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郑振铎阅读范例6篇

海燕郑振铎阅读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1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34

相关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教师课堂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可以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学习成效,让他们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也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方略。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我总结其中的几点论述如下。

一、在对比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比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应该组织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执教郑振铎的《海燕》一课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们将这篇课文与高尔基的《海燕》进行对比阅读。阅读完之后,我这样提问道:“同学们,虽然两篇课文的题目都是《海燕》,但是阅读完两篇文章之后,你们认为这两篇文章中所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一样吗?”问题提出之后,有学生立刻回答道:“不一样。郑振铎的《海燕》所传递的主要是思乡之情,而高尔基的《海燕》主要传递的是反抗精神。二者存在很大区别。”听到这样的回答我非常满意,说道:“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接下来请大家对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再进行仔细的对比阅读,看看它们在写作手法以及技巧方面有何异同。”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以有效培养和提升,这即是对比的魅力所在。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我们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适当的时候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利用对比引导学生们对相关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于提高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象是思维的至高境界。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也是我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经常要做的一件事情。我认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执教《为人民服务》一课的时候,我这样提问道:“同学们,将来你们想从事什么职业?又如何为人民服务呢?”对于该问题学生们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想象。有的学生说:“将来我要做一名教师,教育祖国的下一代,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有的学生说:“我更愿意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为人类造福。”有的学生说:“将来我要做一名建筑设计师,设计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楼,为人民造福。”有的学生说:“将来我要做一名音乐家,谱写出更多美丽的乐章,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加美好的音乐。”……学生们的想象是美好的,在想象的过程当中充分表达出了他们的美好意愿,这也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绝佳途径。

所以说,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可行的,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业已得到很好的证明。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做一名智慧型教师,多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进而有效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事实上,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对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进行验证,更可以有效提升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也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执教《卖油翁》一课的时候,学生们纷纷被文章中卖油翁高超的技能所折服。看到此种情况,我微笑着说道:“老师今天也准备了相关道具,有哪位同学愿意尝试一下呢?看看你们是不是也可以做到。”听到我这样说,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致,纷纷上台尝试。但是却屡屡失败。面对此种情况,大家似乎已经丧失了信心。出现这种情况在我的意料之中,于是我继续鼓励学生说道:“你们应该在刚才的经历中总结失败的教训,相信你们在下次一定会获得成功。”听到我的鼓励,学生们似乎若有所思,不一会儿就有学生表示说愿意再尝试一次,这次果然获得了成功。于是,我要求这名同学分享成功的经验,他缓缓说道:“事实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首先手不能发抖,其次在倒油之前要对准铜钱的中心。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了。”虽然他的成功可能是偶然的,所说的心得体会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从中也可以充分看出他已经动脑了。这不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2

[关键词]阅读教学 美读 韵味 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21

美读,能让学生潜入文本深处,丰富阅读体验,用心聆听作者的心声,领悟作者的情感。在声情并茂、激昂澎湃的美读中,学生感知语言美、韵律美、形象美和情感美,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一、以美读搭建桥梁,激发阅读激情

美读是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将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灵动的综合活动。然而,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忽略美读的重要作用,要么学生齐读一遍,要么多媒体示范朗读,这种简单而直白的朗读并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更不要说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事实上,美的文字还需美读。孩子们以饱满的情感或吟诵,或记背,才会产生“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情愫。请看《燕子》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你们猜是什么?(“燕子”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真的只有燕子吗?别的不行吗?

……

师:现在我们来读一读郑振铎爷爷笔下的“燕子”,会有什么感受呢?

(大屏幕出示: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俊俏的翅膀……)

师:你们觉得这样的描写好吗?为什么?

生:我认为作者写出了燕子的特点,很有画面感。

师:“很有画面感”,多么真切的感受啊!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小燕子的机灵可爱和“画面感”!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巧辟蹊径,让课堂兴趣盎然。教师以“美”搭建桥梁,引导学生全身投入美读,因美而生情,因美而激趣。

二、以美读增添韵味,提升阅读体验

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语文就是变着花样让学生读书,卓有成效地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懂、读好。”可见,美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其中,“美”的意义,不仅在于以美的声音传达美的文字,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美的韵味,如作品本身的节奏感、作者表达的情感,都可以通过美读再现出来。

教学《拉萨的天空》一课,师生一起品读。这时,角落里一只手一直举着,得到教师示意他后,他站起来。

生:我觉得拉萨的天空很美,但是也有不美的地方。

师:说出来听听。

生:文中说“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鞠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样的句子确实让人觉得拉萨的天空纯净美丽。但是,这么低的天空,拉萨的人们就不会感到压抑吗?

师:你们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吗?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只是为了证明那天有多蓝,心儿有多开阔吧!

师:老师也真说不准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但能让大家产生期待心理的地方一定有美的一面!我们再读课文,用心感受一下……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借学生的质疑点燃美的火焰,让学生在对话中认识拉萨的天空,拉近与拉萨的距离,在愉悦的情感和美的熏陶下深化了体验。

三、以美读内化情感,启迪学生心灵

文学作品之美在于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思来令人如痴如醉。在指导学生美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将浓浓的感情寄于朗读之中,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

《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教师引导学生入情诵读,获得情感的浸润和心灵的启迪。在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如第一段的“低低地”“缓缓地”“最后一个”;第二段的“呜呜”“痛悼”“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等。这些词语字字千钧,情景尽显。在此,教师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想象“骨灰撒进大海”的神圣,想象大海“呜咽”的悲痛,想象“鲜花送伟人”的悲壮……在“入情”“蓄情”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纵情朗读。此刻,孩子们的情感与文章的意境实现了融合统一,抵达了“人”与“文”相通的彼岸。因此,他们读得深情、悲伤而又沉痛。在美读的引领下,学生们真正地认识了一代伟人,领悟了伟人的精神。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抓住文章语言深沉的特点,充分地渲染熏陶,让学生走进那个时代,邂逅一位传奇的老人,借助美读读懂生命之美、理解生命的意义。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3

摘要:宝卷是在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中演唱的一种说唱形式。本文回顾近八十年的宝卷整理情况,其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类,但其中也略有不足,宝卷整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2-0135-03

宝卷是一种同宗教(佛教和明清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相结合的说唱文学形式,是演唱非文学的宗教内容和非宗教的劝善作品。近八百年来,宝卷在特殊的民俗文化中产生和发展,它留存了大量卷本,为多角度、多层面研究中国历史、中国宗教史、民间信仰及民间文学等提供了重要文献。

1宝卷整理现状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有学者开始探索宝卷价值,收藏和整理宝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宝卷进行搜集整理。使得宝卷目录和宝卷卷本的整理硕果累累。

郑振铎先生是从学术角度为宝卷进行编目的第一人[1],傅惜华、胡士莹、李世瑜、车锡伦等先生对宝卷进行编目,从《宝卷总录》到《中国宝卷总目》,目录得以不断完善。他认为“注意到宝卷的文人极少,没有人将他们看做是文学作品。他们虽然没有先秦文学、汉赋、唐诗宋词质量上乘,正统高雅,他们只是民间的文学,大众的文学,但是他们其中也不无好的作品”[2]。其著作《佛曲叙录》将郑氏所藏清末民初37种宝卷(另有变文6种,杂曲1种)各作内容、年代、版本、作者等方面的介绍[3]。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恽楚材先生陆续发表《宝卷续录》、《宝卷续志》、《访卷偶识》。《宝卷续录》按照郑氏《佛曲叙录》体例将自藏宝卷各作叙录,《宝卷续志》内收目录一百数十种,均系惜阴书局和翼化堂刊行,《访卷偶识》内收常州乐善堂木板印的宝卷目录12种。关德栋先生著《宝卷漫录》,此文系关氏对所藏宝卷作的叙录。另外,郑振铎先生在其著作《中国俗文学史》第十一章著录自己所藏的部分宝卷,其中明代万历左右的及清初的梵箧本二十种,给出《药师本愿功德宝卷》、《目连宝卷》、《销释万灵护国了意至圣伽蓝宝卷》、《药王救苦忠孝宝卷》、《土地宝卷》部分原文[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胡士莹先生的《弹词宝卷目录》,李世瑜先生的《宝卷综录》。这些都是公开发行的目录。未正式发表的宝卷目录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编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藏弹词宝卷目》、赵易林先生编《家藏宝卷编目》、曾子良先生著《国内所见宝卷叙录》等。《家藏宝卷编目》为赵景深先生的家藏宝卷目录,共收宝卷160种,版本185种,大都为惜阴书局的石印本;《国内所见宝卷叙录》介绍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及台湾其他公私收藏宝卷[5]。

2000年,王绍曾先生主编的《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出版。著名版本目录学家胡道静盛赞此书“既为目录学上一大盛事,亦为清代文献括存之大业”[6]。此书增补清人著述54,880种,是《艺文志》的5倍多。《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著录宝卷242部,324卷,内不分卷者21部。它按宝卷卷名首字笔画数目进行排序,对宝卷卷名、异名、卷次、版本、曾于何种目录著录过,并对何人作序、何人校正、何人订、何人纂等作了著录。宝卷不重复著录,如,《金开宝卷》(一名相骂宝卷)一卷 道光元年余庆堂金抄本 宣统二年锦源抄本 民国三十五年邹玉书抄本 宝卷综录[7],后当不再著录《相骂宝卷》。

《中国宝卷总目》是目前最完备的宝卷目录,共收入海内外公私104家收藏的宝卷1,585种,版本5,000余种。此著收入宝卷之多,是傅、胡、李目的三倍之多[8]。其中,明清民间宝卷相对较多,也多稀见的珍本,近30种为孤本。

江浙地区和河西地区对本地区宝卷进行了大规模的收集和整理,著作颇丰。如《靖江宝卷》、《中国靖江宝卷》、《河西宝卷选》、《河西宝卷续选》、《酒泉宝卷》等。《酒泉宝卷》(上编)系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酒泉市文化馆合编,郭仪、谭蝉雪等选编整理,1991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兰州大学、酒泉市文化馆等单位和个人搜集到的宝卷总数133种,版本265种。编者择取8种宝卷,其中收有现存最古老的宝卷《香山宝卷》。方步和编著《河西宝卷真本校注研究》,1992年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选取河西宝卷10种,对其进行校注评,并保留其原貌,如有残缺,以“编著者按”或加“”或加括号标明。但如果内容实为枝枝蔓蔓,则删去。另外,还有一些由各市县的文化单位出版的,如,何登焕编辑的《永昌宝卷》,由永昌文化局出版,它分上下册,收录宝卷32种。2006年,政协临泽委员会编的《临泽宝卷》出版。徐永成主编的《金张掖民间宝卷》,2007年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分为三册,它收录金张掖地区宝卷51部。这些由文化单位整理出版的宝卷卷本虽经过了校正和整理,但是编者在整理的同时,也丢掉了宝卷卷本的真实面貌,如把方言用语改为普通话、删除涉及宗教等比较敏感的内容。

欧阳小玲,钟东:我国宝卷整理工作研究欧阳小玲,钟东:我国宝卷整理工作研究此外,张希舜主编《宝卷初集》,1994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分为40册。编著从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个人等手中搜集了数量庞大的宝卷,从中挑选了四百余种进行整理出版。《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民间宝卷》系周燮藩主编,濮文起分卷主编。2005年由黄山书社出版,共20册,收录民间宗教与民间俗文学历史文献(即宝卷)357种,是目前国内外收录最多的民间宗教与民间俗文学历史文献集编[9]。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前苏联等地区也对宝卷进行了整理研究工作。

2宝卷整理编排方式

现有的宝卷整理著作编排方式主要有3类,即无序、按宝卷内容排列、按教派排列。如《河西宝卷选》编排无规律可循。《宝卷初集》有前期宝卷和后期宝卷之分,前期宝卷在前,后期宝卷在后,每期宝卷依类相从。《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民间宝卷》民间宗教历史文献在前,民间俗文学历史文献在后,所录历史文献按照明代的无为教、黄天道、东大乘教、西大乘教、弘阳教、大乘天真圆顿教、龙天道和清代的天地门教、在理教、民生教等这些教派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宝卷整理著作的编者加工主要有注释、评论及版本。如《河西宝卷真本校注研究》属于编者自选自注体著作,对所选文章均有注释。注释后,作者对河西宝卷产生的时代、社会影响及作品的优劣,作了简要的评论。如《仙姑宝卷》注释28处,其中对宝卷中专有名词及方言作注释,这既保留了宝卷原有特色,也使得读者对宝卷的背景、结构及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作者在注后的简评中,对《仙姑宝卷》的内容、形式及意义作了简要的评论。《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民间宝卷》目录中,注明每种宝卷的版本。

这些宝卷整理著作的附载内容主要有序、凡例、影图、目录、集录、研究论文及曲调等。如《河西宝卷真本校注研究》凡例5条,皆用一、二、三之类序数领起。《金张掖民间宝卷》附有“张掖宝卷手抄本”书影,本书有分册目录,无总册目录。《河西宝卷续选》有总册目录,无分册目录。《河西宝卷选》书后附河西宝卷集录,介绍河西宝卷搜集情况。《河西宝卷真本校注研究》后载编者、作者对河西宝卷研究成果。《金张掖民间宝卷》书后附宝卷曲调,如十字符、莲花落。

3宝卷需要进一步改善

越来越多的学者搜集、整理研究宝卷,宝卷整理成果颇丰,但是宝卷整理工作还可以进一步加以改善。

3.1宝卷目录还需不断修订和完善

随着宝卷搜集工作的全面进行,许多隐藏在民间的宝卷开始被研究者发现,进入广大读者的视野。而目前最全面的宝卷目录《中国宝卷总目》对有些宝卷并未著录,如,陈俊峰在甘肃省漳县遮阳山发现的八部宝卷中,《佛说大乘通玄法华真经》、《佛说赴命皈根还乡宝卷》、《法舡普渡地华结果尊经》及《还宗佛法身出细普贤经》未见著录。随后在漳岷山区发现的六部宝卷有五种未见著录。又如《金阙化身玄天上帝宝卷》,据《中国宝卷总目》著录,仅日本冈山大学大渊忍尔藏有上卷,而李豫教授于2003年4月在张兰市场搜集到此部宝卷上下卷[10]。

3.2去除重复及明确留存

各宝卷整理著作均为注明参考底本,而且其中多有重复,如《酒泉宝卷》、《金张掖宝卷》及《河西宝卷真本校注研究》内容多有重复,《救劫宝卷》在《河西宝卷选》、《金张掖宝卷》、《河西宝卷真本校注研究》等都有出现。另外,编者在对宝卷内容该删该留上态度并不明确,如一些民间信仰涉及迷信,但是反映了当时的百姓心理或社会现实,是否需要删掉,方言特征是否需要改为普通话。笔者认为, 因为这是宝卷特色,注释即可,不必删除。

3.3宝卷整理的严谨性

对整理的宝卷需要进行研究,不能未加研究,盲目选入。如《酒泉宝卷》(上编)前言中提到《韩祖成仙宝传》酒泉本为1702年,而《中国宝卷总目》对《韩祖成仙宝传》的酒泉藏本著录如下: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甘肃酒泉印经社刊本,一册。卷首载道光元年(1821年)二五道人序。卷名《湘祖成仙传》。(酒泉、谭蝉雪)[11]

又如《酒泉宝卷》(上编)认为《香山宝卷》(又名《观音济度本愿真经》),酒泉本的原叙为“永乐丙申岁”(1416年),后叙为“康熙丙午岁”(1666年),且不说《香山宝卷》是否就是《观音济度本愿真经》,车锡伦先生认为“叙中所属年代均系委托”[12]。孰是孰非,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3.4检索方式的改进

各宝卷整理著作检索方式过于单一,只能在目录中按照卷本出现的先后顺序挨个进行查找,检索起来特别麻烦,浪费时间和精力,效率低下,特别是诸如《民间宝卷》、《宝卷初集》这样大型的宝卷整理著作。宝卷整理著作可以借鉴宝卷目录著作,如增加宝卷卷名首字的拼音或者笔画进行检索,那么读者就会事半功倍。此外,宝卷整理者还须注明“同卷异名”和“同名异卷”。如台湾新文丰出版社出版的《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卷五中的《龙华宝经》即《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目录中并未注明,这对读者查找和检索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5宝卷整理的数字化

宝卷的数字化,即将纸本古籍转换成可供检索和阅读的全文数据库,它是古籍数字化潮流的必然产物。宝卷的数字化,不仅使宝卷得以更好的保存和传播,也为浩大繁琐的翻检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宝卷的数字化应遵循若干原则,即统一字符编码标准;保留原书格式,如原书的横竖排列方式、原书的页码和行列;兼容注释、标点等文本信息;实现目录和全文的对接。一种广泛应用于古籍数字化领域的DjVu格式,可帮助实现宝卷的数字化,建立宝卷数据库。DjVu格式将图像分离成前景层(即文本和线条)和背景层(即纸的纹理和图片)进行压缩,用高分辨率还原文字,使锐利边缘得以保留,最大限度地提高可辨性;同时用较低的分辨率压缩背景,使整个图像的质量得到保证[13]。

4结语

宝卷,公私均有收藏,但目录不尽统一。而且流传于民间的宝卷多手抄本,错别字较多,迷信成分较重。经过对宝卷进行编目、整理和研究,宝卷的价值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宝卷也逐渐普及,雅俗共赏。但宝卷是至今尚未被充分发掘、整理、研究的重要的民间文献,更为严重的是,宝卷面临消亡。宝卷整理工作任重而道远,还有待改善。

参考文献:

[1][5]车锡伦.中国宝卷研究论集[M].台北:学

海出版社,1997:49.

[2]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07-308.

[3]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1068-1101.

[4]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06-347.

[6]乔好勤.中国目录学史上的盛事—读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J]图书馆杂志,2002(2):73.

[7]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2000:2344.

[8]车锡伦.中国宝卷总目[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2.

[9]濮文起等.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民间宝卷[M].合肥:黄山书社,2005:15.

[10]李豫.山西介休宝卷说唱文学调查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3.

[11]车锡伦.中国宝卷总目[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103.

[12]车锡伦.中国宝卷总目[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68.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4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计划;课外阅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但对课外阅读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班有个叫黄浩的学生,让他背诵课文,他是能拖则拖;全班一起默写,他总是不及格;每次考试,他也是低空飞过。但他一讲起《水浒传》、《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故事,却是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在他的课桌里,也时常放着几本课外书, 如《安徒生童话》、《灌篮高手》、《格列佛游记》等。下课时,常可见到他在座位里忙里偷闲,津津有味地看。

事实上,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信息社会里更是这样。正确的课外阅读是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表达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不会影响课内语文学习,反而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巩固教材里的知识,语文学习效果会更好。因为课外阅读也是一项智能活动,阅读面广的人知识面广,对事物的体验丰富,情感更细腻,其思维水平会日益提高。吕淑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阅读。他们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学家,如巴尔扎克、歌德、托尔斯泰、高尔基、曹雪芹等,他们之所以有惊人的想象力,同他们博览群书,具有渊博的知识是分不开的。高尔基15岁时就阅读俄国、英国、法国许多著名文学大师的作品,这对培养其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外阅读之于语文学习的意义,也已被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所认同。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是靠直接的传授和简单的模仿所得,而是日积月累的。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学习语文必须把学习的主体从课堂这一主阵地延伸到广阔的课外生活中去。既然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大力地开展课外阅读,并将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呢?下面介绍我个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可以在教室的墙上贴一些读书名言。如“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y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等等。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抽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如剪报展览、成语故事大家讲、水浒人物之我见、我也追“星”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更加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另一方面,读书交流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趋向成熟,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在七――九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他们制定好阅读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人每个月每周甚至每天需读多少页课外书。

三、指导学生阅读合适的书籍

在提倡学生重视课外阅读的同时,我也发现一些学生沉迷于武侠、言情小说或卡通漫画书。课外读得欲罢不能以至于上课也偷看小说,将课堂上应学的知识和老师的要求置于脑后全然不顾。这不仅不利于学习,还会给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合适的课外书籍。首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伊索寓言》、《朝花夕拾》等这些优秀书目进行阅读,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审美能力。其次,可以从课文扩展到课文出处的整部作品。如教学八年级下册的《再塑生命》时,教师可以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推荐给学生阅读,学生对海伦・凯勒本人及作品的主题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再次,可以从课文扩展到内容类似的其他文章。如教学高尔基的《海燕》,教师可同时印发郑振铎的《海燕》供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另外,还可适当补充一些哲理性较强的时代杂志如《读者》、《意林》,知识性较深的科学作品如《少年百科全书》。这样可以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提升阅读的质量。

四、帮助学生解决书源问题

学生的书籍有限,作为语文老师应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书籍少的困难。可以与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联系,必要时语文课可直接让学生到阅览室阅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人手一本。也可以安排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浏览。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有一定的帮助。指导学生适当订一些优秀刊物,互相交换着看。还可群策群力,共建班级图书角。总之,积极创设阅读条件,把课外阅读推向深入。

通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尽情地捕捉信息,摄取精神养料,开拓视野,丰富阅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当然,重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不否认课内语言学习和阅读训练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所起的作用。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担任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共同构成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促成学生语文水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民生.广泛深入开展课外读书活动,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J].上海教育,1997.08:9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5

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现代诗歌就应该是现代汉语的最高形式。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初中生,他们个个青春飞扬和活力四溅,本身就是最美的诗;美好纯净的校园生活充满着诗意,可以给青春的心灵提供滋长梦想的诗意的文化土壤和放飞心灵的诗性的精神家园。而现代诗歌教学在长期的惯性思维模式中形成了"重意义,轻审美,重教化,轻艺术"的教育观,这造成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受和艺术感觉能力的弱化、钝化、退化。那么如何利用诗歌来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培养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呢?

1.激发兴趣,培养情趣

老师自身热爱现代诗歌。广泛阅读,有广阔深厚的诗歌背景知识。熟练掌握现代诗中的术语名词,诗人简历、创作背景等,常常给学生赏析诗词。借助画面用自创诗去描绘。常常有情感地朗诵诗歌。改诗填词,自创诗歌,用诗歌表现生活。广泛利用多媒体以及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目的是让学生觉得老师才华横溢,语言功底高深,用词丰富精当,情趣高雅。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让他们自觉与不自觉地受到感染与熏陶。学生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爱好文学,爱好诗歌。

2.掌握学习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朗读、物象、意境、写作技巧

中学的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注意朗读(美读)。我们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念诗"或朗诵诗,才能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那种直接进入人心的力量。尤其是现代主义的诗歌的解读方式不像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那样可以从头到尾进行"顺读",而往往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和细读。

朗读:注重停顿(节奏)、重音、语速、语调(感情基调)。诵读要贯穿学习诗歌始终。

停顿。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

语速。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平调,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有时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

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仔细揣摩作者的感情,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声音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重音要适当增强其音量。

物象:看诗歌里写了哪些人、物、景、场面。诗歌里面描绘的人、事、物、场面所形成以一幅幅或完整的画面。意境:这些物象到底要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这就要挖掘意境,如何来挖掘意境呢?可以联系写作背景,了解那段时间的社会生活;品词语,抓修饰语,注意词语的感彩,明确其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找出比喻义和象征义;注意各种修辞的运用。理解其话中话,弦外之音;把自己置于作者生活中,再把作者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

这个环节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体裁而言,读诗歌,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想像……就阅读目的而言,掌握内容,心理活动的主体是分析--综合--联想;掌握写法,心理活动的主体则是归纳(归纳写作特色)--同化(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迁移(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因而,诗歌的课堂,更应给予学生独立阅读、充分想像、个性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诗歌的课堂,更应该是诗人、学生、教师三方的情感碰撞乃至心灵密语。

写作技巧:选词炼句,根据画面和意境,找出词句的准确贴切,生动形象,常可以采用替换词语进行比较,如何其芳的《秋天》。

现代诗歌中的修辞,除了排比、拟人、夸张、对比、反复、顶真、叠字之外,主要有比喻(隐喻)、通感、矛盾修辞、象征、反讽等。其中的排比、对比和反复对于增强现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还有本体和喻体互换,例如郭沫若的名诗《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看标题:诗词题目一般有三个作用:交作背景,隐示诗歌内容,告知写作手法。 抓情境:借景抒情是诗词中最常见的写作方式。起承转合四字,开头往往是由景起。抓住环境描写中的景物和修饰词,感受环境特点,便能捕捉作者隐藏其中的情感脉络。读篇末:诗词一般的写作手法都是借景起兴,议论抒情结尾。诗词的结尾即使不进行议论抒情,也要提醒学生注意,通过分析景物的特点和叙事内容也能窥知作者的情感表达。如辛弃疾《密州出猎》末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借叙事抒报国杀敌之情的。 改写:改写"即进行再造想象,使无声的文字成为激情的语言,使无形的画面变为栩栩如生的形象。"改写基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诗词句子的理解之上训练对词句的联想和想象,然后扩充成完整的篇章。但改写更重要的作用在达到"沟通诗人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被美的境界所激发的感情与诗人所寄予的情感产生共鸣和交流。

3.广泛阅读、比较阅读,自我实践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6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构建现代化作文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这就要求作文教学要以引导学生感知为基础,尽可能运用直观手段,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放录像、幻灯片,播放录音等手段创设特定教学情境,通过形象,光色、声音激发写作兴趣。如果学生一开始接触作文时引导不当,就容易造成学生对作文的害怕情绪,致使作文变成学生的学习负担。多年的实践证明,多媒体以其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来展现作文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后,作文会成为他们主动的追求和热烈的向往,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好作文,写好作文。

二、利用多媒体启发想象,开拓思维

多媒体有极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各种事物形象,情景过程的再现,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部分是求异思维,它属于横向思维,能对同一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提出解决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选出最佳方案,因此具有可贵的创造价值。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发散型教学,是培养思维求异性的有效途径。对同一思维的对象不拘泥于惟一答案,可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层次上做出立体的交叉呈现。指导“写好一个场面”这样的习作时,为使学生眼前出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场面,播放几段配音响的录像,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立体环境,创作的源泉挖掘了,写作欲望萌发了,进入了不吐不快的境界,各抒己见,滔滔不绝。

如播放燃放爆竹,听到震耳欲聋的“劈啪”声,学生想到了除夕之夜那热闹的场景,亲人婚礼的喜庆场面,服务行业开张典礼,高速公路胜利通车的喜悦……

又如播放无数双手尽情鼓掌,声音如雷鸣的情景,学生想到了五彩缤纷的舞台,热泪盈眶的获奖者,感情激动的演讲者……

在作文指导中凭借多媒体的功能,恰当地刺激学生的感知,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信息,调动了学生思维、表达的欲望,推动想象力的发展,使学生处于高效的思维状态,学生思路开阔,可选的材料多种多样,培养和发展了思维的求异性。

三、利用多媒体使观察再现、感受真实

小学生作文“无米下锅”的原因并非是其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不强,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积累作文材料,所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多次反复再现观察情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摄取写作内容,以解决“米”的问题。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事物,有利于学生及时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人能感知生活范畴中事物的美,辩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这就是审美知觉,它是建立在感性知觉之上的。利用多媒体手段,能进一步唤起对生活细节的回忆与真实感受的激发,这样使他们的表达更为丰富和自然。通过绘画和录音、录像技术把生活中的各种静态美以形象的画面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乐等形式加以充分地表现,活化为耳闻目睹的视听觉符号,成为学生脑海中活跃的音符。

四、利用多媒体自评自改、完善提高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课堂作文的深化和继续,是作文教学尤为重要的一环。作文评改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作文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认识和掌握作文规律。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把学生作文展示出来,信息反馈及时,可见度大,给传统的习作评改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使作文评改这一环节焕发勃勃生机。

对于学生课堂练笔,在教师巡视后,找出程度不同的几篇,然后映示在屏幕上请同学们一起评改,面对面指出优缺点,分析原因,进行修改。全体学生直接参与评改,充分调动群体智慧,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把传统的背对背的作文评改方式变成了面对面、多向型的作文评改方式。研究表明,评改从快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学生在对某一文题进行构思、起草的过程中,就产生相应的思维兴奋中心。这时,教师每一指点,每一暗示都直接、有效地被学生接受,并迅速地转化为技能,教师能抓住契机,尽快评改,及时反馈,就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评改作文时,教师还应组织设计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讨论综合式,讲练结合式,重点突破式,对比评析式等,都可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开阔性,同时,这样做一方面解脱了教师繁重的批改负担,提高了作文批改效益,另一方面,学生掌握了评改方法,使思维更加缜密,语言文字更加确切,想象力更加丰富,辨别能力也大为加强,从而使学生作文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五、利用多媒体观摩鉴赏、积累材料

观摩鉴赏名家名篇,可使学生凭借优秀作品积累语言材料,陶冶情操,增强文学素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听读赏,既把握了精读和博览,又减轻了学生购买难的问题。学习《燕子》一课以后,扩展阅读范围,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素材,指导阅读郭沫若的《杜鹃》、郑振铎的《海燕》、老舍的《母鸡》等。学过《假如只有三天光明》后,听读赏邓拓的《生命的三分之一》、沈从文的《时间》、的《今》。学过《颐和园》后,听读法国夏多布里昂的《密西西比河风光》、印度泰戈尔的《孟加拉风光,西来达》、徐志摩的《翡岭翠山居闲话》、郁达夫《故都的秋》。阅读鉴赏时,需要提示的地方,教师在屏幕上显现记号,以提醒学生的有意注意。需要记忆及用来积累的材料,教师反复点击,并与声音同步教给学生记录在“阅读积累簿”上。让学生以摘记的形式积累写作资料,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同样使用现代教学媒体定期举办“阅读积累簿”展评,让学生品味精妙之处,学习巧妙之处。引导学生体会名家名句,在描述人、事、物、景、情时用词准确、贴切,鼓励学生把理解的词、句用于自己的造句、练笔、日记和作文中。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听读赏,可以促进大脑两半球机能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开拓了学生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