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景短句范例6篇

雪景短句

雪景短句范文1

9.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选取了从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雪梅》这首诗写出了梅与雪的特点。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

学情分析: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初读解字词,熟读知大意,品悟情感的思路推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

学生: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难点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

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

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古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从学生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诗文进行评析。

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释,学生自读自悟后两句诗。

可怜:可爱。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点回答。(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

4.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

师指点: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

(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

(2)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5.朗读指导。

(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看谁能读出诗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诗人的情感。

(2)(教师播放动画:诗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古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诗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

(3)有与他不同理解的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4)看同学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

(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

(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景图,播放古典乐)

四、绘画着色,感受诗文的画面美

学生通过学诗,了解了诗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3.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

2.谁来说了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

(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写此诗的背景,教师指点、补充)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出来。

5.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1.小组汇报。

2.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文,想象古诗描绘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师范读)

4.两个同学对读,深入体会。

5.小组接龙练习背诵。

四、小结学法

初读,读准读通;再读,了解大意;三读,理解句意;四读,体会情感;五读,想象情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领悟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雪梅》。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1)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2)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三、拓展延伸

1.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2.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设计:

白____香

各有长短

取长补短

雪景短句范文2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题解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 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 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力图在内心超越令人悲伤的现实。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 情,却也有壮情和超然之意。“阁夜”,即西阁之夜。

句解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时令到了寒冬,天就越来越 短;我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首联用流水对起题,点明时间、环境。“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冬天日短夜长,所以说“短景”,而 此处深意是说光阴苦短。“催”这一动词,逼真地写出衰年岁暮,久客不归,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相催。“天涯”,这里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霁”。 霜雪停止、消散。“寒宵”寒冬之夜。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天涯沦落的诗人对此凄凉寒怆之景,不由感慨万千。这一联写实景,而寓深情,为全诗奠定了一种 沉痛的笔调。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五更时分传来的鼓角声,起伏悲壮;三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着江波动摇。颔联上承 “寒宵”,写夜中所闻所见。“鼓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数年,但各地时有战事。古时将一夜分为五更,“五 更”即接近天明了。此时,愁人不寐,那鼓角之声更显得悲壮感人。这从侧面烘托出兵革未息、时局动荡、战争频仍的气氛。天上星河虽然壮观无比,但映照于峡江 时,因湍急的江流,而呈现出破碎、摇曳不定的景象,这似乎与诗人风雨飘摇的人生、时局的纷乱有些相似。这两句气势苍凉,音调雄浑铿锵,辞采清丽壮阔,于 《东坡志林》所言“伟丽”之外,还蕴含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正如刘辰翁所云:“第三四句对看,自是无穷俯仰之悲”。

叶梦得《石林诗话》评价说:“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揺’等句之后,常恨无复继者。”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荒野中多少人家的恸哭声中,传来战争的讯息;惟有数处渔人樵夫唱起的夷歌,还透着一点生命的声息。颈联写拂晓前所闻,真实刻画了夔州的偏远凄凉的景象。 “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忧国忧民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几家”,一作“千家”。“战伐”,指当时蜀中自 永泰元年开始,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割据混战。“夷歌”,指蜀地少数民族的歌谣。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诸葛亮 和公孙述,一样最终归于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使人感到寂寞无聊,但又算得了什么?“漫”,任随。“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公孙述在 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都曾在夔州活动。尾联看似自宽自我安慰,实则有着诗人深入的思 考,正如卢世?所说:“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诗人并不只是一般地描写他早已写过多次的战乱,而是将眼前的动荡放到更深广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古往 今来,不论贤愚忠逆,最终都不免归卧黄土;战争无论延续多久,终会结束;生命无论受到多少摧残,总会延续。就像诗中所说,虽然有“野哭”,但也闻“夷 歌”。

评解

雪景短句范文3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把我们带到春天的田野里,放起了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一首生机盎然的诗作,诗人为我们打开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画卷,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景,写得颇有生趣:青草、黄莺、蓝天、绿堤、碧柳、白烟,作者虽没有直接泼洒浓墨描绘,但春之色彩自然地跃入读者的眼帘。草之“长”,静态中显生机;莺之“飞”,动态里传声韵;以“拂”与“醉”,明写杨柳摇曳之姿,暗含春风荡漾之意,为下面写“纸鸢”埋下伏笔,同时也是诗人春日好心情的形象写照。后两句写人,显得朝气蓬勃:诗人选取天真活泼的孩子放风筝这一情景,来表现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着一“早”字,可见“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注一“忙”字,表现出儿童那种急于玩耍的心理和神态,一群可爱的孩子的形象仿佛出现在读者的眼前,村头、田间、路旁、河滩……到处是他们追逐、跳跃、欢呼的身影。天空中,各种风筝随风飘飞,红的、黄的、绿的,蝴蝶形、蜻蜓式、老鹰样,不一而足。短短的四句诗,情景交融,使人备感亲切、神清气爽。

春姑娘披着五彩花衣悄然离去,夏公主又翩翩而来,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热情奔放的季节。且让我们到河边钓鱼去: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这首《小儿垂钓》,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夏日里一个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诗人勾勒了小儿垂钓时的神态,宛如一部简短的动画片。诗人将小孩垂钓时那专注而带些稚气的神态简直写活了。“蓬头”,指小孩披散着头发,也许头发上还沾挂着一些草埂、草屑哩。“侧坐”,指随意坐下,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诗人把“垂纶”“稚子”置身于“莓苔”之上、杂“草”之中,不加雕饰,写出了一个山野孩子真实的外貌特征,表现出其顽皮活泼而又憨厚朴实的特点,真切自然,惹人喜爱。小家伙是多么的机智、聪明、灵巧啊,他选择了一个人迹罕至的阴凉之处,恰好是鱼不受热、人不挨晒的理想的垂钓之处。更让人觉得有趣的是:此时有人路过,正要向他问话,他却“遥招手”而“不应人”。大概是鱼儿正在咬钩吧,他心中不禁一阵喜悦与紧张,担心惊跑了鱼儿,只好用手比划着回答过路人。一个“遥”字,表明了他不想让人靠近的心理。远远地就摆手示意,这并非冷漠无礼之举,而是心意相通的友好之态;他不是懒得回话,而是像对待老朋友一般,用手势来表情达意。那种专心致志、一本正经的情态,令人忍俊不禁,更让人感受到小家伙的可爱。

一个真正懂事的乖孩子,要能成为大人们的好帮手。对了,放鸭、喂鹅,正是这些“小大人”们干的活儿:

乌鸟投林过客稀,

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

独自编阑鸭阵归。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楝花风起漾微波,

野渡舟横客自过。

沙上儿童临水立,

戏将萍叶饲新鹅。

――明・邵亨贞《贞溪初夏》

前一首诗描绘出“放鸭晚归”的图景:鸟儿纷纷“投林”,行人渐渐稀少,云烟远来,罩住了农家的门窗;不知是谁家的孩子,撑起一叶扁舟,赶着鸭群,独自回家。诗人从收工回家的人群中选择了放鸭儿童,通过描绘他的动作来表现乡村暮色,栩栩如生,宛若一幅真实生动的生活画。特别是“独自”二字,充分表现出“小童”的聪明能干。

后一首摄取了“溪边饲鹅”的情景:夏风轻轻吹,溪水缓缓流,野外渡口舟自横,行人过溪河;水边沙滩上,小孩真顽皮,手拿萍叶,戏喂新鹅。诗的前两句描写环境:楝花、微波、野渡,渲染出江南水乡那平和宁静的氛围;后两句刻画人物,表现出乡村孩子的活泼和勤劳。

不难看出,这两首诗的写法相似、情境相近,颇值得我们作对比欣赏。两首诗都是先绘景、后写人,前者为后者设置背景,后者为前者增添生活情趣,从而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夏日的美妙时光,让人难以忘怀,那么秋天呢?请读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夜里的童趣: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是一首舒缓缠绵的小夜曲。首句用“萧萧梧叶”和“寒声”极力渲染秋夜的冷清,使人感到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第二句写“江上秋风”牵动了诗人无限的“客情”,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孑然独立的身影。世有悲秋之说,身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没有亲友的慰藉,站在这瑟瑟秋风之中,怎不感慨万千!“送”“动”二字,使情与景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的多少惆怅!三、四两句将笔触转向了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他们在父母的身边幸福地生活着,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就是在这凄冷的秋夜里,也能提着灯笼,在篱笆边捕捉蟋蟀,尽情地玩耍,面对此番景象,诗人虽在凄凉之中感到了一丝安慰,但内心愁苦的滋味却更加深重了。诗人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自己的游子愁思,情与景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显得诗味无穷、颇为感人。在这凄清的秋天里,童趣是多么的令人向往、让人陶醉啊!

冬天的“百草园”似乎比较乏味,可一下雪,一结冰,就不一样了。有诗为证:

宫树堕晴雪,

凝寒入毳裘。

邻娃取冰箸,

道是玉搔头。

雪景短句范文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习古诗的要求是:“能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基于此,在进行低年级古诗教学时,应着重让学生诵读吟咏,感受诗情,放飞思绪,让一句句古诗在课堂上灵动起来,让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也灵动起来,让古诗在低年级的课堂中魅力飞扬。

一、书声琅琅,读得灵动

古诗具有独特的音韵美,读起来也节奏分明,朗朗上口。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中,就应该先让孩子充分地读,充分地感知韵律美。读读、读读、再读读。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诵读,不是机械地一遍遍重复。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读古诗更是如此,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二年级上册古体诗《青松》为例,第一句中,“大雪压青松”展现的是雪压青松的情景,很多教师会把朗读指导的重点放在“压”字上。但细细品一下,“大雪”也是一个多么具体多么贴近孩子生活的词!正因为有了“大雪”的铺垫,才有了“压”的重量。一定会有语感较好的孩子读出“大雪”之景,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抓住他们的朗读特色,以点带面,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读诗句,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收获。

二、思绪飞扬,情也灵动

古诗字句简洁凝练,短短几十个字饱含了浓浓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抓住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解读诗句,激发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思维的火花飞舞,让情感在潺潺细语中遍地生花,与诗人形成心灵的共鸣。学习《锄禾》时,抓住“日当午”一词,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烈日当空的酷热难耐,将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农民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有的说:“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躲在空调里多凉快。”有的说:“热了渴了,我有各种各样的冷饮解暑。”还有的说:“那时我们正在放暑假,每天歇在家中,吃点瓜果,多舒服呀!”……说着自己种种舒适的生活,看着想着农民挥汗如雨的情形,学生的心灵被诗人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触动了,从而明白粮食来之不易,必须珍惜盘中餐,尊重锄禾人。

三、润物无声,入境心动

古诗往往是诗人借物抒情、借境言志、借事托怀的工具和表现,诗人的心境决定了诗词的意境。诗中有些语句看似寻常之笔,却意味深长,诗句背后的情味与意蕴常常耐人寻味,那如何引导学生去把握诗中的意境呢?

明代的谢榛说过:“诗境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于其迹。”所以,欣赏古诗时,学生的心理可以空远一点,灵动一点,不需拘泥于诗面,低年级的学生更应如此。《登鹳雀楼》一诗,短短二十个字就把画面、意境融合得浑然一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诗人登楼时见到的雄伟壮丽的景色。“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富有深刻的哲理,诗人由景生情,抒发了高瞻远瞩、蓬勃向上的情怀。

低年级学生的直观思维占优势,对“白日”“山”“黄河”“海”一系列的形象比较容易感知,可以让学生画一幅图画来配这首诗,并想象自己登高望远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的叙述必然带着自己的情感和经验,所以这样的叙述已经不是简单的形象,而是意象,并且在叙述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把握诗人所创造的壮丽、雄伟的意境。对于景的把握是意境鉴赏的第一步。本诗的文眼是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诗人不仅写出了当时的心境,还蕴含着深奥的哲理。能不能真正领悟这两句的意义是鉴赏本诗的关键。在作画、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可以演示“诗人登楼图”,形象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让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学生能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也能领会到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需要不断努力。总之,老师要做个有心人,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视角上思考问题,用孩子喜爱的方式教孩子,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听到最美的声音。

雪景短句范文5

一、句式整齐、节奏明快的韵律美

词人多为登高望远,眼界视线特别辽阔。所以词中会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然而,上阕中的千里、万里是交替着说的,也可以理解成千万里之内都是冰封都是雪飘。视力达不到千里万里,但是想象中的意境却可以无限延伸,意境辽阔了,气魄也就变得宏伟了。

承接下文的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句凸显神奇,以静制动。在这种大雪纷飞的环境中,远观蔓延的丘陵山势,着实是有一种山舞银蛇的动感,这也是诗人的一种情感动荡,这种情感动荡会直接影响到诗人的感觉,使其眼前的一切变得生动活跃起来。再看“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充分地表现出一种狂野又不失风采的内蕴。整首词多用四字短句,使得句式整洁明了、节奏轻快,韵律美自然就不用言语了。

我们可以看出,词的开篇,主席便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无限辽阔的背景之中,描绘出一幅北国风光图。再加上对偶句与排比句的运用以及仰视、俯瞰视角的转换,呈现出来的一幅画像富有生命力的鲜活体一样。时刻让人感受到寒冬飘雪之下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对自然美的推崇,这种跃然于纸上的图画美一直让人仿佛置身于天然之美中一样波澜壮阔、劲霸爽朗!

二、谁主浮沉的意象美

承接上文与下文两句词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前句承上,囊括了所有景色并且对所有的风景进行了总体评价。后句承下,开始了对历代帝王的评价。在这种评价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代伟人的抱负。这种过渡是浑然天成没有任何缝隙的。再看一个“惜”字,这是总领,是对五千年历代帝王英雄评价的开始。从“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这两句中可以明显看出一代伟人的政治倾向,让人从词句中就能够看见当时的统治者都缺乏文治的缺点。最让人惊奇的就是结束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言语之中韵味无穷,当属画龙点睛之笔。这句词也可以堪称五千年撼古绝今的结语。这是一代伟人在叙说着历史宣言,也是在说出他欲创造新世界的豪情壮志,同时也不难看出一代伟人对革命事业的信念和坚定决心。

雪景短句范文6

关键词:衔接;连贯;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52

“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语篇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口头的或书面的、散文或诗歌、对话或独白。”本文中提及的语篇主要是指一段传达完整信息、前后连接、意义一致的自然书面语篇。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语篇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必须合乎语法,并且在语义上应该保持连贯,且无论是上一语段与下一语段的连贯,还是某一语段内句与句的连贯,都应该有正确的衔接。

一、探讨衔接连贯失误

下文以学生的平时作文或考场作文中的语段作为语料,从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方面来分析学生写作中的偏误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需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为了集中说明问题,在分析语段的某项偏误时(用着重号表示),其他偏误暂时忽略。

1. 作者意图与表达方式不相符合

(1)主语的混乱

一个复句前后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后面分句的主语可省,主语不一致时,不可省略。在写作中,如果前一分句的宾语和后一分句的主语相同,习作者常常会将后一分句的主语省略,这样就造成了后一分句主语的缺失,使其成为了病句。如:我出生在南方,雪基本很少可以看到,运气好会下一点点,今年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雪下得很大,在我的记忆中是下了最大的一场雪。这个句子中,“我出生在南方”的主语是“我”,而下个句子“雪基本很少可以看到”的主语是“雪”,“运气好会下一点点,”运气好的主语应该是“我”,而下一点点的主语应该是“天空”,这个句子的主语混乱,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后一分句的主语不应省略却省略了,使这句话成了病句,导致语意不连贯。

(2)句式不一致

句式一致也是篇章衔接自然的一个方面,中职生在作文中对句式的选择有时过于随意,造成篇章的语意不连贯。如:突然,他脚底一滑,跌进了旁边的山沟。附近的几个村民见状立即跑过去扶起了他,然后他被背到医院。一切是那么的突然和短暂,以至于人被送进了好久我才回过神来。这个语段中,“然后他被背到医院”一句中的主语是“他”,但从上个句子来看,这个句子的主语承前省后,应该是“村民”,所以,这里应该用把字句,不应该用被字句,应该改为:把他送到医院。

(3)人称代词指代不明确,甚至误指

表示“我、我们,你、你们,他、她、它(们)”的词叫做人称代词。人称代词用来指代人、动植物及无生命的物体。如:人的一生不可能不流泪,除非他(她)脑残。泪他是情感的象征,悲伤的象征或喜悦的象征。泪他无处不在,一切有感情的生物,它们都有眼泪,只不过它们不为人所知。泪是人与生物所共有的,因为他们都是有情感的人。

这个语段中,“泪他是情感的象征”“泪他无处不在”这些句子中,“他”指代不明。“一切有感情的生物,它们都有眼泪”中的“它们”误指。“泪是人与生物所共有的,因为他们都是有情感的人”一句中,这个“他们”指代不明确。

2. 分句间的意义连贯,但关联词运用有误

作为连接成分,关联词语常常在篇章的衔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使上下文的承接转换更加圆润自然,但使用不当就会影响语句衔接以及语义的贯通。如:雪,在我们南方是非常少见的,要么就是边下边融,还记得最大的一场雪,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一场雪留下的是一点点残雪。要么……要么,是连用的,习作者丢了一个“要么”,显得语义不连贯。例如:那一天,我们都很高兴,这是因为我们几年都没看见雪了,所以,下了这么一场大雪我们玩的很尽兴,尽管那一天天气很冷,可是我们大家还是在很高兴的玩耍,只不过很不高兴的是我们玩得很高兴的时候,上课铃就会打响,非要阻止我们的继续玩耍,所以,我们玩得不是很尽兴,所以我们中午的时候很早的时候就来一起来打雪仗了,虽然砸在身上很冰,握在手上也很冰,可是我们不能放弃,我们可是没资本下次再来玩。大家都很高兴,虽然很冰,可是大家不能表现出来,要不大家都砸你一个人,所以大家都忍着。

本段文字语句罗嗦,词语重复等失误先忽略不计,一方面,连续用了四个“所以”,属关联词的贫乏与滥用。另一方面,在一个复句中主语相同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面,如果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面。

3. 语义逻辑关系混杂或松散,造成语意欠连贯

语篇是由一系列连续的句子和语段构成的语言整体,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必须在合乎语意的语法基础上使语意连贯、语句顺畅,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例如:雪不停地下着,我们不停地玩着,对面的山上也笼罩上了一层白纱,雪飘落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落在树上,白色的树草,给学校增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一大早出来,就看见了山上、地上到处都是雪,厚厚的雪花飘落在地面上,远看校园四周白茫茫一片。遥远的群山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白雪,美丽的壮观的群山被白雪覆盖,校园里的树木结成白色的雪花。农田是白色的,庄稼被覆盖了一层,一切事情都被这场雪给覆盖了。但学生的心灵没有被覆盖住,学生玩得可高兴了。我们急忙跑出去堆雪人、打雪仗。我们大家踩在雪地里把树上的雪球往对方身上砸,我们一个不小心就被砸到了。后来,我们堆了一个雪人,虽然,我们的手被冻得麻麻的,但是还是抑制不住我们内心的喜悦,堆雪人的堆雪人,打雪仗的打雪仗,但学生特过分,把雪丢到别人的衣服里面去了,全校都沸沸扬扬的,活像菜市场买菜的场景一样。

以上这个语段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赞美雪天的美景,描写愉悦游玩的心情”这个中心。文章时间顺序混乱,首句写“雪不停地下着,我们不停地玩着”后面又写“我们一大早出来,就看见了山上、地上到处都是雪”。文章从地面写到树枝,又从群山写到农田,上句从低写到高,下句却从高到低,空间顺序混乱。“地面”是写近景,“群山”写远景,再后一句写校园里的树木,又写近景,一句话写景从近到远又到近。立足点的变化也混乱,“雪飘落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是近观,“远看校园四周是白茫茫一片”是远观,然后有写校园里的“树木”是近观。语意逻辑混乱,前文写“堆雪人、打雪仗”,后文却先写打雪仗,后写堆雪人。上句用主动句,如“遥远的群山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白雪”,“农田是白色的”下句又用被动句,如“美丽的壮观的群山被白雪覆盖”又如“庄稼被覆盖了一层”,句式不统一,语言表述上也欠准确简练。一会儿写同学游玩得愉悦之情,一会儿又谴责这种疯狂。这个语段中每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是很清楚,东一句西一句,令人费解。

二、应对策略

韩礼德与哈桑在《英语的衔接》中指出,语篇与句子或小句的关系不在篇幅的长短,而在于衔接,语篇有组篇机制,而其他互不相关的一组句子则没有。如何加强学生的语篇衔接与连贯能力,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首先,写作教学中一定要渗透语篇分析的内容。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衔接与连贯和写作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衔接手段,以使他们的作文变得更加连贯流畅,层次分明。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衔接与连贯的能力。在评改作文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加强衔接与连贯方面的内容,而不是以“语言有文采,主题深刻,表达有创意,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等之类评语敷衍了事。

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衔接手段。衔接是手段,连贯是结果。比如:作文中可以运用连接、替代、省略、照应等方法,注意结构衔接、词汇衔接、逻辑衔接、主位衔接等。篇章的语义在逻辑上通常具有内在的关系,比如全篇有首有尾,各句段反映的概念或命题具有连贯性,而不能毫不相关,其中每个句子都起着一定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句与句、段与段的排列一般都符合逻辑顺序。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也发现,我们的职高学生运用衔接手段的能力较弱,他们很少能使用词汇手段及逻辑关联手段。

再次,注重篇章的语义连贯。衔接是篇章的有形网络,连贯则是篇章的无形网络,二者关系密切。衔接生硬的篇章,必然会影响语义的连贯,如上文谈及的主语混乱、句式不一致,关联词错用等都会使篇章在语义上不够贯通。除了衔接关系外,篇章的连贯还必须考虑句与句之间意义上的联系。有时词语的排列顺序(即语序)不同,显然表达的句意也不同。在篇章中,句子的排列顺序(句序)也影响篇章的语义连贯,篇章不是句子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围绕一定中心、遵循一定的规律组成的。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