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达梅林的故事范例6篇

嘎达梅林的故事

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1

嘎达梅林交响诗音乐风格《嘎达梅林》是蒙古族的一首短调民歌。它所歌唱的,是现代历史上蒙古族的一位英雄。“嘎达”是人名,“梅林”是官衔。嘎达梅林是蒙古哲里木盟达尔汉族的职位低微的小官。他面对封建王爷勾结军阀,欺压人民的残酷现实,扯起了造反的旗帜,提出“为了土地,为了自由,让我们拿起武器起义”的庄严口号。于是,四面八方的贫苦牧民纷纷加入了起义军。他们转战在辽阔的科尔沁草原上,后因被内奸陷害,在辽河畔战斗中被敌包围,全部人马壮烈牺牲。英雄倒下了,悲壮的歌声却永存于蒙古族人民的心间。东蒙人民将嘎达梅林的事迹变成长篇叙事体的颂歌。原有歌词五六十段,音乐家安波整理、翻译成现在的4段词。它突出了原民歌的主题,也便于演唱和记忆。

《嘎达梅林》的每段歌词都以飞得高原的鸿雁起兴,比喻英雄的宏伟大志。歌曲结构方整,他是两个对称的乐句。

上句从羽调式的主音6开始,首先进入上五度音3,63这五度进行,为整首民歌奠定了一个庄严、肃穆的基调,然后经两次起落,最后再起,奋力作出三个向上的四度跳跃,到达了整曲的1,后转主音6上,进行长时间的发挥。

这种起伏跌宕的旋律,象征着英雄百折不挠,经历艰辛,他那高大形象终于耸立在内蒙古草原上。

下句同样经过三次曲折,最后落在主音6上。

如果说,上乐句突出了对英雄的歌颂,那么下乐句则突出了对烈士的怀念。嘎达梅林诞生于民间,他牺牲了,人民把他的名字深深地埋在心底。请看第七小节5616,这里的六度大跳,八度进行,都很有悲壮气势,紧接的第八小节1156又转入低回婉转,表现了先烈与人民间的骨肉之情,第九小节中的51是五度下行跳进。它与曲首63那个上五度跳进相互呼应,不仅含有悲壮气氛,还具有稳定、沉静的功能,再次显示了嘎达梅林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从《嘎达梅林》的歌词看,它是一首长篇叙事歌;其曲,属短调民歌,采用了五声音阶的羽调式,上下乐句虽然都落至主音6。然而,由于上句是向上的起句,下句是向下的落句,相互呼应的起落,使音乐得到了平衡,即使多次反复唱颂,仍很有兴趣。歌曲的节奏铿锵有力,旋律采用一字一音的配置,从而加强了感情的厚度,歌曲深刻地表现了人们对英雄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

音乐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当然也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是,音乐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仅仅表现出人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的感受和产生的情绪、欲望等情感性的东西。如古代文献《乐记》所说,这是“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仿佛作为情感产生的具体情景、事件等都被过滤掉了,只是保留下情感本身。换言之,音乐之表达情感而不去揭示这种情感所赖以产生的那些依据。这就是音乐反映现实的特殊方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是比较有描述性的,在乐曲中甚至可以听出鸟鸣和流水声等。但是,作家自己说:“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理所引起的感受,因而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一些感觉。”器乐曲中也有称为“音画”的样式,这样的乐曲能够在听者的想象中唤起某种图景或境界,但是这种图景或境界仍然十分飘渺、浮泛,远不如诗歌和散文中所描写的那样明细,更不如绘画所描绘的那样确定而直观。在这类乐曲中,也仍然如贝多芬在谈到他的《田园交响曲》时所说的那样:“感受多于音画”。

《嘎达梅林》交响诗,辛沪光作曲,1956年创作。

交响诗即取材于嘎达梅林的历史故事,并以流传极广的内蒙民歌《嘎达梅林》的曲调为基本音调创作的。

交响诗开始是一段引子,由第二提琴和中提琴奏出了颤音背景,表现辽阔无边的草原,暗示故事发生的地点。在这一背景上,由第一小提琴轻轻地以长音进行,演奏了原民歌第一句:下行的句尾暗示着英雄的悲剧命运。简短的引子之后,开始了从原民歌变化出来的主部第一主题,由双簧管主奏,弦乐作颤音的背景衬托。这个主题音乐,描绘了草原生活的和平景象,辽阔宽广。它出现两遍之后,在伴奏音乐中,即出现不安的三连音,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故事,紧接着出现了第二主题,这个主题是用原民歌的音调创作的。它具有环绕的音型,带有不安、痛苦、无可奈何的意味和气息。它经过5次不同音区的重复之后,在三连音的伴奏下,由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重新演奏了第一主题,所不同的是小提琴和大提琴形成复调,伴奏也不断加强。这一切意味着草原和牧民由不安情绪转成将爆发的反抗,情绪越发激动和愤怒。

副部一开始,小号一个反抗的音调。人民要反抗,但长号和大号却演奏了一个反面形象的主题,这是封建王爷开始镇压的音乐:人民的力量聚集着,由不安的主题,变为号召起义的主题,也就是嘎达梅林英雄主题,由小号和长号响亮地演奏:整个草原愤怒了,反抗的怒火燃烧了。

这一部分是整个起义的武装斗争的形象,开始即是人民群众集结队伍,骑马背枪奔驰在草原,充满坚定的感情。先由单簧管主奏:这一主题此起彼伏,整个这一部分都在附点音符的伴奏下,形象地描绘了起义斗争的广阔场面。反面的形象出现了,仍由长号演奏,已经开始变型,斗争继续着。

后半部开始,在木管三连音和钢琴琵琶音的伴奏下,由弦乐出现第一主题,宽阔而灿烂,意味着人民的斗争取得一定的胜利。中间的三连音下行的伴奏,是封建势力的镇压。但人民的力量和起义的号角仍然鸣响着,武装斗争依然进行着。反面形象变为凶狠的不协和和弦进行,战斗越发激烈。在这部分结束时,定音鼓和钹的猛烈的敲击,整个乐队的一个长音,最后的一声悲壮的锣声,民族英雄嘎达梅林英雄牺牲了。

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2

《嘎达梅林》这首民歌,气势宏伟,震撼人心,以完美的艺术形象塑造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光辉形象,堪称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得到广大蒙古人民和各族人民的喜爱。[1]

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作为科尔沁地区标志性文化是代表这一地区叙事民歌传统最高艺术成就的典范之作。

科尔沁,蒙语意为著名弓箭手。在历代,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管辖的游牧区之一,位于内蒙古东部,在松辽平原西北端,包括整个兴安盟和通辽市的一部分地方。科尔沁草原西与锡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邻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科尔沁草原――曾经孝庄文皇后的出生地,蒙语是“最忠于皇帝的部落”的意思。原始的泉河,原始的植被,原始的天空,原始的风味。平坦而又柔软的天然绿茵场,置身其中,有如亲临大海,当人们或乘车或徒步走过的时候,无不被她的美丽所吸引。仰天望去,云在走,鸟在飞;闭眼聆听,鸟儿在鸣叫,羊群在合唱,那已经不是一种声音,而是大自然创作的一首交响乐。

科尔沁文化的亮点之一是科尔沁民歌、民间故事,它们是科尔沁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结合社会斗争中创造的,是极富特色的精神财富之一。这些民歌反映了科尔沁人民思想情感,是科尔沁人民群众的真实写照,科尔沁民歌文化,丰富而独特,是蒙古民歌的一部分,它内容丰富、数量浩瀚,旋律优美,语言精辟。[2]

嘎达梅林蒙古族大英雄,1892年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塔木扎兰屯人姓莫勒特图,本名那达木德,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 。嘎达是蒙古语,意为家中最小的兄弟,“梅林”是其官职,即札萨克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的总兵。

1929年初,“东北易帜”后不久,张学良继续开垦蒙旗土地的计划。嘎达梅林等人请愿未遂并被逮捕。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其其格伙同一些人劫牢反狱,将嘎达梅林救出,于是嘎达梅林组织起义。

嘎达梅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统治阶级残酷压迫的斗争。转战数年,因被奸细李守信陷害,西拉木伦河一站,部众全部战死,他弹尽粮绝,势不投降,在泅渡至河中心时中弹牺牲,表现了起义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起义失败了。科尔沁草原的人民永远怀念嘎达,赞颂的歌声传遍四面八方。人们在歌声中唱道: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

不落西拉木伦河不起飞;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

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嘎达梅林的民歌就这样产生了,自20世纪30年代产生,开始以抒情短歌流传,以后逐渐形成一首概括嘎达梅林起义的全过程的叙事长诗。此歌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兴手法,采用了分节歌形式,抒发了人民群众对英雄的怀念和崇敬的感情。

《嘎达梅林》为蒙古族“短调”歌曲,又称“宝格尼道”歌曲建立在蒙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基础上,是一首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短调民歌,它的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全曲的节奏舒展从容、深沉有力基本上保持一字一拍一音(少数为二音),音调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真挚深远的感情,又突出了英雄的高大形象。

从主题乐句来分析,主题乐句在前5小节展现出来,其中第一和第二小节为动机材料,也处于核心材料。第三第四小结是第一二小节的引申发展。

前两小节使用的节奏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可以划分三个三音组。也是三个具有特征性的曲调。前三个音为五度旋律音程上行进行,属于主音到属音的关系。代表着一种功能性,有一种庄严、展开性的特征。这也是此曲史诗性和英雄性的一种描绘。中间三个音为上四度进行,显示出一种功能性的过渡作用。后三音为下八度进行,收拢性的进行表现出了一种概括性的气质。在一二小节中,以上三个音组构成了不同的旋律曲调,体现不同的功能进行和音调性质,决定了这首民歌的富有动力性的雄伟特质,抒情的旋律与雄壮特质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民歌旋律线条的发展形成高度统一。

主题乐句的第三四小节功能性的进行是下属到主和主到下属的关系,这是主题乐句的第四个特征性的曲调。八度的进行可以看出,旋律音来源于一二小节,是主体动机材料的引申和继续。

从节奏上分析,此曲节奏使用一共分为四种。分别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全音符和前大附点。期中前三种均为单纯音的节奏类型,只有前大附点节奏为非单纯音符。前大附点节奏作为两拍子的节奏类型,属具有前长后短的时值比例关系。《嘎达梅林》中大附点节奏一共出现两次。第一个乐句中出现的位置和第二个乐句出现的位置相同,通过谱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此曲作为两句类一段式,两个乐句使用的节奏语言是一样的,节奏类型完全一样。大附点节奏作为两拍子的节奏型,在抒情的慢板作品中,对于曲调的进行具有一种推动力,使得作品产生矛盾的进行。所以说,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的节奏使用中,大附点起了重要的作用。

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曲调优美动听,内容丰富,充满哲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热爱草原,反对专制。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教育性,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财富,通过说唱这一形式,蒙古族人民寓教于乐,将信仰习俗和深邃的哲学思想与群众性的集体活动有机的结合了起来。

嘎达梅林的鲜血染红了科尔沁草原,他的事迹成为草原人民的骄傲,也留给我们后人许多的启示和思考。演唱叙事民歌的民间艺人们每一次演唱都是对草原人民的心灵的洗涤。尤其对孩子们,这将促使他们长大后更加热爱草原,热爱自己的家乡。同时,在欣赏人们演唱的过程中也是一种获得轻松愉悦心情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净化了人们的灵魂,使人们的境界得到提高,这也是民族叙事民歌《嘎达梅林》的伟大之处。

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作为蒙古民歌的代表性作品,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其传唱范围广,根据这首民歌改编的题材多,代表了游牧名族崇尚英雄的特征,具有科尔沁草原文化的鲜明特征。此曲不仅在蒙古族中也在中国民歌中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与价值,它不仅传递和延续着一个族群、一个民族的历史之音,同时也立足当下,整合与凝聚着一个族群、一个民族的情感,负载着地方文化传统的记忆,从而实现自身的经典化,在我国音乐宝库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3

一、民歌叙事形态

民歌是流传于民间、集体创作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歌曲,是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在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上,民歌是最早形成的。民歌是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华,它经过了千锤百炼,在电影中运用得当,将有助于音乐形象的描绘,提升电影的整体效果。”[1]。少数民族民歌分为山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等类型。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结构电影音乐时,民歌往往是创作者的首选,有的影片甚至以叙事民歌的内容作为电影的故事情节。如电影《黑骏马》就是根据蒙古族民间古歌《钢嘎・哈拉》改编而成的,这首民歌也是影片的主题歌曲。还有冯小宁导演的电影《嘎达梅林》,也是改编自内蒙古草原民间故事和民歌《嘎达梅林》,作曲家三宝为影片谱写了长达90分钟的音乐,主题也是来自脍炙人口的蒙古族短调民歌《嘎达梅林》:“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族人民的土地。”

民歌在电影中出现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直接运用民歌的原生形态,由当地本民族成员(非专业人员)演唱,具有原汁原味的生活味道,如《阿娜依》中千人合唱的“侗族大歌”,儿童片《红棉袄》中奶奶唱的山歌,《玛的十七岁》中“插秧歌”等民歌在影片中是以原生活状态的形式出现的,没有乐器伴奏,用当地的民族语言演唱,真正体现了民歌的民间性。

二是由专业的歌手演唱,或有其他的乐器伴奏,突出了民歌的艺术性和表现性,影片《花腰新娘》,由彝族民间歌手李怀秀演唱了一段“海菜腔”,这首歌由彝族人民在水上劳动形成的原生态民歌,专业的歌手以高亢的演唱方式和具有穿透力的嗓音再现了“海菜腔”的音乐艺术美。

三是对原始的民歌曲调进行艺术加工、改写。电影的音乐创作取材于民族、民间歌舞,保留的是独特的民族风味,而不是原生态民歌的照搬挪用。这样不仅打破了民族语言及原生态民歌本身存在的“隔”的情况,易于为广大非本民族观众接受和传唱,同时又提高了艺术品位。影片《嘎达梅林》中的音乐主旋律是作曲家三宝根据同名民歌改写而成的,三宝在片中大量运用蒙古族民间音乐――长调、短调、盅碗舞乐、安代舞乐等素材,并让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在蒙族老人手中时而婉转,时而低回,时而激昂地叙述着身边发生的一切。与此同时,腾格尔苍凉而深情的演唱,交响乐队气势磅礴的演奏,无不让人感受到英雄的伟大与民族力量的不可战胜。

二、民族器乐参与叙事

乐器是音乐表现的工具,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各个民族在特定文化环境诸要素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乐器文化。中国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和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和器乐演奏形式,如蒙古族的四胡、扬琴、马头琴;藏族的扎年琴、加林(大唢呐);维吾尔族的手鼓、卡龙、热瓦甫;苗族的芦笙;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使用的葫芦丝;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哈尼族的脚铃等等。民族乐器有拉弦、吹奏、弹拨和打击等类别,每种乐器都充满了丰富的表现力,形成了各具风格的器乐文化。

少数民族器乐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一种文化样式,民族器乐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音乐的重要元素,不仅能推进故事情节的开展,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营造气氛,而且在叙事过程中体现出具有浓郁民族情调的器乐文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往往选取一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乐器,穿插于影片中,有的甚至将表现民族乐器作为影片的主要对象之一,如儿童片《弹起我的扎年琴》,影片选取扎年琴作为主要表现的乐器:小主人公扎西几乎是以扎年琴为伴,随身携带;影片中有声源的音乐多是由剧中人弹奏的扎年琴声。电影《芦笙恋歌》用拉祜族民间常用乐器芦笙参与故事讲述的各个环节,并配合插曲《婚誓》,将拉祜族的习俗与音乐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些民族的代表性器乐成为反映本民族的电影中常用的音乐符码,这种符码实际上成为本民族的民族象征。如几乎所有的蒙古族题材的影片中都少不了马头琴的参与,或是以画外的方式,或是以出现在镜头内的方式参与叙事。作为草原独特的乐器,马头琴蕴含了蒙古族与骏马密不可分的关系,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马头琴是蒙古族题材电影音乐中的一个标志性代码,也是电影中的一个特点和亮点。曾经轰动一时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电影音乐,如《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芦笙恋歌》中的主旋律恋歌《阿哥阿妹情意长》,《刘三姐》中的《只有山歌敬亲人》,《阿诗玛》中的《蝴蝶泉边》等经典电影音乐传唱至今,这些经典音乐中都有本民族的代表性乐器进行伴奏,凸显了民族特色音乐风味。

三、民族音乐结构方式

电影对音乐的建构是综合的,往往将民歌、民间器乐相配合使用,有时还结合舞蹈,形成各具特色的歌舞音乐,加之少数民族多是爱好歌舞的民族,歌舞是他们的文化风情的一种重要体现,故载歌载舞的影像画面和歌舞音乐成了许多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必不可少的镜头内容,甚至是某些影片的重点表现对象,许多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给观众的印象是其歌舞场景,而非故事情节。可以说,对歌舞和音乐的建构是相当长时期内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主流现象,那么这些电影又是怎样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结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呢?据笔者分析发现主要有两种方式:“情节性”的音乐配置和“表意性”的音乐配置。

“情节性”的音乐配置,是指由少数民族音乐构成的电影音乐的出现从属于影片的情节结构,参与剧情发展,直接构成情节内容,或为情节发展服务,是一种“情节结构中的音乐”。这种情况下的少数民族音乐在影片中一般是以有声源的形式出现,即音乐的出现在电影中能找到发声源,主要是由剧中人演唱、弹奏,是一种客观出现的音乐,即使有时声源并不直接呈现在画面之内,但却处于影片情节时空的范围内。构成情节性的少数民族音乐往往与剧中人物,尤其是主人公的关系比较密切,音乐通过人物的活动参与情节建构,在叙事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音乐参与情节结构的方式主要有:

一是主人公参与节庆娱乐活动或婚丧祭祀活动。少数民族的节庆娱乐活动或祭祀活动往往是电影情节的组成部分,而这些活动一般离不开对本民族歌舞的表演,影片讲述主人公参与这些活动过程的同时,就会自然地呈现活动中民族音乐元素。因此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故事情节的设置方面,会尽量安排有主人公出场的节庆、婚礼、葬礼、歌舞比赛等情节,影片在展示这些民俗画面的同时,也常将民族的特色音乐置于其中。如《天上草原》、《图雅的婚事》中主人公举行婚礼,婚礼上由剧中人唱蒙古族婚俗民歌;《阿娜依》中的主人公参与“苗族姊妹会”和“千人侗族大歌”的大型娱乐活动,向观众展现了这两种民族音乐的盛况;《玛的十七岁》中玛参与“插秧”仪式,表现了哈尼族的“插秧”民歌特色。《吐鲁番情歌》中导演设置了普拉提向阿娜木汗求婚这一情节,普拉提演唱了维吾尔族民间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也向观众展示了维吾尔小伙子表达爱情是在窗底下唱情歌这种特有的爱情方式。

二是主人公以弹或唱的方式表达内心情感。电影的故事情节以主人公为建构中心,表现主人公的活动和内心情感及性格的塑造,既是电影故事情节的内容构成又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电影中主人公内心活动的体现方式主要有人物语言和动作表情,其中让主人公唱歌或弹奏音乐的方式表达内心情感,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常用叙事策略:既符合剧情的需要,又能藉此以声画结合的客观形式体现民族的音乐文化。而且少数民族在生活中基本上是人人会唱歌,常常用歌曲表达感情。《黑骏马》中多次出现白音宝力格演唱蒙古民歌的镜头:回到草原与索米娅叙情时清唱《蒙古人》,并以音乐延续但转换时空的方式,镜头转到学校,白音宝力格接着前一个镜头的音乐继续弹唱《蒙古人》以表达对故乡的留恋之情;在得知索米娅怀了别人的孩子的时候,白音宝力格在树林里拉起了马头琴,悠长的琴声抒发了他内心的苦闷。

“表意性”的音乐配置是无声源的背景音乐,观众只听见音乐的旋律,在银幕上却看不到音乐的发声体,也不受情节结构的制约,更多地与影片的整体叙事结构、叙述基调及情绪意象密切相关,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音乐配置。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采取“表意性”的音乐配置方式并不受故事情节的制约,即使没有这些音乐,也不影响影片情节的发展,采用此种音乐建构方式,实际上是让少数民族音乐更自由地参与叙事,体现创作者的某种叙事意图或贯彻与体现影片本文的叙事主题,是对画面的补充、解释或评价,有多种表意功能:

一是渲染气氛。少数民族音乐作为“表意性”音乐,往往以其特有的民族音乐旋律创造出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用以深化视觉效果,营造特定的环境气氛。如电影《天上草原》采用内蒙古锡盟民歌《鹿花背的白马》的旋律为电影音乐的主旋律,并以蒙古族音乐长调和呼麦及马头琴贯穿影片,巧妙的使用音乐“休止符”,烘托出草原平静的生活中酝酿着人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挣脱的有点压抑的环境气氛。

二是抒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乐论《乐记》中就已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说法,音乐是被看成能够深入人的心灵的强大力量,“音乐最能体现人物复杂而又难于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和心理状态,抒情是电影音乐最主要的功能”[2]。少数民族音乐在电影中被设置为“表意性”的背景音乐一般是用于抒发人物的内心感情,尤其以纪实性为主的艺术影片,不太注重故事情节而注重情感,不以情节取胜而是以情感人,这类电影使用大量的民族音乐进行抒情,表现剧中人物的情感。《季风中的马》表现乌日根面临不得不离开草原的命运时多次用马头琴琴声作为影片的背景音乐,悠长凄美的琴声表现了图日根对草原的无限眷念和不得不离开草原迁往城市的无奈。

三是深化主题。影片中的音乐,可以通过观众的听觉和联想,产生音乐形象,这种音乐形象同画面结合起来,具有象征意义,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这也是导演使用表意性音乐的意图所在。电影《嘎达梅林》以大片严重沙化的草原为镜头画面,以马头琴声伴奏的民歌《嘎达梅林》作为电影的音乐结束全片,低沉的曲调、悠长的琴声形成了悲壮的音乐形象,象征着民族英雄虽然起义失败,但是嘎达梅林以及蒙古民族坚强不屈,顽强捍卫土地的精神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影片结束时,琴声仍然萦绕在观众的耳际,引起观众深思。

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以民歌和器乐为主的音乐文化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着力表现的对象,这些音乐文化也是少数民族显在的文化表征,电影在利用民族歌曲和民族器乐作为电影音乐以画外音或画内音的方式参与叙事,发挥各种功能的同时,向观众展示了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

注 释:

[1]郑华:《民族音乐在我国电影作品中的应用》,载《电影文学》2008年第11期。

[2] 《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第494页。

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科尔沁民歌;内容广泛;艺术特征;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85-01

能歌善舞的蒙古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化,在科尔沁草原上生活的人们勤劳勇敢、热情奔放。他们在赶着勒勒车创造着辉煌历史的征程中,用独具韵味的民歌记录了草原民族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生产生活场景,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蒙古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音乐文化,更是绚丽多彩。其中科尔沁音乐以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而独具魅力。科尔沁草原地处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中心地带,这里是清代孝文庄皇后、抗英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乡, 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不仅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而且它的文化发展、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都颇具代表性。

科尔沁蒙古族民歌艺术形式的广泛, 多方面反映生活在内容、题材上、音乐风格当中。最大的特点是大多数都是真人真事,曲调自由,易于传唱,长于叙事。???

蒙古族是马背民族,蒙古族的历史是马背上的传奇。在科尔沁草原上,人与马的情感故事到处传扬,《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小黄马》等,旋律凄美动人,让人思绪万千。

科尔沁的土地上也书写下了豪杰英雄的传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是在这里,率领铁骑征战沙场,在草原上留下了千年英雄的足迹。如20世纪20年代科尔沁草原上出现的一位带领牧民保卫家乡而壮烈牺牲的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一部《嘎达梅林》可以说唱一、二个月。

科尔沁民歌以短调民歌和长调民歌并存,抒情和叙事并重的特色在蒙古民歌中独树一帜,成为草原文化的瑰宝。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民歌是以赞美家乡、思念父母亲人为内容的。歌曲《诺恩吉雅》,是民间根据这一史实创作出来的,最初始传于奈曼旗老哈河一带,后广为流传于内蒙古草原。

科尔沁民歌中歌颂爱情的歌曲有很多,他们不仅表现了爱情的甜美,感情的纯真,更有着对自由恋爱的颂扬和向往。如《来晓》这首歌,就是讲一对青梅竹马的伙伴,两颗年轻的心紧紧相依,面对世俗的闲言碎语,甚至是父母的不理解,他们爱的是那样纯真,那样执着。两个年轻人始终相信爱情才是幸福的真谛。类似这方面的歌曲还有《东山哥哥》《韩秀英》等。

科尔沁民歌是蒙古民族悠久而伟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演进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通过足够充裕的时间去吸取艺术的精华,兼收并蓄了多种艺术种类的优长之处,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也更为重视。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蒙古族民间艺人通过“说唱艺术”记录和承载了蒙古族人民社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记录和承载了人民的荣耀与辉煌。传承人对于科尔沁民歌的保护和延续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寻找杰出传承人的工作成为科尔沁地区民歌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

应该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赋予民歌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一种音乐形式。在研究分析科尔沁民歌原有的特征的同时,应大胆探索、推陈出新。对当今青年人来说,时髦的音乐更能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本民族音乐受到排斥。对此有一些年轻的一代蒙古族歌手,他们把蒙古族传统声乐艺术与通俗声乐艺术结合,他们继承着内蒙古文化的积淀,带着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一路唱出内蒙古,唱到了星光熠熠的舞台上。

古人云:“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所以,搜集和整理、深入地方、访问老师,收集歌词,曲谱以及唱法的特点,组织专门人士对民歌理论研究和考察并把研究成果集册出版。

多搜集与制作录音,影像资料,将其完整的保存下来,通过电广传媒向社会传播,制成光盘公开发行,提供伴奏CD,方便声乐学生丰富自己的演唱曲目,提升实用价值,更大范围地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

丰富的内容,完美的意境,流畅的旋律,构成了科尔沁民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永世相传的艺术生命力。走进科尔沁,就如同走进了歌的海洋。总之,在研究这个课题的同时也希望更多民族工作者去共同研究和实践。希望那一曲曲既饱含着苍凉、孤独、悲怆、雄浑的艺术之美能够如同插上翅膀的鸿雁,从蒙古包里飞出,从马背上飞出,从羊群里飞出……

参考文献:

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5

路线:磨西镇(海拔1600米)老榆林电站格西草原(海拔3400米)

环贡嘎的徒步路线早已被众驴友评为中国十大徒步路线之一。目前,贡嘎徒步路线主要有三条:上木居—草科,草科—老榆林,老榆林—上木居。其中第一条最易,第三条最难。我们此行“环贡嘎越野跑”的活动所选择的贡嘎北线环跑,正是最难的那条路线。

队伍里的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出现在贡嘎山区,我们没有请当地向导,只请了1个马夫,雇了6匹马。第一天的起点是贡嘎东坡磨西镇的标志性建筑天主教堂,然后一路向北,沿全长约80公里的榆磨公路(北起康定榆林乡,南至泸定磨西镇),途经风景独特的红石滩。第一天的露营地为格西草原。

从磨西小镇的天主教堂出发,一路都是缓慢上坡。虽然我们所跑的榆磨公路路况很好,可是从海拔1600米的磨西小镇至榆磨公路上海拔4000米的雅家垭口之间的2000多米海拔差,对越野组成员的体能绝对是一次挑战。

高原上的越野跑,对参与人的高原适应能力及心肺功能都有极高的要求。在来环贡嘎越野跑之前,我在高原跑过的最长距离是21公里(拉萨半程马拉松); 跑过的最高海拔是4200米(青海西大滩,5公里)。而对于这次的环贡嘎越野跑,吸引我的已远远不是高海拔,而是高海拔的越野跑。

榆磨公路此前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既有雪山垭口和红石峡谷,也有海子草甸和溪流稻田,是一条风景独特的公路。同时,它也是一条绝对称得上世界级的骑行线路。榆磨公路管理员说:“这条公路上,经常会看到骑行者的身影。而跑步的人,你们是头一批。”

越野跑,将生活融于自然,让城市万物作为背景和陪衬,只让自然成为主题,可以在有限时间里得到无限乐趣。作为一名越野跑者,高原越野跑并不仅仅只是去高海拔的地方寻求身体上的刺激,更是要有全新的体验和型态上的无形感受。

这一天,我们越野组的每一个人都在高原上奔跑了50公里(海拔上升2200米)。这一夜,我睡得断断续续,每次醒来都能听到高原的雨在有规律地拍打帐篷;这一夜,我断断续续地梦见自己赤着脚,在格西草原的夜雨中奔跑……

第二天只是寒冷的早晨

路线:格西草原(海拔3400米)二岔河(海拔3880米)下日乌且(海拔4000米)二岔河

一睁开眼,就能听到帐篷外各种鸟儿的鸣叫。我钻出帐篷,眼前的格西草原,满山满谷都是乳白色的雾气。它们正慢慢地由那边的谷口开始,向营地这边以及远方那边静静地弥漫过去,就像一大团被摊开的棉花糖,那么的深,那样的浓。我好想上前摸摸它们或是舔舔它们。渐渐地,周围的那些一环一环的山峦和群山,全都隐没在了浓郁的雾色里,只有远处高山的顶端还浮现在浓雾的上面。

6月的格西草原,满地开放着一簇簇的野花。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在草原雾霭和夜雨后湿气的衬托下,它们显得是那样的倔强且美好。远处,有几头刚出生不久的牦牛在玩耍,脖子上的红色铜铃铛左右摇摆,唤醒了整片草原。

我们今天的行军任务是从格西草原背包徒步到下一个露营地二岔河(8公里)。再从二岔河轻装跑到下日乌且,然后再折返跑回二岔河营地(往返8公里)。

在吃完早饭拍完素材后,整个队伍开始往二岔河营地方面进发。随着太阳的升起,越来越淡的雾色游移着、流动着,渐渐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沉思着的高原,欢快的小溪,发呆的岩石全都显现出来,远远近近,层次分明得令人肃穆,有种强烈的拔地而起之感。

渐渐地,高原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路、草原、泥塘、河水,还有迎面而来的风。清晨所遗留在高原上的最后一丝寒意也已经被东边的太阳驱走了。整片草原,只剩下暖洋洋的太阳光芒一直延伸至天边的山路。我走在队伍最后,静静地走着,什么也不想,只是静静地心满意足地走着。这里是典型的高海拔高山草原地貌,路上一望无际的野花,一直绵延到山脚下。视线所及之处,除了眼前的这片高原就是高远的苍天。远处的牦牛群已经小到几乎消失在视线之处。这是一个无限美好的高原世界。

风一时起,一时落,不断地把阳光、野花、青草、牦牛粪等来自这片高原上的所有味道吹来送去。它们既不喧嚣也不寂寞,只是充满着不同寻常的生命力。看着这一切,我心中满盈着无尽的感动和满足,恨不得撕开衣襟,向它们袒露我的所有真实。每次当我接收到这些来自神圣地方的喜悦时,我的潜意识里都会感到惶恐。自己何德何能?怎么可以这样深受佛祖的眷恋?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总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从生活中收获的远远要比自己付出的多。所以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用坦荡的心灵,向这片平静的生命礼赞。在下午3点的时候,我们到达了贡嘎环跑的第二个宿营地——二岔河露营地。

格西草原到二岔河的这段路程,海拔一直都是缓慢上升。而过了二岔河之后,海拔上升加剧。我们到达二岔河营地,支好帐篷换好跑步的衣服,只背着水袋包,开始第二次试跑。

由于昨天我们一直在跑榆磨公路,虽然海拔上升了2000多米,可对于我们这些越野跑门徒们来说,在高海拔地区跑山路才是真正的撒欢儿。于是,今天到达二岔河之后的山路试跑,对于我们越野组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很兴奋。二岔河过后都是上坡,路况是由土路、碎石、积水组成的马道。我们刚出发的时候,高原的天空还是晴空万里,可在我们仅跑了一半的路程时,天空就开始变脸,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浓浓的乌云取代了太阳。见天气发生变化,我们就临时取消了跑到日乌且垭口的原计划,只跑到下日乌且处就折返回二岔河营地。

虽然我们身处在4000米的高海拔地区,可是返回二岔河营地的路可都是一路下坡,即使路面有时很窄很陡,但是,那都没有妨碍我和法国的Serge Koenig、上海的Bruce我们3人在跑下坡时的飙速度。Serge Koenig是法国著名的高山向导,有着几十年的高海拔经验,是中国登山界很多牛人们的教练,攀冰、攀岩、高海拔登山、滑雪,样样精通;Bruce是上海有名的铁三及越野跑好手,他的下坡速度更是江浙一带的NO.1;而我,虽然是女子,可下坡一直是我引以为傲的事情,所以自然也不想输给他俩,即使他俩是两个大男人,那我也要在这片自己无比挚爱的高原上和他们较个高下。

在这里,我不得不怀着无比敬佩的心情,多介绍一下Serge Koenig这位法国老帅哥的基本情况:Serge Koenig是一位已经到了知天命年纪的法国大叔,可是,当你看完下面这句关于他的一句话介绍时,我保证你会对他产生敬佩之情。“法国驻成都外交官,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4次攀登珠峰,法国著名高山向导,玩过3500次滑翔伞,现在致力于中国户外的探索、岩壁开发、登山人才培养等工作……”

在整个这次“环贡嘎越野跑”的活动中,我曾有一次单独和他PK的机会。那是跑一段碎石平路,海拔约在4200米左右。我,一个正值年富力强的34岁女越野跑运动员;他,一个知天命的法国大叔,我们竟然跑了个平手。虽然这让我很汗颜,但却足证明这位法国大叔的越野能力是多了得。

而这一天的下坡PK大战中,起先,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法国大叔拿着双杖一直领先。他是我见过的,使用登山杖最灵巧的人。登山杖在别人手里时,只是登山杖;而在他手里,就摇身变成了他自己的两条腿,而且还是两条看着起让人感觉特别舒服的腿。

他跑下坡时,不是用杖快走就是收杖慢跑,就是这样,他还一直领先我和Bruce十几米。后来,下坡越来越多,我越跑越顺。我开始加速,先超过Bruce,后又追上法国大叔。不过,我并没有想超他的意思。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跑到了一处充满了积水和高山草甸的洼地中,路不是很明显。让这位大叔在前面找路,我紧跟其后。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件最经济的事。

不过,即使我跟跑,那也是要全身心的贯注,一不留神就会被他甩开。后来,离营地越来越近,大叔突然加速,那我自然也得加速。结果,就在这加速中,一不小心,我的左脚踩在了一块石头的苔藓上,一滑,整个人的就摔在了那块巨石上。顿时左膝盖就挂了彩,鲜血的暗红色混着苔藓的墨绿色又一起掺在了沾满了黑色泥巴的左腿上。

我从地上爬起来,检查了脚踝等关节处。很幸运,我的左腿只是皮外伤。而当我再想加速追那个法国大叔,还有在我摔倒时超过我的Bruce时,他俩早已二骑绝尘而去了。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也无再追的欲望,就在后面慢悠悠地边拍照边慢跑回二岔河的营地。而我回到营地之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处理伤口,而去跑到摄影组的帐篷前,乐呵呵地叫我们的摄影师出来拍我受伤的这条腿的。我觉得如果我是一名战地摄影记者,估计也会有机会获得普利策奖。这一个夜晚,高原又下起了雨。

第三天探索不仅是高原更是人性

路线:二岔河(海拔3780米)日乌且垭口(海拔4830米)莫溪沟尾营地附近(海拔4100米)

从二岔河到日乌且垭口,需要一直延日乌且沟前行。沟里平均海拔为3000至4000米。整条沟内,不仅可以看到日乌且冰川的风光,还可以看见四座6000米以上的雪山:小贡嘎6027米、嘉子峰6540米、日乌且峰6376米、勒多曼因6112米。在我们往日乌且垭口去的路上,天气还是好的了不得,温度有27摄氏度之高。高原火辣的光芒照得人直想往河里跳。可是当我们刚接近日乌且垭口的山脚下时,天空突然开始下起冰雹。

云层越来越厚。虽然整个高原辽阔无际,但是盘旋在我们头上的这片浓云却能让人产生一种诡异的感觉。不过,我们要顺利的翻过垭口,就只能看它的脸色行事了。天色变得暗淡无光,冰雹借着风力,从四面八方向我们袭来,打在我们的手上、脸上、耳朵上这些在外的部位上,好像针扎一样。

越上往攀爬,风越大雪越厚,而通往垭口的路上雪的最深处可达我们的小腿肚。在这样极端恶劣的天气下,空身的人都是踉踉跄跄地才攀爬上垭口,可想而知那些驮着重型摄影器材、露营装备等沉重行李的马队,它们要攀上这样又滑又陡的垭口会是多么的困难。

而让我特别难忘的,是当队伍翻过垭口往莫溪沟尾进发时,路上有几个正聚在篝火旁喝砖茶吃大饼的藏胞们。在还没有遇到这些藏胞们之前,我早已又饿又渴。所以在遇到他们时,我毫不犹豫地走上前,问他们要饼吃要茶喝。而他们不仅给我倒了一大碗热砖茶,给了我一个刚烤好的大饼,更是从包里掏出他们都没舍得吃的藏式油条给我吃。这几个年轻的藏胞们是刚从山上挖完虫草下来,自身带的干粮和小吃并不是很多,却那么热情地把好吃的赠与我。这与前不久我在大连训练时,问一个面前摆着一大串香蕉的大姐要香蕉却被告之“没有”的情形相比,内心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第四天为自由而设计

路线:莫溪沟尾营地(海拔4100米)下子梅村(海拔3500米)

这一天,是这次环贡嘎越野跑活动的第四天。而这一天的路程,却是这四天中,最奇妙的。无论是徒步还是登山,我都喜欢走在队伍最后。因为那样会让我觉得,我可以完全不用顾及来自后面人的速度压力。唯有这样,我自己才可以想闻路边的花花草草时,说停就停;想拥抱路边的哪棵大树时,想伸胳膊就伸胳膊。不必照顾别人的速度,更不必向他人解释什么。

从莫溪沟尾到下子梅村,一路上都是沿着莫溪沟半山腰上的那条崎岖的山路前行。莫溪沟是部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整条沟生态环境原始。森林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植物几乎都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走在山腰的蜿蜒小路上,视野所及之处,处处都是赏心悦目的层峦叠嶂,郁郁葱葱。我一路走,一路看。密枝交错的冷彬;遮天蔽日的树藤;温柔矮小的杜鹃林;铺天盖地的针叶林……我一个人在队伍后面,走走停停。整个山谷,是绿到极处的安静,一下子让我不敢轻举妄动,脚步轻了又轻。我爱极了这种轻轻地行走在山里的日子。是那样的随意,可以完全忘掉时间,没有人会催促我,我也不必担心会浪费时间。

此时,太阳开始西下,整个峡谷都被笼罩在淡金色的夕阳里。整条山路上再无其他队伍,只有我们一行6人。我们还是默默地走着,彼此不言语。此时,这么辽阔的空间仿佛属于我们了。高山林间的河道,巨石磊磊的山坡,绿色的苍苔,峥嵘无言的垭口。走着走着,我感觉自己早已变成了这个山谷里的一棵树,或是一只飞鸟,或是一顶树冠,或是流水或是浮云;反正,我是那么的安然和宁静。我可以时而走,时而飞,时而吸露;我向着太阳开花,或栖居在叶背上安睡;云雀飞时我也飞,蜥蜴跳时我也跳;萤火虫闪耀时我也闪耀。总而言之,我所栖息的天地,全是由我自己伸展出来的。这样山谷,这样的感觉,这种意境,我不知道除了“自由 ”这两个字,还有什么可以形容的了。

我们一行人走出莫溪沟时,刚好天色正徘徊在擦黑的边缘上。因为没有了之前要摸黑走山路的担心,所以大家在走出沟后,一个个显得都很放松,开始有说有笑,开始尽兴享受行走在山麓间的那种乐趣。

夜暮里的乡村,空气湿润黏稠。我们踩着凋零的野花瓣,踩着不知道何时落了一地的松针与落叶,站在夜色朦胧的河边。看着大星如斗,自天际落下,擦亮贡嘎山顶的星光。它们把下子梅村的小路照的朦胧悠远,无边无际。如果我们今天不是因为白天拍摄耽搁了赶路的时间,也许还真看不到那些高原的夜色画卷。

第五天别人的都是故事自己的才是人生

路线:下子梅村(海拔3500米)贡嘎寺(海拔3750米)下子梅村成都

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6

一、激发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

(一)培养形象思维,发展想象能力。

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有利于打破思维的定势,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我告诉学生,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一首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不会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然后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独立地去感受音乐,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情绪各异的歌曲、欣赏、表现和综合活动等教学内容,都是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的素材,而孩子总是有无数的奇思妙想,这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有利基石。例如在《优美的民歌》这一课中,讲到劳动号子,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劳动号子这一特点,我让学生想象在运动会上同学们为队友们加油鼓劲的呐喊场面,并让学生根据这个呐喊自己创作劳动号子。学生会创作出“快快跑啊,嘿哟”,“加油啊,嘿哟”,等等。

(二)培养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在创造性教学中,借助发散思维可以引起学生广泛的自由联想,从而获得许多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辐合思维可以对发散思维获得的众多解决方案或办法进行优选组合,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方法。例如,我在音乐课中有时会进行一些创作音乐结束句的练习,这类练习一般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对此,我会尊重学生的思维想象,先让他们根据问题的要求展开各自的想象,大胆尝试进行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完成多种不同的乐句的创作练习。然后通过演唱、演奏等进行分析,学生自行比较优劣,确定更为合适的答案。这样就会使学生逐步学到思维的方法,进而逐步提高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能力。

二、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氛围。

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所谓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指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兴致盎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心情好的状态下学习,会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情绪低落或郁闷时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更无创造性而言。另外,教师还要充分信任学生,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与学生平等交流。这样,学生才能敢于标新立异,从而带来灵感。这样他们才会对创新有兴趣,有激情。

(二)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着眼于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创造因素的内涵。例如在《非洲音乐》一课中,让学生尝试动手做简易的非洲鼓;又如讲到《色彩与音乐》一课,色彩效果会让学生产生联想,扩展思维,更好地理解音乐,可以让学生先听音乐,如《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天鹅湖》等,而后自由描绘自己聆听音乐所联想到的画面。再如学习《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这首维吾尔族的民间乐曲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在简单介绍过乐曲之后,再让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展开联想来讲述这个故事。这样使学生对于音乐学习产生并保持了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提高了兴趣,树立了自信心。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应摒弃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及以教师为中心、以集体唱歌为主要教学形式的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探索、创新、个性化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选用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法,并要勇于探索实践,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如节奏问答法、曲式结构体验法、即兴演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探求,形成主动性。学生在不同情景中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发展。

(四)针对学科特点,恰当选用教学手段。

教学中应采用优化的音源器材和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黑板、粉笔、书本”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形声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等特点,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产生不了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会渐渐感到音乐课枯燥无味。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图文声像,一片生机,给音乐课注入了活力。例如:在学习《悍牛与牧童》时,教师先出示电脑课件,音乐中所出现的内容在大屏幕中一一展示,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并很快掌握了乐曲,而且有些学生看到大屏幕上有趣的画面自然地做出了动作。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过去教师生硬传授、学生机械记忆的方式,使枯燥的书本知识变为生动的教材,弥补了过去音乐教学中的缺陷。

(五)加强音乐活动教学。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教师在课上除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要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编创歌、舞、音乐剧等。还应注意音乐活动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它有助于学生扩大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创造和艺术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更新观念,转换教学角色。

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本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与教育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例如,在学习 《嘎达梅林》时,教师放音乐前先不给学生讲教材内容,而是让学生讲一讲他们知道的内蒙民歌 《嘎达梅林》的内容,再比一比谁的故事讲得精彩。然后评选出几个故事,由学生为《嘎达梅林》配乐,再比一比哪组配得最好,最后教师再完整地讲述内容,让学生比较自己与教师讲述的故事、配乐有哪些异同。这样就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多变的思维参与教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音乐教学应重视音乐体验、感悟和积累的培养。

上一篇项目总监

下一篇风轻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