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教学范例6篇

歇后语教学

歇后语教学范文1

关键词:歇后语 以生为本

歇后语是由广大的劳动人民根据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创造出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用质朴的语言将深刻的道理很艺术地表现出来。在教学歇后语时,我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讲故事、表演等多种形式,切实了解歇后语的来历及其特点。然后,我设计了运用歇后语说话的练习,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在句子中运用歇后语,能让句子更生动、更形象,从而养成主动运用语言的好习惯。

我的最初设计是直接放手给学生,不提供歇后语,学生可任选自己熟悉或者喜欢的歇后语说话。这样的设计看上去体现了生本理念,给学生的自主性很大,但我却发现,学生几乎没有发言者。原因是,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所接触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歇后语说话和听到含有歇后语的句子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句子。没有了这样的语言环境,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又怎么可能用歇后语说出准确的话语呢?这样设计放的过度,学生反而感觉没有目标,漫无边际,难度更大,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我的第一次修改是出示几个歇后语和相应的语境,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填空。

语境一:六一联欢会上,同学们吹拉弹唱,真是 。

语境二:你能把跟头翻得那么好,可真是

语境三:老师走进教室,我看着她手中的试卷,心里像 。

1.飞机上吊水瓶——高水平;

2.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温度计掉进冰箱——直线下降;

4.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个设计是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引路,学生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选择恰当的歇后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语境三:老师走进教室,我看着她手中的试卷,心里像 ”,我预设的答案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结果却出现了意外:学生有两种填法,有的选了“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有的用了“温度计掉进冰箱——直线下降”。问其原因,前者说是因为不知会考得怎么样,心里不安;后者说因为感觉考得不好,心里难过。我不禁一喜,都对呀,同样的语境,不同的歇后语可以表达不一样的感受,这不正体现出歇后语的妙用吗?

于是,我再次修改设计。

师:同学们,每当考试结束后,老师拿着已批阅完的试卷走进教室,要公布成绩时,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来,看歇后语填空,你会选哪一个?

语境:老师走进教室,我看着她手中的试卷,心里像 。

1.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温度计掉进冰箱——直线下降;

3.三把钥匙挂胸膛——开心开心真开心。

学生交流。

师小结:同样的事情,心情不一样,选择的歇后语也不同,可都巧妙地表达了人物的心理,这就是歇后语的妙用。

这一次我想到了第三种情况,那就是“考得好,开心”,于是便增加了“三把钥匙挂胸膛——开心开心真开心”这个歇后语。选择之前,我先与学生交流,使其走进创设的情境,体会自己当时的心理,然后选择歇后语,并说出理由。不同心理的学生选用的歇后语是不一样,但都恰当、巧妙地体现了自己的心情,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歇后语的妙用。

歇后语教学范文2

教师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性

用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发展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手段,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理念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育手段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天我校老师上的两堂语文综合实践课,是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功尝试。

课例一:走进歇后语世界。

第一环节,比一比谁的眼睛尖。老师快速地出示画有歇后语内容的图片,让眼睛尖的孩子说出那一句歇后语;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起来说。

第二环节,看一看谁的尾巴接得快。老师准备了几组有难有易的歇后语,请孩子们在小组里用连线的方式去找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然后上去反馈,说出联对或联错的原因。老师相机指导。

第三环节,从前面的歇后语中找到歇后语的特点,创编歇后语。这里掀起了孩子学习的高潮,他们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热情高涨,纷纷出口成章。

第四环节,运用歇后语写一段话,使自己的表达更风趣、更幽默。

反思:首先,从老师的选题来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身边问题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尤其是歇后语,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老师关注学生的兴趣,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研究性活动中。课后,学生根据分工,或询问家长关于歇后语的知识,或自己上网查询;或收集整理书报上的歇后语故事。由于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各类探究方式,准备好了一切,就有了在课堂上的投入。

其次,老师在设计中步步引导,层层深入。从整个活动流程来看,教师首先由同学们喜闻乐见歇后语入手,猜图片上并不难猜且又饶有趣味的歇后语,这很符合学生的认知,人人都想露一手,人人都能露一手。老师也不吝啬自己的赞美,鼓起了学生学习探究的信心。紧接着的歇后语联线有易有难,让孩子有成功的喜悦,更有想挑战的决心,尤其是一组关于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的歇后语,很有挑战性,老师也在此处加深拓展,使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意识到:多看书,多积累,准备充分的人有优势。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奠基下,本来是难点的创编歇后语的过程就水到渠成了。既然能编,运用就更不在话下了。

第三,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因而,大家乐于想象,乐于创造。注重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之间合作,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互补、互学,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因为整个设计层次分明,所以有学生个人的发挥,也有小组的合作创造,老师恰如其分的欣赏性的评价起着很好的榜样的作用,学生之间也能互相欣赏,互相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我们老师的教学艺术。有着深厚的教学底蕴,教风朴实,张弛有度。整个课堂上她是那么地关注着学生,认真听,仔细想,和同学们一起困惑着,一起欢笑着,她的手搭在学生(这可不是她班上的学生)的肩上是那么的自然,以至于让我们听课的老师都不由得感叹:真是极具亲和力!

课例二:购物讲价。

“大甩卖咯,大甩卖!------”一个小女孩晃动着手中的衣服大声嚷着,立刻,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就围了上来。卖主热情地为买主(女孩)穿上衣服,笑眯眯地说:“小姑娘,买衣服吧,这件多漂亮啊!配你的肤色,那真是妙不可言呀!------”“多少钱?”“一百五”-------哟,教室里卖起衣服来啦。嘻嘻,把你们给骗了,原来呀,正在上综合实践课《购物讲价》。我们知道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与养成合作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与生活相关的自然问题或社会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考虑到过几天就是圣诞节,孩子们喜欢疯狂地购物,把礼物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然而,学生是消费者,钱不会很多,如果让学生学会购物讲价的艺术,对他们来说是很实用的。果然,此主意一宣布,学生们就“蠢蠢欲动”了。这个说自己曾经买到的东西如何好,那个说自己是如何讨价还价的------趁这东风,我让学生讨论购物涉及到哪几方面的因素。从这几方面入手,怎样才能用有限的钱卖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工进行实际调查。通过他们的精心准备,于是出现前面所述那精彩的一幕。

都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身边问题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兴趣,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研究性活动中。课后,学生根据分工,或询问家长商品的一般价格,或自己上街调查统计;或向行家了解商品质量,或上网查询;或观察买卖双方如何讨价还价;或向父母讨教购物艺术------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自编自演了一出购物小品。

由于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各类探究方式,走向社会,关注生活,从中发现自我,开发了多方面的智慧潜能,得出了各种各样的购物方法。汇报课上,学生们争着上演购物小品,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开放的情境中,演员们是那么的投入,观众们是津津有味地看,深深地思考、总结(买卖双方是如何做?)

新课程的理念让我们知道,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现代教育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我深深感到从社会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探究,我们教师更有信心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高效。

歇后语教学范文3

【关键词】认知;隐喻型歇后语;喻体;寓意;翻译

1、前言

翻译简而言之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在这种转化背后,却存在着复杂的认知活动。译者便是这种认知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在处理和特有文化相关的俗语的翻译上,译者的认知水平直接决定着翻译质量的高低。作为俗语之一的歇后语的翻译,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学者对于歇后语的翻译方法已有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张培基,1978;郭建中,1996;韩庆果,2002;邹永红,2006),但对何种情形下采用何种翻译方法以及采用的原因并没有深入探讨。

认知语言学是西方语言学的一门比较新的分支,大约成型于1980年至1990年代。它提出人类语言的创建、学习及应用都与其认知能力密切相关。自从莱考夫(Lakoff)(认知语言学创始人)和约翰逊(Johnson)发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著述[1]P148。在传统修辞学家的眼中,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 [1]P148。

隐喻也大量出现在歇后语中,这与歇后语的特殊结构有很大关系。歇后语的前半部分一般为比喻,后半部分点出该比喻的含义。前半部分的比喻和通常意义上的比喻有所不同,往往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意象”。从这个意象中引申出来的含义恰好可以用来描写另一个场景,构成后半部分。这与隐喻的概念不谋而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类隐喻型歇后语进行分析,会产生新的理解,进而影响翻译方法的选择。因此,本文拟从认知角度来探讨隐喻型歇后语的翻译,望能带来一种新的思路和启发。

2、歇后语概述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广大中国人民在生活经验中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它结构独特,形象生动,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2]P197。由于歇后语幽默诙谐,文化气息厚重,民族特色浓郁,在文学作品中被频繁使用。据统计,在《红楼梦》中至少出现了30条歇后语[3]P66,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起到了很大作用。

前面已经谈到,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比喻,后半部分解释说明该比喻的含义。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有些歇后语因为已被大家所熟知,后半部分通常被省略,这也是“歇后语”这个名字的由来。从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来说歇后语又可分为比喻型歇后语和双关型歇后语[2]P197。前者数量较多,它的比喻与使用歇后语的上下文中所描写的事物有相通之处[4]P42。如:“竹篮打水――一场空”。这里的“比喻型歇后语”笔者认为把它称作“隐喻型歇后语”更为恰当。后者运用谐音或词语语义上的双关通过联想来表达意义,其前半部分所说事物跟上下文中描写的事物没有雷同之处,数量较少[4]P42。如:“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可以看到,前一类歇后语通过隐喻来达意,而后一类则通过联想。相对应的,两者的翻译方法必然有所区别。限于篇幅,这里我们的探讨以第一类歇后语――隐喻型歇后语为对象。

3、认知学角度下的隐喻

3.1基本概念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构造和感知机制紧密相联[1]P148。人的生理机制的局限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反映客观外部世界,而必须借由身体和经验来表达。在语言的初始阶段,人类通过身体与世界相联系,把自己的身体特征“投射”至客观事物中。无论东方或是西方民族都是如此。因此,河有河口,山有山头和山腰,树有树冠之说[1]P148。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加强,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渐渐从具体概念中脱离出来:他们开始借助于表示某个具体实体的词语来指称或认知某个陌生的概念,从而把实际上不一样的事物当做同一种事物来谈论,其必然结果就是隐喻的产生[1]P148-149。

3.2隐喻的建立

隐喻是用非常规概念对客体或事件的描写[5]P2。这里引申出两个概念:对象――被描写的客体或事件,媒介――以非常规方式进行描写的概念。两者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呈网络状方式连接。比如提到“阴天”会使人联想到“阴郁、心情低落、萧条”等等概念,而“玫瑰”则常常和“爱情、热情、美好”等概念相联系。隐喻的意义是通过媒介在描写对象中得到非常规解释而建立起来的。非常规解释以媒介概念与对象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5]P2。

4、认知角度下的歇后语翻译方法分析

尽管隐喻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思维机制,但由于地理环境、生存方式、思维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隐喻呈现出很大差异。如“狗”这种动物在西方人眼中代表“忠诚、友情”,而在中国人眼中却是“卑贱、势力”的象征。语言的共性是语言可译性的基础,如一些科技词汇,专有名词的意义都可以从一种语言完美地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但和文化密切相关的,一个语言体系中的俗语、习语、典故等……由于其喻化具有二级性或后生成性而往往成为译者面临的认知课题[5]P4。

对隐喻型歇后语的翻译处理得当与否,关键看译者是否能成功地将其蕴含的隐喻用汉语传递到英语中。隐喻所包含的两个要素:对象及媒介体现在语言中分别为歇后语的意象和它的寓意,后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联想意义。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这个歇后语,前半部分的喻体是一个意象,后半部分解释说明了该喻体的联想意义。理想的歇后语翻译在英语表达形式上既要保留它的形象,又要译出它的寓意。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将中国式隐喻的意象和它的寓意传递给认知方式与中国相差较大的西方人。如果保留意象,其联想意义常常不能被西方人所理解。但若舍弃意象,汉语生动形象的文化表达随之丧失。该怎样处理这种“两难”情况?以下笔者将结合一些歇后语英译的实例对此类歇后语的翻译进行一番探讨。

4.1直译法

人类的认知方式虽说异大于同,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意味着一些隐喻所具有的意象和寓意无论对于汉语还是英语读者来说是相似的。比如中西方文化对“狐狸”这种动物“狡诈,虚伪”的特点都是认同的。中文中有“狐假虎威”的成语,英文里有“as cunning as a fox”的说法。因此,对一些包含此类隐喻的歇后语便可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既能保留生动意象,又能传递深刻内涵,可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例如:

(1)、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A dumb man eating the bitter herb―― he had to suffer the bitterness of it in silence.

(2)、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A tiger wanting to eat the sky―not knowing where to start

4.2套译法

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世界的认识可以有不同的透视角度,因而产生隐喻的异形同义现象,即喻体不同,相似点具有共性[6]P11。有时候英汉两个隐喻表达的是同一个联想意义,但用的却是不同的喻体。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使目的语读者不致产生理解上的困难,不妨保留目的语的喻体,即在翻译时用英语的喻体代替汉语的喻体,而寓意保持不变,追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体现在包含此类隐喻的歇后语的翻译上也是如此,试看如下例子:

(3)、老鼠尾巴上害疔子,出脓也不多。

To squeeze water out of a stone, not too much

(4)、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

(We’re)all birds of a feather――all slaves here

例3、例4的意象被替换成了英语读者非常熟悉的意象,文化内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失,但从整体而言,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感受和原文读者所得到的感受应该还是很相似的。

4.3直译(喻体)+意译(寓意)法

英汉民族在认知上的差异导致它们对同一喻体的理解存在很大区别。隐喻型歇后语中包含的喻体独具中国特色,往往很难被英语读者理解,翻译此类歇后语的难度不言而喻。不少译者常用的翻译手段是直接略去意象不译,转向意译。但这样一来,隐喻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意象就此消失,译文读者的阅读乐趣也损失大半。比如下例歇后语的翻译:

(5)、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意译:Don’t know the first thing about (sth ).

译文只是简单地交代了一下大意,原文中饶有趣味的意象消失了,歇后语的独特表达形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可以说,保留意象是传递文化内涵的第一步。但又由于喻体对译文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不加以解释联想意义、只照搬喻体的翻译也是不成功的。所以不妨先直译出原文意象,再用意译的方法说明其联想意义。所以,例5的歇后语不妨翻译成:

Try to blow up a fire through a rolling pin. It just doesn’t work[7]P83(参考周赛,2011)。

又如:

(6)、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The tail of a rabbit ―― won’t last long

这个歇后语的意象虽然简单,但如果后半部分用直译的方法简单翻译成“is not very long”, 该歇后语的隐含意思“持续不了多少时间”就没有体现出来,导致英文读者不能理解它的妙处。所以后半部分的联想意义用意译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传达这层隐含意思。

4.4直译(喻体和寓意)+意译(寓意)+注释法

歇后语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许多涉及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和典故。因此,简单的直译和意译并不能完全把这些歇后语的涵义表达清楚,有时还需加注来解释说明,或交代原文文化背景,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该歇后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这里的直译和意译不同于4.3中的直译和意译,是先用直译法将喻体和寓意译出,再用意译法将寓意译出,最后进行加注的方法。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7)、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A Buddha’s warrior guarding (statue) [A monk one zhang and two chi (4.5m) tall] (lit.) can’t touch his head; too tall to have his head touched; (fig.) at a loss; unable to make head or tail of something.

以上译文在保留意象的前提下,如果省略直译,喻体和寓意之间的联系会显得十分突兀,毫无逻辑可言。另外,原文中出现的“丈二”是中国传统的计量方法,因此在小括号内加注了换算成国际单位的4.5m,便于英语读者理解。此外,在这个歇后语里“金刚”指的是“寺院内所塑的天王像”,为了区别它的其他含义,译文中也加注了“statue”一词。

再看下面的例子:

(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Zhou Yu beats Huang Gai― (lit.) The former is willing to give the beating while the latter gladly takes it; (fig.): The two sides involved are willing to do something, which may not be understood by others.

Notes: Zhou Yu, a mighty general of Wu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beat another Wu general Huang Gai in public. Huang Gai was then sent to the enemy camp to deceive the camp.

例8的歇后语出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大多数中国读者都耳熟能详,但对英语读者来说却比较陌生,不加注交代清楚相关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他们的理解困难,自然也不能体会该歇后语的妙用。

5、结语

中西方在认知上的差异造成两者对大多数隐喻的理解不同,进而使包含隐喻的语言形式――隐喻型歇后语的翻译具有较大难度。隐喻的翻译不仅是传递信息,实现交际意图,更重要的是接通双语文化的意象内涵,使译文读者能够领略原文喻体的意象内涵[8]P52。可见,理想的隐喻型歇后语翻译应力求将原文喻体和寓意准确地传递到目的语中去。本文通过对一些隐喻型歇后语的认知分析,得出直译法、套译法、直译(喻体)+意译(寓意)法以及直译(喻体和寓意)+意译(寓意)+注释法四种方法,克服了意译法省略文化内涵的缺陷。

然而,喻体和寓意经过翻译不可避免会受到亏损,任何翻译方法只能尽可能减少而不能消除这种亏损。本文只是对隐喻型歇后语翻译的尝试,并不能说已经较好地解决了此类歇后语的翻译难题。

【参考文献】

[1]王勃然.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起源、本质和功能[J].东北大学学报,2005(2):148-150.

[2]邹永红.汉语歇后语与翻译刍议[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9):197-198.

[3]陈科芳.修辞格翻译的语用学探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66.

[4]韩庆果.“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

2002(12):42-43,52.

[5]谢之君.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J].上海科技翻译,2001(1):1-6.

[6]张蓓.莱考夫的经验主义隐喻观探究[J].外语教学,1999(3):8,10-12.

歇后语教学范文4

 

在西方英语国家学术界,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大致有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二者。尽管二者间的交流既多且频,甚至主要人物也跨越大西洋而在英美两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如英国学者诺曼· 布莱逊(norman bryson),但二者却有一些区别。就方法论而言,二者大同小异,基本上都借用了二十世纪的欧美哲学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美术史研究方法和美术批评方法,并采纳了当代影视理论、传播学理论和大众传媒的方法。但在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方面,二者却同中有异。其异在于,英国学者的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了视觉艺术,例如绘画。相对而言,美国学者的视觉文化研究,则跨出了视觉艺术的界线,主要研究美术之外的图像及其功用,例如新闻媒体和商业广告所使用的图像。

    美国学派的代表学者是芝加哥大学教授米歇尔(w.j. thomas mitchell,1942-),他任教于该校英文系和美术史系,并任著名学术期刊《批评探索》的主编。米歇尔的学术专长在于比较文学和美术史论,他对二十世纪的批评理论和方法比较了解,并站在当代学术前沿,引领美国视觉文化研究的方向。米歇尔在中国的影响也比较大,其“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的概念,甚至成为国内文化商业界一些从业人员鼓吹文盲式“读图时代”的理论根据。米歇尔著述甚丰,涉及视觉文化之图像理论的主要有三部,《图像学:图像、文本、意识形态》(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1986)、《图像理论》(picture theory,1994)和《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从美国九一一到伊拉克虐囚》(cloning terror: the war of images, 9-11 to abu ghraib),其中《图像理论》有中文译本,由陈永国、胡文征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

2008年1月,米歇尔应邀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在康科迪亚大学美术学院讲学,介绍他的图像学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研讨视觉文化与当代图像学。其间,笔者有机会向米歇尔请教诸多问题,尤其是与笔者正写作的专著《视觉文化传播》相关的一些具体观点和概念。

    在涉及视觉文化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时,笔者专门向米歇尔求证其观点:您主张的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不包括视觉艺术,诸如美术或绘画?米歇尔的答复非常明确:不包括。作为视觉文化研究之美国学派的领军人物,米歇尔早在八九十年代就对潘诺夫斯基的传统图像学进行了挑战,并以“图像转向”为号召,主张超越绘画和视觉艺术,使图像研究成为后现代以来之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他弃用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专业术语iconology,转而使用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常词汇picture(图画),以示自己的大众文化研究与前者的精英文化研究相区别。

要之,视觉文化研究中的美国学派,是指以米歇尔为代表的学者,他们主张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去研究非艺术的图像,而不再局限于美术的角度和作为艺术作品的图像。本文作者赞同超越美术领域去探讨美术,也认为美术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大师及经典作品。但是,笔者不认可美术研究同视觉文化研究相对立的观点,不认为二者相互排斥。相反,笔者认为,美术研究是视觉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关系是,视觉文化研究包括了美术研究,并为美术研究提供了一个超越美术的视角,这使研究者有可能从其它视角去发掘美术的更广、更深的意义,及其可能被美术研究所忽略的潜在价值。

 

 

    二    三种图像

 

虽然笔者不能全盘接受米歇尔关于视觉文化之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的褊狭主张,但这并不妨碍笔者向他进一步请教相关问题:美术史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有何区别?米歇尔回答说,美术研究和美术史研究,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来看待,即研究“艺术的图像”(artistic image),正如文学研究之于语言,是探讨怎样艺术地使用语言。相反,视觉文化研究关注的是“非艺术的图像”(non-artistic image),也即世俗的图像(vernacular image),尤如语言研究中对日常用语及其使用方法的关注。

    在这样的意义上讲,所谓“图像转向”就不符合我们国内一些学者为“读图时代”的视觉狂欢而寻找舶来理论的初衷。就这个问题,笔者特意向米歇尔求证:您说“图像转向”,是否意味着语言文字的表意功能被图像取代了,是否意味着语言文字在当代文化研究中不重要了?米歇尔的回答十分清楚:绝不是这样。他说,语言文字自有其价值,不可能被视觉图像所取代。今天,所谓图像转向,是说图像研究超越了美术研究的疆界,而进入了摄影、电视等新的大众传播领域。这个观点,正是米歇尔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的理论前提。

    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涉及三个“图像”术语,颇能说明“图像转向”及美国学派之视觉文化研究所关注的新对象。第一个是潘诺夫斯基采用的图像学术语iconology,源出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中的“肖似”一词,后来指基督教的图像,自19世纪初则被东正教用来指称圣像。潘诺夫斯基将这个词发展为专业术语,用于他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宗教艺术的阐释。第二个术语picture以其通俗化和大众化而具有后现代主义之平民文化色彩,不仅是对潘诺夫斯基之专业术语的颠覆,也是对其图像学基本概念的颠覆。然而,在米歇尔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中,他又使用了一个比较中性的术语image。于是,笔者向米歇尔请教:在当代图像学和视觉文化研究中,image与picture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异同?

    米歇尔用形象的语言来解释这个问题:一个picture就象一张画片,你可以用电脑软件来修改它,也可以把它撕毁,但画片上的原初图像却无法被改变或毁掉,这原初图像就是image,它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不同的地方,例如,它以数码方式存在和传播。于是笔者问:这是不是说,picture指图像的物理(physical)存在,而image则是原初图像本身,超越了物理的存在,而隐身于变形的picture中?米歇尔回答说是这样,并进一步解释道:作为原初图像的image不能被人为地任意扭曲,而被扭曲的只能是picture。经过人为扭曲后的图像,已经不再是最早那个未被扭曲的原初图像,而是一个具有实际用途的picture,例如商业或宣传用途。然而,在这被扭曲的picture中,却以基因密码的方式保存着原初image的信息。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和视觉文化研究,关注image怎样变成了picture,关注image所携带的信息,以及image经过了加工或人为的扭曲而成为picture后,这picture所具有的信息传播和宣传功能。

    米歇尔的新著《恐怖的克隆:图像战争》便是对这一理论的阐述和实践。在涉及image转化为picture的过程和方式时,米歇尔提出了一个关于当代图像学的关键词“生物图像”(biopictures)。

三    生物图像

米歇尔对“生物图像”这一概念的阐释,是从人工智能、遗传基因、生物工程、数码复制等角度进行的。他的基本看法是,当作为image的图像借助大众传播工具而被广泛复制和传输时,不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因为这是一个数码复制和传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码信息保留了image原初的dna编码。与此相对,失真的图像是人为操作时出现的有意扭曲,是操作者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为之。他认为,当代大众传媒对于图像的使用,有意利用了人为失真的picture,但我们透过这图像的表象,却能把握其原初图像的真实信息。

照我的理解,任何图像一旦经过传播,无论是image还是picture,都会失真。传播是一个大规模复制并散发的过程,处于传播之另一端的图像,与原初图像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这使复制和传播的图像,失去了它原初的语境。图像携带的原初信息,在相当程度上由其语境所确定,一个失去了自身时空语境的图像,只能是一个失真的图像,这就像本雅明所言,失去了该图像产生时的特定“光晕”(aura)。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传播图像,都是无根漂浮,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原初的本真。

针对笔者提出的这个疑问,米歇尔说,本雅明所说的图像复制,是机器复制,与今日数码复制完全不同。数码复制所传输的是图像的生物信息dna,而不是机器复制所传输的图像外观。生物信息虽然脱离了原初的“光晕”,但所携遗传密码并未改变,因此不存在失真问题,这是今日数码传输的要义。我在此注意到,米歇尔的探讨转入了技术层面,他绕过了图像文本与其语境的关系问题,而开始了形而下的解说。虽然笔者坚持认为,图像的信息受制于原初的语境,但“生物图像”之说,却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对我而言,这启发就在于“仿生学”(bionics)和仿生艺术。仿生学是二十世纪兴起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它研究生物功能,并转而将其应用于工程设计。例如在潜艇的设计中,为了降低航行的噪音,设计师们研究鲨鱼皮肤的内部构造,并模仿其构造而设计出具有静音功能的人工鲨鱼皮,用以制成消音瓦,将其覆盖于潜艇外壳,从而降低潜航噪音。这种生物仿制,是一种仿生学复制,尽管不必复制生物的外在表象,但却把握了生物遗传的信息编码,这使工程技术中的复制得以实现高保真。仿生艺术在西方兴起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环境保护主义的产物,多是以装置为外在形态的观念艺术,旨在传播环保意识。

由于米歇尔强调图像所携带的信息是以生物编码的方式来复制和传输,于是笔者便问他为何不用现成的术语“仿生图像”(bionic pictures),而要生造一个新术语“生物图像”,并问及二者有何种关系。米歇尔回答说,“生物图像”是一种用类似于克隆技术复制的图像,与机器复制的图像不同,不仅没有失真,反而因基因改造而优化了图像,而机器复制却因“光晕”不再而失去了原初的本真,因此,“生物图像”与“仿生图像”并无本质区别。

笔者由此想到,借助仿生学技术来复制图像,涉及的不仅仅是图像的外形,更重要的是涉及了特定外形所携带的内部基因密码。正是由于这生命遗传的密码,才使生物的外形与其功能密不可分,而生物外形与其生命功能的关系,又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要义,在今天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涉及到文化和学术的发展。在此,“生物图像”关注的是生物外形与生命信息的编码,关注二者间的功能关系,并与当代艺术的方式发生了某种关联。

 

 

四    恶搞图像

 

关于这种关联,在我看来,米歇尔的上述理论虽然不是关于美术的,但这理论的意义,却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代艺术。例如,生物图像的复制,可以帮助我们从理论渊源上认识今日艺术中的“恶搞”方式。恶搞是视觉艺术的一种修辞方式,然而西方当代艺术中的恶搞与今日中国时髦的恶搞却有本质的区别。尽管两者都以幽默为基调,但前者带有相对强烈的政治信息,而后者则大多出于赢利的商业目的和庸俗趣味。我这样说并不是要无条件地赞同西式恶搞或一概否定中式恶搞,我说的只是今日艺术中的一种倾向。

西式恶搞的政治内含,与米歇尔所说的“图像战争”(war of images)密切相关。米歇尔的讲座,从头至尾贯穿了他对美国总统布什及其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指责,他在讲座中使用的图像,也大多是伊拉克战争的新闻图片。照他的说法,发动战争和反对战争的双方,都利用了战地新闻图像。布什发动战争,其视觉依据之一,是九一一恐怖袭击中纽约世贸中心浓烟滚滚的图像,而后来人们反对伊拉克战争,其视觉依据之一,则是伊拉克阿布格拉监狱的虐囚照片和视像资料。

在虐囚图像中有一令人触目惊心者,是一个囚徒从头披着一身破麻布,双手接通两条电线。这个图像经过新闻媒介和网络而迅速传向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布什战争罪行的一大证据。由于这一图像广为流传而且极具感召力,美国苹果公司便将其借用来作商业推销,把原初图像中受电刑的囚徒,修改为一个听ipod的人正载歌载舞。这个被修改被扭曲了的图像作为广告推出后,招来社会各界的一片责难,苹果公司只好收回了这一不道德的广告,并灵机一动,又改头换貌赶制了嘲讽伊拉克战争的广告,继续推销自己的产品。

苹果公司对虐囚图像的两次修改利用,其实就是一种恶搞,先是商业恶搞,然后涂上了政治色彩。的确,除了这种商业恶搞,在西方有更多人对虐囚图像作了政治恶搞。米歇尔展示的一幅政治恶搞图像,是利用图中人的外形相关性,而将受电刑的伊拉克囚徒与西方文化传统中经典的耶稣受难图重叠起来,由此赋予这一虐囚图像以强烈的政治性,表达了恶搞者对布什发动战争的不满。从米歇尔之当代图像学的角度看,原初的虐囚图像image和被修改的虐囚图像picture之间,虽然经过了复制和传播,外貌发生了变化和失真,但其生命遗传的编码却得到了保存。换言之,原初图像中的生命密码,通过数码复制和传播而被转移到扭曲的图像中。这生命密码所携带的信息就是有关人类蒙难的信息。正因为人类蒙难的基因密码以数字方式保存了下来,所以虐囚图才与耶稣受难图有了内在的同构,这类似于仿生学的同构,于是进一步唤起了读图者对这二者之视觉外形的认同,从而使政治恶搞的目的得以实现。

虽然米歇尔的视觉文化研究不涉及美术,但在虐囚图像的话题上,他却言及了旅居纽约的著名哥伦比亚画家费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因为这位以描绘傻笨肥俗的浅薄形象而闻名于世的当代大师,近年绘制了一系列关于美军在伊拉克监狱虐待囚徒的作品,以幽默的恶搞,来表达了艺术家明确的反战态度。博特罗的作品在纽约和欧美各地展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应和了西方世界的反战呼声。

在博特罗的绘画中,作为一种寓言的政治恶搞,发挥了图像的修辞功能,显示了图像的威力。米歇尔的当代图像学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视觉文化理论,他超越了美术的领域,将视觉文化研究引入了传媒政治中,使我们可以从大众传媒的角度来阐释博特罗绘画的政治性和批评价值。然而非常有趣的是,米歇尔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一个“死心塌地的形式主义者”(i am a die-hard formalist)。我猜测,米歇尔的视觉文化研究,关注图像的构成、存在、复制、扭曲和传播方式,因此他是形式主义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一切的背后,以生命密码的方式潜藏着米歇尔的政治态度和批判精神,这使他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的文化政治学者。

如果借用他自己的术语,我想这样说:米歇尔之视觉文化研究的政治性,以生命遗传的密码方式而成为其当代图像学内在的原初图像image,而他从形式角度对图像构成和传播方式的研究,则是其外在的picture。反过来说,在这个image中,以生命密码的方式,潜藏着他的政治信息。唯其如此,我们才明白他为什么会批评布什发动的战争,而不是去进行浅薄的商业恶搞。

 

歇后语教学范文5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过程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x月x日

活动地点:x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工:

组长:xx搜集资料:xx

插图:xx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网站:

/chinesearts/?nav=writing

/experience/hanzi

交流活动成果(两课时)

一、猜字谜

1.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杜刘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二、有趣的谐音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一连三座庙──

B石头蛋腌咸菜──

C隔着窗户吹喇叭──

D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A妙(庙)妙(庙)妙(庙);B一言(盐)难尽(进);C名(鸣)声在外;D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三、汉字的起源

1.指名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

2.介绍:“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3.交流: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呢。哪一组给大家讲一讲?

4.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来历吗?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6.认读课后的十个生字。

歇后语教学范文6

源、分类、修辞及翻译出发。本文试图从图形―背景理论来分析和揭示歇后语的理解机制。歇后语的前面部分是突显的、容易被感知的背景,是后面部分的认知参照点,而后面部分是图形。人们在认知过

程中可通过背景来激活图形,从而实现对歇后语的认知和理解。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突显原则,参照点,歇后语。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Abstract:Chinese Enigmatic Folk Similes (CEFS) is on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 Its traditional studies usually start from its origin,classification,rhetoric,and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understanding of CEFS from figure- ground theory. The first part of CEFS is the background which is

highlighted and percepted easily,and it is the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of the later part. The latter part is the figure. Through the cognitive process in which background

activates the figure,people achieve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on CEFS.

Key words: figure――ground theory,principle of prominence,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CEFS

1.引语

歇后语是中国的独特文化,来源于人们生活经验,产生于劳动实践。由于其生动和幽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习俗。因此,通过图形背景理论研究歇后语,既深

刻理解了中国文化,又为歇后语的研究拓宽了思路。

2.图形―背景理论

丹麦心理学家Rubin于1915年将图形背景理论引入心理学。他认为图形背景理论是指当我们关注一个事物时,我们难以同时关注其他背景。此理论反映了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

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 背景则是为突出图形而做衬托的部分,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F.Ungerer and H.J.Schmid,2001)。

图形的确立是建立在对突显原则理解的基础上,因此Langacker(1987)的突显原则在确定图形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突显原则是用一个物体或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点去说明另一个物体或概念。

Langacker( 1987) 认为一个情景中,图形要比其他部分在感知上更要显眼,情景围绕它组织起来,并为它提供一个环境。随后Langacker提出的认知参照点(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是人类一种基

本的认知能力,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经验之中。CRP 主要包含两个基本因素: 参照点、认知。背景就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图形没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可以确定; 背景具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

可以作为参照点用来描写、确定图形的未知特征。( 文旭,2003)

Talmy将图形背景理论运用于语言研究。他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是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 Talmy,1978)。图形背景作为一种视觉空间概念,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本文试运用图形背景理论

对歇后语进行认知研究,进一步揭示歇后语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机制。

3.图形背景理论对歇后语的阐释

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前面的部分是背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易感知的场景;后面的部分是图形,通常是描述性或评论性的抽象短语,依赖于前一部分并以其为参考点。歇后语前部分是突显后

部分的基础,后部分只有在前部分的衬托下能显现。歇后语后部分才是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所在。从内容联系上,歇后语为比喻式歇后语和双关式歇后语两大类。作者试图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这两类歇后语

进行分析。

3.1图形背景理论对比喻式歇后语的分析

比喻式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部分是形象的喻体,后部分是对前面的喻体做出解释和说明,揭示其内涵意义,即喻意。喻体和喻意之间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在歇后语的结构中,前面的喻体给

人们提供熟悉生动的场景或易感知的事件,可看作是背景;后一部分的喻意是在前面部分的基础上推断的,更为抽象,被看作是图形,是认知焦点。此类歇后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例

如:

1.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2.吃了秤砣――铁了心肠

在例1和例2中,当人们听到这两句歇后语时,在大脑里激活的是“秋后的蚂蚱”和“吃了秤砣”这两个背景,以它们为认知参照点,根据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这两句句歇后语突显的视角是

“秋后天气转冷,蚂蚱会被冻死”和“秤砣是铁做的,人吃秤砣,心肠必然硬”这一图形。因此,在人们对歇后语的背景进行认知时,对图形的正确理解也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和语境的作用

3.2图形背景理论对双关式歇后语的分析

此类歇后语是指其后面的说明部分是一语双关,既照应比喻部分的意义,又有引申意义。虽然后一部分是说话者的真正意图,是听话者感知的焦点,突显的部分,但是它必须在说话者说出前部分才能被

感知,换句话说,歇后语前一部分是突显后一部分的基础; 后一部分只在前一部分的衬托下才能显现(刘国辉,2006)。双关歇后语是指后一部分通过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音或谐意来达到双关的效果。例如

1.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2.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在例1和例2中,谐意部分“盐(言)”和“粒(历)”被当作是图形部分,而前一部分以及后一部分的整个解释就是背景。谐意部分通常是成语或惯用语等相对稳定的规约化的文字,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有

了一个固有的模式。而谐音“盐”和“粒”在成语“有言在先”和“ 历历在目”的替换使它们与人们心中原有的固有模式发生了冲突,这种不和谐状态使谐音成为知觉上的突显,成为图形。

4.小结

本文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分析了歇后语的理解机制,指出在歇后语的语言结构中,前面的部分是背景,后面的部分为图形;同时指出歇后语是认知突显观的集中反映,对歇后语的认知理解还离不开人们的

认知经验和所处的文化以及歇后语的语境。通过此研究,我们可以揭示歇后语深层次的结构特点,另外,这对传播中国文化和探索中国语言的特点也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F. Ungerer,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Talmy,L. 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 [A] . In: Joseph Greenberg et al. ,eds,Universal s of Human Language vol.

[3]Lakoff G,Turner M.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4]刘国辉.图形――背景空间概念及其在语言中的隐喻性表征[J].外语研究,2006,( 2) .

[5]匡芳涛,文旭. 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 .外国语. 2003,( 4) .

上一篇中元节的诗句

下一篇国庆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