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学啦范例6篇

我要上学啦

我要上学啦范文1

【关键词】啦啦队;起源;发展

【作者简介】钟萍(1984―),男,汉族,现单位:深圳市龙华新区书香小学,原任教于深圳市宝安区民治第二小学,学历:本科,职称: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一、啦啦队的起源

啦啦队有振奋精神,提振士气的意思。民治二小啦啦队的起源:刚刚建校时,由于学校面积较小,学校领导综合各方面情况认真研究了啦啦操对学生的作用,果断决定以啦啦操运动为载体,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智力,用品牌办学理念推动学校特色项目发展,我校从2007年建校起开展啦啦队已走过了4个年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校啦啦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少荣誉:2009年“广州亚运会啦啦队中山大学选拔赛”上荣获赛区一等奖,钟旖嫣获得个人赛第二名;2009“广州亚运会啦啦队城市赛”小学组第四名,2009年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2010世界啦啦队选拔赛获得小学组第四名,2010年宝安区校园健身操一等奖。多次参加演出:民治街道庆祝祖国60周年演出;2008年应邀参加民治街道牛栏前村委庆中秋演出;2009年参加锦绣江南社区,丰润花园社区庆祝六一演出;在学校接待外宾的演出中,受到社区、来宾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各种演出为民治二小啦啦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深圳娱乐频道曾经专访报道了我校啦啦队。学校老师自编的校园啦啦健身操在学校普及,普及率100%。

二、民治二小啦啦队的发展现状

1.民治二小啦啦队的组成

民治二小啦啦队是一个团结向上的团体,每次失败,每次继续,坚持不住的时候,每个人都在鼓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没有埋怨,有泪水,有汗水,可是也有坚持。与其他啦啦队运动相比,民治二小啦啦队运动相对年轻,啦啦队运动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型体育运动,它将运动、激情、表演与难度融为一体,虽然它的起步较晚,但在短时间内便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人们的青睐。随着世界啦啦队运动的不断发展,它已发展成为一项以竞赛和审美为目的体育竞赛项目,并形成独立的比赛体系。我们学校啦啦队虽然处于啦啦队运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其普及和发展的速度令人惊讶,运动技术水平迅猛提高。

2.民治二小啦啦队的现状

自组队以来,队员们在教练的带领下,进行着艰苦的魔鬼式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个简单的托举动作都很难,需要不断的重复练习,逐步突破每一个动作细节。训练中对某个复杂的难度动作或套路的练习,可能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也许会有多次失败的打击,尖子掉了,底坐不要太自责,尖子不会怪你的,她接下来想的就是再来一次;而尖子自己也不要太灰心,底坐不会嫌你能力差的,她接下来想的也是再来一次!对了,还有三保,她所想的就是看到底坐和尖子都能相互信任相互鼓励,来一次成功的!自己有哪方面的不足,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学习,每个人都会存在不足的,只要你摆正心态,下定决心,努力向前就行了,什么事都能解决!!大家在一起就是一个家!!每个队员都要做出家中一员该做的事,兄弟姐妹有困难了,要多去关心多去鼓励,她现在想到的就是家人,想到的就是家人的鼓励!!!这些孩子最大的11岁,最小的只有7岁,面对每一次的失败她们总是这样的鼓励自己的队友,每当难度动作成功时,看到的是孩子们成功的喜悦。

三、民治二小啦啦队的发展方向

随着啦啦队运动越来越受人们的喜欢,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去参与这个项目,为了迎合广大人民的要求和需要,也为了向更多人展示啦啦队的风采和以及宣传啦啦队的精神,学校满小螺校长将啦啦队定位为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主要是以俱乐部的形式发展

使更多人能接触和了解啦啦队,使啦啦队文化广播于各地。其主要形式以俱乐部为主,开展各项与啦啦队有关的项目,例如针对想学的学生,就可以开展简单的托举,爵士舞蹈、基本的道具学习等项目,针对老师,主要以健身为主,就开展一些简单的舞蹈步伐等。以学校发展为主要阵地,带动更多其他行业人士的参与啦啦队运动,增加我国啦啦队运动人口;啦啦队运动将更加丰富多彩。

2.加强基础训练,建立科学而系统的训练体系

完善啦啦队运动技术,提高动作规格和完成质量,加强音乐素养是民治二小啦啦队的目标。要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还要加强基础训练,建立科学而系统的训练体系。加大科研力度和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加大对啦啦队运动的科研力度,为啦啦队运动的发展和运动员综合实力的提升创造一个最佳环境,同时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和对信息的科学处理,及时调节训练方法,增强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啦啦队是个集体项目,而集体项目充分体现多人的优势。通过对我国啦啦队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对策:(1)加强我校队员和教练综合艺术素质和表演能力的培养,提高艺术鉴赏力和艺术审美力。(2)按照规则的技术要求,严格把握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突出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兼顾好难和美的关系。(3)强调安全性,适时发展难度。难度动作是啦啦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难度动作要根据队员的身体素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发展难度。啦啦队运动的发展要保持其项目的风格,既要突出短暂加速和定位制动的动作要领,还要体现每支队伍的团队精神。

3.完善啦啦队成套动作的编排

要突出团队风格,加强编排的独特性,提高编排的立体化,在吸收多元因素的基础上,树立自己独特的风格。加强啦啦队运动音乐元素的多元化。在掌握我国啦啦队比赛规则的基础上,音乐的类型要符合啦啦队项目的特点,同时还要直接表现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特征。突出啦啦队运动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加强舞蹈动作的丰富,舞蹈形势多样;道具的多样化和合理利用,使啦啦队运动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保持舞蹈和音乐过渡连接动作的流畅性,音乐的风格特点,同伴之间的配合及运动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造型的多样化体现啦啦队运动的艺术性。口号是啦啦队运动独一无二的魅力体现,难度动作是啦啦队的竞技特征,充分体现啦啦队运动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徐中秋,邱建刚.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我要上学啦范文2

关键词:中小学 啦啦操 起源与发展

一、啦啦操的起源与发展

1、啦啦操的起源

啦啦操源于美国,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啦啦操一词源自英语cheerleading,最早的啦啦操仅仅是球队亲友团在比赛场边进行鼓掌与呐喊,这是啦啦操最初的表现形式,后来有人把这支球队的人群组织起来,女性加入以及音乐的融合形成了啦啦操最初的舞蹈形式,啦啦操表演形式就这样产生了。后来由于男性的加入,使队伍的能力得到更大提升,于是啦啦操不再仅仅只有舞蹈,一些托举和抛接动作随之而来,后来啦啦操就发展成一项目运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啦啦操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形成比赛一直延续到至今。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2个国家拥有啦啦操项目,多盛行于欧美、大洋洲、日韩、新加坡、港台等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2000年后,中国大陆也开始流行。

2、我国啦啦操的发展

在我国啦啦操尚属于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自1998年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诞生以来,啦啦操表演便应运而生,此后,在全国多项赛事中都能见到啦啦队表演。1999年,我国第一支专业啦啦队NANA team诞生并在CBA比赛进行中场演出。2000年,我国举办了首届“冰红茶杯”大学生动感啦啦操比赛;2004年,啦啦操被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正式列为体育竞赛项目,并推出了中国学生啦啦操专业评判员等级资格制度。从为其他赛事助威到成为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啦啦操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壮大起来。随着我国体育不断的职业化,啦啦操已由原来单一的球场文化发展成为校园文艺热潮,为学生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逐渐成为我国校园健康体育活动的新模式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途径。

二、啦啦操的重要价值

1、啦啦操的教育价值

啦啦操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合作,因此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特别是啦啦操中的托举和抛接等动作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重要的作用。开展这项运动不仅可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还有利于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对我国学校教育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啦啦操的运动价值

啦啦操运动是一种独特的健身操,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把舞蹈、艺术体操、技巧以及其他一些具有特点的项目动作融合为一体,经过再创造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身体练习,因此啦啦操具备了所有这些运动具有的综合锻炼价值和功能,广泛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啦啦操的欣赏价值

啦啦操是一项结合舞蹈的优美、体操的健美、技巧动作的惊险美、音乐与动作的和谐美, 集运动员的健康美、服饰美、道具美、形体美、道德美等多种美于一身的运动。这种美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心灵。我国近三年全国啦啦操联赛、锦标赛、冠军赛上, 啦啦操所表现出来的动作整齐一致、协调统一,队形层次复杂多变,出人意料以及夸张的形体表现,都体现出了现代人的生活激情,表现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积极的向往以及对美的追求,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和媒体,啦啦操的欣赏价值日渐受到关注。

三、中小学开展啦啦操的思考

1、啦啦操在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

(1)它是具有动感活力、团队精神和时尚气息的运动项目

啦啦操是基于赛场上观众自发的啦啦队活动而发展成的一项运动,集中体现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和青春动感的活力,它的动作融合了多种艺术形态和元素,是一种个性、艺术、动感、健美的运动项目,极符合中小学生动感活力的个性,它的技巧性打开了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的大门,诉说着学生的渴望,反映出学生勇于创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将啦啦操引入中小学体育课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习热情,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团队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操的养成。

(2)啦啦操在中小学开展的多种优势

啦啦操要求表演者充满激情与活力,讲究集体风貌和团队精神,这就要求拥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对于既拥有大量充满活力的学生又易于统一管理的校园来说,条件是十分有利的。鉴于啦啦操本身的要求和学校的特点,学校应作为啦啦操的主要发展阵地。其次,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大小赛事和活动,尤其像运动会、各种篮、足球比赛等,都是开展啦啦操的有利场所。再次,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各校要充分利用好大课间和课外文体活动时间,搭建活动平台,让每名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啦啦操必将成为学校体育文化的一个新亮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的重视,将啦啦操引入校园,是必要的、可行的。

2、中小学开展啦啦操的重要意义

(1)啦啦操有益于增强学生体质

啦啦操中的各种跳跃动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弹跳力和爆发力;体操动作可以锻炼弹跳力、动作速率和平衡性;舞蹈动作能提高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技巧中的托举、抛接动作能提高协同性,一致性等,具有锻炼力量、动作速度、平衡能力等功能;整套动作通常是1min~2.5min,长短适中,在此期间要连续不断地完成各种不同的难度动作,既锻炼了耐力又不会使身体过于疲劳。经常练习啦啦操,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

(2)啦啦操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要上学啦范文3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来分析啦啦队赛事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赛事为立足点,从比赛项目设置与分组、参赛队伍基本情况等方面,多方位地剖析我国啦啦队赛事的发展,为啦啦队运动在我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啦啦队 赛事 发展 现状

一、前言

啦啦队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竞技体育运动引进我国已有十一年的历史,并初显规模。由于这一系列的发展,啦啦队赛事不仅数量越来越多,参赛队伍数量及范围越来越广范之外,赛事的组织水平及竞技水平也越来越高。正因为这些变化所以本人决定通过以我国啦啦队赛事为出发点,从啦啦队比赛项目设置与分组、参赛队伍的基本情况等方面,多方位地剖析我国该赛事的发展,为其在我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2001年-2011年十一年间啦啦队专项赛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图书馆、互联网等查阅了大量与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借鉴其中一些对本论文有指导性作用的研究和方法,加以分析整理,作为本文的参考依据。

2.数据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归类整理。

3.专家访谈法。与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工作人员及广州体育学院啦啦队教练进行访谈,了解中国啦啦队赛事的情况。

4.逻辑分析法。对掌握的资料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和综合归纳,形成完整的研究结论。

三、分析与讨论

(一)啦啦队概念与分类

1.啦啦队的概念

啦啦队是指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运动员集体完成复杂,高难的基本手位与舞蹈动作,项目特有难度,过度配合等动作内容,充分展示团队高超的运动技能技巧,提现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并努力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隶属于竞技体育范畴。

2.啦啦队运动的分类

对于啦啦队的分类两操协会在《中国学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 (第二版) 》的修订中根据比赛的内容和形式将啦啦队分为舞蹈啦啦队和技巧啦啦队,其中舞蹈啦啦队又分为爵士啦啦队、花球啦啦队和街舞啦啦队三项。

(二)中国啦啦队赛事概况

1.赛事的概念

赛事是指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

2.中国啦啦队赛事的概况

2001年两操协会举办了冰红茶杯首届大学生动感啦啦队比赛后此项运动便在我国大学校园中开展起来。报名参加首届啦啦队比赛的队伍只有23支,其中大学组有20支队伍,200余人,中学组仅有3支队伍,参赛人数50人。2004年比赛则队伍扩大到了26支,比首届增长了13%,而2005年的比赛参赛队伍则达到33支,比2001年增长了43.5%,随后每年了解及参与啦啦队运动及比赛的人群和队伍均有上升,2010年参与比赛的队伍则达到50余支,参赛队伍也由之前的大学组,体院组普及到小学组,中学组,直至2011年参赛队伍更是多达144支近2000余人。

2001-2005年所举办的动感啦啦队比赛参与队伍基本均为大中小学且参与学校多在广西、广东、四川等省份。2006年两操协会先后与IASF,IASCA,USASF,UCA等众多国际知名啦啦队组织达成合作协议,致力于推动我国的啦啦队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同年11月,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了首届中国全明星啦啦队锦标赛暨2007年世界啦啦队锦标赛选拔赛,此次赛事主办方从每个组别挑选出获得好成绩的优秀队伍能够获得资格参与次年在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乐园举办的世界啦啦队锦标赛。在这次比赛进行后又举办了“中国全明星啦啦队教练员与评判员资格认证培训班”,请了国际著名的啦啦队运动专家Karl Olson和Mike Cooper进行授课和考核,这标志着中国的啦啦队运动开始和世界接轨。也正是由于这一些系列的措施,使得中国的啦啦队运动开始了空前的发展。到2007年12月在广州举办的2007年中国全明星啦啦队锦标赛时参与的队伍数量大幅增加,参与组别也由大学组普及到各个组别,参赛的地区也由两广,四川扩大到了陕西,上海,福建,新疆,东北,河南,河北等内陆地区,各参赛队对啦啦队运动的运动特征的把握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成套的编排,动作完成的质量,难度的选择均较以往有了较大的进步。

正是由于啦啦队运动在中国开始有规模的普及之后,两操协会又在2008年的7-8月在全国开展了较大规模的中国啦啦队全明星训练营,开展城市有广州,上海,合肥,长沙,济南五个城市。由于参与人群的不断扩大,技术的不断加强,从2008年开始的每年一度的中国全明星啦啦队锦标赛暨世界啦啦队锦标赛选拔赛在赛事的组织上不断的进行更新,根据参与的学校来设定不同的组别,又根据难度的选择不同设置了不同的难度组别,自此,中国的啦啦队运动又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时值2011年,由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之时,参与赛事的人员已达2000余人,且参与啦啦队赛事的人数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之多,由于参赛人数的迅速增长,参与单位的范围不断扩大,运动员年龄的差异以及运动员来源和素质的不同使得这次赛事分组更加细化,仅组别就达到了三十组之多。

(三)我国啦啦队赛事的现状

1.啦啦队专项赛事数量较少

从2001年起由两操协会开展的第一届啦啦队赛事至今十一年间,除了两操协会基本上每年会举办一场啦啦队专项赛事外,基本已没有其他的专项赛事。

2.赛事组织的弊端

经历过十年的赛事运作,两操协会的赛事组织虽然越来越成熟,但仍旧有弊端存在。具体的如赛事试场地的运行仍旧较为混乱,虽然组织方已经在前期尽可能的帮参赛队将时间设定为其相对方便的时间,但在执行试场地时间上仍旧不能按计划进行,场地人队伍较为混乱,时间把握不严格,另外在颁奖环节也易发生混乱,如奖杯或证书颁发错误,证书内容有误等,这些问题仍旧需要改善。

3.参赛者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各地各单位发展啦啦队运动的时间与起点不同,所以导致参赛者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但整体趋势为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4.技巧啦啦队与舞蹈啦啦队的发展不平衡

由于技巧啦啦队因为具有素质能力高、团队人员较多、技术要求较高、具有一定危险性等特点,所以开展方面仍旧不及对场地、对技术和参与人群均没有特别要求以及危险性不高的舞蹈啦啦队。

5.赛事商业化程度不够

在中国,由于整个体育产业链的发展较为落后,啦啦队运动的起步晚,参与人群仍旧较少,故赛事的商业化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赛事的发展与进步。

(四)赛事设置比赛项目及分组的依据

由于啦啦队运动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受众面的增加,故其赛事也在不断扩大,这个扩大不仅表现在参赛队伍的增加、参赛地域的扩大还表现在运动员来源的广泛、运动员年龄层越来越广。随着这些变化,赛事的比赛项目和分组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使其越来越宽泛以便满足不同需要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以及啦啦队运动的发展趋势。

啦啦队赛事的分组主要依据是难度和年龄,故技巧啦啦队的分项可分为集体、五人配合、混双三大竞赛项目,分以及小学组、中学组、大学组、俱乐部组几大组别,在此基础上再把难度级别设置为一级至七级不等;舞蹈啦啦队则可根据舞蹈风格分为花球、街舞以及爵士三大项,再分为小学组、中学组、大学组、俱乐部组及精英组,而后再根据难度设置为一级至七级不等。

(五)赛事的影响因素

1.赛事对啦啦队运动发展的影响

一项运动的发展情况对其赛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最能直接影响赛事及赛事发展的因素,反之,赛事对运动的影响也是成正比的。正如啦啦队运动在中国这十一年的飞速发展使得其赛事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也使赛事的组织形式越来越有项目特征,精彩度锐增。同样,赛事的数量、规模、权威性也使得参与该运动的群体越来越大。

2.竞赛规程对赛事的影响

每次赛事前都有其相应的赛事规程。规程是指针对某一赛事的具体要求。正是由于规程的设定,使得参赛要求不同,这对比赛具有直接的影响。首先,如若赛事规程较为宽泛,可使不同水平、不同受训方式的运动员均有机会参与比赛,这将直接影响赛事的参与人数;其次,规程也会影响赛事的组织。例如赛事的分组等。

3.赛事组织对赛事的影响

赛事的影响因素除了该项运动的发展情况、竞赛规程外,赛事的组织也对赛事的发展及认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一场赛事的组织越严密,那么在赛事中因工作出现的纰漏和问题也会越来越少,也会彰显出赛事的专业性,使参赛者认可该赛事。除此之外,赛事组织者也应该注重赛事气氛,彰显赛事特征,使参赛者真正的融入与乐此不疲。例如2009年举行的全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2010年世界啦啦队锦标赛中国区选拔赛中啦啦队项目比赛后又举办中国首届校园健身运动金阳光奖颁奖典礼,这一评比与颁奖肯定了教练及运动员的辛苦付出及努力,使他们的心理得到较大的荣誉感和满足感。正是这些举措,使得两操协会举办的比赛获得了参赛人员的极大认可和积极参与。在保证比赛的公正公平公开的同时,尽可能的使参赛人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感官上的享受和熏陶是赛事组织的最高境界。这样才能使赛事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吸引大家的参加继而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通过十一年的发展,我国啦啦队赛事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在赛事的组织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2.我国啦啦队赛事水准与队伍的竞技水平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3.通过历年的参数人数来看,逐年增加,证明啦啦队赛事的组织与发展越来越成熟。

(二)建议

1.通过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方式,赛事的口碑等多种手段扩大该运动的受众群以扩大赛事的规模和水平;2.除了比赛的交流外,应加强赛事以外的交流活动,例如训练营、培训班等;3.扩大啦啦队运动与商业挂钩,形成啦啦队项目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 徐中秋,邱建钢.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2006-2009年版)[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1.

[2] 沈柳红,杨海晨.啦啦队运动概念透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7.

[3] 刘屹峰.从啦啦队比赛分析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

[4] 胡佳.对我国啦啦队运动现状的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4.3.

[5] 李慧娟.对我过啦啦队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5.05

[6] 王操惠,徐春林.美国啦啦队运动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4.3.

我要上学啦范文4

1啦啦操运动的价值分析

1.1能够培养乐观主义精神

啦啦操运动是一项欢快的运动项目,能够放松人们紧张的情绪,给他们带来轻松的感觉。在啦啦操的相关比赛或者表演中,啦啦操队员所散发的从内至外的青春、向上、积极、乐观的气息,能够给人们带来鼓舞,激励他们乐观地面对生活。

1.2能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团队精神通常指的是大局意识、协作意识与服务意识的相互有机融合。这里面所提到的协作意识是团队精神的基本内容所在,独立个体相互之间的认可与尊重是团队精神核心构成,所谓的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指的就是啦啦操队员之间的相互团结和信任。啦啦操运动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特别是技巧啦啦操中的抛接动作都是需要队员之间相互高度信任才能够顺利完成的,配合完美的协同合作是完成高难度动作的重要保障。啦啦操运动员身上所展现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是促使他们不断坚持、顽强作战,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力量来源。

1.3能够培养个人领导能力和素质

啦啦操运动的运动员可以说是“助威呐喊的领导者”。啦啦操队员们在利用他们感染力强的呐喊与活力十足的舞蹈来调动现场观众热情的同时,已经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和尊重,在为自己作支持的竞赛球队进行呐喊加油的团队中,啦啦操队员无疑是这一活动团队的领导者。正是由于啦啦操的这些价值,美国的很多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的时候,通常优先选择那些有过啦啦操运动经历的人。啦啦操运动不但能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广泛开展起到促进作用,这一点也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同,而且还能够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这些对他们未来走向社会、走向成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啦啦操运动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2.1我国啦啦操运动的组织机构现状

我国的啦啦操组织机构主要由两个大规模组织构成,一个是中国蹦床技巧协会啦啦操分会,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所管理;-另一个是教育部下属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啦啦操的。这两大组织负责啦啦操比赛的形式不同,对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分所培训的内容也不同,职责互不干涉(见表1)。

2.2我国啦啦操运动竞赛开展的现状

2.2.1我国啦啦操运动竞赛规则实施现状现阶段,我国啦啦操运动操竞赛规则主要是以《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与《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评分规则》为主,它们分别运用于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啦啦操分会和中国蹦床技巧协会啦啦操分会所举行的啦啦操相关竞赛。2.2.2我国啦啦操运动推广普及情况由表2、表3可知,自我国举办了首届啦啦操赛事开始,我国已陆陆续续举办了很多次全国性的大赛,参加了多次国际性的大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随着我国啦啦操竞赛成绩的提高和水平的提升,其所带来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我国啦啦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行选择适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3啦啦操运动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3.1健全竞赛机制

啦啦操最早是作为一种文化而被引入校园的,并逐渐受到更多人士的喜爱。然而因其在校园内的传播缺少一个明确管理机制的指导,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练习的过程中目的性不强,自然积极性也就不高,因此啦啦操所能利用的资源不够集中,不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国家啦啦操运动管理部门应当充分挖掘该项目在各级层学校中所具有的优势,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适合各阶段学生学习的啦啦啦操运动规定动作,同时定期地开展各式各样的啦啦操竞赛活动,使啦啦操竞赛机制得到健全。

3.2加强行业管理

一方面,为了能够实现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有一个统一的竞赛规则,对参赛队员进行组别的明确划分。同时在竞赛规则中对一些高难动作进行明确的组别划分,这样可以使竞赛规则的可操作性更强。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对啦啦操教练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一定要求。在国内定期的开展啦啦操教练员的培训课程,并要求他们必须要持证方可上岗,促进我国啦啦操运动安全性和专业性的提升。此外,还应定期派遣啦啦操裁判员和教练员不定期的进行出国学习、交流,了解该项目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动态,为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明确方向。

3.3引入商业机制

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在立足于根本的同时,还要注重创新和突破。这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够使我国的啦啦操运动得到长期、快速的发展,主要是需要大力度的宣传,也就是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途径来增强啦啦操运动在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中的影响力。相关的管理部门要积极地创新,切实的将商业机制引入其中,这样有助于资金的流动,对啦啦操运动项目自身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结语

我要上学啦范文5

关键词:啦啦队运动,校园文化,推行,可行性

 

1 前言

在我国,随着CUBA的诞生,依附于CUBA的啦啦队运动也悄然走进了大学校园,啦啦队运动激情四射和富有情感的表演,已成为篮球赛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是篮球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新的亮点。本文试从啦啦队运动的特点及及在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分析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推行啦啦队运动的可行性。

2 啦啦队运动的概况

2.1 啦啦队运动定义

啦啦队运动是指在音乐的衬托下,以团队的形式展示特殊运动技巧和各种舞蹈动作,并集中体现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为一体的体育运动。追溯到啦啦队的历史是原始部落时代,在早期的部落社会里,为激励外出打杖或者打猎的战士们,人们通常会举行各种仪式,其中有族人欢呼,有各种手舞足蹈的表演来鼓励战士,激发他们的斗志,希望能够凯旋而归。啦啦队原名“Cheerleading”,其中cheer按照字面上的解释是鼓舞、喝彩的意义,有振奋精神,提振士气的意思。1898年,明尼苏达大学的学生在橄榄球比赛时,为了提升队员士气,烘托赛场气氛,自发的,有组织地带领观众一起呐喊助威。这就是现代啦啦队的雏形,指的是为竞赛加油打气的团体,是一种团体性的活动。此时的“Cheer”用于竞赛中是加油打气的意思,在我国是表示“加油”的口号,有鼓舞士气,激励人心的作用。此后,全美各大学纷纷组织成立啦啦队,啦啦队运动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不仅仅是为赛事加油助威,更多的是参与社团活动,成立啦啦队俱乐部或协会,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发扬进取精神的重要手段。

2.2啦啦队的特点及分类

啦啦队运动动作要求发力迅猛,发力时程短,重心稳,转体快,其中短暂加速和定位制动是啦啦队动作的根本特点,其团体表现形式及团队精神价值的体现则是啦啦队运动的外显和内涵。啦啦队运动的发展也初步呈现出竞技化、艺术化、社会化、表演化为一体的多元化特点。对于啦啦队的分类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两操协会《中国学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第二版)的修订中,根据比赛的内容和形式将啦啦队分为舞蹈啦啦队和技巧啦啦队,舞蹈啦啦队又分为徒手和轻器械。

3 校园文化的含义

近年来,校园文化备受关注,它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校园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总而言之,校园文化就是以校园内生活成员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性文化。将校园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由校园文化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是满足大学生发展需要的现实要求;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需要。

4 啦啦操运动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4.1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校园凝聚力

竞技啦啦队运动集动作、口号、道具、服饰、音乐为一体,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项

目,能够体现团队精神与互动。这是它区别于其它体育运动项目的根本特征。通过参与长期的啦啦队运动训练,运动员们达成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作风等,这些共性犹如一种粘合剂,让每一位啦啦队员都具有心理上、情感上的凝聚力量。从而形成一定的团队责任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每一支啦啦队都有自己的组队理念,突出体现在口号的编排上,积极向上的口号激励着每一位运动员,使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上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把自己内在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共同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增强了校园凝聚力。

4.2为校园体育赛事服务,提高比赛观赏度

啦啦队的英文名称为“Cheerleading”指的是为竞赛加油打气的团体。照字面上的解释是鼓舞、喝彩的意思,本身含义具有提升士气、激励人心的作用。它的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各种球赛或其它体育赛事服务,且越是大型比赛,表演啦啦队和观众啦啦队的作用就越明显。一则为双方加油呐喊助威,另外也有为已方或是自己心目中的某位明星打气的,不管啦啦队员的目标指向是谁,他们的作用都是为了鼓舞场上队员的士气,激励他们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从而使比赛更加精彩和激烈,提高比赛的观赏价值。

4.3丰富校园文化,娱乐生活

娱乐与健康是当代学校体育的走向。啦啦队运动具有身体动作美、表现力美、服装美、口号及道具运用美等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各种娱乐形式表现出来,在大学校园里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啦啦队表演具有很大的观赏性,可以使大学生获得美的感染与和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生活情趣,也提供了极好的展示个性化的平台。

4.4培养大学生组织能力、社交能力

啦啦队员在赛场上,在观众面前欢呼雀跃,引导观众统一口令、统一手势、统一服装,

大大激发了观众热情,并得到观众的尊敬,自然成为这个团队的组织者、指挥者和领导者。

美国学校有很多啦啦队员在组织中保持领导地位,成为学校主要的领导干部。在我国,“啦

啦队长”、“啦啦之星”的选举或比赛活动层出不穷,也培养出部分具有一定领导能力的学生干部,他们的产生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共同推动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同时,通过掌握啦啦队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是大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扩大社交范围,加速学生走上社会后的社会化进程。

4.5完善大学生人格,塑造个性化发展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大学生独立意识强,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思维叛逆等,对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早在1917年蔡元培先生指出学校教育是“养成完全人格”,而“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1]。论文参考网。啦啦队运动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强健的体魄是人格构成的要素,也是人格品质发展依赖的基础。参加啦啦队活动或比赛,能够让人精力充沛,乐观自信,生活态度积极,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人格奠定基础。啦啦队员另一大特点体现在大胆、有魄力,表情丰富,极具个性化,甚至有时达到极为夸张的程度(如世界杯上观众啦啦队员所戴的面具、大花脸等)。再通过激情的舞蹈,动感的音乐,个性化的道具运用等每一幅画面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外通过参与啦啦队运动让学生掌握一门专业运动技术,对提高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具有一定功效。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形象气质,形成优良品质,为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工作提供平台。可见,高校开展啦啦队运动是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也推动着学校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论文参考网。

5、高校校园文化引入啦啦队运动的可行性

5.1 啦啦队运动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具有青春活力和团队精神的时尚运动项目

啦啦队运动是赛场上观众自发的啦啦队活动基础上创造成的一项运动,它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的最高境界。作为一种新的健身形式。他的动作融合了各种炮、跳、走、基本体操与健美操的律动,现代舞、体育舞蹈的腰跨动作,各种翻腾、站立及托举的空中造型等多种元素,是一种个性化、艺术化、动力化、健身化趋势的运动项目,它刚柔相济、热情奔放的形式,极符合大学生的天性,它的技巧性激起大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它传递着大学生的渴望,反映出大学生敢于创新,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价值追求。因此,啦啦队运动虽然在我国还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但自传入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培养了学生团队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5.2高校校园开展啦啦队运动的优势

以学校作为公益性啦啦队运动的主要发展阵地,这是除欧洲少数一些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发展啦啦队运动的一个共性。这并非处于偶然,而是啦啦队运动本身的要求和学校的特点相一致的结果。要调动观众的情绪,本身就要求表演者充满激情、活力,而且啦啦队运动讲究集体风貌和团队精神,这个对于组织纪律性较强,又有大量富有青春活力的学生校园来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的。论文参考网。其次,学校每年都有各种大小赛事和活动,尤其是各种学校联赛,如大学生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等这些都是可以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场所。再次,高校具有啦啦队运动专业的指导人员,能够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能够使啦啦操得以比较正确、规范的发展。最后,随着CUBA的发展,啦啦队运动做为大学体育文化的一个新亮点也越来越受到各院校领导的重视。因此,高校是啦啦队运动发展的理想环境。

6 结论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全民健身计划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教育正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体育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越来越强,对健身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推行啦啦队运动,具有现实意义,是必要、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卞会泉.论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C].2005年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1.

[2 ].苏荔榕.啦啦操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意义与可行性研究[ J ].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

[3].耿红霞.高校开展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 J ]. 科学之友, 2009年

[4].徐中秋,徐艳,刘松霞.啦啦队的历史沿革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3-4.

[5].卞会泉.论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C].2005年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1.

[6].李遵华,方熙嫦.从历届比赛分析我国高校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福建体

育科技,2007,6:55-57.

[7].黄楚姬.啦啦操的概述与编排[ J ].体育科技,2003.24(2):40-42

我要上学啦范文6

还记得有一首歌吗?"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我记得我在上四年级的时候,和一个六年级的姐姐做拉好朋友,你们觉得不可思议吧!一个六年级的竟然和四年级的小孩成啦好朋友 。当时是这样的:老师放学有些晚,正好和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一起放学。自己骑车刚骑到学校门口>车链子掉啦自己有按不上,急得就大哭起来。正好有个姐姐从那过,问明啦事情的原因,她说:“多大点事呀,别哭,我帮你。”就这样,大姐姐帮我按上啦车链子。当时我没跟姐姐说谢谢,后悔极啦,后来我就去六年级找啦大姐姐,并且向她道啦谢。并且我们还做拉好朋友。

我还记得那一年上六年级,放学后我见有个小姑娘在学校门口哭,我跑过去问明啦事情的原因,就想起啦当年大姐姐帮我的那一幕,我就安慰她说:“别急,你家在哪呀?要不我送你回去吧!”小姑娘的警惕性还很高呢!她说“不用啦。”但是我还是劝拉劝她,把她送回啦家。我也和这位小朋友成啦朋友。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上初一下半学期的时候(那是冬天,还下着雪),同学去我家找我去上学,妈妈说“下雪啦,别骑自行车拉。”我说:“没事的。”就这样我和同学去上学啦,可是在上学的路上我滑倒啦。头还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拉血。同学看见啦,就急急忙忙的把我扶到车子上,把我送回啦家。他到学校已经误课啦,就为这事老师还让他站到拉讲台上,事后我说你为啥不告诉老师原因呢?他说啦一句:算啦,老师罚我也是应该的。”我哭啦,我在心里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这就是朋友,有时朋友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