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滋味为话题的作文范例6篇

以滋味为话题的作文

以滋味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这样的试卷评讲确实节约时间,但未必有效。这是因为,这种试卷不是对症下药,起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的教师能意识到此类讲评的无效性,但还一如既往,其中确实有时间紧的客观因素,每一份试卷都有效讲评很难实现,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主观上不重视试卷讲评,认为试卷讲评只要把答案给学生就可以了,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有的教师不知道如何讲评试卷。

教师必须认识到试卷讲评的重要性。学生离不开考试,考试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作,而试卷讲评是教学工作的延伸和深化。试卷讲评是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纠正错误,弥补不足的课程类型。它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也能帮助教师找到教学漏洞。怎样切实提高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呢?

首先,教师应做好试卷讲评的准备工作。要认真批改好学生的每份试卷,并在试卷讲评前做基本统计。一是要明确试卷的难易程度,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是多少,这是对试卷的整体把握。二是要统计出每一板块的得分率,甚至应统计出每一小题的得分率,并以此分析学生答题情况。中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我从学生的板块得分率中了解到:古诗文欣赏、文言文阅读、记叙文阅读以及作文部分存在问题。如文言文阅读,学生的词语解释有问题,因此在试卷评讲时针对卷内文言文词语进行重点讲解,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有意锻炼学生词语解释能力。

其次,讲评要有取舍,突出重点。教师习惯于对整张试卷一题不落地讲解,这种讲解来自于我们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不放心。其实,这种讲评不适合学生,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有取舍,要突出重点。失分率高的题目作为讲评试卷的重点,对于这些题目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教会学生触类旁通,让学生从中总结出规律。同时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另外,针对学生知识点模糊不清导致失分的情况,教师要讲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最后,要辅之以训练,以巩固学习和讲评效果。

例如:一次联考作文题目为:“――――的滋味”,看到这个题目时,我认为不难,心想学生的失分应该不会严重。但情况出人意料,全班36分以下3人,36―42分21人,43―47分8人,48分三人以上。很多学生写偏题的原因在于审题不清。这个半命题的中心词应该是“滋味”,横线填的内容只是限定词,不论你填什么,写作重点应放在“滋味”上。而有的学生写成“成功的滋味”是重点写成功,最后用一两句话点一下滋味;写“母爱的滋味”时重点放在母爱上;写“读书的滋味”花了很长的篇幅写自己读了什么书。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此题进行拓展,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在题目的广度和深度上延伸,让学生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从而培养他们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能力。我先设计了和“――――的滋味”相类似的题目,如“心灵的储蓄”、“美的瞬间”、“成长的烦恼”等进行审题训练;又设计了一组通过审题能明确写作重点的题目,如“我读懂了――――”、“学会――__”等;最后,进行综合型审题训练,如“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有一个镜头,溢满――――”、“这也是课堂”、“奖励自己”等。

以滋味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摘要:从五味理论的起源、形成入手,全面分析五味理论存在争议的缘由,指出五味理论的实质是对中药作用共性的一种高度浓缩和抽象,认为 “执简驭繁”是五味理论最大贡献和存在的价值,即使在今天的中医临床实践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药; 药性; 五味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之一,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同时它又是一个历来存在争议的话题。

1 关于五味理论的争议

五味理论,从它的诞生开始,就存在两种看似对立的说法,即中药的五味来源于药物的真实滋味;其二,五味应该来源于药物的作用。持这两种观点的学者,都有自己的铁证和实例。滋味说者,大家很容易接受和理解,传说神农尝百草,可见药物的味是尝出来的。诚然,这种说法有它的历史依据和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说法,也有着明显的不足和局限,最明显的例子是:药物不仅仅有五种味道,更有甚者,药物本来不具有这种真实的滋味,但医家却赋予了它另外的“味”,如石膏的辛、甘,代赭石的苦等等,由此可见中药五味的标定,不仅仅来源于它的真实滋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五味的提出,到我们今天看到的五味理论,实际上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药五味理论的产生应该是历代医家在真实滋味基础上进一步抽象的产物。故目前我们在中药学教学中只能采用一种折中和调和的观点,即给同学灌输既有真实滋味又有实际功效的说法,但这种看似公正客观的提法,却又暗含着另一种潜在的矛盾,即五味标定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这种“既有真实滋味又结合有实际功效”的五味标定标准,甚至是引起五味争议纠纷不断的根源,仔细想想:五味是标真实滋味好呢?还是偏重于实际的功效?真实滋味和实际功效如何统一?是标一种滋味好呢?还是两种、三四种为宜?这些等等问题,在大力促进中医中药标准化,一切都要量化的今天,这确实是五味理论与中医药理论标准化研究中的矛盾,也是我们在中药教学中难以深究的一种窘境。因此,有人提出不如放弃五味理论,其理由如下:①五味标定标准存在着一定的混乱;②五味未能完全概括中药的功能;③五味不能准确的标示药物的作用;④五味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药物的作用规律,⑤五味理论已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了[1,2]。真的如此么?我们知道,五味是传统中药学中一种重要的药性理论,关于五味理论的形成和产生,传统上认为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对中药作用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当然同意这种观点,但同时,笔者更乐于将五味理论看成是五行理论在中药药性理论中的一种阐述和衍化。

2 五味理论的历史来源

《说文》上称:“味,滋味也。”指舌头尝到的滋味。五味,单从字面上看,是代表辛、甘、酸、苦、咸五种真实的滋味,但古人为什么不用六七味呢?尤其是今天我们人人喜欢的八这个数词呢?而偏偏选择这个“五”字呢?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行理论,古人认为天生万物无一不是由木、火、土、金、水所构成,万物的变化无一不是五行变化的结果,因此笔者认为五味的五字实际暗含了五行之义,辛、甘、酸、苦、咸五味在古人看来,实际上是木、火、土、金、水的五行模式在中药药性中的另一种衍化。因此五味又不仅仅能代表药物的真实滋味,更是五行哲学理论在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另一种表述。我们知道,五行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的,不仅对是中医药理论,甚至中国传统文化中方方面面,无不留下五行理论这种中国古代哲学深刻的烙印,如:五色、五音、五谷、五伦、五常等等。从哲学的角度上去看,五味的五,已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数词,它代表的是一种哲学模式,一种对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所以,对中药五味认识上的第一种偏差,即药物真实滋味不止五种的困惑,在这种视角下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实际上,古人并没有拘泥于数量上的五而止步不前,反而进一步的推演出淡、涩之味。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五味理论的发展又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即五味理论虽脱胎于五行理论,但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五味理论又有脱离五行束缚的发展趋势,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改造和加工,五味也就更符合于中医临床的需要了。当然,本文在这里不想去深究五味与五行的关系,只是希望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渊源,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五味理论。

转贴于   3 五味理论的实质是对中药作用共性的一种高度浓缩和抽象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味的提出,实际上是古人希望借助五行的哲学模式来解释中药的性能和功效。当然,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它先天的不足和时代性。当今天我们以现代科技的标准来要求我们传统中药的规范化或标准化的时候,五味理论就突显出它与这种规范或标准之间的深刻矛盾。而这个所谓的矛盾,笔者认为其实是中医药理论的抽象性与现代科学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是中医药理论的模糊性和现代科学的精确性之间的矛盾。说得更明确一点,五味理论本身就是对中药作用共性的一种高度浓缩和抽象,而如何量化抽象的共性,这个命题本身已远远超出了五味理论规范化研究的范畴,至少目前现代科学没有太好的办法。正因如此,如果我们此时仅仅是为了今天的中医药规范化需要就放弃我们古人几千年来通过不断临床实践归纳和总结出来的五味理论,那么这种所谓的规范化或现代化,何尝不又是一种新时代的削足适履,一种形而上学的行为呢?当然,我们应该承认,五味理论有自身的不足,但这种局限性却不是有些学者提出的“五味未能完全概括中药的功能;五味不能准确的标示药物的作用”这两条,因为五味理论是高度抽象和归纳的产物,因此,它不可能将药物所有的功效都纳入其中,总结抽象共性的过程,本身就必须舍弃一些个性,因此当然不能准确完整地表示药物的作用。我们必须知道,古人对这种药性高度抽象的目的,是为了在临床上更容易的把握中药功效的特点和共性。因此,五味理论与药物的具体功效之间,其实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我们既不可以共性来完全取代个性,也不应该以特殊的个性来否定存在的共性,这如同哲学上“白马非马”论一般。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古人并不因为有了这种共性,就放弃了药物的个性――具体功效。倘若我们今天一定要讨论五味理论的不足,笔者认为应该承认五味标定历史上确实存在不够统一的地方,即不同医家标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给我们的继承者和研究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惑。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正视这种不同,甚至可以将这种不同,看成是不同医家对药物功效的不同理解,是一种有益的争鸣,我们绝对不应该片面地夸大这种差异,并以这种差异来质疑、甚至否定五味理论。就笔者看来,差异毕竟是少数,共识仍然是主流。因此,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差异,笔者认为唯有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虚心向临床请教,从实验中寻求解答,而不是以这个古人去打倒另一个古人,以这本古籍去驳斥另一本古籍,这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天我们解决这类历史问题,正确答案只能是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

4 “执简驭繁”是五味理论最大贡献和存在的价值

笔者认为,五味理论最大的贡献在于对中医临床用药和组方“执简驭繁”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不仅几千年来反复被临床所证实,即使今日,它仍能很好的指导着中医的临床组方用药,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中医方剂学中,任何一个方剂的组成,无不运用到五味理论的原则,如:《伤寒论》中桂枝汤的五味构成:桂枝味辛、甘,芍药味苦、酸,炙甘草味甘,大枣味甘,生姜味辛。五味配伍作用:桂枝、生姜之辛合甘草、大枣之甘为阳,发散解肌以助卫阳;芍药苦酸为阴,益阴敛营,防辛甘阳药发散太过;又与甘草、大枣之甘共取酸甘化阴之效,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和营中有调卫之功。在此,我们不难发现五味阴阳调和之道尽蕴其中,《伤寒论》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见我们的中医方剂中也是离不开五味理论指导的。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辛味的能行能散、甘味的能补能和、苦味的能泄能燥、酸味的能收能涩、咸味的能软能下,这是对药效何等高度的精炼,仅仅一两个字,就将中医遣药的原则告诉了临床医师,辛散、甘缓、酸收等等,无不是中医师在组方遣药,尤其是在加减配伍时考虑的重点,汤剂中的五味调和之道,效与味的斟酌与推敲,时时刻刻影响着医师的选药和组方。如果我们孤立地、单就目前中药学教学的范畴来看五味理论,我们甚至会产生淡化,甚至放弃五味理论的想法。中医药从来都是强调整体,如果我们中药学不讲五味理论了,不提五味理论了,这势必割裂中药学与方剂学的血肉相连,势必割裂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内在的联系,也将割裂我们对传统中药学良好的继承。因此,笔者是不赞成抛弃中药学中五味理论,至少今天是完全不赞成的。当然,对于五味理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如五味标定的依据,笔者主张先继承,再谈发展,但标定的原则,笔者更倾向保持现状,即滋味与功效的综合考虑为宜。一句话,根据不在我们手中,权力应在中医临床。改与不改,变与不变,笔者更倾向保守一点好。还是那句老话:存在就是合理。倘若我们今天规范的目的不是为了临床,而是“美学”范畴,这种规范笔者看来是毫无必要。那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考虑放弃它呢?这当然得依靠诸位同道的不断努力,依靠中药现代研究质的飞跃。倘若有一天,当我们真真切切地搞清了五味的现代实质或称物质基础,当我们的临床实践或理论研究,能找出另一种更好更合理的理论或模式,来代替目前五味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所起的执简驭繁作用时。那时笔者将举双手赞成让五味理论光荣地退休,躺在中医药博物馆里供人瞻仰,而此时谈废除或淡化“五味理论”还为时过早。

参考文献

[1] 高晓山.中药药性论,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37.

以滋味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消除爱滋歧视,共享美好生活。

在一次对河北省9所高校学生的调查发现,40%的学生认为对所有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应该隔离处理,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各位如果做这样一个调查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医学上讲,艾滋病只是一种病毒,尽管时至今日人类仍然不能完全征服它。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它只有血液、性、母婴三种传播方式,其传染性,远远低于肝炎。正常的交往和生活是完可以的,而我们却要残忍地把他们丢在地狱。

我知道一提起艾滋病,我们在害怕,社会在担心,世界在恐惧。请听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患者近4000万,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400万。我国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到今天,短短的20年,感染艾滋病毒已有84万人,位居亚洲第二、全球十四位。更可怕的是,目前,艾滋感染者的发病率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到2010年,我国的艾滋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之多,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如果有1500万到3000万人得了艾滋病的话,中国的经济将毁于一旦。朋友们,这绝非危言耸听,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中国的郑重告诫,这也是中华儿女的深切担忧。你可知道,我们泱泱大国,正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亲爱的朋友啊,如果你看到无辜的婴儿,被艾滋病折磨得奄奄一息,你能不为之心痛吗?如果你看到妙龄的少女被艾滋病摧残得瘦比黄花,你能不为之惋惜吗?艾滋病可怕可恨,但艾滋病人可悲可怜!他们也许因为与生俱来的贫穷,也许因为一次意外的医疗事故,却要背上这沉重的无法解脱的痛苦;也许因为一时的失足,却要用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他们随时可以听见一种声音,看见一种影像,嗅见一种气息,那就是死亡。他们在痛苦中呐喊,在无奈中抗争,在失望中期盼。朋友,面对这样一群不幸的病人,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能忍心置之不理吗?艾滋病虽然可怕,但更可怕是我们的冷漠和敌视。正如一名教授所说,歧视是防治艾滋病的最大敌人。

难以忘记那一双双直逼死亡般绝望的眼睛;难以忘记那个守在坟前的小孩,傻傻的望着镜头,他的父母都因卖血得爱滋病而去世;更难以忘记那刻在手臂上的仇、杀、恨,那似乎是在对我们歧视的控诉!

以滋味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那么你们知道关于第33个艾滋病日校园广播稿致辞范文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第33个艾滋病日校园广播稿致辞范文五篇,欢迎参阅。

第33个艾滋病日校园广播稿致辞一各位同志,各位朋友:

受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领导的委托,前来参加北方进德希望之光办公室举办的防治艾滋病活动。我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因为防治艾滋病工作,既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又是对人类生存的重大贡献。

今年12月1日,是第_个世界艾滋病日,其主题是:相互关爱,共享生命。这一天上午,温_总理胸佩象征着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来到地坛医院,与3名因输血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一一握手,并肩坐在一起攀谈,关切地询问他们的治疗、康复、家庭生活等情况。国家总理看望艾滋病病人这件事情,充分表达了国家对艾滋病感染者不要歧视,要关心的理念。

从目前看,尽管国际社会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并且继续呈上升趋势。艾滋病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巨大威胁,它夺去的生命超过了战争、洪水和饥荒中死亡人数的总和。在科学技术发展尚不能帮助人类彻底战胜这一病魔的今天,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显得尤其重要。关爱虽然不能治愈疾病,但对艾滋病病人献出关心与爱心,却有助于他们走出禁锢,恢复治疗与生活的信心。

关爱艾滋病病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北方进德希望之光办公室举办的这次活动十分有意义,充分体现了“相互关爱,共享生命”这一主题。同时,参加这一活动的大多是宗教界的朋友,有神父、有修女,这也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具体体现,大大弘扬了我省宗教界人士爱国爱教、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优良传统。

在这里,请允许我向参加这次活动的各位专家、教授、医务工作者、宗教界人士,以及为举办这次活动辛勤工作的各位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预祝这次活动圆满成功!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

第33个艾滋病日校园广播稿致辞二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1)班__,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同学们,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昨天是第_个世界艾滋病,你们了解艾滋病吗?你们知道这种疾病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影响吗?

艾滋病,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一种疾病,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仅去年,全球就有210万青少年感染艾滋病毒;而我们广州,艾滋病感染者在全省排第1位,而且每年都以13%的速度增长。今年头10个月,广州全市新报告病例就达1148例。而在这些发病群体中,学生病例也从2008年的7例上升到去年的25例。九成新发病例都是经性传播的。最令艾滋病患者煎熬的,不是病痛的折磨,而是周遭的歧视和冷漠。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分为三种1、血液传播:你的伤口接触到艾滋病人的血。2、性传播:在性接触过程中艾滋病毒会随体液相互传播。3、母婴传播:患有艾滋病的母亲将病传播给

胎儿。但是感染还需满足三个条件足够量的病毒、传播的媒介,也就是接触和时间。而汗液、唾液、泪水、尿液中含量极低,是不容易感染的。目前还没有发现唾液感染的案例。

艾滋病一旦感染,我们目前的医疗水平是无药可救的,但是只要我们洁身自好,科学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患上艾滋病的。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要远离可导致性骚扰和性暴力的环境和场所,比如不要出入_、歌厅;晚上不要单独外出;休息时间在网吧、游戏厅等场所不能玩得太晚等。第二,不和他人共用牙刷、不共用电动剃须刀,不吸毒品,不纹身,不纹眉,不纹唇线和扎耳朵眼,不和别人共用针头和注射器。不到消毒不规范无营业执照的医疗机构和诊所拔牙治牙。

我们也要知道一般性的接触,比如握手,共同进餐,共用学习用品,公用电 话机,打喷嚏、咳嗽,蚊虫叮咬,游泳这些都不会感染爱滋病。

虽然艾滋病是我们的敌人,但是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仍然是我们的朋友。昨日,世卫组织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卫生部预防艾滋病宣传员彭_与参与公益短片《永远在一起》的青少年一起参加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呼吁各界共同关心和帮助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呼吁更多人关爱、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理解他们,关爱他们,,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恐惧;多一分关爱,少一分歧视,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谢谢大家!

第33个艾滋病日校园广播稿致辞三艾滋病反歧视演讲稿

朋友们

爱己:爱自己多一些,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令自己的心灵更美好。

爱人:爱你的伴侣,爱你的亲朋,关爱弱势群体。

反歧视:我们的敌人是艾滋病病毒,而不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艾滋病患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的不幸需要大众的同情和支持。

艾滋病不仅损害个别人的躯体,而且损害着整个人类。艾滋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疾病的无知,更可怕的是由无知而造成的歧视和排斥,最可怕的则是——无知致使许许多多人置身于被感染的危险边缘而不自知。

通过网络——目前传播最广、速度最快的媒介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及正视艾滋病。

惟有了解和正视艾滋病,人们才能够摒除歧视并体会到患者的苦痛,从而加入到关怀患者的志愿者行列;惟有了解和正视艾滋病,人们才能够自愿自觉地从自身做起预防疾病,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蔓延。

第33个艾滋病日校园广播稿致辞四防治艾滋病演讲稿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消除爱滋歧视,共享美好生活。

在一次对河北省9所高校学生的调查发现,40%的学生认为对所有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应该隔离处理,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各位如果做这样一个调查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医学上讲,艾滋病只是一种病毒,尽管时至今日人类仍然不能完全征服它。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它只有血液、性、母婴三种传播方式,其传染性,远远低于肝炎。正常的交往和生活是完可以的,而我们却要残忍地把他们丢在地狱。

我知道一提起艾滋病,我们在害怕,社会在担心,世界在恐惧。请听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患者近4000万,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400万。我国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到今天,短短的20年,感染艾滋病毒已有84万人,位居亚洲第二、全球十四位。更可怕的是,目前,艾滋感染者的发病率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到20_年,我国的艾滋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之多,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如果有1500万到3000万人得了艾滋病的话,中国的经济将毁于一旦。朋友们,这绝非危言耸听,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中国的郑重告诫,这也是中华儿女的深切担忧。你可知道,我们泱泱大国,正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亲爱的朋友啊,如果你看到无辜的婴儿,被艾滋病折磨得奄奄一息,你能不为之心痛吗?如果你看到妙龄的少女被艾滋病摧残得瘦比黄花,你能不为之惋惜吗?艾滋病可怕可恨,但艾滋病人可悲可怜!他们也许因为与生俱来的贫穷,也许因为一次意外的医疗事故,却要背上这沉重的无法解脱的痛苦;也许因为一时的失足,却要用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他们随时可以听见一种声音,看见一种影像,嗅见一种气息,那就是死亡。他们在痛苦中呐喊,在无奈中抗争,在失望中期盼。朋友,面对这样一群不幸的病人,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能忍心置之不理吗?艾滋病虽然可怕,但更可怕是我们的冷漠和敌视。正如一名教授所说,歧视是防治艾滋病的最大敌人。

难以忘记那一双双直逼死亡般绝望的眼睛;难以忘记那个守在坟前的小孩,傻傻的望着镜头,他的父母都因卖血得爱滋病而去世;更难以忘记那刻在手臂上的仇、杀、恨,那似乎是在对我们歧视的控诉!

亲爱的朋友,请相信: 你的一点改变,就能改变他们的一生。只需要一颗温暖的心,一道平视关怀的目光,一个不经意的微笑。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一句广告词,“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和所有的艾滋病人生活在一个没有歧视的充满爱的世界里!”

谢谢大家!

第33个艾滋病日校园广播稿致辞五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消除艾滋歧视,共享美好生活。

在一次对河北省9所高校学生的调查发现,40%的学生认为对所有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应该隔离处理,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各位如果做这样一个调查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医学上讲,艾滋病只是一种病毒,尽管时至今日人类仍然不能完全征服它。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它只有血液、性、母婴三种传播方式,其传染性,远远低于肝炎。正常的交往和生活是完可以的,而我们却要残忍地把他们丢在地狱。

我知道一提起艾滋病,我们在害怕,社会在担心,世界在恐惧。请听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患者近4000万,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400万。我国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到今天,短短的20年,感染艾滋病毒已有84万人,位居亚洲第二、全球十四位。更可怕的是,目前,艾滋感染者的发病率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到2010年,我国的艾滋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之多,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如果有1500万到3000万人得了艾滋病的话,中国的经济将毁于一旦。朋友们,这绝非危言耸听,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中国的郑重告诫,这也是中华儿女的深切担忧。你可知道,我们泱泱大国,正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亲爱的朋友啊,如果你看到无辜的婴儿,被艾滋病折磨得奄奄一息,你能不为之心痛吗?如果你看到妙龄的少女被艾滋病摧残得瘦比黄花,你能不为之惋惜吗?艾滋病可怕可恨,但艾滋病人可悲可怜!他们也许因为与生俱来的贫穷,也许因为一次意外的医疗事故,却要背上这沉重的无法解脱的痛苦;也许因为一时的失足,却要用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他们随时可以听见一种声音,看见一种影像,嗅见一种气息,那就是死亡。他们在痛苦中呐喊,在无奈中抗争,在失望中期盼。朋友,面对这样一群不幸的病人,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能忍心置之不理吗?艾滋病虽然可怕,但更可怕是我们的冷漠和敌视。正如一名教授所说,歧视是防治艾滋病的敌人。

难以忘记那一双双直逼死亡般绝望的眼睛;难以忘记那个守在坟前的小孩,傻傻的望着镜头,他的父母都因卖血得爱滋病而去世;更难以忘记那刻在手臂上的仇、杀、恨,那似乎是在对我们歧视的控诉!

亲爱的朋友,请相信:你的一点改变,就能改变他们的一生。只需要一颗温暖的心,一道平视关怀的目光,一个不经意的微笑。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一句广告词,"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和所有的艾滋病人生活在一个没有歧视的充满爱的世界里!"

以滋味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我国媒体艾滋病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第一,报道手法方面。

煽情炒作,哗众取宠。一些媒体的从业人员往往忽略了自己肩负的“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对一些艾滋病新闻不负责任地进行报道。有的媒体从业人员专门抓住一些离奇的情节和故事,任意炒作,甚至是恶意炒作;还有的媒体从业者不是到现场采访,不是倾听当事人的讲述,而是道听途说,甚至为了追求新闻效应,捏造了部分新闻事实和使用匿名信源,夸大渲染不良细节。因而,严肃的艾滋病新闻变成了“戏说”和“八卦新闻”。艾滋病防治和艾滋病病人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负面报道,耸人听闻。在对艾滋病进行报道的图片中,骨瘦如柴的双手、流脓的创口、哭泣的场面、无医无药的困境、荒草凄凉的坟头……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很常见。这些都让受众产生了恐慌、偏见和绝望的心理,使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和痛苦。

随意透露隐私,造成患者精神创伤。我们一些媒体的从业人员在新闻的取舍和当事人的隐私上,不是保护当事人和维护当事人的权利,而是采取不道德的行为,披露当事人的隐私,如当事人的姓名、工作单位、父母姓名、居住地等当事人不愿披露的内容。有的媒体从业人员甚至用不道德的欺骗手段套取当事人的隐私后公布于众。更有甚者,采用偷拍等隐性采访,跟踪当事人,因而给受害者带来了更大的伤害。

第二,报道内容方面。

信息来源单一,报道形式单调。虽然近几年艾滋病新闻报道在数量上有上升的趋势,但在力度与影响力上还相差甚远。报道中官方的声音明显高于民间的声音,大部分信息来源于政府卫生部门、官员、专家学者,反映普通民众和个体心声的报道少。内容上也都是会议和活动居多,辅有一些防治药物、预防知识、公益组织、疫情的报道,缺少个性化的创新报道。这样的报道严重缺乏人情味,没有“让艾滋病报道变成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而只是一些冷冰冰的官方信息。这就导致报道带来的社会反响不够强烈,受众认为艾滋病与自己无关,只存在于远离自己日常生活的地方,是其他人的疾病。

报道不够深入。不少新闻停留在表面,而且大都是动态报道,在200字与800字之间。在对艾滋病患者个体的报道中,人文关怀思想经常会流于表层化,媒体大多介绍他们生活的不幸、艰辛,注重表现其艰难的生存状态,而忽视了对人性的挖掘和顽强精神的弘扬。深层次挖掘艾滋病患者另一面的崇高品质,不仅是在精神上对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更可以通过新闻宣传的启发、教育作用,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

报道不够全面。人文关怀精神在艾滋病新闻报道中还体现出关怀点不平衡的问题,对参与此新闻事件的多个主体不能给予全面关注,如《拿什么拯救艾滋村河南艾滋村报告》(《海峡都市报》2004年2月25日),通篇充斥着“艾滋病疯子”、“艾滋病患者成为地痞无赖”、“艾滋病患者讨债”等,整篇报道的基调是黑色的,容易让人觉得这个村子是没有前途的。而事实的背景是:这个村的村民当初因为贫困把卖血作为挣钱门路,交叉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且事后河南省委立刻组成了帮扶工作组,进驻全省38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与艾滋病患者做邻居,开始为期一年的驻村工作。这种煽情报道严重偏离了艾滋病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使读者产生了认识偏差,加深了受众对这些艾滋病患者和疫情状况的误解。

第三,报道心态方面。

冷漠心态。新闻不仅是“事学”而且也是“人学”,关注、关怀弱势群体的生存,要求新闻报道必须贴近弱势群体的情感,传递爱心与同情心。然而,现实中的一些媒体在面对弱势群体生存的尴尬时,却表现出麻木与冷漠的面孔。对于艾滋病新闻报道,不少媒体采取沉默和逃避的态度,不愿也不想接触这个话题。中国社会调查所在2006年7月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大城市近千人进行了街头随机访问,当问及“您觉得现在艾滋病人群迅速攀升,您应该做些什么”时,竟有72.6%的人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80%的人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只有不到10%的人认为艾滋病对生活是有影响的。上述调查报告显示:普通民众对艾滋病的了解是相当薄弱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媒体一直以来的冷漠态度,它们并没有发挥切实的预警、教育功能。

歧视心理。在一些艾滋病新闻中,记者经常先入为主,带着明显的偏见与歧视。在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艾滋病人的厌恶和不尊重、不平等,带有歧视意味。同时在解释和分析艾滋病受害者感染的原因时,一些媒体从业者不从社会大的方面去寻找根源,而将之仅仅归罪于艾滋病受害者本身,这样的报道不仅仅对艾滋病受害者本身不公平,也没有将艾滋病传播的原因分析得全面和准确,误导公众更加歧视艾滋病患者。

媒体在艾滋病报道中提高人文关怀的途径

要改变国内媒体在艾滋病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从报道理念和技巧上来说,应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减弱报道中的宣传口吻。如果一味地从上而下灌输观念,宣传味过于明显,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不能达到有效传递信息和教育的目的。《华商报》在《196个检测点免费查艾滋》这篇报道中,分析了关于艾滋病的形势和政策之后,以“省卫生厅温馨提示”结尾――“特别是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要自信,坚信自己仍然和过去一样有存在的价值,仍然和过去一样珍视友谊;遭遇过去朋友和邻居的拒绝和冷遇,也不要过于沮丧和伤感,艾滋病人必须建立生存的信心和勇气”。通过这样的报道,政府展现在受众面前的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形象,亲切的叮咛和鼓励的话语反而更容易拉近和艾滋病受害者的心理距离,温暖读者的心。这种报道方式值得学习和推广。

第二,发掘艾滋病患者背后的故事,多用细节描写,采用更多的报道角度。这样的报道方式给读者的印象更深,他们更易于和乐于接受。例如:《华商报》在《坦然面对我会对孩子负责一辈子》这篇报道中写道:“上午11时许,李丽被从产房推出,王华赶紧上前去给妻子掖了掖被角……推出住院部大楼时,王华特意将棉夹克脱下,罩住妻子的头,怕她被冷风吹着。

安顿了李丽后,他也没闲着,又出门去给妻子买了秋衣秋裤”。这样的报道更形象地展示了艾滋病患者家庭温馨的一面,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外,记者应善于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积极拓展思路,在收集材料、挖掘背景、求证信息来源上下工夫。通过对不同群体的采访,记者从不同层面深入调查与艾滋病有关群体的生活,这样的调查让受众更全面地认识了艾滋病受害者的真实生存状态,从而减少外界对艾滋病受害者的歧视。

第三,发掘报道深度。艾滋病报道的主题其实很开阔,并不局限于疫情报道、呼吁社会关爱上,它还有社会、文化、经济等深层次的意义。记者应在现象表面的背后认真思考“为什么”和“怎样做”,深入调查、解释背后的原因,从而令报道对现实和公众有更深刻的意义,真正发挥监测环境、协调行动的作用。例如:《华商报》的《温馨倡议外出打工别忘预防艾滋》这篇报道,它以小标题的形式从四个角度切入:“为什么是农民工?”、“长期在外,农民工的‘’在哪里”、“仅仅知道‘艾滋病日就是免费发’”、“记者调查两成多农民工称找过‘小姐’”揭示了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的现状。作者从人性化的角度探讨了农民工易感染艾滋病这一现状的原因,引人深思,让受众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强化记者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要做好关于艾滋病的报道,需要记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肃的职业道德观。记者只有超越猎奇和低俗的报道思想,并有一颗同情和怜悯之心,才能真正写出高质量的艾滋病报道。如凤凰卫视《冷暖人生》栏目在一期《艾滋病女大学生》节目中,记者本着对采访对象和社会负责的态度,深入探析和记录了中国第一位敢于公布自己身份的在校艾滋病女大学生的心路历程,真实展现了一位艾滋病感染者渴望得到社会理解和宽容的心声。节目具有发人深思和令人震撼的力量。

结语

以滋味为话题的作文范文6

      一位西方人曾这样把中国菜和日本菜加以对比 : “日本菜似乎只是为眼睛而做 , 而中国菜却真正是为了舌头的。”的确 , 中国不愧为“饮食大国” , 在这个国度 , 好像人人都可称为“美食家” , 不但讲究吃 , 而且舌头的味觉也似乎分外发达 , 吃东西特别讲究滋味。更使西方人感到惊奇的 , 是中国人不仅用舌头来品尝食物 , 也用舌头来欣赏文艺。不论文化水平高低 , 人们在读了一首好诗、听了一首好歌 , 或看了一场好电影之后 , 其评语往往是“有味儿”、“够味儿”、“味儿足” , 而且那副情态 , 也俨然像一个美食家尝了一道精美的菜肴那样怡然自得 , 心醉神迷。“味” , 作为挂在我国人口头上的艺术审美标准 , 因为它太普通平常 , 所以不论是听者还是说者 , 都不太容易想得到它竟会是一个美学概念。而实际上 , 如果我们从理论上把它稍稍分析一下 , 就可以看出它具有相当深刻而独特的内涵。首先 , “味”是一个徒具客观形式的主观性概念。因为它不是一种东西 , 而是一种感受。换句话说 , 世界上并不存在着一个叫做“味”的客体 , 离开了人的舌头 , 任何东西中也不存在“味”这种独立自在的性质。它不过是客体中的某些自性作用于我们的味觉之后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经验罢了。因此 , 当我们说“蜜是甜的 , 梅是酸的”时 , 甜的 , 酸的并不是蜜和梅 , 而只是我们自己。实际上 , 不但甜酸苦辣这些“味”一定要在主观感受的基础上才能成立 , 甚至连“无味”之成立也是这样。我们说一杯酒“有味” , 而说一杯水“无味” , 那是因为酒和水都是可喝的。而面对着冶炼工人从炉中舀出的一勺通红的铁汁 , 我们是既不能说它“有味” , 也不能说它“无味”的。它根本与“味”无缘 , 因为它绝对排斥舌头。食品的“味”是主观的感觉 , 艺术品的“味”亦然。当我们中国人说一件艺术品“有味”时 , 实际上是“我被它陶醉了”的意思。“某某作品有味” , 这句话表面上像是对该艺术品的客观性质的评价 , 而实际上却是欣赏者对自己主观感受的抒发。它不是阐释性的 , 而是表现性的。这就是说 , 中国人不但以表现性的方式来创作艺术 , 也以表现性的方式来评价艺术 , 这与西方人那种再现、摹仿的创作方式和单纯去考察文本的客观意义及结构的品评方式正成鲜明对照。

    

其次 , “味”不但是一种主观性的感受 , 而且是一种封闭性的感受。“味”不等于“色” , “色”虽然也可以说是人对客体光波的主观经验 , 但因为刺激源外在于我们 , 一朵红花 , 你看我也可以看 , 大家可以同时看 , 它向众人开放着 , 故人们在那同源的刺激下所产生的色觉就可以相互印证 , 印证的共同凭藉就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那个公共的对象物。而“味”却不然 , 它的刺激源作为对象物完全是私有的、排它的。这口酒 , 我喝你就不能喝 , 酒过舌根的辣烈和下咽后的香醇 , 那是只有饮者自己才知道的事情。从感受的性质上来说 , 眼睛的观色是外向的感觉 , 而喉舌的辨味却是内向的体验。换言之 , 人在辨味时 , 并非是在感受着它物 , 而是在感受着自己的感受。以自己为对象的思维叫反思 , 以自己为对象的感受就叫体验。“味”既是排它的、体验性的 , 也就决定了它是封闭性的。它是一种“只可自怡悦 , 不堪持赠君”的东西。对于体验者 , 它像光天化日一样实在而真切 , 而对于他人 , 则如哑人之梦一样无从印证。《吕览》载伊尹所谓“鼎中之变 , 精妙微纤 , 口弗能言 , 志弗能喻” , 禅录中所谓“如人饮水 , 冷暖自知” , 都是对“味”这种感受的封闭性的确切说明。因此 , 我国人以“味”评艺 , 也反映了我们欣赏艺术不重认识而重体验、不重语言剖析而重无言默契的特征。

    

总之 , 可以这样说 : 如果要寻找一个能够集中代表中国人艺术审美立场和态度的字眼 , 那实在是非“味”莫属的。

    

流长由于源远 , 末茂缘于根深。“味”这个审美观念已普及到成了人们口头禅的地步 , 那一定是因为它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因此要考察它的缘起 , 就需要把目光尽量投向遥远的过去。众所周知 , 千百年来 , “滋味”、“韵味”等等一直是我国人评艺的标准 , 而学界溯其源头 , 则多将“滋味说”的提出者归于六朝时的钟嵘。实际上 , 即使单从文学评论的角度上说 , 汉人的以“味”评文已远在钟嵘之前 , 更何况在我国人审美意识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 以味评文也已经是“流”而不是“源”了。

    

我以为 , 中国之所以用“味”作为艺术审美概念 , 与我国人的审美意识本身即起源于味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们先从“美”字说起。这个字 , 早在先秦就已经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美学概念了 , 不论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外形上还是内质上 , 凡能引起人美感的东西 , 都称之曰“美”。而这个字在创轫之初的原始意义 , 却只指味道的美 , 亦即好吃。《说文》 : “美 , 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后来的徐铉对这条注释又有一个补充 : “羊大则美。”这就是说 , 许慎认为“美”是个会意字 , 古人觉得羊肉最好吃 , 尤其是大羊的肉 , 故将“羊大”二字合而为一来表示味道的甘美。所谓大羊 , 也就是肥羊 , 《仪礼·公食大夫礼》 : “士羞庶羞 , 皆有大 , 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治宾。”注 : “大 , 以肥美者特为脔 , 所以祭也。”扬雄《太玄·玄冲》 : “大 , 肥也。”故训美的初义为甘 ( 味道好 ) 。提起“肥” , 我们又想到“肥”与“美”在古音中同属旨部字 , 也就是说 , 它们是同韵的。古音韵学者告诉我们 : “凡同一韵之字 , 其义皆不甚相远” ( 阮元《释门数》 ) 。“美”与“肥”义近 , 是因为牲畜肥了之后肉味才好 , 故古人以肥羊肥牛为馈赠佳品 , 《诗·小雅·伐木》 : “既有肥 ?, 以速诸父 ; 既有肥牡 , 以速诸舅。”古人每以“肥”字代好味 , 所谓“肥甘”、“肥脓”等等是也。正因为“肥”、“美”义近 , 故“肥”不但可以代“美” , “美”亦可以代“肥”。《礼记·月令》 : “烧雉行水 , 利以杀草 , 如以热汤 , 可以粪田畴 , 可以美土疆”。所谓“美土疆” , 即使土地变肥沃也。《周礼·地官·载帅》郑玄注 : “家所养者多 , 与之美田”。又 , 《列子·说符》 : “王以美地封其子”。美田、美地 , 肥腴之田地也。后世谓俸禄丰厚之官职为“美官” , 能获厚利之事由为“美差” , 亦即肥官 , 肥差之意。古音中 , 与“美”同韵的还一个字 , 那就是“旨”。而“旨”字从甘 , 它在古代指美味 , 历来是没有争议的。《诗·小雅·甫田》 : “攮其左右 , 尝其旨否” ; 《小雅·鱼丽》 : “君子有酒 , 旨且多。”所谓“旨”都是味佳的意思。因为它与“美”的本义相同 , 故正如“美”字到后来引申为抽象的美义 , “旨”到后来亦可概括美的事物 , 如《诗·陈风·防有鹊巢》 : “防有鹊巢 , 邛有旨苕。中唐有甓 , 邛有旨贎”。苕与贎皆草名 , “旨苕”与“旨贎” , 皆美草之意。又 , 扬雄《太玄·居》 : “凡家不旨” , 注 : “旨 , 美也。”这都是以旨代美的例子。而最能说明“美”字的本义是指味道的 , 是“美”、“味”二字古音的相同。查中古韵书 , “美”与“味”各自有两个读音 : 美 , 《广韵》注为“无鄙切” ( 读若味 ), 《集韵》注为“母鄙切” ( 读如美 ); 味 , 《广韵》、《集韵》、《韵会》皆注“无沸切” ( 读若未 ), 而《集韵》又标为“莫佩切” ( 读若昧 ) 。而这两对读音正好互相对应。这显然是因为 , 美、味在上古读音本来为一 , 只是到了后来 , 它的声母才分化为轻唇 [v] 与重唇 [m] 两种。清人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中 , 曾举过大量例子 , 有力地证明了“古无清唇音” , “凡清唇之音 , 古皆读为重唇”的结论。根据这个结论 , 则“美”、“味”二字在上古皆为重唇明母字 , 发音都近似于今天的“美”或“昧”。“味”字古读为重唇 , 亦可从古人的训诂中见出 , 《礼记·檀弓上》引孔子的话 : “竹不成用 , 瓦不成味” , 郑玄注 : “味当作沫 ( 读作昧 , 黑色光也 ); “味”、“沫”相假借 , 可见读音相同。《白虎通义·礼乐》 : “西狄之乐曰味。味之为言 , 昧也”。汉人训字义 , 每借同音字来比附推衍 , 则“味”在古代读“昧” , 当不成问题。又 , 《汉书·地理志》载益州郡有味县。注 : “孟康曰 : 味音昧” , 也证明了这一点。当然 , 从先秦人的用韵情况来看 , “美”与“味”在韵母上有时存有细微的差别 , 故章太炎将“美”字的古音定为脂部 , 而将“味”放在队部。但上古时脂、队二部每相出入 , 所以章太炎说 , 脂、队二部在最古时同居一部也 ( 参见《国故论衡》上 ) 。“美”、“味”在古时声韵皆一 , 亦即为同音字 , 这是证明它们的本义相同的有力证据。因为最古时的语言是以声为用的 , 阮元云 : “古音相通之字 , 义即相同” ( 《释门数》 ); 刘师培云 : “造字之源 , 音先而义后 , 考字之用 , 音同则义通”也 ( 《文章源始》 ) 。古时还有一些与“美”发音相近的字 , 诸如作为食物的“米”、“麦” , 作为调味品的“梅” , 皆同纽而韵近 , 其命名皆与味有关也。从古文字的发掘材料来看 , “味”字的产生较“美”字为晚 , 它在金文中才开始出现 , 而甲骨文中只有“美”字 , 尚无“味”字。这就是说 , 最早时人们提到美味 , 都以“美”言之 , 只是由于后来的“美”字由味道的意义逐渐生发扩展 , 终于变成了一个抽象的泛指 , 故人们才又根据这个字的字音 , 重新造了一个“味”字来专指味道。实际上 , 尽管在有了“味”字之后 , “美”指美味的这一本义还是没有被人忘记。《礼记·祭统》 : “三牲之俎 , 八赑之实 , 美物备矣。”《国策·燕策》 : “为之远行 , 故为美酒” ; 《孟子·尽心下》 : “脍炙与羊枣孰美 ? ”《吕览·本味》 : “肉之美者 , 猩猩之唇 , 獾獾之炙 ; 鱼之美者 , 洞庭之鲋 , 东海之鲕 ; 菜之美者 , 昆仑之萍 , 寿木之华 ; 饭之美者 , 玄山之禾 , 不周之粟 ; 水之美者 , 三危之露 , 昆仑之井。”其所谓“美” , 都用的是这个字的本义。甚至到了隋唐时期 , 人们还是这样用 : 崔弘度 , 隋文时为太仆卿。尝戒左右曰 : “无得诳我 ! ”后因食鳖 , 问侍者曰 : “美乎 ? ”曰 : “美”。弘度曰 : “汝不食 , 安知其美 ! ”皆杖之。 ( 《桂苑丛谈》 ) 刘仆射宴 , 五鼓入朝 , 中路见卖蒸饼之处 , 使人买之 , 以袍袖包裙帽底赻之 , 且谓同列云 : “美不可言 , 美不可言 ! ” ( 《嘉话录》 ) 诸如此类 , 都是这样的例子。既然“美”字的初义本指味道好 , 那么也就是说 , 中国人的美的观念本是从口腹的快感中生发出来的。这一点不光是中国 , 恐怕整个人类都是如此。吃 , 是人类生命的第一需要 , 故人对作为吃的快感的美味的意识 , 一定在听觉的、视觉的快感之前。此沈约《需雅》所谓“人欲所大味为先”也 ( 《隋书·音乐志》引 ) 。然西方人在美的意识产生之后 , 即强烈地意识到它与口腹快感的区别 , 以至于将味觉从审美的领域里放逐出去 ; 而中国人却一直未肯忘记“味”这个产生美的母体 , 以至在美的观念成熟之后 , 人们说起美听与美视 , 也往往与美味相提并论。比如 : “声一无听 , 物一无文 , 味一无果。” ( 《国语·郑语》 ) “目之所美 , 耳之所乐 , 口之所甘。” ( 《墨子·非乐》 ) “口之于味 , 有同嗜焉 ; 耳之于声 , 有同听焉 ; 目之于色 , 有同美焉。” ( 《孟子·告子》 ) “目好之五色 , 耳好之五声 , 口好之五味。” ( 《荀子·劝学》 ) “美色不同面 , 皆佳于目 ; 悲音不共声 , 皆快于耳 ; 酒醴异气 , 饮之皆醉 ; 百谷殊味 , 食之皆饱。” ( 《论衡·自纪》 ) “清趐之美 , 始于耒相 ; 黼黻之美 , 在于杼柚。” ( 《淮南子·说林训》 ) “虽云色白 , 非染弗丽 ; 虽云味甘 , 非和弗美。” ( 《抱朴子·勖学》 ) 在这些例子中 , 美味与美视、美听的联系 , 绝不是某个人发挥创造性联想的结果 , 而是“美”字的原始意义在人们审美观念中的自然留存。换句话来说 , 中国人以“味”论美感 , 它是从历史中“长”出来的 , 而不是从头脑中“想”出来的。它压根就没有现代知识产权意义上的发明者。

    

单就艺术审美领域上来说 , 中国人一开始有意识地感受和欣赏艺术 , 就是与舌头对美味的感觉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正如人们所知道的 : 音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 , 先秦人对乐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 , 那就是“中和之美”。《周礼·春官·大司乐》 : “以乐德教国子 : 中和、祗庸、孝友” ; 《荀子·王制》 : “中和者 , 听之绳也”。所谓“和” , 是具有味道上和声音上双重意义的一个词 , 它既指味道的调和 , 又指声音的谐调。《商书·说命下》 : “若作和羹 , 惟尔盐梅” ; 《周礼·天官》 : “掌王之后世子膳之割烹煎和之事”。《礼记·月令》 : “薄滋味 , 无致和” , 这些是在调味的意义上用“和”的例子。而《虞书·舜典》 : “声依永 , 律和声” , 《诗·周颂·有瞽》 : “肃雍和鸣 , 先祖是听” , 《小雅·宾之初筵》 : “趢舞笙歌 , 乐既和奏” , 又是在谐声的意义上用“和”的例子。从调味的意义出发 , 古人管烹调时所用的调料叫“和” , 《吕览·本味》 : “‘和'之美者 , 阳朴之姜 , 招摇之桂 , 越骆之菌 , 鲔之盐”。从谐声的意义出发 , 古人管一种笙簧也叫做“和” , 《尔雅·释乐》 : “大笙谓之‘巢' , 小笙谓之‘和'。”食物讲究调味 , 在中国起源甚早 , 传说商代的伊尹就向商王进谏过调味之理 : “凡味之本 , 水最为始 , 五味三封 , 九沸九变 , 火为之纪 , 时疾时徐 , 灭腥去臊除膻 , 必以其胜 , 无失其理。调和之事 , 必以甘酸苦辛咸 , 先后多少 , 其齐甚微 , 皆有自起。” ( 《吕览·本味》 ) 《左传·昭公二十年》亦载有晏婴对齐侯的一段进谏 , 他先从味道的和说起 , 进而说到音乐的和 : “如羹焉 , 水火醯醢盐梅 , 以烹鱼肉 , 趷之以薪 , 宰夫和之 , 齐之以味 , 济其不及 , 以泄其过 , 君子食之 , 以平其心。声亦如味 , 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 , 以相成也 , 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 , 以相济也。君子听之 , 以平其心。”后来的荀悦在《申鉴·杂言》中也说 : “夫酸咸甘苦不同 , 佳味以济谓之和羹 , 宫商角徵不同 , 佳音以章谓之和声。”也正因为被人们作为音乐审美标准的“和” , 本身即是一个“佳味”与“佳声”密合在一起的概念 , 所以先秦人听好听的歌乐 , 同时会想到好吃的味道 , 那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论语·述而》 : “子在齐闻‘韶' , 三月不知肉味。”正是以美味况美声的明显例子。至于后人如曹丕《善哉行》 : “哀弦微妙 , 清气含芳。”陆机《拟西北有高楼》 : “芳气随风结 , 哀响郁若兰”以及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 “声得盐梅 , 响滑榆槿” ( 盐、梅、榆、槿 , 皆古代调味品 ), 则是更直接地用味来说声了。现在要说到文学欣赏。中国人对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自觉认识有一段漫长的历史 , 它大体上经历了由口头言辞到一般的文章典籍 , 最后才到纯粹的文学作品这样一个逐渐收缩的过程。而我们稍加寻绎就可以发现 : 尽管人们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评价概念 , 但“味”的评价却像一条线贯穿始终。《尚书·说命中》记载傅说向商王进言理政之道 , 商王听了之后说了一句话 : “旨哉 ! ”郑玄注 : “旨 , 美也 , 美其言皆可服行” , 以表示美味的“旨”字来称赞对方的发言。这说明古代很早时就是从“味”的角度来评价言辞的。《诗·小雅·巧言》 : “盗言孔甘 , 乱是用 ? ”。《左传·昭公十一年》 : “币重而言甘 , 诱我也”。《国语·晋语》 : “人有甘言”。所谓“甘言” , 亦即今天我们所说的“甜言蜜语” , 它虽然是个贬义词 , 然以“甘”说“言” , 亦是味道的角度。《易传·系辞上》有两句流传很广的话 : “二人同心 , 其利断金。同心之言 , 其臭如兰。”谓同心之人所说的话 , 品起来有如兰草之芳香 , 更是以味来说“言”了。至于直接用“有味”二字来评价言辞议论的例子 , 至迟在司马迁的时代就有了 ,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冯唐关于将帅有一段深刻的议论 , 而在传后的论赞中 , 司马迁写着这样的评语 : “冯公之论将率 , 有味哉 ! 有味哉 ! ”春秋之后 , 随着书面著述的篇籍典册的增多 , 人们也就从以味论言转到以味论文。孟子是第一个推崇儒家经典的人 , 而他是这样推崇的 : “心之所同然者 , 何也 ? 谓理也 , 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 , 故理义之悦我心 , 犹刍豢之悦我口。” ( 《孟子·告子上》 ) 《说文》 : “牛马曰刍 , 犬豕曰豢”。孟子以家畜肉的美味来说圣人经典中的义理对人心的怡悦 , 这也就是后人所谓“切理餍心”和“脍炙人口”等语之所出。因为圣人的义理对人来说是一种美味 , 人心对道理的体会如同对美味的品尝 , 故汉以后便产生了“味道”一词。诸如 : 班固《答宾戏》 : “委命供己 , 味道之腴” , 蔡邕《辞郡辟书》 : “安贫乐潜 , 味道守真” , 《三国志·魏志》裴松之注 : “引身深山 , 研精味道” , 《晋书·成公简传》 : “不求荣利 , 潜心道味” , 崔融《报李少府书》 : “夕饱儒珍 , 朝充道味”。如此等等 , 不胜枚举。唐人苏味道 , 正是以这两个字作为自己的名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