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读好书范例6篇

好读书读好书范文1

地点:姑姑家中

姑姑:珊儿,你找我有什么事呀?

小珊:姑姑,我想问你几个问题?

姑姑:行!你就问吧!

小珊:嗯!姑姑,人们常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请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姑姑:问得好!这句话,嗯,对你们学生有很大含义。

小珊:真的吗?请你讲一讲。

姑姑:嗯。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因为读书对我们有帮助,可以获得许多知识,所以,人们才说“读书好”。(笑)

小珊:读书好。嗯,我知道了。谢谢姑姑。那读好书,又是什么意思呢?你不是说过读书好的嘛,那可以免去“读好书”呀。

姑姑:开卷有益。可有些人看了不好的书失去了前途,所以一带你要读好的书。而好读书自是要爱读书,把书当做一种爱好,这才是好读书!(微笑)

好读书读好书范文2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初探 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空前提高,知识、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膨胀着、裂变着,由此牵动了人类物质生活方式、文化与精神活动要求和内容的改变。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阅读活动以锐不可挡之势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由于旧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课外阅读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里,笔者就课外阅读指导的话题抛砖引玉,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一、   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而且,形式要不拘一格,不求统一,这样才能成功地激发起学生阅读动机。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要求个人面对大量的信息能进行正确的判断、整理、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对策。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活用)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成为一个核心的课题。此外,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目前,小学生从课外书籍中汲取的“营养”结构仍不够合理,卡通漫画在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 二、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但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推荐图书要注重方式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当然教师绝不能忽视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据其要求和内容而言:A、推荐方式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的介绍。例如,我在给学生上课外阅读的时候,就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课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看这些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B、教师在推荐过程中,应用必要的指导和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的确,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总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往住想了解自己的老师在他们这个年龄时是如何学习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利用时机和学生谈谈自己儿时的学习,为学生树立榜样。 2、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一诗(词)。在每首诗词拓展引进时,采用“同题异文”(同一题材的诗词)、“同人异文”(同一作者的诗词)、“同意异文”(同一情感类型的诗词)等途径扩大古诗文的阅读量。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其中“见”、“作”、“吟”均是有所感悟的表现,也是语感的初步生成。这样积累一多,语感不断得以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形成。 (3)我们还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这学期,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我们班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大量阅读了怎样读书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还真办出了像模像样的报纸。学生办的报纸无论好坏我都给他们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互相学习比较中,又悟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组织多次,使学生在办报刊的过程中,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指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笔者认为选择课物要注意下面几点: (l)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我们要教育学生读好书,使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而受年龄、阅历、水平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们不能低估不良读物给我们小学生带来的副作用。 (2)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差异。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3)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 (4)注意阅读的广度。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告诫青少年:专看文学书不好,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也不好。《教学大纲》要求六年制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的分量,无疑是我们要注意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 2、          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知道中国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从而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各种阅读材料,特别是范围广泛的课外阅读,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没有边界的感受空间。学生接触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在老师的引领下,文字带他们进行了时空的穿梭,领略了各种风情,遨游了艺术殿堂, 充分感受了祖国文字的奇妙与伟大。同时,也激起了孩子对各种阅读材料的兴趣,促使他们自己通过读报、看书去获取知识、信息,懂得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还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2)   从体裁考虑。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 (3)   从时间上考虑。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 3、       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中国古代学习论认为“积渐成学”是读书之规律,如孔子主张“博学于文”;荀子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近现代的学习理论研究揭示,心智技能的学习与形成有赖于积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就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笔者认为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              培养读书的积极态度,认真投入,和作者想在一起。读书是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人与书本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效应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2)              学会做笔记。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 4、          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精神 培根说过:“凡有所读,皆成性格。”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感悟,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在读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鼓励学生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或者解决书中或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在阅读中,会对一贯的、公认的模式、结论提出异议的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学生的一种求异思维的体现。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过滤”阅读,对他们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我认为对文章鉴赏的多样性,应当得到老师的尊重。我们允许孩子在品评、质疑时的这种超“文本”的现象。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看法才得到真切地表达,感悟得到真实地提高,思维得到真正地发散。 在学了《三顾茅庐》后,请学生结合课外阅读的有关章节,作个简单的人物评析。有的同学就提出:刘备的礼贤下士只不过是他的一种计策,说明他狡猾,用多种表面工夫去感动诸葛亮。其实,他根本没什么本事,又列举许多事,来说明他出谋靠诸葛亮,开战靠张飞,关羽。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脱开书本,结合当今社会讨论刘备到底算不算一个成功人士? 学生讨论异常激烈。从《三国演义》原著来看,大家发现作者褒扬的刘备确实不算一个有勇有谋之士,不过他这礼贤下士一德也实在地让他掳获了人心。当今社会,如果有了这样的品质就能比较成功地搞好人际关系,受益也是匪浅的。所以联系自身,我们大家一致总结出:德、才并重才能真正地成功。 其实很多人、事都需要一分为二地被看待,不管是在书上还是在现实中。当我们在进行阅读时,能做到不尽信书,学会全面看问题,难道不是更能培养出实在的分析、评价能力? 课外阅读是我们人类的一个新的生活领域,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冰心老人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同行们,不妨带着学生在书海里畅游吧!                             杭州市濮家小学  赵伟群  

好读书读好书范文3

作者:段翠萍

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正处于全球知识爆炸的时代。由此,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阅读以锐不可挡之势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而恰在此时,我们的《新课程标准》适时地提出了: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此,本人就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点管窥之见,欲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 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明确阅读目的

当前《新课程标准》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应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能少于150万字。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之外的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成为语文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扩大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目的性不强,多以趣味性的书籍为主,如卡通漫画类的书籍,而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下,如何正确判断、选择、整理以及作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把握住各种成功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高信息素质是个核心问题。而我们的小学生在这一方面显然还有欠缺,那是因为他们从课外书籍中汲取的“营养”结构失于合理。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作为语文老师,在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的同时,应对如何知道学生课外阅读做一个全面的考量,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

二、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强大精神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去阅读,从阅读中体会到乐趣后,便会把阅读与乐趣相联系。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习惯,习惯于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思考,并学会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我们常设置悬念,吸引学生寻根究底,也常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中的精彩情节,使人产生欲一睹为快的渴望。

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到更多的知识。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在阅读上目的性不强,容易流于随意,教师应适当给予学生读书指导,如何进行指导,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时下,各种出版物鱼目混杂,难于选择,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所以,我们必须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书来读。因此,在选择课外读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思想健康的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有助于帮助缺乏判断能力的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2)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有的放矢。

2.知道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儿童的意志、毅力和注意力都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如何将有限的精力最大限度地读好书,需要合理的计划,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2)安排适宜程度的儿童读物;(3)合理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

3.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积累

语文学习的途径就是积累,目的是灵活运用,“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应指导学生记忆好词佳句、优秀的片段,尽可能的积累典范型的语言材料,丰富他们的“语言宝库”。平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做笔记对于积累语言大有脾益。

4.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能“唯书是从”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样,才能从单一的思维中跳出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好读书读好书范文4

地点:姑姑家中

姑姑:珊儿,你找我有什么事呀?

小珊:姑姑,我想问你几个问题?

姑姑:行!你就问吧!

小珊:嗯!姑姑,人们常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请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姑姑:问得好!这句话,嗯,对你们学生有很大含义。

小珊:真的吗?请你讲一讲。

姑姑:嗯。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因为读书对我们有帮助,可以获得许多知识,所以,人们才说“读书好”。(笑)

小珊:读书好。嗯,我知道了。谢谢姑姑。那读好书,又是什么意思呢?你不是说过读书好的嘛,那可以免去“读好书”呀。

姑姑:开卷有益。可有些人看了不好的书失去了前途,所以一带你要读好的书。而好读书自是要爱读书,把书当做一种爱好,这才是好读书!(微笑)

好读书读好书范文5

关键词:读书 兴趣 方法

在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中,我认为多读书有很多益处。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少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在我校针对这一情况,开展了读经典名篇的活动,每日早读的前十分钟专门用来读书。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有所提。本人也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没周抽出一至两节课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以身作则。不管在课外还是课内,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不管范读还是阅读时,老师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和每天坚持晨读习惯。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学生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很大。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我便给予极力的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4、通过读书,学校还在每期的期末时开展一次经典名篇诵读比赛活动,评选书香中队和金奖、银奖。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读书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我为学生精心挑选图书,利用闲暇时间到学校图书室为学生借书,然后发给学生,要求认真阅读,并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动手”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校园一角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想象、多比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读完后想想有什么收获,写读后感等。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仅仅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

1、讲。我除了让学生读10分钟外,还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安排在课前或早读后,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在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使学生从不会说汉语的彝族同学逐渐成为汉语高手,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办手抄小报、黑板报等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有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广泛的内容。有的学生还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我懂安全,我要安全”这一内容,学生办出了许多关于安全方面的《安全伴我行》、《安全在我心》、《安全系着你我他》等优秀小报,从而加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每期的经典名篇诵读比赛、手抄小报赛、读书知识竞赛、及红领巾广播站投稿等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好读书读好书范文6

书是人的营养品和调剂品,没了书,人们失去了生存的机会;书是人的救命稻草,没了书,人们的高尚心灵将变得浑浊;书是人的一剂良药,没了书,人们将会溺死在腐烂的泥潭。可见读书是多么重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读书不是为了“黄金”,也不希望拥有“颜如玉”,我只是为了一种情趣,读书就不是要约束自己要读什么至理名言,更不必说强逼自己了。我们是主人,书是一个忠心的仆人,我们应该随心所欲的看自己感兴趣的书,而不是一味追寻有大道理的。读书也要有方法,不然读来也只是徒然。你可以看天文地理、小说、古典文献、侦查、战争、童话、武侠……这些你都可以看,当你读到可以自我陶醉时,你甚至会与书中的福尔摩斯探讨案件,与郭靖一试身手,与诸葛亮学习战斗策略,一句话,你可以支配书本,让书本变为你的朋友,那么你将会事半功倍。

读一本书很容易,随便到书店买本书,接着翻翻看里面的内容,粗略阅读后就算了。很多人都会这样,毫无疑问,这是看书最简单却最无知的方法。这样看书根本不会明白书本的真正含义,这只是做了表面功夫,真是“样子工程”。我们应该用心去对待一本书,认真去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甚至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辛酸。书是最任劳任怨的工人,他被我们抛弃仍毫无怨言,当我拿起来时,他又开始继续为我们工作,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去真正明白一本书其中的奥秘。

我们不需要匡衡的凿壁偷光,更不需要孙敬和苏秦的悬梁刺股,我们只需要用心看一本书。当你看多了、看懂了,你的知识将会像起楼房般越堆越高。当有人问你问题,你可以很流畅的告诉别人,那么别人会对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时你的虚荣心也得到满足。

读一本好书不是很容易,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同时你也对它产生兴趣。“兴趣决定你能否成功”读一本好书对自己是一种陶醉,想一想在烦恼忧愁时,看一本好书,你会感觉到精神得到放松,因为是书本带你走进了书本的“世外桃源”。我读一本好书时,总是反复去专研和感受,当闭上眼睛还可以同作者吟诗作对、谈古论今,这是多么令人享受的事,我爱看书,它不但给我带来了乐趣,还教会我许多人生哲理。就像我以前总是很执着的去做一件事,不管对错,仍坚持,俗话好说“钻牛角尖”。但我看了一本叫《庄子》的中国古典后,我明白到做事要看开点,试从在多个角度去想问题,不要总是往一个方面想。从此,我做事情总是能十分看开,结果做事起来比以前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