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磨难范例6篇

经历磨难

经历磨难范文1

21世纪初最重大的国际经济事件应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迅速融入多边贸易体系,从2001年至2008年短短的7年间创造了一个22000千多亿美元的庞大市场。这是任何一轮多边贸易谈判都不能及的伟大成就。中国的平均税率降到9%,如期取消了所有不符多边贸易规则的非关税措施,农产品贸易取消了出口补贴,比发达国家都更加开放,服务贸易开放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的加入对加强多变贸易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成为世界最具魅力,最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中国顶住了由于对冲基金兴风作浪而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由雷曼等国际投资公司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为减缓两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发挥了支撑的作用。但令我们中国人感到失望的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和新闻媒体都开足了马力来抨击中国,把他们自己的政策错误带来的灾难都归咎于中国。

这两场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清清楚楚的,都起源于美国,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是在帮助美国。中国保持汇率稳定完全是为了保障经济的平稳增长,却被斥为操纵汇率,试问汇率没有大起大落何谈操纵。凭什么要中国实行人民币大幅升值来解决美国不加控制的财政赤字?为了中国的利益,为了世界经济的利益,中国不能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美国为了逼中国就范,现在是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多管齐下对中国施压。制造出所谓中国政府支持黑客攻击谷歌,剥夺谷歌的言论自由。每个国家都有网络安全监管措施,美国的监管不比任何国家宽松。谷歌没有理由不接受中国的法律监督。

西方的某些政治人物还领头编造所谓中国破坏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公约会议,拒绝承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国际义务的谎言。中国的十一五规划就有相当完整的节能减排方案,在开发新能源方面领先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还宣布从2005年至2020年将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减排40%-45%。这个非常宏伟的减排目标,在这些政治人物口中却变成了拒绝国际减排义务。根据世贸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联合研究报告,目前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的77%系经合发组织成员国所排放,这些气体将在大气层中留存上百年。他们义不容辞应该负担主要减排义务。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同样义务毫无道理。这一切对中国的无端指控到底为了什么?

这对中国人民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国的经济崛起注定要历经磨难。有不只一个美国国会议员说过,“中国的经济实力强大本身就是对美国的威胁”。这好比运动场上比赛争冠军,曾经的冠军是绝不会认输的。他一定会和其他选手争到底的。这样就不难理解中美之间的矛盾了。中国的实力远不如美国,从来就没有打算和美国争夺霸权。但中国也应该做个好运动员,绝不要泄气,要争到底。

在这个世界大变动的时代,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审时度势,把握好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可太在意别人如何议论中国,批评的声音有利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尺蠖之躯,能屈能伸,坚忍不拔,才能使一个国家永远保持活力。中国的经济崛起发生在信息化时代,国力的成长来得过速,使新生的一代太容易享受到发展的红利,未知我们的先辈创业之艰难。或许更未知我们的新体制是不成熟的,尚有诸多的不确定性,不经过风浪的考验,会是很脆弱的。因此,还需要很多代人的艰苦奋斗才有可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强国。

经历磨难范文2

【关键词】中华文明 新常态 战略谋划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明体这个概念在具体含义中又有些抽象的悬念,说起来,可以人言言殊。一般认为这是一种以共同崇奉的某种文明作为凝聚力的一个似乎抽象却又具体存在的实体。一个文明体可以局限于一个国家,又可以散布于全球几大洲。

说到文明体国家,这个概念是指该国主要以某种普及的文化而非种族凝聚民众对国家的向心力,概言之,该国主要以特有的文化而同邻国及外部世界相区隔。与之相对的概念则是“民族国家”。倘若一个多民族国家持续存在长久的年代,内部的主体文化为各民族普遍接受,则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体国家。基此,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是典型的文明体大国,殆无异议。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绝无仅有

一个国家自有主体文化,这一文化的核心则往往是以的形式体现,随着年代的变迁,国体、政体或有根本的变动,国民组成成分按照种族、宗教的标准也有巨大的变动,如果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的话,则这个国家的文化必然得以保持原来的精髓。

世界上任何一个文明体的发展都有过高潮,也有过低潮,既有发展的机遇,自然也会面临挑战乃至危机。世界史上,远如东、西罗马帝国、蒙古帝国、跛子帖木儿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近若欧洲奥匈帝国,先后成为历史上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过客,至今烟消云散,应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古语。

相对说来,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尽管历史上数次面临异族入主中原的重大危机,汉族作为主体民族的统治地位曾经土崩瓦解,却至今仍然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在世界史上确是一个异数。何以如此?值得探究。笔者认为,说是异数,却也隐喻着必然。之所以如此,举荦荦大端,有若干条原因。

中华民族从未失去文化、思想的阵地

中国历代独尊儒教(儒学),士大夫均受到熏陶,沉浸于儒教的学说。其后,在中国的三大宗教中,儒教又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髓,从而对国人形成巨大而久远的影响。纵使元朝、清朝入主中土,迅即尊奉儒教,开科取士,维系了儒教的地位。以现代语言说,亦即主体民族从未失去文化、思想的阵地。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以拜上帝教崛起。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指出,“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e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曾氏以捍卫名教为号召,麾下湘军借机吸收了湘、鄂为数众多的青年士子。

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为何宗教战争在欧、亚文明古国不绝如缕,却在历史上与中国绝缘。即如北爱尔兰共和军与英国政府的武装斗争时断时续地维持了几十年,菲律宾天主教徒以北部、中部为基础,政府军与活动于南部的穆斯林武装部队的内战赓续至今。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这是因为在历史上中国士子以及统治阶层独尊儒教的心态从未撼动过。

如今中国知识界对儒学腹诽心谤甚至大张挞伐者,大不乏人。殊不知,韩国知识界却对儒学甚为崇奉。韩国面积、人口尚不如浙江省,而高科技之发达,人均GDP之高,在亚太地区排名前列。据此,岂能低估儒学在现代促进社会进步之作用?

在欧风美雨降临中国之前,中华文明的地位远高于邻国以至境外

即使在近代史上,连日本、韩国都尊奉中华文明为来自“上国”的文明,何况古代史上的其他邻国?文明往往有“趋高”的倾向,异族入主中原以后,自然也接受了中华文明。

在古代史,中国向来患于北方异族的骚扰及入侵。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以巩固边防,即是一例。北方异族多数是游牧经济,就经济实力而言,自然不能与中国本土的农垦经济相比。面对中国周边的威胁发源地,短期效应姑且不论,就长期效果说来,中国相对发达的经济是保证中华文明体不遭受颠覆性破坏的缘由之一。

中国各个朝代在帝位传承上,尊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这就造成帝位传承相对平顺的局面,这是历史的主流。违反这一规矩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或者源于野心家的蠢动,或者出于情非得已的考量,既非名正言顺,自然昙花一现,充其量只是历史的支流而已。

睽诸国外,情况迥异。如东、西罗马帝国、跛子帖木儿帝国,诸国历史或长或短,最终趋于分裂和消亡,都同在帝位继承这一关键时刻爆发的内争以至内战有关。质言之,中国帝室在帝位传承上尊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一条规矩,类似的正统观念也始终时隐时现,并为统治阶层及知识界普遍接受,这对维系中国作为大一统的文明体国家赓续至今,也起着作用。

今日中国面临来自内外部的挑战与危机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今日中国GDP呈现VV乎直追龙头老大美国的势头。众所周知,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如今国内囿于经济新常态,一时欲振乏力。如何应对,需要大智慧。

当前中国面对来自境外的挑战。美国得出中国海、空军力大举南下,在西太平洋海域急剧拓展打击力量的结论,把南海争端视为美、中两国进行国家意志较量的合适场所,并自认为藉此可得天时、占地利、聚人和。美国从伊拉克、阿富汗战场撤军以后,腾出兵力和资源,并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甚至欧洲国家加强协同,对中国加紧了遏制的力度。

美国加快往亚太地区调动军力的步伐,以有力地贯彻“亚太再平衡”的世纪战略,这是出于大战略的考虑,而“航行自由”、“海洋法”等仅是说辞而已。时至今日,中国学者亦需在大战略层面考量现实的利弊得失。

中国战略谋划是否得当,对于国家兴衰至关重要

今日中国面临的国际挑战,战略谋划是否得当,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其重要程度不亚于体制、政制以及支撑基础。谋略的基点是高收效、低成本,兼顾紧迫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谋划得当,则收事半功倍之效,否则,必有事倍功半之忧。

世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迭经风波,一路趔趄走来,得以维持“斗而不破”的状态。中国处于弱方,腾挪移身有方,能始终保持这种局面,实属不易。双边关系存在结构性矛盾,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却属于可控范围,此乃上佳的前景。

(作者分别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中心研究员)

【参考文献】

经历磨难范文3

充实的人生,饱经磨难。人都渴望一生鸟语花香、阳光灿烂、春光明媚、歌舞升平;渴望温馨祥和、创造伟业、获得成功,是自然可贵的。然而,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者,无一不经过一番艰苦攀登,闯过一道道险峻关隘,经历过无数的磨难。逆境何曾困志士,磨难毕竟铸英雄。上苍赐予我们的总是喜忧参半。苏武牧羊是磨难,司马光“警枕夜卧”是磨难,现代人的开拓进取和创新也是一种磨难。生命中总有许许多多的坎坷不期而遇,总有甩脱不掉的磨难纠缠我们,这就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人生之路。

真正的人生,需要磨难。枫遭霜欺叶才艳,梅花香自苦寒来。若不是山高水长路坎坷,若不经过跌打滚爬的实践,怎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崎岖本是征人路,怀志无须怕磨难,磨难出真知。世界上,所有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织成的,它犹如一把锋利的刻刀,美好的雕像出自刻刀的刻画,虽然屡受斧砍、刀削、打磨的痛苦,虽然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因为始终有一颗坚毅执著的信心,最终成就了美梦,展现了光芒。

磨难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对懒惰者是一座幽深的坟墓,对强者却是一块向上攀登的垫脚石。谁不愿意经历磨难,谁的人生就不会拥有令人羡慕的成就和荣耀,特别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在残酷竞争的旋涡里,强者在磨难的冷峻和无情洗礼中得到升华,弱者在磨难的旋涡里逐渐地下沉。

经历磨难范文4

在生物圈中,每一种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时时刻刻不是充满着磨难。

每当一种弱小动物在出生后的那一刻就一定要学会奔跑,不然一定会被它强大的天地吃掉,你也许听过那个故事。

鹿妈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生下了一只可爱的小鹿,鹿妈妈顾不得舔净它那血淋淋的身子,用角拱它,折磨它让它爬起来学会奔跑,这时,一只老虎出现在了鹿妈妈的视野中,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小鹿经受住了出生以后的第一个磨难,它跟着妈妈逃过了成为老虎口中之食,正是小鹿克服了自身的磨难,学会了奔跑,战胜了死神。

在人生的成长中也需要不同程度的磨难,并让你在这场磨难中带到一个启发,获得一种自强的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你在成长中获得一种跟高的境界。

就像爱迪生一样,在他刚出生时,谁也不知道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谁也不知道是他给人类一个更光明的世界。

然而在当初,在他做实验是,他是经历过多大的磨难啊。

成长需要磨难,就像一个企业当他经历过磨难之后,他才会让世人知道他知道他的一切。

经历磨难范文5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不让自己振作起来去迎接这挑战呢?人们为什么不能把它变作某种养分去滋润自己的美丽呢?人们回避磨炼,是因为不想忍受它,当回避不了时,人们又说,磨炼原来是可以美丽人生的,两边皆有道理。

避开折磨是生命的最佳选择,一旦躲避不开,就让折磨变作美丽人生的养分,此亦是生命的最佳选择。之所以说此亦是生命的最佳选择,乃是因为,人们在陷进折磨时,他面对的选择不止一个,比如说痛苦、焦灼、失恋、迷茫、束手无策或一蹶不振,而这些选择,就没有一个具有积极的性质,皆是对人生的消沉与颓废。比起这些选择,惟有选择让折磨变作美丽人生的养分,方才算是最佳。

生命因磨炼而美丽,关键在于人对磨炼认识的角度和深度。应该说,磨炼本身就具有美丽人生的功能,假若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反让磨炼把自己丑化了,这就有点雪上加霜的味道了,除了磨炼的起因之外,你只好谁也甭怪。鉴于以上原因,所以也并非是说,谁的生命都会因磨炼而生美丽的,生丑陋者也大有人在。

生命因磨炼而美丽,不仅仅因为生命需要在磨炼中成长,主要在于,磨炼对生命的不可回避性。人群之中,物欲横流,而且方向和力度又不尽相同,谁料得到何时何地就会滋生出一种针对自己的折磨来呢?料不到又必须随,随又不想使自己一蹶不振地消沉,这样,经过努力,使其转化为自己有用的能量,就成为人之不选之选。这时候的磨炼对生命来说,已变作美丽的阶梯,虽然阶梯的旁边充满荆棘,但在阶梯尽处,却充满鲜花,坦然走过荆棘,就必然置身于另外一重天地。

生命因磨炼而美丽,还在于它使人生收获了用金钱也买不到的某种负面阅历。人生阅历,正面的居多,人生的教诲,善良的居多,这些东西,都构不成对人生的考验,惟有折磨具备这种恶质。常言不是说“猪圈难养千里马,花盆难栽万年松”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就是因为其缺乏考验的机会。不光是此,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一样,凡没有接受过考验者,你就很难断言它是否完整和美丽。而这种考验,又非是谁有计划地出的考试题,它是不期然而然地就横亘在了人的面前,使人猝不及防。由于它的这种突发性质,所以它之于人考验的意味就足得很。经此一番挣扎磨炼,人没有颓废,反而更加精神了,这样的生命不走向美丽还走向哪里呢?

固然,磨炼也是可以丑陋人生的。人生原本还有点美丽,经过数次折磨式的履历之后,但没有使其成熟和美丽,反倒使它充满痛苦、迷茫、彷徨,甚至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唯唯诺诺,没有一点棱角脾气了,这是不是有点丑陋呢?`

对于这些人来说,所有的磨炼都不能称之为磨炼,而是灾难。总而言之,只要有点挫折和难受,就无不如同灾难临身,什么坐卧不安呀、神不守舍呀、食不知味呀等等,这些消耗情绪的东西就都来了。如此人生,让它如何从废墟中走向美丽呢?一颗心已被灾难二字占满,体会它尚且不够,可能让他分出心来瞄一眼灾难背后的美丽?所谓的灾难,其本身已使人不堪忍受,再要以此种心态情绪去强化它对人的伤害,这不是越瘸越使棍打了吗?人生难美,是不是就这样被自己注定了呢?

这样对磨炼的感受,实际上大可不必。

退一步说,假若你无力使折磨变作美丽生命的阶梯,却也不该使它变作生命的灾难之门。在美丽与灾难之间,保持个中立的态度如何?即以无所谓的心态来对待它如何?这样做,至少生命不会出现消极现象,不消极不就说明其中有积极因素吗?这远比把磨炼视作灾难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要乐观得多。

经历磨难范文6

在生活中,幸福的感觉其实很多,我们也拥有过很多的幸福。有因家庭的美好、快乐而感到幸福,有因朋友之间友谊深厚而感到幸福,也有从磨练的过程中体会到收获的幸福。我现在要着重说说这后者的幸福。

历经磨练也是一种幸福。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没有坎坷,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当你遇到坎坷时,也许是“妖魔”在考验你的顽强和意志。俗话说“先苦后甜”,只有先克服了苦难,才会得到好的收获。经历了一些人生的磨练,人才会变得更成熟,更坚强。自己的事只有你自己能做,别人帮不了你的。当我们走进社会时,也只有独立去走向社会。在这方面我有较深的体验。在我的人生中,起先,我意志不坚,老过不了挫折这个坎,因而我很难取得像样的成绩。我性格上有一个弱点,那就是胆小。

小时候,晚上我害怕一个人呆在家里,因此,我要我爸爸妈妈陪我在家里,我心里会安稳,也才能安心做作业。——你看,我的独立能力是多差呀。直到我长大了,一天,爸爸妈妈让我一个人呆在家里,并慢慢地开导我,告诉我,那没有什么好怕的。你已经长大了,应该试着一个人呆在家里,爸爸妈妈也不能一直把你放在身边,你应该要学会怎样面对困难。你以后还要走向社会,应该大胆一些,不能一直依赖于父母。你害怕,那是你心理上的作用,是你的心魔在扰乱你。你要战胜你心中的心魔,最大的对手是克服你自己。听了妈妈的这些话,我感到了有了自信去战胜它。于是,我呆在家里,心里想着爸妈的话,但这还是觉得恐惧,不敢一个人看电视,于是连忙把它关掉;睡也不敢睡,过了一会儿,再想想爸妈讲的那些道理,我好像不再有那么多压力了。终于我沉着,镇定,把心魔消失掉,我成功了,我终于战胜了自己,不再害怕。我进步了。

我从这件事中体会到了一些深层的道理:只有历经尝试,历经磨练,才能战胜挫折,才能取得胜利。由于我尝试了一个人呆在家里,由于我经历了一个人呆在家里的磨练,所以,我终于成功地战胜了胆小,我的心里终于绽放出自信的花朵。以后,在我人生中遇到坎坷时,我就会想起这一件事,因此不再感到没有自信心。由于自信心增强了,因而我以后常能取得一些成绩,这样慢慢心里就有一些成就感,而这成就感就更加增强了我的信心。这可能就叫着良性循环吧。困难磨练意志,意志战胜困难,历经磨练也是一种幸福。简评:这篇习作中心明确,能通过自己通过“磨练”终于战胜心理上的胆小的事情,阐述了“困难磨练意志,意志战胜困难,历经磨练也是一种幸福”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