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的文章范例6篇

伤心的文章

伤心的文章范文1

【关键词】因工伤亡事故补偿;不利影响;对策及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24-01

我是一名在安全生产线上工作三十多年的安全员,也是一名中共老党员,我所接触到的因工伤亡事故,以数不清多少次了,我认为无论何种原因,对伤亡事故者的补偿都是一律全额是不应该的。特别是对一些由于本人严重违章作业造成的事故,即使全额补偿,伤亡家属还觉得不满足,对此我深感不解。在工伤事故补偿上,照顾弱势群体是应该的,但也应该根据伤亡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如道路交通伤亡事故补偿按划分责任进行),如果确实是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企业全额补偿是完全应该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行处理也是必要的。相反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已落实到位,而由于伤亡者严重违章作业,不服从安全管理,胆大妄为,一意孤行。有的人还不听劝阻,一旦发生事故也全额补偿,不仅给企业造成损失,更重要的是造成违章肇事有功,给今后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违章作业造成伤亡事故全额补偿对今后安全工作不利有以下几点:

1.对今后作业者根本没起到教育作用,而且相反助长违章作业之风。作业者会认为无论怎么样发生伤亡事故,企业都会全额补偿。因此图省力、求自在、不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不服从安全管理现象会更严重,就此下去恶性循环使伤亡事故难以控制,这是否也是全国各类行业安全事故多发的一种原因。

2.对企业安全管理不利。事故具有偶然性,管理再好也很难控制,特别是在当前民工、社会闲散工被招用较多,如同样对待企业会放松管理,因管与不管发生伤亡都一样补偿,要管好安全就要投入人力物力,就要减少效益。

3.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利,严重打击安全管理人员积极性,管与不管都一样,严与不严没差别,管的在严也会有个别作业者违章肇事,企业领导会不满意、不支持,安全人员会没干劲,致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走下坡路。

4.对社会安定、和谐不利。发生伤亡事故不找自身原因,就是要全额补偿,一个比一个,少一点都不行。如根据事故责任划分该给多少给多少,会有利控制伤亡人员和家属无理闹事,有利于安定团结。

对因工伤亡事故补偿的几点看法:

1.相应增大伤亡事故的补偿费(把违章作业造成伤亡的补偿减少给非违章事故者)。

2.明确规定支付因工伤亡补偿费最低标准不得低于50%(严重违章肇事者),达到照顾弱势群体的目的。

3.发生伤亡事故后,由上级主管部门认真追查事故原因,划分责任,根据实际掌握情况,分清伤亡者与企业安全管理的责任大小来确定补偿额度。(见表1)

对补偿表说明:百先确定伤亡作业者是违覃作业,(讦多事故均是违章作业造成),适用于此表。先确定最低补偿50%,其次对企业、单位进行安全管理全面检查评分。比如管理较好的95分,就应该给伤亡者补偿费总额的55%。如果企业、单位安全管理的不好评分得60分,就应该给伤亡者补偿费用总额的90%。

实行这种因工伤亡事故补偿的优点是:

1.对作业者在作业中履行安全生产义务有约束力,我遵章守制,发生事故企业负全责。否则,我违章肇事企业按比例支付补偿,有力的控制违章作业现象,使事故发生频率会大幅度下降,因为有许多事故都是因为违章作业造成的。

2.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投入。因为管理的好与不好发生事故后补偿不等。如果企业在安全管理上达不到90分以上,应加大对企业处罚力度,企业也会心服口服。

3.增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心,促使安全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减少在工作上的失误。一旦发生伤亡事故,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评分和对安全管理人员也是一种促进和安慰。

4.使伤亡者和家属充分了解事故发生因果,是作业者违章造成,明确补偿规定,减少了无理取闹。促使伤亡者和家属主动与企业沟通,对伤亡事故补偿更具有公平合理性。

5.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促使主管部门平时多了解和掌握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又加强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有利于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

伤心的文章范文2

我无法解释,

的确,我的文章好和看文章有很大的关系,我喜欢看的文章就是有些伤感,抒情,写景的文章,我不喜欢看漫画,甚至看不懂,不喜欢看校园小说,言情小说。不喜欢沉浸在主角的幸福当中,不喜欢它们带来的快乐。我喜欢散文,哀伤的散文,深刻的散文,也许有人会问“你看这个快乐吗?”,确实,看散文时,让我回忆一下,几乎不笑,更谈不上快乐。但是“为什么还看?”因为我喜欢。喜欢听着伤感的音乐,看着伤感的散文集。自己的表情也是忧郁的,心情也是伤感的。但是在我的思想看来。一个女孩,用她的纤纤素手抚拿着散文集。披着重黑色的头发,忧郁。多愁的神情浮现脸上,.....是一幅我喜欢的图画。我喜欢,但是我不快乐

这可能也是我喜欢秋天的原因。“秋是淡泊的季节,是善感的季节,亦是多愁的季节”想做一个属于秋的女孩。

今天上网实在无聊,就进了一个自己同学的空间,呵呵,和我想的一样,明星的FLASH,和同学出游的日记,开心游戏。.....真的和我想的一样,因为她是一个。......属于夏的女孩。我一直相信每个女孩都有属于她的季节,回到我的空间,我突然有了一种冷清的感觉,身体微颤,没有笑容,脸是忧郁的,耳边依旧是分手在那个秋天。

也许我的文章不适合呆在QQ空间里,但是我却不想再把她们转移到别的地方,因为这个Q伴了我很长时间,我想以后我也不会换的,我希望在网络这个大世界里离我最近的地方帖上我亲手写的文章,似秋的文章,多年以后自己再看,12岁的彬彬,写的文章原来是这样的,这不是一种幸福吗?

伤心的文章范文3

我喜欢看明朗干净的天空,希望偶尔有非鸟掠过的天空,有时候,躺在充满泥土清香的土地上的时候,看着湛蓝湛蓝的天空,看到那一条条如同音乐线的电线,就觉得如同在听一首忧伤的歌曲一样的舒服,孤单,寂寞,但是却很平静!!轻轻地闭上眼睛,幻想自己是天空的飞鸟,飞翔在自己的天空,偶尔会有风雨阻挡,可是依然坚持向前飞翔,向着自己的理想和愿望飞去!!

喜欢看作家的文章,欣赏文章中那种干净明亮的忧伤,喜欢他们对青春的感伤可是却不忧伤的文字,也喜欢和他们一样,用文字记录自己流逝的青春和颓废的岁月!!

喜欢听同一首歌曲,听几个小时,慢慢习惯那种旋律,歌曲的旋律,喜欢阿桑寂寞沙哑感性的声音,那些忧伤在被她的歌融化了,融化在了听歌的时间中间,只有在那一刻,我想我们还是开心的!!

我是个孩子,我是个让人很无奈的孩子,我是个很任性的孩子

总是背着青春的背囊,装满青春的忧伤,一路唱着寂寞的歌曲,自己一个人去旅行,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和寂寞!!然后在孤独寂寞中希望有点温暖的傻子一样的人!我总是怕伤害别人,可是事实总是我很小心很小心怕伤人,到最后总是在小心中伤害了身边的人,心里的朋友,所以,许多次之后,我开始一个人了,就算要伤那也只是伤了自己!!

伤心的文章范文4

仰天问道: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蔚蓝的天空,透过缕缕阳光,微微刺痛了双眼。大概是因为这样,泪水才会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流下的第一滴泪,便给我的问题划上圆满的句号。

怎么可以不忧伤,轻声叹息,这个季节里,伤是难免的味道。但即使伤,也希望更伤。永远说不出理由,就像只偏爱郭敬明似的,带着泪痕的文章。为何,却不知深刻的文章,心痛的悲伤。人生的道理却偏偏在他的字里行间变得那么令人深思而又清晰透彻,难以遗忘一边读以边流泪却不肯放下,多愁善感,又增加了一份心伤。明明不应说出的话却偏偏想脱口而出,为何,仍不明白。

白色的耳机中传来纯粹而又干净的声音,伴随纷纷撒撒的阳光,飘落到世界的极端。因为忧伤,不希望被人知晓。最初的忧伤是伴随着那个夏季蝉儿的鸣叫,回忆依旧透明。

但生活的轨迹按照原来的路一直往前,毕竟这个世界还是有太多来不及消逝的美好。就算像小鸟一样不留痕迹,时间仍会记得曾经的微笑,我会从心跳里倾听曾经的美妙。所以就算曾经美好,现在忧伤,也是无奈的语调。

生命不可以不忧伤,那么,来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

伤心的文章范文5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逞启居,獗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逞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全诗前三章为第一层,表现思归之情;四、五两章为第二层,主要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戍卒的辛苦;第三层即最后一章,写归途的情景。

对于整首诗的理解,教学参考上是这样说的:《采薇》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名士卒,他强烈地思念家乡,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能尽快回家,内心充满忧伤。前三章的许多诗句都表现了这种感情,最后一章又加以深化。由于意识到是玁狁入侵才使得自己“靡室靡家”“不逞启居”,因此,他对这场战争满怀怨恨,在对玁狁的战斗中充满同仇敌忾之情,对于自己的阵营也怀有一种自豪感。这种感情在第四、五章里有所表现。

对于四、五两章的理解除了教参外,我还查阅了一些资料,比较多的看法是说戍卒在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膘肥体壮的战马、高大华丽的战车、威风凛凛的将军、装备精良的弓箭,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也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

不能说以上的解读不准确,只是我也有一点自己的不同看法。“彼尔维何?维常之华”一句用了比兴的手法引出“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这里用娇丽的棠棣来比喻将军的战车,写出将军战车特别华丽高大的特点;再看对战马的描写——“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多么的高大雄壮且训练有素;还有“象弭鱼服”这样精良的弓箭装备恐怕也只有将帅才有资格配备的。

由此,我认为这两节中描写的车、马、将帅、装备等并不是表现戍卒的满腔自豪和同仇敌忾的决心,而是含有一种嘲讽的意,味,因为这一切正好与士卒的生活境遇形成鲜明地对比:让我们来看看戍卒们的生活:诗歌前三章重章反复说“采薇采薇”,而且是在薇菜“柔止”“作止”“刚止”各个阶段,这说明戍卒不是偶尔要采野菜充饥,而是一年四季经常会食不果腹。需要在打仗之余去采野菜过活。这边戍卒连一顿像样的饭菜都没有,可是将军的战马却喂得肥壮,将军的战车却装饰的华丽,将军的装备却配备的精良!这不正是高低有别、苦乐不均的体现吗?在这种情况下戍卒哪还有什么自豪与激昂,有的只是满腔的思归之情,满心的怨恨之感,而这怨恨又归结在这场战争上,即使这是一场抵御外族入侵的正义的战争,可战争毕竟是残酷的,而连最起码的生活需求都不能保障,戍卒又怎能振奋、怎能自豪呢?

另外,我认为这两节车、马的集中细致的描写还是诗歌反映战争激烈、残酷、频繁的最好意象。诗中虽没有血流成河、刀光剑影的描绘,但我们从战马、战车、人等形象上就能感觉到战争的惨烈、频繁。“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岂不日戒?猿狁孔棘”两句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而这样紧张的战事,归家又在何时啊,戍卒油然而生对战争的极端厌恶、对家乡的无比的思念之情。

我觉得这样解读四、五两章的内涵可以使诗意更加贯通一致,不会牵强附会、节外生枝,而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并且接受。

当然,诗歌最后一章直接表现戍卒的伤痛悲凉也就顺理成章了。

追昔抚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戍卒饱受了战争之苦,带着满身满心的创伤,面对着纷飞寒冷的冬雪,即使人在归途也没有半点喜悦。“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相知——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晓,更无人抚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

由这一点不同的解读,我再一次体会了文学作品的多解性。是啊,作者富有个性,读者富有个性,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评判也就千差万别。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力求丰富、开拓自己的思维。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而教师的工作就是把课本内容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学生的任务就是理解、接受和掌握这些前人留下来的知识,很少有对这些知识的怀疑。这种将知识由一种容器倒入另一种容器的教学方式是很少会有创新火花的产生。

伤心的文章范文6

一、 紧扣具体语境

紧扣文章具体语境,即通过题干所涉及的前后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品味词语、句子,推断其隐含意义,体会其作用。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联系具体的语境非常重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答题时要让学生首先回到原文,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看看题干所指内容与上下文哪些内容有关联,有什么样的关联。如问排比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就不能只是回答增强气势,而要根据语境找出其增强了什么气势,这样才能准确作答。

[案例2] 当拾起一穗遗落在秋天原野上的麦芒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水龙头正酝酿着滴落一颗椭圆形的水珠,一只手紧紧拧住闸门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凝望宝蓝的天空因为浓雾而浑浑噩噩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当注视到一个正义的人无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孤苦无助的时候,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人类将这种痛而波动的感觉命名为――爱惜。(截选于2005年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

[试题] 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文章开头连续用了四个句子分别呈现了四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拾起遗落的麦芒、拧紧滴水的闸门、凝望天空而浑浑噩噩、面对正义受侵而无能为力。从形式上看,四个句子对仗工整,是一个典型的排比句。那该排比句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呢?我们先带着问题回到原文语境中。从整篇文章的基调来看,作者反复是一个长者,向后辈们娓娓讲述着一个真理。作者先呈现了四个具体的生活场景,紧接着用一个句子点明作者想要阐述的主题:爱

惜。所以,结合语境不难得知,该排比句的作用就是通过一组具体的情景来表现什么是爱惜。

二、 结合文章主旨

文学作品,讲究整体理解。我们通过整体阅读,抓住文章的标题、中心语和关联语,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思路结构,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或主题,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然后,我们再从句子表层意思入手,结合我们领悟到的文章主旨大意,思考句子所要表达的意图。我们平时在做题训练时就要有意识地关注议论抒情性的句子,结合文章主旨体味作品蕴涵的思想感情。

[案例3] 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截选于重庆市200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

[试题] 品读文章第11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解题思路] 文章中的每个段落,每个句子都是在为文章的中心主旨服务的。我们在思索句子在文章中要表达的意图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脱离文章主旨,断章取义。这篇文章揭示的主旨是我们要放下物质的束缚,走到心灵的花园,欣赏自己内部的人格香气。结合文章主旨,我们就不难得出“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的正确答案: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敝他的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他能品味到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三、 联系写作手法

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领会句子的弦外之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还少不了对该句子的写作手法的思考。众所周知,比喻能使事物更加形象生动,排比让人觉得气势磅礴,感叹句可以加强语气,……把握句子的修辞手法,分析句子的表达技巧,进而思索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手法。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洞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出作者的行文意图,进而达到对重要句子的准确理解。

[案例4]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 门外。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截选于2003年山西省中考试卷)

[试题] 文中加“――”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结合文意理解其运用的妙处。

[解题思路] 不同的修辞手法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比如说比喻是要借助他物,把事物描述得更加形象生动,排比是要增强气势,让人觉得气势磅礴。文章中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马蜂”比喻成“战斗机”,而且比喻成是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通过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作者把马蜂在家园遭到毁坏,家族成员受到伤害后的那种视死如归的复仇气势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出来。

四、 盯准文中位置

试题在设计题干时,所选择的重要句子都在文章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我们要准确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就要找到这些句子在文章的具置,结合上下文,找出前后的联系,并确定其“地位”,再运用语法规则对句子进行剖析,理清其脉络。从位置入手,内容和结构综合考虑,更容易理解该句子的功能和作用。

[案例5]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截选于2003年山西省中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