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答题时可以借鉴以下模式:(1)概括内容+对内容主旨的作用 (2)结构上的作用。一方面是丰富文章内容,具体阐释了文章开头的 “泥土给了乡村生命、灵魂和呼吸”。另一方面是为下文做铺垫。15. 【答案】①第四段划线部分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泥土禁不住诱惑时单纯可爱的动态美;第10段划线句子用夸张和拟人写出泥土睡觉时的成熟安详的静态美。(2分)②动静结合,节气的对比写出了泥土让人热爱与依恋,使文章节奏张弛有度。(2分)【解析】本题考查领会作品艺术魅力,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等能力。答题既要单独分析其表达技巧,又要结合起来整体考虑。16. 【答案】要点:①我回故乡,泥土把故乡记在皮肤上,在我的皮肤上刻上乡村的徽章,故乡的泥土、故乡的一切永远让人眷顾;②惊蜇回归,泥土释放生命,送走一茬庄稼,泥土就多了一次沉稳的收获,深情赞美泥土的无私奉献精神。③来了霜降,泥土回归宁静,人对土地应心存感激,亲近和敬重生长收获、养育生命的泥土;④生命归于泥土,人与土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农民以在泥土的收获来计量生命的长度,启示人生应辛勤耕耘,不懈努力,才能收获如泥土般沉稳、宁静与满足。(每点2分,答其中三点即可)【解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体察与阐发能力,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能力。答题应当注意审题,“归于泥土”是文题,理解应从全篇入手,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同时又要联系生活体验作适当的阐发;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格式,讲究层次,观点突出。

思乡的文章范文5

一、引导学生“遵路”阅读,零距离主体学习文本

在语文阅读新课程教学中,教学时间是宝贵、有限的,因此尽量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迅速引趣,以便于学生遵路阅读。如教学七年级语文《海燕》教学时依据教材的思想性、条理性,首先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思想感情脉略(作者被迫出海,船在海上航行,离家乡越行越远,心中不免涌起思乡之情。作者放眼天光水影之间,意外地发现了几只海燕,因而引发了遐想,自然而然地回忆起故乡的小燕子。然而作者已远离故乡,对故乡小燕子的悠美飞翔,只能在美好的记忆中回想。所以,作者借映入眼帘的海燕寄托情思,抚慰心灵,表达对故乡、对祖国的牵挂)。至此,学生便在情理中理清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略,找到了作者以“乡愁”为行文的线索,也就找到了文章线条。学生在“遵路、入境”阅读中还从中感悟到:为什么作者在文中不惜笔墨抓住描写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大肆渲染?并把这个疑问带到合作学习小组去合作学习。同学们在合作学习中通过找故乡小燕子和海上小燕子的外形特征与飞翔的特征、活动的特征,以及栖息的特征,从而进一层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悟到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技巧。实践表明,实践能出真知,初中学生阅读文本,由于他们过去已有多年阅读经验的积累,教师只要尊重学生,着力于引导,着眼于激励,学生是能逐步学会在阅读文本的实践中摸清文章思路从而遵路阅读,并在动态阅读中生成能力的。

二、引导学生徜徉文本,入境生成,发展能力

“文本阅读”极需潜心内化,而“潜心内化”又需要不断的“视界融合”。据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摒弃以往不相信学生,不尊重学生的陈规陋习,还给学生阅读主动权,注重激起学生的阅读动机,让学生徜徉于文本之中,力促他们在与文本零距离的阅读中体验、感悟生成语文素养。基于上述认识,都坚持引导学生主体徜徉文本,每课都让学生遵路阅读,并在感知文章梗概后适时引导学生转向入境阅读,用心徜徉文本。这样,便使学生在与文本零距离的亲历阅读中增长才干,增长知识,生成能力。如教学《巴东三峡》时依据教材游记的特点先放手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游踪摸清文章思路,然后遵路阅读入境,并在入境阅读中,通过边读边思生成能力,当阅读到介绍西陵峡山势高低,水势急缓各不相同时,领悟到文章有详有略,详略恰当的好处;在记叙巫峡自然段,作者突出山水的奇险、美丽和巫山云雨的奇思。在读和思中,同学们还特别关注到文章当记叙到瞿塘峡时便侧重记叙两岸的人文景观……这些都把巴东三峡的美景跃然于文段。

俗话说:“美文还要美读”。学生由于坚持训练主体阅读,在学习多渠道摸清文章思路,遵路阅读的基础上,练习遵路入境阅读。在遵路阅读中,边读边思,感知课文,走进文本意境,这样,便能实实在在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

三、“悟神”阅读,发展学生语感

“悟神”是阅读教学的升华。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需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①在遵路阅读时,不但要指导学生读准一个一个字音,而且要做到不掉字、不漏词,不添字,不破词裂句,力求正确感知文字;②进行入境阅读时,必须指导学生认真推敲词句的含义,特别对表现课文主题思想有密切关系的词语和一些难词难句,还要咬文嚼字去透彻理解,切忌囫囵吞枣的应付式学习。

思乡的文章范文6

关键词 文学作品 主题 技巧

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作品阅读一直都是一道必考题,且分值不断提高,已达到25分!对这样一道重要的阅读题,学生的阅读和答题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要对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加工和整合,同时需要具备思维、感悟、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那么,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呢?怎样才能做到定位准确、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呢?如何才能笔定乾坤、精确答题、有所收获呢?

一、抓题目――我高高在上

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是明显的;“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它居于最上端,实为文章之首,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文章的题目常常先行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显或隐地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抓住明显的文题,常可以读题析文,从而快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文章的主旨,透过这双“眼睛”,走进文章灵魂的深处,提高阅读速度和得分率。

例如,2007年安徽卷《乡村的风》。从题目上看,考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明确本文的写作对象――风,并在此基础上先行一步,从总体上大致把握文章的中心:风是“乡村”的风,而非城市的风。这样一来,“风”便与“乡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考生可以紧接着思考“风”与“乡村”的关系,再联系农村生活生产的实际,可以很容易地考虑到本文的主题极有可能是要表现“风”对“乡村”的重要性,从而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作品的灵魂,即农村的人、物、事都离不开风,与风息息相关:风给乡村带来生命与活力,给平常之物带来诗意,让我感受到乡村的温情,表达作者对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有了这些认识,再来解答下面的题目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抓住最核心的东西,从而方向明,答题准。

附题目:第一题,“作者为什么说风是乡村的魂”,第三题,“第④段写歪脖子黄栌有什么用意”,第五题,“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第②段举出一句加以赏析”。

又如:2007年辽宁卷《炉火》。题目“炉火”,能驱散冬日的寒冷,象征着温暖、活力、热情、蓬勃、希望等。抓住了这些,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再解答下面的第五题,就简单、快速、高效得多了。

附题目: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答案:不是。文章有怀旧情绪,但并非全文主旨。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抓关键句――我鹤立鸡群

除文章题目外,正文中有很多关键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有助于简单而快速地抓住文章的主旨。这些关键句从表达方式看,多是议论句和抒情句;从在文章中所处位置看,多是段落或全文开头、结尾和中间的句子。因为作品的主题常常在议论和抒情时便明显地表现出来;开头常总领全文,结尾常总结全文,中间常勾连上下文。抓住这些,对于抓住文章的灵魂、把握整体内容意义重大,作用非凡。同时,这些关键句相对其他句子而言,都是比较明显的,有利于视觉快速捕捉。

例如前面所举《乡村的风》一文,文章一开篇便是一个非常吸引目光的句子:“风是乡村的魂。”此句处于文章开头处,且兼具议论性和抒情性。此句特别重要,可以说,抓住此句,就抓住了全文的灵魂。“灵魂”之重要,人尽皆知。无魂则无生命、无精神、无情感、无生活、无生命的灵动、无生活的幸福。而“风”是“乡村”的魂,非言其对乡村之重要而为何?是为议论。对如此重要之物,非爱之惜之思之念之而何为?是为抒情。“风是乡村的魂”,此句实乃文章的魂。抓住了这一显眼的句子,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魂,大大提高了整体把握全文核心内容的效率。

又如: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文章结尾处四个字单独成句――“他很快乐”。此句是个总结句。既是作者对主人公的描述,又是对主人公的评价。此句要抓,因为根据写作逻辑,上文必然要通过具体内容说明“他很快乐”的原因。抓住这一明显的句子,就很容易抓住文章的灵魂,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各局部内容的作用――必是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表现“董师傅”“很快乐”的原因。此句一抓,勾连各处,如此,岂能方向不明、思维不清、效率不高呢?

附题目:“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

三、抓“复现”信息――我一唱三叹

“复现”信息即反复出现的信息,或为词,或为句,或为某一意思。

某一信息反复出现,乃至贯穿全文,当然是明显的,也必然是作者着意强调的,是所涉范围或大或小的内容的核心。抓住它们,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局部内容或全文内容的灵魂作用极大。

如教材中《蜀道难》一文,由道路之艰险,写到行路之艰难,最后结于世事之凶险,核心是一个“难”字,其间包蕴着李白对现实环境深切的体味。而文中出现三次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谓是对这一核心的非常明晰的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反复体会,抓住李白这一名篇的灵魂。又如冰心《谈生命》中“我不敢说未来,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出现,意在强调不要寄希望于未来或来生,那么怎么做?当然是把握今生,善待生命,从而表现主题。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反复出现“我不信了春天”。之所以“不信了”,是因为作者苦苦等待,春天却迟迟不来;越不信,期待、喜爱之情越强烈。这便抓住了主旨。

附题目:“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005年全国卷Ⅱ《春天的梦》。“梦”代表着理想和希望。她是灵魂的寄托,又是精神的安慰,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文中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附题目: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再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老人反复说着担心他所养的几只动物的话,意在强调老人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并在此基础上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痛苦及反对战争的主题。

《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重复了三次,表现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浓的爱国之情。

这些反复出现的信息,可谓显而易见的线索,线索把相关内容串联成了一个整体,使文章条理化、简约化。抓住文章的线索,就能把握文章的核心,抓住了核心,就能大大提高理解文章和解答题目的效率。

四、抓前后内容――我手足情深

这种方法,是从前后文间的关系角度着眼的。前文内容和后文内容,无论差别多大,都是有机的整体,总有着某种联系。而有弱种情形是比较明显的:一是前后文内容在某一方面或从某个角度看极为相似,属于“同类”;二是前后文内容紧挨在一起,从表面看却差别很大(前后差别很大,自然也容易吸引目光),属于“异类”。阅读时,学生可以抓住这种明显的“同”或“异”,前后勾连,加以聚合。具体操作方法是:前后文内容属于“同类”的,可以化散为整,即把相同的加以概括;前后文内容属于“异类”的,可以化异为同,即把不同的加以联系。在此基础上,抓住“核”“灵魂”就简单得多了。

例如教材中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前文谈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后文谈他作为革命家对人类的贡献,前后勾连,属于“同类”,加以概括,都是谈其对人类的贡献。这其实就是全文核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又如,2011年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中的大阅读《转身》一文中,作者分别写了四个人(年轻人,小女孩,中年乞丐,老年乞丐)的四个“转身”的画面,这四个画面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是容易吸引读者注意的。四个画面的诸多共同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与他们都是偶遇;都表现着人性的真善美;都“转身”从“我”视线中消失了。对这四个画面加以聚合概括,能够快速准确地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即美好易逝,抓住眼前,倍加珍惜。这样再来解答文后的第三、四两题,就快速准确多了。

这是勾连前后文,化散为整。

同是《转身》一文,文章第四自然段,前面描写秦岭深处的自然环境(尤其细写小河水),后面则转而写一个小女孩――前写景,后写人,可谓差别很大,容易吸引读者目光。如果学生习惯于将前后文不同内容联系在一起分析则不难发现小河水与小女孩有着共同之处,即都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作者就是要用小河水的自然纯净之美引出小女孩的自然纯净之美。抓住美,基本上也就抓住了这一层次的灵魂,文后第二题第一问的答案也就自然形成了。

这是勾连前后文,化异为同。

五、抓“常情常理”――我四海皆准

这是根据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或题材,联系阅读经验,大胆推断文章主题的一种方法。

作品的写作对象或题材,是很明显的。而某种写作对象或题材,常常表现相对特定的主题这可谓是“常情常理”。因其“常”,故为“显”。抓住这些“常情常理”,有时也能快速把握整体内容,抓住文章的主题。

如上文所举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属于战争题材,而这类题材的作品常表现反对战争和揭露战争给百姓带来灾难的主题,联系作者海明威反战思想的知识背景,作品的主题是不难快速抓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