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反应的定义范例6篇

置换反应的定义

置换反应的定义范文1

近年,系列位置效应研究又成为记忆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与近因向首因效应转换的发现有关。近因向首因效应的转换是指随学习和测验时间间隔的增加对项目表中前面项目的记忆改进,而对后面项目的记忆变差。最早由Wright等人(1985年)提出。涉及的刺激材料有图形和词句;此现象不仅成人而且猴子、婴儿也有报道;此外,在运用探测项目是否识别的范式和运用4择1的系列位置确认范式中都观察到这种效应(Cornell等,1983年、Neath,1993、Neath和Knoedler,1994、Wright,1998、Korsnes等,1996等)。因此,这种随延缓的增加,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对优势的变化被看成是独立于刺激材料和范式的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

但是,Kerr等人(1998)发现运用鉴别范式的研究中反应频率的分布存在明显偏差。0s保持间隔被试反应偏向最后面的系列位置,10s保持间隔反应则偏向最前面的系列位置。当反应偏差纠正后,近因向首因转换消失,从而提出是反应偏差造成该现象,它不是潜在的记忆机制。

如果真是反应偏差造成,那么在自由回忆范式中就不应该有近因向首因转换。假如这种效应是独立于刺激材料和范式的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那么在自由回忆的范式中也应该有近因向首因转换。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自由回忆范式是否存在近因向首因转换的现象。此外,对具有形音义结合体特征的汉字是否具有近因向首因转换也是感兴趣的问题。由于这两个变量都是以往研究中没有涉及的,故在材料类型中也选用了英文大写字母,便于对两种变量加以区别。

2材料和方法

2.1实验1汉字自由回忆中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的转换

2.1.1被试28名浙江大学学生。男女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1.2材料72个刺激系列,意义汉字、无意义汉字与英文大写字母各三分之一。汉字选自《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研室编著,1986年),平均8.02画(5-11画)、平均频率.03352%(.00542%——29799%)。每系列各汉字间无明显联想,笔画数与结构尽量一致。汉字中尽量避免同音字。英文字母系列都不能组成单词或特殊符号标志。刺激大小为5cm宽×5cm高。

2.1.3实验设计本实验为2(保持时间间隔:0s和10s)×3(实验材料:有意义汉字、无意义汉字与大写字母)×6(6个系列位置)因素设计。因变量是每个系列位置正确回忆的百分比。实验为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完成全部72次试验。保持间隔的次序在被试间平衡。每类材料、每个系列以随机方式呈现。

2.1.4程序告诉被试实验目的是测定记忆准确性,次序不作要求。实验材料和指导语都计算机呈现。每次试验先在屏幕中央呈现0.5秒新试验开始的信号。信号消失1秒后,屏幕中央呈现6个系列的字或字母,每个项目呈现1s,项目间时间间隔为0秒。每系列呈现完毕,间隔0s或10s后呈现红色的“开始回忆”字样,要求被试将刚呈现过的六个项目写在答案纸上,不提供反馈。鼓励被试尽快精确地在1分钟内完成任务。采用个别测试,有2次预备试验,一次休息。

2.1.5结果与分析

分别对各类材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都有明显的系列位置主效应:有意义汉字:F(5,324)=14.455,p<.001;无意义汉字:F(5,324)=12.864,p<.001;大写字母:F(5,324)=8.036,p<.001。时间间隔与系列位置间的交互作用都显著。三种材料均p<.05。对每种材料中的系列位置1与6在0s与10s的平均正确率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0s时,有意义汉字:t(54)=5.101,p<.001;无意义汉字:t(54)=3.534,p<.001;大写字母:t(54)=5.382,p<.001。10s时,有意义汉字:t(54)=-2.173,p<.05;无意义汉字:t(54)=-2.516,p<.05;大写字母:t(54)=-2.382,p<.05。结果都展现出0s保持间隔第一个项目成绩最好,最后一个成绩差,即观察到有显著的首因效应而无近因效应,但在10s保持间隔则相反,即当保持间隔增加,最初的系列位置项目的成绩下降而最后的系列位置项目成绩提高,明显呈现首因向近因效应转换的特点。图1是三种实验材料0s与10s间隔时的系列位置曲线。

附图

图1不同时间间隔首因向近因效应的转换

总的正确回忆率为.7339,0s间隔条件下正确回忆率为.7298,10s间隔条件下为.7379。不同保持时间间隔之间正确回忆无显著差异,F(1,1006)=.20,p<.05。

对材料类型进行PostHoc检验后发现三种材料类型两两间的差异都非常显著,p值都小于.001。无意义汉字正确率最低,为.6037;字母的正确率最高,为.8514;有意义汉字的正确率居中,为.7465。

实验中出现了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现象,这和Neath和Knoedler(1994)等人运用识别探测项目范式观察到的近因向首因转换的结果模式完全相反。我们认为这主要可能反映了近因向首因的转换与实验范式有关而与刺激材料性质无关,因为汉字和英文大写字母都表现出显著的首因向近因转换的现象。

实验中保持间隔的次序虽然在被试间平衡,但两种时间间隔是分别进行的,即一半被试先做0s间隔,再做10s间隔,另一半则相反。Knoedler等人(1999)对这样的设计曾提出被试可能(下意识地)会在不同时间间隔应用不同策略的看法。假设学习与测验间隔短时(0s)被试可能(下意识地)不会为位置6项目的记忆担心,而运用按编码顺序从头到尾的策略进行回忆,即优先提取第一个项目,使后面项目的回忆受到影响,当间隔长时(10s)被试可能(下意识地)会担心位置6的记忆而运用从尾到头的策略,即优先提取最后一个项目,结果前面项目的回忆成绩受到影响。为检验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是否与被试在不同时间间隔应用不同顺序的提取策略有关,我们进行了实验2。

2.2实验2不同顺序提取策略对首因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影响

2.2.1被试28名浙江大学学生。男女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2.2材料96个汉字系列。每系列6个汉字。选字标准同实验1。每系列有意义与无意义汉字各半、平均8.02画(5-11画)、平均频率.03352%(.00542%——.29799%)。实验设计了四种实验条件(见表1)。48个系列从头到尾或从尾到头顺序的回忆为掩蔽实验。

表1实验二的四种实验条件的测验类型条件时间间隔测验类型呈现方式条件一0s一半从头至尾回忆,一半自由回忆随机条件二0s一半从尾到头回忆,一半自由回忆随机条件三10s一半从头至尾回忆,一半自由回忆随机条件四10s一半从尾至头回忆,一半自由回忆随机

2.2.3实验设计本实验为2(保持时间间隔:0s和10s)×2(测验类型:与从头到尾回忆混合的自由回忆和与从尾到头回忆混合的自由回忆)×6(6个系列位置)因素设计。因变量是每个系列位置正确回忆百分比。实验为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完成全部96次试验。

2.2.4程序告诉被试实验目的是了解提取顺序对记忆准确性的影响。当被试点击某类测验窗口时,屏幕左边会相继出现6个汉字,每个字呈现1s,项目间间隔为0秒。每系列呈现完毕屏幕的右边会立即或10s后出现红色提示词,提示词有两类:一类要求或为从头到尾按顺序回忆或为自由回忆,另一类要求或为从尾到头倒序回忆或为自由回忆。被试反应同实验1。测验类型与时间间隔采用抵消平衡控制。

2.2.4结果与分析

用自由回忆正确率作因变量,实验类型、系列位置与时间间隔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明显的系列位置主效应,F(5,648)=30.493,p<.001;时间间隔主效应也明显,F(1,648)=4.332,p<.05,且时间间隔与系列位置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实验类型的主效应不明显,实验类型与时间间隔间存在交互作用,F(1.648)=6.743,p<.05。重要的是,与从头到尾按顺序回忆相混合的自由回忆正确率存在显著的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现象,即0s间隔,位置1成绩显著优于位置6(t=2.341,p<.05),10s间隔,位置6成绩显著优于位置1(t=-.245,p<.05),见图2(A)。但与从尾到头倒序回忆相混合的自由回忆正确率不存在首因向近因转换的现象,位置1与位置6在两种时间间隔条件下的成绩均无显著差异(分别t=.577,p>.05;t=1.015,p>.05),且都是位置1的成绩优于位置6的成绩(p<.05),见图2(B)。

附图

图2A与从头到尾提取混合的自由回忆成绩

附图

图2B与从尾到头提取混合的自由回忆成绩

两种测验类型结果模式不同,表明与自由回忆混合一起的掩蔽实验确实影响被试的加工活动。

3讨论

3.1近因向首因效应的转换不是记忆的普遍现象

本研究中每次试验从刺激呈现到开始回忆都没有超过短时记忆范畴。实验1发现,自由回忆范式中,不同材料类型、两种时间间隔,都出现系列位置效应,且随学习和测验时间间隔的增加对项目表中前面项目的记忆变差,而对后面项目的记忆改进,即都出现了首因向近因效应转换。由于不同的保持时间间隔之间正确回忆率无显著差异,是正确反应的分布发生了变化,是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的相对优势出现变化,即记忆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首因向近因转换的现象不受材料意义的影响。本研究的结论与Neath等人(1993)提示的近因向首因效应转换的现象相反,即本研究结果与近因向首因转换的效应是独立于刺激材料和范式的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的观点不相吻合。它表明近因向首因效应的转换具有研究范式的特殊性。

最近,Wright(1998)给被试呈现4个环境中真实声音系列的再认记忆研究也报告了与本实验相同的结果模式。Wright承认用当代的记忆理论对这种首因向近因转换的现象很难解释。但它表明了近因向首因效应的转换具有通道的特殊性。

所以我们认为近因向首因效应的转换不是记忆的普遍现象。

3.2首因向近因效应的转换和提取策略的关系

在实验2中,运用两种测验类型:与从头到尾回忆混合和与从尾到头回忆混合,来影响与之一起的自由回忆时的提取策略,试图检验首因向近因转换是否和提取策略有关。按我们的假设,与从头到尾混合的自由回忆中,间隔长时该策略不利于最后的项目,不应该出现近因,这与本实验的结果不一致;与从尾到头混合的自由回忆中,间隔长时该策略有利于最后的项目,应该有近因,间隔短时该策略不利于第一个项目,不应该出现首因,这些都与本实验的结果不一致。故实验结果排除了首因向近因的转换是被试不同时间间隔应用不同顺序的提取策略所致的假设。

与从头到尾提取指导语混合的自由回忆中,出现了随时间间隔延缓首因向近因转换的现象,故可以假定从头到尾提取的策略有利于首因向近因的转换,或至少不影响首因向近因转换。

3.3近因首因效应的转换现象与研究范式

实验1不同刺激材料都表现出显著的首因向近因转换,反映了该转换可能与实验范式有关。

近因向首因效应转换的研究报告都发生在运用探测项目的研究范式中。自由回忆范式中尚无有关报告。这可能与自由回忆和再认涉及的加工过程不同有关。Anderson与Bower(1973)曾提出过自由回忆涉及两个独立的过程。一是提取过程,可能的项目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二是决定或再认过程,决定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是否恰当。而再认记忆只涉及第二个过程,不涉及前一过程。虽然本研究每次试验从刺激呈现到开始回忆都在6-16秒之间进行,不属于长时记忆,但同样可能涉及这两个过程,与探测项目的辨别任务不同。Tulving和flexser(1992)也曾提出再认与自由回忆之间只有令人吃惊的微弱联系,可用于自由回忆测验的信息与可用于再认测验的信息几乎毫不相干。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在本研究中没有出现近因首因效应转换现象的原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表明近因向首因效应转换的现象不是独立于研究范式的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

此外,本研究运用自由回忆的范式,不存在反应偏差,没有出现近因向首因效应转换的现象,从某种角度也间接地支持了Kerr等人(1998)提出的反应偏差造成近因向首因效应转换的观点。

3.4对首因近因效应转换现象机制的思考

近因向首因效应的转换对所有试图解释系列位置效应的理论家提出了挑战,围绕着该转换机制展开的一系列研究提出了新的误用理论(Bjork等,1992年)、两种记忆区别理论(Squire等,1993)等各科学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是Neath等人1993年提出的维度鉴别模型(DDM)。

认知心理学一个基本思想是项目在记忆中按多维空间中的值表征,一个维度的重要性随情况而变化(Nairne等人,1997)。DDM强调时间这唯一系统变化的维度的作用,它预测:同一位置不同时间间隔则有不同的回忆水平。它的第二个假设是所有回忆都是线索驱动的,通常是项目的加工上下文背景(Neath1993年)与测验项目的编码表征相结合(Neath1997)。时间间隔短可预测有近因效应,因为最后的项目相对于表上其它项目在时间上有最大的区别。随时间间隔增加首因增加,因为前面的项目变得相对其它项目有更多的区别。DDM将时间看成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时间的改变与线索的改变有关,这些观点是有新意的。但为什么短的间隔最后的项目在时间上有最大的区别,以及为什么间隔增加前面的项目又变得有更多的区别,DDM的说明还只停留在描述性水平阶段。该模型不能解释Wright等人的数据与本研究的结果。

我们认为可从痕迹和线索两个方面来解释首因向近因的转换。短的时间间隔,第一个项目有不随意复述的优势,导致更深的记忆痕迹,也导致可建构内在的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线索,此外该序列位置也是一级为特殊的提取线索,加上倒摄抑制弱,诸因素的综合使第一个项目在提取和决定过程中占优势。随时间间隔的增加,最后的项目有更多的复述时间和上下文关系的建构,导致记忆痕迹加深并提供更多线索,相对减弱了前摄抑制的干扰,使立即测验中不能提取的最后项目得以提取,出现随时间延缓首因向近因转换。这些假设还有待今后进一步验证。

4结论

(1)本研究运用自由回忆范式,出现了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的转换,且它不受材料意义的影响。此结论与Korsnes等人(1996)提示的近因向首因效应转换的现象相反,表明近因向首因效应的转换现象不是独立于研究范式的记忆的基本特征。

(2)对首因向近因效应的转换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排除了由于两种时间间隔被试采用了不同顺序的提取策略造成首因向近因转换的可能性。“有”版权所

【参考文献】

1Neath,I.Distinctivenessandserialpositioneffectsinrecogition.Memory&Cognition,1993;21:689-698

2Neath.I..&Crowder,R.G.Distinctivenessandveryshorttermserialpositioneffects.Memory,1996;4:225-242

3Knoedler,A.J.,Hellwig,K.A.andNeath,I.TheshiftfromRecencytoPrimacywithIncreasingDelay.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Cognition.1999;25:474-487

置换反应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全麻; 髋关节置换术; 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7.12.015 文I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2-0029-02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多种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能够使患者髋关节的功能得以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但由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年龄一般较高,身体机能有所减退,对于各种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手术会给其带来极大的痛苦[1]。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选择优质的麻醉方法,不但能够减少手术带给患者的痛苦,让手术得以顺利完成,还能减少麻醉本身对于患者身体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2]。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主要有全麻及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本研究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46~67岁,平均(56.32±2.37)岁;体重48~64 kg,平均(56.39±2.39)kg。对照组男11例,女13例;年龄47~66岁,平均(56.68±2.54)岁;体重49~65 kg,平均(57.21±2.66)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前均进行检查,将具有手术禁忌证患者排除。然后开通静脉通道。对照组患者实施全麻,依次静脉注射米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2.0 mg/kg)、瑞芬太尼(1.0 μg/kg)及维库溴铵(80 μg/kg)进行麻醉诱导。术中维持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顺阿曲库胺微泵泵入,根据需要间断吸入七氟烷,使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选择L2~3或L3~4为穿刺点,以0.2 ml/s的流速将2 ml 0.75%罗哌卡因和1 ml 10%葡萄糖溶液注入患者蛛网膜间隙,并置留硬外膜导管,根据手术时间间断硬膜外推注0.75%罗哌卡因,保持麻醉平面最高在T8~1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与完全阻滞时间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肺部感染、肺栓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

优:麻醉诱导较为平稳,无明显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未发生改变,苏醒时间控制较好,并且无不良反应与并发症。良:麻醉诱导时偶尔有呛咳现象,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血压与呼吸不够平稳,有轻微并发症。差:麻醉诱导不平稳,应激反应较为激烈,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并且有明显并发症。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

通过数据统计结果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麻醉效果均较佳,优良率分别为87.50%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与完全阻滞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与完全阻滞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手术之后,两组患者均有认知功能障碍(POCD)、肺部感染、肺栓塞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并且对于钙离子的吸收能力较差,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的现象,因此髋关节骨折、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3]。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骨折、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有效办法,该手术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不但能够缓解患者的病痛,还能有效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对于提升老年患者生命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的效果较佳,但是手术本身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理疼痛,并且手术过程中使用物也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手术时为患者选择优质的麻醉方案十分必要[5]。实施麻醉能够减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是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必要环节,但是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差别。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种麻醉方式是全身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6]。全身麻醉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麻醉方式,该方式镇静与麻醉效果较佳,大多数手术都可以在全身麻醉下完成。但相关研究表明,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全身麻醉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不受到大众的喜爱,且该种方式苏醒时间较长,同时,全身麻醉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及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7]。腰硬联合麻醉复合了腰麻与硬膜外两种麻醉方法,既发挥了腰麻起效快,镇痛肌松完全,腰骶神经阻滞充分和局麻药用量少的优点,又保留了硬膜外麻醉能随时加药满足长时间手术要求,且对患者影响小,逐渐被应用到髋关节置换术中,它能够降低患者在术中的渗血率,同时,对于患者产生的副作用较小[8]。这与曾拥军[9]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对比探究》中观点相似。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均较高(对照组为87.50%,研究组为91.67%),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较佳,具有较好的麻醉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与完全阻滞时间明显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⒖嘉南

[1]邱凌.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当代医学,2016,22(24):19-20.

[2]谢铁骊.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3(5):604-605.

[3]王德浩.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60-61.

[4]吕杰.老年全髋置换术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对术后麻醉恢复效果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11(3):115-116.

[5]欧汉军.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比较[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5):86-87.

[6]陈文贺.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4):79,28.

[7]姚永壮.髋关节置换术中全麻、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8):1506-1507.

[8]李燕萍,卢玉蓉,李晓欣.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17-18.

[9]曾拥军.髋关节置换术中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对比探究[J].中国处方药,2016,14(5):104-105.

置换反应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石油地质 90° 相位转换 须家河组 薄砂层解释 勘探

1 引言

90°相位转换技术是地震沉积学的重点技术,但是其使用价值和使用范围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90°相位转换技术确实是地震沉积学的技术之一,但是其相位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目的层对应的初始地震相位的变换而变换的[1][2]。

也有学者认为,90°相位转换技术是对地震数据体进行了相位的转换,并不能提高地震分辨率。相反,如果初始地震相位并非为90°,该技术还会改变地震数据中原有的地震振幅情况,使得地层的岩性不准确,影响了该区域的地质研究[3]。

本文认为,地震沉积学很好地联系了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等学科交叉部分的空白区域,丰富了研究手段,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90°相位转换技术不必纠结它是否属于地震沉积学的关键技术,而是要认清90°相位转换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在面对具体的研究区域时应首先进行地质背景和地震数据的分析,依据结果再判断是否应采用90°相位转换技术。

2 90°相位转换技术的原理

通常而言,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解释人员都会对地震资料进行子波零相位化处理[4]。所谓子波零相位化处理,就是在改变子波的相位谱的同时,保持子波的振幅谱不变,将非零相位子波转换为零相位子波。零相位子波可以被看作多个正弦波的合成,且这些都是以一个波峰或波谷时间为基线的。由于不同频率的波峰或者波谷相互的叠加作用,因此零相位子波的主峰(谷)值最大,具有最高的分辨率。但是如果出现双界面,甚至多界面的时候,零相位数据体的优势便无法体现出来,只能在单一反射界面如海底、厚层块状砂岩顶面等地方才有较好效果。

对于单界面和双界面,不同相位角度的转换技术,带来的效果是不同的。面对单界面的情况时(假设其反射系数为R),零相位子波处理的波形以界面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关系,90°相位子波处理的波形以界面和子波的交点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关系。对于双界面(假设为地震薄层,顶面反射系数为R,底面反射系数为-R)而言,90°相位子波的反射波形相对于界面对称,零相位子波所对应的波形与双界面呈反对称关系。因此,在面对薄层的解释的时候,90°相位转换之后的波形能够更好地区分薄层的位置,使得地震界面与地层界面更加吻合,具有一定优势。

在零相位数据体中,波峰、波谷对应地层界面,但由于地震数据的影响变量过多,不同地质情况下的岩性地层与地震相位之间的关系并不一样,无法一一对应。对我国而言,工区以陆相沉积为主,储集层连续性差,具有很多的薄层[5,6],不能建立准确的地震数据与岩性测井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较薄的储集层而言,反射振幅是混合了来自于储集层顶层和底层反射的组合地震响应,因此不能采用零相位的处理方法。90°相位转换将反射波主瓣提到薄层中心,使得地震反射相对于岩层对称,建立了地震反射的同相轴与岩层之间的对应关系,赋予了地震相位岩性地层的意义。

3 石油地质薄砂层应用实例

图1为过WD 12井的叠后剖面(A)和90°相位转换剖面(B)。从B图中可以看到,经过相位转换技术后,地层界面的位置由波峰内转换到了波峰与波谷 转换的位置,从正相位转换到了零相位位置,消除了由于视觉误差而产生的层位拾取精度较差的问题,层位追踪更加准确,赋予了地震相位相应的岩性地层的含义。具体来看,A图中须家河组三段底界井旁为中弱振幅反射,横向上须家河组三段标层相位出现同相轴的分叉合并现象。在叠后剖面上,井附近须家河组三段底界向左出现与下部须家河组二段顶部一中强振幅的同相轴合并的现象,井旁向右则两轴呈放射状分开现象;经过90°相位旋转之后,地层界面从正相位内变到了零相位上,使得在进行层位追踪时获取的层位信息更加真实。对比发现,经过90°相位旋转之后地震相位与岩性测井资料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加强烈,说明地震相位具有了岩性地层意义。在须家河组三段中,从叠后剖面上只能观察到两个明显的波峰;在90°相位剖面上,能够观察到三个明显的波峰。经过查阅测井资料,须家河组三段内部有三套泥岩组合,与经过90°相位旋转之后的地震相位恰好吻合,说明90°相位旋转之后的地震相位具有了岩性地层意义。

图2为过AN8井的叠后剖面(A)和90°相位转换剖面(B)。据测井资料显示,AN8井须家河组一段为厚度为13米,与上下地层厚度相比为薄层。在A图中无法区分须家河组一段与须家河组二段,在B图中,90°相位转换将反射波主瓣提到薄层中心,地层界面的位置由正相位内换到了零相位位置上,能够明显看出薄层的存在。须家河组二段底界面上有较强的反射,与测井资料中须家河组二段底界的泥岩层恰好对应;并且在须家河组一段中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同相轴,恰好与薄砂层中心相对应,使岩性测井与地震同相轴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加明确,充分显示了90°相位转换技术在薄层解释方面的优势,为后面的沉积相解释等工作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通过上述90°相位转换技术的原理和石油地质薄砂层实践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和认识:

(1)90°相位旋转之后,地层界面从正相位内变到了零相位上,使得层位追踪时能够更好地发现薄层,减少了认为误差的出现,使得地震相位与测井数据之间的呼应程度更高,地震数据能够更加直观地反应地质现象的存在。

(2)经过对技术原理的认识,我们发现90°相位转换并不能提高地震分辨率,但是在实际运用中,90°相位转换能够使地震反射的主要同相轴与地层中的薄砂层中心相对应,明确了地震同相轴与岩性测井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董春梅,张宪国,林承焰. 有关地震沉积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41(4):405-409

[2] 林承焰,张宪国,董春梅. 地震沉积学及其初步应用[J]. 石油学报,2007,28(2): 69 - 72

[3] 魏嘉,朱文斌,朱海龙,徐雷鸣,陈伟. 地震沉积学――地震解释的新思路及沉积学研究的新工具[J].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8,31(2):91 - 102

[4] 陈旭,陈红汉,董玉文,蔡李梅. 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评析[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0,1:54 - 60

[5] 林吉祥,施泽进,凌云,等. 利用基本地震属性对目标层段的沉积演化解释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4 (2): 174 - 179

[6] 张延章. 地震微相分析技术在大港滩海探区的应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4):58-60

作者简介

置换反应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 多模式超前镇痛;骨关节手术;塞来昔布

近些年多模式镇痛和超前镇痛的止痛效果已得到部分临床医生的肯定,其应用的目的是减少阿片类药物副作用, 更好缓解术后疼痛。本研究将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应用在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中,以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关节手术镇痛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关节置换的患者112例列为研究对象, 其中髋关节置换75例,膝关节置换37例, 男63例,女49例, 平均年龄(63.16±6.17)岁, 全身麻醉66例, 腰硬联合麻醉46例。排除凝血功能异常、对塞来昔布过敏、既往有慢性疼痛且服用止痛药、心肝肾等的重要性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成A组(38例)、B组(37例)、C组(37例)三组, 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置换部位及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C组:患者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PCIA),即术后即给予患者自控镇痛泵, PCIA药液成分为由枸橼酸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3507) 1.0 mg与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药物浓度10 μg/ml。泵入的基础量为2.0 ml/h,追加量为0.5 ml/次挤压,间隔锁定时间为15 min。术后当天至术后第5天口服塞来昔布(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国药准字J201220063)400 mg/d,第6天起改为200 mg/d, 连续8 d。A、B两组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方案, B组患者在C组的基础上术前1~2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 A组在B组的基础上术前24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

1. 3 观察指标 术后48 h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0代表无痛, 10代表疼痛无法忍受), 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

2 结果

2. 1 术后VAS评分 三组患者术后48 h内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 A、B两组均优于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不良反应比较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尿潴留、便秘、皮肤瘙痒, A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2%(7/38), B组21.62%(8/37), C组43.24%(16/37), A、B两组不良反应率均少于C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疼痛是各种外科手术术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尤其是骨关节手术, 其手术过程切割皮肤、肌肉及骨膜, 所以术后疼痛较其他手术患者更加强烈,且持续时间长,需要的镇痛药物剂量也较大。术后疼痛的严重程度影响着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及恢复程度。因此有效的处理手术后疼痛, 已成为外科手术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多模式镇痛就是联合采用不同的镇痛方法或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物作用于患者, 发挥多种镇痛模式的作用以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同时降低其不良反应[1]。超前镇痛主要是通过减少有害刺激传入所导致的外周和中枢敏化,抑制神经元可塑性变化,以达到减轻或消除术后疼痛的目的[2]。

本研究采用塞来昔布联合PCA多模式超前镇痛(A、B组)应用在关节置换围手术期, 其镇痛的效果明显优于未采用超前镇痛组(C组), 但A、B两组的镇痛效果无明显的差异, 可能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性有关。塞来昔布是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属选择性COX-2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降低痛觉过敏状态,兼有抗中枢和外周敏化的双重作用[3]。有研究表明: NSAIDS超前镇痛通过可抑制前列腺素(PG)的早期产生,削弱痛觉过敏,并与阿片类药物协同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同时可以放大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4], 所以本研究多模式超前镇痛效果更好、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多模式超前镇痛能明显减轻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较未采用超前镇痛组少, 获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 但超前镇痛的最佳时间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锋,翁文杰,骨科围手术期镇痛进展.实用骨科杂志, 2007, 15(4): 215-216.

[2] 张飞, 李奇, 林荔军, 等.联合多模式镇痛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疗效.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2013, 7(3):329-332.

[3] 杨林,郭艾,徐本明,等.西乐葆超前镇痛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应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 15 (14): 1065-1068.

置换反应的定义范文5

【关键词】PICC;皮肤保护膜;透明贴膜;皮肤过敏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375-01

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的导管,具有留置时间长、操作简捷、使用安全、并发症少、病人活动不受限制等优点,但是,PICC置管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导管堵塞、导管脱出、机械刺激性静脉炎、感染及穿刺处渗血等。除以上不良反应外,在临床中还曾有过患者局部皮肤出现潮红、瘙痒、湿疹等过敏反应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科改良了PICC换药方法,先将康乐保皮肤保护膜涂于患者局部皮肤,再覆盖3L透明贴膜。这一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对2009年6月~2010年7月行PICC置管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常规组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龄32岁~70岁,平均 年龄(49±12)岁。改良组43例,男13例,女30例,年龄29岁~74岁,平均年龄(51±11)岁。两组年龄、病情、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全部都是经肘部静脉插入PICC导管,选用的都是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都是应用“3L透明贴膜”(3L黏贴手术巾,简称3L透明贴膜,12cm×8cm,江西3L医用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1.2 方法

1.2.1 置管方法:两组均采用同一置管方法。操作方法如下。操作者戴一次性手术帽及一次性口罩,着装整洁。建立无菌区,用肝素钠盐水冲洗导管,消毒皮肤,确定穿刺点,穿刺见回血后与血管平行再送进1cm~2cm,取出穿刺针,置入导管到达预定长度后,撤出插管鞘,固定,局部按压10min。在X光透视下,确定导管头部位置。避免刺破胸膜和动脉导致气胸和血胸。

1.2.2 换药方法:常规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首先沿导管方向从下向上撕去贴膜,然后先用碘酒消毒PICC穿刺处两次,再用75%酒精脱碘至脱碘完全,范围上下直径20cm,待干,覆盖12cm×8cm的3L透明贴膜,标记更换时间及操作者。改良组换药方法:换药人员戴一次性手术帽及一次性口罩,用健之素牌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沿导管方向从下向上撕去贴膜,用75%酒精在穿刺处消毒两次,达到脱脂杀菌的目的。然后用碘酒消毒穿刺处二次,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至脱碘完全。范围同常规组,待干,用康乐宝皮肤保护膜均匀的涂抹在穿刺处周围皮肤上,等待数秒后,保护剂会形成一层保护膜。操作者再次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戴无菌手套,由助手协助,取出无菌透明贴膜覆盖到穿刺处,展平,标记更换时间及操作者。

1.3 观察指标:以皮肤反应作为观察指标。轻度皮肤反应表现为皮肤发红伴瘙痒;中度皮肤反应表现为局部瘙痒和皮疹;重度皮肤反应可出现水泡,脓包甚至破溃。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 P

2 结果

2.1 两组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的比较,见表1。

2.2 两组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比较,见表2。

从表1中可以看出,86例PICC置管患者中,对透明贴膜发生过敏反应者共20例,18例出现在常规组,其中发生单纯皮肤瘙痒者11例,皮疹者7例;改良组发生单纯皮肤瘙痒者及皮疹者各一例。两组无一例皮肤破溃。从表2中可以看出改良组皮肤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比较

注:X20.21,P>0.05

表2 两组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注:X214.66,P

3 讨论

PICC因其使用方便安全,可减轻患者痛苦,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1〗。但是,在临床应用中,部分患者出现局部皮肤损伤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在长期的置管过程中,频繁更换贴膜,消毒剂的化学刺激和清洗擦拭时引起的物理刺激,再加上透明贴膜透气性差,夏季炎热皮肤汗腺分泌旺盛等情况,增加了对皮肤的刺激。局部皮肤的不舒适和瘙痒,不仅影响病人治疗期的生活质量,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还会威胁到导管的安全留置〖2〗。

目前的报道多局限于出现穿刺点周围皮肤并发症后的治疗。而对事前如何预防却缺乏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一些皮肤易过敏的患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这种方法可达到透气,吸收渗血的效果,并且对皮肤刺激性较小。但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不易观察穿刺部位情况,无菌纱布易潮湿,易受污染,导管不易固定等。

康乐宝皮肤保护膜主要用于造口、压疮及局部皮肤腌红等处的皮肤保护。其主要成分是聚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异丙醇等。保护剂涂抹在皮肤上数秒钟后形成保护膜,而且粘合性强,还具有透气性,让皮肤自然呼吸,使创面更快愈合。临床应用中,在PICC换药过程中我们将皮肤保护膜置于3L透明贴膜之下,这样不仅可以使透明贴膜粘贴的更牢固,还避免了皮肤直接与贴膜接触。当换药更换贴膜时,连同贴膜撕下的不是皮肤表皮,而是皮肤保护膜,从而有效保护了穿刺点周围皮肤不受损伤。

4 结论

应用了康乐宝皮肤保护膜后,避免了皮肤直接与3L透明贴膜接触,能有效保护穿刺点周围皮肤,避免了皮肤损伤,降低了患者局部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置换反应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超声波技术;船舶管系;故障检测

1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定义

超声波检测指的是根据超声波在工件传播过程中,工件对其发生的反射、透射等现象,我们对波的这些特性进行研究,识别工件内部构成、几何特点、内部缺陷,并能够对工件的应用价值提供理论支持的技术。

超声波的特点:

(1)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在介质中能够集中在特定的方向上,沿直线传播。

(2)在介质中传播,超声波会因为波的特性而发生散射、衰减等。

(3)相比于其他声波的能量,超声波具有更大的能量。

(4)相比于超声波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在固体中传播时不会衰减太多,能够传播距离更远。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特别是在气体和固体之间传播时。例如在固体中,存在空洞、断痕、异物等,超声波传播时,遇见缺陷会发生反射现象,尤其全反射时信号最强,接收探头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缺陷波,通过超声波检测仪进行信号处理,可以在超声波检测仪的显示器上显示不同幅值及坐标位置的波形。我们能够通过波形幅值大小及时间坐标得出缺陷在固体中的大小、位置和特性等参数信息。

超声波检测具有很大的优势,具体来说:

(1) 适用范围广,可以对非金属、金属或一些复杂材料进行无破坏的检测;

(2) 穿透能力强,当被测固件厚度比较大时,超声波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在一些钢结构的检测中,对于3mm厚度的金属材料或者几米长的钢结构试件都可以很好的检测;

(3) 缺陷识别分辨率高;

(4) 能够容易识别到一定面积的缺陷;

(5) 灵敏度高,对于很小的裂痕等就能够很好的检测;

(6) 检测时间短、花费少,对人体不构成健康威胁,仪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2超声波检测方法

超声波检测具有很多分类方法,按耦合方式分为接触法与浸液法;按检测原理可以分为脉冲反射法和穿透法等,按波形分为纵波检测,横波检测,表面波检测等。接触法就是在超声波换能器和被测工件表面中的空隙里涂上耦合剂直接接触进行检测的方法。常用的耦合剂有机油,甘油,水玻璃等,具有降低阻抗,减少衰减,传递超声波能量的作用。直接接触检测法操作方便,但是对被检测工件表面的粗造度具有一定的要求。当工件表面太粗糙时,会影响到超声波的检测质量,降低检测的准确性。纵波脉冲反射法分为一次脉冲反射法和多次脉冲反射法。一次脉冲反射法是以一次底波为依据进行检测的方法。超声波在向被检测工件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超声波遇到障碍时会反射回来,其余声波会继续传播直到传播到工件底面反射回来。由发射波,缺陷波和底波在时间基在线的相对位置,就可以知道缺陷的大致位置。多次脉冲反射法是以多次底波为依据对缺陷位置进行定位的方法,通常用于对疏松材料工件的检测。表面波检测法是表面波沿着被检测工件表面传播,根据表面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的特性工作,表面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裂纹等会发生反射,就能准确的反映检测工件表面的状态。采用表面波进行检测时,需要对被检测工件进行清洁。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采用多次脉冲反射,提高系统定位的精度,根据船舶实际工况,为了方便超声波换能器的检修,我们选择直接接触法进行检测。利用超声波纵波能够在液体中传播的特性和表面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的特性,采取超声纵波对管道故障进行定位,超声表面波对泄漏进行检测的方案检验船舶管道故障。

3超声波换能器在系统中的安装

在超声波换能器的功率选择上,通常应该留有一定的功率余量,因为船舶机舱的工作环境往往比较恶劣,存在噪音大,高温,潮湿,有较强的电磁干扰等等的客观因素,这些因素能大大的消耗超声波的功率。若不选择大功率超声波换能器,在系统工作时往往会出现测量响应慢,检测精度低,系统容易误报警等现象,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超声波探头和工况检测主机之间的连接需要高l同轴电缆,电缆需要屏蔽,避免环境电磁噪声的干扰,在检测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换电缆。在更换电缆的同时,需要对系统的阻抗进行重新匹配,超声波换能器的安装位置进行重新调整,确保检测的灵敏度和精确度。超声波探头和被检测管道之间需要采用耦合剂,采用耦合剂可以驱除超声波换能器和被测管道之间的空气,增加声能的穿透率,降低声阻抗,使超声波更好的进入管道。常用甘油作为耦合剂进行耦合处理。为保证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超声波换能器的安装的安装点应选择在流场分布均匀的直管段部分(安装时管道中必须充满液体),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选择材质均匀质密、超声波易于传输出的管道。尽量选择无结垢的管道进行安装,充分考虑管内壁结垢状况和管道充满流体工质的情况,如垂直管道(流体向上流动)或水平管道,避免安装在管道系统的最高点或带有自由出口的竖直管道上(流体向下流动)。

(2) 安装超声波换能器时必须把欲安装换能器的管道区域清理干净,换能器与管道的接触部分涂满足够的耦合剂,防止空气进入影响超声波信号传输。

(3) 应选择在上游大于10倍管道直径、下游大于5倍管道直径以内无任何阀门、弯头、变径等均匀的直管上安装超声波换能器,安装点应充分远离阀门、泵、高压电和变频器等干扰源,如图1所示。两个换能器间安装距离满足公式:应保证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的管段有足够的上下游直管段长度,一般要求前直管段为10D,后直管段为30D。

(4) 在安装方式上,Z方式安装的换能器信号强度高,系统稳定性好,因而选用Z方式安装。两个传感器必须安装在管道轴面的水平方向上,并且在轴线水平位置±45°范围内安装。

4结语

目前,船舶上更多的是采用人工巡视的方法对管道泄漏进行检测和定位,这时故障发现的及时性和故障点定位准确性主要取决于船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经验,大大的增加了船员的劳动强度,无法满足现代船舶智慧化的发展需求现状。现在虽然全球众多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研究管道泄漏的检测定位及防护,但大部分研究成果还仅应用于石油管道,在现在已经拥有的船舶管系故障检测与定位技术中,还没有成熟的系统技术和先进的实时在线监测设备应用。本文主要对超声波技术在船舶管系故障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地质建模

下一篇补充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