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范例6篇

采茶戏

采茶戏范文1

客家人向南迁徙的首站就是赣南,成为客家人最早扩散地。然而,近年来,由于客家人迁徙和不断扩散,客家人又将受人民大众所喜爱的采茶戏带入到所迁徙的各个地区,这正是赣南采茶戏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导致赣南采茶戏流传的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原因,例如:一方面,因赣南每届官府,特别是在清朝,采茶戏常被官府查禁,这样一来,便导致相关的采茶艺人远离自己的家乡,以艺谋生,这样一来,便加速了我国赣南采茶戏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在最早时期的赣南客家人,主要以从事打铁、补鞋等为主,手工业者不断流动,会使得采茶戏的流传。

江西赣南采茶戏内容与表演形式

1.江西赣南采茶戏内容

对于传统的采茶戏来说,都是以反映劳动者生产和斗争、劳动和爱情为核心内容,其中,最具代表的作品包含《挖笋》、《补锅》等。上述这些作品主要来源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出真实的社会,因此,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并且,又为采茶戏今后的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在采茶剧中,其主体都是劳动人民,内容结合劳动人民兴趣与爱好、利益和矛盾冲突等,从而真实反映出人们的一个现实生活。

赣南采茶戏剧目风格都以更加形象化、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并且还会大量使用歇后语、谚语等,也可以采用正话反说的形式。然而,对于那种痛不说具体痛状,愁不说为何之愁,给人们更多想象空间,思索“意外之意”的内容和风格,这成为采茶戏流传,受到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

2.江西赣南采茶戏表演形式

采茶戏传统剧目大多数都是由专业艺人所创作的,所以,拥有大量的生活语言,妙趣横生,这样一来,便形成一种带有浓郁乡土的喜剧形式。比如:在《补皮鞋》剧目中,作者所设情节都是相对简单的,戏中都是以生活中一些琐碎小事为主,仅仅依靠较为幽默语言、浓郁生活情趣,多种形式的唱腔表演都会使众多观众捧腹大笑。

采茶戏表演中,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手中必须有一件物品,即彩扇。利用扇子能够将其拟作日常生产与生活所使用到的工件,具有延伸四肢与提供表情的作用。多种形式的扇子能够使表演既夸张又得体,始终传递着人们内心的感情,从而营造良好的戏剧氛围。此外,矮子步又是赣南采茶戏中男演员舞蹈基础,尤其在于动作的“屈”,在表演每一个动作时,都要使两腿始终保持半蹲也或者是全蹲的姿态。

江西赣南采茶戏音乐形态特点分析

1.民歌小调入戏腔

赣南的客家人都有唱山歌习惯,不管是茶山劳作中,还是在野外路途中,既为减轻工作的疲劳感,又为恐吓虎狼等,都是借助唱山歌实现的。随后,将茶歌和采茶灯、狮舞等相配合,便形成灯影,后来再由丰富经验的艺人经过再加工,将其戏曲化与地方化,逐渐便成为赣南采茶戏唱腔音乐。

2.勾筒正反弦伴奏形式

在赣南采茶戏中,重要的奏乐器为勾筒,外形和二胡很相像,但是,与二胡音色、构造等有很大区别。在早在戏曲舞台应用的一种民间乐器为勾筒,由于此器乐能够挂在墙体上,在人们走路时,又可以勾在肩上,因此,便取名为勾筒。其中,勾筒是由全竹子做成的,在筒的一端用蛤蟆皮蒙住,它的音乐要比二胡更粗犷、音量要更大,具有独特的乡土气息,将劳动者坚强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江西赣南采茶戏保存和发展

1.创新是江西赣南采茶戏保存和发展的灵魂

想要将我国传统文化加以保存与发展,首先必须进行创新,其中,创新的根本就是理念的创新,结合时展的特点,将剧目加以适当改革,进行二次创作。此种做法并不是简单的扬弃,是真正意义上的去芜存菁的继承和发育。对客家音乐研究者来说,为满足现代工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需求,理念创新应该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以及“市场化”发展的特点。

2.教育是保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

对于赣南采茶戏保存来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创新过程。无论以何种方式来传承,赣南客家音乐都是随时展加以变革的。这样一来,必须使传统赣南采茶戏,在保存过程中,应该去掉传统僵化模式,从而将那些较为封建的内容去除,结合我国时展特征,依据时展要求,将将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多层加以融合。3.市场化成为采茶戏保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是传统艺术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于传统客家音乐保存来说,不只能依靠利用师徒单传、口传新授等方式,还必须要引进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借助完善的教育体系,准确引导大众欣赏趣味,这样一来,便为赣南采茶戏发展奠定群众基础;此外,又可以为赣南采茶戏传播和发展,储备更多的后备人才。我们可以从大众教育、小学教育、高等学校教育开展工作。

结束语

采茶戏范文2

和所有的民族音乐一样,粤北采茶戏音乐是在“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又有了“六声音阶”(宫、商、角、清角、徵、羽)。再后来发展到了“七声音阶”(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粤北采茶戏现在采用“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相混合的形式,用得最多的当然还是“七声调式”。例如:

五声调式:《斑鸠调》

七声调式,即: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清乐音阶)(1、2、3、4、5、6、7)。

粤北采茶音乐粗犷热烈、纯朴优美、清新流利,是一种很富歌唱性,容易传唱,深受粤北人民喜爱的音乐。她深深地把根植在粤北大地上,植在粤北人民的心里。

上世纪五十年代,粤北广大农村几乎村村都有一个采茶戏班(那时叫合作社)。传统戏《补皮鞋》《钓》(:地方语言,即青蛙,钓即是钓青蛙)《借亲配》《牛郎织女》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有时社与社之间还来回互访交流演出。大人看戏,而孩童们像过年。“谁跟谁扮得真俏,谁跟谁唱得真妙”,谈论采茶戏是茶余饭后的一大乐事。记得八十年代还见过一个专门以演奏采茶音乐为主的“八音班”(专门为农村人家办喜事或丧事奏乐唱曲的小乐队。传统“八音”都是以唱道念经为主的),这新鲜事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轰动效应。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在粤北人的生活中还能在公园、河滨等许多公共活动场所看见大爷大娘们七手八脚地支起话筒,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早到晚,乐此不疲。那不就是采茶音乐的最原始版么?这说明了一个道理:粤北采茶戏音乐在粤北大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虽然近些年来受到了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的冲击,但采茶音乐的魅力仍然影响着广大粤北人民的心。

粤北采茶音乐的形成只是近代以来的事,不像大剧种那么久远,在表演和唱腔方面都还没能像大剧种那样“程式化”和“板腔体化”。粤北采茶戏还处在发展中的青春期,因此,她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不断拓展的扩充力,她像吸水的海绵一样不停地吸取对自身有益的养份,同时又把妨碍自身发展的因素挤出去,并且横向借鉴、移植甚至直接拿来兄弟艺术的精华成分,就像一种还没有成型的产品那样具有最大限度的可塑性和宽广的包容性。同时它也在不停地做着选择,比如在击乐方面是参照京剧还是粤剧?表演方面和行腔运腔方面是倾向于广东粤剧还是上海越剧?是黄梅戏还是其他什么剧种?当然它最终应该是发好酵的面团,尽管添加了这样那样的配料,任由搓、揉、打、压,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但始终不改麦面的味道。

所以,一个优秀的采茶音乐作品里面一定纳入了丰富的音乐元素,一定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保证它的统一性和特色性。像古装戏《皇亲国戚》、现代戏《人生路》、新编传统戏《阿三戏公爷》、现代戏《红云岗》等,就是这样的一批优秀作品。

例:现代戏《人生路》选段

这首曲子旋律简练明快、流畅优美,音乐元素丰富多彩,转换准确紧凑,调式交替和谐科学,音乐形象突出鲜明,是众多优秀作品中尤为出色的一例,广为传唱、脍炙人口。

为了更准确鲜明地表现剧中人物的心境,作曲者调动了多种不同的曲调元素,并运用娴熟的作曲技法,轻松自然地将它们揉成一体。

乐曲的作者调动了轻松抒情的曲调《打鞋底》昭示少女春心萌动的心境,紧接着就用了柔情蜜意、情怀激荡的《照镜子》,然后用带着伤感无奈的《芙蓉哭调》悄然结束。

在表现一个主题鲜明而又情感复杂的音乐作品时,有些作者因为刻意追求调式交替的表现手法,反而导致音乐作品毫无生气,音乐形象黯淡无光,旋律僵化死板。但在《大青河悄悄流过》一曲中,作者并未刻意让调式错综复杂,而是将众多音乐元素轻松自然地揉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主题明确而又情感丰富的要求。

从音列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这是一曲以多种音乐元素构成的“C商调式”与“G徵调式”相互交替的成功之作。

粤北采茶戏音乐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更有赖于采茶戏剧音乐工作者们的勤奋耕耘。

采茶戏范文3

关键词:采茶戏源流;剧团;采茶戏音乐;表演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

中图分类号:J802.1文献标识码:A

一、采茶戏源流概述

博白,古称白洲,现地属广西玉林。被称为“中国第一客家大县”的博白素有“广西采茶艺术之乡”的美誉。客家采茶戏是当地流传的一种由赣南传入的采茶歌结合本地舞蹈、小调等艺术形式发展形成的地方戏剧。博白作为“桂南采茶戏”申报地,2006年6月10日入选国务院《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四、传统戏剧(共计92项),序号209,编号Ⅳ―65 ,项目名称•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注:彭会资、陈钊《博白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99页。]“明代,采茶戏从江西传入博白。清代,采茶戏在县内已相当盛行。据清道光版《博白县志》记载:‘上元夜,街市户民各结灯彩,银花火树及彩狮、瑞龙、竹马等戏,鼓乐竞宵,至二十夜止。’那时,采茶戏是舞狮、舞龙、唱竹马加演的节目。清末,采茶戏与舞狮、舞龙和唱竹马分开,形成独立的采茶班演唱采茶戏,主要角色分茶公(生)、茶妹(旦)、杂脚(丑)。”[注:博白县志编纂委员会《博白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89页。]“采茶戏于客家历史次大迁徙之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前后)从客家大本营江西赣南传到博白(亦有经粤北传入的),由简单的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的唱采茶,是桂南采茶戏重要组成部分,已将近400年历史。为了考证博白采茶戏源自赣南之说,博白县桂南采茶戏研究组于1978年5、6月间,专程赴江西作调查,通过对南昌、赣东抚州、赣南吉安、吉水、井冈山和赣州赣南等各地采茶剧团的采访了解,调查结果证实了桂南采茶戏源自赣南”。[注:博白采茶戏第三代传人,博白县文化馆原馆长何忠隆老先生笔录,2007年7月11日下午5时笔者采访于其家中。]

根据其所唱衬词特点,桂南采茶戏亦被称为“吁嘟呀”,与桂北彩调“哪嗬嗨”为姐妹艺术。“桂南采茶戏广泛流传于广西南部,从赣南传入后,流行于合浦一带的叫合浦采茶(其衬词特点为‘哪呀惠’),流行于玉林的叫玉林采茶,解放后的五十年代初,原属广东的合浦被划归广西,才将两地采茶正式统合命名为‘桂南采茶戏’。它在玉林市博白县所辖的33个乡镇及其周边地区以及相邻的钦州市部分地区广为流行。传入博白后发展较快,在清代便形成了它独有的风格,到了民国期间,逐步发展成熟,成为中国戏剧史中一个独特剧种。”[注:何忠隆、刘景时《博白县客家文化发展史》,博白县文化和体育局编印,2006年版,第19、20页。]博白采茶戏又叫地方“三小戏”,即生、旦、丑(三角班),“以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和唢呐、笛子、二胡等乐器为伴奏,道具有彩带、钱鞭、手绢、花扇。表演程式以载歌载舞为主,念白多为韵白。采茶曲牌,一是茶腔,即原套采茶曲调(其代表曲调就是十二月采茶的‘吁嘟呀啦’)”;[注:何忠隆、刘景时《博白县客家文化发展史》,博白县文化和体育局编印,2006年版,第19、20页。]二是茶插,曲调以“南昌小调”、“四季莲花”为基础,吸取各地民间小曲而成。唱腔以客家话为主,地佬话为辅。“采茶串古”是在茶插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串”意为插入,“古”指故事。内容为民间故事,用采茶曲牌演唱,多为喜闹之剧。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1957年4月间由采茶老艺人黄彩庭和李炳琼的以“中落花园”为曲调的《打杯舞》上北京参加全国文艺会演获得好评。至六十年代初,桂南采茶戏已基本完成从地方曲艺到舞台戏剧的过渡。博白县农村文艺辅导团(今县采茶剧团)上演的采茶小戏《农具改革第一天》是完成这一过渡的标志。”[注:何忠隆、刘景时《博白县客家文化发展史》,博白县文化和体育局编印,2006年版,第19、20页。]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县采茶剧团先后上演《梁山伯与祝英台》(1978年)、《两亲家》和《重上茶山》(1981年前后)等大戏,标志着采茶戏的发展已经成熟。2003年9月,“博白县采茶剧团的采茶戏《清水塘边》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第10届“曹禺杯”大赛,获二等奖。同年,博白被广西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广西采茶艺术之乡’的称号。桂南采茶戏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被人们和专家认可。”[注:何忠隆、刘景时《博白县客家文化发展史》,博白县文化和体育局编印,2006年版,第19、20页。]

二、采茶戏剧团现状

1、剧团概况

《博白县志》记载:博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业余采茶剧团曾发展到240个。目前活跃在博白城乡采茶戏剧团有:博白采茶剧团(博白县唯一专业采茶戏剧团),以及青山桂南采茶剧团、山口镇采茶剧团等30多个民间采茶剧团。但除博白采茶剧团外,民间剧团呈现不稳定性,演员去留自由度很大,戏班之聚散会在转瞬间完成。

“县采茶剧团目前财政状况较以前有了较大改善,演员工资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剧团演出非常多,每年达200多场。采茶表演以现代戏为主,古装戏较少。演员分为采茶演员、小品演员和歌舞演员三类。”[注:博白采茶剧团团长刘雨一笔录,2007年7月12日下午3时笔者采访于其剧团办公室。]目前民间采茶戏演出市场非常繁荣,除雨天、农忙外天天演出。剧团从大年初一一直演到第二年除夕之夜,更有连续演出几年演员不能回家的情况。

2、剧团组织

专业与业余剧团在组织状况上存在很大差异。博白采茶剧团“共有40多人,演员35人,其中采茶戏演员16人,其余为小品、歌舞演员。演员以青年居多,行当分小生(一般为男)、小旦(女)、小丑、青旦(女)等,角色有反串。演员来源为艺校学生和自身培养双结合。”[注:博白采茶剧团团长刘雨一笔录,2007年7月12日下午3时笔者采访于其剧团办公室。]演员职业化、专业化。

民间采茶剧团组织结构基本一致,一般十六七人。其中乐队演员一般四五人,其余为茶戏演员。除个别职业采茶剧团,总体上民间剧团非专业,演员非职业。

青山剧团共有成员17人,列表说明如下:

民间剧团中演员男女比例几乎各半,以中青年为主。演员有分工,但相对不明确。演员实际不止扮演一类角色,乐队演员常在演出中互相换活。据笔者调查:他们大多十七、八岁便开始从事采茶戏表演,如华兴采茶剧团演员都至少有10年艺龄,舞台经验很丰富。

三、采茶戏表演

1、受众群体

从笔者在大坝、沙陂等地调查来看,当前博白采茶戏观众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即老人和孩子多。中青年人较少,但各个年龄段的都有。这说明博白采茶戏的民间根基还很深厚,百姓与这一传统音乐文化形式的关系还很日常化。但据笔者观察,受众之中,真正观赏采茶戏的是年长者,年轻人多以之为热闹之所,聚众为乐。孩子更以此为玩乐,每当茶戏表演,他们便挤在前面甚至坐在戏台上。由于民间剧团经常长期在一地演出,很多孩子熟识了演员,无事便跟随演员左右。

在博白广大农村,尤其在偏远山村,农民娱乐相对匮乏。虽然家有电视,但人们仍喜爱本土的、容易亲近的文艺形式,于是采茶戏便成为了他们精神之慰寄,娱乐之必需。但这不表明城市不唱采茶戏,只是不及农村频繁普遍而已。据笔者了解,县采茶剧团经常在城里演出,也常下乡,观众都很多。

2、演出时间

县采茶剧团“除了政治性演出之外,日常表演主要为结婚、节日、厂矿企业开业等庆典演出。其演出淡季是5―8月。”[注:博白采茶剧团团长刘雨一笔录,2007年7月12日下午3时笔者采访于其剧团办公室。]在博白,采茶戏非常盛行,演出一年四季都有。每逢庙会、做社,或者嫁娶喜庆等,以及一些重要时节,如春节、中秋等,都是采茶戏演出频繁之时。其中以正月演出最多,每逢此时,民间采茶剧团便走村窜户表演,一处演出时间少则三五日,多则十天半月,甚至个月有余。当地民间流传一句话叫“七天一台戏”,意为唱采茶最少唱七天。农历六月份较少演出,因为此时为农忙之时。

此处笔者着重提及一下“诞期”(民间祭神)之采茶演出,因为民间多为唱“诞期”。诞期,意为神出生之日。博白民间很多地方信神(如博白东南部),当地百姓信奉之神灵众多。据民间艺人介绍约有两三百之多,主要有:初开天地大王、昊山镇海诸位候王、三国雷王官家大帝、玉封道果康王大帝、行兵都督掌官冯爷、雷门通士罗爷大人、敕封王@华光大帝、u门堂上一派宗亲、本境土主里社真官、东厨烟主五帝x君、@应石古大王公公、门神广慰井x神君,关帝庙、天后宫、真武大帝等,剩下诸神皆称为“虚空通往一派宗亲”。民间有的一个村子信奉一个神,有的几个村落同信奉一个神灵。每逢神之诞期,乡民就组织起来或单村、或多村联合请采茶戏班至村里唱采茶戏。

这其中有一有趣现象,艺人称之为“打贺寿”,“打”意为“做”。当同一戏班同时被多处邀请唱诞期,戏班会先“应诞”,然后打个贺寿过去。其形式为戏班全体演员到该村上向神贺寿,唱“八仙贺寿”(采茶调),整个表演过程大约十几分钟。

3、表演方式

采茶戏在农村小到个人或家族凑钱,大到村民集体出资请剧团表演。全县除少数乡镇有庙堂、会堂舞台供演出外,大多数为采茶剧团在乡村旷地临时搭台表演。一般以竹子或木杵作柱,用竹木若干搭建高大戏棚框架;用竹子绑扎帏幕以分开舞台前后场和两根可升降的细长竹子用以布景幕。整个搭台方式简单实用。

表演一般晚上7点开始,每场演4个多小时,演一出戏或两三个小戏(较长的分两、三场演)。每场演出前有一固定环节――戏前之请神、恭贺(“诞期”为请神,喜事则为恭贺),戏毕之谢神、贺拜。其旨意在歌恭神灵或向主家恭贺吉喜。“请神”表演方式为:由男演员上台演唱,跪拜――行三叩首礼,请神灵。歌唱内容为恭贺神灵寿诞,歌功颂德之类。歌词由歌者事先拟好,曲调为采茶调;戏毕谢神,演员站立舞台演唱(人数不定,一般为最后一幕演员)谢神曲,不叩拜,内容与谢神相同,曲调亦一致(偶用《团圆曲》)。因为艺人们喜用“拿来主义”,会曲调而知曲名,所以笔者姑且称之为《请神曲》与《谢神曲》。若唱喜事,演员则站立演唱,不跪拜与行叩首礼。歌词为祥吉之语,如升官发财等,所用曲调不变。

采茶戏既有表演历史之古装戏,也有反映现实之现代戏。古装戏需多人表演,情节复杂,人物众多,表演时间长。表演时演员穿行头、拿道具、画脸谱等。舞台有背景帏幕,话筒、灯光、音响。舞台左侧坐有乐队。内容多为古代才子佳人、英雄传奇等。总体上文戏多于武戏。目前表演的古装采茶戏很多,如《泪洒相思地》、《包公审冤案》、《月缺月圆》、《秦香莲》、《香罗奇冤》、《兰娘奇冤》、《再生缘》、《刘秀抢饭》、《薛仁贵》、《穆桂英》、《五子图》等。

采茶现代戏是以现实题材为内容,以传统采茶为母体,以传统表演为手法之采茶新剧。演员身穿现代服装,手持花扇,口唱茶调,表演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其剧目有:《清水塘边》、《村长王小二》、《改招牌》等(《清水塘边》2003年11月改编为采茶小品到北京参加中国文联、北京电视合举办的2003年北京小品、相声比赛获优秀奖,并在北京电视台播放,并于2004年春节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注:彭会资、陈钊《博白客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99页。]

县采茶戏剧团目前以表演现代戏居多,唱古装戏少。其原因为古装戏表演时间长,效益不好。而民间采茶戏班则主要表演古装戏。演出时还会根据演出地观众喜好不同在表演中加演粤剧等戏剧。

四、采茶戏音乐探讨

1、曲体声腔

博白采茶戏曲式结构为曲牌连缀体,但亦有板腔体。因此准确地说,博白采茶戏应为曲牌体并吸收板腔体,以曲牌体为主,板腔体为辅之复合曲式结构。博白采茶戏本是曲牌体,但随着采茶戏本身之发展,内容之丰富,情节之复杂,人物和人物性格之增变,单纯曲牌体已不能满足其艺术表现需要,因此采茶戏必须吸收板腔体以丰富与加强采茶戏艺术表现力。其板式包括散板、中板、流水板等,如《五更调》、《四季采茶》系列等。

桂南采茶戏的声腔属于“柳子腔”。“柳子腔”是由明代流行的小曲发展而来。清初形成独立体系,流遍全国。周贻白所著《中国戏剧史长篇》考证了山东“柳子腔”与各地方剧种的血缘关系,如江西采茶戏、广西彩调戏等都属于“柳子腔”。实践中,不像江西采茶男腔翻高八度,博白采茶男生用真声演唱。唱腔语言以客家话为主,地佬话为辅,也用白话甚至普通话,以演出方言地做改变,表现出“入乡随俗”之特点。

2、采茶曲调

目前,博白采茶戏所用曲调中真正采茶曲调较少,成分较杂乱。其中包括地方民歌、姊妹戏曲曲调、现代歌剧、通俗歌曲等。戏剧曲调如《白毛女》(北风吹)、《洪湖赤卫队》、《刘胡兰》(数九寒天下大雪)、《手拿碟儿敲起来》等;地方民歌如《刘三姐》、《世上只有藤缠树》、《达板城的姑娘》、《敖包相会》、《孟姜女》、《绣荷包》等;通俗音乐如《游子吟》、《莫愁啊莫愁》、《相见时难别亦难》等。

博白采茶戏目前使用的采茶调有:《五更里》、《鸳鸯锦》、《十杯酒》、《梳妆台》、《游园》、《绣金匾》、《十八相送》(“五更里”改编)、《石榴花》、《卖杂货》、《四季歌》、《请神曲》(前文笔者拟称)、《团圆曲》等。

此外,为了适应受众,博白采茶戏(尤其民间)在实践中大量运用广东音乐(其量根据演出地不同而异,如在广东,则其以广东音乐为主)。广东音乐之运用是目前博白采茶戏音乐方面最大的特点。其中有著名的《瘦马摇铃》、《雨打芭蕉》、《双星恨》、《旱天雷》,《彩云追月》、《平湖秋月》,以及《胡地蛮歌》《红烛泪》、《春风得意》、《小红灯》、《百花亭》、《落花时节》、、《红豆相思》、《流水祥云》、《秋江别》、《姊妹花》、《水仙子》、《天上人间》、《花花姑娘》、《秋水龙吟》等常用曲调。

3、乐器使用

博白采茶戏伴奏乐器从最初简单的鼓、锣、镲等打击乐器,到后来管弦乐器的加入,逐渐丰增。目前乐器分为击、管、弦三类。 县采茶剧团使用的乐器包括“弦乐器,二胡、扬琴、小提琴、大提琴;管乐器,唢呐、笛子;打击乐器,鼓、锣、钹、木鱼。该团乐队有十多人,但每次演出人数不尽相同,或有增减。”[注:博白采茶剧团团长刘雨一笔录,2007年7月12日下午3时笔者采访于其剧团办公室。]专业采茶剧团在保持传统乐器基础上,吸纳了西洋乐器以丰富音色。

民间剧团乐器有:击乐器,大小木耳(大的又称绑筒、低音木耳。小的也叫高音木耳,民间称作“的”子――因为其声酷似“的”音)、铜锣、单打(小锣、苏锣、民间称作“狗叫锣”――其声酷似狗叫)、大钹、鼓;弦乐器,二胡、扬琴;管乐器,笛子、唢呐。其中二胡、扬琴、笛子为旋律乐器,唢呐不常使用(只在如天子、王侯等大人物出场、退场时使用)。民间剧团乐队一般四到五人,人手不足时三人兼之。

五、采茶戏剧目

1、剧目保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除博白县采茶剧团有一些采茶戏剧本、曲谱等资料外,艺人与各民间剧团几乎没有剧本存留,曲谱更难以见到。其原因是,据大坝镇青山村老艺人庞声坤说,传统剧本多在期间被毁坏了。“时期,很多采茶戏剧本因破‘四旧’而被毁……传统采茶戏老的继承形式是口传和手抄本。”[注:博白客家采茶戏专家,博白县文化馆前馆长王保威笔录,2007年7月12中午11时笔者采访于其家中。]

2、剧目创作

县采茶剧团作为专业剧团有专门的创作人员,剧目创编质高量多,以现代戏为主,内容紧跟世局形势。由于平时规律性、规范性训练,该剧团表演艺术水准较高。相比之下,民间剧团这方面显得乏力与无助。演员日常训练零散、不系统,剧目常用别人之作与它剧(如粤剧)之本。只用其文本,套之以采茶戏唱腔、曲调与表演形式。当然民间艺人亦会从乡土文化中吸取素材,从民间传说、书本小说甚至电视剧中寻找情节,创作出乡民喜闻乐见的新戏以供演出。

笔者以为民间采茶戏的创作不在文本而在舞台,因为新剧之对白是演员根据剧情即兴创作而来,所唱之曲调亦为演员依据具体剧情临场套用旋律,即所谓“依曲填词”。(演员在长期实践中已把表现不同情感,在不同情景中使用的曲调熟记于心)。民间采茶戏新剧排练很简单:新戏上演前,导演(一般为演员兼之)会集中演员向大家明确剧情,指出其高潮之处。具体人物念白、唱词则由演员自己完成。实践中演员对自己戏份只是做到心中有数就登台了。因此采茶戏表演突出的特点是即兴性,这要求演员具有良好的语言与舞台应变能力。

六、结语

博白桂南采茶戏有着久远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根基以及丰富的艺术内蕴。目前,除博白采茶剧团,博白县内活跃着为数较多的民间剧团。采茶戏仍有很深的群众基础,一年四季各时令及祭神等习俗都有演出。形式上,博白采茶戏不仅是传统“三小戏”,从传统唱茶发展成为演旧历史的古装戏与歌新生活的现代戏。音乐上,博白采茶戏属于曲牌体结合板腔体的复合曲式结构;曲调在传统采茶调基础上吸收了他剧与他族的音乐元素,尤其是广东音乐;演唱采用依曲填词的方式,表演具有极强的即兴性。专业与民间剧团在演出性质、组织配制、演员素质及剧目创编方面存在很大差别。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之一,传统博白采茶戏的当代保护与传承问题一直让笔者思考。通过实地调查来看,博白客家采茶戏目前主要生存在农村,且其生命力的确还很旺盛。但民间剧团为了满足生存、迎合观众以及艺人素养普遍较低等原因造成了采茶戏在音乐上过多运用和简单照搬外族、他剧曲调甚至流行音乐成分,对传统采茶音调的不经意丢弃、无意识改变以及艺术上的粗糙表演、语言上的胡乱表达甚至情节上的胡编乱造(如背景为明代的古装戏中的丑角跳欧美迪斯科舞)等一系列问题。而反关博白专业采茶剧团在采茶戏的音乐及艺术上则做的相对更优秀、更精致。其原因就在于专业的博白采茶剧团有一批艺术素质较高的演员、专门的剧目编创者,以及政府财政上一定的经济保障。笔者认为这三点极其重要,是传统采茶戏保存乃其他戏剧文化遗产保护最紧要的三个方面。

时下“非物”是中国文化热点,对“非物”的保护多主张积极创新、开拓生存空间与迎合市场。但笔者认为一味地创新、开拓只会把我们的文化遗产引入“绝境”,因为“非物”既然称作“遗产”,它就为“往世”之物,其文化性质是归属于古代文明的,其艺术形式是根植于农业文化的。因而笔者认为:从本质上说这些“遗产”不属于现代文明,不适应工业文化。因此一味地让我们的民族艺术“强制性”的“与时俱进”,则如同强迫九旬老者跳街舞一样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如此非是对祖宗遗产的呵护,而是对民族文化的。开创意味着迎合,最后保护结果只会好心办坏事:或者它因“水土不服”而死,或者它变得“四不象”而名存实亡。

采茶戏范文4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行当;审美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地区从客家文化中孕育的地方戏剧。赣南采茶戏已经有了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历代客家人生产实践与智慧的结晶。赣南采茶戏行当由两旦一丑或生旦丑组成,故又称“三脚戏”“三角班”,至上世纪中叶统称为采茶戏。当前,赣南采茶戏已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开始重视对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但是,很少人了解赣南采茶戏行当的文化内涵及其审美,笔者将对其审美进行论述,从而更好地实施保护工作。

1 赣南采茶戏行当简述

赣南采茶戏的行当主要有:生、旦、丑。丑又分为正丑与反丑,采茶戏的行当配置一般为:两旦一丑或生旦丑,因此采茶戏又称为“三角班”。赣南采茶戏的经典剧目主要有:《茶童戏主》、《采茶歌》等。采茶戏是在汉族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因而它具有浓厚的生活和劳动气息,及鲜明的赣南地方风格。下面对赣南采茶戏行当的审美追求进行分析。

2 赣南采茶戏行当的审美追求

2.1 从人性描写角度看审美

赣南采茶戏是根植于客家文化,吸收客家文化精华与客家人民智慧而形成的赣南地方戏剧,是赣南地区人民主要的精神娱乐活动,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赣南人民的艺术追求与精神个性。赣南采茶戏中,也反映了赣南人民对人内心世界的叩问,讴歌了善良美好的人性,体现了赣南人民对善良美好的追求。在正本戏《茶童戏主》中,反面角色朝奉,使用杀价、追债等卑劣手段,强迫茶女二小姐下嫁给朝奉,茶童知道了这件事后,为茶女二小姐感到不平。于是,茶童想了个办法,告诉乡亲们,按照那个办法,果然让朝奉人财两空。在这出戏中,赞扬了茶童不惧恶霸,敢于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并且表达了对朝奉丑恶行为的厌恶。[1]

2.2 从表达方式上看审美

在赣南采茶戏中,对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看法上,更多的是采用间接的、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赣南采茶戏在赞扬人的真善美时,常常是依靠反面角色的衬托这种间接的方式来体现。戏剧中对假恶丑的贬损也是不遗余力,戏剧常常借助讽刺、暗喻等笔法将社会中的恶势力推上舞台,并加以批判,一些戏剧还通过夸大恶习俗的方式,让恶习俗中的卑劣展现在舞台上,例如,在《试妻》这一部戏剧中,商人疑心重,怀疑妻子有不贞行为,为了验证妻子是否有不贞行为,商人假装要出门做生意,在晚上又悄悄假装其他人回来敲门,结果被妻子引诱到狗洞中,受到了妻子狠狠的鞭打。[2]这部剧通过夸大的喜剧手法,讽刺了商人多疑的天性,贬损了这种多疑的心理。从这些间接的、委婉的、夸大的表现手法中,可以看到赣南采茶戏对真善美的审美追求。赣南采茶戏还通过感性生活这一角度来体现赣南人民的审美以及生活,相比于其他从审美理念出发来体现人民审美以及生活的戏剧来说,赣南采茶戏更能体现客家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审美情趣。在审美层次上看,赣南采茶戏通过感性生活来塑造戏剧人物,可以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期待,在感性生活中,赣南人民更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并从中激发自己的审美。

2.3 从戏剧演员的艺术表达上看审美

在赣南采茶戏中,戏剧更体现了艺术表达中的娱乐性,戏剧中的娱乐性又通过完美的戏剧动作来体现。体现戏剧娱乐性的动作有“矮子步”“眼神”等,通过“矮子步”,可以生动的展现现实采茶中的负重姿态,此外,还有老虎头鲤鱼腰,通过对手脚姿态的变化,以及节奏的转换,完美的融合到了戏剧的氛围中,并且随着感情的变化,舞蹈动作也随之不断调整,从而实现音乐与动作的融合,满足观众的视听体验,从中可以感受到赣南采茶戏独特的艺术魅力。[3]在使用“矮子步”的表演中,基本上不牵涉到忧伤的情感,甚至不牵涉其他任何复杂的情感,它代表着一种非常非常纯净的状态,人们看到“矮子步”,心底的疲劳与复杂都会排空,进入到一种彻底放空的回归到生命本初的状态。从这样的艺术表达中,可以体会到赣南采茶戏对生命本初的审美追求。

在戏剧表演中,演员的眼睛非常生动,仿佛是借助灵动的眼睛来说话,对于那些无法通过言语表达的意境,通过演员的眼睛就可以让观众在无言中感受到那一种境界。比如,在《老少配》中,当大宝和三妹子要成亲,但是无法割舍与老人的亲情时,大宝和三妹子大胆的构想着老少四人在一起生活,这一构想两位老人也非常同意,并且在之前也起了这样的念想,只是当时老人的封建观念重,不好意思将这一想法说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老少四人通过眼神来表达老少四人的心境。当三妹子向她娘提出了老少四人一起生活的想法时,三妹子她娘红着脸将眼神瞟向了大宝他爹,意思是询问大宝他爹的看法,但是嘴上却说:“那怎么行,还不会让人笑掉大牙哟。”大宝他爹对于三妹子她娘的想法心领神会,但是嘴上说:“不行。”但是眼神却瞟向了三妹子她娘,仿佛用眼神在说:一切都包在我身上,但是要先扭捏一阵子,不然我那张老脸放不下。戏剧通过三妹子她娘与大宝他爹的眼神交流,在无言中展示了“黄昏之恋”的韵味,使戏剧的娱乐性达到了顶峰,反映了赣南采茶戏独特的审美追求。

2.4 小调中体现的审美追求

小调是赣南采茶戏中的一种独特的戏剧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戏剧的娱乐性。在赣南采茶戏中的小调具有多种艺术形式,比如情歌类的表现形式、笑话类与谜语类的表现形式,其艺术形式多样,表现灵活。从小调中,可以窥探到赣南地区民间的社会生活以及底层人民的精神面貌。小调的生命力极强,在赣南地区中传播的较为广泛,在人们的实践生产中,容易创作,并且可以与其他剧种相交融,获得其他剧中的优点,从而形成一种包容与共的采茶唱腔。

3 结语

通过观赏赣南采茶戏以及赣南采茶戏行当的角色配置,可以触摸到客家人独特的审美心理以及文化内涵。正是源自于底蕴丰厚的客家文化,赣南采茶戏行当才拥有了血脉与基石,才能借助众多的艺术表演将文化的深层内涵发挥到极致,在赣南采茶戏行当未来的发展中,更要让其深深的扎入客家文化的土壤,从而使其以独特的行当审美内涵树立于世界戏剧之林。

参考文献:

[1] 邹春生.村落环境对地方戏曲的影响――以赣南采茶戏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2):7-11.

采茶戏范文5

关键词:南昌采茶戏;存在问题;继承与发展

        一、关于南昌采茶戏的介绍

        南昌采茶戏是流行于中国华东地区赣中的一个古老的剧种,是我国传统戏曲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唱腔属于民歌体,与曲牌体结构形式较为接近。戏曲素材主要来自于民间,当地的民歌,小调,灯彩音乐。南昌采茶戏的声腔系统是由灯歌小调、专戏专曲、采茶本调融合形成的,南昌采茶戏演唱的主要声腔有正调和杂调之分。正调包括下河调、本调、凡字调; 杂调有高腔、鱼鼓及民歌小调等。

        写农村、演农民是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其中较有影响的南昌采茶戏分别是取材于南昌本地真实故事的的《鸣冤记》《花轿记》《南瓜记》《辜家记》,被合称为“南昌四大记”。

        二、南昌采茶戏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作为一个地方剧种,南昌采茶戏在全国的地方戏中虽然只是小有名气,而在南昌本地却是广为流传,被当地人民津津乐道的。由于它的故事情节就是来源于民间百姓生活,故事内容的生活化气息很浓、表演形式幽默诙谐、唱腔朗朗上口、身段载歌载舞,是南昌周边地区的观众最熟悉、最爱看、最亲切的家乡剧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观众对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南昌采茶戏逐渐经受着与流行和新潮流争舞台的考验,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市场危机,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南昌采茶戏目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包括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缺乏年轻演员和剧团人才的引进。剧团最年轻的演员是1984年招的文艺学校的学生,二十多年来未引进各行专业人才。由于缺少新鲜血液的输入,剧团乃至整个剧种将有可能面临萎缩和停滞不前的威胁。二是经济的问题,剧团的专业人员报酬不高,剧团经济现状时有出现拮据的状况,设备陈旧、人员老化、人才短缺、作曲、舞美设计和道具制作等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民营剧团剧目单调、新剧目的创作又受到资金的限制而略显粗糙,由于资金引起的人员和器材,道具到剧本的危机,影响了南昌采茶戏专业演出的市场效果和社会反响。最后是市场的问题,南昌采茶戏虽说有戏迷,有欣赏市场,但作为欣赏和观戏主体的农民由于农忙和生活不富裕的原因,演出价格提不上去,导致演出的经济效果并不乐观,市场难以继续扩大。

        三、南昌采茶戏的的未来发展

        在新时期,改革是使包括南昌采茶戏在内的所有大小剧种想巩固并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要循序渐进,而不能一蹴而成。有继承有发展才不会与现实脱节。传承和振兴南昌采茶戏,需要戏曲艺术工作者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要把采茶戏当做“文化名片”来打造,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为振兴南昌采茶戏贡献力量。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集剧本、导演、音乐、演员(不同行当)、乐队、舞台美术、灯光音响设计等为一体,只有在最完美的配合下,才能达到最完美的艺术境界,缺一不可;首先考虑的应是观众需求、观赏价值、艺术品位、社会效益。要追求艺术的真、善、美,以求达到寓教于乐的精神文化境界。其次是出戏、出人、出成效。在稳定的基础上,对传统剧目进行重新包装,融进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同时,创作出讴歌新时代文明、和谐、贴近社会的新作品,让它们被老戏迷以外的更多观众所接受中国的农村就是一块最大的市场,农民就是南昌采茶戏的忠实观众。综上,南昌采茶戏的未来发展主要是以以下三方面为主:

        1.重视人才的培养

        南昌采茶戏要发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要不断引进年轻的专业的戏曲工作者,给南昌采茶戏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以更贴近农民生活和受众市场。加紧对南昌采茶戏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的宣传和教育,以利于南昌采茶戏的未来发展。

        2.重视与其它产业的结合

        采茶戏剧团要重视并不断整理自己的传统剧目,传承一些相应的表演程式,发挥这个南昌采茶戏写现代农村、唱现代农民的剧种优势,体现剧种音乐特色,保留一些精彩唱段。同时南昌采茶戏将走出市场,并开拓新的市场,与其它产业向连接,包括将南昌采茶叶的振兴与赣南、赣中日益发展和昌盛的旅游业紧密联系起来,利用一切交通工具和各旅游景点,大力旋床南昌采茶戏等地方戏曲,以扩大剧种的影响力和培养新的观众群体。南昌采茶戏的未来发展之路,还要与大众传媒紧密结合,在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南昌采茶戏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节目广泛而紧密的结合,开辟戏曲类栏目,也是南昌采茶戏在新形势下振兴和改革的必有之路。

        3.重视巩固农民市场

        南昌采茶戏的未来发展,要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发扬采茶戏的优势。要在不断巩固农民市场的前提下,开辟更多的观众。在表演艺术和音乐上,南昌采茶戏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把传统程式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编排了现代剧目,免费送戏下乡,接农民进城看戏。采茶戏剧组与爱好采茶戏的个体经营者合作,把传统戏制作成光碟,投放市场,赢得市场氛围。通过赛事和媒体来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同时,南昌采茶戏剧团要多与其他地方的戏曲协会进行交流,通过举办专题戏曲会演、评演及各种赛事,有效的提高了南昌采茶戏的知名度以促进南昌采茶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采茶戏范文6

关键词:南昌采茶戏;音乐形态;文化内涵

正是因为源于根植地方民间土壤、立足民众文化需求,南昌采茶戏的生存与发展才得以延续至今。南昌采茶戏有着十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加之其对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保证了它足量的发展空间。从音乐文化的角度来看,南昌采茶戏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蕴含着该区域民间艺术精髓,展现了群众生活风貌与社会发展,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传统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因而,有关南昌采茶戏音乐形态方面的研究,备受业内人士关注和热议。

1南昌采茶戏的外部形态

中国戏曲艺术是音乐、舞蹈、文学等综合艺术的化身,所涵盖的文化底蕴、戏班结构、演出场合以及演出惯例等都是研究的重点。本节主要从南昌采茶戏的外部形态入手,着重分析其与周边艺术的交流借鉴、社会传播以及方言俚语等文化层面的内容。

1.1交流借鉴

初期的南昌采茶戏类属于民间歌舞,随着受时段交叉、剧本移植等因素影响,逐步发展成为戏曲。南昌作为江西省会城市,地处赣、皖、浙三省交界处,自明代中期之后,此地曾流动着大量戏曲艺人,为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各地人才汇聚,使得南昌采茶戏不仅仅脱颖于采茶歌舞,同时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等风格相近,彼此间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在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下,南昌采茶戏既借鉴其他音乐剧目,有时甚至将兄弟剧种直接化为己用。早在清末时期,黄梅采茶戏和赣南采茶戏的流入,就为南昌采茶戏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时至今日在剧本剧目、音乐曲调等方面依然留有身影。据相关史料记载,南昌采茶戏的剧目中不乏与其他“姐妹”艺术相近相同之处,有部分甚至是直接移植过来的,这也就决定了其丰厚的文化涵养。此外,在曲调节奏风格上,南昌采茶戏与湖北黄梅戏亦有很多相同之处。正如《南昌文史资料.第六辑》所载,“黄梅戏的打猪草曲调与南昌采茶戏的攀笋曲调基本节奏、风格有相类似”。

1.2社会传播

随着时境变迁,人们的精神需求与追求不断发展,南昌采茶戏作为重要的精神食粮,其剧目内容、表演形态等也在经历分化与融合的过程。其中,分化是社会变革进步的必然结果,融合则是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播的具体形式表现。根据《社会学原理》定义,文化传播是人们在文化交往中出现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延续到南昌采茶戏发展上,它的形成始终脱离不开文化文学领域的扩散与共享,在此过程中民间民俗艺术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新事物的涌现,加速了南昌采茶戏分化,具体表现为剧情强调贴近民众、演员个性越发突显、女性主导地位确立等,主观意志的融入,还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风貌。南昌采茶戏独具特色的剧情、人物构成,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人们的精神素养、审美追求与思想感受,因而更容易被受众群体认可,这也就奠定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过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即使是南昌采茶戏如何分化,始终也是在主干道路上的剥离与延伸,或是可称之为是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另一种感性流露。

1.3方言俚语

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其本身有着十分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对具体生活形态的展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南昌采茶戏是地方戏曲音乐与地方文化色彩汇聚的丰硕成果。随着社会主义体制建设深入,人们的思维方式、精神追求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旧思想的碰撞过程中,南昌采茶戏的文化底蕴承载越发丰厚。简单来讲,像南昌采茶戏这种民间民俗艺术,它的传播本就无定式规划,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文化不稳定性和即兴性,即伴随着情感劳作变化与生活环境变迁,南昌采茶戏与其他民俗艺术不断交融。在现实的南昌采茶戏表演过程中,牵涉到演员与环境、观众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尤其在导板、散板等戏剧情感处理上都需要演员临场发挥。但是,长期的演出实践积累沉淀,南昌采茶戏又形成了一定“程式”,仍需在戏曲领域的框架内发挥与塑造,以更加精准地展现人物形象。此外,南昌采茶戏能够发展延续至今,并非偶然事件,主要取决于其“接地气”的演出形式,表达和诉说着人们生活中的种种,具有重要的精神愉悦功能。

2南昌采茶戏的音乐构成

根据辩证主义理论,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因此,民间艺术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其内部构成特色。南昌采茶戏作为特殊的音乐艺术门类,其立足点恰恰就在于音乐自身的展现。基于此,作者主要从南昌采茶戏的音乐腔调与器乐场面入手,分析了其音乐形态,具体表述如下:

2.1音乐腔调

2.1.1南昌本调

“本调”最初是在“下河调”基础上,将铜锣变为丝弦伴奏,用乐队过门取代人声帮腔形成的,是南昌采茶戏独特唱腔风格的主要体现。综合来讲,根据行当的划分,南昌本调涵括了小丑本调、老生本调、小生本调、花旦本调以及大花本调等内容。其中,小丑本调多以念白为主,且几乎不分配唱段,但其幽默诙谐的表演,却能有效调动观众情绪、营造故事氛围。一般在小本花戏的演出中,丑角才会涉及一些“杂调”唱段。老生本调最大的不同表现为,采用上下对称的宫调式,在整个行当中饰演正直善良的人物,因而讲求字正腔圆、韵味深厚,动作注重雍容、端庄,念白和唱都是真声发音。而小生本调常用真音和尖音假嗓演唱,并配以真假嗓念白,上下句对称的旋律结构,清脆而不柔媚、刚健而不粗野的声线,塑造了其华美、明亮的唱风。花旦本调则以念白和做工为重点,强调唱腔乖巧灵敏、美丽清秀,其中散白居多,唱段的结束音大都回落到sol音上。最后,属于花脸行当的大花本调,由于塑造人物性格粗狂、豪迈,所以演唱上注重音色宽洪、粗壮、浑厚,要求使用真声。

2.1.2凡字调

南昌采茶戏凡字调的成型与“三脚班”时期黄梅戏剧目引入息息相关,并随着后期发展逐步融合了本地方言。起初,凡字调专用于传统戏中的鬼神角色曲调,与湖北黄梅戏的还魂腔旋律基本相近,但发展至今已然突破了这种禁锢,演唱中多作soldola、solmire等三四度跳进,乐句尾音最终都回落到re上。与本调相异,以商调式为特征的凡字调并无行当划分,因而感彩更加丰富,两者对比强烈突出。但南昌采茶戏的凡字调又与本调有相同之处,集中表现在板眼形式、用韵规律、唱腔结构以及旋法等方面。正如《世说新语》所述,“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进自然也”。南昌采茶戏作为地方戏曲音乐的代表,一贯以声腔为主导,强调“声腔”、“韵味”的形式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凡字调是民间音乐语言与民间文学有机结合的结果,是南昌采茶戏音乐形态的重要组成。

2.1.3杂调

作为采茶小戏中的常用曲牌,杂调的主唱腔来源于“茶灯”小调,随之吸收融合了本地少数民歌小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一般意义上讲,可将杂调归属为五声音阶的民歌体裁,其中以五声微调式为主,辅以较少的商调式、羽调式及宫调式,在唱词设计上既有上下两句的长短式结构,又有起承转合的四句腔结构,同时强调专戏专曲。以南昌采茶戏中的《秧麦调》、《卖杂货调》以及《磨豆腐调》等为例,它们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微调式曲调,戏命即曲名,短小精悍的曲风,决定了其长于载歌载舞的小喜剧作品。杂调作为南昌采茶戏音乐形态的重要组成,音乐大多是明快、诙谐、活泼的,加之衬词应用,语言特色十分突出,多句、多段重复,使其更容易记忆、上口和流行。时至今日,南昌采茶戏中极少再出现这种小戏演出,通常是应出资人要求附加于整本大戏之后,且表演多以年轻新学员为主。此外,基于传统曲调总结出来的板腔体音乐,采用上下句对称的单位形式,并随着剧情发展有所变化,如《南瓜记》中就运用到了挖板、散板、慢板、快板以及简板、平板等,着重突出了文学格律与戏曲的双重优势。

2.2器乐场面

2.2.1伴奏乐器

南昌采茶戏作为传统地方戏曲的代表,其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不仅优化了音乐唱腔,还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伴奏乐器及音乐,按照剧情内容的要求可分为文场乐器和武场乐器两种。具体而言,南昌采茶戏的文场是管弦乐,包括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等,常用于唱腔伴奏、表演配合及过门连接,能够起到渲染音乐氛围的作用。其中,南昌采茶戏所用到的拉弦乐器又包括二胡、板胡和三弦,尤以定弦音高为sol-re的二胡为主,而后两者则常见于民间戏团中。南昌采茶戏的武场是打击乐,大致可分为鼓、锣、钹三类,主要应用于武打或技巧性场面,同时亦可承担开场、过场及终场的演奏,往往具有固定程式,如常见的长槌转夺头,能够起到统一音乐节奏的作用。在南昌采茶戏演出的过程中,随着剧中人物出场,要配以不同节奏步点的锣鼓点,进而指挥演员动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乐队的演出效果。通过学习和借鉴京剧鼓锣经得来的武场音乐,对提升南昌采茶戏的音乐感染力与审美性具有巨大功效。

2.2.2乐队编制

被安置在舞台中后方的乐队,虽然他们没有直观的视觉冲击,却是南昌采茶戏演出的灵魂,主导了整个剧情的发展与连接,调动了音乐氛围。以南昌采茶戏《南瓜记》为例,不同的人物进场时需伴奏不同的鼓点,如秀才丁文选、恶霸王寿延、县令高志凌等,在此过程中鼓师对推动剧情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三弦、扬琴等乐器在南昌采茶戏中的运用,还使得刻画人物性格、形象更加鲜明,强化了观众的情感体验。初期形式的南昌采茶戏演出,只有三人组成的乐队,所使用的器乐包括小锣、大锣和堂鼓,亦被称作“三堂头”。而随着后期的学习与发展,南昌采茶戏所应用的乐器越发繁多,包括唢呐、饶钹以及班鼓等,直至民国三十五年间,二胡、三弦取代了锣鼓帮腔伴奏,并在唱腔中增加了“本调”,单一的三人组结构已然难以满足需求。现实生活中,乐队都是跟团演出,一般不进行单独吹奏,只有在过门、间奏或尾声部分才可能进行独立演出,起到启程转上的作用,使得南昌采茶戏剧情发展紧密地衔接在一起,带给观众完美的艺术享受。如今,专业剧团的乐队演出人员配置已多达9-10人,乡间戏班亦有4-5人。

3南昌采茶戏的传承发展

在历经了百余年的洗礼之后,南昌采茶戏的发展可谓喜忧参半,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其面临着互联网科技与传统媒介的竞争,同时经受着“市场经济效应”的严峻考验。现如今,大众媒体的崛起,推动了新型文化的造就与发展,如影像符号、电子系统已然成为了时下最火热的沟通方式,对南昌采茶戏造成了一定冲击。某戏剧团团长曾经表示,事实上很多小剧种在大浪淘沙中消亡了,然而在广泛的区域内,包括京剧、话剧、地方戏等很多剧种依然有着十分稳定的观众群体,其中中国农村就是一块最大的市场。持有相同或相似想法的学科也认为,“中国戏曲基本上是农村的戏剧艺术”。但笔者认为这种论断是片面的,农民本身并不能有效维系南昌采茶戏的生存与发展,固然其是南昌采茶戏表演的主要服务对象,但这只是地方戏曲生存的一种客观表现,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源远流长的民间礼俗传承上。在音乐领域,即使备受推崇的流行音乐也不可能完全占据整个舞台,传统地方戏曲再现以往辉煌似乎有些勉强。因此,新时期,南昌采茶戏的传承发展,要立足于现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着力于在剧目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作出改变,同时政府加大政策投入,以重现其往日风华。

4结语

南昌采茶戏有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对传统地方戏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完善之处。因此,笔者希望学术界有更多人参与,全面剖析南昌采茶戏的音乐形态,并深度诠释其内涵的文化特质及价值,并结合当今时代需求,提出更多的继承发展策略,以再现其往日风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晓露.南昌采茶戏的音乐构成分析———以《南瓜记》为例[J].福建茶叶,2015(6):235-237.

[2]金鑫.采茶戏中音乐文化形态研究[J].福建茶叶,2016(10):301-302.

[3]吴蕾.采茶戏音乐的文化形态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320-321.

[4]朱建华.民间采茶戏的音乐形态特点与舞蹈美研究[J].福建茶叶,2017(1):367-368.

上一篇朋友的学生

下一篇人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