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改变生活范例6篇

搜索改变生活

搜索改变生活范文1

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硕士,搜索引擎营销协会(sempo)联合创始成员,现任协会主席。

曾杰・夫普鲁特(Jeffery Prultt)

国际搜索引擎营销专家组织主席。

雷鹏

adSage高级商业运营副总裁。曾任IBM公司电子商务顾问和商业智能顾问,软件部数据管理事业部商务智能系统(解决方案)经理。

1 搜索可以推动品牌的提升,特别是点击发生后,会极大地提升品牌知名度。研究显示:“搜索的效果是电视的10倍,是广播的3.5倍。”搜索和网站的结果参与无疑会极大地提升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最新的SEMPO市场研究显示,有更多的广告商把增强品牌知晓度作为付费搜索活动的首选目标。

不要认为搜索只是与客户的简单交流,要考虑除了搜索之外的所有可能交互性。当你定向你的最佳客户时,要考虑哪些用户提供了最好的终生价值或是最好的流量质量。当你评估你的宣传活动的成功性时,不要只分析即刻的购买图表。要使用电邮注册、在线优惠券以及电话跟踪等了解如何整合接触点。

2 通过搜索引擎营销,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我们可以从大众媒体进一步转移到在线媒体,使他们在需要的时候获得需要的信息,还可以知道市场的走势。搜索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游戏,改变相互沟通的方式,搜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创造更多的营销渠道,搜索引擎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消费者对象,可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现在我们创建了一种连接消费者的模式,当人们做广告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相关联的品牌,我们可以消除和其他媒体之间的孤岛。根据我们的调查,70%的人说搜索可以帮助我们做更好的购买决策,60%的人说搜索可以给我们介绍比较常见的品牌,这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通过搜索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吸引消费者关注其品牌。今天的消费者在获取信息、消费行为以及购买后的行为都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消费者“主动搜索”环节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当人开始对一件事物感兴趣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搜索相关的信息,搜索已经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搜索改变生活范文2

本文从设计学视角对Google搜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从Google的设计准则入手,阐述Google搜索如何在产品设计中处理用户和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搜索界面、交互设计等方面具体分析Google如何将用户的视觉和心理机制巧妙运用到Google搜索的产品设计当中,在提高产品技术品质的同时,广泛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关键词:

Google设计 用户 心理学

中国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5-0123-02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给人们带来的最直接好处是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想在互联网上精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并非易事。1994年,杨志远和大卫,费罗创立了雅虎,并率先推广自己的搜索服务,至此人们终于可以在网络上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Yahoo尽管是搜索服务的开创者,但是却没有把握住机会将搜索服务做大做强,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后来的Google传奇。1998年9月7日,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卢姆创建Google,创始至今Google-直遵循着不变的使命:为人们提供最好的互联网查询服务,促进全球信息的交流共享。今天,Google已然成为网络搜索引擎的代名词。-Google的设计准则

Google从创立之初就以服务用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和设计水平,让Google的产品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据统计,Google搜索已经占全球搜索市场的68%以上,它已经征服了多变的用户和世界。现在,对于很多用户来说,Google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搜索工具,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说技术是Google成功的基石,那设计就是Google与用户沟通接触的桥梁,好的设计会长久地引导和影响着用户。Google搜索一直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准则,努力将其忠实应用到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各个细节之处。

Google总是遵循这样一条基本原则:“完美的搜索引擎需要做到确解用户之意,切返用户之需”(拉里.佩奇)。在Google的产品设计中,永远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体验的好坏是Google衡量自身产品设计的最重要准则之一。Google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独有的“以用户为中心”的十大设计准则:(1)将焦点集中在用户的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梦想上;(2)珍惜用户的每一毫秒的价值;(3)简单就是力量;(4)引导新手和吸引专家;(5)敢于创新;(6)为全世界设计;(7)安排今天和明天的业务;(8)愉悦用户的眼睛,但不分散注意力;(9)值得用户的信任;(10)有人情味。

Google的设计总是苛刻地遵循这些设计准则,把这些准则运用到产品的每一个细节当中,用以改善用户生活、提高用户工作学习效率以及为用户提供最完美的服务。对这些设计准则的一贯坚持,换来了用户对Google的广泛依赖和信任。

二 Google设计的具体分析

Google的设计无疑是优秀的,这一点已经被庞大的用户群体和Google在我们生活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力所证明了。但是Google的设计是怎样征服和影响用户的呢?抛却技术和市场运营等诸多因素外,概括地说就是,Google以“服务用户”为中心,但是却不是“用户至上”,因为用户至上会导致库帕在《交互设计之路》一书中提出的“客户驱动的死亡螺旋”,即用户主导整个产品会导致整个产品的“慢性死亡”,而Google是从产品的界面布局、交互方式、功能结构以及用户自身因素等方面出发,将各种因素和谐地融入到产品设计当中,让Google的产品在实现用户目标的同时不知不觉改变用户的习惯,进而影响用户的日常生活,让Google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Google搜索界面的设计分析

Google搜索的界面设计始终遵循简单式的设计风格,这种简单风格不仅体现在搜索页面排版布局上,还体现在Google搜索功能实现上,Google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用户的需求,简化用户搜索任务,提高产品的易用性,给用户在直觉和理解方面带来便利,使用户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准确快速地对产品进行接收和掌握,这一点可以从Google搜索的使用过程得以体现:用户只需输入关键字,再按enter键就可以得到搜索结果,这种简单式的操作和排版布局也最容易被用户所接受。深层次来讲,这种风格更是将用户自身因素―视觉心理机制恰如其分地融合到具体产品中。视觉心理是指人通过视觉系统对事物外在物理形式的内在心理反应。当事物的视觉信息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就会在抽象、联想、想象等高级思维活动的作用下,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在一定的视觉区域内,用户的视觉心理焦点是按以下顺序逐步递减的:中央――四边――四角。Google在页面布局设计中就巧妙地运用了用户的这种视觉心理,利用用户本身的因素来提升产品体验度。

依据以上视觉心理原理把视觉区域(即屏幕显示区域)分成九个平面区域以及四周边框区域(图1),每个区对于我们的视线来说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

用户使用Google的过程:首先,打开Google页面后.用户的视觉中心会落在上图所示的虚线框内1处,用户首先在视觉和心理上最先得到的信息是Google的标志和搜索框,这也就是产品的首要目的――让用户使用Google去搜索信息。如果用户并不想进行搜索,其视觉中心会转移到2处的长条状拓展工具栏,因为线状总比点状更容易引起注意,同时放在顶部并不会影响我们的视觉中心―产品的首要目的,即搜索信息,此外工具栏用黑色的底色既不会影响视觉中心也不会被3区域抢去优先级(产品功能优先级决定的)。最后用户的视觉焦距会聚集在3处的辅助信息。

利用用户的视觉心理来设计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不会给用户带来认知和使用上的困难,其次能够把产品本身的功能优先级很好地体现出来,并呈现给用户。将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特征很好结合,增加用户的体验愉悦度。

2.Google搜索栏的交互设计分析

Google的搜索框看上去很简单,但其中隐藏了很多的设计细节。如Google的搜索栏在未使用时的状态是灰色的(指的是搜索框四条边框),当我们把光标放在搜索框内并输入相应关键字时,灰色的边框就会变成蓝色。这一细微的交互变化就利用了用户的心理注意,让用户在搜索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搜索框。心理注意属于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是一种导致局部刺激的意识水平提高的知觉选择性的集中。它虽然不像认识活动那样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但它却可以引导人的各种认识活动,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心理注意具体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预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即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用户使用搜索框搜索信息的过程首先涉及到的是有意注意。用户想要得到某种信息并且想用Google搜索来达到此目的,这就形成了用户的动机,会在用户心里形成一种意志――“要搜索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各种行为会以此意志为中心,由于页面的视觉中心和用户的有意注意,用户会很快找到能搜索信息的地方――搜索框,然后输入相应的信息并实施搜索。在这种有意注意的心理下,用户能够很快达到自己的目标――搜索信息。其次,在具体搜索过程中,搜索框由灰色边框变成蓝色,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用户的注意力固定在搜索框内,进而提高用户的搜索效率和准确率。这利用了用户的无意注意,搜索框颜色的简单变化会引起用户潜意识的注意,这种无意注意会使用户的注意力更好地锁定在搜索栏上,提高用户的搜索效率。Google将用户本身的特点运用到产品的设计当中,不仅符合用户的特性,而且能提高产品本身的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3.Google搜索栏心理学设计

Google搜索栏的另外一个有意义且值得深思的设计就是Google搜索栏的长度,在单一的Google搜索界面上可能看得不是很明显,但是当我们把以前版本的Google搜索界面与当前版本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异。2004年(图2)和现在(图3)Google的搜索界面如下图所示(由于图片尺寸不同,所以读者可以以搜索按钮以及“手气不错”按钮为参照物来进行大小比较):

很明显,现在版本的搜索栏更长一点。当初Google研究人员在研究用户使用Google产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用户在使用Google搜索的时候,很少通过增加关键字去加强精确搜索。很长时间Google试图通过技术改变这一点,但都没有成功,在一次偶然尝试中将搜索框的长度予以增加,反馈的数据表明用户搜索的精确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了,这个细微的改进就是利用了心理学上的格式塔原理。

由于人对世界存在不停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对世界形成一系列的认知、经验等,在以后碰到与以往相似的事物时,人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认知等去衡量它,并会潜意识地把眼前事物的各方面特性向脑海中形成的认知、经验等靠拢。这种现象就是格式塔原理。格式塔体系的关键特征是整体性、具体化、组织性和恒常性。整体性的论据可见于如图4的“狗图片”,图片实际上并不是一条狗而是一堆色块,但是我们的大脑依据我们以往的经验会对这些色块进行“再加工”,并从这些组成部分来推断这是一条狗。

具体化是知觉的“建设性”的或“生成性”的方面,这种知觉经验,比起其所基于的感觉刺激,包括了更多外在的空间信息。图5中,图形A可以被知觉为三角形,尽管在事实上并未画三角形。图形C可以被视为三维形体,事实上也没有画三维形体。

在Google的搜索框中,当用户向长方形的输入框a(长方形)内输入关键字时,字也是水平排列的,因此也会呈现一种心理感知中的“长方形的形状”b,因此,人们会在心理上把这两者联合起来,并且容易将a形状当作一种参考,由于格式塔心理的缘故,用户在不知觉中会想让b向a进行闭合、接近、相似,而实现这种闭合、接近、相似的方法就是再输入一些关键字。所以当搜索框比较短的时候,用户自然会输入比较少的关键字,而当搜索框比较长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多输入一些关键字。Google搜索框的这种细节设计,不仅使用户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使Google产品本身更加优秀,提升用户体验度的同时增加了用户的忠诚度。

4.“手气不错”分析

“手气不错”按钮是Google独有的一种设计,尽管这个按钮大家平时用得不多,但它深层次的设计意图还是很有意思的。

当用户在搜索框内输入想要搜索的信息后,点击“手气不错”按钮时,会直接打开关键词搜索页面中的第一个搜寻结果而不是打开整个搜寻结果页面。综合来说这个功能是利用用户的自我实现的心理,想表达一种自信以及一种与普通人不同、挑战自我、挑战难度的心理状态,即只有当用户对所搜索的对象极其了解或者说对自己极为有信心时才会点击“手气不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一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恰好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人类对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产品的情感设计角度来说,实现用户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能够极大增强用户的情感使用体验。其次,这个功能可以算是Google搜索的高级搜索功能的入门,因为用户一旦有这种自我实现的意愿,同时在Google搜索上得以实现,那么就会继续使用Google产品,对Google产品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强,这也算是Google全线产品策略的延伸。

搜索改变生活范文3

硅谷改变思维

1987年,像很多天之骄子一样,李彦宏以出色的成绩考入梦想中的北大。他的老家是山西阳泉。在这个以产煤著称的城市,人们习惯了把煤矿当做富有的来源,认识李彦宏的人们没有想到,他们眼中的帅气小伙子会在中国挖出一座比煤矿还要耀眼的“金矿”。

改变从硅谷开始。从北大信息管理系毕业后,李彦宏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主攻计算机。在他的《硅谷商战》一书前言中,李彦宏描述了当时的经历和心情。

“1994年暑假之前,我接到华尔街一家小公司(其实是道・琼斯的子公司)的聘书。那时候,我们留学生中有一股风气,就是读博士的一旦找到工作就会放弃学业。起先我以为自己不会这样,也曾回绝了硅谷一些公司的工作机会。然而这家华尔街的小公司很特别,老板非常聪明,当年曾进了美国西屋奖的决赛圈,在白宫被总统接见。他虽然是公司总裁,却对学术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所以我们谈得很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罢!罢!罢!士为知己者死,我最后下决心离开学校,接受了这家公司所谓‘高级顾问’的职位。”

“一晃就是三年半,这段时间我做的是金融信息系统,每天都跟那些实时更新的金融新闻打交道。我对IT行业的公司特别有兴趣,每天都读很多这方面的消息,1994年底我开始接触万维网(Web),很快就上了瘾。我离开华尔街,来到硅谷,加盟搜索引擎Infoseek。这下我的‘做大家都需要的东西’的理想算是有了用武之地。现在,每天看着数百万人在使用自己设计的东西,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我的住所离网景公司很近,看着一栋栋的办公楼拔地而起,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变成漂亮的网景工业园区,又让我一次次地感叹信息经济的魔力。在寸土寸金的硅谷中心地带,这样的新楼一直在不断地出现,以至于这里的人认为所有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完全投入模式”、从零开始、一切为了股票上市、失败是允许的……这些硅谷文化都在影响着李彦宏。每天看到商战无数,李彦宏问自己:再去加入这场商战是不是已经太晚了?可是按照信息经济现在的发展速度,谁又能够负得起不参战的责任呢?

坚决参战!在美国一批搜索引擎公司已崛起之时,李彦宏选择了回国创业。1999年底,他携120万美金的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共同创建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搜索改变生活

百度的创业并不一帆风顺。尽管百度在成立的半年内就狂扫国内门户网站,占领了国内搜索引擎80%的市场,但后来一些客户投靠了GOOGLE,有的自立门户自己开发搜索,市场在竞争中残酷演绎着。

这是李彦宏顺风顺水的三十年人生经历中最大的困境,他的个性这时真正显现了出来。在浮躁的互联网业界,李彦宏一直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内向的他不擅长与人交往,更像一个社会的观察家,而他认准的事一定要坚定地做下去。“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如果说创业是为了赚钱和发财,这种心态通常使之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低。而创业者如果认准了要做事做出东西来的初衷,一旦做成,社会会给你同样的回报,财富随之而来。”

这也使得百度在困难的时候还能做得很清醒,“做搜索引擎如果只傍着门户网站是没有前途的,百度的策略是做好竞价排名,做好搜索网站。认为百度有价值的网站我们还会提供最好的服务技术,但我们并不追求更多的门户网站加入。”

李彦宏执着于搜索引擎,并总结出“三大定律”:第一定律是相关性定律:情报检索、信息检索或全文检索的相关性都是基于词频统计的。当用户输入检索词时,搜索引擎去找那些检索词在文章(网页)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位置较重要的,再加上一些对检索词本身常用程度的加权,最后排出一个结果来(检索结果页面)。第二定律是人气质量定律:即谁的网页被链接次数多,网页就被认为是质量高,人气旺的。再加上相应的链接文字分析,就可以用在搜索结果的排序上了。根据这一定律,搜索结果的相关性排序更多地依赖于超链分析。李彦宏为这条定律申请了美国专利。第三定律为自信心定律:搜索结果的相关性排序,除了词频统计和超链分析之外,更注重的是竞价拍卖。谁对自己的网站有信心,谁就排在前面。有信心的表现就是愿意为这个排名付钱。自信心定律一改过去搜索引擎靠CPM收钱的尴尬局面,开创了真正属于互联网的收费模式。

李彦宏表示百度发展时,他曾面临过两次重大挑战:一是创业初期,拿着200万美金做公司,原计划6个月花光的钱公司做了一年计划,坚持到9月等到第二笔融资。如果烧钱,就没有今天的百度。第二次是当所有使用人气质量定律的搜索引擎公司要么遭人收购,要么推迟上市时,百度根据李彦宏总结的搜索引擎第三条――自信心定律推出竞价排名,开创了真正属于互联网的收费模式,使百度的目标群体瞄准数十万的中小企业网站。李彦宏找到了搜索引擎的出路。目前,搜索网站和竞价排名为百度主要的业务增长点,国内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群是其主要客户市场。

有人评价百度的成功在于: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而且头脑冷静,不跟风,不抢潮。用这句评语描述其创始人李彦宏的性格特点也是非常恰当的。

百度改变人生

李彦宏认为回国创业,都应该做到两件事:一是适应大环境,即按中国的实际情况学习做事的方式。二是营造小环境。在公司内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公司。

有人曾说:世界上多数优秀的程序员是天生偏执狂,总会认为自己做的东西才是最完美的。李彦宏已有多年不编程序,这种性格特点在他作为公司最高管理层时并无体现。他说他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他愿意倾听别人的想法,在公司内部会议上主张大家自由交流,甚至为了讨论“可以不给我面子。”百度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李彦宏这种开放式的管理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搜索改变生活范文4

[关键词] 网络营销 搜索引擎营销 影响因素

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经济、社会结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营销传播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在不断寻求一种方式来与他们的目标群体进行更加经济有效的沟通。新的营销战略如整合营销传播应运而生,新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只有把握了这些趋势,才能在杂乱的传播信息世界中,将受众感兴趣且具有说服力,能提升品牌价值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

在这些新兴营销手段中,最受关注、同时也最富活力的无疑是搜索引擎营销。一方面,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引擎服务商成功整合了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门户,从而创造了庞大的用户群;另一方面,搜索引擎的使用者在信息搜寻方面有着比传统媒体受众更高的主动性,这不但提高了交互性,同时也暗合了“传播过程始于消费者”的整合营销传播宗旨。正因为如此,基于搜索引擎实施的营销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美国,搜索引擎广告占到了全部网络广告的41%(2005年数据);在中国,这一比例也达到了24.9%。除此之外,搜索引擎广告以其智能性、高覆盖率、国际性以及良好的性价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毫无疑问,搜索引擎广告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营销手段。然而,任何新兴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各种怀疑和迷惑,对于搜索引擎营销而言尤其如此。企业在实施搜索引擎营销的过程中应如何提高营销效果,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搜索引擎营销是以需求拉动的营销模式

在信息时代,搜索引擎为消费者的决策提供了帮助和支持。它搜集了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索引,并以一种便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消费者。作为一种媒介,它不但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而且有效的介入到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中。这也意味着搜索引擎作为营销传播媒介有着和传统传播媒介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搜索引擎天生就是由消费者需求拉动的传播渠道。从消费者的行为模型来看,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如图所示。

消费者决策过程图

当消费者搜索某项产品或服务的信息时,他已经进入了“信息搜集”与“评价选择”的阶段。换言之,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活动表示他已经有了明确或是潜在的需求。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营销活动必然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的,体现了整合营销传播“一切营销活动由消费者出发”的宗旨。企业在营销活动中,通过不同的关键词组合,就能实现对目标消费群体的细分,从而实现“分众营销”的目标。

其次,搜索活动由消费者发起,因此相关的营销信息不再是由媒体“推”给消费者,而是体现出“推”“拉”结合的特点。此时,搜索引擎与消费者实现了即时双向的沟通。

从这两方面看,在信息时代,搜索引擎逐渐介入到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中,为搜索引擎营销这一新兴营销手段发挥作用提供了基础。而搜索引擎营销由于其自身特点,天生具备了“分众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是一种以需求拉动的新型网络营销模式。

二、搜索引擎营销效果的影响因素

态度是我们对于所处环境的某些方面的动机、情感、知觉和认识过程的持久的体系,使对于给定事物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反应倾向。消费决策依赖于消费者对于某一产品、服务或活动的态度。对于搜索引擎营销而言,如何有效地影响消费者的态度,是决定营销效果的关键问题。

消费者行为学领域中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是关于态度是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在不同的介入程度条件下发生变化的理论。根据该理论,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的营销传播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1.信息源的特征。当目标市场的消费者认为营销信息的来源是高度可靠时,营销活动就比较容易影响消费者的态度。信息源的可靠性由两个基本的层面组成:可信度和专长性。哪些既有专业特长,又被认为没有明显误导动机的人,才能成为颇具影响力的信息来源者。名人信息源和赞助广告被认为同样有助于态度的改变。

2.传播的诉求特征。诉求特征包括恐怖诉求、幽默诉求、比较广告、情感性诉求、价值表现诉求和功能性诉求等几大类。其中功能性诉求对于实用性产品较为有效,价值表现广告对于表现价值的产品较有效。

3.信息的结构特征。它包括单面信息与双面信息以及用于增强意向的非语言成分,包括颜色、音乐等风格要素。非语言成分对于营销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除了这三个因素,由于搜索引擎营销“以需求拉动”的特性,在营销过程中还要注意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这是因为,消费者在信息搜索过程中已经处于由“感知”向“兴趣”的转变过程中。因此,在搜索引擎营销中,尽管获得消费者的感知仍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以影响消费者的态度,从而促成购买行为的发生。此外,对于高介入程度的购买,消费者会花相当多的精力从事决策活动,用于评估某一产品、品牌或是服务的属性;此时,消费者才会启动外部信息搜索过程。因此,当消费者处于较高介入程度时,即当消费者寻求合理的和能解决问题的优点时,广告内容应当以下三方面的信息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导致影响行为效果的必要的态度转变。解决某个问题的核实评价标准;各种被选方案或办法的存在;每一备选方案在每一评价标准上的表现或特征。

企业在设计营销方案时有必要提高有效信息的含量,这样才能对消费者的决策过程施加影响,从而提高营销效果。

三、以消费者为本实施搜索引擎营销

有鉴于搜索引擎与传统传播媒介的不同,本文与中国万网合作发放了网络问卷,就消费者对搜索引擎营销的态度以及对影响营销效果因素的看法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4%的消费者在决策过程用到了搜索引擎。在消息源的可靠性、信息、诉求以及风格要素这四个影响因素中,消费者对于搜索引擎的客观性、广告提供的有效信息、广告中产品的功能诉求以及活泼的广告形式有着较高的偏好。从调查结论出发,本文对于企业实施搜索引擎营销有如下建议。

1.企业在确定搜索引擎营销策略之前,首先必须明确产品或服务的类型。消费者在决策的时候并不是总会进行外部信息搜索。当消费者面临着有限型或扩大型决策时,消费者的介入程度相对较高,决策所需要评价的属性以及备选方案相对复杂,此时消费者才会启动外部信息搜索过程。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产品或服务都适合采用搜索引擎营销。举个例子来说,消费者搜索电脑的概率就比搜索牙膏的概率大很多。据Yahoo的统计,在2006年4月份消费者搜索“computer”的次数为2309912次,而搜索“toothpaste”的次数只有8902次。

2.明确搜索引擎营销所要达到的目标。通常说来,企业实施搜索引擎营销是希望达成以下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这些目标包括:直接完成销售――无论消费过程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完成;创造新顾客――在消费者寻求问题答案的时候向他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用于品牌形象的建立或者巩固;最后,也有些企业或团体进行搜索引擎营销的目标仅仅是为了提供信息。不同的营销目标对于搜索引擎营销各环节的要求都有所不同。举例来说,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于网站内容、风格的要求可能千差万别。因此,企业需要首先找到营销的目标,然后对网站的结构、内容、风格等方面进行与目标相适应的优化。对于进行在线销售的网站,要重点保证交易过程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为了吸引新顾客,则需要为潜在的消费者提供尽可能丰富详尽的信息。

3.提高搜索引擎营销的效果。首先,注意搜索引擎广告中向顾客提供的信息。本文第二部分提到,为了影响消费者的态度,企业应该注意四个方面,分别是消息源的信任程度、信息、诉求以及风格。因此企业应该选取最具公信力的搜索引擎服务商,在广告词中提供目标顾客感兴趣的信息,选取有效的诉求类型吸引顾客,采取合适的广告风格。其次,选取最佳的搜索关键字。并不是越热门的关键字就是越好的。如果企业选择了热门而空泛的关键词,不但会面临着激烈的关键词竞价,也可能使广告预算被大量无效的点击浪费掉。因此,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发掘消费者会使用的那些关键词,同时通过增加关键词个数来细分市场、明确定位、降低广告成本。

4.对搜索引擎营销的全过程保持监测。正如传统营销活动一样,进行搜索引擎营销也需要对过程保持监测,这是确保营销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监测的目标包括:关键词的查询率、点击率、转化率;竞价排名所处的位置;竞争对手的位置;确保营销信息的更新等等。

5.控制营销成本。搜索引擎营销按效果计费的模式很容易让企业忘记了对成本进行考察,这是因为每次点击仅仅是一笔微不足道的支出。然而,考虑到巨大的点击量,累计起来也会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企业应该结合营销目标,对点击率、流量等指标保持监测,在控制总体的营销成本的同时对营销效果进行评估。

6.避免道德与法律问题。搜索引擎营销作为一个新兴营销手段,在实践中肯定会存在不规范的地方,甚至因此面临道德和法律上的风险。道德上的问题主要包括对消费者的误导以及针对搜索引擎排序算法进行的欺诈行为。例如,Google曾表示,如果企业使用搜索引擎优化(SEO)工具来创建误导性内容,则这些企业网站有可能会被从Google索引中完整删除。在2006年初,德国宝马公司的网址就因为这个原因被Google除名。在法律方面,搜索引擎营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点击欺诈,即通过对某关键词大量恶意的搜索点击造成企业的损失。企业搜索引擎营销过程中应当注意规避这些潜在的风险。

总的说来,搜索引擎营销这种以需求拉动的营销手段,是对企业传统营销手段的一个有益补充;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这一分众化、互动化和智能化的营销手段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特伦斯・A・辛普廉晓红等译:整合营销传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

[2]郭水香:论我国网络广告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硕士学位论文].广州:暨南大学新闻学系,2004

[3] P Rajan Varadarajan, Manjit S Yadav. Marketing 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 An Organizing Framework.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2, 296

[4]道恩・亚科布齐李雪等译:凯洛格论市场营销.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333~340

[5]Del I. Hawkins. 消费者行为学符国群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76

[6]李光斗:分众营销新营销利器.网际商务,2003年10期:68~69

[7]舒咏平:小众传播时代广告战略的选择.现代传播双月刊,2002年第1 期:91~93

搜索改变生活范文5

改变用户的搜索习惯

“搜索的最终目标是超过百度,其中首先要在移动端超过。”日前,搜索CEO王红宇公开表露了她的野心。而她的自信,来源于搜索新的移动搜索战略。

通过搜索方面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其最创新、最赋予与百度搜索竞争的功能是“不搜即索”。

“不搜即索”可谓搜索引擎的美好愿景,其最核心的理想是,以很少的搜索动作最快速、最可能多地得到搜索结果。“从移动搜索客户端入手,简化移动搜索输入步骤,使得结果快速呈现,以此改变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搜索习惯。”在王红宇看来,做移动端搜索业务,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在手机上输入域名很费劲,所以减少搜索动作,快速得到搜索结果是搜索在移动搜索领域的机会所在。”

那么,如何减少搜索动作?据搜索市场战略与策划部总经理孙波介绍,搜索发掘出了与用户互动的新模式,包括“即说即搜”和“即拍即搜”。

顾名思义,“即说即搜”是用户只需通过说话,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搜索结果。据了解,搜索已经和科大讯飞达成合作,实现了手机端的语音输入功能。而“即拍即搜”功能则支持用拍摄的照片直接搜索,目前已实现图书搜索。未来,搜索还将发掘更多具有特色功能的个性化移动搜索产品。比如:人脸搜索和商品搜索等。

谋虑周全的价值链布局

搜索既然敢放出超越百度的豪言壮语,其背后一定有一个谋虑周全的布局。除了前面提到的借助最新图像、音频识别等技术层面的创新,在内容方面,搜索也主打便民牌。

6月20日,搜索与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传播、气象信息服务和气象服务产品研发等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至此,搜索可以为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信息服务,以及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气象信息服务只是搜索提供便民搜索服务的一个典型。其实,搜索早已在民生化、生活化的搜索服务领域潜心挖掘。目前,其提供的新闻、网页、地图、图片及基于位置的差异化便民生活信息已经得到了很多用户的好评。

在市场方面,由新华通讯社和中国移动共同投资打造的搜索,在内容和移动通讯领域有着先天资源优势,而这些优势意味着其在渠道打造上的事半功倍。而今,搜索已经将渠道的利用,尤其是应用运营预置提上了议程,王红宇透露:“宇龙酷派想做第一个预置的,还有一些其他的终端也在谈判中。”据业内人士猜测,王红宇所指的其他终端,不排除三星、华为、天音、播思等产业上下游企业,他们将对搜索布局和构建自身的生态价值链大有裨益。

能否超越百度的关键

PC端搜索引擎霸主是百度,而移动端尚混沌难分。在业内人士看来,搜索想要在移动端领域开天辟地,并非不无可能。据说,华为、英特尔、天音通信等多家企业高层在观看了搜索的新业务演示后,都交口称赞。华为集团运营客户部部长贺磊明确表示,相较于其他较为普遍的搜索功能,目前具有“即拍即搜”这一模式的搜索引擎并不多,如果搜索能做稳这一细分市场,未来将很有潜力。

而搜索推出的“大众版”和“时尚版”两款手机客户端新产品,也被认为非常有意思。据了解,“大众版”客户端在呈现热点新闻、生活娱乐信息、科技行业动态、体育赛况等各类搜索结果的同时,还支持用户以短信、邮件、微博等方式随时分享搜索结果;而“时尚版”客户端产品则表现的非常“小清新”。比如,搜索界面的背景就是当天的天气预报,同时还可以根据所在位置推荐餐厅、娱乐等信息,让搜索充满乐趣。

搜索改变生活范文6

关键词:移动搜索;移动搜索引擎;市场;用户需求;策略

移动搜索引擎(无线搜索引擎),是基于移动网络搜索技术,利用移动终端搜索WAP站点或者短信搜索引擎系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对接,帮助用户查找存储在互联网络上信息的服务。移动搜索引擎的学术研究最早开始于2007年,最初移动搜索引擎只是作为PC端搜索的附属,研究内容包括改进原有的算法、技术以适应移动端检索需求。2009年,移动搜索引擎的研究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存在,研究重点转移到探寻其发展道路和技术关键。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移动检索技术的优化和创新,研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具体,涵盖:形式本体关系、爬虫算法、个性化推荐功能、用户行为分析等。

然而,移动搜索引擎的研究总量远远低于PC端,研究方法、评价体系大多沿用PC端搜索引擎的方法、体系。其研究着眼于两者的共性,忽视了移动端独特性的影响,尤其缺乏对移动端市场与用户特殊性分析、移动用户的需求、行为分析。移动搜索引擎终端和网络都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用户需求是技术发展的重要引导,具体分析其规律性将为移动搜索引擎提供优化策略。

一、移动搜索引擎

移动搜索引擎是PC端搜索引擎在移动端的延伸,也是搜索引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服务的核心是将搜索引擎与移动端结合成符合移动搜索用户需求、检索特点的搜索结果,从而摆脱固定设备约束和固定通信网络限制,实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目前,移动搜索引擎主要分为:基于浏览器、基于短信、基于手机APP的三大类移动搜索,移动搜索融合了搜索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两种技术的特点,与PC端搜索相比的特点在于:

1. 检索的便利性与便捷性;2. 使用简约性和查询准确性;3. 移动端用户数量庞大;4. 强调用户体验与个性化。

同时,移动搜索引擎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移动终端输入、输出设备、处理器性能的差异使检索效率容易受到信号的影响,检索反应时间快慢不均,搜索引擎服务工作很难为所有终端用户提供同样的服务;另一方面,大多数的移动搜索引擎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限制了用户的使用。随着4G网络推广及其他技术的提升,移动搜索引擎的功能及服务越来越完善,其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市场现状

2014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为587.2亿,其中,移动端搜索收入规模达92.3亿,占中国搜索引擎企业总收入的15.7%(CNCC)。搜索引擎运营商收入规模相较于去年增长了197.4亿,其中来自移动端的增长贡献率(移动端收入的增长规模/搜索企业整体收入的增长规模)占到25.1%。移动搜索引擎从流量和商业化两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其重要性不断增强,移动端收入的增长成为搜索引擎企业收入增长的最大动力。

2014年,搜索引擎市场结构当中,百度占比81.8%、谷歌中国占比10.4%、搜狗占比4.0%、360搜索占比2.8%、其它占比1.1%(IRESEARCH)。与2013年相比,2014年移动搜索引擎市场整体体现几大趋势:搜搜退出市场竞争,谷歌份额有所收缩,百度、搜狗及360搜索的份额均呈上升态势。专家预计,短期内搜索引擎市场不会发生大的变动,百度、搜狗及360搜索都还存在上升的空间。移动搜索是目前整个搜索引擎市场的最大变数,这不仅是移动端市场的问题,更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搜索引擎市场的格局。

移动搜索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一方面来自用户需求:我国手机用户人数庞大,且用户已经熟悉互联网检索和网络信息访问方式,更易接受和理解移动端搜索。另一方面来自服务商需求:作为搜索引擎运营商及其他期望提高关注度的网站/公司,移动搜索是待开发的移动新媒体宣传平台,可以跟踪用户的喜好,使搜索结果更加可靠。

未来的移动搜索引擎市场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相对于PC端搜索,决定移动搜索份额的因素更多,移动搜索入口与渠道更加复杂,使得其竞争环境更加开放。面对不断增长的用户数量,其个性化和特殊性逐渐凸显,如何有效的分析市场与用户关系,预测未来用户群体的变化,针对移动用户群体的需求、行为、动机等因素,采取移动搜索引擎特有的设计、优化策略,则需要对移动搜索引擎用户需求进行深入研究。

三、移动搜索引擎用户需求模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 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4 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5 亿,移动网民规模达到5.6亿,占全体网民总数的86.15%,手机上网比例首超传统 PC 上网比例。手机搜索使用率逐年提升,在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搜索的用户占搜索用户的70%,手机搜索已成为新增网民上网搜索的主要方式,是近两年来移动搜索引擎用户增长的主要来源。手机搜索一方面来自于电脑搜索需求的延伸,另一方面来自于人们随时随地、各种场景的信息搜寻需求。

从移动端用户的行为来看,其行为特征主要呈现出碎片化、分散化、长尾化、场景化等特征,移动搜索渗透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群体正在经历从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的过渡――分裂和重组过程。对应市场出现分化和整合趋势,2014年,搜索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百度在搜索市场中仍一家独大,地位难以撼动;同时,随着腾讯、搜狗资本合作,新搜狗整合力量可能会出现,搜索领域将成为巨头之间的竞争;而谷歌等老牌搜索引擎若没有大的变革,则被边缘化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目前很多公司正在进行搜索方面的新尝试,更多地依靠用户需求及大数据的支持。用户反向定义将成为智能硬件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用户反向定义产品的重要性,智能硬件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把用户放在第一位,向用户开放所有权。真正的用户反向定义,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用户通过产品的体验,获得对产品的认可,从而购买和使用产品;用户在使用中,与同类产品的所有者互相探讨,对产品提出改进意见,企业根据用户的意见对产品和功能进行改进;企业根据用户的需求,重新定义产品。

用户信息检索目的主要涉及获取信息资源和获得信息服务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对信息客体的需求,以及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产生的对信息检索工具(移动搜索引擎)、系统的需求和对信息服务的需求。移动搜索与PC搜索在产品形态和用户需求有较大区别,移动搜索引擎的用户需求除具备与PC端相似的基本检索需求之外,其个性化及智能化需求、及时化及本地化需求、用户信心与忠诚需求比较突出,本文期望通过建立移动搜索引擎需求模型反映用户需求变化规律,体现移动搜索引擎用户需求的独特性(图1)。

基本检索需求定义为移动搜索引擎的根本,是作为一种网络检索工具而存在,源于用户检索的需要,作用在于通过检索系统获取信息,如各种索引、目录、文摘、检索系统和多媒体等,满足用户对检索需求、检索目的、检索方式、交互界面、检索便捷度、系统稳定性、网站安全等基本要求。其中,由于用户在移动端使用的目的性极强,而所期望花费的时间尽可能少,因此对检索便捷度、检准率以及交互界面的关注度较高。

个性化及智能化是现阶段PC端与移动端搜索引擎用户的普遍需求,包括个性化、智能检索、信息推送、隐私保护、多媒体检索等。人工智能和搜索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过对内容索引的关键词进行简单的抓取已经难以满足用户对搜索引擎的期待,用户希望搜索引擎能针对特定的问题及时动态给出准确的答案。因此,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和用户使用习惯、个人日志记录等信息或数据的融入,为用户提供具备深度个性化和丰富交互性的服务成为移动搜索引擎发展的重点,如:检索方式多元化,语音、手势、图片、二维码等多种搜索形式,人机互动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优化交互界面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用户需求及时化、本地化是移动搜索引擎用户最大的特色需求。移动搜索用户搜索的内容强调极强的目的性、及时性,如地图搜索、视频搜索、比价搜索等,因为移动设备便于携带,且一机一号,定位位置精确,用户希望能很快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附近的餐厅、娱乐场所、团购等信息,使更加方便地服务用户需求。百度移动搜索引擎综合网页的综合地域特征和相关性计算,通过移动用户的搜索词、IP地址信息、网页文本中的关键词三个特性,返回搜索结果,不仅可以精确到省份、城市级别,而且可以精确到经纬度标注的地标级别。搜狗希望与腾讯合作试水社会化搜索,同时融入腾讯大的体系;神马则希望移动搜索不能像PC搜索那样追求大而全,而是要精准、个性、去PC化。

用户需求的最高级是信心与忠诚,忠诚度是指半年前首选使用某搜索引擎的用户中,现在仍选择首选使用某搜索引擎的比率。搜索引擎公司都在致力于开发更个性化、智能化、多样化、全面化的搜索引擎工具,目的是吸引更多用户使用搜索引擎,并说服用户相信某搜索引擎的性能与服务。基于信心与忠诚,用户能更方便快捷的选择所需要的搜索引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移动搜索引擎用户需求模型的各个层级依据满足程度的提升而爬升至更高的阶段,这是需求规律的推动,与马斯洛需求理论有异曲同工之意。随着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用户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不断交替与递升,基层需求是高层需求的基础,高层需求是运营商所需要努力的方向。需求层级变化中,最高层次满足用户的忠诚和相信,需要用户经历多次的低层次需求的满足,慢慢的累积构成对某一搜索引擎的品牌忠诚。评价移动搜索引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满足用户需求,依据用户需求层次构建模型,将更加贴切的反应出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为优化移动搜索引擎建设提供合理和更具实际意义的策略。

四、移动搜索引擎发展策略

(一)基本检索功能是基础,需牢牢把握

一个产品的发展需要把握其本质,如果脱离了这个本质,产品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移动搜索引擎的存在是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便捷地检索信息资源的需求,任何附加功能或服务的提供都要以此为前提。而基本检索能力的提高和完善将是一个不断丰满的过程,如检索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在未来或可能成为用户的基本需求,因此,尤其要不断提高检准率、便捷性、友好性等各项指标。

(二)个性化、智能化是重点,需不断完善

搜索引擎将推出更多的搜索形式,改变用户搜索习惯,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相比之前依赖于传统的文字输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其他一些新型输入方式的出现也对搜索引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两年用户在使用二维码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的用户比例大幅度上升,不管是从二维码的认知度还是使用率上都保持着较高的水准。2014年,越来越多的用户、尤其是儿童在用语音和图像表达搜索需求,语音图像搜索量增幅超过移动搜索大盘。

(三)及时化、本地化是趋势,需抢占先机

用户高时效性需求越来越多,对本地资源需求不断提升,在选择结果时更倾向于选择本地、最新内容。如地图服务:手机搜索用户中有56.6%的用户在过去半年中使用网络地图搜索过信息,明显高于PC的43.0%。其中,用户在进行手机地图搜索时最常用的是百度地图,常用率为66.3%,是及时化、本地化需求的最强体系,将移动搜索与位置信息融合,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提供搜索结果,从而催生更好的生活服务。移动搜索的人机互动形式将变得多样,生活服务、教育培训和新闻资讯是未来的三大需求缺口,将成为移动搜索用户需求的重要体现点。

(四)获得用户信心与忠诚是目标,需致力实现

与国外相比较,我国不论是各类产品还是企业的品牌建设都相对落后,品牌意识比较淡薄。但最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快速向前,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品牌这种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开始创建并维护品牌。虽然Google逐渐被中国市场边缘化,但是其品牌影响力还是很大,依靠的是其强大的前端引流,如Chrome、IOS系统等设置Google为默认检索工具,因而在初中国外的市场中占有强大的地位。

建立品牌形象,吸引用户、增加用户黏性,需要通过多方面实现。用户首选的移动搜索引擎,部分选择来自电脑检索习惯的延伸,而手机预装搜索引擎、浏览器默认也是用户选择移动搜索引擎的重要来源。搜索引擎APP和浏览器是移动搜索引擎最主要的直接入口,决定这些入口的前端入口――手机助手、应用商店、运行系统、输入法等设置对移动搜索引擎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多样化的前端产品引流、通过社会舆论与媒体宣传、通过前三阶段需求的满足与未来需求的把握,都能进一步提升用户对搜索引擎的信心。

五、结语

本文以移动搜索与PC搜索对比体现的特色性为出发点,通过分析移动搜索引擎市场现状,准确定位市场和用户特征,揭示移动搜索引擎用户的需求特征与变化规律,构建移动搜索引擎用户需求模型,将需求划分为基本需求阶段、个性化、智能化需求阶段、及时化、本地化阶段以及信心与忠诚阶段,既能作为宏观战略布局的参考,也能作为微观引擎优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1]俞国红,陆怡辉.移动搜索引擎优化技术的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4(04).

[2]万本庭,张志兵,钟元生.一种城市移动搜索引擎体系结构[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6).

[3]储然.移动搜索本地生活信息搜索将是主导[J].世界电信,2007(11).

[4]范欣.针对移动设备的跨媒体网络信息检索及自适应信息显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5]汪清杰,陈桂鸿.移动搜索技术探析[J].情报探索,2009(06).

[6]顾国林.让手机超越电脑――谷歌首次移动搜索战略目标[J].微电脑世界,2009(08).

[7]周秀明,王康华.一种基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移动搜索引擎[J].情报科学,2009(07).

[8]于博.浅谈移动搜索引擎[J].技术与市场,2014(04).

[9]马凌,侯正伟.移动搜索路在何方?[J].中国电信业,2009(02).

[10]利燕红,张志彬.搜索引擎网站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J].现代情报,2009(11).

[11]黄清芬.用户信息需求探析[J].情报杂志,2004(07).

[12]李庆捷.移动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0).

[13]史磊峰.移动垂直搜索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14]利燕红,张志彬.搜索引擎网站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J].现代情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