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被推翻范例6篇

清朝被推翻范文1

1、秦末天下大乱,诸多揭竿而起武装集团中,基本没有主要依靠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宗族化军队,更多的是利用地缘关系和其他故旧关系组织起来。

2、数不清的农民起义和朝代更替,大都是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恶性互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农民常常是被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逼到了生存危机的最边缘,除了揭竿而起他们没有别的出路。

3、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刘邦等人揭竿而起,在三年亡秦战争和五年楚汉战争中,这帮武林高手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4、经过秦的大一统和二世而亡,中国从比较安定的环境中进入了大动荡的时期,此刻农民战争风起云涌,揭竿而起,斩木为旗,在这样的动乱的年代,侠又大量的涌现,这种侠风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

5、面对沉重的课税,农民唯一的办法就是揭竿而起,推翻一个封建王朝,然后再由另一个王朝取而代之,如此陷入循环往复的怪圈。

6、上几百次农民起义,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公共选择的形式,就是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只好揭竿而起,通过农民起义的形式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7、如果说是暴力使其获得了权力,那是不具有道德合法性的,而且根据暴力的原则,其他人同样可以揭竿而起,弑君夺权,这显然不利于守天下。

8、如果君主体认天道,加强自我修养,开创善政,就会风调雨顺,反之则妖孽丛生,天灾人祸不断,民可揭竿而起,替天行道,从而勾画出一幅天与民共同制约君主的理想图景。

9、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广东客家人洪秀全在岭南揭竿而起,直捣南京,建立起太平天国,又极大地激励了孙中山,所以年幼的孙中山,决心要做洪秀全第二。

10、相反,忽视水利,工程长期荒废,严重的水旱灾害之后,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灾逼民反,揭竿而起,即使没有外敌入侵,也酿成天下大乱,以至改朝换代。()

11、东汉末年,政治昏暗,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战乱频繁,终于迫使人民于水火中揭竿而起,引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

12、农民受到官府和地主的压榨,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尤其是在大灾之年,流民日众,他们聚集到起义者的旗下,组成起义队伍,攻城掠地,打击地主势力。

13、新军的出世,不仅没能保住清王朝,反而是武昌起义南方新军揭竿而起,北方新军逼宫相迫,清王朝苦心孤诣培养的保卫者变成了王朝的掘墓人。

14、现代生活已提出了反思和批判唯技术肌理观的要求,而现代艺术的实践已在应诺言它的要求,现代陶艺便是应现代审美要求揭竿而起的艺术实践。

15、比罗马共和国严重的是,秦还将法推向了一个极端,动辄严刑峻法,赭衣塞路,终于使不甘受专制高压统治的人们揭竿而起,秦只存在了数十年就被推翻了。

16、各地农民揭竿而起,为生存而斗争,东北女真族贵族建立的后金政权也趁机南下,最终导致明清易代,但干冷气候并没有随着清王朝的建立而结束,因而由气候而引起的黄河流域经济的进一步衰退的状况,也并没有得到遏止。

清朝被推翻范文2

1、秦末天下大乱,诸多揭竿而起武装集团中,基本没有主要依靠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宗族化军队,更多的是利用地缘关系和其他故旧关系组织起来。

2、数不清的农民起义和朝代更替,大都是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恶性互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农民常常是被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逼到了生存危机的最边缘,除了揭竿而起他们没有别的出路。

3、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刘邦等人揭竿而起,在三年亡秦战争和五年楚汉战争中,这帮武林高手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4、经过秦的大一统和二世而亡,中国从比较安定的环境中进入了大动荡的时期,此刻农民战争风起云涌,揭竿而起,斩木为旗,在这样的动乱的年代,侠又大量的涌现,这种侠风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

5、面对沉重的课税,农民唯一的办法就是揭竿而起,推翻一个封建王朝,然后再由另一个王朝取而代之,如此陷入循环往复的怪圈。

6、上几百次农民起义,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公共选择的形式,就是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只好揭竿而起,通过农民起义的形式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7、如果说是暴力使其获得了权力,那是不具有道德合法性的,而且根据暴力的原则,其他人同样可以揭竿而起,弑君夺权,这显然不利于守天下。

8、如果君主体认天道,加强自我修养,开创善政,就会风调雨顺,反之则妖孽丛生,天灾人祸不断,民可揭竿而起,替天行道,从而勾画出一幅天与民共同制约君主的理想图景。

9、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广东客家人洪秀全在岭南揭竿而起,直捣南京,建立起太平天国,又极大地激励了孙中山,所以年幼的孙中山,决心要做洪秀全第二。

10、相反,忽视水利,工程长期荒废,严重的水旱灾害之后,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灾逼民反,揭竿而起,即使没有外敌入侵,也酿成天下大乱,以至改朝换代。()

11、东汉末年,政治昏暗,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战乱频繁,终于迫使人民于水火中揭竿而起,引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

12、农民受到官府和地主的压榨,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尤其是在大灾之年,流民日众,他们聚集到起义者的旗下,组成起义队伍,攻城掠地,打击地主势力。

13、新军的出世,不仅没能保住清王朝,反而是武昌起义南方新军揭竿而起,北方新军逼宫相迫,清王朝苦心孤诣培养的保卫者变成了王朝的掘墓人。

14、现代生活已提出了反思和批判唯技术肌理观的要求,而现代艺术的实践已在应诺言它的要求,现代陶艺便是应现代审美要求揭竿而起的艺术实践。

15、比罗马共和国严重的是,秦还将法推向了一个极端,动辄严刑峻法,赭衣塞路,终于使不甘受专制高压统治的人们揭竿而起,秦只存在了数十年就被推翻了。

16、各地农民揭竿而起,为生存而斗争,东北女真族贵族建立的后金政权也趁机南下,最终导致明清易代,但干冷气候并没有随着清王朝的建立而结束,因而由气候而引起的黄河流域经济的进一步衰退的状况,也并没有得到遏止。

清朝被推翻范文3

文/安坤

于右任曾办报纸《民呼》,被禁,郁闷之下说:“民不能呼,唯有吁耳!”遂又办《民吁》,出刊不足两个月,又被禁;后来又办《民立》,并说:“有种再禁,再禁老子就办《民抢》《民嫖》《民反》《民叉叉》!”

有一次,于右任在一位朋友家喝得大醉,借着酒兴,便挥笔写了六个大字——不可随处小便。朋友一看很是费解,于右任酒醒之后看见这六个大字,吓得要命:“我好像没有乱小便啊,这谁写的……”于右任赴西北视察时遇车祸,汽车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大家却都安然无恙。老于被送往医院,的秘书来看望老于,问:“院长,您的身体好些了吗?委座特地派我来看看您,让您受惊啦!”老于不语。秘书却来劲儿了:“听说汽车从悬崖上摔下来的时候,翻了好几个跟头,当时您是啥感觉呀?车子一翻时您感觉如何?”于不言。秘书又问:“二翻的时候呢?三翻的时候呢?”于不耐烦了,瞪着眼睛大嚷道:“三番(翻)老子就和了!”

1949年初,开会说:“这个是,我们的兵是好兵,将是好将,这个是,为啥子打败仗?这个是,原因是我们党内有人和共党勾结。这个鼓吹和谈,和谈什么?这个是,监察院、立法院的一些人丝毫不替党国想一想……”于右任说:“这个是,这个是……个屁!”于右任最得意的就是自己那仙风道骨的胡子,据说老于的胡子在当时驰誉民国,无人能及。一次,有个小孩子问他,你睡觉的时候胡子是放在棉被里,还是放在棉被外啊?老于被这个问题搞糊涂了,回家想了一夜,失眠了一夜,也没想出来。

古代黄瓜很昂贵

文/王吴军

黄瓜原来不是中国内地的蔬菜。汉朝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从“胡人”那里带回来许多好吃好看好玩的东西。这些好东西也从宫廷流传到了民间,在内地推广开来,黄瓜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黄瓜起初被称为“胡瓜”,它和大蒜(葫)、芫荽(胡荽)、芝麻(胡麻)、核桃(胡桃)、蚕豆(胡豆)以及石榴、葡萄、无花果等很快在中原地区落地生根了。

到了隋朝,一次厨子给隋炀帝端上一盘菜,隋炀帝问是什么菜名,厨子说是凉拌胡瓜。隋炀帝很不高兴,即令将胡瓜改名为黄瓜。从此,才有了黄瓜这个名字。

明朝初期,有一年的寒冬腊月,身为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突然觉得吃什么都没胃口,他只想吃黄瓜。于是,宫里立刻派太监四处寻找黄瓜。最后,终于在京城的一条小巷里看到一个人在卖两根新鲜的黄瓜。但两根鲜黄瓜的价钱却是200两银子。

太监嫌贵,那人说不买就算了,他要自己吃。说着,那人拿起一根黄瓜,三两口就吃完了。太监一看,急忙乖乖地掏出了100两银子。卖黄瓜的人说,现在一根黄瓜也要卖200两银子。

太监刚想说话,那人又拿起剩下的唯一一根黄瓜,要把它往嘴里送。太监只好又乖乖地拿出100两银子,买下了那根黄瓜,拿回去给朱元璋吃。看来,黄瓜也有奇货可居的时候。

清朝被推翻范文4

事情就发生在我所在的五十团五连。当时,我们连东边隔河与五十七团相邻。五十七团是以朝鲜族老职工为主的连队,被我们称为朝鲜屯。当时三江平原上的很多农场都因战备需要而归生产建设兵团管理。朝鲜屯也因此分去了很多来自大城市的知青。

黑龙江的冬天非常冷,风刮起来像刀子一样割人的脸,下了雪要到第二年开春才能化。出去必须戴口罩,但呼出的热气会把睫毛挂上一串小冰珠,粘住睫毛。

各个连队里都有机务排,为了机械的维修、保养,都设置了烘炉。1970年临近春节时,我被临时派去烘炉值夜班。那天夜里一两点时,我到食堂吃夜班饭。还没吃完,食堂门猛然被推开了,风雪中出珊了一个黑影,他大喊:“快!快!我们的车翻了,快救人去!”我们迅速冲出去,一眼就看到连队东边的线道上一辆大拖拉机翻了,车厢一半在道路上,一半斜扎进沟里。一车沙子还在车斗里,一个女孩子被压在拖拉机车头下面。我们仅有四五个人,翻不过一个巨大的车头。只有回去再叫人了。很快,武装三排排长赵淑波带人赶过来了,大家喊着“一、二、三”,车头终于被抬起来了,女孩子被拉出来时已经没气了。

那是一辆打夜班拉沙子的车,快到连队时,车轴断裂导致翻车。死亡的北京女知青只有16岁。

她的尸体被放在连队办公桌上,口罩还戴着,遮住了她的脸。拿下口罩,一张惨白而清秀的脸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我们的心一揪一揪地痛。

北风呼啸,暗夜漆黑,我彻夜无眠。这是我第一次面对死亡。眼前这个年轻生命的骤然离去,让我震撼,人仿佛一下子长大了。

事后我得知,这个因公殉职的小姑娘是朝鲜屯的知青,是北京三十五中1969届的初中毕业生。遗憾的是,在悲痛中我竟没有记住她的姓名。

清朝被推翻范文5

解析:因为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到晚期已经非常腐朽,天天被老外追着打,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清朝被推翻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都在反思,然后开始拍片批判清朝,比如1948版的《清宫秘史》,还有《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等。但随着清末历史的渐行渐远,再加上人们的观念也开放了,时代潮流不再只是反思,市场需求改变。

2、拍摄技术与成本低

解析:因为清朝离咱们的历史最近,拍片子拿清朝当背景也是最方便的,各种正史、野史一大堆,还有故宫这么大的文物宝藏,素材是最丰富的。所以,想要出一部制作精良的清宫剧没有其他朝代那么困难。毕竟爱看的人多,拍摄制作也不需花费太大的功夫,回钱速度比其它类型的快。

3、可发挥空间大

清朝被推翻范文6

摘要:四夷馆是明朝永乐时期为培养翻译人才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它的设立既是明朝对外交往扩大的产物,同时也又进一步推动了海外贸易,尤其是朝贡贸易。

关键词:明朝;四夷馆;海外贸易

四夷馆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培养翻译人才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同时负责翻译朝贡国家往来文书,并教习周边民族、国家的语言文字。刘迎胜在《宋元至清初我国外语教学史研究》一文中说:“‘四夷馆’是我国最早结构完备的、带有语言教授功能的‘亚洲研究院’”。①四夷馆成立于永乐年间,是对外交往扩大的产物,同时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外交往。

一、四夷馆的设立

四夷馆的设立与明代的外交政策密不可分。明太祖自即位以来,为了宣扬大明正统国威,“命使出疆周与四维诸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六,声闻于耳者三十一,风俗殊异大国十有八,小国百四十九。”②随着明王朝的巩固和发展,与边疆各地区、各民族的来往日益紧密,其基本格调是德威兼济,万方来朝,以致“九州之外,蛮夷戎狄莫不梯山航海而至”③。国内外各民族朝贡人数和次数的增多,文书的频繁往来,导致翻译事务日益繁重,由翰林院兼任这项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正如明代邱所言:“其来朝贡,及陈设辨诉求索,各用其国书。必加翻译,然后知其意向之所在。”④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急需培养新的翻译人才,“习译夷字,以通朝贡”⑤,四夷馆应运而生。

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四夷馆成立,“选国子监生教习四方番夷,翻译文字,分为八馆:曰鞑靼,曰女直,曰西番,曰西天,曰回回,曰百夷,曰高昌,曰缅甸。”⑥四夷馆成立之初,并没有单独设立日本馆,“日本寄语寓百夷中”⑦。正德六年(1511),增设八百馆,万历七年(1579),增设暹罗馆。四夷馆内按照语言系统分设十馆,十馆所习译语,基本上包括了当时与明朝往来最频繁的边疆各地区、各民族和亚洲各国家、各地区诸民族通用的语种。四夷馆成立之初归属翰林院管辖,后来逐渐升格,到弘治七年(1494),“改隶太常寺,有太常寺少卿提督之”⑧。太常寺少卿秩正四品,掌译书之事,反映了四夷馆在明朝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四夷馆的职能如《明会典・礼部》所记:“总理来贡四夷并来降夷人,及走回人口,凡一应夷情译审、奏闻,……凡在馆束夷人,入朝引领,回还伴送,皆通事专职。”但是随着明王朝海外贸易的扩大,明后期的史料中开始出现“朝鲜馆译语”、“日本馆译语”、“琉球馆译语”等记载。四夷馆所开设语种之多,管理制度之完备都是值得称颂的。四夷馆培养了大批的双语人才,处理了大量的外交和民族事务,在促进中原与各少数民族地区及许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明朝的四夷馆相当一部分力量是用在培养译字生上,“以举人、监生年少者入翰林院习裔字,以通事为教师,科举时任其应试,卷尾识译书数十字,三场毕,送翰林院定去取,仍送入场填榜。中榜后改庶吉士,仍习译。”⑨宣德元年(1426),开始“兼选官民子弟,委官教肄,当时宣宗宣德七年再次增收”⑩。正统元年(1436)规定,每年会考要根据成绩把译字生分为三等,“一等者冠带为译字官,逾年再试,得中授职。其二等三等及有新习者逾年再试”。之后对习译监生子弟要求更加严格,弘治三年(1490)奏准“子弟不许别图出身”。学习年限为九年,会考为三次,即“会考食粮”、“会考冠带”和“会考授职”,译字生的学制及考核制度到此就基本上定型了。四夷馆教师主要是从从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及境外诸番国中聘任,或者是征用留居明朝的通晓该种语言文字的诸番各族人员任教。四夷馆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实践中训练译字生的翻译技能。《明史》记载:“各国使人往来,有诰敕则验诰敕,有勘籍则验勘籍,毋令阑入。土官朝贡,亦验勘籍,凡审言语,译文字,送迎馆伴,考稽四夷馆译字生、通事之能否,而禁饬其交通漏泄。”作为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语言学校,四夷馆所开设的课程突出其专业特点,除了教授语言文字之外,还根据实践需要,教授一些有关地区、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民情风俗等内容。

二、四夷馆的设立与海外贸易的关系

四夷馆的设立是海外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同时其职能的完善对海外贸易的发展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因“海疆不靖”等因素实行海禁,中外贸易被严格限制在规模甚小的“朝贡贸易”范围内。永乐年间海禁政策有所松弛,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仍遵循“厚往薄来”的政策。正德年间开始施行“抽分制”,使朝廷在海外贸易中有了真正的税收。嘉靖二年(1523)的“争贡之役”使明廷再次申严海禁,隆庆帝即位后,月港的部分开放,使私人海外贸易真正获得了合法的身份。但是朱元璋“片板不许下海”的祖训使海禁政策贯穿明朝始终,严格意义上的海外贸易仅局限在朝贡贸易范围内。四夷馆既然是由明政府成立的培养翻译人才的机构,那么其肯定是为明朝政府服务的,服务范围也是限制在明政府与边疆各民族、海外国家及地区的朝贡贸易体系内。四夷馆的设立与明朝的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关系是很小的,主要与宣扬国威,万方来朝的朝贡贸易紧密相关。

四夷馆存在的时间长达200多年,加之政府重视,有相当完备的管理规范,对教师的聘用、译字生的招选和考核评价等都有较详尽的规定。明政府重视发展与边疆各少数民族、海外国家及地区的关系。四夷馆各方面制度的完善以及生源数量的增多,无疑促进了民族事务和对外事务的发展,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人才是强国之本,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把人力资源大国转变成人才强国是关键。(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罗振玉:《四夷馆考》,南京:东方学会,1924年。

[4]吕维祺等:《四夷馆增订馆则》,见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6]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注解:

①刘迎胜:《宋元至清初我国外语教学史研究》,《江海学刊》,1998年第3期

②严从简:《殊域周咨录》,中华书局,2000年,第280页

③[明]邱:《大学衍义补》卷14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3年,第673页

④同上,第677页

⑤严从简:《殊域周咨录》,中华书局,2000年,第283页

⑥陈建:《皇明通纪》,中华书局,2008年,第435页

⑦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第5卷),1939年

⑧《明史》卷74《职官志》

⑨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文津阁四库全书,第821页

⑩《明史》卷74《职官志》

《明会典》卷221

上一篇职工行为准则

下一篇虚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