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启示范例6篇

孔融让梨的启示

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1

文本解读方面的情势比较严峻,在学生天马行空的“体悟”面前,教师讲授失去了合法性,学生观点即使错误甚至荒谬,教师也不加以纠正。武汉特级教师洪镇涛举过例子,讲完了《皇帝的新装》,教师问应该向谁学习,一部分学生说应该向孩子学习,因为孩子敢讲真话;一部分学生说应该向骗子学习,因为骗子骗了国王和大臣,是为“义”骗。在《愚公移山》课堂上,学生提出,愚公移山的原因是大山挡在家门前,与其移山,不如搬家,移山破坏生态环境。对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学生则认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此等父爱不足为训。按照多元解读原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没有批评的权利。有时,学生信口雌黄,教师囿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一味给予廉价的表扬。至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课文,如《再别康桥》,教师普遍反映没有什么可讲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朗读中进行独特的体悟。[1]

在教师完全失语的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是真正被调动起来了,还是被遮蔽了,甚至被歪曲了?从真语文的观念看,这样的主体性是真主体性,还是伪主体性?值得我们深思。

主体性作为一种哲学话语,旨在人的精神的自由创造,阅读主体性的真谛,乃是不受潜在成规约束的、对文本深层独特的发现,绝不是脱离文本的随心所欲、信口开河。[2]由于这个基本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澄明,近年课堂教学上,师生之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比比皆是。更严重的是,这种混乱近来还有披上理论外衣的趋势。为了细致深入地揭示这种趋势的严峻性,笔者试以目前颇受重视的个案进行剖析。

《读者・原创版》2013年12月号刊载“心路独舞”的《孔融让梨遭遇美国孩子》,美国孩子对此故事质疑颇为纷纭:1.孔融父亲的朋友为什么不给孔融家送一样大小的梨子?2.孔融的父亲为什么叫孔融分梨?他分不公平怎么办?3.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谁想吃让谁拿不是更好吗?4.孔融这样分梨,剥夺了兄弟们选择的机会,可能是想吃的分到了小的,而不想吃的却分到了大的。5.孔融的目的是公平,但却不公平。6.孔融在逻辑上自相矛盾,他年龄小,拿最小的,但还有一个比他更小的弟弟,却没有拿到最小的。7.孔融表现谦让,剥夺了兄弟谦让的权利。8.孔融不诚实,他很可能是自己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一个最小的。9.孔融的父亲不负责任,让一个孩子去做这样的事,而且不民主。

作者表示困惑:一个中国儒家思想的典范在美国孩子这里却变成了推崇特权、践踏平等和虚情假意的典型,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此文引起了较大反响。先是《教师博览》2014年3月号转载,同年中语会会刊《中学语文教学》刊出《中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给我们的启示:以〈孔融让梨〉的解读为例》,作者将青岛大学宫振胜和卢文丽在曲阜、湖北小学与初中以此题材所做的对比研究结果,在当年7月全国“批判性思维教育”讨论会上公布:中国学生几乎一致认为,孔融很谦让,不自私。作者的结论是:“美国的孩子有着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他们自觉地质疑孔融的行为与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原则,质疑孔融父亲的行为,甚至质疑故事本身的合理性,质疑故事作者的立意及其价值偏好。”[3]也就是说,他们强大的主体性与中国学生形成反差。

问题在于,中国学生尊重文本,从中读出文本的核心价值,无疑是符合文本内涵的。[4]美国学生则背离了文本的核心内涵,脱离文本的质疑本身就经不起质疑:孔融父亲的朋友为什么不给他家送一样大小的梨子?这是对历史的无知,当时根本不可能提供当代美国超级市场那样同样大小的梨子;就算送来的梨子是同样大小的,按美国学生的逻辑,同样可以质疑,为什么要送一样大小的梨子?至于父亲为什么叫孔融分梨,问得更幼稚:可能是有意考察他的品行,可能是随意的,不料孔融有如此意外的表现。不管哪一种,都与文本的主旨无关。至于分梨不如谁想吃就拿,问题也不能成立,因为这个问题的前提隐含着梨子很充足,谁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而文章前提是梨子有限,如果不分,大小不一,可能引起纷争。说孔融剥夺了兄弟们自由选择的权利,更是弱智,愿意吃小梨却分到了大梨,完全可以和分到小梨的交换。说孔融自相矛盾,比他更小的兄弟却没有拿到最小的,这种矛盾是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的不同,强化了他对小兄弟的谦让。说孔融这样谦让,剥夺了其他兄弟谦让的权利,其潜在的前提是,每个兄弟都像孔融一样谦让,则是对孩子人性自发性的肆意强加。说孔融不诚实,自己不想吃大梨,伪装主动拿小梨,在逻辑上是或然性极低的猜测,不能成为推理的前提,在伦理上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

美国学生的质疑,有着共同的特点:第一,脱离了文本,置情节逻辑于不顾;第二,脱离了文本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语境,为当代美国生活经验所局限;第三,质疑的前提莫须有,几近无理取闹;第四,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理性思维,起码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符合逻辑),导向文本深层,而不能满足于感性的、无序的、随意性的游戏,甚至是恶搞。此课例的背后明显带有西方解构主义反本质、去深度、废真理的性质。作为文化哲学,解构主义以绝对的普遍性为特点,因而其解构的对象不仅是文本,而且包括作者和读者主体性。解构主义,无所谓真假、是非,颠覆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价值是必然的。然而,此等虚无主义与我国实践乃检验真理的立国之本背道而驰,真语文恰恰是要唤起学生主体自觉,以辨真假,明是非。

美国学生提出这些问题,看似机智,实质都是伪问题,这些学生的主体,也不能不是伪主体。

本来,美国的母语教育在全世界就没有什么优势。1992年笔者在美国听老布什总统演说,他深为美国中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落伍感到忧虑,希望到下个世纪“我们的孩子”(our kids)能够赶到世界前列。21世纪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在欧盟主导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测试阅读(和计算能力),占据前列的最初是北欧,后来则是中国上海和北欧、日本、韩国等国家,美国中学生总是排到二十名以后。在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阅读平均496分,上海学生平均570分,而美国学生则为498分,低于上海学生72分。美国教师联合会主席兰迪・温加腾在一份声明中说:“可悲的是,美国忽视了表现出色的国家的经验。”[5]人家明明是在检讨自己对“出色的国家的经验”(中国、北欧和东亚)的忽视,而我们却妄自菲薄。这从心理上来说是一种民族文化自轻自贱,从哲学上来说是缺乏民族文化主体性自觉。

当然,就美国而言,在特殊地区,他们也确有不在少数的杰出教师善于对文本进行批判性的具体分析,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有位教师讲读《灰姑娘》,学生认为后妈是坏人,持厌恶态度。这显然是学生出于自发共识,并不意味着独立思考,主体性处于潜在状态。要有独立的主体性思考,就得具体分析,提不出问题就无法唤醒主体。这位教师提出:如果你是后妈,会阻挠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吗?孩子的主体表层被触动了。有孩子诚实地承认自己也会阻止。教师继之以因果分析,提出为什么?学生说,因为爱自己的女儿,希望她当上王后。这就把矛盾推到学生面前,动摇了学生原生的共识,激活了学生潜在的主体性。这位教师不像我们一些教师那样不敢对学生进行教导,而是具体分析后妈的坏中有好:后妈看来是坏人,但她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不能同样爱别人的孩子,因而,不能绝对说是坏人。接下去教师提出,后妈把辛黛瑞拉锁起来,为什么她还是去参加了舞会?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本上,学生很快回答:有仙女帮助。这样的问答似乎多余,但这只是一个铺垫,为了从相反方面提问题:如果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是就会放弃参加舞会了?学生做了否定的回答以后,教师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反面:如果因后妈阻挠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学生说:不会!这就把学生的主体性在进一步的反思中推向更深层次:是谁决定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学生说:她自己。学生主体被教师从感性推向理性的临界点上,后妈的阻挠只是外部条件,关键是她自己,这是内因。教师因势利导系统性地推向新层次: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的爱,后妈也不爱她,这并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因为她非常爱自己,她才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到这里,教师超越文本的具体人物的命运,将之普遍化概括为:如果你们觉得没有人爱,或者有一个不爱你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学生说:要爱自己!教师总结,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这里所讲的已经超越了灰姑娘的故事,而是人生哲理了。到达这个高度,学生的主体性不但被激活,而且得以升华。

这位教师对文本层层深化的分析都在触动、深化学生主体的原生感受,第一个层次是,后妈并不绝对是坏人;第二个层次是,光有仙女等帮助的客观条件,她若不去舞会,还是不能成功;第三个层次是,决定性的因素是她自己在任何逆境下都要去舞会;第四个层次是最重要的,即一切外在的逆境微不足道,成功的关键在于顽强地爱自己;第五个层次是,除了她自己,没有人能够阻挡她走向胜利;第六个层次是,越处于逆境,越要爱自己,坚持自己的追求。这个结论相当深刻,显然带着美国式的成功哲学的特点。然而,这位教师的杰出在于,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实现货真价实的批判性思维: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陷入深思,(过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直到这个时候,教师才难得地在表扬学生时,把遥远的童话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天哪,你们太棒了!连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孩子们欢呼雀跃。此时,学生自发的、无序的感性主体性已经不知不觉地被颠覆了六次,提升到了第七个层次,这个层次才堪称自觉的理性主体性,这才是美国式的批判性思维精粹。自发的主体性获得了自觉的活力,这正是教师主导性的胜利。这位教师并未一味放任学生自我体悟、合作探究,而是凭着自己的学养,以层层深入的问题主导学生的思维。这种主导的魄力来自教师对文本深邃的理解,柳暗花明的分析能力,循循善诱的方法,以及对经典文本疏漏的洞察。

相比起来,那个讲孔融让梨故事的教师,完全放任学生自发主体的漫游,实在暴露出其专业主体的贫弱、阙如,甚至可以说是零主体。

把美国教师的失误当作成功,且由大学教师将之披上“理论化”的外衣,还拿到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去展示,居然没有引起质疑,这种低级失误并非偶然。在引进西方教育理念时,如此这般的荒谬有其普遍性根源。第一,思想方法上的形而上学,从一个极端到另一极端,从满堂灌到满堂问,从教师霸权到学生霸权。第二,对主体性哲学范畴缺乏清醒的具体分析。学有学的主体性,教有教的主体性,这本该是常识。第三,对主体性的局限缺乏批判,主体性乃是一种启蒙主义哲学,故当代哲学前沿已经是主体与主体的对话,这叫作主体间性(inter subjectivity)。第四,对平等对话的内涵缺乏清醒的认识,对话的前提乃是双方均具主体性,回避、抹杀教师主体性,导致教师主体性缺失,甚至变成零主体,教师就不能不成为学生的尾巴,学生主体性也就不能不落空。第五,学生的主体性是自发的、感性的、潜在的,教师的主体性则是自觉的、理性的、专业的、自觉的,从学养的意义上说,二者并不平等。第六,对于平等必须具体分析。平等对话是人格的平等,并不是专业修养的平等。第七,教师主体的任务乃是以自觉主体性主导对话,把学生自发的、潜在的、感性的主体提高到自觉的、理性的高度。

美国《灰姑娘》教学中师生对话,双方人格是平等的,可教师一直处在主导地位,驾驭着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美国教师虽然在实践中达到了这样的水准,但在理论上没有做出原创的概括。倒是中国的钱梦龙先生早在基础教育改革以前即1981年就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6],这不但为实践所证明,而且也是我国教育传统在新时代的新概括。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的是,不到学生百思不解时不去开导他,这也就是他所说的“困而知之”。首先,诱导学生“愤”“悱”“困”的不是学生自己,而是教师;其次,“启”“发”“知”的主体也是教师;最后,“启”“发”只是告知学生一面,目的是把学生的主体调动起来,让他们拓展向其他三面。这种比西方要深厚、悠久的传统理念,被钱梦龙先生原创性地概括出来,本该得到器重,可在基础教育改革发轫之时,被迷信学生片面主体性的人视为“反对基础教育改革”,故在初期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但讳言教师主导,而且连教师主体也刻意“回避”。然而实践粉碎了洋教条,仅仅十多年以后,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一起写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

历史已经把教师主导的任务明确放在了我们面前,故真语文提出,落实学生主体,只有排除伪主体,才能提升真主体。要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任务,多媒体的豪华包装和弱智的满堂问并不能掩盖教师贫乏主体的尴尬。有出息的同人,只有在主体的深度、高度上,以毕生的精力积累学养,才能驾驭学生自发、无序的思维向自觉的高度提升。这就意味着,在文本的学术资源上,在哲学修养上,在对话时口语、书面语和古代汉语的运用上,在雄辩和幽默感的把握上,以毕生的精力不懈攀登。

参考文献

[1]关于《皇帝的新装》《愚公移山》《背影》的解读,由于篇幅关系,此处不便详论,请参阅福建教育出版社《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有关文章。《再别康桥》的解读,请参阅语文出版社《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有关文章。

[2]主体性来源于德国康德启蒙哲学,1981年由李泽厚在《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中揭橥,1985年由刘再复作文学范畴的阐释。此处不赘。

[3]刘桂萍.中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给我们的启示:以《孔融让梨》的解读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4(12).

[4]当然,《孔融让梨》也是可以批判分析的,由于篇幅关系,此处不便展开。请参阅张永刚.“孔融让梨”政治生态观念的嬗变[J].兰台世界:下旬,2014(10);钱文忠.孔融让梨,该让不该让?[J].中外童话画刊,2015(2).

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2

【关键词】 爱与智慧;学生成长

对3-6岁的幼儿实施德育,其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是什么?《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游戏活动之中。”

陶行知先生亦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始终牢记着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用爱和智慧托起教育的情感,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关爱也如此。

我们为幼儿创设一个爱的环境,让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感恩教育的摇篮,激发幼儿感恩的美好情感。通过这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教育,我们的孩子识恩、知恩,进而从感恩上升到报恩和施恩,他们从内心真正领悟到了“爱”的真谛,并转化成为了有“爱”的行为。如何教育幼儿学会感恩,我结合平时的教育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活动:

一、争当小“孔融”,学会爱家人

巴金说:“爱本身是分层次的,它像一根链条,而链条最初的环节则是爱妈妈,然后才能环环相扣,把爱的情感逐步扩展升华开去”。

孔融让梨传为美谈,让梨的孔融一直是家长要孩子学习的榜样,为了教孩子们学习关爱家人,我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并发给每人两个香梨,启发他们自己吃一个,另一个送给来接自己的家长。孩子们非常高兴,有的一个都不吃,留着等家长来再吃;有的吃一个,留一个,嘴里不停地说:这一个是留给妈妈的。

家长终于来了,孩子们兴奋地扑到家长怀里,把香梨往家长嘴里塞。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长没有欣然接受孩子的这份礼物,而是笑着说:真乖,妈妈不吃,你吃吧。只有贵芳的母亲很高兴地咬了一大口,大声说:“真好吃,真甜!”母子俩脸上笑成了花。我赶紧表扬:“贵芳今天当小孔融了!真乖!”世煌的爷爷受宠若惊地接过梨吃了一口,世煌却“哇”的一声哭了。为什么这样?其实,世煌送梨给爷爷只是想得到夸奖,内心里则有强烈的“独占欲”。

独占的反面是付出,是给予。应该让幼儿体验到付出和给予的乐趣。当孩子为关怀别人做出努力时,应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不要让孩子只在接受中感到快乐,要让他懂得付出也能带来快乐。关爱就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滋生养成的。

二、培养同理心,学会分享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孩子出生以来受到亲人的抚育照料,习以为常,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孩子才能学会爱家人、爱同伴。

孩子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一对一的亲子关系转变为作为集体的一员与成人建立关系,情绪上往往会出现“失落感”,这是正常的。瑶瑶是个内向的小女孩,长久不适应集体生活,她不哭闹,只是不说话,不参与活动,每次到户外老师总要拉着她的手。一次户外活动时,凯凯主动把瑶瑶带出去,为了让这关爱之花开得更加持久,我抱起凯凯,亲吻他的脸颊说:“凯凯真棒,知道关心别人。”并在凯凯的胸前贴了一朵小红花。又一次安琪和乐乐同时在卫生间如厕,安琪问她:“今天是婆婆来接你还是奶奶来接你?”并安慰她说:“不要急,睡觉起来就会来接你的。”我赞赏地给了安琪一个肯定的微笑,同理心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萌发,关爱之花必将绽放生命的绚丽。

三、传承感恩,让生活充满爱

在“感恩”之后,幼儿就会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给予回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引导幼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主动问候父母,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没有下班的家人,帮助家人关心招待客人,对接送自己上幼儿园的老人搀着慢慢走不奔跑,与小客人分享食品、玩具、图书……。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是进行报恩的基础,我们老师和家长要教育孩子逐步养成独立进餐、收拾碗筷、扫地、自己穿脱衣服等,培养幼儿独自生活、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家长要学会做“弱者”,告诉孩子自己工作的烦恼、辛苦,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他们对父母的爱;同时用游戏、儿歌、故事正面引导、榜样示范,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用坏的东西修修再用等,通过这些让幼儿从中体会父母、教师的艰辛,在潜移默化中深化感恩之情。

四、家、园同步做好德育工作

3-6岁的幼儿,其道德意识正处于一种朦胧阶段,家长是幼儿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行为,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做好家、园联系工作,要求家长配合做到同步教育。如我班有一位小朋友,把小朋友用的橡皮拿回家去了,老师找她谈话时,她也勇敢的承认了错误,并表示明天回园时,把橡皮带回。可当我们把这件事向她妈妈反映时,她妈妈生气地指责老师说,我相信我的女儿,她从来不偷东西的。后来通过我们促膝相谈,消除了她的误会,她也愿意配合老师共同帮助女儿改正缺点。

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3

关键词:幼儿 文明礼仪 教育

礼仪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把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礼仪行为的重要时期,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把文明礼仪知识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适时评价

幼儿美好的心灵,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要把礼仪养成教育自然灵活地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随机进行。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社会性的礼仪行为发展的契机,幼儿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积累社会经验,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如入园:要求幼儿仪表整洁、进园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与父母说再见等。在一日活动中要注重日常礼仪的渗透,使幼儿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受到礼仪教育。为了使活动不流于形式,我们在整个学期开展了主题是“我是大班小朋友”的活动。以月做为一个阶段,进行总结表扬。这样,幼儿既可以在平时受到奖励又能得到阶段性的鼓励。幼儿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反复性工作,要想使幼儿的良好习惯得到强化和延续,那么就应该为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认可和支持,给幼儿以积极的评价。

二、开展主题活动,促进礼仪养成

除了在一日活动中注重日常礼仪的教育渗透,还要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通过开展 “礼仪伴我行”系列主题活动,加强幼儿礼仪习惯的培养。一是以年段为单位,开展“小小礼仪员”活动,每周一评,选出两名有礼貌的小朋友站在园门口迎接家长和小朋友,微笑接待。二是开展“每周一谈”,在各班中每周开展一次谈话活动,说说自己是怎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的。三是学习“文明礼貌用语十个字”,学唱一首文明歌。四是在月末评选“小小礼仪员”、“小小卫生员”、“文明礼貌星”等文明礼仪宝宝。

三、教师要为幼儿树立文明礼仪学习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幼儿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老师是幼儿直接模仿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幼儿切实做好表率,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上岗时做到衣着整洁、大方,精神饱满,笑脸相迎每一个幼儿和家长,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和每一位小朋友交流时都注重亲和、有礼貌,就像朋友一样,同时教师之间交谈时言语恳切、热情、有礼貌。在教师的启发带动下,孩子们都能够主动与教师、小朋友问好,打招呼,与家长说再见。班上形成了和谐融洽的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四、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各科教育活动中

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可以融入各科教育活动中。例如:在组织语言活动《两个好朋友》时,可首先让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哪个对”、“哪个错”,然后再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应该怎样做”,通过讨论、争辩,使幼儿懂得了在公共场所应该怎样做,丰富了幼儿对公共场所礼仪的认知。

五、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融入礼仪教育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不仅需要幼儿克服困难,还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这时向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能获得最佳效果。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根据幼儿行为品质形成的发展特点,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对于一些包括社会道德观念在内的礼仪规范,都可以通过设计游戏让儿童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这种形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儿童谦让精神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对《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角色演绎。教师首先提出孔融遇到的问题,倾听幼儿园儿童的回答,然后引出游戏。随后让儿童各自扮演角色,上演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后启发儿童进行讨论,得出同伴之间应该礼让的结论。

六、引导家庭参与,紧密配合共同进行礼仪教育

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4

一、会挑选 投其好

故事种类很多,但并不一定适合孩子听。我们应选择那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故事来讲。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材也不应该一样,给二三岁的孩子讲,要选择那些主题明朗,爱憎分明,情节简单,人物单一的故事,而给五六岁的幼儿讲,则要选择情节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

有位家长说家里有许多书,但她的孩子却不愿看书,她为此十分苦恼!后来通过了解我发现,在她家书架上,竟然没有一本是属于孩子的。而她为孩子购买的一大堆的识字卡片和儿童唐诗读本,由于她工作繁忙也无暇为孩子讲,只能让家里的保姆代为讲述……这样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说,绝非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幼儿选择书籍,要投其所好,可以挑选孩子所喜闻乐见的经典故事,如《格林童话》《哪咤闹海》等。只有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故事,才能激发幼儿听、读、看的意愿。而绘本无疑是很好的选择,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好饿的毛毛虫》《鼠小弟的故事》,精美的图画,简单的文字,有趣的故事往往能博得孩子的“欢心”,令其爱不释手。当然家长在为孩子挑选书籍的时候最好是把孩子带去,让他自己挑选他喜欢的书籍,因为只有孩子自己知道他需要的或喜欢的是什么书,这样买回来的书他才会主动阅读。

二、能互动 开口说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交往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与幼儿建立了“师生互动”的阅读关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讲些故事给幼儿听听,引导他们发问、讨论、思考,并通过“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孩子开口说的能力。

一个故事讲完了,可围绕故事给孩子提出几个问题。如:讲完《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你可问孩子:“孔融把大梨送给了谁?”“孔融自己吃了个什么样的梨?”……这样既能帮助孩子记忆故事情节,锻炼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孩子开口,锻炼他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当孩子对故事有了一定的记忆和理解之后,就应该让他自己试着讲述,忘了的地方给他提示,让他接着讲下去,这样无疑会鼓励他讲故事的积极性,日子久了就会对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也可以由孩子充当提问者。聪明的孩子会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刁难”家长,从中获得另一种阅读愉悦感。

三、学会听 能想象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爱听故事,故事中生动具体的形象、引人入胜的情节,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打动幼儿的情感,还可以随机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有一次,下午的课,等我从睡眠室与最后一个起床的孩子来到活动室时,活动室外面已经一片喧闹声,为了先稳住他们,我问:“小朋友们,你们爱听故事吗?”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听!”

这时,我忽然想起应该在讲故事时善于启迪,给孩子自由想象的机会。于是,讲完《乌鸦和狐狸》的故事以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狐狸骗了乌鸦的大肥肉,乌鸦用什么办法才能夺回来?”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过来了,有的说,正当狐狸要吞那块大肥肉的时候,早已躲在一边的乌鸦一下子飞了起来,用尖嘴啄狐狸的眼睛,狐狸痛的“哎呀”一声,肥肉就从嘴里掉下来,乌鸦叼起来就走了;有的说,乌鸦“哇”地大叫一声,请来许多小蜜蜂,把狐狸刺得满脸是大疙瘩,肉就夺回来了;有的想出一条“妙计”,乌鸦看到狐狸把肉叨在嘴里,就对狐狸说:“这块肉是有毒的,我正要把它扔进大海里去呢!” 乌鸦等狐狸回答时再乘机把肉夺回来……这种给孩子创造自由想象机会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想象中得到心理和感情上的满足,也培养了幼儿发散思维和变通思维的能力。

四、读故事 悟童趣

童话故事是作家根据幼儿心理特点,专门为幼儿创作的。有浓郁的情意,能够打动孩子们的心;有高尚的童趣,能够引孩子们发笑,给他们以欢悦和快乐。童话故事情节简单,却扣人心弦,小朋友听了,常常会使他们一生都难以忘却,由此产生的艺术感染力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比如《大脚丫跳芭蕾》,大多数孩子在听完故事后都会明白,我们都应该学习故事中的主角贝琳达,无论如何不放弃自己的理想。稚嫩的童声总会告诉你:老师,我们不会放弃的。

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5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墙上就会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之后,人们就会毫不犹疑地丢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

启示一:在班级管理中,要谨防“不忠的第一次”,要记住,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如学生有了第一次旷课,就可能有第二次;有了第一次不完成作业,就可能有第二次;有了第一次课堂上违纪,就可能有第二次……因此,班主任在接管班级时,要严防这些“不忠的第一次”。在班级管理中,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要不回避矛盾、不忽视问题,对学生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启示二:当学校和班级的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或学生间出现矛盾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否则,班级管理中就会存在不稳定因素,甚至酿成严重的后果。

二、投篮原理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些身体状况基本相同的学生分为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巧训练。第一组:坚持在20天内不间断地训练,并记录下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绩,中间练习不提任何要求,顺其自然。第二组:记录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练习投篮的成绩,此间不再做任何训练。第三组:记录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练习投篮的成绩,此间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投篮训练,对实际投篮训练中导致投篮不成功的错误之处,在想象中做相应的纠正和正确的练习。实验结果非常令人吃惊:第一组进球率增加24 %;第二组进球率没有丝毫长进;第三组进球率增加30 %。

启示一: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管理,作为管理者不能“三分钟热血”,发号施令后做甩手掌柜,这样会陷入如第二组实验一样的盲区。启示二: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态度等主观因素,每天练习了、坚持了、反思了、纠正了,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启示三: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强化规则意识,不论是教师、学生还是班干部都必须遵守规则,不能任其自然、随意发展。

三、苹果原理

孔融让梨的启示范文6

一、注重环境熏陶

环境是构成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因素。教育家怀特指出:“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造良好的环境。”的确,创设基本的环境是为行为习惯教育的开展创造条件。《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可见,环境不仅影响幼儿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效应,从而在环境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幼儿能轻松愉快、自由主动地去发现、思考、探索,从中获得知识经验,在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所以,我们要创设优美整洁的班级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有秩序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整洁干净、优美诗意的园环境,是在培养幼儿不随地乱扔垃圾,保持园环境的良好习惯;美化教室,使教室的摆设整齐化、条理化、艺术化,是在培养幼儿用过东西放回原处等良好习惯;阳台上的花草虫鱼,就是在悄悄给幼儿美的享受,使幼儿热爱环境,并培养观察能力;小小的比赛栏“看谁小手巧”,既赞扬了幼儿,又给了幼儿无声的鞭策;在活动区,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标志,用来告诉幼儿物归原处,这样既保证了活动区良好的秩序,又能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点点滴滴构成的环境熏陶,都在默默地帮助老师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二、树立榜样示范

幼儿教师在幼儿心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具有形象具体思维、好模仿的特点,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启蒙老师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老师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幼儿。所以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幼儿的表率,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老师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就突显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教师不仅要用规范的言行,在无声中给幼儿以习惯的培养,也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幼儿中良好的行为,及时进行表扬,作为幼儿学习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幼儿容易模仿和亲近。如早上来园时,对于那些主动向老师问好的幼儿真诚地说“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午餐时,夸奖吃饭吃得安安静静、干干净净,不挑食、不剩饭的小朋友,让他做老师的小助手,孩子们很羡慕,就都会向他学习。总之,不失时机地树立幼儿身边的榜样,从而令所有的小朋友都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重视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助推器。因此,激发幼儿的兴趣,也是我们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必须考虑的重点。尊重幼儿的天性,尊重幼儿的内在需要,多一份童心,多一份爱心,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教育,在愉快的情绪中认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对幼儿来说,理念上的说教他们几乎是不能理解的,不被理解的理念是不可能产生行为的,没有行为就谈不上习惯。所以,只有亲身体验了,感受到了,幼儿才能真正接受。

幼儿的模仿力极强,感动他们的故事人物往往成为幼儿乐于模仿的对象。例如:给孩子们讲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之后,许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孔融让梨的精神,分饭时幼儿们互相谦让,知道先让给别的幼儿,最后留给自己,分点心的时候,幼儿都喜欢把大的水果留给别人,自己捡小的吃,在老师眼里他们就是小孔融。

四、加强家园联系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幼儿的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习惯,如果家长不配合,幼儿回到家后就会前功尽弃,实在可惜。因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

首先,幼儿园可以制定家园联系表,通过家园信箱、QQ群、电子邮箱等方式,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习惯要求,教给家长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幼儿园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进行互动研讨,围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主题,组织形式丰富的亲子活动,使幼儿家长真正了解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最后,还可以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