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教案范例6篇

细菌教案

细菌教案范文1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安排

初步掌握细菌培养和接种技术,认识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培养无菌观念,练习无菌操作技术。细菌培养是微生物教学中的一项基本技能,这一问题涉及细菌的分布、细菌的营养、细菌的代谢、细菌的生长繁殖等各方面的细菌学基本知识,所以将细菌培养的实验教学安排在细菌学基本知识概述之后,为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打下理论基础。

二、具体学习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开设细菌培养实验课之前的一段时间,将煮沸的肉汤倒入无菌的烧杯,冷却后成胶胨状,置自然条件下让其表面受空气细菌污染,生长菌落;另将一份新鲜牛奶倒入无菌烧杯,置自然条件下让其变质。准备好以后,提前一周时间,将两烧杯带入教室,让学生观察肉汤和牛奶感官性状的改变,告诉学生存放一段时间的肉汤和牛奶之所以发生感官性状的改变,主要是因为有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请大家根据这一现象,考虑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存在于自然环境和正常人体的细菌?这就是教学设计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本来就对看不见的微生物世界充满好奇,这一问题的提出,激起学生极大的探索欲望,个个跃跃欲试,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存在自己身上的和身边的细菌。

学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查阅很多相关的资料,为给学生以指导,又提出以下引导性问题:①细菌在自然界和正常人体是怎样分布的?如何进行采样?②细菌的营养类型有哪些?存在于自然界和正常人体的细菌大多是哪一种营养方式?怎样给细菌配备所需的营养物质?③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哪些适宜的条件?如何给细菌提供这些条件?④假如已经配备了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即基础培养基,还想进行细菌的纯种分离或观察细菌,这时要求培养基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可以向培养基中加入什么样的物质?⑤如何在培养基中进行标本材料的接种?⑥培养基在一定的条件下生长出了细菌,细菌是培养基中的还是标本中的?如何消除培养基中存在细菌的可能性?在实验中又如何排除这种可能性?⑦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杂菌污染?如何进行无菌操作?⑧如何观察培养基上生长出的细菌菌落?

(2)成立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学生6~7人组成一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各方面的条件基本做到组间同质,以便小组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各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可设立组长、记录员、报告人等,共同负责小组的学习。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要分头查阅资料,包括教科书、图书馆及网络上的资料。对查得的资料在小组内部要进行整理、交流与汇总。教师同时开放实验室,学生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可随时进入实验室观察实验条件,考虑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对实验设计的技巧与原理学生往往不能直接获得答案,小组成员要搜集他人的设计经验进行推敲、讨论,最终拿出集体讨论的方案。在学生自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扮演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个别指导。例如,学生在通过查资料知道如何配备细菌培养所需的基础培养基后,对如何进行细菌的纯种分离和细菌动力观察这一问题不知如何解决,这时提醒大家胶胨状肉汤与液状牛奶生长细菌形状的不同,并让学生想想果胨类食品的特性,很多学生马上联想到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胶胨状的凝固剂。这时告诉学生,实验室提供的凝固剂是琼脂。问题解决的同时也引出新的问题:琼脂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细菌培养中为什么要使用它?对新的问题学生还要继续查找资料。

(3)动手实验,探索解决问题。各小组在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方案后,即可动手实施设计方案。对大部分学生来讲,由于缺乏经验,在实验设计中未免存在欠缺,例如,有的小组没有设立对照,有的小组标本采集时混杂污染,教师发现后先不点破,等出现问题后再与他们一起分析、解决问题。有的小组反复多次后才顺利完成实验。对此,学生感受很深,体会到了自己在实验设计上的不足。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相当于完成了一个小型课题的所有工作,通过这一次实验学到的东西相当于平时的几次、甚至是十几次实验课的内容。这次实验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实验兴趣,很多学生放弃双休日到实验室加班加点。

(4)小组讨论,总结评价问题。当所有小组在实验室实施了自己满意的设计方案,获得一定的实验结果后,在班级再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与总结。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方案及实验结果,回答老师及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教师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指出各小组的成绩与不足,最后,根据各小组对引导性问题的回答情况,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可行性、实验动手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判断能力,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细菌教案范文2

论证式教学;论证;科学史

科学的本质是基于证据的思想、解释与辩解,是证实和证伪的过程。论证式教学是指将科学研究方式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论证是指围绕某一论题利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证据,运用一定的论证方式解释、评价自己及他人证据与观点之间的相关性,促进思维的共享与交锋,最终达成限定条件下可成立的结论的活动。科学教育中实施论证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的深入开展以及学生论证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提供了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丰富的科学史,展示了科学家如何逐步通过实证的方法获得相应科学结论的过程,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认识的影响过程。复习教学时,可以通过论证式教学,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小鼠对两种类型肺炎双球菌的免疫过程是什么样的?”“转化因子为什么是遗传物质?” “艾弗里的实验既然已经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为什么赫尔希和蔡斯还要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做实验得出相同的结论?”“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能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等四个疑问。

二、论证式教学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的四个疑问,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主题,展开基于论证式教学策略的复习教学。通过问题设置、补充资料、还原科学史实,使得论证主题情境化,沿着“转化因子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 RNA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论证框架,逐步深化学生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并通过设置“质疑和辩驳”课堂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和兴趣。再把相关生物变异、免疫调节、DNA分子结构、DNA分子杂交等重要概念穿插于复习教学中,使得学生体验和领悟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

论证是从学生活动“质疑举证: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导入,再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实验”和“重组烟草花叶病毒接种实验”为主体展开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论证,最后归纳总结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论证过程力图使学生领悟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得,从而认同科学结论获得的最基方法是实证方法,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补充“两种肺炎双球菌的遗传关系”“肺炎双球菌引发人患肺炎和鼠患败血症的生理机制”等资料,对格里菲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方案与思路的还原,穿插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变异、DNA分子杂交技术等概念解决“转化的分子机制”问题、运用免疫调节的知识分析“R型活菌与加热处理的S型死菌混合条件下在小鼠体内的数量变化”等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归纳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

通过上述论证教学,还引导学生认识“从微生物培养技术到物质分离提纯技术,从同位素标记技术到病毒重组技术,从X射线衍射技术到化学物质含量测定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二、论证式教学与反思

1.“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的论证式教学

学生通过回顾蛋白质相关知识,围绕主张“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质疑和支持的证据。

证据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有20种,由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排列顺序不同,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具有贮存大量信息的潜能。

证据②: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其作为酶能够控制代谢,进而影响生物的性状表现。这与遗传物质能控制生物新陈代谢和生物性状相同。

证据③:蛋白质具有种属的特异性,遗传物质也具有种属的特性。

质疑①:蛋白质不能进行自我复制。这与遗传物质能够传递给子代不符。

质疑②:蛋白质的结构和含量不稳定。这与遗传物质具有结构和含量的相对稳定不符。

质疑③:蛋白质的结构和活性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而改变。

2.“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论证式教学

围绕“死亡小鼠体内的S型活菌从何而来?”和“R型活菌如何转化S型活菌?转化机制属于基因突变还是基因重组?”这两个问题展开论证式教学。首先,教师在课前将补充资料和还原后的格里菲斯实验过程、结果整合成主题案例资料,以便学生课堂阅读,并布置学生根据上述两个问题提出主张和搜集证据。其次,展示学生依据资料提出个人的主张。再次,通过质疑与辩驳,学生基于证据,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解释和补充证据,对他人的主张进行质疑。最后,对主张进行修正和限定,达成 共识。

资料1:S型细菌有荚膜,其荚膜多糖称为内毒素,是一种抗原物质,对动物体有危害作用。当S型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由于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从而在细胞内迅速增殖、扩散,引起人患肺炎或鼠患败血症。而R型细菌无荚膜,则能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所以不能使机体患病。

资料2:R型和S型是同一物种不同品系。R型是S型自身合成荚膜的基因突变形成,即R型是由于S型发生突变而丧失了合成荚膜能力而形成。R型和S两型可以相互转化。S型分为许多种亚型,分别被称为SⅠ、SⅡ、S Ⅲ等,其物质基础是构成荚膜的多糖存在差异。不同亚型的S型肺炎双球菌都能突变形成相应的R型,它们又都能发生回复突变形成相应的SⅠ、SⅡ、SⅢ,但只能发生同型突变(SIR I、SⅡ RⅡ、SⅢRⅢ)。

资料3:还原后的格里菲斯实验

①问题1:死亡小鼠体内的S型活菌从何而来?

初步主张:观点① 加热处理不完全,残余的S型活菌伤后复原繁殖产生;观点② S型死菌死而复生;观点③ R型活菌自发突变形成,与加热杀死的S型死菌无关;观点④ R型活菌在加热处理的S型死菌的作用下转化产生;

基于证据的辩驳:针对观点①②,学生提出质疑的间接和直接两种证据。如证据①:蛋白质高温变性失活,是不可逆过程(间接证据);证据②:第三组实验结果小鼠健康存活表明,加热处理已致S型活菌完全死亡。针对复活观点,学生补充提供了其通过网络搜集的证据,格里菲斯在1933年,在体外用S型细菌的无细胞提取物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实验,仍然发现S型活菌的出现。证据③:第一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R型活菌没有自发突变形成S型活菌(直接证据)。

归纳解释:R型活菌发生性状的转化,且这种转化可传递给子代。这表明R型活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稳定性的变化,这种可遗传变异与S型死菌有关。

完善主张:在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促成这种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菌。

②问题2:“R型活菌如何转化S型活菌?转化机制属于基因突变还是基因重组?”

预设主张:观点① R型细菌自身的基因发生突变转化形成;观点② R型细菌获得S型死菌的有关特异性荚膜合成部分遗传物质,通过基因重组实现转化。

支持辩护: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观点,使其明白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是对转化因子作用的界定上,观点①认为转化因子的作用是诱变剂,而观点②认为转化因子的作用则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即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再启发学生进行反向推理,最后利用提供材料进行判断。如若是基因突变,则RII型细菌只能发生同型突变形成SII型细菌,而实验分离得到是SIII型细菌,从而否定观点①,而支持观点②。

完善主张:R型活菌发生性状的转化的本质由于其接收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部分遗传物质,并实现重组整合形成的。

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提出有关“为什么加热没有使遗传物质失活?”问题,此时教师可直接补充“加热所使用的温度”与“遗传物质的热稳定性”等资料加以说明,也可“留白”,让学生课后自己搜集材料思考。

本环节教学中,教师还设计两个问题来观察学生对这一主题是否真正理解,以及学生能否运用实证的方法获取相关经验。问题①:请用现代生物学相关方法区分RII活菌是转化为SII型,还是SIII型?问题②:请分析格里菲斯第四组实验小鼠体内两种类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值得欣慰的是,关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提出三种解决方案:①微生物形态结构显微观察;②DNA分子杂交技术;③免疫反应抗体分析。关于第二问题学生也能做出正确判断:R型先降后升,S型从无到有。

3.“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论证式教学

先抛出“艾弗里的实验结论不被当时大多数科学家接受”的史实引发学生疑问,接着展示还原后的真实的艾弗里实验方案,再让学生对比教材编者处理过的实验方案,使得学生认识到虽然物质分离方法不同,一个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提纯技术,一个采用酶解逐个成分去除技术,但实验设计思路是一致的。从中提示学生注意艾弗里采取上述方法是受限于提取分离技术,使其初步认识到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肯定艾弗里实验结论的正确性。并简要补充介绍当时社会背景和一些导致艾弗里成为诺贝尔奖遗漏之珠的科学事件,让学生领悟科学发展的曲折以及科学精神。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重组烟草花叶病毒接种实验”的论证式教学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复习,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材料选择的依据,并从材料选择引出实验设计思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该实验如何实现DNA与蛋白质分离的观测,得出同位素标记方法。接着引导学生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有机联系起来。再运用反证法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重组烟草花叶病毒接种实验方案则作为补充资料,用来修正“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这一主张。并通过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比较表,进一步完善、达成共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细菌教案范文3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科学史经典实验 创新意识

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新一轮课程改革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就生物学科教育而言,从内容到方法都提供了丰富的、基于实验的探究性学习材料,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应看做一条重要的途径。教学时我们如果能恰当引入科学史经典实验,那么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趣味性,又加深了对所学的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如何将生物实验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通过探究科学史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应提供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背景资料,授课时不妨把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环节交给学生,让他们想办法解决,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入手解决。是创新提出合理假设,设计新的实验方案,选择新的实验技术,还是寻找新的实验材料?这样促使学生重新组织所学知识,就好像这些知识全然是新发现的一样。

笔者在进行“探究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课堂教学时,引用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典实验,其中设置了几个可让学生探究的“创新”点。

1.创新提出假设

探究内容始于1928年格里菲斯所做的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家鼠的实验。

1.1教师展示背景资料。他发现肺炎双球菌的两种菌株,一种为R型,外面没有荚膜,注入小鼠后小鼠正常;另一种是S型,外面有一层多糖类荚膜,光滑,注入小鼠后很快导致小鼠死亡,加热杀死后注入小鼠,小鼠正常。

将S型肺炎球菌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从中分离出R型。当他把这种R型的少量活细菌和大量已被杀死的S型肺炎球菌混合注射到小家鼠体内以后,出乎意外,小家鼠却死了。剖检发现,小家鼠的心血中有S型细菌。

1.2教师评价。在第三组实验中,究竟小家鼠为何死亡?为何会出现S型活细菌在体内繁殖?S型活细菌从何而来?

1.3学生创新提出假设。S型细菌在小家鼠体内繁殖导致死亡。创新提出假设:有学生认为R型细菌中有某种“活性物质”,能使S型细菌复活,然后在小家鼠体内繁殖;有学生认为已经死亡的S型细菌中有某种“转化物质”,能使R型细菌转变为S型。

2.创新设计实验

2.1教师评价、质疑。针对学生提出的可能性,教师放下教案,对这两种假设做出评价:“两者假设均合理,无对错之分,关键是能否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如何设计实验。

2.2学生讨论。刚才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仍然保留了细胞的结构,所以R型细菌中可能存在的“活性物质”使其复活,那么可否破坏它的细胞结构,使其失去复活的先决条件呢?

2.3学生创新设计实验。认为破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细胞结构,与R型细菌混合,注射小家鼠体内,观察小白鼠是否死亡。

2.4教师展示背景资料。格里菲斯在此后不到两年,又发现S型细菌的无细胞抽提物加到生长着的R型培养物上,也能产生R向S的转化(RS)。于是,研究者们提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培养物或其无细胞抽提物中,一定存在着某种导致细菌类型发生转化的物质。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人们尚不知道,为便于研究,暂时叫做“转化因子”。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学生创新提出合理假设,创新设计可行性的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在研究的思路上与格里菲斯不谋而合,掌握了生物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初步培养了生物科学素养。

3.创新运用实验技术

探究内容是艾弗里和同事麦克劳德和麦卡蒂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而进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3.1教师质疑。细胞内的主要物质有:多糖、蛋白质、核酸、脂质。那么能否再通过实验确定究竟具体是什么物质在起遗传作用呢?

3.2学生创新运用实验技术。学生提出,能否利用化学技术将S型细菌中的各种物质分开,然后分别和R型细菌混合,观察是否会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3教师展示背景资料。1944年,在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他们开始对含有RS转化因子的S型细菌的无细胞抽提物进行分馏、纯化工作。他们根据染色体物质的绝大部分是蛋白质的事实,曾一度推断蛋白质很可能是“转化因子”。然而,当他们使用一系列的化学法和酶催化法,把各种蛋白质、类脂、多糖和核糖核酸从抽提物中去掉之后,却发现抽提物的剩余物质仍然保持把R型转化为S型的能力。于是,他们对自己的推断动摇了。最后,在对抽提物进一步纯化之后,他们发现,只需把取自S型细菌细胞抽提物的纯化DNA,以低达六亿分之一的剂量加在一个R型细胞的培养物中,仍然具有使RS的转化能力。于是,他们得出结论说“转化因子”就是DNA,并在《实验医学杂志》第79卷第137期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3.4教师评价鼓励。同学们能创造性地把化学技术运用在生物学的研究中,这一点很值得鼓励。当年艾弗里和同事麦克劳德就是利用了化学中的分离物质的手段才使得寻找遗传物质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看来学生的创新运用意识有所强化。

在深入探究遗传物质时,学生能想到恰当地改变实验方法寻求实验研究的进展,并且是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这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是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课堂带来的成功。

4.创新思考

探究内容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噬菌体DNA能携带母体病毒的遗传信息到子代病毒中的经典实验。

4.1教师展示背景资料。艾弗里等人在1944年所做的试验和结论,不仅没有使科学界立即接受DNA是遗传物质的正确观念,反而引起了科学界许多人的极大惊讶和怀疑。否定意见则根本不承认DNA是遗传物质,认为不论纯化的DNA从数据上看如何纯净,它仍然可能藏留一丝有沾污性的蛋白质残余,说不定这就是有活性的转化因子。

4.2教师质疑。虽然化学提取分离细胞内各种物质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其所能达到的纯度只能使得提取出的DNA达到99.98%,对于一些固执和吹毛求疵的科学家来说,如何才能说服他们呢?

4.3学生创新思考。学生认为:事实胜于雄辩。只有拿出更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据才能使这些怀疑者信服。但是化学提纯技术已经无法达到更高的程度,怎么办呢?学生一度陷入了沉思……

5.创新选用新的实验材料

科学研究研究一度陷入了困境,毫无进展……

5.1教师引导思考。研究思路肯定是正确的,蛋白质和DNA的提纯技术手段暂时无法达到要求的纯度,难道纯净的DNA就这么难以得到吗?能否从其他方面入手,比如:实验的材料……

5.2创新选用。话音未落,一位同学说:“病毒!”起立后陈述理由:“真核生物细胞中染色体主要是DNA和蛋白质很难分开,所以用细菌可能更加容易一些,但是还是不能很好地把它们分开,在初中时我学过病毒,它的结构很简单,只有蛋白质和DNA,最重要的是它们是完全分开的……”

5.3教师展示背景资料。1951年,赫尔希和蔡斯提出一个十分富有魅力和启发性的假说:“病毒的作用可能像一个充满着转化因子的注射针。这样的病毒本身不会进入细胞,但它不仅用尾部接触寄生细胞,并可能通过酶的作用在细胞外膜上钻一小孔,然后病毒头部的DNA就钻入细胞。”赫尔希在病毒感染寄生细胞过程的细节上都叙述得如此准确,真是令人惊异。

5.4教师评价。同学们能在生物界中寻找简单的特殊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再一次在寻找遗传物质的征途上跨越了障碍,有了这种创新思维,你们在今后一定大有所为。但是真正完成还要用到物理上的新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下面我们继续进行学习和探究……

细菌教案范文4

1为探究创造宽松环境

由于学生的个人经验不同,对同一问题的见解就不同,会对同一个问题的探究做出不同的假设、设计不同的探究方案、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学习“食物保存”时,教师不能硬性向学生灌输食物腐败的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等引起的结论,而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的假设,“食物腐败是由空气引起的”、“食物腐败是由温度引起的”、“食物腐败是由细菌引起的”等。教师不要急于评判学生的对错,而是应该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假设,设计相对应的探究方案,给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还会感悟知识的发现过程。于是,学生在不断自我肯定或否定的过程中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2问题引领 自主学习

在“测量胸围差”实践探究活动中。先让学生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深深地吸气,感受在吸气时胸廓的变化;然后深深地呼气,感受在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在活动中学生就会愉快地思考并交流自己的感受。有了这样亲身的体验,学生对问题就更感兴趣,于是就迫不及待地想测量“胸围差”。通过记录,对比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往往又会提出疑问:胸围差能完全表示胸廓变化吗?这一过程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开展主体性学习,充分体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使学生的实践探究达到了最佳效果,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发展,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适当调整教材顺序

在进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节探究中,按教材的顺序,是先讲述菌落,对比细菌、霉菌菌落的特点,再进行培养方法的学习。这样的学习顺序,使探究显得单薄、枯燥。从思维特点上来看,中学生虽然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思考时仍然偏重于经验。于是在处理教材时应调整顺序,先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学生在课上分组讨论培养方法,设计探究方案。通过各组先独立思考,后相互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质疑并补充学生的设计方案,最后形成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课下完成具体探究方案,在下节课教学中,学生就会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菌落来交流如何区分两种菌落。这样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课堂结构更趋于合理。

细菌教案范文5

第二个来朝鲜和中国作国际调查的是“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调查团”,该调查团由奥地利、意大利、美国、法国、中国、比利时、巴西、波兰8个国家的8名法律专易丝且成,在1952年3月作了近一个月的调查,调查结果肯定了中国和朝鲜的控诉。美国声称上述调查者和组织“亲共”,要求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进行“公正无私”的调查,并建议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一同赴朝就防止和扑灭“传闻中”朝鲜正在流行的瘟疫“贡献技术上的援助”,即援助朝鲜的防疫工作③。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四次致电中国和朝鲜政府要求前往调查,联合秘书长赖伊也三次致电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愿意提供“技术援助”。中、朝政府认为这两个组织都是美国的“走狗”、“帮凶”,不仅不会公正调查,反而会成为美国刺探军情和细菌战效果的工具,因而予以坚拒③。这一“坚拒”给了美国和西方社会发起新一轮否认细菌战的宣传和舆论的“口实”。

为反击美国和西方世界的谰言,“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郭沫若代表中、朝政府向世界和平理事会请求组成国际科学委员会调查美军细菌战。国际科学委员会由6位国际“知名的”、“公正而独立的”科学家所组成,他们是:瑞典医学博士安德琳、法国动物生理学及生物学家马戴尔、英国科学博士李约瑟、意大利医学博士欧利佛、巴西医学博士贝索亚、苏联医学科学院院士茹科夫•维勒斯尼柯夫。委员会会议主席由6人轮流担任。

从6月23日到8月31日,委员会用两个多月时间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完成了调查,使用中、英等四种文字写成长达数百页的《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报告书及附件))(以下简称《报告书》)向国际社会公布。委员会得出结论:“朝鲜及中国东北的人民,确已成为细菌武器攻击的目标”。并指出,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有大批事实摆在委员会面前,其中,有一些事实,首尾连贯,富有高度说明性,足为例证……本委员会迫于事实,必须下这些结论。

尽管国际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书》极为客观且证据翔实,但这只能增加美国和西方世界否认和抵赖细菌战的难度,在当时冷战铁幕下,美国实行“麦卡锡主义”,整个西方也无比敌视“共产恶魔”,西方社会发动所有宣传媒体指斥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书》是“伪科学”。美国政府将客观报道韩战的美国新闻记者鲍威尔控以“卖国罪”,所有被俘而供述了细菌战事实的美国飞行员,都在“背叛祖国罪”的威胁下,无一例外被迫翻供。澳大利亚籍的《巴黎晚报》记者伯切特、英国《工人日报》记者温宁顿因在朝鲜作战地的真相报道,也被各自政府定为“叛国罪”,长期遭受迫害。加拿大传教士恩狄卡特结束调查回国后,被政府视为“祖国的叛徒”。

在那个时代的“两个阵营”水火不容的对抗的国际舞台上,只有冷战的政治思维,没有历史的事实。

近30年朝鲜细菌战研究的状况

1979年中美建交,世界冷战格局逐步被打破。1981年,当初被美国政府迫害的鲍威尔,检索美国解密的“二战”档案,以确凿资料写成《历史上被隐瞒的一章》发表于美国《原子科学家通讯》,揭露美国政府历史上的细菌战行径,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学者开始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关注朝鲜细菌战问题。

1988年,英国记者威廉斯和瓦雷斯通过多年调查,写成《韩战》一章,载于其著作Unit刀I:冲ans seoretBiol卿。以W记zrj汾 einworld中,指出美军在朝鲜实施细菌战的种种迹象。

1992年,美国学者埃利斯、莫恩合著((生物战辩解:朝鲜战争案例》(Biol卿。以WarjZ犷 eAllegations了Th。 KoreanIFarC哪。)一书;1994年,哈里斯著《死亡工厂—1932至1945年日本细菌战及美国之掩盖》(枷rorie、of刀。ath:加切anes。召101卿e以W可沙e,z夕了2一甲叉and跳。通 merieaneo:。:一up)一书;1997年,弗兰兹、帕洛特合著《美国生物战和生物防御计划》(Th。 USBiol卿e以warj泛 Zreand召1010乡e以。。-fens。乃。邵翻占)一书。三著作倾向于认定美军在朝鲜战场使用了细菌武器。

1995年,台湾学者藤井志津枝发表((第二次中日战争时期日本发展生物化学战重要人物之研究》一文,该文刊登在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学报》第10期上,揭露前日本细菌战首脑人物石井四郎在韩战中协助美军实施细菌战。.

1998年,加拿大学者恩迪科特、哈格曼合著《美国与生物战:来自冷战早期和朝鲜的秘密》(Th。U- nitedSt以 esandBiol卿e以Warj汾e:Seere,s户’r。 mthe百盯砂cold『 arandKore。)一书,以众多史料证实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实施了细菌战。

2001年7月26日至8月5日,日本一个“朝鲜战争细菌战调查团”来到中国东北和朝鲜调查美军细菌战,拍摄成纪录片《肮脏的小秘密》,认为美军的确在朝鲜战争中使用了细菌弹。上述说明,冷战尾声时期和冷战结束后,西方学者开始摒弃昔日政治成见,从追寻历史真相的角度来研究朝鲜细菌战问题。

但2000年韩战50周年纪念前后,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否认美军在朝鲜实施细菌战的声浪。其原委如下:1998年1月,日本右翼报刊《产经新闻》发表该报驻莫斯科记者“搜集”到的所谓多份前苏共中央档案(为摘抄件,不能说明确切来源,无法证实其真实性)。档案中说,韩战期间,苏联驻北韩顾问们曾策划伪造细菌感染区,以欺骗调查团和世界舆论。随后,美国《冷战国际史研究》杂志(1998年冬季号)转载了这些档案件,并发表反华学者利滕伯格据此否认朝鲜细菌战的论文《俄罗斯的证据对朝鲜生物战的指控:背景与分析》(Ne二八砧、ian肠idenc: ontheKoreanWarBiol呼e以W可 hreAllegations: BaCkgToundandAn可”司,以此作为证实美军细菌战子虚乌有的新证据。1999年1月,美国自由亚洲电台据此制成《韩战》系列节目,向中国大陆报道所谓“美国在韩战中使用细菌武器的真相”,大张旗鼓否认美军细菌战。尤其在2000年,流亡美国的“民运”文人北明,在美国中文媒体((北京之春》(8月号)发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使用细菌武器”公案始末))(以下简称《公案始末》)的文章,以中国人身份评论:前苏联档案证明中、朝、苏欺骗世界舆论,制造美军细菌战假相,美军在朝鲜实施细菌战是中、朝、苏三国的联合栽赃。这样一种“研究逆流”的出现,表明西方仍存在一股冷战政治暗流,企图阻断良性的学术研究进程。#p#分页标题#e#

西方一些学者如加拿大约克大学历史教授恩迪科特指出,所谓新发现的苏共中央档案,无法证实其真实性,不足以成为否认具有大量事实的美军细菌战的证据。北明的《公案始末》一文,也在网上受到众多中国学人的批驳。

朝鲜细菌战是世界战争史上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中国抗美援朝史上重要的一章,同时又是冷战史上中西学者争而未决的一个课题。我国史学界长期以来多有关注和研究。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和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都辟有“美军朝鲜细菌战实物展”,收集和展出包括细菌弹壳和残骸等众多实物和图片。在许多有关朝鲜战争的史著中,都对美军细菌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如2000年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撰著的《抗美援朝史》,1992年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国防大学战史简编组撰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2001年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由施鹤群编著的《百年特种战大观》,2000年出版社出版的回忆录《我们见证—抗美援朝战争亲历者如是说》,200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沈志华撰著的《、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等。还有一些研究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实施细菌战的论文,如吴天威发表在《海峡评论》19%年5月号上的《美军在韩战实施细菌战的新证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7月3日刊载的《朝鲜战争中美国对朝鲜和中国东北细菌战内幕曝光》,《军事历史》2008年第2期刊发的《抗美援朝战争反细菌战的历史考察》等,以及互联网上一些有关文章。

国内的研究总体来看有如下特点:第一,研究多集中在辩论美军细菌战的有无,向其他方面进行的深人的学术研究较为欠缺;第二,美军在朝鲜实施细菌战的证据繁多,但缺乏诸类证据的全面整合;第三,没有一种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之大成的总概性研究,以至于一部专门的“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实施细菌战的研究”的学术著作迄今仍未产生,不利于应对境外反华文化势力在此历史课题上制造的事端和对国内人民进行相关宣传。

细菌教案范文6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消毒灭菌;说课设计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是中职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中消毒灭菌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是每一个护理生必须掌握的。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本章节知识理论较枯燥,学生理解困难,下文就消毒灭菌章节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消毒灭菌说课选用张宝恩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版)教材。该教材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作了修订,使其更体现社会对卫生职业教育的需求,更贴近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突出病原生物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目标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融入知识、技能、态度三项目标。

2.消毒灭菌在教材中的地位。

消毒灭菌是《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材的第2章第3节。该节内容作为细菌概述的重要组成,是本章核心部分。医学操作必须无菌操作,掌握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概念,强化无菌观念是学习重中之重,只有掌握好概念,在实验及实习工作中不断强化操作技能,才能完成医学操作。

3.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的要求,综合分析学生状况,就三个方面来拟订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消毒、灭菌、防腐及无菌操作的概念,熟悉常用的热力消毒灭菌法及适用范围,了解常见化学消毒剂的浓度、原理及影响因素。②技能目标:实验操作中初步掌握无菌技术要领,能说出常用热力灭菌法种类,并能根据相关消毒灭菌需要来选择合适灭菌法,能说出化学消毒剂的影响因素。③德育目标: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4.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消毒灭菌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差异,物理消毒灭菌法中的热力消毒灭菌法的种类及适用范围。难点是辐射灭菌法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二、说教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模拟真实的事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分析、决策,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重在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2.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即通过教师运用多种直观的方式(挂图、多媒体、教学模具等)传递信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深入地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就是把具有某种关联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分析,以确定异同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其本质差异。通过该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疾病的本质与特征,使获得的新知识更加具体、准确,已掌握的旧知识更加深刻、牢固。

三、说学法

针对中职3年制护理生进行课程设计,他们之前已经完成部分医学基础课的学习,为此,可以结合学生理论基础,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索,提倡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设计。

先给出一段临床护理消毒操作视频,通过对视频资料展示的输液消毒操作步骤的讨论分析,引出消毒灭菌的概念,让学生对消毒灭菌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讲解。

先用问题导入式:在上节细菌的分布章节中,已知道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体的某些部位,但若环境条件不适或变化过于剧烈,可导致微生物代谢障碍。人类正是利用各种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作用进行消毒灭菌。引出消毒灭菌的概念,指出消毒与灭菌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占重要地位。

(1)对教学重点的处理。①消毒灭菌的概念的讲解。主要突出两点:一是针对性差异,消毒针对的是病原微生物且不包含细菌芽孢,而灭菌针对的是所有病原微生物;二是程度差异,灭菌比消毒更彻底,灭菌所要求的理化标准明显高于消毒。②物理消毒灭菌法的讲解。这部分重点在热力消毒灭菌法,先讲干热灭菌法,从细菌接种实验操作视频引入,点评与消毒灭菌有关的操作步骤,按学生易接受性从易至难:烧灼法、干烤法和焚烧法,并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烤面包和蒸包子引出湿热消毒灭菌法,顺着学生的思维,讲高压蒸汽灭菌法后,再点出煮沸法和巴氏消毒法,再结合各自特点讲清适用范围。③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影响因素。讲述几大类消毒剂的消毒机制,常用种类及适用范围。

(2)对教学难点的处理。紫外线消毒法如果深入讲解其杀菌机制,显得枯燥乏味,教师可结合前面细菌核质结构,只点明细菌DNA是最重要结构,而紫外线可干扰DNA的复制,进而影响细菌的繁殖。因此,本着够用即可,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降低教学难度是必要的。又如电离辐射法,单独讲解,学生理解难度大,采用与紫外线消毒法对比,电离辐射法与紫外线消毒法原理相同,区别在于前者是破坏细菌DNA结构,而后者只是干扰DNA的复制。两者在辐射强度上看,电离辐射法大,穿透力强;而紫外线消毒法小,穿透力极弱,师生列表归纳。

3.结束设计。

在讲授完消毒灭菌所有内容后,事先准备多媒体视频情景模似,提出问题,如游泳池水应采用何种消毒法?每班学生按宿舍划分学习小组,并由室长担任组长,每组7-8人,学生讨论后,组长汇总整理发言,教师现场打分,并点评。通过分组教学法,结合理论知识,结合具体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及时了解学生当堂吸收情况。

参考文献:

[1]汤群辉.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各论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20).

上一篇大海教案

下一篇陀螺教案