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人电影范例6篇

美国美人电影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1

叫板好莱坞电影

长期以来,韩国一向对本国电影市场采取保护和扶持政策。有一个时期,韩国电影受好莱坞电影冲击很大,针对这种情况,1970年,政府制定了电影配额制,规定电影院在一年内上映本国电影必须满146天,或者说韩国电影必须占电影院上映影片的40%以上。

韩国电影业之所以发展迅速,可以说配额制功不可没,它为避免美国电影的垄断打下了基础。特别是1999年,韩国影片《生死谍变》上映57天后,打破了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在韩国的电影票房纪录,引发了韩国人民对本土电影的高涨热情,这部电影也被视为点燃韩国电影复兴的火炬,“带动了韩国百年影业迈向新里程”,最终改变了韩国观众心仪好莱坞大片的观影习惯。此后几年,韩国电影票房榜的前几位都是清一色的本土电影,韩国俨然成为继法国后又一个能与美国好莱坞分庭抗礼的电影大国。美国《时代》周刊为此专门撰文进行分析。根据韩国电影界本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今年1月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人次创历史最高纪录,其本土电影市场占有率高达近80%。这个数字意味着,在韩国4500万人口中,每10人就有4.5人看过一场本国电影。

韩国一直对好莱坞电影警惕性很高。1988年,当美国影片《致命诱惑》在韩国举行首映式时,最响亮的尖叫声不是出现在影片中女主角手拿屠刀跳出来的那一刻,而是出现在观众发觉脚下竟然有蛇在四处游动的时刻。据悉,这些蛇是韩国电影发行机构为抗议美国影片在韩国放映而投放的。从此,韩国电影业对抗海外,尤其是来自美国电影市场冲击的动作就在幕后展开,不少担心被好莱坞抢去饭碗的韩国演员和导演纷纷加入到这场无声的战斗中。

守住韩国文化的大饭碗

电影配额制是颇受韩国舆论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韩美签署投资协定(BIT)及自由贸易协定过程中的一个争议焦点。

韩国与美国从1998年开始商谈BIT协定,美方要求将缩减韩国产影片配额与BIT问题同时解决。韩方曾提出把韩国电影的上映天数缩减至73天,但遭到国内影视界的强烈反对。1999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电影人以剃光头这种极强烈的抗议形式发起大规模示威游行。此次“光头运动”博得了民众的同情与支持,一些激进组织甚至扬言要炸掉电影院,给韩国政府造成极大压力,韩美因此于2000年10月中断了BIT协商。2002年,韩国计划当年结束BIT谈判,财政经济部表示准备“接受美国关于缩减国产影片配额的要求”,从而为好莱坞电影开路。政府也强调这样做是保住出口业经济命脉的惟一出路,据说韩国经济收益的七成来自贸易,经济界有关人士认为,国家必须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带来的优势。

2004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一项旨在鼓励文化多样性的公约,这项公约将把电影从自由贸易协定中排除出去。美国官员和好莱坞制片公司纷纷表示反对,把这称为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曾反复强调,电影配额制度属于贸易壁垒,是美韩签署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的最大障碍之一。美国向韩国施加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害怕由此引起多米诺效应,担心其他国家效仿韩国的做法。如果政府今年削减旨在保护和扶持国产电影的配额,无疑是对韩国电影人的生存和本国文化安全提出了最后挑战,正如张东健所说:“我们的确是为了守住饭碗而抗议,但更是为了守住韩国文化这个大饭碗。”韩国“电影文化多元联盟”表示,韩国甘心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就等同于发起一场“反文化”。其实,韩国政府在改变电影配额制问题上始终持审慎态度,以免引发过激反应,因为它意识到这涉及民族感情。就在近日韩国电影界人士纷纷集会抗议之际,韩国政府计划在今后五年内投入4000亿韩元支持韩国电影界。

极端形式的抗争

是韩国文化特色的体现

此次韩国电影界的反美抗议如此激烈,也是在情理之中。自19世纪末到二战前后,美国一直都在肆无忌惮地拿朝鲜半岛作为其远东利益的筹码,不只一次地出卖朝鲜半岛以抚慰日本。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后,韩国处在美军的占领管制之下。韩国政府成立后,随着自身实力的壮大,韩国人的“自主”意识增强,同时对美国的感情也非常复杂。韩国之所以能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与美国的援助和成全是分不开的。韩国新总统上任后,最先访问的国家是美国,甚至韩国政府的主要政策也总要先向美国报告。然而,美国并没有被韩国民众毫无保留地接受,韩国人对美国的存在和影响表达了无奈和愤怒。特别是2002年6月,美军坦克碾死了两名韩国女中学生,使韩美关系进一步恶化。该事件的判决结果引起韩国朝野的强烈抗议浪潮,各方人士纷纷要求修改不平等的《驻韩美军地位协定》,将犯罪美军的刑事审判权交回韩国。当时急剧升级的反美情绪,也波及韩国演艺界。韩国人性格刚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韩国史学家朴殷植创作了叙述近代以后日本侵略过程的《韩国痛史》,以及抵抗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史《韩国独立运动血史》,表现了韩国人对待本民族文化历史的态度。他们可以为抗议日本教科书及其领土争端而采取示威、剃光头甚至断指、自焚等过激的行为,充满着破釜沉舟、“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豪情。可以说,极端形式的抗争也是韩国文化特色的体现。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2

[关键词]美国;英雄主义电影;危机意识

美国英雄主义电影一直是世界电影市场“永不过时”的题材,好莱坞一贯的运用超炫的电脑特技加神采飞扬的男女主角制造出一流的画面效果,吸引了无数年轻人走进电影院,为推销美国的价值观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让世界一直聆听着美国的声音。

美国,作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着天生的优越感,无数人因为羡慕此种优越感而到美国淘金,实现他们自己的美国梦。然而,这个超级大国每年盛产如此多的英雄主义电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因为有英雄的地方必然伴随着灾难、战争、危机等,这是孕育英雄必备条件。推崇英雄主义价值观,表面上看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美国人在追捧英雄的同时必然有着很强的危机意识,否则不可能对英雄有如此大的渴望。所谓危机意识,指对现状或未来怀有强烈的不安全感的社会思想意识和文化精神状态,其同义词是忧患意识。美国虽然历史不长,但其忧患意识却源远流长。[1]本文即由英雄主义电影说起,看美国人深藏的危机意识,可以说这类电影就是美国社会情绪的风向标。

一、生存危机

美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奉行“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原则。然而,这个无数人向往的自由、平等、富裕的国家,作为美国人自己,在自豪的同时,却隐藏着深刻的危机意识。“对于美国,恐惧是一种原始的、自然的状态,没有恐惧就没有美国。源源不断的恐惧是一种决定着美国言行的推动力。”[2]在强大的外表下,美国仍然有很多危机存在,其中排第一位的就是生存危机。很难想象,美国人一方面认为自己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另一方面又处处担忧着自己的生存困境。

灾难片在美国英雄主义电影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形形的灾难片将一个个救人救世于水火的英雄推向世界的同时,也将美国人对生存危机的忧虑展现在世人面前。前几年最火爆的灾难片当数2003年上映的《后天》,罗兰・艾默里奇让寒潮速冻纽约、洪水推倒自由女神的画面非常经典,可是和《2012》相比就成了小巫见大巫。《后天》毁的是纽约,而《2012》毁的是全世界。由于影片特效逼真,而且引用了古代玛雅等传统文化中有关地球毁灭的预言,加上网络炒作,一时间竟令不少观众信以为真。最近这几年,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可以清楚感觉到地球气候异变。大陆冰雹,欧洲水灾、印度热浪、美国一天16次龙卷风,这一切让人不禁要问,地球究竟怎么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以电脑为主的高科技使西方社会中的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异化现象,美国人也不例外,甚至到了杞人忧天的地步。很多人天真地相信,如果这个地球上谁掌握了这些高新技术,谁就是最有力量的人,谁就能控制全人类的命运,甚至也许存在拥有比美国人更加高明智商的罪恶的外星人来袭,最后导致地球的全面毁灭。《独立日》就是此种心态的最好反映,影片讲述了美国人正准备热烈庆祝七月四日国庆日之前,外星舰队竟大举包围地球,并对美国几个大城市展开致命攻击。于是智勇双全的美国总统比尔・普尔曼号召世界各国共御外敌,将七月四日变成地球的独立日。显然,这样的处理与早些年的影片《ET》根本不同,在《ET》中,外星人虽然与地球人语言外形都极为不同,但却心地善良,最终能够相互沟通。而现在的美国英雄主义电影中,只有通过你死我活的殊死斗争才能博得喝彩,善良和沟通是完全行不通的。

美国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之后,无疑成了世界超级大国的代言人,但美国人对战争的恐惧却是有增无减。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将战争的惨烈表现得淋漓尽致。《空军一号》《勇闯夺命岛》则是恐怖主义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可以被称为近几年第一件世界性的事件:撞击、爆炸、崩塌――所有这一切都不再是好莱坞的臆造,而是残酷无情的现实,这就是发生在美国纽约的引起普遍政治心悸和社会恐慌的“9・11”事件。根据一项调查,75%的美国人认为,他们比20年前更加感到不安全。觉得自己时时刻刻生活在暴力的包围下,难免会深深陷入恐慌之中。[3]这种“恐慌文化”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个人因为这种恐慌而备受煎熬,坐立不安;国家则因为大动干戈地抗击那些很小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的危机而浪费上百亿美元和大量的人力资源。

二、人性危机

如果说在美国,人人都感受到生存危机,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恰恰成为生产发展的动力,强化了美国人的敬业精神。大部分的美国人并没有被这种危机打垮,反而越挫越勇,因此,英雄主义电影不变的结局也就是美国英雄最终战胜邪恶或灾难,救助了美国人民或拯救了地球人类。但是,触及美国人“灵魂深处”的人性危机就另当别论了。

现代科技确实给人类以极大力量,在很大程度上造福于人类,但也在不断引发一系列危机,从生态危机到社会危机到人性危机,仿佛形成一条危机的链条。其中人性危机尤其让人感到不寒而栗。[4]伴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美国社会在创造丰裕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的意义与价值,造成了美国人精神家园的失落。近几年的美国英雄主义电影无一不与现代科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回归生活,寻找人的精神家园,重新审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黑客帝国》系列对现代科技这把双刃剑进行了很好的诠释。故事背景是未来的22世纪,由于地球资源的枯竭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劣,实际上这个世界已经不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了,统治者为了安抚人心,便编写了一个叫“Matrix”的程序来管理这个世界。虽然这是一部科幻电影,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并不能完全否定将来有这么一天的可能性。过去,人类的生存方式是自然生存――主要依靠大自然的资源和人的自然能力生存。现在,人类逐步由自然生存向技术生存发展,而现代技术又逐渐脱离人类的控制,变成一种“独立的力量”,而且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渗透与扩张。在技术生存步入极端之后的今天,人类对于大自然不是善待,而是虐待;不是关爱,而是征服。[5]而大自然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了它的承受力,必然遭到无情的报复,作为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当然非常清楚这一点,而美国人这几年也切身体会到了自然资源加速耗竭,气候异常,灾害频发。

同时,在英雄主义电影中,反派是必不可少的绿叶。过去,为了衬托英雄的大无畏气概,反派往往表现得猥琐、狰狞但又不堪一击。而现在的美国英雄主义电影中,连反派也常常被包装得酷劲十足,成为一大看点。一个个日趋丰满的反派形象同样星光熠熠,丝毫不比英雄们逊色,而这也恰恰凸显了美国人无处逃遁的人性危机。反派们大行其道,极尽夸张之能事将社会丑恶面昭示于众,展现出隐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破坏性的本质,揭示出现代文明冲击下人性的迷失及扭曲。

三、信仰危机

从17世纪初乘坐“五月花”号到达北美新大陆的第一批移民开始,美国人的宗教情怀一直比较强烈,美国的国歌里有“上帝保佑美国”的歌词;美国总统就职,要手按《圣经》进行宣誓。[6]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才使得美国――这个号称“民族大熔炉”的国家――得以在来自世界各民族移民组成的社会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凝聚力。

然而,近年来,美国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离婚率居高不下,教会神职人员性丑闻不断,尤其是9・11事件后美国人的安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系列问题让保守人士深切感到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沦丧,认为美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可怕的浩劫――信仰危机。美国人在信仰失落后随之失去了人生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柱,因此陷入了孤独的困境。恰在此时,好莱坞掀起了一股英雄主义的热潮,一个个电影英雄人物跃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追逐崇拜的偶像。从每年盛产的那么多英雄主义电影恰恰可以看出美国人信仰失落中的孤独,急需得到电影英雄――堪称完美的优质偶像的慰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独立日》中,我们还看到那位影星般的总统身披戎装,亲驾战机迎接外星来的挑战者。《碟中谍》系列中,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特工人员与敌手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交锋,总能完成中情局交付的不可完成的任务。《勇敢的心》中梅尔・吉布森饰演的起义领导人为了“自由”舍生取义。近几年由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更是家喻户晓,如超人、蝙蝠侠、蜘蛛侠,平时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而当灾难或危机来临时,他们便挺身而出,救人于水火,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上帝”就在我们的身边。

但是,这些电影英雄是否真的如上帝般完美呢?其实不然。美国英雄主义电影往往着力描绘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动不动就是世界末日,人类濒临灭绝,好衬托英雄人物力挽狂澜,救赎世间的强大能力。英雄,本是世代流传,为人敬仰,竞相模仿的人物,但现在的美国电影英雄靠的不是人格魅力,而是通过电脑特技的制作,以更加复杂的特效和更有冲击力的画面来吸引观众。英雄们无可匹敌的“神力”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只能当他们是电影人物去欣赏,可以说,已经失去了其寓教于人的传统意义。电影英雄终究是世俗的,不可能替代人的信仰。而且在这个电影英雄批量产出的年代,英雄人物被不停地复制,观众总有审美疲劳的一天,到时候,人们会发现自己陷入的只不过是好莱坞设计的商业圈套,最终回归的依然是迷茫、空虚、孤独的生活。

四、结语

众所周知,美国是这个世界上无可匹敌的电影霸主,无论从市场份额、影片数量、资金投入和意识形态影响力等任何一方面来看,美国电影都堪称世界第一。美国的政治、文化和好莱坞一贯水融得天衣无缝,某个时期好莱坞倾力出品并广为流行的电影,必定体现出当时美国的政治气候和文化风貌。[7]美国人无法忍受生存的压力,迫切需要一种解救力量,而传统的又被人们遗弃,无法达到其原有的功效。此时英雄主义电影的盛行恰恰说明了美国人在现代社会中体现在思想和生活模式上莫名的恐惧、尴尬、无奈和困惑。但是,好莱坞电影说到底也只不过是娱乐大众的商品而已,它最关注的是票房成绩而不是大众的心灵,电影给人带来的慰藉是短暂的、空洞的,不可能让人保持在电影院里获得的那种精神上和情感上愉悦的持久状态。

[参考文献]

[1] 吕庆广.危机意识和美国的强国之路[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03).

[2] Sardar Z,Davies M W.American Dream,Global Nightmare[M].UK:Icon Books Ltd,2004:23.

[3] 博拉朵莉.恐怖时代的哲学[M].王志宏,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2.

[4] 王文兵.科技时代的人性自觉[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5(11).

[5] 朱继胜,高剑平.论现代技术生存的危机及其出路[J].学术论坛,2009(10).

[6] 可非.美国:最有宗教情怀的世俗国家[J].世界知识,2006(09).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3

关键词: 个人英雄主义 美国电影 含义 形成原因

一、什么是个人英雄主义

什么是个人英雄主义?据字典解释,当某一伟大的全民族事业和为实现这一事业而积极克服当时发生的矛盾和障碍所必需的巨大努力而成为个别人的性格品质,他们在整个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并且体现在个别人的行为中,而使行为具有伟大意义时就出现了英雄主义精神。在好莱坞电影里,个人英雄主义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个人英雄强调两部分的含义:个人和英雄。电影里的主角不管是平民还是总统,都是单枪匹马,独来独往;不管主角在片中何种身份,必定是智慧过人,有胆识,能担当,身负多种技能,无论什么情况都能化解危机,获得成功。

二、个人英雄主义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

极力制造英雄神话是美国好莱坞电影长盛不衰的重要秘诀,也是好莱坞大片蕴藏各种极端文化价值观的根源。好莱坞总在极力打造各式孤胆英雄形象,编织各种神奇的英雄神话。从20世纪30年代的《大篷车》、《铁骑》、《壮志千秋》开始,好莱坞就开始了制造英雄神话的旅程。1939年的《关山飞渡》是好莱坞电影中牛仔英雄片的标志性作品,影片塑造了灵果这一英雄形象,他一个人拖住了一群阿巴虚人,使得驿车里的人都得救,充分体现出个人英雄主义精神。比如,由皮尔斯・布鲁斯南主演的《007》系列影片,塑造了詹姆士・邦德这个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在《黄金眼》(1995年)里,詹姆士・邦德必须寻找在苏联被劫持的黄金眼,那是一种发射电磁波的武器,而且被一位叛变的苏联将军所偷。在这项任务背后,最复杂的是邦德发现这次阴谋的策划者是他的一位旧识及同僚,英国籍的探员006,他计划使用这项武器引起全球金融的瓦解,借此增加财富。在《明日帝国》(1997年)中,007探员面对的是强大的媒体巨子卡佛,他拥有《明日报》,为了在中国大陆垄断并独霸媒体,不惜策划阴谋,挑起英国与中国的战争,秘密协助邦德调查的中国籍探员是林慧,邦德为了挫败卡佛的阴谋,从伦敦、汉堡一路奔波到西贡。在《黑日危机》和《择日而亡》中邦德毫无悬念地扮演了一个英俊潇洒,熟悉各种搏击器械、运动娱乐,精通多国语言,并一次又一次孤身犯险却又能力排众难、拯救世界的英雄形象。又如阿诺德・施瓦辛格主演的系列电影几乎都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典型代表。在《终结者》系列(1984、1991、2003年)里,终结者始终都是以弱胜强,最后挽救人类。时至今日,好莱坞更是有增无减地大量打造极端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可见,极力打造个人英雄主义形象永远是好莱坞电影人的兴奋点,也是好莱坞大片始终吸引观众的看点与卖点。

总体来看,像《偷天换日》这样极力渲染神偷绝技而没有多少积极价值的“犯罪英雄”,在好莱坞打造的英雄形象中只是少数,多数英雄形象具有正面价值取向。这些英雄或关心民族大义、国家利益,如《空军一号》、《国家宝藏》等;或保护地球、拯救人类,如《第五元素》、《终结者》系列等;或捍卫法律、正义与和平,如《蜘蛛侠》系列、《钢铁侠》系列等。好莱坞人总是给他们创造的现代英雄神话披上一层传统的、简单的、普遍性的崇高思想外衣,让世界所有不同文化层次、文化身份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这些影片所承载的神圣思想和崇高精神。所以,观众们不仅难以看出这些影片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且相反,还会认为这些英雄神话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导观者追求真善美,向往正义、尊严、和平、自由、人权等美好理想。如果我们剥去这层普遍性的崇高主题,就会发现,好莱坞编织的英雄神话,普遍是由个人英雄主义者充当主角。好莱坞打造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有着共同特征,就是将个人英雄无限神化,从而表现出极端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取向,其典型症候表现为:其一,英雄们普遍拥有绝对强壮的身体素质,如健壮的肌肉,钢铁般的身体,无与伦比的体能,英俊或美丽的外表,等等。一般都是身经百战而不败,伤痕累累而不死。《刀锋战士》等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这种个人力敌群雄、百战不败的代表。演员史泰龙、施瓦辛格、布拉德・皮特等就是众所周知的好莱坞英雄形象的象征,他们都是完美男性的代表,也是完美人性的典范。其二,普遍拥有优越的智力才能,如知识丰富、能力全面、身怀绝技、随机应变等。《007》里面的邦德就是这一类典型代表,射击、飞刀、滑雪、搏击、纸牌()、游泳、潜水、驾驶(赛车、飞机、船只)、社交都是他的特长。其三,普遍拥有超常的意志力,如超极限的忍耐力、顽强的战斗力、必胜的信念等。其四,普遍拥有完美男性或女性的几乎所有优点。其五,都是凭借个人力量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最终转危为安,获得胜利。其六,多数英雄往往还是敢于反抗美国政府的个体斗士。政府在搞阴谋,个人英雄们敢于揭露政府的阴谋,与强大的政府对抗,并最终让政府出丑,捍卫了正义、自由、民主、人权等。

三、个人英雄主义形成的原因

个人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他们崇尚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及自由空间。而英雄主义其实是来源于我们对于自身的生存环境、人文理念的忧虑和恐惧。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于未知世界和生存危机的感应,所以期待那些拥有绝对好的品质、过人的能力,总能在最危险的关头给予最有力的支持和保护的英雄。只是个人理想与英雄品质完美结合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就需要虚构一个完美的形象给予自己心灵上的慰藉。而美国人正是把这种模式根深蒂固地反映在了缔造的好莱坞电影上。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侵略和扩张。二战后,帝国主义已经不仅仅满足经济和政治的统治,开始向文化方向渗透。文化帝国主义其实就是文化扩张,这个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为人们广泛使用,是后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产物,其典型是当今的美国,它企图把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和文化都归于“美国领导”(America leadership)之下。美国借助其新闻媒介、文化交流、好莱坞电影、跨国公司等,积极扩张美国的政治文化和大众文化,目的在于在全球实现美国文化霸权。美国的文化是构成美国全球性力量的一部分,好莱坞电影同样承担着传播美国民主精神的职责。电影中随处飘荡的星条旗和美国的标志性建筑――自由女神像更是常常出现在镜头里,而且都以快速旋转全景展现,令人印象深刻,这本身就充满了文化帝国主义的色彩。在这些电影中,好莱坞喜欢把美国价值观等同于其他国家的价值观。《星球大战》是一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科幻影片,开创了崭新的电影天地。科技因素与精神力量并重,追寻自由和民主的胜利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化事件。它不仅是一部电影,而且是美国文化的象征。美国人的政治、经济意图和所谓的美国精神是这部电影立身的基础与灵魂。其中充斥着对太空秩序的描绘,对崇尚武力解决争端的崇拜,对美国英雄式的太空武士维护“太空正义”的极度渲染――这一“正义”是典型的美国式的正义。《超人》系列中,超人在联大发言时说:“不要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要爱全人类。”接着他说:“我们只有一个世界。”美国站出来是因为“想象他们(恶势力)对世界做了什么”。电影中有着一种普世主义。独立宣言即提出普世主义,后来渐渐演变成救世主义――美国必须拯救全世界。这一想法来源于两个基本理念,即“上帝选民论”和“天定命运论”。美国先民们以上帝的选民自居,响应上帝号召到新世界传播福音。他们认为,作为上帝的子民,美国人毫无疑问地应该成为普遍救赎的执行者和代言人。“天定命运论”来自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美国是受到神的眷顾的,美国的命运、领土扩张的无限性是由神主宰的,美国拥有整个美洲,生活在他们认为适合的地方,这是上帝的旨意,是神谕。作为上帝的选民,美国既要注重自身的发展,又要把能促进自身发展的优越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拯救那些仍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上帝的子民们。美国国民深信自己是独特的,他们不仅独特,而且肩负神圣的使命。“我们是被上帝选中的民族,我们要把自由传递到世界各地”,他们认为自己是“人类趋于完善的监督者”。美国文化深深地根植于美国宗教中,神圣的使命感使得他们干预社会,拯救人类。好莱坞电影不仅为美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是美国文化输出的主要载体。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大规模宣传,一个个电影英雄在世界范围被模仿崇拜。好莱坞电影不仅吞噬着其他国家的本土电影产业,而且影响着这些国家的民族想象和民族认同,本土电影无人问津,民族想象变得苍白。这种文化上的侵蚀使世界各民族文化出现“同质化”趋势。电影属于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倾向。它不仅是娱乐工具,而且是宣传统治阶级意志的宣传工具,电影可以通过形式和内容宣传价值和意识形态。在电影中,意识形态通过常规的社会活动为人熟悉并正常化。因为好莱坞在输出美国电影英雄的同时,在用美国的价值观、文化观评判其他族群的民族文化,甚至是价值取向。难怪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骄傲地宣称,如果说罗马帝国奉献给世界的是法律,大英帝国奉献给世界的是议会民主的话,那么美国奉献给世界的就是科学技术和大众文化。

美国是一个热烈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美国社会倡导独立和自由的精神,肯定人的价值并且充分体现了人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性,一切以人为本。鼓励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创造自由美好的生活并且造福社会,惠及人类。美国人从小推崇的就是个人奋斗,在激烈无情的社会竞争中取胜,取得安全感和成就感,成为本行业的先锋和领袖。同欧洲和日本相比,美国的自由放任经济思想更加强调个人和企业的自力更生,而不是依赖政府和社会保障,强调让人们按照自己的自然天性自由竞争。美国学校鼓励个人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培养领导才能。今天美国外交上单边主义,军事上追求绝对优势的理念,就是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灵魂深处所固有的特征在国际舞台上的自然表现。

四、结语

个人英雄主义其实也是美国梦的一部分。通过奋斗与坚持,每个人都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能力与品质获得理想的生活。成功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虽然英雄也会有烦恼与遗憾,也会被误解,但是最重要的是坚持信念。

参考文献

[1]杜钢,张会兰.美国文化传统浅探.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

[2]王娟.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学术探讨,2005.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4

关键词: 美国电影;人本主义;体现

美国电影以其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着力渲染的恢宏场景、令人惊叹的科技手段等元素,一直以来在全球电影市场独占鳌头。近年来,我国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大制作,像《英雄》《无极》《赤壁》《唐山大地震》《赵氏孤儿》《让子弹飞》等。在这些片子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电影进步不少。但与美国电影比起来,我国能推向海外市场的作品显得过于单一,宫廷暗战、官匪博弈、江湖仇杀轮番上演,片中形象缺乏人性张力。而当代美国电影中折射出的人本主义精神却能给观众们带来了强烈持久的心灵震撼与思想感召。为此,笔者尝试分析美国优秀电影作品中的人本主义精神,挖掘其深层内涵和思想价值,为当代中国电影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人本主义概览

“人本主义”一词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在英文中,该词为humanism,又译为“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随着时展,人本主义的内涵与外延日渐丰富。我们可以大致浏览一下人本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核心内涵。

第一个阶段是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此时的人本主义主要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主张人要从宗教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获得精神与肉体的独立和自由。第二个阶段是17世纪的古典主义时期,这时的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理性,即思考,这种理性精神促进了现代主体意识的确立,标志着现代性的开端。第三个阶段是18世纪的启蒙时期,“自由、平等、博爱”是这一时期的核心思想,也是人本主义的重要内容,建立一个现代民主和法治的国家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第四个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德格尔、尼采、胡塞尔等西方哲学家看到现代性正朝着技术化、工具化和经济化的方向发展,导致了人的精神的物化,他们呼吁纠正现代性的发展方向,重视人的精神升华和发展,他们对人的“存在”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深入思考。第五个阶段是当代,西方社会逐步迈入“个人主义社会”[1],社会的经济化、技术化和工具化进一步加深,人的精神物化、矮化、侏儒化也进一步加剧。人类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自然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目前的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活品质,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2]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保已经成为一个时代主题,也成为人本主义的一个新内涵。

纵观这五个阶段,我们知道,完整的人本主义不仅强调个体的独立与自由、理性的作用、追求个体的完善与幸福,更强调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环保的社会,为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当代经典美国电影中的人本主义精神

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把人本主义精神作为执政之本。他们的立国文献《独立宣言》称:人有天赋的权利,包括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政府成立是为了维护人的权利,帮助人们追求幸福,如果政府背叛了这个目的,人们有权利把政府推翻,成立一个新的政府。由此可见,美国把“人”作为立国之本的,政府只是一种工具,“人”才是目的。这种宝贵的思想延续了200多年,在许多经典电影中得到弘扬和传播。

(一)自由精神的赞歌

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与民主的国度。一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俨然成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象征,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而美国电影也将这种弥足珍贵的思想以艺术的形式鲜明体现出来。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5

[关键词]美国电影;“疯人”;癫狂者;分裂者

一、引言

20世纪上半叶,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相关理论学说对西方文艺界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开始影响美国电影,许多美国电影人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创作心理片,这一新的卖点很快便引来了许多美国观众的关注,在市场运营机制的促动下,心理片在美国迅速火热起来,甚至融入精神分析理论的影片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美国影片票房收入的重要保证。福柯在其著作《癫狂与文明》中曾表示,癫狂是古典戏剧中的重要把戏,通观世界文艺发展进程,d狂的行为与d狂的形象一直是文艺创作者手中的重要“玩偶”。这些具有癫狂属性的行为和形象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而且怪诞的行为和异常的心理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戏剧性。美国当代的电影人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古典文艺作品中的这一传统,通过心理片建立了癫狂与电影之间的关联,借助癫狂这一特性增加了电影本身的娱乐性,同时拓展了影片的叙事空间。心理片因对主人公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的关注而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和无序感,这种跳跃性和无序感在很大程度上与后现代叙事风格不谋而合。在后现代叙事的过程中,电影创作者的想象力被激发,进一步提升了影片的创新性,这也是心理片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好莱坞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正如上文所述,在票房收益与艺术创新的双重作用下,希区柯克、安纳托尔、弗里茨朗、刘易斯、霍华德等一大批优秀的美国当代导演投入到了心理片的创作之中。在这些导演所执导的心理片中,主人公或是精神病患者,或是心理变态者,他们有悖伦理法度的行为被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而出。希区柯克的《爱德华大夫》就被称为美国心理片的开山力作,影片讲述了一位记忆缺失的精神病医生的故事。不久之后,希区柯克又推出了另外一部心理片,即《精神病患者》,虽然在这部电影之前美国电影人已经开始涉足心理片的创作,但《精神病患者》是美国第一部真正引入精神分析学说理论所创制的心理电影。这部影片打破了通过鬼神等传统方式来制造恐惧,而是通过精神分析元素的融入来营造悬疑和恐怖感。这一创新的行为不仅使希区柯克名震世界影坛,而且《精神病患者》也成为后世模仿之典范。在《精神病患者》之后,引入精神分析理论所创作的心理片不断被搬上大银幕,如著名影片《邦尼和克莱德》《发条橙》《飞越疯人院》《天生杀人狂》《电锯惊魂》《致命ID》《沉默的羔羊》《黑天鹅》等,这些影片虽然展现着不同类型的精神分裂者的生活,但均是弗洛伊德“本我”理论和“潜意识”理论的变形。本文将在概述“疯人”产出集结地――美国心理片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以《沉默的羔羊》系列、《天生杀人狂》《黑天鹅》等影片为例,自暴力癫狂者和人格分裂者两类形象人手,解读美国电影中的“疯人”形象。

二、美国电影中的暴力癫狂者形象

在美国电影中,暴力癫狂者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疯人”形象之一。所谓暴力癫狂者就是将“本我”中的暴力属性全然释放,完全不顾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恣意制造暴力和血腥。就美国电影中暴力癫狂者这一类型形象塑造而言,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这两种倾向可被简要概述为“暴力的呈现”和“暴力的背后”。许多美国当代电影人以暴力为噱头,在影片中将暴力癫狂者所制造的血肉横飞视为影片卖点,虽然吸引了很多观众,但总的来说主题并不深刻,艺术价值也不高,此类影片中的代表作品有《德州电锯杀人狂》系列影片、《惊声尖叫》系列影片以及《电锯惊魂》《杀死比尔》《伐头岭》等。在此类影片中,暴力癫狂者被塑造成为杀戮的恶魔,影片仅仅展示暴力的过程和癫狂的行为,而回避了暴力的原因和癫狂的形成,其中的“疯人”仿佛只是为了杀戮而杀戮,完全丧失了人的属性,这类影片在很大程度上为观众带来了感官层面的强烈刺激。如果说上述影片可被定义为“暴力的呈现”,那么以《沉默的羔羊》系列影片、《天生杀人狂》《精神病患者》《七宗罪》为代表的影片则可被称为“暴力的背后”,这类影片虽然也塑造了许多杀人不眨眼的暴力癫狂者的形象,但较为深入地展现出了暴力背后的故事,探究了主人公疯狂的成因,在一定程度上更具心灵震颤力。

影片《天生杀人狂》由被誉为“暴力美学掌门”的昆汀编剧,奥利弗・斯通执导,一经上映便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同时还一举斩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在《天生杀人狂》中,导演所塑造的男女主人公米基和梅勒莉是一对情侣,二人在合力杀死了梅勒莉的父母后开始了亡命天涯的生活,在逃亡的过程中制造了许多惨案,杀人无数的他们在被捕入狱后获得了媒体的关注。然而,正是为了收视率而不择手段的媒体人在采访中使这两个暴力癫狂者逃出了法网。《天生杀人狂》的成功不仅在于对男女主人公暴力行为的呈现之上,更令人震撼的是两位杀人狂背后的故事,米基出生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中,他的成长也伴S着亲人的丧生,血腥的场面经常出现在成年米基的梦境之中。与米基不同,梅勒莉成长在一个畸形的家庭之中,面对父亲的行为,幼小的梅勒莉只能默默承受,而母亲的熟视无睹则进一步将梅勒莉推向深渊。米基和梅勒莉幼年的不幸遭遇直接促成了他们在成年之后对梅勒莉父母的仇杀行为,而这一杀死双亲的举动又促成了二人日后疯狂的杀人行为,以暴制暴的心理推动着他们不断走向癫狂。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经历对个体性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当儿童难以消化巨大的或持续性的精神刺激时,他们的精神世界便会发生变异,许多精神病患者均存在着不幸的童年经历。而《天生杀人狂》中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如此,他们并非真正的天生杀人狂,而是在不幸的家庭生活中逐渐扭曲了内心,从而成为暴力癫狂者,从这一角度观之,影片题名中的“天生”二字寓意深刻。

与《天生杀人狂》中的暴力癫狂者相似的是《沉默的羔羊》系列影片中的主人公,《沉默的羔羊》系列影片中的比尔、汉尼拔博士均在童年时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刺激。比尔是一个变态杀人狂,他会劫持微胖的女性并剥皮制作衣服,这一行为源自他对女性的仇恨和对男性身份的自卑,自幼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的比尔经常遭遇继母的虐待,无力反抗的他在成年后一方面仇恨畏惧女性,另一方面又厌弃自己的性别,渴望成为女性。在提出变性手术要求被多次拒绝后,比尔开始幻想自己能够通过穿上女性皮肤制作的衣服而变成女性,从而走上了暴力d狂之路。《沉默的羔羊》系列影片中灵魂人物是食人博士汉尼拔,在战争时期不仅目睹双亲被枪击和妹妹被分食的惨剧,而且在谋杀者的强迫下喝下了妹妹尸肉所制成的热汤,极大的精神刺激使成年后的汉尼拔开始了食人之旅。通过他颇具蛊惑力的双眼和言语以及令人震惊的暴力手段使许多无辜的人成为他的盘中餐。而影片中代表着正义力量的女警官事实上也并非所谓的“正常人”,她之所以执著地扮演着保护者的角色,其原因在于童年时期保护羊羔行为的失败,她希望通过身为警察的拯救行为来消除梦中凄惨的羊羔叫声,消除自己内心的愧疚。无论是《天生杀人狂》,还是《沉默的羔羊》系列影片,均将暴力背后的故事视为整部影片的叙述重点,虽然影片中不乏暴力的直接呈现,但更令人难以忘怀的却是影片中暴力癫狂者疯狂行为背后的故事。

三、美国电影中的人格分裂者形象

除暴力癫狂者之外,在美国电影中的“疯人”形象里,还存在着一类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即人格分裂者,这类人物形象在客观环境的刺激下呈现出人格分裂的状态。人格分裂是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简称,作为人格障碍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分类型人格障碍是指性格的多重性,作为一种长期养成的精神疾病,这类病患经常具有矛盾的人格特征,比如狂妄的同时兼具自卑等,他们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在美国影片中,人格分裂被更戏剧化地呈现出来,人格分裂者所具有的不同特质也往往处于极端对立之中,成功地塑造这一类“疯人”形象的影片有《黑天鹅》《致命ID》等。

影片《黑天鹅》上映于2010年,由导演达伦指导,折桂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多项大奖及提名,成为美国心理片中的又一经典之作。细观影片《黑天鹅》,我们不难从女主人公所分裂出的多重人格中看到弗洛伊德“本我”理论的影子,其中不仅有本我和自我的冲突,还有超我与自我的抗衡。在本我、自我、超我的斗争之中,《黑天鹅》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唯美的悲剧。影片的女主人公妮娜是一位芭蕾舞演员,她出生并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之中,曾为芭蕾舞演员的母亲将自己中断的舞蹈梦想完全寄托在妮娜身上,一方面对妮娜进行着无微不至的照顾;另一方面严苛地要求妮娜练习舞蹈,在这种畸形的成长环境中,妮娜与同龄人格格不入,俨然是一个生活在母亲梦想阴影下的不谙世事的“小公主”。而正因如此,单纯而懦弱的妮娜成为出演白天鹅的不二人选。在竞争激烈的舞坛,妮娜的出现使原来的“天鹅皇后”贝丝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在贝丝将妮娜视为竞争对手的同时,妮娜对贝丝所取得的成就十分羡慕,她甚至偷偷溜进贝丝的化妆间偷走了贝丝的口红,这一细节表明了妮娜“超我”的出场,努力训练并成为“天鹅皇后”是妮娜“超我”的体现,而贝丝则可被视为妮娜分裂出的“超我”人格的象征。在影片中,妮娜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竞争对手,即莉莉,莉莉是一个十分随性的舞蹈演员,其桀骜不驯的气质使她成为黑天鹅的最佳候选人。由于“天鹅皇后”需要分饰白天鹅与黑天鹅两个角色,所以莉莉自然成为妮娜的又一竞争对手。善良、懦弱的性格在使妮娜成为饰演白天鹅的不二人选的同时也制约着她成功饰演黑天鹅,在这一困境之中,莉莉主动向妮娜伸出援手,带领妮娜初尝放纵的生活,而二人在妮娜房间中放肆的则代表着妮娜的再次分裂,这次分裂源自妮娜对性和放纵的渴望。事实上,这次放肆的只是妮娜在幻想之中自己完成的,由此象征着“本我”的人格也出现在妮娜的心灵之中。在不断探索分饰纯美的白天鹅和放荡的黑天鹅的过程中,妮娜的“超我”人格、“自我”人格和“本我”人格相互抗衡,最终象征着妮娜“本我”人格的莉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妮娜所幻想出的黑天鹅。为了成功饰演“天鹅皇后”,妮娜不断地强化“超我”人格和“本我”人格,然而分裂人格之间的斗争却酿成了妮娜自杀的悲剧,最终,在饰演“天鹅皇后”的过程中,妮娜用生命换来了在白天鹅与黑天鹅之间的完美转变,在演出之后倒在了自己的刀下。《黑天Z》中的女主人公妮娜无疑是在环境压力下逐渐分裂的“疯人”形象,她以人格分裂并自我毁灭的方式诠释出了“天鹅皇后”的美。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6

[关键词]《魔兽》;人性情怀;希望

在好莱坞工业体系之下,以小说、游戏、漫画等为基础,素材丰富,不乏故事创意,而平衡好原著粉和路人观众的观影体验便是影响市场反应的核心。从美国大片的整体格局来看,其在故事架构中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穿插与诠释是美国电影展现其魅力的关键所在,虽然会饱受落入俗套的诟病,但戏的魂终究在情,这个时代最缺乏的也是对感情的深入解读与品味,感情虽平凡,虽随处可见,却永不会被替代与消解。此次对《魔兽》的剖析,剥离开其背后强大的粉丝群体与游戏背景,摒除导演对故事的重新架构与编排,不考虑剪辑上带有的匆忙与仓促,仅仅从人文情怀的角度来说,它是美国电影展现人性、反思人性的缩影,该片导演把握住了电影的艺术特征,以技术带来的视听方式重述或深化原著之中的战争始末、生命感悟与情感历程,通过饱满的、多面的、复杂的人物性格来推动剧情发展,展现美学精髓,领悟生命内涵。

一、抓住感情痛点,深刻展现人性

在美国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每部电影的角色塑造都会考量其个人经历背后所呈现的多重性格,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背景出发,刻画出性格丰满、有血有肉的电影人物。无论何种影片,都会给予每个角色鲜明的性格特征,从多角度剖析展现人性的善与恶。

在《魔兽》中,如何平衡两大阵营不落入你邪我正的俗套,如何把庞大的故事起源讲得通俗易懂又惊心动魄,既不冗长铺垫又能小高潮不断,既有厚重感又偶尔卖萌,还能在战争中恰到好处地表达复杂的人性与冲突,在于对每个人物的形象刻画与深刻剖析。曾有人说,不管在哪个时代、何种时空,都不存在真正的善恶之分,存在的只是每个物种在自己立场上所做出的切实选择。人与兽,虽语言不通、种族不同,但其性情相通。善与恶,可能存于一念之间,也可能山水相隔。部落家园被毁,开辟新领域,联盟守护土地,反抗入侵,无论是兽族还是人族,影片中展现出的亲情、友情、爱情都具有极强的代入感。为信仰膜拜也好,为荣誉战斗也罢,每个人物背后都有其生命中最脆弱、最难以触碰的情感。而在这个什么都可以买到的年代,在这个发自内心的挚爱与欣赏再难享受的年代,情感的痛点与无处不在的人文情怀仍旧让美国影片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商业价值。

对于好莱坞影片而言,每一次通过影片剖离现实,每一步对角色形象淋漓尽致的展现,都是其保持影片魅力的力量之源。它展现的情感平常、普通、无处不在,但它展现出的情感不可触碰、难以找寻,更无法靠他人填补空白。而这些情感,在美国电影中一直在以多种形式展现,因这些平常情感的存在,让人在影片中读出希望、读出光明、读出别人无法给予的温暖。无论影片的戏剧张力强弱,无论其视觉特效技术的运用带给观众的感官冲击大小,无论其情节是否足够流畅、生动。美国影片始终不曾忘记的,是它对人性的展现,是它在“易于看懂,深入浩海”中对希望与自由的无尽向往,虽有黑暗,但终将走向光明。

二、感情布局宏伟,人物立体鲜明

单纯从《魔兽》这部影片来看,其将爱情、亲情、友情等元素全部杂糅到一起,虽个别地方表现形式略显生硬,情节表现有些刻意,但就整体而言,整部影片的感情布局宏伟,足以挑拨观众的感觉神经。杜隆坦在反抗中的完美逆袭,德卡拉在守护孩子中的母性光辉,古尔丹血腥残忍中的略带柔情,奥格瑞姆在悔恨中的两次反水,洛萨对儿子的矛盾悔恨与深沉父爱,迦罗娜对人类世界的恐惧与眷恋,莱恩国王的壮美之死,麦迪文的孤独至殇都在影片中形象地展现出来,每一笔刻画,都触动人心。

杜隆坦,勇敢、大义、有担当、敢于反抗,这个角色的塑造是整部影片中的亮点。家园已毁,背井离乡,入侵异界;面对邪能对同族的侵染,在知晓古尔丹的意图后,其没有顺从,而是在其对家庭、霜狼氏族、兽人部落强大责任的支撑下选择反抗,没有畏惧与退缩,用勇敢联合的死亡证明给兽族世界,他们应该坚守自己的底线,这种有血性的死亡之于他,是最好的结局,是最光辉的陨落。

德卡拉,兽人女性,彪悍而充满母爱。为了保护儿子而牺牲,最后死亡的眼神望着的仍旧是顺着水流静静漂走的儿子,这是她的不舍与眷恋。她曾说:“记住,你是杜隆坦的儿子,流着酋长的血,是天生的强者。”这句话无关荣耀和忠诚,只是一个母亲的肺腑之言。

古尔丹,邪恶、阴毒、权利膨胀而蛮横的独裁者,负面人物的典范。出卖灵魂,血腥、残忍却也藏匿一点柔情。为了获得艾泽拉斯大陆的统治权,残害生灵,但在某种程度上,其强大的背后也是一种无奈,想占领得越多,内心缺失得就越多,这种残忍是他的本性,也是他的强硬外壳。在杜隆坦儿子降生那刻,他在冷酷的外表下对婴儿的小心翼翼展现出了内心的无限柔情。

奥格瑞姆,叛徒、种族主义者。其在杜隆坦联合人类之初,将其出卖,使得整个霜狼氏族遭受灭顶之灾,虽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但这是他认为为了兽族应该做的。在深刻体悟到古尔丹的残暴后,他的悔恨与行动,也展现了兽族世界的人性光辉。

洛萨,背负着联盟的重任,作为片中人类世界的英雄人物,有自己的骄傲与坚持,在战争中无畏、勇敢、坚毅,他忠诚地为自己的国王而战。他的多重身份,更面面俱到地展现了正常人类生活的喜怒哀乐、多愁善感。作为父亲,其对儿子深厚的爱;作为战士,其对国家令人敬仰的忠诚;作为男人,其对迦罗娜的爱恋与喜欢,都在从多个层面展现着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选择。

迦罗娜,半人半兽,夹缝求生。其将兽人的血性与人类的情感软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属于人类,也不属于兽族,她眼神中展现出的痛苦、委屈、游离背后是其不可触碰的疼痛,在人与兽的挣扎之中,她所感受到的王后的温暖、国王的厚爱、洛萨的喜欢又让其深受感染,归属于人。而她,注定背负着永远洗不清的误解走上了一条孤独的领导之路,没有退路,唯有染着朋友的鲜血努力成为部落领袖才可能争取和平,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的矛盾与挣扎立体鲜明,令人动容。

国王莱恩,是人类精神和灵魂的一种写照,其在对抗战争与慷慨赴死中展现出的慈善、气魄、热血与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无愧于他作为这个国家的支柱与灵魂。勇者无惧,宿命使然,其最终选择的死亡之路更将其高大伟岸的国王形象推到制高点。

这几个人物作为兽族与人类的代表,每一种性格的选择,都有其自己的无奈与坚持。不同世界、不同种族、不同思维传承的物种,都有着一样的善与恶的挣扎、苦与痛的选择,只是每一个游荡的灵魂都找到了不同的寄宿的实体,就如同现实中的我们,从每个人的灵魂身上可以读到自己。

而对于多数美国电影而言,其在故事情节的构思背后,无不努力将上述人物这种种性格融入影片之中,比如《加勒比海盗》里杰克船长是一个玩世不恭的狡猾海盗,他的道德和节操备受质疑,但他向往自由、有勇有谋,关键时刻能拯救自己的朋友,魅力非凡,丝毫不影响观众对他的喜爱。美国电影对人物多样性的刻画使得每一个角色血肉丰满、性格独特又别具吸引力。

三、黑暗与光明交织,信仰与希望共存

在美国影片中,永远会让人读出对生活的希望,读出对美好的向往,读出对未来的期许。“光明源于黑暗,黑暗涌现光明”,邪能的背后是光明与黑暗的对决,联盟这边,麦迪文抵御邪能失败,从守护者变成恶魔;部落这边,杜隆坦看到邪能的危害,为了恢复兽人的荣光不惜牺牲自己。影片中展现出的善恶、背叛、情谊、黑暗与光明以及杜隆坦的兽族之爱、莱恩国王的人类之爱,洛萨迦罗娜的兽人之爱、两大主角洛萨的丧子之痛和杜隆坦的爱子之情都能触及每位观影者的神经。

首先,从影片中的情感交织来看。关于亲情,杜隆坦从最初因儿子出生导致母亲死亡而对其产生的恨,到儿子受伤展现出的不露声色的关怀,再到最后隔着屏障眼睁睁看着儿子孤立无援,一步步逼近死亡所展现出的自责与痛惜,是一位父亲最深沉的疼痛。杜隆坦作为霜狼氏族酋长,为了保护儿子、族人而前去认罪,德拉卡在危险时刻兽人母性爆发,一直战斗到死去,是兽人父亲母亲对孩子最深沉的爱恋。关于爱情,杜隆坦和德拉卡的互相陪伴与守护,王后对国王的爱让其展现出的包容与无畏,迦罗娜与洛萨的相互支持与因为误解而分离,无论何种形式、何种结果,其背后展现出的是爱的不分种族、无关年龄,是每个人对这种美好感情发自内心的追求。关于友情,杜隆坦与奥格瑞姆的兄弟情与反水背叛,再到后来对杜隆坦妻儿的保护,对杜隆坦的解救,是对兄弟关系从裂痕到愈合的完整展现。这里的每一段感情,都是一种与观影者的生命交流方式,眼神透露的真心,精神层面的触动,让每个人可以在影片中找到自己感情的影子。

其次,从影片的整体格局来看。洛萨对卡伦最后的叮嘱、麦迪文死前的最后一滴泪、洛萨战胜黑手后兽人对其致以的敬意,是这部影片的魂,无关种族,无关荣誉,使命使然。在这次的《魔兽》中,兽人居住的德拉诺被古尔丹使用的燃烧军团的邪能污染,通过黑暗之门到达艾泽拉斯。兽人不是邪恶,而是荣誉的化身。东瘟疫之地破屋前提奥・佛丁说:“种族并不代表荣耀,我知道有些兽人,他们像最高贵的骑士那样可敬,我还知道有些人类,他们像最残忍的亡灵天灾那样邪恶!”这是善与恶的交织、黑暗与光明的转化。

杜隆坦作为兽人,在认识到古尔丹的邪能力量后,毅然而然地选择挺身而出,向自己的敌人莱恩国王提出订立同盟,守护共同的家园,到其计划失败身披代表霜狼氏族的狼皮与古尔丹决战悲壮赴死,是一个酋长对自己部落的守护,也是在黑暗中涌现的光束,照亮兽族。麦迪文作为人类,在邪能的控制下,将外界危险带入人类世界,这是光明世界中的黑暗,再到其恢复原形,在微弱气息中念出咒语“暴风城”的那一刻,是其对国王承诺的兑现,是其对国家责任承担,是他对自己过往的忏悔,那最后一滴泪,让人感受到情谊的力量、光明的力量、希望的力量。迦罗娜含泪刺杀人类国王,被纳入兽族,洛萨与之反目,是其在大局面前做出的牺牲,包含了其诸多难以言表的无奈辛酸,也是她对这个人类世界的大爱与坚守。在洛萨战胜黑手后,兽人无视古尔丹的威胁与命令向其致敬,展现出了兽人世界的坚守与底线,这是他们的信仰,无关权势,无关忠诚。影片中也通过迦罗娜的转变,展现了人性的矛盾。王后的保暖物品,善意相待;迦罗娜的恶语相向,步步紧逼;洛萨的手持长枪,背后防备,到迦罗娜的敞开心扉,与洛萨相爱,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兽性的直接。影片收尾时,洛萨与伽罗娜的怒目相视,成为心头深处缠绵悱恻而根深蒂固的痛,洛萨对迪迦娜的爱,失去信任,甚至连一秒的犹豫都不值得,人性的现实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霜狼氏族酋长的孩子在襁褓中顺流而下,被人拾起,既是影片为下集埋下的伏笔与悬念,也是对希望、对未来、对精神与信仰的传承。

正义邪恶、忠诚背叛、信仰荣誉、战争和平、生存死亡,这些本就宏大的话题披上了魔幻的外衣,通过《魔兽》以一种更加华丽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展现着魔兽世界与人类社会的相似性,它的成功在于它无限接近于真实,虚构出来的世界符合人性。家国民族,爱恨纠葛,复杂交织的情感,对立双方的矛盾,直面死亡的瞬间,这部影片通过一个充满硝烟与战火的世界,展现出仇恨与愤怒的现实,也绽放着信仰与希望的光芒。对于多数美国电影而言,无论是漫威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变形金刚》系列,抑或是《疯狂原始人》《疯狂动物城》等动画系列,无不通过不同人物的刻画构建着相同的世界观――黑暗永在,希望永存,这是美国电影永不会被抹杀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 侯文辉.现代性与美国皮克斯动画电影的文化逻辑[J].装饰,2011(04).

[2] 鲍玉珩,常润芳.当代迪斯尼和美国好莱坞动画:1980―2008[J].电影评介,2009(07).

[3] 朱以青.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文化多样性[J].山东社会科学,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