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探险之旅范例6篇

神奇的探险之旅

神奇的探险之旅范文1

走了不知道多久,我们终于到了梦寐已久的沙漠深处,眼前的景象令我们无比陶醉:金黄的沙丘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此时正值傍晚,落日的余晖和天边变化多端的火烧云衬得沙漠更加妩媚动人,我们对接下来的景色更加期待了,顾不上休息,快马加鞭地朝着沙漠更深处走去。

天已经黑了,此时的景色并不似我们想象般美丽,反倒十分瘆人:地面变得十分平坦,温度也随之下降,随处可见的动物遗骸在微弱的月光下显得更加恐怖,我们有些不寒而栗,不禁放慢了脚步。这时,王叔叔道:天色不早了,今天就在这休息吧。我和小A就像中了咒语似的,随即倒地睡了起来。

半夜,正当我陷入熟睡时,小A的一声惊叫把我吵醒了,定睛一看,小A的背上爬着四五只巴掌大的蝎子。我吓得赶紧叫醒了王叔叔。他见状,立即从包里掏出一瓶驱虫剂,朝小A身上猛喷,那些蝎子就像被针扎了一般纷纷四处逃串,总算是有惊无险。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找到了两根粗而硬的树干插在沙地里,又在上面铺了一大块老树皮,盖上睡觉,一张简易的床就搭好了,我们在上面勉强度过了一晚。

第二天天蒙蒙亮,我一看到眼前的场景,睡意就顿时消失大半,我们的水壶没有盖紧,地上湿了大片,想必所剩无几。我叫醒了王叔叔和小A,王叔叔看着地上的水痕,良久道:我们只能改变路线去找水了,不然还没穿过无人区,我们就会渴死在路上的。

就这样,我们走上了找水的道路,而前方是一片未知的危险

神奇的探险之旅范文2

雄伟的太行山,蜿蜒的淅水河,孕育了一处奇山丽水、佳景胜地。这就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入选中国最美峡谷的山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

太行山脉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它北起北京西山,南达黄河北岸,绵延于晋冀和晋豫之间。在绵延数千里的太行山脉中,最为险峻的一段,就在山西陵川、壶关、平顺、潞城、长治一带,古人称之为“上党天下脊”。汲取着太行山的险奇和灵毓,“千里太行第一峡”的美誉,大峡谷当之无愧,它仿佛一幅雄奇的水墨画。

景区方圆百里,主峡、支峡遍布,彼此毗连,纵横交错,回环曲折,开合有致。峡谷中拔地而起的奇峰,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吐珠喷玉的山泉,碧波荡漾的深潭,神奇莫测的溶洞,原始自然的生态,汇集成风光旖旎、步移景换、美不胜收的百里艺术画廊。在这百里画廊的鸿篇巨制之中,包括王莽峡、五指峡、龙泉峡三大主峡及众多的支峡,划分为王莽峡、紫团山―黑龙潭、红豆峡、八泉峡、青龙峡、万佛山、黄崖底等7个风景区,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74.9%。各个峡谷景区又各自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尤以王莽峡之险,紫团山之秀,红豆峡之幽,青龙峡之雅,八泉峡之雄,最为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

沉睡亿年 造化神奇

太行山在距今25亿年前始成雏形,之前的水乡泽国遇天崩地裂,群峰突起,又历经亿万斯年流水切割,长风雕琢,才铸成了今日峡谷的壮美殊颜。一层层沉积的丹霞岩层,记载了岁月的演变轨迹;一片片遗存的三叶虫化石,揭示了自然的物种繁衍;一块块有棱有角、千奇百态的山岩,诉说着造化的神奇魔力。

大峡谷山也巍巍,水也潺潺,风也徐徐,绿也郁郁。一年四季,“春风、夏韵、秋枫、冬律”,四季景色各有韵味。漫步峡谷,走一走羊肠古道,登一登猫嵝险关,爬一爬攀岩现场,坐一坐漂流皮筏,看一看北国红豆,听一听壶关秧歌,住一住农家客栈,喝一喝壶关羊汤,零距离亲近自然,忘却了世事纷扰,洗尽了物欲尘心。

太行山大峡谷现已形成以观光、度假、休闲、科普四大系列为主的旅游产品体系,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选定挂牌的“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基地”、中国摄影学会选定挂牌的“摄影创作基地”、山西省作家协会选定挂牌的“生活创作基地”、中国登山协会选定挂牌的“攀岩比赛基地”,被《中国国家地理》专家委员会推为“中国十大最美的峡谷”和最令人神往的旅游景区之一,又被誉为“太行第一峡谷”、“峡谷休闲世界”、“生态探险迷宫”、“天然欢乐谷”以及“东方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八泉峡:苏醒之美 等你探秘

气势恢宏雄阔、百泉挂壁吐珠的蓬山瑶台八泉峡风景区是太行山大峡谷的核心景区。八泉峡以峡谷称奇,以泉扬名。它呈南北走向,峡长11公里,泉源300余处,飞瀑30余条。八泉峡北口悬崖绝壁周围有八个泉眼,常年流水不息,喷泉、瀑布直跌谷底,汇成八道水流出,故得名八泉峡。专家们确认,八泉峡属“世界级极品旅游资源”,是“太行第一雄峡”。现已开发伟人峰、伯阳山、云崖栈、大瑶洼、八道水、野营探险区等风景区,100多个景点。

游客走进八泉峡,映入眼帘的是积满山谷的河水和高耸入云的悬崖绝壁。天然奇妙的三溶洞,悬崖峭壁间的一线天,峰回路转,弯曲绵延,宽窄突变,使游客备感新奇刺激。八泉峡满足了游客海陆空全方位游览。208米的岩壁电梯,顺岩壁上下,峡内风景一览无余。凌空而建的拐弯索道也将于2015年投入使用,届时游客将仿佛置身于空中,欣赏着八泉峡峡谷的曼妙美景。还有悬崖峭壁上的栈道,有的地段是在岩石上凿出蹬脚、把手,供人攀援;有的地段是用藤蔓当荡索,供人摆渡;还有的地段是用岩石堆成阶梯,供人上下。

神奇的探险之旅范文3

很多年来,它一直因贺兰山阙的文明而震撼我们的神经。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西北门户,在距离宁夏银川76公里的石嘴山市境内,辽远壮阔的腾格里沙漠与拔地连天的贺兰山壑之间,海市蜃楼般地惊现出一处景色绝美的绿洲仙境――融塞外壮景与江南秀色于一体、总占地8.6平方公里的贺兰山阙风景旅游区。

挺拔入云、壁立万仞的皑皑雪峰;

嶙岣险峻、深邃雄奇的赫岩峡谷;

起伏连绵、一望无垠的金色大漠……

一汪碧水竞神奇地倾泻在这一片金子般的沙塬上――沙连着水,水连着沙;沙中有湖,湖中有沙;沙环水绕,碧水金沙。

粗犷荒寂的塞外壮景,在穿越了生命的极限之后,映入碧波灵动的贺兰海子(湖泊),顿时奇迹般的生动与鲜活起来,于是芦蒲连莲、绿岛星罗:鹳鸣鹤舞、百乌云集:鲤跃鲢戏、鱼翔浅底;水清木华、鸟语花香……

雪山、金沙、碧水、蓝天、赫峡、翠岛六大天然共生景源有机结合的自然景观,在此神奇地风云际会:

令人惊叹的“宁夏五宝”――火红的枸杞、洁白的滩羊、黝黑的发菜、金黄的甘草、紫绿的贺兰石――争奇斗艳、尽现其间。

这是怎样的一幅异彩纷呈、生机盎然的世间奇景啊!美得令人震颤,让我们惊喜于传说中的绿洲,坚信命运与造化真的可以绽放奇迹。

这里不但水草丰美、山川雄奇,而且文明璀璨、耀古烁今。

名震天下的贺兰山阙――鬼子谷,为国家地质公园贺兰山一个标志性的壑峡谷地。山口壮阔、气吞万里,沟谷逶迤、幽邃雄奇。

两侧山体刀削斧劈、粗犷荒芜,谷底却别有洞天;虽砾石遍地,却溪流纵横、草木丛生。

贺兰山岩画神秘壮观、撼人心魄,闪烁着先古文明的光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突厥墓、西夏冢、古长城、烽火台等人文古迹,沿谷道列呈,律动着山川的灵动和文化的灿烂。

峰回路转,益径探幽,西天神府、十三宝潭、天生桥、七棵柏等自然奇景,星罗棋布。一个个或古老诡秘、或美丽神奇的传说,随山风岫云,在这个拔天连地的山壑间亘古吟唱……

贺兰山岩画文化、西夏文化、大漠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民族风情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依旧,金戈铁马、万古豪情顿生。

面对此情此景――驾长车、探溯干古秘境;纵豪情、体验贺兰文明就是我们心中惟一的梦想与冲动。

吴门烟雨般的风生水起、云淡风清,与塞外雄奇的风起云涌、山鸣谷应,在此交相辉映着道道离合的神光,勾勒出西夏故国尘封干年的神秘与辉煌。

震撼我们的神经,使人如入梦境。

如此壮丽、神秘、独一无二而又鲜为人知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组合,堪称“西北沙海秘境,大漠绿岛水乡”。

令人魂牵梦绕、壮怀激烈的贺兰山阙风景旅游区,正在江苏山田投资有限公司“轻度冒险、适度刺激、深度体验、高度享受”的项目定位和倾力专业打造下,日臻完善。

神奇的探险之旅范文4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堪称”沙漠珠穆玛峰”.巴丹吉林沙漠集合了沙漠的瑰丽,以其高、陡、险、俊著称于世。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号称巴丹吉林沙漠“四绝”。高大的复合型沙丘链和金字塔状沙丘,貌似“山”一般,沙峰、沙壑、沙峭、沙壁、沙窝、沙刃随处见,景象奇伟壮观,缤纷多姿。在沙漠腹地,高峰林立,峰峦叠嶂,沙脊如削。奇特的沙漠造型,是进行沙漠探险旅游的理想之地。遍布巴丹吉林沙漠的鸣沙誉为“世界鸣沙王国”。它所发出的声音犹如飞机群轰鸣声,沉闷而深远,数公里外清晰可闻,无不使人刺激异常。巴丹吉林沙漠在有许多内陆小湖,湖泊四周芦苇丛生,湖水碧波荡漾,水鸟嬉戏,确有“漠中江南”之奇景,高大的沙山和晶莹的海子相映成趣,湖光沙色,叫人心静神怡,是游客放松身心的绝好去处。这里还流传着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又为巴丹吉林沙漠增添了许多神秘旅游环境容量,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进行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巴丹吉林沙漠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和专家学者。

1993年,中国、德国联合考察队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了综合考察,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发现了驼鸟和古动物化石,包括恐龙化石。在沙漠腹地的湖泊周围还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和旧石器,其中大量石器碎片和色粗陶片。经考古分析,是3000-5000年前人类活动的遗迹,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996年德国探险旅行家包曼出版了《巴丹吉林沙漠》一书,轰动了欧洲。1998年3月在美国召开的国际探险旅游博览会上中国唯一推出的项目就是巴丹吉林沙漠旅游线路,引起外国旅游部门极大的关注。因此,巴丹吉林沙漠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朋友,来吧。感受大漠、驼铃、夕阳、月夜、秋风的韵味,是何等的情调,清新纯净的空气,蓝澈的天空,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自然环境,会使您领略到一种原始的、空旷的、与世无争的宁静,不啻人间仙境。那份感觉,那种享受,使您留连忘返,永久难忘。我们将竭诚为中外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必会让您玩得潇洒,游得尽兴。

神奇的探险之旅范文5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下一个要去的旅游目的地是夜鸣沙旅游区。夜鸣沙旅游区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位于堪称大漠奇迹的穿沙公路89公里处杭锦旗巴音乌苏镇境内。它与世珍园、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恩格贝、七星湖等旅游景区遥相呼应,同在一条旅游线上。 夜鸣沙旅游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为国家2A级景区,是一个融大漠神光、沙漠草原、沙漠动物、沙漠植物、穿沙公路、蒙古风情于一体的充满神奇色彩的沙漠综合旅游区。 夜鸣沙,顾名思义,因人们在寂静的夜晚踏沙或滑沙,会发出阵阵轰鸣声而得名。除了会发出奇特的响声外,夜鸣沙的神光更为神奇。在漆黑的深夜,有时会出现神奇的亮光,一道或几道拔地而起,似闪电而非闪电,似荧光而非荧光的白色亮光闪现在夜空和大漠间,格外神奇。于是,这里便有了“贵人到,神光现”的传说。据说,看到神光的人,神灵会保佑他官运亨通,飞黄腾达,生意兴隆,平安吉祥。亲爱的朋友,在浩瀚的大漠中,骑驼探险、空中滑翔、驾车游沙、滑索顺溜,或体验月照沙浴、踏板滑沙等娱乐项目之妙趣,同样会带给您惊奇与欣喜!

神奇的探险之旅范文6

徐弘祖(1587-1641),字振之,号霞客(世人多称其号),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1641年的春天,徐霞客在江阴家里逝世。大约280年后,作为文化偶像,徐霞客被人们树立起来,成为一种精神品质和知识水准的代表,被尊敬、讨论,至今不绝。

徐霞客旅行探索大地山川30余年,并撰有《徐霞客游记》(原文多散失,今存60万字)。清人钱谦益(牧斋)说,徐霞客乃“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现代评论家说,徐霞客开辟了中国古代地理学中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游记》一书则是记载地貌、地质的古代地理名著,同时也是记录风景资源的重要文献,且文辞优美,堪称文学佳作。近年来,人称徐霞客为“游圣”,许多发烧“驴友”以霞客为楷模,访幽探胜,踏遍祖国大好河山。

山水奇志

对他来说,猎奇不是目的,将奇转化为不奇,即完成解释与理解,才是探索的目标。

徐霞客的山水之志来源于父亲的榜样,游记书籍的熏陶,母亲的支持。大概因为读书有偏好,霞客十来岁童子试不成,索性改志投奔山水之间。到此时,霞客的所为并不新鲜,古代这样的人很多,但他从此以后矢志不渝,纯粹一生,别无他顾,这就难得了。

从20来岁(1607年)开始,直到去世那年(1641年),霞客“携一被”,几乎年年出门,旅行探索了三十多年。他到过现在的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也可能到过四川。据统计,徐霞客共考察记录了地貌类型61种、水体类型24种、动植物170多种、名山1259座、岩洞溶洞540多个。“一切水陆中可惊可讶者,先生以身历之,后人以心会之。”

霞客之游,颇具挑战精神,人越说不能去的地方,霞客越是要去,从而揭示了许多“千百年莫之一睹”的地区的面貌。因有强烈精神鼓舞,霞客从不惧怕身体之苦、景地之险,既然到了野外,索性放开身段,“猿挂蛇行”,攀援,匍匐。例如:在真仙岩后暗洞,大蛇横卧不见首尾,一般人看到,腿早已软了,但霞客若无其事,抬腿迈过大蛇,深入洞中。在天台山,“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又一处,“石壁直竖涧底,涧深流驶,旁无余地。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脚,逼身而过,神魄为动。”霞客在日记中记下自己的险状,一是经验难忘,另外也有要表达风光在险的意思。险,是一种证据。

《四库提要》称霞客“既锐于搜寻,尤工于摹写”,霞客每日攀援匍匐,十分辛苦,但夜间还要挑灯,写上日记千言。霞客撰写日记,自然有日后传布其见闻感受的愿望,但更多更直接的原因应该是:记录是一种重复体验,是消化,是进一步的旅行享受。霞客在世时,并没有怎么张罗出版日记的事。

接二连三的山川疑问,无止境的探索欲望,是霞客旅行持久不倦的实质性原因,“百蛮荒徼之区,皆往返再四”。山河地貌的分合原委,是霞客脑中持续追问的问题,对他来说,猎奇不是目的,将奇转化为不奇,即完成解释与理解,才是探索的目标。

明末清初,霞客及《游记》已经获得称道,但多在奇人、奇文方面。有些人虽然夸赞他的穷尽天涯的精神,但脱不出古代的寰宇观和神秘主义的价值观。

清代学者注重《游记》版本整理,用力于日记的搜集、厘订,功绩在奠定了版本的框架。但对于霞客的研究,并不深入。不过清初的潘耒(次耕)还是点到了霞客的几处关键:“霞客之游,在中州者,无大过人;其奇绝者:闽粤楚蜀滇黔,百蛮荒徼之区,皆往返再四。……先审视山脉如何去来,水脉如何分合,既得大势后,一丘一壑,支搜节讨。……故吾于霞客之游,不服其阔远,而服其精详;于霞客之书,不多其博辨,而多其真实。”潘耒的这篇文字,本没有附在《游记》前后,而是单独收在《遂初堂集》中。丁文江最初整理《游记》时,不知有此文,是梁启超发现此文,介绍给丁。《四库提要》的“以耳目所亲,见闻较确”,“此书于山川脉络,部析详明”,类似潘耒的看法。

清朝后期,对于霞客的关注议论不多,霞客的文章、知识被束之高阁。

徐霞客的再发现

至20世纪20年代,人们终于对徐霞客进行了再发现。所谓对徐霞客的再发现,是指对于他事业价值的再评价。首先对徐霞客的事业进行再评价的是20世纪初中国“最科学的人”丁文江。

1914年,丁文江又入云南考察。“独行滇东滇北二百余日,倦甚则取《游记》读之,并证以所见闻。始惊叹先生精力之富、观察之精、记载之详且实。”徐霞客的准确记录,对于丁的考察帮助甚大,丁始为《游记》所打动。丁文江与霞客的神交地点在云南。丁文江曾多次自称是“中国唯一的‘西南通’”。丁文江是在考察实践中才发现了《游记》的价值,这恰恰说明了《游记》的属性。

在考察实践中,丁文江发现了霞客的非凡之处。从此,投入时间精力,整理、研究、宣传霞客精神与成就。丁不满足于前人“奇人”“奇书”的简单评价,他说:“钱牧斋说:‘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似乎他真是徐霞客的知己,然而看他所做的徐霞客传,连霞客游历的程途都没有弄明白,其可谓怪事!后来的人随声附和,异口同声地说奇人、‘奇书’,但是他们不是赞赏他的文章,就是惊叹他的脚力,除去了潘次耕以外,没有一个人是真能知徐霞客的。因为文章是霞客的余事,脚力是旅行的常能,霞客的真精神都不在此”。丁在所编《徐霞客先生年谱》中阐明了霞客的“真精神”:“然则先生之游,非徒游也,欲穷江河之渊源,山脉之经络也。”在与张骞、玄奘、耶律楚材作比较时,他说:“这三个人不是恭维皇帝,就是恭维佛爷,霞客是纯粹地为知识。”丁文江还总结出霞客的多项重要地理发现。

丁文江宣传徐霞客也有为中国人争气的心理。他在为《地质汇报》写的序中,引出德国人李希霍芬(1833-1905)的话:“中国读书人专好安坐室内,不肯劳动身体,所以他种科学也许能在中国发展,但要中国人自做地质调查,则希望甚少。”丁在《年谱》中辩道:霞客“此种‘求知’之精神,乃近百年来欧美人之特色,而不谓先生已得之于二百八十年前!”如地学家叶良辅所言:“丁先生的推崇霞客,还有别的用意,他一面是为外国人常说中国学者不能吃苦,要借他一雪此言,一面要借一个好模范来勉励一般青年去做艰难的工作。”

丁文江对徐霞客的“发现”,主要是在国内地学界引起了极大共鸣,由此,开始了对于徐霞客的现代阐释。

现代语境下的徐霞客

“在今天,徐学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理科学的范畴,而应更多地注重徐霞客的高尚人格和治学精神。”

评价古人,不可避免地会从当代价值观出发。丁文江是这样,后面的学者“与时俱进”,对于徐霞客的评价研究,也因现代社会意识形态背景的演替,每出新局面,“徐霞客”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伟大的地理学家

首先在丁文江的带动下,一批顶尖地理学家,包括竺可桢、张其昀、翁文灏、任美锷、侯仁之、陈述彭等,在倡导科学考察的背景下,从现代地理学的价值标准出发,高度评价了徐霞客在地理学上的前瞻性。1941年,在贵州遵义,浙江大学史地系举办纪念徐霞客(逝世)三百周年大会,撰写纪念文章的有竺可桢、张其昀、任美锷、黄秉为、谭其骧、万斯年等,后由张其昀辑成《地理学家徐霞客》。此书曾引起李约瑟的注意,或受其影响,李约瑟后来讲了这样的话:“他(霞客)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新中国成立后,侯仁之先生对于徐霞客的研究评价最有影响,他对于霞客的地学价值的阐述获得公认:“这部游记和一般所谓游记确乎不同。它反映了作者在系统地观察和描述自然地理诸现象时所表现的超越前人的一种新倾向,特别是他对于西南广大地区内喀斯特地貌的考察,说明了他不但是在忠实地描述自然,而且已经在步步走向规律性的探讨。”因侯仁之先生重视《游记》的地貌学价值,所以在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时,特请地貌学大家任美锷作《徐霞客游记》的导读。

任美锷着重介绍了徐霞客考察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意义。“我国西南诸省,石灰岩分布面积很广,是世界最大的石灰岩地貌区域之一。霞客在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作了详细的游历,因此,对西南石灰岩地貌的分布、各地区间石灰岩地貌的差异、各种石灰岩地貌的类型和其成因都有详细的科学的记载,这无疑是世界上有关石灰岩地貌的最古的文献。”

褚绍唐综合各家,对霞客地理学成就曾有概括:在地理科学上,徐霞客试图摆脱旧地理志的框架,开拓探寻自然界规律的新方向、新途径。他描述了各种岩溶地貌的形态,厘定各种地貌名称,提出钟乳石、石潭、落水洞及天生桥的成因。他还通过地区比较,指出广西、贵州和云南三省的不同地貌特征。他对河流的侵蚀作用、滇西的火山和地热现象、气候和植物的关系都有精辟见解。他确定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源,纠正了墨守《禹贡》的旧观点。他考察了南北盘江、怒江、澜沧江和长江的源流,探寻雁荡山的雁湖所在,纠正了旧志书中的错误。

在现代地理学家的笔下,徐霞客的成就被用现代地理术语重新阐释,例如:“他对岩洞和钟乳石的成因都有独到的见解,曾经指出某些岩洞是由于流水机械侵蚀造成的,钟乳石则由于从石灰岩中滴下来的水蒸发后,碳酸钙凝聚而成。”这是认识理解的需要。不过,在阅读这些以现代词汇阐释的时候,仍不能忘记古今地理学的本质差异。侯仁之先生在赞扬徐霞客的同时,也提醒人们,“只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相关科学(如地质学、水文学、气候学等)的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够充分理解各种现象并作出更系统、更科学的理论总结。”在积极评价霞客时,侯先生的表述分寸是“他(霞客)已经在沿着这个方向前进了。”

霞客之学,达到了经验认知的最高峰。他实现了对现象层面的系统观察,并上升到问题层面,具备了比较丰富的问题意识。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定,他缺乏回答问题的更高的知识能力。西方现代地理学的开创者洪堡、李特尔,具有霞客不可能获得的学术资源条件(现代生物学、气象学、地质学),并有霞客未曾采用的工作方式(对野外资料做数十年室内研究)。徐霞客毕竟是古代地理学家,而不是现代地理学家。一个探索者,只要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就会接近科学,但现实主义精神不直接等于科学。

――徐学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初,陈桥驿先生首先提出“徐学”概念,得到徐霞客研究者们的响应。1999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徐学概论――徐霞客及其《游记》研究》一书。徐学的提出,令徐霞客研究跃身为一种经典性学术,使研究对象从霞客本人与《游记》本身向所有相关联的问题拓展,徐霞客的社会环境、人生交往,《游记》一书中记述过的所有事物,均成为徐学研究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繁荣气氛为徐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能量,加入研究的学科有旅游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文化学、美学、宗教学、民俗学、民族学、谱牒学、版本学、方志学、地理学、地貌学、岩溶学、气象学、动植物学等。应该说,徐霞客研究至此达到了高峰。

在徐学研究范畴中,对于明末知识分子特征的研究,突破了霞客为“孤独”行者的概念。周振鹤指出,明末士大夫阶层中的一些人,从空谈性理转入经世务实,崇尚实学的思潮逐渐形成,许多知识分子主张“不必矫情,不必逆性,不必昧心,不必抑志”,而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羁绊,以现实主义精神走入地理世界。实际上,明末存在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旅行家群体,霞客乃是其中的佼佼者。

徐学概念的建立与徐学研究的迅速进展无疑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不过,也应当注意,关于徐霞客的研究,不能因为问题范围的大幅拓展而模糊它的核心价值。有些题目在徐学中不一定具有足够的学术含量(例如徐霞客关于城市的考察)。徐学是现代概念,在整个徐学中,徐霞客个人只是一个局部,不必件件事情都要直接落实在徐霞客头上。

“游圣”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开始发展,进入21世纪,在经济飞速发展和大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背景下,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许多文化活动都开始向旅游业靠拢,与旅游业挂钩。在这个背景下,“徐霞客旅游方式”被提了出来。

徐霞客旅游学价值成为徐学研究的新重点,诸如徐霞客旅行的目的、旅行的分期、方式、历程及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有评论者说:关于徐霞客的新的旅游研究,“突破了过去仅以徐霞客对地质地貌、江河源流、山脉走势等属地理学范围考察为研究对象的旧框子,丰富和拓宽了徐学研究领域。”于是,徐霞客又多了一个新头衔“游圣”。

不可避免地,“游圣”形象与科学考察先驱的形象有所不同,它多少模糊了霞客的科学性、学术先进性、广泛的社会关联性。因此,陈桥驿先生提醒徐学的研究者:徐学研究不能捆绑在旅游业上。徐学研究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但徐学不仅仅是谈旅游。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看到学界与大众对徐霞客价值的不同选择。

探索旅行、地理考察是霞客的相互联系的两个高度,在整体评价中,不能偏废。旅行家不直接等于地理学家,在旅行探索的基础上,对大地进行系统考察,建立问题意识并寻求解释,才算上升到了地理学家的层面。霞客是两全人物。

――高尚人格

任何正面人物楷模,其高尚的道德是必不可少的。坏人干不出好事,这是中国识人、论人的传统。道德结论是升华,是继承性的生命力之所在。早在丁文江的时候,就热情地赞扬了霞客的勇气和献身精神:“乃求知之念专,则盗贼不足畏,蛮夷不能阻,政乱不能动;独往孤行,死而后已。”

对于“青年之士”,霞客是励志楷模。丁文江在20世纪20年代说:“今天下之乱,不及明季,学术之衰,乃复过之。而青年之士,不知自奋,徒籍口世乱,甘自暴弃;观先生之风,其亦可以自愧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