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背影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她的背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她的背影范文1

那天吃完饭回校,我亲眼看到一个卖水果的老太太被城管追着跑。坐在车里的那个城管,长的倒是很帅,就是很凶。他手里拿着小喇叭,显得面目狰狞。

那个老太太,让我想起很多人很多事,瞬间眼睛就要湿润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从我最敬爱的亲人去世开始,看到那些街头的陌生老人,都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熟悉感。

她们的背影,让我看到时光流逝,幻想到几十年后的自己,甚至,还有另一个世界。

我想知道,我还有多少任性的机会。我现在站立的地方,究竟在哪里,而我,到底想要去哪里。

我可以让自己的心停止跳动,暂时停止跳动。我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不要恐慌,邪不胜正。

她的背影范文2

《相助》的主题无疑是清晰明确的,在这样的主题背景下,电影在结构、构思、情节安排上也颇具匠心,取得了良好表达效果,更让观众感到巧妙的是《相助》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和搭配,不仅完美地契合了电影的主题和情节进度,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电影中人物情感的变化和故事情节的推进发挥出不同的渲染、烘托、反衬的作用,这使得整部影片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感染力都上升了一个台阶。文章基于这样的研究视角,对《互助》的背景音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解读。

一、电影《相助》的创作背景和剧情简介

(一)《相助》的创作背景

《互助》跟诸多同题材的电影一样,创作的背景大同小异,彼时彼刻,马丁?路德金领导的平权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种族隔离、肤色之争、女权受制,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互助和救赎运动。基于这样的创作背景,影片好像也在呼唤美国社会建立一种更加公平、和谐而具有感召力量的文化体系和社会氛围。

(二)《相助》的剧情介绍

电影《相助》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塔特?泰勒执导,改编于美国女作家凯瑟琳?斯多克特2009年同名畅销小说。该影片上映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上佳的票房,并且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荣获了第84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互助》重点探讨了黑人与白人之间、黑人与黑人之间的互助话题,这种互助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无论是黑人之间的互助还是黑人和白人之间的互助总能找到一些令观众聊以慰藉和感到温馨的场面。电影《互助》的主题鲜明,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故事情节、有力的故事构思加上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摄影和背景音乐,使得这种主题更得到了很大程度升华。影片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百态人生、社会现象、思想观念以小见大般地呈现在银幕上,让观众在这样的剧情中,既能捕捉到影片传达的真实意图,更能感受到隐藏在背后的温情力量。《互助》的剧情,从狭义的角度,讲述了黑人女佣的心路历程;从广义的角度,这部影片意在表达“互助”的人性化主题,折射出不同种族之间如何更好地和谐相处和互帮互助。《互助》所有的情节串接在一起,看似是一个故事,但又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又好像是一种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女性的互相救赎。

二、电影《相助》的创作技巧和技术特征

(一)《相助》中的人物角色分析

与其说《相助》是一部反映种族歧视题材的电影,倒不如说它是一部女性主义的电影,原因是在《相助》中几乎找不到一个占据主要角色地位的男性形象,反而着力塑造以斯基特、米妮、艾比琳和希利为代表的女性形象。

艾比琳的角色被塑造成了隐忍有魄力的黑人女性,尽管遭受着白人女雇主的歧视和人格侮辱,她却始终对自己照顾的白人女孩关爱有加,并且每天操着并不地道的英语,反复地告诉受到父母忽视的白人小女孩,“你善良、你聪明、你重要”,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惟一的儿子却间接地因为种族歧视的原因而丧生,这更加凸显了这位黑人女仆的善良和淳朴。[1]

影片中的斯基特,作为白人女孩,她受过良好的教育与思想启蒙,在当时背景下是年轻的、有朝气的一代,她对于种族歧视有自己的见解。大学毕业后她到了一家报社工作,一心想成为一名作家。在剧中,她从小由黑人女佣带大,与黑人女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长大后,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对黑人保持最大善意的白人女性,甚至为黑人著书立书。斯基特在《相助》中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协助黑人走出困境,她的文章触动了小镇百姓,为黑人女佣的内心救赎做出了贡献。

影片中的米妮充满了喜剧性,作为一个充满个性、手艺出众的黑人女仆,她总能在沉重严肃的话题中制造笑料,缓和剧中紧张的氛围。《相助》中不可缺少米妮这样的角色,她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立体,而她对于飞扬跋扈的女主人的反击令其出尽洋相,则是影片中重要的高潮镜头之一。

希利无疑是剧中主要的反面角色。她神情傲慢、不可一世,但她似乎又是时代的写照,这个角色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并不稀奇。她对黑人抱有偏见,在与黑人女仆接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行为,也是一个群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反映。她因为反对黑人女仆共用厕所而导致黑人女仆愤然离去,后来反又被黑人女仆奚落,让观众又爱又恨。

(二)《相助》的技术特征

1.电影吻合时代特征

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正值种族运动如火如荼不断推进的时期,当时背景下,马丁?路德金所领导的平权运动在美国社会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影片中的故事取材于这个时期,吻合时代特征,本身就是一种巧妙之处。[2]影片中白人主妇与黑人仆役的直接交锋,既是影片有意设置的情节冲突,同时也是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的自然产物,但这显然并非全部的电影主题,还有与黑人关系密切充满善意的白人女记者斯基特。

2.女性意义上的题材

电影《相助》真实地再现了美国黑人女仆为代表的社会底层女性的生活,也展现了她们的内心世界。电影《相助》常被用来与《沙漠之花》《百万宝贝》[3]两部影视作品相比,原因是剧中的女主人,具有相似的、低下的政治地位、生活窘困、文化程度低,但她们身上又共同焕发着一种光芒,她们所展现出的行为方式、价值理念和生活态度,总能让观众惊叹。

三、电影《相助》的背景音乐分析

明快开朗的叙事角度、人性化的视角配合着浪漫温馨的摄影色调、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使得《相助》在作为严肃剧情电影的同时还具有喜剧的特质,观众随着电影中背景音乐的不断推进,在笑声的节奏中与那些各具特色的南方女人们一起经历感情的低开高走、起伏跌宕。

(一)营造氛围

一部好的电影除了需要演员有精湛的演技之外,还需要有深刻的内涵和电影氛围的营造。电影氛围的营造一般主要借助于背景音乐。在《相助》中,涉及不同人物之间的情感表达,氛围也常常发生变化。不同类型的背景音乐在电影氛围的营造上起到了很好的渲染和烘托的作用。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当黑人女仆斯基特以悲怆的眼神瞥见墙角上儿子的遗照时,一种充满哀婉凄凉的背景音乐缓缓而来,这对于表达失去爱子时的心情,可谓点睛之笔,于无声处胜有声。当电影中几个白人少女聚在一起,欢快的背景音乐穿插其中,对于表达年轻人之间久别重逢的欢喜心情,具有极大的烘托之效;米妮作为影片中的重要角色,她的每一次出场都带有明显的诙谐幽默的意味,背景音乐也很好地契合了这种人物特点,在氛围营造上,给观众一种轻松幽默的感觉,包括她在主人家上厕所被狂吼,因为气不过白人雇主的嚣张跋扈而愤然辞职以及后来她借口返回而当面奚落雇佣她的白人少妇西莉亚,用几近嘲讽的口吻和方式羞辱了西莉亚而大快人心,在这些场景中,背景音乐都很好地发挥了烘托和渲染的作用;电影中另一个重要角色――爱比琳,背景音乐在表现她的人物性格和善良内心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哀婉的音乐反衬痛失爱子的悲怆,另一方面又极力渲染她照顾白人小女孩时充满母爱的温馨与感人氛围,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透明,尤其是她跟斯基特的对话部分,总能有哀婉的背景音乐穿插其中,因为她所经历的一切都充满着悲剧色彩,而当她面对着自己一手带大的白人小女孩时,背景音乐又会变了韵味,展现出母性柔弱、善良和博爱的一面;其他白人角色,在表现他们因为白人斯基特写作出版了反映黑人生活的书籍而心生抱怨时,也借助于背景音乐,让音乐渲染营造出一种幽怨而无奈的氛围,更好地体现他们因为歧视黑人女仆而歉疚和难堪的状态。在整部影片中,多次出现类似的镜头和背景音乐的融合,在原来悲情或者喜剧化色调的基础上,更加凸显电影的悲情或喜剧的氛围。

(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电影《相助》中背景音乐的另一个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在电影的情节演进中起到了很显著的作用。在电影开头,凄婉的背景音乐引领着整个剧情的进展,为整部影片奠定了些许的悲情主义色调。当然,在影片中的不同部分有着不同的背景音乐,或喜或悲,或紧张急促或舒缓轻柔,或者带有潜在的恐惧之感或者洋溢着欢快奔放的元素,无论何种背景音乐,都有利于电影《相助》的表情达意,更好地表现电影主题,这对于整部影片故事情节的进展和构思也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相助》中,有近二十处背景音乐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中,通过变换自身的音乐节奏,或明快或柔缓,在不同人物角色之间不停地轮换,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

(三)提升电影的艺术品味和艺术价值

背景音乐作为电影主题表现的必要条件,对于提升电影的艺术品味和艺术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助》所要表达的即是种族歧视背景下,黑人与黑人、黑人与白人之间的互助故事,影片借助几个关键人物,通过娓娓道来黑人女仆所经历的各种事情,在白人斯基特的笔下记录成文并且得到了最终的出版,在这个过程中,正是因为背景音乐的反复出现,使得故事不至于单一枯燥而充满了别样的韵味,同样也使得影片拥有了血肉,内容更加丰满、更加立体,从情节上更容易调动起观众的兴趣,引人入胜。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随着音乐的节奏而逐渐走进电影中几个黑人女仆的人生中,体会她们所经历的一切,也为她们的生活感到由衷哀伤。背景音乐穿插在电影各个部分中,仿佛是女仆自己在诉说血泪经历,电影变得更加连贯有序,艺术品位和艺术价值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升华。

她的背影范文3

丈夫是搞地质的,出差是家常便饭,总是背袋一背就走了,她从来不送。丈夫下楼出门也从不回头张望。

这回丈夫又走了。门在丈夫背后撞上时,她正站在桌边收拾碗盘,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但门撞上以后,她却撂下手里的东西,去往阳台。她站在阳台上朝下望。阳台下面是马路,马路边上栽着一排馒头柳,馒头柳的树冠又大又绿,从楼上俯看下去并不像馒头而像帐篷。她习惯地朝阳台下往东数第八棵馒头柳那里望去。她等待着,她知道,再过五六分钟,丈夫的身影将在那棵馒头柳下出现。他们这幢楼门开在没有阳台的一面,从楼门出去绕出楼区前往地铁入口,必从第八棵馒头柳那儿经过,然后便被一座治安岗亭遮住视线。每次,她总是欣慰地在预计的时间、预计的位置望见丈夫宽厚的背影,特别是那只经丈夫设计,由她改制的帆布旅行背包,她总默默地对着那脊背、那背包送去她的祝福。但她从未向丈夫吐露过这隐秘的一幕,连儿子也全然未曾察觉。

这天她习惯性地去往阳台一站,却忽然不习惯起来,因为丈夫的背影迟迟没有出现。他必得去乘坐地铁直往北京站,不可能改往别的方向。怎么第八棵馒头柳下不见他的踪影?惶急中她痛切地意识到,这往常短暂而稳拿的一瞥于她有多么重要!她忍不住跑到楼下。楼门口空空荡荡。她不知不觉地来到第八棵馒头柳下,朝四面张望着。难道他钻到地底下或飞到天上去了?真不可思议。她差一点跑进治安岗亭去报失。回到家中时儿子跟她说什么她没听见,却听见了街上急救车“呜哇呜哇”的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的声响。她无端地朝儿子发了火,心里堵着一块鹅卵石。

接连好几天她都无精打采。她一忽儿暗自取笑自己,一忽儿又从逻辑推理上断定情况的不正常。终于,有天晚上她接到了他从很远的地方打来的电话,她情不自禁地说:“你哪儿去了你?你急死我了!”丈夫莫名其妙,于是她便向他倾诉了一切,她怎么每次分别时都表面上若无其事,每次却都要跑到阳台上去望他的背影,在那第八棵馒头柳下……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是丈夫深受感动的声音:“傻女子!那天我刚一出门就遇上了咱们楼老王,他们单位的车正好接他去火车站,我就蹭了他的油,你真是死心眼儿……不过,我知道那棵馒头柳,对,第八棵馒头柳。你知道吗?每次我出差回去,你别看我进门的时候没事人儿似的,其实,我一走到那棵馒头柳下,就忍不住抬头望咱们家的阳台,咱们家的窗户,有时一站好几分钟,特别是晚上,那一窗灯火,让我心里头好爱你们……”撂下电话,她才发现儿子站在面前,儿子正问她:“妈,您干嘛抹眼泪儿?”

她的背影范文4

[关键词] 文化;性别;时空;背离

电影《雪花与秘扇》改编自美籍华裔作家邝丽莎的小说《雪花与秘密的扇子》。原著以湖南江永地区流传的一种特殊女性文字――女书为基础,加之对女书基础上所构建的女性关系――老同和中国古代传统习俗“缠足”描写,成功地在作者所设定的背景里,将女性与文化、历史结合起来。这是一部值得阅读的女性史诗,该片由美籍华裔导演王颖指导,这是一位曾经执导过另一位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作品《喜福会》的导演。由于两位原著作家相同的华裔背景,《雪花与秘扇》也被认为是《喜福会》的姊妹篇。《雪花与秘密的扇子》是一部广受欢迎的畅销书,谭恩美就曾经评价它是作者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因此,影片被寄予了较高的期望。

原著着重关注女性文化、命运和价值。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对于家庭,她们是家庭的负担和累赘。她们既不能帮助家里从事体力劳动,又无法传宗接代,顶立门户。因为迟早有一天要嫁为他人妇,这样父母对她再多的付出也都成了枉然,还要为她们准备嫁妆,这对于穷苦的家庭来说,无疑又是雪上加霜。对于她们的丈夫和夫家,她们则更像客人。正如小说中说的:“在我们的方言里妻子和客人是同一个词,也就是说在我今后的人生中,我会一直被视为丈夫家中的一个客人――但绝不是那种锦衣玉食、温床暖被、盛情款待的上宾,而是一个永远的外人,始终用隔阂和怀疑的眼光来看待的人。”影片在原著的基础上对小说的原有内容进行了改编,增加了故事现代的部分,电影的主人公有着与原著主人公相似的命运和经历。尼娜和索菲亚是生活在现代大都市的一对好朋友,她们互相信任、爱护,愿意为对方牺牲一切。但当两人产生误会,索菲亚出车祸住在医院昏迷不醒的时候,尼娜在索菲亚撰写的小说里,知道了她们的前世是一对相约互相忠诚、一生不变的老同。老同的经历使她了解了误会的真相,最终原谅了自己的朋友。这样的改编,无疑是在利用巧合,增加电影的吸引力,却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对原著的背离。本文拟从文化、性别和时空三个方面对这种背离进行分析。

一、文化背离

邝丽莎作为一名华裔作家,始终关注中国文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将性别、族裔和历史等因素结合起来,展现给西方读者一副真实的东方画面。在创作《雪花与秘密的扇子》之前,她曾亲自深入女书流传的地区进行考察。除了“女书”这一核心符号,作者还对女性风俗,包括女歌、缠足、嫁娶和礼仪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作者真正想传递给观众的是中国的、传统的、女性文化。而影片的国际背景和国际路线则从一开始就背离了原著的文化初衷。

电影的导演王颖、投资人邓文迪女士也有着深厚的美籍背景。她们都深受美国文化的浸染。当这样两个带着浓厚西方味道的“他者”着手拍摄一部反映东方女性文化的作品时,似乎从一开始就不那么可靠。而电影的其中一个女主角索菲亚的扮演者竟然是一位与中国文化毫不搭调、汉语都讲不流利的韩国艺人。澳大利亚男演员休•杰克曼的加入也无非更是增加了这部电影的国际口味和商业味道。此外,故事发生的背景被放在国际大都市上海,女主角各个说着流利的英语,在跨国公司工作,渴望赴美国发展或是找了外籍男友。这样的国际背景,使作者原本想描写的传统民居、婚嫁风俗都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残片在观众眼前一闪而过。似乎,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已被这些高速发展的城市、林立的高楼和西方文化所侵蚀。只有在女主人公索菲亚的小说里,尼娜才看到了那些影像。显而易见,这些对现代中国的描写,融入了导演自身的族裔经验,也道出了许多人内心的担忧,真正的“中国”存在于高楼夹缝中的破旧弄堂,存在于古代的中国。失去了文化的传承,也就失去了真正的中国性。或许,这也是导演选择背离主题,游离于两个时代之间的另一个原因吧。

女书是一种女性间特有的文字,它是汉字的变体,有自己的特殊发音,只在女性之间流传。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局限性,女书仅在我国的湖南江永等地区流传,但是它之于女性,却远远超越了一种文字本身的意义。女性在出嫁、去世等人生重大时刻,她的女性朋友就会用女书写成女歌为她吟唱,或是将女书写在扇子、手帕、纸片上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不舍。而同年同月同日生,且脾气相近的女孩儿会结为老同,相约一生相互照顾,相互爱惜,并承诺只忠于对方。尼娜和索菲亚这对古代“老同”百合和雪花的翻版,再一次向观众强调了女性情谊的存在,也与历史建立起了联系。但是当这两个有着英文名字的现代女性,其中一个操着蹩脚的汉语,企图挖掘历史中的自我时,观众不免产生一种疏离感,这样的她们真正与古代的“她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么?真是这样的话,这样的联系也未免有些牵强。

二、性别背离

文化和性别是小说两个平行并重的主题。无论是女性悲哀的命运,低贱的价值和真挚的情感和友谊以及女书、老同、缠足等特有的女性文化都是吸引读者的资本。“缠足”是封建制度对女性的一种残害,是为了满足男性畸形的审美心理,而对女性的残忍迫害。女性只有拥有一双完美的“三寸金莲”,才能找到好的婆家。百合在新婚的晚上,她的丈夫关心的不是她的容貌,而是把她的一双小脚当成捧在胸前把玩。许多女性因为“缠足”导致残疾甚至失去生命,这无疑是封建文化对女性的无情戕害。然而,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缠足”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鉴证,是现代人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起点。当尼娜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的双足的时候,她在想什么?“天足”使女性获得了自由行走的能力,进而获得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和思想的同时,也从此割断了自己与历史的联系。历史的烙印也就从此在自己的身上消失?

女性命运是原著关注的中心,女性的命运像花儿一样美丽,却短暂。当雪花送来两人结为“老同”的信物――扇子时,上面画着的是树叶和花环,象征着两人亘古不变的友谊。作为回赠,百合也在花环上画上了一朵美丽的百合。百合的大姐出嫁时,雪花特意在这日趋繁盛的花环上添上了多粉色的小花,象征着温柔恬静的大姐。是啊,这些年轻可爱的女孩子们个个都像朵花,静静地绽放。她们心思稹密,感情丰富,渴望爱与被爱。但她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让人悲叹。主人公的名字叫做百合,象征着百年好合,家庭幸福,爱情甜蜜。百合是一朵温顺、坚毅的花朵,走过人生的起起伏伏,她始终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但是,她也同样渴望爱,渴望父母对她的爱与关注,渴望她的“老同”雪花对她矢志不渝,忠贞不贰的爱。这些爱是浇灌女性成长的生长素,但大多数女性却缺少这样的爱。而雪花就像是她的名字一样,纯净、美丽、洁白。她的生活环境就像寒冬,让人觉得凄凉、阴冷。因为家道中落,父亲惹上鸦片,母亲又不善于持家,雪花只能活在对过去的怀念当中,也不得不接受嫁给一个屠夫的命运。即使是在生活最艰难、百合对自己产生了误会、不理不睬的时候,雪花也没有放弃对自己“老同”的爱。她的命运就像一朵雪花飘飘洒洒,直到融化。百合的三妹美月是反叛的代表,但她却像一朵从未盛开的小花,在缠足的折磨下,反抗无果,过早夭折。这使人不禁想到了那句千古流传的诗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而影片的另一个情节也不免引起女性主义者的诟病和怀疑。惟一代表女性自我意识的女书最后却被索菲亚藏在一个破旧的男澡堂里,自己父亲的牌位之下。这或许是编剧和导演为了显示索菲亚对父亲的不舍和爱戴。但深层次去想,难道女性的自主与独立始终是无法逃脱男性的影响的?况且,索菲亚为了让尼娜丢下自己安心地去美国发展事业,她所选择的借口就是自己找到了一个貌似可靠的外籍男友,而她还为这个男人怀了孩子、甚至流产。这不免令观众思考,尽管是在女性独立、女权自由得到很大改善的现代,女性仍然无法摆脱对男性的依赖,无法脱离与男性的关系和“他们”的主宰。而原著所要表达的女性细腻的情感、顺从和顺从之后的不顺从也就显得苍白而无力了,似乎所有努力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三、时空背离

原著小说的叙事方法是以女主人公百合的老年回忆为线,对雪花和百合的故事进行倒叙。读者追随着百合的思绪,一起经历了她的童年、少年、中年、一直到老年。影片却是由两个表面彼此平行,却又潜在联系的时空组成。小说的主要情节雪花和百合的故事成为两而电影的一条时空线索。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在同一天缠足的女孩儿,依靠扇面上的图画和女书,在苦难和不幸中彼此安慰、互相关怀。尽管误解使她们的关系一度接近崩溃,但当误会解除,百合出现在雪花的病床前陪伴她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刻时,一段凄婉感人的女性真挚友谊就跃然纸上。导演试图将正叙、倒叙、插叙相互交叉,使用嵌入式的手法,让观众在时空上感受到一种神秘感和好奇感。但当故事的叙述在这两个故事间穿插跳跃的时候,导致了时空的混乱以至于原著背离。

尽管时空不同,尼娜和索菲亚的家庭背景以及命运曲线却和百合与雪花相似。她们就像两条交叉线,两个人分别从命运的一个极点走向另一个相反的极点,而生命的交叉就是她们在生活中共同建立的友谊。然而,过去时空里的百合和雪花却只能幻化成历史幻影中的过客,等待着她们的后人去追溯。在雪花的虚构创作和百合的回忆中,向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当儿时的百合出现在喧闹的现代弄堂里,当雪花和百合坐在摩天大楼楼上,表情平静地看着周围世事的变化。空间上的回溯已成为泡影,只有时间才是观众了解他们的惟一线索。这样的时空背离,使读者忽略了原著描写的时空,现在的时空也变得模糊不清。

当所有的背离产生时,影片所要设置的噱头和商业目的似乎都达到了,而观众却迷惑了。似乎连导演自己也无法找到自己所要表达的真正主题。于是,在影片的最后女主角尼娜一句苍白无力的台词似乎成了对全片主题的总结:“只有回望过去,才能真正了解今天的自己。”因此,导演、制片人、演员这些东方文化的“他者”,似乎是为了满足西方对东方文化的猎奇心理,在这部反映东方女性文化的小说里加入了各种各样的西式调料,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当然,电影对原著的改编本是无可厚非,但当这种改编过度地迎合西方观众的口味,过度制造噱头,带着过重的商业气息时,当这样的改编背离了原著初衷时,它就像是对自己“母体”的背离,迷失了自我。

[参考文献]

[1] 邝丽莎.雪花和秘密的扇子[M].忻元洁,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 李庆福.女书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李量.《雪花与秘密的扇子》:女书文化的东方主义话语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11(01).

[4] Lisa See.Snow Flower and the Secret Fan[M].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2006.

她的背影范文5

徐静蕾的名字里有“静”字,取安静、孚静之意。因为她父母这代人经历了太多的坎坷挫折,父母希望徐静蕾这一生能过得平静,安宁,顺利。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徐子建把自己身上没有实现的理想,转移到下一代身上。为了把孩子教育好,他专门去图书馆里找关于早期教育的书,但是受时代影响影,当时最新的书也是四五十年代的作品。徐子建记得一个日本人木村久治1916年写的一本书里提到过“早期教育决定人的一生”的观点,就是越早开发,孩子的能力越强。

她在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学认字、写字。爸爸为她学认字做了几千个卡片,开始是用铅笔写,后来又用毛笔写。其实写字还只是她学前生活的一部分,小学前她的数学就是三年级的水平了,还背古文、古诗。

爸爸让她把字写好的想法很简单,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恢复高考的消息,对她写字并没有抱什么远大理想,只是各个单位都需要写字好的人,女孩子写一手好字能找份不错的工作。徐子建说:“她写字我也不闲着,每天中年花一个钟头的时间画米字格,开始用手画,后来找了个专门的尺子比着画,后来还是嫌慢,找了一个工厂淘汰的旧油印机,弄回家来修修,用磙子油印。她确实是被按着头练字,小孩子写毛笔字自然觉得枯燥,为了少写点儿,也干了些投机取巧的事,把几天前写的也拿来充数,假装完成当天的任务。”静蕾那时对爸爸的感觉是很怕的。有时候她正在外头玩儿的高兴呢,老远的看见爸爸下班回家,吓得她撒腿就往家跑,假装用功写大字的样子给爸爸看。

背诵古文也是她最怕的功课。翦伯赞说过,要想把文章写好,就背《古文观止》。徐静蕾古文背了不少,徐子建每天叫上她散步,路上顺便检查她当天背的文章。为了培养女儿的兴趣,只要北京有美术展览,徐子建就骑自行车载着她去看,光中国美术馆就不知道跑了多少趟。课外的学习要抓紧,课内的学习更不能放松。她班里哪个同学的学习好,徐子建就得跟孩子家长聊聊,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就向人家讨教教育孩子的经验。

13岁写的字上了广告

徐子建原来做广告制作,在做室外广告的时候需要请人给大厦题字,请名人题字需要花很多钱,客户当然希望少花钱也能把事办好。于是,爸爸就把她写的字送过去。对方的一个业务员还说:“写这字的人得50多岁了。”另一个说:“不,我看得60多了。”后来徐静蕾导演的两部电影里,片头的字都是她自己写的。虽然长大以后每次爸爸让她写字,她都非常不情愿。《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日本做后期剪辑,制作组急着要做片头和海报的片名,印刷体和片子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风格很不相符, 日本人的书法又很难被中国人的欣赏习惯接受,徐静蕾只好硬着头皮:“拿纸笔来!”

擅长美术的她却考取北电

虽然小时候被逼着学习,但是徐静蕾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没有因此而泯灭。学习绘画就是她自己的选择。高中的时候她开始主动要求学画画儿,背着画夹子走东串西,看景写生,找老师上课。也正是那个时候,她有了独闯社会的经历,不发怵,胆子大,后来她在完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指导的情况下能够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也得益于那会儿的历练。她开始自己主动要求学习,就说明这孩子长大了,知道上进了,所以在后来她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爸爸并没反对,徐子建知道女儿能让人放心了。

徐静蕾考大学的志向本来是想专攻美术,在找老师托朋友看作品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中央戏剧学院的朋友。有一次她拿着报考美院的作品去中戏之后回家,刚出中戏的大门就被人叫住了,那人是香港的一个导演,问徐静蕾:“你想不想演电影啊?”徐静蕾连想都没想过,她想:“拍电影跟自己完全不搭界,我又不认识你。”就拒绝了。结果人家又把她叫住,说:“我就是看中你了,你把家长叫来,这角色就是你的了。”就这样徐子建被叫去北京电影学院,看了剧组的情况,还挺正规,爸爸对徐静蕾说:“想拍你就拍吧。”拍完这部戏,剧组的人告诉她,你现在演的还是个配角,将来上了电影学院,你就能当主角!

于是她背着爸爸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直到她通过了一试之后爸爸才知道。也不知她是哪儿来的本事,反正三次专业考试全都通过了。到了面试这一关,她也没学过什么文艺理论,问徐子建说:“爸,你说我复习点儿什么好呢?”徐子建知道中国的表演尊崇前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那时候家里的杂书也很多,翻出一本《文艺大百科》来,里面有一小段关于斯坦尼体系的解释。第二天果然就考中了这道题!北电的老师还觉得奇怪,这小孩怎么对文艺理论这么熟悉?其实她是头天晚上刚背完,当然熟悉了。蒙准了一道题,可是还有一道题是准备不了的。问题是:怎么看待当时社会上很多人下海经商的现象。最后她拿了9分的高分。

选择真实自然的爱情

演绎了许多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徐静蕾在自己的爱情观上,与那些只相信电影和文学作品中存在着爱情的人不一样,她认为美好的爱情应该既有激情,又平稳,其实现实生活中的爱情远比影视剧中的更丰富、更真实。但她认为爱必须有一定的原则。她说:“我觉得爱情是生活别重要的东西,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的爱情生活不可能特别丰富,那样的话,就会乱了,太不稳定了,所以我在戏中就有一个好处,隔一段时间谈一个恋爱,再隔一段时间谈一个恋爱,虽然都是在戏台上,但回来想想是很有意思的。至于自己个人的生活,我觉得小时候女孩子都想着将来有一个高高大大、英俊的白马王子,可是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有一个人与你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样,但他身上就是有一些东西吸引着你,你就是喜欢他,没有什么理由和条件。”

徐静蕾很羡慕父母的婚姻,虽然他们有时候也会吵架,但他们从不记仇,过一会儿就和好如初了。对于自己目前的感情现状,徐静蕾说自己暂时还没有男朋友,但对于将来的爱人,她有自己的看法。徐静蕾认为她理想中的爱情应该是既平稳柔美,又激情洋溢的,只不过这样的爱情现实生活中很少出现,她希望上苍能赐予这样的爱情给她。演过第三者的她在生活中并不想做一个第三者,她更看重两个人的惟一,看重婚姻的庄严和神圣。在演艺圈中生活,难免会有些绯闻,即使没有,别人也会制造一些出来,对此,徐静蕾也不能幸免,对于此前有人传出她与王朔分手之事,徐静蕾对此很气愤,她说:“我们并没有在一起,哪来的分手传闻。这一切都是别人的瞎猜。”表白了和王朔的关系后,徐静蕾的脸上又重新荡漾着青春的笑容。

徐静蕾的纯情为她赢得许多好人缘,朋友也大多很喜欢她的性格。谈到交友的原则,徐静蕾认为只要在一起有共同的兴趣,相互真诚就行了。谁有钱,谁有地位这些都是次要的。对朋友,徐静蕾有时比较率直,但是她善于反省自己。孔子的那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她是烂熟于心。要是她在无意中伤害了谁,她会马上诚意地向别人道歉。虽然她平时有点任性,但她的朋友都不会和她计较。

自称不喜欢古装戏

拍完电影拍广告,拍完广告又做主持人,做完主持人的徐静蕾前不久又刚刚协助朋友办好一份杂志,真可谓星运旺盛,虽然徐静蕾在文艺这条路上愈走愈广,越走越远,不过,执著地要将纯情进行到底的徐静蕾也有着自己的烦恼。一心想拍几部电影的她,自拍摄电影《爱情麻辣烫》后却再也没有导演来找她拍电影。年初,徐静蕾自费到国外拍摄了她的第一本写真集,本以为在当今的演艺圈,明星出书、拍写真集早已过时,不料这位纯情女子凭借少时练就的一手好书法,加上自己写下的随感散文竟然获得读者的大加青睐。看过她的字和她的文章,他们又给她增加了一个才女头衔。据说,就是专业的书法家和作家看了也大加赞赏。谈起自己出写真集的初衷,徐静蕾只是想给自己留个纪念而已,并没有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徐静蕾今年和凤凰卫视签了一年的主持人合约,有的人以为她将弃影专门从事主持,她说她目前只是想在主持方面尝试一下,在这期间只要有好的戏,她还是会回到她的本行上来。不受约束、喜欢随意的她还喜欢业余时间摄影,她说如果有时间的话,她会去学一学,但绝不会为了摄影而去学摄影。可见,喜欢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才是徐静蕾最想要的生活。她还经常对别人说,人活在世界上不要把名利和金钱看得太重,关键是要充分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对于在影视表演上的发展,她也不会改变自己,有的人曾批评她只会演一些青春戏,徐静蕾解释说,来找她的导演都是些青春戏,她也没有办法,况且演青春戏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她从心里也还是很喜欢这类角色的,她有时候觉得自己还没有演过瘾呢。徐静蕾还说,如果她真的能将青春戏演到极点,她愿意将这种纯情进行到底。

不过,徐静蕾透露近期将与国内一位大导演合作,主演一部古装戏。看起来,自称不喜欢演古装戏的徐静蕾也经不起古装戏火爆的诱惑,毅然抛下青春偶像的玉女形象改投他门。不过,这对于一心要想成为全能演员的徐静蕾来说,的确是件好事。看着充满青春气息的徐静蕾,突然想起徐静蕾写真集里的一句话:“被裹在阳光和纯真年代中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爸爸的管教实在是太严酷了

徐静蕾说:“爸爸是个非常严谨的人,什么事情都要研究到底;而我偏偏相反,做事情容易散神,而且一般都是差不多就行了,不会死较真。因此小时候爸爸的管教对我来说实在是太严酷了。他为了系统的教育我,写了大本的教育笔记。他对我的教育方式更像是对待男孩子,写字让我临的是浑厚粗重的颜体,而一般女孩子都学秀气的柳体。更为枯燥的是背古文,那些古文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书,有些写景色的文章我还能明白一些,而像《出师表》那些涉及政治的文章我完全不明白,只能硬背,以至于到今天,当初背的那些古文我完全忘记了。而爸爸检查我背书的方式也非常特别,就是所谓的散步。”

从小徐静蕾就没读过什么外国文学,高尔基的作品对于她来说就是全部;而且徐静蕾没怎么读小说,只有背古文、读古诗、看古画,而一度她觉得这些东西没什么用。直到做导演之前,她还觉得自己是个思想很现代的人;但是后来徐静蕾发现,爸爸对她从小的教育,在她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上是很有帮助的,她的欣赏趣味其实非常的古典。

徐静蕾的“自由”开始于十八九岁,她主动要求学画画儿。爸爸看到徐静蕾能自觉学习了,他觉得“这孩子的觉醒点到了”。在他看来,被强迫的学习都不是真正的学习,而只有懂得自发学习的时候,徐静蕾才算真的长大懂事。学了两年多的绘画,在爸爸眼里,女儿已经是个“长大的孩子”,所以在徐静蕾报考电影学院的时候,他也没有反对。徐子建想如果没有画画儿的事做铺垫,他也不会同意。

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能实现生活中的某种梦想,在电影里过上没有过的生活。《我和爸爸》中的爸爸和徐静蕾的爸爸一点儿也不一样。徐静蕾说:“其实,现在我很羡慕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爸爸,尤其是有女儿的爸爸,他们娇惯孩子,到了怕自己的女儿的程度,这也许就是不同年代人之间的差异,挺有意思的。”叶大鹰这个“爸爸”是徐静蕾理想的爸爸形象。有人说,徐静蕾把叶大鹰扮演的爸爸塑造成了真正的主角,他们之间很多动人的父女情感戏,甚至还在其中夹杂了恋人般的情感依恋。

徐静蕾档案:

生日:1974年4月16日

血型:O 型

身高:170 厘米

体重:49 公斤

她的背影范文6

1、奶奶的背影瘦小柔弱,似乎风一吹就能倒,但她的步伐却异常的稳健,一个苍桑凄凉的背影,此刻却显得无比伟大与坚强。奶奶的背影里,包含着对我无尽的爱!

2、我注视奶奶拄着拐杖摇摇晃晃的背影,心中泛酸,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情感涌上心头。

3、在灿烂的秋日阳光下,奶奶那微微弯曲的背,不停挥动的双臂,慢慢向前移动的双腿,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画面,奶奶的背影真美!

4、远地,我就看到了奶奶的背影。她戴着一顶硕大的草帽,衬得她的身影更加矮小。她在田里耕作,挥动着一人多高的锄头。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校园一卡通

下一篇英语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