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故事范例6篇

嫂子故事

嫂子故事范文1

关键词:文本时序;重复叙述;谋篇布局

一、文本时序安排与谋篇布局

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是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探讨文本叙述时序特色之前,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明确的区分。按照热奈特的观点:“故事时间”是指“故事中事件连续发生过程显现的时间顺序”,而“话语时间”是指“故事事件在叙事中的‘伪时序’”。[1]也就是说“故事时间”就是事件发生的正常时间状态,“话语时间”是指用于叙述事件的时间,通常以文本所用篇幅或阅读所需时间来衡量。很明显,《祝福》里实际的故事时间应该是从祥林嫂到四叔家做工为开端,之后她经历强迫性改嫁、过了几年好日子、亲人离世重返鲁镇、沦落为乞丐,最后“祝福”夜死去。如果叙述者是依照故事的实际发展来叙述会呈现一种线性特点,故事的脉络一清二楚,但是作者对事件的安排明显出现了倒错现象。

如果仔细阅读文本的话,我们发现开头前两段故事发生在“我”回故乡的前三天,文中是这么描述的:“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这句话值得揣摩的是文本叙述者在哪一天叙述这个层面的故事?这句话后面是对“祝福”一系列描述,故事时间暂停。接着“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时间继续,这句话点明了叙述者叙述这个故事的时间应该是第三天。因为刚好与开头的午饭之后相呼应。但是从第三段开始叙述的是第二天碰到祥林嫂的场景,这里以第二天为r间开端,着重叙述了两人相见时的对话:

“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2]

“我”在听到她这些问题的时候是相当悚然的和困惑的,悚然的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困惑的是这里的人都信鬼神,唯独她困惑了。作者在文本中运用插叙把这个事件单独摆出来吸引了读者了注意力,我想不仅是文中的“我”感到悚然和疑惑,作为读者也是感到悚然和疑惑,为什么祥林嫂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祥林嫂会变成现在这样?于是吸引着我们往下阅读。第二天祥林嫂就死了,她的死引发了我对她半生事迹的回忆,叙述焦点落在祥林嫂的人生经历上,创造出了一个祥林嫂之前生活的故事空间。祥林嫂从进入四叔家打工,中途改嫁,重返鲁镇,最后沦为乞丐,祥林嫂的故事被突出的摆在读者面前。这里的事件与“我”与祥林嫂相遇,祥林嫂之死在故事时间上相差甚远,但是作者在文本结构安排上用倒叙回忆祥林嫂的半生事迹,其功能在于为读者提供祥林嫂过去的一些信息,也就是让读者从这部分中找寻祥林嫂的死亡原因。

二、重复叙述与祥林嫂的死亡真相

《祝福》的主要篇幅用于叙述祥林嫂的悲剧人生,在叙述过程中,不时的变换叙述频率。按照里蒙―凯南的观点:“叙述频率涉及一个事件出现在故事中的次数与该事件出现在文本中的叙述(或提及)次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频率涉及的是事件发生的次数和叙述次数的关系。按照这种关系,热奈特区分了“单一叙述”、“重复叙述”、“概括叙述”这几种叙述方式的不同。我们以文本中祥林嫂人生历程的叙述为分界点,前半部分节奏明显比后半部分快。为了烘托这种单调乏味的节日氛围,作者“惜字如金”,能省则省。“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作者巧妙的采用概括叙述,将重复的景象进行了笼统叙述,表现了鲁镇的无聊和乏味,因此,“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下半部分节奏却慢了很多。文中有多处出现重复叙述,最明显的有两处:一处是祥林嫂被抓走后四叔的表现,一处是祥林嫂重复叙述她儿子被狼吃掉的事件。我们首先来看祥林嫂被抓走后四叔的表现:

(1)“可恶!然而……。”四叔说。

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

(2)“可恶!”四叔说。

(3)“然而……。”四叔说。

例(1)中是四叔得知祥林嫂在青天白日底下被抓走时说的话,如果只是“可恶”两个字,读者尚且认为四叔为这伙人卑鄙之举而愤慨,还算有点正义之心。但是后面加了“然而……”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去填充,似乎在暗示读者四叔心里面想的应该是“然而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只是碍于脸面没有把话讲明白。例(2)是卫老婆子事发之后首次露面时,四叔认为她拿自己家开玩笑所以感到愤怒。例(3)是卫老婆子解释一切之后,打算再找一个好的来折罪时,四叔的语气明显软了下来,潜台词似乎在说:“然而不要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了,要找个好的。”从例(1)到例(3)语句在重复,四叔的怒气却逐渐在消退,短短的几个对话揭露了一个买人卖人,冷酷无情的社会风貌。

另外祥林嫂重复叙述她儿子被狼吃掉的事件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1)“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在门槛上剥豆去。……”

(2)“如果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

例(1)中阿毛被狼吃了事件祥林嫂逢人就讲,讲了多少次,故事叙述者没有明确给出答案,只是以“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一句话来概述。例(2)是全镇人不想再听到她说的时候,她拉着别人家小孩说的话,也是一见小孩就说。我们尝试对比两个例子中鲁镇人们听到这些话时的不同反应。对于例(1)人们由开始的些许同情到后面一听到就头疼。例(2)中,孩子们看到她就赶紧牵着母亲的衣襟催她走。如果说祥林嫂在反复讲述阿毛被吃事件的时候,人们还把她当成人来看待,那么在祥林嫂盯着别人家孩子的时候,人们已经认为她精神有问题了。其实故事叙述者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也正是精神压力逐渐增加的祥林嫂。起初“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后来“她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通过叙述者精彩的描述,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失去儿子,悲痛之情无法疏导,逢人就说,以至于精神出现问题的可怜妇女形象。在听祥林嫂悲惨故事的时候,鲁镇上的人们抱着是一种看笑话的态度,他们听完故事之后“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祥林嫂完全成了人们麻痹自己,欺骗自己过着幸福生活的谈资,叙述者对听者这种麻木不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三、总结

文章中,我们从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关系出发,在第一部分中考虑作者对文章结构的谋篇布局。作者有意把“我”与祥林嫂见面这个场景摆在突出的位置,接着把与这个场景故事时间相差最远的“祥林嫂人生历程”放在一起作为重点叙述的对象。祥林嫂对鬼神只说产生困惑是因为她对人生充满困惑,在现实的世界里她历经坎坷,在柳妈吓她死后可能“被分尸”的时候她开始害怕,四处“捐门槛”。正当她重新振作的时候,四婶剥夺了她重生的唯一希望。可以说在“祥林嫂人生经历”这部分中叙述者用重复叙述的手法构成与前一部分节奏上的不同,让一个饱受精神困扰的祥林嫂跃然于纸上,也从侧面塑造了当时一批麻木不仁的国民形象。祥林嫂是封建礼教刀下的冤魂,是吃人社会中饱受摧残的妇女代表。

参考文献:

嫂子故事范文2

关键词:李二嫂的新故事;剧作创新;社会热点

《李二嫂的新故事》由潍坊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策划演出,该剧以李二嫂带领群众建造蔬菜大棚、脱贫致富为故事主线,围绕建大棚之事展开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情节跌宕起伏。用戏曲形式表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贴近群众生活,容易吸引观众,引发观众共鸣。与传统的吕剧剧目相比,《李二嫂的新故事》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该剧在吕剧戏曲现代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一、剧本创新:

《李二嫂的新故事》是对《李二嫂后传》的重新改编,除了表现传统吕剧中的婆媳关系外,还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色。如李二嫂带领全村人建蔬菜大棚,志华外出打工将家乡潍坊的风筝、年画、剪影、剪纸等推向大城市,这些都体现出新时代人们思想观念的一些变化。该剧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吕剧演绎农村现代生活,以潍坊寿光蔬菜大棚为依托,在展现地方特色的同时,也表现出普通农民群众在面临一些现实生活的新境遇、新命运变化期间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坚守。李二嫂的乐于助人、团结邻里和她对婆婆的以德报怨等行为所表现出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剧中人物所面临的一些矛盾,也反映出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这部剧很好地将宣扬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结合了起来。《李二嫂的新故事》适应文化市场的需求,是一部贴近群众、贴近时代、弘扬主旋律的吕剧精品。剧中不仅有养老问题也有青年婚姻、留守儿童、婆媳关系等问题,是一部面向各个年龄段观众的优秀剧作,除了吸引吕剧老观众外,还能吸引一大批年轻观众,有利于促进年轻一代对吕剧的传承和发展。

二、走吕剧产业化之路:

2012年,恰逢潍坊市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潍坊市歌舞剧院同潍坊市吕剧院、京剧院合并为潍坊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李二嫂的新故事》便由新组建的潍坊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全力打造。潍坊市的这一文化体制改革符合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的经济发展思路,适应了新时代吕剧产业化道路发展的新要求,为吕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宣传、演出过程中,该剧充分发挥了现代传媒的优势,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方式,加大对《李二嫂的新故事》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这部新剧作,也使更多的人喜欢现代吕剧。该剧还先后组织了50多次巡回演出活动,不仅在潍坊各地市、街道社区演出,也在济南等大城市上演,使吕剧走进都市人的生活,这也为吕剧的发展开辟出更加广阔的道路。

三、反映社会热点问题:

《李二嫂的新故事》以农村生活为背景,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婆媳之间、夫妻之间、邻里之间等一系列的矛盾关系,其中的某些曲折情节也反映出了当下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1、留守儿童问题。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中无人照看,便会造成留守儿童问题,这种现象在当下农村中越来越普遍。本剧中的小花因为父母离婚被判给父亲罗金斗抚养,罗金斗却不履行抚养女儿的义务。剧中有一段小花向母亲、姥爷李七讲述父亲不让她进家门并打骂她的一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花的父亲是一个极不负责并且非常心狠的人。母亲虽然十分疼爱她,但为了生计必须外出打工。姥爷李七是个自顾不暇的人,没有老伴也无法照看好外甥女。后来李二嫂收留了小花,待她如同自己的亲孙女一样。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别人的疼爱再多,也比不上自己的亲生母亲,妈妈不在身边,小孩子的心灵上还是孤单的。像小花这样的留守儿童,在广大农村中还有千千万万个,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顾,这些年幼的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心。《李二嫂的新故事》也旨在呼吁人们关注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外出打工挣钱固然重要,但比钱更重要的是亲情,孩子的童年是有限的,父母们不要因为忙于挣钱而缺席了孩子的成长时光。

2、养老问题。养老问题是吕剧《李二嫂的新故事》表现的最主要问题,其中包括天不怕与李二嫂、李二嫂与儿媳小辣椒这两对婆媳的关系问题。李二嫂不计前嫌,几十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顾天不怕;天不怕也被李二嫂的善良和孝心所感动,对当年的恶劣行为后悔不已。天不怕摔伤后李二嫂每天烧水煎药、端屎端尿,并每天坚持为她烫脚,李二嫂是新时期好儿媳的模范和榜样。相反,小辣椒则是不孝儿媳的代表性人物。小辣椒极力撮合婆婆李二嫂再次改嫁李七,实际是为了将李二嫂赶出家门以达到她独占五间大瓦房的目的。在小辣椒与老婆婆天不怕对骂撕扯的情节中,我们完全看不到一个年轻人对长辈该有的尊重,看到的只是一个泼辣刁蛮的孙儿媳。后来,为了阻止李二嫂用家庭资金建造蔬菜大棚,小辣椒提出了分家的要求。作为一个儿媳妇,小辣椒完全没有尽到赡养婆婆的义务,反而想将婆婆赶出家门,毫无孝心可言。李二嫂的儿子张玉山是一个性格软弱、毫无主见的人,在小辣椒面前他没有任何发言权,在照顾母亲的问题上他更是无法做主。

如今,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老人们都需要子女的关爱和照料。父母为子女操劳了一辈子,照顾年迈的父母是每一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李二嫂的新故事》就是要鼓励人们要做像李二嫂那样的好儿媳,同时也批判了一部分像小辣椒那样自私自利、不孝敬长辈的年轻人。

3、邻里关系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叫“远亲不如近邻”,可见和谐的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李二嫂的新故事》主要从四个方面表现了邻里关系:(1)、李二嫂年轻时收留李七的女儿志华,现在又收留志华的女儿小花,待她如亲孙女般疼爱。(2)、李二嫂拿出自家积蓄,建造蔬菜大棚,帮助全村百姓脱贫致富。(3)、小辣椒贩卖化肥,骗取老百姓的钱。在对待邻里乡亲的态度上,李二嫂的善良无私与小辣椒的自私自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因为李二嫂平日里的善良无私、乐于助人,才会在身处困境时得到乡亲们的回报和帮助。

四、舞台艺术:

《李二嫂的新故事》在潍坊鲁台会展中心、济南百花剧院等大舞台演出时,融入了大型歌舞表演及声光电等舞台技术,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加大了舞蹈在吕剧中的比重,提高了戏曲的可观性。开场歌舞吸收了山东秧歌的精华,特别是现代舞的精髓,这些歌舞表演的加入,增强了吕剧艺术的魅力。现代音响、色彩灯、追光灯等现代舞台技术配合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表演,营造了良好的视觉和听觉氛围。

新剧中现代舞台艺术元素的加入,并非生搬硬套,而是以戏剧为主,仅将现代元素当成一种辅助手段,实现了传统吕剧表演与现代舞台技术的完美融合,呈现出清新、流畅、大气的舞台效果。这种大型舞台演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观众对于大舞台大剧目的审美需求,为吕剧实现戏曲现代化发展做出了新努力。

参考文献

[1]孙海翔.从2012年山东省优秀舞台剧目展演谈起―专访戏曲专家王安葵先生[J].戏剧丛刊,2012:31-35.

嫂子故事范文3

论文关键词:摘要:产生于蒙古族统治之下的文学样式——元杂剧,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蒙古族文化习俗的一定影响,如称妻子为“大嫂”就是受其“收继婚”习俗影响而体现在杂剧的创作当中的。对于这一点,中山大学的康保成先生曾做过阐述,不过对于他的某些观点,笔者不敢完全赞同,故而在康先生的基础之上对此问题再做一简单的探讨

1997年康保成先生在《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上发表了《元杂剧呼妻为“大嫂”与兄弟共妻古俗》一文,对元杂剧中丈夫为何称呼妻子为“大嫂”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认为这与古代兄弟共妻这一习俗有关。但对于康先生其中的某些观点,笔者不敢完全认同,故在此且将自己关于此问题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以求大家指正。

元杂剧中,丈夫对妻子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如“娘子”、“浑家”、“大嫂”、“婆婆”等。称妻子为“娘子”、“浑家”较为常见,也容易为后人理解,但称妻子为“大嫂”或“婆婆”,却很让今人费解,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类特殊的称谓,作一探究。

据康先生在《元曲选》一百种杂剧的统计中,以呼“大嫂”呼妻的就有二十三种,如:

大嫂,我待要应举走一遭去。(《看钱奴买冤家债主》楔子周荣祖云)

大嫂,你为甚么跪在这里?(《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三折裴炎云)

家里有个丑媳妇,叫出来见大人。大嫂,你出来拜大人。(《鲁斋郞》楔子李四白)

可见,对妻子以此种称呼,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

至于为什么呼妻子为“大嫂”这一原因,康保成在其论文中写到,这是人类兄弟共妻风俗流行的结果。“兄弟共妻”即长兄去世之后,弟弟娶寡嫂为妻的一种古老习俗。

而“兄弟共妻”实则就是在少数民族中间所盛行的“收继婚”,它是蒙古等民族游牧时代一脉相传下来的习俗,是他们进入中原以前的主要婚姻形式。这种颇为奇特的“父兄死子弟妻其群母及嫂”(《隋书·突厥传》)婚姻方式,即父死,儿子可娶后母为妻;兄弟死,其弟可娶寡嫂为妻。史书称之为“妻后母,报寡嫂。”当代人类学家称这种婚姻为“收继婚”。

在宋金元时期,女真、蒙古各族,依然保留着弟娶寡嫂的风俗,虽入主中原,但其风不改。到了元代,“父死可娶其父之妻,惟不可生母耳……兄弟死亦娶兄弟之妻”的收继婚俗一直流行于蒙古族之中,《三朝北盟会编》卷三谓蒙古族:“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亦如此。”《清稗类钞·婚姻类》云:“盖匈奴之俗,父死娶其后母,兄弟亡收其妻。元人入主中原,其风不改。”并且尤其是南宋以后,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的现象日普遍,在各民族交流不断加强的情况下,汉族同样也受到了少数民族某些习俗的影响,这当中就包括“兄弟共妻”这一习俗。故在此种情形之下,康保成先生在此文中说:“元人在婚姻问题上比较宋明开放的多。在元杂剧中,少女私奔、寡嫂再醮,妓女从良都不是什么稀奇事。而夫兄弟婚中之‘报嫂’风俗,比之异辈转房制如妻后母、娶寡婶之类,要容易接收得多。”

因此康先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既已‘作嫂多年’,其弟以嫂为妻,仍应以‘长嫂’呼之。”“‘视长兄之妻为妻’,就是把大嫂看作妻子,其实此仍是长兄之妻。这种情况,如果在称谓上反映出来,就正与元杂剧中呼妻为‘大嫂’相合。不难推测,其弟以嫂为妻,仍应以‘长嫂’呼之。”

对于康先生的这一结论,笔者还是比较认同的,因为在相关的元杂剧中就提到过兄弟可以娶自己的大嫂为妻,如在马致远的《马丹阳三度任风子》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小叔云:“说的是,哥哥,你若休了嫂嫂,我就收了罢!”

由此可见,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这种“收继婚”习俗,对当时汉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进而体现在元杂剧中就是丈夫称呼妻子为“大嫂”。

但除此之外,康先生还认为,在“元杂剧中,‘大嫂’是对妻子的专称。……而对已婚妇女的敬称,则用‘嫂子’,或在‘大嫂’前冠以姓氏,如张大嫂、李大嫂等,以示与‘大嫂’呼妻有别。”

对于康先生这个观点,笔者很是不赞同,因为笔者在阅读元杂剧文本的过程中发现,在元杂剧当中,还存在着奸夫称呼姘头为“大嫂”的情况,如在《勘头巾》中,刘平远员外之妻与太清庵王道士有染,唆使王将刘杀死,王云:“我杀了刘员外也,拿着这芝麻罗头巾减银环子,回大嫂话去来。”对于这一情况,康先生认为,这也是“报嫂”制的遗迹,但笔者却无法从中窥出所谓“报嫂”制的痕迹。

而对这种呼情妇为“大嫂”的情况,康先生认为“这说明呼妻为‘大嫂’绝非从弟称。”但笔者在白朴的《墙头马上》当中却发现了称别人妻子为“大嫂”的情况,而此处女子绝非姘头或情妇:

“院公云:相公不合烦恼,合欢喜……老汉买羊去,大嫂(指李千金)请房里去者。”

此处,院公只是一个仆人,却呼其女主李千金为“大嫂”,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之前院公称裴少俊为“哥哥”:

院公云:“哥哥(指裴少俊),一岁使长百岁奴,这宅中谁敢提起个李字。”

故此处院公称李千金为“大嫂”,就是——从弟称——对李千金的一种尊称而已。

此外,在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中,也有称别人妻子为大嫂的的记载:

李逵云:“不知什么人将大嫂(指孔目妻)拐的去了。……谁想那哥(指孔目)正告在了拐了俺大嫂的白衙内根前,如今把哥下在死囚牢里。”

这里李逵之所以称孔目妻为大嫂,原因也正在于他将孔目当作了自己了“哥哥”,这一点在文中表现的非常明白,在此不做赘述。

在《墙头马上》一剧中,我们从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将院公当作是裴少俊的弟弟,而兄弟本就应当称其兄之妻为“大嫂”,这本是无可非议的。而康先生在此处却似乎是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他在论述兄弟在娶兄之妻为妻后,说“作嫂多年,其弟以嫂为妻,仍应以‘长嫂’呼之。”这里他故意将其写为“长嫂”而非“大嫂”,而实际上“长嫂”和“大嫂”本来就没有多大区别,况且如果按照康先生的观点,此处院公称李千金当为“裴大嫂”,以示与呼妻“大嫂”有别,可是白朴在文章当中却并没有如此书写。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的说明,笔者认为在此处称他人妻子为“大嫂”就是一种“从弟称”,而不是如康保成先生所说的那样,在元杂剧中,“大嫂”只能是丈夫对于妻子的一种专称或不是从弟称。

故笔者认为,在元杂剧中,呼妻为“大嫂”的情况是受了蒙古等少数民族“收继婚”的影响,但也并不是完全如康保成先生所说的那样,“大嫂”一词仅仅是限于丈夫对妻子的专称,而实际上还应当适应于丈夫的兄弟,呼妻为“大嫂”也当是一种从弟称。同时,我们还必须具体事件具体对待,对于呼妻为“大嫂”,我们一定要考察它所处的语境,而不能妄下结论,如在郑廷玉的《崔府君断冤家债主》中:“和尚云:‘大嫂(指张善友妻),你怎么要赖我的?’”此处这样的称呼,就是对一般已婚妇女的尊称,而没有其它具体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嫂子故事范文4

寒来暑往,改变不了的是矿嫂情结。看吧,无论严寒酷暑,矿工业广场、副井走廊,人头攒动,缝纫机声、说笑声、碗勺的碰撞声不绝于耳。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甜美的笑容,矿嫂们那娴熟的缝纫技艺如飞龙走线,赢得了矿工的阵阵喝彩;一碗碗茶水,穿梭于矿嫂与矿工之间,滋润了矿工的心田;一句句关切的话语和美好祝愿,如春风一样沐浴着每一位出入井的矿工。矿嫂们用真情和行动赢得了全体职工的信赖。

我用一片真情换回您的平安和幸福。每当你穿上作衣步入副井走廊时,迎面而来的就是矿嫂那甜蜜的微笑和温馨的嘱托,使你感到既可亲又可敬,当你从矿嫂手中接过安全鞋垫时,当你把安全毛巾搭在肩上时,当你穿上矿嫂刚为你补好的作衣时……你的内心是否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触,是否能记住嫂子的嘱托呢?

矿嫂每天虽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始终用微笑和关怀迎送着每一位出入井的矿工,但有时也遇到一些不尽人意之事。一次,矿嫂发现张某边走边拆卸矿灯,立即上前制止,要求张某必须把矿灯修好方可下井。张某道:“官不大,管的事不少,我在井下多次拆卸灯头也没啥事,何况在地面。”矿嫂听后耐心对张某讲:“不出事是你的福,一旦出了事,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你想过没有,为了对你本人负责,对你家庭,对井下几百名兄弟和企业负责,你必须得修好灯,否则,你今天绝对不能入井。”在矿嫂批评教育下,张某不仅修好了矿灯,还向矿嫂承认了错误,并表示今后一定遵守安全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决不使类似的事情重复出现。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嫂子故事范文5

这一倒可不要紧,只见一道白光闪过,祥林嫂不见了,她被带到了几十年后的现代社会。

“大嫂,您怎么了?”“大娘,您快醒醒!”“大娘……”睡梦中隐约听到有人说话,祥林嫂睁开了双眼,之间身旁已围满了人。

“大娘,您家在哪啊?我们送您回家吧!”

“家?我已经没有家了。男人死了,我的阿毛也……”说着,祥林嫂暗淡的眼眸闪过一丝泪光,随即又低下了头。

围观的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最终认定祥林嫂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寡老人,并把她送到了派出所。

派出所的民警们为祥林嫂安排了住所,帮她洗了澡,换了新衣裳,祥林嫂那就能改过岁月冲刷、摧残的面颊又显出几分姿色。民警们询问她的家庭情况,这自然会牵扯到孩子,于是,祥林嫂又开始了那段让鲁镇的人当为笑柄已听得不耐烦的独白: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山里的野兽没有东西吃,会到村里来吃小孩,可不知道春天也会来,我叫我们阿毛坐在门口剥豆……”祥林嫂说的双眼溢满浊泪,又边说边从怀里掏出那只阿毛的鞋子。旁边的女民警早已被祥林嫂的故事感动得泣不成声,一把搂住祥林嫂,痛哭道:“大娘,您受苦了!”

没过几天,祥林嫂的故事已经传遍了整个社区,人们自发的带着礼物来探望这个饱经风霜的老人。

祥林嫂惊住了,收到鲁镇人们如此排挤的她竟然会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她试探着问:“我犯下的罪过已经被饶恕了吗?”人们再一次为她深受毒害的心灵感到悲哀,对她的同情、怜悯又加深了几分。

又过了一段时间,祥林嫂的故事已经人尽皆知,人们为她捐款,政府帮她安排住房,给她办理了低保,同时,还给她找了一份保姆的工作。

嫂子故事范文6

鲁迅小说《故乡》和《祝福》都成为中学语文课本中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文章都以农民为主人公,塑造了闰土、祥林嫂等农民形象,鲁迅通过这些农民典型,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广大农民的不幸与苦难,并且揭示了形成农民悲剧性格的来自于社会和自身的两方面原因,尤其是描写了农民思想的不觉悟,也就是主体意识的淡薄,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提出了启发农民觉悟的重大问题,体现了非常深广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形成鲁迅笔下农民形象悲剧性格的原因

(一)鲁迅笔下农民形象的悲剧性格的形成,首先是来自社会的重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是黑暗的社会把农民、特别是把千千万万的妇女推入不幸的深渊。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就一步步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悲惨生活境地。鲁迅小说中的农民深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迫,尤其是妇女所受迫害最为惨烈。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这就是《故乡》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农村图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闰土多灾多难,成了一个被剥削被压迫得透不过气来的农民。吃不饱却遇上了荒年;收成不好还得用种出来的东西换钱、交赋税;挑去卖又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子、饥荒、兵、匪、官、绅把闰土逼得像一个木偶人,贫困而衰老。他脸色灰黄,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但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随着帝国主义的长驱直入,中国殖民地化日益加深,军阀混战频繁,农村破产,加剧了农民生活的贫困。闰土的悲惨生活就是在这段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总之“我回忆也好,闰土自己诉苦也好,母亲和我叹气也好,作者用近全文一半的篇幅,着力刻画了一个勤劳、忠厚、苦难的农民形象,反映了社会的最下层深重的阶级压迫、剥削使他终年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悲惨命运”(杨根正《谈〈故乡〉的主题——学习茅盾评论的心得》)。这就是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经济的贫苦和压榨直接把劳动人民推入了不幸和苦难的深渊。

可是在作者的记忆中,二十年前的故乡美丽如画,二十年前的闰土是个小英雄: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读者可以看到,故乡变坏了。二十年前的小英雄闰土:生机勃勃、聪明勇敢、活泼可爱……但冷酷的封建岁月,使他变为木偶人,成了现实的奴隶。这是闰土之不幸,更是黑暗社会的罪恶。

在《祝福》里,祥林嫂的一生充满重重苦难。祥林嫂卫家山的丈夫竟比她小十岁,这至少是封建包办婚姻的一个悲剧。丈夫死了,婆婆又凶,她就逃出来帮工。时间不长,她又被抢了回去,卖到更深的山里。这对祥林嫂是一次灾难,从一而终的封建婚姻观念,使她的反抗十分强烈。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了,喉咙已经全哑了。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地擒住她,也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上,头上撞了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祥林嫂守寡后又被婆婆强行嫁到贺家坳,一心守节的祥林嫂全力反抗,竟一头撞在香案角上。被称做善女人的柳妈竟认为当初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并劝祥林嫂去土地庙捐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封建的节烈观成为摧残乡村妇女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她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因而精神上受尽折磨和摧残的祥林嫂在容不住她的社会里只有走向死路”(杨建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封建文化中的节烈观是把祥林嫂推向苦难深渊的罪魁祸首。但可悲的是,祥林嫂的反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是维护了封建的文化,祥林嫂成了封建节烈观的殉葬品。这正是人物性格悲剧中的矛盾之一,用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来捍卫荼毒自己灵魂的罪恶的封建礼教。

后来她生了儿子,但是好运不很长久,灾难更是接二连三地降临到她头上。第二个丈夫又死了,儿子偏被狼吃了,大伯又来收屋,赶她走,她只好投奔她的老主人去出卖劳动力。在鲁四老爷家里,别人取笑她,挖苦她,拿阎罗恐吓她。鲁四老爷讨厌她是个寡妇,认为她改嫁是败坏风俗的,祭祀时不要她沾手。每逢祭祀,四婶的话:“祥林嫂,你放着罢!”使她的灵魂受到多次打击。在接二连三的灾难的精神打击之下,祥林嫂终于精神恍惚,心理失常,工作也受到妨碍。这样,祥林嫂没有了亲人,没有了房屋,没有了可供出卖的劳动力,沦为乞丐是唯一的路了。是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恶势力,是祥林嫂周围的人头脑中的封建思想,浸蚀了祥林嫂的灵魂,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更深入具体地说,是封建礼教中的夫权、神权、族权把祥林嫂推向了封建礼教的祭坛。

闰土和祥林嫂作为旧中国农民的代表,生活境况同样悲惨,但祥林嫂更不幸,封建压迫虽把闰土由英雄变为木偶,却张开血盆大口吞噬了祥林嫂的生命。难怪鲁迅将中国封建社会中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概括为吃人的筵宴。

(二)除社会原因之外,鲁迅笔下农民形象的悲剧性格的形成又源于他们自身的落后和不觉悟,也就是“奴性”在他们心理世界中根深蒂固,这是鲁迅刻画的重点,也是鲁迅最感痛心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鲁迅一贯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审美的基调。

鲁迅曾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人的痛苦换来的。不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杨建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李长元在《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中就指出:鲁迅的小说创作,“在内容上,写的东西都是一致的,就是写农民的愚唉和奴性。”

鲁迅在这些描写农民的小说中,一方面描写了把千百万劳动人民推入不幸深渊令人发指的封建制度,另一方面他还集中描写了他们落后和不觉悟的思想状况。

《故乡》里闰土的麻木令人同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经济上固然改变了他的外形,更从思想、文化上扭曲了他的灵魂。当年和他哥弟相称的鲁迅,如今是改作老爷了。他上场只说七句话,就把鲁迅叫了四次老爷,这还不够,又叫出了“水生,给老爷叩头!”这话朴素而又世故的话。当鲁迅母亲叫他不要称老爷,还是照例叫迅哥儿的时候,闰土说:“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他如今是懂事了,晓得了社会上有阶级,有不同的身份,于是吞吞吐吐地叫童年时代的伙伴做老爷,还要用奴性文化使自己伶俐的孩子受到浸染。回想少年闰土,机智勇敢,活泼可爱,小伙伴亲密无间,到老来却畏畏缩缩,懦弱卑怯,封建等级观念已深深根植在老年闰土的灵魂深处。受这种封建思想的长期浸蚀,他已感觉不到自己受奴役受压迫的地位,即使感知了逆来顺受,把一切希望寄托在香炉和烛台上,寄托在神灵的保佑上。

同样,促成祥林嫂悲剧的,除过种种外在经济的、思想的原因之外,还在于她自身的怯懦、软弱与愚昧。

首先,祥林嫂对繁重的雇用剥削的不合理没有丝毫的怀疑和不满,反倒比较满足。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里来的时候,一句不开口,做工不懈怠,食物不论,力气不惜。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煮福礼,“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她对生活的要求仅仅是付出自己的诚实和勤劳,以求得最低最朴素的愿望的满足——也就是活下去,或者说得再奢侈一点,活得体面些。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她就是连这个要求也无法实现。经过了夫死、改嫁、又死了丈夫,唯一的孩子又被狼吃了,大伯来收屋等重重灾难。她出卖劳动力又要遭人白眼,甚至吓斥,祭祀时不要沾手,同时还不能被容于柳妈之类的下人之中,那么她先沦为乞丐,再死在“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的祝福之夜,就似乎是必然的了。对她的死,鲁镇上的“头面人物”鲁四老爷说:“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一句话就盖棺论定了,可见封建礼教对人心灵的毒害已经发指,连死人都不宽容。

其次,祥林嫂人生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就是因为她身边的人冷漠,无同情心,甚至受迫害的弱者还要恃强凌弱。封建道德迫害祥林嫂的时候,周围没有任何人发觉过,注视过祥林嫂的不幸,没有谁的灵魂受到过触动,相反都虔诚地信奉封建道德。祥林嫂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嘲讽,要么沉默不开口,要么反复向人们讲述有关阿毛的故事,不管别人是否厌烦。死了丈夫被迫改嫁,又死了丈夫,儿子成了她的命根子,但儿子偏被狼叼走了,这使她经受了莫大的精神打击崐。“脸颊已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一天到晚总是直着眼睛,向大家讲她日夜不忘也不变的故事:“我真傻,真的……”或是“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当人们打趣她额角上的伤疤时,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她祸不单行的这段日子里,如果读者再留意她周围人的态度,就让人不只是悲哀,简直是毛骨悚然。因为吃人的不仅是强大的人,甚至连弱者也成了吃人的帮凶。首先是婆婆为了小儿子的婚事,心安理得地将祥林嫂卖掉。小叔子为了自己的婚事,和别的男人一起强按着嫂子的头拜堂。儿子被狼吃了之后,鲁镇的男人听了这悲惨的事,“没趣地走了开去”。女人们倒是“陪出许多眼泪来”,同情心也算有些。“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这是什么样的心理呢?分明是拿祥林嫂的伤心事当她们无聊生活中的调剂罢了。阿毛的故事没有什么刺激,人们味同嚼蜡时,从柳妈处又传来新的故事,于是鲁镇的人们“发生了新趣味”,祥林嫂头上的伤疤又成了他们生活的调剂。祥林嫂死了之后,家里的短工很“淡然”,“穷死”的有什么好惊奇的;“我”开始有些“惊慌”,“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了”,“心底已经渐渐轻松”,“活得有趣的民众”“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大家欢欢喜喜地过年”。凡此种种,读者都感觉到祥林嫂的性格悲剧形成的又一块土壤是冷漠的社会环境。鲁迅先生对卑怯者的恃强凌弱更为痛恨,他曾愤愤地指出:“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刀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对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杂感》)

以上情况表明,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封建农民由于思想的落后和不觉悟,不只在肉体上、物质上,还在精神上承受了很大压力,有的已不堪重压,成了封建思想的牺牲品。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已经悔之晚矣。这就是农民悲剧性格的又一矛盾,受了迫害,没有觉醒,甚至帮着害人。

二、鲁迅笔下农民形象悲剧二重性显示出的社会意义及历史意义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通过其悲剧二重性显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首先,鲁迅这两篇写农民的小说,通过闰土、祥林嫂这些被压迫被奴役的农民形象,给予封建社会以无情的揭露、批判和否定。

在《故乡》里,殖民地的深化,封建残余的遗留,种种的剥削和压迫,已使农村生活非常贫困。闰土的紫色圆脸变作灰黄而多皱纹的苦相,红润圆实的手变得又粗又笨而且是开裂得犹如松树皮,小英雄成了老木偶。这些都是社会变坏的铁证。这个封建社会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收成又坏。多子、饥荒、苛捐、兵、匪、官、绅,可谓灾难重重。这种社会应该为新的生活所代替,正如鲁迅在《故乡》的末尾写到的:

“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这里鲁迅说出了闰土或许已经感觉到,但不能说出来的生活体验:千百万劳动人民应该有新的生活,并且要为之勇于实践——“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善良勤劳的祥林嫂沦为乞丐,悲惨地死去了。杀害她的凶手是封建礼教,是冷漠的封建人情,是鲁四老爷,是四婶、柳妈等人头脑中的封建思想。

否定闰土的生活,同情祥林嫂的遭遇,这是笔者从鲁迅笔下的农民典型形象中受到的最大感染。与此同时,憎恨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反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统治,也是笔者思想深处激起的感情波澜。其实打倒封建势力,铲除封建思想,正是当时社会的根本任务。鲁迅塑造的这些农民典型,客观上有力地配合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其次,鲁迅所塑造的辛苦而麻木、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形象地再现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民不能不革命的悲惨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还缺乏民主主义革命觉悟之间的矛盾。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不论是闰土,还是祥林嫂,他们深受封建主义的压迫,都处在悲惨和不幸的生活境地。要改变这种悲惨和不幸,只有通过真正的革命。也就是说,封建农民应该积极革命,以解放自己。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农民主观上还缺乏民主主义革命的觉悟,闰土和祥林嫂还没认识自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一个把自己的伙伴叫老爷觉得天经地义;一个用异乎寻常的反抗去维护从一而终的封建婚姻观念。

这样说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民不能不革命,但他们的落后和不觉悟,使他们暂时不革命或只是按照自己的朴素理解革命。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好这一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也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启发农民觉悟,唤醒他们的阶级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认识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源,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积极引导和组织他们革命,这就成为关乎到民主革命成败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杰.鲁迅小说讲话[M].上海:泥土社,1952.

[2]杨根正.谈《故乡》的主题——学习茅盾评论的心得[EB/OL].xinyuwen.com/Article/jiaocan/jsjc/49784.html,200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